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2024-08-04

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16篇)

1.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一

我与政协结缘是在1997年,那时我还在永州,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不久、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当时,我通过公务员招考调入了永州市政协机关,对我来说,我的世界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那样的精彩。然而,最初的激动过后,我更多的是一些茫然,一些迷惑,一些诚惶诚恐和不知所措……什么是政协?我能胜任政协工作吗?怀着这样复杂的心那一世小说网 http://情,我参加了当年政协全会的服务工作,耳闻目睹了那感人的一幕一幕……宾馆、街道、会场,到处悬挂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大红横幅,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政协人的光荣和自豪;步入会场,大会的严谨和隆重让我肃然起敬,热血沸腾;当庄严的国歌奏响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心中的激动和自豪又岂能用笔墨来形容;聆听了领导们精彩的讲话和委员们的大会发言以及畅所欲言的座谈讨论,我明白了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白了原来那么多得民心顺民意、被老百姓称赞的实事好事都是政协参政议政的结果,也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11年的政协时光,成为我难忘的人生历史,也必将构筑我执着的未来!

在政协,我们没有那种“一无权、二无钱,无是无非度年月”的失落感;没有那种“无意义、无味道、无所谓”的倦怠感;也没有那种“不出头、不找事、不争先”的无所作为的思想。我们始终保持宠辱不惊的平和心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我已将此作为自己最好的舞台、最好的驿站。

在政协,我们履职讲认真。做到了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尽职尽责,不辱使命。我们的政治协商,方法不断改进,水平不断提升;我们的民主监督,选准议题,讲求方法,做到了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我们的参政议政,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得到了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

在政协,我们工作讲主动。因为我是政协干部,我们胸怀全局;因为政协是我们温暖的家,我们心存感动。美丽的院落,幸福的家园,温馨祥和,情谊浓浓……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无论谁病了,大家都去慰问探视,送去一份温暖;谁家婚庆喜丧,大家都带着一份牵挂;哪位同志过生日,机关工会都会送去温馨的祝福……是的,这就是我们省政协机关,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奋进的集体、一个和谐的集体、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集体,机关大院里新立的“谐园”二字不正是我们机关的生动写照吗?生活、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怎么能不满足、不珍惜、不努力工作呢?

最后,让我借用一位政协主席的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并与在座的各位共勉:我们满怀着对政协的一片热爱,走进了政协这个大家庭,一个爱字,蕴含了我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忠诚;一个爱字,表达了我们对岗位、对职责、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有爱才有理解,有爱才有力量,有爱才有民主,有爱才有协商,有爱才有追求,有爱才有希望……我爱政协事业,我爱政协机关,我爱人民政协!

--------------------------

我与政协结缘是从修志开始的。1992年1月,中共邵阳市委常委会议决定市志办有关工作转由市政协主管,我因在邵阳市供销合作社主修《供销合作志》,受到市志办和市政协领导的注意调入市志办工作。之后,又荣幸地调入市政协工作。

到政协后,我感到政协好比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温馨祥和,情意浓浓。大家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无论谁病了大家都会去慰问探视,送去一分温暖;每当哪位同志过生日,机关工会都会送去一簇充满爱意的鲜花。记得2001年9月的一天晚上,我突然感到头昏脑胀,彻夜难眠,且高烧不断,视力急速减退。而此时,我的妻子却正因病在医院住院,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在此关头,政协的同志们深夜闻讯赶来,急速将我送往医院,并安排专人看护,搀扶我作各项检查,经ct检查,医院初步诊断为脑瘤,建议去省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在此危急时刻,政协领导毅然决定派车派人送我去长沙湘雅医院治疗,经医院磁共振检查,我患的是脑垂体腺瘤,部位正压迫着视网膜神经,需马上作手术。手术后听医生说,如果晚来几小时,眼睛将有失明的危险。好险!此刻,我从心底升起一股感激之情。

出院回家不久,政协领导上门看我,同时也告诉我,根据工作表现,我被任命为提案委副主任。上班后,领导又给了我“三边”(即边工作、边休息、边看病服药)优惠待遇,意思是我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安排工作。

说实话,对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我一直心存感激,我决心用更好的工作业绩回报大家。上班后,我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投身到新的工作岗位,边学习,边工作,参与提案征集、审查、立案、登记、整理、督办、调查等各项工作,参与《提案工作理论与实践》和《提案工作专报》的编辑工作。还联系工作实际,写出《关于提案办理程序化思考》等4篇理

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2.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二

本刊讯今年是已故著名作家路遥诞辰60周年。3月12日, 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了纪念路遥座谈会, 邀请文学界名家和各界著名人士、读者代表共同缅怀这位用生命写作的伟大作家。同时,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还推出了《平凡的世界》最新版本。

十八年来, 作家路遥的这部呕心沥血的绝笔之作, 给无数读者带来深深的感动和心灵的温暖。在他执著的创作中, 他热切地关注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在艰难曲折中的变化与演进, 热切地关注整个中华民族摆脱沉疴复兴勃发的历史性变迁, 热切地关注普通百姓追求光明、追求健全社会的强烈愿望。他和他的《平凡的世界》也因此获得了最普遍、最广泛、最持久的共鸣。

据了解, 这次座谈会也是纪念路遥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 其他将陆续举行的纪念活动还有:全国20家网络、平面媒体联合举办的“我与《平凡的世界》”读者征文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新配乐长篇朗诵《平凡的世界》, 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小说连续广播》栏目中播出;路遥的手稿、信件及珍贵遗物展已在筹备中。在今年12月3日, 即路遥诞辰60周年当天, 将举行路遥全集的出版座谈会及征文的颁奖活动。 (魏伟)

3.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篇三

国际文化交流的模式主要是把本国的舞台艺术或剧目介绍到对方的国家演出。美术交流的模式大致也是如此,即互相在对方国展示本国的艺术作品。有些艺术家为了在自己的履历头衔中添上辉煌的一笔,特意到国外有名的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包括此类交流在内,艺术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跨越国境,无需语言也能使人们共享它带来的感动。诚然,艺术的门类繁多,艺术家众多,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不断涌向国外进行交流,其中自然会显现出一些成果,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交流在20世纪一度非常繁盛。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快10个年头了,是否还要把固有的交流模式一成不变地继续下去?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间友好交流城市的数量逐年增加,现在已达到近350对之多。这些友好城市主要是从风土、历史、产业、规模等各个方面进行考量之后才得以结成的。交流之初,日本方面总是在中国的友好城市竖个纪念碑这样的表面文章上下功夫,但是,当今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趋于强势,我认为交流也要顺应这个形势,到了该转变方式的时候。

我想谈一谈近15年来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情况,我所从事的交流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汉字展开的。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与文明的进步同时加速,刚刚呈现在眼前的光景几乎一眨眼的功夫就变了模样,所以变化速度较慢的或者改变较少的事物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愈显尊贵,汉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我正是坚信这一点,多年来在汉字及其相关领域上下求索,才把交流活动坚持下来的。

