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2024-10-23

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4篇)

1.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地区农民收入持续不断增加,年胜一年,对数据深入分析发现,村民们推陈出新,一改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多项经营的商品农业,另外农民思想也发生转变,不再固守土地,离乡务工也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自从镇政府提出“农民增加收入一个主要途径是调整 农业 产业结构”以来,乡党委、政府 带领村民紧紧围绕 粮食 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调整,突出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大棚农业。在种植小麦,玉米的基础上,建设大棚生产基地,种植绿色生态食品,凭借是北京郊区的良好区位,大棚种植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相比前几年来看,农业的比较收益大幅提高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由2500上升到3200.。

农民增加收入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外出务工收入据 统计,全乡总劳力8206人,其中长年外出务工 劳动 力2966人,约占总人口20.4%。从调查情况来看,外出务工劳动力按每年最低纯收入2400元来算,全乡仅外出务工一项可带回资金712万元,人均498元。

在人民取得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普遍弱势。

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但仍然过重,据调查,农民的收入主要支出于农业生产、医疗 费、学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仍然要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另外是医疗费用支出,农民一旦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生病后,致使该家庭劳动力缺乏,常常很快就会返贫。

另外,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虽然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生产 经营 管 理 技能、文化 科学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既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也影响了劳动力的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只能做苦力和劳动密度高的行业,未能以劳动力产生劳动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不能显现。

农民经营生产方式粗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规模经营还只是少数;二是 科技 含量低,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预防等技术,新种一种家作物要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去培育;三是管理粗放,缺少精细耕种的田间管理以及精确的经济核算,造成了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农民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从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改革把农民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产品以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从目前来看农民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农民信息不灵是农村的一大普遍现象,这就造成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加大。

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仍然把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农民增收产困难加大;二是品种不合格,突出表现在经济作物中“大路”品种多,特色品种少;三是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不能形成主导产业品牌做大做强。

近年来,党中央 国务院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中心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非凡。“农业兴,农村富;农业稳,农村稳。”可见“三农”问题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紧迫而繁重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农业大乡来说,要实现富民强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和新举措,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转变。针对上述原因,我认为,要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应该如是做。

解放思想,增强市场意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加大农业产业增收结构调整力度,自觉按照市场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就必须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一是增强市场主导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订单农业”。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不仅仅要以当前市场为导向,还要以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为导向,形成“人无我有”的局面,抢占先机;二是增强 质量 效益意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形成“人有我优”的格局,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三是增强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不能盲目跟随,别人怎样调整就跟着怎样调整,这不仅仅会严重挫伤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还会使农民减收,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形成“人优我特”,促进农业增收。

扩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要强化 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坚持就地转移的和外出转移两手抓,推动农民 就业 多元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农民持久稳定增收。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单纯从大农业方面来促进是远远不够的,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有道是“无工不富”。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民进厂就业,使一些有后顾之忧的农民既能搞好农业生产,又能增加劳务收入;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洗脚上岸”,发展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多方面拓宽增收渠道,保持农业增收稳定。

强化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充分利用 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手段,为农民解疑释难,最快捷的推广农业实用科技,普及农村致富实用技术,满足人民对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贫培训的契机,使一批农业生产骨干走出去,洗脚上岸进课堂,培养他们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再让他们去培训农民,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 组织 农业 协会,按市场化要求组建股份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 社区 服 务,促进农产品的产供销市场一体化,拓展增收空间。二是优化基层干 部队 伍,着力选择和和使用有技术、有经济头脑的农村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的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编报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农田 水利 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推动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使农民这个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尽快富裕起来,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 和谐社会 中所不能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增强促进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尽快实现农业收入的较快增长,努力开拓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小康、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2.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二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部署指导,在现已开展的江苏省南京市农村地区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基础上,对其服务功能进行扩充和整合,其目的在于为农村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办理效率,最终实现便民、惠民。截至2015年10月,南京地区共有298家已正常运营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但是,通过对各地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调查得知,尽管服务站运行初显成效,但使用率并不高,很难真正实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起到惠民的作用。并且,由于其前期投入成本和规划等因素,农村金融服务站发展态势不佳,运行情况与预期不相符,其未来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以下2点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一是从需求者(农村居民)的角度了解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和影响他们是否运用金融综合服务站服务的因素;二是从供给者(服务站工作人员)的角度了解金融综合服务站供应者的目标和在搭建金融综合服务站时所考虑的因素。

1 文献综述与背景

农村金融目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为发展金融的重中之重。

自201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扩充了江苏省农村地区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功能,建立了一批多功能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并以金融普惠制为依据,为农民提供支付结算、现金、国库、征信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五大综合服务功能,扩大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惠民项目范围。

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成立,使广大农村居民不用出村就能够办理小额转账汇款、代理发放资金、代理缴费和支出小额现金等金融业务,解决了农村因长期未设有金融机构网点而无法办理金融业务的问题,填补了农村金融股份的空白,为加快建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是,报告显示,在2014年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宣传和推广阶段,仅有30%的行政村拥有服务站,这一数字与2015年80%的行政村覆盖率目标相差甚远。这一差距主要源于服务站的前期规划建设与后期运营管理。

在服务站助农取款点建立之初,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基础设施薄弱,并且农村支付结算需求矛盾突出。而助农取款点业务的推广,解决了部分农村居民支取小额补贴现金的需求。近期,叶银龙指出由于农村金融产业特征、体系安排、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因此需要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作为试点来降低交易成本和激励金融服务提供效率,并根据长期总成本分别在竞争型和垄断型市场下的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说明了服务站的建成有助于打破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局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提供的效率,更好地实现便民利民。

在服务站不断推行过程中,为维持可持续发展,可利用线上线下立体融合的创新服务新形式,加快线上电子银行如手机、微信银行的推进,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创新式建议。

同时,我国可借鉴国外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优点。美国农村地区社区银行服务对象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强调在特定社区范围内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以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可进行大额现金交易与贷款、转账;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由政府主导,国家政府对农协的贷款给予利息补贴;印度实行农村金融的“领头银行”计划,规定每一地区必须有一个领头银行负责农业金融服务工作,对于各地区发展之间的经济不平衡问题,政府优先考虑不发达地区以满足贫困农民、无地农民等农村弱势群体的资金需要。

2 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问卷部分

根据小组成员分析出的可能影响居民使用农村经融服务站频率的因素,设计访谈问卷,并在2015年6月到12月期间给有关人员发放问卷。在此次调研中,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数为184份,回收率为92%。

(1)居民基本信息(见表1)。

(2)居民使用服务站情况(见表2)。

由调查问卷所得的一手数据可知,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站的主要用户为5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这些居民文化程度较低,收入也偏低,在没有农村金融服务站时,他们大多选择在银行柜台办理存取款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银行的资源,农村金融服务站成立后,方便了居民的存取款,居民的使用频率也较高。

数据显示1/2左右的农村居民对经营户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且近2/3居民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未来的可持续性持积极态度。结果显示,服务站的距离对居民在服务站办理业务的频率影响不大,而自身的收入以及服务站经营户的服务态度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站业务量。

2.2 实地访谈

为了解南京市农村金融服务站运营情况,小组成员在银行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对某些农村金融服务站进行了走访调查。经过调研,小组成员了解到,目前A镇设有7家农村金融服务站,运营最好的是a点,设立于2011年,年业务量在3500笔左右;B镇设有4家农村金融服务站,运营最好的是b点,年业务量在6000笔左右,可以看出,根据设点位置的不同,农村金融服务站的营运情况还是有差距的。而除了这2家发展较好的农村金融服务站之外,其余各家都因为所处区域偏僻,人流稀少,运营情况较差。与A镇不同的是,B镇除了设有农村金融服务站外,还拥有3家消费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由区政府推动,商户入股自主经营,年底分红,与农村金融服务站处于同一位置。对于服务站的前期建设,银行往往会选择具有信贷支持,声望良好且较了解的商户,选定商户后向商户所在店铺投入点钞机、站牌和公约以保障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正常运营。但是为保障资金安全,服务站将会安装经商户投资置办、银行适当补贴的监控设备。另外,服务站配备了银行派遣的专员,每周前往农村金融服务站询问其经营状况,并为商户解答疑难问题和定期升级服务站的基础设备。

