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2024-09-21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共6篇)

1.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篇一

201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6题,第1至13题为思想品德试题,第14至26题为历史试题。每题2分,共52分)

(2014·江苏徐州)14.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B.丙C.甲、乙D.甲、丙

(2014·江苏徐州)15.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 东晋 金B.东汉 南宋 隋C.蜀 东晋 隋D.蜀西夏元

(2014·江苏徐州)16.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2014·江苏徐州)17.为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今年,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A.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B.签订《南京条约》

C.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市D.日军占领东三省

(2014·江苏徐州)18.《海国图志》成书后(如右图),“许多守

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

之一炬”。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这部书()

A.学习西方的主张打击了守旧派的盲目自大

B.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顽固守旧思想相违背

C.“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D.暴力革命的主张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014·江苏徐州)19.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

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

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A.中日关系改善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交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014·江苏徐州)20.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

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

说明海峡两岸()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2014·江苏徐州)21.2013年12月15日,月球车“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追溯历史,新中国在同一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C.导弹核武器的成功研制D.“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

(2014·江苏徐州)22.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ABCD

(2014·江苏徐州)2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25年前,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

A.主权在民B.议会至上C.君权神授D.三权分立

(2014·江苏徐州)2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时满足“闪击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著名战役是()

A.法西斯进攻苏联B.珍珠港战役C.法西斯进攻波兰D.台儿庄战役

(2014·江苏徐州)25.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下列关于新旧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2014·江苏徐州)26.下列图标所示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

①②③④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6小题,共48分。第27至29题为历史试题,24分;第30至32题为思想品德试题,24分)

(2014·江苏徐州)27.(6分)历史时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轨迹,但也打破了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宁静。让我们展开历史的画卷,去见证科学技术的威力。请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在空格中填写相关内容。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

(1)图一为英国人瓦特。他于1769年研制了改良的▲,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200年前,英国工程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2)图二是美国“发明大王”▲,人们称赞他为“打开▲时代的领袖”。

(3)图三是美国人▲制造的四轮汽车,其使用的动力机械是▲。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

(4)图四为中国近代某条约签订场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寻求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5)图五为小高炉群,反映的是中国1958年掀起的“▲”运动,这场运动在工业上的主要表现是▲,该运动造成了农田荒废,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6)工业革命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场手工业逐渐被▲生产所取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是“污染”、“拥挤”也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另一“礼物”。

(2014·江苏徐州)28.(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史料:郑和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他留下了一份伟大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就是要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伟大理想。——毛佩琦《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推论:郑和下西洋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维护了世界和平。()

(2)史料: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孙中山推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

(3)史料: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推论:陈独秀提出的民主、进步、开放、科学的思想,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

(4)史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毛泽东《矛盾论》

推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5)史料:为了牢记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新华社推论: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

(6)史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各种当时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饮荼、饮非洲出产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的风尚。——《世界通史》推论:新航路开辟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2014·江苏徐州)29.(12分)综合探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主席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保障粮食安全。徐州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围绕这一课题,搜集多则史料,进行系列探究。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参与活动,回答问题。

【世界篇】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

——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苏联真相——对l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新经济政策给了农民怎样的“自由自主权利”?斯大林执政后,逐步形成了什么经济体制代替了新经济政策?(2分)

材料二“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须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l929—1933年间,有l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大萧条”中美国的农业现状。罗斯福新政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分)

【中国篇】

材料三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唐太宗

(3)唐太宗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治国思想?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

材料四毛泽东早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变农民的地位,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材料五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5)据材料五,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综合篇】

(6)综合分析上述古今中外的主要案例,指出不同国家(或政府)解决粮食问题的共同目的。(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部分l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第29题12分。共24分。)

27.(每空0.5,共6分)

(1)蒸汽机;史蒂芬孙;

(2)爱迪生;电气;

(3)亨利·福特;内燃机;

(4)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

(5)大跃进;全民大办钢铁;

(6)生产技术;大机器;

28.(一个l分,共6分)(1)×;(2)×;(3)√;(4)√;(5)√;(6)√。

29.(1)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1分)实行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体制、斯大林模式)。(1分)(2)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农民破产。(1分)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1分)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1分)(3)重视民生。轻徭薄赋。(2分)(4)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5)贫穷落后,粮食短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6)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分)

2.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篇二

(一)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1—6页为试题部分,共4大题24小题,满分14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

相应的位置上。

3.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涟漪(yī).

C.馈赠(kuì).瞋视(zhēn).污秽(suì).B.迁徙(xǐ).诘责(zé).D.撺掇(cuān)啜泣(zh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眼前的老人,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皱纹,一看就使人感到这是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B.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已经蔚然成风。....

C.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更加飞黄腾达,可以作为艺术反映的题材更加丰富....

多彩。

D.在新居,我把你赠送的电子台历摆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材料链接】

2010年2月3日,从中国烹饪协会传来喜讯:湛江市被正式授予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称号。湛江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城市。港城又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它提升城市品位,也奠定了作为粤西城镇群中心城市的地位,对于繁荣我市的餐饮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湛江争当粤西振兴发展龙头都颇具现实意义。在得知湛江荣获“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称号后,湛江电视台将组织一次湛江海鲜美食的推介活动,请你参与到以下活动中来。

(1)本次活动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宣传口号,宣传口号要求富含时

代气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宣传,要体现出我市在海鲜美食方面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字数不超过16字。请你拟上一条。(2分)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 5.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湛江被评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但在打造稳固这一品牌上我们还可以做得更

好,请你提两条对“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品牌建设的意见或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5题。

(一)湛江在前进

①金秋时节,秋风送爽。动人心弦的南海涛声传送着阵阵喜悦,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国庆日中,海滨城市湛江更显得熠熠生辉、令人神往。

②去年国庆节期间,老同学谢卫华从省城广州回湛江探亲,老同学相逢,喜不自胜,无所不谈。我们在品茗畅谈中,透过酒店明亮的玻璃窗,只见开发区高楼林立,高档酒店鳞次栉比,宽敞的大道上车水马龙,眼前一片繁盛景象,不禁为开发区从过去一张白纸发展成为今日颇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中心区而赞叹不已。我们都说,湛江在前进了!