汉字最初的形态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其后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石铭文。我和对外友协合作,邀请上述领域的专家们到日本举办讲座、着力宣传,还分别在中日两国征集以这些文字为主题创作的书法篆刻作品在日本展览,翌年再回到它的故乡——中国展览,先后在北京和文字的发祥地举办巡回展,展览期间我特意组织探访文字起源的访华团到中国各地参观考察。

在中国,有几种文字受到汉字的很大影响,虽然在汉字的基础上作了修改,但在本质上依然类似汉字。例如,10世纪的契丹文字、11世纪的西夏文字、12世纪的女真文字等。我曾经与对外友协一起策划过这些文字的展览,我想通过展览赋予这些古老的已经消失的文字以新的气息,使其作为21世纪的艺术重新恢复活力。基于这个想法,我与对外友协合作在日本和中国的文字发祥地分别举办了书法篆刻展。

当然,在中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没有受到汉字的影响。比如,最好的例子就是元代的八思巴文。我与对外友协曾在八思巴文的故乡——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举办了八思巴文的书法篆刻展,还把这个展览带到日本,并邀请八思巴文的专家一起赴日做讲座。

给我印象最深的展览是2000年7月我与对外友协在日本石川县立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西夏王国的文字世界展”。同年11月我们应邀携此展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翌年我们又在银川的宁夏博物馆和西夏博物馆举办了该展的归国展,堪称当年银川市一个规模空前的大活动,仿佛一场盛大的节日,日本的多家主流媒体都报道了当时的盛况,这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料,至今难忘。

展望今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我认为20世纪业已培育好肥沃的土壤,我们面临的重要工作是提出明确的命题,让它植根于这片土壤长成参天大树。这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各民族间差异的基础上探索其相通之处,把在共性中寻找到的命题作为今后可能发展的新目标,并且向着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努力,只有如此,新的文化才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诞生。

若想掌握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共通之处,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国家,只有了解自己的国家才能有“根”,也只有扎稳了“根”,大树才可能枝繁叶茂,而且才能更好地认识他国这棵大树,帮助它伸展枝叶。

我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交流活动,正是因为我从未动摇过对汉字这棵大树的认识,而且我坚信今后还仍将以此为中心继续交流下去,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汉字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题材,等待我们去认知和发掘。

4.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四

打我记事起,家里很穷,我的父亲为

了整个家里的生计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白天拉平板车赚钱糊口,中午还的下地干活,晚上黑灯瞎火打零工,总之,每天为了养家糊口日夜奔波,一生操劳。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国庆大阅兵贴画在记忆深处尤为清晰,当时,因经济落后等因素,农村家庭住土炕相当普通,记得我家当时土炕周围墙上密密麻麻粘满了新中国成立阅兵贴画,有男女人民子弟兵方块队横竖一条线,紧握钢枪,口号嘹亮,昂首挺胸,整齐划一,依次经过天安门城楼前;有人民子弟兵开着装甲车雄纠纠、气昂昂,威风凛凛地经过天安城楼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和祖国的检阅。每年过年期间,农村每家每户都要从县城买毛主席贴画装裱中堂,上香磕头,每当父亲闲暇休息时,两腿一盘,坐在炕上指着毛主席画象或阅兵墙画就与我讲述起毛主席解放全中国的丰功伟绩和1949年10月1日国庆大阅兵祖辈留下来的难以忘怀的动人故事,因此,人民子弟兵挺拔的气势,威武的身躯,在我的人生记忆深处留下了深深印迹,从那时起,长大我也要当兵成为了我儿时的一个美好梦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的父亲通过不懈努力也从一位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成为一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土炕故事早已成为了永久的尘封记忆。我的父亲是一名专业会计师,因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除了上班后的日常工作,经常性地还要晚上加班到深夜,在柔和的灯光下,算盘珠和计算器发出的声音成为了我晚上入眠必备的“催眠曲”,两声循环交替,时而抑扬顿挫,时而急促和谐,伴我拙壮成长,在他的耳闻目染和不断影响下,自学的良好习惯也慢慢地在我上学时逐渐养成,读书看报也成为了我空闲时间吸取的必备营养。90年代末期,通过父亲的勤奋工作,家庭条件得到了很大提升,物质生活也已逐渐宽裕,电灯、电话、电视早已进村入户,已不是什么奢侈物品。闲暇聊天时,父亲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改革开放前期那段辛酸困难的难忘时光,他时常教导我们要铭记过去,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来为国家贡献力量。每到动情时,他都会情不自禁地说“改革开放就是好,人民生活幸福,国家和谐稳定”,眼眶里还饱含着深情的泪花。为了实现我儿时的一个夙愿,1998年12月我自愿应征入伍,并如愿以偿地参军到了武警部队,亲身体验了军旅生活,感受到了和平年代军人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5.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五

“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尚的光荣!”许云峰烈士说的话一直在冲击、涤荡着我的心灵。我应当怎样来度过自己的一生呢?

看了《红岩》以后我开始深思这个问题,也在《红岩》中找到了正确答案。要保住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要保住社会主义江山,要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们就该像《红岩》中的英雄们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生,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伪装疯癫的华子良,三年间忍受了敌人的百般摧残及同志们的误解,他要“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华子良正是这种坚韧的毅力克服了迎面而来的大大小小的困难,为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红岩》使我明白了没有困难就谈不上什么奋斗,要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要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革命先辈们披荆斩棘踏出了共产主义奋斗的第一步,我们紧接着就要跨出第二步、第三步。这就必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这些困难比起许云峰、江姐他们在“渣滓洞”、“白公馆”里所经历的生死考验,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不希望自己在庸碌无为中度过一生。我要在狂风暴雨中经受各种困难的洗礼。

岁月飞逝。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沉浸在对先烈的追思怀念和对未来憧憬之中。建国6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诱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出现了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对党的纲领、奋斗目标产生了模糊认识。《红岩》中共产党人的思想、信念、品德、情操、气节和作风,反映了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精华,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内心战胜前进道路上任何困难的力量之源。作为后来人,我们应从《红岩》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树立了正确的幸福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正直做人,扎实做事,用责任和真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6.大学生纪念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六

做的薯条。

甘薯,根据皮色发红或发白,可称红薯或白薯。白薯较香,红薯则较甜,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吃红薯了。当年,由于我家兄弟多,家里的收入都是靠从地里一点一滴摸耙出来的,生活十分困难,平常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只能是一种奢望,生产队供应的一点大米,除了要照顾经常生病的妈妈,最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开一次“牙祭”,那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好日子。因此,甘薯这种抗旱力强、容易栽种的草本植物,权且可以充饥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望着空空的米缸,奶奶总是摇摇头,叹气一声,便致力于甘薯的制作了。甘薯在刨去皮后,可以切块煮成汤;可以捣烂成泥,做成粿,蒸熟后吃,也可以油炸成馃子;还可以刨成细条状,拿到阳光下去晒,这种晒干的薯条,可以贮藏得久而不易坏掉,不愧是一种可以长久依靠的好食品。奶奶凭着自己的手巧,在做饭时,总能根据家里的库存,添加上一点小佐料,每当奶奶做完饭,我们总是抢着吃,谁也不会因为没有大米吃而去绝食,一大盆的薯汤,一下子就会告罄的。奶奶总在我们满心欢喜地吃饱后再去吃,不管盆里剩下多少,她总说吃饱了,奶奶真的吃饱了?当时谁也没有去深究过。

