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2024-09-08

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9篇)

1.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篇一

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2015年)

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10年~2015年。

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1998年《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已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10余年来,生猪屠宰行业发生了以下积极变化:

(一)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随着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的落实,县级以上城市猪肉供应已基本上来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包括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

场点,下同),乡镇进点屠宰率近95%,私屠滥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食用猪肉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明显减少。

(二)行业技术水平升级加快。全国机械化屠宰厂(场)已达到3000余家,较实行定点屠宰制度前增加了10倍,部分定点屠宰企业的生产装备、工艺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开始显现。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2205家,约占全国定点屠宰企业总数的10%,年屠宰量已占全部定点屠宰量的68%;一些屠宰加工企业开始实行品牌化经营,全国已有肉类注册商标500多个。

(四)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基本形成。破除地区市场封锁取得进展,一些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已在全国或较广区域内配置生产资源,依托自身质量、品牌和规模优势,运用先进流通方式拓展销售市场,品牌肉连锁店、专卖店、冷链运输快速发展,优质猪肉产品已部分实现跨区域流通。

(五)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配套办法已颁布实施;屠宰相关标准进一步健全,对定点屠宰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起到规制和引导作用。

(六)屠宰执法体系初步形成。大部分省、区、市、县成立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机构,全国已有2000多支专(兼)职生猪屠宰执法队伍,生猪屠宰监管力量得到加强。

当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能总量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偏低;相当一部分定点屠宰企业设备设施简陋,未达到相关标准,屠宰操作规范和检验检疫制度尚未落实;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产品形态同质化、忽视品牌建设的现象仍很普遍,恶性竞争严重;屠宰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屠宰技术人员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猪屠宰执法在人员、经费、装备和检测能力等方面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对猪肉质量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也对生猪屠宰行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生猪养殖方式、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极大改观,同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全社会对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的关切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对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布局,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切实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布局、减控总量、升级改造、规范经营为着力点,推动屠宰行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定点屠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提升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

(二)基本原则。

1.严格标准,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条件和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推行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强化定点屠宰企业履行出厂肉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提高肉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2.大力减控总量,优化行业布局。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和周边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屠宰加工能力、市场消费能力、交通状况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压缩过剩屠宰产能,推动兼并重组,促进城乡、产区销区和东中西部的合理布局,遏制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3.实施分级管理,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定点屠宰厂(场)的设备设施、卫生安全条件、工艺流程、管理水平和屠宰规模等标准,对定点屠宰厂(场)实行分级管理,鼓励等级高的定点屠宰厂(场)实施品牌化战略,开展跨区域经营,提高冷链配送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4.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依法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严格禁止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肉品跨区域流通,清理并废止阻碍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跨区域经营的有关政策措施。

(三)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规划纲要,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具体目标如下:

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到2015年,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包括生猪养殖基地县、调出大县,下同)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其屠宰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步提升;实行品牌化经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适度增长。

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到2015年,定点屠宰厂(场)的待宰间、急宰间、厂房、屠宰设备、预冷间以及工艺流程等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建立并使用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制度,配备资质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设备;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生猪进厂(场)检查登记、无害化处理、质量追溯、缺陷产品召回、运输工具使用、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屠宰技术人员、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下同)均经过专业培训,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均取得执业资格证书。

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初步改变我国猪肉产品白条肉多、分割肉少;热鲜肉多、冷鲜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以及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到2013年,争取县城以上城区猪肉小包装销售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至15%,冷鲜肉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上述比例分别达到20%和30%左右。

4.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到2015年,培育一批以大中城市为重点销售范围的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定点屠宰厂(场)通过连锁店、专卖店等渠道销售的猪肉产品比例明显提升;一批猪肉产品批发市场的低温仓储设施得到改造和提升;跨区域销售的定

点屠宰厂(场)全部配置与流通范围相适应的冷链设施、运输车辆。

5.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设置的小型屠宰场点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符合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私屠滥宰现象明显减少,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三、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设置规划,优化行业布局。

各地要以保障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为宗旨,抓紧制(修)订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并报商务部备案。新规划要把握好以下重点:

1.严格控制定点屠宰厂(场)数量。原则上,直辖市和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城区要少于4家,其他地级以上城市城区要少于2家。县(市)全境设1家,有条件的地方可不设屠宰厂(场)。西部地区和其它欠发达地区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置数量也要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要求严格把握。

2.下列地区不得设置定点屠宰企业:污染源、供水水源地、自来水取水口和密集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易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所在地区或场所。其他有关法规和标准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鼓励在生猪主产区设立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鼓励在主销区发展具有分割、配送功能的肉品加工配送企业;鼓励在确保产能减量大于增量的前提下,关闭中小型屠宰厂(场)及小型屠宰场点,设置大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二)严格执行标准,实施分类管理。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关于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商秩发[2009]437号)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审核换证工作。要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八条和《生猪屠宰管理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及相关标准,逐一审核本地定点屠宰企业,对符合设置规划,达到条件和标准的,确定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供应城区的未达到定点标准的定点屠宰企业,在确保卫生和质量安全前提下,应限期整改,整改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整改期结束仍无法达到定点标准的,报请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被关闭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及其他善后工作由各地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妥善处理。对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的小型屠

宰场点,各地要根据实际制订管理办法,在严格监管,严把基本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条件、检疫条件的前提下予以审批,其生产的猪肉产品只能在当地供应。

(三)加快行业升级改造,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对符合定点屠宰设置规划,达到定点条件和标准的定点屠宰厂(场),要推动其在屠宰加工、肉品品质检验、冷链设施、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严格执行屠宰操作和同步检验等制度;要督促其建立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鼓励其采用能满足卫生和质量安全要求的先进工艺,通过ISO9000管理体系等认证。

(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鼓励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扩张。要重点加大城市及其周边定点屠宰企业的整合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集中合并。积极支持、引导撤并的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融入大型屠宰企业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等供应链管理体系,转为其购销网点和分割配送点,妥善解决当地农民散养猪的收购和肉品供应问题。

(五)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主品牌。

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采用“厂场挂钩”、订单生产以及建设生猪养殖基地等方式,扩大协议养殖或自养生猪规模;支持屠宰加工、肉类配送企业发展肉品分割配送中心,配置冷链设施,创建鲜肉品牌,扩张品牌肉连锁销售网络。加强对代宰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代宰行为,引导代宰企业向自营和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

(六)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清洁生产。

加强对现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环境治理,依法关闭或迁出位于饮用水源地、密集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地带的企业;对新建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严格落实环保标准;要求并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立排污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倡导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屠宰生产方式,推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沼气工程,发展循环经济。

(七)提倡科学消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倡导食用冷鲜肉和小包装分割肉,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喜食热鲜肉和白条肉消费习惯。支持定点屠宰厂(场)建立冷却间和分割车间,配备冷链物流设施,扩大冷鲜肉和分割肉生产规模。要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猪肉加工及副产品处

理上积极落实“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方针,支持定点屠宰企业大力发展肉品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逐步解决肉类产品同质化、经营粗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等问题。

