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组诗(共12篇)
1.月光下的组诗 篇一
月光绥阳题记组诗
1、绥阳题记
拒霜花温暖的黄昏
渔火渐明
布谷鸟迎接归途的游子
步入绥阳的九道门
我趟入芙蓉江的温柔
嚼一句映林的诗句
唱一曲高山流水
暖风漫过的贵州高原上
催生着木莲花的.红
淘洗着珙桐花的白
谁的灵魂驻足诗乡
与麒麟为伴
与凤凰共舞
心,在神仙洞云游
2、为一朵珙桐花落流泪
一群神鸟降落凡尘
飞临大娄山的静谷
珙桐花开了
白色无暇的姿容
纯洁着高原的日月
我放下所有的心思
捧起一朵珙桐花儿
为洁净生命的陨落流泪
3、九道门
黑龙溪的蛟龙
静望五峰岭
高原的山川河谷
风平浪静
行走九道门的人们
一道门踩上健康
二道门踏出平安
三道门萦绕吉祥
来到第九道门前
放不下生命的虔诚
我自远方走来
怀揣蜜一样的梦想
在诗歌谷捡敛诗句
憧憬一生的幸福
4、像候鸟一样迁徙
绕过祖先的脚印
像牧群一样迁徙
爷爷的爷爷因为饥饿
走的是逃荒的路
父亲的父亲为了理想
走的是沼泽雪山
父亲因为一声召唤
跨过山峦,踏上梯田
而我像候鸟一样逆向迁徙
从乡村迁往城市
冲击繁华,冲浪金银
痴迷于数字的奇妙变幻
在欲望叠加的城市群落
我忘记了来时的路
渴望着远方更远
盯着堆满财富的金海岸
醉心于奇石和珠宝
热议着股市和楼盘
我耻于谈稼论穑
疏远了村庄和炊烟
漠视着田陌和草原
不知百年以后的时光里
谁还会透过长夜的星光
参悟与祖先有关的书卷
2.月光下的组诗 篇二
师:同学们, 我们先来听写词语。《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 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讲的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 第二个词语———“谱写”。下面听写一组词语, 注意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
师:这组词语里面, 盲、蜡、键都是生字, 注意“蜡”字, 有的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 其实是“虫字旁”。“蜡”古代的意思是动物的油。这位同学“键”字笔顺不规范, “键”是左右结构, 最后写“走字底”。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 非常朦胧的感觉。
生:清幽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 是宁静的, 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生:我觉得特别柔和, 让人觉得舒服。
师:老师课前查了一下字典, 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 (出示解释) , 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是的, 清幽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 这个传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选择刚才听写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 (生自由练说。师指名说, 并作了肯定。)
师:同学们,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点评:《月光曲》一课从听写词语开始, 表现了老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视。本课安排的听写是具体语境中的复合型听写, 力求识记字形、规范笔顺、理解词义, 可谓一举多得。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 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
听写之后, 教师提出了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这个问题没有再去重复课文的故事情节, 需要学生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 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这个问题提纲挈领, 使得本节课教学的主体部分线索清晰, 脉络分明;这个问题从贝多芬的角度提出, 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 “切入口”非常重要, 这节课正是找到了一个具有阅读价值的切入口, 才能引发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比较深入的对话。
二、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语段一: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
一个男的说:“是啊, 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 你别难过,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段对话。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 有一颗敏感的心, 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你认为他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里听出了盲姑娘渴望听到自己的曲子。
生:贝多芬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著和渴望, 听自己弹一首曲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参加自己的音乐会是有苦衷的, 她在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你认为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家境贫寒, 买不起票, 没有机会亲自听贝多芬弹琴。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的?
