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10课

2024-09-26

经济生活第10课(精选10篇)

1.经济生活第10课 篇一

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单元] 第10课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民主选举、政府的含义、职能。

2、理解公民如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政府的性质及其职能。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自觉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和监督权。

2、能举例说明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接受监督的政府、是法治的政府、是透明的政府。

3、能举例说明我国政府的不同职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认同公民有序参与政治,依法行使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重点、难点]

1、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方式

2、政府的职能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是每一个公民(当然包括青年学生)的光荣责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位青年学生的真实事例。【课首案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这些做法是什么性质的活动?你了解政治生活吗?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参加与政治活动呢? 新课讲授

第10课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一、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公民行使权利的主要方式

1、民主选举

公民享有的第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积极参与民主选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日常观察你认为我国的选举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师生归纳】: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文字资料

第一,普遍、平等的选举原则。

第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差额选举的原则。【多媒体资料】:

选民证

积极参与普选

公民享有的第二项基本政治权利是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包括直接向决策机关反映建议,提出建议;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分析论证;决策机关对决策公示;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政制度参与决策。

2、民主决策

[活动平台]

模拟听证会

目标:了解召开听证会的主要目的、方法和过程。步骤:事先由教师拟定听证会内容,比如就此学生宿舍必须在晚上10点统一熄灯一事,让学生们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分角色扮演不同身份的听政者,课上举行模拟听证会。

(二)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多媒体资料】: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相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民,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教师提问】:公民的民主监督权主要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师生总结】: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相关图文资料,归纳总结:

批评和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图片展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通过人民代表监督;通过信访、举报进行监督;媒体监督。

二、我国的政府

(一)政府的涵义及性质

1、政府的涵义 【教师活动】:结合我国各级政府的情况进行分析点评

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是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的总和。

2、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接受监督的政府、是法治的政府、是透明的政府。【教师提问】: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 【多媒体资料】:出示图片:中南海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为毛泽东手书 【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接受监督的政府、是法治的政府、是透明的政府。

【学生活动】:学生举例说明讨论分析 【多媒体资料】:

(1)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为人民服务具体如何做:温总理的事迹;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展示。说明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我国的政府是接受监督的政府 【学生讨论】: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资料和漫画资料说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我国的政府是法治的政府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多媒体资料】:列举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以及展示政府没有依法行政造成的后果实例。

(4)我国的政府是透明的政府

公民可以查阅政府文件

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非典”疫情; 惠及万家的“民心工程”;

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反贪污贿赂总局。。。

(二)政府的职能 【学生活动】:

1、经济调节

2、市场监管

工商在全国各地严查查三鹿奶粉/打击走私贩私/卫生下乡服务农村百姓/服务下乡支持农业/政府服务热线12345 【教师引导】:这些说明了政府在做什么? 【师生总结】: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以下几点

3、社会管理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当中

4、公共服务 【多媒体资料】:教师相应出示图片并讲解。

政府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每个公民都要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这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要掌握公民享有的政治权是:积极参与民主选举,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途径有:通过人民代表监督;通过信访、举报进行监督;媒体监督。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接受监督的政府、是法治的政府、是透明的政府。我国政府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培养学生观察时政的习惯,为将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布置作业] 实训营地

P141探究实践:

一、探讨回答 [板书设计]

一、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公民行使权利的主要方式

(二)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二、我国的政府

(一)政府的涵义及性质

(二)政府的职能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杨岭

2.经济生活第10课 篇二

◇[大手牵小手]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大名人小故事]书生陆游学射箭

◇[艺术花园]画家顾恺之的“三绝”人生

◇[主题阅读]人生无处不精彩

——“精彩”主题阅读与写作

◇[名家博览]中考热点作家乔叶作品专题阅读

◇[阅读突破]“手足情”主题现代文阅读演练

◇[花季阅读]又见鹭鸶/陈忠实奶奶的星星/史铁生

◇[中华国学]古典好生活·茱萸之谜大名人小故事·从善如流的成吉思汗

◇[青春校园]秋天的音乐/冯骥才阿拉伯大饼传奇/李明波

◇[中华国学]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丰富多彩的古代体育娱乐古人聚会时为什么把箭投到壶里面?

◇[爱上阅读]只想和你接近/吴念真感觉时间/周实

◇[诗词连连看]重九共醉——重阳节令诗词赏析

◇[大名人小故事]陆游的英雄梦/李开周

◇[爱上阅读]我的母亲/[日本]北野武成为学霸的正确姿势/张小羁周峰

◇[写作驿站]苏麦/龙应台

3.经济生活第10课 篇三

运动衣着有讲究

小Cool龙:你!衣服上这么多纽扣和金属饰物怎么上体育课?为什么不穿运动服?你!把衣服上的校徽(包括胸针、徽章等)和口袋里的钥匙、小刀取出来。还有,女同学赶快把你们脖子上和头上的金属或玻璃装饰物(包括发卡)取下来。戴眼镜的同学也请尽量不戴眼镜上体育课。穿皮鞋的同学,为了你的生命安全,就是光着脚丫你们也别想上课啦,一边当观众去。其他同学也要引起重视,上体育课,我们一定要穿宽松舒适的衣服,有条件就尽量穿运动服。

运动安全要牢记

小cool龙: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上次讲到的体育课和运动会上的安全事项。请按队列从左到右,每人依次说出一条,不重复。开始!

