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文化建设的探析

2024-12-03

税务文化建设的探析(精选9篇)

1.税务文化建设的探析 篇一

税务会计教学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税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会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税务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当前,许多学校的税务实践教学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学校会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文章分析了当前会计专业税务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会计类专业;税务实践;探析

“惟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美国人用来强调税收重要性的一句常用语,既然不可避免,学习研究税收就不仅仅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税收实践,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税收法律体系。计划经济时代税收被严重削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逐渐认识到依法治税的重要性,增强了税收的强制性,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在税收领域逐渐消失。只有在严格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国民研究税收才有意义,学校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税收方面的课程也才有必要。

近几年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同时对会计人才的税务知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许多单位在招聘会计时首先提的问题就是是否懂税收,很显然企业需求的是精通税收实践的会计人才,学校在会计类专业进行税收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更注重实践教学。

一、目前会计专业税务实践教学的现状

对税收方面的教学,我国的技工学校主要是在财政、税收专业开设,是为税务局培养人才,重点是研究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侧重于税收理论研究。会计类专业只是在近几年才开设税收方面的课

程,税务实践教学起步就更晚了。

由于税收涉及的面比较广,实践教学的组织难度较大。目前,学校的税务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将实践教学的重点选择在对纳税结果的处理方面,也就是实践纳税人如何把税款交到税务局的环节,主要通过让学生填写一些办理纳税事项的表格来完成;二是把税务实践教学的环节往前提一步,在给出与纳税有关的会计账簿、报表的前提下,让学生实践纳税人如何填制纳税申报表。当然这两方面都是税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仅掌握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比如,哪些经济业务会产生纳税义务,应该交哪些税,交多少税,会计又如何反映这些义务等。

二、会计类专业税务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税务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税务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第一是加深对税收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是了解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税收知识的运用。我国目前学校的税收理论教学主要课程是《税法》或者叫《税收实务》等,是从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角度介绍所开征的税种以及各税种的主要要素。会计专业学生要是没有足够的税务实践教学的支撑,那么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将很难将所学的税收知识加以运用。要学生自己由站在国家角度学税收改变为站在企业的角度理解运用税收知识肯定有一些难度。税收实践教学就是要求实践教师帮学生站在企业纳税的角度理解税收,从企业的经济活动出发,对纳税义务从产生、会计核算、填制纳税申报表到办理纳税事项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讲

解,通过各种现实的经济资料让学生模拟会计对纳税义务的处理过程,掌握企业会计所需要的税收知识。

2.税务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为了达到税务实践教学的目的,税务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主要包括:税务管理、税务会计、纳税申报和税收筹划等。税务管理主要让学生了解税务机关在管理税收中的一些管理权限、规定,由于学生是从企业的角度学习,所以应该重点让学生了解在整个税务管理的过程中纳税人应该做的工作,特别是税务违章处理的规定,知道纳税风险和规避风险。

税务会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企业在发生纳税义务后会计如何核算义务。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我国所有的合法的营利行为中除税法上明确规定的减免税外,都要求交纳流转税,一般货物的流转交纳增值税,非货物的流转交纳营业税,特殊货物的生产销售还要求交纳消费税,所有应交纳的流转税还要求交纳附加税费,企业的所得(按税法调整后的利润)还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会计主要是为企业理财,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纳税问题。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按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在税款征收的过程中,变税务局收税为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申报环节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关键环节。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依据所涉及到的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人的权利,对经营、投资、筹

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与对策。税收筹划包含有两层内容:

一是遵守税法,要求纳税人对现行税法相当精通,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为企业设计经营方案,减轻或免除纳税义务;二是尊重税法,要求纳税人正确分析国家制定某一税法的立法意图,按国家立法意图设计自己的经营方案,减轻或免除纳税义务。税收筹划是对税收知识较高层次的理解掌握,要求学生掌握税收、会计、企业管理流程、法律等相关知识,最好在本科以上学生中实施该实践内容。

三、税务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建议

1.税务管理实践教学

税务管理是税务实践教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从企业角度学习税务管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税务局在管理税务方面的一些权利与规定,主要有六方面的内容要让学生了解: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税款征收管理、纳税检查与违章处理等,学生熟悉这些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办理纳税事项,知道在办理税务事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如何办理纳税事项等。

整个税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多,过程又比较繁杂,税务管理所规定的内容也不是经常发生的,让学生到税务局去了解实践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这方面的实践教学一直都是让学生填写有关的表格,简单了解一些办理纳税事项的规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改革意见是:要求实践教师对税务局管理税收的流程比较熟悉,教师的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政策规定就由教师认真讲解,特别是《税收征收管

理法》要讲解清楚让学生明白。让学生实际操作的内容是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在开业时要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要到相关的税务局领取税务登记表,并按要求认真填写登记表,在具体申报纳税前还要办理税种登记,变更登记内容要办理变更登记,在注销营业执照前还要注销税务登记证。这些内容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填写有关的表格,学校可以准备各种最新的税务登记表,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填表说明认真填写登记表,熟悉表格的填制方法。

2.税务会计与纳税申报实践教学

税务会计主要是研究纳税义务从产生、会计核算、计算和交纳的业务。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进行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增加收入,增加收入一定会遇到流转税问题,不交纳增值税就要交纳营业税,对一些特殊产品的生产销售还要交纳消费税,所有的流转税还要交纳各种附加税费。二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就必然增加利润,增加所得,要求交纳企业所得税。所以,一个合格的会计必须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十分熟悉。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是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填制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该表的数据来源是企业会计的各种有关的账表和凭证,有关纳税义务的账表和凭证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纳税申报的正确性。

目前许多学校的税务会计实践教学是在给出有关的会计资料的情况下,让学生填制纳税申报表,没有完成对纳税义务的会计核算要求。要有效地进行税务会计和纳税申报的实践教学,改革意见是:学

校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涉税经济业务,最好还有一些非涉税业务,让学生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完成有关的账簿和纳税材料,计算、汇总纳税义务,填制纳税申报表。

3.税收筹划实践教学

税收筹划要求的相关知识比较多,实践教学的难度也比较大,目前没有这方面的实践教学经验,建议运用税务会计的实践材料,让学生根据现行税法分析产生纳税义务的条件,运用企业管理、法律、会计核算等方面的知识帮企业设计既能减少或免除纳税金额,又不减少企业效益的经营、投资、筹资方案。

[参考文献]:

[1]胡燕灵,桑立霞.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技工学校出版社,2008.

[2]明光兰.税务会计[M].北京:北京交通技工学校出版社,2008.

