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

2024-09-17

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精选9篇)

1.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 篇一

2011年国考申论热点梳理一

元理论——科学发展观在2010年的主要内容钟 君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纲领性论述: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公报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必然成为2011年申论命题的热点问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推进各领域改革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体现的民生本位的特点:

第一,公报提出了在规划的指导思想方面应该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新期待。

第二,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在主要的目标上,体现了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把民富摆在国强前面。

第四,在发展的动力方面,提出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第五,在分配的关系上明确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 篇二

【应试思路】

1.退休年龄如何界定

目前全球共有165个国家对享受养老金的退休年龄做了具体规定。全世界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约为60岁,女性约为58岁。总体上,发展中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要低于发达国家。各国的退休年龄主要是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压力、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工作权利和休息权利的总体认识等因素而确定的。

目前,我国规定的男性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为55岁(有些单位的有些职工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就提前办理了内部退休或病退)。这一规定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应该说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社会情况。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从当时的50多岁上升到目前的超过7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也逐年上升。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就业群体,教育培训的年限延长,人力资本投资周期延长,就业开始的年龄晚。若维持现在的退休年龄不变,无疑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退休者,实施让能工作者工作、让想退休者退休的弹性退休年龄比较合理。

在国际上,很多成熟和完善的养老金体系都是采用男女同龄退休。但我国规定的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而且沿用至今。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是人口发展规律的体现,而在我国女性不仅早于男性退休,且女性和男性的养老金水平不平等,她们的工作权利没有得到同等的对待和尊重。

养老保险支付压力的存在,客观上需要延迟退休。1991年,为适应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各地逐步建立起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前没有个人账户及资金积累过程,待这部分职工退休领取养老金时,只能“挪用”后来人缴纳的养老金,从而形成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由于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水平的提高,“空账”越来越大,至今已达到1.3万亿元,30年之后城市养老金“空账”规模可能达到6万亿元。延迟退休、提高个人账户缴费率都是做实个人账户的办法。

2.延迟退休有何效果

从理论上和经验上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一是减少养老金支出。因为人口老龄化诸多效应叠加,包括速度效应、规模效应、余寿效应、进位效应等,使得养老金支付速度加快,规模加大,时间延长,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退休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人均养老金水平要适时调整、不断提升,政府支付养老金的压力必然加重。而延迟退休的做法可以延迟养老金支付,从而缓解养老金支付的当前压力,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缺口甚至亏空。

二是增加养老金收入。延迟退休可以相对增加工作人口,从而缓解人口生育率长期下降可能导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挑战是退休人口与工作人口比例发生变化,产生“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后果。要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挑战,在根本上需要保证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养老金的储备,这有赖于工作人口的规模、生产和创造。

三是有效开发人才资源。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各行各业身体健康的高龄人才能够多工作几年,为社会经济做出更多贡献。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对有高级职称者作出过规定:副高级职称以上,男性退休年龄到65岁,女性到60岁。上海此次《试行意见》就以此为参考,指出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有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以及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如果工作需要,且本人能坚持正常工作,经本人申请,并与企业协商一致后,可以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3.延迟退休年龄面临什么挑战

延迟退休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不失为一剂良方。只是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不同,看法和立场也就不同。延迟退休年龄能否成功,有两个挑战需要关注:

其一,如何平衡权利的关系?在业者的工作权利、年轻人的就业权利和退休者的休息权利有一个博弈的过程。退休年龄延迟在一些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0年2月23日,西班牙爆发全国性的游行示威活动,万余名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长至67岁。游行示威者打出的口号是:要工作,不要养老金。言外之意是,先要解决失业问题,养老金问题可以暂缓。无独有偶,法国近期发生的大罢工则是要求休息的权利。2010年9月7日,为抗议法国政府推出的退休体制改革法案,法国各大工会举行公营部门员工全国总罢工,共有114场游行示威活动,走上街头者逾200万人。游行方队举着“工作多了,工资少了”、“要给所有人退休金,不要工作到62岁”等标语,提出强烈诉求。

第二,如何保持制度的弹性?弹性就是制度的适应性和适应力,能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区别对待。对一些工作劳累、收入又低的体力劳动者来说,提前退休才是解脱和享受。分类对待有助于社会和谐。高失业率的行业暂时不要实行推迟退休制度,避免推迟退休恶化就业形势。延迟退休不宜在短期内向全国以及全行业特别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垄断行业推广。

3.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 篇三

做群众工作,离不开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同群众交流什么、如何交流,体现党员干部的素质修养、能力水平,影响群众工作的结果。党员干部必须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和心理,练好同群众进行良好沟通的基本功。

以真情实感打动群众。带着对群众的真实情感讲真话,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态度和工作原则,也是走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群众最反感干部不真实、不着边际的言行。要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做好沟通,就要切实转变作风,努力做到不讲偏离实际的话,更不讲空话、套话、废话。深入基层多调研,交一批基层朋友,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收集民意,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转变作风,真实了解社情民意,更深入、更深刻、更透彻地掌握丰富鲜活的基层资料,在真情服务群众中夯实讲真话的底气。学会与群众面对面地交谈、心贴心地交流;时刻怀着对群众的感激之情、敬畏之心,与群众打成一片,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美好愿景吸引群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同群众进行良好沟通的共同话题。党员干部应与群众坦诚相待,及时向群众说明各项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和群众多唠家常,从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国家面向基层、关心基层、倾斜基层的好政策,都跟群众讲清楚;把已经取得的实效、群众已经得到的实惠讲明白,引导群众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帮助群众认识形势,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人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鼓励群众敢于追求梦想,勇于为实现梦想奋发进取。以群众需求为第一追求,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幸福为第一目标,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励群众、鼓舞群众,善于放手发动群众,用群众力量推进群众工作,在努力践行群众路线中实现伟大梦想。

4.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 篇四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目 录

总论...........................1

第一章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1

第一节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2

第二节 国内经济的阶段性新特征..................2

第二章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3

第一节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3

第二节 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3

第三节 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4

第三章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5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5

第二节 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5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6

第四节 加快改革财税体制.......................6

第五节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6

第四章 结论...........................6

总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章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发展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的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倒逼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节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所处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危机前,中国抓住了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实施沿海外向型发展战略,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经济快速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以总需求增长放缓和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变化,战略机遇期的挑战因素明显增加。

一是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去杠杆化进程十分漫长,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消费疲软不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大规模刺激政策使一些国家政府债台高筑,新的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小觑,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复杂多变,短期内难以重现强劲增长。

二是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被迫改变负债和过度消费的模式,试图通过扩大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开始更多转向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但短期内还难以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资源输出国试图调整单纯依赖资源出口的发展模式,谋求依托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但实现产业多元化任重道远。全球原有需求动力正在减弱,新的需求市场还未形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部需求增长受到严重制约。

三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加速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生命科学、空间和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速数字技术和制造业的结合,推进“再工业化”,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发展中国家也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国际产业和技术竞争将日趋激烈。

四是国际政治领域竞争博弈更加复杂。当前,国际社会围绕全球治理、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斗争日益激烈。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走势分化,各国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相互交织,政治交锋和经济合作的形势更加复杂。发达国家抑制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更加明显,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展壮大亦有复杂心态,我国周边环境日趋复杂。总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有所加大。

第二节 国内经济的阶段性新特征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使我们对国内环境的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鲜明。

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正在稳步升级。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个体利益诉求明显分化,需求正向全面化、高级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在物质需求继续提高的同时,对文化、环境的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对洁净的水、清新空气等生态产品需求更为迫切;在对一般商品需求增加的同时,对公共产品、社会服务的需求大幅上升;在满足消费数量的同时,对消费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生产要素优势变化日趋明显。随着工业化迅速推进,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开始减弱。近年来,土地、矿产等资源供给日趋紧张,部分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出现大幅下降。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超出预期,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出现“招工难”、“用工荒”,“人口红利”减弱,廉价劳动力优势正逐渐下降。

