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2024-07-24

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11篇)

1.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篇一

如何申报体育特色小镇?各省申报政策及材料

近一年来,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逐渐升温,在各部委发布关于特色小镇的各类政策后,部分省市也相继出台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就如何建设特色小镇和特色小镇申报做出了指导性意见。截止目前,浙江、福建、河北、海南等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就如何申报特色小镇明确了相应的流程和导则。

体育小镇申报必然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综合各部委要求,首先需要确定体育小镇发展的主要产业,并对建设区域做一个规划,在规划产业的同时兼顾生活区、旅游区、文化休闲区等。大体需要准备如下资料: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报告说明

一.标准创建流程

第一步:条件申报明确

产业定位、建设空间、投入资金、建设内涵、功能定位、运行方式、建设进度、综合效益。第二步:准备申报材料

规划方案、建设计划、业主情况、扶持举措、基本情况 第三步:执行申报程序

申报范围、申报时间、申报数量、申报方式 第四步:接受监督调整

定期监测、动态管理、评优、期权奖罚、联动指导 第五步:等待验收命名

验收条件、验收程序、命名公布。

二.体育总局运动休闲小镇申报程序

根据2017年5月9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由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体育等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避免盲目跟风。各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分别根据当地和运动项目实际向体育总局推荐小镇项目、进行业务指导。体育总局主要以组织开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示范试点、制定完善政策的方式加强行业管理和引导。其申报要求如下

1、报送程序

坚持地方自愿申报和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推荐相结合,按分批报送。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上报省(区、市)体育局,省(区、市)体育局进行审核后推荐上报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可直接推荐项目。

2、基本条件

申报和推荐的小镇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交通便利,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好;2)体育工作基础扎实,在运动休闲方面特色鲜明;3)近5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4)小镇所在县(区、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能对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政策保障;5)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对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具有特殊意义 专栏:体育总局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提纲)

(不超过5000字)

一、基本情况

要求:简述小镇区域面积、人口、交通、体育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评估

要求:围绕以下五个方面,从成绩与经验、困难与问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1、自然与生态

从镇区风貌、镇区自然环境、镇区生态等方面阐述。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从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公共体育服务三方面进行阐述。贫困落后地区应增加脱贫攻坚方面的内容。

3、体育工作

从体育健身设施、体育赛事和活动、群众体育组织机构、群众体育管理架构、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4、运动休闲业态

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运动休闲文化传承、运动休闲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阐述,包括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项目。

5、体制机制

从发展理念、规划建设、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三、发展目标及政策措施

1、到20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及目标

2、近期工作安排

3、支持政策

要求:阐述县(市、区)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关于支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举措。

江苏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6年9月12日,为推动体育小镇建设,江苏省出台的《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发展富有活力、人文充满魅力、生态健康宜居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在全国形成体育类特色小镇建设的引领和示范。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发展基础:体育、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

产业特色:本地区特色产业定位明确且符合体育健康产业主要方向,具备一定规模和优势,产业特色明显、集聚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体育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或项目发展集群。

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具备较好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惠民服务措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较为活跃,全民健身健康氛围良好。

建设规划: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思路清晰,规划目标明确,发展前景良好,发展举措切实可行,且需有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的项目建设计划。

投入规模:截至申报期满日止,前3年体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0亿元以上。2年建设期满后,体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0亿元。

政策支持:所在县(市、区)政府将体育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配套政策措施具体得当。

预期综合效益:体育特色小镇建成后能够实现体育、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养老、宜居等功能的有机融合,有效带动区域内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和税收,显著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扩大体育消费规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和地区品牌。

二、体育小镇报送材料

1)江苏省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申报表;2)特色小镇建设概念性规划,包括特色定位、建设目标、规划布局、主要措施、重点项目、运作模式以及预期效益等,如已开工的要提供实景图;3)特色小镇建设计划,包括总体建设计划和分推进计划,明确分实施项目的计划投资额、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以及项目建成后的预期效益等;4)特色小镇所在地县(市、区)政府支持发展体育健康产业的政策意见、服务扶持举措,以及同意申报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的相关材料;5)按要求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6)能够证明本地区体育健康特色产业发展成果和思路的其他文件或材料。

福建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7年3月13日,福建省体育局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7福建省体育产业基地的通知》,其中包括“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暨特色体育小镇(以下简称“特色基地”)”。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1)现有条件: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体育产业单位数量众多,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在体育产业某一领域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发展水平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2)发展前景:该区域建设发展思路清晰,规划切实可行,发展目标明确,政策措施有力,发展环境优越,具备孵化体育企业的基础和体育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

3)管理服务:该区域所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将体育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配备专门管理服务机构,能够为入驻单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的申请,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经所在地设区市体育局核准后,向福建省体育局推荐。

1)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申报表;2)该区域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和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基本情况;3)该区域政府或部门出台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文件;4)该区域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与发展规划;5)能够证明本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成果及本办法第二章申报条件的文件或材料。

安徽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7年5月4日,安徽省体育局发布《关于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发展富有活力、生态健康宜居的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在全省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1)发展基础:应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核心建设面积不低于1平方公里,体育、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

2)产业特色:区域内特色产业定位明确且符合体育健康产业主要方向,具备一定规模和优势,产业特色明显、集聚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体育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或项目发展集群。3)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具备较好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惠民服务措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较为活跃,全民健身健康氛围良好。

4)建设规划: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思路清晰,规划目标明确,发展前景良好,发展举措切实可行,且需有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的项目建设计划。

5)预期综合效益:特色小镇建成后能够实现体育、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养老、宜居等功能的有机融合,有效带动区域内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和税收,显著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扩大体育消费规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和地区品牌。

二、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1)自愿申报。由县(市、区)体育部门综合考虑辖区内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条件,确定特色小镇申报对象,经当地县(市、区)政府同意后向省辖市体育行政部门申报。

2)市级推荐。省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当特色小镇申报通知和相关规定,审核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建设规划可行性等,择优于每年第一季度向省体育局推荐申报名单。

3)省级评估。省体育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评估,符合特色小镇基础条件的,列入特色小镇共建名单。

4)签订协议。对列入特色小镇共建名单的,由省体育局和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支持政策等。

5)命名授牌。建设期满后,由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特色小镇共建对象进行实地查看评估(具体标准规范另发),提出综合评估意见,合格的命名为省级体育特色小镇。6)政策支持。省体育局将通过奖补方式支持特色小镇共建,所在县(市、区)政府要将体育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并配套资金扶持特色小镇建设。

2.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篇二

平湖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地理和交通中心, 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九龙山处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黄金走廊的十字中心, 与四大城市车船行程在一、二小时以内, 交通十分便捷。随着高铁、地铁、城铁的建设和开通, 长三角一小时核心城市生活圈的概念也逐渐得以实现。小镇依托九龙山旅游度假区, 具备吸引、承接、服务上海、苏南及环杭州湾区域消费者极佳的区位交通条件 (见图1) 。

1 定位特:主攻运动健康, 打造“浙江省第一家运动/体育主题”的特色小镇

九龙山作为省级度假区申报之初是考虑主攻旅游特色小镇。但是课题组认为九龙山作为以运动为特色的度假区, 应当充分挖掘其发展健康产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 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 锁定产业主攻方向, 构筑产业创新高地。

九龙山旅游度假区作为平湖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运动休闲基地、全省首批运动旅游休闲示范基地、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及嘉兴市“十佳旅游景区”和首批文化产业园。目前已开发了以运动健康为主题, 特色鲜明的各类运动休闲项目。因此课题组提出“健康产业特色小镇”是九龙山特色小镇创建的首选方向。这也符合当前国家和浙江省支持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国务院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里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浙江省更是在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外, 将健康产业列为七大万亿产业之一。

