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化学作业

2024-10-05

如何布置化学作业(精选15篇)

1.如何布置化学作业 篇一

浅谈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摘要] 作业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主战场。老师们都知道“要想成绩好,作业少不了”,但事实上很多作业的功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通过反思我们现在的初中化学作业观,结合新教材中的课后初中化学作业情况,可以看出传统初中化学作业存在许多弊端。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应注重合为原则,充分体现初中化学作业的功能,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使原本枯燥死板的初中化学作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关键词] 初中化学作业 布置 弊端 批改 策略

作业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之一。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作业一直以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用来衡量自己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在课堂教学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作业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作业教学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成为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个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作业的布置

(一)我们布置化学作业时,要严格遵循化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同时还要体现出初中化学作业的功能。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是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应遵循以下原则:

1、正确理解课堂教学和课外初中化学作业的关系;

2、正确把握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中的角色和作用;

3、把握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合适的目标任务;

4、把握新课与复习课、章节复习与综合复习的关系。化学作业具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矫正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师生之间心灵沟通、培养兴趣和信心的功能。

(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分层性、多样性、趣味性和复习性,立体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兴趣、培养能力、开拓视野。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为更好的发挥化学作业的重要作用,作业的布置可采用多种形式:

1、阅读型作业---新教材中提供了较多的“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这些内容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增长见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的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例如: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绿色化学”、“水资源紧缺指标”、“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等等。

2、记忆型作业---例如:初中元素化合价、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还有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现象等,检查这些作业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3、实践型作业---以教材上每课后的“活动与研究性学习”为主,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收集实例资料;调查当地河水水质情况、土壤的酸碱度等。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环保意识。

4、探究型作业---以课本中的“家庭小实验”、“小制作”为主。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自制简易净水器”、“制作叶脉书签”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必会思考制作的原理、所用材料药品、操作步骤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方案设计型作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也贯穿于化学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是对实验的一种规划,从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解释反思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方案的宏观设计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资料的能力、对设计方案的评价能力,继而为走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始终重视实验方案的设计。参与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是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目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设恰当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速度有快有慢,这就要求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分层对待,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在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这类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应分阶段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适当引导,使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时有头绪,按规范进行。

6、开放型作业---开放型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能力等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同时,需要相互合作,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经共享,共同整理、归纳、分类,得到一种比较完整的答案。

二、作业的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发现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调整调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对学生作业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做到作业规范、正确、整洁和按时。对学生的作业,教师要按规定的数量批改后及时发给学生。要重视“及时反馈”的心理效应,即:能及时得知自己学习结果的学生,其学习效果要远胜于不能得知自己学习结果的学生。

(一)作业批改中多存在以下问题:

1、批改作业不认真。有的只写个日期;有的把作业批改的任务推给课代表或组长;甚至有些化学教师都不批改。对此,有的化学教师解释说:“除了备课、上课,还要自己准备实验,工作担子太重了,没时间和精力改作业。”我认为不管怎样,教师不认真改作业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不尊重。

2、反馈时间过长。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如果对化学作业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短则一 两天,多为三 四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信息反馈量过小。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等作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4、批改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化学教师采用“全收全改”的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授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备好下面的课。于是化学教师除了备课、上课外,就是成天批改作业,工作量大,长期下去,身体健康都成问题。

5、未进行二次批改。对学生订正的作业不进行二次批改,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能保证订正的效果,形成问题遗留。

6、校正措施不力。因为反馈时间过长,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几天,加上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做新作业,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所以怎样较高效的批改作业是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7、批改成绩不记录。批改作业结束,教师不及时总结记录成绩,做好作业档案,这会使教师丢失今后备课、上课、辅导的宝贵资料,又不能促进和鼓励学生正确对待化学作业的完成。

(二)作业批改的改进策略

1、化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用心批改作业。

2、要灵活运用多种批改方式。把学生自批、小组互批、集体批改、电子作业批改与教师批改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校园网。教师批改除了“全收全批”,还要灵活运用“全收半批”、“重点批改”、“抽改”、“查批”、“面批”等方法。

3、不管学生完成的是什么作业,化学教师都要及时反馈与矫正。要将学习的结果及时传递给学生,通过讲评等形式把正误信息、评定等级及鼓励性评语及时反馈给学生,并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及时矫正。

4、要重视批语的交流和情感激励的作用。写好批语应做到实事求是,一视同仁,突出重点,少而精当,少责怪多鼓励,少笼统多具体,善于发现作业中的“闪光点”,在语气上少用命令式、独断式,多用商讨式、启发式。

5、要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进行二次批改,确保问题订正到位。

6、要做好作业档案,总结教学经验。内容包括:学生作业中易范的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各类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质量和时间,作业中的巧妙解法或创造性的内容,编制某一作业的专题资料,甚至可以进一步建立作业资料索引等等。同时,化学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有效利用个人作业的“错解档案”。我们知道,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积极推动化学作业改革,优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只要教师在布置、设计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不懈的努力,就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形成。由教师主导变为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导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从而达到教学互动的目的。实现初中化学作业的创新,也必将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注

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①赵玉玮.《课后学习的作业评价-----实现“二次学习”的升华》.《新课程初中化学发展性评价》.新华出版社, 2005.4.②吴俊明.《改进练习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③甘民立, 朱震远.《有效教学的作业和技术支持》.《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8.7.

