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2024-07-30

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精选13篇)

1.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篇一

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经验浅析

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

煤矿生产调度工作必须以矿井生产计划为依据,这是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原则。生产调度工作的灵活性必须服从计划的原则性,要围绕完成计划任务来开展调度业务。同时,调度人员还应不断地总结经验,科学调度、精心组织,有力的保证矿井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的主要做法:对照标准,强化学习,提高调度队伍的整体水平

1.1 严格落实对调度工作的“四个”基本要求

①接好每一个电话,就是调度工作的大事。②处理好每一个电话,就是调度人员有工作水平。③做好每一项调度记录,就是调度工作的有心人。④以饱满的热情和文明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就是一名合格的调度人员。

1.2 坚守标准、细化考核

对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中的要求逐一进行落实,分工到人。对各类资料由调度台长每天检查一次,班组每周进行一次自检,分管副主任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自检,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处理和改进。对责任人按照《调度室内部考核奖惩办法》进行处罚,并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提高了调度人员的责任心。在日常调度工作中的图件管理、各类记录以及传真电文的上传下达,严格按照“细化、量化、表格化”的要求进行,及时做好图纸的更新。这样既做到了天天有闭环、周周有闭环、月月有闭环,又避免了以前检查中出现的疏漏。建立健全了各种记录并能认真填写,杜绝二手资料,提高了事故的可追溯性。

1.3 强化培训提高调度人员应急应变能力。

为应对各类应急突发事件,我们专门组织了对应急处理预案的“启动步骤”“、汇报程序”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学习、签字、考试。使每一名调度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并正确处理突发应急事故,提升了调度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1.4 强化调度人员队伍建设。

为实现调度人员的知识化、年轻化。在全矿实行公开招聘调度人员,经过矿领导组成的评委团层层把关,经过笔试、面试成绩考核,把那些在基层业务熟练、管理经验较丰富的同志充实到调度队伍中来。更好的为矿井生产服务,确保了调度员素质过硬、专业过硬。

1.5 做好日常信息处理。

对当天收发上传的各类传真电文、专题汇报、图表等按照标准化要求,有内容简要、收发时间、收发人、领导批示、并且按照领导批示要求逐一落实,办理完善后进行编号存档管理。每天早 7:00 以前调度员利用矿信息网络平台将当天《生产日报表》上传到矿副总以上领导电子邮箱,以便于领导及时查阅,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快速性。深入现场,实行跟踪调度。

2.1 生产调度工作要立足实际

调度人员必须具有深入现场、扎实果断的工作作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和准确地掌握生产活动中千变万化的情况,摸清客观规律,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所出现的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困难,积极完成生产任务。对原煤生产的各个作业地点、生产系统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正确指挥,使调度工作达到抓早、抓准、抓狠、抓关键、一抓到底的要求。

2.2 跟踪调度、落实会议安排事项

对矿安全办公会、早晚碰头会、生产平衡会、专题会和领导安排的事项,建立《调度督办事项表》,安排专人追踪调度落实。坚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跟踪调度制度,对没有按期落实的问题在每周的生产会上对责任单位通报批评,按照规定处罚,并限期解决,同时对问题继续跟踪调度直至彻底解决。

2.3 精心调度,均衡生产,抓好重点工程,确保矿井稳产高产

调度室坚持每天召开重点工程平衡会,会议有调度室主任主持,将各单位动态存在的问题及时平衡到位,一改过去那种生产会被动协调的局面,及时合理安排、平衡解决了生产系统和各环节的问题,营造了较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度室根据每月生产计划安排,积极优化各采煤队生产组织,对采煤工作面生产进行平衡安排,穿插检修时间,保证工作面正常生产时间。如遇特殊情况可动态的调整检修时间,这样既保证了矿井的正常原煤生产计划,又提高了设备检修的质量。

2.4 应对突发事故及时、快速反应,做好事故汇报

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快速和准确。所谓快速,是指对各种隐患发现早,采取措施处理快,向上级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反映情况快。所谓准确,是指对情况的判断准确,查找原因准确,采取对策准确。及时汇报、制定法案、采取措施、快速组织力量进入事故现场。

2.5 落实责任,抓好季节性工作重点工程的调度,确保矿井安

全生产每年的季节性工作也是调度工作一项主要内容,抓好季节性工作,突出“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坚持“超前预防、防治结

合”的原则,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强化管理。要强化对“三防”工作的计划、工程施工等工作的检查,按时下发“三防”工作意见。季节性工作的重点工程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对存在的问题落实闭环,编号存档。结束语

通过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经验做法,大大提高了调度人员调度工作的正确性、及时性和协调效率。发挥了调度指挥中心的作用,杜绝了调度指挥失误。确保了安全生产调度信息畅通,指挥畅通、及时、有力。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保证了矿井的长治久安。

2.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篇二

在煤矿生产中, 安全是重中之重,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宁肯放弃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 由于煤矿生产环节复杂, 很难杜绝事故发生, 这不仅为工人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 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 围绕计划任务来开展调度业务, 使各项工作都有序进行, 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1 严守标准 精细考核

生产调度管理部门要制定《调度质量标准》, 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都要按照这一标准执行。生产中各类资料要由管理人员每天检查1次, 各个班组每周开展1次自检,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开展讨论, 将问题遏制在萌芽中。各个工作环节的职责都要按照《安全生产调度责任制》落实到位, 增强调度人员责任感。在日常调度工作中, 各类图纸、文件的管理和移交都要做到细化、量化, 认真做好记录, 对于各类图表和文件, 都要按照领导批示逐一落实, 处理妥当后按照一定的编号进行归档, 这样才能避免工作环节上的疏漏, 方便进行管理, 要保证记录准确性和真实性, 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据可查。同时每天还要定时向领导上传《安全生产调度工作表》, 便于领导及时了解工作进度, 保证调度工作顺利开展[1]。

2 强化培训 快速反应

为了应对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 煤矿生产企业要专门组织调度人员进行《应急处置预案》学习, 建立健全一整套调度管理人员培训方案, 并在培训后严格进行考试, 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名调度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在培训过程中还要锻炼调度人员快速反应能力, 使调度人员能及早发现安全隐患, 尽快采取合理解决方法, 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救援, 防止安全事故扩大化, 尽最大可能保证及时救援遇险人员, 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3 强化队伍 提升素质

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中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能有序开展, 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就应不断加强调度人员队伍建设, 实现调度人员层次的科学化、知识化、年轻化, 不断提升调度人员业务水平。在招聘调度人员时, 各级单位和领导要层层把关、严格筛选, 严格按照笔试和面试的成绩来选拔调度人员, 同时将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基层工作人员充实到调度人员队伍中来, 保证调度人员素质过硬、能力过硬, 不断优化调度人员队伍建设, 提升调度人员素质, 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水平, 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2]。

4 立足实际 深入现场

为了使安全生产调度工作符合生产实际, 提高调度人员应急处置效率, 调度人员就必须深入煤矿生产实际, 对每个工作环节都要细致研究, 真正到基层中去寻找工作灵感,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及时准确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掌握生产活动变化情况, 掌握生产活动规律, 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做出正确解决方案, 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使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工作能保证煤矿生产顺利进行, 真正提升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精心调度 抓住重点

调度人员要针对煤矿安全生产每天召开碰头会、调度会和协调会, 各个部门在会议上对各自工作进行汇报, 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在会议上进行谈论, 改变过去被动调整的局面, 及时合理安排、平衡, 解决了各部门工作重叠、人员安排不合理等问题, 营造了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 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在会议上, 对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对问题进行处理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批评, 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调度管理部门根据企业每个月生产计划, 制定各个部门具体工作细则, 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安排, 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于安全生产重点环节要加强组织领导, 保证重点环节生产质量, 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处置, 防止造成更严重后果[3]。

6 落实责任 抓好季节性调度

做好季节性调度工作也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因此调度管理部门要做到“早计划、早落实”, 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不断加强领导, 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强化重点工作环节的预防措施, 安排专人对施工重点环节进行检查, 对潜在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 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 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建立问题跟踪制度, 对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都要有详细记录, 对每一个阶段问题的处理情况都要及时记录下来, 直至问题得以解决, 这样才能清楚了解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为今后调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7 认真记录 管理有序

调度人员要将每天的调度工作认真记录下来, 做好工作日志, 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报表, 不仅方便管理部门对调度人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也能防止调度人员工作中出现重叠和失误, 有利于对调度工作管理, 提升了调度工作效率, 防止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混乱。同时这些一手资料还可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为调度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利于安全生产调度工作科学化发展。

8 结语

随着实际工作中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经验不断积累, 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的水平和质量将会不断提升, 大大提高了调度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提升了调度工作效率, 确保了安全生产调度信息畅通、有序, 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维护了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许永卿.现代煤矿综合调度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风, 2008 (19) :22.