[3]王韬,刘芳.企业税收筹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国家税务总局征收管理司.新征管法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

2.税务文化建设的探析 篇二

关键词:火电,建设期,税务筹划

一、火电项目建设期开展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火电项目建设期是指火电项目从资金正式投入始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需要的时间。火电项目建设期一般不会产生收益, 交纳的税款较少, 建设期的税务筹划容易被忽视。折旧费是火电项目运营期的第二大成本, 属于战略性质的成本, 一旦项目建成投产, 折旧费就基本“定型”, 通常的成本控制手段和方法对其无能为力, 必须在建设期进行事前控制。作为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 税务筹划的关口应前移至建设阶段, 与项目建设进度保持同步, 覆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因此, 火电项目建设期的税务筹划十分必要。

二、火电项目建设期税务筹划应遵循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火电项目建设期的税务筹划必须以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 不超出法律边界, 必须在合法的基本前提下, 在有限的范围内拓展空间进行各种筹划。

成本效益原则。火电项目建设期的税务筹划, 不能过分地强调税收成本的降低, 而忽略了因该方案的实施会带来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益的减少, 使纳税人的绝对收益减少。

事先谋划原则。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税务筹划尤其如此。火电项目建设期的税务筹划应该在事先整体谋划和周密安排下进行, 如果盲目行事, 往往会出现漏洞百出, 产生“做手脚”的嫌疑, 税务筹划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

全员全过程原则。火电项目建设期的税务筹划不仅仅是税务人员的事情, 需要全员参与配合, 对涉税业务实施全过程管理。

三、火电项目建设期税务筹划的切入点

(一) 对增值税的筹划切入点

首先, 要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的利好, 在签订运输、勘察设计、技术服务、有形动产租赁、审计、监理等合同时, 要求乙方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加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其次, 在筹集资金时, 优先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租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8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营改增”政策。融资租赁业“营改增”之后, 租金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承租人可以获得额外的进项税抵扣, 融资成本大大降低。

再次, 对机组整套启动试运过程中所消耗的燃煤、燃油和化学药品等原材料要事先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单独建立清晰的台账, 保存完整的出入库单据, 并在会计软件系统中正确核算进项税。

(二) 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切入点

1. 三大专用设备投资额抵税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条规定,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列入《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 (三大专用设备) , 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 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 但结转期不得超过5个纳税年度。这为火电项目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提供了巨大空间。为了充分享受三大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优惠, 在设备选型时要未雨绸缪, 优先考虑采购三个《目录》内的设备。在项目建设阶段, 要求设备供应商对属于三个《目录》内的设备单独开票并写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性能参数。生产厂家等信息, 项目公司要对上述设备进行单独核算、单独建卡。

2. 提前进场费一次转入费用

生产准备费项下的生产职工培训及提前进场费, 是指为保证火电工程的顺利投产, 而对生产运行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 安排提前进厂进行生产准备所需的费用, 主要包括培训和提前进厂人员的工资、津贴、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劳动保险费、差旅费、培训费等项目。由于这部分费用与设备和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不具相关性, 完全是为了准备生产耗用的, 因此在进行项目竣工决算时, 不要把生产职工培训及提前进场费分摊到固定资产上, 而应按照会计准则的有关原则和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通用原则, 将这部分费用项目也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并在项目投产后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期损益, 以减少投产当期的企业所得税, 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

(三) 对印花税的筹划切入点

1. 降低计税依据

从各地税务机关的执法实践来看, 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 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 且分别记载的, 以不含税的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果购销合同中所载金额包含增值税金额, 但未分别记载的, 以合同所载金额 (即含税金额) 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财产行为税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 (鄂地税发[2010]176号) 中也对此予以了明确。因此, 火电项目公司在签订购销合同前, 需要事先与设备供应商商定, 将不含税金额和进项税额在合同条款中分别记载、写明, 以减少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节省税款。

2. 规范合同名称和内容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是指建设单位 (项目法人) 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等相关规定对建设单位的工程建设实施专业化监控服务所订立的合同, 而技术咨询合同是指当事人就有关项目的分析、论证、评价、预测和调查订立的技术合同。从两者的定义上看, 工程监理合同并不属于“技术合同”税目中的技术咨询合同, 无需交纳印花税。对此,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工程监理合同是否征收印花税问题的批复》 (深地税发[2000]91号) 中也已明确, “工程监理合同”不属于“技术合同”, 也不属于印花税税法中列举的征税范围。因此, 火电项目公司与专业监理公司签订的设计监理合同、施工监理和技经监理合同, 无需交纳印花税。

3. 甄别非应税合同

一些企业的税务人员误认为, 凡是签订合同就要交纳印花税, 因此而多交“冤枉税”, 增加企业税负。《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88]财税255号) 第十条规定, 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采用正列举法, 现行印花税列举的税目只有13项, 这意味着未列入印花税税目税率表的, 不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 不征印花税。火电项目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与外部单位签订的承诺书、安全协议、保密协议、临时用地协议、白蚁防治合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保安服务合同、保洁绿化服务合同、消防服务合同、设备监造合同、质量认证服务合同、翻译服务合同、出版合同等凭证, 在印花税税目表中没有列举, 应注意从基建合同台账或合同管理系统将这些非应税合同中甄别、筛选出来, 不贴花交纳印花税。

(四) 对房产税的筹划切入点

1. 合理减少房产原值

税法规定, “房产”是以房屋形态表现的财产。房屋是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 (有墙或两边有柱) , 能够遮风避雨, 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不征房产税, 但与房屋不可分割的附属设施或者一般不单独计价的配套设施需要并入原房屋原值计征房产税。火电项目在进行竣工决算时, 与房屋建筑物无直接关系的研究试验费、设备检验费、负荷联合试车费等待摊基建支出不要分摊计入房屋建筑物资产价值。在机组试运行168小时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以后, 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时, 需要将房屋与冷却塔、烟囱、池、井、沟、渠等非房屋建 (构) 筑物以及各种附属设施、配套设施进行适当划分, 分别核算, 单独建卡, 不计入房产。

2. 控制宗地容积率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科目中不包括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费用。根据《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0]121号) 的规定, 对按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 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 房产原值均应包含地价, 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等。宗地容积率低于0.5的, 按房产建筑面积的2倍计算土地面积并据此确定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这意味着, 宗地容积率如果超过0.5, 房产原值均应包含地价。宗地是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五) 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筹划切入点

1. 厂址选择在税额标准较低的区域

火电项目在选址时, 在优先考虑电网负荷、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水资源、地质地貌等条件的情况下, 应尽量选择距离城市市区较远、土地等级和税额标准较低的区域。当前, 许多地方政府为了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调整和拉大了不同等级土地的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 为纳税筹划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 降低单位容量占地面积

为了减少应税土地面积, 火电项目在设计上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向传统的大厂前区、大厂房、大主控室挑战, 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在确保运营期安全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空间进行优化设计, 降低单位容量占地面积。一个装机200万千瓦的火电项目, 如果单位容量占地面积降低0.1平方米/千瓦, 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按每平方米12元计算, 每年可节省土地使用税240万元。

3. 争取土地使用税减免税政策

争取土地使用税减免税政策是火电项目税务筹划的重点。考虑到火电项目的一些特殊性, 国家层面针对火电厂出台了许多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国家税务局《关于电力行业征免土地使用税问题的规定》 (国税地字[1989]13号) 规定, 对火电厂厂区围墙外的灰场、输灰管、输油 (气) 管道、铁路专用线用地, 免征土地使用税;国家税务局《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 (国税地[1989]140号) 规定, 对于各类危险仓库、厂房所需的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防范用地, 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火电项目在建设期间, 要对上述免税用地仔细梳理, 单独测量、单独办证、单独核算, 及时取得相关专业机构的鉴定或认定, 及时请求主管税务机关现场核实, 及时备齐土地使用证、设计图纸、消防验收意见书等原始资料, 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免税。

四、结束语

火电项目建设期与运营期的税务筹划同等重要, 二者不可偏废或割裂, 应有机衔接起来。建设期的税务筹划, 意义不仅在于节省建设期间的税款支出, 降低工程造价, 更重要的是为运营期的税务筹划打基础、做准备。火电项目的税务筹划具备超前性、连续性、整体性, 才能使火电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从整体上获得最大的筹划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家贵.企业税务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 第2版.

[2]高金平.税务筹划谋略百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1) .

[3]赵少峰.浅谈煤炭企业基建期税务筹划[J].中国总会计师, 2013 (6) .

