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析化学有感(共15篇)
1.学习分析化学有感 篇一
毛丰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践行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范带头人。为大力弘扬毛丰美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市供销联社党委要求在供销系统内深入开展学习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
10月15日,市供销联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基层单位书记、经理共50余人集中学习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在学习讨论中,干部职工认真聆听,并积极发言。经过热烈的讨论,与会干部职工认为,毛丰美同志身上闪耀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一心为民的精神正是目前党员干部身上缺乏的,在向先进典型人物致以崇高敬意的同时,还应该反省自身,寻找差距,向他学习,让自己做得更好。
此次学习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契合,通过学习和讨论,市供销联社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将以毛丰美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系群众、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做老百姓的公仆、农民的代言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群众路线,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新凤城做出更大的贡献。
2.学习分析化学有感 篇二
一、主要内容:
该书解说详尽、条理清晰, 每章节都辅以大量的实例、图表,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作者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翻译的本质、翻译的准则、翻译的过程和对译文的检验。
1、翻译的本质。
书中第一章首先就将新旧翻译方法的重点进行了对比, 指出翻译的重点不应该是注重语言的形式, 而应该是接受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还应该把这种反应和原语读者对原文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由于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和特性, 要求译者力求再现原作者的写作意图, 保存原作内容, 适当改变其形式。第二章开篇作者就给出了一个定义:什么是翻译?翻译的本质就是首先在意义上, 其次在风格上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时要注意:上下文一致优先词语一致;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口头形式优于书面形式;听众和读者所通用、接受的形式优先于传统形式。
2、翻译的过程。
第三章至第七章依次介绍了翻译的过程的三个步骤:分析;传译;重组。此外, 作者又将翻译中的分析阶段分为三方面:语法意义分析;所指意义分析;内涵意义分析。在第三章中作者指出语法也是一种具有意义的语言现象, 相同的语法结构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语法结构也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词的分类问题上提出了四大语义范畴, 即:“物体词”、“活动词”、“抽象词”和“关系词”, 它们是各种语言通用的范畴, 是语言学家所称的语言的“核心成分”。按照“转换语法”的一个观点, 作者还指出了英语中构成表层结构的七大核心句, 并将语法意义分析的程序分为了五个步骤。第四、五章里作者还指明在分析词义时要注意一词多义, 在表达时要注意近义词之间的选择, 还要注意词语在不同说话人、不同语言场合和环境里的内涵意义。进行信息的传译时译者要对语义和结构进行调整, 在尽可能传递原语信息和内涵意义的前提下, 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但是由于受到语言之间的差异、文体的特征以及用途等等因素的影响, 还要将译文重新组织。
3、翻译的检验。
在第八章中探讨对译文的检验时, 作者强调应把注意力放在译文是否做到了与原文动态对等, 而不是词语对等上。也就是说对翻译的检验, 不仅只比较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形式上是否一致, 而主要在于判断可能的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如果译入语读者的反应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达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接近, 这样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
二、奈达理论的作用
在奈达看来, 最好的翻译读起来应该不像翻译, 他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所展现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与传统理论相比, 这一理论不仅仅看重文字本身, 看中语言形式上的对应, 而是把判断译文优劣的标准从“文本形式的对应”转到了“读者的心理反应的对等”上来, 不仅提高了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也使译者有意识地将原语中那些可能使译入语读者难以理解的隐含意义明确地表达出来, 增加了译文的可理解性。
此外, 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提出的分析方法, 也是值得推崇的。对语法、所指和内涵意义的分析方法, 可以帮助译者全面准确的理解原文, 并使之找到最贴切最符合原语信息的译语表达方法。转换生成语法认为, 人类的各种语言虽然在表层结构层面上是不同的, 但在深层结构层面上却是相似的。语言与语言之间在深层结构层面上的相似性, 就构成了翻译的基础。翻译中引入核心句的分析方法, 可以很好地帮助译者理解原语中的长句、难句, 防止在表达时信息缺失。例如:
Very shortly after his election the secession of certain Southernstates led to the Civil War, which in turn induced Lincoln to free theslaves on January 1, 1863, by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封权初)
按照奈达的核心句分析法, 我们可以将上面这个句子分成五个意群: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某些州脱离联邦政府;内战爆发;林肯颁布了《解放宣言》;黑奴解放。根据以上分析, 这个句子可以改写为五个英语核心句:1) Lincoln was elected.2) Certain Southern states seceded.3) The Civil War broke out.4) Lincoln freed the slaves on January 1, 1863.5) Lincoln promulgated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我们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就很自然地翻译成:林肯当选后不久, 南方某些州就脱离了联邦政府, 引发了内战。这场战争 (又) 促使林肯于1863年1月1日 (颁布) 了《解放宣言》, 解放了黑奴。这个译文就使一些在原文中隐含的内容也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语义更加完整。
奈达的翻译理论要求译者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在进行信息传译时适当地对语义和结构进行调整, 使表达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习惯。但其动态对等翻译也不同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和“活译”, 因为动态对等翻译有严格的要求, 它要求接受语文本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源原文本旨意;而自由译或活译则没有此种要求, 自由翻译往往是译者毫无节制地自由发挥。 (谭载喜, 235) 海明威的《乞力玛扎罗山》中有一句话:“It was morning and had been morning for some time and he heard the plane.”有人就译作:“现在已是早晨, 已经是早晨好一会儿了, 他听见了飞机声。”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 译文用了三个短句, 改变了原文的形式, 并在语义上增加了一个“声”字, 完整的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三、“动态对等”理论的不足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提出, 是以《圣经》的一百多种语言的翻译实践为基础的, 虽然如此, 它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要看到奈达的翻译理论是针对《圣经》的翻译提出的, 翻译《圣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达上帝的旨意, 使人们接受上帝的教诲。在这个基础上, 就要求译者最大程度上传达出原文本的信息,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因此形式在这里自然就处于了次要地位。当内容与形式相冲突时, 就要改变形式来保存内容。但是应该看到的是, 在任何语言信息中, 内容和形式往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谭载喜, 235) 形式在某些时候也传达了一定的信息, 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只管内容不顾形式的话, 就无法反映出原文的美感, 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尤为突出。诗歌的特殊美就在于其韵律, 翻译只顾诗的内容时, 形式的美就不复存在了。
其次, 由于《圣经》具有一定的祈使功能, 它希望受众在接受其旨意后能有所行动, 故在翻译时要求口语形式优于书面语, 易于译入语读者理解, 因为口语比书面语更为简洁。但是在文学翻译中, 我们不能不顾文学作品中的“雅”, 而为了让原文意思表达充分, 就采取简洁的口语形式表达;同样在哲学、科技翻译中, 我们也不能不顾及其中的专业性, 直接采用直白的表达方法。所以说, 在进行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和针对不同译入语读者翻译时, 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译法, 该“文”时“文”, 该“雅”时“雅”。
再次, 奈达将翻译检验上升到读者反应对比的层面上来, 确实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 原语读者对译文和译入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会相似吗?即使是不同的原语读者对同一原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何况是译入语读者呢?在这里, 奈达忽略了两方读者自身之间应该有怎样的对等条件这个前提, 这就无法衡量读者反应的相似性了。如果我们在他的标准上加上一个这样的条件:“双方读者的自身条件 (包括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世影响界观的因素) 相似”, 这个标准是不是更科学一些呢?只是这样做似乎也非常复杂。所以象奈达说的那样寻求相似的读者反应是不切实际的。
一处旅游景点的介绍碑上这样写道:“……封建诸侯们将一大批珍宝带进坟墓陪葬, 但是在清朝末年, 英法联军不惜充当盗墓者的角色, 将这些稀世珍宝掠夺一空……”, 其英文翻译为:“…local feudal princes buried a large quantity of treasure with them here in the tombs, but much of them was dug up and stolen by British&French allied army in the late years of Qing Dynasty…”汉语中我们用“偷”, 中国的游客自然会产生愤概之情, 英文中翻做“stolen”, 试问英法游客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吗?作为旅游景点的翻译, 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前来参观的, 可当他们看到这刺目的“stolen”时, 可能就会产生与中国游客相反的心理, 使他们不愿再游览下去, 这样一来, 翻译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所以为了缓和外国游客的心理, 可以将“stolen”用一个语气较弱的词来代替。
