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县审计信息化 实现

2024-07-30

铜山县审计信息化 实现(精选5篇)

1.铜山县审计信息化 实现 篇一

武山县审计局关于解决办公用房的请示

县政府:

武山县审计局自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沿袭着2室2股的内设机构模式。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民政策的逐步推出,转变和调整社会经济跨越发展方式改革不断深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关注度越来也大,审计在充分发挥“免疫”功能,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已经引起省厅、市局的高度重视,并取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理解和支持,多次明确表态适时优先解决县审计局办公用房紧张的实际问题。鉴于(目前)县社保局等部门新建办公大楼陆续启用,解决我局办公用房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从审计事业长远发展考虑,急需解决我局经责股、国家建设投资审计中心等8股室办公用房12间。

2.铜山县审计信息化 实现 篇二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信息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国内大部分企业在网络和远程通讯为主的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传统的会计模型理论, 已建立起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了充足适时的信息。与此相适应的审计信息化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它经历了自上世纪90年代“财务收支作业软件包时代”的初级阶段、2002年后安然公司后“内部控制审计”的拓展阶段以及2008年用友推出的“审计作业、审计管理一体化”的发展阶段。使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全面数据式审计发展, 由事后审计向事中结合事后的联网审计方向发展, 使监督职能的实现得到革命性的提升, 把审计信息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国企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李金华审计长曾指出, “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 能不能在这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 直接关系今后审计事业的发展”。2012年, 在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 把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由此,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改革的进行, 国有企业无论是在体制上, 还是在生产运营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其内部审计所发挥的职能不容小觑。因此,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非常必要, 它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降低审计成本, 规范审计工作, 是加强集团内部管理的需要。

三、信息化技术在内部审计中具体运用

被审计单位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内部审计信息化提供了前提条件。信息技术促使数学方法与审计的应用结合, 将审计程序中传统的检查、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得以在计算机上更好的实现。结合近几年来的审计实践,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常规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在审计业务中利用Excel、Foxpro、Word等电子表格、数据库、字处理常规软件中的一些功能, 或审计人员自编的一些小程序, 帮助审计人员计算、复算、复核、分析审计数据, 以节约审计时间、提高效率、增加准确性、减轻劳动量。如: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审核工资表, 复算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正确性, 复核材料成本差异计算的准确性, 验证存货期末计价的准确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Excel工具箱”将财务软件导入的往来科目明细账按年进行合并, 轻松实现往来款项账龄分析, 或者利用字表处理软件描述记录问题等。

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的辅助审计软件应用。主要是利用购买的审计软件。通过试用部分审计软件, 笔者认为应用软件中的各种功能, 结合执业判断, 来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不仅省时方便, 而且全面系统, 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如:联网数据采集技术、审计抽样技术、内控测试评价技术、法规库管理技术、审计工作流程化技术、疑点分析与查证技术、远程联网审计技术等。

四、国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领导重视不够, 信息化建设工作难开展

长期受国企体制影响, 很多领导人员思想观念无法转变, 重经营轻管理, 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把其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 使其真正担负起管理、监控的双重责任。有些国企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其设置不合理, 无法保证其独立性, 那信息化建设工作就更是无从谈起。虽然有些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也在积极争取向高科技靠拢, 向信息化迈进, 但往往是“风声大, 雨点小”, 重视喊在口上, 支持写在纸上, 就是不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使内部审计部门长期面临着“经费不足、人员缺乏、技术落后、业绩平平”的困境,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难以推进。

2. 审计人员素质差, 与信息化不相适应

国企内部审计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面对骄人的业绩, 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却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思想, 有的认为信息化建设没有必要, 对新生事物不以为然, 对信息化建设不屑一顾, 对新型作弊手法浑然不知, 继续使用原来的传统审计方法, 缺乏主动性和危机感;有的则干脆不敢去尝试, 特别是老同志面对信息化畏难懈怠, 认为只要是计算机方面的事情就是年轻人的事儿, 与自己无关, 缺乏参与性;也有些审计人员利用单位提供的网络条件进行购物、聊天、炒股、娱乐等, 从来不研究审计信息化, 缺乏使命感, 使硬件设施无法发挥作用;还有些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能, 但局限性很大, 只会在电脑上看账, 甚至连数据采集、导入都不学, 软件中分析功能基本不用, SQL语言就更别提了, 还得专门配备计算机“人才”来做一些采集数据、网络维护、软件更新的工作, 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使得审计信息化的应用效能低下, 收效甚微。

3. 内部审计信息化本身存在不足, 产生新的审计风险

有人把计算机审计形象地比喻为“给传统审计插上了翅膀”, 能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但我们也不难看到信息化本身所存在的不足给审计又带来新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以个方面:

第一, 在制度建设方面, 缺少科学的信息化审计的标准和准则及相应的法规。虽然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08年下发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但其中涉及到审计信息化的篇幅有限, 可操作性不强, 难于评价和判断实行计算机审计之后的审计效果, 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其次, 在审计实施方面, 工作难度加大, 方法更加复杂。信息化的应用, 使得传统审计线索逐渐消失, 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不复存在, 大量信息存储在磁盘上, 很容易被修改、删除、隐匿、转移, 且不留蛛丝马迹, 使审计人员面临电子审计证据获取方法的适当性、证据内容的真实性、证据签名的真伪性、证据法律符合性等一系列新问题, 取证难度大。

第三, 审计软件不完善, 使得审计效果不明显。近些年来, 信息化概念的提出, 使得一些审计软件倍受青睐, 但其运用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些软件没有充分测试就投入市场造成运行不稳定, 有些软件与财务系统接口不吻合造成采集数据障碍, 有些软件所采用数据库庞大导致系统瘫痪, 有些软件长期不升级维护, 无法适应频繁更新的财务软件, 还有些软件适用性差, 华而不实。这样的软件不但不能提高效率, 反而会带来风险。不可否认,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软件开发商唯利是图、不切实际、社会责任感差有很大的关系。而现实中又缺乏对审计软件的评审机制, 给审计软件的创新和改革造成一定影响。

五、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结合目前国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本集团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践, 笔者认为要实现国企内部审计信息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国企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动。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途径, 是科技强审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推动关键在于领导重视, 这就要求领导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把信息化工作放在事关重大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制定审计信息化的相关制度, 把审计信息化使用率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实施通报制度, 推出激励措施, 并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召开信息化交流会议, 积极鼓励审计人员总结分享使用经验, 提出信息化建议等等;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 大胆实践, 带头学习和应用信息化知识, 完成审计项目管理和考核, 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解决, 做到不喊口号, 要讲实效, 少搞形式, 多干实事, 形成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另外, 要加大投入, 搞好软硬件配置及网络建设, 按照“经济适用, 适当超前”的原则, 满足日常办公和审计业务工作的需要, 建设审计专网、外网, 并实现二者相互独立, 安全运行, 便于网上信息的发布和内部资源共享。

2. 国企内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 国企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财务管理知识和审计业务技能, 还要掌握信息化技术,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力度建设一支优秀的审计团队。首先, 必须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彻底消除“养活人员, 照顾子弟, 维护稳定”的观念, 逐步建立起“引进人才, 优胜劣汰, 提高效率”的用人新机制, 使社会中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进来;其次, 加强审计人员道德建设, 要强化廉洁教育, 在工作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 避免因审计人员自身不洁导致的审计风险;再次, 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同时要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 加强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普及力度, 使他们学会财务、审计、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的操作, 精通审计软件操作及维护, 使他们在工作中将审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有效结合, 进而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建设;另外, 审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 既然选择了审计, 又从事审计, 理所应当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积极探索信息化的应用技巧来应对现代审计, 在实际工作中,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灵活机动的运用信息化技术, 减少审计误差和风险。

3. 从国家层面来讲, 应努力创造条件, 要搭建好审计信息化的平台。

传统审计标准和准则部分已经不适用, 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化的标准和准则迫在眉睫,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有关措施,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国内实际, 建立标准化制度体系和制度信息化系统, 实现“管理制度化, 制度流程化, 流程信息化, 信息智能化”。第一步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化建设, 结合内部审计开展的成效, 总结经验, 提炼审计理念, 制定系统的、切合实际的工作制度;第二步要制定流程, 也就是要正确地制定出完成某一工作的步骤和顺序, 制定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否则会出现业务流程“两张皮”现象;第三步要寻找流程与信息系统的结合点, 把制度的关键流程和主要控制点通过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标准化手段植入信息系统之中, 实现信息化;第四步是要通过系统优化调整, 实现信息智能化, 以减轻劳动强度。最后, 还要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修订, 规范制度运行。

4. 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要开展联网审计。

通常联网审所采用的工具有三种形式, 即:在审计终端机上安装被审计单位的终端软件, 开发定制的内嵌审计软件包和开发通用的联网审计软件。目前用友公司已经推出联网审计软件解决方案, 审计人员可以远程查阅被审计单位电子账册, 通过扫描 (拍摄) 纸质凭证以及网络视频等方式实现对疑点凭证的远程查阅, 还可以通过软件预警功能实现同类问题的自动发现等特点。由于联网审计是一种实时监督的行为, 被审计单位数据有重大变动或异常变动时, 都会及时反映在审计信息系统中, 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信息。对于不具备联网条件的单位, 一般可以应采用就地审计或突击审计的方式。在进行审计时, 可以采用事先不通知操作员或程序员的情况下, 把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数据采集出来, 保证被审计程序和数据的正确、完整性。在信息化审计取证时, 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 要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 要收集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原始证据, 对取到的电子证据要围绕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分析判断。同时, 要加强审计取证技术方面的培训和研讨, 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和利用现代审计技术的能力以及专业判断能力, 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取证工作。