短跑时应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串跑道。否则会因相互绊倒而受伤。

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

在进行投掷铅球、铁饼等项目时,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站到老师规定的区域,以免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

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应铺上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同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而受伤。

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越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和自己。

没有参加运动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穿行、玩耍,应在指定的地点观看比赛。

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保暖,春秋季节应当在轻便的运动服外再穿上防寒外衣。

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4.第9课 第10课教案纸 篇四

班别:

姓名:

分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五代、辽、宋、夏、金各政权的基本情况

2、总结这一时期并立的各政权之间关系的特点,认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3、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学习难点:正确性评价澶渊之盟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契丹的兴起:

1、初,契丹首领 建立契丹国,都城在。、阿保机就是。

2、辽太宗时,契丹占领。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陈桥兵变: 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定都东京,史称。

(二)、辽、宋、夏的和战

檀渊之盟: 后,宋、辽达成和议,史称“ ” 西夏的建立: 前期,在西北的 首领 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史称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金的兴起: 初期,女真首领 在 称帝,国号。他就是金太祖。金先灭 又于1127年灭。

南宋的建立:1127年 称帝,后定都,史称南宋。岳飞抗金:收复,在 大败金军,岳飞后来被宋高宗和权臣

以“谋反”罪杀害

宋金议和:南宋像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

二、儿歌记忆

时间到了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当皇帝,杯酒辞去石守信,北宋大权集一身,统一局面又形成。辽军进逼澶州城,真宗皇帝亲助阵,士气大振宋军胜,双方议和澶州城,北宋给辽送岁币,“澶渊之盟”就形成。南宋名将叫岳飞,抗金之中扬军威,郾城之战收失地,精忠报国闪光辉。最恨奸臣是秦桧,陷害忠良千秋罪。

三、拓展延伸

动脑筋

1、对檀渊之盟应当怎样评价?......你怎么看?

答:他们说的都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对于北宋来说,檀渊之盟是一个羞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檀渊之盟的订立有积极的一面:他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左边铁铸......为什么让他跪在那里?

答:他是杀害岳飞的侩子手秦桧。反映了人们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 练一练B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右边......生活有什么特点么?

答:女真人头戴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腰挂箭筒,肩挂长弓。从图中可以看出女真人生活在寒冷地区,勤劳勇敢,擅长骑射的生活特点。

四、巩固训练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北宋政权。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的诗句,其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

3、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吗?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金灭北宋,此事发生在----------------年。

4、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澶渊之盟反映了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

B、澶渊之盟使辽得到了大量岁币,可以说收入颇丰

C、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使其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D、澶渊之盟使宋辽对峙,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毫无积极意义

5、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

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划定双方的边界

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

6、岳飞死在大理寺监狱的消息传出后,有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尸体背出监狱,葬在杭州西湖边的山上。而当时正值临近春节,老百姓不约而同的将祭祀天和祖宗的供品用来祭祀他们敬重的岳元帅。一千多年来,岳王墓前的香火不断,时时有人来拜慰长眠于地下的英灵。而在岳王墓前的这对跪像,已经换了多次,原因是人们来到这个地方时,不断拿砖头瓦块砸它,以表达人们对它的愤恨,这真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岳飞受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

(2)“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佞臣”是指谁?

(3)从岳飞和“佞臣”受到人们不同的对待来看,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回答:⑴文中的“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

⑵哪一事件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8、对比课本52、54页两幅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主流是什么?

⑵与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几个?列举它们关系的事例各一个。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宋与金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

五、反思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主备人:于晓慧

审核人:

日期:

学习目标:1、掌握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理解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和表现。

3、正确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关注当今经济的发展。学习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学习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原因:南方战乱少,许多 人南迁;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 展较快

表现:推广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 ;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的种植扩展长江流域; 的栽培也有很大的发展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北宋时,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从

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北宋时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浙江 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和 是再打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广州和 是文明世界的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对外贸易

纸币产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经济中心南移:从 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最后完成

二、儿歌记忆

唐朝、五代、宋时期,经济重心向南移,北人南迁搞开发,带去技术和劳力,水稻棉花发展快,丘陵茶园遍地起。手工业,很繁荣,丝织棉织高水平,浙江哥窑冰裂纹,著名瓷都景德镇,广州泉州造船业,造船技术世人惊。开封杭州兴商业,“买卖昼夜叫不绝”,海外贸易超前代,广州泉州名世界,北宋四川出“交子”,纸币流通就开始。

三、拓展提高

动脑筋:1.仔细观察右图......哪些劳动?

答:这些图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从耕种至收获的全过程,期主要劳动包括:牛耕、插秧、灌溉、收获、扬场、入仓等劳动场面

2、左图是一艘出土于.....这种船有什么优点?

答:南宋海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宜在较深的水域中航行。3.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这说明什么?

答: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现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4.想一想,人们为什要发明纸币?......什么新发展?

答:随着宋代商业活动的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再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科学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思考与判断: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答:男孩的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女孩的观点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但都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地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南方经济发展应该结合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而辩证的分析,才能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

四、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B、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C、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发展D、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苏湖熟,天下足”这种现象最早应出现于我国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宋代商业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宋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D、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4、以下关于宋朝海外贸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B、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欧洲和非洲东海岸 C、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D、南宋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5、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铸造钱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

6、下列哪项不是唐朝制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战乱少 B、北方人南迁代取现金的生产技术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灾害频繁

7、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是在

A、元朝 B、唐朝 C、明朝 D、宋朝

8、北宋的四川商人购买了一大批瓷器,你认为他所携带的最轻便的货币是 A、黄金 B、白银 C、交子 D、会子

9、宋代为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吃饭问题,从越南引进了 A、玉米 B、葡萄 C、占城稻 D、棉花

10、中国经济中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后完成于 A、东晋 B、隋朝 C、南宋 D、明朝

11、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下列表述与南宋时期南方时期南方商业繁荣的事实不相符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12、材料一 材料二:(这些货币)用同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1)材料一出现的这种货币的名字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什么地区?