三是生态环境约束更加强化。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料、汽车尾气、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环境突发事件增多,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已位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的硬性约束越来越大。

四是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快速扩张,生产能力已大量过剩。风电设备、锂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晶硅等部分新兴行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也比较严重。制造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加剧了资源供应紧张,将对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较强的制约。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表明,这场危机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但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发展环境,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章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对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继承和深化,具体体现在“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上。

第一节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必须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城市化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矛盾凸显。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如果不尽快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即使将来有一天我们在国内生产总值上跃居世界前列,也很难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大功夫,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节 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

1.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源。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过程。目前,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有

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

2.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机制不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我国如不能快速提高创新能力,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更加被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技术产业遇到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低端制造业又面临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随着美欧等推进“再工业化”,我国一些领域现有生产能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我国目前这种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已极不适应发展需要。迫切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4.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谋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我国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迫切需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三节 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1.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内需潜力特别是潜在消费需求大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国内外经验也表明,只有立足内需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从全球经济发展看,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2.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合理产业结构,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

3.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国经济发展由于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各项要素的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这种状况已难以适应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的新趋势。必须改变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赚取微薄利润的发展方式,促进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4.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不仅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更可持续的发展。

5.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同区域间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生活条件以及居民收入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仍然滞后。要加快消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与中国国情乃至世情相符合、相一致,是新发展方式的重要特点,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性。

第三章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战略制高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要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第二节 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全面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各种制度性障碍,强化产权保护,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这对于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健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国家规划等多种政策工具相统一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民生改善等调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避免顾此失彼。各项调控目标与政策手段之间要协调配合,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政策工具要科学统筹、综合运用,实现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在统一,避免政策工具之间相互矛盾和抵消,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第四节 加快改革财税体制

这项改革极为重要和迫切。必须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全面改革资源税。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构建地方税体系。

第五节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命脉。必须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继续深入推进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积极培育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稳步推进金融开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四章 结论

5.2012年国考申论答案 篇五

1、“给定材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起过250字。

【参考答案】

总体上看,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的问题。

具体表现:

一是食品生产领域出现严重问题,使用有害添加剂、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二是“陌生人社会”现象。本能依靠熟人和关系,对待陌生人首先选择不信任。

三是商业领域造假。部分唯利是图的商人联合专家共同造假,欺骗消费者。

四是媒体不实报道。恶意炒作,错误引导社会舆论。

五是个别医生医德下降。收取回扣,从患者身上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是部分学校收取好处,收取学生好处。

七是个别领导干部忽视自身道德建设。隐瞒事实、搪塞推诿、虚报政绩,搞政绩工程。

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编者按

提高公民道德修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乎着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作为包工头的孙先生为给农民工发工钱路上遇难,其弟帮助哥哥完成遗愿,这是对诚信的坚守;希望小学徐老师身患重病仍坚持于教育岗位并资助孩童,这是爱心的奉献;“最美妈妈”不顾自身安危果断营救坠落女童,这是善良无私的流露。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值得每位公民学习。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党员干部应做好带头作用,让社会焕发新的精神面貌。

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真实

(2)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有说服力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网民A的观点是错误的。道德失范的根源在于自律和他律效能失范,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无直接联系。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些社会领域确实如网友A所说,出现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和泛滥的现象,但各地也不断涌现出讲诚信、讲奉献、勇敢无私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讲文明树新风”等志愿服务精神也诠释出了民族精神的新内涵。所以说经济发展是道德失范的根据是站不住脚的。

道德失范的原因有很多。一是道德教化缺失。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需要正确的引导,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二是对待传统道德,没有做到很好的总结和扬弃。既没有继承传统道德的优点,也没有避免一些糟粕。三是法律不健全,监管不严格。礼法结合导致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赚取不义之财。四是在具体领域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各部门权责不清。容易出现“好事人人都管”、“坏事人人管不了”的现象,也给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

三、“给定材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市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

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很多行业存在地下黑加工点,非法使用有害食品添加剂;二是加工者利欲熏心且对添加剂的危害缺乏认识;三是地下黑加工点牵涉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监管不力。作为市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我将从自律和他律这两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

一方面,强化从业者自律。对其实施道德教化,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其人道主义情感及正义感、自尊感等有正确发展方向,以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公德共识体系为引导,良心从业;通过宣传添加剂相关知识使从业者对其危害性有正确认识。

另一方面,加强他律建设。一要制定完善《食品安全法》《食品监督法》等法律,逐步推进食品安全管理法制化;二要成立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组织机构,赋予其职权,统一管理食品安全问题;三要明晰工商、质监、农委、公安等单位的权责;三要依法取缔类似地下黑加工点,加大对违法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处罚力度,建立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加大后期追踪及监察力度。

四、“给定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例文】

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好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致李老太太伤情严重,对此,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其经济赔偿却遭对方家属四次坚决拒绝。这一动人故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公德之美,它犹如一股清泉,浸润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态势,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道德范畴内的问题却屡屡出现,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以教育为根基。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道德为代价,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惟其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全社会都要讲公德,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加强道德榜样的宣传,辩证吸取中华传统传统道德精华,去其糟粕,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提高中华人民的整体素质。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相信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大力提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之花必将灿烂绽放,吾国必将长治久安。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

给定资料

1.下面是某网站最近发表的谈关于公共文化教育的文字:

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生命线似乎脆弱得不堪一击。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能让城市半瘫痪,居民的家也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露的燃气就象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仿佛幽灵般游荡的杀手;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通病;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也频出事端,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变几如脱缰之马。

对大自然的愤怒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对这些人为的城市灾难,我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灾难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心理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一旦这最重要的东西缺失了,人们还能放心地去哪里?还能放心地乘坐什么出行?还能放心地吃什么?尤其是城市突发性危机事件,凸显了当今社会缺乏综合应急系统的软肋。

在诸多涉及公众生命的问题中,首要问题之一是公共应急资源需要整合。一方面不少部门总在强调自己的救援力量如何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分明有庞大而名目繁多的救援队伍,地震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救援、工程抢险、城市危险品救援等等,这些队伍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可问题在于这些救援力量往往仅是行业自己的,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力量相当分散,很难形成合力。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呼唤构建一个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公众则需要培养必要的危机意识,要“伤后知痛”。现在很多事故灾害都直接波及城市中无辜的公众。在不少情况下,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灾难与危机。

因此,对相关公共文化教育的呼唤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井喷、火灾、爆炸、踩踏事故、地铁追尾、游船翻沉、文物烧毁等,被媒体通天热炒,显示出一种防灾预警意识的觉醒。但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自律性、生命化、安全技能观等方面。有学者认为:西方人对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往往表现出一种自觉性及自律性,强调保障安全是人的权利;中国人从古至今则更多的强调用典范的影响力来影响行为,此种方式很难完全适宜于现代城市化的生活状。西方人“生命第一”的文化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却过多的宣传“国家财产第一原则”,这与“应急避险权”所主张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似乎相悖,美国在1985年就组建了社区救灾反应队,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经常组织北美统一的火灾“大逃亡”训练活动;中国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只停留在对安全警钟的认知环节,暴露在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产品上存在的诸多不足。这一切,都告诫我们必须系统地、更加完善地开展公共文化教育。

2.如果地铁站台或者行驶中的地铁列车失火了,大量乘客如何有效疏散?如果12级台风登陆上海,那些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幕墙顶得住吗?„„这一个个“如果”,都是上海某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的一个个科研课题。