[4]闫军芳.“营改增”税改下基建企业的税务筹划[J].财经界, 2013 (35) .

3.税务文化建设的探析 篇三

目前大多数评估机构在评估报告的特别事项说明中常有“本报告中一般未考虑评估增减值所引起的税负问题,委托方在使用本报告时,应当仔细考虑税负问题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的语句,以此来规避评估中各类资产评估增减值的税务处理问题。但由于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大部分企业拥有的房地产在评估时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值,对于该部分增值,如果还是和以往一样不考虑税负问题,往往会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带来较大幅度的偏差。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案例实践来分析,在使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时,涉及房地产增值的税务问题应纳入到评估考虑范畴中。

一、从评估理论角度分析是否应考虑房地产增值带来的税收问题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资产基础法即成本法,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成本法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衡量资产的价值。根据替代性原则,在进行资产交易时,购买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按市场标准重新购置或构建该项资产所付出的成本。如果被评估资产已经使用过,则应该从重置成本中扣减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技术进步或外部经济环境导致的各种贬值。因此,成本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和资产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将重置成本扣减各种贬值作为资产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

由此可知,在使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时,企业拥有的房地产的评估价值应与购买者该时点在市场上购买该资产所付出的成本相同。购买者所付出的成本不仅包含了购买者在该时点实际支付的对价,还应包括购买者购买了该资产后,在拥有该资产时未来所会发生或可以抵扣的成本。如果一个房产市场价值为1亿元,该房产企业账面成本为2000万元,那么从理论角度分析:

情形一:假设这是一家以出售房产为主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其从市场上购买该房产所付出的实际成本为1亿元的对价及今后在出售房地产时可抵扣的1亿元成本(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的成本计算基础)的权益;如果购买者是通过购买该企业股权获得该房产,则购买者对于房产实际付出的对价为1亿元成本及未来在出售房地产时可抵扣的2000万元成本的权益。从付出成本需要对等的要求而言,评估时应考虑将未来获得的可抵扣的税收成本权益不同而带来的差异进行扣减。

情形二:假设这是一家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该房地产是其生产经营的场所。其从市场上购买该房地产所付出的实际成本为1亿元的对价及今后每年可享受的250万元(假设按40年折旧)房地产折旧税前成本列支;如果购买者是通过购买该企业股权获得该房产,则购买者对于房产实际付出的对价为1亿元及今后每年可享受的50万元房地产折旧税前成本列支。同样从付出成本需要对等的要求而言,未来折旧税前成本列支的差异应在评估时得到充分的考虑。

由此,笔者认为从理论角度分析,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房地产评估增值所带来的税收问题应在评估中得到考虑。

二、从评估案例实践角度对房地产增值带来的税收问题的分析

同样根据企业经营性质的不同分两种情形进行分析:

情形一:假设这是一家以开发出售房地产为主业的公司。企业账面将房地产列入存货科目,开发成本2000万元,评估值为1亿元,假设企业无其他资产,企业账面净资产为2000万元。如果采用收益现值法评估,则在考虑企业现金流时,企业出售该房产带来的现金流=房产出售价格-房产出售带来的各类税费(如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假设这些税费为3000万元,则企业出售房产带来的现金流为5000万元,在不考虑折现的情况下,企业净资产为7000万元。如果我们在资产基础法中不考虑房产增值带来的税收问题,则企业净资产评估值为1亿元。在对房产市场价值认定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评估差异巨大,而这种巨大差异造成的原因显而易见是由于在资产基础法中未考虑房产评估增值带来的税收问题所致。因此笔者认为,在对以开发出售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其企业价值时,对于房地产增值部分应根据税法充分考虑其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税收,作为房产评估值的扣减项。

情形二:假设这是一家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该房地产是其生产经营的场所,在企业房产账面成本为2000万元的情况下,每年房产折旧为50万元,因税前抵扣而少缴纳的所得税为7.5万元(按25%的所得税计);在购买者从市场上购买该房产的情况下,每年房产折旧为250万元,因税前抵扣而少缴纳的所得税为62.5万元。两者相比,每年的现金流差异为55万元,在采用收益现值法估值时,该部分差异将导致企业价值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显然是购买实际价值1亿元但账面成本2000万元的房产比从市场直接购买1亿元成本的房产每年因税收抵扣问题而实际流出的现金要多,由此使得该情况下企业评估值降低,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房地产增值所带来的税收问题在收益现值法中得到了充分的考虑。但是,在资产基础法中,若忽视该问题,则会导致在购买账面成本2000万元的房产和购买账面成本1亿元的房产(实际市场价为1亿元)时评估出的企业价值相同这一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结论。所以,笔者认为,在以一般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中,对于房地产增值部分应考虑将其导致的未来每年所得税抵扣差异进行折现后,作为房产评估值的扣减项。在本案例中,应将未来每年55万元的现金流差异折现后的值作为房地产评估值的扣减项。

以上是笔者从理论和实践案例角度,在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对于房地产增值部分带来的税收问题应如何处理的一点思考,希望与广大评估师同行进行探讨。

4.税务文化建设的调研对策 篇四

网免费公文网

税务文化建设的调研对策2010-06-29 19:01:1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税务文化建设的调研对策税务文化建设的调研对策(2)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仅仅指精神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思想、习惯等。税务文化仅仅是广袤文化之中的“沧海一粟”。自税务系统成立以来,伴随着税务工作实践,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这一税收核心价值观决定的税务文化已渗透到税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税务文化凝聚团队力量,增强组织活力,促进税务工作和税

务干部全面发展,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已越来越被广大税务干部所认识。

一、税务文化的基本内涵

税务文化是指税务机关通过长期税收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税务特色的组织宗旨、思想意识、共同价值、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理想追求的总和。它既具有文化的共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税务工作的特点。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提倡在满足必要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使管理行为更容易被接受。

税务文化主要包括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所谓物态文化是反映税务实践活动的物质形态,是保障税收征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硬件环境;所谓行为文化是反映税务干部在税务工作中的言行举止,保证税务工作正常运行的规程体系和体现税务系统价值取向的行为准则;所谓精神文化包括治税理念、道德操守、理想信念、价值

取向等,通过管理文化的熏陶,集中体现在税务部门、税务干部身上的有形的文明表现。税务文化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其核心内容,就是税务系统的价值理念,它主导和支配着税务文化的各个方面,决定着税务群体对价值意义的追求。它是税务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粘合剂”。

二、税务文化的功能作用

税务文化对税务工作和税务干部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辐射四大功能,对税务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为:

一是对价值观的导向功能。主要是指其对税务部门整体和税务干部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思维方式,理念方法所起的导向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对税务干部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把税务系统的文化建设寓于党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等先进文化,引导其围绕税收工作的目标团结拼搏,税务部门倡导什么理念,税务

干部就围绕倡导的理念做好具体工作,不偏不离。其二,对税务部门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建立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价值体系,通过树立和弘扬共同的理念和工作愿景,使干部职工聚集在这面旗帜的周围,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二是对向心力的凝聚功能。主要指税务文化被每一个税务成员认同后,让大家参与其中,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形成强大的合力。例如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大讨论活动和比赛活动,并将所倡导的文化取向渗透其中,按照设定的目标和价值理念,面对成绩戒骄戒躁,遇到困难顽强拼搏,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税务团队文化,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向心力。同时发挥文化的亲合力,才能把税务系统的各方面力量整合在一起,使每个人思想精神上的解放和组织内部严格的管理和谐地融为一体,进而形成团队整体合力。