(2)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纸币产生有什么意义?与金属货币相比它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5.第10课《信客》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阅读、勾画,品味文章简洁而深刻的语言。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抓住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他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的写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敢于奉献的人。教学重难点:

1.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从探究人物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2.抓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投影展示图片、颁奖辞:“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知道是谁吗?这是《感动中国》2005年度获奖者王顺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职业,走进余秋雨的《信客》(板书:信客----余秋雨)

二、作者简介:余秋雨,当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浙江余姚人,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等。他的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二十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没有邮局,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就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

三、走近信客,阅读凄美人生

认识了作者,我们就正式走进《信客》的世界。现在请大家看看这些词,你是不是都认识呢?

1、检查预习

唏嘘(xī xū)

噩耗(è

hào)

呵斥(hē

chì)

诘问(jié)

焦灼(zhuó)

伎俩(jì liǎng)

颠沛(diān pèi)

吊唁(yàn)

文绉绉(zhōu)连声诺诺(nuó)

2、掌握了字词,我们再一同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围绕信客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梳理全文脉络,并为每个部分拟出小标题。提示:

(一)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从业缘起。(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誉,做不下去了,找到了落魄返乡的青年。这个青年为老信客的诚心所动,终于接受了这份差事。)

(二)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生涯。(工作繁忙,收发信物,捎带口信等等。)

(三)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辞职**。(揭穿顾主败行,惨遭打骂诬陷;道路凶险,加之腿脚有病,信客无奈卸却差事。)

(四)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转行从教。(当了小学教师,进而升为校长。且信客死后,葬在老信客的墓旁,前来吊唁的人很多。)

3、通读全文,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通读全文,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要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那些事迹?为什么重点写?(3)作者为什么要倾注那么多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学生的回答可能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 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2)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的事情。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3)作者着重刻画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意在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别人的敬重和爱戴的。信客难能可贵的品质,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力提倡的。

四、走进美文,品读感人旋律

1、语文活动设计:设计信客小档案

老师设计了一个信客档案,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从文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来填充档案的内容。当然,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比如说“姓名”,同学们可以根据信客的职业和性格特点,给他取一个合适的名字,表达你对他的感情和美好祝愿。

姓名、职业、工作简历、性格特点、座右铭 座右铭: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2、品味佳句,体会风格

师:信客档案我们完成了,也对信客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那么,这样一个朴实感人的形象作者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来叙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本文的语言特色,请同学们再读全文,画出你认为比较精彩的语句,简要说出它的美。试着用“我喜欢,因为 ”的句式。

师:本文的语言特色有两点:一质朴而典雅,如“破烂灰暗”“满脸戚容”等,还如“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二精辟而畅达,如“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这个句子容量很大,一气呵成,又有排比成分,气势十分畅达。本文质朴典雅、精辟畅达的语言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信客这个伟大的形象。

五、缅怀信客,秉承奉献风骨

信客走了,就这样悄悄地走了„„或许人们会慢慢地将他淡忘,他就化成山中的一朵小花,默默地开放在他曾途经的地方;也许他就化成一棵垂柳,默默地为年轻的信客撒下一片绿荫。那么就赶快拿起笔来,为信客的坟墓作一篇墓志铭吧!(志铭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畅。)如:聂耳的墓志铭是:我的耳朵宛如贝壳,宛如大海的涛声。丛飞的墓志铭是:我很幸福,因为我和我的孩子们永远一起歌唱。司汤达的墓志铭是:活过,爱过,写过。海明威的墓志铭是:“恕我不起来了!”„„

六、教师小结

信客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信客精神却在许多行业,许多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甚至发扬光大。21世纪是个讲求诚信的时代,人无信而不立。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应该坚决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平和的心态诚实待人,诚实处事,共同构建诚信大厦。

七、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课外阅读《文化苦旅》。

八、板书设计

信 客

余秋雨

缘由 生涯

6.八年级下册第10课组歌 篇六

【教 案】31-32 【备课时间】2012.3.26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欣赏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3.模仿写作,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感受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味、感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理解在散文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质的致密等。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纪伯伦,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诸位并肩。

二、作者简介: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另三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他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作者经历: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

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

1902年返美后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剪裁缝衣的妹妹相依为命。1908年,他得到友人资助赴巴黎学画,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

1911年他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三、学习《浪之歌》(1)听读,整体感知:

1、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2、找一下这首诗的韵脚(散文诗不严格压韵,段落间换韵): 第一节:人、近(邻韵)、分;第二节:晨、盟、中、吟、吻(多为邻韵); 第三节:拗、躁,心; 第四节:他、下。

3、思考:这首散文诗中的“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的浪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4、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划分结构)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者,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2)、品读,感悟浪的形象及作者情感

1、思考: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你印象中海浪一样吗?

前四段:浪花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相亲相爱”“海誓山盟”等等——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后三段:这三段中的海浪形象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个女性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喻意,海浪成了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2、结尾:“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终身的工作”是指什么?

我的生活是指我对海岸的爱情

我终身的工作是对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

3、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3)、小结《浪之歌》

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诗中海浪的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礁石”,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环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海岸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

四、学习《雨之歌》

(1)导入:回忆关于“雨”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2)朗读《雨之歌》 思考:这首散文诗中的 “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雨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3)、探究雨的形象

1、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

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

2、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作者借雨歌颂了什么?