由于长期的劳作和饥饿,奶奶的身子终于举起了“免战牌”,病倒了。爸爸熬了一碗米粥,要我去动员奶奶吃。奶奶从床上侧起身来,温和地摸摸我的头说:“乖,你吃吧,奶奶吃惯了薯汤,最不喜欢吃米粥了。”奶奶哄着我吃完了这碗稀粥,当我舔完碗里的最后一颗米粒,抬起头来,发现奶奶的眼睛闪着亮光,眼眶里湿湿的,那是奶奶的眼泪……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举国上下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我家也不例外,再也不会为一碗大米饭而发愁了,甘薯也早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主食了。精明的商人们把眼光盯上了这并不起眼的甘薯,积极开发研究,制成了各种各样美味可口的甘薯制品,本来不值几毛钱的甘薯,经过精加工后,竟然身价大增。在我们共享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时,奶奶却忍心离开我们,如今看来,她真的是无福消受了。

7.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七

是年岁尾, 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天津教育工作者遵照全国教育会议精神, 稳步而坚决地改造旧教育, 发展新教育。

1950年初, 天津市已建立了正规工人业余学校160所, 小学已经吸收二万余名学生入学。教师们迫切要求学习, 以提高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这种情势下, 天津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创办一本天津教育刊物。

1950年5月, 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这, 就是新中国缔造者们对教育报刊事业的满腔期待。

1950年4月, 天津市教育局发出了《关于出刊<天津教育>的通知》。

筹办《天津教育》的内设机构是市教育局编审室, 对外称天津教育社, 办公地点在天津当时的十区湖北路14号。

时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的著名教育家、物理学家张国藩和任副局长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志学家梁寒冰, 怀着对党的教育宣传事业的无限忠诚, 带领一批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 意气风发地迈出了创办《天津教育》的铿锵步伐。

《天津教育》创刊伊始, 就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署名文章《新中国的文化和教育》, 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副部长钱俊瑞为《天津教育》创刊号题词。

1950年5月1日, 《天津教育》创刊, 前辈先贤的殷殷期望与谆谆嘱托, 永久地镌刻在《天津教育》的史册上。

《天津教育》在发刊词中明确地公布了办刊宗旨:遵照全国教育会议精神, 宣传学校向工农开门、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 交流教师们改造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经验, 介绍苏联及东北的教学经验, 以指导实际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贯彻教育政策。

市教育局要求每一阶段的征稿要点, 都要根据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拟定, 并经教育局局务会议通过, 每月在编排目录前, 由局长牵头, 召集与本月稿件有关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商稿件, 取舍内容。

这说明, 《天津教育》自创刊之日起, 就成为市教育局指导全市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 发挥着机关刊的特殊职能。时任和后任天津市教育局主要领导的张国藩、梁寒冰、刘冀农、张子光、张庆义、巩廓如等, 经常为《天津教育》撰写文章、审阅稿件。

从创刊到1951年6月, 《天津教育》共出版了13期, 以后为适应当时客观情况的需要, 以小学教师和职工、干部业校教师为读者对象, 将《天津教育》改版为《天津教育·初等教育版》 (半月刊) 和《天津教育·职工教育版》 (月刊) 。时任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同志还为《天津教育·职工教育版》创刊题词。从1951年9月至1952年1月, 初等教育版出版了9期, 职工教育版出版了5期。1952年2月, 《天津教育》因故暂停出刊。

1957年, 天津市委文教部筹备成立文学、经济、历史、教育四个研究所。天津教育研究所筹备处又着手出版《天津教育》。1958年, 《天津教育》以普通教育版和工农教育版分别出版了数期。年底, 天津教育研究所筹备处撤销, 刊物再次停刊。

早期的《天津教育》主要是协助市政府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帮助教师领会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以廓清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确立人民教师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确立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基本认识;着重阐述教学的基本原则;着重介绍职工业余教育和干部业余教育的组织领导及教学工作的基本经验, 大量提供教师们迫切需要的补充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市教育局更是利用这块阵地, 指导工作、传播经验, 甚至由《天津教育》承担政策公报职能。

作为市教育局的机关刊物, 《天津教育》吹响了扫除愚昧、迎接教育建设新任务的战斗号角, 担纲起指导全市教育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教学经验的历史重任, 肩负起“教育工作的指导武器”的庄严使命, 用文字记录着对教育宣传事业的无限忠诚。

十年浩劫, 国家之殇、教育之殇。教育变得基础薄弱、师资匮乏、秩序混乱。在此局面下, 1972年5月, 天津市教育局领导敏锐地意识到恢复《天津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熟谙舆论阵地的作用, 深知一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于是, 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挚爱, 他们向上级请示, 在局党委领导下成立编辑部, 试办《天津教育》。1973年8月得到批复:同意试办。于是, 天津教育社成立, 为市教育局直属正处级单位。由天津市教育局主办、天津教育社出版、《天津教育》编辑部编辑的《天津教育》 (试刊) 1973年第1期于11月30日出版。天津市教育局党委当时规定, 刊物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政策, 交流教育经验, 报道教育动态。从《天津教育》的主办单位、办刊宗旨、服务对象来看, 前后的《天津教育》有着本质的历史渊源关系, “试刊”就是“复刊”。

接力棒就这样被传递下来, 从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中, 从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 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催人奋进的号角中。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改革开放的春雷在津沽大地激荡。天津市教育局党委重新讨论了《天津教育》的工作, 提出的编辑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的转变, 为提高天津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服务。刊物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介绍教育科学理论, 交流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经验, 提供各科教学参考资料。

1984年, 天津教育社更名为天津教育杂志社。

1984年以后, 遵照天津市教育局党委的指示, 刊物又在原有基础上把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作为办刊的指导思想, 着重报道教育改革的经验和信息, 热诚为普教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20世纪80年代的《天津教育》, 宣传“三个面向”, 开展教育改革讨论。《天津教育》开设了“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专栏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专栏。1981年12月, 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在阅读《天津教育》后激动地写道:“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必须从端正教育思想和改进教学方法入手。希望《天津教育》月刊在这两方面做出贡献。”

1985年10月, 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同志召开“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现场会, 天津教育杂志社记者随团采访, 并作专题报道, 报道产生强烈反响。

20世纪80年代的《天津教育》在“普及教育理论, 指导教育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刊物介绍了国外教育家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等人的现代教育理论, 持续多年宣传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特别是他的“全人生指导”理论和实践, 在国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刊物注重思想教育,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开设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专栏, 报道了“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的先进教师事迹, 报道了南开中学、岳阳道小学等学校的典型经验, 至今人们仍然记忆犹新。