上海某记者报道:最近在全市开展的“我为城市安全献一计”活动,引起研究所专家们的密切关注。一方面,他们为市民居安思危意识的增强和多防灾好点子欣喜;另一方面,专家们很想提醒:“防灾不能只考虑技术手段——给城市打造‘金刚罩’,更得在‘人防,上多下工夫,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大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城市公共交通若都能配备全程监控,运行和安全系数就更高了”;“上海越江隧道已经有10多条针对可能遭遇淹水事故的危险,不妨装上安全阀门,需要时可用来挡水”;“预防高楼玻璃幕墙掉落,应该对建筑做整体风洞试验”„„这些意在为城市套上一个水火不侵“金刚罩”的设想,很有道理,提出这些建议的专家中不乏院士。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一座城市不可能为了防范一些小概率的灾害事故,不计代价地增添防灾设施”该研究所专门研究城市地下建筑安全与灾害的H博士,对地铁渗水和隧道渗水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对于一些学者提出为越江隧道增设“挡水阀门”的建议,并不完全认同。他说,“据我了解,国内有个别隧道安装过这样的阀门,但可以想象,常年用不上;后来有一次搞演习时决定用一下,却发现阀门由于年久失修,机械失灵,根本没法动。”

H博士想用这个安全说明两个道理:第一,为了小概率事故而砸重金设防,心理安慰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作用,要不要这么做,应全面考量;第二,如果装备上了,则怎样保养维护,工作人员能不能熟练操作,都是必须重视的“人防”环节,否则,当有朝一日预想中的特大灾害真的发生,“金刚罩”极有可能派不上用场。

“防灾设施,从理论上说总是不足的,因为它们应对的往往是适当程度的、发生概率较高的灾害事故。”研究火灾防范的C研究员力挺H博士的观点,这位研究员对轨道交通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关注的焦点是地铁点和车厢里的消防设施,他注意到,站台和车厢里的屏幕会经常播放视频,告诉市民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如何紧急疏散,强调必须做到的一些要领。

当被问道“地铁里有没有专门的消防逃生通道的问题时”。C研究员回答:上海地铁的逃生通道,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上上下下的那些楼梯,并没有其他的特殊通道,他说:一旦有险情发生,要减少人员伤亡,最关键的是工作人员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序的疏散人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演练;我们现在似乎更看重灭火器数量够不够、是不是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但险情出现时现场肯定乱,工作人员能不能及时顺利地拿到灭火器?会不会熟练使用?这些都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或许有乘客就在灭火器旁边,但又有几个人会用?

“老实说,怎么用灭火器,我还真不知道。”说这话的,是另一位年轻的研究员Y博士。防灾专家也不会用灭火器?她坦率承认,并随即以此为例指出了城市公众教育的许多薄弱环节。

“无论社区里的大爷大妈,还是写字楼里的白领,防灾知识都是从小册子、展板、讲座或者网络上看来的。且不说所知有限,即使认为不少人一无所知,也并不为过。而且就算有人并非一无所知,也未必有用,因为没有转化为能力。”Y博士说,济川大地震、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很多单位都搞过安全演练,可很大程度上是“演戏”。大楼里有消防箱,但如何打开?消防箱里有灭火器,但如何操作?应急避难场所在哪里,怎样利用?这些关键的内容,演练过吗?再说,演练一次肯定不行,就算学到点东西,很快便会淡忘,必须定期训练。日本人应付地震有一套,那是在定期、再三的演练中练出来的。

在这些专家看来,“人防”的漏洞和缺陷,远比“技防”不足更可怕。

专门研究风灾防控的Y博士曾多次去浦东陆家嘴,这一地区有几十栋玻璃幕墙大楼,且不止一次发生过玻璃掉落事故。这些玻璃幕墙建筑能不能抵抗12级以上大风,这正是她的科研课题。她告诉记者,大风常被认为是玻璃幕墙掉落的“元凶”,但实际上,在建筑工作安装玻璃时可能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在安装时,把螺丝拧得过松固然不行,但过紧也会使玻璃幕墙受力失衡,从而出现细小的裂缝。”她说,如果把大楼玻璃幕墙的掉落视作对城市安全的一种威胁,那么减少威胁的关键同样在“人防”。如果在定期清洗幕墙的同时,增加一道“体检”关,绝大多数玻璃掉落事故就可以避免。

3.2010年,S市一公寓大楼失火,造成一百多人死伤,这起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凸显于现代运行中的脆弱性。

“脆弱性”是吉尔伯特·怀特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学、生态、金融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大大拓展了“脆弱性”的内涵。

现代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人口、财富和各项社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方,然后也是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最密集的地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社会影响很恶劣。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可以理解为城市生活运行中受到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和敏感性,涉及外部致灾因素影响的程度,涉及相关防范系统对致灾因素的抵抗力以及对这种系统抗透力的某种衡量。

调查报告显示,S市特别重大火灾较典型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问题,此次火灾,大楼维修时由无证的电焊工违章作业所产生的火花,引燃了不能阻燃的“安全网”,然后蔓延到大楼易燃的装修材料,从而酿成大祸,该大楼维修工程存在层层分包和转包等违法违规问题,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致使维修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结果超出了建筑工程系统脆弱性的承受度,电量变转造成质变,脆弱性痪变成严重的危机,最后致此次惨剧。

这次火灾,尽管S市启用了现代化的警用直升飞机用于紧急救援,但在如此严重的高楼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高空消防灭火和救援的功能。同时,部分常规的消防云梯及消防设施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灭火的需要,影响了救援的速度和效率。

“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早已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但部分市民依然习惯于等等以为主导的公共救援,而这类救援往往因为需要一定时间,不够及时,而影响救援效果。S市火灾的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民自救,应急疏散能力的明显不足,部分居民耽误了宝贵的逃生时间。事后发现,连居住在二楼的有些居民都没有及时撤离,而窒息在家中浴室里,令人痛惜。

S市火灾发生前,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督不到位,民众的力量又没有被动员,致使工程的建设监督事实上处于真空状态,为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市民市场保险意识不强,火灾给市民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部分由政府买单,而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在现代城市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建设速度或追求经济效益,对工程未来可能存在的意外事故考虑不足,或者相关投入不足,致使工程的安全设施,从规划到设计,都存在严重缺陷或不到位问题。就S市火灾而言,高楼部分消防设施配备缺乏,管理措施不到位;楼与楼间距较小,道路狭窄。这些,导致火灾发生后,因安全通道狭窄,物理空间有限,部分消防救援设备难以到达现场或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严重影响了救援效果。

S市火灾充分说明,如果对于城市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预测和准备不足,必将使现代化城市运行中的风险难以及时、快速、准确、有效也得到识别、防范和控制,结果便是重大灾难。

4.T市晚报刊发了一批“市民来信”,集中反映了城市市民出行中遇到的问题。

市民甲: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赵家口长途汽车站,发现这里是一个Y字形路段,行驶的车辆由两条机动车道汇聚到一条机动车道上。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分支机动车道中的一条上缓缓行驶着大量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车队一直排到Y形车道汇流口。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我从刘公辅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市民乙:前几天上午,我去石化总公司附近的体检中心体检。事先我从公交网上查询得知,经过我家小区附近的16路公交车可以抵达石化总公司。乘16路车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体检之后,我按惯例走到回程方向的石化总公司站点等车。等了约20分钟,来了一辆16路车,却呼啸而过,并没有靠站。我先是误以为司机甩站,后来无意中看了一下站牌,发现这个站点并不停靠16路公交车。这让我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心情也被破坏了,一个朋友说,他经常乘公交车出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27路也是“有去无回”的。对这类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公交公司为**让乘客有去有回?

