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视导随笔九(精选11篇)
1.小学英语视导随笔九 篇一
初三年级视导反馈
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3月27日到31日,我们对初三年级进行了全方位的视导,本次视导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课改五认真、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台账,主要通通过三种形式对目前初三的教育教学进行客观评价,重点关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性做法与成效,及时发现好典型、好经验。一观(观课、评课):对初三老师的中考学科进行了全覆盖的观课;二查(查资料):查教师导学案、活页、课件,查备课组长工作记载,查学生作业等;三谈:召开学生座谈会,对班主任工作和教师教学的反映和意见。视导期间,共听课19节,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对于发现的问题与不足,视导团成员进行了当场反馈指导。
视导中发现了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找出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现简要小结汇报如下:
一、教学方面
(一)课堂
全体行政及管理人员观课覆盖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九大学科初三年级全体教师,督导范围广、内涵深。大多数教师注重教材、课标、中考指导书的研究,过程比较扎实。对学校特别强调的“全面育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能有所体现,课堂上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b班任课教师更是非常重视基础知识人人过关。从深入课堂观课的情况来看,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准备较充分,教师讲解清晰有条理,学生训练及时有效,课件或学案使用恰当,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例如,李福琴老师课堂上对答题思路及规范的科学引领具体明确;李中原老师采用问题串层层推进,问题研究通过实验突破解决,方式新颖 独特很有创意;苏巍老师讲练结合,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科特色和个人风格显著;谢玲课堂最后通过阅读提升,体现学校英语阅读课程成果,效果明显;金长华老师的体育课分层指导,紧扣中考;叶明生老师的数学课、何美萍老师的语文课沉着凝练,氛围浓郁,上出很好的学科味„„
但视导的目的更是为了发现问题、调整方向、促进教学,参与观课视导的全体行政及管理干部也指出了我们课堂中的不足,给我们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整理如下:
语文学科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讨论时间较少,课堂容量略显不足,能力点的拓展延伸不够。建议我们课堂上名句默写的方式可以改变一下,节省时间;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训练的内容自主出题,教师汇集后挑选作为课堂或课后训练的作业。
数学学科课堂训练量不足,选题难度不大,缺少能力拓展,建议分层走班后b班侧重规范和基础,a班强调知识的系统建构适当提升例题难度。讲练结合,先测再评,强化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二)备课
从检查的情况看,教师听课记录项目不全,数量不足;部分教师作业批改未写明日期和分数等;集体备课记录量不够,质不高。
(三)整改建议
1.切实把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建议进一步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做到每次集备专题明确、过程殷实、效果明显。
2.加强学生测评、作业训练的有效性、针对性。学生测评试卷要 精选、精编。
3.精心准备训练、测评卷的讲评,力求到位。务必做到讲评前要备好课,统计分析学生的得分点、失分点,共性原因、偶然因素,错误原因要整理归纳,对好的题目的解法加以总结,举一反三,拓展应用,课堂训练讲解到位,示范到位,课后训练要落实到位,批改、讲评到位。务必把课堂、课后训练与中考紧密地挂钩,不做无用功,不走回头路,重点抓双基训练,夯实基础,时刻关注课堂效率、辅导效率,关注中下等学生,关注限时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4.努力打破课堂沉闷,注重教学层次性,合理安排学生独立训练与师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分配,拓展一题多解与思维训练等等。
二、教育方面
(一)班会设计
两个班级的班会主题都是《化感恩为力量》,都是在操场围坐一圈,结合周日的大型公益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进行的反思和总结。
优点:能够适时进行大型专题活动的总结反馈,有针对性,有时效性;全体学生参与发言,在阳光下围坐,学生心情比较放松,表达比较自由流畅,情感真实;能够结合初三的中考,指向感恩、拼搏。
不足:未能提前做好设计和培训,缺少有目的有引领作用的学生发言;形式比较单一,缺少交流讨论的过程,只是一个个学生发言,重复的话语太多,高质量的发言太少;在广阔的操场上音量不够让全体听清,导致学生的纪律不是很好,冲淡了感动的氛围;因为没有板 3 书,缺少一个醒目的、主题性的总结。
(二)班级管理材料
学生材料中双休日规划和成长日志抽检了五份,小组和部委的会议记录要求全交。1.班级日志
九(1):值日班长的记录很详尽,字迹比较工整,能够反应班级一天中的状态和问题。每一天班主任都能过目并且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批注,对班级学生有指导作用。
九(2):班级日志记录过于简单,日期之间的记录缺页比较多,没有班主任的检查和过目的痕迹。
2.成长日志
九(1):学生的记录十分认真细致,有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很多双色笔进行的批注,还有很多内心感受,类似于日记形式,能够体现出“成长”的特点。班主任的批阅和点评也很及时。
九(2):学生每天都有记录,只是仅仅局限于作业的记录和完成的勾画,未能全面结合“三自”进行总结反思,教师的批阅只是一两个字,缺少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
3.双休日规划
九(1):学生的记录非常详细,五份都有家长和班主任的评语,尤其是班主任的评语很真切很有针对性,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真正发挥了双休日规划的作用。
九(2):学生的记录比较简单,明显有敷衍的痕迹,五份中只 有一两份有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也十分简单,缺少针对性和指导性。
4.小组会议记录
九(1):会议记录每周都有,能够结合小组的表现和特色,班主任有检查的痕迹。
九(2):未能及时上交受检。5.部委会议记录
九(1):会议记录每周都有,能够贴近部委的工作职责,对班级有整体的观察评价和应对措施,有班主任检查的痕迹。
九(2):未能及时上交受检。
三、学生方面
通过访谈,学生有以下建议或要求:
1、目前的走班编班是以总成绩为依据,应侧重于理科成绩。
2、班级之间的管理不均衡。
3、学生的良好的素质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坚韧性和持久力不够。
4、各科作业的布置要科学化,作业负担重,要求精选作业,适当控制作业的量。
2.小学英语视导随笔九 篇二
本刊讯 2015 年11 月18 日, 朝阳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5 个校区, 召开了“多元定制筑基幸福——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的课程展示活动。本次课改展示活动共开放了81 节课, 涉及数学、语文、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13门学科。
朝阳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自2010 年开始启动课程改革。经过五年的探索, 已初步形成了以“幸福教育”为理念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以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兴趣激发为切入点, 以科学内容编排及鲜活课程设计为载体, 以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为支持。采取“课程联排、学段循环”的排课方式, 进行“走班制”“学分制”的立体多元课程管理。科任学科全部实现学生自选内容上课, 语文、英语学科尝试分层选修上课的模式, 积极尝试第一、二节课40 分钟, 联排课60 分钟, 其它课35 分钟的长短课的实验。科学的课程体系, 选课走班的授课方式, 实现了学生自主多元的选择, 实现了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3.小学英语视导反馈 篇三
一、备课
优点:1.英语备课能认真使用规范的符号;2.能结合班情及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备;3.充分利用《综合性学案》和《同步导学》进行复备;4.能突出对学困生的重视,面向全体学生;5.适当的调整教学课时等,有自己创造性的内容。
存在问题及建议:1.对于学生“自学质疑”的环节都没能充分体现;缺少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2.教学反思还应更深刻,不要过于写理论的内容,要找准解决的途径;3.板书设计过于简单,只是抄写句型而已。