[2]崔立成.浅析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平台的功能[J].煤矿开采, 2008 (03) :76-78.

3.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篇三

关键词:煤炭生产;事故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42-01

截至到2003年,据统计世界煤炭资源总量大约在50忆吨左右,每年因煤炭事故的死亡人数大约在8000人左右。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丰富,月占有世界煤炭总量的35%左右,但是每年的事故死亡人数则高达6000人左右,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的事故死亡人数。这些事故人数还没有包含伤残人士在内,每年的伤残人数甚至已经高达20万人左右,是印度的10倍,与发达国家美国相比是100倍。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重大安全事故每年也至少有10起左右,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也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急需建立健全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极值,让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投入,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一、扎实开展安全管理三步走,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一)强化安全“红线”[2]管理。为了强化红线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并安排专人负责条例的监督与落实,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的“红线”,必须让每一位员工有清楚的安全意识。企业在适当时候,可以通过职代会表决、专题电视讲座、职工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文艺宣传、召开现场会及各级管理干部现场讲“红线”等多种手段进行宣贯,通过长期对安全管理的高压态势,对触犯安全管理“红线”人员的严肃处理,使得职工对安全管理“红线”更加地熟悉、理解和支持,对提升自主保安能力、实现主动预防、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减少“三违”和冒险蛮干行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二)实行薄弱环节管控。薄弱环节管控主要包括薄弱工序、薄弱地区、薄弱时段、薄弱人员和状态变化。公司每月、矿每周、系统每天及区队每班都组织对基层单位井上下全面排查、通过人、机、环和管的系统梳理分析,明确工作重点,使各级管理人员清楚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时时处处做好主动防范。

(三)实施岗位作业流程化管理。岗位作业流程化管理是在对各项工作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道操作程序和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对作业过程不断进行简化、优化而形成的一种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主要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是实现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

二、安全管理“红线”前期推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现阶段所采取的各种安全手段和措施没有真正得到高效的落实,在制约性和促进性上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无法搭建起一个安全保障机制平台,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以及优化。现在实行的“红线”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安全管理“红线”面太宽。其次是对触犯个别、有些安全管理“红线”的人员处理太重。最后是基层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不理解、抵触情绪,对于存在的触犯安全管理“红线”行为不敢管,不利于问题、隐患的管理。

三、对下一步推行安全管理“红线”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安全管理“红线”今后更好地推行,特提出以下几个具体实施方面建议:

(一)对安全管理“红线”进行分类管控。将现有的安全管理“红线”按照性质或可能造成的后果细分为三类[3],分别是第一类:性质极为恶劣或后果极为严重的,如“有扒、蹬、跳车及乘坐矿车和皮带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和“瓦斯超限不撤人仍继续作业的”等预计20条左右;第二类:性质恶劣或后果严重的,预计30条左右;第三类:性质极为恶劣或后果极为严重的,预计50条左右。

(二)划分权重。建立职工安全积分档案,详细记录每一名职工触犯安全管理“红线”及“重点”情况,矿井每月初通报上一月本单位职工安全积分情况。凡触犯第一类安全管理“红线”的,安全积分记100分;凡触犯第二类安全管理“红线”的,安全积分记50分;凡触犯第三类安全管理“红线”的,安全积分记30分;凡触犯安全管理“重点”的,安全积分记10分。

(三)责任追究。对直接触犯者个人处罚方面。凡安全积分记够100分的,工人解除劳动合同,管理人员撤职;凡安全积分记达到50分不到100分的,工人开除留用,管理人员免职;参加为期15天的安全学习班(进行安全约谈、现场说教、亲情教育、警示教育),按照1分20元的标准,向本单位财务科缴纳安全保证金,并对其进行黄牌警告,重点关注;凡安全积分记达到30分不到50分的,工人开除留用,管理人员免职;参加为期7天的安全学习班(进行现场说教、亲情教育、警示教育),按照1分20元的标准,向本单位财务科缴纳安全保证金[4]。

单位凡发生触犯第一类安全管理“红线”的,单位当月“双基”考核扣2分,分管系统领导当月“双基”考核扣3分;单位凡发生触犯第二类安全管理“红线”的,单位当月“双基”考核扣1分,分管系统领导当月“双基”考核扣2分;单位凡发生触犯第三类安全管理“红线”的,当月系统“双基”考核扣3分,分管系统科室当月“双基”考核扣2分;同一区队(科室)半年内发生多处触犯安全管理“红线”的,单位领导牵头,对该区队(科室)进行重点帮扶、管控。

(四)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安全管理责任体制,对安全绩效定期考核,通过煤炭安全生产相关部门,商业保险以及煤炭同业保险基金会的有机互动,综合煤炭企业内外部的影响作用,最终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的最优目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时还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结语

本论文的主旨思想是既肯定推行现有1+3安全管理模式所取得的成绩和起到的作用,但也指出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安全管理“红线”),探讨安全管理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胡方坤,杨林青,孙珍玉.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J].硅谷,2009(24):92-92.

[2]王国海.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4(38):124-124.

[3]李玲.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几项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7):105-105.

4.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篇四

王村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以突出预防,突出创新,突出人文化,突出全员参与这“四个突出”为特色,其本质是突出预防,特点是关口前移,关键是执行到位,基础是素质提升,保障是制度完善,作风是高严细实新。

我公司认真分析了王村煤矿管理过程中的先进方法、先进理念,并根据本公司特点进行了学习贯彻,将王村煤矿先进管理经验和公司现有安全管理相结合,努力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王村煤矿安全管理经验的学习、贯彻:

一、认真组织学习,做到融会贯通:

1、2011年9月9日,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公司班组长及以上人员观看王村煤矿管理经验录像,主要针对公司一线的管理人员。车间普通员工由车间组织学习观看录像,并做学习记录。公司各管理层人员认真思考和王村煤矿的差距,努力将王村煤矿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公司现有管理进行融合。

2、王村煤矿始终把“提前预防”、“以人为本”作为安全管理理念,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一句口号上,而是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进行严格落实,如让全体员工背诵“26条重大隐患”、“110条严重三违”。通过学习,我们公司在原有的“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上加深了认识,把安全理念作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并通过相关工

1作进行落实,使公司安全管理理念真正发挥作用,作为公司安全文化的基础。下发了《常见性习惯违章行为手册》,人手一本,使员工熟记于心,了解哪些习惯性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违章的发生,达到了事前预防的目的。

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

1、王村煤矿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不断降低事故发生起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司的形象,保证了矿工的生命安全。我们也意识到,当前社会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于企业也提出了安全方面的诉求。

我公司为给员工一个放心的作业环境,在员工进行作业前用工作危害分析法进行危害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护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不受伤害。公司进一步完善安全费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费用提取,加大安全投入,着力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上加大投入,创建本质安全型现代化企业。

2、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公司按照领导包片负责本区域的风险管理,各车间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确保风险责任落实到人。安全环保部组织技术部、生产部每月进行一次隐患排查活动,各车间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活动,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各项安全检查必须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整改难度较大的逐级上报,确保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及时消除隐患。

3、完善“反三违”制度。公司建立健全各项“反三违”管理制度,在开展“反三违”活动的同时,积极推行“反三违”承诺,使违

章行为与个人利益和荣誉挂钩,形成人人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1、王村煤矿通过做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规范了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对每一项工作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保证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我公司受到王村煤矿的启发,下决心要严格落实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中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因为管理制度就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就是各岗位安全工作的标准。今年10月份公司对下发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逐条检查,对各车间没有按照制度要求做的进行规范,对于制度中不合理的条款,准备开一次安委会进行研究修订。细化公司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员工作业行为,防止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造成事故。通过这些措施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落实事故预防原则,减少各类事故发生。

2、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关键装臵重点部位的管理。公司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认真落实“三级”安全监控制度,提醒公司承包领导按时到车间进行各项安全活动,督促车间认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重大危险源、关键装臵重点部位都在受控状态,实现公司安全平稳运行。

