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那个星期天》知识点梳理

2024-12-19

六年级《那个星期天》知识点梳理(精选10篇)

1.六年级《那个星期天》知识点梳理 篇一

一、导入新课。

还记得那个第一次盼望吧,由“期盼”到“愉快”,到“耐心等待”再到“急切”,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那作者的期盼实现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

二、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读课文下午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____”划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用“____”划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我看着……我一声不吭”。这句话写出我的心理是怎样的?

(我想看看母亲还有多少衣服,看看天是不是晚了,心里渐渐失落、失望,但仍心存期盼。)

(2)“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越来越缥缈。”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

(3)思考:“我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今天是没有希望再出去了)

2、再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读课文傍晚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____”划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 “划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我现在还能感受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体现了什么?

(用光线的变化和声音,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

(1)思考:为什么说光线是“漫长而急遽”的?

(漫长:时间长,急遽:虽然等待时间很漫长,但是“我”却并不希望黑夜降临,希望白天能更长一点。体现出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2)“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我”无比的悲伤、绝望的心情。联想迢迢牵牛星中的“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可以感受到那种极度地悲伤,无以言表。“闭上眼睛”“荒凉”表明内心的绝望、无奈。)

3、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

从早上到傍晚,“我”的心情是怎样地变化的?

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

相对应的光线也产生了变化,哪些变化呢?你发现了吗?

(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两条线索并行,写出人物的心路历程。

三、再读课文、思考感悟。

1、思考:在那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那么她还是不是一位好母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一边亲吻我一边……对不起”

(从这些动作和语言中,表现出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试图来安慰我,看出她对我的怜爱。可以感受到母亲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劳作。)

2、可能有些同学会产生疑问:“我”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拉着母亲出门呢?一定要等母亲停下来呢?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体谅母亲的辛劳。“我”的失落和母亲的无奈,以及这种失落和无奈背后蕴含着的深厚的母爱。)

3、启发学生思考:虽然母亲没有兑现承诺,但是“我”并没有抱怨她。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母亲是想带“我”出去玩的,她很早就允诺过,可能迫于现实条件,一直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她始终沉浸于繁忙的劳作中,彻底忘记了承诺。“我”无声地哭泣惊醒了母亲,她于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道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理解妈妈的苦衷,先帮她干家务活,再出去玩。)

4、拓展阅读,扩宽视野。

将本文与曹文轩《草房子》的相关章节进行比较阅读。读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说说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各有哪些打动你的地方。

四、领会主旨,学习方法。

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

父母要能够兑现给孩子的承诺,不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忘怀的伤害。孩子也要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2、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借助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也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2)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事物,文章更加生动写实。

(3)本文运用多种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我”盼望出门的心路历程。

(4)提示我们正确地与家长沟通。

五、课堂小结。

《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小节。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文章细腻而委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六、布置作业。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所见的景物,体会“融情于景”写法的好处。走在小港中;奔跑在田野上;漫步在公园里。

2.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篇二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用于化简比。

3.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4.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比例是由比组成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5.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如:a:b这是比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a:b=3:4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联系: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3.六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 篇三

冠 guān(鸡冠花) guàn(冠军)

二、理解词语

苍穹:天空。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三、近义词

苍穹——天空 孕育——养育 摇曳——摇荡

硕大无朋——庞然大物 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四、反义词

摇曳——静止 硕大无朋——小巧玲珑

孤芳自赏——自渐形.

五、词语拓展

描写花的四字词语

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

春暖花开、繁花似锦、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

六、句子解析

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两个“又”写出了花儿们周而复始、四季轮回的生命旅程。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比作星星,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精灵般的花的形象跃然纸上。

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暗示了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既展示出了诗意的浪漫,也写出了现实的情景。

4.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写出了花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面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

5.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4.六年级《那个星期天》知识点梳理 篇四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血泪国耻(第一课时)屈辱的开端

1、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1840)年。

2、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出鸦片?(P2)

答: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经济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主,人们吃的、穿的、用的主要靠自己生产。英国商船运来的货物在中国很难卖出,但是,他们从中国运走的茶叶、生丝、药材、瓷器等在英国却十分畅销,许多白银流入中国。后来,他们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就用走私的方法,向中国大量销售鸦片。