二、作业
检查内容包括书作业本和《补充习题》。检查结果: 优点:
1、作业适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各位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对作业精巧设计;对教学难点,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层梯级的作业进行分散和综合,既抓巩固和又重提高。
2、学生对待作业态度认真,书写规范,书面整洁,正确率高。
3、任课教师批改仔细,评语恰切,评改细致。存在问题及建议:
1、抄写作业过多,实效稍差。
2、大的“对号”之下有个别小的错误未被改正,学生订正的痕迹较少。
4.小学教学视导总结 篇四
实验小学亮点:
一、掀起学校大练基本功新高潮。针对学校新分配教师和支教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在本校名师跟踪指导,全方位帮扶前提下,要求新上岗教师人人上“达标课”,使他们尽快成长,早日适应自身岗位。
二、组织安排了以提升质量研究为主题的专题校本培训活动。期中考试结束,学校安排教学得法、成绩优异的专家组成员对2003年以来新聘青年教师做了提升教学质量的专题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积极撰写了培训后的收获与反思。
三、分层备课制度。实行集体备课,体现个性化修改。电子备课与纸质备课相结合。为督促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要求年轻教师一律手写,即熟悉备课环节、深入教案,又练习书写基本功。
四、将校本培训与专家进行连接,充实培训内容,努力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收听收看“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名师大家的专题讲座,使老师们受到强烈震撼,思想境界飞速提升。
建议:兼课教师积极参与所有任教学科的教研活动。
xx附小亮点:
一、率先垂范,人文管理。学校要求班子成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靠前指挥,以朴素、务实的作风率先垂范影响教师,同时真心实意关心教师,实行情感管理,凸显人文关怀,以亲和力和人性化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
二、推行周末家庭作业审批制度。周五下午各学科组统一由学科组长填写周末作业情况,办公室主任审批后报教导处审批后再布置给学生,有效控制学生周末在家的作业数量和质量。同时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变被动为主动。
三、创新家长会形式,实现家校共育。每个学科组以级部为单位,商讨研究班级学科教学管理经验,录制成视频,达到了优质资源共享。
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常规检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科组自查;二是教导处、教科室按照周计划单项督查;三是学校全面的评估,每学期两次,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优点及时整理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纠正。
建议:教师撰写具有针对性、激励性的作业评语。
xx校区亮点:
一、“磨课六环节”校本教研活动如火如荼。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校制定了“磨课六环节实施方案”,集体研讨定目标;分散备课展个性;课中观察互帮扶;课后交流勤反思;完善教案再提高;课堂追踪看实效。通过活动开展,达到资源共享。
二、创新作业设置,在书面作业的基础上增设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五年级的“下水文批改”“大小对号批改方式”,四年级的“作文批改与创新评价”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三、给每位同学建立专门的家访活动记录本,任课教师运用形式多样的访问形式,采取“上门访、电话访、到校访、网络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与交流。
四、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青年教师现场观摩了尚海涛等教师的课堂,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零距离与名师对话课堂的机会。敦促青年教师自我加压,提出明确要求:一年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四年独挡一面、五年六年成为骨干的“六年倒排成长计划”。
建议:作业批改教师要心中明确等级评价标准,用好A,B,C,D四个等级。
xx小学亮点:
一、教研机构双重设置。成立了由学科骨干教师任组长的学科教研组,每周四下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使专业学习常态化。成立了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名师工作室,明确三大任务,即:新教师的课堂引领,骨干教师的课堂研磨及各级教学比赛的推荐准备工作。特别是语文科目进行的师生困惑问题的调查征集活动,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使本校教育教学管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二、教师基本功训练常抓不懈,分类推进,逐项达标。安排美术老师有计划的对年轻教师的三字一画进行指导训练,要求教师每周二下午展示一版粉笔字,每周至少写两页毛笔字,两页钢笔字,画一页简笔画,教导处统一组织评委进行量化评比。
5.镇小学视导检查总结 篇五
**镇小学视导检查组于11月26日起至12月13日,历时十余天先后对全镇15处小学及教学点进行了教学视导检查。在检查两周前先组织全镇各学校的教导主任对小学教学评估标准进行了解读与学习,要求各学校严格按评估标准准备。本次检查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分学科与项目进行检查并进一步细化了各科及各项目的量化标准。检查开始前召开了检查小组专项工作会议对检查细则进行了认真解读,熟悉检查标准及具体的检查细则。下面就本次检查的各项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优点:
1、课堂教学方面:各科教学中班班通利用率明显提高,本次所听各科绝大多数老师能利用班级内的班班通设备播放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和代课教师也能较熟练的播放PPT课件,如**小学的***老师、***联小的**老师等。
2、教学常规方面:语文、数学、英语等采用导学设计的学科基本能做到超周备课,有三级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并且有明显的勾、批、增、画等二次备课。
3、学校常规检查方面:在学校都能以教导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建起自己的常规检查团队,基本能从形式上做到间周查备课、一月查作业的要求,并且检查有盖章、有记录、有分析,基本满足了常规检查的形式要求。
4、德育方面:**的主题教育与节日教育档案材料丰富,过程性材料充实。其中**的德育档案分卷装订,分盒管理,值得各学校学习。
二、存在问题:
1、校长管理方面:存在部分校长缺少自己的办学思想与目标,无想法,不上进。表现为不过问学校教学,从不参加各种业务会议,不查课,不进课堂听课,对学校教学常规情况一无所知,甚至不着岗等现象。
2、课堂教学方面:由于本次听课是进入薄弱班级为主,发现大部分薄弱班级是由代课教师任教,他们普遍教学经验不足,知识水平不够,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确,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是产生薄弱班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虽然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但使用课件的目的性不强,多数老师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基本不经修改就使用,甚至围绕课件去备课,不让课件为课服务而是以课件定课,典型的本末倒置。
3、教学常规方面:主要问题存在于作业与单元过关有严重的学生代批代阅现象,全镇15处小学经查发现有多处学校存在学生代批代阅的现象,学生打对错老师只打等级与日期者有之,对错等级与日期全由学生代办者也有之,而且越到高年级这种现象越明显。其余问题还有:作文批改敷衍塞责,批语不详、不细,无关痛痒,有的甚至让学生批改。周记次数低于周数,根本达不到评估要求质量及数量。其他科作业缺少激励性评价语言,二次复批与改错不明显甚至没有。音体美备课要进一步加强与规范,要统一使用教育局下发的音体美专用备课本备课。
4、片区教研与学校常规检查方面:大部分片区活动太少,即便活动较多实校**片区与**片区也是流于形式,表现为重形式轻反馈无落实,经过片区联合检查后对于学校老师常规出现的诸如老师不批作业试卷或由学生代批作业试卷问题学校主要业务领导居然不知晓,试问这样的片区联动检查有何意义?
5、教研活动与教师培训方面:普遍存在学校不外派老师参加全镇或上级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的情况,表现为要么直接不派人参加要么不按要求人数派人参加。
6、听评课:普通老师听评课存在互相抄袭现象,比如在市教研室视导评估中个别学校出现全校多名数学语文老师参加市教育局在一实小组织的全市英语研讨课的情况。其次,学校领导干部听评课次数严重不足,达不到每周二次。*个学校中只有***联小等3个学校的校长或业务校长的听课记录达到26节,其余大部分校长只有10余节听评课,个别学校的校长或业务校长甚至拿不出听课记录。
三、意见与建议:
1、加强校长管理与考核。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从本次视导来看,排名靠前的**的校长,基本都是业务型校长与年轻型校长,充分说明校长业务化与年轻化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只有校长深入教学一线,去查课、听课、评课了,上述的听评课不足、常规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狠抓课堂教学,以教研促质量。
本次视导听课证明我镇小学课堂教学还是亟待提高的,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应多采用片区多联动、多派人外出学习与培训等诸多形式抓紧时间提高各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各学校在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培训中积极派人参加,积极解决外出老师的经费,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与提高中去。对于外出学习老师,要求他们做好记录,积极学习,回到学校要做汇报讲座或汇报课,真正起到外出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作用。
3、加强对教学常规的过程性监控,抓细、抓实。
从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来看,各科备课普遍好于作业与测试,原因在于备课可以集中突击查缺补露,而作业与测试则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工作,容易出现松懈。大面积出现的学生代批代阅现象说明我们各学校的常规检查工作是不细、不实的,下一步各学校必须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性监控,尤其是作业与测试的监控。教导主任要多向校长汇报,校长要多关心教学,不定期参与到学校的常规检查中去,以增加教导主任及业务副校长的工作力度。
6.小学科学视导情况总结 篇六
好的方面:
1、教师综合素质高,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很强并且有固定的高效课堂模式,敢于尝试教学改革,如,滋镇高小的“导—学—讲—练—拓”,前孙商庄小学的“四环八步”,土桥小学的“激趣四环节”,从上课到备课基本按照模式进行。
2、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围绕教学目标,积极采用实验教学,学生先猜想,然后采用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课堂效率高,真正培养了学生能力。如,土桥小学的张全福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积极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并带领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3、利用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例如,进修的王晖老师,使难点知识直观形象,学生更便于理解掌握。不足之处:
1、教师听课记录只是一个教学过程的记录,评得太少,且没有深度,优点多,缺点少,不能真正去提升教师的上课水平。改进建议:
1、虽然普遍采用小组教学,但是存在细节上的问题,如讨论的价值性需要教师注意,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来讨论,避免频繁讨论。
7.五联小学教学视导工作小结 篇七
10月11日区教研室教研专家们在王新民主任带领下来到我校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教学常规视导工作,对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所做一些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我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许多科学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建议,为我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就此教学视导工作小结如下:
一、学校现有情况简介:学校现有教师25人,本科毕业的有7人,小学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11名,45周岁以下教师占84%。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都比较强,虚心好学;尚缺乏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科研、教改教研工作也相对薄弱。学生405人,11个班级。教师人均课时14节/周,英语专职教师一人,除此之外其它课程均由语、数教师兼任,因此也制约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常规管理的基本做法: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
1、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教研组制订学期教研计划,并于开学第一周上交教务处。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小结。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案字清楚整洁。
(三)、上课
1、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坚持上课第一次铃前教师到位,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7、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作业与批改
1、布置作业要明确,内容要精选,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时间要控制,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不得超过1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3、严禁让学生批改课堂作业。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错误要记录,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错题要重做,作业要达到规定次数(数学、低年级语文每天一次,作文全期12次)。
5、作业写清批改日期,批改简明易懂;少指责,多鼓励。
(五)、辅导
1、语文、数学的课外辅导要做到四点:(1)制定潜能生转化记录;(2)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3)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学习方法指导;(4)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
2、课外辅导要安排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不准侵占和挪用非语数课时间进行辅导。
六、教育科研
1、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期听课不少于10节。
2、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
8.小学数学教学视导总结 篇八
历城教研室
张述霞
自开学以来,跟随视导调研组先后对实小、洪小、洪二小、洪三小、六中等8处区直学校,王舍人、郭店、港沟、西营等10处乡镇的10几处学校进行了教学视导,视导中采取了先听课后座谈,查看资料,最后观看教研组特色展示的形式。其中,共有4处学校安排了数学组的教研展示,分别是:王舍人中心小学、唐王中心小学、洪二小、实小;共听课38节,含优质课4节,占总节数的10.53%,分别是王舍人大辛小学的王慧晶、殷陈小学的李明虎,遥墙中心小学的陈青、南郭而小学的张敬华;规范课33节,占总节数的86.84%;基本规范课1节,占总节数的2.63%。另外通过查看材料以及和老师们座谈,其中发现了许多优点,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优点:
1. 对于本学科来说,学校基本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开足课时数。
按照省规定,小学数学的课时数是:一——四年级4课时/周,五、六年级5课时/周。从调研来看,各个学校基本都能够按照这一规定开足课时。任课教师绝大多数都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仅有的课时数开展教学,尽可能的提高教学效率,向每节课短短的40分钟或者35分钟要质量。作为数学课的特殊性来说,仅靠课上的学习很难巩固新知,形成一定的技巧,但是限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教师没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纠错、调整。因此,教师们逐渐从原来的“泡时间”式教学缓慢进入到教学研究中来。
2. 学校教研气氛渐浓。
学校教研组工作开展正常,教研活动形式多样,能针对教师的需要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能有效及时地指出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学校能及时根据教师的提议调整工作策略,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学校提升的忠实媒介。如洪二小自主课堂的研究,既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同时更研究学生的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师生共同学习的意识。