A,B两镇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均主要办理小额取现、消费、缴纳水电费等业务,在站点提取的现金由商户自己准备,不收取农户任何费用,商户每完成一笔业务都可以获得5毛钱的补助。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建立为银行分担了每月农户在柜面领取低保时带来的压力,降低了流失大客户的风险,减少费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一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合二手资料与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1)服务站前期运行良好,服务态度佳。南京市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基本能达到“六有”标准,均具有挂牌服务标识、服务站人员职责公告、POS机、金融服务产品与宣传资料、专业的验钞机具及专门记录各项业务的登记簿,服务站前期运行良好,居民通过在家附近的服务站最常办理取现、缴费、小额贷款金融业务,满足了自身的基本金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服务站经营户的服务态度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站业务量。而所获数据显示1/2左右的农村居民对经营户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且近2/3居民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未来的可持续性持积极态度。

(2)服务站权责框架有待明确,资金投入持续性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各地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模式和职责不同,因此至今其权利和责任尚未明确地界定。各金融机构在对服务站进行资金投入以及本身功能设置上还比较单一化,未实现资金融合和功能互通;各银行机构的受理终端还存在跨行查询、取现交付手续费等相关业务障碍,因此建议解决综合利用的问题。此外,目前每设立一个站点需一次性投入约4000元,后续投入为平均每月400元。除去一次性投入外,各站点每月维持运作的后续运行费为100元左右,当未来站点不断增加综合金融服务后,后续投入将更大,因此持续资金投入问题亟待解决。

(3)缺乏风险管理控制机制,业务办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差。调查站点的实际情况反映大多数服务站缺乏风险管理控制机制,监控未开启,缺乏风险管理条例;并且,服务站业务办理人员在操作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方面缺乏明确规范和防控措施。调查发现,一些业务办理人员的金融业务知识明显不足,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有待提高,如在服务站发现取款签名都是店主笔迹,店主没有意识到代签名的风险,因此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机制需要加强。

3.2 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得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明晰权责框架,通过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制定规章制度、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和业务代理协议、备忘录等方式,明确参与共建各方的职责从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其次,开展风险防范,相关金融机构应与村委会和派出所整体联合来防范风险,将服务站作为社会治安重点保护对象,并选定义务监管员确保服务站安全,在加强防范、控制风险的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人民银行将每个服务站站点的绩效纳入综合评价考核,地方政府开展优秀农村金融服务站的评选活动,设立一定的奖励,但对超出业务代理范围的和不按规范流程操作的不良行为,应根据所建立的退出机制取消其代理资格;最后,政府需出台财税扶持政策,建立保障机制,对金融服务站点采取适当补贴或者减免其税收等方式,减轻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激发农村经营户长期合作的意愿,以在未来推广更多如代办农业信贷咨询、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业务,逐步向“三农”信贷服务、“三农”保险服务和“三农”期货服务方面拓展,将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成为农村金融信息汇集平台,为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行业更好地服务“三农”发挥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银龙.经济学视角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为例[J].金融发展评论,2015(1):130-137.

[2]祝世京.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可持续发展——以茂名为视角[J].中国金融,2012(15):85-86.

[3]罗斌.农村金融服务站: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J].中国农村金融,2012(22):49-51.

[4]刘立民.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实践与思考[J].当代金融家,2015(6):112-113.

3.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三

1-4月丰台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529元,同比增加888元,增长9.2%,增速位于功能拓展区之首。从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的四项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呈增长之势。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仍旧是拉动现金收入增长的主体,财产性收入增长显著。

一、工资性收入仍占主体,呈现小幅增长

1-4月,丰台区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工资性收入6510元,同比增长6.0%。工资性收入占现金收入的比重为61.8%,对其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外出从业收入的拉动,由于各村均有鼓励村民外出就业的政策,且外出人员薪资水平有所增加,所以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实现小幅增长。

二、转移性收入受政策影响,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受今年企业单位离退休金上调影响,离退休金收入普遍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1-4月,丰台区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2005元,同比增加99元,增长5.2%,与工资性收入共同拉动总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613元,增长4.5%,主要由于离退休金、养老金标准的不断提高,转移性收入实现了平稳增长。

三、财产性收入在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的支撑下迅速增长

1-4月,丰台区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人均1998元,同比增加419元,增长26.6%。财产性收入中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人均1172元,增长44.4%,占财产性收入的比例为58.7%。由于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快速增长,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7.2%。农村居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增加进一步说明丰台区农村集体所有制转变成效日益显著。

四、经营净收入比重较低,保持平稳增长

4.关于农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四

调查目标:弄清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以及影响其收入的因素。调查时间:2014年8月1号-----2014年8月15号 调查方式:询问周围邻居,在镇中心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过程:首先,我在家中通过父母了解了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然后,通过走访周边,询问邻居,得到了一些数据,最后在镇中心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让人填好回收。

调查结果:我家有五口人,爸妈的学历均是初中,我和妹妹大学在读,弟弟高中在读,家里主要靠父亲和母亲在外打工,年收入十万左右,人均两万。父亲和母亲从事的职业都是比较辛苦但收入不高的。走访结果:邻居a:家里有6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小孩还有两个壮年劳动力,除一人大学学历外,其余人 的学历均不超过初中,年收入6万左右,人均一万,主要靠男主人开拖拉机以及种田所得。邻居b:家中四口人,除一人学历本科学历外,其余均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男女主人一起在外打工,进的工厂,男的做模具,女的做纺织。家中无人种田。年收入十万左右,人均2.5万。邻居c:家中四口人,全部初中及以下学历,但男主人是包工头,女主人做鞋子,儿子在证券公司做事,女儿是一名售货员。四个人都工作,年收入25万左右,人均5万。邻居d:家中三口人,一人本科,两人高中。家中经营一个鞋店,年收入20万左右,两人工作。人均6.7万。

问卷结果:受教育程度:平均每二十人中有一个大学生,每一百人中有一个研究生,每10人一个职专。并且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收入更高。家中有人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家庭收入更高,家中有做生意的收入更高,家中有承包农田的收入更高,家中有外出承包工程的收入更高。主要人群是从事农业或者外出打工人员,或者一部分打工,一部分在家种田这样的混合家庭。人均收入2万左右。

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发现制约农村居民提高其家庭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家庭收入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尤其是家中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已经从事工作的家庭更加高。整体来看,基本上成正比的关系。2. 儿童和老人问题:很多家庭,之所以没有外出打工而在家务农,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老人和孩子的牵绊,这个问题在那些有几个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体现的更为明显。家中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不能独立生活。带着孩子出去打工,孩子的教育也是个问题。带着老人出去,一怕水土不服,二又要承担更多的房租。而在家务农收入却很低,这严重制约了他们提高收入。劳动力禁锢在农村,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3. 农业的科技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农业,以及农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由于电视广告对转基因的不安全的宣传导致我国农村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率普遍很低,这在南方地区体现的尤其明显。另外,由于化肥施用过度,导致土壤板结,土壤受损,农业进一步增产难以实现,没有增产没有价格提高,农民怎么会增收。而且散家散户的经营方式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质量参差不齐,怎么对外统一销售?增产了也卖不出去。4. 政府政策问题:人们普遍反映,尤其是那些经营着小生意的商户。遇到要扩张或者资金紧张,急需钱的时候,融资贷款特别地困难。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政府在政策上提供的优惠很少。这导致很多人无法经营下去,或者无法扩大生产。而在另一方面,等到他们挣钱了,政府的手又伸的很长,管这管那,这里违规,那里违法。动不动就是罚款。他们没有办法囤积资金来自己面对困难。这严重打击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而其实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很人就业,显然,政策需要给予农民更多优惠,鼓励创业。5. 腐败问题:在农村,山高皇帝远,一些小小的村官便为所欲为了,官帽,成了他们牟利的工具,其实很多人说国家这些年对农民挺照顾的,有扶贫资金,抗旱资金,水利建设资金。这都是帮农民增收的好方法,可是一些贪官把这些资金据为己有,中饱私囊。低保变成了官员家属的零用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起了很大的副作用。6. 职业培训问题: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在农村,人们对于大学生和职专生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去读职专的往往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又不想出去打工,或者是因为太小。另外也是因为一些县办的职专的教学质量实在太差了,农民不相信。但大家也都反映说没有一技之长,在外打工找不到好点的工作,只能干力气活。而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严重缺乏技术人才。本来很多农村人能通过好的培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但却没有。毫无疑问,职业培训问题也亟需解决。7. 农民的身体素质问题:在以往,我们的印象是,只要是农村的,身体肯定棒。但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好多贫困家庭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家长壮年劳动力已经死了或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了。没有了他们的收入,不贫困都不正常。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酗酒抽烟嚼槟郎的男人特别的多。而且我们湖南人吃的口味又比较重,他们饭后又总是坐着赌博。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就出现了,轻则需要养病,不能工作,重则瘫痪或者死亡。身体素质问题不知不觉中也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大问题。8. 交通设施问题:这是个老问题,不过说实话,以我所见,依我所闻,农村今日的交通与往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大宗货物的运出就很难,我们那里有一个石膏矿,由于交通不便,产量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当地有很多农民在此矿工作,此矿的发展与他们收入的增加息息相关。在农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的客运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但农民把农产品或者矿产品卖出去需要很大一笔运输费用。如果路再修的到位点,这笔钱就可以省了。农民自然增收了。建议:

1.受教育程度问题: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被进一步重视,受教育程度高,往往从事的职业工作比较轻松,待遇也比较好。现在农村开始盛行读书无用论,这则是我们大学生以及学校本身应该思考的问题。农民是很实在的,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投资教育,那就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他们看到受教育带来的好处。

2.职业培训问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看低职专,政府要加大职专的宣传力度。现在的蓝翔以及新东方厨师培训学校就很不错。国家要大力支持职专的发展,毕竟,农村能走大学这条路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如果想要一份好的工作,参加职业培训是个正确的选择。

3.政策扶持及腐败问题:首先,无商不活,而且农村的私营业主往往也是农村的收入较高的群体,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小微企业在贷款方面尤其要给予优惠。让农村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也就让更多的人富了起来,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就业。另外对他们不要过多的干涉,只要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的事,都不应该去管。至于腐败,在习主席的带领下,要强力整治农村普遍的腐败,要不遗余力,还农村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4.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要想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放心进城务工,第一要解决农民工小孩在城市的教育问题。第二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开设福利院。只有把老人和孩子的问题安置好。农民放心进城打工,收入必然比在家务农要高很多。最后要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保障,屡屡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让农民不愿进城,不想忙活一年,什么也没拿到。5.农村科技问题:继续加大对农民购置农用机械的补贴力度,在宣传上,对于安全的转基因食品,媒体要作正面的宣传,要大力的推广。产量高了,自然会增收。当然也要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毕竟,谷贱伤农。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地方,推广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的种植。

6.农民的身体素质问题: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力宣传正确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习惯。对农民进行安全教育,在农村,意外死亡的事故很多,但其实很多完全可以避免的。让农民意识到安全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这样做的后果。健全医疗保健制度,让农民即便是生了大病也不至于因为怕花钱而不去治疗。7.交通问题: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永远要坚持下去,尤其是对于交通不发达的农村。

感想:

5.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五

一、准备工作

(一)成立以副镇长兼**管理区书记为组长,财政所所长、民政所所长、国土所所长和经管站站长等为成员的“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通过会议研究,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责任分工、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制定《**镇**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三)召开**村“三资”清理专题会议,全面进行部署安排;

通过大喇叭播放、发放宣传纸等形式让群众家喻户晓,并把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

(四)组织村级清理核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二、清理目标

**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包括:现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山岭、园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性资产。

三、工作开展

(一)以村自查为主,全面进行清理。

成立村民主理财小组,对集体“三资”进行逐笔逐项清理,以村会计账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以物对账,以物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采取实地勘测丈量的方式,查明实际数量及其权属。

(二)清理一项登记一项,所查资产资源按类别登记其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

登记的内容全面,事实清楚,数字准确,不遗不漏。对自查的问题,进行自我纠正,自我规范。发现重大问题上报及时。

(三)对已清理登记的集体“三资”,由村民主理财小组进行逐项逐笔进行核实。

重点对“三资”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进行核实。在清理的基础上,核实“三资”所有权,全面建立管理台账,做到家底清楚、台账健全、手续完备、产权明确.(四)对初步核实后的集体三资,由清理核实小组负责逐项逐笔在村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公示期间接受群众的咨询和反映,并已记录在册。

(五)公示期满,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六)经过村民代表会议确认通过的“三资”清理结果,由村两委和村党支部书记、村会计、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后上报镇“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四、清理结果

6.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六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然而, 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带来贫困人群人力资本积累消费 (如医疗、教育等) 的提高, Banerjee and Esth er (2007) 就曾指出, 人均消费支出低于一美元的多个贫穷国家的贫困者, 会把支出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烟酒的消费, 挤压了必要的膳食需求。这是由于人们消费行为的选择问题造成了显示性商品消费对非显示性消费的挤压, 长此以往, 这样的恶性循环将不利于我国消费结构的改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 明确提出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因此, 分析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问题将是当前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我们要从根源上了解农民的消费行为动机, 梳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缓解贫困, 在政策制定上为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物质帮助。

二、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消费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 被认为是解释居民消费行为重要依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Keynes (1936) 的绝对收入假说, Duesenberry (1949) 的相对收入假说, Modigliani (1949) 的生命周期假说以及Friedman (1957) 的永久性收入假说 (PIH) 。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绝对收入决定当前消费, 其关系就是消费倾向。Duesenber r y的认为消费者行为不仅受到其自身收入的影响, 还受到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之间的比较会增加购买显示性商品的频率, 被称之为“示范效应”。生命周期假说与绝对收入假说的不同在于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 从而实现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Carriker对生命周期假说进行了扩展, 发现非农业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收入的短期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均高于农业生产收入的短期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持久性收入假说认为, 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中的持久收入部分。Pesaran (2001) 运用迭代方法对持久收入假说进行量化指出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显著。

虽然有学者认为西方消费理论无法说明中国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余永定、李军, 2000) , 但这些还是能够部分的解释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同时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分析中。在我国, 消费水平的偏低造成的内需不足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而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收入、价格、利率、文化历史传统、社会年龄结构、心理预期等, 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收入 (祁毓, 2010) , 居民收入总量及其空间分布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原因。研究发现,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 (杭斌等, 2004) 。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或者收入不稳定成为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 (刘建国, 1999;王宏伟, 2000;杜长乐, 2002) 。从长期看, 农村居民消费主要由持久性收入主宰 (李锐、项海容, 2004) 。另外, 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的 (苏良军、何一峰等, 2005) 。同时, 过去的消费、习惯、偏好改变也会对现时的消费产生影响 (Seckin, A., 1999;Alessie&Teppa, 2010;贾男等, 2011) 。针对研究不同来源的收入与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分别是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收入分配结构对消费的影响以及收入来源对消费的影响 (陈柏洋, 2014) 。

三、不同收入与消费结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对收入与消费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收入具有可替代性这一假设之上的, 这就将不同类型的收入放在了同一平台, 但现实中, 不同消费群体, 不同收入之间的消费倾向是不完全相同, 不能一概而论的。有人认为收入常被分为不同的心理账户, 不同收入账户的消费不一样。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持续变动会使消费者保有精神账户来应对这种收入的变化, 通过增加或减少这一收入在精神账户中的余额, 来潜在地决定不同收入的消费程度, 从而对消费支出产生不同的影响 (Thaler, 1990) , 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 可以体现在非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农业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例如, 通过辛苦劳动赚得的1000元和买股票得到的1000元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 人们往往更加愿意优先消费掉意外之财中的1000元。