(八)建设诚信体系,推动屠宰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督促屠宰加工企业加强自律,发动企业踊跃参与诚信经营创建活动。推动部门间信息沟通,形成生猪产业链上完整的信用信息记录,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推动屠宰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推行信用分类管理,建立全国定点屠宰企业违法违规信息的收集、信用评价和发布制度以及违规退出机制。

(九)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借鉴成熟的国际标准和动物福利新理念,为我国屠宰加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条件。鼓励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到国外建厂,以及通过控股、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逐步消除各种贸易壁垒,鼓励、支持先进屠宰加工企业,获取肉品出口资格,发展出口业务,提升我国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标准和制度建设。

抓紧出台《畜禽屠宰检验规程》等标准,修订完善已有标准,将部分涉及肉品质量安全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升级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依据《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订《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和《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将定点屠宰厂(场)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标志着企业技术、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越高,肉品可能的流通范围也越大,实现促进先进企业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企业的目标。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运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组织开展试点,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屠宰行业监管技术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支持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发展冷链和跨区域销售网络;支持少数民族和边远落后地区的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精神和国务院建设“放心肉”服务体系要求,向政府财政申请专项配套资金,在落实好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同时,结合各自实际,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升级改

造,加强检验检疫能力建设,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因优化布局关闭的屠宰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三)维护行业公平竞争。

坚持营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肉品流通环境。各地不得限制外地经检疫和检验合格的猪肉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对跨区域销售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要求其配备与销售范围相适应、符合肉品保鲜卫生所需温度条件的储存、运输和装卸容器、工具和设备。严格禁止小型屠宰场点跨行政区域销售猪肉产品的行为。依法清理阻碍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的各种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促进机械化生猪屠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重组。

(四)建立健全屠宰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生猪屠宰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整合、充实、加强商务系统的执法力量,落实执法人员编制、装备和工作经费。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监管技术平台,加强对定点屠宰厂的监管,实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形成对有问题肉品从零售、批发、屠宰到养殖层层追根溯源的能力。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监督其依法生产、诚信经营。开展对屠宰管理和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

执法水平。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文书,建立执法责任制,落实失、渎职责任追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加强执法档案管理。严格把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界限,做好涉嫌犯罪案件向司法部门的移送工作。

(五)强化地方政府职责和部门、地区间的协调配合。

各地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本规划纲要实施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屠宰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工业、财政、环境保护、农业、卫生、税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物价等部门的沟通,研究制订进一步促进屠宰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猪肉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的协同机制。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在养殖基地建立生猪质量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养殖环境、疫病防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病死猪处理等方面的信息,延伸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链条。建立地区间、部门间的执法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

积极向广大消费者宣传肉品科学消费常识,增强其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意识和品牌消费意识;大力向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肉品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其守法经营意识;广泛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制订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实行执业资格认定制度,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依托教育、科研单位,培养从事肉类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

(七)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并支持各级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行业诚信体系、破除行业陋规、沟通行业信息、培育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国际交流、推广先进技术、组织专业培训、标准拟定和宣传贯彻等方面开展工作。各级行业协会和有关中介组织要积极提出工作建议,配合政府做好定点设置规划的制订和执行工作;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求会员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自觉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履行社会责任,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

五、规划纲要的实施

本规划纲要是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统筹规划,精心部署,分步达标,搞好综合协调,确保取得实效。要认真做好工作衔接,按照本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结合当地实际,于2010年4月底前制定(修订)并印发实施方案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各地设置规划要明确相应指标和要求,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落实压缩定点屠宰企业数量的任务。地方制定的实施方案、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应及时报送商务部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场秩序司)。

2.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篇二

答: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猪肉占整个肉类产量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4%左右, 是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 是我国城乡居民不可或缺的“菜篮子”产品。长期以来, 我国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发展生猪生产, 对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推进, 生产方式加快转变,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需求。当前, 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 新旧矛盾交织叠加, 问题越发凸显。一是环境压力加大。生猪养殖粪便污染、种养脱节等问题日益突出。二是资源约束趋紧。土地资源短缺成为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蛋白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三是国际竞争加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生猪养殖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母猪生产力水平较低, 生产成本较高, 没有竞争优势, 猪肉进口的压力加大。四是疫病隐患凸显。我国生猪疫病流行状况复杂, 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给生猪生产发展带来隐患。五是市场波动加深。最近一轮猪周期和禁养限养叠加, 产能下调、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总的来看, 当前生猪养殖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制约条件增加, 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一些地方和养殖场户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 发布《规划》, 对破解制约当前生猪生产发展的难点问题, 加快推进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 逐步熨平“猪周期”, 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

问:《规划》提出到2020年猪肉产量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稳定略增, 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2%, 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75%等。请问农业部将如何保障“十三五”生猪生产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答:《规划》在总结“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猪生产发展成就、分析今后一个时期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 提出“十三五”期间的总体思路, 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明确调结构、转方式两大抓手, 推进种植、养殖和屠宰加工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突出现代种业、标准化养殖、质量安全和疫病防控四个关键环节, 确立“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生态”五大目标。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转变方式, 提质增效;优化布局, 绿色发展;龙头带动, 产业融合;消费引领, 政策支持。具体目标是, 到2020年猪肉产量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稳定略增, 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2%, 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75%等。

《规划》综合考虑各地生产发展基础、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 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个区域。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重点提出了八项任务:一是建设现代生猪种业, 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推进企业集团育种和联合育种。二是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 开发环保型饲料产品, 培育兽药产业集团, 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三是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提高规模养殖场自动化装备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 调整优化养殖区域布局, 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五是加强生猪屠宰管理, 以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为主攻方向, 促进屠宰行业结构调整。六是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七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八是强化生猪疫病防控。

问:在全国上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 作为第一个生猪专项《规划》, 与以往的相关规划相比, 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经营理念和区域布局等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答:我们在编制过程中, 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既立足于新常态的大背景, 又着眼于生猪生产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 注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规划》主要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发展目标上, 更加注重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的有机统一。《规划》在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生态”的总体目标, 具体发展目标把总量目标、规模化发展水平和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步推进。二是在发展方式上, 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和可持续。《规划》立足推进生猪生产转型升级, 明确提出发展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种业等措施, 提高饲料转化率、母猪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实现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三是在经营理念上, 更加注重全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了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基本思想, 各区域发展重点把种植、养殖和屠宰加工三个环节给合起来通盘谋划, 主要任务统筹考虑种业、饲料兽药、屠宰加工到产业化经营各环节。四是在区域布局上, 更加注重发挥优势。《规划》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现状, 在评估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 通过区域优势互补, 把全国划分为四大区域, 重点发展区是传统主产区, 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约束发展区环境压力大, 要控制总量, 优化布局, 提高粪便综合利用水平;潜力增长区资源优势明显, 要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适度发展区要突出区域特色, 发展地方特色生猪产业。

问:近年来, 生猪价格经历几轮大的波动, 《规划》在熨平“猪周期”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规划》主要从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入手, 坚持政府调节和市场调控相结合, 实现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一是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规模化水平提高了, 保障稳定供给的产业基础就稳固了, 同时可更好地避免散养户发展的盲目性, 减少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规划》从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大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支持规模养殖发展。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发展农民营销合作组织等途径,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提高组织化程度, 促进产销衔接。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生猪市场、屠宰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强化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分析, 发布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信息。加强形势分析研判,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引导养殖场户科学调整生产结构, 稳定市场心理预期。四是推动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 降低生猪养殖风险, 稳定养殖收益。

问:生猪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规划》在绿色发展上有哪些新的考虑?