三是对主观性的激励功能。税务文化需要言传身教,日积月累和扬弃,使之更具有时代的特征,推进税务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税务文化引导每位税务干部正确理解税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税务工作在国民经济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作用,使他们产生努力工作的意愿,为税收事业发展凝聚巨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税务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其魅力就是把税务干部的价值观统一起来,增进税务干部之间的理解、关怀和支持,形成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产生持久的动力,激励每个税务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奋斗。

四是对认同度的辐射功能。表现为对税务干部思想、行为、作风、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强制性而是和风细雨式的渗透辐射,是潜移默化的,比如:税务干部对是非的辨别,对价值的认知,对先进与落后的判断等等,都受到税务文化的渗透影响。通过

文化建设,使大家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思想品德更加高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就能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从而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向着既定的目标,团结拼搏,奋发有为,促进税务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三、制约税务文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各级税务部门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区域特色的税务文化,但也应该看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税务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意识,税务干部参与共建意识淡薄,没有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文化渗透作用明显不足,税务文化整体效能发挥不明显。主要有三大问题:

5.加强税务三基建设的思考 篇五

“三基”建设是我省地税系统为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而推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深刻反思多年来税收工作成败得失之后采取的治本之举。身处“税感焦虑”时代,随着纳税人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税务部门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以及涉税事件涌现也倒逼我们加快“三基”建设的步伐。

由于税务分局是“三基”建设的核心,大部分职工分布在基层,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在基层,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如何念好税务分局“三基”建设“实、稳、优”三字诀,直接关乎到征纳关系的走向,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鉴于此,本文以衢州市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为例,深入剖析开展“三基”建设的实践历程,借鉴有益经验探索新思路。

一、“三基”建设的概念剖析

“三基”建设是指税务部门围绕系统基础、基层、基本而开展的夯实征管与服务基础、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和优化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管理举措。

其中,基础管理是指地税部门在履行职责中所开展的一般性、日常性工作,基层组织是直接面向纳税人的一线执法和服务机构,基本队伍是指税务干部胜任本职工作必备的各类素质。基础、基层、基本队伍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基础管理是提升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基层组织是联系纳税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基本队伍是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详见流程图:

二、直属分局推进“三基”建设的实践

(一)围绕中心,夯实“基础”管理

1.内外协作,保障数据实。一方面,对外推进社会“综合治税”。自2006年以来,陆续深化与工商、国税、社保等多个部门协作。通过编织涉税信息共享网络,定期召开部门协作会议,建立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实施先税后证、先税 后审等税收前臵程序,逐步实现第三方涉税信息源头控管。如,在房地产税收征管环节,分局从推进多个税种联动入手,及时获取招投标中心、国土、房管等社会部门的房地产企业管理信息,加强土地拍卖、项目开发、房产预售等环节控管,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收联动控管。

另一方面,对内推进“信息管税”。依托《税友2006》等涉税软件的支持,结合综合治税系统反馈的社会部门涉税信息,挖掘深层次的信息内涵,实现数据信息的增值利用。如,在“耕契两税”征管职能划转中,摒弃“人海战术”传统做法,创新研发“地方两税征管应用系统”,促使各业务环节得以分解并融入当前征管体系,实现与《税友2006》的无缝连接,推进“地方两税”和房地产交易税收一体化征管。

2.点面结合,保障税源实。在纵向管理方面,深化“抓大、评中、定小”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对大中行业实行重点监控管理,对个体户实行定期定额管理,对小税源管理倡导社会化管理,对重点行业探索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如,2010年11月,分局实施建筑业税收管理模式“流程再造”,将原先由16个税务干部分散管理的16个片区约1191户建安企业,改为2个片区2位税务干部的专业化管理,同时,推广应用不动产建筑业税收项目管理软件,实现建筑业税源事前、事中和事后动态控管。

在横向管理方面,完善“数据采集—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五位一体的税源管理机制。如,分局将年纳税额20万元以上的539户企业纳入分局级重点 税源监控,加强占70%税收比重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实施税收调控、熨平收入波动周期夯实基础。

3.上下联动,保障服务实。办税服务厅是“三基”建设的主阵地。近年来,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实施“简化、授权、提速、外包”等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一方面,因地制宜地改善硬件设施。全面上线运行省局视觉识别系统(Ⅵ),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安装排队叫号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和服务评价系统,推行“绿色通道”和“VIP服务”,全力打造人性化的办税环境。同时,全面公开服务标准和受理标准,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规范制度,积极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建立便捷高效、权责明晰的涉税事项受理模式。

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在“提速增效”方面。进一步优化办税程序和流程设臵,分别打通申报征收和综合服务窗口、文书受理和发票管理窗口,实现“一窗式”服务。梳理优化涉税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委托工商代办个体税务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流程简化,逐步实现“一站式”办理,最大程度地满足纳税人对便民服务的需求。二是在“两个减负”方面。整合简并涉税资料,实施首次轻微违章免罚、“免填单”服务等惠民措施,开辟发票网上预缴销、个税信息自助查询等快捷服务,推广“涉税软件服务外包”、“注册税务师星级考评”等协税护税办法,切实减轻征纳双方的办税负担。三是在个性化服务方面。以“同心汇聚”服务品牌建设为纽带,先后搭建“纳税服务志愿者”、“纳税人之家” 等个性化平台,拓宽“税收大讲堂”、“自助办税服务终端机”等多元化载体,进一步提升个性化纳税服务水平。

(二)重心下移,稳定“基层”组织

1.建章立制,规范内部管理。一是建立针对个人的税收业务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将涉税业务分解为税政、征管、规费、计财、计算机5项内容80余项征管指标,采用千分制计分、自评与复评相结合的方法,于每年年终开展税收业务工作考核,并与奖惩和评优评先挂钩。通过量化考核机制,缓解了责任不清、奖惩不明的管理弱化问题。二是建立针对科室的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将科室绩效考核得分量化为重点工作得分、共性工作得分、满意度测评得分等5大类。三是建立针对岗位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核体系。一方面加强与《税友2006》的实时衔接,另一方面实现与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等有机结合。截至目前,已经历3次大修改,编制121个作业指导书和20个管理工作控制程序。上述制度进一步弥补了制度链条的缺失,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的规范局面。

2.枝叶关情,营造家园文化。一是人员上向基层倾斜。优化人力资源配臵,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如,办税服务厅实施轮岗交流制度,今年以来轮岗面积达100%。同时,将初任公务员统一分配到基层岗位锻炼。截至目前,窗口一线干部职工为34人占总人数的35%。二是机制上向基层倾斜。实施竞争上岗干部选拔机制,拓宽干部职工的发展空间。自2006年以来,已选拔12名副股级以上 干部。三是制度上向基层倾斜。如,办税服务厅先后建立分组管理制度、协税员竞争上岗制度,将协税员管理纳入干部教育管理体系,将服务绩效与服务奖金分配相挂钩,将支持办税服务厅情况列入科室年终量化考核。四是物质上向基层倾斜。从各个层面关心职工的物质需求,搭建职工休息室、活动室和食堂,对困难职工开展全员帮扶活动,进一步改善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

(三)创先争优,优化“基本”队伍

在财税文化建设实践中,注重整合“党团工青妇”基层组织力量,合力推进学习、制度、情感、激励、宣传、活动平台建设,营造文化兴税的浓厚氛围。如,团支部结合“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先后建立健全每周晨会制、岗责体系制、“考勤+考绩”制、小组竞赛制、区域互动制、应急预案制。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工作调研等富有活力的方式,团员青年每年脱岗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逐步实现综合素质由单一型向专业型、复合型的转变。截至目前,分局有中级职称22人,高级职称4人,有10人被纳入省局各类能手、人才库,上述人员占在职干部总数的59%。