2.如何布置化学作业 篇二

一、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提升学生兴趣

现在的化学教学更多的是要把生活中的化学和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既能够体现化学学习的实用性, 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作业的布置也要本着这样的原则, 把学生在教材中学到的相对死的知识和学生生活中喜欢的现象联系起来, 变枯燥为乐趣, 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作业体现趣味性的原则, 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一) 记忆性作业

因为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所以基本的化学知识如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合价等知识点都要求学生记住, 然后去运用。但是, 一味死记硬背是不可行的,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提不起学习兴趣。于是我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顺口溜形式, 来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 K、Na、H、Ag +1 价, Ca、Mg、Ba、Zn +2 价, F、Cl、Br、I-1 价, 通常O、S -2 价, Cu +1 +2, Al +3, Fe +2 +3, Si +4, 根价-1 氢氧、硝酸、氯酸根;根价-2 硫酸、碳酸、锰酸根;铵根+1, 硝酸根-3。在检查这种记忆型作业中, 既能够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同时在背记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二) 阅读型作业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 更体现出时代性、实用性。新教材中提供了很多“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

例如, 课本中“空气质量日报”“绿色化学”;“水的组成揭秘”“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一些措施”等等。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阅读学习相关的内容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解, 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 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三) 实验型作业

这种类型作业主要以教材后面的“课外实验为主”。事实上大量的化学结论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得来的, 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 可以把抽象的结论和化学公式具体化、形象化, 进而化繁为简, 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 达到提升兴趣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效果。如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汽水、自制简单净水装置, 这些小实验操作简便, 制作原材料易寻。

学生在具体的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势必要思考制作的原理、原材料、操作步骤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应用的过程, 就是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的过程, 也是学生体验化学学科使用价值的过程。每当学生完成一项作业时, 他们既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感, 同时也无疑是对于知识的消化和应用, 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和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 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四) 开放型作业

此类型作业完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它主要以教材上课后的“调查与研究”为主。例如, 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 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调查你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及形成的原因等。这项作业是需要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收集实例资料, 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收集实例资料。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

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得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才能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发展提高。之前的“一刀切”的作业形式, 肯定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不适应的, 当然也达不到布置作业的目的。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套餐”。既让后进生在做作业中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又能保证优等生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师可将作业分为A、B、C三类, A类是对知识的理解、巩固题, 较容易;B类是对知识的加深理解题, 稍有难度;C类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题, 有较大难度。

例如, 在讲完溶质质量分数后, 我设计了三道题目:

A.某温度时, 蒸干35 克氯化钠溶液, 得到10 克氯化钠, 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6.5 克锌粒与100 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6.5 克锌粒与100 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我要求学生对上述三类题目各尽所能, 能力弱一点的解A类, 强一点的解B类, 当然最好的解C类。

这样让学生在做作业时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 同时也反馈给教师对每节课知识掌握情况, 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有所提高。

当然,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要求下的作业布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 还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作业形式。只要教师能在作业设计上多下一些工夫, 那肯定会增强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也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蔡雪梅, 乔金锁.新课程下化学作业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0 (2) .

3.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功能性学科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303

作业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主战场,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是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化学作业主要以书面方式为主,存在形式单调、作业量大、内容陈旧等缺点。那么在布置初中化学作业时,应着重考虑哪些方面呢?我们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初中化学作业布置要体现它的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创新性、探究性。通过作业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这就要求化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布置作业时采用多种方式。

一、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提升学生兴趣

现在的化学教学更多的是要把生活中的化学和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既能够体现化学学习的实用性,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作业的布置也要本着这样的原则,把学生在教材中学到的相对死的知识和学生生活中喜欢的现象联系起来,变枯燥为乐趣,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作业体现趣味性的原则,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一)记忆性作业

因为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基本的化学知识如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合价等知识点都要求学生记住,然后去运用。但是,一味死记硬背是不可行的,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于是我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顺口溜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K、Na、H、Ag +1价,Ca、Mg、Ba、Zn +2价,F、Cl、Br、I -1价,通常O、S -2价,Cu +1 +2,Al +3,Fe +2 +3,Si +4,根价-1氢氧、硝酸、氯酸根;根价-2硫酸、碳酸、锰酸根;铵根+1,硝酸根-3。在检查这种记忆型作业中,既能够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在背记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二)阅读型作业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体现出时代性、实用性。新教材中提供了很多“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

例如,课本中“空气质量日报”“绿色化学”;“水的组成揭秘”“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一些措施”等等。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阅读学习相关的内容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解,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三)实验型作业

这种类型作业主要以教材后面的“课外实验为主”。事实上大量的化学结论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得来的,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结论和化学公式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化繁为简,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兴趣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效果。如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汽水、自制简单净水装置,这些小实验操作简便,制作原材料易寻。

学生在具体的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势必要思考制作的原理、原材料、操作步骤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应用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化学学科使用价值的过程。每当学生完成一项作业时,他们既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感,同时也无疑是对于知识的消化和应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和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四)开放型作业

此类型作业完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它主要以教材上课后的“调查与研究”为主。例如,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调查你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及形成的原因等。这项作业是需要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收集实例资料,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收集实例资料。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

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得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才能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发展提高。之前的“一刀切”的作业形式,肯定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不适应的,当然也达不到布置作业的目的。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套餐”。既让后进生在做作业中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又能保证优等生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师可将作业分为A、B、C三类,A类是对知识的理解、巩固题,较容易;B类是对知识的加深理解题,稍有难度;C类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题,有较大难度。

例如,在讲完溶质质量分数后,我设计了三道题目:

A.某温度时,蒸干35克氯化钠溶液,得到10克氯化钠,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6.5克锌粒与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6.5克锌粒与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我要求学生对上述三类题目各尽所能,能力弱一点的解A类,强一点的解B类,当然最好的解C类。

这样让学生在做作业时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同时也反馈给教师对每节课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当然,在初中化学新课程要求下的作业布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还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作业形式。只要教师能在作业设计上多下一些工夫,那肯定会增强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也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蔡雪梅,乔金锁.新课程下化学作业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2).

