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2024-08-13

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精选10篇)

1.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篇一

娄烦县人民法院

贯彻落实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和各项重要工作开展情

况总结

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院自觉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工作,有序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清积案、化新访”活动,继续为保障我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双管齐下部署。全省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院党组积极安排部署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是迅速将会议精神传达到全院班子成员和全体干警及各部门。二是将会议主要精神在全院大会上传达并研究讨论2012年工作总体思路。并要求迅速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是深化能动司法,落实服务发展大局。立足现有,充分挖掘我院司法工作潜力,深化能动司法的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及时有效地审理好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各类案件,全力做好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工作,努力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活动就覆盖到哪里。继续深化服务重点项目、服务重点企业专项审判活动,依法保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顺利进行;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加大扫黑除恶力度,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加强行政审判,有效保障民权,积极推动完善社会管理;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拓展调解领域,注重调解质量,提高调解效率,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我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为我县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

三是以关注保障社会和谐为重点,落实社会矛盾化解。及时分析和总结我院去年调解工作取得成功的经验,并全面开展成果拓展工作,确保进一步抓好源头预防和标本兼治工作。为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我院今年将继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更加关注民生的保障工作,不断强化“大调解”工作的规范性,杜绝强制调解的出现。与此同时,我院进一步深化诉调对接机制、案件审判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案件审判管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切实保障社会和谐。

四是推进执法规范,落实公正廉洁司法。进一步加强廉洁司法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坚决执行“五个严禁”和“两个规定”,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抓好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尤其重点对审判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监管,完善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和预警机制,进一步规范审判执法工作,提高预防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整支队伍的公正廉洁。

五是狠抓涉诉信访,破解司法难题。积极开展“清积案、化新访”活动,集中化解涉诉信访案件,建立完善信访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手段,不拘泥于只防不控的工作局面,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和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确保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继续加强执行工作,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化解信访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六是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主题,切实解决干警思想政治、宗旨意识、执法为民、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结合起来,制定活动方案,安排部署活动情况,使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党的纯洁性,保证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观念。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2.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篇二

一、抓服务, 进一步推进档案工作进入主战场、服务老百姓

一是主动加强涉及民生档案工作, 为“两个体系”建设打好基础。各地档案部门纷纷与相关部门配合, 加大了对社保、社区、民政、教育、医疗等领域档案的监管和指导力度。哈尔滨市已完成出生证明、妇幼保健等8种新领域民生档案的建档工作。黑河市档案局对涉及民生的信访、工商、住房公积金、房产等14个系统档案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齐齐哈尔市县两级档案局认真开展职工丢失档案补建认定工作, 有力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促进了社会稳定, 如今年齐齐哈尔市档案局为627人补建了职工档案;泰来县档案局3年来配合县社会与劳动保障局为348人补建了职工档案。各级档案馆还针对群众需求, 有的将部分涉及民生的档案接收征集进馆, 有的将馆藏档案中涉及民生的部分提前数字化、在网站公开文件目录, 方便了群众利用。

二是积极做好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各级档案部门通过抓点调研、培养树立典型、上门指导、免费培训、利用协会和协作组互相促进等方式, 使企业充分认识建立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逐步引导民营企业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形成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鸡西市档案局与市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通知》, 并在市政协组织的民营企业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各级档案部门纷纷加大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指导力度, 引导和促进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伊春市、佳木斯市等档案局开展了国有企业档案登记。伊春市档案局召开了由企业、事业单位办公室主任和档案工作者参加的档案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促进了企事业单位档案规范管理。各级档案部门还加强了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破产企业产权变动档案处置等方面的档案工作。

三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各级档案部门以乡 (镇) 村规范化建档、林权制度改革、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村合作医疗、劳动力转移、养老保险、村务公开、土地承包等档案为重点, 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开展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调研工作。佳木斯市档案局与市林业局共同印发了《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检查验收通知》, 将于近期开展专项检查验收工作。伊春市档案局由领导带队深入嘉荫县、铁力市检查指导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同江市档案局召开了全市农村档案工作会议, 市委、市政府两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 并确定专人协调乡镇档案工作, 目前全市10个乡镇已基本建立起多门类档案, 农村档案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北安市档案局在66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了档案标准化建设。肇源县档案局作为县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 在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之初就介入了建档工作, 有效地保障了林权制度改革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铁力市档案局把乡 (镇) 村的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工作目标考核范围, 村级建档率达98%以上。漠河县档案局联合各涉农部门, 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 重新修订了新农村建设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着力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了查档接待、现行文件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编研等服务窗口建设, 完善服务设施, 改善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牡丹江市档案局借助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 发布展览馆免费开放的消息, 确定每周四为“市民开放日”。佳木斯市档案局加强网站栏目建设, 明确专人负责, 及时更新信息, 方便群众及时了解与百姓利益相关的现行文件和法律法规。大庆市县区两级档案信息网站不断完善, 内容及时更新, 市档案信息网站点击人数已达4.1万人次。大庆市档案局还组织编写了市、县 (区) 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企业档案馆、城建档案馆馆藏简介, 并在市局网页公示。

二、谋发展, 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整体水平

1. 从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入手,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各级档案部门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并完善了本地区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 层层分解, 目标到位, 责任到人;广泛组织开展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坚持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与法制宣传相结合、与业务指导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基本实现档案行政执法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大庆市档案局召开了档案依法行政推进会, 下发了2010年大庆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部署2010年全市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研究推进县区档案事业费纳入预算、数字档案馆建设、馆舍建设及档案安全三项重点工作, 为全年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2. 从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入手, 夯实档案事业基础。

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 明确各机关单位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从源头上保障了进馆档案的齐全完整。同时, 在做好接收范围内档案接收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宽接收征集渠道和领域, 丰富档案馆藏。牡丹江市档案局在市体育界开展了名人档案征集工作, 并与清福小学签订了共建协议, 将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工作全面铺开。大庆市档案局在调研市属机关部门二、三级机构档案资料范围的基础上, 接收、征集驻外办事处、大项目、医保、机场建设文书、让杜路工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相关合同和《大庆魂》、《中国大庆》、《那创业年代故事》等影像资料3 297卷、266件, 光盘21张。双鸭山市档案局积极拓宽进馆范围, 新增全宗20个, 现全宗总数达到139个, 创历史新高。黑河市档案局把今年定为“档案资源建设年”, 制定了《档案资源建设规划和接收征集方案》。

