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共11篇)
1.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篇一
用爱撑起孩子的一片天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一、个案内容
2006年9月,我接手了初一(8)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们班有一个男学生。他性格较外向,喜欢与同学玩耍,有时候还喜欢搞恶作剧。但是,在学业上却表现出非常的不努力,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我通过观察和侧面了解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来学习,成绩也成了班级里的倒数。而且这个学生非常的有“个性”,爱打抱不平,只要是他看不顺眼的,他会不顾一切的去做,甚至是和老师对着干。刚开始犯错误的时候我采取的态度也比较强硬,但是发现这么做对于他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对解决事情不利。后来经过我与他平等的谈心、沟通。多了解他的家庭的情况,给他心理安慰,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我作为班主任为他感到高兴,而且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二、个案分析
1、个体心理原因
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过身所影响的。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他的关键之举。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理问题比别人要稍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
2、家庭暗示原因
该学生在家几乎从来都不做作业,父母早就离婚,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着他,爷爷虽然过问他的家庭作业情况,但是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加上小孩不自觉,久而久之使他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但家长对他的过高要求,使他背上了沉重点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恐惧感,给他的心理发张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性格内向,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没有快乐感成了他最大的特点。这与他的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3、学习诱发原因
在学习上,该生属于不爱学习,害怕学习的那种。他的成绩还算可以。进入七年级的时候,成绩已下降到班级后几名了。虽说当时老师也付出了很多,但收效不大。进入七年级下半学期后,我会同家长和以前的任课老师进行了剖析,发现他学习上懒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家长的经常鼓励,老师教育也缺乏计划性,班级的同伴也没有发挥良好的舆论作用。因而,他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老是遭到别人的责骂和白眼。到后来,家长和老师都有点放任自流了。所以,越来越懒,容易的知识就学点,难点的就放弃。这样成绩就越来越差,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成绩后进生,丧失了进取心。
4、主观评价原因
其实,该生形成后来的这样情况,不能不说是家长、老师教育缺陷以及班级的不正确舆论的“功劳”。如何客观评价,科学评价像这样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决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这需要大家的教育合力。据我了解,像“你真没用!”“你真笨!”“你真不可救药!”“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不争气的东西!”这些不负责任又大伤孩子自尊的话怎能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呢?孩子所能做到的就是:你越骂我笨,我就笨。反正别人不会夸我的。这些不正确的做法如果不及早纠正的话恐怕要害了孩子一辈子。
三、个案结论
1、放开“缰绳”,为学生松松绑。
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也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当学生常遭到别人白眼的时候,他自然不自在,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对这些孩子的转化不是马上去只抓他的成绩提高,固然这很重要。但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先治好“心病”,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我认为,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先不去注重他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思想倾向和他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多投入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别人的接纳,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由此,我想到了“牵着牛鼻子”干活的故事,你拉得越紧它越往后赖。你给它一点空间和自由,它反而比较卖劲。教育人似乎也离不开这个理。
就像×××这样,你若眼睛只盯着他的成绩,自然少不了训责。时间一常,转化就会变成泡影。所以,我一开始就不去谈论他的成绩,让他尽情地玩耍,尽可能地多的让与同伴一起活动。这样下来,他的心情变好了,也喜欢讲真话了。有了好心情,事情就好办了。这就为转化他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在看来,当时这样想和这样做是对的。
2、自我检讨,找最佳切入口。
这里所牵涉到的不止我一个人,它还包括学生家长,原来老师和学生等等。这里我并不是在责备某个人,而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反思。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这些人群的确在起着某种作用,或好或坏,现实就是这样。如何扭转人们的观念呢?那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在教育该生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往教师和家长“卡、罚、骂”等不良教育的影子在他身上还有反映。于是我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机会与这些人群接触,征得他们的支持。在接触过程中,我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我们几乎一致认为:先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搞好同伴关系和老师关系,以及家长关系,以“先让孩子开心起来”为突破口。“情、理、导、引”是我常用的方法,而我工作的重点也是放在这个方面,结果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3、力求合力,树长久竞争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促发内在需求的动因,学生成长就能少走弯路。从我的教育经验和许多成功案例中我深深感到,只有有了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才会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育者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以及一整套教育方案和良好的细心扎实的工作热心。从本文的教育个案来看,该生由原来的自卑、胆怯变成大胆、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学生。功劳不是我一人的,应该说是大家的功劳。具体做法:其一,要经常与家长多交流;其二,班级内多举行一些“亲子游戏”;其三,老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家长能看到或听到;其四,让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伙伴;其六,多征求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其五,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当孩子的心态变好了,求知欲强了,竞争性也就强了。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孩子将受益终生。
总之,面对哪些具有任性、自私、专横、懒散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绝不可轻易下结论,过之甚至会酝造悲剧。因而,对这类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造成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转化。从该生身上,我发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更多地加以渗透性的教育,多旁敲侧击,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韦韦
2007年5月2日
2.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篇二
个人情况:中班幼儿, 名叫涛涛, 今年4岁3个月。
家庭情况:家里经济条件好, 有两个店面, 用于租赁。爸爸在一个旅游公司上班, 妈妈在编辑部上班, 还开了一个蛋糕店, 下班后去店里, 白天啊婆在店里管理经营。涛涛接回家后就跟啊婆在店里, 妈妈下班后有些活动, 经常去做健身, 八九点回店里, 十点以后啊婆带小孩睡觉去了, 爸妈打理一下店。婆婆已经退休。父母工作很忙, 很少时间带孩子, 最多色时间就是周末带一下孩子。孩子主要是婆婆在带。婆婆很惯涛涛。
二、具体案例描述
镜头一:晨间入园开始, 其他幼儿都开开心心的和爸爸妈妈入园了, 并和爸爸妈妈再见。涛涛跟个啊婆有些不想入园, 在阿婆的鼓励下勉强进了幼儿园, 医生和他问好并要求检查小手小嘴巴, 他很不耐烦的伸出小手来。来到班级门口, 涛涛更是低下了头, 不理睬班级老师, 阿婆再三鼓励下, 涛涛不是听话而是哭了起来, 阿婆只能抱着他向过道上走去。镜头二:今天老师走到涛涛的跟前, 跟涛涛说:“涛涛, 把书包放好。我们去那边跟小朋友玩。”涛涛一句话也不搭理老师, 一个人无动于衷的背着书包站在那里。老师鼓励了很多次, 涛涛还是站在那里。自己一个人坐在地上玩手指。镜头三:老师拿来很多的雪花片积木, 每张桌子发了一些。涛涛自己拿了几块积木后就一个摆弄起来。同桌的小伙伴看着涛涛就跟涛涛说:“涛涛, 你会搭木马吗?我跟你搭, 我会?”涛涛拿着手里的雪花积木挪了挪, 不搭理小伙伴自己玩了起来。
三、成因分析