3、什么是鸦片?它有哪些危害?(P3)答:鸦片,俗称大烟,有罂粟果汁提炼而成,是一种麻醉毒品。人一旦吸上了瘾就很难戒除。它会是人体力衰竭,意志消沉,骨瘦如柴,直至丧命。

4、(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

5、(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6、中国近代史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南京条约》

7、《南京条约》主要内容:(P5)答:(1)割香港岛给英国。

(2)五口通商。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员。(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8、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第二课时)火烧圆明园

1、(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遗址)是英法联军侵华的罪证。

2、法国大作家雨果把抢劫圆明园的人比作强盗,一个强盗是(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3、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

5、(1856)年(10)月,(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6、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是:(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 《北京条约》。

第二课 悲壮的抗争(第一课时)寻访刘公岛

1、(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北边缘的威海湾口,是个天然的优良军港。

2、(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建在刘公岛上。3、1894年9月17日,日军袭击北洋海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25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1895年1月20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4、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1895)年日本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

5、《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14)

答:(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简表:

(第二课时)刘公岛上的沉思

1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清朝封建制度的落后)。

2、从鸦片战争开始,(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先后被侵略者抢走,诗人(闻一多)写下《七子之歌》。第三课 探求救国之路(第一课时)戊戌变法

1、(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2、什么叫“戊戌变法”?

答: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戊戌变法”为何又称“百日维新”?

答: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4、“戊戌六君子”指的是(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5、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P21)

答:维新派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一些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下令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事先闻讯,逃到国外。谭嗣同等被捕后惨遭杀害,戊戌变法失败了。(第二课时)辛亥革命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成功。这一年是(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5、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6、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P24)

答: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7、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P25)

答: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是推翻了清王朝,但是辛亥革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课 来到嘉兴南湖(第一课时)南湖游船

1、(嘉兴南湖)(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P28)

3、(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4、(1919)年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创办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

5、(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8号举行。

6、党旗上镰刀和斧头的象征意义是什么?(P31)

答: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最早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李大钊)(陈独秀)。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工作? 答:他们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创办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希望?)(P28)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的革命掀开了新篇章。(第二课时)光辉的历程

1、列举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2、(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课 追寻先辈足迹(第一课时)创立人民军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

2、南昌起义的意义:(P35)

答: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人们军队建立了。

3、(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派遣(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4、(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井冈山会师的意义:(p35)

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道路。

6、红军长征原因:由于党中央在错误路线的统治下,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最后被迫突围,进行长征。

7、(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8、(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第二课时)抗击日本侵略者

1、(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中国东北,炮轰沈阳城。蒋介石正企图“围剿”红军,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命令东北军(绝不抵抗),东北三省沦亡,被称为(九一八事变)。

2、(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3、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经过

(八)年抗战,(1945)年(8)月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列举抗日英雄(杨靖宇)、(王朴)(李宗仁)、(刘清泽)、(彭德怀)。(第三课时)推翻蒋家王朝

1、日本投降后不久,蒋介石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与(1946)年(6)月发动内战。从(1948)年(9)月到(1919)年(1)月,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军队先后进行了三次主力决战,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改编国民党军队主力(150)多万人。

2、经过

(三)年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

3、(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蒋家王朝覆灭。

4、列举解放战争英雄(刘胡兰)、(夏明翰)。第三课 开国大典

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54)门礼炮齐鸣(28)响。

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600)多人。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中央人民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北平)改名(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有什么象征意义?(p48)

答:国旗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而团结;

国徽是由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构成;国徽用齿轮,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的表现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国徽是什么时候确定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会议通过。

6、(10)月(1)日是国庆节。

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 第一课人民当家做主人 第一课时(采访人大代表)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2、(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3、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制度。

7、各级人民代表通过(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真正体现。

9、国家主席:习近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德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第二课时(感受村民选举)

1、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候选人竞选演讲、村民投票、检票唱票、记票公布选举结果。

2、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都是我国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服务)的群众性组织。

第三课时(做合格小公民)

1、我们都是国家的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在我国,人一出生便依法享有(公民权),享有(人身权)权和(人格尊严),享有受(抚育)权、受(监护)的权利,享有(继承)的权利。

3、公民到了入学年龄,便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成年以后,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劳动)权。

5、公民临终前还有(处置财产)的权利。

6、班干部竞选的基本程序是什么?(P61)答:(1)公布竞选职位、条件及竞选程序。(2)组织报名。(3)竞选答辩。(4)民主投票选举。(5)当众公布选举结果。(6)新当选的班干部进行就职演说。