3. 从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入手,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各级档案部门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部分地区采取外雇、设置公益性岗位、公开招考等形式, 聘用了一批具有一定计算机技能的大中专毕业生, 集中开展了馆藏档案目录录入和全文扫描工作。为了实现市、县 (区) 档案数字化共享, 大庆市档案局加大推进力度, 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快县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通知》, 对各县 (区)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并加以规范。目前, 各县 (区) 均已做好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五年规划, 大部分县 (区) 专项资金也已得到落实。黑河市档案局研发了《档案数据在线接收和离线备份系统》, 电子文件接收、保管应用效果良好。

4. 从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入手, 扩大档案社会认知度。

各级档案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 向报刊、网络、内部简报投稿, 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 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档案教育宣传工作, 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提升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富锦市档案局举办了主题为“档案服务民生”的“档案馆日”活动, 发送《档案馆服务指南》、《档案馆服务承诺》等宣传材料, 播放宣传片, 现场接受档案捐赠, 进一步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绥滨县档案局专门借用1名工作人员负责档案宣传。

三、讲学习, 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内在素质

3.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篇三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和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十大产业系列,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加快推进“五大一强”建设,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按照上述总体要求,2011年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生产正常年景下实现600亿斤,力争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肉、蛋、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8%;林业实现产值870亿元,增长16%;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830亿元,增长19%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努力实现粮食、畜牧、园艺特产、林业、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新突破,玉米、水稻、大豆、生猪、肉牛、禽类、乳品、参茸(中药材)、蔬菜、林特产品十大产业系列有新发展,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园艺特产业大省、林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强调:

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统筹。“三化统筹”,是“重中之重”所系,是“统筹城乡”所需,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更加自觉地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重点任务,运用超常思维,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超常干劲。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不能有丝毫忽略;在工作摆位上进一步突出,不能有丝毫削弱;在政策措施上进一步强化,不能有丝毫减弱;在工作落实上进一步抓紧,不能有丝毫放松。

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加快推进“三化”统筹的重要载体。今年要突出强化“三个拉动”:强化工业和项目拉动;强化特色经济拉动;强化服务业拉动。要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全面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作要在统筹治水上取得新突破,针对水旱灾害频发、水利建设滞后的瓶颈制约,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建设;要在科学用水上取得新突破。把节约用水放在科学用水的首位,积极开展重大节水科研并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开工建设节水农业灌溉工程;要在依法管水上取得新突破。抓紧研究制定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建立完善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水利改革,推进生产水利和民生水利跨越发展,以战略之举、创新之法和着实之策破解我省缺水特别是农业缺水之困。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加大农业实用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

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民生是生存发展之本、社会和谐稳定之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富民来谋发展、订政策、抓落实。为此,要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改革是动力,制度是保障。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抓住建立完善农村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当前,我们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产品。

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今年和“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关键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此,要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将之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一刻不放松;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要着力改进工作作风;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王守臣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已经提出了201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其核心内容是:

关于农村工作四个目标:粮食增产是“十二五”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是“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县域财力增强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农村和谐稳定是践行科學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也是搞好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粮食增产是基础,农民增收是核心,县域财力增强是关键,社会和谐稳定是保障。

关于五大主导产业:一是粮食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工作中要重点抓好30个产粮大县,集中建设专用玉米产业带、优质水稻产业带、优质大豆产业带和绿色有机杂粮杂豆生产基地。二是畜牧产业。 “十二五”我们要重点抓好3区3带,集中建设15个规模化标准化牧业园区。三是园艺特产业。到2015年,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1760亿元,年递增19%以上。因此,全省要着力建设5个北方园艺特产基地。四是林业产业。到2015年,林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年递增12%。重点抓好“四区五带”建设,着力实施八大工程。五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到2015年,全省粮食加工转化达到70%以上,畜禽和特产品达到65%以上,玉米秸秆和畜禽等副产物综合加工转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5000亿元以上,年递增15%。

关于十大产业系列:就是重点抓好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蛋、乳品、参茸(中药材)、蔬菜、林特产品等十大产业系列。

关于六项重点任务: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既是2011年全省“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十二五”乃至更长远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重点。

王守臣副省长强调,今年我们要做好下列工作: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按照中央要求,“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这是我省“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加大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力度,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一如既往地抓好产业增收,下力气抓好劳务增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抓好政策增收;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畜牧业、精深加工业和高效园艺特产业,积极发展林业和水产养殖业,加快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三是切实抓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工作。四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五是抓好种业建设。六是加快农技推广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七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八是搞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实施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提高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切实搞好东北地区人工增雨影响天气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二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是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是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4.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篇四

从2011年11月开始,省政府10个部门坚持问题入手,抓住关键寻求突破和创新,开展《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本《意见》调研、论证、起草、修改直至发布历时一年,系统研究了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国内外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理论与举措,举行对口研讨会50余次。期间,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指示,并就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深入学校、企业实地考察,召开多方参加的职业教育座谈会,听取意见,研究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意见》。11月19日,省政府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意见》;12月4日,省政府正式发布。

今 天,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孙伟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支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 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职业教育要为新型“四化”培养新型劳动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就是:一是将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直至研究生教育上下贯通;二是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构建“立交桥”,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即“上下贯通、内外衔接”。

一、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学习和成长渠道。给职校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给劳动者以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持,有充足的发展空间。《意见》提出“扩大高等学校招 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重,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入本、专科继续学习的机会,增加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入本科继续学习的机会”、“在国家、省、市组 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可直接推荐进入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深造”、“调整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实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校生数量 大致相当”。从此,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职校学生可以根据岗位要求的不断提高,拥有更为宽阔的提升自身能力的空间,上应用型本科、读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而且这种提高可以是全日制的,也可以是在职的;可以连续就读,也可以接续就读,成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意见》提出“以制定教学标准为基础,建立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互联、畅通的学分认可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让人人、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更多职校学生毕业可以拿“双证”。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意见》提出“探索专业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办法,鼓励支持学生一专多能取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双证互通’试点规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的沟通试点”。通过融通,让更多职校学生拿到学历证书 和职业技能证书。