[2] 张丽芬.九年级化学作业情况调查问卷分析[J].现代教学,2008(Z1).

4.如何有效布置课外作业 篇四

金丝峡镇江西沟小学王雪梅

在当前“轻负担,高质量”的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布置课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课外作业又叫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在课后独立完成的独立的学习活动。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是教师整个施教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上课的继续。

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有助于巩固和消化上课所学的知识,并通过练习形成技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课外作业的这些积极作用,只有在教师精心配置,正确指导,及时评改的条件才能发挥出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的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存在很多问题:1、形式单一。2、目标单一。3、作业量随意性大。4、作业“一把尺子”,没有区别。5、作业随意性大,缺乏典型性,针对性等。针对于此我想来谈一谈布置课外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布置课外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正确的目的。

教科书上的练习是经过精选的,每道题,每项练习都承担着某项训练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领会教科书编者配置这些练习的意图,这样才能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练习,不要盲目地将教科书上的或者练习上的内容从头到尾全做一遍。要充分发挥课外作业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个别教师对学生作业中错误地做出规定:写错一个字,重抄十遍,算错一道题,加做三道题,这种作业的目的虽然明确,但不正确,这是惩罚而不是训练,郑重惩罚性的作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他促使学生厌烦做作业,在这种心情下做作业可能错的会更多。

二、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分量和难易都要适当

分量适当,就是要遵守国家教委的规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不超过一小时。难易适当是对全班大多数学生而谈的。课外作业难易程度,应是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但又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

三、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有所区别。

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除了人人必须完成的统一要求外,应有所区别,有一定的弹性。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选做题,学生自愿完成。对学习很困难的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布置少量补漏性的作业。

四、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应该是精选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

课外作业质量差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把学生的经历浪费在一些无意的机械重复上的练习上,这类做法不仅不能提高质量,反而加重课业负担,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每天布置的课外作业,教师一定要要精选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作业。

五、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对完成作业的要求应交代清清楚楚,并对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进行辅导。

小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与教师交代的是否清楚有很大的关系,题目抄在什么地方,要不要空行,要不要写竖式,要不要演算,所有这类具体的问题,都要一一交代情况。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好是边交代边示范,边让学生模仿,边巡回检查一遍。

课外作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他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指导有关的学习方法。例如:先复习后做题,怎样审题,遇到不会的地方怎么办,怎样自我检查,怎样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等。

5.如何给小学生布置作业 篇五

我们老师如何布置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愿、主动的做作业呢?

首先,作业布置要少。少,就是让学生短时间内轻松完成,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作业检查时,老师严格把好质量关,努力改变学生的作业态度。这样一来,学生几乎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一提作业头疼的毛病改了不少。

其次,作业形式要多样。作业布置不能只让学生写,还可以让学生读、想、记、做。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口头作业,还可以是生活调查、手工制作等。多样的作业形式、丰富的作业内容可以让学生时时有新鲜感,也就自然愿意去做作业,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查阅资料,抄写文字,朗读展示,交流看法,又动手又动口还动脑,形式多样,积极性很高。教学中老师应想方设法以新颖的作业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写作业的热情。

6.如何布置化学作业 篇六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它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过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由于“双减”政策直击应试教育的功利、短视要害,因而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应,学校、家长、老师对国家的这一重大决策普遍表示了热烈欢迎和支持。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有偿补课等等,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安排纸笔考试,不布置书面作业。对于国家规定的明令禁止的红线,每个教师都必须了然于心,时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励,要把国家的政策精神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

有人认为,学生的作业少了,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可以轻松一些了。这种对

“双减”政策的认识其实是一种严重误解,虽然不排除有个别教师以“双减”政策为借口放松自己,但所有学校和绝大多数教师其实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的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师的着眼点和教学重点必须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的培育上来,而且必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出相应调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再也不能够为了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断给学生加压,让学生成为刷题机器。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控制好纸笔作业的总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不能够安排纸笔作业和书面考试,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以更生动更活泼的形式,譬如以问答的形式来安排“口头”作业,这样既能够达到纸笔考试相同的效果,更为重要的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然而,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

”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布置作业经验分享

随着秋季新学期的到来,如何解决作业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对一名一线教师而言,本人切实感受到,虽然上半年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大面积的整治,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仍然存在,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依然严重。

笔者认为,作业的布置,从来不是哪一个科目、哪一个老师的事。每所学校都应加强作业管理,有一个联动机制,方可做到“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的总量可控,真正实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目标。

