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信仰-美文故事(共10篇)
1.妈妈的信仰-美文故事 篇一
美文故事:儿子,妈妈理解你
昨天去幼儿园接儿子,儿子和他的同学唐家宣玩得特别高兴,投机。直到幼儿园都关大门了,才从院里出来。难舍难分。不想分开。又在大门口玩到天都黑了,还是不想走。我和唐家宣的妈妈想了好多办法。也说服不了他们俩。后来我和他们俩商量:我把唐家宣妈妈的手机号记下来,明天打电话,约时间一起玩,可以去广场,可以去四家水库。今天不能再玩了,大人有大人的事,必须回家做饭。唐家宣盛情邀请儿子去他们家。我没批准。儿子伤心得坐在门口哭。怎么做工作都不行,当着他的面记下电话号码,他说那样太慢,等不到明天。我使出最后一招,强行把儿子抱到电动车上,他极力反抗,边哭边蹬踏腿,声嘶力竭,拼尽全力。在别人看来好象他对幼儿园不满意。其实儿子上幼儿园从来没哭过。给学校领导班子及老师留的.印象特别深,全班只有他一个孩子从来没哭过。
记得儿子六个月大时,家里来了一个十六个月大的小客人,会跑了。儿子特别高兴。眼神不够用了,追着人家看。得我抱着。小客人要走了。他使劲得要去小客人跟前儿。我把他抱到小客人面前,他用小手拽一下人家的围巾,小嘴一撇,要哭。弄得我心里都酸酸的。
每次婆婆来看孙子,要走时,儿子都搂着脖子不撒开。并且送到车站。回来时爬到床上哭。每次家里来了小朋友,要走时都哭得伤心。走时要跟着去。去别人家玩也是在人家吃了饭还不走。硬抱回来。哭得不行。
“儿子我理解你,我知道你重情义,重朋友。”我边扛着他边和他说。说了好几遍。他哭着点头了。“可是我从没答应你去唐家轩家。会麻烦人家,吃饭还得喂你。”他终于勉强接受了。
2.夜,纯洁的信仰美文 篇二
漏断人初静,缺月挂疏桐。默默的夜,是凝固的旋律,静止的音符。
有一种声音是用来感觉的,无须语言文字,有什么样的感觉就有什么样的振动质感。
黑得太寂寞的夜色,没有一颗两颗的星星作点缀,也没有静静流淌的月光作背景,只有一色的缄默弥漫天上。如果午夜使你什么都看不见,那就让黑夜给你当眼睛吧,用它认真看的话,你会觉得夜的黑是浮动着的,像流水,像行云,像和风……站在一天的最边缘处,我的心海不起一圈涟漪,如一面光滑的镜子,将所有的风景倒映,不存在对称轴,因为这让夜给染模糊了。
午夜独歌者,这种行为是否就是无病呻吟呢?万家灯火已熄灭了,在这宁静时分放声歌唱,不因寂寞,只因心有澎湃的汹涌的浪花,我压不住激情。
夜如凉水, 清新,但好像又变得凝重起来,不能流动。我闭上双眼,仿佛又遇上了另一个更加黑的夜,或者应说那是我的精神世界,一个无底洞,可以无限大的.容纳一切好的坏的心情,但始终有一种东西丢不进去,那应该是自己吧!也就是因为这个,时常想自我超脱却时常陷入困惑迷惘。
3.信仰的故事和故事中的信仰 篇三
2012-07-09 05:27:4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信仰,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词,但未必每个人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给我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历史中各个时期优秀党员的故事,让我们在深深的感动中感悟到了什么是信仰和信仰的力量。
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演员,讲的都是当时当地真实的事和真实的人。这中间,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也有普通的工人、农民、士兵;有叱咤风云的将军,也有功勋卓著的科学巨匠;有视死如归的勇士,也有不为威逼利诱所动的英烈;有一个个为理想和目标贡献出一生的英雄个体,更有团结奋斗、创造伟业的英雄群体。他们在性格、阅历、出身、职业、岗位等个体特征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人们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坚守一个共同的信仰,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共产党员。
信仰,是一种伟大的目标和崇高的人生向往。谈到信仰,人们很容易首先从远大目标、普遍真理这些方面去思考,这是对的。就像在本片一开始,首先映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一样。没有远大的目标、普遍的真理,信仰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信仰又表现为一个个与远大目标相关的具体追求和具体信念。这部片子最可称道之处就在于,它不是靠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工作和生活追求来诠释信仰,让人们从真实的故事中去体味信仰。所以,这里的信仰,是鲜活的信仰、生动的信仰、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具有很强榜样作用的信仰。看到彭湃毅然放弃万贯家财投身农民运动,看到渣滓洞的先烈面临死亡绣出的五星红旗,看到王铁人冰天雪地手握闸把的身影,看到张秉贵售货台前那永远的笑容,看到孔繁森再次去西藏前给母亲长长的一跪,看到谭千秋地震中用身躯护卫课桌下学生那瞬间的体型……看到这一切,是血肉之躯,谁能不为之震撼?有情感之体,谁能不为之动容?这就是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它是驱动这些主人公奋斗的力量,也是我们今天为之感动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靠信仰凝聚起来的先进政治组织。九十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度过了数不清的暗礁险滩,付出了旷古少有的牺牲和代价,一步步地走过来了,一步步地成功了、胜利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一次次从血泊中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能够一次次从危机中转出来,总结经验教训又继续前行。根本的一点,就是共同的目标没有丧失,共同的信仰没有垮掉,有一个为共同信仰而奋斗的优秀群体。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也是这样,信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坚强的精神支柱。