四、人才培养“各安其位”。各级各类学校不能将学生的发展路径混同于学校的发展目标,不能因为小学办得好了就要办成中学,中学办得好了就要办成大学,不能盲目追求升格,要坚持做好份内的事情。《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基本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为高等学校提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工程技术研发、高

层次管理以及其他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职业培训面向全体劳动者提高从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相互贯通、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培养格局和人才成长‘立交桥’。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稳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并加快其内涵发展,扩大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重”。

五、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联手为职校学生成长铺路搭桥。《意见》提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本科学校积极实施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级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探索通过学分互认按专业长线贯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建立完善高等职业学 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扩大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统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一体化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进一步丰富扩大。

六、培养“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意见》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 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应用性,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核心专业能力”、“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调整研究生培养类型结 构”,引导高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七、高等学校要成为区域人才培养“龙头”。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提出“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深化应用 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在市域内形成以高等学校为龙头,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分工合理、特色明 显、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网络和结构。

八、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将在同一平台招生。《意见》提出“市级教育部门建立统一招生平台,统筹管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将符合设置标准的包含技工学校在内的各类中等教育学校纳入统一招生平台,逐步推行平行录取”、“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学分互认、学历互通机制”。今后,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 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探索在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互认学分、互转学籍、学历互认。

九、进一步完善高考招生制度、为职校学生搭建起多座“立交桥”。我省已经建立春季高考制度,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扩大到了13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建立,每年已有一定比例的中职、高职学生有机会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在此基础上,《意见》提出“完善‘知识+技能’的春季招生考试制度。建立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的注册升学制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扩大单独招生试点规模,支持高等学校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具有专业技能基础的同等学力合格生源”。

十、以市为主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意见》要求“以设区市为主统筹规划各类职业教育发展,强化市级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区域协调作用”,以此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条块分割的藩篱,整合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和办学活力的学校积聚。

十一、县域内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要实现两个“大体相当”。《意见》要求“以设区市为主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确保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

十二、每县建设一所规范化学校。《意见》提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市确定建设任务目标和实施方案,2013年年末全省所有中等职

业学校达到合格标准,2015年年末每个县(市)至少建成1所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全省建成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有条件的设区市应创建1—2所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一定国际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让职业教育“强筋壮骨”。

十三、财税优惠政策“给力”校企合作。鼓励企业投资捐赠职业教育,对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用于非营利性职业学校的捐赠支出,在企业利润总额12%以 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学徒,企业为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支付的报酬等费用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政可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建立学生实习责任和校方责任相统一的保险制度。对在企业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和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的企业给予 财政补助。

四、鼓励职业学校“开工厂”、师生勤工俭学可获取报酬。鼓励学校勤工俭学开展生产服务性实习实训,以保证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分担教学成本开支。对从事 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学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政府举办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不含下属单位)举办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免征营业 税。对政府举办的职业学校设立的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由学校出资自办、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企业,对其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服务业”税目规定的服务项目(广告业、桑拿、按摩、氧吧等除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上述收入按有关规定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全额返还学校,用于弥补教学科研开支。开展生产服务性实习实训取得的勤工俭学收入可提取一定比例支付师生劳动报酬。

十五、“政府买单”吸引“能工巧匠”进职校。《意见》提出“学校可将20%的编制员额按有关规定用于聘任专业兼职教师,财政按编制内人员经费拨款标准拨付经费”。

十六、职业院校新进教师要过“专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关。为解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执教能力薄弱、实践能力不足问题,《意见》提出“改进职业院校教师准入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三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助理以上非教师所需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高等学校半数以上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非教师所需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执业资格)”,打造各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传授技术知识的聚集高地。

七、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重在专业技能。作为重要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在《意见》中提出“改革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 绩、技术开发能力等作为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专业教师职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中等、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职称)一般应具有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执业资格)”、“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考取职业资格,成绩作为晋升、评优 依据”。

八、中等职业教育首次进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一些地方没有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把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等同于简单地推向市场,甚至提出所谓 “断奶”。中等职业教育既要面向市场,也要依靠市长、县长。为此,《意见》提出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还提

出“制定中等 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和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等。至此,中等职业教育同义务教育一样,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

5.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篇五

会议精神贯彻意见

市政府:

2012年7月25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召开了全省国土资源半年工作视频会议,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领导班子参会并聆听了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党委书记宋光齐的重要讲话。讲话围绕贯彻落实传达学习温总理来川讲话精神、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精神和全省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会议精神,紧扣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实际,从多方面回顾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深刻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下半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实现“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目标,2012年下半年我市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与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切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特别是宋厅长提出的全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当前面临的严峻工作形势,正确处理保障项目用地与保护耕地红线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良好土地管理秩序,结合我市实际,积极主动服务,加强国土资源严格管理,促进依法依规用好用活土地,使各项工作顺利而有序的推进。

— 1 —

二、2012年下半年工作目标

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将是国土资源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我局将牢牢把握新任务和新要求,努力改善和提高保障服务能力,全面完成下半年目标任务,促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围绕“稳增长”,切实强化用地保障

要充分利用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对天府新区、成渝经济发展区、“现代项目”的用地支持政策,全力保障天府新区、成渝经济发展区建设和“现代项目”一期整装生产线项目、基础设施及其配套项目、生产性配套企业等项目用地。按照《资阳市土地储备管理制度(试行)》,完成二环路长沟片区、娇子大道入口右侧地块、资三路口北侧地块等地块的收储整理及融资工作。要继续加强与省国土资源厅的沟通,争取省上对我市的用地指标支持,并抓好土地与项目、土地与产业的结合,争取省单列指标。

(二)切实加强改革创新,助推总体战略实施

综合集成现有改革措施,学习借鉴兄弟市的成功经验,适当争取新的政策,形成一系列改革措施,深入助推总体战略,扎实做好现有改革工作。继续争取新的改革措施,积极探索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保留山体、水体等非建设用地采取只征不转的用地方式,积极争取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 2 —