国内学者对居民消费以及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关于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研究明显增多。多数研究认为不同来源的收入由于不确定性大小的差异而对消费倾向产生不同的影响 (方福前和张艳丽, 2011) 。Gan and Soon (1994) 通过分析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情况, 表明把收入进行分解研究是有用的, 持久性收入的消费倾向高于当期收入的消费倾向。徐会奇等 (2009) 运用面板数据发展经营性收入是拉动消费的主要力量, 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李锐等 (2004) 、纪明等 (2010) 等学者也认为不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差异。祁毓 (2010) 在构建1997~2008年和2002~2008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础上, 实证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研究发现家庭经营收入的消费效应最大, 工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在逐渐提高且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最大, 转移性收入增加能够更加显著地影响到农民消费, 财产性收入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储德银等 (2012) 用GMM估计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长期消费弹性, 指出在短期内提高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对于消费结构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Edw ar d (1868) 首次提出了家庭消费结构支出分类法。然而现代消费理论则起源于Keynes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早在1957年, Fr iedman就将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并研究各自的消费效应。随后国际学者在Friedman的基础之上对不同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验证。Langemeier (1990) , Bradbury (2004) 和Kwon et al. (2006) 认为消费倾向对不同收入变化的敏感度不高。由于在收入来源上的划分标准不同, 国外学者主要从边际消费倾向出发, 研究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产生的影响, 而国内则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界定, 将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来源分解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由此可见, 我国目前对不同来源收入的研究仍具有局限性, 需要将不同来源收入的划分方式进一步拓展, 从而更加全面的对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四、显示性消费对非显示性消费的挤压

虽然在“三农”政策的指导与帮助下,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仍然存在其不合理性, 主要就体现在显示性消费对非显示性消费的挤压。显示性消费也被称为“炫耀性消费”, 是由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Veblen提出的创新性概念, 也是由其首次带入经济学领域。Corneo and Jeanne (1997) 的从众效应的含义是“担心被看作是穷人”, 而势利效应的含义是“希望被认为是富人”。由此可见, 炫耀性消费行为不只是上层社会的专利, 而是在各个社会阶层都存在的现象。李时华 (2006)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证明炫耀性消费行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过度炫耀性消费行为会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这种竞争, 从而导致某些稀缺资源的浪费, 并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刘飞 (2007) 对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思想作了简略的探讨, 系统回顾了炫耀性消费从经济学的生产主义到社会学的消费主义的发展历程据此, 认为研究农民的炫耀性消费对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发现收入较高的人们会购置一些奢侈品如高档车、名表、名牌包等来显示自己的地位。这是因为他人常会将观察到的行为作为评价他人的依据, 因此, 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购买某种商品时, 不仅会考虑消费品为其带来的实用价值, 而且会考虑其显示性价值, 以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Belk, 1988) 。已有很多经典文献指出, 农村贫穷家庭往往会花掉他们收入中很大一部分购买奢侈品进行消费 (Banerjee&Duflo, 2007;Miller, 2001;Case et al., 2008) 以显示自己经济能力并不比别人差。这样的消费行为, 在收入有限的前提下, 势必会造成对那些非炫耀性商品消费的扭曲和挤压 (Frank, 1985) 。在中国, 由于重男轻女传统观念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男女比例失衡, 其结果是婚姻市场的竞争压力升高, “攀比”现象普遍, 迫使男方为提高竞争地位而增加储蓄或改善住房条件等 (张晓波, 2010) , 尤其在农村地区对红白喜事非常重视, 贫困地区农民可能会将收入的绝大部分用在结婚或是丧葬方面, 从而挤压了膳食等非显示性消费。在印度很多地方, 穷人可能会把全年10%左右的收入花费在节假日喜庆活动上, 而他们小孩子的教育花费只占到2~3%, 小孩的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 (Banerjee&Duflo, 2007) 。但目前炫耀性消费行为的本土研究还刚刚起步, 且大多集中在先富群体和年轻白领群体, 对农村居民等低收入群体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

五、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展望

目前, 农民收入对其消费结构的问题已经引起外国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国家如何制定扶贫政策, 采取何种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及人力资本积累将是当前及今后的研究重点。目前, 我国对“意外之财”带来的收入没有给予很好的重视,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 探讨炫耀性消费 (如人情礼、烟酒、在外饮食等) 是否对与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积累消费 (如医疗、教育等) 产生了挤压, 从而为国家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摘要:长期以来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领域。目前, 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结构还不够合理, 本文立足于收入的不同来源, 通过分析总结相关国内外文献, 梳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缓解贫困,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不同来源的收入,消费结构,农村居民

参考文献

[1]祁毓.不同来源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9:45-56.

[2]纪明, 赵菊花.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不同来源收入分析——基于LCH-PIH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1:69-74.

[3]陈迅, 高晓兵.不同来源收入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J].技术经济, 2011, 11:63-67+116.

[4]徐会奇, 李敬强.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09, 03:44-46.

[5]张邦科.湖北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7.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七

乡镇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大检查工作自查情况汇报

那一世范文网镇镇域面积,辖2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万人,耕地面积万亩,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33元,同比增长分别为%,%。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1329万元,实现增加值7705万元。全年粮食产量15033万吨,00000镇为进一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夯实农村统计基础工作,提升农村统计工作水平,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根据省、市部署,结合本地农村统计工作的实际,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自查,现将

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顺利开展 《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的通知》以来,我们迅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全镇专题工作会议,重点学习了省、市通知精神和《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方案》,使全镇上下明确了此次检查工作的实际意义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了落实通知精神的自觉性;同时结合实际,下发了《00000镇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的通知》,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统计站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把通知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打下了组织基础。

二、夯实基础、健全机制,确保统计工作质量检查成效显著

统计工作的高质量是统计数据准确性、科学性的保证,其关键在于基层。近年来,我们加大投入,加强了镇村统计队

伍建设,累计投入万元,为镇统计站配备了微机等办公用品,购置齐全了各种硬件,实现了磁盘保送、网上发送,使其更好地发挥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统计工作的职能。健全统计网络,坚持保障经费、落实待遇、提高素质,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逐步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证录、统计台帐制度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推动了整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大检查,促进了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科学,统计数据的准确、详实。围绕此次检查,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党政领导成员包管区、机关工作人员包村的包保责任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严格执法、稳妥推进,全面开展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 我们严格按照《山东省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大检查方案》,结合00000实际,采取自查、抽查和复查等形式对镇、调查村、调查户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进行了全面检查。工作中,统计、财政、经管、经贸委等部门积极配合,切实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起,纠正数据错误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村不够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制度不健全,统计信息闭塞,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不规范,统计人员变动相对频繁,档案未及时移交,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二是统计工作服务水平整体偏低,部分村没有按时整理资料和历史资料,不能做到定期编写、季度统计分析报告;三是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没有做到“村组数据与乡镇上报数据一致,乡镇数据与上报市级数据一致”,报表数据逻辑性差,一些统计数据计算错误,指标含义混淆。

四、强化措施、积极整改,推动农村统计工作再上台阶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推动农村统计工作再上台阶,我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

8.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八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及时了解当前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查找农民增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笔者组织调查组深入祁阳县梅溪、黄泥塘、白水等3个镇的7个村,就农民收入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2003年农民收入的主要特点

据统计,2003年祁阳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497元,比上年增加113元,增长5.5%;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79亿元,增长4.2%。通过对3个镇8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

(一)劳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2003年由于农业不同程度受灾,导致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下降,农村居民纷纷外出打工或从事工业、商业等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据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上年增长11.7%,外出务工人员年均工资性收入为4284元,比上年增加了191元,增长4.7%,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56.4%。

(二)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和整治经济发展环境,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带动农村居民二、三产业收入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二、三产业收入人均为595元,比上年增长12.5%;

二、三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14.8%上升到16.1%。

(三)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受特大干旱影响,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只增加了0.5%,总产基本持平。油料、水果等产量有所下降。由于以上因素影响,农村居民种植收入下降。农村居民种植业收入为1637元,下降了2.19%,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85.2%下降到83.9%。虽然种植业收入下降,但产业结构