5. 相关部门要促进审计软件研发。

审计软件是审计实现信息化的基本工具, 但从国内应用来看, 但大多都达不到信息化要求, 还需要在理论研究、技术实践以及质量监管方面做一些工作。首先, 审计软件的理论研究, 并不仅仅是学术界的责任, 审计业界以及软件业界都应自觉承担起审计软件的理论研究工作, 定期将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与探讨;其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多借鉴国外软件的先进成果, 如:ACL、Compass3等软件, 要注重内控审计、风险审计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审计系统与业务系统同步运行, 实现对审计对象的持续、实时、动态监测;第三, 要建立审计软件的评审机制和评审标准, 软件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通过专家评审, 在运行过程中应建立监督和举报制度, 切实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服务。

六、结束语

信息化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主流, 既是内部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内部审计实现现代化的重点标志。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审计方式, 逐步推广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联网审计等技术, 实现审计手段从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审计、联网审计的转型, 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尽管我国部分国企内部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短时间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刘家义审计长2012年审计工作会议上多次提到审计信息化, 这不仅给我们指引了方向, 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审时度势, 清醒看到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不发展信息化就要被时代所抛弃;要牢记职责, 深刻理解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 不发展信息化就难以肩负起法律赋予的光荣使命;还要居安思危, 充分认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审计监督能力的重要途径, 不发展信息化审计事业就没有出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2009年

[2]刘家义.审计的根本出路在于信息化, 审计月刊, 2011年10期

[3]卞勇.审计信息化建设与标准化, 审计与理财, 2010年11期

3.方山县民族宗教信息 篇三

XXX民族宗教事务局第八期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XXX民宗局就

《以“安全”为主题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

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督促检查

为做好我县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维护全县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4月22日,我局全体机关干部利用星期天对我县天主教、基督教活动开展情况、安全工作及社保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首先,民宗局长XX及全体机关干部来到了XX镇天主教堂,认真听取了教堂负责人关于安全防范工作、制度建设、后备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情况汇报,X局长听完汇报后,对天主教会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

1、今年是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各教堂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结合各教会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并要求各项制度悬挂上墙,做到自觉遵守;

3、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认真落实教职人员的社保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按要求顺利完成;

4、继续加强对宗教事务条例、法律法规及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的学习,向广大信教群众宣传党的法律法规、国家宗教政策;以此提高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

5、宗教界后备人才短缺,加强重视宗教界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4.铜山县审计信息化 实现 篇四

信息宣传工作总结

为加强我局信息宣传工作,及时准确地宣传药品监督管理的工作方针、法律、法规和有关工作情况,加快信息传递,推动我县药监工作健康发展,2004年我局信息宣传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稳妥的工作方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做好药监信息宣传工作 为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教育、导向、激励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局药监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医药事业发展。今年在信息宣传方面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局党组要把宣传工作摆上相应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落实一名局领导分管宣传工作,办公室负主责,积极协调与新闻媒体及新闻主管单位的关系。做到主动向新闻单位介绍情况,提供新闻线索,扩大药监工作社会影响力。要加强培养信息员,给信息员定计划、压任务。为支持信息员工作,他们可以优先看文件,参加有关会议,配备器材并落实奖励措施,在经费上予以保障。二是健全宣传工作制度。所有稿件(信息)须经分管领导审批并加盖办公室

印章方可发稿,年中、年底各通报一次宣传报道情况,年底进行一次总结评比。三是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大众传媒向社会公布药品监管信息,宣传药监政策法规,扩大药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选择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案件,在打击查处后进行公开曝光。2004年,县电视台、电台采用稿件8篇;市局采用稿件7篇;省市局采用稿件3篇。以庆祝《药品管理法》实施三周年之际为契机,8月份组织一次公开销毁假劣药品现场会,以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促进医药市场整治。

二、工作成效和特点

(一)活化宣传形式,树立为民形象。利用电视媒体、报刊杂志、路牌广告、公交车体、红盾信息网等媒介,通过组织宣传车队、开展大型活动集中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公益广告等形式,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提高了工商部门社会认知度。在呼市市区、各旗县重要街道两侧、楼顶、电话亭、公交车、民航候机厅共设置依法行政、诚信服务形象宣传广告492幅(块),面积8650平方米,展开集中宣传3次,出动宣传车队750车次,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展示了首府工商部门的新形象。