四、结语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是以现代语言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的比较系统翻译理论, 与中国的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翻译理论完全不同的。它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以“信、达、雅”为基础的翻译标准, 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理论使人们从一味地追求语言层面上的对等, 转移到了读者反应相似上来, 把译者从字字对应、句句对等的桎楛中解放了出来, 是翻译理论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 我们要对它进行辩证的认识, 吸取它的优点, 并结合中国传统译论中的精华, 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摘要:通过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学习, 笔者认为该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它将翻译的检验标准上升到了“读者反应”的层面上来,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将就其优劣两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动态对等,形式对等,读者反应,翻译
参考文献
[1]封霁芯.奈达翻译理论浅识-动态对等理论在实用翻译中的应用及在文学翻译中的不足[J].新西部, 2008. (12)
[2]龙芳菲.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普遍适应性[J].铜陵学院学报, 2006 (5) .
[3]林克难.“动态对等”译论的意义与不足.翻译杂谈.
[4]石锡书, 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5]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 [M].商务印书馆, 2004.
3.赴杜郎口学习有感 篇三
就在自己满心困惑之时,学校派我和吴老师到全国的首创课改基地——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乘着这阵课改的春风,我们不远千里,越过了长江、黄河,带着诸多问题经过了两天的奔波,拖着疲惫之躯来到了杜郎口中学。
偏居乡间,放眼一望:荒凉、凄冷、人烟稀少的一所农村中学,校门口竟然停满了前来参观学习的车辆,进进出出的几乎全是操外地口音前来“取经”的同行,每天来的人数比全校师生的人数都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70万人次前来学习取经,河南一所学校去了49次,最多的一个校长先后去了19次。杜郎口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如此吸引着天南海北的人前来?杜郎口中学到底有什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学过之后能否真的实用?用过之后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后续发展怎样?我只有认真地聆听其解读,用心去理解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才能发现答案。
现在就自己在杜郎口中学的几点感悟向各位作一个汇报。
一、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新生开学一个多月,学校不会进行课堂教学,而是进行好习惯的养成,重在进行德育教育。学校的养成教育重“细”和“实”,从学生的吃、喝、拉、撒、行、睡、队列、文明、卫生、读、写等做起。他们要求吃饭的餐具中不能剩一点东西,否则不会收拾你的餐具。在实际中践行了感恩农夫的辛勤劳作,而不是只喊几句口号。通过长期的训练,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字特别规范漂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不是说态度决定成败、努力铸就辉煌吗?偌大的校园内找不出任何垃圾,做到了校园一尘不染、规范有序。小到学生上厕所都有教师辅导,小便池前就写有“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温馨提示,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地方。
二、校园文化有亮点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育人根本。文化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这所学校的整体环境,以致每一个细节都在为人的发展营造好的氛围。一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校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是对教育的最好的诠释,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生存,为了人的创造,为了人的幸福而进行的神圣事业。具体到杜郎口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师生行为的规范
物质环境影响人,但人的行为更影响人。在校园内,师生都有各自的统一着装,行为规范,细节到位。所有人不仅不会乱扔垃圾,发现问题时他们都会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认真对待。大家都由“会做事”发展到“会操心”,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
2.各个场所打造自己的特色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文化——手抄报、评比共进专栏、图书角、全家福、进步之星等。走廊里,张贴有相应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室的墙壁上、横梁上都挂有他们师生自己的励志“名言”,如,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精彩我演绎。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真是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这些不仅仅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校还有文化长方廊,都由学生按班级完成
走进杜郎口中学就像走进了教育知识的神圣殿堂,使我们教师非常佩服。
三、课堂教学模式有特色
山东省教科所对杜郎口中学的评价是: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的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
杜郎口中学改革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张能让学生会学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上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杜郎口中学要求一堂课必须有三“声”,即掌声、笑声、质疑声。只有发出这三“声”的课堂才能称得上一堂课。
我们教师早就明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主导,而学生的学才是主体,可在实际教学中总是本末倒置。教师一味地讲授灌输,一言堂、填鸭式充斥课堂。学生成了局外人,听天书、等下课、等放假。不关注学生的体验、参与、探究、感知、情绪,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这样,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被泯灭了,就谈不上造就人格,发展个性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哲理为教师共知,可是我们没有大胆落实,总认为我们比学生强,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以致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手脚不敢大胆尝试。可是杜郎口中学围绕彰显学生学习“主权”,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教什么”转变为“学生要学什么”。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故杜朗口中学开创了“三三六”的教学模式,“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理念,得到了全面的体现。第一个“三”是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是三个模式:预习、展示、反馈。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活了起来。
四、教师敬业精神强
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每天要进行两次反思会,对当天的不足提出来并马上整改。学校提出:严格就是教师最大的关爱,批评就是教师最好的福利。这样他们对教师的评课会一针见血,逐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看着杜郎口中学的点点滴滴,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课堂改革的美好明天,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课堂改革的信心。
一周下来,感觉身上总是冷,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感觉肚子总是饥饿,脑袋却是满满的。
(作者单位 湖南省张家界市张家界第五中学)
4.学习王选事迹有感--- 篇四
阅读着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的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让我感动不已,为我们国家失去这样一位当代伟大的、杰出的科学家而感到惋惜,为我们民主党派失去这样一位好领导、好榜样而痛心„„
这位享年70岁的科学家有三院院士的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王选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该成果引起了我国出版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的技术革命,拥有9项国内外专利,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除了对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外,他还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选院士尽管身患重病,去年他还是坚持带队视察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宝贵的建议。
王选院士把自己的一生都奉贤给了国家和人民。几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工作让人感动:元宵节,京城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身为北大计算机所所长的王选院士,躺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床上,认真地审阅一份所里要上报的文件。谁也想不到,这竟是他70岁人生的倒数第二天。
王选院士虽是优秀的科学家,中国计算机科技领域的领头人,但他平易近人、亲切、和蔼。对同事、学生都非常关心。学生的父亲得了癌症,病中的他两次让夫人买药寄去。王老师对所里的员工和家属总是这样,听到谁有困难,他总是想法帮忙。生活简朴给大家留下了印象。同学回忆说:“王老师生活一直非常简朴。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奢侈品。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似乎只有一条领带,平时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会见外宾或有重要活动,他才拿出来打上。”他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从表面看,王选真的很普通,很平凡,不像个大人物、大科学家。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蕴藏着许多高尚的东西、可贵的东西。他常说,什么是好人,能心里想着别人的人,就算好人。他还说,做学问,首先要做个好人。科学研究更需要好人。“一个好的科学家或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才能带领队伍。”王选还对“好人”下过一番定义:“什么叫好人?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根据现实情况,这一标准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算好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政治家都应该学习王选的这一精神境界。要管好别人,首先应做个真正的好人!
