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目标

2024-07-10

课程改革的目标(精选11篇)

1.课程改革的目标 篇一

现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及其特点?

现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1、总体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氛围,科目过多倾向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依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4)改变课程设施过于强调接爱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区别和造成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从目标上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它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功能的转变,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

其次,现在课程密切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使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现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并在现在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丰富多样的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能否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可以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除以上几个显著的特点外,现在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现在课程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等等,也是现在课程不可忽视的特色。

2.课程改革的目标 篇二

一、对三维目标、课堂目标两者关系及其价值认识的误区

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必须首先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而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首要特征就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即“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具体化为”[2]课堂目标。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深刻理解三维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然而, 课堂教学实际却令人不解:老师们对这些基本理念、基本概念实质内涵的理解仍然比较肤浅, 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上, 有的老师甚至连基本概念也没有厘清, 缺乏准确认识与理解的现象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套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思维模式和术语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将课堂教学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陈述, 英语学科还要加上“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 数学学科还要加上“数学思想目标、解决问题目标”;二是直接沿用课程标准陈述目标的术语“了解”“理解”“掌握”“培养”等表示认知的模糊概念来表述课堂教学目标, 比如“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崇尚科学的意识, 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等等;三是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不伦不类的概念来表述课堂教学目标。这样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 直接导致了教学目标数量过多而且三个维度割裂分离、空泛虚化, 甚至错误地将任务当目标, 因而导致了不可执行、不可操作、不可落实。试问怎样算是“理解”了呢?仅仅一堂课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吗?究其原因是老师们忙于繁琐的教学事务之中, 而缺乏冷静地学习思考课程标准的自觉 (不得不承认也缺乏这种能力) , 没有意识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真正意义, 更谈不上深刻理解。有老师坦言“要不是比赛、考试, 还真没有认真地看过课程标准呢” (非参赛教师可想而知) 。因此, 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也就不难理解了。课程改革要不断走向深入, 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些问题就必须予以澄清和解决。

二、准确界定三维目标意义及其内涵特征是制定课堂目标的前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 即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基于此,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作为所有学科共同的价值追求,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结构中学会学习 (过程与方法) 与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两个方面的质素异常重要。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功利化教育中却一直被忽视。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正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育观念, 改变只见知识不见人的严重的错误倾向, 这也正是新课程坚持“三个面向”的先进性所在, 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的革命, 是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其目的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意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这也正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所在。

知识目标主要是指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 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目标指通过学生自身的练习而形成的完成具体任务所具有的活动方式, 如读、写、算的基本技能, 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智力技能, 绘画、操作等动作技能, 自我认知技能等。所谓过程, 是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综合实践过程。所谓方法, 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如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探讨、探索研究等。所谓情感包括情绪、热情、兴趣、动机、欲望、道德体验等。所谓态度就是指学生从事学习及其他活动时的认真与否、自信与否、理解与宽容与否等的态度。所谓价值观, 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识和意义的判断。不仅考虑对自身的价值, 更考虑对社会价值意义。

“知识与技能”是学习活动要达成的显性目标,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活动要达成的隐性目标。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 前者因其显性特征、容易检测因而被一贯重视;而后两者因其隐性特征而不便于检测, 所以被长期忽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后两者不重要;恰恰相反, 后两者才是最终目标, 才是形成人的真正素质的核心要素, 正所谓忘掉所有学到的知识剩下的才是素质。“知识与技能”是公共的客观性目标,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体的主体性目标。“过程和方法”还具有动态化开放式的程序性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具有亲历亲为的体验性、内隐性特征。“知识与技能”是学习的对象, 要求是学会;“过程与方法”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和依托, 要求是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的, 要求是乐学。只有准确认识三维目标的意义及其内涵特征, 才能恰当制定出符合课标要求的课堂目标。

三、正确认识三维目标内在统一关系是避免割裂课堂目标的坚实基础

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定采用一定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学习也是一样。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并获得一定的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形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必定有所感受有所体会 (或喜悦或厌烦) ———即产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识, 使得学习者在心理上产生某种倾向 (或明显或微弱) , 这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体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既有认知的成分, 也有情感的成分。认知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构成一个整体。”[3]绝没有不带任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行为活动, 也没有不具备具体形式 (方式方法) 的抽象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 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总会有一定感受体验的东西进入学生的内心层面, 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但是, 这种价值判断或取向, 如果没有实际过程的体验,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养成就无从谈起。知识学习的过程就会成为机械记忆的枯燥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会使知识与人的发展相脱离。当学习者体验不到 (没有吸取) 知识的内在精神价值的时候, 就必然对进一步学习丧失兴趣。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方法在哪里?过程在哪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从哪里得以实现?因此, 离开知识技能的获得其他都是空谈。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绝不会凭空产生, 也不会凭空获得, 更不会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完成。因此, 知识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养成良好习惯、掌握必要方法的过程, 而且还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种种体验和感受, 这些体验感受上升为认识, 内化为情感, 转变成态度, 逐渐形成价值观。因此, 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侧面, 正如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互依存, 互相联系, 融为一体, 内在统一, 共同指向人的发展;而不是三个目标, 更不是三类目标。课程标准为了阐释的需要, 为了分析的方便, 按照不同的维度分条加以陈述。任何人为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会背离育人的宗旨, 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正像不能单独拿起一个立方体的“长”再拿起“宽”然后拿起“高”一样, 任何教学不可能落实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因此, 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关系就会避免将课堂教学目标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不可实施。

四、实现三维目标与课堂目标关系及其转化策略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本学科本学段学习结束时达到的认知水平的基本要求, 因而是对学习“结果”的描述, 这种描述只能是概括性的, 不可能繁琐具细, 其表述特点是相对“抽象笼统”的。而课堂目标是一个具体时段的学习“过程”目标, 因而必须具体而切实。两者之间是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终极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关系, 是长期性目标与即时性目标、上位大目标与下位小目标的关系。