1. 父母带孩子的时间太少, 来自父母的爱严重缺失。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到, 涛涛的主要陪伴人主要是阿婆, 父母忙于工作和事业, 陪带孩子的时间很少。长期这样, 首先, 孩子从父母得到的父爱和母爱严重缺失, 情绪情感未得到满足。其次, 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少, 因为父母的人际交往活动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社会规则才能在孩子身上建立。最后,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陪伴, 但又不理解和表达, 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和同伴交往时就不愿意讲话。
2. 婆婆对孩子过渡溺爱。
父母对涛涛的陪伴很少, 父爱母爱很缺失, 而婆婆对涛涛又过渡溺爱, 这样的话, 首先, 涛涛不但没从婆婆身上去学习理解父母的难处, 进一步地理解接纳父母, 反而婆婆的溺爱给涛涛有种父母不重视自己的感觉。其次, 婆婆太溺爱涛涛的话, 让孩子学会了一种不符合常规的社会交往——公平的一种社会交往。最后, 涛涛在幼儿园里与老师和同伴的交往中, 找不到与婆婆交往的规则——不符合正常的人际交往规则。
3. 同伴交往少。
从调查中发现, 涛涛早上上幼儿园, 离园后去面包店, 在面包店里很少有玩伴, 就一个人跟婆婆。周末父母只是偶尔带涛涛出去玩, 和同伴的交往的机会少。我们知道孩子最重要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同伴, 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 才会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同伴交往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合作, 正常的竞争、谦让等等。
四、幼儿园教师采取的教育措施
1. 教师多鼓励。
当涛涛来到这个班时, 涛涛就不理小朋友和老师, 喜欢一个人玩, 很依恋婆婆。针对这样的情况, 首先教师先接纳涛涛, 在情况应许的情况下, 教师花跟多的时间去接近涛涛。两个月下来, 涛涛才不排斥教师。快两个月下来才愿意跟教师交流。慢慢地会与极少数幼儿交流。
2. 教师有时采用冷处理。
老师在与涛涛交流时, 问到不想说的, 要求不想做的, 说到涛涛的错误时, 涛涛就要哭着闹着找婆婆。这个时候老师越是安慰涛涛越是苦恼。这个时候老师就跟涛涛说:“你心情好了你就去小朋友玩吧!”说了后就采取冷处理, 让涛涛一个人待一会, 给涛涛自己调整。
3. 进行家访, 做家长工作。
一个学期下来涛涛的人际交往还是有问题, 玩也是只跟几个脾气性格很好的交往。老师也在不断地寻找方法和策略, 最后, 教师经常去家访, 因为只有家庭环境跟能有效地改变涛涛。老师跟家长讲了涛涛在园的情况, 也分析了事业和教育两者的兼顾, 让家长放弃一些自我价值的追求, 花一点时间多带孩子与同伴交往。
五、思考及启示
1. 家庭环境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
从这个案例可以总结一点,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家里的精神环境。对孩子的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在此我们应该思考, 在现在的幼儿家庭教育中如何处理教育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在上面的这个案例中, 明显父母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 但孩子的教育没有兼顾到。这是我们整个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做的思考, 尤其是母亲。
2. 目前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干预主要还是幼儿园教师。
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问题行为的干预主要是幼儿园教师, 或者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父母对幼儿的干预少, 意识到孩子的问题, 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急性的, 没有耐心的父母反而会其反作用。但从这个案列中可以证明, 其实孩子的问题行为最有效的干预对象还是长辈。
3. 爱是不可以代替的。
无论什么样的问题行为其实最终只有两个原因就是爱的缺失和教育不恰当。从上面的案例中也给我们父母启示, 爱是不可以代替的。为什么问题幼儿的数量在增加吗?主要原因之一, 父母对孩子的爱变了, 变得不恒定。现在孩子隔代教育的比较多, 不光是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其实双职工家庭也是如此。
摘要:本文对一所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小男孩进行了观察和调查, 涛涛小朋友存在人际交往问题。并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 教师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最后得出几方面的启示, 即家庭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家长如何处理孩子教育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对孩子的爱是不可以替代的。
关键词:幼儿,问题行为,个案分析
参考文献
[1]汤燕辉.有社会行为问题幼儿的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 2004.9.
[2]邱文文.爱让我们走得更近_一名行为与情绪异常全托班幼儿个案研究[J].早期教育, 2012.2.
[3]董会芹, 刘倩, 张文新.幼儿说谎与问题行为、家庭功能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第一期.
3.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篇三
关键词:休学;大学生;自卑;心理干预
网瘾问题一直都困扰着高校心理工作者和管理者,部分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甚至休学。网络是一种媒介,人通过网络更容易追求到虚拟的成就感,然而,心灵的残缺才是沉迷网络的幕后推手。自卑心理在大学生中很常见,由此引起的网瘾问题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受到了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广泛
重视。
一、个案介绍
张某,性格内向,刚入学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友情的缺乏,学业的压力,他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开始沉迷游戏。班主任的劝说和同学的开导,没有让张某找回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由于缺少了家庭的管束,他选择继续沉迷在游戏世界里,最后期末成绩多门不及格,未能达到学校的最低学分要求,在大二上学期被迫办理了
休学。
复学后,张某虽然有意克制自己玩游戏的时间,但仍喜欢长时间待在宿舍,很少与人交往,仍没有学习热情。班主任和班内的同学都反映张某对人态度冷淡。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不爱学习,沉迷网络的原因可能来自学生本人,也可能来自家庭、学校或社会。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综合来说,张某沉迷网络、缺乏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庭和学习的压力
父亲的期望和自我的要求过高,使张某经常为今后的毕业和就业感到焦虑。作为家中的独生子,父亲年迈体衰,母亲早逝,张某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他就读的是化工专业,在初高中阶段他都喜欢学习化学,成绩不错,但来到大学,化学的学习任务较重,知识点多,他适应能力差,跟不上课程进度,慢慢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自卑心理
由于从小缺乏家庭关爱,心理曾受母亲离世的打击,张某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中总是采取沉默、冷淡、保守的态度,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当与张某建立可信任的关系时,我发现其实他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对自己有深刻的思考,学习能力正常,但对别人和对自己都缺乏信任,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有时候张某会因为同学间不经意的玩笑,而耿耿于怀,并否定自己的能力,所以张某的朋友非常少,在人际关系和群体活动中难以找到乐趣。在有限的成长环境中,张某的爱与归属和乐趣等心理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3.网络满足了大学生对乐趣和归属的需求
在没有爱的现实环境下,人会转向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寻找爱,寻找被认可、被接受的网络环境。在网络世界中,人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可以选择角色,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批评或惩罚,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网络上更容易追求到虚拟的成功,获得成就感,所以得到了很多心灵空虚的大学生的青睐。
三、辅导策略
辅导员通过询问、观察和分析,认为张某的自卑心理是网瘾问题的主要成因,运用现实治疗法对张某进行辅导。现实治疗法倡导者格拉塞(William Glasser)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己所选择的,所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在成长过程中,个人可能因为未能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和缺乏成功的自我认同,从而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和行为。
现实疗法中的选择理论可以用来作为网络成瘾的康复方法。从现实治疗法的观点看,张某的部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所以他选择上网打游戏的行为来尝试满足需要。根据分析,辅导员采取了以下的辅导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一般会把值得信任的老师作为认识自我的媒介,正面的师生关系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信。为了增进信任,辅导员主动约谈了张某,选择舒适的办公室,跟他单独聊天。在第一次谈话中,辅导员关心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以倾听为主,引导他谈论了他的家庭和对自己的看法。他诉说完自己的焦虑后,心情得到舒缓,并表示会配合做好后期的辅导工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后期辅导的重要基础。
2.改变思考方向,培养自信心
张某觉得自己的外貌不佳,能力差,还觉得别的同学经常看不起自己。辅导员针对张某的看法,教导他学会换位思考,以积极果断的思想取代自我贬低的思考方式。谁敢说自己从没取笑过别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同学的玩笑并不能说明美与丑。如果外表不美,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品位,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所以既要体会别人的感受,也要学会保持宽容,这样才能收获友谊。