此外, 与第一批健康产业类特色小镇相比, 如奉化滨海养生小镇、桐庐健康小镇均以偏静态、慢生活方式的养老养生为核心功能, 而九龙山健康产业的特点在于“体旅联姻、动静结合”, 它以动态的健身休闲和户外运动方式为主, 通过运动休闲产业来带动相关的康复、疗养、养生及度假、会议、文化等功能的发展, 有条件打造为“全省第一家运动/体育主题”的特色小镇, 具有真正鲜明的产业特色和资源的异质性。

2 产业特:“山海为体、文化为魂”, 构建以健康运动为龙头的综合产业体系

以“体旅联姻、动静结合”为导向, 以山海资源为支撑, 推动产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 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突出运动养生特色, 构建以健康运动为龙头、健康养生产业为主导、联动发展健康旅游、完善生活服务业的产业体系。

2.1 突出品牌优势, 做特做优健康运动产业

依托九龙山山海资源优势、毗邻上海区位优势及运动休闲产业基础, 加快推进九龙山体育园、航空运动基地、赛马马球赛车运动体验园、山地自行车体验园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 加快构建航空体育运动、水上运动、高尔夫、赛车、赛马、马球、自行车、瑜伽、禅修及各种球类运动等“水陆空”“动静结合”的运动体系, 进一步完善运动健身、运动体验、运动培训、赛事举办、文化交流等综合服务功能。

2.2 依托生态资源, 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

凭借九龙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加快发展健康养生、健康养老、文化禅修和保健康复。特别是积极寻求和浙江省体育局开展合作, 引入专业康复团队, 依托九龙山各类场馆设施, 利用已有建筑新建康复中心, 重视专业护理人才教育与培训, 提升服务品质, 支持特定群体 (运动员) 康复、专业康复等新型康复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发挥九龙山航空运动基地的空中医疗救援、应急救险功能, 为小镇健康产业发展和平湖市医疗事业提供空中应急保障。

2.3 联动旅游度假区, 深度开发健康旅游产业

突出海洋文化、九龙山旅游文化, 积极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商务度假旅游、休闲游憩旅游。以海滨音乐节、铁人三项赛等文体活动为平台, 开发蓝色文化和滨海旅游, 促进体育娱乐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 为游客提供独特体验的旅游基地。依托九龙山会所、马会、高端品牌集聚的优势, 开发“九龙山休闲博览会”及时尚品牌秀场等交流活动, 展示国内外高端品牌的文化魅力, 举办各种时尚新品的发布会;依托九龙山中高端收入人群集聚的优势, 开展各种创意设计项目, 突出参与型和互动性的特色, 如“创意市集”和创意Di Y活动, 让游客在创意活动中获得主动和体验的乐趣。

2.4 体现三生融合, 完善生活配套服务业

着重完善小镇内社区服务等相关配套功能, 加快完善医疗、卫生、银行、邮政、购物、教育、中高端居住等配套功能, 重点推进海航城人才公寓、阿平汉国际学校项目, 吸引各项运动教练、培训师、营养师、健康服务及俱乐部高端经营人才入驻, 为小镇产业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提升小镇基础服务配套的国际化水平, 完善健康生活体验区配套功能 (见图2) 。

3 风貌特:确定山地滨海小镇风格, 建设“高颜值”小镇

九龙山小镇依山傍海, 兼蓄青山、阔海、翠林、长滩的自然风光, 还有普陀禅院等丰富的人文景观, 生态环境宜居宜游。规划通过梳理和提炼基地内原有自然地形特征, 强化特色小镇的“山海”特性并加以巧妙利用, 与规划的功能区块相互渗透, 成为营造区内开敞空间的重要元素, 构筑小镇“一心五区”的总体空间框架, “一心”即一个公共服务核心, “五区”即户外运动休闲区、生态康体健身区、滨海文化静养区、商务休闲度假区、航空运动体验区。

小镇未来三年还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游览设施与服务、接待设施与服务、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安全卫生设施、社区配套建设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从而打造一个硬件条件佳、服务配套优、生态环境美的宜玩、宜居、宜游的健康生活小镇 (见图3) 。

4 运作特: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支撑项目建设

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的创建开发拥有强大的企业背景支撑保障。九龙山旅游度假区由上市公司上海九龙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九龙山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区域整体开发。而世界500强企业海航集团是上海九龙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 将其作为集团旗下旅游休闲度假区开发与经营的主要平台。小镇实行整体开发, 便于区域基础设施及各类配套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协调开发、共享共用, 避免了多主体投资的重复性建设。

积极寻找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 通过自筹、参股、控股等形式投入资金, 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支撑项目建设。例如, 引进北京天度益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星海湾国际安养基地项目、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海角城堡养老养生基地项目。以平湖九龙山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平湖九龙山赛马运动服务有限公司等上海九龙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为主体加快推进航空运动体验园、赛马马球赛车运动体验园项目等支撑项目建设。

5 业态特:模式创新, 形成线上线下加金融的共融共生商业形态

5.1 线下九龙山——小镇运营

关注健康消费热点, 培育健康新型业态。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休闲运动资源及与日俱增的旅游人气, 抓紧推进区内各支撑项目的建设运营。通过开展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节活动、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PGa美巡中国赛、上海&华东自行车联赛、全国高校微电影大赛、大学生明信片设计大赛等大型九龙山品牌活动, 创造文化体育活动舆论热点, 利用节庆活动热点爆发效应, 积极提升航空运动小镇品牌形象与影响力。

5.2 线上九龙山——网络平台

加快应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信息技术, 搭建九龙山网络平台, 将业务代理、服务预定逐步切入, 配套发行产品卡, 逐步实现分时度假与积分兑换功能;通过运动休闲、健康养生、旅游度假产品权益交换, 实现产品证券化, 投资者可转让收益或到期获取回购收益, 实现投资的功能, 完成九龙山线上转型。在现有合作伙伴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 固化合作关系, 搭建客户信息库, 完善合作业务管理体系, 有效保障公司项目的长效开发和合作;引入新合作伙伴, 丰富九龙山投资信息库, 助力九龙山发展建设。

5.3 金融九龙山——金融服务

引入基金模式, 保障开发建设资金需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文化、金融等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首期侧重于投资小镇支撑项目, 促进航空运动小镇的开发建设。借力海航集团产业链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 由母公司与海航财务公司签订金融服务协议, 加强资金保障、管理与控制, 降低和规避经营风险, 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水平和效益。

6 结语

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 特色小镇建设逐渐升温。2016年7月,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10月中旬, 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随后,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 (城) 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多项政策红利支持下, 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各地不能盲目跟风上项目, 以免出现特色小镇“不特”现象。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关于产业转型升级、高度要素集聚、新型城市化等方面的一次新探索新实践, 唯有跳出传统思维和工作定势, 加强理念、模式、机制创新, 保障其科学建设, 真正成为特色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载体。

摘要:为适应与引领经济新常态, 2015年起, 浙江省全面启动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作为浙江新兴产业的新空间, 应与现有中心镇、风情小镇、小城市培育试点等有所不同, 与开发区、集聚区、工业区、旅游度假区等有所区别。本文以浙江嘉兴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为例, 分别从定位、产业、风貌、运作、业态等方面总结该小镇的独特性, 从而解释特色小镇如何做“特”。

3.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篇三

华东风情温泉小镇

二、申报理由

遂昌,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旅游资源富集,拥有全国唯一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旅游。

