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2024-10-16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精选10篇)

1.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一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一个人过夜,第一次自己亲手做饭,等等。在我印象中最难忘的第一次是一次走夜路的经历。

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连几颗星星都很难找!大多数和我同龄的小孩都已经进入了甘甜的梦乡,而我还要走一段恐怖的夜路。这也怪不得别人,谁叫我自己太贪玩,玩到现在才回家。哎!

我真后悔,真想让家人来接我,但事情总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没办法我只能自己完成这艰巨的任务。我的心里沉沉的,有种迈不出脚的恐惧,但我别无选择。只能向前慢慢走。在这黑漆漆的小镇里,谁能知道有一个7,8岁的小孩走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小道上呢?我一边走一边想。

走道旁边的树叶沙沙沙,沙沙沙地响,我的心也伴着树叶声慢慢地加快。不禁又回忆起以前看过的一大堆恐怖片:《午夜凶灵》、《行尸走肉》想着想着,身上的鸡皮疙瘩都不知不觉地爬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不,是好一会儿。突然,我看见一道白色的光,我被吓的都要哭出来了。那条白色的光慢慢向我逼近。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往光的源头一看。嘿!原来是奶奶来接我了。这时我心里的大石头才落地。这件事让我发誓:下一次再也不走这条鸟不拉屎的小路。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第一次:走夜路。

2.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二

我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可爱的小狗狗。我妈妈说小动物太脏,不让我养,但是我的决心没有被磨灭。

星期天!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哦不,应该是两天,我很高兴,又很难过!是因为爸爸妈妈临时出去工作了。爸爸妈妈出去工作了,家里就我一个人,我觉得很无聊,就出去玩了。我在楼下找了几个小伙伴跟他们一起玩,我正玩的高兴时,我发现墙角卧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看是一只小狗。我看他很可怜,就把它带回了家。我给它洗了洗澡,一看是一只雪白的的小狗,而且还很可爱。白白的毛;水灵灵的眼睛;矮矮的个子;短短的尾巴。我忽然看见它的后腿上有伤,就马上给他治疗。这时妈妈回来了,看见小狗,就说:“不是,不让养小动物,你怎么不听我的话,还养!”我说:“这是我在玩的时候发现的,你看他多可爱,它还受了伤,很可怜。”妈妈在我的百般恳求下终于同意了。过了几天,小狗的伤好了,我带着它下楼玩,我好像多了个朋友。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那天我一如既往的带着它下楼玩,就在回家的时候,我找不到它了。我很伤心,我一连找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正当我快要绝望的时候,它自己跑了回来,它身上脏兮兮的,我都快认不出来了,但是我不嫌弃他。我又给它洗了一次澡,又变成原来雪白的小狗了。

经过这一次事以后,我以后下楼带着小狗玩的时候,更加小心。自从养了这只小狗后,我没有伤心过,就算伤心,小狗会来安慰我。我很高兴养了这一只小狗!

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三

【学习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教会学生“朗读—体悟—感知—探究”的学习方法,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反复吟读、体悟、理解诗歌。

2.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朦胧美和音乐美,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景中寓情的艺术手法。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字面意和诗歌意境,借助音像资料,进行品读,反复感知词中的形象,领悟诗人表达的感情。学会对重点字词的揣摩、咀嚼、品味,领悟诗词语言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品味鉴赏法。

3、探究思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伟人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表现出一种豪放的气势。今天我们讲学习一首诗,文人情怀,那哀婉、凄美、感伤,同样能够深深打动我们的内心,同样能给我们美的力量。今天,我们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对照注释,勾画节奏,个人试读。

2、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探讨:①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答案:忧愁的,哀伤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②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答:低沉的,感伤的

3、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答: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 “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 “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 “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三、【知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与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他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成名作《雨巷》被叶圣陶先生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作者也由于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产生在 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四、内容理解:意象和象征。

1、《雨巷》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原来诗人有着这样的情感和经历。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 答:①“雨巷” ②“丁香般的姑娘” ③“我” ④“油纸伞” ⑤“颓圮的篱墙” ⑥“太息一般的眼光”明确:诗歌的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它是凝聚着诗人情感的形象。因此,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三个“我”“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

2、在描写姑娘这一意象时,诗人为什么把她比喻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答:丁香类似于百合,是纯洁、美好的象征。(美丽、高洁)。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别,(看图片)一结一结的,人们习惯地称为丁香结。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很容易引发文人的伤春情绪,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伤连在一起成为高洁、美丽、忧伤的代词。