生:他们家点的是蜡烛, 烛光很微弱, 住的是茅屋, 钢琴也是旧的, 说明他们家家境贫穷。
生:盲姑娘的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咱们又太穷。”两个“太”让我感到了他们家境贫穷。
师: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 但依然热爱生活;虽然家境贫寒, 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 (生读)
师:听到这里, 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 因为想听贝多芬弹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 但她后来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她想安慰哥哥, 她不想让哥哥为家里穷听不到贝多芬弹琴而难过。
生:这里的“随便说说”并不是真的“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情感。 (师建议把“压抑”改为“掩饰”。)
生: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一种难以抉择的情感, 一方面是情同手足的哥哥, 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 还是选择了哥哥, 因为他家境贫寒, 不想再给他哥哥造成负担。 (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 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 而且非常懂事, 我相信他被感动了, 所以他走进茅屋, 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点评:阅读课要主线清晰, 但又不能只有几根“筋”而没有血肉。好的做法是选好几个“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 深入阅读文本, 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选什么“点”大有讲究。这节课选的教学“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盲姑娘兄妹俩之间的对话, 另外一个是贝多芬与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这两段对话文辞简洁, 意蕴丰富。反复阅读、体会, 可以悟出很多做人的道理, 同时养成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阅读能力, 是两个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教育价值的语段, 做到了“以少胜多”。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着重启发学生交流“贝多芬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 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体会, 再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丰富的认识。教师在“对话”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点拨, 在学生的认识已经水到渠成时适当小结。“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环节的教学让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对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三、两次对话心灵互通
语段二: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 一曲完了,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为您弹一首吧。”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 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贝多芬已经弹了一曲, 满足了盲姑娘的愿望, 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
生: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时,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承认?
生:盲姑娘为什么会知道为她弹奏的是贝多芬?
师:同学们, 这些问题提得都非常好。我们先来思考, 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 为什么她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从她说“弹得多娴熟啊!”“感情多深啊!”我感觉到她听得很认真。
生:盲姑娘热爱音乐, 也是贝多芬的知音, 所以他能确定这首曲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 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 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俞伯牙弹琴, 而且能从他的琴声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我们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盲姑娘是第一次听贝多芬弹琴, 而且只听了一遍, 就听出贝多芬弹得很娴熟, 感情很深, 所以是他的知音。
生:我从“入了神”“激动”这些描写盲姑娘神态的词中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 是贝多芬的知音, 所以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 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 (指名读)
师:盲姑娘只是听了一首曲子, 为什么如此激动呢?只有我们走进盲姑娘内心, 我们才能真正把这段话读好。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 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所以她非常激动。 (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觉得她难以置信, 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 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么贫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几乎不敢相信, 所以她很激动。 (师指导第一个“您”表示猜测, 读音可以稍微拉长一些。)
师: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 内心十分的激动, 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
师:刚才有个同学还问, 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 我相信各人会有各人的理解。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 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我觉得贝多芬会想, 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 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 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他就是贝多芬, 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 音乐就是他的生命, 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 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 (鼓掌)
点评:一节课的两个“点”, 如果教法相同, 难免让人有重复之感。蒋老师因文而异, 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对这两个“点”的教学。前一“点”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 让学生细读文本, 自读自悟。后一“点”让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抓住疑点进行研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是有估计的, 所以能迅速把学生的问题归纳起来, 分步探究。
学生的感悟中, “知音”是一个亮点。其实, 刚学过《伯牙绝弦》, 学生不难想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教师准确地把握文本, 引导学生沿着“知音”这条线索去思考, 刚才提出的疑难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学生的发言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由此我们感觉到, 一堂好的课,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充分的估计,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跳一跳, 把果子摘下来”, 才是有效的教学。
四、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师: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 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 有所触动, 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时候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簿, 联系上文展开联想, 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 师巡回指导。)
生: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 多么痴迷于音乐的姑娘, 多么深的手足情, 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 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 让我为他们献上一曲吧。 (鼓掌)
师:三个“多么”, 一组排比句, 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
生: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 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 但是, 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是一首为知音弹的曲子, 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鼓掌)
生:贝多芬想:兄妹俩如此热爱音乐, 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创作音乐, 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是为知音创作的, 真正的音乐会是为知音开的。
师:是的, 贝多芬立下誓言, 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 为知音作曲, 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
贝多芬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 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 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 (播放《月光曲》片段, 教师配音朗读。)
师:同学们, 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段。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节课我们围绕这段话, 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点评:近年来,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随文练笔”。这种练笔或是对文本的“空白”做补充, 或是让学生写下阅读后的感受, 如果组织得好, 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 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蒋老师安排的这个写话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 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体会一位伟大音乐家博大的情怀, 同时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提升。从现场看, 效果不错。
3.温一湖醉月光(组诗) 篇三
一切疼痛来源于生活
总有一些呼吸
压迫着我
让我感受到夜色的重量
总有某两只鸟影
同时进入某只鸟巢
割痛我的心脏
总有某些烟灰
摆出越穷越开心的模样
熏黑我的诗稿
总有某些病菌
倾斜成针芒的姿势
插入我的十指
我突然弄不明白
是生活戳痛着我
还是我戳痛着生活?