湖山乡位于丽水市遂昌西北部,乌溪江上游。距离遂昌县城35公里,拥有温泉、湖泊、森林、生态农业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湖泊+温泉”的资源组合在长三角地区具有唯一性的优势。

湖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境内水域面积广阔,有17平方公里的湖面;绿色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4%。沿湖地带既有“小桂林”之称的低丘缓坡,也有“小三峡”之誉的峭壁峡谷,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是休闲、度假、疗养、观光、娱乐的天然佳所。

湖山是浙江省四大温泉集聚区之一,湖山温泉素以“点位多、储量大、水温适中”而著称,现已探明水温41.5℃,日出水量1500吨,在省内四处温泉中单井出水量排名第一,含氡、锶、氟等元素,被称为“温泉中的极品”。目前境内红星坪温泉度假村已于对外营业,湖山欧陆风情温泉小

镇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三、功能定位

湖山风情温泉小镇,是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湖光山色为资源基础,中高端养生度假为核心,将湖山镇打造成集观光、游乐、运动、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小镇。

湖山风情温泉小镇空间发展方向是,积极拓展老集镇周边用地空间,向北发展温泉度假用地,向南发展山水观光与生态度假用地。

镇区职能是:养生度假、生态人居、综合服务。形象定位:湖山世外风情 • 温泉养生小镇。

湖山风情温泉小镇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两轴三心五片区”。其中两轴:城镇发展轴、旅游发展轴;三心:综合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行政商业中心;五片区:温泉养生区、老镇片区、新镇片区、生态工业园区、滨水休闲区。

四、产业发展现状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湖山温暖、湿润的库区气候环境,湖山人坚守着古老的生活、生产方式,形成了丰富的原生态农产品系列。近年来,湖山充分发挥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湖山农产品“生态、绿色、有机”的品牌打造。积极推广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加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基地带动产业发展,抓好建洋原生态水稻种植,丰富湖山五谷杂粮

基地的产品,山稻谷、马铃薯、花生、黑豆、高山西瓜等农作物种植超1800亩;突出国家级有机板栗品牌“湖山牌”建设,目前全乡种植板栗25000余亩,100多亩红提和600多亩香榧、油茶。通过技术示范标准化,网箱养殖溪流性鱼类和网箱养殖青虾5000余平方,全力打响湖山有机鱼品牌。

旅游发展不断加快。近年来,湖山依托风景秀丽的乌溪江水库和健康养生的湖泊温泉,成功引进湖山欧陆风情温泉小镇项目;顺利签约湖山半岛温泉养生园、大溪边养生养老项目等。目前已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五星级农家乐红星坪温泉度假村和一个亦耕亦读亦游的休闲旅游项目躬耕书院等景区、景点。

同时,大力发展沿湖特色农家乐,形成了一批“沐温泉浴、品农家菜、钓生态鱼、游小三峡、住农家屋”的特色农家乐村。

五、今后3—5年产业发展目标

未来3-5年,湖山将顺应生态文明兴起的历史机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之路,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导向,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成以温泉养生为核心度假功能,并集旅游服务、综合配套、商业地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小镇,并努力成为华东最佳养生度假小镇、长三角地区山水温泉典范、全国乡镇旅游示范精品。

六、近期实施的重点项目

(一)遂昌湖山欧陆风情温泉小镇。该项目以温泉、湖

泊、森林、人文为依托,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规划面积约400亩,在五年时间内分四期实施:一期建设温泉广场及欧式建筑,二期建设温泉城堡酒店和简欧低层住宅群,三期建设温泉特色街,四期建设湖山旅游集散中心及欧陆风情地产开发。

(二)遂昌湖山半岛温泉养生园。项目依托周围的山、水、湖环境,打造一个集温泉体验、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健康特区,主要建设接待中心、度假酒店、梯田温泉、会所、码头、滨湖街区、养生楼等。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面积约230亩,建设期限为5年。

(三)遂昌湖山大溪边养生养老基地。该项目规划建设集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国家标准、养老服务设施齐全的养老基地。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面积约220亩,建设期限为5年。

4.全国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篇四

四营乡位于泊头市西部,东临交河,西接富镇,南与阜城蒋坊乡眦邻,北与献县河城街乡接壤。全乡总面积7500公顷,耕地81250亩,粮食作物占56000亩,经济作物25250亩,其中果林占据3000亩。辖5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全乡共有小学5所,幼儿园多与小学合建,有卫生院一所,有村级卫生室42个,境内拥有军张、四营、田庙(田三)、范留慈、穆村、冯三番、黄屯等6个集贸市场。乡驻地现位于四营村,由四营村即镇直单位组成,是全乡的整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业产业主要为粮食种植,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二、特色小镇产业定位

打造环保产业独特的专业水准,提升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业务,同时发展采摘观光旅游业,集产业、旅游为一体“园区镇”。

三、发展特色

四营乡是我国北方环保设备生产的发源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注重产业集聚,力争打造长江以北最大的除尘产业基地。目前我乡已拥有环保企业60余家,占全乡民营企业总数的60%,生产整机的有15家,生产配件的31家,产品已形成高压静电大布袋、单机、旋风、噪声控制、管道支吊架等6大系列150个品种。固定资产总值达5亿元,从业人口5500人,全国百强、省十强环保企业5家,年产除尘器及配件40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产品广泛适用于钢铁建材、化工、能源及十几个工业领域。特别是河北高科集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泊头市政府的牵头带动下,206月份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合作,河北工业大学研究基地最终在高科落户,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带动我乡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

近几年四营乡工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以除尘设备制造业为主,铸造、阀门、药用包材、汽车配件等多业并举的工业格局。阀门制造是我乡的又一支柱产业,生产楼宇暖通及给排水设备,拥有12项国家专利,已成为许多国内大型重点项目的阀门供应基地。同力阀门全焊接节能球阀生产线项目,获得省著名商标,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鸟巢选用了该公司的产品,2015年该公司的阻力平衡阀专利获得国家创新基金。药用包材是四营乡新兴产业,主要生产药瓶、托盘、pvc片材等系列产品,目前正开发制片设备,我乡药用包材企业现有15家,产品占全国市场32%。

特色小镇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在积极发展产业的同时,依托采摘大棚,积极开发集采摘、观光、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业。围绕灌河村民心湖,在村南建设采摘园和农家乐体验园,建设一座占地100亩的仿古式农家饭店,同时可容纳1000人就餐,100人住宿,餐桌所用食材全部由生态园自产供应,吃、住、行、游、购、娱面面俱到,让顾客亲身体验天然乐趣,陶冶心灵。

四、建设规划

四营乡工业园区是泊头市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强势经济板块,下一步,四营乡将按照“工业强乡、项目立乡、开放兴乡、商贸活乡”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即以园区建设带动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计划在原有沿路经济的基础上将园区向三条乡级公路延展,即以正港路为中轴线,以1号公路(正港路至四营)、2号公路(正港路至冯三番)、3号公路(正港路至黄屯)为两翼,形成一横三纵的脊骨型工业园区格局,总占地面积可达5000亩,建设面积1500亩,包括除尘环保、药用包材、阀门制造三个专业小区,预计将投入资金4亿元,建设道路15公里,硬化线路20公里,增设变压器15台,注重发展环保除尘、药用包材和阀门制造三大产业。

5.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篇五

摘要:

今天从四个方面做分享,第一,在特色小镇方面探索的历程;第二,对旅游小镇的认识;第三,重点谈一谈旅游小镇的评价标准;最后在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建设中,有哪些要求。