3、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自上而下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分级、分系统实施安全包片。所有副总经理以上领导参与车间安全责任承包,严格按规定到车间生产一线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各车间领导实行安全包片,做到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逐步构建以局部保整体、以个人保班组、班组报车间、以各车间包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为促进责任落实,公司实施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把安全责任与个人利益挂钩。在责任明确后,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加大对因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导致事故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四、鼓励创新,不断激励员工安全工作积极性:

本质突出预防,特色是管理创新,关键是执行到位,根本是激励机制,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明确奖罚,并进行公布,激励员工提出改善公司安全生产条件的措施,鼓励创新。制定了《安全环保部考核激励实施方案》,对于各车间在本月内没有发生违章作业行为,没有事故,违纪率不超过2.5%的进行奖励,提高了车间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

安全环保部

5.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篇五

作者 刘国强

[专业:矿业工程(第四期)]

【摘要】:煤矿安全管理是当今煤矿企业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达到高产、优质和安全的效果。认真学习并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学习;执行;方针

1、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煤矿多数是地下作业,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导致开采条件更趋复杂,重大动力灾害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差的原因,除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装备不良、科技水平低等因素外,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监察方式不能从政府层面实施有效监管,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难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是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体系构架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基本相似,也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轨道奠定了体制保障。在这一体系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也出现了很大改观。但目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出现,而且呈现乡镇煤矿最高, 国有地方煤矿次之, 国有重点煤矿最低的特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现有的监察、监督方式仍有许多方面的不足:

(1)在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下,要完成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任务,目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配置远远不够。

(2)目前的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动态系统监控

(3)现有的垂直安全监察体系导致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不报

2.2煤矿开采生产技术落后,特别是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在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国有重点煤矿与世界煤炭开采技术差距不是很大,甚至一些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我们的综合技术是有差距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我国数量庞大的乡镇煤矿中,有1/3甚至更多的煤炭是依靠落后工艺方式生产出来的。这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加大从业人员劳动强度,造成更多的安全隐患。

在煤矿经营管理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先进、高效,这缘于美国管理层

1面的基本技术、管理方法是成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元化的企业结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法治的传统,使美国煤炭企业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机构精干,权力分散,生产经营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安全管理实行严格的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国有重点煤矿大部分还在延续上世纪八十年代总承包制,可以说层层承包是大部分煤矿的选择。由于受煤炭经济长期不景气影响,在国内能赶上美国煤矿管理的煤炭企业很少。

2.3煤矿生产过程缺乏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加剧了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率。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 %以上。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2 规律,即在100 起事故中,有88 起纯属人为引起的,有10 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 起是人难以预防的,即所谓“天灾”。同样,煤炭行业80 %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现场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造成的。

我国国有煤矿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8—10小时之间,其它煤矿的从业人员工作时间还会更长。长期超时从事高强度的劳作,势必会降低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大了误操作的概率,增加了事故机率。

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开展(1)煤矿安全措施的人性化研究;(2)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可用性研究;(3)煤矿生产重大灾害的预防(警)管理支撑体系研究,开发相关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刻不容缓。

如何实现从安全是生产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着眼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心理是人在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理现象的总结,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应,达到抓住人心、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效果。因此,安全教育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厂后的安全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安全生产烙印。二是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以本单位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用活生生的事实影响员工、激励员工。三是利用安全心理的暗示效应,运用含蓄的、间接的办法,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常规教育。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法,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就会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倾向。

其次、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

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机器等物质的一切动作。在我们电力建设行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自动化操作、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安全行为不仅是个体自我保护行为,而且是生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总体行为。要建立起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把个人安全与总体安全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这套制度要站在安全行为者的角度来编制和操作,由安全行为者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就我们公司整体来说,因为企业生产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就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紧紧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建立和健全个人自我安全保护制度。主要是:员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指挥不执行;有权对违章的生产工序不交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设备不操作;有权不在违章的生产环境中作业。这就从行政法规上确立了员工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员工们说得好,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最大祸根是失职,最大隐患是违章。只要我们真正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当成生命之友,安全之伞,就能够站在安全生产的主题地位上,实现安全生产。

3、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建议

3.1应用信息技术,对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改变目前对危险源的单纯的人工监察方式

在煤矿开采现场,使用传感技术,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的动态数据采集,将数据结果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终端软件,可以对各煤炭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并实现自动预警。

3.2 应用信息生物识别技术,建立煤矿入井人员安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改变目前的事故报告体制,事故隐瞒不报现象

在各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具有精度高、对使用者侵犯性小、适用人群广等特点,而且由于没有传统意义上隐私权的担心,技术更容易获得用户的接受和青睐。目前在各行各业以各种形式推广应用,也给使用者带来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种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这种趋势正在以较快速度递增。因此,通过建立煤矿入井人员检测生物识别技术系统,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入井人员上下井唯一的识别问题,并使煤矿事故监测可以做到无漏报无隐瞒,有利于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层次,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在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安装运行远程终端软件,便可构成如附图所示的国家级煤炭生产人员安全监测多级管理网络系统。

3.3使煤矿安全检查方式从单纯的外部监察,转变为企业内在素质、观念和能力的提升,实现煤炭生产的本质安全

(1)实行煤炭行业各类从业人员准入制。

煤炭行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人,实行煤炭行业各类从业人员的准入制,重点对煤炭行业

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安全观念、最长工作时间、最低薪酬等进行核准监察,是实现煤炭行业生产本质安全的根本措施。

(2)应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生产方式,实现人、机和环境协调。

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综采设备性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其可靠性大大提高,然而综采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却没有带来矿井产量、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同种型号设备的生产效率与国外相比相差较大,这主要是影响采矿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作业可靠性没有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改善工作面环境,提高人的作业可靠性对于提高整个综采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另外从设备角度应加强对机器设备的设计管理,显示装置的信号适合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减少因信息传递混乱而引起的人为失误;控制装置要操作简便、省力;显示器、控制器的布局要合理;安全防护装置、人体防护用品要安全可靠;有缺陷的工具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实现本质安全生产。

(3)引入新的健康和安全标识、指引体系,推广先进的PDCA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

通过贯彻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切实执行,将被动管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过程,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4)在煤炭行业引入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HSE是勘探开发论坛组织最早提出,将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建成一个动态管理体系。在煤炭行业引入HSE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制定全国统一的《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实施程序编制指南》,在全行业加强HSE的理念和方法培训,逐步在各个煤矿企业推行HSE标准认证,建立HSE动态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企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能力,提高工人和管理人员应对安全问题和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促进煤炭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安全生产模式研究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6.煤矿安全管理浅谈 篇六

煤矿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话题。只有强化安全管理,严格制度落实,提高安全执行力,才能构筑安全屏障。煤矿主要作业点就是井下现场。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安全生产管理光靠领导重视、开会议、发文件是不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职工,注重单位内部具体日常化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下面就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选用好基层领导干部

1.1选用德才兼备的基层干部

一是要做到有德无才的不能任用。有德的人可以先培养成才后任用,在成才之前不能放在带班区长的岗位上。因为带班区长不懂业务,极易出现乱弹琴、瞎指挥现象,二是有才无德的不能用。无德的人责任心不强,利己心重,做事不负责任。

三是无德无才的不能任用。这样的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用之会坏安全工作的大事。

1.2选用干部要公开、公正、公平,杜绝卖人情

在领导干部选用期间,大多数人为了想上“一层”,出现找人托关系、请客、送礼等,被选拔上来的人一般技术水平差、文化知识少、工作能力差、责任心差,这不仅为以后的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还打击了部分没有选用上的技术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工作者的积极性,所以在干部选用好要杜绝卖人情、送礼、请客等现象,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1.3加强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

一是要加强基层干部的责任心教育,严肃整治只讲生产不讲安全、视安全工作为儿戏的坏风气,努力使每一位跟班区长“安全工作责任意识到位”。

二是强化遵章指挥意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基层干部是直接的指挥者和管理者,所以,必须带头做到吃透规程措施,熟悉管理制度,要求工人学习、考试的规程措施,基层干部也要参加学习和考试,考不好就不能带班,防止下井瞎指挥。对于那些只抓生产不抓安全的基层干部要给予严肃处理。