市民丙:随着我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向外延伸,远离中心城区的住宅区越来越多。但是,轨道交通只解决大流量,不能完全解决住宅小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退回去20年,有没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那当时是怎么解决的?一是走路,二是骑车。现在为什么没人走路了?过去走是因为经济困难,现在几块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问题;有人想走,却发现道路坑坑洼洼或晚上黑灯瞎火,感到特别不安全。为什么现在骑自行车的少了?因为骑车的成本也不低。现在规范的小区里,自行车必须停在车库里,每月要交停车费;你想停在公交车站或者轨道交通站点,也必须交停车费,否则很容易失窃,交了钱也不一定保证不丢。此外还“受气”。现在是汽车社会,不少道路上都没有非机动车道,即使设有非机动车道,也常常被乱停的机动车占用。于是,原本可以自行解决的“最后一公里”被“黑车”填了空。在公交站点,有不少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等“黑车”聚集。由“黑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常常让人心有余悸。

5.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在四川大地震之后发表文章,介绍并阐发了古代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关于人类灾难的哲学思考。

公元62年2月5日凌晨,一场强烈的震灾在坎帕尼亚省地底迸发,数千名毫无察觉的居民在几秒钟内丧命。庞培城内大部分建筑在睡梦中的人们头顶上坍塌。救援行动因随后发生的火灾而受阻。幸存者除了身上污黑的衣衫,失去了一切。在整个罗马帝国境内,到处是惊恐、难以置信和愤怒的情绪。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技术上最先进的民族,在大自然的脾气面前,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这些痛苦与惶惑,引起了塞内加的注意。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来安慰他的刚刚遭逢灾难的读者,然而,他的安慰却多少显得生硬和阴郁:“你们说‘我没想到这一切会发生’难道你们以为,当你知道某件事有可能发生,当你看见它已经发生,这件事居然还不会发生吗?”为了平息读者心中的不平,塞内加在公元62年的春季提醒大家: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时刻都要想到未可预料的事情。平静,不过是在历次混乱之间的间歇。没有什么绝对可靠的,即便是我们双脚依凭的大地。

塞内加认为,由于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最大,由于我们必须预想到所有事情,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最糟糕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每个人在驾车启程,走下楼梯,或是与朋友话别过,都应意识到各种致命的可能性。塞内加强调:“不应有始料末及之事。我们的思想应先行一步,去面对所有的问题。我们所要考虑的,不应仅是什么事常会发生,而更应是什么事有可能发生。人是什么?人是一件容器。哪怕是最轻微的振动,最小的颠簸,都会让它破碎。人的躯体软弱而易碎。”

在经历了大地震以后,许多人主张应疏散整个地区的民众,并且不要在震区重建房屋。但塞内加并不认为地球上会有一个地方是具有彻底的安全。“谁又能保证,他们所站立的这块或那块土地,就是更好的地基呢?如果我们以为,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可以幸免于难,保证安全,那我们就错了„„大自然还没用这种方式创造过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

有中国学者读了阿兰·德波顿的文章之后这样解读塞内加的思想:没有绝对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正是一个与灾难相伴以及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而塞内加的思想看似悲观,却有助于我们培养忧患意识,有助于国人在灾难来临之际保持清醒、从容与淡定,并减轻灾难和流血带来的震惊,进而积极地应对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塞内加道出的是与中国古代改革家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相近的思想。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材料2”,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释。(10分)

要求:精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2.根据“给定材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中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精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材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材料2”,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释。(10分)

要求:精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所谓“技防”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为城市安全配备的防范设施,如给城市打造的“金刚罩”、城市公共交通的软硬件配备、各种防灾装备等。

所谓“人防”则是“技防”之外的人为防范,包括对装备的保养维护、人为的操作能力,在灾难发生的情况下个人有效利用各种防灾装备的能力,在防范设备安装过程中隐藏的人为隐患等。

2.根据“给定材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中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精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第一,“安全网”不能阻燃,施工过程中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安全措施不到位。

第二,在严重的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挥现代化警用直升飞机的紧急救援作用。

第三,市民应急知识缺乏,自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

第四,政府没有动员民众,工程建设监督缺失。

第五,高楼缺乏消防设施,管理不到位,楼间距小严重影响救援效果。

二、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增强安全意识 共建和谐社区

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居乐业,同时给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区近期将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居民安全文化教育”,转变大家固有的安全文化理念。“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假如发生火灾,受灾人员若是缺乏自救常识,生存几率将会很低,就算配备有足够的灭火设施,若是没人会用,也就毫无意义了。

因此,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便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居民的安全技能。我们将通过举行安全宣讲会的形式,配合发放安全手册,为广大居民讲解和传授日常安全的注意事项以及防灾救灾的相关技能,并且会定期开展演习,让广大居民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切实转变为安全能力。

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电、气的不正确使用都会成为安全隐患。用电安全需要注意经常检查线路、插座和刀闸是否安全可靠;用气安全,尤其是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一旦发现煤气中毒,应先把门窗打开,避免明火。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首要的心理需要。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人,希望大家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最后祝大家生活平安幸福。

三、“给定材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市民出行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公交停靠站较多,部分路段公交站点太密,缺乏统一管理,造成路面严重拥堵;二是行人过街设施缺乏,过街设施使用率低,违章穿越人数较多,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三是公交车停靠站点缺乏统一性,来去停靠站点不一致;四是城郊结合部的住宅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长期存在,滋生了黑车泛滥等社会问题。

具体建议:一是完善交通规划实施与管理体系。科学设置公交车停靠站点,加大公安交警执勤力度,优化公共交通秩序,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二是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地下通道与商业相结合,人行天桥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根据行人交通量设置人行横道和行人过街信号灯。三是统一公交车停靠站点。确有线路不一致等特殊情况,要及时通知乘客,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在环线附近的轨道交通站点设置一些公交短驳,严厉打击黑车、“摩的”,并推行公共租赁自行车服务,方便乘客出站后快捷到家。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例文】

天变不足畏 安全当先行

——让经济社会运行更安全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灾难相伴、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到2011年的日本福岛,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愤怒,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所说,只要我们意识到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最大,时时保持警惕,预想到所有的可能,并相应加强安全规划与防护,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天变”就不足畏,并且会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更加安全的驱动力。

2010年S市的公寓火灾,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安全防护不足,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对事故的防范考虑不周、投入不够;二是法律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工程建设和维修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三是技术保障欠缺,救援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需要,影响救援的速度和效率;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淡薄,市民自救互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这一切都直接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扩大了事故的危害。

我国古训有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预防灾难和事故应从“预”字着眼、“防”字抓起。如果庞培人对火山喷发有足够的预见并有相应的防护设施和防范措施,也许一代名城庞培不至于被火山熔岩所吞没;如果S市在高层建筑的规划上科学谨慎,在安全防护上舍得投入,对市民有相应的应急训练,也许公寓火灾的后果不至于如此惨重。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真正从事故教训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安全前行。

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必须把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思想认识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当前国情,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其次,在安全文化上,要学习发达国家“生命至上”的观念和做法,大力开展安全文化自律性、生命化、安全技能观的宣传教育,营造尊重生命、尊重法律的文化氛围,普及安全知识,定期开展应急避险训练,切实提高公众自救能力;再次,在资源整合上,要将安全防护措施融入城乡建设规划,大力促进公共应急资源整合,构建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建立协调有力、运作顺畅的机制,打破条块分割,把各个行业的专业救援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维护公共安全的强大合力;最后,在法律执行上,要加强执法和监管,确保法律制度的落实,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严格依法操作,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从源头上熄灭灾难和事故的火星。

6.2018年国考申论精彩:慢生活 篇六

2018年国考申论精彩范文:慢生活

公考小编寄语: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间预计在2017年11月,考生要好好备考!公考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备考的伙伴可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学习学习!更多资料敬请关注公考论坛,祝愿考生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该范文指出:宁静致远,仁人君子总会懂得得其大者兼其小,在客观理解时代大背景的基础上,追求自己内心人为所是的梦想。请阅读:

申论范文:让“慢生活”冲淡浮躁气息

宁静方能致远

——让“慢生活”冲淡浮躁气息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在日益有效的当代社会,这句话仿佛圣哲训诫一般值得人们深思。金钱的缺乏,贫富的差距,机遇的优劣,希望的渺茫,这一切都是隐藏在现代社会体内的病毒。当我们忘情地追逐社会步伐的时候,早已忘记了生活的本质、人生的目的。“速度”这个充满激情的词语,如今已经转化为浮躁、焦虑、恐惧、跟风的代名词。“慢”是一种心境,正所谓宁静方能致远,这是当下处境中现代人的心灵药方。

当然,“宁静”不是枯如槁木,而是通透如玉;“宁静”不是心如死水,而是灵动幽长;“宁静”是在对生活的重新发现,是对心灵的重新回归,是对意义的深度发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自古如此,而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要做到“宁静”更应该把握时代的坐标,认清时代的特征;追求本真的自我,寻找人生的价值;领会生活的真谛,体味生活的意义。如此,才可以在自己的时代中,幸福的拥有整个时代。

我们应该把握时代的坐标,理性认识当下社会的特征。我们的浮躁,我们的忧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迷茫并非是空穴来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首先从技术、效率、速度开始,可量化的标准不仅成为生产的标准,也蔓延到日常生活之中。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明显,这种标准逐渐挤压出了强大的负面情绪,白领阶层,新生代农民工,甚至即将退休的老人,还未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得不担心未来,恐惧前途,笼罩在强大的孤独、无助情绪之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须及时调整状态,理性认识这个时代的特征,不以数量为自己的追求,不被时代牵绊自己前进的步伐。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我们应该追求本真的自我,执着坚持心灵自己的需求。“跟风”是这个时代最耐人寻味的现象之一。“跟风”背后是意义的缺乏和决断力的丧失。我们急需别人提供指导意见,急需有人规定我们生活的方向。不幸的是,现在给予我们指导的不是圣哲,不是经典,而是大众媒介。而大众文化背后的媚俗、利益、消费性不仅不能为我们提供方向指导、精神寄托,相反消解着我们生活的意义。如果说依靠自己很难发现意义,开发自我,那么,人类文化中的经典将会是我们的不二之选:正义、善良、信任、关爱、三省吾身,这一切都将指引我们追寻本真自我。

我们应该领会生活的真谛,守护最朴实最健康的当下。曾有人说,现在听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忙”,而“忙”完之后不仅没有充实的感觉,甚至平添了一份空虚。这个悖论后面隐藏的仍旧是现代社会人们的浮躁心态。生活,需要劳作,也需要休闲,劳作是为了增进生活的质量,休闲则更是为了提高生活的品味。当我们一味忙于数量的增多,就会发现,生活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悲哀,而自杀、心理疾病、犯罪事件正在不经意的过程中被诱发。学会减速,“慢”起来,体悟生活,“静”下来,我们会发现花开花落之美,也会感受生活到生活的真谛。

7.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 篇七

2018年国考申论精彩范文:建设诚信社会

公考小编寄语: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间预计在2017年11月,考生要好好备考!公考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备考的伙伴可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学习学习!更多资料敬请关注公考论坛,祝愿考生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强化道德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编写现代信用知识普及读物,广泛开展关于社会诚信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纲要的教育活动,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守信得益、失信吃亏的社会氛围;发挥学校在诚信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把诚信教育作为小学、中学、大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和生活习惯;发挥各类媒体在诚信建设中的舆论引导作用,注重报道那些诚实守信的单位和个人,大胆揭露各种弄虚作假、坑蒙拐骗、严重损害群众和社会利益的失信现象,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加强制度建设。近年来,我国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抓紧把社会信用纳入法制轨道,强化了法律对社会诚信的引导、规范、保障作用。当前,应针对信用缺失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堵塞法律和制度上的各种漏洞,不给试图破坏诚信的人以可乘之机,让失信行为及时受到应有惩处;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包括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征集、评估、管理制度,公开快捷的诚信信息查询和使用制度,对个人、企业、政府部门诚信的有效监督制度,对维护社会诚信有功者的奖励制度和对严重失信者的惩罚制度,等等。

8.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 篇八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 论》试卷

二、资料

●“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每月20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种游荡式网络广告几乎随处可见。虽说广告面积有大有小,但广告总是随滚动条一起共同进退,无论是读者在阅读,还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现,总是将读者连贯的思路打断。对此,不少读者表示反感,从事新闻工作的黄小姐说:“每次打开网站,广告就铺天盖地向我袭来。一次,我在某网站检索一条新闻,一打开,一个大大的手提电脑广告就出现在我眼前,它还正好占据有利地形,将链接堵得死死的。关又关不上,打开后还是无法显示。”某大学的学生反映:“每次我要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个网站时,总是出现一堆堆的小型广告,它们往往没什么意思,但它的危害还不小,我的机子的浏览速度减慢了,严重时还会造成死机。”

●一天凌晨,王女士正在家中熟睡,突然被一串急促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这一突如其来的骚扰大约持续了2分钟。年前刚刚看完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的王女士,直吓得心里“突突”乱跳,她壮着胆子,扭开台灯一看,只见电话传真机上传过来两页纸,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名叫“电子商汇网”的公司发送的一份“第十四期电子商讯”。在传真第二页的最后还写着:“如欲取消订阅,可将回复传真给我们。”

●据天津市某区检察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未成年人因迷恋上网聊天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已达8件,有28人涉嫌犯罪。这8起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犯罪低龄化,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的约占一半,共13人,其余的为初中和中专学历;三是均以侵犯财产为目的,侵犯的财产主要以手机、传呼机和现金为主,其中有4起案件涉案金额超过万元;四是团伙作案,在犯罪手段上,呈现出计划性和有组织性,如有的负责在网上选目标,有的负责约见面地点,有的负责实施抢劫等;五是女性犯罪嫌疑人占一定比例,8起案件中共有6名女性参与作案,且均为未成年人。

●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中心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无论是NIC还重新为中国网民下了新定义: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1小时(含)以上的中国公民。虽然网民的限定比过去更严格了,但是网民人数比上半年增长33%,并仍保持一种稳步发展的态势。我国女性网民的比例继续增长,已达到30.44%,已接近全球互联网女性用户33%的比例。56%的网民仍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依旧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约占20%以上。

●从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获取信息是绝大多数网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闲娱乐也成为一个普遍选择(51.37%)。在最常用的网络服务中,电子邮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零点调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受访者被要求说出“当前中国最为流行的词语”,五分之一的受访者提到了“网络术语”:包括网络、互联网、互联网经济、在线、新经济、IT、信息时代等。以“酷”、-1-

“作秀”、“前卫”、“新人类”等为代表的时尚名词,则以两个百分点之差屈居第二位。

●吴先生所住的小区安装有局域宽带网,为方便家人上网,他特意购买了一台电脑。但近半个月来,他发现自己的计算机在使用完毕后常有异常响动。10月9日晚,他下网后坐在桌旁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电脑的硬盘响个不停,一直闪烁的硬盘灯引起了他的警觉。他打开电脑上安装的一个专门监视网络系统的软件,竟然发现这台电脑在收发信息。随后,他打开了“网上邻居”文件夹,屏幕上出现了30个“邻居”的电脑标志,他逐一点击,有几个“邻居”的信息可以一览无余。想到自己存在电脑里的个人信息能如此轻易地被“邻居”看到,吴先生十分苦恼:“买电脑就想给生活提供方便,没想到却引来意外的麻烦!”