3.订立契约,树立目标
张某沉迷网络游戏多数是为了消磨时间和寻找乐趣,如果有感兴趣的课,他也会放弃游戏,认真上课。辅导员与张某讨论了目前的行为和生活,协助他明白如何为自己选择负责任的行为。由于张某对自己的将来感到焦虑,辅导员根据他对化学的兴趣,向他讲解了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帮助他确立职业目标,探讨为了达到目标,他目前还有待提升的能力。根据目标,要求张某设计达到这些目标的计划,并以契约的形式写下达到目标的每月计划、方法、步骤,鼓励他依照契约行事,并定期检讨进度。订立契约和目标的方法可以让张某明确奋斗方向,清楚自己的承诺,契约以文字形式记录使他能严肃对待,激发实行的动力。
4.交际能力训练,体验成就感
为了提升他的自信,辅导员首先需要帮助他提升交际能力,慢慢寻求成就感。征得他同意后,辅导员决定安排张某每周2次到辅导员办公室担任助理,帮助处理事务性工作,如整理文件、发放通知等,借此机会可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通过老师的肯定和为他人服务,使他能亲身体验到成就感。
由自卑心理引发的网瘾问题严重时会阻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需要更多方面的关注,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老师,应给与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对网瘾学生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任
务,除了以现实治疗法辅导,还要配以人本治疗,根据被辅导者的身心变化调整辅导策略。
参考文献:
[1]贺金波,黎少游.一种基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现实治疗和选择理论述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
[2]徐广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团体辅导现实疗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作者单位 五邑大学)
4.问题学生个案辅导分析报告 篇四
阶段性成果二
问题学生的个案辅导案例分析
庄浪县第二幼儿园 董芳芳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间断变化使青少年受到影响,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的黄金学习阶段,这也造成了青少年受影响的程度较之成年人而言是广泛的,表现行为上也是复杂的。而这就造成了学校的教育工作的变化,传统教育的模式化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的学生心理生理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在保留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融汇学校社会工作这一层面的理解和应用。
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协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以此获得适当的心智与行为发展,恢复与发展正常的社会功能,从而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生活。
一、个案基本资料
1、案主姓名(化名):苏辉 性别:男 年龄:12
2、家庭背景:
苏辉父亲没有正式工作,偶尔和朋友一起做点小生意,对于孩子的现状关心程度不够;母亲去内地打工,对孩子的关注过少;父母双方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苏辉和爷爷奶奶生活一起,老人对孩子溺爱程度较高
3、案主在校基本情况:
(1)生活上,由于高中部学生都是需要住校的,平时与父母、爷爷奶奶的沟通很少,生活态度懒散,对事易冲动。
(2)学习上,作业不及时上交,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中有作弊行为,觉得学习无用。但对老师还是有尊重感,不会顶撞老师。
(3)人际交往上,与社会青年来往较为密切,平时在学校里呼朋唤友,遇事习惯用暴力解决。但对于班级集体活动还是热心参与的。
二、问题分析
(一)案主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1、与家人缺乏沟通。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程度不高,不了解案主的需求,而案主也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加之与社会青年的交往、父母的反对,使案主对父母有敌对心理。
2、自我形象较低。由于班级上属于后进生,案主惰性比较大,不求改变。被老师和同学定位为“坏学生”,案主习惯这样的形象。所以案主对于自我形象的定义较低。
(二)对于这两个主要问题的分析可应用社会工作中几个理论来加以分析:
1、从社会化理论上来说
社会化理论强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是个人社会化最早与最重要的机构,父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无疑是最重要的,父母的管教态度和人格特点都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发展。
苏辉的母亲由于长期在外地,对于孩子的管教鞭长莫及,父亲没有工作,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在教育孩子方面关注程度不是很高,而苏辉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受的是父亲的生活习气的影响,造成了苏辉平时在校呼朋唤友,与社会青年往来密切,加之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自己的学习也不过多要求,使之认为学习无用的错误想法,才导致作业的上交和学习上的不积极的现象。学校环境中,本身属于班级后进生的苏辉,很难引起老师和学校的重视,这也是造成苏辉自暴自弃的原因之一。
2、从越轨行为理论上来说
越轨行为包括三种,苏辉的现象在我看来更属于社会失范论,简单来说就是社会文化产生目标,社会结构决定达到这种目标的手段,而取得成就目标的合法机会并不能同等的分配给每一个人。如果某人接受这种社会目标又
没有合法手段,必然会出现越轨行为。这样也就容易造成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出现越轨行为,苏辉正是这种现象的表现。
苏辉遇事习惯以武力方式解决,他相信打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现在社会在有些事情上不重过程只看中结果,这也造成了社会目标过多的集中在结果上,当没有适当的合法手段去达到目标时,苏辉采用了野蛮的暴力行为进行解决;在考试上,社会目标就是不能不及格或者是需要好成绩,然而不学习的苏辉没有正当途径来实现这一社会目标或者是家庭、学校目标,必然会为了实现而采取作弊等行为,产生越轨行为。
3、从标签理论上来说
标签理论主要认为偏差行为不完全是个人品质所决定的,而是他人应用规范制裁于违反者的结果。就是说,这些被标签的学生一旦被套上“坏孩子”的标签后,会自觉不自觉的开始修正自我形象,将自己归属于被标签的角色。
苏辉被同学、老师标签为“坏学生”“后进生”,一定程度上会让苏辉潜意识中修正自我形象,不断地靠近标签上的角色,上课不积极、不主动,态度懒散、与社会青年交往和不想与老师沟通都是其具体的表现。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一)个案目标
1、改善与家人的沟通:定期与案主家人联系,告知案主的近况和进步;督促案主家人与案主进行定期沟通和了解,了解案主的想法和需求;
2、提升自我形象:督促案主注重自我形象,改变同学和老师对他的看法;与案主进行沟通,分析本身的优劣情况;鼓励参与班级事务,提升自我形象以及巩固案主的自我认同感。
(二)服务计划
1、与案主建立朋友关系;
2、了解基本情况,用社会工作理论分析;
3、沟通交流,展开对话;
4、引导案主朝正确方向前进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一)过程:
1、与案主建立关系。前期案主对于彼此的沟通和谈话是有较高的抵触情绪的,不配合工作和聊天过程,自我想象低,之后在逐渐的了解和交谈中,案主逐步接纳我的意见和一些观点,愿意与我主动沟通和交谈,成为朋友,这加强了我与案主的联系,并为案主主动寻求我给予的帮助奠定了基础。
2、了解基本情况,理论分析。通过长时间的间断性的交谈中,了解案主的基本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情况,深层次的理解案主的需求和渴望,通过案主的表象总结其问题的本质化特征,就是俩个问题,利用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社会化理论、越轨行为理论和标签理论来剖析案主产生这些不良情况的原因,以及如何后期对案主进行引导。
3、沟通交流,展开对话。在利用社会工作理论分析过后,明确之后做法的状态下,进一步与案主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帮助案主与家人多进行沟通和交谈,帮助案主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势,期间不易手段过于明显,应该以逐步渗透的方式进行,这样案主的反抗情绪会逐步的减少,最后变成主动与家人沟通,解决与家人缺乏沟通这一关键性问题。另一方面,这期间主要还是要帮助案主重塑改变的自信,不能让案主仍然在自我形象的低谷中徘徊,通过鼓励参加集体活动和帮助案主学习进步等角度来重塑案主的自信心,引导案主明确改变的重要性以及明确改变后的效果,逐步的解决自我形象低、不求改变的问题,当然这期间是存在反复性的,情况的变化无法事前确定,因此过程是长时间的,依据新情况来改变计划中的具体方法,但是大的方向是不变的。
4、引导案主朝正确方向前进。通过沟通和交谈,以及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的分析后,帮助案主解决主要的问题点,引导案主在学习和生活上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在社会转型期的关键点上,帮助案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实施效果
目标基本达成,案主与家人可以进行定期沟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要求,通过不断地努力,改变曾经被标签的角色,提高自我形象,增强了自我的自信心。
五、个案总结
1、辅导方法上,始终将彼此的尊重摆在第一位,理解和信任苏辉的行为,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给他分析他的状况,进行真实的交流,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学校社会工作,采用心理暗示和逐步渗透的方式,慢慢转化苏辉的行为,使之形成自己的正确理解,增强自我信心和提升自我形象。
2、经验与教训,由于苏辉的案例属于比较典型的后进生案例,彼此之间第一步需要建立足够的信任度才方便开展之后的工作和教育,这期间案主的反复性较强,自控能力较差,需要帮助案主建立并且巩固支持系统,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掘案主的优势点,并给予鼓励将其发扬。这也要求在工作中,不可以急于求成,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逐步的做工作,使之学生的状态和情况趋于稳定。