③当一个人的命运与一座城市捆绑在一起,他对这座城市就很在意、很上心;他对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就很关注。当时我们就是这样的心态。每当我们看到新盖起一座大楼,新建设一条道路,都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湛江每前进一步都感到欢欣鼓舞。④开发区是湛江发展的龙头,它的建设发展最受我们关注。记得在1984年的夏天,听说开发区的人民大道铺好了泥土路基,兴奋之情难以抑制,我立即和老同学相约,一起骑着自行车,并携带各自的恋人,顶着炎炎酷暑,从赤坎住地出发,直向开发区人民大道奔去。一路上只见机声隆隆,尘土飞扬……建设者们以勤劳的双手劈荆斩棘、移山开路,犹如浩浩南海,惊涛拍岸;又如大风飞扬,摧枯拉朽……一条宽敞笔直的大道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虽然当时开发区还是一片空白,一座建筑物都没有,但我们的内心已足够激动,热血足够沸腾。在我们心中已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仿佛眼前已矗立一座现代化新城……

⑤现在,开发区人民大道贯通了,把赤坎与霞山两个新旧城区连在了一块,改写了过去流行于民间的贬唱湛江的顺口溜“一个城市分两块”的历史。开发区这个新的引擎助推湛江经济起步发展,犹如矗立于开发区中央的风帆雕塑,湛江这艘巨轮开始“扬帆博浪,走向世界。”

⑥“人心齐泰山移。”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发展,大政方针、目标策略固然重要,但人心更为重要。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才是我们湛江事业取得胜利的法宝。回望湛江历史,鹤地水库、青年运河、东海大堤、湛江港的建设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这些历史经验已成为湛江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湛江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发崛起的精神力量。

⑦放眼观望,雄伟壮观的海湾大桥犹如一道彩虹把开发区与坡头区、海东新区连在一起,海东新区的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多少年来“一湾两岸”的城市建设构想已变成现实展现在眼前。再往远处眺望,似乎看到东海岛展翅腾飞的英姿,隐约闻到开发建设的隆隆机声……东海岛已纳入开发区新的版图,随着中科炼化项目以及钢铁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落户,她又成为湛江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我们相信,我们湛江人民会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不但

要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而且要向实践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把握规律、增长本领、增强创新能力。我们的政府还会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依法行政等多方面加强“软环境”的建设,提高湛江的美誉度,从而更好地为钢铁等大项目的建设和湛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努力的。

⑧今日的湛江人民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姿态,以更加自信的雄心壮志描绘着湛江未来美好的蓝图……

⑨我们相信,再过5年,我们再相约来这里喝茶时,湛江的面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谈起湛江我们更加感到自豪。

⑩因为,湛江在前进!

(选自《湛江日报》,有删改)

7.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文章用哪些具体内容论证了这个观点。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④段说“开发区是湛江发展的龙头”,请你通读全文,谈谈为什么这么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析文章第⑦段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中科炼化项目及钢铁基地等重点项目即将落户湛江,将快速带动湛江的经济发展,我们湛江要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进来,你觉得应该从哪方面努力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建议。(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点燃一个冬天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

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吸。”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汽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作者:游睿)

1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

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12.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女人。(3分)

13.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4分)

表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深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16.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3题。

(一)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4分)

(1)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2)秦王怫然怒怫然:...

(3)天下缟素缟素:(4)寡人谕矣谕:...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

B.安陵君其许寡人 .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醉能同其乐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概括文中讲述的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注】①氓(méng):百姓。②绝:渡。③寻常:长度单位。古人以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

常。④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2分)

A.永之氓咸善游咸:都.

C.有项,益怠益:好处 .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谈谈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或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吾腰千钱腰:腰缠 .D.何不去之去:丢掉 .④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翻译成现代汉语。(3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60分)

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最活跃,感觉最灵敏,身体最好动,想象最丰富的年龄段,让一切充满活色鲜香似乎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但现实背景下,过快的生活节奏,过重的学业负担,过剩的营养搭配,过多的感官刺激,常常也令大家感到疲惫和厌倦,每当这种时候,如果大家能够忙里偷闲,搁下你的书本;快中求慢,减缓你的脚步;闹里取静,放松你的身体;苦中求乐,转移你的视线……或许你会发现那课间的一次走神,那午后的一会小憩,那家中的片刻独处,甚至于一顿野蔬,一次漫步,一个凝望,……都会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欢。

请你以“清欢一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

3.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篇三

第一部分(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3分)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黯淡或绚()烂,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深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xiāo()中,被镌上深深浅浅的印hén()。

2.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①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②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③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3.默写古诗文。(8分)(1)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2)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3)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4)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5),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7)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庆典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其中一点,正如《论语》中所说:“。” 4.综合性学习。(7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去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如今,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姊妹篇“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唤起了观众对成语这一中国特有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此档节目4月18日开播,7月6日结束。

【材料二】成语是汉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它大多来自传统经典著作,高度凝炼,自成语境,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1)根据材料一,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不要出现具体时间)。(1分)

(2)作为材料二的佐证,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并写出其中一个成语的出处。(3分)

举一反三 豁然开朗 一鼓作气 心旷神怡 曲径通幽

成语 出自(3)某校八年级组织学生收看了“中国成语大会”,并准备在年级也举办一次“成语大会”。请根据下列同学对电视节目的议论,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当面向年级组织话动的老师提一些建议。(3分)

小A:节目中的一些成语在生活中很少用到,没什幺意思。

小B:看来看去,比赛还不就是少数人的事?