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 中间存在着多个层级:课程标准 (一个学段结束后要达到的结果) ———学年/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必须经过多重转换, 不可能一步跨越。要实现这种转换, “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对课程标准进行解构, 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 结合教科书的内容, 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 形成单元/课时目标”[4]。

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 首先要将课程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分解成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再到单元课时目标。然而, 事实上并非将课程标准直接分解这么简单, 还必须实施必要的转化。这是因为“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内容载体”[5]。但是教材不是课程目标的直接分解而是一种转化, 将课程目标融入其中, 蕴涵其中, 这就是转换。将课程目标转换成教材, 这是第一次转换, 这个转换是由抽象到具象、由理性到感性的形象化转换, 它由教材编写者来完成。那么由教材文本到课堂教学, 还必须实现另一种转换, 给教材文本设计一个具体的实施系统———教案学案, 而教案学案必须承载“下位小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 这需要从“具体化”的感性教材里“提炼”出来。这种转换是从感性到理性、由具象到抽象的转换, 这次转换显然要由教学执行者———教师来完成。而在此时“教师要完成的任务, 不是简单地套用课程标准要求或照搬教学参考资料, 而是首先要为实现教学价值而深刻把握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6], 据此进行三维一体的目标设计, 从中“提炼”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并分条进行清晰具体的陈述。这里我们还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 需要学生用行为表现来证明, 因而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达成、可测评。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不能像课程标准那样“抽象而笼统”, 必须以表示行为的动词为核心来陈述。教学目标 (亦即学习目标) 的陈述“要明确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7], 例如把“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文章主旨”转换成“能够准确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把“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转换成“说说你所了解的 (某某———根据文本具体内容而定) 文化现象或文化名人, 并作出评价”。这样的目标陈述既包括内容标准也包括行为标准, 才是可达成、可观察、可以测评的清晰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目标) 。

课程目标就好比一座金字塔, 它是由各个学段的目标一层层累积起来的;而学段目标又是由学年学期目标累积起来的;学年学期目标再由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累积而成。而只有一个个“下位小目标”———课时目标的达成, 才能够一层层构筑起“上位大目标”———课程目标这座金字塔, 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得以真正地实现。

“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交融互进性, 统一指向人的发展, 任何一个维度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 缺失任一个维度都无法促进完整的人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终极性目标, 不是每堂课能够生成的目标, 必须在长期的过程体验中才能够得以实现, 因此, 不能单独割裂出来作为课堂的独立目标。三个维度是课程总目标拟定的思路, 不能直接作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模式, 不能照搬课程标准上的笼统要求, 更不能直接套用课程标准的概念来制定课堂目标。从课程到教材、再从教材到课堂目标之间经历了两次不同的转换, 因此, 课程目标相对概括抽象, 而课堂目标必须明确具体, 两者性质不一样, 表述要求也不一样。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用能够观察到的行为动词加以表述, 才能成为可操作、可达成、可测评的教学目标。而这个转化必须在“三维目标”理念的指导下, 依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实际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7-27 (02) .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年7月29日教育印发.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S],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余文森“.三维目标”就想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育报, 2007-4-20 (06) .

[5]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 2011 (12) .

3.课程改革的目标 篇三

关键词三维目标 融合统一 分解转化 课堂目标 行为动词

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慎重修订之后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新课程由实验阶段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课程改革进入实质性“深化”阶段。然而4个年头过去了,虽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经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并形成了共识,但是教学实际却没有多少“新气象”,“先进的理念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两张皮现象不是存在,而是十分严重”[1]。这是课改专家和教师都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一、对三维目标、课堂目标两者关系及其价值认识的误区

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必须首先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而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首要特征就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即“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具体化为”[2]课堂目标。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深刻理解三维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然而,课堂教学实际却令人不解:老师们对这些基本理念、基本概念实质内涵的理解仍然比较肤浅,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上,有的老师甚至连基本概念也没有厘清,缺乏准确认识与理解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套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思维模式和术语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陈述,英语学科还要加上“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数学学科还要加上“数学思想目标、解决问题目标”;二是直接沿用课程标准陈述目标的术语“了解”“理解”“掌握”“培养”等表示认知的模糊概念来表述课堂教学目标,比如“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等等;三是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不伦不类的概念来表述课堂教学目标。这样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直接导致了教学目标数量过多而且三个维度割裂分离、空泛虚化,甚至错误地将任务当目标,因而导致了不可执行、不可操作、不可落实。试问怎样算是“理解”了呢?仅仅一堂课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吗?究其原因是老师们忙于繁琐的教学事务之中,而缺乏冷静地学习思考课程标准的自觉(不得不承认也缺乏这种能力),没有意识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真正意义,更谈不上深刻理解。有老师坦言“要不是比赛、考试,还真没有认真地看过课程标准呢”(非参赛教师可想而知)。因此,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也就不难理解了。课程改革要不断走向深入,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这些问题就必须予以澄清和解决。

二、准确界定三维目标意义及其内涵特征是制定课堂目标的前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即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基于此,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作为所有学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结构中学会学习(过程与方法)与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方面的质素异常重要。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功利化教育中却一直被忽视。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正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育观念,改变只见知识不见人的严重的错误倾向,这也正是新课程坚持“三个面向”的先进性所在,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的革命,是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其目的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意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这也正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所在。

知识目标主要是指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目标指通过学生自身的练习而形成的完成具体任务所具有的活动方式,如读、写、算的基本技能,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智力技能,绘画、操作等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等。所谓过程,是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综合实践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如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探讨、探索研究等。所谓情感包括情绪、热情、兴趣、动机、欲望、道德体验等。所谓态度就是指学生从事学习及其他活动时的认真与否、自信与否、理解与宽容与否等的态度。所谓价值观,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识和意义的判断。不仅考虑对自身的价值,更考虑对社会价值意义。