生命总是长满孤独
走出一个坑
必会再陷入一个坑
现在,我只选择
在坑与坑之间站立着
这里长满绿色的青苔
这里长满紫色的孤独
这里只有一个人的阴影
一个人的明月
一个人的山岳
这里只有一个人的松涛
哭也空空地响
笑也空空地响
薄如白纸的人情
拒绝说爱
拒绝说阳光
拒绝说永远忠贞的芒花
在生活中
总有一些菊花
爱人死去不到半月
便嫁给一夜灯火
在生活中
总有一些花朵
上午坐进自家的花轿
下午就进入别家的洞房
在生活中
总有一些朋友
上午还称兄道弟义结姐妹
下午就背信弃义两面三刀
有时,我看到一棵树
举着一朵鲜花
有千万只蜜蜂
争吵着抢夺花香
更多时候
我看到一朵朵野花
长在贫病交加的泥土上
渴望路过的车马
带上她们的美梦去远方
却被一场场风雨
淋痛所有想法
这是我所看到的现实
薄如白纸的人情
寒如霜雪的世故
冷如冰岛的际遇
逼迫着某些人
活成一把
戳穿生活面具的刀
借理解来续命
于是,我开始劝慰自己
学着去理解生活吧
理解某些非要纠缠的长藤
理解某些指手划脚的水草
理解醉倒在别人怀里的酒杯
理解被权势撕打的真理
理解穷追不舍的诅咒
理解贫穷在不公平待遇时的上访
我还必须理解插入胸口的谎言
理解越来越少的朋友
理解越活越瘦的日子
理解越来越胖的忧伤
我必须用理解摆平自己
在生活的水床上
做一朵低眉顺眼的睡莲花
风花雪月已把我遗忘
风花雪月不再挤进门来
我只是一滴活命的水
一粒拽紧日子奔跑的米粒
开花仿佛是久远的事
夏日玫瑰渐渐把我遗忘
我只把自己活成月亮
只在月光下
写一湖秋水的瘦与胖
浪花不再亲吻我的衣衫
柳风不再吹动我的霓裳
我只睡在露珠的清冷里
只想用失眠的眼睛
寻找到草木永远的清香
不是我非要与人世保持距离
我始终认定
从没有谁
认真倾听过一湖月光的心跳
也不会有谁
在意一只黑乌鸦
比黑夜更黑的鸣叫
温一壶醉月光
温一湖醉月光
只为倾空自己
洗清一滴水活命的愁肠
做一个逍遥世外的醉客吧
头枕落花,脚踏山风
饮王维的山风李白的月光
把尘世扔给你们吧
把山下城市的灯火扔给你们吧
把茫茫原野的草色扔给你们吧
我只想醉饮松涛的诗句
我只想用明月的热泪
浇透苏轼的短松岗
我只想在半醉半醒之间
活出一山草木的想法
不要尝试用泪水唤我
不要用伤口诉说我的罪过
我只有一衫清风
我只有两壶夜色
我只有半湖醉熏熏的愁肠
别,请别打扰我的落叶
在熏醉的生活里
4.月光下的遐想 篇四
月是故乡明,可月亮却总是在人离别的时候个性圆。的`确!天若有情天亦老。月亮虽圆,但心中却难免有几分遗憾和悲伤,在月亮底下漫步,只有月光和啤酒陪伴着我,我望着这如水的月光,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怀念,无尽的惆怅,无尽的情思。
我轻轻地闭上眼,轻风从我身旁吹过,我感觉到了柳条的冰冷。顿时,我觉得我就是一只飞蛾,望着火,心里只有无奈和悔恨。为什么明知道有些事情遥不可及,却还要苦苦追寻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5.月光下的作文 篇五
小时候,爸爸很淘气也很贪玩,一会儿掏掏这棵树上的鸟窝,过一会儿又去水里捉鱼虾,玩得不亦乐乎,再过一会儿呀,就不知道跑哪里去捣蛋了!
虾儿跳,
溪水哗哗漾碧波;
欢乐笑声荡树林。