小C:看出来很多选手赛前都作了充分准备,但死记硬背的东西能长久吗?

第二部分(40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10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宇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①② 【乙】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粱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辍耕之垄上()(2)若为佣耕()(3)毋妄言,族矣()(4)皆已惮籍矣()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人敌,不足学。

译文:

7.甲、乙两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描写方法各有何共同点?(3分)思想性格: 描写方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8-10题。(8分)

手机是条“贪吃蛇”

①过去的10多年里,随着技术进步,手机已经越来越神通广大。它就像当年那款游戏中的“贪吃蛇”,在通话的“本能”之外,已经吃掉了演播上游戏机、卡片式相机,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和录音笔等设备,现在,它又咬住了电子导航、移动支付等猎物,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让卡西欧等老牌公司掘失惨重。

②个人用品也成了这只贪吃蛇进攻的目标,手环、手表、眼镜一类可佩戴设备,大有被它吞噬的趋势;就连牙刷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也被它叼进了嘴。最近,已经有生产商推出了一款电动牙刷,可以根据使用者刷牙时对手柄的压力,采集口腔中每颗牙齿的信息,在手机上生成牙齿情况的全息图,并定期生成牙齿情况报告,提出健康建议,甚至帮助使用者与牙医进行信息交流。

③手机已经进化成为社交生活的路由器,人们日惯了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甚至离开它就无法正常沟通,手机依赖症和交流恐惧症开始在人类社会蔓延。

④手机,看上去已经无所不能。当客厅里的电视、书房里的电脑、卧室里的睡眠记录仪、盥洗室里的牙刷,乃至车库里的车辆都被手机一一攻克后,谁会是电子设备们最后的堡垒?

(选自《财经国家周刊》2014年第7期,有删改)

8.根据选文,说说手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3分)

答:

9.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答:

10.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看上去”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2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

折磨是一种赐予

魏清素

①似乎每个人一生中部会遇到这样的人:他总是与你过不去,处处为难你,不停地挑剔你,否定你。你可能会怨恨:为什么总是折磨我?可是,就在他的苛求中,你在不知不觉地成长。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些,从整个人生的大格局来看,这些折磨恰恰成就了你。

②当蝴蝶还是幼虫时,住在一个出口很小的茧中。要想破茧而出,它必须通过那个小小的出口。这个过程需要它竭尽全力,很多幼虫因此丧命。有人觉得蝴蝶太可怜了,就用剪刀把茧上的出口剪大了一些,让幼虫很容易地从中出来。但是它们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

拖着一双翅膀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小小的出口就是帮助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只有经过了出口的挤压,两翼才能顺利充血,幼虫才能蜕变成展翅飞翔的蝴蝶。

③其实,人与蝴蝶一样,也要经历破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生命的韧性和厚度。苏东坡固“乌台古诗案”被眨黄州,身处荒凉,远离亲友,身心备受折磨。这一切,却带给他更多的体验和思索,最终他实现了精神的突围,艺术才情也获得了整体蒸馏和升华,千古绝唱《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峨》相继诞生,岂止苏轼,人类之明之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哪-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磨砺?折磨是人生的必修课,它最大限度地考验一个人,而人生的最大值也正在此中求证。

④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面对折磨,不必抱怨,不要退缩,这些都是你成长的机会,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不要去祈求什么“剪刀”的帮助,那只能萎缩了你成功飞翔的“双翼”。

⑤蝴蝶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成长中的人,只有经历世事的“折磨”,才能迈向成熟和成功,正确地面对“折磨”,并藉此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节选自《这些事,现在明白还不晚》,有删改)

11.作者在第②段介绍了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有何用意?(2分)

答:

12.依照第⑤最中的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蝴蝶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蝶。。。

13.根据文意,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折磨”。(3分)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3分)

花开的方向 包利民

①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

②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

③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姥姥家在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后来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而搬来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直到去年,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母亲卧室的窗台。

④母亲卧室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

⑤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趟老家,陪姥姥过八十大寿。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刀子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走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多少,直到父亲能背出来,才放心而去。而阳台上的那些花,母音则只字未提。

⑥从老家田来后,母亲很高兴,不停地说姥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望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忽然心里一动:姥姥八十大寿,母亲的花儿也正好是八盆,是不是姥姥每增加十岁,母亲的花就增多一盆?于是问母亲,母亲深情地看着那些花,笑而不答„„

⑦有一天在网上,无意间进入一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忽然,一个熟悉的画面闯入我的眼帘,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奉梦绕的名字——望乡。

⑧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日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

14.文章第②殷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亲卧室里的花的?(2分)

答:

1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6.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4分)

(1)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

答:

(2)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术,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答:

17.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第三部分(15分)

六、诗歌鉴赏(5分)

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试加以描述。(3分)

答:

(2)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七、名著阅读(10分)

19.下列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性格泼辣,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山泂迷了路,靠敲石头听声音找到了出口。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差点被一岁的孩子塞进嘴里,还曾与老鼠格斗。D.高尔基的《童年》以阿廖沙的成长为主线,生动再现了俄国小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20.填空。(4分)

(1)在《狗•猫•鼠》中,“我”最初仇猫的原因是____;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 和。

21.下面两幅图展现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修筑铁路的画面,请根据图面提示,概述保尔筑路的主要表现及“保尔精神”。(4分)主要表现:

保尔精神:

八、作文(45分,含书写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

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xuàn;嚣;痕。

2.⑴第①句,将“泛滥”和“滋生”交换位置。⑵第③句,在“校园”后加“活动”。3.⑴欲辨已忘言。⑵惟吾德馨。⑶却话巴山夜雨时。⑷似曾相识燕归来。⑸八百里分麾下炙。⑹天生 我材必有用。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⑴“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⑵示例:联考前夕,哥哥一鼓作气地将所有大科复习完毕,可仍不能举一反三。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⑶示例:老师,要积极宣传活动的意义,让大家对活动提高认识。