答:《规划》总的考虑是,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在补短板上下功夫, 统筹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 在生产发展中同时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一是优化区域布局。以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 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个区域, 其中, 把京津沪地区和南方水网地区11个省市划入约束发展区, 明确提出保持总量稳定, 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实现合理承载, 推动绿色发展。二是深化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在推行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 创建内容更加突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2016年计划在南方水网地区创建100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三是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以生猪大县为重点, 通过对工作机制、责任落实、发展模式、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和技术支撑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 整县推进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完善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政策, 落实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项目, 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五是完善种养循环机制。总结推广经济适用粪便综合利用模式, 积极探索PPP (政企合作模式) 运行机制, 打通粪便还田利用通道, 促进有机肥就地就近综合利用。

问:在加快生猪种业发展方面, 《规划》有哪些新的措施?

答:《规划》把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作为首要任务, 具体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推进种猪联合育种。继续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为重点, 推进企业集团育种与联合育种。二是打造华系种猪品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突出“杜、长、大”品种的本土化选育, 着力提升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性能, 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三是强化种猪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以种猪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为基础, 以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遗传评估中心为载体, 构建种猪质量评价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 推进种猪优质优价。四是促进地方品种保护与开发。以国家级保护品种为重点, 建立资源动态监测机制, 促进地方品种资源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和良种补贴等政策项目的基础上, 《规划》明确提出了支持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问:为什么要推进养殖屠宰相结合, 合理调整生猪屠宰产业布局?

答:生猪屠宰是生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屠宰企业布局与生猪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规划》提出要根据生猪养殖产业区域优势, 合理调整优化屠宰企业布局, 积极推进养殖屠宰结合;推进“就近屠宰、冷链配送”的经营方式,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篇三

(2016.9-2020.8)

一、学校概况

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位于扎鲁特旗东部,背靠巍峨的黄花山,前面是坦荡如砥的大草原,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始建于1959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占地面积85000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一所中心幼儿园,在校学生500余人,住宿生287人。教职工125 人,教师的专业合格率100%。

自2010年校安工程以来,乌额格其牧场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逐年的改善,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2015年学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的检阅,以此翻开了乌额格其牧场学校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始终遵循“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以李森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反复思辨,在传统中继承和突破,提出了以“争创全旗农村牧区一流学校,造就未来高素质合格小公民”的办学目标和“知感恩、讲节俭、学知识、懂礼仪”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为学生体验健康成长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的办学理念。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办学优势

1、学校的校园环境明显改观,尤其是硬件建设得到全面的改善,教学设备齐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得到全面的应用。

2.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项制度完备科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的不断发展。

2.有爱岗敬业、善思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有本事,能创新,做实事,干成事。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中青年教师思维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3.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在全旗的抽测考试中成绩优秀。

4.办学特色逐步凸现。学校的常规管理和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剪纸和各类兴趣班等特色项目成果初显。

(二)存在问题

1.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

2、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和基本功水平还有待提升。3.学校的办学特色虽已形成,但还不够鲜明,特色项目不特别强。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思想,培养“知感恩、讲节俭、会学习、懂礼仪”全面发展的学生,造就素质过硬、敬业爱生、善思创新、积极乐观的教师,建设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和谐发展的学校。

(二)主要目标

(1)学校目标:办成一所“轻负担、有特色、高质量、有内涵”的小学。

(2)学生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开发。努力使每一名学生“知感恩、讲节俭、会学习、懂礼仪”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党政班子争创一流。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教师具有正确的新课程理念思想的教育观念,“树师风、修师德、铸师魂”的师德师风活动有成效,全体教师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更新教法、刻苦钻研、团队合作等方面有大幅提高。

(4)“四化”(净化、绿化、香化、美化)建设目标:

继续加快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建设的步伐。按照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努力使我校尽快成为“四化”达标的“美丽校园”。

四、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定位

办学理念: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 办学宗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

办学目标:力争把学校打造成教学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科学、规范,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教师敬业乐教,教育水平一流的学校。

五年内打造“高质量,有特色、深内涵”的特色品牌学校,成为全旗具有竞争力的一所小学。

办学思路:抓德育,以”学知识、知感恩、懂礼仪、讲节俭”为主题,创“文明校园”;抓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主体,创“人文校园”;抓课改,以尝试教学理论下的“四环六步”教学模式为抓手,创“快乐校园”;抓管理,以在常规管理中的的创新和发展为重点,创“和谐校园”;抓安防,以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安全为关键,创“平安学校”。

校训:做人求真、做事求勤:思维创新,目标求高。教风: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生为本,润物无声。学风:自主合作,乐学善思,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围绕办学目标,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抓手,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夯实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平安、稳定,质量优良的校园;积极创建高质量、深内涵的现代化美丽校园。

(二)办学规模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办学规模。坚持依法办学,规范12个教学班,学生约400人左右,全面实施小班化的“四环六步”教学模式。

1)抓好常规管理这一传统特色的建设。争创旗级“教学先进

校”。

2)加强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确保在对学生的校本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继续完善和修订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优秀的道德素质的养成。

3)继续以剪纸、绘画、足球等为我校的特色教育,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和学习。40周岁以下教师人人参加新课程理念培训,尝试教学法培训,基本功技能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促教研教改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老教师要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的工作;中青年教师积极争当旗、校级骨干教师;树立先进,弘扬先进,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在原有的旗级教学能手的基础上,再增加6名旗级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并提高相应档次。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乌额格其牧场学校班主任考评制度》,加强对班主任的选聘、考核与评定工作,每学期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和优秀班主任工作的评选工作。

(四)教育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以“活力课堂”为抓手,扎实深化尝试教学理论下的“四环六步”教学建模,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发展,在不加重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成绩优异;严格执行内蒙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努力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艺术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社会声誉优良,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和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评。

(五)教研教改

根据本校实际,实施已有的“四环六步’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集体备课课抓手,积极钻研,凝心聚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同时树立哪里有问题哪里便有课题的观念,立足校本,侧重案例研究,强化反思教学,力争每个学科每位老师都有研究的问题,人人都有研究的成果。深化学校的“内涵”建设。

(六)学校信息化

现在我校已经根据上级规定给每个任课教师配置一台电脑,教室、专用室多媒体设备齐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更好、更快地为师生服务,构建学校信息化平台,为家校建设提供保障。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人人会使用电脑备课,搜集整理资料,100%的教师会制作课件,正常使用课件教学,100%的教师能在真正意义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实现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七)办学条件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专用教室数量达标、面积达标。不断完善设施建设、设备补充,充实专用教室设施,确保学校规范、高效发展。加强图书室建设,不断增加藏书数量,完善图书管理,做到有效使用。