5.问题学生关爱个案 篇五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十个手指长短不一样”。在一个群体中,有能力超群的人,有表现平平的人,当然定会有什么都不能胜任的“废物”存在。在一个班集体中,成绩有优有劣,表现有好有差。在我所担任的班级中,有一名叫胡涛的男生,本期从县城中的名校转进来的。但凡有一点脑筋的家长都会明白:一个在著名初级中学的学生怎么可能随便转入到我们这个“城乡结合部”的小小单设中学来就读呢?可想而知,他的表现和成绩一定是令名校老师头很疼的典型“双差生”了。该生初到我班,反馈给我关于他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父亲生性懦弱,有打牌嗜好,因而该生幼小之时,父母就离异,现随父生活。几年前,父亲再婚,与继母生得一子,继母只疼爱自己的儿子,视该生“眼中钉”,从不把他当人看。他在县城名校中读书,所有老师基于他成绩太差,行为规范方面总令老师生气。老师置之不理,同学望而生畏,想躲避“瘟神”一样,见到他早早避之,几乎成了众人眼中的“周武”,一堆垃圾,不屑一顾。
该生来到我班第一天,我满怀激情向全班同学隆重给以介绍,当着全班同学大大表扬该生的优点,让他在一个新的集体中忘掉自己心中的痛苦,尽早将自己融入到一个新环境中,让全班同学欣然接纳他。在平时教育班上其他同学的时候,也不会以胡涛以前的不足为比较点。经常在课间,都要问问他在学习上有没有困难,需要老师和同学什么样的帮助,隔三差五到他的寝室去看看,了解住宿情况,了解他和同一寝室的同学关系融洽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磨合,该生表现还算正常。
但有一天,一件让我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外语老师告诉我,该生在听写英语单词时翻书照抄被老师发现,英语老师善意提醒,该生非但没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倒态度恶劣,不一会儿,他竟然摔书出教室。见此状,英语课代表跑到办公室找到我说明情况,我马上派几个学生将他追回来,把他叫到办公室来,了解情况之后,给他从多角度讲道理,平息了他心中的不快,然后让他主动向外语老师承认了错误。事情总算到此告一段落了。可放了午学刚吃饭不久,一学生风风火火跑到我办公室告诉我:胡涛正在和班里一同学打架。情急之下,我立即随同学生跑到教室去看究竟。我把两个当事人叫到办公室给与严肃的批评教育,事后,我还通知现在唯一还能过问他学习和表现的大姨到我办公室来共同开导他。我用自己的身世和读书经历对他“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经过这次教育,他泪流面面,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再细细观察该生的表现,效果很不错。紧接着,我利用语文课机会,抽一些他能回答的问题,锻炼他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发现他的进步,当即表扬。在他某次作业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与肯定。他在每次扫除和每次班团队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都给与肯定。
6.关于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 篇六
前言:每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一例外地会碰到一些问题学生,如何看待这些学生,采取何种教育方法, 如何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当前的困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而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问题学生树立自信,认识自身价值,提高学习积极性,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我将分析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其个人资料背景,在学校的表现,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症状,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制定一个符合他本人的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个案描述
小远,独生子,9岁。自出生以来未患过特殊疾病,身体健康。从小由奶奶在成都农村抚养长大,奶奶对他宠爱有加。小时候活泼好动,身上经常有伤。在入学前父亲才将其接到昆明,现在的衣食住行仍由奶奶负责。7岁进入一年级表现未见异常,只是特别调皮、贪玩,但体育成绩较为突出。二年级开始出现异常,在学校经常违反纪律,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写爱拖拉,常常与人打架,喜欢搞恶作剧。
二、主要问题与分析
1、案主在校不良行为的表现:
(1)言行散漫,经常说谎,比如作业没写硬说是写好了放在家了,让他中午回家吃饭时带来,到中午时便会说忘记了。当着老师和家长的面他照样可以一副无辜的样子说是的确写好了,只是找不到了。而且,多次出现将其他同学的作业本名字改成自己的,然后交给老师的情况。
(2)好动:课堂上喜欢拿着东西不停玩弄,课间经常跑到操场上玩耍,常常是上课铃响后才满头大汗的跑回教室喊“报告”,问其原因则是“上厕所”。学校组织的室外活动活动时,必须经常把他遍在自己身边一组,否则很容易找不到他的踪影。
(3)过于贪玩,学习惰性太大。作业不写,练习不做,课堂上老师讲过的练习题,他还是懒的动笔!据他奶奶反映,每天回家,如果父亲不在,天不黑是不会回家的。吃完饭后的主要活动是看电视。
(4)争强好胜,与他人相处若有利益冲突时,从不让步,所以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打架,如同学不跟他一起玩他便动手打人,而且每次都会让别人负伤,老师询问原因时,他都一言不发。最严重时,他父亲一个月要分别带三个被他打伤的同学上医院
2、教师对案主不良心理分析
(1)冷漠心理
案主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受到的大多是批评和责难,表扬和夸奖大多数时间和他无缘,案主往往主观地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学业不良和在集体中所受的冷遇、排斥,使案主逐渐地对学习和这个集体丧失了兴趣,这样自然产生了对教师和家长的疏远感、冷漠感,对待他人的指责他就用沉默来对付。
(2)自卑又自尊的心理
案主不愿意别人提及他的缺点和错误,更不愿意当众被人批评,害怕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责,也怕受到同学的歧视。但是,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偏见、疏远中,他内心对自己也开始轻视起来,产生自卑、自甘落后的心理,因此,他既自尊又自卑,既瞧不起自己,又不允许他人瞧不起自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
案主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生活在五六十人的大集体当中,老师只顾抓两头,由于案主表现一般所以很难受到老师的关注。到二年级时,更换了老师,有时处理问题不够冷静过于简单,一旦案主惹是生非,总是一顿狠狠的批评,或者是干脆把案主家长找来,要求家长严格管教,而回家后家长往往是一顿棍棒。如此恶性循环使案主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我是个差生,学不好拉倒,老师也不敢拿我怎么怎么样。学习成绩开始下降。
2、家庭环境影响
父母的离异及从小的疏于管理使他的情绪、心境、理智等情感因素和自觉性、自制性等意志品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良性发展,而父亲在他二年级时要么长时间不闻不问,出了问题就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容易使案主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奶奶对案主的溺爱滋生了案主的放肆的性格。
3、自身意志品质
由于案主生性活泼、好动,加上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不够,当原先只是好奇而“胡闹”中得到快感,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好奇心理逐渐变为“有意破坏”心理。案主自身的自控能力低,无法控制外界的诱惑,缺乏坚持精神。有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时,会有所好转但最多只能坚持一两天,过后还是照样回到原来的状态。
四、教育措施与方法
(一)总体思路
根据案主道德、情感、行为存在的偏差情况,需采用综合性辅导,把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而环境的协调对案主的教育成败尤为重要,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其中争取家庭支持。
(二)具体办法
1、家长和学校沟通,达成共识。
(1)要会在家长面前肯定孩子的进步。学生的进步需要教师的鼓励,家长的监督是否有成效也需要老师的肯定。我会每次向其父亲反映他的问题之前,先肯定近段时间孩子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进步,就从侧面肯定了家长的付出是有用的,也让家长树立了信心。
(2)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做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道德、气氛、文化背景等,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做为父母在家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3)与家长多次交流,肯定其孩子身上聪明、学习基础并不差的实际情况,劝说其父亲一定要改变要么一两个月不回家管孩子,老师一反映问题就拳打脚踢的教育方式,强调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天天坚持、循序渐进的,同时,是更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其父亲对老师的建议表示赞成,并愿意与老师共同努力来教育好孩子。
2、循循善诱,真情感化
(1)出现错误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课堂上,当他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并不是当众大声责问他,而是采用各种方法暗示他:或是有意的停留在他的座位前;或是轻轻的拍拍他的肩膀;或是让他站起来朗读一段话。上课经常提一些
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让他尝试成功的喜悦,知道原来自己并非“破罐子”(2)针对案主的问题行为,我坚持以正面指导为主,多次找其谈话,了解他的行为动机,分析其不同行为的不同心理。启发他剖析自己的心理,反省自己的行为。通过多次谈话,案主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现稍有好转。
(3)案主做了好事或者表现有所好转时,我在总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他,如有一次,他参加大扫除做得特别认真,我表扬他,他说:“您不用表扬我,明天为我们贴一个大苹果吧(这是我的奖励全班同学做了好事或获得奖励的一种方法)。”听了他的话,我特别感动。第二天,我借这件事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因为我觉得,在他的内心里,班级的荣誉已经超越自己的成就,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在我表扬他的时候,我感觉同学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在一次次看似我随意其实是专门设计的表扬中,他慢慢地从“低谷”中走了出来。