三是强化现场把关意识。煤矿安全工作重在现场,所以要求跟班区长必须强化现场把关意识。基层带班干部要把好现场工人遵章作业提示关,提高工人遵章作业意识。

1.4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要有完善的干部培训制度和计划,实施方案。

二是基层干部培训要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性要强要与实践相结

合。

三是基层干部培训要通过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干部的安全意识。如进行安全知识竞赛、专业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文艺节目汇演、,定期放影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录像,进行安全板报和宣传栏评比,安全集市等形式的活动,能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安全”意识扎根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心里,在平时工作中能自我规范行为,起到自我约束作用。要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专业队伍的教育,由于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事具体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监督和组织工作,又是企业安全责任人的左右手和参谋,所以,要求他们不仅有较广泛的知识、较全面的安全技术和组织能力,而且要熟悉国家制定的安全方针、政策以及安全规程、规定和标准。

2.强化安检部门的职责

安检员的职责落实,一直是困扰矿井安全的难题,始终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部分安检人员和矿级领导,就像猫和老鼠一样,老是在捉迷藏,面对安检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职业责任心也不高的现状,安检队伍能起的作用也大大折扣。既然设立了安检员,为什么现场安全隐患还是那么多,现场违章的情况依然存在,其中的原因,一是安全责任心不强,不少人可以说没有安全责任心。二是业务技术素质太低或者知识面太窄,看不到危险就在眼前。三是基层区队是得罪不起他们的,找个空气质量好的地方,睡上一觉或者闲谝一段,区队――安检人员,这不是两全其美吗?难怪好多安检人员,都成了出了名的“杠头”专家了。这几种情况绝不是个别现象,看来,他们也是在凭运气了,万一自己跟班出了问题,就自认倒霉吧。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违章现象与安检人员挂钩,由矿级领导牵头,不定期组织巡回检查,这一敲山震虎的做法,不妨试试。

3.充分发挥技术参谋的作用

在个别生产单位,存在副区队长比技术员官大的现象,年轻一点的技术员,唯唯诺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可以说是纯粹的抄写规程,没有根据现场的条件,编制切实可行的措施,而我们的审批部门,也就习惯了这种方式方法,一批了之,写的绝对没有错。向工人贯彻学习时,也是应付差事,念得滔滔不绝,而我们的工人,听得一头雾水,最后,一签了之。解决这一问题,矿技术老总必须严格把关,将不按现场条件写的规程或措施,坚决打回去重写,并追究科室审批人员的责任,同时到作业现场,查看、询问工人掌握措施的程度,相信,这类想象也就越来越少了。

4.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四抓”

4.1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我们理性的思维

去真抓、实抓、细抓、全抓,不能单纯就安全抓安全,要跳出安全抓安全,抓安全离不开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抓安全必须有一个好的氛围,要形成一个风正气顺人和的大环境和人人想安全、人人保安全的环境;二是必须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安全素质是决定煤矿安全程度的先决条件;三是安全是蕴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生产组织的“三个正规”循环,基层区队坚持均衡稳定正规有序和稳

中求进以质取胜的根本点的生产基调,都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4.2抓安全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做保证

安全系列规章制度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并抓好两个层面的学习,一是区队学,通过学习让干部员工知道应该怎么干;二是部门学,让各职能部门依法监督检查,知道怎么管。要通过安全系列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使安全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为安全生产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4.3突出日常安全管理抓苗头、抓倾向,尤其安监部门要做到履职问责,揭示管理

一是在日常工作中狠抓苗头性、倾向性、共性的问题,变事故的分析处理为问题的超前预防,单位要每周甚至每天进行解剖式处理,并公开曝光亮相,以此来告诫自己,警示大家。二是坚持责任源于权力,在其位谋其政,有权就有责,有责必负责,失责必问责。作为煤矿企业,我们更要把问责任制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强调履职问责,促进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

4.4抓安全需要一支素质良好,作风端正的安监队伍

一是要教育安监员牢记安全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用心用脑去研究安全、抓好安全。心态上要警钟常鸣,慎言好转,多找不足,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二是要发挥先锋队和主力军的作用,安监处不仅要发挥监管作用,还要在揭示问题,揭示管理的过程中把握动向,捕捉苗头,时不时地为大家敲敲警钟。三是在现场督查过程中还要加强沟通,自我纠偏。抓

安全不能吹毛求疵,牵强附会,那样很容易给违章者造成心里负担,反而不利于安全,所以我们要继续发挥仲裁委员会作用,允许对有异议的“三违”申诉,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各类三违进行分析处理,工作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基层单位沟通,从而达到达成共识、共保安全的目的。

5.积极采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入、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优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机、综掘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胶带运输监测监控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副井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等先进技术和装备。

7.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篇七

1 精细化管理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意义

(1) 推进精细化管理, 为煤矿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证。

煤炭企业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 推进精细化管理, 是实现煤矿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①通过精细化管理, 严格细化质量标准, 建立“纵到底、横到边,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岗位标准和操作标准, 能够使各项精细化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管理环节的“缝隙”, 使得不同岗位的员工按照各自的标准操作, 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 避免了盲目和随意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②煤炭企业, 每一细微之处, 都可能构成较大的安全威胁, 而精细化管理则是通过对每个细小环节的管理, 及时查堵漏洞、解决问题。大到一条巷道, 小到一颗螺丝、一根锚杆, 都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管理, 从而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确保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2) 推进精细化管理, 为矿井实现高产高效打牢坚实基础。

精细化管理是从全局角度出发, 按照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 要求控制现场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为每一道工序制定标准并使每一道工序结果符合规定的标准。根据煤炭生产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安全质量的要求,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控制。通过对工序的研究, 能够理顺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减少或取消多余的操作和动作, 形成科学、规范、顺畅的生产流程, 进而减少生产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

2 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方法

(1) 推进精细化管理,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要求企业必须确立职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并围绕着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 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 事事有人管”。①坚持以人为本, 凝聚企业合力。企业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把识人、用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并采取有效措施, 全方位营造和谐环境, 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在重视人才的基础上, 鼓励全员参与管理, 为企业发展献策出力。②倡导“管理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的工作作风。企业管理人员要踏实勤恳, 注重实效, 不摆花架子, 不做表面文章。

(2) 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根本在于制度。

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条不紊进行。①按照“安全、安定、提升企业素质, 全力打造平安、和谐、精益平煤”的工作思路, 制定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规划。②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级联席会议制度、班前会责任确认制度、干部工作作风管理制度、区 (队) 长和书记记分考核制度、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制度, 作为五项制度并严格考核, 提高全员的安全质量责任意识。③不定期地对地面、井下单位进行抽查, 并每月通报, 真正从源头上确保“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

(3) 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在领导。

精细化管理是“一把手”工程, 它的发力点在于抓落实。领导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组织者, 也是安全生产的指挥者, 具有决策、组织、指挥、创新和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职能。①推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 需要领导者发挥组织职能, 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制订制度和规则, 确保煤矿企业能够安全生产, 从而发挥“人”的作用。②领导者通过指挥协调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调动各个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进而实现企业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设想。

(4) 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成败在监督。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并消除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 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①强化干部现场跟班、带班制度, 对跟班、带班的时间, 汇报的地点进行明确规定。跟班干部与工人同上同下、跟班到点, 及时发现并处理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②加大动态检查力度。不定期对井下各生产系统、采掘面进行动态抽查, 查出的问题及时联系到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另一方面, 安监部门要对干部现场跟班、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充分发挥群监、保卫、青监、纪监、行政、女工等“六条线”及安全宣传文化和党员安全岗齐抓共管作用。③强化班组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事故是可防可控的”观点, 提高区队现场管理水平, 强化现场跟班区队长的安全质量意识, 真正实现在现场消灭安全质量事故, 在源头杜绝安全隐患。

3 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 推进精细化管理要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

目前, 国有煤炭企业还缺乏推行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土壤。一方面, 缺乏推进精细化管理者;另一方面, 缺乏接受实现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员工。在实践中, 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往往被看成是“吹毛求疵, 没事找事”, 难于落到实处。所以, 在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过程中, 一定要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增强凝聚力, 使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模式深入人心。

(2) 建立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精细化管理工作是关系安全生产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所以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 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建立长效机制, 把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安全生产任务、目标结合起来, 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实效, 而不是虎头蛇尾。