升级促进了其他各类收入增长。一是出售蔬菜收入有较快增长。通过继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扩大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蔬菜产业有较大发展。蔬菜面积增长10.9%,产量增长3.2%,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产值增加了32.6%。二是优质稻收入有所增加。按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共推广“天龙一号”优质稻5.5万亩,收购价每百斤增加15元,农户亩平增收135元。林牧业收入稳定增长。不断加大林牧各业生产和优良品种推广力度,产业化水准和生产效益逐步提高。2003年人均牧业收入增长12.9%;林业收入增长36.4%。

(四)落实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后,人平税负为46.8元,比税费改革前下降了56.3%。农村负担减轻,相应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退耕还林。实施退耕还林是党和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县第一、二批8万亩退耕还林项目区受益群众达8万人,人平增收104元。三是农网改造。2002年,我县实施农网改造的有151个村,争取国家投入资金1000万元。改造前,农村电价高的1.1元/度,低的0.75元/度,全县平均达到0.9元/度;改造后,实施城乡同价,为0.55元/度,按户平每年用电140度计算,户均少支出49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干旱对农民收入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年受特大旱灾影响,导致部分农产品减产或失收,减少了农民收入。如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6.2%,但产值却减少了4.2%。渔业效益下降,由于长期干旱,捕劳期提前,导致产量下降,产值减少了4.7%。二是进城务工难度加大,农民工资性收入不多。由于乡镇企业转型,经济效益下滑,城镇下岗职工增多,农民进城务工难度加大,作为农民收入第二大来源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受阻。

(二)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居民中,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的也有不少,但在一些偏远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

600元,有些甚至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三)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方面,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2003年由于受特大旱灾影响,以农业为主低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只比上年增长0.8%;种植业纯收入比上年下降1.3%。另一方面,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收费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设施的落后,导致信息不灵,农产品流通不畅,影响了农民收入。

三、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转移一批农村劳动力进城从事二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镇企业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进程,从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上求发展,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大力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大搞来料加工。对于安置劳动力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认真清理农民进城的各种收费,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坚决取消一些不平等的就业政策。

(二)通过分流一批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分流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要大办个体私营商业,搞活农村市场。加强农村集贸市场的规划和农村市场网点的建设,鼓励农民兴办个体私营商业。二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规模化经营。三要促进农村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要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的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自来水、燃气等居民服务业社会化服务潜力巨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方式,实现农民住房商品化;采取低税收、宽政策,大力发展农村居民服务业,改变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三)通过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参与农产品加工、营销,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带动农户走向大市场,实现大流通。一

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收。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同时,组织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开发、产品扩散、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村辐射,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为农业开发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大力扶持龙头市场,实现流通增收。以城镇为依托,产品集散地为基础,建立特色专业市场,力求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三是大力扶持贩运大户,实现多渠道增收。积极鼓励农民参与流通,大力发展贩运大户,做到政策上优惠,政治上关心,营销上帮助,依靠贩销大户多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

(四)通过帮扶一批农村老弱病残人员,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占人口总数15.8%的低收入者主要是由老弱病残人口组成,很多老人的年生活费不足500元。从农民反映的情况看,农村人口中只有少数乡镇企业职工享受待遇不高的养老保险,绝大部分老人以子女赡养为主。社会救助体系也不够完善,很多急需帮助的困难户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生产资金严重短缺,有的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税收返还、集体筹资、个人缴纳等三个方面来筹集资金,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低限度地保障失去劳动力人口的生活水平。

9.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1 凯恩斯经济理论模型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其中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的国民收入为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而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两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为y=c+i,而两部门经济上总需求为c+i,总供给为c+s,那么两部门产品市场的均衡就是指总需求等于总供给[1,2],即c+i=c+s,其中,y、c、i、s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和储蓄,均衡的条件是i=s。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人们消费的因素很多,但真正决定消费的是收入水平。因此,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假定消费函数为c=α+βy,式中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同时,假定投资函数为i=e-dr,式中e为自主投资部分,d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则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为:因此,要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间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

用4个小图可以清晰描述这种关系(图1):图1中(1)表示投资需求i是利率r的减函数;图1中(2)表示投资i和储蓄r的均衡状态;图1中(3)表示储蓄是国民收入y的增函数;图1中(4)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点集合。图1中(4),每一利率下的收入,都是通过投资函数、均衡条件i=s、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得到,将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各个类似P1、P2的组合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IS曲线。

2 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国民收入影响的模型分析

凯恩斯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表明,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需求拉动即消费拉动。而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投资需求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农村居民消费是整个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对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凯恩斯将收入定义为消费与储蓄之和,而在我国居民消费还存在着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因此任何一个群体的消费变动都会影响着一个经济社会的国民收入的变动。在“两会”期间,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今年扩大内需还是要以农村为重点。因此,下面仅就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一国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进行分析。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只有两部门,即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居民户又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从总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包括消费和投资,这里的消费包括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而从总收入角度看,则包括消费和储蓄。因此,产品市场均衡,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是指c1+c2+i=c1+c2+s,这里,c1、c2、i、s分别代表城市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投资和储蓄。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都和收入有关,所以两个群体的消费都为收入的函数。假定城市居民消费函数不变,是一个既定的量,农村居民以前的消费函数为c21=α1+βy,式中c21为以前的农村居民消费,α1为以前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因此,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是指c1+c21+i=c1+c21+s。同时,假定投资函数为i=e-dr,式中e为自主投资部分,d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则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为: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自发消费增加了,那么现在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将变为c22=α2+βy,式中式中c22为现在的农村居民消费,α2为现在的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因此,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是指。同时,假定投资函数和城市居民消费函数都不变,则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为:从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中可以看到,要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如果消费变动,国民收入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储蓄与消费、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以及储蓄和投资的关系中推导出来。下面还是采用含有四个小图的方法来描述:消费变动如何影响储蓄变动,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变化(图2)。

其中,图2中(3)表示,城市居民消费既定时,两根储蓄曲线是由于消费函数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储蓄函数的变化。例如,当农村居民消费函数为c21=α1+βy,储蓄函数则可以推导为s1=-α1+(1-β)y,表示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同理,若农村居民自发消费增加,形成新的农村居民消费函数c22=α2+βy,新的储蓄函数则为s2=-α2+(1-β)y。可见,消费和储蓄两者是此起彼伏的,新的储蓄曲线(s2)就会随着消费的增加向右移动。

图2中(4)表示,每一利率下的收入,都是通过投资函数i=e-dr、i=s、储蓄函数s1=α1+(1-β)y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将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各个类似P1、P2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IS1曲线;同理,如果投资函数不变,农村居民消费变动,储蓄函数变为s2=α2+(1-β)y,将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各个类似P3、P4点连接起来,即IS2曲线。

从图2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模型分析可以预测:农村居民消费增加,即农村居民的储蓄减少,如上例中自发消费α1提高到α2,那么储蓄曲线将向右移动,即储蓄会减少,假设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的投资水平现在需有较高的均衡国民收入,因为同一储蓄水平,必须有较高的国民收入才可维持,因此IS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其移动量为,这里的Δα就是α1-α2。即,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要农村消费变动,则均衡国民收入也会随之变动为

3 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国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本文选取的是湖南省统计年鉴中2000-2008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和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表1)。用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表示农村居民消费,用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国民收入。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利用近九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来观测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是否相关,结果是否与凯恩斯理论分析的一致。

3.1 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的相关分析

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之间的关系,我们借助于统计分析进行相关分析(表2)。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假定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受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的很大影响,即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水平的高低,必然影响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低。于是对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受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进行相关分析,以验证这两个变量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从表2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显著性水平Sig.值为0.001,即通过显著性检验,二者高度相关。也就是说,有理由接受原假设,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受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是显著相关的。Person相关系数为0.887。因此,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受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假设得到验证。