“知识与技能”是学习活动要达成的显性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活动要达成的隐性目标。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前者因其显性特征、容易检测因而被一贯重视;而后两者因其隐性特征而不便于检测,所以被长期忽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后两者不重要;恰恰相反,后两者才是最终目标,才是形成人的真正素质的核心要素,正所谓忘掉所有学到的知识剩下的才是素质。“知识与技能”是公共的客观性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体的主体性目标。“过程和方法”还具有动态化开放式的程序性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具有亲历亲为的体验性、内隐性特征。“知识与技能”是学习的对象,要求是学会;“过程与方法”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和依托,要求是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的,要求是乐学。只有准确认识三维目标的意义及其内涵特征,才能恰当制定出符合课标要求的课堂目标。

三、正确认识三维目标内在统一关系是避免割裂课堂目标的坚实基础

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定采用一定的具体的行为方式,学习也是一样。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并获得一定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形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必定有所感受有所体会(或喜悦或厌烦)——即产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识,使得学习者在心理上产生某种倾向(或明显或微弱),这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体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既有认知的成分,也有情感的成分。认知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构成一个整体。”[3]绝没有不带任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行为活动,也没有不具备具体形式(方式方法)的抽象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一定感受体验的东西进入学生的内心层面,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但是,这种价值判断或取向,如果没有实际过程的体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养成就无从谈起。知识学习的过程就会成为机械记忆的枯燥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会使知识与人的发展相脱离。当学习者体验不到(没有吸取)知识的内在精神价值的时候,就必然对进一步学习丧失兴趣。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法在哪里?过程在哪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从哪里得以实现?因此,离开知识技能的获得其他都是空谈。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绝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获得,更不会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完成。因此,知识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养成良好习惯、掌握必要方法的过程,而且还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种种体验和感受,这些体验感受上升为认识,内化为情感,转变成态度,逐渐形成价值观。因此,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侧面,正如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内在统一,共同指向人的发展;而不是三个目标,更不是三类目标。课程标准为了阐释的需要,为了分析的方便,按照不同的维度分条加以陈述。任何人为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会背离育人的宗旨,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正像不能单独拿起一个立方体的“长”再拿起“宽”然后拿起“高”一样,任何教学不可能落实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因此,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关系就会避免将课堂教学目标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不可实施。

四、实现三维目标与课堂目标关系及其转化策略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本学科本学段学习结束时达到的认知水平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对学习“结果”的描述,这种描述只能是概括性的,不可能繁琐具细,其表述特点是相对“抽象笼统”的。而课堂目标是一个具体时段的学习“过程”目标,因而必须具体而切实。两者之间是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终极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关系,是长期性目标与即时性目标、上位大目标与下位小目标的关系。

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中间存在着多个层级:课程标准(一个学段结束后要达到的结果)——学年/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必须经过多重转换,不可能一步跨越。要实现这种转换,“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进行解构,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结合教科书的内容,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形成单元/课时目标”[4]。

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首先要将课程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分解成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再到单元课时目标。然而,事实上并非将课程标准直接分解这么简单,还必须实施必要的转化。这是因为“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内容载体”[5]。但是教材不是课程目标的直接分解而是一种转化,将课程目标融入其中,蕴涵其中,这就是转换。将课程目标转换成教材,这是第一次转换,这个转换是由抽象到具象、由理性到感性的形象化转换,它由教材编写者来完成。那么由教材文本到课堂教学,还必须实现另一种转换,给教材文本设计一个具体的实施系统——教案学案,而教案学案必须承载“下位小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这需要从“具体化”的感性教材里“提炼”出来。这种转换是从感性到理性、由具象到抽象的转换,这次转换显然要由教学执行者——教师来完成。而在此时“教师要完成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套用课程标准要求或照搬教学参考资料,而是首先要为实现教学价值而深刻把握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6],据此进行三维一体的目标设计,从中“提炼”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分条进行清晰具体的陈述。这里我们还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需要学生用行为表现来证明,因而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达成、可测评。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不能像课程标准那样“抽象而笼统”,必须以表示行为的动词为核心来陈述。教学目标(亦即学习目标)的陈述“要明确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7],例如把“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转换成“能够准确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把“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转换成“说说你所了解的(某某——根据文本具体内容而定)文化现象或文化名人,并作出评价”。这样的目标陈述既包括内容标准也包括行为标准,才是可达成、可观察、可以测评的清晰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就好比一座金字塔,它是由各个学段的目标一层层累积起来的;而学段目标又是由学年学期目标累积起来的;学年学期目标再由单元目標课时目标累积而成。而只有一个个“下位小目标”——课时目标的达成,才能够一层层构筑起“上位大目标”——课程目标这座金字塔,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得以真正地实现。

“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交融互进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任何一个维度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一个维度都无法促进完整的人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终极性目标,不是每堂课能够生成的目标,必须在长期的过程体验中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不能单独割裂出来作为课堂的独立目标。三个维度是课程总目标拟定的思路,不能直接作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模式,不能照搬课程标准上的笼统要求,更不能直接套用课程标准的概念来制定课堂目标。从课程到教材、再从教材到课堂目标之间经历了两次不同的转换,因此,课程目标相对概括抽象,而课堂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两者性质不一样,表述要求也不一样。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用能够观察到的行为动词加以表述,才能成为可操作、可达成、可测评的教学目标。而这个转化必须在“三维目标”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实际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02).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年7月29日教育印发.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余文森.“三维目标”就想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育报,2007-4-20(06).

[5] 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11(12).