不止于此,党支部推行“金点子”征集和“十件大事”评比等体现自身价值的参与活动,在创新决策和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上集思广益。截至目前,已征集到各类建议73条,落实内部管理措施20余项。工会小组和妇委会探索实践以人文关怀为主的活动模式,包括参加文艺汇演 和举办“新起点〃新跨越”迎新晚会,组建摄影、登山、瑜伽等多个兴趣小组,参与拔河、登山、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比赛。通过上述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提升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和满足感。截至目前,“党团工青妇”先后荣获“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青年文明号”共5项国家级荣誉。

三、直属分局“三基”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

随着纳税人权利意识不断提高、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凸显,对涉税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负面涉税舆情事件和群体性涉税事件此起彼伏。表面原因是税务部门管理和服务对象面广量大,管理事务综合繁多,利益关系复杂敏感,预防和处臵涉税矛盾的难度较大。深层次原因是自身的基础管理、基层组织和基本队伍建设滞后导致问题未发现在一线、矛盾未解决在基层。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地税部门在做好危机公关的同时,已经寻找到一条标本兼治的途径:即深入推进“三基”建设,做到基础实、基层稳、基本素质优。然而,整个系统对“三基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和纳入目标管理。虽然,围绕基础管理、基层组织和基本素质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却未能就整体而言为“三基”建设制定更长远规划和配套制度。同时,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没有纳入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未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作”的工作格局。细化而言“三基”建设存在以下突出矛盾:

(一)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和基础管理滞后的矛盾 1.基础数据方面。社会综合治税、信息管税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协税护税机制尚未形成,部门间横向协作和系统内纵向协作渠道不畅、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未有效解决。尚未搭建数据收集分析共享平台,使得各部门数据库成为“信息孤岛”。以涉税数据采集为例,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分局与电信、电力、金融、公安等社会部门协作时而不畅,部门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基础工作方面。与纳税服务相比税源管理发展相对滞后,对大企业管理和重点税源管理相对薄弱,事前源头控制、事中监控管理、事后统计分析衔接不够紧密,无法及时应对复杂多变的税源发展形势。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纳税服务志愿者、纳税人之家等个性化服务有待充实,部分纳税服务举措未满足纳税人的实际需求。如,2011年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虽然分局总体满意度为96.1%,但仍有123份建议针对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偏低、服务推诿扯皮。

(二)深入推进依法治税和基层组织薄弱的矛盾 1.基层队伍方面。系统内部操作性强、程式化的岗责体系有待丰富,没有针对不同岗位制定分类岗责量化标准,未能针对干部职工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考评。同时,现行的考核制度缺乏约束力和激励作用,导致干部队伍浮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突出矛盾,影响到税收管理向广度上拓展和深度上挖掘。

2.基层风险方面。传统“人治”管理模式影响依然根深蒂固,税收执法风险停留在被动接受监督阶段,基本是对执 法行为进行表面和形式上的监控,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控制。以纳税服务监督为例,考核评价基本为系统内部自行组织,且主要停留在办税环境、语言、态度等表面层次,没有在办税公平、效率等深层次方面却得更大突破。

(三)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基本素质粗放的矛盾 1.基本制度方面。个性化弹性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现行的激励制度暴露出平均主义、形式主义等诸多问题。特别是“阳光工资”后,由于级别工资与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缺乏持久吸引力,导致干部职工工资收入缺乏弹性,在通货膨胀、人少事多、仕途天花板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物质追求与精神财富容易出现“剪刀差”,逐渐侵蚀着工作积极性。

2.基本素质方面。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待探索和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有待于深入拓展,教育培训机制有待持续创新,对基层先进典型的发掘、宣传、培养工作需要加强。特别是在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和纳税服务“提速增效”中,相关教育培训规划和机制都有待完善。

四、深入推进“三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辩证思考

1.处理好新和旧的关系。“三基”建设不是“另搞一套”,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而采取的新举措,不能与以往的税收工作片面地割裂开来,更不能简单地沿用旧的工作方法。有的是前无古人的新挑战,如综合治税、信息管税等,需要我们具备“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有的是常做常新的旧课题,如干部队伍建设、纳税服务等,需要我们运用“继 承中发扬创新”的方法。还有的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更需要我们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理念。

2.处理好内和外的关系。“三基”建设不是“单打独斗”,广大税务干部是真正的参与者、建设者,社会各界是主要的维护者、受益者。要凝聚多方力量,合力破解难题,不能变味成一把手的政绩工程,更不能演变为地税部门的独角戏。一方面,对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注重统筹兼顾的原则,设计生动活泼的有效载体,凝聚全体干部职工智慧和力量,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对外齐抓共管借力发展。要有融入大局的主动意识,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处理好长和短的关系。“三基”建设不会“一蹴而就”,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程,要日积月累方能水滴石穿。不能面面俱到齐头并进,更不能大兴土木铺张浪费。不仅要基于现状把握好“度”,本着量入为出、财尽其用的原则,从最薄弱、最易出成效的环节着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而且要着眼未来谋划好“势”,结合税收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循序渐进地深入推进,杜绝急躁冒进、切忌朝令夕改,进一步提升规划前瞻性和制度完整性。

4.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三基”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依靠制度、规范、流程的刚性管理与依靠财税文化建设激励人、关爱人的柔性管理相结合,对内打造和谐税务氛围、对外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一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税务分局开展试点示范,以先总结经验做法后广而推之,争取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将“三基”建设融入到日常税收工作中,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促进征纳关系的动态平衡。

(二)措施细化

1.建立健全“三基”建设决策机制。事前,把握社会热点和工作难点,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全面总结兄弟单位开展“三基”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考虑基层干部职工和纳税人的根本利益,拟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事中,量体裁衣地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三基”建设任务,建立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跟踪问效。同时,全面摸清工作进度,深入分析重点问题和共性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稳妥地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事后,把握未来趋势开展长远谋划,通过对规律性问题进行预测研究,实事求是地评估工作成果。

2.建立健全“三基”建设联动机制。对外,发挥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的资源优势。建立由政府部门主导,地税部门牵头,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小组,合理界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理顺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利益关系。力争将“三基”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社会部门支持→地税部门落实”的联动格局。对内,将“三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包括成立专项工作机构,上到市局机关,下至税务分局同步建立对应领导责任体系,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业务科室负实责 →办公室宣传动员→一线岗位群策群力”的沟通协调机制。

3.建立健全“三基”建设维护机制。一方面,加强物质层面的硬件建设,实现“家有所居”;加强精神层面的理想信念教育、实现“情有所系”;加强制度层面的规章制度建设等,实现“事有所规”;加强行为层面的干部队伍素质培训,实现“业有所兴”,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规范化、人性化,队伍建设多元化、精细化。另一方面,以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本情况清楚、基本制度健全、基本职能明确、基本程序规范为目标,将“三基”建设分解到税收工作体系中,与税源专业化改革、纳税服务“提速增效”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信息化,纳税服务标准化、个性化。

6.税务文化建设3 篇六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税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造核心价值理念,激发昂扬向上精神风貌,增强凝聚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形成推动税收事业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