(三)切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动科学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经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储备,加快土地整理项目、挂钩试点项目的实施,并积极主动进行占补平衡备案,力争早日完成各个项目的验收工作。

(四)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下半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我局将全面落实各项防灾措施,避免群死群伤灾害事故发生,全力保障安全度汛。继续强化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并督促各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严密监测,积极巡查。继续强力推进预防避让和临灾避险,一旦在重点防范区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或发现险情,立即发出预警,情况紧急可立即组织危险区群众撤离。

(五)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严格落实征地补偿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征地规范和谐。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纠正和查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摸索探寻新的征地模式、机制,着力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安置新政策。保持对社会矛盾的高度敏锐性,发现苗头,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 3 —

(六)加强国土资源卫片执法监察,维护市场秩序。

扎实推进卫片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依法调查处理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切实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形成日常巡查、重点巡查、集中巡查相结合,国土资源巡查与快速反应系统相辅相成的预防机制。健全市、县、乡、村、组五级动态执法网络,上下密切联系,协调联动。对未经政府批准的违法用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行为,坚决处理到位。

(七)切实抓好廉政建设和党建工作

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全面完成惩防体系建设,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完成“两整治一改革”专项工作,把党建工作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开展“能力素质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主题活动,加强国土系统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资阳市国土资源局

2012年7月26日

6.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篇六

对扎实做好全市统计工作提出要求

4月2日,南平市政府召开常务会,听取了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会议传达学习了黄小晶省长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批示、张志南副省长在全省统计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研究了统计部门提出的贯彻落实意见。龚清概市长在听取汇报后就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今年全市统计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为全市跃升发展提供好统计服务。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要搞好统计分析,这是统计部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也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要根据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关联性和匹配性的分析、研究,切实履行好统计职能职责,提供好统计保障。二是要做统计的“明白人”。统计数据的准确是市委、市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部门要以科学的统计方法,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真实地反映出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三是要高度重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给予保证,确保这次普查的顺利完成;四是要进一步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国家已把节能降耗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一项约束性指标。为确保能源统计、监测工作的有效落实,决定在统计局内增设能源统计监测科。五

7.全省机械工业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 篇七

刘卫东会长代表协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11年全省机械行业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对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对今年的主要工作作了部署。

2011年, 全省机械行业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全行业产销实现较快增长, 1~11月, 7143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70.49亿元, 同比增长23.18%;实现利税1659.40亿元, 同比增长18.78%, 其中利润1142.49亿元, 同比增长19.85%;预计全年可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200亿元, 实现利税1990亿元, 利润1240亿元, 分别增长25%、21%和23%。出口表现比较突出, 据海关统计, 1~11月完成出口206.46亿美元, 同比增长30.60%, 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可完成出口233亿美元, 增长31%。二是技术改造取得明显成效。1~11月, 全省机械行业完成技改投资2722亿元, 同比增长15.6%, 占全省工业技改总投资额的36.6%, 预计全年可完成技改投资3200亿元。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产品获得快速发展。四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机械工业共获中国机械工业、省科学技术奖和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252项, 截至目前, 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4家, 行业技术中心9家有72项装备被认定为首台 (套) , 有103家企业的130个产品列入首批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推广目录。五是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迈上新台阶。共有203个企业的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 10个基地及28个龙头企业被推荐参评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时风集团、山推股份荣获“省长质量奖”,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姜卫东、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傅元仁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经营者;有2个班组获得“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有18个班组获得“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班组”称号。六是市场开拓取得新成效。第六届中国 (山东) 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吸引6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9个省市的800余家企业参展, 展会总体规模达到2000个国际标准展位, 展示面积46000平方米。七是低碳绿色发展形成共识。八是行业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

刘卫东会长说, 总体上看, 今年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从国际看, 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趋紧, 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国内看, 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机械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 最重要的坚定信心,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全国行业必须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不动摇, 坚持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目标不动摇,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 坚持自主创新, 加快新产品开发不动摇, 坚持大力市场开拓, 实施内外并举不动摇。坚持化压力为动力, 变挑战为机遇。

8.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篇八

据悉,高标准粮田“百千

万”建设工程计划今年完成粮田2.7亿平方米的建设任务,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力争全年新发展集群50个,认定80个省级龙头企业。今年开始实施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把城市周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周围作为发展重点区域,发展设施果蔬、渔业等高效生态农业和苗木、花卉、采摘等休闲观光农业,丰富市民“菜篮子”及群众文化生活。

“百千万”工程打造高标准粮田示范区

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是河南省农业工作的重点,据介绍,鹤壁市现已建成高标准粮田2.7亿平方米,完成计划任务的141%,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2013年,整建制市粮食高产创建超额完成农业部创建目标,粮食生产实现了11连增,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全国7个整体推进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之一、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在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中,鹤壁市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兼顾,集中连片,综合配套的原则,做到了“四个注重”,实现了布局规划科学合理。用标准化来指导高标准粮田建设,坚持田间设施标准化,生产管理标准化,指导服务标准化,一并推进,“三管齐下”。一是推进田间设施建设标准化。制定了《高标准粮田田间工程建设标准》,严格依照建设标准实施。同时把现代物联技术引入大田生产,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通过“完善一个体系,建立三项制度”,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一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平均每6670万平方米左右1个站的标准,在高标准粮田内规划了11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服务站,目前已建成6个;二是建立了统一服务制度。进一步落实好“六统一”服务,即实行统一机耕、统一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防病治虫、统一适时收获、统一秸秆直接还田。种子包衣、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落实到位率达到100%;三是建立了社会化服务制度。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种粮大户,为粮食生产提供多元化、系列化服务。四是建立了管护制度。在工程管护上,通过签订建管协议、建成后产权移交、拍卖等办法,探索建立了属地管理、协会管理、社会化管理等形式,实现了工程管护常态化。