在经过蹒跚起步、发育成长、积累经验、发展壮大几个阶段后, 20世纪90年代的《天津教育》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 又迈出了新步伐, 实现了新发展。刊物提出了“突出重点, 办出特色”的口号, 围绕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宣传政策, 传播信息, 交流经验, 探讨问题, 发挥了市教育局机关刊的舆论导向作用。刊物先后开设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素质教育研究”专栏, 开辟了“区县教育专页”, 报道了天津市普教系统实施素质教育争创“三A”学校活动、市教育局实施素质教育“六优工程”、天津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红桥区创建素质教育新模式、南开区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河北区办学体制改革等经验……这些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鲜活经验, 在天津市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20世纪90年代的《天津教育》高

作为天津教育事业发展的记录者, 《天津教育》在履行教育宣传工作的光荣使命的进程中, 凝聚了编者、作者、读者多少汗水和智慧。其中, 有三个人我们不能不提及, 并对他们以及像他们一样支持《天津教育》工作的人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第一位是南开中学第三任校长、亚太地区教育专家、曾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杨志行先生。他集编者、作者、读者三种身份于一身, 在《天津教育》60年的发展历程中, 与《天津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至1986年, 时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杨志行先生主管《天津教育》。作为《天津教育》的编者, 他殚精竭虑, 为刊物的发展把脉掌舵, 指明方向。杨先生还是《天津教育》的骨干作者, 从1979年到2005年, 他共发表了署名文章24篇。2009年,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89岁高龄的杨先生接受了《天津教育》记者的采访。他认真准备了发言稿, 并在2009年第10期上发表了自己的言论。杨先生还是《天津教育》的忠实读者, 从《天津教育》创刊到现在, 每期《天津教育》他都认真研读, 精心保管, 读《天津教育》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岁月如歌, 当年风华正茂的杨志行先生如今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 但他仍然离不开《天津教育》, 他说:“《天津教育》是我一生的伙伴。”

我们向杨志行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二位是天津市教育专家、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原副校长李荼晶先生。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 李先生潜心研究, 笔耕不辍。从1982年起, 李先生就为《天津教育》撰稿, 到2004年, 他在《天津教育》上共发表署名文章41篇, 为推动天津市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 李先生担任《天津教育》的义务评刊员, 为提高《天津教育》的质量同样做出了突出贡献。每期刊物, 他都认真研读。他的评刊文章笔锋犀利, 做到“只认文章不认人”。每期评刊反馈时, 编辑们都抢着读李先生的评刊意见。

有两件事尤其令人感动。一件是李先生中风后, 右手不能再写字, 他就用左手学写字, 坚持写评刊文章, 一坚持就是几年时间。另一件是他在2005年猝然辞世时, 双手还捧着正在阅读的《天津教育》。

因为有李先生这样的作者、读者和评刊员, 《天津教育》才保持几十年长盛不衰。

我们对李荼晶先生表示深深的怀念!

第三位是天津市教育专家、蓟县一中原校长张景。作为校长, 张景把蓟县一中的素质教育经验推向全国, “野鸭子理论”名噪一时, 《天津教育》也持续对蓟县一中进行了跟踪报道。张景校长还是《天津教育》的重要作者, 他在《天津教育》上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天津教育》特约评论员, 他撰写的评论及时、客观、犀利。尤其令人敬佩的是, 他不计名利, 一些时评文章他只署特约评论员或笔名, 读者并不知道是他所写。

正是有了张景校长这样有水平且不计名利的作者和读者, 《天津教育》才能始终站在天津教育甚至全国教育宣传的前沿, 才能始终保持刊物的质量和品位。

我们向张景校长表示由衷的感谢!

60年风雨历程, 《天津教育》始终坚持为教育工作者服务的宗旨, 着眼教师教育教学需要, 对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发挥了良师益友作用。

精心策划选题, 认真编校稿件, 为读者奉献精品期刊, 是编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时刻想着读者, 为读者排忧解难、传递温暖, 是他们60年不变的情怀。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学科编辑每月到学校听课几次, 针对教师们教学中的疑惑, 有针对性地编辑稿件;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记者到基层采访时, 给学生开讲座, 讲怎样学习、怎样读书、怎样树立理想, 学生们听得如坐春风;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编辑走到幼儿中间, 讲故事、做游戏, 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

缘于这份情怀, 每逢年节, 编辑们都要给骨干作者寄去一张贺卡, 发去一条短信, 用这种简朴的方式维系感情, 传递真诚。

编辑们心里清楚, 作者, 是刊物的支撑;作者, 是保证办刊质量的关键。

60年来, 在编辑们的精心指导下, 从《天津教育》走出了一百多位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名师。他们, 带来了《天津教育》的枝繁叶茂;通过《天津教育》, 他们也实现了人生价值。

在天津教育杂志社这个大家庭中, 还有其他三本精品期刊———《同学少年》、《启蒙》和《家长》。

20世纪80年代, 天津教育杂志社敏锐地把握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和教育期刊的新动向, 在办好《天津教育》的前提下, 又于1985年1月创办了面向初中学生的《课内外辅导》。数学家华罗庚、诗人臧克家、科学家茅以升、语言学家张寿康、作家严文井、高士其等为《课内外辅导》创刊题词, 数学家陈景润撰文《树雄心, 立壮志,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表示祝贺。《课内外辅导》以“做学生的良师、教师的参谋、家长的助手”为宗旨, 以广大初中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遵照教学大纲, 紧扣课本, 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点拨思路、设法巧记, 诠释疑难、编写练习, 提供学法、指导复习, 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很快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认可和亲睐。创办仅三年, 发行量就达到40万册, 为辅助中学生读者学习、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家魏巍、沙叶新, 文学评论家叶嘉莹, 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等社会各界人士对《课内外辅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 《课内外辅导》逐渐成长为一本特色鲜明、广受好评的教辅读物。一大批中学生在《课内外辅导》的陪伴和激励下一步步走上成才之路。

1998年7月,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感召下, 《课内外辅导》更名为《同学少年》, 语出毛泽东词句“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刊物秉持指导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 以展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 弘扬科学精神,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鲜明的时代感为目标, 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在伴随中学生成长的历程中, 刊物始终与时俱进, 读者队伍日渐壮大, 影响力持续增强。编辑部出版的增刊《中考成败作文》和《高考成败作文》更成为拳头产品, 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以《课内外辅导》“巧记妙喻”文章结集出版的图书为蓝本, 编辑部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专题片《陈铎老师教我巧记》系列电视片 (15集) 在央视第一、二、七套节目中播出后, 深得中学生观众的欢迎。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同学少年》也得到了业内人士认可: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 入选首届“中国期刊方阵”, 荣获华北地区“十佳”期刊称号, 刊登的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少儿报刊奖、全国中学报刊作品编辑奖、中国“六一”编辑奖等。