(九)后勤服务

完善学校后勤服务支撑,加强宿舍和食堂服务与管理,努力优化校园环境,不断改善食宿条件,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最佳的服务;在现有通辽市“双创建”达标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继续开展“文明之星”评比活动,使得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施行提供和谐平台。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为了保障学校五年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实施,学校成立“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五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李森

副组长:张丽华 聂贺祥 牛剑

成 员:赵春莉 王洪亮 白永玲 袁淑英 张占利

(二)管理创新工程

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理论,在继承我校组织管理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时代和学校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组织管理机构与组织管理机制,形成精干、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行政作风。一方面制度管理要加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和修订“学校管理章程”,使之真正成为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根

本。实行定岗、定责、定质、定量的教职工目标考评制度,实行教学事故问责制。加大奖惩力度,让优秀教师的工作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让工作平庸和懈怠者,时时处处感到危机、危险。另一方面人文管理要跟上,着眼于和谐校园的建设,给予教师足够的关爱,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三)队伍优化工程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完善师德建设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广大教师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途径,改进培训形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快教师职业化、专业化进程。构建教师学习型团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有计划的开展学习活动,采用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员提升与重点培养相结合,让学习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学习过程与自身人格发展、素养提高、理念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提高的过程紧密结合。多渠道搭建教师成长的展示平台,示范课、公开课、学科教学竞赛、让他们更多地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

(四)质量提升工程

以德为先,实施主体性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建设,点(少先队)、线(班主任)、面(全体教职员工)、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用力,大力构建“协同教育体系”。以发展为核心,以

人为根本,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内蒙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行动研究,改变教师的职业化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教师认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形象,形成职业认同。公开家长、学生、社会的吁求,刺激教师“怎样做最好的自己”;推行反思式教研模式,把教学札记、教学随笔、课堂实录、案例反思作为教师职业化生活的标志;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确立研究的过程即是成长的过程,引领教师职业化生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树立“自主合作,乐学善思”的学习理念,有效推进高质量素质教育。树立现代教学观,改善师生关系,探索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多的体验空间,更广泛的实践空间。树立质量立校观,在课堂教学中,向目标定位要效益,向优化手段要效益,向规律方法要效益,向有效练习要效益,向学法指导要效益,向师生关系要效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笑看今朝,硕果累累;展望未来,豪情满怀。现在的乌额格其牧场学校全体教师信心百倍,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勇往直前,齐心协力,我们相信,在我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一定会早日实现教育教学五年发展目标。

4.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篇四

教党[2010]17号

颁布时间:2010-5-29发文单位:中国共产党教育部党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人才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做出了重要部署。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把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抓好落实。

一、认真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充分认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意义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明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人才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纲领和指南。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人才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人才发展的战略思想,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在学习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深刻理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刻理解“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深刻理解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深刻理解人才发展的重点任务、改革要求和重要举措。要准确把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纲要》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在人才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把握教育在建设人才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准确把握建设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的新形势新使命。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学习活动。教育部将举办专题培训班,重点培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直属高等学校主要领导干部和分管人才工作的领导干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要进行专题集中学习,并通过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专家解读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全面了解,让各类人才普遍知晓。要重点做好组织人事、人才培养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纲要》的战略思想武装干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刻理解加快建设人才强

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为建设人才强国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抓紧研究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纲要》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

人才工作与教育工作联系十分紧密。教育系统在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人才队伍是全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纲要》高度重视发挥教育在国家人才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抓住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人才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教育系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围绕《人才规划纲要》对教育提出的各项任务,并紧密结合《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抓紧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人才培养和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研究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加强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英才的培养,加强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培养;要坚持把以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中小学教学名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高校青年学科领军人才、优秀校长等各类高素质人才培养;要进一步研究制订本地区、本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争取纳入当地人才发展的整体规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切实提高教育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才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三、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环境

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是教育系统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切实加强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和《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在完成人才发展任务、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等方面,努力走在全国的前列。要按照落实党管人才责任的要求,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促进各项人才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契机,坚持用事业发展聚才育才,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和其他各类教育人才,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

要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发现、总结、交流先进典型经验,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各类教育媒体要设立专刊专栏,加强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宣传,集中宣传国家的人才政策、先进经验和重大典型,积极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教育系统大力营造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环境。

请各地和部各直属高校将学习贯彻情况及时报告我部。

中国共产党教育部党组

5.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篇五

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通知

(卫妇社发[2005]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健康促进行动规划框 架》,以及当前国际国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发展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在组织农村、城市社区、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学校、医院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等七个方面健康促进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以规范和指导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工作的开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研究部署,加强领导,科学管理,贯彻执行。有关实施情况报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附件: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

二00五年一月十二日

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客观要求,推进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科学和规范地开展,依据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纲要。

一、背景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动员全社会和多部门的力量,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的活动。

“九五”以来,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紧密围绕卫生工作中心任务,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初级卫生保健、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重点人群卫生保健等开 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相约健康社区行和控烟活动,在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化、大众化和规范化方面进行了 积极有益的探索,学科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但是,目前我国健康 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还较低,特别是在贫困、边远农村地区,农 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存在许多落后的生活习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2001年全国6省农村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在农村15岁以上人群 中,环境、饮水、营养、传染病、慢性病预防等8项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仅为36%。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城乡健康教 育专业机构和工作网络不健全,业务经费投入

不足,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这些问题和困难严重制约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急需尽快解决。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更加关注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生活质 量。许多老的传染病如结核病、血吸虫病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艾滋病、SARS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疾 病负担加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和意外伤害增加;烟草危害日趋严重。这些重大社会卫生问题都要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策略、内容、方法上要有长期规划。

二、总目标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围绕重大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 境,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具体目标

(一)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起以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

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2010年,县及县以上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配置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社会动员、倡导、传播与教育、计划设计、实施、监督与评价等基本技能。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至2010年,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服务设施和网络。

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信息网络。至2010年,建立国家级人群健康素质监测网络和信息库;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心数据库;建立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库、传播材料库。

保证常规经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各级卫生部门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卫生经费投入结构中,要保证健康教育经费在优先领域的投入,并随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而增加。

(二)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各级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计划,积极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健康教 育与健康促进,重点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结核、乙肝、血吸虫病及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 生活方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广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贯彻执行《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县及县以上政府要将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当地《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和《农村卫生发展规划》。

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合作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落实“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规划。加强国家、省级“行动”示范县区建设,总结推广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成功经验。

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为农民送医药、送知识。加强农村流动人口和乡镇企业工人就业前健康教育培训。

结合农村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改水、改厕知识和技术,改善农村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

至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70%、60%;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0%、60%和50%。

(四)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

积极推进“健康促进社区”建设,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卫生城镇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卫生进社 区活动。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五)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及相关规定,城乡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

至2010年,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

2.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整体护理等工作,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向患者及其亲属提供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至2010年,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80%。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活动。

3.工矿企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以“安全-健康-环境”为中心的“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倡导有益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