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仰美文 篇四
坚守心中信仰的人他们更能接近于成功。浅行在岁月的河流,我们要的不是随波逐流的思想,人只有把自己心态放在平稳的时空,让信仰萦绕心中,才能渐行渐远,收获一米阳光。渺渺人生,平凡如我,浩翰宇宙,总有一片天空是属于你的,等着你自由翱翔;总有一个人生是你的,等着你去抒写;总有一个生命是你的,等你活出自己的个性风采;总有一份灵魂潜藏着,等着你去完善铸就;总有一些感动是存在的,需要我们去自我挖掘;总有一些美好是存在的,等着我们去发现欣赏;总有一些人总是默默奉献着,静待着岁月的安好;总有一些人在耕种属于自己的时光,在生命里珍藏光阴,收获丰富的人生。信仰是美好的,它有时就是一颗闪烁在心空的启明星,总是提示着我们去做更好的自己,走向更大更宽敞的人生舞台,让我们不觉得虚度此生,无悔于自己的执着。
有自己的信仰,但是不要对生活盲从,要活就要活出自己的一份洒脱与思想,不要有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来阻止自己进步,借故推诿的人只会迷失自我消失于茫茫人海,每一个人生来都一样,为什么不珍惜一个独一无二的你,得天独厚的你,如果赐予你的是苦难,那必定是在考验你的成长,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能算成功,太顺利的人生往往也会造就遗憾。放飞思想,拥抱信仰,让自由与梦想一路远航,一如即往,在前行的道路上高歌,唱出个人的风采,你也会成就属于你的光辉岁月,把自己的人生描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观赏人。
5.比尔盖茨成功背后的信仰故事 篇五
的年初,比尔盖茨带着他那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维纳斯计划”来到深圳,向中国推广这个计划,当时他住在深圳的远东大酒店,那天酒店广场甚至酒店旁边的路上聚集了数以万计的他的“粉丝”,人们争相一睹心目中世界第一富豪的风采。盖茨非常有风度的向大家挥手致意,后来他还在酒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时他很随意地穿了一件羊毛衫,讲到兴奋的时候,他还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可细心的观众们发现,这位世界第一富豪所穿的竟然是一件已经破损并且袖口上已经掉出线头的羊毛衫,这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
第二天,深圳的一家报纸便刊登了某专栏作家写的一篇带有调侃性的文章,大意是说:那些身穿名牌、珠光宝气的人,多是没太多钱的,因为他不够富,但希望别人知道他很富,而当你富到一定程度以后,你根本不需要在自己的身上显示出你是个有钱人,就像比尔盖茨这样,可以穿一件掉了线头的羊毛衫出来演讲,但却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自己比他更有钱。
其实只要拿中国的那些富豪平时的作派与美国或者欧洲的那些大富豪相比较,就会发现,原来中国的富豪与外国富豪的生活方式竟是这么的不一样。大多数中国富豪都喜欢要面子,所以豪华汽车、豪华别墅、名牌服装、昂贵手饰、高档场所消费等等,处处要显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当然,除了显赫自己,他们还需要以这些高档的消费来讨好各级的官员,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而国外的大多数富豪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简朴的,如巴菲特就居住在一个极普通的居民小区里,既没保镖也没佣人,居住的房子还是40年前的,开的车是一辆非常普通的旧车,他的办公室在一幢很小很旧的小楼里,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装潢,面积不过20多平方米,有一个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中国基金经理怎么也无法想象,他和全世界股民所崇拜的股上帝竟然住在这样一个地方,开的竟是这样一部车。
其实不仅仅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美国许多超级富豪都是这样,他们一边控制着世界的经济,一边却过着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的生活。
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为自己多花一点钱享受享受呢?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子女留一点呢?要知道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子子孙孙永远不用做事情,就可以尽情的享受美好生活。但他们没有这么做,他们更愿意把这些自己一生的奋斗所赚来的钱用于慈善事业,用于拯救那些灾民、难民和还没有解决温饱的穷人们身上。盖茨-梅琳达基金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于援助非洲艾滋病人。这种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捐款举动,其实有其内在的动因的,他们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因为某种政治原因而做出如此惊人举动的。