[6]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篇四

中央外宣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和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介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文化体制改革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既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又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文化产品本身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一般产品和商品的属性。所以,如何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处理好这些关系,在实际工作当中主要把握了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定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按照十六大的部署,我们把文化单位区分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满足广大群众多样性、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我们主要是政府为主导,必须是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由政府投资提供有关的服务。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是以市场为主导,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这样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针对不同情况来加以实施和改进。

二是试点先行、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局部试点,三年多的扩大试点,以及现在全面推开。先行试点主要对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市场经济条件有一定基础的,像出版、发行,包括电影等这样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对市场发育程度相对不够成熟、底子比较薄弱的,像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我们推进的力度,在实施过程中允许它有一个过程,进而保证我们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好的效果。

三是以人为本、政策保障,确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注意总结和吸收其他领域和行业改革的经验,提出来一系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关政策规定,基本的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度法。老人老办法就是保持既得利益不变。新人新办法,是按照改革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中人过度法,所谓“中人”就是在体制改革以前已经进入事业单位,以事业身份在体制改革以后继续留在企业的人员,要保证他们的基本利益通过改革不要受到大的影响。总之,通过这些年政策措施确保了改革的平稳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克服旧体制的弊端,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长远的制度保障。

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制。通过改革,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同时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中心,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一手抓文化公益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证。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6月中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明确了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为支持试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国务院制定了相关的政策。目前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一)文化系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近两年来,文化系统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坚持“两手抓、两加强”,公益文化单位的内部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创新体制、转换机制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在公益性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方面,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在加大国家投入的同时,重点推进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着力点,取得成效。例如,国家图书馆和一些试点省市图书馆以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岗位管理体系为重点,实行岗位分类、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按岗定酬、优劳优酬,实行事企剥离和后勤改革,完善了内部运行机制,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重庆市依托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和红岩革命纪念馆新组建红岩联线文化研究开发中心,把“红岩联线”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以红岩文化资源吸引游人,以旅游收益支持红岩文化的建设,两个效益显著。去年,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精神,文化系统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率先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国家话剧院、中国文物研究所、上海中国画院也结合自己的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改革办法,取得一定的成效。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通过转企改制,组建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一年来,建立了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过渡平稳,国内外演出展览业务蓬勃发展,初步显现了改制的活力。浙江、广东、西安、沈阳、丽江等地的电影公司也实行了转企改制。部分院团转企改制取得突破。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和北京歌剧舞剧院改革以产权重组的方式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一步到位。广东、江苏等省在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改革试点过程中,文化行政部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政企、政事分开,与文化单位的关系逐步理顺。各地在组建行业协会、推进行政执法改革、机构调整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各试点地区成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工作已基本完成,为文化市场的统一执法打下良好基础。

加大了布局、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十六大提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坚持把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和促进发展相结合。针对文艺表演团体重复设置、资源分散的问题,文化系统正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东方歌舞团与中国歌舞团正在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与资源整合工作,不久将正式挂牌。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北京市对市属院团进行整合,筹备组建北京戏曲艺术剧院。广东着手在广东粤剧院和广东粤剧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西安市对4个秦腔剧团进行整体合并重组,筹备成立西安秦腔剧院。

对于代表国家水准和民族特色的院团和艺术品种,加大了政府扶持的力度。根据十六大的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文化部和相关地方政府制定了对重点院团,特别是京剧、昆曲和一些著名的地方艺术品种等优秀民族艺术的扶持规划和政策措施。同时推动这类院团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李长春同志今年年初到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调研时明确提出,对这类院团改革,要按照“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思路推进。政府增加投入,帮助重点院团改善必要的设施,扶持定向市场开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优秀民族艺术产品的普及和走向国际市场。

近两年来,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展充分说明中央做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决策是十分正确和十分必要的。通过试点工作,文化系统在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方面有了新突破,在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方面有了新探索,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形成了新亮点,在制定和落实改革的保障政策、配套措施方面取得了新成果,为文化领域面上的整体改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2.进一步明确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思路和重点

我国的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克服旧体制的弊端,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长远的制度保障。

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文化艺术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文化体制改革中必须始终遵循和牢牢把握的原则。

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一方面是政府包揽过多,管得过死,另一方面是文化单位对政府过于依赖,丧失了竞争能力与活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政府要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从主要面向直属单位管理向面向社会管理的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实行依法管理。文化体制改革要为文化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依法监管经营活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维护文化企事业单位合法权益。一是要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文化部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大幅度压缩、精简了审批项目。二是要建立健全竞争约束机制,包括市场退出或淘汰机制。文化产品作为精神产品,在吸纳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办文化的同时,要严格把好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关。对文化产品要有必要的审查和许可制度,建立健全文化单位的综合评估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继续对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进行修订。

文化体制改革要发挥文化行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作用。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是联系市场主体和政府的桥梁,它具有自律性、公正性,能充分反映市场主体利益和要求。自律管理成本比较低,效率比较高。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要加强对文化行业组织的指导,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艺术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在团结、联系、教育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制。通过改革,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文化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不断创新机制。企业要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及适应市场环境的相关机制;事业单位要加大内部三项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根据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中心,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一手抓文化公益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改革,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发展文化事业主要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两手抓”“两加强”,才能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突出重点,完善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这是文化领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体制变革和一次战略性结构调整。文化事业单位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

重塑和培育一批自主经营、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国有或国有资本控股的市场竞争主体,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市场主体中缺乏国有文化市场主体及大型国有或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的结构性问题,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转企改制,进一步挖掘国有文化资源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挥这些单位在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产业发展的方向等方面的作用,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难点在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根据2004年的统计,目前全国有国有院团2619个,从业人员13.7万人。艺术表演院团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一类是一般艺术表演团体。前一类属于十六大提出的“四个扶持”的范围,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这类院团是少数。它们的改革要按照“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推进。

大多数的艺术院团要逐步向企业体制过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市场发育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文化体制的改革采取了由点到面、梯次推进的方式,现在看来是符合实际的。即使是一个地区,情况也各不相同,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一团一策”,具备条件的,可以一步到位;不具备条件的,可以分步实施。先调整结构,整合资源,为转企改制创造条件。一些艺术院团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社会保障条件欠缺,加之当地财政对改革支付成本乏力,直接转企难度较大,可以把改革和改组结合起来。要积极引导国有资本或其他社会资本对院团的投资,扩大院团的投资融资渠道,通过有实力的企业来帮助院团实现转制。从总体上说,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的转制,文化企业的培育是这次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因为培育一大批有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是发展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前提性条件。