1986年1月, 亲子共读的学前教育期刊《启蒙》创刊, 全国妇联原主席康克清同志为《启蒙》创刊题词。《启蒙》自创刊伊始就秉持“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向家长、保教人员介绍国内外最新幼儿教育理论, 交流科学育儿经验, 普及科学育养知识”的办刊宗旨, 融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集众家之精华, 扬一刊之特色, 使之成为“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刊物”。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慕华、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家冰心和陈伯吹等都对《启蒙》投来关注的目光。《启蒙》的期发量达到近四十万册, 逐渐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期刊。二十年来, 天津市的幼儿基本都是捧着《启蒙》健康成长的。

2005年1月, 《启蒙》改为每月两版, 分为《启蒙》 (0~3岁) 版和《启蒙》 (3~7岁) 版, 内容更细化, 辐射面更大, 社会效益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刊物连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2004年9月, 被中国北方期刊奖评选委员会授予“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2005年1月, 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称号。2006年9月, 被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市新闻出版局授予“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9年9月, 再次被授予“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1992年11月, 《中小学生家长学校》创刊, 1993年更名为《家长》。《家长》的创刊, 填补了国内义务教育学龄段孩子家教期刊的空白。刊物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 为家长介绍科学的教子理论, 传授行之有效的教子方法, 总结家教失误和教训, 交流成功的教子经验, 解答家教中的难题, 并帮助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这些内容深受为人父母者的欢迎, 《家长》也被誉为“中小学生父母的贴心教子顾问”。老将军孙毅为刊物题词, 冰心、方纪、慕凌飞、李鹤年、马三立、葛存壮、姜昆、冯巩、鞠萍等社会知名人士, 都在刊物上畅谈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以及家庭教育的感受和经验。

1995年, 《家长》编辑的《家长辅导必读》系列丛书正式出版, 配合教科书, 特邀名师逐课编写“课本辅导”。到目前为止, 《家长辅导必读》系列丛书已再版十多次, 涵盖小学全部学段, 累积销售数百万册。

2005年, 《家长》以“春晖在线”栏目为依托, 开通了“春晖家庭教育及青少年心理辅导咨询公益热线”, 邀请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专家每周双休日免费为广大读者解答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累计接听来电万余次, 为全国各地的家长和青少年排忧解难。

《家长》多次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和“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为了幼儿、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 为了教师和家长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配合天津市教委中心工作, 开展公益性的主题教育活动, 是天津教育杂志社义不容辞的职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天津教育》、《同学少年》、《启蒙》、《家长》等期刊为阵地, 天津教育杂志社与天津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处室和重要社会团体, 联合举办了“与语文大师相约在金秋”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天津市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启蒙杯”天津市首届幼儿教师创新大赛、“相信科学, 战胜‘非典’”主题公益活动、春晖家长学校等多项主题教育公益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 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十年来, 天津教育杂志社积极拓展教育服务领域, 承担天津市教委大型图书的编写任务, 先后精心编纂《天津教育发展巡礼》、《天津教育资讯博览》等。以四本期刊为依托, 天津教育杂志社还陆续开发并出版了涵盖教育、教学、教辅多个领域的增刊十余种, 如《天津市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天津市教委基础教育咨询委员会调研成果汇编》、《引领小学教育走向科学发展》、《中考 (高考) 成败作文》、《高考攻略———挑战高分》等, 还策划开发了《高中文言文古诗词一本通》、《幼儿园启蒙课程》等书籍, 并成功进军教材领域, 编写完成了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心理健康》和《学习智慧》。各类增刊和专业书籍, 与四刊相辅相成, 发挥各自不同的服务职能, 形成了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的辐射效应和发展态势。

立社靠精品, 发展靠人才。天津教育杂志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任用, 打造了一支德高业精、敬业进取的专业工作者队伍。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政治理论, 强化办刊的政策意识和大局意识;定期举办编辑职业技能培训、论文大赛等, 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近年来, 在天津市举办的编辑职业技能大赛中, 我社屡获殊荣, 取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先后有四人荣获天津市“十佳”中青年编辑称号, 有一人被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授予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称号。我社还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发行工作者队伍, 他们同样为杂志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0年风起云涌, 60载春华秋实。杂志社的荣誉柜内, 陈列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和一本本鲜红的证书。“天津市优秀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的背后, 是几代杂志社人的汗水与智慧, 是天津市各级领导的帮助、引领与支持。

感谢每一个为天津教育杂志社做出贡献的人!

60年, 有风起云涌, 有岁月流晖。抚今追昔, 我们更加思念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人们。风雨同舟, 我们破浪前行;一路欢歌, 我们携手走过。

如果说天津教育杂志社的60年是一幅缓缓展开的壮丽画卷, 那几代杂志社人的坚守与奉献, 就是一笔笔重彩, 尽情地挥洒在这幅无限延伸的画卷上, 从血气方刚到鹤发童颜, 从五色斑斓到黑白相间……

8.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八

1、竞赛题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判断题,第三部分为画图题。所有题目请按照题目序号,选出正确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将在本刊第六期上登出)。

2、在答题卡上要填写:姓名、所在学校、通讯地址等,待全部填好后,把答题卡沿边框剪下放入信封,于2008年7月31日前寄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编辑部(邮编100035),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中国少年先锋队知识竞赛”(使用复印的答题卡无效)。

3、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自己邮寄,也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邮寄。

选择题

1、中国少先锋队全国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

A、2B、5C、6

2、《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的队员年龄是()。

A、七周岁到十四周岁B、六周岁到十三周岁C、六周岁到十四周岁

3、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做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讲话是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

A、二B、三C、六

4、是否可以在队旗上印制或书写学校名称()?

A、不可以B、可以C、随便

5、中国少年先锋队大队由几个中队组成()

A、2个以上B、3个以上C、8个以上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

A、1991年9月4日B、2007年6月1日C、1991年10月1日

7、下列未成年人的物品哪种不能传阅()?

A、少儿图书B、信件C、作业本

8、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队纪念日是()。

A、1949年10月1日B、1954年6月1日C、1949年10月13日

9、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标志是()。

A、队旗B、红领巾C、队徽

10、为了帮助失学少年重返校园,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全国学联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活动。

A、手拉手B、手拉手心连心C、希望工程

11、中国少年先锋队是由()直接领导的。

A、中国共产党B、学校少先队部C、中国共产党委托中国共青团

12、列队举持国旗和其他旗帜行进时,国旗应当在其他旗帜()。

A、之前B、中间

C、之上

13、红领巾是()的一角。

A、国旗B、队旗C、红旗

14、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礼表示()。

A、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C、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15、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呼号是()。

A、“准备着: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B、“准备着:为人民服务!”C、“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回答:“时刻准备着!”

16、下列哪些活动不是队活动()。

A、访问B、故事会C、担当礼仪参加开业庆典

17、每天升旗手在升旗或降旗时,如果你正在操场上走动、玩耍、扫地或准备回家,你会怎么做()?

A、立正敬礼B、装做没看见C、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18、中国少年先锋队现在的队歌原名()。

A、《英雄小八路》B、《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C、《义勇军进行曲》

19、我们的队名是()?