3. 教师的教学热情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数学课堂自来容易被人冠以枯燥、干涩的帽子,很多数学老师也经常这样工作着,枯燥无味、干巴巴的纯理性的知识传授,以至于让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但从本次调研来看,这样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如王舍人的李明虎老师既有着带领低年级学生一起游戏,采取的活动式教学很受学生喜爱;再如济钢鲍山学校的张加坤老师、杨凤霞老师能够结合学校资源,引领学生徜徉在“探究海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简约美、逻辑美,深得学生认可。这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实例,但这也恰恰说明一点,师生共同的情感投入,能够使儿童更大胆地、真诚地接近老师,这样一来,我们所倡导的用有效的活动建构去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交流合作、独立思考的追求才能得以不断地真实地实践着。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实践“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针对本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师基本能够主动有效地加以运用。大多数教师能够对本模式进行主动研究,创造性的利用模式建构课堂。如,实小的赵卫老师,在实践中,通过有趣的情境创设引领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学习新知之后,不仅能够注重课堂的情感调控,引入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机制,及时评价,更为可贵的是,赵老师能够把现场生成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学习素材,赵老师的精心独到之处可窥一斑。
5.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们成功地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学、会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时效与质量。当学生力所能及时,采用独立思考;当学生势单力薄时,采用合作互助;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适当指导;当学生操作探索后,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些,既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教师们在实践中切实把握了这一些,并且还在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6.良好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不仅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调研中发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有语言评价,文字评价,粘贴、印章等评价工具评价,等级评价等等,评价主体有同学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等,„„老师们做的都非常好,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7.各单位对视读情况较为重视。
本学期的学科调研选取的角度是“视读”。视读是解决学生在计算中容易抄错或看错数据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良好数学品质的培养。在调研中,大多数学校能够重视本项工作,学期初能够做好传达部署,能够把此工作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来。如实小的赵卫老师、港沟的胡世红老师、仲宫的张怀丽老师等,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加以落实,效果较好。
二、不足:
1.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年轻教师,尤其是教学低年级的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不到位,学生在课堂中不是积极思考和学习,更多的是在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所缠绕。如,进行学具操作的合作活动时,时常听到的声音是:老师,xx不让我动,xx抢我的东西了„„等等,不仅该生的学习活动受阻,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小学生的从众心理重一些,导致更多学生的精力被牵扯。
2.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还需进一步加大转变力度。经历了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但是也是有一少部分教师还没有走出学生被动听讲的圈子,这中现象大多发生在一部分年龄偏大的老教师身上。诚然,让他们改变沿用了多年的***惯是很困难的,需要时时、事事、处处加以提醒与引导。
3.教师处理非预设生成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目前这一方面教师比较缺乏。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利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当学生提出有些题目的分母通分比较繁琐,比如,5/13和12/29,除了常用的通分母之外,能不能通分子时,教师的反应很模糊。这些都有待提高。
4. 教学中对教材的挖掘利用不够。
部分教师过于追求创新,而抛弃了教材中的精华内容,这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在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或利用或整合,充分挖掘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日渐厚重起来。
5.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待加强。
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诸如画图、语言表达、文字功力之外,尤以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亟待加强。他们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不能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只是在拿着某一节的知识来教学,教材中出现什么就教什么,没有对整个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认识。他们除了需要经历时间的磨练之外,还需要自身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去主动学习。
三、思考与改进
1. 继续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合理适当的培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利用专项培训和综合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帮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2. 让教研活动主题化,以活动促进教师的发展。争取教研活动的主题化和实质化,不流于形式。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特别解决跟踪式教研、跟踪式培养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尽量使工作能够系统化起来。
3. 注重发挥校(镇)本教研的优势作用。根据区里的统一要求,建议各单位发挥校(镇)本教研的优势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之间交流与学习,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提高自身的基本技能。
4.继续加强三级网络电子备课的落实工作。总结电子备课的经验,发扬优点,改正不足,继续做好网络电子备课的完成与应用,充分发挥网络备课的共享优势。
5. 继续加强学科的专项调研工作和视导项目的工作落实。根据学科性质以及本学科的研究安排,继续以专题调研和视导项目来引导教师的努力方向。
6. 继续加强学科课题的研究工作。鼓励教师能够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以科研促教研,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又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9.初中英语下学期视导反思 篇九
1.两位教师都调整到最好的状态,认真、细致、充分的课前准备,赢得了王主任的好评。
2.上课时,两位教师都表现出了较好的个人素质,课堂的每一环节都处理的恰到好处,运用课堂教学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非常成功。