这大概是爸爸一次在春游时的场景。那时的水很清,鱼儿还有虾儿一到溪水旁就可以看到它们轻吐着水泡。爸爸小时候最喜欢在春游时玩的事情莫过于捉鱼虾了。只要一有鱼儿跃出水面,爸爸就会眼疾手快的一下子扑过去,不过大多数时是扑了个空。“嘿,我抓到你了!”爸爸兴奋得摊手一看,呀!又没抓住!不过他并不因此而灰心,反而还越“陷”越深呢!终于,他赶在日落之前,提着三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兴高采烈地满载而归了。
爸爸还有一个黑白电视,在我家的第五层,如果你走近这个电视一看,此刻这台电视上正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这是爸爸的妈妈花大价钱买回来的,他们一家曾经围坐在这台电视前看过电视。爸爸跟我说:“妈妈和爸爸已经不在了,但是我只要一看到这台电视,我就好像看到了他们,好像他们现在也和我在一起一样。”“真的?”我有些疑惑地问。“真的,这台电视机已经成为了我的‘亲人’,我现在还是舍不得扔掉它。”爸爸语气坚定的说道。
就是这样,一直到今天的20xx,爸爸也始终都没有扔掉这台黑白电视机。
“现在已经时新时代了,或许很多人家已经把以前的黑白电视机给扔了,但是,我可不能扔掉它,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最新型号的彩电,从前的小溪也可能不再清了。”爸爸说到这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小时候的找春天,可能也只在网络上找了……但是,我希望这个新时代在不久以后一定能还小河一片清澈,天空一片蔚蓝的!”
“嗯,一定!”我和爸爸定下了约定,”以后,为这个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好,我期待未来的那个世界,一定会比小时候还更美!”爸爸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6.《月光下的婚礼》 篇六
路上没有一只贪吃的蚂蚁,甚至屠夫
一些不成文的规则暴露在草原上开始荒芜
我们伺机开垦,葬下老去的月亮
麦田上,一个守望者在出卖他的职位
拉着牛车,放走一对逃婚的男女
月光下,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勇敢者的意愿
如果不是因为冬天,他的血会一直流到半山腰
我蹲守在一个火窑的外面
它有一个秘密,而我有一双眼睛
当一批血迹斑斑的瓦瓷被勇敢者从洞口抬出
有一些就被当场砸碎
而另一些则用于堆砌坟墓
这发生在夜晚森林里的,也许只是场误会
月亮结束了葬礼,而我们举行了婚礼
那时祭奠的大概是爱情
7.月光下的遐思作文 篇七
月光下的遐思作文
秋夜的天空显得特别的澄净,月光温柔地泻在她可以到达的地方,用她的光芒抚摸着夜空下正欣赏她的我的慧眼!轻轻地・・・那么的柔和・・・・・
没有由来的,我突发奇想:如果我生在古代,那么此刻我肯定正赏月吟诗;如果我是个大富豪,那么此刻应该正在那明月之上,俯望地球;如果我恋爱了,那么我的爱情是否会像这中秋月一样・・・・简单而深刻???