完善与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是进一步推动改革的重要保证。财政、税收、社会保障、人员安置等政策不健全,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制定和完善政策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文化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3]105号文件和财税[2005]1号和2号文件精神,加大对文化产业和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的扶持力度,同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制定。

人才是文化发展繁荣之本。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贯彻人才兴文的战略。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都要有利于稳定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优秀人才和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模特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 篇五

1、使学生对模特和服装表演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为时尚产业更多的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及模特相关行业管理工作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使学生全面了解进入模特行业的最佳渠道,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所规划。

4、了解模特的综合素质,并加以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保持专业模特的基本素养。

6、通过行进中身体各个部位的基础的训练,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力量性。并掌握模特表演的最基本步态。

7、掌握模特表演的基本造型、定位和转身动作要领

8、使学生掌握镜头前表现的基本技巧。

9、通过辅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课内容,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专业课的学习。

6.新课程《匆匆》含课时目标的教案 篇六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四、课前准备:

1.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等散文。

2.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五、教学方法:

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采用设问式教学法引导学生。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优美语言营造的思想之美、意境之美。

2、自学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阅读思考、质疑、感悟、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散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主席称为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他是谁?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今天我们一起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3)朱自清简介: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5)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学生可能标画出以下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

[1]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

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

②可适时补充台湾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教师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的变化,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③指导学生朗读: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

[2]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①“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

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1922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个日子。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

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②指导朗读:a.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4、布臵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重点品读第3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并联系

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

3、精读第4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积累语言。

(二)教学过程:

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⑴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

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

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

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

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⑵体会写法: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②作者通过生活

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

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

边流逝的。

⑶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

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

2、精读第4自然段。

(1)作者面对如此匆匆而逝而又了无痕迹的日子觉醒了么?他心里

在想些什么呢?(自责、后悔……)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给大家听吗?把觉醒读出来。

(2)依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引导:在这段话中你还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明白下面两句话: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

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3)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指导朗读,感受作者内心的自责、茫然、后悔和伤感。

(4)面对时光的匆匆,作者心情怎样呢?文中哪一个词可以准确地表达他的感受?(叹息)

引导:我们想象一下一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会发出怎样的叹息呢?他在叹

息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你可以用声音、动作,甚至眼神来演绎这个词吗?

3、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过渡)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

4、试答追问,延伸拓展

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⑵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⑶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感受体会)

5、交流名言警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

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3.珍惜时间的名句格言………

(三)、拓展思路,深化认识

1.读书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可是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桃花还是去年的桃花吗?(燕子已经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杨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当然也不再是去年的桃花。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光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

2.三年级曾学过的-----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我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

八、布臵作业:

1、背诵课文。

2、熟记自己整理的珍惜时间的名句格言

九、附板书:

匆匆

1(1)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去不复返----排比、反问)

2(2--4)具体说明:像针尖上的一滴水跨过

飞去溜走闪过如轻烟如薄雾

(无奈惋惜----排比、比喻、拟人)

3(5)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总结。勿谓时间短,既过难再获

(珍惜时间---排比、反问---首尾呼应)

7.课程改革的目标 篇七

对于一个知识点, 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常从四个维度去叙写。

1. 学生的主体性。

每节课面对的学生是相同的, 但却在本质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学校, 同一学校不同的班级, 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显然我们不能个个单独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生的共性, 进行同质处理。

2. 教学行为时目标多样化的核心。

由于学校的管理不同, 每个教师不同, 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也会有有所差别, 甚至很大区别。例如在设计实验上, 有的教师会设计成演示实验, 只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得信息, 然后对信息进行推断做出判断和解释;而有的教师会设计成验证性实验, 在教师的引导下, 猜想、设计、验证, 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然后核实实验与猜想的信息;有的会通过观看视频, 让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果;更有的地区靠口述实验。从这样的区别不难看出, 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学习结果是不一样的, 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3. 学习行为。

每一节课学生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掌握实现, 这是学生对课堂掌握程度的一种外在行为, 准确地把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不同的深度采用多样化叙写。例如在选修《物质结构》中原子的学习, 认识电子层及电子层排布的规律、书写1~18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会写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等不同的教学目标, 其学生的掌握情况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用了解、解释、判断、归纳等方法来做具体的要求。

4. 学习结果。

这是课堂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程度不同的学生对其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利用A、B、C、D四个等级来做一些判断。通过这样的叙写, 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二、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

当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 首先要对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 参考《新课程标准》与《指导意见》中的知识叙写, 让那些模糊的课程标准清晰化。其次对知识点的条理性做整理, 针对教学要求设计学习条件、学习行为、学习结果, 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对学生的把握。最后叙写完整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 就能清楚地明确整节课学生要学的是什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学生能学会什么、学生要掌握到何种程度。例如选修《有机化学》中同分异构体的学习。

第一步:查找《化学课程标准》与《指导意见》的相关叙写, 这些目标比较模糊, 只能作为参考, 而不能直接应用到教学目标中。

第二步:制订知识的计划图, 分子式中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和碳链异构。

第三步:设计学习条件, 让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掌握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方法, 然后通过练习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第四步:学习行为, 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步骤。

第五步:学习结果, 让学生熟练书写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

通过这样详细的规划, 使得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条不紊, 很清晰地明确每一个阶段学生要做什么, 不仅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 同时也能高效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叙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实际教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目标去履行教学目标中的每一个环节, 与学生的生成资源相结合, 灵活合理地来完成整个教学计划, 以便我们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 让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上, 首先, 让学生通过课件动画来学习同分异构体实质, 用讨论的方式给同分异构体下一个定义;看完动画后, 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进行抽查, 查看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情况。其次, 利用习题让小组完成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讨论怎么书写科学合理, 不会丢掉也不会多出, 然后对学生书写情况作出评价, 让写得好的一组说出自己在书写时的方法, 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 总结出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和步骤。最后, 通过练习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同时调查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书写时容易产生的错误或遗漏, 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确保让每一位学生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都有一定的掌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 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了对概念的认识, 让概念的学习不再那么枯燥无味, 让学生主动地自我总结出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使得他们在以后独立完成时不会丢掉那一项, 确保书写的全面性。这样的学习不仅使教师能清楚地解释概念, 同时学生也会对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增加了课堂的效率。

总之, 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索, 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 只要我们沿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习, 就不会在方向上走偏, 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深浅, 减轻没有目的讲解给学生带来的负担, 同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幼红, 柳闽生, 施梅, 陈凯, 吴晓霞.化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 2012, 32 (4) .