在旅游小镇的探索历程

旅游小镇的认识

一、旅游小镇概念解析

(一)定义

旅游小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为基础,以整体景区化为核心特质,以休闲核心为增长极,以旅游产业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有效的、自然生长的、社会化的、政府支持与市场化的运作相结合的一种就地城镇化模式。

(二)核心要素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社区参与和居民收益的最大化

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应在吸引社区参与、带动就业、促进居民增收等方面有较强的作用。提升产业、扶贫扶农、促进效益是其建设的重要目的。

5、优质的人居环境

旅游小镇的人居环境应具备低碳环保,设施齐全,秩序井然,文化娱乐氛围浓郁,精神文明生活健康、丰富等特点。

6、高效的管理系统

旅游小镇管理相对复杂,应建立独立的专项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管者,实现三权分离、有效制衡,提升管理效率。

7、完善的保障体系

旅游小镇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城镇发展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旅游专项保障系统(发展资金保障、旅游安全保障、医疗救援保障、营销体系保障等)。

8、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旅游小镇应形成特色主题,具备较强的旅游市场辐射力,休闲业态经营状态良好,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较高。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一定规模。

二、核心价值

旅游小镇核心的价值,其实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模式。打造旅游吸引核是旅游小镇发展的前提;构建休闲聚集中心,留下游客的消费;多业态的消费聚集结构需要大量就业人口,由此形成本地就业人口的聚集。

三、成长模式

1、核心吸引力的构建和游客量是休闲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前提;

2、休闲聚集是旅游小镇成长的关键;

3、泛旅游产业集群化是旅游小镇发展的主要形式;

4、居住发展带的形成是旅游小镇的核心基础;

5、城市配套体系完善是旅游小镇成长和建设的必要支撑。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评价标准制定

一、等级评价细则(构成)

《旅游小镇等级评价细则》

《旅游小镇评分细则》《旅游小镇的游客满意度及社区居民满意度评分细则》

评分项加分项旅游小镇游客意见调查表旅游小镇社区居民意见调查表

旅游小镇的开发与建设

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有五方面要求:第一,走景区化的发展之路;第二,积极发展休闲消费的聚集;第三,宜居宜游的服务配套;第四,多样化的度假和居住产品的开发;第五,智慧化旅游小镇的建设。

以下具体介绍三方面:

1、旅游小镇旅游景区化建设之路

首先是吸引力项目的建设。需要休闲要素的完备、休闲要素的吸引力,要有大型的游乐,要有完备的活动或节庆,或者有比较完好、吸引人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旅游小镇吸引游客的基础。

案例分享:

云南南华野生菌小镇,这个小镇的发展是双引擎结构,第一个是野生菌产业,第二个是野生菌的旅游结构。通过山菌王国童话乐园的项目,设计蘑菇城堡、蘑菇湖、蘑菇森林,以及很多游乐设备共同组成。并根据松露采摘的文化,设计了“保卫松露”的儿童体验型游乐活动以及“寻找松露”的室内产品;根据童话设计了爱丽丝之梦的主题游乐设施。通过以 4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上产品的设计,共同形成了小镇亲子化、主题化的旅游吸引力项目,为小镇找到了产业支撑之外的旅游项目支撑。

2、街区与风貌的打造。首先要注重打造有特色建筑形态、空间形态以及创新元素的应用,不能千镇一面,注重“原生性”和“鲜活性”,从如何延续本土特色建筑形态、如何通过场景实现 “乡愁”记忆、如何融入现代创新元素三方面着手。第二,旅游小镇的街区设计有三大理念:人车分离的街区交通、独特文化的景观要素、旅居结合的设施配置。第三,一个好的街区应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各种活动的要求,因此空间设计时必须相应提供宜人的街道尺度、合理的步行路线、舒适的街道家具。

3、构建多个自然或文化的节点。形成非门票结构,包括入口形象、中央广场、景观小品、雕塑、景观构筑物、桥、亭、阁等,每个都形成观光结构和文化的承载。构筑非门票的结构形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免费开放的文化节点,丰富街区的游览结构和吸引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总结起来,旅游小城镇入口可以采用单体建筑、雕塑式、古建式、建设群落式和广场式的五大设计形式。

春秋淹城景观式大门

对于广场的设计要考虑空间布局、照明配置、景观设计、服务配套、文化导入五大方面。重点打造休闲演艺广场、主题文化广场、旅游集散广场三类广场。

4、构建多个自然或文化的景点。旅游小镇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也要有门票结构,因为我们在深入挖掘小镇的文化特色差异化的基础上,要形成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故居或者民俗体验、特色交通方式等多个不同的收费景点,来丰富街区的游览结构和吸引力。

5、打造夜间吸引核。最核心的是夜间秀场,并通过以上项目的一些建设,形成游览节目,白天的游线结构和晚上的游线结构。夜间吸引核的打造通常有四种方法:剧场、活动演绎、水秀、歌舞宴。

案例分享:

老包头的历史文化街区,里面设计了一场大型的演艺“老包头记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老包头的历史文化街区

二、休闲消费聚集

1、旅游小镇业态的规划方法有“三步四法”。

三步即:现有业态调查、培育新兴业态、业态聚合聚集发展;四法即:要素聚集法、空间复合法、市场组合法、产业融合法。

2、对于原有12要素的业态,有很多种打造方法。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娱:娱乐有很多种,旅游演艺大爆发。

商: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拓展培训、游轮商务会议、游学、商务考察、会展考察等也有不同的业态组合和业态的方法。

养:从养生、养老,到养心、享老,人们越来越注重身心一体化的健康,通过五大旅居享老的模式,开发养的全新业态创新。

学:“旅游+教育”、修学、游学、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夏令营冬令营、禅修、国学学习是小镇的业态。

闲: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业态和新要素。

情: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

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游乐、新奇体验等探索性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

3、旅游小镇的业态配比,通过研究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旅游目的地型小镇业态配比,另一个是旅游服务配套型小镇业态配比。餐饮和购物业态是两类旅游小镇中占主体的业态,达到50%之多;住宿业态和游览业态在旅游目的地型小镇当中偏高;游乐业态和购物业态在旅游服务配套型小镇的占比偏多。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旅游小镇的服务配套建设要具备:一,便捷完善的城镇设施服务,包括道路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二,完善的旅游服务配套,包括集散中心、服务中心、标示导视系统、旅游厕所、停车场、小镇内部交通。三,智慧化城镇服务设施,旅游小镇应该通过物联网信息云平台,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精准化个性化订制服务,打造智能化旅游小镇,通过多级智能控制硬件统一接入物联网络,如智能路灯、智能井盖、智能垃圾桶、智能停车场、智能座椅、智能监控等,基于GIS进行可视化管理,实现小镇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6.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篇六

特色小镇得到各地“一呼百应”,其发展开始进入井喷态势,将成为未来城镇发展中的重要招商引资载体。那么特色小镇该如何申报?申报一个特色小镇又该具备哪些必要条件?申报特色小镇也是有门道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省有关特色小镇申报的条件及流程:

申报主体:●原则上为建制镇●符合创建条件的非建制镇 申报流程:●创建镇自愿申报●县人民政府统筹上报●省住房、发改审核验收●8月前报国家三部委审核●国家验收命名

申报材料:●小城镇基本信息表:各项信息要客观真实●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及PPT:报告要紧紧围绕《通知》中5项培育要求编写。同时按编写提纲提供能直观、全面反映小城镇培育情况的PPT。有条件的地方可提供不超过15分钟的视频材料。●镇总体规划:符合特色小镇培育要求、能够有效指导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成果。●相关政策支持文件:被推荐镇列为省、市、县、支持对象的证明资料及县级以上支持政策文件。