可不幸的是,这些都只是来自我丰富的头脑的假设,所以我现在只能安分地待在大地上,安分地赏月!
更不幸的是,我的五官长得就跟我写得字一样艺术。因为到目前为止,没人喜欢我那贼艺术的字,所以至今也没有任何一堆牛粪愿意给我这快枯死的鲜花以滋养。因此,在我看来,恋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小时候,我不明白恋爱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查了一下字典,得知:男女互相爱慕!
思绪在此突然拐了个弯。
不知是哪位圣贤或俗人的高见,说是前后桌的男女生关系最危险,一不小心就会闹出绯闻之类的。虽然一开始我对此颇为不屑,可是问题是,想平安度过此关,不是那么的容易滴!!!
不好意思,言归正传吧。
现在,郑重地,我要发表我的恋爱观!
请不要笑!
虽然这有点不太对劲,但我是认真的!那您是否愿意听一听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的“我的恋爱观”呢?是的,我的恋爱观!
我认为・・・・・・
恋爱需要仔细与主动。当今社会再也不是等待的社会了,一切都要主动。包括爱情。所以,你能不能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靠的不止是缘分,更多的是你自己本身的掌握!
恋爱需要信任与负责。你要相信你所爱的人。这是最基本的,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你回去自恋罢了。俗话说爱情靠缘分,但缘分之后靠的是你自己的经营。倘若你把一切都推给上天,那么上天也可以像你一样不负责任,什么也不会给你!
恋爱刚开始定会轰轰烈烈,火热得一刻也离不开对方。但是在当费洛蒙这美妙的东西慢慢地消失后,一切将转化为平静,再往后一点,无须质疑是“持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步一步的,异样感触,同样幸福美好!这就是恋爱的后来,爱情的结果。如果说,我不爱你了,你就去死,一了百了,那么这就是枉然的。因为生活依旧要继续,生活虽然离不开爱情,但爱情也不会是生活的全部。这一点是很明确的!而快乐的生活着就是人生的第一大事!!!您说是不是?
恋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这中间的小摩擦你是避免不了的。若是说你们不会有这种情况,说是你们因为性格相似所以不会出现大摩擦小摩擦之类的。那么请你们分辨清楚,你们不是恋爱,而是志同道合!
而恋爱的路上,伤痛之事,难过之泪是不会少的。但这都是爱情的本质,是爱情的美好的风景。恋爱,就是哭了笑,笑了喜,喜了再哭・・・o(∩_∩)o...哈哈・・・我疯了・・
恋爱需要的是一个思想上成熟的主人。不管年少的爱或是老年的爱,都是由自己去选择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然后自己去开始,自己去结束,自己去体会当中的酸甜苦辣。从中学会如何去爱,如何被爱。自己的人生你自己负责,自己的爱情自己珍惜。
・・・总而言之,恋爱就是给人一个幸福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逐自己人生的幸福!!!・・・・・・・
8.月光下的遐想作文 篇八
月光如诗美丽的月光从着。月光如水,月光如画,月光如诗,月光如歌。我爱月光如水般的晶莹,我爱月光如画般的美丽,我更爱月光如诗如歌般的隽永。