笔者了解到,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是:老师们更多的是单打一,即往往只考虑自己所代科目应该如何布置,而忽略了其他科目,忽略了学生总体应有的承受能力。就是同一科目或同一备课组、教研组,大多数情况都是谁布置谁的,很少有协商与合作。这样,不仅个人所代科目的作业常常不自觉地超量、超时,整体上学生完成作业的总量更是长期大面积的严重超量、超时,从而

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以至到了难以完成的地步。真是苦了学生,连累了家长,让整个社会对老师、对学校、对教育产生了极大不满。

不同科目学生作业如何科学、均衡地布置?笔者的主张是:组内同质,组间协调。

笔者所说的“组”,指有一定规模,有平行班级的备课组、教研组等,比如,一个年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且主要科目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代课教师。“组内同质”,是指代平行班级的、同一科目的教师布置的作业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和分层布置的作业。“组间协调”,是指代平行班级、不同科目的老师,除了布置本科目的作业外,还要与其他科目的老师进行必要的沟通,相互协作,统一规划,形成联动机制。

笔者认为,“组内同质”,即同年级,同科目,统一布置作业,对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同一备课组或教研组,除了组长外,还有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每次(一课、一天、一周)布置作业,由组长或负责人牵头,汇集其他教师的建议或意见(有就提,没有就不提),经有经验教师审核后正式敲定;然后通过不同方式——如微信群等,由组长或负责人门向相关教师进行公布。这样确定的作业,基本是经过集体协商、有经验教师权衡的,不是随意的,是有效的,不少还是高质、高效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或适合各个任课教师和各班学生。这样,所有的学生作业就都摆到了明面上,相关科目的教师、学生都清楚,就能很好地杜绝教师自由布置作业的随意性、盲目

性、超量性。除统一布置的作业外,原则上不允许教师单独向自己所在班级的学生另外布置作业——特别是书写性质的作业。

而相同班级、不同科目的老师,在“组内同质”的前提下,不同组别的组长之间要有一个基本的协同。主要解决完成各科目作业所需时间的问题:在大概确定各科目学生作业完成时间的前提下,保证总量不超时。具体沟通时,各组长或负责人跟本组成员,首先要明确本科目学生一课、一日或一周完成作业所需时间。一般而言,每个科目,学生每天完成作业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合适的基本时间,如初中数学作业,中等学生完成约为30分钟。协定好以后,凡是符合基本时间的科目,都不再每天或每周进行重新协调、确认——只有少于或多于一定时间,如10-15分钟,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如微信群等)和时间(如提前一天)向不同组别的组长予以明示,以便其他科目的老师对本科目作业做适量的增减,并提前半天予以公示,以免多科目出现撞车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科目出现作业少于规定时间,可以多次;超时的情况只能偶尔,如一周一次,绝不能常态化。

规模较小的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教学班,同一年级老师为一个自然组,可仿照“组间协调”的作法进行操作。

这样,一般情况,学生作业时间总量不超时,就可以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或空间,也能使大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得以保证。学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投入到有效的学习当中去。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老师要做好作业减法和加法工作,减量的同时要提质、增趣。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做好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工作,正如文件中第4条和第6条的要求: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休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设计作业:

1.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作业的起点,也是作业的灵魂,失去灵魂的作业就起不到育人的价值。

2.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给学生量身定制,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性,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课标的要求。

3.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反馈。这样的作业我认为才是有效的作业。

4.能够体现出小作业,大问题的功效,在作业设计时既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考查学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21世纪缺少的是创造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开放型的思维,要让过程诊断大于结果诊断。

7.如何布置中学语文作业 篇七

一、如何精选语文题目的研究

(一) 语文作业要考虑针对性

要不要布置语文作业, 该布置多少, 什么样的作业, 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老一套, 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例如, 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七颗钻石》这篇文章, 它的体裁是童话, 文章非常的简单, 个别字词也是学生很容易掌握的。如果还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 那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我想, 这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体裁,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布置作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其他方面, 比如让学生能够用一句话复述课文或者回家后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现了新课改中注重学生说的能力。

(二) 语文作业要考虑多样性

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 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 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 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 适当搭配。例如, 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只是让学生把基础的生字词抄几遍, 把背诵的地方机械地背出来。这样学生会觉得没有新意, 单调无味。作为教师这时要想法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观察。例如这篇文章中三次写到了外祖母的眼神, 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去找到这三处写眼神的句子, 并仔细观察这样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几句教师上课时的眼神是什么样的,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语文作业要考虑全面性

教师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 分清层次, 因人设题, 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 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又要有“选做”的开放题, 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既可以保证优生“吃饱”, 又可以保证后进生“吃得了”, 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例如,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对于说明文这种体裁学生接触很少, 不知道怎么学。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分清层次, 因人设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学习上都非常优秀, 那么对于一些后进生, 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考虑全面些, 对于这篇文章较差的学生先掌握基础, 中等生在此基础上要增加一些题目, 比如能说出一些句子所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分别是什么。好学生自然题目的深度又会加强一些。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 一把抓的教学模式会影响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我想, 作业的布置经过这样的程序, 学生能够学到的更多, 效果会更好。

二、学生语文作业如何作出正确的反思研究

学生在做完一份语文作业, 教师要让其养成反思的好习惯。这份作业中, 我会的题目有多少;不会做的有哪几题, 这几题我为什么不会做, 是题目太深了, 还是我的基础不扎实, 通过查阅工具书, 我能不能解决, 以后做到类似的题目该如何去分析。通过反思, 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语文作业作出正确的评价, 久而久之, 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 学生目前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怎样?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 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这与“没有尊重学生差异, 没有遵循教育规律, 更没有尊重学生选择”有关, 在“抢跑”“负重跑”中扼杀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我们深知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机, 是一种内心的需求。恩格斯说过:“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为此, 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作业动机水平, 即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多样性、层次性、实践性等, 注重将短期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持续兴趣。同时, 我们倡导合理负担,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引导学生“耕耘并收获着, 辛苦并快乐着”!