王选20年获得诸多荣誉。顶级科技大奖就有二十余项,500万奖金的重奖曾有两次,但他把奖金几乎全捐了出去,自己依旧过着堪称简朴的生活。理由是“工作是大家做的,我不能一人独享”。而今我们社会里,诸多人为了名利明争暗斗,某些重要领导干部,不顾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贪图名利,贪污腐败,严重损坏了党在人民心中的伟大形象和威信。
王选杰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感召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他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与教育。他的一句名言所的好:“——有才华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自己不要把做官当成一种奋斗目标,甚至也不要把当上院士作为奋斗目标,如果老想着当院士,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做好事业。”“——发展计算技术不但是国际潮流,也是国家的需要。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很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5.学习《弟子规》有感 篇五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的瑰宝,凝聚着儒家千年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它是一面无形的镜子,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错误。
《弟子规》所提到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讲的就是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不喜欢我们时或太严厉时,我们也要孝顺,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做得更好,这样才能让父母安心。这是孝的表现。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孝敬父母,我们可以适当的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减轻压力;孝敬父母,我们可以时常与父母谈谈心。爸妈在年轻时希望子女们健康成长,这个愿望显然实现了,现在他们老了,他们的愿望只要求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因而我们平时应该多打电话回家,多问候几声,有空常回家看看,这些我都做得不够。
随着自己对《弟子规》等圣贤文化的熏修,我感觉从个人到家庭都受益匪浅。《弟子规》上说“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夫妻之间不也是这样吗?以前,我很任性,总觉得一直以来,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带孩子基本上都是我做。而我以前在高中教学,工作也不轻松。心中时常感到不平衡。现在,我学习了《弟子规》,我开始慢慢醒悟了,原来问题的根本就在我自己身上,是我自己的心态不对。是自己太自私了,所以我就知过改过,首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多看丈夫的优点,尽量不看他的缺点,丈夫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果然变了。我越来越感到,家庭的幸福需要我们用爱心、感恩心来好好经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想得到什么就要先付出什么,不想得到什么当然也不能让对方承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就是当出现矛盾或不顺时,我们应首先好好反省自己,往往问题的症结就在自己身上。其实只要念念为对方着想,一切就会无所求而自得。
我想,学习《弟子规》,不仅让我们提高道德文化修养,还可以创造和谐的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6.赴山东学习有感 篇六
宣汉县黄金中学: 杨 云
2014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宣汉县教育局领导的组织下,参加了山东省即墨二十八中、德馨小学、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的学习。收获颇丰,启发很大,现将我的感悟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汇报如下:
感悟一:昌乐二中正对大门的墙壁上,书写的是学校的办学宗旨:
“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我认为“每一个孩子”就是要求我们做教育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一生”就是要求我们干教育一定要着眼于长远,体现教育的深远影响;“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从教育的本质看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来影响人、改变人、发展人,使其每一个学生成为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谋幸福。学校给学生留下的美好东西,让他们终生难忘。
感悟二:管理决定效率。
学校把服务作为质量标准,每个岗位都制订明确的责任目标细则,每件事的流程都有明确的规定,层层把关,责任到人,每半年对各年级、处室的所处理事务进行一次检查评审,通过反馈,合理的算通过,不合理的要反查,追求相关环节的责任,并及时整改。
学生自主管理——给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是班级管理的根本。该校通过“三驾马车”来拉动班级的正常运行。“三驾马车”分别是“班级行政管理”、“ 高效学习小组”、“ 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班级行政管理包括: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值
日班长全班轮流做,值日班长负责当天的全部事务,每天晚上评价一天的学习和纪律情况。每周有值周班长,负责本周的的一切事务,周一与本周的值日班长研究布置本周每天的工作,周六召开班会总结全班一周的学习和纪律情况。常务班长负责辅助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的管理,统筹管理整个班级。他们实行全员参与管理,全班轮流管理班级,有学生说假如自己不守纪律,下次就不好管别人。感悟三:大力实施文化治校方略。
走进昌乐二中无论哪个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们教室外面的文化墙,呈现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和集体的凝聚力,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班名、班旗、班歌、班微、班级公约,每个小组也是如此,组名,小组的口号,目标,真正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是班级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这个家庭会给每个人过生日,这个家庭有自己的报纸、自己的相册„„,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家庭式的温暖。物质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学校先进文化的载体;文化发展是关键,学校要致力于一种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统领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感悟四:以人为本。
教育教学观念立足于人的发展,既包括教师的发展,也包括学生的发展。我认为教育学生三年,要为他们想三十年,三十年之后,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工作快乐吗?工作有成就吗?生活幸福吗?他们为社会做着什么贡献?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为孩子一生的幸福 2
负责。如果把这个理念坚持下去,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境界。
感悟五:课堂成就质量。
“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教给学生更多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而不是包办。我曾这么认为:只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高容量,高密度地完成每一节课,这就是高效课堂,其实不然。从高效课堂模式里我听到的是:几个人一组的自主、合作、讨论;全体互动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高效课堂的理念,是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换带来了行为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必须自觉地实施是教学的必要、形势的所迫,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责任心的体现。
感悟六:海量阅读——阅读成为必修课。
教师们在阅读教学遇到的三大顽症是:学生没有时间读、学生没有好书读、学生不知如何读。昌乐二中针对这三大顽症,学校制定了《山东省昌乐二中阅读课程标准》,让阅读成为课程。昌乐二中给教师提供一些教师必读书籍,要求教师必须自行阅读,而作为领导则必须带头读。根据《山东省昌乐二中阅读课程标准》,初中每周设置5节阅读课,高中每周设置4节阅读课,要求初中生每年阅读30本书,高中生每年阅读20本书,提倡海量阅读。年级主任具体管理阅读教学。阅读课程有着具体、详实的要求,多角度对海量阅读进行指导、检查和反馈,学校定期组织
或学生自发举办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阅读,使阅读课程达到既定目标。阅读能让学生口才出众、思维敏捷、胸怀开阔、视野宽广、境界高远。
感悟七:养成教育好。