寂寞,有月光陪伴,他挚爱的释了不会寂寞。月光,清冷的月光,寄托的国破家亡吗?夜吟应觉月光寒,月光寒冷,是因为没有挚爱,去接受月光轻柔的私语。此时无声胜有声。
9.月光下的遐想作文 篇九
来到小公园,我们看到许许多多赏月的人们,他们都用相机或手机对着月亮拍照,以记录下这美好的一瞬间,是啊,今天晚上的月色多么美丽呀!那边,几只蝙蝠忽上忽下地飞着,好像在捉迷藏;这边,挺拔的竹子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清翠;那里,几片落叶悄无声息的飘落到了地上;那边还有……一切显得如此和谐。
我不经意间抬头一看,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的挂在天空,宛如一个大大的玉盘。咦,月亮上怎么有一个小黑点,那儿也有一个,比这个大一点。妈妈说:“一个是嫦娥,一个是玉兔”。突然,我的身体仿佛变轻了,慢慢飞了起来,我离月亮越来越近了,我好像飞到月宫里,嫦娥正在向我慢慢的走来,告诉我她在逢蒙的逼迫下如何吃掉仙药,来到月宫的;月兔请我品尝了它捣的仙药;我还在月桂树下遇见了砍树的吴刚,帮他赶跑了乌鸦,并吴刚聊着凡间的趣事与科技的发达……
10.月光下的古城散文 篇十
月儿是慢慢地越过东山坳,而露出她圆圆的脸庞的。
之前,这座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石头古城,随着晚霞的滑落消失,它是被愈来愈浓的黑幕罩着的,包括城中的居民和鸡犬都在内。不晓得此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反正夜色都叫这些生灵安静了下来。
月儿接替了独独值守了一天的太阳,她来值夜班了。
她的步履犹如她的性情,是婀娜地走,姗姗地来,把她柔柔的光亮随意抛撒,而一切又都是朦朦胧胧的。她先是点亮高高的山头、树梢,接着再点亮低洼处的河流与沟畔......这座深山包围着的古城,也越来越暴露在她的眼皮底下。那情景,先是为古城蒙上一层薄薄的纱幔,随着月光浓浓,它就像被放进一个硕大的浴盆里浸泡着,一切都是一个静字。在这溶溶月光浸泡着中人们,他们是否都已平静地安然入睡了呢?还是在此时正享受着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我猜着两者或许兼而有之吧。
城外的永定河水,依旧在哗哗地流淌着:不急不缓,轻歌曼舞似的。城内的建筑和摆设,在越来越浓的月光照射下,也愈发地富有诗意。虽没有言语上的表白,但却有相互亲热的默契。看啊!古城错落有致的轮廓,宛若一副恬静、抒情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甜蜜或沉睡,画也就有了此起彼伏的声音。时光在悄悄地流失着,而原本斑驳、婆娑的树影和居民屋舍,也在一寸寸地缩短着,及至树影与躯干竟相吻合了――我知道:那是天空的月儿,正在款款地走呢。
月光下的古城,似乎没有太多的睡意――也是!你看它已足足地沉睡了几百年,还不该醒一醒么?此时此刻,它就那么精神焕发地望着天上的月儿,显出一副愿意和她相依相伴的样子。它那黢黑的身躯,裹上银色的盔甲后,俨然一位将要出征的勇士。它的年龄,谁说是老了呢?年轻有时也可以放宽年龄的界限嘛!只要不是老气横秋,只要还有把子力气,只要是心里仍不服输,一切都还有冲锋的.可能,这座古城正是这样......而现在,它在对月儿诉说么?说它这后来的喜悦和精气神儿,当然还有它内心暗自涌动着的展望与期待。月儿呢,也似乎停住了脚步,也在俯身侧耳倾听它说。忽然的,月儿就嫣然地笑啦,并声音轻柔地告诉古城:“你呀,不管咋说是赶上了好时光了!”她言外之意古城心里自然明白:月儿是指外人,正越来越多地来拜望和亲近它呢!