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与健康培训,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的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训率达到100%;2010年,大型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4.公共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监督和指导公共场所经营单位

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复训,考核合格上岗。

按照《科普法》,各类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有责任在所辖范围内对公众开展卫生科普宣传。禁烟、安全标志明显,消防疏散通道通畅,应急措施健全,积极营造健康环境。

(六)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进生殖健康的全面发展。至2010年,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普及率在城市达到100%,农村地区达到80%以上。

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加强城乡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七)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

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加强控烟能力建设。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吸烟率。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各类公共场所有明显的控烟标志、有管理人员。

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到2010年,90%的中小学校、90%的医院成为无烟场所。继续开展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工作,到2010年,无烟草广告城市占地市级以上城市总数的30%。

将预防吸毒、酗酒等成瘾行为纳入公众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公民道德意识教育。

四、策略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加强规范管理,组织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和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政府投入与多方筹集相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律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以点带面,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实

各地按《规划纲要》的任务和目标认真抓好社区综合试点建设,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用性研究,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技术,探索和总结试点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三)加强部门协调,动员社会参与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加强多部门协调,发挥各级健康教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引导和培育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构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网络,营造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四)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加强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作需要的设备,发挥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

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各级各类卫生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水平。将人员培训纳入单位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评。

加强不同省市、不同区域间的交流,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作区与年会制度,加强理论研究及新理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学科发展。

建立健全国家、省(区、市)、地(市)、县健康教育信息网络,规范健康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交流国内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信息。

加强国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五)督导监测,考核评价

卫生部制定《规划纲要》评价指标体系,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规划纲要》及评价指标体系,每年进行督导考核。对各地在实施《规划纲要》中取得优异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发布部门:卫生部

12日(中央法规)

6.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篇六

2016年6月13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在京组织召开《建材工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草案) 》 (以下简称规划草案) 专家论证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9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主持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规划起草组就规划主要内容及编制情况的说明, 对规划进行了全面审议和论证。专家组认为, 规划草案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和要求, 细化了落实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等部署的具体措施, 规划草案结构合理, 定位准确, 全面贯彻了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基本要求,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对指导建材行业经济平稳运行,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由大变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专家组建议, 规划草案按专家论证会意见修改完善后报批。

(摘自中国建材数字报)

7.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篇七

2008-11-07 信息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从我国土地国情出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提出了今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科学发展,二是转变方式。

科学发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土地利用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二是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必须以保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支持发展,搞好服务,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这两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既不能乱占滥用资源盲目求发展,也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消极谈保护,要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开源节流并举、节约集约并重的新路,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

转变方式。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不仅要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还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统筹经济社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从改进保障科学发展的用地、管地机制入手,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激励与约束双管齐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

科技等手段,落实共同责任,转变用地方式,促进多方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五项原则,即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这五项原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今后各级规划和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方针。

严格保护耕地。这是贯彻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和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基本要求。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条件,兼具生态、环境、景观、间隔、保障、资产等多方面功能。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稳定等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问题,无不与耕地紧密相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耕地还在继续减少,可以预见,耕地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会是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虽然我们可以从国外进口粮食,但只能解决暂时的需求,不能保障长久的安全,更不用说生态、环境、景观、保障等功能无法进口。因此,必须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历史的、战略的角度和危机的、谨慎的态度高度重视耕地保护。把严格保护耕地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前提,对现有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做到应保尽保,能保尽保。按照稳定、提高农业基础地位和立足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加大土地整

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提高农村人均耕地拥有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村繁荣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以耕地为核心的农地利用的引导,以用促保,提高耕地保护的策略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节约集约用地。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土地资源紧约束和土地粗放浪费并存,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进入21世纪,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区域化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事业都将产生大量的用地需求,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和资源保护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科学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是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落实到土地利用上,就是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保障未来各项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具体讲就是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坚持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着力转变用地方式,提高用地效率;通过优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空闲和低效用地、地上地下空间,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加快实现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转变,杜绝用地浪费,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统筹各业各类用地。这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

构与布局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利用日趋多元化,城乡、行业发展盲目圈地,用地结构比例失调,区域用地恶性竞争,已成为当前土地利用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土地利用整体效率的提高,还带来城乡矛盾、土地浪费、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要加强全面统筹和协调,把各行业、各类型、各区域的土地都纳入统筹考虑,通盘谋划。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妥善处理建设与非建设、基础与非基础、城市与农村、生产与生活等用地的关系,着力协调城乡、区域和行业用地的矛盾。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以促进形成国土开发新格局为导向,加大调整力度,优化用地配置,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土地生态建设。这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较差,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大,土地的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范围广,工农业生产给土地造成的污染严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既保证当代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发展能力,就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土地利用活动限制在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的能力之内,不能只求一时的发展而不顾资源环境后果。为此,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上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着力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要树立科学的资源资产价值观,加强对湿地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重要的自然、人文遗产用地的保护,优先

保护自然生态空间,通过国土综合整治和科学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8.年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纲要 篇八

(草案)

一、公司目前状况

公司现在正处于一个发展的起始阶段,组织结构还不健全,设置比较单一;人员配置方面还不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基本要求;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人员素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为了实现公司既定的3年期间的战略规划,还需要加强基础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从而为实现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结构的优化和配置

依据公司利用3年时间达到的发展目标,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还是以直线式管理为主要的管理方式,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部门经理负责制,并根据需要完善各个组织架构内的人员资源配置(详见《金鑫安泰公司岗位配置规划简图》,人员配置数量待定),在现有部门职能的基础上,经过优化和整合以后,预设立八个部门:市场部、工程部、生产部、业务部、综合管理部、材料采购部、财务部、客服部,还有分公司。设立这些部门的目的和职责是:

1、市场部:掌握行业的信息,打造企业品牌,拓展公共关系,了解客户需求,抢夺市场资源,协助业务部签单,配合公司制定市场发展计划。

2、工程部:为了承担工程技术、功能设计、工程监理、现场施工安全、变更控制、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管理。

3、生产部:负责公司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并能保质保量及时的投入市场。

4、业务部:销售职能;确保完成公司各时期的销售计划。

5、综合管理部:对行政、人力资源和后勤工作实施管理的职能。

6、材料采购部:负责公司的原辅材料、配料等各类物质的采购,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7、财务部:管理资金,确保公司各项资金的安全。

8、客服部:负责对外部及内部客户的信息传递反馈、沟通协调工作,发挥服务平台作用。

9、为了开拓外埠市场,增强企业在同业中的影响力,在外地还要设立分公司。

通过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建设,争取在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中使公司的部门建设更趋于合理化和正规化,每一个职能部门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规范化管理,为公司在职能管理的模式上往事业部方向的发展打下组织基础。

三、人力资源的配置

因为公司的战略定位是往工程承包和施工方向发展的多元化的企业,所以在人员配置方面的要求就有一定的行业限制。根据行业经验,公司需求的技能型的人才和劳动型的人员多一些,因此根据我们行业的特点,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要区分开来,真正找到能适合公司发展的合格人才。