特色小镇通用创建流程第一步:申报 1 创建方案2 小镇规划 第二步:审核 1 初审 2 联审 第三步:考核 合格:兑现政策2 不合格:退出 第四步:验收命名

各地方特色小镇申报流程及条件 河北省特色小镇申报条件及流程

2016年12月印发《河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一、申报条件:

(一)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皮衣皮具、红木家具、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一镇一主业”。

(二)规划布局:以现有城镇、景区、产业园区为依托,根据产业和人口聚集发展趋势和连片开发条件,合理确定规划布局。一般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特色打造,突出“一镇一风格”。

(三)有效投资: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15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

(四)功能定位:立足特色产业,培育独特文化,衍生旅游功能以及必需的社区功能,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一般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建有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加快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五)运作方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有明确的投资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尽可能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引导和服务到位,统筹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方面工作。

(六)综合效益:创建过程中能够带动和形成大规模有效投资,建成后能够创造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营业收入,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定位。

(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以及相应的年度推进计划。以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三)业主情况:简明扼要说明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公司名称、实力、资金筹措计划等。可附上已建成运营项目案例。

(四)扶持举措:特色小镇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政府支持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服务扶持举措或政策意见。

(五)基本情况:如实、完整地填写《特色小镇基本情况表》。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范围: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特色小镇。

(二)申报时间: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发文通知,原则上每年集中申报1次。

(三)申报数量:总体上坚持上不封顶,不平均分配名额。为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每个县(市、区)每次申报数量为1个,最多不超过2个。

(四)申报方式: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自愿提出申请,经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甄别筛选,整体排序后上报省联席会议办公室。

四、审核程序:

(一)审核分类:根据规划建设工作深度和实际进度,每批次分创建类、培育类两类审核确认。

(二)部门初审: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各市申报材料提交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别提出审核、推荐意见。

(三)评估论证:省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初审意见进行汇总梳理,并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估论证,确定备选名单。

(四)审定公布:省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第三方机构论证意见,将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报请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审定,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向社会公布。山东省特色小镇申报条件及流程

一、创建目标:

到2020年,创建100个左右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产业投资洼地、休闲养生福地、观光旅游胜地,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创建内容:

(一)明确产业定位尊重经济规律,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要求,因势利导,突出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聚集人才,培育海洋开发、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等新兴产业;挖掘资源禀赋,发展旅游观光、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环保家具等绿色产业;依托原有基础,优化造纸、酿造、纺织等传统产业。

(二)科学规划布局特色小镇规划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发展等相关专业规划有效衔接。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起步阶段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将城市设计贯穿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全过程,塑造特色风貌。

(三)增加有效投资原则上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每年完成投资不少于6亿元。西部经济隆起带的特色小镇和信息技术、金融、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特色小镇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20亿元,每年完成投资不少于4亿元。

(四)完善功能配置高标准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商贸信息、文化展示、旅游信息咨询、产品交易和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五)创新运营方式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积极做好规划编制设计、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为入驻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软件研发、产品推广、技术孵化、市场融资等服务,将特色小镇打造为新型众创平台。

三、创建程序:

(一)自愿申报特色小镇申报每年组织1次,按照创建内容,凡具备创建条件的均可申报。凡列入新生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的不再列为特色小镇。

设区市政府向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书面申报材料(包括创建方案,特色小镇的建设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营商环境改善措施,并附概念性规划)。

(二)审核公布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申报材料送省有关部门初审,并在初审基础上组织联审,根据联审结果提出建议名单分批报省政府审定后公布。

(三)年度评估对列入创建名单的小镇,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年度评估,达到发展目标要求的兑现扶持政策。

(四)验收命名对经过创建,达到创建内容标准要求,通过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价验收的,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特色小镇。福建省特色小镇申报条件及流程福建省2016年6月印发《福建省特色小镇创建指南》

一、申报条件:(一)产业定位:特色小镇产业定位应结合所在城市的产业、人才和资源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旅游、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产业,兼顾工艺美术(木雕、石雕、陶瓷等)、纺织鞋服、茶叶、食品等传统特色产业。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空间形态:特色小镇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原则上不超过规划面积的50%。特色小镇要建设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三)建设投资:新建类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改造提升类18亿元以上,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分别放宽至20亿元以上和1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互联网经济、旅游和传统特色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适当放宽至上述标准的80%。

(四)建设内涵:以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为核心,通过运用新技术、构筑新平台、催生新业态、应用新模式,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发展、迈向中高端,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

在投资便利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最大限度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打造更有效率的政务生态系统、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更有激情的创业生态系统和更有魅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五)运行方式: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地方政府负责做好规划引导、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环境改善等。(六)建设进度:原则上3年内完成投资,其中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5亿元,互联网经济、旅游和传统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不低于3亿元。

(七)综合效益:建成后有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产生,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加快形成新业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

二、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以及相应的年度推进计划。以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三)业主情况:简要介绍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公司名称、实力、资金筹措计划等。可附上已建成运营项目案例。(四)扶持举措:特色小镇所在县(市、区)政府支持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服务扶持举措或政策意见。

(五)基本情况:如实、完整地填写《特色小镇基本情况表》。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范围: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特色小镇。

(二)申报时间:由省城镇化办根据各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情况发文通知,原则上每年于3月份、9月份分两批集中申报。(三)申报数量:坚持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为明确重点、分期推进,每个设区市每批申报数量不超过5个。

(四)申报方式:县(市、区)规划的特色小镇,由县(市、区)政府向设区市政府上报申报材料,经设区市筛选后由设区市政府统一报省城镇化办;规划范围跨行政区域、以及设区市直管的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规划的特色小镇,由设区市政府向省城镇化办上报申请材料;省属企事业和高等院校单位规划的特色小镇,由省属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向省城镇化办上报申请材料。如申报对象超过1个,需排序上报。浙江省特色小镇申报条件及流程2015年8月颁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一、申报条件:

(一)产业定位:符合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

(二)建设空间: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其中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三)投入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信息经济、金融、旅游和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30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

(四)建设内涵:以集聚特色产业高端要素为核心,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国千、省千”人才,以及大学生、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人员,运用现代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发展、领先发展。

(五)功能定位: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的社区功能有机融合。建有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的小镇客厅,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其中旅游产业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积极应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六)运行方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有明确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政府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监管、文化内涵挖掘、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工作。

(七)建设进度:原则上3年内完成投资,其中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建设期限可放宽到5年。其中,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10亿元,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和信息经济、旅游、金融、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不低于6亿元。

(八)综合效益:建成后有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产生,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加快形成新业态,培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

二、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

(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以及相应的年度推进计划。以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三)业主情况:简明扼要介绍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公司名称、实力、资金筹措计划等。可附上已建成运营项目案例。

(四)扶持举措:特色小镇所在县(市、区)政府支持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服务扶持举措或政策意见。

(五)基本情况:如实、完整地填写《特色小镇基本情况表》。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范围: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特色小镇。其中,39个工业大县以制造业特色小镇为重点,兼顾有竞争优势和潜力产业的其他特色小镇。

(二)申报时间: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各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情况发文通知,原则上每年集中申报2次。

(三)申报数量:坚持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为明确重点、分期推进,每个县(市、区)每次申报数量为1个,最多不超过2个。

7.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篇七

一、发展背景:

1、信息港小镇南始三益线(北塘河),北到文明路,东起金一路,西至青年路所构成的3.1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

2、小镇有一个好听的英文名字“HIPARK”,这个名字也是小镇的镇长韩梦龙取的。初听到这个名字,HI一股友善的气息就铺面而来,而细细品味,这个名字中的“I ”一个字母,就代表了工业industry,信息information,创新innavation,智慧intelligence,国际international等诸多元素。