学校无垃圾桶,校园内无乱扔、乱吐、乱画现象,无脏话;升旗仪式、大课间、排队就餐学生井然有序;见到老师和同学主动打招呼问好。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三管好”的要求:
一要管好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告场所大声喧哗等,看见老师、长辈要主动问好;二要管好自己的手,随手关灯、关水龙头,不随手丢弃纸屑果皮,不随手向窗外扔杂物,不摘花不折树,不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学校;三要管好自己的脚,不踩花草,爱护公物,不踢门、踢墙,更不向他人动手动脚。认真落实礼仪规范,争做文明向上的好学生。把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二是遵守纪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勤学乐学,多思善问。要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注意力要集中,不在课堂上睡觉、打闹,认真学习,不顶撞老师,作业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懂就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更好的条件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是要求每个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生命和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所以请同学们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注意安全,不要将火带入校园,不要违规使用电器;严禁在校园内追逐打闹,严防意外事故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路上一定
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开展危险性游戏,杜绝同学之间闹矛盾打群架。发现问题及时把情况告知学校或老师,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表现。
山东之行,受益匪浅,我会把我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有选择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用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能有所学,能有所用,体会学习,快乐学习。
7.学习吴正宪《重叠》一课有感 篇七
按这种标准来衡量, 吴正宪老师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吴老师在学习积累、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多地进行了思考, 并以她的智慧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热情。在欣赏了吴老师精彩的数学课堂以及教学理念后, 更加让我有所感悟。
感悟之一, 情境设计有情有理, 真实有效。
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 吴老师先叫了一名男生, 说:“有一列队伍, 从前面数你是第五, 从后面数你也是第五, 这一列一共有多少人?”这样, 能让孩子真正融入到这个情境中, 比仅仅以多媒体出示更贴近学生。有的孩子马上回答11个人;也有的细心数一数是9个;还有的孩子在本上画一画……仅仅是开始的这一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听数学、看数学, 更多地是练数学、做数学, 初步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去经历、体验和探索。吴老师在课上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形成, 在不知不觉中如春风化雨般地对孩子进行渗透, 我觉得这才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感悟之二, 探究过程多层并进, 互动生成。
探究《重叠》这一课, 由“参加语文小组的有5人, 参加数学小组的有7人, 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开始。探讨的问题逐层深入, 每一个问题都能贴合学生的理解能力, 逐步“煽动”“诱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究。“参加小组的学生还有其他可能吗?”这个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初步有了“重叠”的想法。然后, 吴老师在黑板上贴上: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 让参加各小组的同学对号入座 (在对应的下面贴上学号) 。在男生和女生争夺4号和5号同学的时候, 整堂课出现了高潮, “集合圈”的出现, 说明学生对“重叠”实现了真正的理解。最后, 吴老师只用了12个写有学号的圆形卡片和两个分别描有5个和7个黑点子的椭圆形图片, 就将所谓的“重叠问题”讲得清清楚楚。
感悟之三, 于细微处, 培养好习惯。
认真品读吴老师的课堂, 你会发现, 在每一个环节, 她都会“回头看”。开始的一列队伍, 同学们得出“9”这个结果后, 吴老师追问:“得9对吗?你可以数一数, 也可以画一画。”即使学生用多种方法去理解这个问题, 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学生要“检查”的思想。细心观察, 吴老师在每个环节都有这样的追问, 既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好习惯, 又能巩固和掌握所学的方法, 一举多得。
8.学习分析化学有感 篇八
一、环境,“研究”的前提
[案例一]“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
师:上周五开始,我们已经开始了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历程,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来汇报一下,听听各位的探究成果。
生1:我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应相邻两边相乘。
生2:错了!开始我也以为是,可我后来发现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不相等。(拿出学具)
师:不要紧,多次错误的尝试,才会有正确的结果。谁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生3:我是通过多次画相同格子的方式得出计算公式的。(拿出学具)平行四边形面积有42格,底占6格,高占7格,6×7=42格。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积=底×高。
生4:凑巧吧,换个平行四边形会不会不是这样?
生3:我试过许多次,大家可以都试试。
全班尝试……
师:这种方法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最早用的直观方法,得出了正确结论。
生5:我们的方法还简单,只要画一条高就行了。沿着高将直角三角形剪下,补到另一边,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齐声鼓掌,老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反思:研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探索中产生错误,很正常的。如果错误给学生带来“嘲笑、讽刺、挖苦”,将会给他们造成恐惧的心理,最终导致他们不敢、不愿去研究。因此,教师要使学生乐于研究,必须给学生创造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这是学生学会“研究”的前提,这样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问题,“研究”的起点
[案例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
师:谁能随便说个数,这个数要能被3整除。
生:9能被3整除。
师:谁能说得大一点,如三位数。
生:123能被3整除。
师:这个三位数确实能被3整除。
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太慢了!
师:我有了123做基础,可以一口气说一堆这样的数。
师:(边板书边说)132,213,231,312,321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你们信吗?
生:不信!
师:可计算一下。
生:您有什么窍门呀?
师:你们也会。我说516能被3整除,这个数作基础,你们也能说出许多数。谁来试试?
……
师:从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师:刚才大家大胆地猜想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些猜想对不对呢?我们再来列举些数字看看就知道了!
……
反思: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学生对问题越是百思不解,他们的思维就越活跃。因此,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就应该在课堂上有问题。本节课中,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三问”,显然,这样设计,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通过猜想—验证,产生了新的疑问,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交流,使自己的答案更优化。
三、方法,“研究”的核心
生实验讨论。师生形成如下对话:
生1:我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重放在一起,发现一样大小。
师:好办法。长方形的四个角都一样大小吗?(立刻再操作)
生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一样大小,都是四个直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用直角板量过。
师:同意。
生3:不相同的地方是正方形四边一样长,长方形不是,只有对边一样长。
师:怎么知道的?