1、对于普通的员工,在劳动密集性的岗位上要以青壮年为主,年龄控制在45岁以内。而对于做二线工作的员工则也要以年轻化为主,学历在大专以上。招聘方式以网络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和有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和大专院校建立“坑口”关系,尽可能的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这种人员比例的配置要在50%左右。

2、对于公司管理人员的选拔,根据公司的人才培养计划,依据岗位的要求,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内部选拔,让员工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激发其热情,达到公司育人留人的目的。

3、在2018年-2016年三年规划期间,公司员工总人数达到100-150人的规模,使公司的人才结构要达到数量和质量上的重大变化,大专学历的人才要占40%,本科学历的人才在20%,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要占到5-10%左右,其它类型的人员在30-35%左右。

四、建成完善的员工福利待遇和薪酬体系

对于员工的福利待遇体系以及薪酬体系这个敏感的话题,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无论它是完善的还是不完善的。一个企业文化好的企业,必定也有一个完善的福利待遇和薪酬体系,并且这个体系还有一定的竞争力。

1、福利待遇方面

公司管理都遵循人性化的管理,完善的员工福利体系可以满足员工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完善的意义并不是在于福利的大小和金额的多少,而是企业立足现状,去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建立适合自己的福利体系,让员工感受到公司入微的关怀,这样便能深入人心、深得人心。结合我司的情况,争取在三年内让员工销售到以下几项福利待遇

(1)为员工开庆生会(送礼物,生日礼金,买蛋糕等等)(2)增加带薪假期(3)员工培训

(4)购房(车)补贴(5)生活费用补贴(6)体检(7)拓展活动(8)员工持股

2、薪酬体系的建设

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管理制度,让绩效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不能低于40%,合理划分薪酬组成的其它部分的比例,比如:生活津贴、工龄工资、全勤奖等。形成以下工资的元素:

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生活补贴+奖金类

以后,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结合同行业中规模企业的先进做法适时适当地调节薪酬结构体系,以便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让员工确确实实感受到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并能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五、建立阶梯式的人才储备机制

按照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和公司的发展目标,系统构建公司人力资源发展平台,重点稳定核心骨干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员工学习创造、开拓进取、经营管理能力;逐步完善员工选拔录用机制,培养使用机制、考核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培养和造就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基本能满足公司三年计划甚至更长远发展目标需要的人才队伍。

后备人才的来源主要以公司内部培养为主,采取多种培养模式来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阶梯式储备人才的培训序列为:管理人员按照:员工→班(组)长→队长→主管→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公司高层管理的序列进行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型高级技师的序列进行培养。

1、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有目标性、规划性和延续性。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需求,全盘统筹,考虑到长远效应,确保人才培养战略体系和企业发展同步前进,让公司的人才能在不同阶段适应公司不同的用人需求。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根据公司用人要求,对公司管理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的培训要有针对性,逐步提高其各自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内训、外训或者学习深造等方式来实现。在企业中一定要完善内部竞争机制,严格执行用人标准,能者上,庸者让。

六、建立并完善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三年内一定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让考核能真正地帮助员工提升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提供保证。

1、结合公司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对所涉岗位进行岗位评价,制定出考核要求和标准,实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KPI考核体系: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定性,不能定性的要标准化。对员工的考核维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业绩60%、能力20%和态度20%,根据不同的岗位,这三个方面的所占的权重可以做一下调整。

2、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和实效性,成立公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组长,由各部门的负责人担任组员,制定考核要求和标准并监督执行。

3、要充分利用好考核结果,从中找出员工发展中的不足,决不能趋于形式,使其成为对员工薪资调整、奖金分配、职位晋升、培训需求分析和职业规划的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上内容就是2018-2016年第一个三年计划的具体内容实施纲要,根据实际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可以做进一步的修订,使其更适合公司战略发展和目标的要求。

冯宝龙

9.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篇九

一、现状与需求

(一)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地区掀起了科技兴海热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科技兴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加快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促进了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1)推进了一批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提高了海洋开发意识。国家和地方大力推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开发并转化了一批高水平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调动了沿海地区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积极性。

(2)实践了多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兴海模式,加快了海洋科技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步伐。通过示范引导,推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科技兴海工作,先后建立了16个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8个技术转移中心以及28个省级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海洋龙头企业,显著提高了技术开发、转化、咨询和服务能力。

(3)促进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和发展了新兴海洋产业。水产养殖、加工等产业快速发展,渔业结构得到优化,盐业产品逐步多样化,交通运输业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海洋油气、海水利用及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海洋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4)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增加了就业人数。2001年到2007年,海洋生产总值从9 301亿元增长到24 92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8.48%增长到10.11%,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海洋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拉动了沿海地区劳动就业的稳步增长。

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兴海工作不能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缺乏总体部署,尚未形成科技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小,关键技术自给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部分领域的成果和专利转化率不足2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形成,科技转化与服务平台不够完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有效促进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发展需求

科技兴海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世界已进入全面开发利用、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海洋的时代,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加强海洋管理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任务。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多方式开发利用海洋以及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促进东部率先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带动型转变、从数量增长型向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型转变、从分散自发型向区域统筹型转变、从规模扩张向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需要推进海洋开发从浅海向深海发展,加速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催生海洋新兴产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区域海洋产业布局。这些都对科技兴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做出规划与新的部署。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实施海洋开发”和“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以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以推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为重点,坚持“加快转化,引导产业,支撑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增强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提高海洋管理与安全保障水平,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以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牵引,国家和沿海地区各级政府引导,逐步完善海洋技术创新体系和市场机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提升科技支撑、引领海洋产业发展的能力。

(2)统筹协调、优化配置。注重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区域协调和阶段衔接。优化配置跨区域、跨学科和跨部门的海洋科技资源,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结合、海陆统筹、区域合作的科技兴海模式。

(3)集成创新、持续发展。大力推进海洋高新技术成果集成创新和产业化,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及其效益;加速海洋公益、海洋管理技术推广应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示范带动、整体推进。通过示范工程和基地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海洋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延伸完善产业链,整体促进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2015年,海洋科技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科技兴海布局合理,海洋产业标准体系较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取得一批海洋产业核心技术,培育3~5个新兴产业,培育一批中小型海洋科技企业;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2. 区域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适应区域海洋科技能力和沿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区域特点、国家和地方及企业相结合的科技兴海平台。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中心城市为载体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服务平台,以及辽宁“五点一线”、津冀沿岸带、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构成的科技兴海网络,加速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和扩散,营造海洋科技实现梯度转移的良好环境;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挥区域和政策优势,形成特色的海洋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北部湾经济区和图们江口区形成接应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围绕海洋产业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优先推动海洋关键技术成果的深度开发、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鼓励发展海洋装备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海洋经济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带动型转变。

1. 优先推动海洋关键技术集成和产业化

海洋渔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展海水增养殖、生物资源保障、远洋渔业等技术成果集成与转化,重点加强优良品种培育、病害快速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渔业资源评估及可持续利用等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扩大环境友好型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技术的应用规模;推动海洋水产品加工、贮藏、运输等关键技术应用,以及环境友好型捕捞装备和现场综合加工技术开发。