3、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了解在古诗词中丁香的象征含义。答:李商隐的《代赠》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风反衬丁香的愁;李(王景)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用迷离的细雨衬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丁香的淡雅、隐忍以及愁绪。总之,虽然写法不同,但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首《雨巷》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忧郁、空灵之感,与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相符合。

4、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诗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参考答案:“雨巷”: ①:“雨巷”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②:“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③:“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我”: ①“我”是一个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②“我”是一个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③:“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这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我”失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丁香姑娘” : ①:“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诗人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②:“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③:“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或美好的人生理想等。

④:“丁香般的姑娘”表现了诗人渴望有同样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五、总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以及被通缉的经历让作者的心情和感情会有不同表现,定会在诗作中得以体现。下面我们共同探究一下作者的心路历程。

六、探究:

1、从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下面我们探究一下这首诗的音乐美。首先从欣赏的角度看,你有什么美的感呢?

明确:①读起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②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2.、本首诗的压韵情况如何?

明确:诗歌的压韵是指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最后一个字在韵上要一致。由于押韵的字放在句末,所以又叫“韵脚”。押韵时可以每句都用,有时候还可以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有时候可以转换压韵,但一首诗歌总体上的韵律一定要有。巧妙的压韵能使诗歌富有韵律美。

全诗一共7节,每一节都是6行,每一节压韵两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又重复一次韵脚,有意的使同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里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板书:压韵)

3、本 诗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排比“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板书:排比)

七、板书设计。

戴望舒

雨巷

我 丁香般的姑娘

4.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四

在这些如群星般夺目的运动健儿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率先冲过终点线的,也不是那一举跳过那根高杆的,而是一位未能取得好成绩却一样让我钦佩的运动员。

那是一场男子100米的比赛。所有同学屏息以待,所有运动员蓄势待发。空气中仿佛被紧张的气息凝固了,发令枪一响,一群鸟儿被惊得扑腾着翅膀飞散开来。运动员们丝毫没受影响,白烟还未消散,运动员们背后的号码牌就开始飞舞起来,都紧闭牙关、涨红着脸朝着我们飞奔过来。

跑道边,看台上的同学们伸长脖子,急切地探着头看,加油声不绝于耳。

突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原本排在第二,只差一点就要超过另一名运动员冲过红线的那名运动员,似乎被自己绊了一下,猛地朝地上扑去,还向前滑了一小段路。

正在飞奔的运动员专注于脚下的跑道和不远处的红线。原本排在后面的几个运动员纷纷从相邻的其它跑道上跨着大步飞快地超越了他。场外的同学几乎都注意到了他,加油声小了许多,高举着的写着助威口号的牌子渐渐降低了,所有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到他身上。

那么奋力地向前跑,前一秒还是有望夺冠的幸运儿,下一秒就狠狠地把自己甩了出去。在那么炙热的阳光烘烤下的跑道上往前蹭过去,我想,那一定很疼吧。只见他低着头,努力想把自己撑起来。

就在这时,胜利者冲过了终点线,欢呼庆祝的声音听起来那么刺耳,我没有扭头,似乎已经没有人关心冠军是谁了。

匍匐在跑道上的运动员站了起来,他没有揉一揉膝盖,也没有拍一拍裤子上的灰,只是急急忙忙,一瘸一拐地向着终点跑去,冲过那没有终点线的终点。

我不记得他的发型,也不记得他穿了什么颜色的鞋。但是我记得,他就算摔倒在跑道上也要站起来继续跑,我也记得他就算向着没有终点线的终点,身处一场没有名次的比赛,也向前冲,无怨无悔。

5.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五

-------题记

歌咏比赛我班强

一年前,学校组织了歌咏比赛,我们班同学也热情高涨,并选定了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一条大河》“快,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轮到我们了!”班长李洁茹在一旁督促。“来,一起加油!”她伸出手放在面前,顿时,一双双手交叠,“加油!”充满青春涌动的手掌一起落下,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我们有条不紊的走进演播室,“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悠扬的歌声在教室中回荡,我们镇定自若的站在舞台上演唱。演唱完毕后,我们都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到教室外等待结果。随着评委一声:“一等奖,八年级一班!”教室外一片沸腾。欢笑,泪水,交织。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今生不忘。

快乐的八一伴我成长。

运动会上我班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我们班的运动健儿也踊跃报了名,大家还纷纷捐出班费买了白糖,巧克力等运动必需品。我们班的运动健儿实力不是盖的,相对来说,我们的压力不大。