第二课祖国走向富强 第一课时(辉煌的成就)

1、(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建国六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3、我国农业生产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4、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的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

5、建国以后,人民解放军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即第二炮兵)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拥有飞机、坦克、舰艇和(原子弹)(氢弹)等比较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军队。

6、(“一国两制”)打开了回归之门。香港回归的时间(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的时间(1999年12月20

日)

7、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第二课时(迈向“小康社会”)1、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2、“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什么?(“小康社会”的六个更加是什么?)答: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六年级《那个星期天》知识点梳理 篇五

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归纳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代散文诗歌是珠玑满盘、流光溢彩。在这个单元我们读到了永具魅力的散文。吟诵了经久不绝的诗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盘中的大珠小珠吧!

学习扫描

● 学习航标

我们已经结识了古文,你能说说学习古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吗?

[解析]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诵读。读是学习古文的基础。只有吟诵才能增强语感,这样才能加深感悟和体会。第二要积累古文基础知识。如单元涉及的文化文体常识、作家作品;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第三要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作者抒发的情感、写作目的和阐发的道理)。

● 主题把脉

你如何本单元诗文的思想情感呢?

[解析]《〈论语〉六则》中,一、二、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方法问题;第四、五、六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问题。告诉我们如何学习,我们要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世说新语〉二则》意在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诚信,诚信是做人处世的根本原则。《伤仲永》让我们在惋惜之余,明白了后天学习是多么重要。天才永远出于勤奋。《木兰诗》是一曲传奇式的女英雄的赞歌。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女英雄形象;她集中代表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诗五首》或感慨、或送别、或倾诉、或思念、或豪迈慷慨,寄语深切情意悠长。五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中永恒的美丽。

● 难句理解

1、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解析] 华歆告诉王朗做人不要食言,既然已经答应就不要反悔。这与文章开头华、王态度形成对照突出华歆思维缜密、守诺负责的品质。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这两个分句采用了互文。此手法指上下相关的词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相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练。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将士们(“将军”“ 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百战死”),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十年归”)。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二年(虚数)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智做了讴歌和赞美。成语扑朔迷离由此句得出,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语时。

[解析]作者跨越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用未来的欢乐反衬今天的痛苦。诗句明白如话,却又曲折、含蓄、隽永,回味无穷。

学法指导

● 实词解释

实词是理解句子的基础,句子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实词呢?初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组词法。如“三人行”中的“行”,我们立刻会想起“行走”一词,行即走。再如。“既已纳其自托”句中的“纳”,指接纳、接受;“ 托”,指请托,请求。

2、因文定义法。即结合注释和文意确定某个字词的意思。学多同学知道组词法后胡乱组词解释词语,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学而不厌”中的“厌”,解释成厌恶。从字面上看似乎也通顺,但是结合“而”表示递进就知道解释成“满足”更恰当。

3、根据读音找通假字。如说(yué),通“悦”,译成愉快、高兴。再如邪(yé)通“耶”,相当于“吗”,表示疑问。需要指出的是本教材认为的通假字都有“现在写作‘„’”的标志(学过的通假字一般不重复作注)。

4、根据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或短语推断。“歆辄难之”中的“辄”,可以联想到成语浅尝辄止。推知解释为“马上”或“立即”。

● 诗歌鉴赏

本单元的诗歌鉴赏可用如下步骤(1)逐字翻译,把握诗意。诗歌的翻译常常要适当增添词语和调整语序。(2)分析意象,揣摩情感。一般哀景衬哀情(如“巴山夜雨涨秋词”),乐景衬乐情。(3)理解用典。用典分正用其意和反用。本单元“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就是正用其意。(4)本单元诗歌多为离别或思乡即离愁别绪。对地点位置的了解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5)还需要掌握常见的固定的意象的内涵。如月常喻思乡或团圆,鸿雁指思乡或家书,杨柳常暗示离别(扬花愁杀渡江人中的“扬花”)等。

基础乐园

●古诗常识介绍

1、古诗的分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体诗,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押平声韵;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律诗(8句)、绝句(4句)。律诗依次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连联要求对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多属于古体,绝句多为近体。

2、要学会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一些古典诗词。

A、感情:轻松愉快 激愤昂扬 哀怨悲伤

节奏:明快朗畅 急促有力 低沉缓慢

B、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一般:

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三拍(2/3,2/2/1,2/1/2)

七言诗的节奏是四三拍(4/3,2/2/1/2,2/2/2/1)

●文学常识

我国唐代诗人中有“大小李杜”的称呼,“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

你能说说本单元其他诗人都有哪些有合称的?是什么?。

● 通假字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同“攀”,牵、拉。

(2)尊君在不?不,同“否”。

你还能写出哪些?