强力培育产业化集群 快速推进示范区建设

产业化集群发展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2012年以来,按照省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方针政策,济源市就将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8大产业化集群,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济源双汇生猪和阳光兔业2个集群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8大集群年销售总收入达191.66亿元,建设基地6442个,辐射带动11万农户,为“四化同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2年,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畜牧养殖、蔬菜及蔬菜制种、烟草、薄皮核桃、冬凌草五大主导产业,规划了济源双汇生猪、阳光兔业肉兔、伊利奶牛、柳江禽业蛋鸡、冬凌草、薄皮核桃、科云绿色高端农产品、现代种业等8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出台了《济源市农业产业化集群(2012~202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产业办,并从市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等成员单位,各抽调一名精通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产业化集群发展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建立领导联系集群工作制度,重点培育的济源双汇生猪、伊利奶牛、薄皮核桃3个产业化集群,分别由市长、市委副书记和主管副市长联系,其余5个产业化集群分别由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及市农业局、畜牧局局长联系。领导分包,部门配合,形成合力,为集群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政策方面,市政府2013年安排1.3亿多元用于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基地建设方面,对龙头企业新上项目及新建粮食、生猪、奶牛、黄河鲤鱼、肉兔、蛋鸡、冬凌草、薄皮核桃等重要原材料基地给予资金扶持;对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给予一定奖励;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给予资金补助。

在用地政策方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优先用于集群内加工型龙头企业;集群内的养殖加工企业用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在金融方面,各金融机构在授信额度、涉农金融产品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扶持力度,各类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放宽担保条件,担保费率在市场同等条件下给予一定优惠。支持龙头企业申请专利,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龙头企业新设立的国家级研发中心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8大产业化集群开展延链补链招商。先后签约并完成了5亿元的1万头奶牛养殖项目、5.3亿元的年产20万吨核桃露项目、6000万元的中科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中心项目;由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济源种子产业园项目、中船重工集团投资4亿元的能源再生利用工程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由福建公元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冬凌草饮料加工项目,目前已达成合作意向,新项目的引进实施,使产业链条日益完善,产业化集群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壮大。

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护航三农工作发展

三农工作发展,离不开法律护航。郑州市是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重要集散地,农资市场规模大,农资产销企业数量多,农业行政执法任务繁重。近年来,郑州市按照农业部“五有”标准及时整合农业执法资源,2010年底组建了市本级和6个县(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其中郑州市农业执法大队成立于2010年4月,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五科一室,主要领导按副处级配备,现有执法人员20人。所辖6个县(市)也分别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形成了市、县分工协作的立体执法网络。2013年全市共出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3290人次,查办农资违法案件42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为该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nlc202309031623

郑州市农委领导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高度重视,把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市农委党委书记、主任周亚民对综合执法工作负总责,经常主持召开党委会或党政联席会,研究安排综合执法工作,并深入行政执法工作第一线,深入农资市场、农贸市场检查执法情况。

加强全市农业系统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2013年元月,在河南警察学院培训市、县执法人员150人。同年8月,举办2013年度执法人员轮训暨执法证件审验培训班。9月,组织市、县执法队长,参加省厅培训班。9月,组织执法骨干参加农业部培训班。我市扎实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宣传月活动,对各县(市、区)农委、委属各执法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取得显著成效。

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农业行政处罚的随意性,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我委及时规范农业行政处罚裁量行为,修订出台了《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从2013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受到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的好评。

抓信息化应用促特色农业发展

信息化应用,使农业产业化发展迈出了惊人的一步。三门峡市农业局突出抓好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服务中心等信息化应用载体,不断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有力促进了全市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该市以信息技术应用于特色农业生产为切入点,建立了市级农业物联网总控中心。建成了陕县二仙坡、灵宝信达设施果品、布张村食用菌、湖滨蔬菜、渑池尚正牛肉等9个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实现了农牧业生产远程视频监控、远程智能节水灌溉、远程病虫害专家诊断、远程土壤墒情自动监测和大棚环境智能调控。在陕县二仙坡果品有限公司建立了苹果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智能节水灌溉、病虫害远程诊断等,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效益。优质果率提高10%~25%,每个苹果售价超过10元,全年共节约管理成本100万元,为企业增加收入3000万元。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促进了特色农业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的转变。

为加快农产品网上销售步伐,我们组织了56家农产品销售企业,于2013年12月初成立了三门峡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把灵宝苹果、陕州糟蛋、卢氏黑木耳、二仙坡苹果等200多个特色农产品集中起来,开展电子商务。同时,组织、指导、培训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村经纪人,学习应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促进农产品流通。陕县农民经纪人李超通过自建的淘宝网店,将我市的苹果、大枣、蜂蜜、食用菌等土特产品在网上销售,年销售额达到40万元,其中,蜂蜜产品还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国家。一个多月来,通过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已培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负责人182人,完成电子交易321笔,涉及108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我市共有36家企业、43家农户,通过网上销售了15大类、200个品种的农产品,交易额累计超过20亿元。

为加强和优化“黄河农网”网站建设,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他们把原有的果品网、畜牧网、蔬菜网、食用菌网等300多家网站进行信息整合,并与水利、气象等部门合作,共同建设三门峡农业门户网站。在网站风格设计、栏目设置、互动交流、功能服务、网站接口等方面进行改版和升级,重点开设了果蔬价格行情、土地流转信息、农企信贷信息、龙头企业介绍等专栏,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一起打造“黄河农网”品牌,提升网站服务水平。

9.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篇九

继往开来 改革创新 务实求真 团结奋斗

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正值我省发展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头,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昨日上午,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隆重开幕。省委书记李鸿忠代表省委常委会,作了题为《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斗,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省政协主席宋育英等出席会议。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是统帅,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当前,湖北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完成繁重任务、再创新的辉煌,第一位的是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北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全省各级党委在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上,态度一定要坚决,必须毫不含糊,不能有丝毫犹豫;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防止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淡化于日常事务和应酬之中。