如果我们从深层次去探究他们的动机,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是他们的信仰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一个律师和教师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7岁的时候他就能非常熟练地背诵《圣经》里面的《马太福音》。《马太福音》是《新约》里面最长的一章,大约有3万字。相当于6本有5000字的中国道家经典《道德经》。背诵《圣经》使他的记忆力得到了空前的开发,他也由此成为别人眼里的神童。尤其是在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表现得特别的明显。在他11岁的时候,他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在学校中已经无人能及。
背诵《圣经》为使他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从小就酷爱读书。7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世界百科全书》,后来稍大一点,又大量阅读富兰克林、罗斯福、拿破仑、爱迪生等科学家、政治家、发明家的传记书籍,解读这些伟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从阅读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形成了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言行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思想。为他日后成为世界首富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圣经》可以使人淡然一切,可以平复自己的欲望,就是因为虔诚的_盖茨悟透了《圣经》里面的一切,才会置之身外商场的尔虞我诈,才会出淤泥而不染,他的成功一多半归咎于自己从小受到的圣经的熏陶不无关系。
巴菲特也是一位_,他在每年的《给股东的一封信》里面几乎都会引用圣经中的话语;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所有的财产都是上帝委托他们管理的,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些财富必须交还给上帝,用到上帝所需要的地方。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马太福音22:21),比尔盖茨作为上帝所拣选的财富管理者,当他的使命完成时,他便将自己替上帝所管理的财产交还给上帝了。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是他自己也没有资格去浪费上帝交给他管理的财产。
6.妈妈的信仰-美文故事 篇六
“信仰是一种可以传递、可以倍增、可以扎根的力量。”这是《信仰-我们的故事》第二集壮志换新天里面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并且不可估量的力量,在当时,这种力量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动力,也正因为这无穷的力量驱使让落后的中国得以换新天。
纪录片中分了几大篇章讲述有了信仰的力量,中国的换新天得以顺利进行,并且最终获得成功。分别是信仰是“一团火”“一滴水”;信仰凝聚出创业精神;信仰铸就公仆本色;站在信仰的旗帜下,其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信仰坚定的优秀共产党员。艰苦的炼钢人孟泰、普通的售货员张秉贵、年轻士兵雷锋、劳动模范王进喜、科学家钱学森……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身份,他们都用坚定的信仰支撑者自己默默奉献,强大了我们的国家,他们就是“一滴水”灌溉着祖国每寸土地,他们就是“一团火”照亮了无数的黑夜。
过去是这些拥有强大信仰的共产党员一步一步建设起我们的国家,而今日,信仰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力量。人不能没信仰,有了信仰,才有了奋斗的目标。信仰是灵魂的支柱,没有信仰的灵魂,是毫无价值的。一个国家需要信仰,才能进步和发展,一个人也需要信仰,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如果信仰有所偏差,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会发生扭曲和变质,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地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官员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的信仰的不够坚定,受到了诱惑和感染发生了偏差而最终走上一条祸害社会和国家的不归路。我们的党从初期以马列主义为信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通过共产党人的努力,建立了我们的国家,在到了后来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的诞生,无一不是信仰的力量,也是这种信仰支撑着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走过这90多年,直至今天。
7.关于妈妈的美文:给妈妈的一封信 篇七
亲爱的妈妈:
今年是1月1日,是新的一年。一些人会说:新年新气象。可是,偏偏就是这一天,我再一次惹您生气了。
我看见,在那柔软的大床上,有一位心急如焚地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在枕头上。她心里着急,在乞求她的儿子:努力呀!