● 一词多义

(1)学而时习之(表示顺承高兴);学而不思则罔(表示转折关系)。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东市买骏马(名词,市场)。

你还能写出哪些?

● 古今异义

(1)宁可以你急相弃邪?(古义:可,可以;以,因为。今义:可能,能够)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

你还能写出哪些?

● 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知识、新体会。)

(2)父利其然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

你还能写出哪些?

● 特殊句式

(1)省略句:又七年,还自扬州。(即“又七年,(吾)还自扬州,省略“吾”)。

(2)宾语前置句:何有于我哉(即有何于我哉)。

(3)状语后置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即日扳仲永于邑人环谒)。

请各举一例:

写作舞台

● 写法指导

本单元写作主要练习古诗改写。古诗改写是依据原文改变体裁、人称、或表现手法的一种作文练习形式。自然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改写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1、熟悉原文,把握主题。要认真领悟原文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主要故事情节。不要让改写中增删的情节违背原诗主题。

2、划分场景,展开想象。确定怎样取舍和组织材料,拟出提纲,考虑人称和语言的运用。注意人称的一致性,起急第三人称站出来说话,成了诗歌鉴赏。

3、古诗改写不是翻译。要认真阅读改写要求,做到既不违背诗歌主题,又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想象。

● 写作演练场

改写《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要求:

1、不违背主题;

2、第一人称;3有想象;

6.六年级《那个星期天》知识点梳理 篇六

询问职业还有一个句型是“ What + be+某人?”。

如上面的句子还可以说“ What is he ?”。

表示职业的词:worker工人 postman邮递员businessman商人coach教练 police officer警察 fisherman渔民 scientist,科学家pilot飞行员tamer驯服手 farmer农民assistant助手接待员teacher老师 cleaner清洁工doctor医生 nurse护士 dentist牙医 tailor裁缝 salespersons售货员 pianist钢琴家 2.---Where does he work?---He works at sea.当你想询问他人在哪儿工作时,用“ Where do/ does+ 某(些)人+ work?”这个句型。

我们通常用一个表示地点的介宾短语来回答这个句型。

介宾短语是由介词加上名词或代词构成的。

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at a university 在一所大学in a gym在一个体育馆 at sea 在海上on a boat在船上 at the zoo在动物园 in a school 在一所学校 in a car company在一家汽车公司 in a bank在一家银行 3.---How does he go to work?---He goes to work by bike.要询问别人的上班方式,可以用“ How do/ does+人物+ go to work?”句式来询问,回答时要用到”by+交通工具的单词“或者是on foot。

表示交通方式的词:

by the No.15 bus乘15路公交车on foot步行, by bus 乘公交车 by plane,乘飞机 by taxi 乘出租车by ship乘船 by subway 乘地铁by train乘火车 by bike骑自行车by ferry乘轮渡 4.What a great job!此句是由“what”引导的感叹句:“what”意为“多么”用作定语,修饰名词(被强调部分),单数可数名词前要加不定冠词a/an,复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前不用冠词。这类句子的结构形式是:

What+(a/an)+形容词+名词+主语+谓语+(it is).如:

7.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篇七

字:傣、端、桶、灌、鼓

词:凤凰、清水、泼水、象征、幸福、花瓣

重点句子:

1、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3、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4、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知识点

【字词学习】

字:乘、捉、刮、淹、趣

词:、考察、考察、奇怪、可怜、消失、研究

【重点句子】

1、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2、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因为能顶得住大风,也生存了下来。可怜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去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

【主要内容】

《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达尔文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发现了岛上的昆虫翅膀都不同,没有翅膀的昆虫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翅膀特别大的能顶得住大风,也生存了下来,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去顶不住大风,便逐渐消失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知识点

字:睡、掉、哇、脏、画

词:端详、参加、评奖、报纸、仔细

重点句子:

1、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着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吧的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4、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5、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玲玲的画》课后练习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另外

端详()

评奖()

时候()

及时()

2、给形近字组词

叭()铃()狗()脑()

趴()玲()钩()恼()

狗()详()坏()楼()

8.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篇八

一、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二、课文中心

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_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三、词语解释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_露:没有遮盖或遮蔽

四、重点语句体会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谁”不作为疑问代词,是“任指”,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_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五、泡泡语:我知道“大雨没喘气”的意思

9.四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 篇九

一、多音字:

1、倒 dǎo 摔倒 东倒西歪;dào 倒茶 倒背如流

2、中 zhōng 中间; zhòng 中奖

3、抡 lūn 抡大斧 lún 抡材(挑选材料)

4、劈 pī 猛劈;pǐ 劈叉

5、降 jiàng 升降;xiáng 投降

6、血 xuè 血液;xiě出血了

7、创 chuàng 创造;chuāng 创伤

二、近义词:

辽阔—广阔 茂盛—旺盛、茂密 混沌—模糊 黑暗—昏暗

漆黑—黑暗 滋 润—滋养、润泽 奔流不息—奔腾不息 缓缓—慢慢

周围—四周

三、反义词:

漆黑—明亮 上升—下降 辽阔—狭窄 茂盛—稀疏 枯萎

重—轻 清—浊 黑暗—光明 滋润—干燥 缓缓—迅速

四、词语解释:

1、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2、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 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3、奔流不息:指水急速地流动而不停息。

4、茂盛:生长得多而茁壮。

5、 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6、创造:做出了新的成绩或东西。

7、抡:用力挥动。

8、黑暗:光 线不足。

9、猛劈:使劲用刀斧由纵面破开。

10、缓缓:迟,慢。

11、浊:浑浊

12、降:落下。

13、 逐渐:渐渐

14、祖宗:一个家族的上辈,多指较早的。也指民族的祖先。

15、气息:呼吸时出入 的气。

五、词语辨析:

1、辽阔 广阔:都有宽广、宽阔的意思。

区别在于:辽阔还含有空旷的意思,多 用来形容海洋、土地、草原等;广阔多用来形容视野、天地等,有时可以换用。

例句:那是一片 辽阔的沙漠。

中国广阔的市场充满着机遇。

2、逐渐 渐渐:二者都有表示缓慢的变化之意。

渐 渐着重指一点一点无阶段性的变化,使用范围广,除用于人们的意识的过程、较长的活动外,还 可用于自然事物的变化;而逐渐则着重指一步一步有明显阶段性的变化,使用范围较窄。

例:天 气渐渐冷了,他的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六、词语听写:

宇宙 黑暗 上升 下降 气息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茂盛 滋润 创造 奔流不息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鸡犬不宁

后羿射日 叶公好龙 好娲补 天 八仙过海 开天辟地

七、隆隆的雷 飘动的云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滋润万物的雨露 美丽的宇宙

八、中国的神话人物:

盘古—开天辟地 精卫—填海 夸父—射日 女娲—造人、补天

后羿— 射日 仓颉—造字 神农氏—尝百草 燧人氏—钻木取火

愚公移山 哪吒闹海 嫦娥奔月 娥皇女英 共工怒触不周山

大禹治水 牛郎织女 巨灵擘山 八仙过海

百鸟朝凤 杜鹃啼血 刑天舞干戚 孟姜女哭长城 鲤鱼跳龙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知识点

课文主题:

本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课内问题: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第2自然段观察爬山虎的叶子

刚长出来的叶子:颜色——嫩红一嫩绿

长大的叶子:颜色——绿得新鲜;

排列——叶尖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3自然段观察爬山虎的脚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嫩红

◇第4自然段观察爬山虎怎样爬

爬墙:“触”“变”“巴”“拉”“贴”

变化:“细丝、直的”——“小圆片、弯曲”

◇第5自然段总结爬山虎的脚对墙的依赖关系

没触着墙:枯萎

触着墙:牢固

多音字:

鲜:xiān鲜花 xiǎn鲜为人知

铺:pù床铺 pū铺上

空:kòng空闲 kōng空洞

曲:qū弯曲 qǔ歌曲

生字组词:

虎:老虎 猛虎 虎牙 虎口 虎将 爬山虎

操:操劳 操持 操守 操场 重操旧业

占:占有 占领 占用 攻占 占优势

嫩:娇嫩 柔嫩 嫩芽 嫩绿 细皮嫩肉

顺:顺利 顺风 顺序 顺心一帆风顺

均:平均 均匀 人均 均衡 势均力敌

叠:重叠 叠加 堆叠 折叠 重峦叠嶂

隙:间隙 缝隙 空隙 嫌隙 无隙可乘

茎:根茎 茎部 茎叶 块茎 枯茎朽骨

柄:叶柄 把柄 笑柄 斧柄话柄

萎:枯萎 萎谢 衰萎 萎缩 萎靡不振

瞧:瞧见 瞧病 瞧不起

固:牢固 坚固 固体 固然 固执己见

反义词:

注意——忽略 新鲜——陈腐

舒服——难受 弯曲——笔直

仔细——马虎 牢固——松散

近义词:

舒服——舒适 均匀——匀称

空隙——间隙 拂过——掠过

好看——漂亮 仔细——认真

痕迹——印迹 逐渐——渐渐

相当——非常 牢固——坚固

形近字:

操(操场)噪(噪音)

占(占领)站(站立)

舒(舒服)抒(抒发)

茎(根茎)经(经过)

萎(枯萎)委(委员)

瞧(瞧见)憔(憔悴)

词语解释: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空隙:中间空着的不大的地方;尚未占用的不长的时间

拂过:文中指风轻轻吹过爬山虎的叶子。

叶柄:叶的组成部分之一,连接叶片和茎,长条形。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

逐渐:渐渐。

相当:表示程度高。

牢固:结实;坚固。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首先,要努力提高小学生的预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预习兴趣,才能够逐渐地培养起他们的预习习惯。比如,可以下午放学布置预习作业,第二天一早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好,看谁读得有进步。及时进行鼓励,以激发大部分学生的预习兴趣,如此四五次,学生都不用老师布置,自己就知道每天晚上回家进行预习了。

第二,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与要求。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并不知道预习时该做些什么。所以在每次预习之前,教师要告诉他们预习的目标和要求。有了要求,加之对学习新课文的“求知欲”,学生会在家长的督促和帮助下完成预习。预习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进度。

第三,要教给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

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学生预习时要具体做好3件事:一是读一读。读词语和课文。读课文,一般读5遍。1~3遍读准字音,第4遍读通顺句子,读出停顿;第5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点感情来。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多读几遍。二是想一想。课文中感兴趣的句子、词语是什么意思,生字怎么记住,如果孩子求知欲旺盛,他就会借助图画去研究。三是问一问。对于自己解决不了而急于知道的问题可以向父母或他人请教。如得不到答案可以在旁边画问号,到课堂上去解决。

第四,要放声朗读语文课文。

在语文预习中,放声朗读课文对于形成有效预习非常重要。俗话说“眼过十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课文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课文内容,思想意义,了解课文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课文结构、写作方法。读过几遍课文,其印象肯定会比“一默看”时深刻。

第五,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语文预习中,要让学生学会做预习笔记,这对预习的效果是非常大的。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做预习笔记时,可以在预习的课文上做标记;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把相关的资料、问题记下;还可以在本子上设新词栏、重难点等等,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当学生做到了这几点,听课的时候也就会比较容易地随着老师的串讲,理清老师讲课的思路,并且从中发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哪些解决了,哪些还不明白,通过听课、提问,获得及时解决。

第六,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

10.六年级《那个星期天》知识点梳理 篇十

四会单词 have a fever 发烧 have a sore throat喉咙疼 have a cold感冒 have a toothache 牙疼 have a headache 头疼 matter事情,麻烦 sore 疼的 hurt疼痛 nose 鼻子 tired疲劳的,累的 excited兴奋的 angry生气的 happy高兴的 bored无聊的,烦人的 sad 忧伤的,悲伤的 四会句型:

What’s the matter? 怎么了? My throat is sore.My nose hurts.我喉咙疼。我鼻子疼。

How are you, Liu Yun? You look happy.你好吗,刘云。你看起来很高兴。

How are you, Sarah? You look sad today.你好吗,Sarah?今天,你看起来很难过。

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1、ache是名词,它表示连续固定的疼痛,它是个体弱多病的家伙,身体部位名称是怕它了,哪个部位不小心被它跟上了,就倒霉了。earache耳朵痛,stomachache 胃疼,backache 背疼,heartache 心脏病 2、sore , ache 与hurt sore是形容词,表示“疼的、痛的”放在名词前或系动词be后,如:a sore nose 鼻子疼 My nose is sore.我的鼻子疼。

ache是名词,常常放在名词后,表示连续固定的疼痛,如:headache 头疼 stomachache 胃疼,backache 背疼,heartache 心脏病 hurt是动词,指“刺痛、使受伤痛”,如:he hurts his leg.他伤了腿。