李鸿忠指出,进一步加快湖北发展,必须尊重历史,牢记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广大干部群众,为湖北发展做出的历史性、开拓性的贡献,延续根脉;认真继承历届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抓好“两圈一带”战略、思路、决议的具体化和项目化,抓好贯彻落实,真正抓出成效,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我省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期待,在发展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围绕《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确定“十二五”时期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以跳起来摘桃子、不断实现弯道超越的良好精神状态,展现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作为追求,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真正担负起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任,不辜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湖北的殷切期望;不丧失重大战略机遇期、难得黄金发展期的历史性惠顾,收获春天里的耕种;发挥湖北的优势条件,把条件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李鸿忠强调,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根主线,把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正确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统一于湖北又好又快的发展之中;着力在“三个任务”上下工夫,即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永恒任务,把坚决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作为硬任务,把加强自主创新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软任务。他指出,我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在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时期,但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一样、标准一样。客观条件、大环境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我们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恰恰是湖北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倒逼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发展方式总体上对湖北发展又是一次“弯道超越”的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升“抓转变发展方式工作”的能力,坚持“三个防止”,即防止只注重届内、任内,忽视长远;防止只注重“十二五”,忽视“十三五”、“十四五”;防止只注重简单做好事,不注重做大好事。“四个着眼”,即着眼于产业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眼于结构优化,持续不断地抓结构调整;着眼于长远,抓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发展的综合性,抓好两大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四大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统筹、综合、协调、共进发展建设。做到“三个舍得”,即舍得投入,虽不能短期见效,但重在长远;舍得时间,忍得住寂寞,不求短利求长效;舍得面子,顶住因为牺牲某些指标而被误解的压力,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

李鸿忠指出,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理念和目的,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密切相关的,分不好“蛋糕”,也会影响到做大“蛋糕”。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政治,也是经济。

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民生工作。要坚持重在发展为民,建立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机制,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要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保障,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疾苦上,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深刻理解当好新时期“父母官”的内涵,真正做到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体谅自己的父母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鸿忠强调,解放思想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即将开启的“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大幕,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核心,开拓更远、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视野、资源。要抢先抢快,奋起直追,做到敢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思维、开放大脑;真开放,破除老观念,树立新理念;先开放,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全开放,全方位开放、全面开放。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为核心,继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制度创新,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理念,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机制,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众志成城,形成合力,建立发展的统一战线。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打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投资环境。要以解决湖北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破解难题,突破条条框框,敢闯敢试,注重实效。李鸿忠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党员的“先”、“优”意识;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意识,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强化党要管党意识,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深刻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讲原则、讲纪律,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要构筑更加牢固的团结工程,把团结作为湖北第一号软实力工程建设,巩固发展业已形成的团结干事创业的氛围;搞好各级班子的团结,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整体合力;从主要负责人抓起,不断提高抓团结的能力,强化维护团结的措施。他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居于领导组织系统的首要层次,是要中之要,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各级党委书记的配备,更加重视抓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加强班子和班子成员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以为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做群众工作;把群众视作父母,与民同心,乐于做群众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勤于做群众工作。

10.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篇十

省分行于2005年12月8日至13日召开了全省农行客户营销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总行近期召开的公司、机构、房地产、银行卡、个人业务和国际业务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市场营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围绕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两大主题,研究部署了今后全行市场营销工作。现根据会议精神,结合我行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全市农行2005年以来市场营销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全省农行市场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全行上下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大力实施赶超战略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优先发展战略,全行市场营销工作保持了快速有效发展势头,为加快各项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05年12月底,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394003万元,较2005年底净增74533万元,存量、增量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9%和41%,均位居同业之首;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25106万元,存量、增量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8%和32%,均位居同业第二位。一年多来,有效贷款累计投放89157万元,余额达到73682万元,增加35525万元;累计实现中间(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业务收入1700万元,年均增长44%,占全行各项业务收入的比重由1.84%提高到4.71%。总结一年来市场营销工作,我们初步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明确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初步建立起了较为规范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结合当地实际,全行积极引导客户部门和客户经理牢固树立利润最大化观念、风险防范观念、开拓市场观念、改革创新观念和法制观念,强化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实施“扁平化”管理改革为契机,地分行搭建了以公司、机构、个人等前台部门进行营销,以信贷、科技等后台部门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支撑的组织机构。市、县两级行分别成立了市场营销委员会,组织领导和管理市场营销工作,初步建立了以地分行为龙头、以客户部门为中心、以客户经理为主体,部门配合、系统联动、全员参加的市场营销体系。结合低效网点撤并,以争创“十强支行”、“百佳网点”和创建“亿元所”等各类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专门研究制定了《营业网点“上台阶工程”三年规划》,并以明察暗访和“星级”管理为手段,狠抓了营业网点的规范化服务,使全行的点均人均业务量明显提高。

(二)坚持以优良客户为中心强化营销管理,客户结构和信贷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一是在充分把握区情、行情和积极争取省分行联合贷款的基础上,积极向符合行业、产业政策的优良公司客户冲击渗透。先后与X县XX工贸有限公司等区内重点优良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是以文教、卫生、社保、农发行等机构客户为重点,积极提供资金归集、资金清算、代收代付、信贷投入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全面扩大了市场服务领域。一年来共向优质法人客户营销贷款16330万元,退出限制、淘汰类客户129户、1612万元。三是以个人小额质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为主打产品,积极拓展个人客户群体,使低风险个人业务得到快速有效发展。四是加大扶贫贷款商业化经营力度,积极发展精品农户贷款,大力清收“散、小、差”客户贷款,优化了扶贫贷款的结构。五是坚持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相继开发拓展了代发工资、代理保险、代收税款、代理农发行等委托、代理、代结算等12大类36种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总量及占比逐年提高,多元化收入格局初见成效。