雨是一位奉献者和使者,歌颂了无私的爱与奉献精神。

3、为什么“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根据第三段文意回答。下了雨,河水涨了,可以浇灌田野、花草。

4、用一句话概括1-4段的内容。雨水滋润了大地。

5、解释第六段中“吻”和“拥抱”在文中的意思。指雨水浇灌花草、树木。

6、你是怎样理解“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的?(开放题,自由理解)

7、这首散文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奉献者的赞美

这首散文诗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值得注意的是在诗中对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相应加以拟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例如第六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拟人化,如第二节“清晨的女儿”中的清晨,以及第五节“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中的死亡,可以说是运用于无形。文中的空间感依然是宽广浩大的,天上地下,雷电云雨,山河湖海,无所不至,但由于拟人手段的广泛运用,使文中的世界成为一个“人之境”。不过,直到第七节“窗户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现,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

原来,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存在,有了他们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他们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

也是因为人的存在,雨才获得了一种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平日常常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一个深邃的精神的世界。(4)、小结《浪之歌》和《雨之歌》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5)、模仿,锻练自由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当堂仿写一句)

1、仿写句式:(1)、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选一仿写,注意要有中心)范例: A、我(希望)是迷途中的一屡炊烟,是雾海中的一座灯塔,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B、我(花)是大地的女儿,是蜜蜂的母亲,是蝴蝶的情侣。

C、我(雪)是只只寻梦的蝴蝶,漫天飞舞着,以我婀娜的舞姿,装饰美丽的人间。

D、我(雪)是朵朵微笑的棉花,尽情绽放着,以我温暖的胸怀,拥抱裸露的大地。(2)、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运用拟人和并列句式)(3)、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说话只要一个中心,前后句衔接自然。)

2、练笔

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五、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六、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七、布置作业:

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

7.经济生活第10课 篇七

一、《第10放映室》的受众群体

随着资讯的不断发达, 单纯以新闻快报或电影展映等方式介绍一些简单的电影动态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 一批热爱电影的青年观众希望得到的是更加专业, 更深层次的电影文化介绍和解读。《第10放映室》的出现就正是针对这样的一个收视人群而设立的。

二、《第10放映室》的优点

1. 资料性强

由于本栏目得到了中影公司的支持, 许多外国电影将是第一次在国内电视节目中播出, 无论从黑白的老电影还是到好莱坞的大制作都在节目中有所展现, 使节目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2. 高质量的解说词

在整个节目中解说词起着贯穿主线、表达制造者意图和诠释影像画面的作用。《第10放映室》栏目在解说词上很好的把握住了“深”和“浅”的关系, 不但能用老百姓易懂的语言表达生动有趣, 又把内容诠释的深刻、专业, 且解说词与画面之间衔接十分到位, 没有拖沓和生硬的感觉。

高质量的解说词使得节目在编排上显得逻辑明晰、内容翔实, 把问题既说的明白又不失观赏性。以介绍美国悬念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映像希区柯克》一期为例, 编导将节目分为“悬念”和“符号”两个部分, 分别介绍了希区柯克在电影中的一些经典悬念设置和其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符号性标志, 如:楼梯、金发女郎、自己等等。解说词通过画面的配合层层剥茧把一个悬念大师生动地再现在观众眼前。

栏目还经常用各种电视语言来解说电影, 例如谍影重重3的第一段高潮戏就让观众对本片刮目相看。从中央情报局对卫报记者的实时跟踪监听, 到伯恩现场指挥记者在火车站逃亡, 在整个过程中, 画面角度灵活机动, 剪辑手法紧凑多变, 游刃有余地交待出这一事件的台前幕后所有人物的位移。这是格林格拉斯最得心应手的手段, 将一次行动中所有的元素, 所有单位都来个从容交待, 然后快速交叉剪辑, 给观众一种全息的监控感, 加上手持摄影带来的记实感, 令观众产生既紧张又满足的愉悦。

栏目对于一些质量不高的影片更是直言不讳的指出, 用词非常犀利凸显了电影评论节目老大哥的地位, 例如在解析电影《花花型警》的时候是这样介绍的:《花花型警》的导演马楚成曾是广告摄影师, 然后转为电影摄影师和导演, 他的主要作品有《星愿》《东京攻略》《韩城攻略》《男才女貌》等影片。马楚成曾说本片是《星愿》和《东京攻略》结合版, 不过很多观众可能会这样理解这句话, 烂片加烂片等于更烂的片。

3. 画面的二次剪辑

改版后的节目播放时间由过去的90分钟缩短为现在的45分钟一期, 虽然时间缩短了一半, 但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将影片的故事性和情节连贯表现, 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坚持的品位, 但是时间太长对剪辑的要求就相对较高, 因为如果影片的剪辑不好, 就会使整个节目显得冗长或是不知所云, 而该栏目优秀的剪辑使节目中播出的影像既简洁又完整地展现了影片的故事结构, 就如同将电影看过了一遍, 加之与解说词的完美配合更加体现节目的专业性。

三、《第10放映室》的不足

《第10放映室》栏目的成功播出, 吸引了许多热爱电影的观众, 但是在华丽的外表下, 也存在些许不足, 影响到观众对改栏目的感受。

1. 受众范围小

从受众定位来看《第10放映室》栏目针对的受众是喜欢看电影的青年观众, 有一定的知识与人文修养, 所以在受众群体方面上就显得较窄。

在受众群体方面如此的定位同时又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的, 因为收视目标群自身相比之其他目标人群就充满了巨大的差异, 比如:个人对电影会有不同类型的喜好、同一类型的电影也会存在有不同喜好的解读方式、了解电影的资讯方式是多渠道的、收视时间很难统一、职业和身份甚至年龄的差异对其收视心理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 栏目在收视人群方面就很难像其他一些栏目一样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形成一贯的风格, 而是必须不断地照顾到不同兴趣的观众。