8.课程改革的目标 篇八

一、数学文化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优秀的数学文化去熏陶学生

数学的理性精神为其文化层面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使得数学文化的范畴相当广泛,数学文化的意义非常深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诸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出数学文化的魅力,将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数学上有很多课题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通過数学发展史来激励学生。比如,勾股定理的发现及其美妙的证明,它比巴比伦人发现就早几百年;祖冲之的圆周率,其中约率为,密率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位数是令人叹服,刘微的割圆术求曲面形的面积则具有朴素的微积分思想。几何上R规作图的三大难题:化圆为方,立方倍积,三等分割,它们曾耗尽很多数学家毕生的精力,后来伽罗华发明了群论才彻底解决它们是不可能问题;哥德巴赫猜想,人们曾传颂: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可见此问题在数学中的价值,至今仍未得到解决,其中最好的成果还算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潘承洞等,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居而此类的还有费尔玛大定理、四色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等,每个问题都有精彩的历史背景,都浸透着数学家们为之而奋斗的艰辛,令同学们肃然起敬,激发学生热爱数学,敢于向世界数学难题挑战,为数学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

二、数学内容的美学价值,通过对数学中的审美去陶冶学生

数学美是数学科学的一种质的属性,在数学教学中,深入挖掘并艺术地表现数学美的特征,诱发学生的心灵美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追求数学美的过程中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数学美的审美规则为:

1.相似性特征

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于要研究的数学问题,我们研究其内部相互关系及结构的数学美,如由Rt△ABC中的勾股定理AC2+BC2=AB2,(∠C=90O)通过相似性的审美特征引发联想,类比得到直角四面体P—ABC一个优美的结果:S12+S22+S32=S2,其中三面角P—ABC为直三面角,S1、S2、S3、S分别为△PAB,△PBC,△PCA,△ABC的面积,其证明方法也类似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运用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得到直角四面体的射影定理,S12=S·S△AOB,S22=S·S△BOC,S32=S·S△COA,其中O为点P在面ABC内的射影。

2.和谐性特征

物质世界中美的特征是和谐的,即多样性的统一,它的主要标志是对称性与简单性,二者总的体现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数学证明中的“同理可得”就是对称美的特征的体现,又如在解题过程中,如果演算过程越来越繁,立刻就意识到是否是解题错了,这实质上审美特征的简单性的反应,因此教学中利用和谐性的审美特征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敏锐观察问题和简洁解决问题的能力。

3.奇异性特征

奇异性的审美特征的主要标志是对于在理论上完美无缺,而结果又使人出手意料,并给人以很大的震动,它的特点是结论或方法具有新颖性或别具一格,或是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敢于向旧思想、旧理论挑战,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它,将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如欧氏几何在理论上的确是完美无缺,但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数学家发现了它的不足,提出挑战,最后创立了另外两种几何学,即黎曼几何与罗巴切夫斯基几何,这无疑是对奇异性审美特征追求的结果。

三、优化数学教学的课堂环境,通过优良的课堂文化塑造学生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课堂环境尤为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轻松活泼的、且具有强烈求知欲的课堂环境,再以优良的课堂文化来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

(1)教师展示出个人的魅力,教态自然、亲切,语言激昂顿挫,在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发扬民主,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2)在教学中努力发展数学理性思维,培育数学理性精神,做到既讲结论又讲缘由,既讲推理又讲道理,培养学生以理服人,实事求是的精神。

(3)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提倡探究性学习,数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个探究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学习方法的改变,而是促进学生发展创新能力,为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制造空间,从而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9.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区别于联系 篇九

学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之后,我有很大收获,明白了什么是科学课程目标,什么是教学目标,掌握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课程目标是对教学目标的指导而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完美与实施,具体表述如下: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1)两者的含义不同。

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

在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一般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某一课期望达到的目标。(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

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某一课的教学过程。(3)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是对科学课程在宏观上的指导,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对教学细节上的要求。(4)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

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基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课程目标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而教学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门课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

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两者的密切联系: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

(2)教学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

10.对图形与几何课程教育目标的认识 篇十

通过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笔者发现掌握几何知识和应用几何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几何观念,形成科学的几何思维方式。但以上两者的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在一个较长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图形与几何课程的教育目标首先要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新的课程标准修订稿将实验稿中几何课程的四条主线变成三条主线,这三条主线分别是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下面针对图形与几何教学目标结合以上三条主线提几点笔者个人的认识。

一、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课程的目标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

数学思考要求: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同时,在几何学习中能运用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几何结论。

问题解决的能力要求:初步学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几何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的培养:在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内在特征和几何的应用价值,体会几何推理的逻辑性和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

二、图形与几何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师要明确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结构,即从整体框架上把握好三条主要线索。在教学中对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价值要深入挖掘,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公理化法加以证明图形的性质,也可以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角度理解图形的性质。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还要多关注数形结合的意识,即课标中提出的几何图形与坐标的联系等,让学生尽早完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和数学解题中的多维度的数形表征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关键之举在于掌握数学的核心概念,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是需要探讨的核心概念,还有几何推理能力的培养也要重点关注,修改稿已经明确提出推理能力包含了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我们必须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关注这两种能力的同时发展。