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文化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四个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努力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税务工作实际的税务文化,以文化之力凝聚精神、激发活力、推动事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加强国税文化建设是税收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管理理念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在企业和机关中被广泛推行。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更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自觉性,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因而比传统管理方式更具优越性。在这种形势下,实现由传统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不仅是税收管理变革的必然选择,也符合税收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加强国税文化建设是推进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随着全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税收执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国税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但是物质激励等传统管理措施已难以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动力,这不仅会影响税收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且也会影响税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国税文化建设,把硬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文化管理结合起来,把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与发挥国税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通过激发广大国税干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高国税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国税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层面。在新的形势和历史条件下,要使税务文化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转化为税务干部的自觉行动,就必须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文化建设的实现手段,从思想引导、制度规范、激励鞭策和环境熏陶等方面入手,在更高的起点、更深的层面系统深入地推进国税文化建设,真正发挥税务文化无形的、无限的力量,达到凝聚精神、陶冶情操、激发活力、推动工作的目的。

首先是加强思想引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税务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价值理念体系建设,挖掘和提炼具有税务系统特色、富

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价值理念,用正确的理念引导国税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素养和文化内涵,形成干事创业的共同精神追求。

二是强化制度规范。制度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要通过建立和推行基本行为准则体系,将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各项管理制度之中,使之成为国税干部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在执法、管理和服务中处处体现文化理念。

三是深化激励鞭策。激励鞭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国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国税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潜在能力,在系统内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干部职工与国税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是注重环境熏陶。良好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对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来体现国税文化内涵,使广大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7.税务文化建设的探析 篇七

一、税务稽查风险规避的原则

税务稽查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不能够随意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守法原则。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务风险规避首先不能够超出法律的框架, 对于企业来说违反法律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企业在规避税务风险的过程当中必须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法律, 不能够违反法律, 否则会适得其反。

2. 成本效益原则。

对于企业来说, 其生产和经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利润, 因此进行税务风险规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资金支出。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规避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规避所产生的成本, 既包括显性成本, 同时也不应该忽视隐性成本的存在。

3. 综合筹划原则。

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规避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对某一个税种进行规避, 而是应该站在整体的高度上看整个赋税的情况, 其目的是实现纳税整体水平的降低,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税收风险的规避。否则只是专注于某一税种数量的降低, 往往会导致其它税种数量的上升, 对于企业整体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

二、目前我国企业税务稽查风险规避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企业已经逐步的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日常经营过程当中的管理也走上了正轨。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企业对于税务管理方面还存很多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企业重视税务管理工作, 通过相应得措施对税务进行合理的规避, 提升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 从而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发展。

1. 税务风险规避概念模糊。

我国当前的税收法律还不够健全, 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空白和漏洞, 这就给避税提供了便利和机会。原则上避税并没有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 但是在本质上是违背了国家立法的初衷。而税务风险的规避与一般意义上的避税是不同的, 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鼓励正当的税务风险规避。因为税务风险的规避与税法的初衷并没有互相违背, 在保证了企业或者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同时, 并没有危害国家的税收收入, 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国家税收的增加的。税务风险规避往往发生在税收尚没有产生的时候, 企业或者纳税人通过合法经营和管理来实现税收风险的规避。

2. 管理层缺乏税务风险意识。

从2008年1月开始, 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税制改革。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特点是渐进式地逐步推进。因此, 从2008年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 税收征管环境越来越严格了, 大多数的企业还浑然不知。不少企业因税务风险而导致的悲剧再次提醒人们:企业的投资者和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税务风险正在逐步增加, 如果不及时应对, 也许自己辛劳的成果会毁于一次税务检查。

3. 缺乏内部监督机制。

现在很多企业是2~3个财务人员, 其中一个人负责办税。负责办税员工能力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就决定了企业税务风险的大小。企业老板很想降低风险, 但自己对于税务是外行, 办税人员说的是对是错自己没办法判断, 无法把握。因此, 企业应该建立内部的税务复核制度, 办税人员申报纳税, 向税务机关递交的资料都应该经过专业分析和复核, 降低税务风险。

此外, 许多企业税务风险完全由财务人员控制, 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财税知识和技能, 也导致了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不高, 很多企业并没有把税务风险纳入到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

三、完善税务稽查风险规避制度的对策

1. 选择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税种。

企业的税收负担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组织与决策密切相关。企业经营范围越广, 组织机构越庞大, 企业的决策会越复杂, 涉及的税种也越多。每个税种的性质不同, 税务风险规避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因此通常选择有重大影响的税种是规避税务风险的关键。从税种本身条件看, 税务风险规避的空间越大, 规避风险的收益的潜力就越大。应该说, 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 与规避税务风险相关的重要税种也是不同的。

2. 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这使得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使得企业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发展, 制定了很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进行税务风险的规避。但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必须恰当, 既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 也要符合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调整。如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为鼓励东北振兴、西部开发, 都陆续颁布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要顺应潮流, 把握时代发展机遇, 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 构建税务风险管理系统。

为了能及时掌握企业税务风险的潜在性,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具体内容包括:主要税务风险甄别系统, 主要是进行风险报告, 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税务风险预警系统, 主要是进行风险的报告, 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税务风险决策系统, 就是确立和行使风险管理的原则, 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税务风险规避系统, 就是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 对风险进行再分配和转移;税务风险监控系统, 主要是对风险管理进行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的报告。

参考文献

[1]熊程.国外税务稽查管理体制的经验及借鉴[J].统计与咨询, 2009, (03)

[2]马克和, 陈启英, 侯伟, 张发雷.关于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若干思考[J].税务研究, 2009, (05)

8.阻碍税务代理业发展根源探析 篇八

【关键词】阻碍;税务代理业;发展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税务代理早已成为一种普遍化的服务行业,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产物,是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并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机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代理行业也在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税收代理实则是税收征管部门和纳税人之间的桥梁,起到中介的作用,是为纳税人和税收征管部门提供服务的。税收代理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反映国家税收征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税务代理行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力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建立完善制度,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 税务代理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税务代理业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现实问题是,税务代理业的发展进步依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则严重阻碍了税务代理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已经小有成就,管理体制和水平都有所提高,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许多的税务事务所也做了许多努力,进一步提高税务代理业的效率,促进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进步。而且,许多律师事务所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及时地调整内部结构,加入了各种高端的业务,这些都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也有效地提高了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水平。

1.1 税务代理业发展的意义

税收代理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的,是为税收征管和纳税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对于纳税人和税务征管来讲,税务代理对促进他们进一步交流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税务代理是为纳税人提供便捷并维护其权益的需要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纳税人,有着纳税的义务,也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现在纳税人的纳税都是有自己计算,填表,非常的麻烦,而且企业也不愿意为此投资建立专门的职业,招收专门的人才。因此,税收代理行业就逐渐发展起来了,它既能替纳税人按时按量交税,提供方便,又能替纳税人节省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还能有效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现在的大部分企业都是经过税收代理行业交税,因此税收代理是纳税人维护合法权益的需要。

1.3 税务代理是税务机构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政府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企业发展自己的业务。而税务机构作为一个政府机关,自然也受到了影响,说受机构不再有权管理纳税人的纳税工作,只需要纳税人自己计算、填表,然后交到税收机构,税收机构只管核对收税。以前的税收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不良现象,其中也不乏所谓的“关系税”的存在,这严重影响了税务机构的有序进行和廉风建设。因此,国家进行划分对税务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税收机构的有序征税并完成税收任务,那么建设推行税务代理行业则是税务机构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