当那一声枪声划破天空,最有看头的100米跑开始了,我们派了一名实力派选手,江湖人称“飞毛腿”的邱德宁,他跑一百米从没输过,加油声仿佛海啸一样席卷了整个操场,可是,不知为什么,刚起步的他一下子歪倒了,原本遥遥领先的,现在被其他选手远远甩到了后面,我班男生不顾老师阻拦,冲了过去,扶着他,走过了终点。

对,这场比赛我们输了,不只是这一场比赛,他选报的其他项目也不能进行了,我们班面临着倒一的窘境,怎么办,邱德宁静静坐在一旁,脚上红肿的包显得那样无奈。

“老师,我来吧,我跑的还不算慢!”听到这句话,大家忽的抬起头,欣慰的望着广才同学,他粲然一笑。“好小子!行,那就你来吧!”班主任赞扬的点点头,终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虽然没有第一,但是没有一个人垂头丧气,相反,我们比得第一还要高兴,因为我们收获了更好的――团结。

团结的八一伴我成长。

6.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篇六

一、夏代

1、公元前20xx年,

2、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

1、公元前16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内容:

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授土、授民)

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③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等

④诸侯权力:世袭、再分封、独立性

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

②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③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评价:①积极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②消极作用:西周后期,王权衰弱,逐步失去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7.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七

在古厝的院子里,种着一棵茉莉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这是曾祖父和曾祖母生前亲手栽下的。听奶奶说,曾祖父和曾祖母年轻时是村里的模范夫妻。曾祖父高大英俊,曾祖母温文尔雅,每天都能看见曾祖父骑着单车,载着他心爱的去买菜,回到家里一同做饭、赏花,单调的古厝萦绕着欢声笑语,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但自从曾祖父逝世后,一切都变了。

曾祖母变得沉默,终日守在古厝里,时常望着萧条的古厝中生机盎然的茉莉树,看得出神。高大的茉莉树并没有因为曾祖父的离开而衰败,反而长得越发的浓密。

曾祖母每天都会打理茉莉树,修剪枝叶,定期施肥。邻里的孩子们,拄着拐杖的老人和不知名的路人经过古厝时都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深吸着这沁人心脾的茉莉芳馨,然后说:“这茉莉可真香啊!”

我轻轻推开古厝岁月斑驳的木门,看见曾祖母躺在摇椅上,望着茉莉树出神,她丝毫没发觉我的到来。

“阿太,阿太。”我轻唤了她两声,她这才收回不舍的目光,缓缓地移到我的身上。“哎,孙阿,你来啦,快坐。”我从屋里搬出一块板凳,挨着曾祖母坐。我看着茉莉,对曾祖母说:“阿太,这花被您照料得真好。”只见曾祖母凝望着高大的树,说:“是呀,这可是那老头子最爱的花呢!”温柔的目光流露出丝丝幸福,“唉,只可惜这老头子看不到了。”说着走到树下,伸出枯树枝般苍老的手,轻轻地抚摸着粗壮的树干,那温柔的眼神仿佛在看自己的爱人。

一阵微风吹过,清新的香味扑面而来,星星点点的米白色花瓣也纷纷掉落,落在地上,摇椅上,落在曾祖母花白的发丝上,晶莹的泪珠在曾祖母眼里悄然贮满。

大家都说曾祖母爱着那棵树,我想,她真正热爱的恐怕是那棵树满载的.青葱记忆以及她深爱着的曾祖父吧!