(4)抓反复,反复抓,树立信心帮助案主在反复中提高,在反复中前进。案主在思想转变过程中出现曲折、反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重新走回头路,也不足为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要用学生的长处带动短处的改变。他的体育成绩不错,于是,在运动会上我让他好好地“火”了一把,虽说没有夺得最好的名次,但我总是在学生面前夸他付出了与众不同的努力。学生的看法是会随着老师的指引改变的,所以运动会时,他俨然成了我班最重要的人物了。我又抓住这一契机,找他谈话,引导他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鼓励他改正缺点,做一个让大家更羡慕更喜欢的好学生。
五、成效与启示
几个月来案主的各个方面出现明显好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好了,在学校里经常看见他主动的去擦黑板,倒垃圾桶,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捐款活动中,他主动捐了20元。
2、成绩上来了,课堂上能够做到专心听课了,家庭作业每天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了
3、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不再惹事生非了,能够比较和睦的与同学相处,大家也愿意与他在一起玩了。
总体来说,本个案辅导算是比较成功的,效果也较为明显。给我的启示是:
7.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篇七
琳琳,某校护理专业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和人群以及专业的压力,出现抵御情绪。具体表现为:无法上专业课,看见与专业相关内容,恶心难受,为人内向,少与人交往,情绪抑郁,谈及未来非常迷茫和抗拒。该生找到辅导员,以无法继续学习现专业和喜欢其他专业,并且符合所有转专业条件为前提,要求换专业。该生行为是学习问题还是新生适应性问题是我们要首先判定的,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应先做到以下几点。
1.资料收集,加深了解,及时反应。首先,通过学生档案、班级同学、班主任、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得知该生的爱好和经历,以此作为面谈中打开话题的切入口;其次,向领导和有经验的前辈汇报并寻求帮助和处理意见。通过了解:该生为“95后”独生女, 农村户口,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离异,母亲对其控制性强,平时勤奋好学,由于家庭经济较差申请贫困生,自卑感较强,挫折抵抗力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2.初次面谈,移情倾听,建立信任。(1)舒缓学生情绪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注意约谈的地点和时间,应避开学生的上课时间,地点则选择安静而宽松的办公室或者室外。(2)注意倾听是谈话的重要法则。当学生开始表露想法吐露心声,必须注意引导和倾听,切记进程过快,导致学生反感。引导辅导员立刻进行疏解和引导,但可能进入太快,经过一段时间恳谈,该生仍旧不能接受现专业,坚持换专业。并且双手抱在胸前, 低头侧身,表现出抗拒和保护自己的姿态并失声痛哭,情绪激动。(3)移情以建立信任。辅导员可适当用自身经历和他人经历做引导,逐渐让学生缓和情绪, 将她带入另一个新的思维空间,释放学生压力,准备二次面谈。
3.联系家长,具体了解,小心求证。(1)电话告知详情,积极寻求配合。工作中,辅导员应随时根据学生状态,判定是否与家庭取得联系。当该生家长得知自己的女儿想要换专业时,情绪激动。(2)了解家长态度, 稳定家长情绪。与家长取得联系后,第一时间了解家长态度,安抚家长情绪,并与家长沟通是否到校。该生家长告知辅导员会马上赶来,辅导员则在对话中告知家长不能对该生进行责备,应当加强与其的沟通,从而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更好的解决问题。(3)家长面谈交流,确定解决策略。积极引导家长和学院领导、教师先行见面沟通。家长于到达当日单独听取该生倾诉后,再进行二次面谈。
4.二次面谈,抓住机遇,敞开心扉。二次面谈以该生提问,辅导员答疑,家长表示理解的策略逐渐解开学生心结。学生、家长、辅导员坐在一起,进行更深层次的谈话与剖析。(1)专业学习差距。进校后发现自身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水平相差太大,感觉就业前景迷茫。专业差导致拿不到奖学金,没有奖学金导致找不到好工作,最后对家人无法交代。(2)沟通畏惧与障碍。进校前高压式的学习,让其不懂得与人交流与沟通,入校后对群体性活动产生心理恐惧。(3)缺少师生交流互动。专业教师严格,该生担心自己的专业学习不能达到教师要求,最后无法合格甚至无法毕业。 (4)自控力不强。长期高压式的家庭控制与学校控制, 在进入大学后得到释放,在厌学的情况下自控力降低。具体表现为,无法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睡眠, 对校园集体活动感到乏力,逐渐脱离群体。
5.介入处理。寻找自信,摆脱恐惧。针对该生情况, 给出基本的处理意见:(1)继续旧专业,尝试新专业。 不立刻转专业,先适应两个星期。适应期间,让该生到想转入的专业随堂听课,并且安排现班级学生进行帮助适应,最后再决定是否转专业。第二,建立信任,寻找自信。谈话之后,多次向该生的班级同学了解近况, 并且直接让该生做自己的小老师,虚心学习该生教授的专业知识,使其更加自信。(2)因材施教,师生互谅。 请学院领导和该生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教育,特别要叮嘱该生的班主任及辅导教师对该生的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上都应加强关注和引导。经过处理该生不再坚定地转专业,逐渐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二、从案例启示看新生适应性问题
新生适应性问题是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在处理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快反应,慢定性。在深入了解之前需快速对学生情况进行安全系数判断和反映。第一保证学生安全, 第二开始情绪疏导和全方面了解情况,第三根据情况判定是否需要联系父母。此过程中不能轻易对学生的问题类型定级定性。
2.管有度,导为主。辅导员管理的“度”的把握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大学生已经是成人,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大学的重要价值之一。事实证明,管的多不一定就管得好,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所以度的把握往往才是辅导员处理问题的难点。
3.善发现,常沟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只是这个闪光点需要每一个高校工作者去发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学生的沟通、与教师的沟通、与同学的沟通以及自己的观察,及时鼓励,长期关注,让学生逐渐消除自卑感,重塑自信。
4.善反思,常倾听。每个学生都需要鼓励和认可, 尤其是心理状况不稳定的学生,特别需要旁人的关心和倾听。在处理事件之后,我们还必须适时进行反思和纠错,避免同样的失误再次发生。
三、从个案分析浅谈新生适应性教育
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上的不适。而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笔者在文章开头已经提出,主要是受到家庭成长、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个体心理四大因素的影响,前三者可归纳为造成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外因,个体心理则是其内因, 但外因与内因又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家庭成长是学生性格形成和塑造关键的外部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童年时期家长行为的影响,是决定学生个性与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学生进入大学时,性格与行为习惯已经相对固定,家庭成长中造成的陋习,是高校工作者的死敌。
学校教育,是学生行为和习惯养成最广阔的滋养基地。拘束的小学教育、机械“填鸭式”的中学教育给高校思想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挑战。自控理差、 被动性强、执行力弱,成为普遍大学新生存在的问题。
社会环境,是学生行为走向选择最前沿的指南针。新形势下的国际国内环境,给学生的思想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平台。各种敌对势力纷纷向高校进军, 妄图在青年的思想上切开一道口子,从根本上消磨中国青年的意志。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学生中渗透,部分目光狭隘的青年学子在学习道路上求快求利,妄图取得一次性的胜利和成功。
一切问题的发生都是思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新生适应性问题上想出更新地对策,来应对新形势新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
1.科学管理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差异性分析: 城市(镇)学生比农村学生适应力强,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的适应力强,独生子女比非独子女的适应力强。 科学的测量数据与测量方式,有益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状态,并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先预防早治疗,减少此类问题的沉积。
2.新生始业教育方式的革新与吸收。目前国内大学在新生事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上越来越高,而国外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开展比国内较早,方式新颖、个性化强、机构专一。新生事业教育是帮助新生更快了解学校、熟悉环境,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更好进行大学生活的一剂良药。因此,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必须适应社会新形势和学生新特点,着眼于新生事业教育形式的革新,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事业教育活动。 专业引领、校园活动和心理干预三管齐下,熟练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与教学工作同步引导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增强国内校际交流和了解国外高校最新动态,吸收各方所长增强新生事业教育的科学性。