1.4 税务代理是完成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主要部分

我国为了适应新的工商税收制度,对税收征管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实行了健全的新税收征管制度。在这种新的税收征管制度下,需要纳税人自己进行纳税计算,为此给纳税人和税收征管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的存在,在全社会实行了对税收代理的推广。税收代理的存在为纳税人纳税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有助于税收征管完成税收任务,从而保障了纳税人和国家双方的利益。所以说税收代理是完成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主要部分。

1.5 税务代理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过改革后,发展迅速,并逐渐走向多元化,经济活动也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样化、全面化。为此,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代理服务行业,提供税收、法律、评估等专业性很强的服务,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介行业。我国的税收征管是一项很严格、又专业的社会管理,为了更好地处理纳税人和税收征管之间的关系,并为双方提供方便,税收代理行业就此崛起,它能够快速有效地为纳税人完成纳税事宜,也更便捷于税收征管完成收税任务。这就充分体现出了税收代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6 税务代理是实现国际经济接轨的选择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也随之发展迅速,我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吸引了许多的国外投资者在我国投资发展。由于现在几乎全世界都在实行税收代理,为了给国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建立并完善了税收代理行业,让投资者享受到便捷的税收代理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商,以此实现国际经济接轨。所以说税收代理是实现国际经济接轨的必然选择。

2 阻碍税务代理业发展的根源

即使我国税务代理行业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了税务代理业的进步发展。

2.1 税务代理的认知度不高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税务代理业的发展时间较短,虽然已经被市场经济认同,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依旧有许多人不认同税务代理这个行业,甚至从未了解过税务代理,认为这个行业是非法的。有些人认为,税务代理是一种帮助企业逃税的违法机构。还有些人觉得,税收代理业的存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反而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甚至一些税务工作者也一致认为,税务代理行业为他们的监管工作增加了负担,对税收的发展进步并没有任何帮助。其实,这些认知是错误的,这样的错误认知已经严重制约了税务代理业的发展。当然也有少数的税务代理机构缺乏诚信,没有行业规范性,导致纳税人的利益有所损害,也给整个税务代理行业带来了影响,使其名誉受损,严重阻碍了树立行业良好形象。这也主要是因为税务代理行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大,还有部分税务代理机构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顾全大局的团结意识。而且想要提高人们对税务代理行业的认知度,一定要重视遵守诚信,为人们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与此同时,我国的税务机关也要对税务代理做到正确认识,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

2.2 税务代理法制建设不完善

税务代理制度建设的完善,对税务代理市场的发展与规范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税务代理虽然受一些法律法规的怪烦,也有一些实施规定,但是其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税务代理的发展。甚至可以说,税务代理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是导致税务代理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是规定,法律效应不高,无法监控税务代理。况且,这些规定大多都只是在试行阶段,以偏概全,并没有具体细化,明确规定,这样的话,人们就很容易对其产生误解,从而严重影响税务代理行业的进步发展。并且,我国还未制定专门的关于税务代理的直接法律,这样不健全的法制体系,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税务代理业的发展。没有法律法规制度的保障,人们就会对其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抑制社会各界对它的认同,造成从业人员难以顺利进行业务办理,从而阻碍税务代理业的发展。还有缺乏统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税务代理行业的服务质量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导致许多纳税人权益受损的问题发生。

2.3 税务代理业监管体制不完善

现在我国的税务代理是受政府和行业的双向结合管制,然而实际上来说,这两者的管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在政府监管上,我国的税务代理监管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的管理中心和国家与地方共同组建的管理中心两方一起管理的,但是这样的监管机制也存有其内在的局限性,给税务代理的实践监管形成了分工不明确和管理漏洞的弊端。后来国家对这一监管机制实施了撤销手段,但是这类现象依旧存在。目前我国税务代理的实际情况,就是部分税务机关只是分配了较少的职员来监管税务代理,这在监督的质量和力量上都明显不足,根本就起不到监管的作用。再加上税务代理行业的自律能力相对较弱,政府税务机构的监管不力,那么就会导致税务代理机构出现不规范的行为。而在行业监管上,税务行业的建设相当落后,举行的活动也大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尽管后来税务协会颁布了相关法律,但是只是处于试行阶段,并没有针对具体的问题,也没有细化规定。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以保证有序进行。但是目前我国在税务代理上的管理制度并没有严格规范,行业的制度建设也不合理,缺乏对税务代理实践的监管和约束,才造成了诸多的不规范的影响税务代理行业发展的局面,严重阻碍了税务代理的发展。

2.4 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服务质量偏低

税务代理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伴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税务代理的服务范围也逐渐扩大,不再只是服务于国内的纳税人,还要对进行跨国经营的纳税人进行服务。目前,我国的税务代理在成立的初期,没有专业的税务人才,直接导致了从业人员的质量普遍降低,这些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税务代理人员基本不能完成安排的代理任务,这就从根本上降低了税务代理的服务质量,严重阻碍了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进步。

税务代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推进税务代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现阶段我国的发展急需税务代理的专业人才,这将严重影响税务代理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进步。现在部分地方上的税务代理机构中很少有专业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又好的全方位税务人才,这是阻碍税务代理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2.5 总体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

税务代理是为了适应税收征管新格局的要求建立的机构,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税收管理改革的目标,现在大部分的税务机关都已经普遍建立税务代理机构。由于几年前,我国出现了国税、地税的分化局面,它们各自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税务代理机构,这不但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也造成了严重的小规模税务代理机构普遍出现的局面。而且,近年来这种情况依旧存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风土民情,个体差异都相互不一,这使得税务代理市场出现了分散、垄断等各种问题,从而使税务代理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发达的地方,税务代理发展较快,反之则慢。

税务代理行业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代办税、减免税申报等多种业务,但是这其中的许多业务是十分简单的,纳税人自己就可以办理,无需税务代理机构,这就降低了税务代理对人们的吸引力。不仅如此,税务代理行业还可以代办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税务代理的市场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削弱了税务代理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阻碍税务代理的发展。

3 结语

税务代理业是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产生的新事物,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是中介服务。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使用,而我国的税务代理行业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它不但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和服务,而且有效提高了税收管理的效率。但是税收代理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税收代理业的发展。为了促进税务代理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税收管理制度的改革进步提供良好的基础,并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找出阻碍税务代理业发展的根源,以待解决其问题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丽文.我国税务代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7(05).

[2]权立枝.我国税务代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税务研究,2005(03).

[3]马金安.浅析阻碍税务代理业发展的根源[J].中国税务,2005(07).