A、中国少先队B、中国儿童队C、中国少年先锋队

20、200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成立()周年。

A、20B、50C、60

9.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九

“老同学,真想不到,你的家乡这么美丽啊!要是能长期住在这里,肯定能长寿很多年,你说对吧?” 被大学同学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微风轻轻的拂过脸面,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我;地面上小草的清香味掺着河水潮湿的气息缓缓的进入身体内,使人顿感清爽起来,这就是现在的沂河,我们的母亲河。

几何时,学生自愿组织起来进行保护母亲河的活动,我和我中学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到母亲河里清扫垃圾,着重是白色塑料袋要全部清除出去,记得我们在清理垃圾的时候河里是没有流动水的,有些凹的地方倒有水但有股很难闻的气味,所以女生们都捂着鼻子不敢靠近,只好我们男生去攻克这难关,我们在没有水的河滩里会听到河岸公路边嘈杂的机器轰鸣声、汽车声,那时岸边的绿化带是不多见的,应该在岸边都是沿街房,沿街房外就是公路。多少年前,这条母亲河曾经养育了多少代人的生命,为当地人默默的付出了那么多,所以要保护母亲河。

改革的春风刮遍全国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经济发展不断壮大,整个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环境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家政策开始重视园林城市的建设,母亲河这时也开始了慢慢的变化,要让母亲河重新活跃起来,首先是河水的变化,不仅让水流动起来而且要有层次感,形成水上乐园,所以现在母亲河里的水是清澈到底的,你在路上就会看到错落有致的河水汩汩的流着,不时的会看到游玩的船只在水面上来来去去,船只上的孩子在快乐的玩耍着,在这里将会留下他们美好的童年;其次是河两边建成了沂河公园,沂河公园沿河而建,两岸的公园与流动的水相得益彰,水因景而变得活跃起来,景因水而变的更有色,两岸芳草鲜美,绿树成荫,百花争妍,鸟语花香;另外还有各种亭子、喷泉和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雕塑和奇石点缀其中。每到清晨你会看到在河边公园里老人们和着轻轻的音乐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舞剑挥扇,都在强身健体,到了傍晚人们都到河边去散步、游玩,时时传来悦耳的二胡声、小提琴声,时时传来孩子们追逐嬉闹的笑声,到了夜晚,泛舟河中,独自享受着繁星般灯火辉煌的夜晚,让人恍如进了神话般的梦幻世界。真是又回到了明代诗人伍文献游览沂河时的情形:

有马逐芳春草路竿,胜游应说到沂川。

和风软泛桃花浪,暖气轻浮丽日天。

俗虑尽随流水去,襟怀都向碧波前。

追思点瑟当年事,吟咏归来兴浩然。

现在的县城不仅仅是沂河水清了,河岸绿了,夜晚静了,空气新了,而且公路非常的平坦宽广,鳞次栉比的高楼周边就是翠绿色的高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变的越来越容光焕发,总体上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和谐景色,最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母亲河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相伴随的,能取得这样大的进步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是与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

10.老党员感怀建国60周年征文 篇十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真真正正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人民实实在那一世小说网 http://在得以当家作主站起来,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科学发展的新时期,伟大的祖国在日益强盛起来,全国人民在日益富裕起来、社会在日益和谐起来。这归根到底,在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科学、与时俱进,在于全国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所迸发出的无穷创造力和发展建设激情。所以,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坚定信念。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前以及初期,在我的老家农村,人们穿粗布的、暗色调的、打补丁的衣服,相当普遍,谁要穿身柔滑细腻的洋布衣服、的确良衣服,肯定令人羡慕。粗粮、老咸菜是家常便饭,要能吃上白面馒头,只是干嚼就满嘴香味儿。住的都是老房子或者表砖(烧制的砖金贵,这样用量少,不影响外观美)房子,都比较低矮狭小,我们小学的教室都是平房,还有两间是土坯房。人们下地干活或走亲戚,基本上是步行,谁家里有老掉牙的自行车,也算得上先进交通工具。日用品就更不用说了,有缺口或裂纹的粗瓷碗都舍不得扔,筷子常年得不到更换,大队把坏掉壶嘴的茶壶5分钱一个处理给乡亲们,人们还抢得欢,我们的学习用纸都是翻面纸或包点心的麻纸。当今时代,我们的吃穿住用是什么状况,大家一对比,就会感受颇深。那时候人们的收入很少,我家一年下来,挣的工分不少也只能分到十几块钱,而农村改革几年后,农民的收入就好多了,我1989年上大学时,大学首次实行收费制,要交800元学费(四年的一次交清),我家向乡亲借了500元,第二年的收入,就把借的钱都还上了,现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支农惠农、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民这样,城市的市民生活也同样,我刚参加工作时,工资140多元,尽管物价也低,但很多东西都舍不得买,现在工资涨了,尽管物价也涨了,但生活水平比当初高多了。从大街上市民们的穿着看,日新月异,从人们走亲访友带的东西看,出手也大方多了,很多市民的出行工具都由自行车、变速车,发展到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私家车阶段。很多市民想改善生活了、想轻松轻松了,就不犹豫地到饭店吃一顿。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使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当年,听收音机、看小人书、偶尔看场电影、参加学校的联欢会、走走亲戚,就是很好的精神享受了,那时候大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很单调,在一起侃大山、自得其乐唱几句京剧、翻看有限的杂七杂八的书,也不过如此。现在,农村的大部分家庭都普及了电视,彩电进农家也很普遍,很多家庭都买了录音机、vcd、手机、电脑,流行歌曲、小品、买彩票、上网聊天、发手机短信、浏览各种期刊杂志、红白事上当事人自己出钱请电影或请戏,都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农民结婚照婚纱照、外出旅游都不少见,农村青年人做发型、使用化妆品已经很普遍,农村的孩子们节假日聚会、过生日互赠礼物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就更不用说了,mp4、dv、数码相机、大屏幕彩电、观赏各种艺术演出、收听收看先进文化讲座、有线数字电视节目、节假日出游、上网、逛书店,等等,构成了多元的精神文化天地。这种发展巨变,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顺应“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协调发展”规律、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使我们的工作劳动条件日益得到改善。当年,我家乡的基本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人工锄地、人工割麦子,用牲畜播种、运输,劳动强度非常大,我去割麦子,一会的功夫就腰酸腿软手上起泡,大人们也不轻松,整天忙个不停。现在,尽管依然有三夏抢收,依然有秋收的忙碌,但是,农业机械化帮了大忙,拿河北来说,机耕、机播、机收、机械灌溉、机械运输、机械加工,都很普遍了,农田基本建设也非常好了,合上电闸就能浇地,喷微滴灌等符合节约能源资源理念的灌溉模式也得到日益推广,农业生产的生物化、化学化也大显身手,化肥(含微肥)、农药(含生物农药)、科学饲料配方等等,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好的作用。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忙不过来可以请工帮忙,农民的闲暇时间也多了,生产经营方式也多元化了,农闲时间外出务工的也多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不断增加。从城市来说,更是如此,以前很多工厂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岗位,现在数控设备发挥了威力,先前送煤气罐的师傅都是用自行车,一次最多两三罐,要小心谨慎,现在都采用机动三轮车了,轻松多了,速度快多了,一次能装很多罐。人工扫大街的环卫状况,也正在日益被机械清扫代替,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淘