5.⑴停止。⑵如果。⑶抄斩门族。⑷害怕,恐惧。

6.读书只不过是知道名字怎么写罢了,学习舞剑只能够抵挡一个人,没必要学。7.思想性格:清醒而敏锐的对 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描写方法:语言描写。8.①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②个人用品也成了它进攻的目 标。③手机已经进化成为社交生活的 路由器。

9.打比方;举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个人用品也成了手机进攻的目标。

10.不能。因为“看上去”是从表面现象而言,也许实质并非如此,说明手机“无所不能”还不是绝对的。

11.更生动具体地证明了“折磨是一种赐予”这一中心论点。

12.示例:树苗的种子,只 有全凭自身的钻劲破土而出,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功者的过去,只有历经苦难的折磨,才能成就辉煌。

13.不设唯一,能结合自身实际谈出具体措施即可。

14.从花的大小、形状、数量、颜色以及花开的方向等方面来介绍的。15.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和亲情的人。

16.⑴句子中加点的“近”和“远”,生动地表现出母亲眼神的飘忽,把母亲对亲人的思念用无声的语言勾勒出来。⑵该句运用排比修辞,三个“隔着”的运用,把阻隔亲情的障碍展示出来,语气强烈,逐步升华,有极强的感染力。

17.点明上文记叙的含义,升华了主题,又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18.⑴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一片凄凉!天空飘忽着朵朵寒云,归来的路上正遇上暮雪纷飞。(意近即可)⑵诗人为朋友远去而徒然伤悲,为相见无期而惆怅,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19.B 20.⑴残忍,对弱者的戏弄;指描红本《山海经》。⑵曹操和刘备。

4.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篇四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天下兴亡,___匹夫有责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2)采菊东篱下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烽火连三月,_家书抵万金____________。(杜 甫《春望》)

(4)洛阳亲友如相问,_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_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 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江山代有才人出,_各领风骚数百年____________。(赵 翼《论诗》)(7)《论语八则》中的“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随着“铁军丰bēi(碑)、聚龙花语、荷兰花海、鹿鸣呦呦、鹤舞翩翩(pian)、西溪塔影、纵湖秋色、九龙神yÙn(韵)、黄海叠翠、洋畔飘樱”等“盐城十景”的隆(long)重发布,盐城旅游将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较高的资源________(品位/ 品味)、独特的景观形态和巨大的生态效应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2)为文中横线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1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漫步盐城水街,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

B.5月19日,中华龙舟大赛(盐城站)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拉开帷幕。

C.获得2018“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张弥曼是蜚声世界的古鱼类学家。D.前不久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

A.在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对我省保护长江生态作出专题部署。B.淮剧,原名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盐城、淮安等地。C.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

D.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D)(2分)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不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⑤①③④ 6.名著阅读。(7分)

(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许云峰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写下《我的“自白书”》。B.《水浒传》中宋江成为梁山寨主之后,将“忠义堂”改名为“聚义厅”。

C.《童年》中的外祖父自私冷酷、专横暴戾,他残忍地打死了把布染错了颜色的小茨冈。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2)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5分)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__牛魔王__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__三昧真火__,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__红孩儿_,号叫做圣婴大王。”

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___观音___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如今做了_善财童子__,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7.综合性学习。(7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会诗词】(2分)

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道是梨花不是,远远游蜂不记家,道是杏花不是。数行新柳自啼鸦,白白与红红,寻思旧事即天涯。别是东风情味。睡起有情和画卷,曾记,曾记,燕归无语傍人斜,人在武陵微醉。晚风吹落小瓶花。

(甲)(乙)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甲:____C______ 乙:____B______ 【咏经典】(2分)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____咏诗词弘扬传统________________ 【信中国】(3分)

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答:①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6分)

宿牛群头--胡 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

【注】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8.(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注】米家父子:米芾父子。眇:树梢。《瘗鹤铭》:六朝摩崖石刻。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春和景明__日光________(2)心旷神怡__愉快________(3)悉成明霞__全,都________(4)得踏危石___能够_______ 10.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D)(2分)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C.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译文: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12.填空和解答。(6分)(1)根据乙文内容填空。(2分)游焦山四件快事:___观返照吸江亭 _________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___听晚梵声出松杪_________——晓起观海门日出

(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4分)答: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4分)

“咬牙”是一种修炼向贤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______________。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有删改)13.文章-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3分)答:“咬牙”体现的是坚韧“咬牙”彰显的是智慧“咬牙”蕴含的是担当 1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举例论证,文章第三段举了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艰苦努力的例子,论证了“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说服力。15.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证思路。(4分)

答:首先提出“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分论点,然后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举了总书记的例子,论证了这一观点,最后得出只有坚持才能突出重围、打开局面的结论。16.模仿第段划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3分)答:示例:没有王进喜用身体堵住井喷的“咬牙”,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传奇。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9分)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17.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答: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我带她出去闲逛;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1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3分)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答: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的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2)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3分)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答:不好,因为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通过对外婆质朴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和童真。

19.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条,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答:在“我”家生活时期,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她对我的爱和陪伴,以及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

2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4分)

答:奇异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难以想象的世界,她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21.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的真情告白。(不少于40字,4分)答:外婆,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没有能力带你离开这里,却希望你陪在我身边,忽视了你孤独与无助,忽视了你对故乡的思念,让你受苦了,希望回到故乡,你的世界能够不再孤独。

5.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篇五

(十)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爱心是一场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mò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

爱心是一泓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zào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tián静;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yìn庇。奉献出爱心的你能获得快乐,得到爱的人也会恩赐你一份善意。(1)根据拼音用正楷字写出汉字(2分)