[4]陆宁.我国税务代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5]任秀春.我国税务代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初探[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作者简介

彭静(1979-),江苏省丰县人。现为九江学院会计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税收与税务代理。

作者单位

9.税务文化建设理论问题研究 篇九

在我国,把税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历史很短,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为推动税收事业进步,对税务文化从理论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非常必要。

一、税务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撑,是民族精神的延伸。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一个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区别的概念,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包括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科技知识、文学艺术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税务文化是税收实践中反映税收工作规律的行业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税收精神、价值标准、理想目标、行为规范和管理理念等的总和,包括政治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政治文化是指税收工作所要把握的政治方向、遵循的基本原则;精神文化是指治税理念、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等;制度文化是指在税收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如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工作规则、税收管理员制度等;行为文化是指税务干部在税收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和执法、服务等行为;物态文化是指反映税收实践活动的物质形式,如工作生活环境、办税服务环境、税务工作器具、单证等。

二、税务文化的特点

税务文化是一个行业文化,也是税务部门管理文化,有它的独特性。一是政治性。税务部门作为国家执法部门,代表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利益,在执行公务时必须严格遵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依法治税要求,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二是行业性。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职能部门,担负着组织税收收入,服务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税务人员在工作中要经常与纳税人、与金钱打交道,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工作作风,这些都是区别于其他行政部门及其他行业的鲜明的特点。三是地域性。本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独特精神创造和历史记录。每个税务机关的工作总是与一个地区联系在一起,所以税务文化建设也与当地的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四是针对性。税务文化具体到各单位人员结构状况不同,所展现的文化也将不尽相同,所以要针对各单位特色来创建税务文化。五是时代性。税务文化建设既应当体现税务传统的文化,又应当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断吸取借鉴其他部门、行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国外先进的税务文化,达到不断发展的目的。六是创新性。税务文化建设必须保持旺盛的活力,与时俱进,以体现时代前进方向的文化内容作为自己的特征。为此必须不断地进行税务文化创新。

三、税务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税务文化形成之后,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干部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与税务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矛盾,税务文化会将其纠正并引导到部门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渗透功能。税务文化建设虽然不是直接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它又能够起到思想政治工作所不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它可以通过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的渗透,促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

凝聚功能。税务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它能够沟通干部职工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干部职工的集体意识,增强对本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激励功能。税务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并能对各种不合理的需要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所以,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干部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约束功能。税务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税务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集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 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集体心理压力和动力,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辐射功能。对内通过建立严密、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监控体系,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创造文化管理为载体,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推行一流管理模式、创一流业绩,展现税务机关的内部形象;对外可以通过文化活动搭建方便快捷办税通道,实现优良的纳税服务,使纳税人满意在国税得到真正贴切的感受。

四、税务文化建设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贴近税收实际,贴近纳税人,贴近税务干部,面向未来,努力构建具有税务特色的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文化聚人,文化兴税的巨大效能,培育广大国税干部职工爱祖国、爱税收、爱岗位,激发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工作在税务,奉献给社会”和“团结奋进、高效务实、廉洁奉公、开拓进取”作为税务人的基本信念,使全体税务干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从而树立忠于职守、公正无私的执法形象,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文明高效的服务形象,行为规范的部门形象,最终实现“执法规范化、工作标准化、管理科学化、队伍一流、服务一流、形象一流”的目标,全面推进税收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税务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以政治文化统领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生命线,加强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和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政治觉悟、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加强干部国情形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引导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形成在政治上坚定不移,思想上积极健康,行动上勤俭文明的行为规范。加强干部职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组织干部参与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干部在单位做一名优秀的“国税人”,在家庭做一名温情的“亲情人”,在社会做一名文明的“社会人”。

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不断加强税收管理制度建设,以文化促进管理,以管理彰显文化,使税收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形成“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工作体系,实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一是完善税收征管各项业务制度,优化税收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业务衔接,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相互监督制约的管理链条,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完善机关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机关与基层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制约,又有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机关内部人事、政务、财务、事务管理,进一步明确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操作规程、评价考核、责任追究,保持机关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三是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深化和完善目标考核办法和内容,强化督查考评及通报,加强工作的监控和落实,通过加强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达到奖优罚劣、推动工作的目的。

以精神文化引导人。深入抓好文明行业、青年文明号、文明办税服务厅、巾帼文明示范岗、优秀公务员岗建设,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层次。充分发挥党、团、青、妇在税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书画摄影展、职工运动会等格调高雅、形式活泼的职工文体活动,在加强交流、展示自我、提升品位的同时,在全系统营造“讲正气、讲大局、讲团结、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在全系统建立全局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工作格局,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打造税务品牌,树立部门良好形象。

以行为文化带动人。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以规范执法为基础,以优化纳税服务为重点,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保证,积极建设规范、公正、廉明的行为文化。一是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落实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培训规划,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岗位上练、工作中比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分级分类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二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坚持依法治税,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执法监督,使执法人员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愿违法。加强税收宣传,认真策划,周密部署,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努力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三是优化纳税服务行为。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做到文明、优质、高效服务。四是保持廉洁从政行为。严肃税风税纪,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做到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以物态文化鼓舞人。借助环境效应对税务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鼓舞,使每位干部在优美的文化环境中自然感受国税文化,自觉在思想上、行为上认同文化建设、参与文化建设、维护文化建设。面向基层,积极美化基层单位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基层“五小建设”为重点,认真研究基层干部职工的需求,把有利于干部职工身心健康作为工作、生活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基层一线人员的工作、生活等诸多细节上尽量解决困难。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统一办税服务厅标识。美化、绿化、净化庭院,加强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建设,积极营造庄重、严谨、热情、和谐的人文环境。

六、税务文化建设的主体

税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是广大税务职工。税收既有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更有“为国聚财”的重任,税收作用的发挥,重任的肩负,靠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和依法治税的广大税务职工,人的因素是第一的,因此,税务文化建设应是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员投入的群众性活动,即不是引领者一时兴起的口号,也不是少数人的文稿撰写;既不是对基层临时性的工作安排,也不是单纯的文体爱好者的文化娱乐;而是长期坚持不懈,要求全员积极主动、满怀激情投入,充分发挥自身才干、智慧,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不断推进税收事业蓬勃发展的长效工程。税务文化建设不是自发性的群众活动,而要有坚强的组织引导,也不可能是一呼百应,齐头并进,党员和基层领导要充当主动和骨干来带动。

七、税务文化建设的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税务文化建设必须与税收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坚持把促进税收工作作为税收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紧紧围绕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的税收工作主题,明确税务文化建设的定位和思路,不断丰富内涵,将税收文化建设渗透到各项税收工作之中,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税收职能的全面发挥。

与时俱进、立足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引进先进的文化理念,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干部职工的思想阵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使税务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保持税务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税务干部是税务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关心人、爱护人、激励人、塑造人,增强干部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把全体成员发动起来,让每位干部都投身于税务文化建设之中,税务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

长期培育、稳步推进。税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交流、学习,从基础做起,抓细、抓实,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不断拓宽深度和广度,才能抓出成效。

八、税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上下齐动形成文化建设合力。税务文化建设具有任务重、见效慢、认知难度大等特点,在建设初期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来做保障。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单位、部门各负其责的税务文化建设体系。各级领导干部是税务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组织者、推动着。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税务文化建设的内涵、率先垂范、积极倡导,认真安排部署,自觉投入到税务文化建设中去。一方面,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将税务文化建设的任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推动税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广大税务干部是税务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把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提高干部职工对税务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税务文化建设才能广泛、深入地开展,才能取得实效。

二是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对税务文化建设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能为税务文化建设提供导向,使税务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影响更加深远;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家对税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统一干部思想。应采取各种创新的形式,突破实践形式、运作思路和思维习惯,优化配置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达到双向互动的目的。在税务领导干部中,应提倡“百行德为先”的思想,通过他们的道德人格力量去影响、带动、鼓舞群众。对于税务干部职工,则应加强道德自律教育,提高税务干部群体的道德水准。

三是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税务文化建设搭建知识平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税务干部的素质是决定税务文化建设能不能继续前进的基础。因此,要以服从并服务于税收中心工作为主线,以提高税务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与约束机制为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税务干部队伍。一是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有目的地选拔培养一批懂外语、懂法律、懂税收、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倡导、组织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业务能手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增强税务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以增强前瞻性为重点抓好更新知识培训,结合部门实际开展有关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培训与使用紧密结合,使资格、能级认证与上岗、任用、待遇等紧密结合,营造人人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对照先进典型查差距下一篇:幼儿园教师关于爱岗敬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