8.如何布置化学作业 篇八

【关键词】化学 递进式作业 学习效率 解决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87-02

学生的学习是由预习、上课、复习三个基本环节构成,而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三环节中在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也可以说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作业是老师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用手段,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巩固学习成果的一种必用方法。但是,作业除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还起到将知识结构化和網络化的作用。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注意到将新授课的基础知识在作业中体现,同时也会注意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适当布置或是增加一些选做题,通过选做题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收获。但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升,为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递进式”作业的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就“递进式”作业进行阐述,以为同行参考。

一、“递进式”作业解读

所谓“递进式”作业是指在课后的作业设计中,将同一个知识点进行不同角度的设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学会应用基础知识解决不同环境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可以将新学到的知识纳入到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的过程称为同化;而还有一种学习后将新有的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形成一个知识的新体系,并与原大脑中的原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新的知识网络和知识结构,这样的过程称为顺应。同化不能优化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可能在将已有知识调用时出现问题,比如我们做以前做过的题时,会觉得很容易完成,但如果是将相同的知识换了一个环境、换一个出题的方式,甚至是仅仅换了一种描述后就无法完成,这就说明原有的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缺陷;但顺应可以优化我们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它可以让我们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出题方式,在这些新的环境和新的出题方式下能很容易地调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完成试题的解决。现在的高考试题,几乎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试题,但是这些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又是我们所学过的,命题专家仅将问题解决的切入口改变。如果我们的知识体系出现了缺陷,则这类问题也就无法解决。这也就是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考出高分,但在高考时就会出现意外的原因。当然,这可能有心理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知识体系存在缺陷,不能随意调用已有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递进式”作业,来让学生对同一类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在改变了试题的描述方式或是改变了问题切入口的情况下将问题顺利解决。

二、“递进式”作业示例

我们在学习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时,经常会接触到相关的无数据题,那么这些无数据应该如何解决呢?一般来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模型来帮助解决。而这种模型的应用需要通过难度的递进和训练来适应,这些不都在课堂中解决,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课后布置递进式作业,让学生在这样的递进和变式训练中得到提高。

【典例】如图将一个充满 HCl 气体的试管倒扣到一个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我们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水面慢慢上升,并且溶液最终充满了整个试管,假设溶液不从试管中向水槽中扩散,且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则试管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ol/L。

〖解析〗假设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 V 升,则最终溶液充满试管,即所得盐酸的体积为 V 升,而溶质 HCl 的物质的量等于 V/22.4 mol,从而可以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得到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2.4 mol/L。

【递进一】在试管中充满 NO2 气体倒扣到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我们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水面上升,液面应上升到试管的_______________处,假设溶液不从试管中向水槽中扩散,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则试管中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ol/L。

〖解析〗本题同样也是计算气体溶于水而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但与原题所不同的是气体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使溶质发生了改变:

3NO2+H2O=2HNO3+NO

由反应可以得到,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参加反应的 NO2 的 2/3,而 NO2 在与水发生反应后又生成了气体 NO,NO 不溶于水,所以最终溶液不可能充满试管,试管中会剩余 1/3 试管的 NO 气体,即溶液的液面只能上升到试管的 2/3 处;同样原试管中 NO2 气体的体积为 V 升,则吸收后得到的溶液体积为试管的 2/3,即 2V/3L,而 NO2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V/22.4 mol,则反应后生成的硝酸为 V/33.6 mol/L,则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所得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2.4 mol/L。

【递进二】在试管中充满 NO2 与 O2 的混合气体,已知 NO2 与 O2 的体积比为 4∶1,倒扣到一个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我们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液面慢慢上升,并且溶液最终充满了整个试管,假设溶液不从试管中向水槽中扩散,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则试管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解析〗本题中是将充满 NO2 与 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到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我们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液面上升,并最终充满了整个试管,即我们可以假设原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 V 升,则试管的体积也即为 V 升,吸收气体后的溶液的体积也为 V 升;该混合气体溶于水后发生的反应为: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两个反应循环得到一个总反应:

4NO2+O2+2H2O=4HNO3

则由反应式可以看出吸收的 NO2 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而原试管中的 NO2 为 4 V/5 L,则 NO2 的物质的量为 V/28 mol,则吸收后生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也即为 V/28 mol,从而可以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得到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8 mol/L。

【递进三】将一个充满了 NO 气体的试管,倒扣到一个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并向试管中慢慢通入 O2,如图所示。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不断上升,当溶液充满整个试管的时候,不考虑溶液的扩散,并且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则试管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因为 NO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气体,但在通入 O2 时,发生了反应如下: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这样的两个反应不断循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总反应:

4NO+3O2+2H2O=4HNO3

从总反应式可以看出每反应掉 4 mol NO 就可以得到 4 mol 硝酸,因而可以假设原试管中的 NO 气体体积为 V 升,吸收后的溶液体积也就为 V 升,原试管中 NO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V/22.4 mol,则吸收后生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V/22.4 mol,根据物质的量濃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体吸收后得到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2.4 mol/L。

本类型问题的作业设置还可以通过其他变换,如将气体换成氨气、二氧化硫或者换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进行组合等方法设计成不同的实验,也可以变换实验的方法,如设计成喷泉实验的形式然后围绕浓度的计算及实验的操作等设置为不同难度和角度的问题,从而形成递进作业。

以上“递进式”作业的布置与训练,不仅可以巩固喷泉实验后的溶液浓度计算的一般方法,同时,我们通过起始气体的组成和气体溶解后溶液体积的变化等进行变换,从而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一般方法的指导下,改变了问题解决的角度,从而通过这样的难度、思考问题的角度等的递进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消除一个思维定势,以为用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喷泉实验后,假设溶液不扩散时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为 1/22.4 mol/L。

三、“递进式”作业应用反馈

通过“递进式”作业的布置,不仅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对相似问题进行比较、可以对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问,可以经过这样的递进训练,让学生学会同一类问题在不同提问方式或是描述方式下,顺利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入口。如果是学习基本概念,如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时,用这样的递进式作业不仅可以强化所学概念和所学概念的应用,而且还可以达到辨析概念的目的,进一步对概念的理解和对不同概念的辨析与比较。通过“递进式”作业的实践,并进行了后测,发现运用这样“递进式”作业的班级的学业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虽然在编制这样的“递进式”作业时需要更多的研究与耐心,但还是期待有更多的同仁能推广应用这样的作业,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寒假作业布置要求 篇九

一、各任课教师除要求学生做好统一发放的寒假作业外,还应应根据学生实际布置一定量的其他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符合《寒假各科作业布置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并将作业布置内容及检查方式(班级交检查小组名单)上交教导处。

二、每个学生要在寒假第一天制定寒假学习计划,计划中要列出每天学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其中每天要坚持一小时的读书时间。各班主任每两周要通过校信通提醒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在作业的相关位置签字。各班要以村为单位成立寒假作业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两周检查一次寒假作业,检查时要在作业上签字。各班要提醒学生检查时注意安全。若某村学生人数较少,可以届为单位成立检查小组,进行互查。

三、开学第一天各班任(任课教师协助)要将本班学生的寒假作业收齐,先由任课教师进行查阅,统计好各类数据(包括:未上交学生名单、虽上交但大部分未完成学生名单、基本完成学生名单、完成较好的学生名单),并将作业全部上交教导处,教导处将从各类人员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复查,并对各班寒假作业完成情况做出整体评价。

四、学校对完成寒假作业较好的学生将进行奖励,对完成较好的学科任课教师及整体完成较好的班级(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能完成寒假作业任务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家长到校进行解释,对于不能按时督促学生做作业的家长也将责令其来校解释。

五、寒假作业班级考核评价细则:

1、各班级能成立检查小组,无小组减5分,虽有小组但未进行检查减4分,进行了检查但次数不够,每少一次减1分。

2、各班学生均能制定寒假学习计划,无学习计划每人减1分,计划不合理,敷衍(质量低)每人减0.5分。

3、要求每位学生都按时完成作业,并在开学初上交,不交者每人减5分,大部分未完成每人减3分,少部分未完成每人减1分,全部完成者不减分,全部完成且质量优良每人加1分。

4、寒假作业要有家长或监护人签字,没有签字的每人减2分,签字次数不够每人减1分。

六、学生优秀作业考核细则:

1、有寒假学习计划,且计划符合要求,有可操作性。无计划不能评为优秀。

2、作业须有家长签字,无家长签字或签字次数不够,不能评为优秀;冒充家长签字的,不能评为优秀。

3、作业要全部完成,没有全部完成不能评为优秀。

4、作业全部完成,且与计划吻合,字迹工整,页面整洁、正确率高者优先评为优秀。

5、抄袭他人寒假作者不能评为优秀。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

10.《鲸》课后作业布置 篇十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范文

鲸的自述作文

大家好!我有着庞大的身体、从鼻孔喷出来的水柱像花园里的喷泉。猜猜我是谁?没错,我就是鲸!人们都认为象是最大的动物,但我却比象大得多,一条舌头便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这使我十分自豪。我们最大的鲸约重十六万公斤,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人们总是认为我们是鱼类,所以便常常叫我们鲸鱼。我们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我们有许多与鱼类不相同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因为我们是用肺呼吸的。

我们鲸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有须无齿的。一类是齿鲸,有齿无须的。须鲸的种类十分少,但身体十分庞大,便容易成为人类们的捕捉对象。须鲸主要吃小鱼小虾为食。齿鲸的种类较多,除了抹香鲸外,其余身体较小,如虎鲸,伪虎鲸等。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我们的食量非常大,一顿饭便要吃两千多公斤。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时总是好几个伙伴结成一群,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朝外。一听到有什么动静,便立即分散游开。

11.浅议如何布置语文作业 篇十一

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类型的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例如,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硬性统一的作业为自主性作业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另外,在作业形式上实行了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另外,一刀切的作业往往是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