2. 专业性已逐渐向娱乐性靠拢。

节目欣赏是一个审美主体 (观众) 和审美客体 (节目) 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电视节目制作者必须要有准确的收视人群的定位, 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艺术素养和美学趣味, 尽量使节目能符合观众的口味;反之作为审美客体的电视节目也不能消极被动去迎合观众趣味, 应该试图引导和提升观众的品位。节目选题过于狭小、局限, 为了短期的收视率而急功近利的选择, 不仅不能培养出观众对栏目的收视忠诚度, 也会遭到没有媒体责任心质疑。

3. 风格摇摆—在学术与通俗间寻找平衡

栏目虽然有高质量的解说词, 比如对《哈里波特》系列电影采用的神话原型批评模式、《回到未来》系列电影采用的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 这无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坚持品位的栏目在权威性、专业性方面不可小视的实力。而在另外一些节目中又表现出毫无知识含量的应景、纯娱乐的心态, 譬如《野蛮女友的故事》《跨越时空的爱恋》等, 在解读方面都缺乏一个主线贯穿, 成为

从编剧角度看《熙德》人物关系的设置

王泽君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本文从编剧角度论述《熙得》剧作中人物关系设置的层次性, 以及人物关系内外矛盾的尖锐性和人物关系复杂性的特点。

关键词:层次性;尖锐性;复杂性

在编写剧本的时候, 规定情境中的人物关系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人物关系设置, 是对情节有推动作用的, 有助于把一场戏写的精确。德国美学家黑格尔也有同样的论述, 他很重视人物关系。他指出剧中人物不是以个体的存在引起矛盾, 而是若干人互相通过性格和目的的矛盾引发的纠结、产生的一定关系, 才可以形成戏剧性的存在。这里所强调的特定人物关系, 是构成戏剧情境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比如说《熙德》这部剧作, 它的特定人物关系, 才让它的戏剧情境更有张力, 这样的人物关系设置也才使戏剧冲突更为明显。

现在我们从编剧的视角分析一下《熙德》的人物关系设置, 从剧作中的人物关系设置的层次性以及人物关系内外矛盾的尖锐性和人物关系复杂性的特点来逐一分析和解构。

首先, 《熙得》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面, 讲究层次感, 可以说是一种“透视法”。选取其中的一个角度观察对象, 从某点为其规定的中心进行构思创作, 接着围绕这点发散开来去刻画剧中人物关系的远近大小、上下左右, 这一特定中心就是焦点。此剧中的人物关系设置讲究错落有致、网状辐射。从尊严上讲, 罗狄克应该为父报仇, 从伦理上看, 施曼娜不应该喜欢杀死她父亲的

简单的影片片断堆砌, 让人有一种风格不定的感觉。

4. 选题范围窄

《第10放映室》已经开始不断探索节目的系列化特色, 从06年开始在几个国家法定长假连续推出“电影过年”、“电影过节”等系列节目, 通过七期节目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不同侧面的文化解读, 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除此之外还制作了以介绍英国环保为主题的《看得见风景的英国》、以魔幻电影文化整合为主题的《东西方魔幻电影异同》、以香港电影歌曲为主题的《香港电影歌曲-辉煌二十载》以及介绍黄飞鸿系列电影的《仁者无敌-黄飞鸿》等, 这些专题系列的制作, 使节目能从更多的纬度阐释电影中所蕴含的文化。

但我们从中还能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节目选择的范围似乎变得越来越狭小, 其中香港和好莱坞的电影占据了绝大部分, 而大陆、台湾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所占比例很小, 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如此狭小范围的下, 系列节目的多角度阐释势必会带来节目中所介绍影片的重复性增大, 一部影片观众可能就会在一个系列节目中, 甚至不同系列的节目看到多次, 这样自然会造成观众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下降。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 可是对影像的新鲜感恰恰就是电视传播所追求的, 因此新鲜感的缺失必然带来的是观众对栏目兴趣的减弱。

5. 即时性差

由于每一期的《第10放映室》都是有主题的, 所以要想总结仇敌, 从情感上说, 罗狄克和施曼娜原先本来就是恋人的关系, 很难割舍。再加上后来罗狄克御寇为国的英雄举措, 更让施曼娜欲恨不能, 欲爱不能, 也让公主对狄德罗更有倾心之爱慕。

《熙德》人物关系布局中的焦点, 不是我们认为的施曼娜, 而是牵动全局的罗狄克。正是由于罗狄克的“英勇男儿的伟大气魄”, 还有罗狄克为父报仇的决心不能改变、动摇, 不致于丧失他的荣誉, 因此最后只能以杀死父亲的仇敌——施曼娜的父亲为果, 这也让施曼娜更加对他一往而情深, 坠入情网;而施曼娜又是他的恋人, 罗狄克的仇报了, 可是施曼娜陷入了爱与恨的痛苦, 公主也卷入矛盾漩涡。现在以罗狄克为焦点, 从他这里发散开来去看其它人物关系。施曼娜是他喜欢的恋人, 但他又是杀死她父亲的罪人;唐高迈斯是他恋人施曼娜的父亲, 又成了他的刀下鬼;罗狄克是被公主暗恋的对象, 他也是唐桑士痛恨的仇敌。再从施曼娜的角度来辐射其他人物关系, 罗狄克是她的恋人, 可后来又偏偏成了她的杀父仇人;唐杰葛是罗狄克的父亲, 又是施曼娜的仇人;公主是施曼娜的闺蜜, 可是公主心里也爱着罗狄克, 是施曼娜的情敌;唐桑士虽然是施曼娜的朋友, 可又是她不喜欢的庸人类型;国王是她伸冤的靠山, 后来又成为施曼娜婚配的月老。从公主为轴去看其它人物, 她在外是国王女儿的身份, 内在又不是王室嫡亲血统;罗狄克是她内心爱着的对象, 但又不得不痛苦地将罗狄克介绍给好友施曼娜。唐桑士深爱着施曼娜, 才要与罗狄克生死决斗, 唐桑士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基本冲突的发展, 激化了这种有趣的纠缠。这种复杂的纠葛, 这种纷