3.朋辈教育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运用。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采用班级学长辅导制、经验交流会、党员联系寝室等多种朋辈辅导形式,促进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朋辈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有利于了解学生情况,加强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帮助高校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良好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4. 新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新形势下的大学新生,长期依附家庭和捆绑教学模式成长起来,主观能动性匮乏者多,独立性、自控力等在高校宽松的环境中逐渐迷失,造成心理拖延症等问题, 直接影响其大学生活,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也来源于此。 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革新已经迫在眉睫。网络教学持续对第一课堂发出挑战,如何改善第一课堂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全体教育者的重要课题;第二课堂的辅助功能如何运用,运用过度的校园活动同样也掣肘着第一课堂。只有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科学地创新地开展起来,运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等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内外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以增强学生主观幸福感,才能使新生在适应阶段更有效地融入新环境。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新生适应性问题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的要点之一。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扣子论”,高校必须拿出更多对策解决此类问题,争取把新生大学生活的第一颗扣子扣好。
摘要:以高校学生个案分析为切入点,从问题发现、合理解决和分析对策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8.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篇八
一、学生表现
我班胡宜朗同学在平时的课堂中非常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在每个老师的眼里是一个听话乖巧的男孩子,成绩也是从来不用老师操心,能够自觉学习,还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能够帮助老师辅导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但是我发现他非常胆小,比如:有一次和同学在上体育课,不小心把同学的鼻子撞流血了,结果下午的时候就说什么也不肯进校门,因为他在想老師会不会骂他,同学的家长会不会来骂他,会不会报警抓他等等。
二、个案分析
我在与宜朗同学及其家长谈话中了解到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4.家长过分的保护。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保护过多过细,怕磕着、怕摔着、怕有任何不适意,总把孩子带在身边,形影不离,使孩子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和被保护意识。当孩子逐渐长大时,保护的惯性照样持续,没能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适当“放飞”,结果是孩子离开大人就害怕。
5.不适应环境。宜朗同学还是一个6岁多的小孩子,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是全天都坐在教室里照顾他们,但是升上一年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老师在身边照顾,他就觉得很害怕,在他的印象中就一定要有老师在身边看着才放心。这个表现是他还没有从幼儿园的角色转向小学生的角色,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
3、孩子想得太多。人总会有不小心的时候,宜朗同学对于自己不是有意的事情紧紧于怀,想着到了学校老师会不会骂他;同学的家长会不会来骂他;警察叔叔会不会来抓他。一个小孩子居然会想到那么多的问题,然而就是这些原因令他产生胆小的心理,不肯上学。
4、学生缺乏勇气
他极少和老师沟通,当老师走到他身边时,想关心一下,他总是认为自己做错事情了,老师是来骂他的,然后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心里很害怕,根本没有勇气和老师沟通。
三、对该生心理问题实施干预的方法
根据有心理问题的胆小的一般表现,结合上述个案,对宜朗同学的心理问题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实施辅导和干预:
1、鼓励与信任是治疗胆小的良药。
胆小怕事的孩子终日忧心忡忡,想方设法避开别人关注的眼球,长此以往,会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这会严重影响到他的发展。对待这种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鼓励与信任,让他从别人眼中找回自信,找回胆量。在对宜朗同学的辅导中,我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他提供单独表现的机会,从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中,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长处,为自己感到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
2、创设群体赏识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胆小的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胆小、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面对胆小的孩子,仅仅依靠老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我鼓励孩子多与别人交往,特别是与开朗活泼的同龄人交往,并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借助家庭、学校、孩子的伙伴、亲朋好友的作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交平台。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画展、辩论赛、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形式,让孩子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感受关爱,都是让孩子远离胆小的有效途径。
3、鼓励大胆举手发言,积极参加活动。
在课堂上积极鼓励胆怯学生大胆地举手,不管回答问题有无把握,是否全面,站起来要大胆地说,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教师应对其能举手发言表示肯定。在组织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时,要有意识地让胆怯学生发言,不管是讲一句还是讲二句,不管是对还是错,鼓励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逐步培养说话能力。同时,学校组织的各种班级活动,应增强他们的勇气与自信心,能积极投入活动之中。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舆论、友好的课堂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融洽学生间的感情,消除胆怯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
4、与其父母要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一旦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自己想法解决,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
5、心理咨询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心理问题并非经过一两次辅导就可以解决得了,它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经常鼓励宜朗同学,当内心有心理困扰时,及时去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或者找老师说说心理话,让老师为他解困,这样就能早日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使心理问题得到健康的成长。
四、实施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的心理辅导,胡宜朗同学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不再胆小,也自信了很多。
9.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篇九
摘要: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的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呼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犯罪学家在研究青少年不法行为及其增长原因时,常常都追溯到幼儿时期家庭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行为 家庭成因
前言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笔者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男孩,6周岁,有严重的自闭症。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中,几乎从不开口说话,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提问他,并对问题答案给予许多明显的语言和动作提示,他也一声不吭。课间,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外面玩,从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手脚协作能力很差,跳绳从未成功跳过一下。一些小朋友悄悄对笔者说:“老师,他是‘哑巴’,从来不说话的。”笔者试探地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请他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小朋友说:“以前我们请过他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每次都不理人,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了。”