二、产业定位:

依托杭州湾信息港为主要载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以“互联网+”为特色,重点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互联网及互联网+产业。

三、发展目标:

打造成为萧山两化深度融合的主平台、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杭州互联网经济的新硅谷、大众创业的新空间、跨境电商的先行区,加快培育成为萧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成为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特色小镇。

四、运作思路:

1个“基础平台”+X个“智慧谷”+1个“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 整个小镇分“一核两带三区”6个区块。

“一核”指“互联网创业创新孵化及深化应用核”,重点以杭州湾信息港一期、二期(中国智慧健康谷,包括微医国际医疗中心的全科医学院、肿瘤精准治疗中心、妇儿精准治疗中心 1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等体现“互联网+”特色的健康产业项目)、五期(乐创城)为载体,着力培育“互联网+健康”、“互联网+设计”、“互联网+家装”等一系列体现“互联网+”特色的全产业链。

“两带”指“软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和“互联网+”产业带,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高端软件等,着力依托互联网天然的交互性,利用“退二进三”腾出的二产厂房,发展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研发创新模式,建立适应互联网环境的产业体系。

“三区”指“跨境电商先行区”、“大众创客集聚区”及“休闲旅游商务区”。“跨境电商先行区”将与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接轨,形成集跨境电商运营培训、综合服务、展示展销、物流配运为一体的跨境电商生态集聚区;“大众创客集聚区”以中国场景科技谷和萧山区海创基地为主体,加快与杭州湾信息港一期的联创空间、五期的乐创城形成三位一体互动,打造成适宜海归、科技人员、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大学毕业生创业创新的创客集聚区;“休闲旅游商务区”以信息港小镇客厅和已经开业的宝龙城市广场(商贸综合体)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商贸业态,打造体现互联网文化特色的小镇客厅与商业步行街。

五、小镇特色:

“一站式”服务。管理团队通过日常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制订解决方案,向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融资、法律、科技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小镇采取扁平化管理方式,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便于企业办理各种入驻手续。

“社区式”服务。引进酒店、酒吧、咖啡馆、新华书店、银行、健康会所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配套,特别是开辟了微公交站点,增添了30多辆微公交供创业者租用,方便创业者绿色出行,为人才创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专业化”服务。加快建设符合小镇产业规划的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质监、开发测试、药品检测、实验室等,使企业足不出镇就能完成产品研发、测试和产业化。搭建各类服务载体,如召开春季投融资大会、成立规模十个亿的“萧青创投”基金,通过民营资本介入等方式解决企业起步阶段困难、升级阶段找资本难等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举办人才招聘大会,帮助企业招引发展迫切需要的人才,促进创业小树苗成长为大森林。

六、发展现状:

信息港设立第一年税收是170万元,第二年即突破3500万元,增长了21倍,今年到年底将突破1.5亿元,又可比上一年实现四到五倍的增长。

在“资本活水”的催化下,小镇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萧山信息经济发展的“井喷口”。微医集团(挂号网)、口袋购物、网盛生意宝、数联中国、户帮户、猪八戒网、大龙网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入驻,引领“互联网+传统经济”迅速崛起。魔豆工坊和映创空间成功申报市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萧山信息港小镇六个智慧谷 —— “中国智慧健康谷”“中国场景科技谷”“中国智慧移动谷”“中国智慧化纤谷”“中国智慧包装谷”“中国智慧家居谷”。

目前,小镇一、二期28万平方米由政府全资投入建设,今后会陆续引入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其中,一期11万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17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底投入运行;三期22万平方米(英冠乐创城)完成前期规划及设计,近期将开工建设。

截至2015年底,信息港小镇共注册620余家企业,其中仅2015年就入驻了483家,实际到位外资约4.1亿美元、市外内资13亿元,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10个。2015年,税收增幅高达2100%。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七、发展规划:

信息港小镇分五期规划建设:

一期已建成使用,建筑面积约11万㎡;(投资3.6亿元,7万㎡办公,4万㎡为商业配套等设施)二期主体已建成,建筑面积约17万㎡;(投资约6.5亿元,预计将于2016年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三期已收购“退二进三”的原工业企业厂房,建筑面积约22万㎡;(按照互联网企业办公需求予以改造,着力打造“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基地,投资约9亿元,预计于2017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四期打造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萧山园区,建筑面积约15000方;五期已完成规划设计,建筑面积约30万方。(已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在五年内,吸引超过150个项目入驻,实际投资额达30亿元,实现产值超200亿元,培育出5家上市或拟上市企业。

八、小镇荣誉: 杭州萧山区首个省级特色

8.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篇八

作者:余池明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对外合作与地方基层领导干部培训部主任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

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自身资源打造特色小镇,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社会各界也予以广泛关注。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的成功打造成为特色小镇打造先驱,本文作者通过对照金镇案例评述,分析特色小镇打造模式和发展经验,为建设特色小镇参考。1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基本情况

照金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距耀州城区54公里,地处耀州、淳化、旬邑三县交界处。>>>>发展优势

政治优势: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各级政府和领导非常重视;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在这里创建了红二十六军,成立了中共陕甘边特委,诞生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从而使照金成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区位优势:距耀州城区54公里,距西安60公里,是古代战争的南北分水岭,有“石门关”之称;

资源优势:红色资源(根据地)、自然资源-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传统文化资源、体育运动资源。

文化优势:照金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传说随炀帝巡游此地,身穿锦衣绣袍雨后映照金光,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故得名照金。>>>>照金镇荣誉称号

照金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第二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第六批“丹霞地貌地质公园”及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2013年被省政府授予“2013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先进镇(街区)” 称号;2016年10月14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政企合作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

2011年7月,在陕西省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铜川照金红色旅游景区项目正式确立,此后,铜川市政府、陕文投集团、陕煤化集团三方精诚合作,开始了一系列的规划策划工作。

2012年5月14日,铜川市人民政府、陕文投集团、陕煤化集团就开发建设照金红色旅游景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决定率先启动景区龙头项目——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5月22日,三方召开第一次联席会,确定了组织机构、成立投资建设主体等相关事宜。照金红色旅游名镇项目包括核心区和控制区两大板块,计划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其中核心区占地约2400亩。

>>>>总书记考察照金红色旅游名镇

2015年2月14日下午,总书记来到照金这块英雄的土地并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考察了当年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区游击队在山崖上利用天然洞穴修建的薛家寨革命旧址。他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成效

2015年,全年游客人数达到390万,旅游收入20亿元,比2014年全部翻了一番。红色旅游升温也让照金人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照金镇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7450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1.7万余元。2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发展模式

1、开创新模式: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铜川把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开发建设列为十大转型项目之一,与大企业合作,高水平规划,大资本投入,大规模开发。

通过与大企业集团的合作破解大投入、高水平建设困扰照金景区开发建设的难题。

陕文投集团是全国省级最大的文化产业投资企业,在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上有一套先进理念、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三方合作形成了“资源+技术+资金”的优化组合,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陕西照金公司作为照金红色旅游名镇项目投资开发的主体,受市政府委托,全面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地方资源+陕文头技术+陕煤化资金

2、秉承新理念:红色即民生、无伤痕开发

照金红色文化旅游名镇项目建设中坚持“红色即民生”、“无伤痕开发”的理念。

秉承“红色即民生”的理念,照金的开发建设始终把老百姓的民生改善摆在首位,实施了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照金旅游名镇建设一期项目中,90%以上为民生项目。在照金城镇化建设中把“无伤痕开发”作为一以贯之的“铁律”,坚持经济、环保、绿色并重点的原则。虽然照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都全力保留当地的每一棵大树、每一片绿植。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绿化种植的资金。