12.如何优化初中语文作业布置 篇十二

一、注重语文作业的综合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尤其应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演讲、演课本剧等形式来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享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就应当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将其融于游戏、绘画、表演之中,使其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从而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的时候,学生对孔乙己最后的命运比较关心,我便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给文章加一个结尾,次日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讲台演讲。这样设计作业,趣味性强,学生乐学。又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课后作业是编排小品,然后在全班表演,经过这样的编排与演出,学生对语文兴趣很高,因为他们知道语文作业不仅仅是机械的抄写,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二、注重语文作业的层次性

一个班级学生由于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有意识地设计作业的练习“超市”。因为一刀切的作业往往会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这必然会加重后进生的课业负担。如果能把作业分层,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所以,语文家庭作业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设计A、B、C三类家庭作业:A类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B类介于A、C两者之间;C类偏重综合能力的运用。由于难度适宜,同学们都乐意完成作业,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注重语文作业的延续性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生活即教育”,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不要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仅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实践对于认识的基础地位,突出生活实践对于教育、学习、知识的决定性作用。基于语文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们应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开放性作业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并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最终达到自身语文水平的再提高。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对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沟通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四、注重作业的探索性

探究式作业,是指学生独立地去探究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一种作业形式。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从老师那儿去接受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习惯于按老师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当然还是需要的,但是,它产生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也是需要改变的。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旨在培养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问题情境,把这些问题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学习中,也就是探究性作业。

五、注重语文作业评价多元性

新课程理念提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作业评价应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作业的评价功能应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应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平时,我是这样做的。

1. 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做全对的,画上一个笑脸;书写工整的,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写一两句评语。一张张笑脸,一颗颗五角星,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更加喜欢做作业。

2. 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处于“僵化”状态,不利于纠正学生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我改变过去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为多向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去。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同时,让家长参与到评价系统中,请家长对孩子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正确客观的评价。

3. 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对多数学生来说,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如果每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为此,我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若修改正确,则同样可以得到笑脸、五角星。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

13.如何布置化学作业 篇十三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教,课后批改作业;学生上课机械地听,下课后忙碌地做作业。学生天天做作业,老师天天批改作业,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的时间太多了,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应付老师“批改”,学生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草草了事,一大部分学生出现了抄袭、问答案或叫人代替做作业等不良现象。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批改量大,教师批改作业常常用“√”或“×”等符号简单代过,学生由这些符号就能知道哪道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信息,找同学或同桌抄答案应付了事。那么,如何让老师和学生从这艰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呢?对作业的布置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布置课前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布置要以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尝试,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方法为主。布置课前作业时,教师不再指导学生先怎样想、再怎样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预习例题、理解例题,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性、独立性、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整个过程是师生的有效互动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做预习作业时,遇到了难题,想法、体验、感受、见解,有许多话想说,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安排8分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感受,体会和理解,交流学习方法。交流时让学生在小组上交流自己做作业的收获或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讨论在作业中所遇到的难题。而我深入学生中间或参与或点拨,在动态中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的话题。

二,布置弹性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而课后作业针对三个等级也相应设计出弹性作业,分别是必做题、选择题、延伸题、附加题等。要求差等生只完成必做题,适当考虑选择题;中等生完成选择题,考虑延伸题;优等生完成延伸题,考虑附加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完成不同的作业。

三,布置开放性作业。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条件完备、答案固定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长期过分做封闭题,容易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往往形成定式思维,这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增强作业的开放性,适当设计一些开放题来充实作业题。由于开放题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独创性,在讨论推断可能正确答案和最优解法时,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复合思维,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和科学思维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形成学会求知的素质。

四,布置应用性作业。应用意识的薄弱,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回归生活、生产中的原型,给学生创设一个实际背景,让他们认真观察、收集数据,抽象图形,联想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和智力素质的形成。

五,布置典型性作业。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作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题海战,造成题海战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率低,作业量多杂而质差,缺乏典型性。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足够类型、形式多样和适当数量的材料,为学生布置一些典型性的作业题,让学生练一题而通一类,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需要收集、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打破条件规范的框框;再如要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展、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利用这些非常规的题目,作为常规题目的补充。

以下是我的整式乘法作业

I: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预习作业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指数_______。

mn()2.a.a=a(a≠0,m,n都是整数)3.a()·a=a.(在括号内填数)

2m20034204.若10·10=102

3,则m=________。

5.x·x·xy=_________。6.2·8=2,则n=_________。

7.-a·(-a)=_________。3522n作业 必做题 一,计算

1. 102×10;

22.3×3×33

33. 100×104.(5.a2×102

111)×()2×()3 222·a6 ·b

3 ·(-a)·(-a)6.b57.-(-a)8.y2n·yn+1

选做题

1.a·a+a·a–a·a+a·a, 2.已知4×2×2a a+15n3n+2n+

42n+3

=2,且2a+b=8,求a的值,2n+

19b

3.已知n为正整数,试计算(-a)

×(-a)

3n+

2×(-a)。

II:14.1.2 幂的乘方14.1.3 积的乘方

预习作业

1.幂的乘方,底数不变,________.2.积的乖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_______,再把所得的幂相乖。3.计算

n(1)(a)

(2)3

(3)

a作业 必做题

332

5n+1

(4)

(6x2y5)2

教材P104

第1,2题

选做题 1.计算

(1)(x2)3(x4)3

(2)(a2)2a4(a2)4.2.用简便方法计算

(1)4

 0.25

;

8812 0122 011(2)3()

.3.若x2n2,求(3x3n)24(x2)2n的值.