逆隋 异界太极眼 狐色生香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出台,城市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尤其是河北各地结合城镇三年大变样工作的开展,正在把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迁出市区,新上项目也注重低污染、低消耗,现在路口执勤的交警的衣服,也不像以前脏得那么厉害了。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使我们的民生保障更加健全、可靠。我小时候,乡亲们得了病,能抗就抗,主要用土方法自己治,或者到村里的那一世小说网 http://医生那里买点药,最不济到乡卫生院打针输液,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泛惠及民生,很多农民也有机会、也敢于到城市的大医院看病了,在石家庄的省人民医院、二院、三院、四院、白求恩和平医院,整天都能看到操着各地口音的农村人在看病。国家对农民工的各种保障措施也越来越多,把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小学就近入学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正在使越来越多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民得到实惠,减轻他们养老的后顾之忧,城乡生活困难人群的低保政策也在日益深化,大学生的奖、助学金制度也越来也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保险体系也在健全,在城市消除零就业家庭的政策深得人心。等等,等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还专门整体性地规划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方略。这些民生保障政策措施,越来越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建设的成果,坚定着人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更加拥护和参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大业的信念和情怀,也给人们吃下了定心丸,对未来生活的更加美好充满了信心。也变得更加愿意消费、更加敢于消费了。拿现在正在开展的“家电下乡”来说,今年全国“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的备案已经超过13万个,覆盖了所有的县乡,1-4月份,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446万台,销售额68亿元。咱们河北省“家电下乡”开展三个月来,全省共销售家电产品11.7万台(部),实现销售额2.07亿元,农民的生活水平、人文素养从中都得到提升,对保增长、拉动内需,也是积极的贡献。而消费的扩大,将有效发挥刺激经济保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了又会更好地保障民生,从而使我们国家、我们省的经济社会事业良性循环发展。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还使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日益提升,对世界和平、发展、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显著,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也越来越高。我们天天都能从新闻中看到世界很多国家的战乱、粮荒、疫病流行。对比一下,我们就能感受到,生活在强大的、呵护人民的社会主义中国,每天享受着和平、安宁,是多么幸福。我们也遇到过重大自然灾害、我们也遇到过甚至目前也面临疫情的威胁,但是,在这些重大事件面前,党所表现出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政府所表现出的是负责任的人民政府。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国内的形形色色的困难和问题,也都是能够日益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被战胜的。

以感恩的、珍惜的心态与情感,品味、看待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国家的、我们个人身边的和身上的一系列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我相信大家都会像我一样,时时刻刻涌起如沐春风的感觉。而沐浴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春风中,不是会更加激发我们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建设我们可爱的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与豪情吗?!

11.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十一

《二战人物谱》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组织者发动者诸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罪魁祸首的罪恶行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领袖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和将军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巴顿、朱可夫及中国八路军诸将领的英明决策和英雄事迹,通过纪实文学的笔法,真实记载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各类人物的心理状态及重大事件中的作为和表现,使二战风云得到真实、全面、细腻的反映。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主要介绍抗日战争发行、发展和最后结局的惨烈经过,介绍影响战局各类重大战役和重大事件,以及重要历史人物以战场为舞台所进行的重要表演和对历史不同的贡献。本刊将用大量篇幅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场景,展现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顽强、果敢杀敌、不畏牺牲、撼天地而泣鬼神的英雄史诗,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发动民众抗日、粉碎投降阴谋,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山西新军在全国及山西抗日根据地所开展的伟大斗争,再现国民党政府坚持正面战场抗战的真实情况,揭露日本侵略军的各类暴行,从而使中国抗日战争的历程得到全景式的反映。

12.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十二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稿对象

各省、地 (市) 、县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教科院 (所、室) 教研员、中小学一线教师 (参加过“用智慧经营课堂”征文活动的获奖作者优先) 。

二、征稿内容

(一) 各地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经验与成果;

(二) 各级教育局、电教馆的区域管理经验以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经验;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理性思考与创新实践;

(四) 新技术、新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五)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或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感、所悟;

(六) 有独特想法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例或有创新的课程整合案例;

(七) 单位、个人提供的反映建国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3 0年来, 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绘画、书法、摄影作品。

三、征稿形式及要求

(一) 经验总结、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案例研究、叙事研究。

(二) 特刊每篇文章3 5 0 0字左右;所有征文均以电子稿的形式提交, 提交时须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特刊征文”字样, 并提供作者有关信息 (姓名、工作单位、邮编、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 a i l) 。

(三) 绘画、书法和摄影作品来稿请用电子稿形式, 图片分辨率3 0 0像素以上。

四、特刊其他事项

(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刊是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正式批准的正式出版物。

(二) 特刊定价:3 0元。出版后免费赠送作者样刊一本, 多要者需另外购买。

(三) 因特刊为计划外出版, 按成本均摊的原则, 需要收取适当工本费。

(四) 特刊征稿截止日期:2 0 0 9年1 0月3 0日

五、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i t e d u_t o u g a o@1 6 3.c o m

联系电话:010-83555283/83555319传真:010-83555283

汇款以及邮寄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 8号北楼2 1 6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收

13.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十三

时光荏苒,韶华西逝,新中国成立以有六十年之久,虽说六十年对于历史的洪潮只不过是转瞬之间,而祖国大地却在那转瞬之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年前,过年穿新衣、吃饺子恐怕是老一辈人儿时的梦想,而今,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款式、型那一世小说网 http://号的服饰任顾客挑选,食品区的食品健康、美味;60年前,一家三代人挤在一个破茅草屋里,吃不饱,穿不暖,吵吵闹闹,全部布局只不过是一张床,一个柜子再添上几个破筐而已,而今,几乎所有的人都居住在温暖的楼房里,明亮宽敞的居室,优雅的环境……

很老套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是一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今天,是祖**亲60年大寿,也是她的骄子——**,发现石油50周年的大喜之日。

**是祖国的骄傲,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不但蕴涵着珍贵的石油,而且有着素有“地球之肾”之美名的地域:湿地。

**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以芦苇沼泽生境为主,所以鸟的种类中游禽和涉禽居住在这里。

众所周知,**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5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19亿多吨,占同期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7%以上,连续31年保持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目前仍保持5000万吨以上产油量,享有“共和国加油机”的美誉。2005年,生产原油4495万吨,实现增加值955.5亿元。到2010年仍可维持3600万吨,依然是全国最大的油田。

**是一个现代化而又不缺少美的地方。站在林立的高层之颠,俯视于云间,放眼望去,四季风景如画。

春,缠绵的柳絮扬扬洒洒,宛如天使坠落到人间,轻抚着路边的挺拔的树影。春风轻摆,柳枝摇曳,树阴下是浓密的嫩草,淡淡的、很柔和的绿,缀着零星的花朵。夏,路旁开满了娇嫩的花,精心排放的花色有序而不失幽雅,允吸着夏日甘畅的雨露,清醇的雨水滋润着芬芳的泥土,也滋润着**每一代人的成长。秋,一片片金叶宛如精灵般从树上飘落,久久地飞旋于这个油田城市。冬,皑皑的白雪漫天飞舞,裹着这个如梦幻般的家园。

我骄傲于作为**的子民,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中,我们学习、生活得安静、祥和。我们不断地榨取着他来之不易的精髓,而他,却默默地为我们,为祖国创造着巨大的财富。

我作为中华的子孙、**的人民,深感自豪。

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生活的家园会日益繁荣、兴盛,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14.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十四

六十年可以让一个豆蔻儿女成为一个耄耋老人;六十年,可以将一个呀呀学语的孩童变为已过花甲的老人;六十年,那一世小说网 http://可以让两代人先后走过而立之年……六十年,甚是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六十年里,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巨大的变化,亦是永恒!