照金牧场原为撂荒地和产量不高的耕种地,经过土地流转,根据缓坡地形修建成牧场,成为各地游客休闲度假的重要游憩区。牧场的景区管理、设施管理人员均为经过专业化训练的照金村集团员工,他们都来自照金当地。

通过牧场建设,既把村民从收益不高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大地景观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相结合、观光休闲与解决就业相结合。

民生解决社会发展,无伤痕开发解决绿色发展问题

3、激发内生动力,一步实现城镇化(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造)照金的新型城镇化,把民生改善作为核心,把文化旅游作为产业方向,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老区发展的道路。

受照金的地理区位等所限,很难依靠城市拉动或城乡一体化等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主导产业的培育以及当地村民与主导产业的充分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坚持“基础设施城镇化、产业发展城镇化、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 在改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基础上,照金老区以成立陕西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突破口,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培训、农特产品开发销售、开展系列文化活动等多项举措,逐步引导村民接受、融入市场经济。

此为照金老区的转型发展。照金的城镇化探索,核心本质就是把“脱地农民”变成真正的主人,把农民从传统的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通过改变他们的观念,提升他们的市场意识,把他们的长远发展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镇区建设、经济发展变成他们自己的事,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粘性。

照金红色旅游名镇正逐步形成“股份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创业收入”的增收结构,努力实现“增收多元化,户户有保障”。3照金特色小镇发展经验

一、小城镇建设特色(五位一体,全面建设)

1、高起点规划

全域化: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就业安排、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化:保护生态,不大拆大建、过度建设;主题化:以红色资源为龙头,发展红色旅游、休闲旅游、餐饮娱乐红色即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政治建设)

2、无伤痕开发,保护原生态,森林覆盖率75%(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3、引入大企业市场运作:10亿元成立了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经济建设)

4、改善民生,温情拆迁。221户10天搬迁。宣传册-资金-多种户型-音像留资料-法律文本-入住指南-品牌装修-专用地下室放农具-物业公司;(社会建设)

5、企镇共赢,代管照金村集团;

6、文明培育,提高素质。(文化建设)

二、产镇良性互动

1、重点打造红色旅游景区:照金-薛家寨-香山,就业千人;

2、特色示范小城镇:八个一工程——进出路网、卫生院、小学、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广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站;

3、人口集中;(政策、市场)

4、发展新型产业:禅修中心、写生基地、国际滑雪场(近千亩)、实景演出、一日体验游、照金牧场;

5、红色文化创意街,旅游配套服务。2.2万平米,67户村民,商户百余家;

6、吸引人才:反乡创业大学生65人,本地13人;

7、综合承载力建设:照金新苑、文化创意街区、小学、医院、幼儿园、书院。

三、城乡统筹社会发展

1、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社会事务保障所;创建照金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培训基地。解决就业1960人,165人自主创业。

一个依托:照金大景区;一个龙头:照金公司;一个体系:基地服务中心(投入2200万);八个平台:干部教育基地、红色创意街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关中民俗文化村、照金牧场、中药材种植基地、照金狩猎场。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60岁以上每月105元;农村医疗保险400元一下补65%,400元以上补90%;因病因灾致贫救助。

3、加大教育医疗投入:照进小学4400万;照金亿元2270万元;便民服务中心;供热中心;污水处理站,垃圾压缩中转站。

4、“三化一改”综合配套改革: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村民自愿入股成立陕西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景区运营、生态农业、物业服务、园林绿化四个子公司。村委会改居委会;医疗养老贫困救助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保持村民原有待遇不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土地承包权、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

5、收入保障机制:“股份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创业收入”。4照金小镇案例小结

理念:“红色即民生”、“无伤痕开发”模式: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范式: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产业:旅游、文化、休闲

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生产发展是手段,生活富裕是目标,生态良好是条件。

“红色即民生”从政治上、哲学上继承了红色基因,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某种意义上是政治任务,具体体现在做好拆迁安置、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保障。

经济发展根据区位和资源优势选择了旅游为主导产业,引入有实力的大企业作为市场运作主体。

9.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篇九

投资规模: 50.54亿元 | 入驻企业: 未知

规划面积: 2.8km² | 小镇位置: 临半路

税收:3亿元 | 服务设施:448个

基本情况

天子岭静脉小镇地处杭州市北部拱墅区半山镇与余杭区崇贤交界处,与江南文化古镇塘栖相邻,以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为基础,总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

小镇围绕“民生、生态、协同、创新”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三生(生活、生产、生态)打通、三业(产业、旅游、文化)叠加、五废共治”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解决“垃圾围城”,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和项目,构建产城一体和“三生”融合空间为抓手,全面打造全国首创、省内首个以绿色为主题,以环保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文化、工业旅游、科教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静脉小镇。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地理位置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区位交通

天子岭静脉小镇位于杭州市北郊的半山镇石塘村天子岭山,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得天独厚,距离县城8公里、市区12.1公里,距上海155.7公里,距杭州12.1公里,距高速入口1.2公里,距高铁站9.7公里,距火车站14.8公里,距机场28.3公里,便捷的交通网络真正实现了“一小时经济圈”。

区位交通图▼

建设模式

总体布局“一核、三廊、五区”,计划三年实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保新技术与装备制造集成基地、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及旅游文化建设、城市固废综合处置、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类共2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0.54亿元。

天子岭静脉小镇功能分区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政 策

税收支持、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支持、科技创新支持四大扶持政策。

人文旅居

杭州图书馆将在小镇中开辟一个1000多平方米、藏书超过10万册的环保分馆,配置图书主要涉及天文地理学、环境保护、农业科学及生物科学,同时会不定期举行文化讲座、环保学堂等活动。今后的天子岭静脉小镇将作为西泠书画院创作基地,西泠书画院将围绕天子岭静脉小镇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专门采风创作等等。

现有基础

小镇已入驻中科院院士工作站、浙江省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杭州研究中心、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德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图书馆环境分馆、西泠书画院、浙江省西湖诗社、绍兴会稽金石博物馆、杭州陶瓷印艺术馆等9家单位。

中国垃圾与文化博物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发展目标

打造全国首创、省内首个以绿色为主题,聚焦环保新技术集成与装备制造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保服务业、城市五废治理产业,协同发展工业旅游产业、垃圾文化产业的特色小镇。

10.**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篇十

建设情况

头站镇位于龙江县东南部,距县城60公里,北与景星镇毗邻,南与内蒙扎赉特旗相连,齐乌线、景头线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幅员面积600.71平方公里,人口3.0万,下辖10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全镇拥有30万亩肥沃的黑土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是龙江县粮食主产区,同是也是齐齐哈尔市蔬菜和干菜的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大力培育全国特色小镇的历史机遇,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予以扶持,重点支持干菜小镇建设发展。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规划

(一)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头站镇处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腹地,第一积温带下限,年积温在2750℃,年降雨量在400毫米,自然景观优美,生态资源良好,境内三河一湖,水质优良,灌溉水源为瓮泉湖水,水质检测为弱碱水,种植环境无污染,周边绿水青山,半径50公里内无工业企业,是蔬菜种植的“黄金区域”。