3.2 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地研究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高低影响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我们对两者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通过Enter回归方法,观察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形成回归关系(表3)。

a预测变量:(常量),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元)。b因变量: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在方差分析表中,给出了自由度、均值的平方、F统计量和显著性水平,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的显著性水平为0.001(a)。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的相关是显著的。在回归分析结果中,还给出了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之间的相关系数(表4)。在表4中给出了非标准化相关系数和标准化相关系数。标准化相关系数为0.887,与表2的结论一样,而且在回归分析时,两者的显著性水平仍然是0.001。这就证明,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是显著相关的。

a因变量: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和凯恩斯理论分析的一致结论:国民收入受农村居民消费高低的影响。

4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几点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大大增强,但实际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购买力不足导致整体消费水平偏低。从运用凯恩斯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进行关于农村居民消费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分析表明,我国政策的着重点应该放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激活农村居民消费上来。

4.1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一是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二是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增强在非农领域的就业能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加人们的货币工资性收入。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民在二、三产业发展中提高工资性收入。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4.2 促进农村消费,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

一是为农村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培育农民消费新热点。除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农民新的消费热点转向住房、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二是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消费的实现水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保证农村环境如路、电、水、通讯等硬件的建设,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让农民生活消费需求潜力真正释放出来。尽快实现农民与市场的对接,为扩大农民消费提供便利[3]。

4.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预期消费

受以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加之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还存在不敢消费的心理。要改变这一现状,一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增强农民参与农村养老保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4]。二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要求,逐步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要全面推行农村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治病贵的问题。

摘要:利用凯恩斯学说中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基于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分析,以湖南省为例,探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对增加国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增加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为政府采取扩大农村内需,刺激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民消费预期、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总需求,凯恩斯经济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86-489.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宏观经济学[M].北京:华厦出版社,2002:111-116.

[3]杨光,潘文斌.我国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为例[J].中国检验检疫,2009(8):82-84.

10.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十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小鲁

从1978年改革开始到8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以15%的年增长幅度迅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在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期间,随着农村改革的剩余潜力逐渐释放和城市改革加快,同时也由于缺乏农村后续改革措施以及某些政策方面的缺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可列举如下:

1.粮食和其他大宗农作物在国内市场的饱和及价格下降。

80年代上半期,由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以及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全国粮食总产量迅速增长,一举扭转了改革前长期以来粮食供应短缺的局面,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国家的粮食收购价格没有大的调整,但由于通货膨胀,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粮食价格出现了持续回落。到1990年,粮食定购价格按不变价格计下降到了1985年的78%。

1994年,由于出现了短期的粮食供应紧张和市场价格上扬,促使中央政府连续几年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按不变价格计算,1997年定购价格比1993年上涨了51%,高于1985年价格20%。同时还实行了粮食生产的省长负责制,要求各省确保本省的粮食供应。这些价格调整给了农民更高的收入预期,鼓励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增加投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从而很快就导致了粮食供应过剩。从1994年到1998年,粮食总产量由4.45亿吨上升到5.12亿吨,大大超过了正常的国内需求;同时由于边际成本上升和某些地方违反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原则分派粮食生产任务,使种粮成本不断提高。

在粮食供应过剩,市场粮价下降,粮食经营部门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实行了粮食购销3项政策,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并且禁止私商插手收购粮食。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利益,并扭转粮食经营部门的亏损,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根据过去一个时期的做法,国家对粮食价格的控制并没有起到稳定粮食生产和价格水平的作用。即使国家能够垄断粮食供给,由于无法垄断需求,仍然很难做到保持粮食供求的平衡。相反,由于统一定价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动,常常容易造成粮食供求之间的脱节。这恐怕是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尽管由于2000和2001年连续两年粮食减产和出口增加,粮食胀库的压力已经减弱,但看来数年来累积的粮食过剩还未完全消化。加上因进入WTO带来的粮食大量进口,价格水平不会有大幅度的回升,对小麦、玉米等主要品种来说反而有可能因进口增长而继续下降。由于为加入世贸组织所作出的承诺,我国在2002年的粮食进口配额(关税税率仅为1%)为1831万吨,到2004年将进一步达到2216万吨,这大约相当于国内商品粮市场容量的12%左右。加上非配额的大豆等产品的大量进口(大豆关税税率仅为3%),粮食进口正在大量增加并可能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增加。这将阻碍粮食市场价格的回升甚至继续压低市场价格,势必导致主要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收入下降。在此情况下,如果国内粮食收购继续实行保护价格,鼓励农民种粮,势必加剧粮食供给过剩,使市场粮价进一步下跌和大幅度的供给震荡。因此,顺应“入世”潮流,放开国内粮食收购市场,已是势在必行。当然,在粮

食价格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国家保持一定的粮食储备,并通过平买平卖、调丰补歉的方式稳定粮食价格和农民收入;同时在短期内,也应当考虑在世贸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农产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给农民较充足的时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防止进口冲击对农民收入造成过大的影响。

目前若干粮食品种和主要粮食销区的粮食价格已经放开。随着粮食收购价格逐步放开,今后促使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向应当转移到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增加市场需要的、附加价值较高的产品生产,特别是要根据我国土地紧缺、劳动力过剩的特点,开发劳动密集度高,而土地密集度较低的产品,例如畜牧和养殖业产品,高营养、无公害食品,推动这些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农村科技推广和产前产后服务工作需要加强。

2.乡镇企业增长缓慢,融资渠道不畅,劳动力转移停滞

80年代,乡镇企业产出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超过10%。尽管其发展速度在90年代明显放缓,20年来还是吸收了1亿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成为当时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带动因素。

据2000年农村家计调查,农村居民第二、三产业收入已占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44%。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在90年代后期已进入了相对停滞阶段,其就业人数1996年曾达到1.35亿人,1998年下降到1.25亿人,绝对下降了近1000万人。以后虽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到2000年仍只有1.28亿人,还没有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市场竞争加剧,一般产品市场相对饱和,是许多低技术的乡镇企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一些地方原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改制,减少了企业冗员,也是就业人数下降的一个原因。目前看来乡镇企业发展已经不再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

乡镇企业发展的停滞还有若干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融资机制方面的原因。80年代,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这是它们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进入90年代后半期,多数乡、村办集体企业已经改制为个体、私营或股份制企业,在贷款方面不再得到农村基层政府的支持;而同时银行的融资约束明显加强,特别是在市场前景不明朗、风险增加、利率又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大银行对向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兴趣大大降低。

银行商业化是改革的方向,而小企业贷款难也是各国都存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中国特别严重,这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密切相关。首先,由于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成本高于对大中型企业贷款成本,利率一刀切就使小企业贷不到款。目前虽然允许某些贷款在一定程度内浮动,但浮动范围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贷款利率市场化虽然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将为效益好的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其次,地方性、社区性的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在对小企业贷款方面会比大银行更有竞争力,因为它们在获得当地小企业经营状况信息方面比大银行有更多的优势,其他经营费用也更低,因此贷款成本可以降低。但由于担心出现金融混乱,对建立非国有金融机构一直有严格的管制,使之一直没有有效地发展,从而也使农村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严重受阻。

为避免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是必要的,但同时应当积极推进金融部门多元化发展。今后,改革金融体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开辟地方性和社区性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有效地扩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将有利于继续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城乡间的劳动力转移进展不畅

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城乡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壁垒开始打破,我国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转移有了第二条出路,即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不过,迄今为止,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只有36%,明显低于大多数与我国处在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特别是大中型城市数量有限。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滞后,城市容量相对有限,加上许多城市仍然对农民工进城实行种种限制或歧视性待遇,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在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一直没有取代乡镇企业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近些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压力增大。但由于城市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剧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遇到了新的阻力。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城市化是经济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在我国,城市化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加速城市化建设将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因此,在促进城市化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将政策着眼点从限制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转换到为这种转移提供更多的服务以促进这种转移;同时也需要作好城市规划,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包括开放和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切实改善城市的投资软环境,推进市场化和法制建设。

今后几十年,我国8亿农村人口、3亿农业劳动力中的大部分将会逐渐转移到城市中来。当然,目前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不能适应城市对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多数只能进入需要非熟练劳动力的行业,这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错位,因此需要尽快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城乡职业培训,以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