落mò zào 热 tián 静 yìn 庇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拼读、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这道题将汉字的书写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查,并且要求用正楷字书写,这既考查了学生的拼写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因而做这道题时,一要拼读准确,二要把字写准确,三要把字写规范。【参考答案】寞 燥 恬 荫 【试题来源】原创

(2)请仿照前三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模仿能力、创新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此题为结合语境、仿照句式续写型仿写,题目既要求理解把握句意、切合语境,又要句式相同、修辞相同,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答题时要注意:仿句与例句在内容上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即仿句与例句在结构上要一致;修辞要相同,仿写前须仔细审视,看例句用了那种或哪几种修辞。【参考答案】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试题来源】原创

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1)诗家清景在新春。(杨巨源《城东早春》)(2),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3)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4)几处早莺争暧树。(白居易《 》)【命题意图】这几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默写能力。这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传统题型,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往往被忽视,错别字较多,也容易丢分。因此,要提醒学生平时必须做到“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文句要认认真真地写”。

【参考答案】⑴绿柳才黄半未匀 ⑵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

⑶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⑷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试题来源】原创

(5)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6)人生路上,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洋洋自得,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垂头丧气,只有保持一种“。”的良好心态,才能勇攀高峰,实现生命的价值。(请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回答。)

用心 爱心 专心

【命题意图】这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理解运用的能力。这是属于理解性默写题,它是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要求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准确迁移,使学过的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答题时要根据原题的要求或提示,结合所学诗文原文认真斟酌,选择诗文名句来作答,并且不能出现错别字。

【参考答案】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试题来源】原创

(7)于丹说: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友情的句子:。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这是典型的开放性默写题。这类题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过的知识融为一体。其特点是从某一角度出发,按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归纳总结,有助于知识的深化。解答此类试题,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所选择地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参考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试题来源】网上收集改编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C.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使用成语的能力。【参考答案】D 【试题来源】原创

4、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不当,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据有关部门报道,我国每年①约有360亿吨的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入江河,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这样,纯净水公司②就很快迅速发展了。但是,经卫生部门监测,纯净水并不纯净。为此,市政府要求③几个纯净水公司的领导在近期内抓紧整改,使④纯净水产品普遍的质量得到提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判断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将病句的辨别与修改放在语段中进行,要求学生从四处划线的句子中找出三处病句,然后加以修改,设置了一定的难度。解答这类题,需要学生调动积累,首先能够辨识病句,并判断其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参考答案】②改为“快速发展了”③改为“几家纯净水公司的领导”或“纯净水公司的几个领导”④改为“质量得到普遍提高” 【试题来源】网上收集改编

5、名著阅读,任选两题作答。(4分)

(1)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用心 爱心 专心

示例:【了不起的粉刷工】姨妈罚汤姆刷围墙,汤姆设法让伙伴们主动替他干活,而他则一边休息,一边用刷墙的机会换来了一件又一件物品。

【我的思考】汤姆真是个狡黠的男孩,他的所言所行无不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可爱。

【备选标题】:①法庭指证凶手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③快乐的海盗营地 我选:。

情节: 【我的思考】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及人物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感悟能力。此类题能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熟读名著。要想解答好此类试题,必须对名著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主要故事情节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有较深刻的认识,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所把握。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汤姆离开学校后产生了当海盗的念头,在林间小径上与好友乔·哈帕照着书上的打斗场景扮演了一回海盗。

【我的思考】“海盗情节”反映了汤姆对平庸守旧的生活的厌恶,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

答案示例二:【快乐的海盗营地】汤姆欣赏了岛上的晨景,就和乔·哈帕、哈克在沙滩上嬉戏,吃完鲜美的营地早餐,三个小“海盗”就踏上了林间探险的旅程。【我的思考】放飞童心,投身自然吧,去享受自然馈赠给我们的那份闲暇,那份宁静,那份洒脱!

【试题来源】网上收集改编

(2)请根据《骆驼祥子》的内容对对联 上:祥子老实,不言不语闯岁月。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本题将名著内容的考查与对联有关知识的考查巧妙结合起来。解答此类试题,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结合对联的有关知识进行拟写。

【参考答案】虎妞精明,精打细算过日子;阮明可恶,小肚鸡肠告恩师;刘四贪财,残忍霸道断亲情。【试题来源】原创

(3)请根据格列佛在飞岛国的见闻,简述飞岛国平息叛乱的措施。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程度。此题意图一目了然,但是如果没有真正阅读过名著,将无法作答。

【参考答案】① 将飞岛长时间地浮翔在该地人民的头顶剥夺他们享受阳光和雨水的权利,当地人民因此遭受饥荒和疾病的侵袭。② 岛上的大块石头往下扔,把人们的房屋砸碎叫他们无处藏身。③ 让飞岛直接落在他们的头上,因此将人和房屋一起统统毁灭。【试题来源】原创 6、2008年11月3日中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一行飞抵台北。晚上,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以东道主的身份,在台北最高的摩天大楼101大楼84层的用心 爱心 专心

“风云会”宴请陈云林一行。(4分)

(1)“江山有情,丙火恒丰乾坤会;陈谷无偶,云水复泰儒林谈。”——这是张贴在大楼高速电梯入口处的巨大对联。如果你是央视随行记者,请设计一段简要的介绍词,其中要包含其张贴位置、内容与巧妙构思。(2分)

(2)宴会六道主菜及一道甜点分别取名为:“四海一家齐欢庆”“海阔天空展新局”“福临大地报佳音”“龙跃青云呈吉祥”“协和齐力转乾坤”“一团和气万事兴”以及“花开果硕喜民生”。如果你是主办方发言人,请你简要说说这样命名的用意。(2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等语文素养。此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解答此题时须注意:读题要细,要明确题目要求,读透所给材料,如题干中的“张贴位置、内容与巧妙构思”,一项都不能遗漏;答“巧妙构思”、“ 命名的用意”时要展开合理的联想;表述要明确,答题语言要准确得体,层次清晰,细化考点,仔细作答。