出这个主题的电影就显得比较困难, 电影的即时性就容易出现缺失, 正在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很难第一时间被观众所知晓, 所以显现出即时性较差。

《第10放映室》通过一期期节目为我们呈现出他们不懈的努力, 无论是阳春白雪的大师作品还是老少咸宜的商业大片, 我们都能感到编导们对银幕魅力的热爱, 传播电影文化赤诚, 虽然节目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但作为一个正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新栏目, 我们有理由期待《第10放映室》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蒋好书.电影评论的危机—以美国电影评论史为例[J].电影艺术.2009

[2]孙绍谊.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问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

[4]周剑云.本刊之使命[J].明星特刊 (《最后之良心》号) , 1925

[5]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第10课 元朝的统一[教案 篇八

第10课 元朝的统一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的巨大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卡尔森也说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行为,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新课改也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本着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根据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及对中国历史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初中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认知水平还比较浅显,不过他们对于形象直观的历史内容却很感兴趣,再加上本人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因此,我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占有充分的不同层次的直观形象的图文资料,给所有的学生有都有表现的机会。从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了解元朝的历史,然后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实现“青年从学校毕业时,应当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单纯掌握一些技能的机器”的现代教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统一全国.文天祥抗元,慷慨就义。元朝民族分化政策、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的基本情况。

2、了解大都商业大都市的地位、《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谈谈对成吉思汗的看法。

2、如何看待元朝统一的进步性与文天祥抗元的高风亮节。

3、分析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与后果。

4、识读《元朝疆域图》,指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和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

5、通过组织学生回顾、讨论西藏和台湾问题,联系我国针对当前两大热点问题的政策,说明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根据世界地图,寻找马可•波罗陆来海去的路线,并进一步认识元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了解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中,作出了历史贡献。

2、通过学习,明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3、通过了解,认识南宋以及文天祥为代表的抗元斗争,体现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这种气节和精神应该继承和发扬。

教材分析

少数民族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而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有重大影响。元朝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政权,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三百多年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历史的进步。它所开创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着空前辽阔的疆域,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元、明、清三朝长达600多年的统一王朝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疆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外,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以及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也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难点: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教学中的难点。

重点分析

元朝统一全国,它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学习这一内容使学生认识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进一步认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统治的 需要。因此,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的建立,巩固了中央集权,能够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行省制度被后来的明清所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的关系的认识。这表面上是自相矛盾的,既要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去认识元朝的统一,又要体会和学习文天祥身上体现的崇高气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学生理解有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元朝统一全国:利用FLASH动画效果介绍蒙古(元)统一全国的经过。注意区分元朝建立、南宋灭亡和元朝统一的不同时间。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几个由大分裂后重新走向统一的朝代。元统一的意义在分析文天祥抗元时一并介绍。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行省制度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结合元朝疆域地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指出台湾和西藏地区所在地,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

关于“民族融合”,教材介绍的比较充分,不必补充过多内容,指导学生讨论后归纳总结元朝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教师最后指出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融合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突破方案

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的进步,而文天祥面对元军的进攻,组织军队抗元,表现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崇高气节,无疑是正义的。学生该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概括,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最后,教师指出认识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请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和运用。

另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薄弱,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课本中涉及的一些理论性的问题如“蒙古政权在国内进行的统一战争和西征的战争的性质区别”、“文天祥是否是民族英雄”、“元朝社会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等问题我都准备一笔带过或者不提,因为这不但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而且大多数的学生也听不明白。

教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精神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资料,再通过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着“快乐历史,快乐课堂”的宗旨,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如讨论等,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享受上课的过程,学习基础的历史知识,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法如下: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成吉思汗对蒙古族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与元统一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认识到台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学法指导

首先,课前指导学生收集一些资料,比如,通过语文老师收集到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并了解其大致的内容;通过图书或网络收集成吉思汗和文天祥抗元的有关资料;通过政治老师了解当今时政的有关西藏、台湾、民族政策等热点问题;通过地理老师,了解如何绘制地图,以及元朝疆域和今天中国疆域的不同。

其次,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所占有的资料,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最后归纳、总结,从而增强对教材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带着几个问题预习课文,比如,元朝的统一有何意义、怎样评价文天祥抗元,你怎样看待元朝的民族政策等。

2、布置学生分组收集有关元朝的历史资料。比如:成吉思汗、文天祥抗元、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

3、准备德德玛的歌曲MV《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4、制作课件《元朝的统一》

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板书和资料,利用教学投影片展示图片。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和问题教学法的交叉使用。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欣赏德德玛的歌曲MV《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蒙古族)提到蒙古族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草原、羊群、蒙古包„„)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时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他们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对第10课《元朝的统一》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学习新课:

幻灯片显示: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引出“成吉思汗”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铁木真统一蒙古及建立政权