三、几个核心概念的教学

1.关注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几何直观,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图形在解题中的作用,如代数问题转化成几何图形来表示等。第二,要让孩子养成一个画图的好习惯,这里包括画示意图或几何作图等。第三,重视变换,让图形动起来,把握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2.建立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空间观念包含这么几个维度;第一个是图形和实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维度。通过实物,根据实物来抽象出几何图形。另外一个就是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第二个是标准中所刻画的即通常所说的方向感。另外一个就是图形的运动。主要是图形的平移、旋转这样的一些运动。对图形的认识可用变换的手段,主要有平移,轴对称,还有旋转。第三种认识图形的办法,可用坐标,通过对点的刻划,进一步对图形的位置,包括它的其一些属性的刻划。

3.几何推理的教学

欧氏几何演绎证明从公理出发,现在把它叫做基本事实出发,经过以三段论为主的方法,展开对图形性质的证明。这就是演绎推理,同时要关注归纳推理,即合情推理。

11.课程改革的目标 篇十一

摘  要: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形式,对12所不同层次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参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大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现行公共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目标管理的公共体育课程综合改革方案,旨在从根本上变革目前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与教学安排、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考核方式与教学评价等,以确保《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立的课程目标有效达成。

关键词:公共体育;综合改革

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对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问题是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关键问题。

《纲要》中的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运动参与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从学生课外活动参与人数与自觉程度反映;运动技能目标达成情况,可以从学生参与运动项目的能力与效果反映;身体健康目标可以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反映;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主要是通过体育运动实践过程来实现的,所以与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目标的达成情况高度相关。高等学校体育课程长期的教学实践显示,前三项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由此导致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度亦较低。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虽然有两千多所,但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趋同,教学模式相近,特别是在体育课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价方面尤为突出。

根据胡永南对湖南53所高校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在湖南省具有代表性和较典型的体育课程模式的有以下5种模式”[1],即以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教学任务的“三基”模式;以在一年级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专项选修课,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为特征的“三段型”体育教学模式;以早操、课外锻炼活动与体育成绩挂钩为特征的“一体化”型体育教学模式;以在一、二年级同时开设基础课和专项选修课为特征的“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和以在一年级开设专项选修课,二年级以教学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的“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其中“一体化型”“并列型”“三段型”为主流类型,这三种类型的差异体现在细节的规定上。

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价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清晰稳定的教学理念。《纲要》确定的体育课课程目标包括了多个方面,而体育课课时为144学时,相对于体育课课程的多目标任务,144学时难免捉襟见肘,如果缺乏清晰稳定的教学理念,就无法处理好这一矛盾。目前,许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任务摇摆不定,体育教师在面对一节节具体的体育课时,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而另一面又要“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恐怕感到更多的是一种茫然无助[2]。最后的结果却是: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希望什么都做到,然而什么都没做好。

二是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权,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高等学校均按照《纲要》的规定,开设两学年、共计144学时的公共体育课程,学生不能自主决定体育课学习时数,不管学生技能水平高低都必须统一上课。这样硬性的规定,一是给组织教学造成困难,因为一个班学生技能水平差异大,教学要都兼顾是比较难的,其结果是技能好的没能提高,技能差的也没有学好。二是在强制性的规定下,很多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三是从教学观察的角度分析,能够在课内、课外自觉主动参加锻炼的,往往都是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在客观上,这部分学生不是公共体育课程重点关注的群体,公共体育课程重点关注的应该是那些技能差、没有锻炼自觉性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才是公共体育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

三是自主选择学习运动项目的方式难以全面实现。学生根据兴趣需求选择学习的运动项目,更利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受教学资源的限制,没有哪所学校能做到100%满足学生的选择。以重庆大学为例,每学期学生自主选择的满足比例接近70%。根据对山东省6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37%的学生没有选上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有19%的学生不知道什么项目适合自己”[3]。这就意味着有部分学生选不到希望学习的项目。在硬性规定必须选课的条件下,这部分学生只能被迫选择不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学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调研数据显示,只有北京大学突破了1—4学期的常规安排,学生可以在8个学期中任意选择4个学期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运动项目的可能性。

四是按学期进行的阶段式考试评价,难以实现让学生熟练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的课程目标。公共体育课程的考试,绝大部分高校均是以学期为教学评价周期,实行学期末统一考试。评价标准是以阶段性的目标为依据制定。受学期教学时数以及补考、重修因素的限制,阶段性评价标准不可能设置太高,否则很多学生将难以达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如天气异常影响教学、班上技能差的学生太过集中等,不得不再降低标准。于是出现了大多数学生公共体育课程学期考试顺利过关、运动技能水平普遍低下的现象,部分学生不具备有效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难以形成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五是公共体育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缺乏科学依据,难以达到以成绩促学习的目标。“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与学习进步幅度、学习方式等多角度、多视野进行综合评价”的观点成为主流[4],所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构成一般为:技能成绩+身体素质+平时成绩,学习进步幅度和学习过程表现是平时成绩的记分依据,大多占到20%~30%,重庆大学占比为20%。如此设计成绩构成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学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一方面,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其进步幅度显然要低于技能水平低的学生,此部分得分亦相应较低,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为技能水平低的学生打开了有利于考试及格的通道,没有起到促进其学习的目的。因此,这种成绩构成的设计方式,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影响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管理、教学安排、学习评价等各方面均存在单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唯有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进。

二、基于目标管理的公共体育课程综合改革

为了更加准确掌握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情况,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形式,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12所不同层次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公共体育课程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

1. 综合改革目标

以《纲要》为依据,通过改革力争全面达成公共体育课程目标;重点解决技能目标的达成,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其他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2. 综合改革思路

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问题,是影响公共体育课程教育目标的核心问题。建立正确清晰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核心的理念,以解决公共体育课程多目标与教学课时少的突出矛盾为重点,以技能目标的达成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使其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参与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激发其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