从远古到现代,从历史到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展翅翱翔,祖国插上了改革开放的翅膀,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年年提高。60年风同风雨雨,60年沧桑巨变,谁也不会忘记60年前一个个历史见证。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难忘的荧幕形象: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红莲……他们不仅唤醒了一代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而且呼唤着和平年代中的英勇和坚贞。

如今,中华儿女正在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改变着世界。改革开放为祖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成就了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悠久文明的历史古国的新高峰:古老的祖国,我们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有四大发明的盛誉,有秦兵马俑的奇迹,有秀丽的山川和河流,还有那奇特的风光,当北国飘雪、银装素裹时,南国却是花团锦簇、百鸟争鸣;当东方曙光初照、朝霞浮现时,西域还是万家灯火、繁星闪烁……奔腾的黄河孕育了华夏民族,宽阔的长江见证了炎黄的历史,雄伟的珠穆朗玛峰像利剑直插苍穹,万里长城宛如缎带镶嵌在千山万壑之上。今天的“嫦娥奔月”和载人飞船,又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腾飞的中国;“一国两制”构想,香港和澳门归于祖国的怀抱; wto的成功加入;全世界水电工程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工程的建成;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在伟大建设实践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证实了祖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趋增强……这所有所有的成功,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的诞生,这60年的巨变,是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

尽管,在这6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遭遇了巨大的灾难,我们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不知流下了多少泪水,同时我们又坚忍着多少苦难。但是最终,我们都挺过去了,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灾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以让我们失去善良的家亲。但是,动摇不了儿女们的意志,动摇不了祖国人民坚定的信念,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克时艰,在灾难和与灾难的决斗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60年,几经沧桑;60年,恍若弹指;60年,励精图治;60年,上下求索;60年,举世瞩目。经过短短的60年,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幸福、和平、美好的黄金时代,让我们为有一个伟大坚强的祖国而歌唱。祖国,如今的你正是如日中天的太阳,迸发出生命的光芒,你代表着团结!诠释着毅力!象征着希望!祖国,在你60岁生日的今天,让我们饱含深情,共同祝福你前程似锦,明天的明天更美好。

15.老党员纪念60周年征文 篇十五

凝结着一个民族的希望

这是一曲宏大壮丽的交响乐

传递着一个民族的追求

这是一组恢弘激昂的雕塑

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气质

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季节

到处都充满神话的情节

这就是祖国的金秋

这就是金秋的色彩

改革开放的壮举

祖国走在了时代前列

发那一世小说网 http://展进步的创新

祖国从此步入崛起的行列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烟云

中华民族有荣有辱有甜有苦也有难

唯独没有科学的理念

唯独缺少民族的自信

我以我血荐轩辕

只是仁人志士们的艰难探索

中华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祖国的版图四分五裂

多少人对着这幅残缺的地图

渴望团圆

多少人对着这个悲惨的现实

壮志难酬

当今世界殊

这个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从星星之火燎原到

而今迈步重头越的跨越

祖国的版图成为报晓雄鸡的象征

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民主成为我们的旗帜

共和国欣欣向荣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啊,我们要抒情地赞美

赞美着祖国的日新月异

啊,我们要快乐地陶醉

陶醉在祖国美好河山中

啊,我们要激动地歌唱

歌唱祖国金秋的美丽

和祖国相约(国庆60周年征文)

和祖国有一个约定

尤如向妈妈许个心愿

在国庆这一天

迎接着一张张灿烂醉人的笑脸

看着一幅幅展开的和谐画卷

我想对着祖国大地

深情地说一声

祖国你好

这种祝福天长地久

和祖国有一个约定

尤如给自己设计个梦想

再过二十年

等祖国在变迁中繁荣昌盛

等家乡在发展中美丽富饶

我想向祖国张开双臂

抒情地赞美一声

祖国你好

这种祝愿如痴如醉

啊,我们要努力地建设

建设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让祖国处处都换上新颜

使世界都在倾听中国的声音

让祖国更加风华正茂

使世界都在流行中国元素

共和国的乐章

李宏剑

有一种脚步

叫前进

这种前进就是中国元素

她以气势磅礴的步伐

她用气壮山河的雄姿

她用鞠躬尽瘁的表情

她以服务人民的感情

在共和国奏响乐章

有一种信念

叫坚定

这种坚定就是中国颜色

她以改革开放的豪迈

她用复兴中华的使命

她用关注民生的视角

她以构建和谐的奋斗

在共和国奏响乐章

有一种理想

叫奉献

这种奉献就是中国血脉

她以血浓于水的方式

她用心连着心的情感

她用风雨无阻的征程

她以大爱抒写出的精神情结

在共和国奏响乐章

共和国的乐章

是每一种铿锵人生的音符

是每一段沧桑岁月的激励

共和国的乐章

给时代描绘下瑰丽的色彩

让共和国从此走向辉煌

16.外企工作者纪念国庆60周年征文 篇十六

我照顾外婆三年,然后到了深圳。

变了。

我想到一句话:孙儿,你看这是深圳么?天后庙在那儿?宝贝儿咋就被人给偷走了呢?你看,还挺多。然后苦了。

天后庙是什么,外婆已经不知道了,但他很想念天后庙,我帮他实现了。

然而,外婆真正的思想,我不知道,更加无从得知那个年代,外婆的父母,是怎样的一段故事。

我喜欢这样写,外婆的父亲和母亲,外婆也说,这样说,很好,那就是我父母。

这些年我走过大江南北,再也没见过小时候的村子,村子里的生活。

最后他说:但我找到了外婆的母亲留下的宝贝儿,今昔对比,也明白了好多东西。我外婆的父母是被人遗忘的革命英雄,是个共产主义战士,我同样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没有他们的伟大,但我有伟大的现实,这已经足够,我所做的一切,是他们工作的继续,我把许许多多的话埋在心里,不让外人得知,或许,也是继承他们意志的一部分。

我读了这封信,知道还有更多的信,在旗下,我们看重的是历史和历史上的人与事。

记住历史留下无所事的信,我们才能面对带有五星的中国旗。

此致

敬礼

20xx-03-19

一封不分你我古今的信

上一篇:我们民族小学课件下一篇:5月商务英语中级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