这时我们还可以说“His leg hurts.他腿疼。”有时它们还可以表达相同的含义,如:I have a sore back==I have a backache==My back hurts.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词都可以这样转换,有些固定的用法是不能改变的。

3、What’s the matter? matter做名词时意思是“要紧事,麻烦事,问题”,在此用法中一定要加定冠词the。其同义句为:What’s wrong? What’s the trouble? What’s up? What’s the problem? 作为看病用语,它常用来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

4、might 与 may: might 与may 都可以表示可能性。might 在表示推测时,把握比较小,表示特别尊重对方,心里没底,更带有试探性。may表示一件事或许会发生(或是某种情况可能会发生)。

5、hear 与 listen: hear表示“听见,听到”的结果。如:I listened but I couldn’t hear anything.我注意听,但什么也没听到。

listen 表示“听,注意听,倾听”的动作。如:They are listening to the radio.他们在听广播。

6、关于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表示经常或者反复发生的动作。如: 我每天吃午饭。I have lunch every day.还表示现在存在的一种状态.。如:我姐姐是一位老师。My sister is a teacher.一般现在时态经常与 often(经常)sometimes(有时)always(总是)usually(通常)等副词连用,也经常与 every day(每天), every week(每周), every month(每月), every term(每学期), every year(每年), once a week(一周一次),twice a year(一年两次)等时间状语连用。

(1)一般现在时态分为 be 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和实义动词的一般现在时。

1)be 动词包括 am,is,are,中文为“是”,这三个词的用法要随着主语的变化而变化。“am” 用于第一人称单数(I);“i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are”用于第一人称复数(we),第二人称单数和复数(you), 第三人称复数(they)。

可以记住以下顺口溜:

am 是专门来管“我”,is 只管“他,她,它”,are 就管“你”和“大家”。

2)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 I am a teacher.(我是一位老师)You are his friend.(你是他的朋友)She is a nurse.(她是一名护士)以上三个句子都是肯定句。此类句子变成疑问句和否定句时,有些地方的语序和汉语不同,需特别注意。变为疑问句时,把动词 be “am,is,are”放在句首,回答时也要使用 be 动词;

变为否定句时,把表示否定的not 放在“am is are”的后面,其中可以简写为:

is not----isn't are not----aren't am not 没有简写形式。

如:Am I a teacher? Yes, I am.(No, I am not.)Are you his friend? Yes, you are.(No, you are not.)Is she a nurse? Yes, she is.(No, she is not.)注意:如果 are not, is not 放在句尾时,不能使用简写,必须写出整个单词。

否定句为:I am not a teacher.You are not his friend.She is not a nurse.3)如果句子的动词不是 be 动词“am is are”而是其他实义动词, 疑问句和否定句要借助于助动词“do”或者“does”,也就是说 be 动词和实义动词原形不能同时使用。

这里的“do” “does”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帮助构成疑问句和否定句。一般疑问句读时必须用降调。

“do”和“does”的使用要随着人称的变化而变化。请看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区分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I go to school every day.He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I don't go to school every day.He doesn't go to school every day.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Does he go to school every day? Yes, I do.(No, I don't)Yes, he does.(No, he doesn't)这两组句子中,由于人称的不同,句子的结构也不同,具体如下:

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肯定句为:主语 + 动词的 s 形式 + 宾语 否定句为:主语 + 助动词 doesn't + 动词原形 + 宾语 疑问句为:Does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宾语 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也要使用助动词 does.注:第三人称单数用了 does 后面就不用动词的 s 形式了,而用动词原形。

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态, 除了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外,其余都用动词原形。当主语是其他人称时,肯定句为:主语+动词原形 + 宾语 否定句为:主语 + 助动词 don't + 动词原形 + 宾语 疑问句为:Do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宾语 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也要使用助动词 do。

上一篇:感恩演讲稿感恩领导下一篇:成功之路: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