,它载着所有人辉煌的过去,所有悲惨的过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20,这位母亲为她的儿子,笑了无数遍,也哭了无数遍。
妈妈,在年,您见证了我的进步与退步。在大约十一月时,您知道了我的数学联赛没有得奖,就总是叹气,说我考前没准备够,题都没有刷……同年十二月底,您又得知我五羊杯获得了二等奖,对还在病中的我又亲又抱,一个劲儿地夸我……
妈妈,您知道吗?到窗前,仰望那迷人的星空,您会发现,有两颗最大最亮的星星,就在我们的上空。那一定是我们母子俩,它们的含义是:不管怎么样,即使是我们都离开了世界,我们仍然在一起,我们还是母子。
20,我11岁了。可能您会担心,我快到青春期了,要不听您的话,不听您的了。放心,这种事情,只要您还爱我,就永远不会发生。
妈妈,倘若您在梦中
看到一只小狗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儿子
含着泪给您的
它非常可爱、活泼、听话
相信您会爱上它的
您最爱的儿子:潘旭恒
年1月1日
作者:潘旭恒
8.妈妈的爱-情感美文 篇八
母亲的爱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柔弱无力时,只喝几口就是你神清气爽;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是。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母亲是荒凉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是,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香沁心脾,心灵不再孤独。
母亲是错这种的阵阵清风
还记得那一年,气么成绩特别不好,连我都不想面对自己,回到家妈妈看见了我的眉毛皱了起来,就问我怎么了,我刚想说,刻画到嘴边又咽下,我把门关上了,妈妈打电话给我的老师,老师说:“您的女儿这次成绩考得不理想。妈妈听了,原来是这样。就对我说没关系的,只要你肯努力就行了,加油!她是在我惊慌伤心时,为你失去较早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丝绵被
就在前不久,我刚感冒过,在那几天里,妈妈招呼我十分细致,他每一天的晚上都要来我的房间五六次,这种感觉我都能体会到,因为一大早,我就看见他眼睛下面的黑眼圈,到了中午,他总是说头疼,我知道是晚上没有睡好,这都是因为我,我的眼眶湿湿的。他总是在你瑟瑟发抖时,用贴心的呵护和温暖是你安然入睡。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
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些生子的任务,回到家里我一看这么多啊!我就不想写,妈妈一看我,她说深呼吸,放轻松,静下心来,慢慢写,“叮铃铃,叮铃铃。”手机响了。有一位阿姨找妈妈去玩,可妈妈一看我他就给阿姨说我不去了,我有事,我在这边听见了,就说:“妈妈,你去玩吧?”我自己在这写,可是妈妈说却说:“我在家陪你,正好我也有些痛疼,其实我知道,妈妈是为我而留下来的。她总是当你心灰意懒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妈妈的爱,像暖风,无时无刻不温暖我的心灵母爱最无私,最伟大!
★ 情感美文短篇
★ 空城情感美文
★ 老房子情感美文
★ 情感类简短美文
★ 无题情感美文
★ ta情感美文
★ 素情感美文
★ 思念情感美文
★ 关系情感美文
9.电话里的妈妈美文 篇九
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今天上班心情好么
昨天看你发状态想吃花生,是不是胃又不好
......