(3) 人员管理方面要精细化。

在实施操作过程中, 领导干部应做到以下4点:①民主管理, 以理服人。有事要多同相关人员商量, 征求众人意见, 集思广益, 不搞一个人说了算。工作中出现了问题, 要主动承担责任, 分析查找原因, 要尊重职工, 不以权势压人。②注意沟通, 以情感人。工作中有了矛盾, 不要回避, 要诚恳、耐心地去沟通交流;职工有了困难, 要主动、热心帮助。③多发现优点, 不要吝啬表扬。工作中, 要注意发现职工的优点, 引导职工改正缺点。④培养职工树立班组的集体观念。班组的收入、荣誉取决于班组每个成员, 要树立团队意识, 团结一心干好工作。

(4) 工作安排要精细化。

合理、准确地将每一个工作单元、工作日的具体工作量分配给每一位员工, 是实现工作安排精细化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对工作任务计划有预知能力:①安排工作的计划性。领导干部在安排工作时, 要事先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胸有成竹”, 对每一位员工的技能、体力、身体健康状况有清晰的了解, 这样才能在具体分工时, 量才使用, 做到工作安排无遗漏, 轻重分配恰当。②安排工作的超前性。在日工作计划的基础上, 还要有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 为日后具体工作精细安排赢得主动。③安排工作的周密性。材料准备是否齐全、措施是否传达、影响现场工作的外部因素是否解决等, 都是能否顺利开展工作、施工完好的保障需求。④安排工作要量化。凡有量可计的工作, 要有明确的数量计划, 在做数量计划时, 要估算每一个细部的劳动强度、劳动时间, 确保每一个工作过程的劳动力布局合理, 不窝工、不过量。

4 结语

安全工作是煤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抓好煤矿各项工作的前提, 只有进一步完善管理, 做到以人为本, 细化、量化各项安全指标, 并认真进行落实实施, 才能更好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摘要:阐述了煤矿安全生产中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提出了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积极作用。

8.浅谈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 篇八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

1.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作用及运行特点

机电运输设备在煤矿生产作业中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矿井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机电运输设备包括一般电气设备、井下电缆和提升绞车等,机电运输涉及的专业多,对技术的要求性强,所以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关系煤矿的开采和发展。

在煤矿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机电运输设备的任务繁多且重要,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下,机电设备系统超负荷工作,工作持续时间长,多数设备属于带病作业状态,在这些工作特点严重缩短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缩短寿命的使用下却得不得及时准确的维修,反而却还要应用与大需求量的生产项目,使用者往往缺乏计划性应用,只注重工作效率而忽视设备的保养,这更加促进了设备的损坏。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各大煤矿开采能力的普遍提高,为了不断的加深采掘工艺的工作面,使用者也相应的延长了机电运输系统使用时间,加剧了设备的工作量,这最终导致了机电设备安全风险的不断加剧。矿井的机电运输系统发生任何事故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不仅会无法保证生产的效率,最重要的是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有对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风险性有意识能力,重视机电运输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分析出隐患的成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积极防治,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保障矿井工人的安全[1]。

2.研究分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因素

2.1主观因素

2.1.1作业人员欠缺操作能力

在我国的各个矿井,如果发生井下机电运输事故,那么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矿井的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能力的低下。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关系到矿业工作的质量,矿井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为上岗的工作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有一些未经过正规的培训,文化水平低而且不具备专业的矿井机电知识,未完全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也会出现野蛮操作等,不正常操作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而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这些操作人员不具备查看危险和维修补救的能力,不能及时修补漏洞,这必然会对矿井的安全不利,长期以往,会在矿井下作业时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2.1.2缺乏安全意识和健全的责任制度

酿成矿井事故的最根本原因,是管理者缺乏安全意识,淡薄的安全意识是由于煤矿企业未重视安全基础工作,在我国,大多数矿井公司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只是形式,而且资质核审就是走过场,缺乏认真的指导和工作实践经验。发生任何事故后,公司并不进行彻底的追究,也不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这些都会使操作人员普对事故抱有侥幸心理。此外,健全的责任制度必不可少,要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必须落实机电运输工作的责任保障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谁的错误谁负责,只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到位,机电运输安全作业才能得到保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根据责任制度追究责任,就会减少责任认定不清和相互推诿的问题,也不会对矿井的安全造成恶性循环[2]。

2.2客观因素

2.2.1恶劣的工作环境

空气条件和巷道空间,以及供电状态等都是影响矿井机电运输设备的重要因素。首先,空气条件较为重要,井下作业的空气成分中包含有大量的瓦斯和灰尘,以及大量的水分,潮湿的空气容易使电机受潮,受潮的设备容易而发生腐蚀,大量的瓦斯和灰尘可能会因操作不慎而引起火灾,甚至爆炸。其次对于巷道空间来说,狭窄的巷道不便于运输设备,同时安检和检修也会不方便,不同的设备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会提高触电事件的可能性。巷道坡度也属于巷道空间的一种,坡度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倾倒和滑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运输安全。此外,供电状态也影响设备的安全,这是因为运行中的机电运输设备在运行中发生较大的负荷变化而容易发生短路,并且随着矿井掘进的深入,对供电电压的要求不断升高,对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2.2.2设备的质量问题

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井下潮湿的空气,电缆可能被腐蚀而出现表皮脱落,其他设备零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脱落,使设备不断受到严重影响而老化。老化的电缆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火花,空气中的瓦斯会在火化下致燃爆炸。其他的,如在提升设备中用于提升的绳索,经过长时间的提升压力会出现疲劳和失效。由此可见,机电运输设备需要充分及时的设备维护,大多数机电运输系统在高强度的运行后,必定就有安全隐患的存在,这些隐患随时导致事故的发生[3]。

3.加强机电运输设的备安全管理

3.1落实设备管理的制度

第一,树立安全责任意识。矿井公司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知识宣传,如加强井下安全措施的宣传活动,定期推出相安全知识讲座,进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指导,以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观念,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尽全力减少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完善职工的业务培训。业务培训时要与安全培训一起进行,密切结合理论知识于实际生产上,理论指导实践,加强文化水平较低的职工的安全措施教育,正确指导操作人员的实践,提高井下的综合操作水平和工作安全,井下模拟事故,加强操作人员危机处理能力。

第三,持有上岗许可证明。操作人员要求技术全面,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上岗许可证明。持上岗证的操作人员掌握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知识,是我国矿井发展以及安全所必须的人才。

第四,明确分管负责人,落实责任制度。各个矿井组织相关部门,划定分管区域,区域分配到个人,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人,可以采用奖惩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积极性。

3.2提高设备的维修维护水平

为保证矿井下的工作顺利进行,保障矿井的运输工作,必须提高运输设备的质量,这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检修的过程中,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缆和绳索,定时检修人员和运输车的质量,定期检查遗留的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不能等出现安全故障以后才更换,保证各种设备和配件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保障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4]。

3.3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

矿井工作条件对于运输工作至关重要,好的工作条件可以为运输工作提供好的运行环境。为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证空气干燥防止潮湿,减少尘埃的含量或者引进除尘设备,降低瓦斯的含量,保持良好的井下通风,保护用电的安全性。因为干燥的空气和低比例的尘埃可以保护机电设备,而恶劣的空气环境会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他,要定时安排工人巡查,尤其是注意最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发现安全问题立即修改处理。为避免漏电短路的情况发生,要早井下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参考文献】

[1]裴玉川,杨瑞.浅论矿山机电运输隐患的解决方法[J].科技风,2011,(19):52-52.

[2]马爱花,兰峰.带式输送机托辊的选用与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煤矿机械,2008,29(12):166-168.

[3]黄万.带式输送机托辊的实际选用[J].包钢科技,2011,37(4):11-13.