笔者友好地尝试跟他接近,主动跟他一起玩,逗他说话,小男孩并没有怕生的表现,没有排斥表现,甚至有时抬头对笔者笑,但从来不与笔者说话。班里的老师说,这位小男孩有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刚进幼儿园时,不但不说话,也不听教师的指令,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憋尿憋急了,也只是发出哼哼的响声,而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小男孩可以按教师的指令行动了,有时候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还可以说几个单词,但很少成句。通过家访,得知小男孩的父母至今仍两地分居,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当过教师,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小男孩2岁前由祖父母抚养,2岁后跟在父亲身边,一直上幼儿园才由母亲带养。小男孩的母亲对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儿子的自闭症很着急和忧虑,曾尝试过许多矫正的办法,但收效都不大。男孩的父亲则认为,儿子的自闭症是遗传于妻子,他认为妻子也不爱说话,非常文静,有点孤僻。在教育观念上,父亲认为对孩子应该从小管教,理由是现今社会风气腐化,道德败坏,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从小严加管教可以防止孩子以后误入歧途,而母亲却认为孩子有行为障碍,应宽容地对待孩子。
案例二
某男孩,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故态复萌。平时常常以打、踢、推、咬、威胁等方式攻击其他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幼儿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幼儿合作,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教师的处罚。一些小朋友说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这个男孩的接受能力较差,作业很马虎。见笔者主动跟他玩,跟他说话,表现得很开心,就主动与笔者分享玩具,常常缠着笔者,但好动的行为收敛不多。教师说他可能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的行为问题,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因为班上孩子较多(30多个),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在与教师访谈和家访中,得知男孩的父母在香港,抚养他的是他姑妈姑夫,姑妈曾经在一间中学当过老师,已退休,现在一间公证所做公证员。姑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姑夫为人性情淡薄温和,平常对男孩教育过问不多,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姑妈身上。男孩的姑妈说,四岁前,男孩一直由姨妈抚养,姨妈对他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来到姑妈家后,姑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管教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就尽量满足,不合理的不管他怎样吵闹,发脾气也不理不睬,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常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因此,男孩对姑妈一直又怕又依赖。男孩的父母每四个月回来大陆探望儿子一次,男孩常向父母告姑妈的状,但是父母也赞同姑妈的.管教方式,不加理睬。男孩每次与父母团聚都很开心,缠着父母不肯放,如果他见到父母对其他孩子亲热点会非常不满。姑妈说,他对管教这个孩子已精疲力尽,有种受挫感。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两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两个孩子的抚养者都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
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
案例一先由祖父母抚养,再由父亲抚养,最后又与母亲生活,由于祖父母、父亲、母亲的三个生活环境中的语言都不同,孩子不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过着动荡的生活,结果导致孩子语言障碍和缺乏安全感。而由于语言障碍,使儿童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中产生自卑,环境适应能力差,社会性行为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形成孩子畏缩。孤僻的性格,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造成自闭症。案例二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慈母爱,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作为附庸,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听命于父母,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不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要求子女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定,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有时甚至是过于粗暴的惩罚。与之相反的宽容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的淡漠。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他们虽然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民主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亲子关系平等基础上的。其主要表现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绮、卢咏莉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父母双亲的严厉的教育方式都与儿童被负提名、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等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被正提名。儿童的害羞等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母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儿童被负提名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攻击性和学习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3]天津社会学院的关颖等通过对天津市区、郊区各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实施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证实了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得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型。我们的案例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案例二的第一个抚养人姨妈,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生怕过于严厉的管教,会招来他人的非议,因此不敢用纪律约束孩子,采取宽容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纵容、放任,养成孩子粗暴、反叛的性格。而轮到姑妈抚养时,姑妈意识到对孩子采取宽容放纵的严重性,又过分控制、约束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非但没有纠正孩子的坏行为,反而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方式均不恰当,对儿童行为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如果父母双方,一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两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和抵消作用,因此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上,不良因素少于父母均为不恰当教育方式的组合。[4]在案例一中,孩子的父母对管教孩子应采取什么方式一直存在分歧,父亲认为要严加管教,母亲则认为应宽容孩子。本来,由于父母两地分居,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加上语言障碍,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父母教育方式矛盾,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此外,孩子的父母尝试过许多办法,也无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使父母产生绝望的情绪,从而放弃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孩子的自闭程度。