3.这两节课都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将知识在小组内重现,通过交流、互助、讨论、激励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将知识理解、消化、最后都能灵活运用。
当然,在上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瑕疵,比如说:在时间调控上,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用语不够细化;小组评价机制没跟上等。在评课时王主任都做了细致的指导,通过听课,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平时上课时,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10.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视导报告 篇十
2009年11月10至12日,小学部一行6人按我院年初工作计划,视导了黄梅县一所幼儿园、四所小学(黄梅县一小、黄梅镇沙岭小学、黄梅县实验小学、苦竹中心小学),其中两所城区小学,两所农村小学。本人听课7节,其中6节语文课,1节思品课。下面谈谈我听课的感受和思考。
一、主要亮点
几位教师教态亲切,教学主线清晰,能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感受最深的是课堂返璞归真的气息,教师们基本树立了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意识,课堂真实、朴实、平实,没有心浮气躁,没有故作矫情,没有故弄玄虚。综观6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1、立足文本,实行有效拓展。
有的教师能立足学生的“惑”和文本的“白”,适时链接相关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学习过程。课堂具有一定的厚实感,富有情趣和意趣,小文本与大文本相得益彰,较好地实践了“用教材教”的理念。
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教师没有空洞的讲解,而是在文本的重点处,寻找了一个很好的拓展眼,适时链接了有关许地山的背景资料,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感知作者就是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了这句话深刻的内涵,体会了做人的道理。这样既顺应了学情,突破了难点,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2、授之以渔,渗透学习方法。
教师打破了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了学生学读书的思路,注重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如《落花生》一课,教师自始至终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用“看详略,抓重点”的方法,略学“种花生”部分;用“看详略、看内容、看目的”的方法学习“收获节”部分,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习得了受益终身的读书方法。
3、多法感悟,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层对话。(1)扣重点词句,品析感悟。
几位教师都能抓住文本中的重词语段,引导学生“品”重点词,“悟”关键句,读中悟,悟中读,读而思,思而读,披文入情,由情悟文。学生的发言有个性的张扬,灵性的涌动,体现了较好的语文素养。
(2)填补空白,想象感悟。可以说,“空白”是文本内容最丰富、情感最充沛之所在,也是学生驰骋想象、尽情感悟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弦外之音。如周甜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一课,教师善于捕捉文本空白点,让学生补白想象,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孔子的名言说说孔子是怎么学的;扣住“毫无保留”一词,引导学生想象老子是怎么教的,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隐匿于语言背后的世界,通过填补这些空白形成一种“熟悉的陌生”。
(3)联系生活,移情感悟。
教学中,教师把语文学习同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建起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如《匆匆》一课,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针尖上的一滴水”是多么渺小,朱自清先生逝去的八千多个日子是“针尖上的一滴水”,那我们小学生经历的四千多个日子在时间的流里,该是何等的渺小。如《孔子拜师》一课,扣住孔子的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与文本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白,阅读因充盈了鲜活的体验而引人入胜。
4、重视语言训练,创设语言实践活动。
语文是“学语习文”,其本真是教会学生理解母语和运用母语,语文教学千万不能“得意忘言”。语言文字训练虽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把语言文字训练与课文内容的感悟融为一体,突出语文姓“语”的特点,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可喜的是,几位上课老师都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课文,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发展上,在课中都进行了平实、朴素、多维的语言训练。如《孔子拜师》一课,教师让学生想象孔子和老子见面的情境,并分角色创造性地复述人物的对话,再现当时的情境,感悟孔子和老子的谦和知礼,让阅读过程成为语言训练的有益载体,让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语言和精神实现了同构共生。《落花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教师让学生用“居然”说话,并相机设问:为什么是“居然”?把语言训练和文本的感悟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和语言训练。《匆匆》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徜徉在语言的溪流中,尽情感知语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抓住文中语言典范之处,让学生赏读、仿写,以读学写,以写促读,充分挖掘了语言的“增值”价值,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5、以评促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有的教师善于捕捉积极的“评价点”,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例如《匆匆》一课的教学评价很有特色,真正起到了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一是评价主体多元,除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外,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行走在“最近发展区”,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探讨、相互砥砺的学习氛围。二是老师在评价时,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如:你为什么这么读?以此暗示读书的方法和要领,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二、引发的思考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最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在收获惊喜的同时,有的课堂也引发了我以下思考:
1、有的课堂容量太大,教学内容泛化,教学目标的制订不切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内容,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2、教学问题的设计不够精妙。有的过于宽泛,指向不明;有的过于琐碎,缺少思维的深度。此外,有的提问时机也不适当,不能顺学而问,有些生硬。
3、阅读教学的层次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精读课文教学一般可分四个步骤: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有的课没有体现出由整体——部分——整体、由初读——品读——美读,由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熟读成诵的读书过程。有的课还步入了“读”的误区:重读轻阅,甚至只读不阅,用“书声琅琅”代替了学生的静思默想。
4、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少。教师设问多,学生质疑少。对文本的分析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不要急着把自己的观点、编者的观点告诉给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能入境了吗?动情了吗?要多问学生:“你感觉到了吗?”