8.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八

一、反思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traveling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这个话题能激发学生热爱旅游,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事实求是以及科学探索冒险精神。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听说活动引入本单元的话题,达到热身的目的。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听说获得与旅游相关的信息,如旅游的目的、交通工具等。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用现在进行式表达将来的含义。要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总结概括、延伸,把traveling这一主题融入到生活情景当中去,不仅使得学生能真正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同时也促进了英语学科与地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二、反思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课程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与旅游相关的表达,能懂的并能运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要听懂相关的英语材料,用流利的英语来谈论与旅游相关的话题,通过学习学生都能用流利的英语说出自己的`旅游经历,并能制定一个旅游计划,尽力用现在进行时表达将来的含义。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信心,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强调为什么旅游,如何旅游和旅游中应该带什么东西,最后升华到在旅游中和旅游后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通过学习有关旅游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反思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根据对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注意临场发挥,出现引人入胜的闪光点。这节课课堂节奏快,信息量大,通过对英语文章的阅读, 重点培养学生快速查找文章大意和复述中心思想的能力。本节课从视觉享受入手,展示尽可能多的名胜古迹,让学生们说出这些的名字,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问到是否去过其中的一些地方而引出话题。通过填写“个人旅游卡”,其中包括:目的地,交通方式,费用,停留的时间,准备的东西。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同时我以自己去“山东日照的旅游卡”为范例,并配上相关的照片,一并展示给学生,以增进和学生的距离。然后学生小组讨论,尽力说出旅游的目的。并把自己的目的地用图片的形式展示,最后用文字的形式对部分目的地进行描述。结合一些照片,选择自己所带的物品并说明选择的理由。结合学校和美国交流的项目,想学生展示一些美国所拍摄的照片,让学生说出是美国的哪些地方,然后制定一个自己去“美国的旅游计划”。强调旅游计划中所要涉及的要素:最后引入现在进行式表达将来含义的句型结构。通过完成有关假期旅游的文章,注意用所学语法现象完成,达到巩固难点的目的。通过学习有关旅游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罗列出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达到对本单元教材主题的升华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最后总结本节课的相关词语和语法现象,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反思教学方法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是教学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再只是由教材这一单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构建过程,而这种经验和体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离开活动是无法实现的。本节课通过大量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将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融于活动中,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设计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针对学生实际水平,立足教材,适当活化教材,设置难易程度不一的任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师本”走向“生本”,突出学生主体,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表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参与即得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关注课堂,适时表扬。并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通过小组比较,与同伴讨论、合作,主动探究等学习方式,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反思教学理念

1)探究式和合作学习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多次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和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强调让学生在做中习得英语。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的精神。

2)任务型教学理念。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本节课共设计了多个任务,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9.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九

(新课标)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1]

摘要: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本单元所选的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第二单元主要包括《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课文。...【编者按】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本单元所选的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

学习本单元需要注意反复朗读,细心体会。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一词多义】

、微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深奥,微妙)

(4)动刀甚微(轻微)

(5)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

2、若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3)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3、辞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

(3)《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4、鄙

(1)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3)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4)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称自己)

【古今词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

【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夜缒而出,见秦伯(在夜里)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面)

2、名词做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

3、动词做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4、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加强,削弱)

5、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6、意动用法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疆界)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界)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2、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敢以(之)烦执事

3、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文言实词、虚词】

、而

(1)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3)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4)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2、以

(1)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2)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3、之

(1)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的标志)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4)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4、焉

(1)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重点句翻译】、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2、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3、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指晋国)增加土地呢?

4、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图,考虑,图谋。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6、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以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到不了这个地步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9、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满足的呢?

【文学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5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烛之武,郑国大夫。

5荆轲刺秦王

【课文简介】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

【通假字】、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2、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yuè,喜欢,高兴)

3、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4、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5、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8、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ɡ),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9、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一词多义】、见

(1)见陵之耻:被(表被动)

(2)图穷而匕首见通“现”,看到

(3)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召见

2、诚

(1)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3、顾

(1)顾计不知所出:不过,只是

(2)顾笑武阳:回头

(3)将军宜枉驾顾之:回来

4、为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表被动)

(2)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3)为变徵之声:发出

5、说

(1)说尽心中无限事(讲述,谈说)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4)秦王必说见臣(喜欢,高兴)

(5)《师说》(古代一种文体)

(6)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古今词义】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故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0、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词类活用】、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同上。)

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0、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特殊句式】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3、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3、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往)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5、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6、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文言实词、虚词】

、发

(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3)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1)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2)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3)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4)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6)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7)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1)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

4、度

(1)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

(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1)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2)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3)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6.为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2)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3)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4)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5)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6)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7.而

(1)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4)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重点句翻译】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3)人不敢与忤视

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4)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文学知识】

、战国策

《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填人名)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是一部(填体裁)史书。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载了各国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背景材料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鸿门宴

【课文简介】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项羽和刘邦进入函谷关后与刘邦的一场斗争。本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交代鸿门宴的由来;第二部分是写鸿门宴上的斗争;第三部分是叙述鸿门宴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壁而范增破斗;刘邦至军诛杀曹无伤。作者通过这次宴会的全过程,生动的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应攻伐而有“妇人之仁”。

【通假字】

.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

8.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2.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

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

【一词多义】

、为

(1)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2)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3)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4)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5)且为之奈何动词,对付,(6)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7)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2、故