生3:用尺子量的。
生4:对折知道的。
生示范、小结。
反思:操作是学生“活动”的一种形式。活动是主客体交流的桥梁。克鲁捷茨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操作—实验”的研究过程,有利于“活动性原则”在课堂上得到落实。案例中,教师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设计并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正来发现,这才是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给自己定下操作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这样的数学活动才是学生的自主参与,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活动。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充满了探究的乐趣,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9.学习美德少年有感 篇九
天坛宋庄学校五(3)班
黄子悦
辅导老师:谢利军
今天,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学习了济源市首届美德少年的事迹,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我突然想起,最近,我看了一个见义勇为的事迹:当自己的同学不小心落入水中时,她奋不顾身地去救这位同学。最终,她用最后的力气把同学推上了岸边,而自己却光荣牺牲了,在关键时刻,她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从此,她的生命定格在了十二岁,一个花样青春年华中。
这个勇敢的女孩就是——周德燕,周德燕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礼貌先进个人。她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小小少年有着大大的梦想。在家里,是奶奶的好帮手,邻居也都夸她懂事能干,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作为留守儿童的她,从小就学着做家务,洗衣,洗菜,还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里的事情我帮着干。”这就是他的座右铭。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个 12 岁的小女孩牺牲了,我为她惋惜,更为她骄傲,在这个 12 岁的小小少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辉,看到了人性之善的光辉,不愧是新时代“雷锋式”的好少年,值得钦佩!可想想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却不懂得珍惜,这时,我的心像在荡漾的海面,久久不能平静。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安全,在救别人的同时,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不能冒然前行,应在自身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去救人。我们应该学习周德燕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应该做一个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好学生。
周德燕同学,虽然你已逝世,但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因为你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生的美好与绚烂,因为你已把这种精神永驻人。
如果你是一条河流,你是否滋润了干枯的土地。
如果你是一本书,你是否把你那知识传送给了大家。如果你是一棵种子,你是否发出嫩绿的芽。
雷锋精神总是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崇高和温暖的气息。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学雷锋、讲文明要做些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校是我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并把雷锋“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扬光大。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以钉子似的“挤”劲和“钻”劲,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从而使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成为工作的内行。作为学生,我们更要有这种精神。因为要想取得成功,必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当我们与我们的集体息息相存时,螺丝钉精神是我们值得倡导和弘扬的传统美德。雷锋平时勤俭节约,但为了支援灾区人民和帮助战友,却毫不犹豫慷慨解囊。雷锋秉持谦虚为美德,始终实践着永远做一个“谦虚的人”的诺言,见困难上,见荣誉让,做一辈子好事却不留名。爱心,构成雷锋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爱国,铺垫了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基础。雷锋精神是人类最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
21世纪的中国已经踏上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任就落在我们的肩上!让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从小爱祖国,勤学习,乐助人,做一个新时代的“小雷锋”!美德,是至善至纯的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美德少年,她高高的个子,苗条的身材,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显得非常有神。她乐于读书,乐于助人,在我心目中简直就是一个榜样。她独立能干,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当大人不在家时,她会炒几个菜吃,炒菜的火候要多大,炒菜时放哪几种香料,她早就烂熟于心。而且,她吵得菜那叫一个香甜可口,味道好极了。
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她是我的一个培训班的同学,她家住在朔州。每天为了上这个奥数班,她能来回跑300多公里。这得比常人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呀。可见她多么热爱学习。她的学习重来不叫大人操心,上这个奥数班还是自己在网上查的。努力总是有回报的,她在奥数班取得优异的成绩。她总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读更多的书。好充实自己的大脑。当别人问她问题时,她都一一耐心的讲解。当她遇到喜欢的话题时,总是妙语连珠;当她静下心来写文章时,也总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她很乐于助人,是那种骨子透出来的热心肠。有一次我和她正去图书馆的路上,走在前边的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跤了,没等我说话,她立刻上去扶了他一把,并很关心的说:“小妹妹,没事吧?摔到哪里了?那一幕,让我十分钦佩,同时又有些羞愧。
10.学习吴大观有感 篇十
--------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有感
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正在中国大地传颂着,又一个杰出的同志跃然于我们的视线,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吴大观同志。10月14日下午我们全体党员教师聚集一堂,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交流学习感受,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活动,我的内心很受鼓舞。
吴大观同志,出生于江苏镇江县农村的一个普通小家庭,而他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不平凡的成就,不平凡的人生,这位“航天发动机之父” 通过自己的一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了一种精神,他信念坚定、爱国爱党;他献身事业、自强不息;他克己奉公、大气达观;他卓然独立、淡泊名利;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他严谨务实、奋斗不止,他为我们树立起一座高尚的丰碑,他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思想光辉吸引、感染、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作为站在教育一线的我们,或许不可能像吴大观一样干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是一名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一个好老师,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以吴大观精神为动力,立足本职岗位,从每一个细节做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个平凡的细节,是一颗持之以恒的恒心。尤其是对于刚刚踏入芙蓉教育这张大门的我来说,虽然教书已有8年,但这8年接触的都是中学教育,对小学教育这一块确实一片空白,来到新的环境,面临新的挑战,更要求自己从细节做起,从最基本的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及时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本期我担任六年级两班数学教学工作,我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和目标,我要为我们这103个孩子负责,为他们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心血,让这103个孩子能顺利毕业并能读上好的中学。盛书记要求我谈谈自己的事例,其实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可谈,因为我做的也就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做的,而且大家做得好的我可能还没做好,还需要向各位同仁学习、请教。我就简单的说说我的一些做法吧,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第一,从细节处做好常规工作。我认真钻研教育教学,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尽一切可能的把一些看上去琐碎、重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细、做精。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能喜欢上我的课,同时能迅速的让我和学生彼此能更快适应对方,我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以前周老师的做法,孩子们觉得我很真诚,经常会给我一些好的建议,于是我就像捡了宝藏似的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记得有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李老师,交你一个好方法,你把课件做漂亮一点,同学们会很喜欢,上课也会很投入的。于是我开始尽可能的做好课件,经常晚上做课件到很晚,就是为了第二天能上一趟孩子们喜欢的课,我觉得一节成功的课便是我最大的快乐。
第二、从细节处找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教育的契机。
作家冰心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从来不只凭一个学生的成绩来评价他的好与坏,在我的课堂上也经常能听到我批评在大家看来“很优秀”的学生,所以学生觉得我很公平。同时,我会想方设法的去寻找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记得上次秋游,在车上我目睹了很感人的一幕,六3班的李忠豪走前上了车,却靠着座位站着,我本能的问了一声: “干嘛不做呀?” “等他们先做!”简单的几个字!真让我感到震惊,现在这样的社会,尤其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有这样的品质的可不多呀,于是我就在车上和全班同学讲叙了刚才的一幕,迎来了阵阵掌声。后来,我和学生们一同到了活动场地后,他们开始尽情的玩了起来,这时候我并没有闲着,两只眼睛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揣测他们的想法和思考方式。六3班的刘源是个特别的学生,上次张禁辉老师就介绍过他,在车上时,就有学生告诉我刘源和徐仁昕(弱智)一组,老是欺负他,抢他的东西吃,还说陈老师不知道真相。于是我就暗中观察,我看到他手把手的教徐仁昕,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他,一遍又一遍的示范动作,这个大家认为调皮、缺少情感的孩子也又这么善良的一面,我好庆幸自己的这一观察,同时在星期一的数学课上我第一件事就是大张旗鼓的表扬了刘源,且把详细过程讲给学生们听了,刘源的脸通红通红的。第三、从细节处与学生们“亲密接触”