9.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篇九

一、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有差距,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

矿井机电较其他专业复杂,而现场监察中,基本上放在设备状况,是否失去防爆性能,一些表面现象掩盖不少深层次问题,缺乏对管理制度、安全性能、动态情况的了解。在监察中,自己去动手、去打开

开关、去检查各类保护、去翻阅各类记录资料,深入采掘工作面、深入机房、深入到车间、区队发现问题、督促被检单位整改的情况少。

2、设备运转时间长与设备老化

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由于历史原因,安全装备和设备投入欠帐较多,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对这些在用的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3、深部开采对机电管理的影响

随着矿井延深开采,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了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造成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鼓变形严重,导致管路、电缆受挤

压,这些都给机电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加大安全投入,就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

二、如何加强煤矿机电管理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

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监察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淮南矿业集团为搞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工技能等级达标培训工程”,普及中级工等级培训,凡在岗的综采支架工、矿井维修电工、地面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养等形式,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要完善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首席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提高机电安全监察员的整体素质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的机电监察力量,对煤矿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监察,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监

察,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要用铁脸面、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以身作则,摆正监察与被监察、监察与服务的关系。

3、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加大设备投入和改造

要争取国家政策性安全专项基金的扶持,采取多种形式的集资和融资,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要把好设备的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

4、积极采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入、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优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机、综掘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胶带运输监测监控

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副井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等先进技术和装备。

5、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10.浅谈煤矿基层安全管理工作 篇十

为了搞好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新中国成立开始便确立了“煤矿生产、安全第一”的方针。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煤矿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等均分别对煤矿安全作过重要指示,国家在落实“安全、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方针的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程。但由于井下环境条件恶劣,自然灾害严重,煤矿不仅未能消灭人身伤亡事故,而且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仍是任重道远、迫在眉捷的课题。基层安全管理作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拟予论述。

一、煤矿基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计划、决策,如果得不到贯彻,也只是纸上谈兵;一系列完整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那也只是一纸空文。一切正确的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来指导现实,才能转化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指令、规程、其实施的落脚点在基层。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要通过基层来实现、基层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可见煤矿基层安全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煤矿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煤矿安全生产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管理组织职工和用所具备的物质条件进行作业的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管理方面的缺陷加上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形成事故隐患,若人的不安全行为触及事故隐患,则会发生伤害事故。事故的预防,就是要消除事故隐患和违章行为。然而,煤矿用人体制导致农民轮换工变动频繁、文化低、素质差、业务不精,缺乏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能力。同时,多年来国家产业政策制约所形成的煤矿贫穷,不仅安全装备投入远远不足,就是生产设备也达不到更新改造的要求,物的不安全状态得不到根本消除;同样原因,没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基层管理者缺乏应有的培训和知识更新,仍然大多凭经验沿袭传统管理理念。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凡此种种,构成了既要抓好生产又要管好安全的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三、基层安全管理的困难性。

人是事故发生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因此,安全管理首先得管好人。管人的手段不外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管是哪种手段,往往会发生安全与生产的矛盾状况。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且解决安全问题又需要投入,而单位经济运行又十分紧张,如何解决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这就是基层安全管理最难的问题。另外,在安全处罚方面。对“三违”人员的查处,被人们称之为“得罪人的事情”,因为处罚涉及到“三违”人员自身经济利益,部分“三违”职工素质低,难以通过教育解决思想问题,对处罚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对安全人员产生报复行为。记得有一次,某队严重违章,造成设备损害的未遂事故,根据违章情节,井口按规定给予责任者相应的经济处罚。事后不久,查处人员的宿舍的窗子玻璃就被人暗中砸了三个大洞。其次,对某些关系复杂的连队干部安全考核困难。这些人违反规定需要考核,往往有上层说情。对这些人的考核和处罚,轻不得重不得。轻了达不到考核目的,起不到教育作用;重了这些人又会造谣“告状”,通过种种途径给你工作设置障碍。还有极少数连队干部,会找种种借口,将自己被处罚的经济转嫁给职工。经济问题是职工最敏感的热息,.稍不注意就会产生严重后果。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上级安监部门要来检查,井口临

时安排某连队干部一项工作,这位队干又安排到班上。结果检查时,该问题未落实,为此,井口给这位连队干部取消当月安全奖的处罚,而这位连队干部在对其所安排工作未落实的职工给予相应处罚的同时,变相地在该队队干头上多作相应奖金扣还于他,并捏造事实说是上级同意的。此事在该队产生不小**,幸亏井口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凡此种种,反映出基层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四、搞好煤矿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煤矿基层安全管理工作尽管有其复杂性和困难性等特点,由于它是煤矿安全各项规定、措施的落脚点,我们必须克服重重困难,确实把它做好。

l、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党性的高度来看待安全工作,提高认识、统一认识,确实把安全工作作为煤矿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始终坚持“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毫不动摇。必须认识到搞好煤矿安全工作就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2、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学习、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增强他们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的能力。

3、克服困难,加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和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力度,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隐患,对“三违”现象不姑息迁就,要坚决制止。严明纪律、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从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和提高安全意识出发,以杜绝“三违”为目的,情节严重的,不管是任何人,有任何关系,都必须严肃处理。

4、无论企业如何困难,必须想方设法保持必要的安全投入,同时加强管理和职工的安全培训,以弥补安全投入不足带来的缺陷。

5、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促生产。

6、安全人员、管理人员应该发扬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敢于碰硬,对“三违”人员必须铁面无私,不怕得罪人,不怕因得罪人而被别人给小鞋穿。

7、采掘机运通各专业、党政工团各条线必须齐抓共管、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确实抓好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克服怕得罪人,把违章看作安全部门一个部门的事,对“三违”睁只眼闭只眼的推卸责任的作风。

8、管理人员、安全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深入现场、深入实际,发扬“深、严、细、实”的作风,认真负责查处“三违”和督查隐患。

11.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 篇十一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108-03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大量的矿山、矿井对于我国能源短缺的局面产生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就是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大幅度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和事故危害性,但是与美、英等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差距依然很大,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严峻。因此,建立一套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煤矿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1.1 后果严重性

1.1.1 伤亡事故多,而且重特大死亡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自201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1日,我国煤矿总共发生了各类事故75起(其中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共58起),死亡人数达452人。在这些事故之中,死亡人数以3~9人的重大事故占主要部分。

1.1.2 巨额经济损失。一旦发生事故,不仅需要巨额的医疗费、抢救费、抚恤费,还有大量的工程设备、设施的维修费用以及由于停工而造成的间接损失,这些费用加起来是非常巨大的。例如,2010年10月16日,河南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班入井276人,升井239人,37人被困井下。该煤矿在2008年就由于发生了瓦斯事故,造成了2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0余万元人民币。

1.1.3 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大量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社会形象,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其参与国际资源开发市场的竞争会制造出极大的障碍。

1.2 管理复杂性

由于煤矿管理的复杂性,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是困难,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

1.2.1 事故的诱因较多。事故的诱因种类非常多,其中以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居多,死亡人数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和瓦斯爆炸为主。

2012年全国煤矿各类安全事故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其中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如图1所示。

表1 2011.1.1~2011.12.1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调查统计

事故类型突出透水瓦斯

爆炸顶

板运输中毒其他

发生次数20151711534

死亡人数153681203845919

由表1可知,煤与瓦斯突出(20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6%)与瓦斯爆炸(17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3%)依然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近年来矿井透水事故(15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0%)也逐年呈升高趋势。此三类事故大约占总事故次数的70%左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随着矿井深度的逐年加深,煤矿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2)瓦斯含量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抽采工作越来越难实施;(3)虽然煤矿生产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于地下探测、预报等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4)各地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投入不一。

图1 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

由图1可知,2011年煤矿事故有统计的死亡人数高达452人,虽然比往年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因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达153人,占总人数的33.85%。瓦斯爆炸造成的死亡有120人,占总人数的26.55%。透水事故遇难人数为68人,占总人数的15.04%。显然,在煤矿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中,突出和瓦斯爆炸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0.40%。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透水等造成事故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1)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2)预测技术落后;(3)煤矿管理不到位;(4)事故发生突然,人们来不及应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1.2.2 不可预知的特殊性。一些不可预见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增大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难度。

1.2.3 人员素质低。井下工人大部分文化程度低,主要以挣钱为目的,安全意识淡薄。

1.3 地质关联性

以2011年全国煤矿突出事故为例,经过统计发现,突出的往往发生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煤层埋较深,开采困难的地域,如贵州、湖南和云南等地。相反,煤层赋存较好的地域,如内蒙、东北和陕西等地出现突出的次数较少。

2 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查可知,即使是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五证一照齐全的正规矿井,仍不时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如2011年8月20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永安煤矿井下2321采煤工作面补切煤眼掘进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人死亡。这些事故的发生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开采行业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对大量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严重后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得出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在安全监管环境、安全认识以及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方面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2.1 在安全监管环境环节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我国煤矿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长期以来一直遵循“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模式,各个部门虽然一直都在遵循安全生产管理的思想,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仍存在这个那个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下列三种:

(1)由于煤矿所在地域,大多位于穷困地区,煤矿作为当地的财政收入,受到了多方面的保护,给安全监管活动制造了很多的障碍。(2)安全监管活动一直存在滞后性,绝大多数都是在矿难事故发生后,才会有相关的安全监察部门赶赴现场进行检查,总结事故经验教训,虽然处理了相关的责任人,但是对于事故的预防没有任何的帮助。(3)在生产管理与执法单位之间没有明确划分,虽然现阶段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但是由于生产管理人员与监管执法人员的重叠等复杂的关系,严重影响了检查的效果与形象。

2.2 缺乏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发展的滞后,现阶段人们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煤矿甚至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扣除或者减少安全措施资金以及维护费用的使用,这就导致了煤矿危险系数的急剧上升,另外一些矿井虽然在过去的工作中坚持了质量标准化考核,但却不及时更新相应的生产设备和监测设备。此外,井下工人整体素质较低,主要以挣钱为目的,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都造成在实际生产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

2.3 缺乏对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的重视

与以露天煤矿为主的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绝大多数煤矿都处在自然灾害较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这就造成了事故频发。此外,我国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普遍低下,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工具装备等方面普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对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立一套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管理,能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 安全规则体系

安全规则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内容。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煤炭工业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扩大立法审查的范围,梳理与煤矿相关的法律之间的关系以避免不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2)立法应紧密联系煤矿安全的实际,摆脱理想化。对从事生产和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的职责要明确具体,对安全事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界定也要有细致明确的规定,使执法时有所依据。(3)加大执法力度,对官煤勾结、权钱交易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要进行严厉打击。

3.2 监察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已经建立,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六点加强监察监督体系建设的建议:(1)建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垂直管理体系,即包括中央、省、地市及县在内的多级垂直机构来专管煤矿安全检查工作。(2)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监察人员的待遇,维护监察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安全监察人员队伍。(3)加大力度在安全监察人员安全隐患识别、安全监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的培训工作,通过加强案例剖析和规章制度培训来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4)要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法必依,依法行使监察权力。(5)对安全监察人员有功必奖、有过必罚。(6)建立公开透明的监察运行制度,通过网络、报纸以及电视等媒体及时披露煤矿安全信息和对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结果,以期望对社会和个人产生警示作用。

3.3 教育培训体系

从根本上提高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观念是当前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人本原理,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两方面入手,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3.4 赏罚体系

煤矿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惩罚和奖励制度,以达到更加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效果。实际中,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和个人,无论其是否酿成了安全事故,都要对其进行严厉处罚,使其不敢再犯;对认真贯彻实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和个人,应有明文规定的奖励或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等,从而使更多的人乐于遵章守纪。

3.5 安全信息体系

煤矿安全信息体系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现代煤矿安全信息体系的建设,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对安全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把安全信息作为安全监察工作或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信息机构足够的支持。(2)健全安全信息机构,完善安全信息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信息员队伍。(3)除了要充分发挥井下工作人员在安全信息搜集中的及时性、直接性的特点,还要扩大对安全信息搜集的范围,如对国外先进安全管理技术的搜集等,这对煤矿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安全信息的情况,吸取其他煤矿安全事故的教训,借鉴先进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从而实现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具有积极意义。(4)应加强煤矿安全信息的网络建设,扩大煤矿安全信息网络的覆盖面,从而实现安全信息的快速共享。

3.6 安全文化体系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安全价值观、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和防护器物等。现代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物质安全文化建设。要确保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可靠性。此外,还应要求工人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从事生产活动。(2)安全文化制度的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法规、标准,并使其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第一线。(3)心态的安全文化建设。心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4)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树立安全道德,具体而言,需要从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两个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史宗保.煤矿事故调查技术与案例分析[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2] 许亚平.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J].煤炭技术,2013,32(5):1-3.

[3] 郑伟.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 吴同性.基于文化塑造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

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5] 尚万新,廖由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浅析[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604-606.

12.浅谈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篇十二

1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煤矿机电管理理念的落后

当今煤矿企业发展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 但是其在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出相应的改进。很多煤矿企业仍然在错误地认为生产高于管理, 认为机电管理是从属于生产的, 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把机电管理看作是生产系统的一个从属部分, 而没有把其当成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系统区别看待。因此, 对于机电安全管理的缺乏也就不足为奇。

由于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并没有认识到煤矿机电管理的重要性, 因此出现了很多矛盾。当生产与机电发生矛盾时, 上级的裁决往往是机电必须给生产让路, 甚至不惜让主要设备带病运转、带隐患运行。对于机电安全管理在人力资源投入、物力消费等方面都不重视。很多煤矿企业的相应工作人员数量不足, 资金与经费缺乏, 从很多方面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机电管理的正常运转, 对整个煤矿的生产与发展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1.2 煤矿机电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都有待于提高

煤矿机电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关系到煤矿机电管理的重要因素,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机电管理人员素质存在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煤矿机电管理人员在对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很不到位, 在管理的专业素质上也存在很大欠缺。煤矿的机电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涉及到很多个学科和专业的相关知识, 这给机电管理人员提出了很多要求。不但要求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机电管理的重要性, 还要求他们能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 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弹性回旋余地, 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执行标准存在偏差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 煤矿的机电管理又有其独特之处, 一般战线较长、工作量大。这些特点都给机电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也给机电管理人员很难全面和动态的掌握机电运行最新状况带来困难。

1.3 机电设备的投入不足, 设备水平比较落后

由于管理、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限制, 很多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上的投入不足, 很多设备已经超期服役, 其使用性能已经大大降低, 并且很存在着很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样的机电设备必然很难完成其使命, 也难以发挥其功能,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机电管理的缺陷与不足直接的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这种差距便带来了恶性循环, 严重的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影响着安全生产甚至会为安全事故付出代价。

1.4 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机电系统的运行有其独特之处, 点多、面广、战线长。这些特点同时决定着监督具有一定的难度, 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 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机电管理的监督与检查通常会采用抽查的方式, 这就导致了监督缺乏全面性和实际效用, 甚至使得很多机电管理失察和失控。机电是一门极具复杂性和高难度的学科, 在进行现场监管的过程中, 一般仅仅可以对表面状态进行观察, 但是更深层次的、对于煤矿的生产具有更大影响的方面却无从检查。检查出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的, 因涉及管理部门单位相互交叉, 往往会执行不力或无法执行, 最终的结果是机电安全检查监督收不到整改完善、运行良好的实效。

2 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基本对策

2.1 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由于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 很多煤矿企业很难及时和快速的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机制, 但是这对于机电安全管理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应该建立和健全机电管理的安全责任制度。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和监督。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都要落到实处。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加深认识、提高警惕。建立机电运输设备、材料、物资采购的责任制, 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 建立设备运行中的检查规范, 明确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查、随时汇报、随时养护的实时监控机制, 保证设备运行管理的责任明确, 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并以此进行岗位责任考核, 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2 提高安全检查与监督人员的素质

机电安全检查与监督人员不但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机电管理安全的检察人员与监督人员的培养工作, 重点对其进行培养, 从各方面提高起素质和能力, 使他们不但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这样可以更好地在检查与监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也可以更好地做好公正和公平的执行任务开展工作。

2.3 积极倡导新的工艺和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要积极的推广新设备的应用, 要及时的学习和引进新工艺。要对所使用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率性进行判断, 避免所使用的设备出现投入太大而收益较小的情况。要尽可能的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最流畅的工艺, 同时还要注意作业点和作业面之间的数量, 尽最大可能的减少事故源的个数, 从设备与工艺上实现矿井生产的安全、高产、高效。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 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及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对于设备的进入与上线使用都要把好进入关、检验关与维修关, 保证设备的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符合安全标准, 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 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

结语

煤矿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其特殊性。煤矿企业的机电安全管理是一项极具复杂性和高难度的工作, 这给煤矿企业的机电安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煤矿企业只有在做好机电安全管理的前提下才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 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 我们应该把工作的重点进行适当调整, 全面认识和深刻总结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对于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及时的转变煤矿企业机电安全管理的深远意义, 掌握科学的方法,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 尽最大努力保证煤矿企业机电安全管理的高质量, 更好的为煤矿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机电安全管理在煤矿的日常运转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但是, 这项工作在日常的煤矿生产中常常会被忽视, 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现状, 介绍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应该采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忠江, 赵明星.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J].科技咨询, 2011 (06) .

[2]牛国亮.地方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煤矿安全, 2011 (04) .