4.农民负担加重

长期以来,农村“吃官饭”的人口不断增加。这些人员基本要靠农村基层财政来负担。超过财政负担能力的部分,各地方只有通过向农民税外收费来解决,农民负担因此大大加重了。农村县级需要财政负担的党政机构和人民团体一般包括政府、党委、纪检、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若干套常设机构,通常还会有若干临时性的办公机构,这些机构一旦成立,不管是否有存在下去的必要,都常常会长期保持下去。每次机构改革在削减了部分机构和人员后,经常都会再次膨胀。乡镇一级机构设置也类似。除此之外,农村中小学教师也成为这样的途径,这使许多地方农村教师队伍庞大但素质偏低,成为地方财政负担沉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问题不解决,目前设计的农村费税改革很难切实推行,农民负担也很难真正减轻,最终将影响社会安定。

11.居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十一

近两年在较高通货膨胀的宏观背景下,消费者对于通胀的厌恶,对于GDP的冷漠,以及对于投资的担忧,与企业界的态度差别很大。这一态度差异具有国民收入统计方面的依据。从收入分配看,居民收入逆周期,企业利润份额顺周期。即持续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可能带来通胀的上升,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引起公众的情绪和对宏观政策的负面评价,进而导致宏观政策调整滞后于经济信号。然而逆周期只是在短期波动剧烈的时候才存在,如果低增长低通胀持续一段时间,居民收入增长率也会降下来。所以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居民收入仍然是顺周期的。

一、居民收入逆周期

图2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名义GDP的比例与名义GDP的增长率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简单说就是利润份额是顺周期的。这里考虑名义GDP,包含了通胀率顺周期的情况。在不考虑滞后等细节的时候,说到一个变量顺周期可以理解为与真实GDP正相关,也可以理解为与名义GDP正相关。名义的劳动收入、利润和财政收入都是顺周期的,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利润份额顺周期有更强的意思。财政收入份额也是顺周期的,只有劳动份额是逆周期的。再分配中的变化对这样的周期性没有大的影响。

利润份额顺周期的情况在其他经济中也存在。由于给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一般的工资粘性,以及借贷利率的事先决定,企业利润对于经济景气的弹性一般来说都比较大。中国的情况更进一步加强了利润的弹性。一是很大的国有部门包括政府和企业的就业和工资对于短期经济景气的反应很差,再是利率显著缺乏弹性。后者在企业负债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影响更大。

不过,居民收入份额与名义GDP的短期反向变化并不必然导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反向变化。后者比前者更强。从前者到后者,需要几个有关的弹性达到一定的量值。这包括通胀率对GDP增长或缺口的弹性,利润和劳动收入对于名义GDP的弹性以及再分配中的一些情况。主要参考工业利润和名义GDP的关系,再考虑通胀率对GDP的弹性,可以认为图1中的情况是可能的。

但是考虑到通胀的滞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与GDP的同期反向变化关系仍然难以成立。在需求扩张引起高增长的早期,通胀还没有起来,居民收入份额虽然下降,但绝对的增长率仍然上升,这导致了真实收入增长率上升。在晚些时候,CPI通胀率上升,居民真实收入增长率才开始下降。所以应当存在一个滞后的负相关关系。这里,CPI通胀率特别是食品通胀率的变化,与更多的变量有关,难说有一个确定的滞后时间,在一些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同期负相关的结果。

最近几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下降,这早晚会导致利润率的下降,但是否会影响到利润和劳动收入的份额并不很确定。从其他同类型经济的情况看,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的过程确实伴随着劳动报酬份额的上升。这是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变化趋势,在短期内难以产生很显著的影响以至达到使居民收入和GDP增长率反向变化的结果。最近两年的.情况,可能仍然是以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为主,但劳动收入份额的长期趋势可能已经发生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二、通胀对金融资产本金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逆周期只是在短期波动剧烈的时候才存在,如果低增长低通胀甚至通缩持续一段时间,居民收入增长率也会下来。所以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居民收入仍然是顺周期的。

三、反通胀舆论的影响

在过去两年,基于较高的通胀,对于宏观政策上刺激需求的倾向或者可能性有不少批评,而本来就存在的对投资高增长的担忧进一步增强,对底的“4万亿”政策的负面评价也在增加。这样的舆论可能对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尽管很多企业感受到了严重的困难,盼望政策宽松,但消费者更担心政策宽松引起通胀回头。回顾过去,同样的情况在1988年前后和1994年前后的高通胀时期也出现过。

这里的分析是希望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界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感受。消费者对于通胀的厌恶,对于GDP的冷漠,对于投资的担忧,与企业界的态度差别巨大。考虑到逆周期的情况,对问题的理解也许有助益。当然,与总量上收入份额波动相关的,还有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逆周期只是很多问题中的一个。

这样来理解,过去治理通胀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矫枉过正”是有基础的。持续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可能带来通胀的上升,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引起公众的情绪和对宏观政策的负面评价。如果没有收入分配方面的积极调整,可能性很大的政策选择就是保持一段时间的紧缩,直到有所过度。这或许就是一种被动调整。

在被动调整开始的一段时间,居民收入增长率比较高。但是,如果在GDP增长率比较低情况下,调整持续时间太长,对企业和财政收入挤压太过,就可能导致内生的通货紧缩。-,在主动紧缩和被动紧缩中,调整后居民收入增长率显著高于GDP增长率,导致了企业的很多困难,最后产生了大规模的下岗和银行坏账,居民收入增长率随之降下去了。

12.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武义县5个乡镇、街道的1 998名中老年居民进行相关调查,所有居民均为本地农村户籍,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5.23±22.68岁,男性1 066人,女性932人。所有被调查人员均自愿参加,且知情同意,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拒绝参加本研究及不能配合完成调查者。

1.2 超声检查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由该院同一名超声科中级职称医师进行超声检查,使用日本东芝SSA220A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 MHz,受检者空腹10~12h后检查,取仰卧或左侧卧位,可以根据检查需要变动体位,常规扫查肝胆,多切面观察,观察胆囊的大小、形态及胆囊内部情况,着重观察患者结石的大小及数目等。

胆石症超声诊断标准[1]:患者的胆囊或胆管内出现强回声,在回声团后有声影,胆囊内的回声团伴随患者的体位变动而移位。

1.3 调查方法

由该院超声科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调查,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面对面询问,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如实填写,匿名填写,当场回收。问卷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饮食情况、疾病史、血糖及血脂情况等,血糖及血脂情况由现场抽血检查,根据生化检查结果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后退剔除法,入选标准0.05,剔除标准0.10)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2 结果

2.1 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超声检出情况

对1 998名农村中老年居民进行超声检查,共发现胆石症患者261名,胆石症超声检出率为13.06%。

2.2 影响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超声检出的单因素分析

采用χ2检验表明,女性、年龄≥60岁、BMI(kg/m2)≥25、吸烟、经常饮酒、常食动物脂肪、不常食禽蛋、不吃早饭、高糖饮食、有肝炎或肝硬化史、有胆石症家族史、患有糖尿病及患有高脂血症的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超声检出率较高,且不同特征者检出率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影响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超声检出的多因素分析

因为胆石症常常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为了综合评价诸因素对胆石症的影响,我们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筛选出单因素分析相关变量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常食禽蛋为避免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超声检出的保护性因素(OR小于1,P<0.05),年龄≥60岁、BMI≥25(kg/m2)、常食动物脂肪、高糖饮食、胆石症家族史、患有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为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超声检出的危险因素(OR均大于1,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胆管内胆汁的某些成分,比如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及钙等析出、凝聚成石头进而导致胆石症的发生[3,4]。超声由于其准确性、特异性均较高,无创、经济及方便等特点已成为诊断胆石症的首选检查方法。胆石症的形成机制复杂且多样,其受遗传、种族、地理、行为和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包括胆囊结石及肝内外胆管结石[5]-6]。

本研究中,对1 998名农村中老年居民进行超声检查,共发现胆石症患者261名,胆石症超声检出率为13.06%,明显高于其他学者[2]的报道,这可能和本次研究对象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中老年患者有关。由于胆石症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常食禽蛋是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保护性因素(OR小于1,P<0.05),这和其他的相关研究[7]类似;年龄≥60岁、BMI≥25(kg/m2)、常食动物脂肪、高糖饮食、胆石症家族史、患有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为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超声检出的危险因素(OR均大于1,P<0.05)。饮食结构、高脂血症等与胆石症的发生关系较为密切,这可能和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或可转化为胆固醇的物质含量高低有关[5,6,7]。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活动量较少,胆囊、胆管的收缩力减弱,胆汁容易产生瘀滞,故年龄较大的人群胆石症检出率更高。体质指数较大的肥胖人群,其胆固醇合成及分泌均明显增多,而胆囊的收缩性下降,进而导致胆石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排空减慢且胆囊功能异常,故血糖较高的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超声检出率更高。有研究指出[6,7],胆石症有较为明显的遗传倾向,其属于多基因遗传病,通过系谱分析可以发现,家族性胆石症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超声是筛查胆石症的重要工具,农村中老年居民胆石症的超声检出率较高,其和饮食习惯、年龄、遗传史、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关系密切,应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伟强,董治君.环县地区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4):101-104.