海洋生物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重点开展生物活性物质、海洋药物产业化以及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等技术成果转化,建立有效的海洋生物化工、制药物质质量标准评价体系,推广海洋药物、功能食品、化妆品、海洋生物新材料及其他高附加值精细海洋化工和新型海洋生物制品成果。

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重点开发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大力推进工业冷却用水、消防用水、城市生活用水、火电厂脱硫等的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应用规模,开展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技术集成转化,抓好海水综合利用大规模示范工程,带动海水利用产业快速发展。

海水农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重点开展蔬菜、观赏植物等野生耐盐植物的规模化栽培工艺、改良技术和产品综合加工利用技术转化;建立海水农业新型种植模式、海水灌溉技术和海岸滩涂开发利用生态化示范工程,通过技术集成和示范,构建滩涂海水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体系。

2. 重点推进高新技术转化和产业化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产业化。强化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实用化,开展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洋风能区划及发电技术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重点发展百千瓦级的波浪、海流能机组及其相关设备的产业化;结合工程项目建设万千瓦级潮汐电站;鼓励开发温差能综合海上生存空间系统;推广应用海洋生物质能技术,建设海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试验基地。

深(远)海技术应用转化。重点支持深(远)海环境监测、资源勘查技术与装备,深海运载和作业技术与装备成果的应用;推进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利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开发多金属结核、结壳、热液硫化物开采技术和装备;形成具备深(远)海空间利用技术的集成与服务能力的国家深海开发基地。

海洋监测技术产业化。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产品的稳定性试验与成果推广,推进监测设备和检测标准物质制备产品化与标准化;突破海洋动力环境监测设备的关键技术,提升国产海洋监测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形成模块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产品以及稳定发展的产业,并推向国际市场;集成应用海底环境监测技术,逐步形成技术服务能力。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推广。开发海洋污染和生态灾害监测、分析、治理技术产品,开展溢油、赤潮、病害防治等海洋污染应急处置技术产品的应用推广;开发海洋仿生技术产品,重点开展海洋仿生监测和示踪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海洋仿生设备、建筑材料、化工材料以及具有特殊功效的纺织材料等。

3. 鼓励海洋装备制造技术转化应用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制造技术成果应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平台、适合深水海域油气开发的深水平台、油气储运系统、水下生产系统等海洋石油开采装备技术产品;加决海上油田设施的监测、检测、安全保障和评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船舶制造新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重点开展超大型油船、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滚装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游轮(艇)等船舶的研发,加大对船舶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配套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海洋装备环境模拟和检验技术开发服务。重点开展海洋用大型探测仪器、深水作业设施、分析监测设备和海上作业辅助设施等的环境模拟、检验和服务。

(二)加快海洋公益技术应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重点实施节能减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等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推广,形成海洋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体系,不断提高海洋保护和管理水平。

1. 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转化应用

(1)海洋渔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大力推广水质净化、节水节能关键技术,积极推广环保型优质饵料,开发渔船、网箱的节能设施,集成推广污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建立海洋渔业对海域污染及能源消耗的控制模式。

(2)海洋工程和船舶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施港口、油气平台、人工岛等工程建设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集成和推广海洋工程设施的污染物在线实时监测、控制与净化处理技术及产品。加快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的转化应用。

(3)沿海城市公共性节能排放技术集成与应用。开发电厂和其他大型工业流程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和海上封存等实用技术,研制并应用塑料替代产品和替代技术,集成推广陆源污水的离岸排放技术;推广应用城市建筑垃圾、航道疏浚泥等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2.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集成与应用

(1)生态资源评估技术开发与应用。引进消化并开发一批生态评估与管理系统,建立海洋生态资产评估技术体系,实施关键海域的生态资产评估,摸清我国近海生态和资源现状;开发海岸带生态系统风险评价与管理技术,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2)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集成转化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濒危物种保护的技术,重要原良种种质保护技术和兼捕物控制技术;推广保护区网络构建技术,实施海洋珍稀濒危物种保育工程。开发生态综合修复工程技术与模式,开展受损的滨海芦苇湿地、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河口、海湾、潟湖等典型生态系统修复和功能恢复;推广应用外来入侵生物控制技术。集成应用海陆协调的环境污染治理、突发性污染事故生物治理、海洋灾后恢复等工程技术。

3. 生态化海洋工程技术的集成应用

(1)海岸带人工生态景观建设工程技术推广应用。集成应用滩涂围垦、滨海公路网络、河口和低洼岸段海塘等生态景观式人工海岸建设模式与海岸线科学化利用的相关技术,推进重大生态型工程、宜居型海上城市建设。

(2)海岛生态工程建设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发推广“风能产电-海水淡化-植被绿化-岛屿生态”等科技兴岛模式;加强岛屿周边海域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推进无人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调查、勘探与评价,综合集成应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技术等。

4. 海洋生态化管理技术开发应用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构建海洋生态化管理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性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海域综合承载力评价和利用、海域使用监控和效能评估、生态补偿管理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强遥感、信息等高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三)加快海洋信息产品开发,提高海洋经济保障服务能力

围绕海洋开发的生态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集成海洋监测、信息、预报等技术,形成业务化示范系统,为海洋工程、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上搜救、海洋管理等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系统和产品,推动海洋信息产业发展。

1. 开发海洋工程环境服务产品

重点开展海洋工程开发环境分析评估产品;开发适合海上作业所需的深海区海底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环境可视化产品;支持重大涉海工程的海洋环境物模实验、数值模拟以及环境场试验;形成海洋环境灾害和海洋工程地质评估能力和产品;开发海洋工程腐蚀、污损、疲劳度等在线监测、安全评估与控制技术。

2. 开发海洋交通和渔业的环境服务产品

重点开发中国近海、重要国际海上通道及重点海域的实时海洋环境预报预警和导航服务产品、船舶压舱水检测及在线处理产品、渔情监测预报、渔业资源评估等海洋捕捞渔业服务系统。

3. 集成开发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产品

重点开发沿海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海洋气候和极端海洋天气过程预测、海洋灾害频发区和脆弱区海洋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估产品,建立风暴潮、赤潮、溢油、海冰、海啸、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4. 优化开发管理决策支持服务产品

重点开发区域海洋环境容量、区域海洋承载能力评估及实用服务系统,优化并综合应用海洋过程和社会经济模型,开发关键海湾环流与水质预报、海洋污染预报及其损害评估、典型生态状况及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气候变化对沿岸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估、海沙资源评估等海洋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产品。

5. 开发特定目的的海洋信息服务产品

开发涉海休闲、旅游、运动的环境预报产品;进一步拓展深海与极地海洋活动的环境保障服务领域;增强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失事目标(人、船舶等)的漂移路径、搜寻范围的预报以及搜救行动的海洋环境预报等。

(四)构建科技兴海平台,强化科技兴海能力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部门、地方的涉海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结合企业的科技开发基地和试验场,根据科技兴海区域发展目标和科技能力,建设一批成果转化与推广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环境安全保障平台、标准化平台和示范区(基地、园区),形成技术集成度高、带动作用强、国家和地方结合、企业逐步为主体的科技兴海平台和示范区网络。