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亲近老师,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获得老师的喜爱。因此我会想办法努力亲近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玩伴,是他们的朋友,老师很愿意和他们交往。又说到那次秋游,我和六3班的女生一块跳皮筋,他们还挺佩服我,还说以后玩皮筋就一定叫我。对了,我还硬是给六4班的周智超提了四十分钟桶子,事情是这样的,他在池塘里捞泥鳅,碰巧我过去了,看他一手提着桶子一手在捉泥鳅,很辛苦的样子,就问他,“要我帮忙吗?”一边把手伸了过去。接下来和他一边聊天一边陪他捉泥鳅,不亦乐乎?我故意逗他我不想提了,他却和我撒娇,硬是要我帮他提,我也没办法,因为他太可爱了。后来我发现他课堂上越来越认真,作业也有很大进步,这次考试从来没有及过格的他及格了。我不能说就是因为我给他提桶子他就会进步,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喜欢上我了。我成功的实现了“近距离”,在不经意之处,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友好。
在平常我也很注意这些,比如课堂上,我一般都是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讲解,用眼睛向学生们传送友好;中午辅导,当学生有礼貌的站起来问题时,我会轻拍他们的肩膀,让他坐下;还有,我经常会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而不是等着学生来叫我。
也许正是和他们的亲密接触,我也收获了一份深厚的情感。前些天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条围巾,从做工上看确实是她亲手织的,她就是数学成绩很差的六3班的陈亚新,我感到很欣慰也很幸福。
11.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操作比赛有感 篇十一
一、比赛前——高处不胜寒
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经常不能开齐开全。在比赛前,听到许多教师议论:化学实验过程中碰到教材中没有的实验怎么办?万一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玻璃仪器怎么办?教师在比赛前的那种紧张,反映了教师的底气不足,可见平时缺少实践操作经验,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比赛中——书到用时方恨少
1.专业知识的苍白无力
比赛分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其中笔试部分有这样一道题:在实验室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我们通常选用红磷,如果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选用木炭进行实验,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这是一道常见题,许多教师都认为可以,因为在平时的化学练习、训练中答案就是这么给的,教师也是这么讲的,而忽略了木炭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这个因素。我们许多教师的知识水平只停留在能做对中考试卷,能将学生不会的题目讲会。这样的知识水平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想要给学生富含生命营养的长流水,教师的学识就要如同澎湃的长江水。
2.实验操作时纸上谈兵
(1)知识水平的欠缺
如按要求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少数教师竟然不知道摩尔和质量之间该怎样换算;
按要求配制100mL的酚酞试液,许多教师不知道酚酞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实验是很难成功的。
(2)缺少创新精神
如,在验证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的性质实验中,由于实验中故意设置了实验障碍,所给的集气瓶容积小,当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高矮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烧杯中时,发现蜡烛都不能熄灭。创设的问题是:这个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你可以进行怎样的改进让实验成功?有的教师根本就想不到从二氧化碳的量或烛芯的长短这些影响因素去考虑。
三、比赛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要增进对化学实验重要性的理解
新课程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但少数教师认为化学实验教学费时费力,还不如直接给出一些实验现象让学生读、记,效果更显著。因此少数教师不是“做”实验,而是在黑板上“画”实验,在课堂上“讲”实验,这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违背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师不去研究、改进、创新实验,长此以往,教师的实验能力将得不到提高,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首先教师要做好演示
实验,演示操作必须规范,要能发挥其示范作用,使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做实验时,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严谨认真、规范准确。药品的使用、仪器的安装、气体的制备及检验,要环环紧扣,顺理成章。教师平时也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学生必做实验,重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
教师还应该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的制取装置,设计出气体制取装置,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
3.要落实化学实验考查的方案
中考是指挥棒,它指向哪儿,教师就会教到哪儿。几年前,泰州市各校在中考前对学生进行化
学实验操作考查,并将考查分数计入中考总分。那段时间,各校的实验教学都能正常开展,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确实有了提高。后来取消了化学实验考查,落实到化学中考试卷中考查。但我个人觉得落实还不到位,力度不够,无法体现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水平,不足以让师生引起重视,因此出现了重文考轻实验技能的现象。因此,只有加大考核力度,让学校、师生共同重视化学实验,才能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动”起来。
4.教育部门要多开展化学实验培训活动
许多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不强,实验教学的意识不够,为此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开展多种多样的化学实验培训活动,如实验课的观摩、实验教具的改进、实验的创新、实验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使化学教师的实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让化学教师拥有过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化学教师理应责无旁贷地认真做好,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使化学素质教育能良性发展。
12.学习分析化学有感 篇十二
在民众眼里, 民生问题是庞杂的, 从柴米油盐, 到教育、医疗、就业……然而, 政府解决这些问题, 大都只归结在四个字上:社会政策。长期以来, 也正是因为社会政策的不足导致了民生问题的累积与尖锐。例如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 最低工资、税收调节等公共政策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 医疗卫生政策对于医疗到底是市场消费还是社会福利定位不明确;就业难与教育政策单一, 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等建设的滞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之所以社会政策不足, 很重要的因素在于, 一个社会政策往往代表着一纸“巨额账单”, 公共财政能否买单, 这是一个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初, 国家财力薄弱, 这也许是个问题。但在连续2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 这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2006年, 全国税收收入 (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 未扣减出口退税) 共入库37636亿元, 比上年增长21.9%, 而从2000到2005年, 全国税收增幅连续六年双倍于GDP增幅。
在任何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 税收高增长意味财政的宽裕, 政府财政花起钱来不用紧巴巴, 可以把更多的钱花在民众身上, 让民众共享发展红利。例如, 据报道, 经济景气的新加坡今年将推出“就业入息补助计划”, 对约四十三万八千名月入不足一千五百新元、年龄又超过三十五岁的低收入者提供每年总值约四亿新元的援助。民生问题, 大到社情民意表达的权益, 小到衣食住行的琐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 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 阐述了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这六个方面涉及人民基本生活方方面面, 涵盖社会阶层的各种群体, 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同时, 十七大报告也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 即民生问题不是靠纯经济的路径可以解决的。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利益保障。生产力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前提, 但也有可能造成利益失衡和社会群体分化的结果。民生问题不是个简单的物质问题, 不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民生之重, 而且社会的公正公平、权益诉求、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精神满足、幸福指数等等, 同样是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几年, 我国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项目”的财政投入也在逐步增加, 该趋势若保持, 并且能进一步加快、加大对民生投入, “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指日可待。民生若能彻底脱困, 社会的和谐繁荣, 国家的长治久安将有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13.群众路线学习有感 篇十三
党在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带头制定并执行《密切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更加突出了领导带头、自上而下的示范引领,中央政治局用六个半天召开专门会议,带头对照检查八项规定落实情况、带头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再次提出了加强中央政治局建设的五点要求。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群众路线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深刻阐明了开展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指明了实践路径,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切实增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致胜的法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我们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方式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四风”问题,自觉改进作风,努力实现“四个自我”,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何谓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历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了新的时代特点。群众要求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表达个人利益诉求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复杂。有些党员面对复杂局面,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变得不愿做、不敢做、也不善做群众工作,客观上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当前学习群众路线,就是要求各级广大党政干部应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