(1)公共体育课程多目标实现

公共体育课程能否全面实现《纲要》目标?理论和实践证明,仅仅依靠体育课,是无法全面实现这些目标的。例如,身体健康目标,根据运动人体科学超量恢复规律,每周一次体育课,即使完全变成身体素质训练课,也不能有效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必须基于学生有效地参与体育活动,如果学生不具备有效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仅仅依靠公共体育课程,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2)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重点

体育课应该做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找到五个目标之间的逻辑联系。逻辑起点是运动参与,因为参与是前提,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则是参与的结果。运动技能则是运动参与依靠的手段和通往上述结果目标的桥梁。从这个逻辑链条可以看出,要实现重要的结果目标,核心问题不是结果目标本身,而是运动参与和技能这两个条件目标。条件目标是纲,纲举目张。

在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之间,又存在内在的因果联系。运动参与的动力,是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中逐步形成的,运动技能进步越大,水平越高,获得的正能量(正反馈)越多,运动参与兴趣就越趋稳定,强烈的兴趣反过来,又以更大的动力推动运动技能学习提高。这一点,在现实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在运动场上,那些自觉自愿去锻炼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学生。由此可见,运动技能又是核心问题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们应“对体育的认识从过去“身体发展的教育”(physical education)转变为“以运动为基础的教育”(education based on sports)” [5] 。运动的有效实现,技能是基础,因此,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达成条件目标——传授运动技能。这也符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五个领域目标中,从教与学的角度看,最具难度、最需要教的也是运动技能。

3. 综合改革方案

重庆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综合改革方案见下图。

4. 综合改革关键

(1)以目标管理替代按学期进行的阶段评价,确保《纲要》课程目标的达成质量和水平。“目标管理”即根据《纲要》精神和学分规定,设置大学体育课必须通过的项目(我校设置的项目为:体育健康知识、有氧长跑、游泳、自选技能共4项,每项1学分),所有项目不再按学期进行阶段性的重复考试,学生只需参加终极目标意义上的水平考试,每通过1项即获得1个学分。评价标准按《纲要》要求的达成水平制定。“目标管理”的显著特征就是打破了学期、学年的规定,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均可参加水平考试,考试没通过不存在补考与重修,只需重新参加水平考试,直至通过为止。

实行“目标管理”破解了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是时间难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两年四个学期体育课要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达成水平,时间不够。二是评价标准难题。如何按《纲要》所要求的达成水平,合理地分解到四个学期,并保证最终能完成,执行起来是非常困难的。长期实际操作的结果显示,以学期为周期的阶段性评价效果一般是“1+1<2”,即每学期分段学习效果之和达不到累计学习效果应该达到的水平,所以最终的达成水平不尽满意。

(2)以学生为主,按需预约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按需预约学习”即学

图  公共体育课程综合改革方案

生根据目标管理规定的各项目标要求,结合自身水平情况,自主决定体育课学习时间。重庆大学按学期为时间单位进行预约,学生希望在哪个学期学习就预约哪个学期,学习既可少于4个学期,也可多于4个学期。学生可以免费预约6个学期,超过6学期后参照学分缴费可继续预约。

“按需预约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提供充足的课程平台。这种灵活的机制带来了两个有利之处,一是有利于缓解教学资源不能满足选项需求的矛盾。学生在本学期如果选不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可以不必选课,下学期再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按兴趣选择学习。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预约学习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上课的学生都是带着需求来的,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3)变学期考试为预约考试,为实现目标管理搭建平台。“预约考试”即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训练的水平情况,自主决定在何时参加水平考试。重庆大学除体育健康知识以外的其他项目预约考试时间为每周四下午,在第1—8学期任何时间预约考试均可,每个项目可免费预约2次。endprint

(4)实行教考分离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准确,确保考试质量。重庆大学教考分离的方式是:由体育学院成立公共体育课程考试中心,学生预约成功后,由考试中心统一组织预约考试,以保证考试公平和考试质量。由于预约考试开放周期长,参考人数能够有效分流,教考分离秩序得到保证。

三、基于目标管理的公共体育课程综合改革试点实践

我们选择弘深学院作为综合改革试点,该学院是重庆大学的创新实验学院,有经管大类、机械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电气大类和土建大类等五个实验班。弘深学院的学生来自多个学院,具有代表性,且学生规模适中,组织管理相对容易。因此,选择该学院自2011级开始,开展连续实践。

弘深学院2011级全体学生共计128人,已经开展了为期3年的试点实践。试点实践之初,为学生举办宣讲会,让学生充分理解改革目标、内容和过程。试点实践过程中,教务处及体育学院共同开展了针对理解支持度、改革认同度、选择倾向性、选排课问题、教学与学习问题、技能进步情况、兴趣变化情况等一系列系统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对综合改革理解与认可程度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98.4%的学生对综合改革持理解支持的态度。75%的学生倾向于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新教学模式有异议的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表明,不倾向新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个人时间不充足、场馆不足及个人惰性。

对技能进步与体育兴趣的调查与分析。技能进步统计分析显示,72.7%的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技能有明显进步,27.3%的学生技能水平持平。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的进步是明显的,与日常的教学观察相吻合。兴趣变化统计分析表明,大多数学生兴趣明显提升。教师投入程度统计分析说明,多数教师的教学投入程度增加,但仍然有少部分教师投入不足。因此,在综合改革的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常态化教学督导与管理是必要的。

综合改革试点整体实践表明,综合改革方案具有可操作性,选排课秩序稳定正常。由于选课在8个学期内进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现有场馆设施的压力。上课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均有明显提高。初步试点实践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改革完善。这一方案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正在全校范围开始推行。针对综合改革开发的重庆大学公共体育课管理系统软件已经通过验收并上线运行。

参考文献:

[1] 胡永南等. 构建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2] 魏勇.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

[3] 周茗等.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1 (12).

[4] 黄敏等. 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J]. 体育学刊 ,2011(5).

[5] 朱慧芳等.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

[教改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42055)]

上一篇: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范文下一篇:餐饮管理制度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