[2]赵建娣,屠苗娟.中年人群行为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与胆结石相关性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27-28.

[3]芮炳峰,王菲,宋哲.中年人群行为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与胆结石相关性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49-1451.

[4]马亦飞.胆石症超声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1):79-81.

13.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十三

2011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创新高

首都之窗网链接的丰台区政府网:?87541?/ZJFT/JJGK/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发布日期:2012-02-

21在国家、北京市各项惠农和增收政策的带动下,201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54元,比上年增长14.2%,分别高于上年和全市平均水平3.8和0.6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一、外出就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各乡镇及各村采取措施为农民增收,部分乡村鼓励村民自谋职业并发放补贴奖励,提高了村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为增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187元,比上年增长10.6%,高于上年1.8个百分点,占纯收入的73.6%,是收入的主体;其中,人均外出就业收入2195元,增长186.2%,拉动纯收入增长9.9个百分点,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租金及股息红利是财产性收入的主体

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638元,比上年增长12.7%,占纯收入的9.9%,拉动纯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人均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418元,增长32.7%,人均出租房屋租金收入1193元,增长10.1%;两项收入合计1611元,占财产性收入的98.4%。出租房屋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当前房屋出租的状况,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增长表明我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逐步成熟。

三、政策性补贴带动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

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385元,比上年增长21.2%,高于上年7.8个百分点,占纯收入的14.4%,拉动纯收入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1879元,增长22.7%,拉动转移性收入增长17.6个百分点,是推动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北京市政府提高福利养老金标准及我区部分乡村自主提高村民养老金水平等措施的带动。

四、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14.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篇十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组织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为科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近日,组织乡人大代表对我乡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农民合作社,树立一批农业知名品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截至目前,我乡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X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种植类合作社X家,养殖类X家,农机化合作社X家,其它类型X家。有X家合作社被评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X家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X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X家合作社取得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全乡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X人,带动农户X户,占全乡总农户数的X%;代销农产品X万吨,实现销售收入X.X亿元,社员增收X万元。合作社运作模式(以养殖为例)有:龙头企业、贫困户、土地、资金、劳力、技术六种入股形式和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市场等形式。

(二)主要特点。一是组织能力强。当前我乡合作社组织已涵盖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全过程,涉及所有特色优势农产品,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二是发展速度快。X年底,全乡工商注册合作社不足X家,自X年至今,在工商注册合作社新增X家。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三是辐射效应高。合作社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在信息、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传统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其经营收益是传统生产的二倍、三倍甚至十倍,从而极大地带动了群众入社的积极性。四是合作内容多。合作社自身不断创新,充实丰富合作内容,形成了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涵盖多种业务的合作社组织,由简单的生产合作、销售合作向信用合作拓展,在强化风险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农产品闯市场、树品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工作措施。一是领导重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制定下发《关于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量化考核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将各乡镇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建设情况列入镇域经济考核重要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是政策扶持。各职能部门树立发展合作社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三农”,打造亮点的理念,在履行好指导、服务职责的同时,积极帮助合作社向上级申请政策、资金扶持。在加强协调、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解决贷款等方面提供了便利。通过引导扶持、强化服务,促进了我乡合作社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宣传培训。利用各种形式对农民合作社进行宣传。结合创业培训,累计组织近X个合作社负责人到县农牧局进行免费培训,提高了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同时县农业、林业等主管部门业务人员也积极到合作社进行实地指导,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二、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在合作社组织的辐射带动下,我乡农村土地流转有序,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促进了农民增收,助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优化社会服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转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普遍缺乏为农民提供统一服务的能力,公益性服务供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尚需健全。农民合作社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为农户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让农民轻轻松松种田”,成为破解“怎样务农”难题的发展之路。如向

X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形式,统一流转周边X户的X亩土地,组织农户发展种苜蓿、提供技术、服务、销售,形成规模种植优势,实现了资金、技术、劳动力、设施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二)加速土地流转。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新生代农民不愿回乡务农,“谁来种地”成为现实问题。合作社的发展,引导土地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集中,让更少农民种更多的地,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答案。截至目前,通过转包、租赁、转让、入股、互换等方式,全乡农村土地流转面积X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X.X%;流转出土地的农户X户,占承包总户数的X%。

(三)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走规模经营之路。在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下,农业经营方式迅速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转变。二是走高效农业之路。不少合作社采取“种植+养殖+加工+休闲”等高效立体农业模式,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三是走组织化营之路。农户家庭经营,多数属于分散经营,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有规模、有组织、有科学管理的合作形态,提高了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合作社普遍重视质量安全,普遍有了“品牌”意识。他们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规程,实现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建立“从产地到餐桌”的质量追溯制度,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如得园的黄花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行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黄花菜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品牌化经营。

(五)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实行农业规模开发,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效益,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了“双赢”效果。一是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每亩流转收益大约X-X元。二是农民获得一定的务工收入。农民给业主打工每天获劳务费X元左右,足不出村,既可护家,也能挣钱。三是带动农民增收。部分合作社以新产业、新品种为主,价格高于传统农产品,采用订单等形式向农民推广,农户可从中受益。

四、存在问题。(一)大部分经营主体规模小。农民合作社虽数量多,涉及面广,但真正有规模、效果显著的不多。大部分农民合作社规模偏小、结构单一、实力较弱,市场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总的辐射面不广,连接农户能力不够强,部分合作社甚至没有办公服务场所、经营设施和生产基地。(二)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乡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快,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有的村发展较快、数量较多,带动效果明显;有的村则发展较慢,且有些不够规范,管理难度大。

(三)产业链条短。全乡农民合作社中,除少数合作社从事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增值较高外,多数合作社处于出售原料或初级农产品的阶段,产业链条难以向生产环节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拓展。多数合作社定位不高,主要作为原材料生产基地,深加工基地在外地。(四)土地流转不够规范。部分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公司、企业之间的土地流转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个别甚至主体错位,一旦发生土地纠纷或其他纠纷案件时,双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五)合作社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合作社负责人思想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有的存在“等、靠、要”思想,盯财政钱,图项目款;有的贪大求洋,不切实际,风险意识不强;有的不善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不佳。(六)财政扶持力度偏小。我乡是以农牧业为主,对合作社的扶持金额不多,力度不够,特别是表现在土地使用、金融部门信贷扶持等方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合作社及农户发展提供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五、对策和建议。(一)加大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农业项目、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帮助合作社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户自觉加入对口合作社,鼓励经营大户、农村能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二)加大培育力度。积极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流转机制,进一步构建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相关主管部门要通过组织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社员的培训,提高整体运行水平和社员素质;结合各项技术培训,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户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拉长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大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支持合作社发展订单种植、建设生产基地、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投资新建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产业链经营机制。协调和鼓励现有合作社之间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充分发挥优势合作社在组织管理、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信息和作用,带动其他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

上一篇:合规大讨论活动心感下一篇: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过渡的6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