13.煤矿安全管理培训浅谈论文 篇十三

摘要:煤炭在曾经的社会历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如今,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煤炭的作用和地位已经越来越低。我国不断地促进煤炭结构的转型,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但是,目前煤矿开采仍然是社会发展的一大产业。从煤矿产业出现至今,我国的煤矿事故频发,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尽管开采技术进步,但是煤矿事故依旧触目惊心,给受难者家属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损害。由此,国家及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煤矿安全生产。要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第一要义就是要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对策

引言

安全问题是任何一个产业生产活动都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从煤矿生产的特点来看,煤矿安全的重视是必须的。避免煤矿生产事故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首要任务就是在生产活动之前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只有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才能有效地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从而更好的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由此必须重视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培训,减少职工在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错误行为,从而促进煤矿事业安全发展。

一、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的意义

安全问题是个人最关心的问题,同样也应该是每个企业和国家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就是生产的主题,安全就是职工和企业发展的生命。我国的煤炭开采和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高,工作过程中很可能出现突发事件[1]。如果没有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储备,对面对极可能致人于死的突发事件就会束手无策。毫无准备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错失最佳的解救机会。国内每年都会报道相关的煤矿事故,反观这些突发事件,有很多的情况都是可以有效的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的。但就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相关事故没法合理的处理,这样就会引发更大的煤矿灾难。所以,基于煤矿企业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强对煤矿职工安全培训,以此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危险事故,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正常的企业活动的运转生产。安全是生产发展的第一要义,重视生命安全,就是重视人的基本权利。煤矿生产存在隐患,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国家强制要求每个企业在职工入职前、在岗期间都必须有相应的职工培训工作。煤矿生产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当然是符合国家的规定的,同样也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当今世界,是强调人权的世界,每个企业应该充分的重视个体的价值和作用。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有利于煤矿企业顺利进行。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较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就会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生产进程,企业生产效益和声誉都会受到影响。当今时代,每个企业发展都在讲要追求效益,安全事故发生,势必使生产效率降低,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经济平稳发展,也会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加强对煤矿职工的安全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生产发展现在还需要人力。只有通过职工培训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发展进程加剧,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出现。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以往的社会经验和技能很可能不合时宜,遭到社会的淘汰。所以任何企业在发展中,都应该有专业化的技能人才,以适应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由此可以看出培训工作当然是企业必须做的首要任务。对于入职的人员或刚接触新领域的员工应该给予相关工作的培训,这样才更快的适应工作的需要,为企业发展增添新的力量[3]。由于对煤炭需求的增加,企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都需要相关人员的操作,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将其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动力,以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引进设备材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有些人员如果不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教育,是很难上手操作的,有些材料设备如果处理或者操作不当,就很可能损坏设备或者伤害员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培训工作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于新技术和设备培训应该加强服务,最终让每个学员领会学习的内容,直到能自己单独上手操作。

二、我国煤炭安全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事故多发,煤矿安全存在诸多隐患。煤矿企业发展至今,对社会人员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较大,党和国家多年来一直重视对煤矿安全的管理措施,希望进一步避免或者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4]。但是由于煤矿发展自身的特点来看,煤矿事故仍然无法有效的避免。我国煤矿安全现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新能源需求结构的改革等一系列社会变革,煤炭开采有所减少,部分省市仅仅依靠煤炭产业发展已经力不从心了。但是,社会仍有一部分的煤炭需求。同时,社会发展中也存在煤矿事故。我国煤炭生产技术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由此造成的煤矿事故要多于发达国家。据报道,我国由于煤矿企业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6000多人,是世界上因开采煤矿而死亡的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而的时候,澳大利亚煤矿企业的安全已经得到了确保,没有发生人员死亡事故。我国人数较多,煤矿开采过程中基于对工资的需求,很多企业只注重对开采员工的招聘,不注重后期的培训以及新技术的引进,就导致同其他国家在煤矿安全上拉开明显的差距。另外我国煤矿较大事故多发,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对经济造成一定损失,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煤矿安全却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引导和规范,尽量避免这种较大事故的发生。一项重大煤矿安全事故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死亡人数少则上百,多则上千。这种关乎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命安全的煤矿产业,如果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会减少甚至避免这样的灾难。患难者家属失去家庭的顶梁柱,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政治建设都是不利的,这些影响涉及到国家的基本建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煤矿开采所造成的人员死亡或者伤病,对职工的赔偿,这些都会减少企业的收入,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总之,煤矿事故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安全事项,必须引起国家和企业的关注,一定要让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多方手段来避免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造成的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应该明白,这些问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要经历的一段历程。煤矿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和自然原因密不可分、同煤炭的需求和技术条件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5]。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人员素质的提高,这些影响因素都能够有效的避免。当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国家和企业甚至个人就应该关注那些突出问题,如何有效地避免像煤矿事故这样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问题,需要的是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尽量较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解决措施和对策

社会发展更应该注重对人权的关注,这些年,国家在各方面建设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都应该把保护人的最基本权益作为最根本的要求。为了促进我国煤矿产业安全发展,应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

1.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有效的制度保证才能使培训工作规范化以符合发动培训程序,避免在培训过程中降低培训工作标准和培训流程[6]。一整套的培训机制,是保证对员工培训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员工入职前、在岗期间都要通过培训工作,如何有效地培训员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就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并且严格的机制。不能对员工培训有任何的马虎环节,针对部分员工抱怨培训流程复杂,急于就职等工作,培训人员应该耐心的引导,告知在煤矿生产上所存在的隐患,让员工有心理准备工作。

2.加强教育宣传

煤矿企业生产中尤其是煤矿开采,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就发生事故。培训人员应该积极的加强宣传教育工作[7]。有些新员工根本不了解煤矿工作的危险性,仅凭职薪工资就跑过来就职,这种情况,培训工作者应该告知煤矿生产的危险性,让其有大致的了解,是否愿意继续从事这项工作。宣传教育,是要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向企业员工传输安全第一,工作第二。不要为了工作做有损自己生命安全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之中,职工应该不断地树立起安全意识,在突发事故面前本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当然,自救求生的技能也是加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能够明白如何在面临危险时利用周围的条件以及自身的知识解救自己和同伴。

3.重视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

员工培训不单单是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也应该对上级领导进行培训工作。管理者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会让下层员工疏于管理。这种不严格的管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就会放松警惕性,在出现突发事故时受到的危害就会加大。因此要加强对上级管理者的培训工作,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应对突发事件能够帮助下层员工做好急救措施。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级管理者相互之间交流经验、上培训班以及参加各种活动来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管理者的知识储备应该大于基层员工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4.注重安全“软”文化建设

虽说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煤矿生产是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大量的案例表明,安全意识淡薄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对此,安全培训工作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现有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上,以安全培训为抓手,增加职工的全面素质教育,同时注重安全“软”文化建设,培养干部及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感,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打造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以人为本”、“生命至尊”的本质安全理念,实现安全思想从“为企业”、“为领导”、“为别人”到“为了我”、“为家庭”、“为企业”的转变,共享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5.共同努力做好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针对的是要培训的员工,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培训工作人员的努力,同样需要各级参加培训的员工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共同做好培训工作。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培训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相关的知识,以避免在实际操作业务中出现问题,给自身甚至其他员工造成困扰甚至危及生命的事情。员工还应该把培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果在工作中不充分应用所学,那么培训工作就发挥不了的作用,培训的精力也就浪费了,不仅如此,还会给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所以工作者在培训后应该贯彻培训的知识,将其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6.有针对性的培训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就是基础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如果是老员工就应该展开持续性的培训工作,不定期的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让老员工在工作中注意安全防范工作。员工换岗,对新的生产设备和环境并不了解,同样也应该加强培训。培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以减少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提高培训的效率。另外,针对不同员工的性格和能力,有针对性的培训后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这些都是有必要的。

四、结语

煤矿安全培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煤矿生产既要保证企业的发展,又要注重员工的工作安全。社会生产力在不断的提升,更多的技术设备将应用到煤矿生产过程中,新能源的改进也将减少对煤炭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科学化的管理和员工的培训是促进企业安全经营的必要过程。煤矿企业要增强对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燕龙.论瑞能煤矿“1263”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42(3):186-188.

[2]蹇云亭.南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探讨[J].化工管理,2017(16):108-109.

[3]吴大明.煤矿安全隐患概念辨析与双重预防机制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2017,43(9):112-115+137.

[4]赵晓东,顾建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9):92-93.

[5]杨佳丽.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

[6]梁清.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组合干预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

[7]楚续品.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

上一篇:作文分离初一下一篇:高二政治水平考试的知识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