1. 成果转化与推广平台

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依托,以地方科技转化机构、企业科技开发基地和试验场等为主体,发展建设11个国家级、30个省(市)级海洋科技成果公共转化平台和若干专项成果转化基地。重点领域包括海洋生物工程、海水综合利用、现代海洋装备以及海洋仪器实验等。各省区建立海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团体、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海洋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支持海洋科技成果推广中介机构、培训机构、技术推广站的发展。

2. 信息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海洋科技条件资源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搭建与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科技兴海信息服务平台并实现业务化运行。重点建设科技兴海技术和海洋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海洋科技交易服务平台、海洋经济环境保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海洋经济决策辅助平台等。建设1个国家级平台,3个区域级平台,11个省(部)级平台及若干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

3. 环境安全保障平台

在优化现有的海洋环境监测和观测站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海洋开发活动和经济活动区及重大工程区的监测平台,利用监测观测信息传输网络和支撑决策的信息采集系统和网络,构建适于海洋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的环境安全保障平台,形成支撑决策的信息采集系统和网络。在重点河口区、重点养殖区、大型海洋工程实施区、产业聚集区等,与国家和地方海洋监测网络统筹协调,建设区域性长期立体观测系统,以及重点经济活动区的固定断面与固定点的长期生态环境观测平台。

4. 标准化平台

以海洋标准化体系为基础,按照科技兴海的重点领域和布局,构建国家和区域两级科技兴海标准化平台网络。重点建设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海洋高技术产业化、海洋循环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等技术标准体系,强化海洋标准化培训和推广应用。建设1个国家级、3个区域级平台。

5. 基地和园区

建立一批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科技兴海示范区、园区和基地,并随着科技兴海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步扩大领域和范围。重点是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园区、海洋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示范区、海洋高新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区。

(五)实施重大示范工程,带动科技兴海全面发展

按照科技兴海的总体目标和海洋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多种投资方式和强化投入,实施科技兴海专项示范工程,带动沿海地区科技兴海工作全面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向又好又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1.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开发示范工程

结合海洋生物制品产业园区建设,建立1~3个技术集成、装备配套、产业衔接的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示范工程和发展模式,开发以大宗水产品为原料的海洋功能食品、生物材料、精细化工制品、生物活性物质和海洋药物的综合利用技术,优化水产品精深加工及水产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套工艺和装备技术,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能力和海洋生物资源产业化能力。

2. 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开发示范工程

通过10万吨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发转化,结合缺水城市临海、临港区建设,重点示范海水循环冷却、海水淡化及浓盐水的综合利用技术,优化海水预处理、防腐蚀及防生物附着、设备配套、膜或热源高效利用等工艺技术,建设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区域示范工程,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装备产业化—产业链示范相互促进的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高海水淡化装备制造能力和产业化能力。

3. 海水养殖产业体系化综合示范工程

结合沿海区域海洋生态和经济发展特征,重点开展海水养殖育种和良种扩繁、高效无公害饲料生产、高效低毒药物和免疫制品生产、病害综合防治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技术开发,并针对工厂化海水养殖、离岸网箱养殖、滩涂和浅海增养殖,建立5~6个海水养殖产业体系化示范工程,发展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促进海水养殖技术升级和产业良性发展。

4. 海洋装备制造业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在沿海地区具有技术能力和转化条件的城市,建立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装备、海底管线电缆铺设维修装置的产业化基地,开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深海作业、通信导航船用电子仪器、机电设备等技术的中试,建立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动产业化进程。

5. 海洋监测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对已经形成的海洋监测技术装备成果进行产品定型和产业化技术开发,在北部海域、东海、南海的适宜海域,建设区域海洋监测示范系统,开展业务化运行示范与评估,全面应用和业务化运行调试各类监测技术产品,并在沿海地区形成应用示范区,形成1~3个海洋监测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促进海洋监测技术产业化。

6.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示范工程

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选择典型临海工业园区、海岛经济区、海洋旅游区,依托有关地方政府和海洋油气、化工、临海电力等重点行业相关企业开展试点,建立示范工程,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海洋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疏浚泥等),开展综合利用示范,探索建立海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和海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7.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示范工程

在条件适宜的海岛和滨海地区,建立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试验基地和示范工程,重点开发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发电和相关配套装备技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及抗台风能力,建立高效多能互补发电示范系统,集成示范边远海岛和滨海地区通电保障系统。筛选高效海洋能源生物,建设产业链示范工程。

8. 海洋典型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

选择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建设3~5个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并在对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生态旅游示范模式。重点包括建立滩涂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区,集成示范、推广耐盐植物修复技术;建立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实施退化区原位修复和异地修复技术开发和综合示范;建立功能衰退的养殖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综合示范应用养殖容量控制、人工鱼礁和海藻床建设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科技兴海长效机制

由国家海洋局和科学技术部牵头,吸收有关涉海部门组成全国科技兴海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全国科技兴海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落实《规划纲要》,推进各涉海部门逐步建立起规划协调和管理有效的运行机制,有机衔接《规划纲要》与海洋科技规划和经济规划的行动部署,定期召开科技兴海经验交流会,举办“科技兴海”成果展览会。各沿海地区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根据《规划纲要》制定本地区的科技兴海规划或行动计划,并纳入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建立科技兴海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制度,完善科技兴海规划实施评估的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全国和各沿海地区要定期发布科技兴海公报;逐步形成科技兴海管理和科技为海洋经济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优化政策环境,建立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研究制定海洋技术、产业政策和相关配套制度,发布科技兴海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录,重点鼓励和支持海洋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进一步改善促进海洋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海洋技术(知识产权)评估机制,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政府采购对海洋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对重要海洋技术创新产品实施政府采购,对于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海洋技术创新产品或技术实行政府订购制度。在政府采购中规定采购海洋产品的合理比例。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强化海洋文化建设,创建科技兴海的社会环境。

(三)强化融资引导,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

发挥国家财政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地方财政、企业和社会加大对科技兴海的投入力度,推进多元化、社会化的科技兴海投入体系建设,有效形成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对接。国家海洋局和科学技术部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兴海项目的支持力度,相关计划向科技兴海项目倾斜支持。沿海省市要设立“科技兴海专项资金”,海域使用金要按一定比例重点支持科技兴海;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对海洋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机制,积极探索科技兴海风险投入机制。

(四)加快人才培养,完善成果转化市场机制

加强海洋高技术产业化人才和团队培养,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营造宽松环境,鼓励人才流动;鼓励科技人才采取技术入股等方式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建立有利于激励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人才评价、知识产权保护和奖励制度。建设以海洋高新技术评价、论证、中试、中介、推广为主要职责的高效中介服务机构。面向企业和市场,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技术交易、人才和信息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服务网络,创建区域性海洋科技服务中心,为海洋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做好科技中介服务。

(五)加强合作交流,形成国际合作促进机制

上一篇:李白《月下独酌其一》阅读笔记下一篇:教师节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