●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局域网“黑客”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翻阅、篡改他人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具体到网络上主要包括个人隐私不被窥视;个人信箱、网上账户等不被侵入;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保密性不被干扰等。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几乎完成了园区内所有企业80%以上的业务流程。它完成了5大类64个小项的政府服务,包括企业入园申报和审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审、企业统计、财政月报、季报等项目。目前,中关村企业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几乎完全在网上进行了。中关村已经有6139家企业加入了网上办公系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网上办公系统共接受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工作查询访问40.6万人次,日均访问人数4000人次。2001年1月1日以来,网上办公系统受理各种网上审批和初始登记业务分别为3483项和5058项。数字表明,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

●2001年9月26日,来自西藏自治区各行各业的160名学生作为网上中国人民大学西藏学区第一批学生,开始通过互联网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知识。和平解放50年来,西藏的教育,从僧侣的贵族教育跨越到民众的大众教育,从传统教育跨越到网络教育。国家为西藏教育事业累计投资近100亿元人民币,仅1979年至2000年全区教育总投入就达58.7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由于历史遗留、地理特点、交通状况等原因,造成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使得西藏人民很少能够接受国内重点高校所传授的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藏地区的教育及经济发展。如今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现代远程教育成为西部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申论要求

1.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20分)

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400左右。(40分)

3.就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既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要求:自拟标题,字数800左右。(40分)

参考答案及例文

1.【答案提示】该材料反映了网络建设的问题。互联网是20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2.【答案提示】关于加强我国网络建设的问题,提出如下三个方案:

1.建设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鉴于网上是欧美的“信息霸权”,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线趋于模糊,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看到西方国家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我意识形态渗透。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就很有必要了。

2.发挥网络的舆论宣传与引导作用。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对外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对内起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以加大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其识辨能力,抵制西方网络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3.加强网络法规建设。我国是后起的网络用户大国,近几年已初步建立了我国的网络法规,但还很不完善。应加大网络立法的力度。一是应加快立法速度,以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实行保护;二是应强调采用法制手段制裁处罚网络犯罪;三是应大力培养网络执法人员,及时发现与打击网络犯罪;四是应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技术加密防范措施,信息获取方式的技术和抵御信息污染能力等。

3.【参考例文】

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网络

网络建设中的问题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单位造成的,它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的解决有待整个社会的努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一般而论,政府在网络建设和管理中占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离开了政府的参与、组织、管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就网络道德建设而言,政府的作用至少在以下方面明显地显现出来:一是教育功能。教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网络之所以能造成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失范,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道德自律不够。减少青少年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应该主要依靠教育。而政府可以动员社会的宣传资源、教育资源,从而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法制、规范功能。在目前社会信息化、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而现行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很多新的问题如个人隐私的侵犯、网络诈骗、网上侵权行为、黑客行为等道德和法律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在网络道德规范的确立、网络立法和执法方面发挥作用。三是监督功能。为了防止垃圾文化信

息的出现和泛滥,需要政府出面对信息供应商进行监督。总的说来,政府在网络道德建设中是起主导作用的,离开了政府的管理,网络道德建设就无从谈起。

9.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 篇九

给定资料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精神旗帜。文化软实力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始终起推动作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夯实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只有大力发展先进、优秀的社会主义基层文化,才能从根本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我国基层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近年来,A省L市各城区自成立文化馆和图书馆以来,一直没有独立的场馆,多挂靠在城区的企业、学校等单位,各社区业余文体团队也缺少开展娱乐活动的阵地。柳北区文化部门反映,辖区7个街道办事处下属的63个社区中,28个社区没有图书阅览室,约占四成多;23个社区没有文化活动室,约占三成半;38个社区没有室外运动场,约占六成。

目前,柳北区各社区大部分利用城市空地、街道空地或住宅小区广场来开展室外活动,但一些社区活动场地面积有限,有的群众活动队伍为了抢占场地,引发矛盾。而A省新村北祥社区等,连稍微宽敞的空地也没有,群众文娱活动难以开展。

对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有秧歌、大鼓、社火等文化活动,内容陈旧,参与人数也随着农村年轻人出外打工、老年人年老体衰而越来越少。乡村的文化活动室大多成为老年活动室,内容也仅限于看电视、翻报纸、打打牌。同时,出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曾经“跑场”于各个村庄的业余文化团体,也将精力放在了城市的商业演出上,为此,有不少网友纷纷吐槽。

网友“随行”说:农村乡镇没有文化剧场,老百姓想看一台戏很难啊!乡镇能有个剧场就好了。

网友“如若无物”也表示:现在农村老百姓日子好过了,但精神空虚。农村文化贫乏,老百姓闲暇时不得不一起赌博。请关注农民,让老百姓致富的同时,精神不再空虚。

3、当前社会的人员流动机制,使农村里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老弱妇孺留守家门。青壮年本应该是文化人才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离开导致了农村的民俗文化后继无人,同时新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型文化活动无人参与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还表现在文化类的培训以及培训的师资,虽然有的乡镇开办了农村文艺辅导基地,但受益范围小,还不能产生较大的作用。

同时,各类文化设施在特定项目的带动下纷纷建成,并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但之后的利用率却低得惊人,有的地方甚至建成就关门。究其原因,这些文化设施需要有人去管理,图书需要更新,活动开展需要经费,在没有资金持续投入的情况下,想要正常运作确实是困难重重。经济条件好点的乡(镇)、村,还有条件聘请专人管理,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方,根本没有多余资金用于文化活动,导致文化设施成为摆设,文化建设也成为空谈。

4、最近,各地村部都辟出专门房屋作为农家书屋,我们会替农民们高兴,不仅物质丰富了,精神生活也不差了。

可时间久了,又开始生出对农家书屋的担忧:房子是宽敞整洁,架上也是书成排、报成行;可是读者寥落,偶有几个读者,手中也多捧着已显破旧的武侠或言情小说,或是看着当地都市报的社会新闻,那些农业科技类的书还新崭崭地摆在架上,为数不多的人文社科类书籍更是积上一层灰尘。

农民朋友不像城里人清闲,而是老幼都要忙农活,再加上没有双休日的概念,所以读书看报人数不多也在情理之中。有点文化的青壮年大都出门打工了,留下文化不高的老人和读小学的孩子,要他们去读那些农业科技和人文社科书,似乎也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但是我们也要循着现象去反思:农家书屋的零星读者,是不是也反映出这里的内容建设、服务水平存在问题?

农家书屋,要面子更要里子!

什么是农民需要的书?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就是农业科技书,也不能持迎合心理认为就是武侠言情等通俗类的文学书。农民需要的书,还要通过对农民朋友的摸底调查去掌握。在与农民朋友的交流中发现,农业科技类的书他们当然需要,但是大多数不是有关本地种植的农作物,而且专业性太强,看不懂,“那都是给技术员看的!”所以农业科技书一定要选取那些有针对性、通俗易懂的书,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只这些还不够,基层政府还要安排一些农技人员到农家书屋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让农民朋友真正对这种书有兴趣、愿意读、读得懂。

通俗类读物当然也要提供,文化水平高的知识分子不也喜欢看武侠、言情吗?农民朋友其实心底有一种渴望:“多给我们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特别是我们熟悉的农村生活方面的书!”这样的一个问题,既反映出农家书屋内容提供者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更多则是反映目前农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严重缺乏,那些像赵树理作品一样植根农村、有浓厚泥土味的当代作品实在太少了!