为何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在于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我国也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而人民群众则是食物的供给者,衣食父母人民群众当之无愧。陈毅元帅曾经说,“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看看我们今天赖以生产生活的基础,大到纵横南北的交通干线、小到吃水灌溉的山塘水坝,无不是群众勒紧腰带、肩挑手提扛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群众摆在衣食父母的位置,保持感恩之心来对待群众,深怀愧疚之心来回报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在于民生利益是我们的最高利益。“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这也是古往今来为官从政者倡导的基本信条。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就是我们的最高利益。这几年,尽管随着财力的增长、政策的反哺,民生状况大幅改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轻视民生问题;尽管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增多,其中也不尽合理,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无视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一定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重视民生、研究民生、改善民生,以群众的感知体谅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努力履行党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坚持群众路线在于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供给者,是一切工作的主体,这是我们党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群众工作路线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毛泽东曾说过,日常工作应经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研究转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再到群众中宣传推进,这样循环往复。为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充分调动群众力量。
如何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应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毛泽东同志1934年在江西瑞金的一次讲话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任务在变,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没有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没有变。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凸现的关键时期,更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更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为此,党员干部应坚持深入到基层一线访民情,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把政绩写在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民办事的具体行动上;始终视群众为“家人”,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家事”,视群众期待为“家计”,视群众工作为“家业”,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头、抓在手中。
坚持群众路线,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论是翻阅历史长卷,还是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难发现,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真正动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和智慧。为此,党员干部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做好群众工作,与群众说话要说得上去,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做得下来,群众的意见要听得进去;要学会用先进典型、成功经验推动工作,善于到基层和群众中发现先进典型、总结并宣传典型,用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激励人、先进事迹感召人、优秀品质影响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群众路线,应自觉遵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历史反复证明,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我们党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共同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无论时代怎么变,严肃党的纪律这一光荣传统不能丢、这一政治本色不能变。为此,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各种考验面前守得住、稳得住、耐得住,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安全成长、快乐成长,昂起胸膛做一个大写的人,始终保持一股清风,一股正气,堂堂正正地做人,干干净净地做事,不乱伸、不乱拿、不乱走、不乱玩。古人云: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在新形势下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4.上海学习有感 篇十四
滨江小学
谭建红
2011年5月30日__6月5日,我有幸跟随天元区的其他同行们一起去上海虹口区学习考察一周。首先我应该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以及帮助我提升素养、更新知识的老师和专家们。培训期间听了3场学术报告,参观了上海市2所学校(崇明路小学和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和杭州和睦小学,听了4节课。一周的培训生活使我感到既紧张又充实;既开阔了眼界,又更新的理念。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收获颇深。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
一、专家讲座
我们在上海听了三场专家讲座。感觉收获最大的是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马骉老师做的报告《职业觉悟与有效课堂》,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教师的生存与工作现状,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并且知道,要想成为优秀的骨干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学会在身边找问题、带着问题来读书、在读书书中获取某种观点与方法并用这种观点与方法来反思、在反思中改善行动等。马骉院长提出:对于教师来讲,对你的专业发展进行有利的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目前全球也只有中国是这样做的。虽然目前教师的职业比较稳定,但是将来的趋势则是教师一定将会要定期进行教师资格的考核。所以每个教师要有职业的紧迫感。经常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才是时代对教师需求。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珍惜每次专业培训的机会,平时也要经常看书看报,做到与时俱进。马骉院长还谈到有效课堂的问题。目前湖南教育界对课堂教学的概念已经上升到高效课堂的层面。对此,马骉院长持不同看法。他认为:能使自己的教学课堂能成为有效课堂,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层面了。他认为:课堂应该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活动的主阵地。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为此,他还列举出了他在那次语文教学比赛活动是怎样脱颖而出的,以致才有机会走到今天。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各校观摩活动
这几天我们参观了上海虹口区的崇明路小学和虹口区第二中学小学和杭州和睦小学。参观了他们的校园,听了一些学校情况介绍,还听了四节课。这几所小学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校园面积并不大,但是他们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自信心的培养和学校特色方面却是有自己学校独特的方式方法。在崇明路小学,我们上午是欣赏了一台有崇明路小学风格的庆六一大队活动。从活动伊始的师生嘉宾拉歌互动活动,到出旗拉开活动序幕,以及活动中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节目,和六一颁奖仪式等,都无一不独具匠心地展示了崇明路小学艺术特色。下午,我们看了虹口区崇明路小学的学校介绍的视频,听了一节语文课一节美术课。从介绍学校的视频中中我们了解到崇明路小学是一所市区闻名的艺术特色学校,是虹口区的一所窗口学校,目前有17个班级,471名学生,设有音乐、美术、电脑等特色班。该校注重艺术教育,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个性和特长出发,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学生艺术团不仅活跃在校内校外,而且出访香港、澳大利亚等地,受到欢迎。学校开设了多门艺术课程及三十几个课外艺术活动兴趣小组,使学生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月月有节”的创新活动:一月开心节,二月学习节,三月服务节,四月读书节,五月音乐节,六月电视节,七八月拥军节,九月尊师节,十月篮球节,十一月科技节,十二月美术节。根据学生特点、兴趣爱好制定每个节的具体内容,由本校教师创编各节的节歌。在欢快的节歌声中,各节拉开序幕,在闭幕式上,学生们才艺大展示。这一系列艺术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不仅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而且进一步显现了学生的内在潜力,体现了高质量的办学水准。
在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我们首先也是听取了该校校委会团队对学校的介绍,参观了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近距离感受他们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指南针”课题。该课题以琴棋书画、拓印、篆刻、造纸溯源、中国茶艺等内容作为他们学校的拓展课。在这里我们似乎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久远的历史年代中,看着孩子们穿着旗袍,长袍,在认真的体验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欣赏着孩子们表演的茶道,还品尝着一杯杯来自孩子们泡的功夫茶,一上午就在古香古色的文化长廊和典雅的体验室中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下午的数学探究课和音乐课也令我们大有收益。在这里,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校长对我们的接待。从一见面的正式的穿着,到全过程全方位的陪同,以及她对她的教育教学团队的肯定和她谈到的对教师学生的成果展示会的重视和隆重程度。让我深深感受到她做教育的用心,也使我感到在她的学校当教师是快乐的,幸福的!