【参考答案】(1)在台北最高的摩天大楼高速电梯的入口处,张贴着一副巨大的对联“江山有情,丙火恒丰乾坤会;陈谷无偶,云水复泰儒林谈”。对联将陈云林与江丙坤的名字镶嵌其中,构思巧妙又文采飘逸。同时“乾坤会”“儒林谈”指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谈,“恒丰”“复泰”又寄托着国泰民安、繁荣发展的美好希望,含义可谓丰富,匠心独运。

(2)这份充满喜庆的菜谱,寄托着我们努力营造两岸和谐氛围的希望。期待海峡两岸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新局面,为两岸人民造福。【试题来源】网上收集改编

二、理解· 感悟(60分)

(一)、诗歌赏析(5分)

7、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这首诗的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被誉为“史诗上的绝唱”,请你对该联作简要的赏析。(3分)

(2)请简要回答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诗歌意境的把握、用词技巧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第一题时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即从词语的含义、修辞手法及思想感情等方面去理解作答。要准确回答第二个问题,需要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

【参考答案】(1)该联中的“惶恐”、“零丁”一语双关,对仗工整,自然天成,既指两个地名,又以地形的险要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出众的才华,而且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忠贞的爱国情怀。

(2)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试题来源】原创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用心 爱心 专心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槃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注释:①眇: miǎo,双目失明。②“槃”同“盘”。③揣:摸。④籥(yuâ):古乐器,样子像笛管。⑤“相”同“像”,形容,比喻。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达者告之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或莫之见而意之 慭慭然,莫相知 ..C、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D、而眇者不知其异 觉无异能者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主要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此题的特点是将课内课外语句相比较,而课外语段中加点字的含义大都来源于课内,是课内知识的迁移。要想解答好此类试题,平时一定要注重归纳积累。【参考答案】C 【试题来源】原创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一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B、扶苏以数谏故 .. C、遂许先帝以驱驰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意义的理解能力。要想解答好此类试题,平时一定要注重归纳积累。【参考答案】B 【试题来源】原创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驴不胜怒,蹄之。

译文:(2)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译文:(3)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

译文: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能力。翻译时尽可能直译,重要的字词要翻译准确,如:胜、蹄、扣、得、闻、以为、到、见、甚、达、异、于、眇等。

【参考答案】(1)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2)他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

用心 爱心 专心

(3)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试题来源】原创

11、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至少两点)请你谈谈读了乙文后在学习上有了怎样的收获呢?(3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探究的新题型,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拓展探究能力,有助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答题时要能扣住题干的要求,结合文章的中心作答。解答第二问时要扣住“在学习上”这一点来谈收获。

【参考答案】启示:(1)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

(3)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4)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推断。

收获:学习上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才能深入地了解客观事物,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

【试题来源】网上收集改编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失败是个未知数

①你品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④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岔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

⑤十九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 ⑥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一个未知数。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我说的这番话,你认为对吗?

12、“失败是个未知数”中的“未知数”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关键词语的准确含义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在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第四段内容加以概括。

用心 爱心 专心

【参考答案】有彻底失败的可能,也有成功的希望。【试题来源】原创

1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四段讲述的故事内容,并说一说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4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区分观点与材料的能力,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答第一问时,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提炼概括;解答第二问时,要找准该段的总结性语句,并联系上下文,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参考答案】威灵顿将军吃了败仗以后,受蜘蛛的启示,重整旗鼓,终于打败拿破仑。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失败也是通向成功的道路的观点。【试题来源】原创

14、本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4分)【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能力,要求学生找出中心论点,在题目的设计上,避免了写作上的专用名词,宽松了考题的过分严肃性,减轻了考生的心理负担。读了文章,考生会准确地作出回答。第二问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但归根到底还是考察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通顺流畅。

【参考答案】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看法略。【试题来源】原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2分)

基因武器:廉价的核炸弹

2006-2007年,英国35个州的养蜂人不约而同地发现,他们放飞的蜜蜂就像事先约好了一样,一起远走高飞,再也没有回来。有些养蜂场一小时内“出走”的蜜蜂,就占到70%以上。蜜蜂神秘消失绝不仅仅意味着无蜂蜜可吃,这还将重创北美的农林产业,仅 2007年一年,美国农林业蒙受的损失预计就高达 14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在震惊之余,立即委托哥伦比亚大学展开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美国1/3的蜂群受到了一种名为“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的袭击,不久,从美国国防部传出了更令人震惊的消息:这种病毒正是“以色列科学家的领头羊”奥登里奇研制的基因武器之一!

基因武器到底什么来历? 它真的如有些人所说“比核武器还可怕”吗?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基因工程学异军突起,并很快在生物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基因工程的本质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体中,从而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特性。但不幸的是,同炸药的命运一样,它也被人们运用到了军事领域,基因武器由此悄然出现。它主要有以下几类:

致病或抗药的微生物这类基因武器是指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不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植人”致病基因,或者在一些致病的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疫苗和药物的基因,从而培育出新的致病微生物或新的抗药性极强的病菌。这些天然的细菌和病毒都可能通过基因重组而被改造成易存储、便携带、毒性更大、抗药性极强的新型基因武器。

炭疽热本来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疾病,而在侵华战争期间,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队通过大量试验,改进了炭疽的存储、携带技术,使炭疽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细菌武器。