古城忙点头称是。当然,它内心是很感谢月儿的。是她,给了游人古城月光下的朦胧和静柔,以至让他们一次次地来,然后置身在古城的月光下,最后像接受一场乳水般地沐浴。这沐浴,能够荡涤心灵的雾霾和灰尘,还可以提升人对物欲的贬值,对轻松、美好的追求。现如今,社会繁杂,人心浮躁,而当您置身在恬静、朦胧的月光之下后,其心神还是呢么不得安宁呢吗?既然曾感叹过生命短暂,既然想重新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那么,您心中的所求应该不会那么多......
11.月光下的村庄作文 篇十一
爷爷死的那天,村民将爷爷的消息都藏了起来。在爷爷被病魔折磨时,其他村民都躲得远远的,只有隔壁胖婶将铁蛋找个借口借住在自己家。半夜时才跑到爷爷家照顾爷爷。他至今无法忘记爷爷那炽热的手摸过他脸上的感觉,爷爷在临死前都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眼角流下了眼泪,这时月光放大亮到刺眼。
蝉,鸣叫着,上次回到爷爷死的那晚。“时间不早了,赶快回去吧。”铁蛋心想。山坡上的草,微热的风,都不配现在的季节,秋天。“房间的灯怎么开了?”只见胖婶从房间急急忙忙地跑出来,她看了眼铁蛋,焦急地问:“铁蛋……你不是应该……在,在我家睡觉吗?”在胖婶家睡觉?他想起爷爷走的那晚:爷爷不是走了么?他猛然冲进房间里,一切都是真的!他回来了。“爷爷,爷爷,我来了你一定要撑住啊!爷爷!”铁蛋撕心裂肺地吼着。爷爷用气音在说话:“铁蛋,你……这个臭,臭小子怎么还没睡!我打死你啊!”
“快,快,帮爷爷擦身子,快!”胖婶托着一盆热水冲进来。铁蛋把毛巾拧好,擦,擦。爷爷的身体越来越抖了。“出去,出去!你们都出去!”原来,那天不是村民不来,而是爷爷叫胖婶不要喧哗。在爷爷走时,胖婶也被拒之门外。撕心裂肺的吼声从房间里传出。“铁蛋,你进来。”“这可能是爷爷最后……一次见你了……铁蛋,你要善良,诚信待人,爷爷会在天上保护你……的。”他,是爷爷最后一个见的人。
12.月光下的泡沫诗歌 篇十二
月光下的轻声吟唱,是一首小夜曲,歌声忧伤动听飘落芬芳。
有一个悠长的身影,躲在阴暗的角落,体会孤独的味道。
你知道吗?
那是一幅画,点燃了一纸蓝色的火焰,将此烧成一片灰烬。
全世界都在熟睡,有人无法安眠。
在这夜深人孤寂的夜晚,吐出白色的烟圈,在任何一个城市跳舞。
月光下的泡沫,吹不破的尘埃落定,抓下的星辰与花朵。
多么美丽的夜晚,诗意的让夜莺想要高歌一曲。
夜有色彩吗?
斑斓诡异的让人无法呼吸,渲染着苍白无力。
萤火虫在欢歌,它多么的幸福。
没有温暖的春天,冬季漫长的让人害怕。
一个死去的树,永无机会,失去了永恒不变的真爱。
月光下的海市蜃楼,钢琴曲在天空中游离飘扬。
有人点燃了明亮的灯,轻轻走过我的身旁,我凝望着她的模样,她是黑夜的精灵,忽然走来悄然而去。
如果有人问你,魔力是什么颜色,我会告诉你,那是代表着绚丽多彩的粉色。
有那么一瞬间,夜色黑的仿若潮水将至,我逃离了黑色的梦境,返回了现实。
月光下的夜未央,开始蔓延整个星球。
借着月光,我翻开了一本古老的书信,信中有一个凄美的故事。
她坚信不疑,一生只会真爱一人,爱过便是永恒,再没有过。
在这个寂静的城市,你在追寻什么,你在思考什么,你又在犹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