农家书屋同样要考虑孩子们的需求。很多地方的农村儿童其实已成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管不住,放了学之后就没了好去处。为了不使农村孩子课余时间全在太阳下闲逛,准备一批图文并茂的童书、教育部推荐的青少年读物,是农家书屋应该担起的一份责任。

“阅读不能仅凭读者需要,阅读也要引导。”这样的一种观点自然值得赞同,但是在“引导”的问题上要力避一厢情愿,需要在农民朋友文化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以人文社科为例,谈理论,农民朋友既不感兴趣也不懂,但是如果让基层干部带着农民一起读像“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样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书,农民朋友还是欢迎的。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相信农家书屋不仅设施会变得越来越好,内容和服务更能紧紧跟上城镇化的进程。

5、二十多年前,H省社科院研究员辛某,曾经在山区进行过一场“文化扶贫”的实验,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站,以文化与科技推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帮助不少人改变观念,实现了小康。

二十年后,辛老感叹,“今天的农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倒是农村文化本身反而更需要扶贫了。”

老人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

农村的经济发展脚步飞快,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可我们能提供的文化产品,似乎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改变农村文化现状,亟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以体制创新的活力,冲开农村文化发展落后的瓶颈。

H省D市G县将市场之手引入,把农村文化产品打造成“六盘人家”品牌,由专业人员推向市场的举措大大激发了农民的创作激情,一时间各类非遗、农民画、手工编织等“土气”十足的作品创作出现井喷,过去只能作为业余爱好的老手艺,不仅仅实现了继承与发展,更让不少农民尝到腰包鼓鼓的甜头,仅仅2013年一年,“六盘人家”这一品牌就已经实现了销售额3000万元。

引入市场之后,政府方能腾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加强监管与引导,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实现农村文化的有序发展,让有形之手强化管理,让无形之手发挥好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提升全盘活力。以内外兼修的方式,让农村未来的文化建设充满朝气。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6、北门街高跷、王习营威风锣鼓、子位镇子位吹歌„„在H省D市,一支支极具民间特色的表演队把精彩的民间艺术送到了街头村尾,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成为该市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D市改单纯的“送文化”为“种文化”,努力在乡镇和社区、农村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想方设法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激发起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文化活动长年不断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华灯初上的高蓬镇文化站人头攒动、欢声如潮,钮店社区秧歌队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翩翩起舞,吸引了当地广大群众观看。尽管从编导到演员、配乐都是业余的,但演员们的眼神、表情和动作丝毫不亚于正规演出团队的“行家里手”,现场不时传出叫好声。村民王某高兴地说:“表演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好听、好看,俺喜欢。咱农民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要奔小康!”

D市在常年为基层送文化的过程中发现,单纯的演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农民既希望能经常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又有着参与文化活动的迫切愿望。为此,该市采取上级争一点、政府出一点、当地筹一点、群众捐一点的办法,投资1000多万元在全市25个乡镇(办)建成了29个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信息共享、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等于一体的高标准、功能齐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并配备了专职文化站长,具体组织和指导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近日,大辛庄镇小寨屯村组织20多名业余文艺骨干,分别到5个行政村开展文艺活动。宣传队所到之处,不用借助“大篷车”,也不用临时搭建演出舞台,走到任何村庄,都有专门的舞台场地。该市在建起29个乡镇文化站的基础上,又因村制宜,在360多个村建起了文化广场,2/3的村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或文化长廊,全力打造“十分钟文化圈”。如今,该市农民出家门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文化休闲场所,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如何避免红红火火的基层文化建设搞成一阵风,真正把文化“种”在老百姓心坎上?这是D市文化部门考虑得最多的问题,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单纯依靠行政推动作用有限,只有发挥文化名人和文艺骨干的作用,组织建立文艺团体,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由“要我动”变“我要动”,文化建设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D市对现有文艺人才进行了详细摸底,建立了人才档案,组织开展文化名镇、名村、名品、名人系列评选活动,选出文化名镇6个、名村26个、名人80位,市财政拿出26.9万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元进行表彰奖励。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文化名人、文化名品、民间艺人,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他们搞好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创作。同时文体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基层文艺人才和文艺爱好者进行定向培训,先后培养农村文化中心户、文化带头人、文化积极分子3500名。D市秧歌传承人张某、子位吹歌传承人王某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某获“全国吹歌大王”称号,藏某的摄影作品《人之初》在全国获铜奖,《扒糕情》获文化部群星奖,《秧歌情》获H省群星奖等。

东旺镇李村店村的侯某等人自发成立了D市首家民营秧歌艺术团——“国军秧歌艺术团”。该团演职人员共计50余人,表演节目由以前的秧歌发展到子位吹歌、舞蹈、东北二人转等,很受群众欢迎。在D市,像侯某这样的文化名人和文艺骨干纷纷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上级文化部门和乡镇文化站的帮助下,组织成立了秧歌队、锣鼓队、文艺表演队等文艺表演团体600多个,他们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庙会活动为契机,策划开展了歌咏、读书、书法、科普知识等竞赛,常年参加文化活动的农民达到10万人以上。

D市还依托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广场,深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开展“致富标兵”“行业能手”“十佳百星”评选活动,组织引导村(街)、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妇女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1000多个。

D市通过基层文化建设,在物质与精神的良性互动中,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大辛庄镇齐堡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某没想到,小小的一支秧歌队竟然“舞”顺了全村人的心。齐堡社区曾经是有名的散乱村,赌博打架成风,上访告状不断。为尽快扭转局面,上任伊始的和某把文化建设作为“抓手”,先是组建了妇女秧歌队,每当夜幕降临,欢声锣鼓响成一片,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后来又组建了鼓乐队、篮球队、花会队,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十几亩的齐堡文化公园。如今的齐堡社区,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学科技蔚然成风,赌博打架现象绝迹,心气顺、人心齐。该社区被D市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齐堡社区的变化是D市大力实施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依靠文化下乡、读书兴农,全市有12万农民接受了科技培训,已有3000多名农民通过培训拿到了各类专业技术证书,培养了5000多名“土专家”,1万多名“知识型”农民已成为增收致富的主力军,涌现出1万多户婚育新风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达到5万多户。

唢呐吹起来,秧歌扭起来,歌曲唱起来„„如今的D市,文艺表演精彩纷呈,乡风文明蔚然成风,群众喜笑颜开,实现了季季有活动,月月有竞赛,天天有歌声,出现了城乡同庆、热在基层的良好局面。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7、在各国城市中,社区文化有的以居民自创自享为主,也有以政府倡导、群众自娱自乐共同促成的模式,有的国家注重公益文化教育投入和非营利组织的捐献。

美国的社区自治模式比较成熟。在美国的城市社区中,居民们成立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组织。这些组织经常开展活动,让会员们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美国的青少年犯罪、酗酒、吸毒、少女怀孕等问题非常严重,社区则通过文艺体育来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因此,南卡罗来纳州艺术委员会在州教育部的支持下,与教育者咨询委员会、艺术家协会、城市立法会和文化教育研究所一起,共同设计了“艺术基础课程设计”和“艺术发烧友”等项目计划,主要目的是通过指导孩子们学习舞蹈、歌剧、音乐及影视艺术,培养学生艺术方面的兴趣、技能和纪律观念,转变价值观念、培养人格和创造性。

贝瑟斯德社区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是非营利机构,负责社区环境建设和文化娱乐活动。他们的目标是“一个社区,一个目标,营造快乐氛围”。根据住户文化层次和收入状况,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日常活动有音乐会、交响乐、芭蕾舞、举办“家庭装修与设计”“食品与营养”等知识讲座。为老年人开办的讲座有“电脑的选择与使用”“如何使用互联网”等。为孩子安排的活动就更多了,有音乐讲座、画画、动画片、皮影戏等。通过这些活动,满足了不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陶冶人们的情操。

日本城市里每个社区都有充足而且优越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尤其在东京等一些城市,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对比较丰富。这些地区的居民普遍素质较高,同时对于文化发展需求也比较高。在日本社区,各种小型社区活动小组,或是各种兴趣小组发展迅速。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地、积极地参加社区的各类组织,比如社区自行车协会、环境保护者协会、老年康复健康协会等各种各样的组织。在每个社区中,以市一级的社区为例,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很多文化活动场所,诸如市立图书馆、文化馆、音乐厅等,这些设施对于当地的居民使用是十分方便的,并且都是免费的。所有这些活动都是由社区居民实施、为社区居民举办的。