(三)不断丰富市场营销手段,有效提高了市场综合营销水平。一是不断加强和完善直接营销、联合营销和协助营销机制,相继推行了对等营销维护、定期回访、首席客户经理制等营销手段,逐级落实营销、维护责任,使集约化经营水平和整体营销层次有了明显提高。二是重视加强科技支撑,大力推广了银证通、代销基金、国债等新业务品种,加大自助终端、ATM、pOAS机等设备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新业务产品的推广,使全行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四)坚持审慎稳健的信贷原则,有效防范和化解了信贷风险。一是以信贷新规则为准则,加强和完善市场营销制度建设,相继研究制定了《客户经理管理制实施细则》、《公司机构客户营销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基本制度,强化客户经理培训,狠抓内控建设,完善信贷转授权管理,规范信贷操作流程,有效克服了粗放经营的管理(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模式。二是严格执行总分行制定的产业、行业指引规定和客户准入标准,确保了新增贷款质量,降低了信贷风险。2005年以来,全行新增贷款的到期收回率达到98%。三是重视加强贷后管理,落实了地县两级行客户部门分层次负责客户跟踪管理的责任,按要求配备了信贷风险经理,初步启动了贷后风险预警机制。四是加强信贷业务监管,认真组织实施了信贷管理“上台阶工程”,突出狠抓了信贷转授权、贷款限定性条款和抵押担保等重点措施的落实,严肃查处了违规违纪责任人,逐步实现了信贷监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全行市场营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整体营销效率依然较低,前后台部门衔接不足、系统联动配合不畅、信息传导不及时、激励机制不完善、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要等问题仍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客户的营销与管理。二是市场营销工作层次较低,营销理念滞后、营销手段单

一、营销方式简单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受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社会信用环境较差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信贷客户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和资金运用效益低的问题未(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能得到切实有效解决。四是贷后管理和客户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仍较突出,尤其是重开发、轻维护,重投放、轻管理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纠正,部分新放贷款仍形成了不良,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建设不到位,客户维护、贷后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标准还存在很大差距。五是部分员工仍偏重对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营销,对混业经营和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广运用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营销中被动应付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行上下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

二、今后一段时期市场营销工作的指导思想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经济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出现局部投资过热。对此,全行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从大局着眼、冷静对待,积极适应信贷规模适当压缩的新形势,选择客户、项目一定要与行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把握贷款投向、风险和效益。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全市实施“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力度的加大,将会形成一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市场经济主体,产权结构复杂化、企业重组多样化、产业升级周期化等经济营销领域出现的新情况,为我行市场营销和客户、信贷结构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同业竞争方式开始呈现新的特点,特别是对高端客户的市场竞争,已经从银行品牌、价格竞争延伸到更高层次的产品、服务和效率的竞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营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密围绕全行实施赶超战略和加快有效发展的战略部署,敏锐把握政策和市场变化趋势,深入开展市场营销工作,全面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为此,根据总、分行部署和我行实际,全行今后一段时期市场营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营销和管理两大主题,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全面实施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大优质客户拓展力度,加快劣质客户退出步伐,稳步提升市场占有份额,实现客户结构和信贷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加强贷后管理,积极创建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资产质量,提升收益水平,大力推动全行市场营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市场营销工作的重点及措施

(一)牢固树立客户立行的经营理念,继续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机制。全行必须紧紧围绕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两大主题,牢固树立客户立行的经营理念,重点要以“让客户满意、让客户放心、让客户高兴”为主题,唱响客户立行的主旋律,深入开展“服务营销年”活动,站在全行发展的新起点上,对客户立行经营理念再认识、再深化、再提高,切实把客户立行的理念在领导、客户经理和全体员工中树立起来,使全行上下都能真正认识到客户是银行经营效益的根本来源,以适应当前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推动全行客户营销工作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机制。一是以客户为中心整合业务操作流程,坚持信贷新规则基本运作原理,以前台客户部门为主体面向客户集中开展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后台部门分工协作对客户经理提供科技支撑、产品支撑和服务支撑,减少管理环节,缩短决策链条,提升经营层次,实现与客户的信息沟通和互动合作,全面提高营销工作效率。二是以客户为中心合理配置营销资源,集中全行信贷资源、管理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尽力满足客户需求,做到人(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无我有、人有我优,抢占市场竞争的绝对领先位置。三是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化定价机制,科学运用浮动利率和收费服务,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实现市场营销效益的最大化。四是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对市场信息集中进行分析、整理和应用,研究确定市场营销目标客户和具体任务,有效减少重复公关造成的资源浪费。五是建立大客户服务中心,继续打造直接营销平台。各县支行客户部门要对辖内客户资源进行全面摸底,重点研究市场营销空白点,列出直接营销目标客户计划,对重点项目和系统性、集团性客户,由地分行客户部门直接牵头建立大客户服务中心,横向整合资源,纵向提升营销服务层次,实现高起点切入、高层次营销,逐步建立全过程专业化服务、全方位风险控制的大客户营销服务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营销责任和考核制度,实行联动公关,提高营销层次;对直接营销业绩要按照事业部方式探索模拟核算制,建立绩费、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强化地分行客户部门的经营职能。

(二)明确市场营销重点,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从2006年起,省分行将不再发放联合贷款。全行必须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立足当地积极挖掘优良客户,依靠自身主动寻找资金出路,在确保当年信贷规模不超的前提下,建立和充实项目储备库,切实为明年的有效贷款营销打牢基础,确保明年全行有效贷款增量在今年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提高资金营运效益。

1、切实提高公司业务发展速度。继续加大优良客户和重点项目营销力度,以农业产业化、票据贴现、企业改制等领域为重点,有效扩大我行主体客户筛选范围,力争在龙头项目领域、大客户上尽快取得突破。按照“产业政策为先、风险分散、择优扶持、积极谨慎”的原则,积极为产权结构清晰、资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客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在加大营销力度的同时,要按照总行的要求,结合本行实际,面向重点客户提供票据买入、通存通兑、资金归集、委托贷款、帐户透支、电子对帐等系列金融服务,着力打造“金光道”品牌形象,提高客户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客户维护工作,突出对客户现金流量的跟踪监管,监测企业销售收入归行率、日均存款余额等指标变动情况,定期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结构,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信号,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率。

2、加快机构业务创新步伐。继续落实好与农业发展银行、保险公司等同业合作协议,不断扩大双方业务合作范围和层次,提高同业产品的资金留存率。努力扩大与行政事业客户的合作领域,突出加大对医疗、教育、科研等事业法人的渗透营销,以信贷营销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重点中学、三级甲等以上医院等事业法人客户,带动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全面发展。突出加大对银行卡、保险代理等高收益业务品种的营销力度,主动压缩部分无偿性代收代付项目,延伸和创新业务品种,集中力量发展收费水平较高的精品业务,努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实现收入多元化。积极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链,进一步利用银证通、银银通、保险、代收代付、受托理财等产品功能,用好的产品增强市场营销能力。