蒙古族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一带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被称为“毡帐中的百姓”,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12世纪,蒙古各部落与邻近各民族经济联系加强,促进了蒙古各部的社会发展。但是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铁木真,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统一蒙古各部,并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乱的局面,并摆脱金国的压迫和奴役,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蒙古大汗国的扩张及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蒙古帝国三次西征,席卷延伸至欧洲,成为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空前帝国,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通行无阻的商道,使当时的人对世界有了更新的了解。

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以图建立统一而强大的政权,然而在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他的宏图大业就由他的孙子来完成。

幻灯片显示:图片“成吉思汗召开军事会议”

说一说:你能否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谈谈毛泽东评价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最后教师点评)

3、正确评价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使蒙古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二、元朝建立和统一

1、元朝统一过程 首先学生叙述,然后教师拿出展示幻灯片:(1)①灭西夏、金,并逐渐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②忽必烈继承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③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南宋灭亡,统一全国。

(2)民族征服战争。如金灭辽、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元灭南宋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3)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秦汉、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统一南北朝、元朝建国。不错,总共4次,这些史实阐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

⑷迁都大都后,元朝统治中心完全转移到中原,大都成为元朝政治,文化中心。以后,明清两代的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都城。一直持续到今天,影响深远。

幻灯片显示:议一议:元朝的统一有何意义?然后教师总结:

2、元朝统一意义

①结束分裂局面,奠定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⑤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及向封建社会转化

幻灯片显示:

3、文天祥抗元

学生讲述文天祥抗元的故事,教师补充点评,并展示幻灯片: 文天祥的诗歌《过零丁洋》及讨论题:“有人认为文天祥是愚忠,有人认为他不识时务。假如你是当时的文天祥,你可能会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总结:

①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②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④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幻灯片显示: 6

4、元朝的社会经济

⑴、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重视发展农业。②商业繁荣,大都繁荣。③中外交往频繁。幻灯片显示:元大都及马可·波罗图片(2)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元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大都作为首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国内最大商业城市和闻名世界的经济中心。不论从海道、运河还是从陆路都可以把大量商品运进大都。同时,来自亚、非、欧各国的商人和使节络绎不绝,中外交往频繁。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曾经来中国居住了几十年,游历了许多地方,后来他回国后把他在中国和亚洲的所见所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记》,在书中描写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元朝民族关系

1、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

幻灯片显示: 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的图表

幻灯片显示:议一议:元朝为什么实行民族分化政策?这样做有什么弊端? 学生先讨论回答,然后教师总结 幻灯片显示:元时期全图

2、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管辖

(1)目的: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2)内容 ①中央:中书省:大都及其附近地区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山西、山东、内蒙的地区,元政府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宣政院(健全中央机构,管理宗教与西藏事务)

②地方:行省制度: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作为一种军、政、司合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其长官在中书省的直接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司法权。最北行省是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

元政府在福建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求(台湾)。今西藏地区,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自元朝后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区。

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无耻的。(3)作用

①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

②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族融合

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元朝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⑴表现:①民族迁徙双项流动。汉人外迁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内迁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②汉族扩大,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汉化;③回族开始形成。④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回族是我国回回族的简称。唐朝以来,有不少定居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13世纪初,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阿拉伯人、波斯人来到中原,散居于我国各地,他们在元代的官方文书中被称为“回回”。他们同汉人、蒙古人、畏吾儿人等互相杂居,互相通婚,经过长期融合发展,到元朝末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具备了一个民族的雏型。明朝建立后,逐渐融合成为回族。

幻灯片显示: 巩固练习: 1.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在:()A.1206年 B.1271年 C.1276年 D.1279年 2.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A.建立蒙古政权 D.定国号为元 C灭亡金政权 D.结束南宋的统治 3.我国现在通行的省级行政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幻灯片显示: 小结

课后作业:畅想天地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幻灯片显示:歌曲《蒙古人》欣赏

板书设计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铁木真统一蒙古及建立政权

2、蒙古大汗国的扩张及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3、正确评价成吉思汗

二、元朝建立和统一

1、元朝统一过程

2、元朝统一意义

3、文天祥抗元

4、元朝的社会经济

三、元朝民族关系

1、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

2、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管辖

(1)目的(2)内容①中央:中书省②地方:行省制度(3)作用3.民族融合

附件:教后记

2009-3-23

教后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通过反思,可以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反思不仅可以“照亮别人”更会“完善自己”,因此教后进行及时的反思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元朝统一这一课叙述的是宋亡元兴,有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单纯说人记事虽可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但对于感情外露、思维活跃的一班学生来说,还可适当提高。本人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评价”,用“评价”,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以学定教”的师生和谐互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基本上能较好地完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上完本节课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有如下几方面:

1、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无论是在评价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等历史人物,还是在归纳描述元朝统一后的措施,均是由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整合资料表述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避免了只有部分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的不足。

2、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及提高

比如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文天祥是不识时务还是民族英雄” 的小辩论题,从学生收集的资料及表达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某些错误。但是他们只是刚走进中学校门的、十二三岁的孩子,所以当我们运用发展性评价体系进行评论时,不能不对他们的努力和收获感到欣慰。又比如,课前布置学生写作业:假如你是马可•波罗,请你给远方的威尼斯亲人描述一下你在元朝大都的所见所闻。学生不但要收集有关资料,而且要通力合作,思考、设计,由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在讲到行省制度时,结合我们今天的安徽省属于元朝的哪个行省。并且从分析史实中教育学生: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4、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巧妙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合起来

利用FLASH动画效果和幻灯片,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9.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10课 篇九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10课)