韩国社区文化是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韩国是一个充满矛盾又竭力加以融合的国家。它在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受到沉重打击后,却利用了这个机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使信息产业特别是宽带普及率跨入世界前列。韩国力图在保存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方面有所作为,又在吸收西方式的文化投资模式和市场开发技巧方面十分投入,这两方面的结合比较成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韩国社区居民尤其是现代西方文明渗透下的青少年亲近传统民族文化的机会。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社区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都选择了发展文化产业这条新路。如忠济北道自古以来是韩国的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是古代韩国印刷业的发源地,有很多的古文明遗址。现在的忠济北道一方面开辟国际机场,另一方面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韩国广播公司(KBS)历史剧制作的外景地。与此同时,韩国的大型企业和社区机构对社区文化资源及其文化产业进行联手开发。韩国是世界上12个拥有跨国大公司最多的国家之一。在韩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30个大财团,对所在地社区文化项目的产业几乎都有特别的热情。如被称为世界八大游乐园之一的首尔爱宝乐园,就由目前财团排名第一的三星集团投资开发并持续经营,社区政府除及时开通公交线路外则不尽其他责任,而三星集团照样经营得井井有条。爱宝乐园主题就是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并体现在每年都要开发出的新节目中。2001年推出了大型主题表演“歌舞史诗2001”,是以三星集团下属的三星电子公司最新技术制造的特殊音响效果,再现从远古敲击到11世纪摇滚乐的人类二千年歌舞精华,其中也不乏韩国传统社区音乐的精品。

8、农村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加强文化建设,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必须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才真正有可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开创农村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2013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会,强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刘奇葆指出,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坚持重心向下,沉下去、扎下来,满腔热情地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在群众中创作,在群众中提高,在群众中赢得市场、赢得口碑。要优先安排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项目,加大对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把群众“要文化”和我们“送文化”匹配起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创作贴近群众需求的优秀作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多一点家常味,多一点泥土气,多一点小而活,做到符合基层实际、更受群众欢迎。

刘奇葆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工作,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壮大文化人才队伍,积极探索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一、“给定资料2~3”反映了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4”中划线部分提到“农家书屋,要面子更要里子”,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文字简练。不超过350字。

三、“给定资料5~6”介绍了H省D市建设基层文化的各种措施,假如你是D市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写一份报告向省政府汇报你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20分)

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明确,逻辑清楚。不超过600字。

四、假如你是某省文化部的观察员,请根据“给定资料7”,以《美日韩基层文化建设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为题写一份材料,供领导参考。(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

(3)条理清楚,有概括性;

(4)不超过600字。

五、“给定资料5”中提到“以内外兼修的方式,让农村未来的文化建设充满朝气”。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总字数1000~1200字。

一、“给定资料2~3”反映了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

【中公参考答案】

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紧张,缺少文化阵地,文化活动难以展开。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二是农村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内容陈旧,形式较单一,导致老百姓精神空虚。

三是文化资金投入不足,业余文化团队纷纷转移到利益最大的商业演出。

四是农村文化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农村的民俗文化后继无人。

五是由于无人管理、无资金支持,文化设施利用率低。

二、“给定资料4”中划线部分提到“农家书屋,要面子更要里子”,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文字简练。不超过350字。

【中公参考答案】

农家书屋的“面子”是指书屋形象的外在表现,如房子是宽敞整洁的,架上是书成排、报成行的;农家书屋的“里子”指的是农家书屋的内在形象,如农家书屋整体的内容建设和服务水平。“农家书屋,要面子更要里子”意在说明,我们在追求外在表现光鲜的同时,更要提高内容建设和服务水平。

农家书屋的建设,不是简单地腾出几间房、放上几架书的问题。农家书屋要真正发挥作用,还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更加注重内容建设和相关的阅读服务,让农民朋友读好书、读得懂书、读自己需要的书。

因此,需要深入农村进行摸底调查,准备一批针对不同人群的读物,并安排专业人员到农家书屋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让农民朋友真正对这些书有兴趣、愿意读、读得懂。

三、“给定资料5~6”介绍了H省D市建设基层文化的各种措施,假如你是D市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写一份报告向省政府汇报你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20分)

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明确,逻辑清楚。不超过600字。

【中公参考答案】

D市市政府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报告

省政府:

根据省政府号召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我市积极探索建设基层文化的途径,以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相联合,打好“组合拳”来推进基层文明建设,现将我市建设基层文化的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具体思路

(一)引入市场之手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我市在政府的指导下,力求打造农村文化产品,由专人把农村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来激发农民的创作激情,使农民自创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出来,一方面实现了农村文化产品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农民有了额外的收入,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二)政府加强监管和引导

我市采取“种文化”的形式,努力在乡镇和社区、农村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想方设法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激发起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我市在政府的支持、社会组织的帮助和群众自发的捐献下,建设了高标准、功能齐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深入群众,进行实际调查,发挥文化名人和文艺骨干的作用,组织建立文艺团体,拿出专项资金,对文化名人、文化名品、民间艺人,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依托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广场,深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预期目标

通过实施此项建设工程,推进我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使我市所有基层都实现文化建设的改革,形成文化活动长年不断的长效机制,实现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特此报告。

D市人民政府

****年**月**日

四、假如你是某省文化部的观察员,请根据“给定资料7”,以《美日韩基层文化建设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为题写一份材料,供领导参考。(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

(3)条理清楚,有概括性;

(4)不超过600字。

【中公参考答案】

美日韩基层文化建设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在国外城市中,基层文化有的以居民自创自享为主,也有的国家注重公益文化教育投入和非营利组织的捐献。无论是社团组织,还是国家的扶持,都促进了社区基层文化的发展。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第一,重视基层社团组织,促进社区文化发展。从美国的社区文化建设来看,非常重视社区组织内的社团活动,各类社团组织活动有利于个性的张扬,这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增强就业技能、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国家大力扶持,提供足够资金保障。从日本和韩国社区文化建设来看,从下到上都十分重视社区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并且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解决了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问题,这一点对我国的社区建设更有启迪意义。要处理好社区文化的资源整合问题,建立起产业化运作机制,加大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

第三,立足国情,办出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地方文化的资源,结合传统文化特色,建设社区独有的文化特质,是日本和韩国社区文化建设的又一大亮点。我们要结合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针对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走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社区文化发展之路。

政府和社会都应该关注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实行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建设的形式,不断提高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不同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给定资料5”中提到“以内外兼修的方式,让农村未来的文化建设充满朝气”。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总字数1000~1200字。

【中公参考例文】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基层文化建设,更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但是在各地区基层文化建设中还有许多空档和不足之处。当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总量少,内容陈旧,形式还比较单一。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一些有文艺才能的年轻人外流情况严重,导致了农村基层文化群体人员的散失,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使传统文化无人继承和发展。同时,许多基层文化经费投入不够,设备陈旧落后,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这些都无法适应新时期基层文化活动发展的需要。

基层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秧歌源自农神祭祀,社火本为捕猎庆祝,《诗经》取材民间歌谣,《三国》脱胎话本戏剧。这些形式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脱胎于民间社会基层生活,饱含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它们是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缺失了基层文化,中华文化的建设就失去了核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更不可能获得长足的进步。由于现今农村当中有文化才能的年轻人大都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基层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因此,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关注,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人才回流。

基层文化建设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化活动是基层人民的精神食粮。若是精神空虚,人民群众会依靠赌博等不良活动去打发时间。农家书屋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农民精神上的需求,也可以更好地提供农业技术上的帮助。文化场所的建立,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使农民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塑造农村新风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新问题、新知识不断涌现,社会大众亟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基层文化建设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可以说,只有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活动,才能满足基层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保障。

上一篇:法定传染病及管理下一篇:碱性金属清洗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