(二)有突出的特色产业基础。

头站镇多年以来农民就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头站白罗卜、小辣椒远近闻名,近年来,我镇将蔬菜种种植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全镇10个行政村每村都有扶贫小菜园,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主要以小辣椒为主,种植的收益为全镇贫困户分红,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技术,为发展干菜项目奠定了基础。尹波干菜项目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架油豆2000亩、胡萝卜3000亩、大白菜2000亩、水果萝卜和白萝卜2500亩、桔梗500亩,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下一步重点以架油豆、胡萝卜和药食两用桔梗为主栽品种,扩大生产规模,2020年辐射到团结村,基地种植面积计划达到2万亩以上,2021年辐射到南华村、二沟河村,基地面积种植计划达到3万亩以上,2022年辐射到全镇适合种植蔬菜的村,基地种植面积计划达到5万亩以上,占全镇耕地的16.7%。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头站镇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干菜生产和批发基地。

二、目前推进情况

头站镇尹波干菜项目于2017年落户,是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项目。项目投资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420平方米,2019年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架油豆2000亩、胡萝卜3000亩、大白菜2000亩、种植水果萝卜2500亩、桔梗500亩,在基地生产方式上,采取品种、育苗、技术培训、生产指导、检测销售五个统一,保证每一株蔬菜都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基地建成干菜生产线2条,鲜菜生产线3条,生产工艺国内领先,日产干菜1万斤,鲜菜3万斤,年产干菜总量可达1000万斤,鲜菜3000万斤。产品加工过程中实现了全程无污染、零添加、干菜有外观美、口感好、耐储存的特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三、工作推进中的经验做法

一是建基地,壮大干菜产业种植规模。

依托头站镇蔬菜种植的传统优势,积极建设蔬菜产业现代化种植基地,全面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目前尹波干菜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要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村屯,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的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干菜生产和批发基地。

二是建企业,提升干菜产业服务水平。

为全面提升干菜产业化发展水平,尹波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2万平方米干菜加工车间,上干菜生产线2条,鲜菜生产线3线,年产干菜1000万斤,鲜菜3000万斤,并对干菜购销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进行了完善,有效促进了干菜交易市场经营商户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基地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对接,尹波干菜可就地转移劳动力470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2017到2019年户均增收1万元。

三是创品牌,提升干菜产业品牌影响力。

为全面提升干菜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我镇抢抓“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战略机遇,正在积极注册“尹波干菜”“寒地干菜”“驿站干菜”“老区干菜”等品牌,有效提升了头站干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我镇积极申报欧盟农产品质量认证,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驰名商标和“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力争打造干菜产业全国知名品牌。以便产品日后打入国际市场。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特色小镇前期投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协助推动的模式,受资金影响,特色小镇做大做强资金是发展的瓶颈;

二是特色小镇在“特”上还不够明显,缺乏高大上,在差异化、个性化上进一步做文章不足不深;三是特色小镇的产业辐射面和带动力不强。

五、下步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是采取“特色小镇+”多元化发展模式。

一是“特色小镇+电子商务”模式。

借助龙江电商平台、龙江鲜生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网络营销,把注册的“尹波干菜”“寒地干菜”“驿站干菜”“老区干菜”挂到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组建头站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整合现有网商资源,为尹波干菜搭建网络平台,同时全镇镇村干部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头站干菜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年销售额实现300万元。

二是“特色小镇+小菜园”模式。

现在各家各户小菜园,不上肥、不打药,土壤无污染,特色小镇充分挖掘小菜园资源,采取为农户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指导、统一检测销售的“五个统一”模式,企业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生产蔬菜交由企业回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同时将各村扶贫小菜园纳入特色小镇范围,2020年计划带到全镇1000户,小菜园种植面积达3000亩,2021年带到全镇3000户,小菜园面积达5000亩,2022年带到全镇5000户,小菜园面积达8000亩以上。要将蔬菜产业打造成为我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11.安徽省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篇十一

——以重庆江津白沙镇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小镇为例

2017年8月22日,住建部正式发文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其中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榜上有名,白沙正式成为国家级特色小镇。受白沙镇人民政府委托,浩丰规划设计集团全程参与了白沙镇的资源整合研判、产业定位、创建方案设计、申报材料汇编以及申报认定的全过程,以专业的精神和态度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经济转型、资源共享、产业提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浩丰已将特色小镇纳入集团战略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并专门成立新型城镇化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院,全面参与特色小镇全流程建设。

在接到白沙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后,浩丰从其产业特色、人居环境、设施保障、文化传承与保护、创新体制机制上挖掘亮点,真正突出了白沙的“特色”,并为白沙镇规划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教育特色小镇发展之路,最终使得白沙镇在众多特色小镇的申报中脱颖而出,同时也为其他有意走“特色小镇”之路的新市镇们,树立了一个可借鉴的理想样本。

以下为白沙特色小镇创建方案节选。

白沙,山川秀丽,历史绵邈,人文蕴藉。白沙,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座文化教育产业新城正在长江之滨崛起!

一、特色聚焦:教育名镇

白沙镇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清朝开始白沙教育就初见繁荣,是历史上的教育名镇。

白沙镇拥有六所百年名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优秀历史建筑。

白沙镇教育资源丰富,体系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有27所各类学校,在职教师2000余人,在校学生40000余人。如今,白沙镇的职教产业已经占领全国职教高地。重庆工商学校培养的“白沙技工”全国知名,可构建产学研为一体的白沙职教产业发展模式,让“白沙技工”成为重庆的一张技工名片,为市、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二、特色聚焦:文化重镇

六大文化,各具特色

白沙镇在教育文化、抗战文化、古镇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酿酒文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为白沙镇打造成文化教育特色小镇奠定了基础。

“文化+”战略深入实施

白沙镇将“文化+创意设计”、“文化+影视产业”、“文化+旅游行业”深度融合,将文创应用于企业营销策划,同时打造文化创意商业街、新兴影视产业集群、白沙古镇文化旅游区。

实施“文化+”,有利于强化特色小镇的文化功能、融入特色小镇的文化元素、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品质,实现文化让特色小镇更加美好、特色小镇让文化更具魅力的双重目标。白沙镇将运用“文化+”的动力和路径有效助推特色小镇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塑魂、育人、兴业、添乐、扬名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三、产业构建:复合多元

白沙镇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历史悠久、教育体系健全、产教融合的特色小镇,文化教育是白沙特色小镇的发展基础,通过多纬度挖掘其文化教育资源,突出文化教育优势,目标建立以文创产业、职教产业及特色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将白沙镇从文化教育大镇向文化教育强镇迈进。通过国家特色小镇的建设,白沙将建设成产业深度融合、风貌独具特色、功能复合多元的“文化教育”特色小镇。

2017年7月,住建部发布通知,要求在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做到三个“不盲目”,其中一条就是“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关于特色文化小镇,在概念上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一是以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基础;二是文化产业相对比较发达;三是文化与小镇深度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

四、特色小镇培育

在本次白沙镇特色小镇申报过程中,浩丰通过详实的基础资料收集,针对国家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评分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文创产业、职教产业、特色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在白沙经济转型升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教育作为白沙的“城市之魂”正悄然融入于产业发展,推动着白沙起舞腾飞!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首先,在土地利用上布局结构应合理,根据白沙镇的特点形成了“一带一轴三园”的空间结构,同时注重产城融合来建设美丽的滨江小镇。其次,在项目建设上,注重生态环境、综合环境、美丽乡村的综合整治。

▲空间结构布局图。一带:滨江文化产业带;一轴:小镇综合发展轴;三园:文创产业组团、职教产业组团、特色农业产业园。

▲产城融合工程建设图

▲主要成就:滨江码头改造

▲主要成就:美丽乡村建设

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对古镇内的重要建筑、抗战遗址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同时筹办大型活动、兴建文化活动场所,传承传统文化。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道路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文化体验医疗服务设施等日趋完善。

上一篇:志愿者爱心活动简报下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