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母亲与子女的接触较多,关系也比父亲密切,对子女的影响比当父亲的大,若母亲有情绪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或是心理疾病,会对子女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在案例一中,孩子的母亲患有轻微忧郁症,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必然比一般母亲给孩子的刺激少,而拒绝多,从而影响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的正常建立,扰乱子女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的行为偏差。在案例二中,孩子不愿依姑妈的期望、指示行事时,姑妈就会变得懊恼、生气。这些敌意感受,其主要隐含的目的是想控制子女。这种感受与目的,接着可能影响姑妈对孩子付诸行动,责骂或处罚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姑妈这种暴躁的情绪氛围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姑妈的言行,慢慢也会变得性情激动、脾气暴躁,并把这些模仿习得的行为在幼儿园,在他人身上发泄出来。可见,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启示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我们认为要防治幼儿产生行为问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2.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的家庭教育把重点放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上,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认为,家长应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把注意重心转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上,及时地发现和校正孩子的胆怯、消沉、偏见、妒忌、撒谎、孤独、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疾病,及早防止行为问题的发生。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谈和行为是心灵的声和形,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痛心疾首,对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赞扬,对不良行为的谴责,对邻居的热情帮助,待人谦虚礼让等,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孩子纯洁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也最爱听故事。父母要向孩子多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高的人物形象之感染孩子。此外,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5]综上所述,亲子关系,育儿方式,父母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行为有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提示父母要尽可能亲自抚养孩子,对孩子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一致,保持父母健康的心理状况,这些是预防孩子发生行为问题、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易杳、陈宝家。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嘹望,1995年第10期
[2][5]董群。重视家庭对幼儿性格的教育与培养。石油教育(京),第11期
[3]曾琦、卢咏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心理发展与教育(京),第2期
10.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篇十
智障孩子青春期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分析
文/覃兰蕊
摘 要:在环江县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师资水平的影响,对智障学生青春期的教育一直是个盲区,尤其是青春期不良行为的矫正往往被视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把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甚至把一些心理疾病视为品质恶劣和思想错误。在这个时期,如果对学生引导不够,出现差错,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把握好这个阶段学生的特征,因势利导,有效进行青春期健康指导和教育成为老师和家长们的迫切期待。
11.分流教育的个案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 分流教育 分析 原因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213
“分流教育”源于“分流”的意义。分流本意是指河流分道而行。分流教育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现状和潜力,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进而对学生进行分层,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课程,而学校则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使其成长为有自我专长的人才。这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专攻何种技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体现了“学业先行、职业后进”的原则。但许多家长仍然对教育中这一做法不能理解,所以,初中后分流现状来看,仍然举步维艰。下面就两个分流后学生的现状及原因做一分析。
个案一:
张某,九年级一班同学,学习成绩在班级成绩中占中间水平,当面临初中分流时,他对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爱好做了充分的考虑。他的总成绩在全年级占中间水平,可是由于三大科中英语成绩过低,所以偏科现象特别严重,加之他对英语这门课程没有信心、没有兴趣,所以学好英语对他来说很难,但他却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如自家的电视、钟表有问题,他会自己拆卸,修理、安装。所以,他虽然不在被分流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名单中,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我县职业学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进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文化课虽然长进不大,但是他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理工大学。
个案二:
李某,九年级七班同学,他擅长长跑,在高台县2011、2012年的中学生运动会上曾两次获得1000米、3000米第一名的好成绩,文化课学习成绩平平,各科也没有偏科现象,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期望值太高,所以面临分流时,家长和李某都坚决反对上职业学校。但李某在上高中期间,尽管学习认真刻苦,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高三的下半学期,成绩更是直线下降,这给他带来的心理压力更是不言而喻的。高考时,由于压力过大、心理素质欠佳,所以高考失败,分数未能上二本线。
分析:
“个案一”中张某虽然在初中分流时,成绩不差,完全可以上普通高中,可是他能够正确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自己最需要什么,自己可能会成为怎样的人才,所以他的选择是科学的、可行的。他能正确理解分流教育的内涵:即分流教育就是根据自己的成绩、爱好、兴趣以及发展的方向选择上普通高中然后继续考大学,进行科研工作或直接就业,还是选择上职业学校学习某一技术,通过技术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国家建设中的技术性人才,所以他成功了。
“个案二”中李某,他没有认真、客观、准确地分析自己的现状,他有体育方面的特长,但他觉得这只是以业余爱好,所以他依然坚持心中或者家長早已规划好的人生旅程,结果没能上自己该上的学校,上适合自己的专业,甚至对于分流教育理解不够深刻,他们仍然以为,分流教育是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推给职业学校,他们觉得上职业学校是不光彩的事。然而,在他上普通高中时,努力和汗水有时和成绩并不成正比关系,所以李某在高考结束后,重新选择上职业学校,他来了第二次选择,可是他比同伴却迟了一步。
探究原因:
同样是面对初中后分流,可是两名学生不同的选择产生了不同的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
1.观念的落后
观念落后害死人,之所以会出现个案二中的现象,是因为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分流教育不能正确看待,他们的观念中仍然认为孩子上大学是最好的或唯一的出路,他们对职业教育理解为差生的教育、没有前途的教育。这种观念其实早已落后,我国的教育是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平行发展,他们是教育的两个轮子,任何一个都是教育发展中缺一不可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二者的关系,不能薄此厚彼。况且在国家发展中科研型人才和技术性人才同样重要,所以要想解决分流教育中的难题,先要转变观念。
2.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两个案例中,由于学生对分流教育的选择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个案二中的李某之所以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还需要继续改进,许多地区的职业学校只在招生的时候显得温度很高,心情迫切,急速、广泛地寻找生源,而在学校的软资源上还很是欠缺,主要体现在个别专业的专业教师极度缺乏,如有的职业学校的电器修理、保健护理专业等,这些专业虽然已经开设,但由于师资队伍的匮乏,学生学而不专、学而不精。若当地的职业学校和当地的企业有着学以致用的衔接关系,那么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技术知识、技术理论就会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便会提高在校学生的成材率,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就业、再教育、再培训等诸多问题都未有好的解决方案,所以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对分流教育有偏见。
3.技术性人才的质量不高
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来看,不仅需要初级技师,更需要中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我国现阶段80%的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初级技师,据统计,我国的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呈倒金字塔的形式,所以为了提高技术性人才的能力水平,职业学校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通过实训基地上的“传、帮、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劳动纪律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推荐阅读:
小学生赏识教育问题分析的论文07-01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11-14
中小学生品德问题具体案例分析06-15
学生个案调查分析08-10
典型学生个案分析10-31
当代大学生风险意识问题分析与教育策略研究09-24
学生德育个案分析系列08-08
行为偏差学生个案分析10-15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职业规划12-14
小学生审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