据称攻击人类的动物兵,只要研究和破译出一种攻击人类的物种基因,便可

用心 爱心 专心

以将这种基因转接到其他物种上,其繁育的后代也将具有攻击人类的性质而成为 恐怖的动物。

另外,如果将基因技术与水中生物结合,便可以培育出天生的“水下杀手”,其水中作战能力将会令任何一个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员望尘莫及。如果这些非人非兽的陆地和水下怪物,意志坚定地去攻击陆上目标和水面舰船,人类陆战和海战的作战方式将会被改写,到那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敌人将会面目全非。专家指出,一旦基因武器用于战争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有人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效能将远远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美国曾把一种病毒的DNA分离出来,再与另一种病毒的DNA结合,拼接成一种剧毒的“热毒素”基因毒剂。只需20克这种毒剂就可使全球60亿人死于一旦,其威力比核弹大几十倍!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基因武器称为“世界末日武器”或“终极武器”毫不夸张。

基因武器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可利用的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十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合序列已经发表。基因武器可以借助水、植物、动物、食品等媒介迅速传播,很难防御。而且一旦中毒很难破译基因密码,一般药物及普通疫苗亦难以救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基因武器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传播途径越来越复杂。

为了不因基因技术而受制于人,甚至危及国家安全,不少国家都在抓紧研究对策,以防患于未然。

15、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对全文说明对象的把握理解。本题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需要先通读全文并逐段加以概括,最后再加以归纳。

【参考答案】“基因武器”的主要种类及威力。【试题来源】新语文学习

16、阅读全文后,请简要回答基因武器的特点有哪些。(至少3点)(3分)【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感知、筛选、归纳整合的能力。原文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主要分布在4、5、8、9段中,答题时应找准这些段落,抓住关键词语,提炼概括。

【参考答案】(1)生产成本低;(2)可利用的物质资源非常丰富;(3)难防难治;(4)杀伤力极强;(5)易存储、便携带。【试题来源】新语文学习

17、“这种病毒正是以色列科学家的领头羊奥登里奇研制的基因武器之一”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运用准确性的理解。解答这类题目,分两个层面完成,先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进行阐释即可。【参考答案】不能,“之一”说明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基因武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试题来源】新语文学习

18、俄罗斯情报人员认为,目前世界上约有10-15个国家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基因与生物战计划;英国生物学家甚至断言,基因武器的问世不会晚于2010年,请根据你的想象,说说人类一旦打开基因武器这只“潘多拉匣子”,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灾难?(3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想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方面要联系文章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注意推断想象的科学性、合理性。

【参考答案】人类在基因武器面前将不堪一击,将会产生更多的病毒和变异的物种,对人类、生态环境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试题来源】新语文学习

(五)(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3题。

和平年代的奉献

⑴那是一片神秘的土地,荒凉的地表掩藏着曾经辉煌的古代文明,令所有钟情文物考古的学子们神往不已。

⑵然而都只是来去匆匆,真正勇于生活在那地方的人能有几个?大地也是守口如瓶的,对于只想来此捞点儿学术本钱的人,它决不会向他们吐露点什么。

⑶只有一个年轻人在三十年前毅然前往,直到今天还留在那儿,如今已是研究成果卓著的老教授。年轻人是被那片土地迷住了。

⑷三十年后的今天,有个临近毕业的女大学生也想去,她曾听过老教授的课,她非常想去接他的班。女大学生是被老教授迷住了。

⑸老教授确也想物色一个传人。他自己驾车,带着女学生在那片他无限热爱的土地上奔驰了整整一个月,试图唤起她对这片土地的同样的情感。他曾以为自己成功了,因为女学生已决定留下来。然而他很快又发现这不过是个海市蜃楼,因为女学生根本分不清她所热爱的究竟是这片土地,还是热爱这片土地的教授。

⑹一个月的考察之后,教授特意带女学生去了自己的家。他的家就安在那片土地边缘的小镇上,一个现代文明远未到达的边陲小镇。她认识了师母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

⑺她看到师母高大而粗悍,模样及脾性都是狂风飞沙历炼过的。教授说,当年跟着自己来到这儿的是一个柳叶般纤弱的写诗的女孩,在此安家后,环境的艰苦及生活的磨难消蚀了她所有的温柔、甜蜜与浪漫,唯有这样她才能伴着他在这个地方待到今天。

⑻ 她看到教授的两个均已成年的孩子,很明显是因为自小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变成了与父辈完全不一样的人。儿子买了车跑运输,跑累了回家喝酒吃肉倒头大睡。已出嫁的女儿,从外表到内里已与当地妇人无异。

⑼只有教授本人,尽管时间过去了三十年,他仍如刚来到这里时一样,激情满盈,精力充沛,面对永远开掘不尽的宝库,始终睁大了天真而好奇的孩童般的眼睛。

⑽当然,他十分清楚自己失去了什么,或者说牺牲了什么。如果说战争年代最大的牺牲是为祖国和平事业牺牲了宝贵的生命,那么和平年代一个人最大的牺牲便是,为祖国建设事业牺牲了深爱着他的、同时他也深爱着的亲人。

⑾战争年代的牺牲轰轰烈烈,和平年代的牺牲了然无痕。谁又能说教授妻儿这样的生存一定不好呢?边陲小镇上的人不都这样活着吗?

⑿战争年代的牺牲在瞬间完成了,和平年代的牺牲却要人承载一生。

⒀当女大学生看到这一切后,理智完全战胜了情感,她再也没有勇气接老教授的班,确切点说,她怀疑自己能否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权衡再三,她离开了这片被深深诱惑过的土地,回到出生地的沿海城市,坐进了现代化的写字楼。

⒁和平年代的牺牲,谈何容易?!