此外,有的老师为了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在精读时,先围绕“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段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然后不顾课文段落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让学生孤立地进行所谓的“研读”。这样做,看似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实学生是不可能深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也不会真正习得课文的语言文字。西方一位美学家说:“当你只欣赏花瓣的时候,你便失去了花的美丽。”字词句段篇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旦脱离语境,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
三、建议
1、明确课时目标,找准起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得。(1)要重视对学情的分析,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找准学习起点。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备课观,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学、设计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望,把握学习起点,从学情实际出发构思教学过程;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和生活视野,了解学生对特定单元主题的兴趣和理解,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心动点以及阅读的盲点。许多课文无明显的“文眼”可寻,我们可以从学生阅读时所产生的疑问、困惑入手导读课文。
(2)要加强对文本的解读,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确定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是教学创新的第一要务,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决定了阅读的质量和对话的深刻性。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要在文字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来读„„”教师要对文本做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细究和深读,要参透文本之中的情感、文本之中的意味。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教得准比教得好重要!文本是经过编者精心加工的,价值导向基本是明确的。要重视把握文本既定教学内容,把解读重点落在细读文本、悉心领会编者意图上,思考文本已定了哪些教学内容。课文从三个层面显示了基本内容:一是组前“导学提示”提示主题内容。教师要了解单元编排体系,从整体上解读、把握教材;二是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本课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对照思考题,落实重点句段的教学;三是单元综合练习。
教师要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剔除枝蔓,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一课时对所用内容来个“一网打尽”。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
(3)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问。
阅读需要问题指引,问题来自阅读。好的问题提纲挈领,具有思维的价值,沿着问题指向,阅读就会有一条清晰的线索。
教师要“少问”。提问要力求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处处涉及。一堂课比较彻底地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
教师还要“善问”。问题的设计要有极大的包容性,要有较大的覆盖面、穿透力、挑战性,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要问得适时,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巧妙发问。其次,要问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①抓住兴趣点提问,激发动机;②抓住疑难点提问,生疑解疑:③抓住发散点提问,训练思维;④抓住空白点提问,激发想象。
2、立足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我们老师要淡化自己,突出学生,不能满堂讲、满堂问,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要重视“有为”,也要看到‘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1)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其质疑问难。
教师要把发现探究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读中生疑,读中质疑,读中释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并以学生的真实问题为根基,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引领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我们可以围绕文章的重点段,引导学生质疑,如“读了这段话,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筛选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释疑。
(2)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线,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读书要给足时间,加强指导。要体现读的层次性,整体感知时,要读正确、通顺,自读自悟时要读出理解,回归整体时,要读出感情;要体现由读出意到读出情到读出神的训练过程。要把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把感悟语言和理解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亲历对课文从陌生到熟悉、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会文,细细地品读,默默地思考,慢慢地感悟,要在读中引导学生浸润到文字里面去,触摸语言的温度和色彩,体会作者内心翻滚的情感波澜,不要急着把学生往结论上赶。把贴标签式的结论告诉学生是容易的事,但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只会造成学生认识的表面化,助长浮躁心理。要引导学生多亲近文本,在文中“多走几个来回”。只有充分展示过程,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充分储备,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话语权”,要引导学生个体与教师、与同伴、与文本、与自我进行充分的对话,走进文本深处,寻找多元理解,并在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中,互相倾听、吸收、交融,达到心灵的沟通,视界的融合,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
(3)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每节课的40分钟都要使学生有收获,有提升,要让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一个真实的课堂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并把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没有过程的教学是架了空的教学。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一节课结束了,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这节课老师努力了,学生付出了,回报是什么?你课上的热闹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拔节声吗?
3、优选教学策略,演绎高效的语文课堂。(1)媒体的合理性。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用,目的是什么,不要只注重形式,要讲经济与效率,要该出手时再出手——精用。多媒体的运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服务。这次听课,有的老师没用多媒体,但课堂依然不失精彩。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点:媒体现代化不等于教学现代化;课件演示不等于教学活动;好课件不等于好课堂。让我们给孩子更多的思维的空间,想象的天空吧!