,哥哥陪我坐动车第一次远离家乡外出学习,哥哥走后,我回到宿舍抹着眼泪给妈妈打了第一个长途电话。也是从那时起,每天给家里打个电话成了习惯。从四年大学到四年工作,从济南到青岛每一个不是家的区市,从家长里短到同学同事,我们隔着电话,相互讲述着彼此遥远却很熟悉的世界。
从那时起,出门半小时内的路我都喜欢走着,因为这是跟妈妈聊天最轻松最专注的时候。妈妈为不打扰我的工作学习,也习惯了早晚等待我的来电。每天的生活看似千篇 一律,却总有着说不尽的情节和故事。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和辛苦,生活里的每一份精彩和落寞,工作中的每一次变化和经历,每天像写日记一样给妈妈复述着身边的人与事。我身边的人妈妈没见过的都熟悉了。家中的琐事趣闻,亲人的悲欢离合,父母的牵肠挂肚,妈妈一点一滴的诉说都是最温情的人间。熟悉的声音只一听便能嗅出故事。
也是从那时起,电话里我说早晨不吃早餐,每次回家妈妈都会为我准备足够的花生;随口说一句喜欢家里做的猪蹄,随后无论在哪里见到爸妈都会有一份美味;听说最近流感盛行,妈妈都会打听好缘由和用药,然后给我发一堆的微信。有人说,给爸妈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会给爸妈准备好手机wifi,让他们想见我的`时候随时都能见到;我会告诉他们每一点生活的变化,陪伴他们在变老的日子里更慢一点;我会教会他们视频微信,让他们时刻能感受到这美好的新时代。
八年,手机已经从滑盖过渡到了智能,信号也从3G升级到了4G,但是每天的通话没有断,和爸妈的感情愈加深。每次放假回家,放下手机,和爸妈盘腿唠嗑,仿佛这瞬间每天都在经历。
八年,请原谅我在人生最美好的奋斗年华里,只能用电话陪伴;请原谅我对你们的爱和关怀从未曾比得过你们对我的深沉。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余生,只愿陪伴会是我们彼此最长情的告白。
10.《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篇十
在未看这部纪录片时,我时常在思考:信仰是什么,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从本质的意义上说,信仰即是对万事万物存在惟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在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以后,在观看了《信仰—我们的故事》后,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
信仰的选择。《共产党宣言》里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图书馆里,彭湃读到了《共产党宣言》,他学成回国,和众多一般的留学生只拿了张毕业文凭回来“谋官爵、耀门楣”不同,他心里装着的是沉甸甸的信仰和理想。其实还有很多像彭湃一样的先进青年,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正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当今的建设成就。我们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一道,正是这种正确的信仰,揭开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信仰的坚守。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死抉择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中国共产党是顶天立地的人,入党仪式的宣誓词最后“永不叛党”这4个字,这4个坚守信仰的汉字,由370万的烈士演绎的淋漓尽致。
信仰融入自强不屈的精神。神州飞船的成功升空,让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奥运会的举行,中国用文化打动了世界,长卷舒展,活字跳跃。
信仰是“一团火”、“一滴水”。将“一团火“似的热情注入劳动中,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让劳动放射出灿烂的光华;将“一滴水”似的柔情注入生活中,但要升华为雷锋式的“一滴水”,却必须用信仰去净化,用奉献去呵护,用执着去努力。
信仰可贵在一辈子坚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已经载入史册。为了信仰,前面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信仰》看完后,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感动于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面对当时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他依然坚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感动于红34师师长陈树湘,他选择用断肠这样悲壮的方式实践自己的诺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感动于在1933年就参加了红军的老同志,张思德,危急时刻,他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土里牺牲了;感动于15岁的女孩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前大声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我可以告诉他:“为了我的信仰,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我们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
实践向我们雄辩的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妈妈的信仰-美文故事】推荐阅读:
《信仰——我们的故事》读后感11-24
做一名有信仰的青年教师党员《信仰》观后感07-18
妈妈张琳的故事12-09
我的信仰作文12-27
信仰的力量心得01-02
妈妈的话,让我抬起头来做人美文02-17
单亲妈妈的创业故事10-31
故事太阳妈妈的宝宝11-23
观信仰谈信仰08-28
彝族的宗教信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