III:14.1.4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作业

必做题

教材P104-105

第3,4题 选做题 1,计算(1)1x431y2(2xy2)(2x2y)(xy)3x2y2z

23(2)(a)2,已知ab21(2ab2)34ab2(7a5b4ab35)

22536,求ab(ababb)的值

3,已知:单项式

M、N满足2x(M3x)6x2y2N,求M、N。

IV:14.1.4 整式的乘法(第2课时。多项式相乘)

预习作业

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乖,先用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去乖以另一个多项式的_______,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计算(1)(2m-3)(3m+1)

(2)(6x-5)(x-4)

(3)(a-5)(a+2)

(4)(3a-2b)(b-3a)-(2a-b)(3a+b)

作业 必做题

教材P105第5、7、8、题.选做题

1.计算

(1)(a+2b)(a-2b)(a+4b).(2)(x-2)(x+2)-(x+1)(x-3)(3)(3y+2)(y-4)-3(y-2)(y-3)2.先化简,再求值: x(x-1)+2x(x+1)-(3x-1)(2x-5),其中x=2. 3.若(x+mx-8)(x-3x+n)的展开式中不含x和x项,求m和n的值

14.二年级寒假作业布置 篇十四

语文

1.每天做一页《寒假作业》书;

2.写八篇日记,内容100字左右,不能写成流水帐;(由爸爸或妈妈指导书写、修改)

3.找到二年级《语文》下册书,每天读一篇课文,读两遍;(注意让父母签字)

4.《写字表》里的字每个写半行,组两个词。

希望家长加强督促,认真指导,每天的作业签字。

数学

1.每天做一页《寒假作业》书;

2.做完数学报;

3.预习二年级下册《数学》书。

二年级寒假作业布置

语文

1.每天做一页《寒假作业》书;

2.写八篇日记,内容100字左右,不能写成流水帐;(由爸爸或妈妈指导书写、修改)

3.找到二年级《语文》下册书,每天读一篇课文,读两遍;(注意让父母签字)

4.《写字表》里的字每个写半行,组两个词。

希望家长加强督促,认真指导,每天的作业签字。

数学

1.每天做一页《寒假作业》书;

2.做完数学报;

3.预习二年级下册《数学》书。

二年级寒假作业布置

语文

1.每天做一页《寒假作业》书;

2.写八篇日记,内容100字左右,不能写成流水帐;(由爸爸或妈妈指导书写、修改)

3.找到二年级《语文》下册书,每天读一篇课文,读两遍;(注意让父母签字)

4.《写字表》里的字每个写半行,组两个词。

希望家长加强督促,认真指导,每天的作业签字。

数学

1.每天做一页《寒假作业》书;

2.做完数学报;

15.如何注重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细节 篇十五

一、英语作业现有的一些现象

作业是巩固知识, 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1. 机械的作业是主体

比如, 学完4A UINIT 1以后, 许多老师布置学生:把对话抄写三遍, 单词抄写五遍。这样的作业对于在课堂上已经掌握知识点的学生来说, 毫无价值, 等同于炒冷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他在课堂上的基础知识还未吃透, 现在就算抄写再多的变数等于无用功。机械的作业, 只是简单的重复, 其意义不大, 更谈不上有多少的合理性。

2. 开放性的作业是累赘

比如, 笔者所在学校教研室曾举行一次作业设计评比。某英语老师设计的作业布置如下:读完对话后, 把它们记熟,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一说对话的内容……这样的作业看上去是对学生课外能力和第二语言运用最好的方法。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但问题是完成的结果呢?学校地处偏僻, 又是农村学校, 留守儿童居多, 父母无文化的比例也较多, 这样的作业往往孩子到家以后无法完成, 即便想去完成, 家长的文化水平注定无法完成。无论是布置作业的内容还是形式虽然都符合时代的需要,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差强人意。

3. 课堂作业不“课堂”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可以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课堂作业是对一节课的效果的最直接检验, 也是孩子们对一节新课知识巩固的最佳方式。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出现为了课堂作业而课堂作业的现象。小学英语教师往往把课堂的大量时间留给书面作业。当然书面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这不是课堂作业的全部形式。课堂上的作业应该是形式多样, 重在综合能力的训练与课内知识的深化、迁移, 这样的作业才是真正的课堂作业。

二、英语作业的布置方法

1. 兴趣是作业的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 学习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 那效果当然也不会差了。如果作业设计富有创意, 形式新颖, 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学生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 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学生一般都向往动手型、实践型、趣味型的作业, 那我们作业设计就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给他们布置一些充满趣味性、创新性的多样作业, 使他们不再觉得完成作业只是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在具体实践中我就依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样新颖的作业形式。

2. 分层次布置, 彰显教育公平

作业布置要有差异性。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 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为此, 作业应针对学生的差异, 分层布置, 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 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从而培养英语能力。

三、及时批改, 反馈问题

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巩固学生的知识,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那么, 不管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 老师都应该积极地去介入其中, 及时地批改作业, 反馈教学实绩, 增加作业的实用性。这里的批改不是单纯的拿起红笔随意批改, 而是更多地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这种评价应是科学的, 合理的, 也是有效的。这样评价下的作业布置也就是合理的、科学的, 并且是实用的。

上一篇: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教学设计下一篇:中国海洋大学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