(二)深入理论探讨,推进执法实践。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市场、企业开展调研,准确了解和把握首府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就食品市场监管、诚信体系建设、第三产业发展、商标品牌战略撰写了16篇理论研讨文章,并相继在《实践》、《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内蒙古日报》等有影响力的报刊上发表,有效的指导了系统执法工作实践,提升了监管层次和水平。

(三)提升文稿质量,实现“双重”突破。在信息工作方面,充分发挥了总结分析和参谋助手作用,做到每条信息都有事件、有数字、有分析、有建议,年内编发的信息被国家工商总局、自治区党委政府采用35条,被自治区工商局采用91条,被呼市市委、政府采用212条,领导批示信息11条,信息采编数同比增长87.5%,被市委信息处连续8个月评为“十佳”部门,总分位居全市85个行政事业单位第三名。我局编发上报的关于呼市旅游市场环境热点分析和跨国经贸诈骗亟待整治的2期专报信息,自治区储波书记、杨晶主席作了重要批示,并要求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按照“1221”首府工商文化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两创”、十项重点工作、“两项整顿”工作的安排,紧紧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实现从量到质双重突破,截止11月底,在各类媒体刊发稿件2797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2%,其中,《中国工商报》40条,《内蒙古日报》208条,两报刊登稿件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4%、13.7%,实现了

历史性突破。特别是首次在《中国工商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呼市工商局加强奶源监管确保奶品质量》的文章,介绍了我局加强奶源市场监管的先进经验、做法,引起了全国工商系统的广泛关注。经过市委推荐,我局作为全市垂管部门“执政为民、加快发展”教育活动唯一的先进单位,呼市电视台专题栏目《新闻视点》对我局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四)强化基层指导,发动全员宣传。充分调动基层宣传工作积极性,建立了从市局、分局到工商所“三级”培训教育网络,开办培训班52期,参训人员370人次。过去系统有17名专职信息人员搞宣传,今年有153名工商干部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文稿。截止11月底,基层工商所刊发稿件650条,同比增长53%。

二、措施和方法

(一)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强化信息宣传保障。一是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写作队伍,做到业务指导重点化和培训工作经常化。二是充实了宣传信息工作队伍。市局除配备了3名专职信息宣传工作人员,同时发动办公室秘书及相关人员撰写文稿。各旗县区工商局(分局)也相应建立了各自的宣传工作机构,玉泉分局从局长到工商所工作人员都明确了宣传工作任务,并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畴,强化信息宣传工作。三是硬件上的支持。在经费十分紧

张的情况下,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备。同时,为激励基层信息宣传报道人员多报信息、多投稿,提高文稿质量,制定了信息宣传奖励办法,匹配了奖励资金,有力推动了信息宣传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严格考评,适时通报,完善信息宣传工作机制。一是严格考评办法。将信息宣传工作纳入了分局实绩考核目标当中,将采用信息情况、媒体发稿数量和质量及基层信息宣传员参加业务培训情况列入综合考评中,进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二是实行通报制度。每季度做一次通报,把上级部门采用信息的数量、条目和各类媒体刊登稿件情况印发给各单位、各部门,使基层信息工作人员在研读被采用信息条目中,发现信息需求要点,加强了业务指导。

(三)坚持审阅制度,把握正确宣传导向。对于重大紧急信息做到先由办公室主任把关,再交分管领导审核;对于政策性、敏感性较强的信息交办公室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有效防止了信息虚假失实现现象的发生。

5.铜山县审计信息化 实现 篇五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强“变拖”源头管理和路面动态监管, 及时有效掌握存量变型拖拉机的相关信息, 玉山县农机局抽调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下到本县16个乡镇对本辖区内变型拖拉机及驾驶人信息进行全面核查清理, 并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变型拖拉机的运行情况录入“全国变型拖拉机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与公安交警部门信息互通机制, 即将本县“变型拖拉机”档案信息、检验情况、报废及驾驶人信息及时提供给公安交警部门, 为交警部门事故处理、拖拉机驾驶人的违法行为核查及路面监控提供及时准确的原始资料。同时交警部门把变型拖拉机及驾驶人的监控动态反馈给农机部门, 并适时集中开展“变型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 有效地保障变型拖拉机生产安全。到目前已录入到“全国变型拖拉机信息管理系统”变型拖拉机信息288台, 占正常运行变型拖拉机的100%。

上一篇:防控疫情加油宣传口号标语下一篇:《来自星星的你》高中观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