3、打造个人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确立个人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以账户管理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以单一产品营销向综合理财服务转变,由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转变,由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差异化服务转变,全面提升个人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突出客户重点。认真进行客户市场细分,将中高收入的现有存款大户,行政事业单位、金融、电信、电力、高教行业(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工作稳定、收入较高的工作人员,优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社会信誉和经营状况良好的民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自然人,作为我行的目标客户群体、重点营销的对象。二是突出产品重点。要将个人质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生产经营贷款,银行卡、教育储蓄、基金销售、债券卖买、个人保险、务工汇兑转储等,作为我行的主要业务产品、营销拓展的重点。三是加大营业网点“上台阶工程”实施力度,强力推行规范化服务,深入开展达标考核活动,对规范化服务明星网点统一挂牌、表彰奖励,并对网点、员工实行“星级”动态管理。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储蓄营销宣传、劳动竞赛等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在全行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赶超氛围,力争实现各县支行储蓄存款存量、增量市场份额保持“双第一”的目标。四是以个人理财业务为核心,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基础,大力实施个人业务优先发展战略,打造精品网点,实现个人信贷业务的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经营管理,有效控制个人贷款风险。积极创立“金钥匙”个人业务品牌,大力融合债券、保险、基金、代收代付等业务品种,把信贷业务、中间业务、理财业务“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向个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和增值化的金融服务。五是提升银行卡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在继续大力发展借记卡业务,保持发卡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广准贷记卡业务,稳步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加快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等产品的推广运用,不断改善用卡环境,加大ATM、pOS等机具投入力度,大力拓展特约商户数量,积极拓展金穗卡的受理渠道,逐步打造银行卡产品体系,有效提高个人业务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4、以县域经济为重点实现农业信贷业务有效发展。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信贷扶贫三大任务,突出支持县域经济领域内的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物流业、城镇基础设施、旅游开发和科教文卫产业,大力支持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事业,重点支持综合收益高、比较优势大、竞争力强、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企业和项目。切实加强扶贫贴息贷款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和总行有关精神,将扶贫贴息贷款集中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发放到户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对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有扶持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农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项目。

(三)全面落实贷后管理的各项制度,提升贷后管理水平,建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贷后管理已经成为我行信贷风险控制中最薄弱的环节,全行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经营的状况,认真按照精细化标准,全面实施贷后管理工程,逐步实现贷后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全力创建新型贷后管理机制。

1、严把客户准入关,从源头上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一是继续加强行业指导性管理。严格按照总、分行客户准入的有关规定,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当地产业发展动态实际,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严格把握客户准入标准,坚决纠正擅自降低标准盲目发展客户的不良现象。二是努力提高客户和项目调查评估的准确性。各级客户部门要认真履行调查评估工作的重要职能,认真分析客户和项目的经营实力、管理水平、资信状况、发展潜力等核心要素,严格落实第一还款来源实现的可靠性,第二还款来源的保障程度,确保调查质量,努力使调查评估工作逐步走上专业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三是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扩大客户选择范围。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长期观念,选择优良客户。凡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必须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有选择性地给予支持。凡是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一律不得介入或变相介入。对投资过热行业要提高客户准入门槛,不能盲目跟进、遍地开花。

2、加大劣质客户退出力度,从根本上化解信贷风险。劣质客户退出工作比优质客户营销具有更大的艰巨性和挑战性,全行必须认真研究客户退出策略,根据客户生命周期,把握退出时机,研究退出数量,制定退出方案,灵活应用强制性退出、适时性退出、渐进性退出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客户退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要将退出范围从事实风险客户扩大到潜在风险客户,重点是:处于比较劣势产业和行业中的一般客户,国家禁止行业的所有客户,信用等级为B、C级的限制淘汰客户,五级分类划分为不良贷款的客户,具有潜在风险的正常贷款客户。要完善客户退出的考核激励机制,根据区域经济环境、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客户退出考核目标,通过调整信贷规模、调节资金价格等手段,引导全行增强完成客户退出任务的积极性。对牺牲部分眼前利益的主动性退出,要结合退出计划完善配套政策,合理划分贷款责任和退出损失责任。要高度重视当年到期贷款的收回,特别是地县行分管行长和客户、风险部门负责人及包片客户经理,必须对即将到期的贷款做到心中有数,靠实清收责任,当年新增贷款一律不得展期或借新还旧,必须确保100%按期收回,凡新增贷款形成不良的,必须按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3、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全面实施贷后管理工程。一是明确贷后管理运作机制。实行纵向上移,从县支行向上延伸至地分行,形成分层管理和有效分工的贷后管理体系;实行横向制约,通过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控制客户信贷风险;实行全程管理,对帐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分类、档案管理、问题处理、贷款收回、总结评价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实行奖惩分明,细化贷后管理工作内容,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组织定期考核评比,提高贷后管理的约束性和指导性。二是建立分层次贷后管理体系。做好重点客户的贷后管理工作,二级分行负责对贷款余额800万元以上客户的直接管理;做好省、地分行审批项目的监测管理工作,加强上下级行的沟通配合,组成贷后管理监督网络,督促落实贷后管理措施。各县支行要做好客户的日常跟踪监管工作,负责全部客(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户贷后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时准确录入各项贷后管理信息,重点加强对拟退出客户、信用等级B级以下客户的监管。三是健全贷后管理控制体系。继续抓好制度控制,按照纵向制约、横向制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前后台部门和岗位设置的衔接流程,市、县行之间、客户部门与信贷部门之间必须加强分工与合作,切实形成合力,凝成一股绳,在加强纵、横向制约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贷后管理效率。地分行信贷部门要充分运用CMS系统,切实加强在线监测检查,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地县行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纠改,严肃查处有关责任人,有效提高对客户风险的识别、防范、控制和规避的能力。四是大力培养客户经理的职业操守,积极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高客户经理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职业技术水平,严防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以填补制度制约和技术制约的缺陷与不足。

上一篇:励志电影女性下一篇:国旗下的遐想 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