杭州和睦小学是我们此行的第三站。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接触,可是感觉收获也不小。和睦小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一进他们的会议室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和睦小学的十大习惯的培养的内容。这些内容其实也就是平常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们要做到的。可是听了校长的介绍,你就会觉得他们为什么会把这个方面做得名声在外了。校长以培养学生养成洗手的习惯为例:在硬件方面,学校首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设计了高低不一的水龙头,具体做法则精细到位。一下课,每个班就有个班干部拿起洗洁精给每个学生涂在手上,然后让学生去洗手。在水龙头处,要求学生洗完手必须甩5下手,才可离开。一个洗手的习惯的培养都能做到这样的精细,由此可见其他习惯的培养也绝对会是独具匠心了。反思我们平常的教育教学,我们如果能这样用心去做教育,效果是否也会更好呢?
15.学习分析化学有感 篇十五
泰勒在其所著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导言里开宗明义地介绍“这本小书试图阐明一种基本原理”,它“阐释了一种思路”,并鼓励学生“就有效课程所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这篇导言里,泰勒提出了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即学校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后来舒伯特将这四个问题归纳为“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个方面,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是有差异的,因而泰勒并没有解答他们,而是阐明了回答问题的步骤。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将其概括为: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课程理解范式”即把课程视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与“课程开发范式”即以“泰勒原理”为代表,将课程视为“学校材料”,将课程研究看成是探究“价值中立的”的理想化程序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泰勒原理受到了更多的批判,这些批判集中在一点上,即认为“泰勒原理”只用看得见的行为来描述,有简单化和行为主义之嫌,或者说认为“泰勒原理”……使课程内容呈标准化、可操作化的状态,有技术理性之嫌。[1]而无论争议多么热烈,正如胡森等人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所说的:“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成‘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4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2]
英国学者里德从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视角分析了争论的原因,提供了一个富有哲理的解释。他说,19世纪末从欧洲引入美国的现代课程,引进时它并不着眼于目标,而是着眼于受教育意味着什么,即着眼于教育的意义。但到美国后,人们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能代替课程编制。最后,课程就变成了关于选择的东西、为行动设计、组织并实施的东西。再后来,行动就简化为课程内容。课程,被试图改造成一门科学,是由于现代教育原理在美国有丰富的土壤。美国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文化哲学代替了欧洲根源于宗教和君主制度的集体文化传统,曲解了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人们并不考虑什么知识是真善美的,而是考虑什么知识最有用。[3]
可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产生不同的文化环境,于是,也就产生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因而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不断地变化。这是文化的大背景下的民族经验,而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个人的经历、成长环境、认识事物的视角是不同的,因而经验有所不同。
二、小处着手———泰勒关于“如何选择学习经验”的论述
在泰勒原理第二章《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中,泰勒明确了学习经验的含义。泰勒认为,从本质上说,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经历而发生的,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身处环境所产生的反应而发生的。“学习经验”这个术语是指学习者与他所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有可能两个学生在同一个班里,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经验。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且环境中某些特征吸引着他的注意力,他正是对这些特征产生了反应。这样也就为接下来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既然,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并与环境发生互动的过程,那么教师要扮演一个什么角色?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种种兴趣和背景有所了解,能够预见到:给定情景是否可能使学生产生反应,是否可能引起他们对期望的学习而言必要的反应。了解了这些,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环境、构建情景来提供教育经验,来激发所期望的反应。其次,教师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外部条件都是一样的,也会获得不同的经验。那么,教师要构建多方面的情境来唤起期望的所有学生的经验,或者教师要使经验多样化,这样才能提供一些很可能对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的经验。
接下来,泰勒提出了选择学习经验的五项基本原则。原则一,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学生必须有这种经验:它提供机会让学生去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原则二,这些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目标所隐含的相关行为时获得满足感,这是在情感上的一种强化。原则三,是指教育经验想要引起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原则四,有许多特定的经验都能用来实现同样的教育目标。原则五,是同样的学习经验常常会产生各种结果。原则四和原则五的多样性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多的压力,一方面教师在制定工作时具有广泛创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一直小心,以防可能从为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学习经验中产生期望之外的不良后果。而在实际中,课程设计者往往会因小失大,由于对结果的惧怕,因而丧失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回到现实———泰勒的“学习经验”选择对新课程的启发
世纪之初,我国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在于提供了三维课程目标,它改变了过去过于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倾向。而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在任何一门课程中,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4]字里行间透漏着一点,就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正如泰勒在学习经验的选择上所提的原则,有许多特定的经验都能用来实现同样的教育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常常会产生各种结果。这正与旧课程中过于追求的确定性的目标大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体现了新课程的强调学生体验性的要求。
泰勒认为不同目标下的学习经验的特点是不同的。泰勒列举了四类不同目标的学习经验。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给学生提供情境,有练习这种经验的机会,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获取信息的学习经验的目的在于增进对特定的事物的了解,增长对不同事物的知识等。泰勒建议,对于这一目的下的经验不要通过死记硬背获得,要使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信息;有选择地记忆重要信息;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使用这些重要的信息项目。培养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要尽可能地改善和控制学校和社区的环境,以促成所期望的态度,并利用伴随着满意倾向的经验来培养态度,利用理智过程形成社会态度。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一方面要使学生能够从这些经验中获得满足感,另一方面,这些经验与其他一些令人满意的经验联系起来。泰勒的“学习经验”是在发生在情境中的,是在情境中不断地体现且被“经验”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就在于“多样性与选择性”。课程类型多样了,留给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大了,自主性更强了。而课程理论者与实践者要思考:选择泰勒原理中的有益“经验”运用到新课程的实施中,更应该思考新课程中已选择的经验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摘要:泰勒原理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不同的“经验”,人们对泰勒原理的理解也有不同。这也正体现了泰勒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第二章中“学习经验的选择”的原则。而泰勒的“学习经验”的选择对新课程的理论者与实践者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泰勒原理,学习经验,《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1]邓友超.看待“泰勒原理”的辩证法[J].上海教育研究,2005.2.
[2]胡森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3]喻春兰.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论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J].教育学报,2007,(3).
【学习分析化学有感】推荐阅读: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07-11
学习迁移的分析12-09
学习兴趣调查问卷分析08-13
学习党章党性分析材料08-29
网络协议分析学习心得11-06
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起始能力分析08-02
廉政准则学习自查分析材料09-15
学生学习政治学情分析08-17
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10-07
远程教育学习群体分析论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