(2)“自主”的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意的是自主不等于自由,不等于自会,不等于不要老师的教。有效教学必须追求“真实的主体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给足时间,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并指导讨论的方法,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有效教学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辩证关系。
(3)课堂的生成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不在于教师能预见到所有教学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开放的场所,它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常常会出其不意地闯到课堂中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属性,可能蕴藏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消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教学进程中的灵活调控,是教师主导作用、教育智慧的最佳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教师有效的引导与调控,往往使教学“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往往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领神会”,往往表现为师生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情感的交融。
课堂需要美丽的生成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市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以便巩固在教育质量年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及时发现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我市的新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于2007年4月——11月,通过听课评课、课后座谈、查看教案、查看学生作业批改等方式,对我市二十所汉族小学校语文学科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堂教学的亮点
通过听课不难看出,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与课改初期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突出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教学目标务实,教学手段朴实,教学效果扎实。
1、教学目标务实
所听的这些常规课,大多数教师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据各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及所教课文的特点,采用“读读”“找找” “画画”“想想”“议议”的基本教学策略,在落实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渗透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基本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如六小徐英霞老师和英安小学郎春红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小张世花老师执教的《燕子专列》、九小刘翠霞老师执教的《放弃射门》、三家子中心小学李梅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英才学校杜海燕老师执教的《夜莺的歌声》等课的教学,一方面落实了字词句等语言文字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和谐教育、珍惜友谊的教育,可谓“润物细无声”。
2、教学手段朴实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课改初期,我们听了太多花哨的语文课,“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教学手段轮番轰炸我们的视听,使语文教学中出现走过场、搞形式、语言训练虚化等现象。
针对这种现状,全国小语会崔峦理事长多次在全国小学语文各种教学研讨会上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为此,我市也于2006年 9月21日,组织召开了“珲春市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课堂教学研讨会”。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中的三位省、州级骨干教师(八小孙媛、六小徐英霞、英才金丽红)为全市的小学语文教师上了示范课。在会上,我还针对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了《语文教学应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我市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及时制止了这场“浮夸风”。
在这次听课调研中,我欣慰的发现,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开始返朴归真了!老师们在课堂上避免了以往只“为唱而唱”“为演而演”过分追求“热闹”的做法。当然,教师们不是彻底的抛弃了那些手段,而是理智地、合理地使用它们。如八小孙媛老师的板书是把搭石画在黑板上,生动有序的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小刘淑华老师在执教《秋天的雨》一课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挤我碰”这个词语,即生动又形象;六小刘艳飞老师在执教《两只小狮子》时,让二年级的学生表演“得意”的神情,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词语,非常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三家子小学的李梅老师在执教《去年的树》一课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课前为学生播放童话故事《去年的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文过程中,又抓住鸟儿的几次问话,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所表现的意境,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小鸟着急、伤心的心情„„这些做法绝不再是作秀,而是扎扎实实地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朴实无华的课堂中,没有花样翻新的教学手段,但学生依然能乐在其中,这足以证明教师们正在努力践行崔峦理事长所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
3、教学效果扎实
在听课调研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课堂学习评价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注重通过多元评价来激励学生,在对学生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即习得方法,又培养能力,从而有效地为学生夯实基础。如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经常会听到老师说:“遇到不懂的生字或词语可以查字典,这是个好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汇报与交流的过程中,我还能听到教师真诚地说:“你看课外书知道这么多知识,同学们应该向你学习”、“你知道这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真棒!”;在让学生读书思考时教师还会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渗透“边读书边动笔画一画或记一记,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些语言既是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肯定与表扬,更是对其他学生的提示与指导。在教师真诚鼓励之下,学生的字写得更规范了,读书更专心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教学效果能不扎实吗? 另外,各所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把练字活动纳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中。部分学校教导处每周都要对各班级学生的练字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学期中有检查,学期末有评比,强化了学生的书写意识。通过查看学生作业,发现学生的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书写态度比较认真,字迹工整,作业本干净整齐,书写效果比以往明显好转。可见,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透过这些亮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贪多求全,失去重点。
有的教师想在4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体现新课标精神,结果教学内容安排过多,缺乏重点,使课堂教学失去亮点。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课文刚读两遍就让学生开始自学生字,小组交流,没交流两分钟就开始检查提问。生字卡片一晃读两遍就开始读课文,课文读的还不流畅,就让学生喜欢哪段读哪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后还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像跑龙套似的,没有轻重,本末倒置,看不出识字、读书的重点和层次。一节课下来,学生字没学会,书也没读好。
我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一些教师的眼中,教学目标是一个空壳,大而空,公式化,千篇一律,无非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我认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再细腻一些,实用一点。如在识字教学中,哪几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需要重点指导、纠正,哪几个字的字形容易混淆,需要重点区分,哪几个字的字意难以理解,需要怎样引导,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读说训练也要因课文特色确定各有侧重的训练,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有示范。拓展延伸要联系教材内容有目的进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全面,缺乏深度。如新编教材中每一课都有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这两种字对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会认的字只要求学生能读会认就可以了,教师要把会写的字作为重点,多读、多练、多写,并且让学生记住。可是在听课中却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导致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还有的教师干脆把要求会认的字放在一边不管了,这就是不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造成的。
2、教学策略的选择只注重形式,却忽视效果。
应该说,教学策略的变化创新造就了生机无限的新课堂。但是遗憾的是,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的做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存在矫枉过正,严重影响课堂效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变了味的合作学习。一是以为小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二是小组合作效益太低。
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活动形式的各个环节,做好严密的组织工作。当我们确定某种活动形式之后,应该想一想:这个活动能给学生的能力发展带来什么?对优化课堂效率有什么帮助?怎样处理更有效?然后把每个活动环节想清楚,把组织工作考虑细致,尽量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使每个教学环节、每种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达到最大的优化。
3、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可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无论是坐姿,还是握笔,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出现偏差。有的弓腰写字,有的侧身写字,甚至有的趴着写;握笔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母指紧抱中指食指,有的食指中指紧抱母指,有的甚至像握拳似的握笔;读书习惯也是各有“特色”,有的用手指着书读,有的趴在桌子上读;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发音不准确,声音小,站姿不雅,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面对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只有低年级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教育环节,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学生读书的时间被剥夺