(1)故听之连词,所以)

(2)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

(3)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

3、辞

(1)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

(2)未辞也(告辞,辞别)

(3)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4、幸

(1)妇女无所幸(宠幸)

(2)故幸来告良(幸而)

【古今词义】、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词类活用】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0.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3.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4.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7.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8.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9.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2、省略句:

(1)沛公军(于)霸上。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为(吾)击破沛公军。

(4)具告(之)以事。

(5)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6)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7)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8)还军(于)霸上。

(9)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

(10)竖子不足与(之)谋。

(11)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12)如彘肩上

3、被动句:

(1)若屑皆且为所虏

(2)晋属今为之虏矣

4、宾语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为者

(4)大王来何操

(5)沛公安在(6)今日之事何如?

(7)何辞为?

5、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具告之以事。

(4)良曰:“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文言实词、虚词】

.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幸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5.去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6.若若入前为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讵能若是乎

7.然沛公默然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不然,籍何以至此

8.于向,对:贪于财货

比:长于臣。

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就此:不如因而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

0.为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制定: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处理对付:为之奈何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1.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2.且将:若属皆且为所虏

尚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况且:且焉置土石?

【固定结构】

无所:没有……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谁更……)?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用来……的。如“军中无以为乐”。

有以:有用来……的。如“项王未有以应”。

何……为:表反问。如“何辞为?”

【重点句翻译】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刘邦)现在进了关,没有掠取财物,没有宠幸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2.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这个时候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从(刘邦)一起死。”

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5.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6.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给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机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鱼肉,为什么告辞呢?

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文学知识】

、时代背景

楚汉之争简介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以与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司马迁简介(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人(现在陕西韩城南)。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监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大江遍及南北。初任郎中,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公元前104年,曾与唐度、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制定“太初历”。

约在公元前103年,开始撰写《史记》,其时因替李广孙大将军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太史公书》,即《史记》。

2、《史记》简介

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共130篇,本纪12篇,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30篇,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70篇,记述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10篇,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8篇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共526500字。

《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鸿门宴人物注释

(1)范增(前277一前204)项羽谋士.居鄛(今安徽桐城南)人。秦末农民战争时,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秦军围巨鹿,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以他为末将。后属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他曾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项羽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他忿而离去,途中病死。

(2)张良(?一前186)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王未中。传说他逃亡至下那(今江苏唯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任韩司徒。后韩王成为项羽所杀,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

4、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

东为主、幼、贱。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

(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5、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1)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毛;原指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3)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劳苦功高:指勤劳辛苦,立下大功。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责备小的过错。大行:大的作为。细谨:小的谨慎。不辞:不怕。让:责备。

(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0.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触动心灵的事500字 篇十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这片市中心最后的绿色将被两座摩天大厦所代替,深圳这座城市也就和中国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只剩下钢筋水泥森林。

是的,城市在发展,但是这是一种病态的发展。城市规划者一味追求城市的高度,又何曾想过城市的深度。何为城市的深度?城市文化。伦敦的大本钟流露着英国王朝的兴盛和衰败,巴黎的铁塔散发着巴黎特有的浪漫柔情,德国汉堡,美国洛杉矶……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转眼再看中国,要说北京还留着那一丝京味儿,那上海、广州真就没有一丝“沪味儿”“粤味儿”了。我目光所及,高楼大厦都在高喊着钱!钱!钱!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甚至三线,都拼了命的建造高楼,喊着“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城市规划者是否想过营造独特城市文化,建设文化新城的设想?退一步讲,民乃国之根本。当人民还在为高房价发愁时,为无处运动而苦恼时,城市规划者又在做什么呢?

我认为,城市的发展不在于高度,而在于深度。当百姓生活无忧,城市文化浓郁之时,才能说这是一个GreatCity!

再说运动。当国家提倡全民运动时,当国民高喊冲进世界杯时,再看我国基础运动设施建设的步伐,真是莫大的讽刺!

巴西之所以被称为五星巴西,并不是因为巴西人的基因天生适合踢足球,而是因为全民足球的缘故。从卫星地图上看巴西,不管是富人区,还是贫民窟,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球场,就一定总有人在踢球。

中国想要提高三大球的水平,不是光靠省队国家队的专业培训就可以实现的,只有提高国民的整体水平,才能从十四亿人中选出十一个最会踢球的人。

城市管理者因该深思,什么才是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

上一篇:服装的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中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