用心 爱心 专心

19、文中说老教授“年轻人是被那片土地迷住了”,说女大学生“她离开了这片被深深诱惑过的土地”,说说“迷住”和“诱惑”这两个词的含义。(不超过40字)(4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只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段和第十三段的内容,就容易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参考答案】“迷住”是说老教授对这片土地十分热爱而沉醉入迷。“诱惑”只是被吸引,还谈不上“爱”,更谈不上“热爱”。【试题来源】中考模拟试题

20、“当然,他十分清楚自己失去了什么,或者说牺牲了什么。”你认为老教授牺牲了什么?(3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对文中人物精神品质的把握。解答本题时要扣住⑹⑺⑻三节的内容来分析提取有用信息作答。【参考答案】老教授的牺牲,一方面是牺牲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是使妻子消蚀了温柔、甜蜜和浪漫,使后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试题来源】中考模拟试题

21、请结合阅读材料,说一说老教授怎样的一个人?(4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整体感知文章信息的能力,筛选提炼概括能力。学生要解答好本题,必须具有较强的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案不是集中在某一节,必须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概括,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参考答案】老教授是一位①对祖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比执着;② 勇于牺牲个人利益;③ 有着坚毅顽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精神;④ 激情满怀,富有朝气,勇于探索的老一辈科学家。【试题来源】原创

22、根据选文谈谈你对“和平年代的牺牲,谈何容易”这句话的理解。(3分)【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关键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扣住⑽⑾⑿三节的内容来提炼概括。

【参考答案】因为牺牲亲人比牺牲自己感情上更难接受;了然无痕比轰轰烈烈,心理上更难;承载一生比瞬间完成,坚持下来更不容易。所以说“谈何容易”。【试题来源】原创

23、有人说在和平年代英雄已经越来越少了。其实只要用心捕捉生活的浪花,我们就可以随处感受到英雄的光芒,发现千千万万像老教授这样的无名英雄。成为英雄,缺少不了在生死面前的无畏与勇敢,取舍面前的无私和大爱,灾难突降时的镇定和从容,等等,这些人类行为中至高至美至善至洁的品质。请你举出当代生活中两个这样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联系实际谈一谈我们怎样做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的光芒。(5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对自己情感体验的表达能力。这是一道开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解答此题,所举事例以及所谈观点都要扣住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事例略。常怀一颗关爱、善良、无私、正义与勇敢的心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的光芒,离英雄更近,或许还可以让我们自己成为英雄。【试题来源】原创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作文60分

24、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是出于真诚恳切的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但感恩,并不止于此。当你经常说“感恩”的时候,你的生活便少了一份报怨,多了份珍惜;当你经常说“感恩”时,你的世界便少了份纷争,多了份和谐。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一种知足,一种珍惜,一种前进。

请以“我感恩于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工整;要写出真情实感;要围绕中心选材;要有条理;写清楚事情。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6.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篇六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 50 分钟。试卷满分 50 分。

历史(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

2.2017年5月,我国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人物中,为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商鞅

B.张骞

C.鉴真

D.郑和

3.清朝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云:“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戚继光闽广抗倭

B.明朝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创刊于19世纪70年代的《申报》,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社会新闻。右图所示的这份《申报》发行于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24年 5.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④“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包产到户”改革 7.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南京条约》已被废止

D.中国胜利重返联合国 8.雅典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下列说法与此相关的是

A.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D.成年男人享有完全民主 9.世界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和艺术大师中,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的是

A.毕加索

B.莎士比亚

C.贝多芬

D.托尔斯泰

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该“狂潮”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1.右图是1801年—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2.针对相当长时间内社会主义必须与资本主义并存这种情况,列宁在《论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和狼在一起,就要学狼叫。”为此,苏俄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加速发展战略”

B.“新经济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3.阿兰·麦杰逊在《二十世纪世界史》中描述道:“德国坦克滚滚地越过波兰边境……在四周之内……波兰已经从地图上消失。”该军事行动实施的是

A.“霸王计划”

B.绥靖政策

C.“白色方案”

D.“巴巴罗萨计划” 14.杜鲁门总统强调“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为了谋取“领导地位”,美国签署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北大西洋公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1分,共29分。15.(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材料二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以南宋农民阶层为例,说明材料二中“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的结论。(1分)【答案】(1)两种情形:①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1分)②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1分)原因:①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1分)②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1分)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或: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1分)(2)事例: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宋夏议和。(答到其中一点即可,1分)原因:宋代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1分)

(3)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问题;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和改善。(答到其中一点即可,1分)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和建立在私有制财产基础上的民主制相反的社会主义,在1917年初次获得了政权。这一政治制度如果蔓延开来,很明显会带来一种新的文化。

——【英】波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事变起因如此: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夜间十时,日军一联队在卢沟桥附近以演习为名,突然声言一士兵失踪,意图进城搜索。当时宛平驻军……已窥知日军企图又在挑衅,对其要求严加拒绝……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

——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这末以来,日本在华北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四)请回答:(1)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初次获得了政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二十六年”指的是公元哪一年?“事变”指的是什么?说出该“事变”的世界影响。(3分)

(3)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发动“事变”的借口及其真实目的。(4分)(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给中国带来的不同影响。(2分)【答案】(1)十月革命。(1分)

(2)1937年(1分);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分)拉开了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分)

(3)借口: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开展军事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意图进城搜索,遭到拒绝。(1分)真实目的: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分)17.(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理想包括:人的个性从迷信和传统中的解放,自由战胜专制,与理想和正义相一致的社会制度的重建,以及粉碎一切阻止平等的障碍。

——【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人权宣言》所具有的伟大的进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用人权和法治取而代之,并以后者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基石。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

法国人民对安宁和秩序的渴望十分强烈,甚至愿意接受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人物。……他更改了宪法,于1804年12月2日他为自己戴上了皇冠。就此,法国革命确实是结束了。但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欧洲第一次制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却得以发扬光大。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用关键词概括启蒙运动的理想。(3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秩序”的“基石”,并说明其实质。(3分)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他”将法国革命的成果发扬光大的措施。(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与法国革命的关系。(2分)【答案】(1)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王权。(3分)

(2)基石:用人权和法治取代封建王权、神权和特权;(2分)实质:《人权宣言》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法律文件。(1分)

(3)拿破仑;(1分)措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了法国疆域。(2分)

上一篇:等待,是一种煎熬作文下一篇:升学宴主持人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