第 13 周 星期 三 年 11 月 24 日 教学内容 第10课 欣赏《春节序曲》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感受和表现中国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能力。 重 点 欣赏、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 难 点 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 关 键 认识、学会用打击乐器 教 具 多媒体课件、锣、大鼓、钹和小鼓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欣赏《春节序曲》(20分钟) 1、 听着《春节序曲》的音乐进教室,感受春节的气氛。(5分钟) 2、 教室: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的那个乐曲,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啊?热闹,欢快(5分钟) 3、 向同学们介绍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3分钟) 4、 请同学们说说,春节的时候你们都怎么过呀?(3分钟) 5、 再次欣赏《春节序曲》,请同学们说说,你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6分钟) 二、 欣赏《东北秧歌歌曲》 1、 同学们,当全国人民都在热热闹闹过新年的时候,我们也去看看东北人民是怎么样过春节的。介绍在东北过春节的一些风俗民情。(2分钟) 2、 欣赏《东北秧歌歌舞》,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从歌曲中都听到什么乐器的声音。(5分钟) 3、 介绍锣、鼓、镲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先用口练简单的锣鼓经,再到击掌练习简单的锣鼓经。(5分钟) 4、 请三个小朋友在锣、鼓、镲上,把大家说的锣鼓经敲出。(3分钟) 5、 播放《东北秧歌歌曲》,教师带领同学走简单的秧歌步,小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每一句的结尾伴奏。(5分钟) 三、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学生对于节日的热爱表现得尤为突出,听到熟悉的音乐和欢快的旋律都会让孩子们显得格外的兴奋,所以在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课堂纪律的掌控,能放得开也要能收得紧。 第 14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29日 教学内容 《行花街》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而自信地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 重 点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 难 点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方言歌曲 关 键 唱准方言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10分钟) 1、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春节的热闹气氛,还体验了一次东北人民扭起大秧歌,热闹过大年的气氛。今天啊,我就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年是怎样过的。(2分钟) 2、 比较一下北方人过春节和广东人过春节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说说,在广东过春节一般都要做些什么呢?(4分钟) 3、 教师介绍:广东是中国的南方,气候温暖。春节期间春意盎然,鲜花盛开。因此“逛花市”是广东人过春节独特的节日活动。人们都会在花市开放时,全家老小到花市去购买自己喜欢的华式品种,装点家庭,营造节日的气氛。(4分钟) 二、 学习演唱歌曲《行花街》。 1、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花市上都有些什么好看的花呢~~~ (1分钟) 2、 聆听歌曲《行花街》,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用粤语演唱的。(4分钟) 3、 对歌词中的生僻字词进行逐句的解释。(5分钟) 呢――这; 个――那; 睇唔晒――看不够; 拣唔晒――挑不完。 4、 教师带领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歌词。(5分钟) 5、 用普通话教唱歌曲。(8分钟) 6、 会说粤语的学生,尝试着领着大家用粤语来演唱歌曲。(4分钟) 7、 邀请同学边唱边表演行花街逛花市的场景,感受广东行花街的风土人情。(8分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这是一首广东方言歌曲,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但是大部分外地学生学广东方言比较困难。 第 14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2 月 1 日 教学内容 儿童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 在音乐律动的陪伴下,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二: 学会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重 点 学会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难 点 如何通过音乐律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同学之间的团结精神。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二、 简单的进行教唱歌曲,可以在教唱的过程中,配合音乐进行拍手律动。 三、 集体舞的编排: 组合动作(每小结2拍) 双圈,女孩在外圈,男孩子在内圈面对逆时针方向准备。 前奏的后4拍:5-6男孩向女孩伸出右手做邀请的手 势;7-8女孩把左手搭在男孩的手上。 (1)1-4男孩模仿小熊走步4次,女孩后跳踢步8次;55-二人对面都向右横迈1步;6-左脚在右脚旁跺地1下,同时双手在右耳旁拍1下;7-8反面。 (2)1、8动作同上。 (3)1-6女孩拍手跑跳步6次,男孩模仿小熊步伐6步, 同时逆时针方向里、外圈换位置;7-8对面行礼。 (4)1-6动作同换回原来位置后再换人;7-8二人行礼。 继续与另外的小朋友跳舞。 四、全体同学边唱歌曲边进行集体舞表演。 教 学 后 记 全班性的集体舞表演,在整个学期的课程安排中,这是第一次,所以小朋友们显得格外的感兴趣,学起来也非常认真,但是由此带来的是课堂上也显得特别的热闹,在课堂常规管理上,应该下重功夫,既能给孩子们带来喜欢的课程,也要维持好课堂纪律。 (15―18周是期末测试,“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排练时间)

10.经济生活第10课 篇十

优势一系统启动时的瞬时接通体系结构

使用片内闪存, MAX 10 FPGA可在不到10 ms内完成配置, 使得MAX 10 FPGA成为系统电路板上最先工作的器件, 控制其他电路板元器件的启动。

优势二双配置保证了失效安全更新

集成在MAX 10 FPGA中的片内闪存支持双配置, 在一个芯片中实现两个FPGA设计。利用双配置功能, 器件可以完成失效安全更新, 一个闪存模块指定用于更新镜像, 而另一个模块保留用于“安全”工厂镜像。通过这一功能, 能够更快的部署系统, 降低了维护成本, 运行生命周期更长。

优势三模拟模块用于系统监视

MAX 10 FPGA集成的模拟模块包括ADC以及温度检测二极管。利用集成模拟功能, MAX 10 FPGA可以用在需要系统监视的应用中, 例如温度控制和触摸屏人机接口控制等。集成模拟模块降低了电路板复杂度, 减小了延时, 实现了更灵活的采样排序, 包括双通道同时采样等。

优势四Nios II嵌入式处理器用于系统控制

上一篇: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年终总结下一篇:美术入门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