虽然大家都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但是老师们在课堂上还是想多给学生“讲一些”,多让学生 “说一些”,生怕教给学生的太少,从而导致课堂上“书声琅琅”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学文时,学生课文读的不熟不开讲。只有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入情,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课文。可部分教师却偏偏舍本求末,不停的问,不停的讲,导致“以问代读”“以讲代读”,忽略了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我们必须牢记《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练读”时间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建议
1、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精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总之,教师要切实抓好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为了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应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把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同时,教师应巧妙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把每一篇课文都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教材,使学生学会精读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等方法。对于中年段学生应学习掌握的内容,如概括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并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教师都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2、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离开熟读精思,离开了感悟,什么都没有了。有人说:“语文教学不要‘深挖洞’,要‘广积粮’”,这个比喻是很有道理的。“洞”是要挖的,但要有个“度”。要学好语文,光在课堂上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因此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学生若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能自己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能够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然后以此为“基点”,向写作迁移,向课外延伸,向生活拓展„„
然而,目前还存在的一个严重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的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因而写作文时常常会咬笔头,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干瘪、无实在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知识结构特点的阅读材料,泛读的量不少于所学课本内容的五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好地丰富语言、积累语言,增加对语言的感悟,提高遣词造句、驾驭文字的能力,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在这里尤其要提出的是三年级的作文训练须特别重视写段训练,不要盲目提高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安排训练。只有把段写好了,学会了细节描写,今后的文章才不会出现“空洞、平淡”的现象,就能写出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文章来。
3、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平时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4、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们发现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大多数具有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和长期任务,也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种手段。在小学阶段习惯有:
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倾听、交流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6、读书看报的习惯;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8、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10、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就当前突出的问题,我们主要谈三点习惯方面的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在试卷中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由此,我们还联想到平时的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没有正确规范的握笔姿势。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范写的作用,手把手的一个个进行有效的纠正,直到正确规范为止。其次,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中高年级老师也应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坚持常抓不懈,要让学生牢固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思想。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短文”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也可以学生自己提出。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例如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读书时要看着字词一句一句地读完,读书不能着急,要边读边想等等。再如,要培养良好的阅读答题习惯。答题要看清题目,不能只看一半,甚至不看要求直接答题,或者不读短文直接从文中找答案,等等。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3)、做习惯的有心人。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比如看到学生字写得马虎、歪斜,教师就应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怎么用笔,怎么握笔,本子放的角度,眼睛和本子的距离等等。分析研究字写得歪斜的原因,因人而异地指导,培养他们书写的好习惯。再如,学生领悟能力有高低,习惯养成的时间有长短,有时某些学生书写格式教师须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讲。只要老师做习惯的有心人,我们相信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会养成的,我们也坚信这对学生学习乃至以后的生活,意义更重大。
5、引导学生活学语文。
我们的语文教师抓住语文教学本质属性,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也就是说,学语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既是工具,就不能当作摆设,而要用以参与种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拿它用于学习实践,用于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还要把它用于生活和种种社会活动。学生学了一些字词,学了一些句子,读背了一些诗文,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它,把它储存起来,那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死读书”,必然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的思想僵化,才智被扼杀。“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
6、加强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识字写字的联系,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建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真正读进去;要给足时间,使学生从容地读、思、画、批、注,引导学生读出个人的感受、体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有价值的问题,提倡“一篇带多篇”,以读好课文为主兼读相关段篇的做法。习作教学要始终抓好两个字——“真”和“顺”。“真”是指在内容方面要做到写真人真事,表真情实感,“顺”是指在表达方面要做到“文从字顺”。习作指导要常抓六件事:第一是激发兴趣,培植信心;第二是指导观察、体验,积累素材;第三是引导读书,不断增加内容、文化、语言的积累,特别是语言的积累;第四是指导学生想明白了再写;第五是把小练笔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中,多作有针对性的片断练习;第六是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11.英语视导心得体会 篇十一
今天在五中听完两节课后,受益匪浅,董丽老师和李静老师的完美展示让我深深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对这两位老师的课我有以下感触与感想: 一. 从这两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扎实的英语教学基本功:从漂亮的板书到流利的口语无不展示出了一位优秀英语教师的素养,这点让我意识到我的基本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二. 董丽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完美的英语阅读课,这节课充分展示了任务型阅读的教学方法及小组合作教学法,真正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洞口的积极性,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其次,这位老师完美的教学环节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开头用一首英文歌把学生带入了纯英文课堂,接着用一个简短的视频导入新课,后来充分利用任务型阅读及小组教学法,让同学们相互合作带着任务去阅读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着任务完成了这节课,我觉得这就是这堂课的完美之处,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三. 六中李静老师的课更让我震撼和感慨,首先她自始至终甜美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肯定也给听课的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甜美的笑容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能让学生立马融入到她的课堂,和蔼可亲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她上课的激情感染了我,整堂课下来她激情饱满,热情高涨,真正带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她教学目标明确,为了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她精心设计了完美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此过程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她其中运用恰当的游戏,把课堂引向了高潮,这些无不让我从内心深处敬佩这位老师。
最后,通过此次学习,我认为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下
一.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夯实自身的功底。二. 充分理解和学习新目标理念,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三. 教无定法,积极思索与创意,利用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视导随笔九】推荐阅读:
英语视导总结11-21
英语视导检查汇报材料06-16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视导工作总结12-02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经验随笔06-1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笔06-20
有效的小学英语特色作业随笔08-09
浔江小学教学常规视导整改报告10-29
大刘小学校内视导制度11-02
九年级英语测试题九10-16
九年级英语计划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