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二轮复习历史知识点:多民族大一统秦汉

2024-10-17

寒假二轮复习历史知识点:多民族大一统秦汉(共2篇)

1.寒假二轮复习历史知识点:多民族大一统秦汉 篇一

课时作业 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3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解析:材料中所涉及官员既掌握神权,又掌握执政权,明显表现出神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C项。

答案:C 2.(2017·天津南开区调研)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西周的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从材料关键词“‘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分封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关键词“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按照宗法制的原则维系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最高统治者“共主”周王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从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始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3.(2017·湖北联考)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主要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分配权力和财产 C.宗族组织管理国家

D.“天下为私”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周代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宝塔式”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组成“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家国同构”的特点,故选A项。

答案:A 4.(2017·河南安阳调研)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解析:据材料信息“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可知,诸侯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C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信息“至而无寇”可知当时无战事,只是周天子烽火戏诸侯,故A、D两项错误;B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

答案:C 5.(2017·河北保定调研)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解析:与晚辈相比,长辈住房拥有较大的进深和较高的台基,是因为在家族血缘关系中长辈地位高于晚辈,这一现象体现了浓厚的血缘等级色彩。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A项正确;传统家庭成员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故B项错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彼此之间缺乏协作,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家庭中的男女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A 6.(2017·邯郸模拟)《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表明“礼”的核心作用是()A.明辨血缘亲疏关系 B.规范社会秩序 C.区分尊卑等级关系 D.维系统治秩序

解析:本题需综合各项信息后进行概括归纳。“定亲疏”“明是非”“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分别对应A、B、C三项,但综合而论,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故D项为最佳选项。

答案:D 7.(2017·中山质检)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秦始皇时实行暴政,不能说“民生改善”,故A项错误;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故B项错误;中国历史上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汉代,故D项错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

答案:C 8.(2017·江西南昌调研)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A.满足皇帝的私欲

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 C.强化君主的权力 D.彰显皇帝的权威

解析:把握材料中的“政治目的”,秦迁六国贵族、富豪,是让他们与原来土地分离,从而削弱可能的地方割据,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A、C、D三项与政治目的相差较远。

答案:B 9.(2017·山东临沂模拟)《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已。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解析:据关键的信息是“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意思是说:官员只是充数而已,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因此B项正确,而A项概括不全面。秦朝中央集权已经有中央与地方行政系统,比较完备,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故D项不正确。

答案:B 10.(2017·四川成都调研)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 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题干“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体现的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这一制度在政治上使皇帝的政令能够直达百姓,在经济上实现了直接按户收税,故①②正确;郡县长官的行政权力受中央制约,但并未削弱,故③错误;将农民五户一伍,十户一什,加强了对他们人身控制,④错误,故A项正确。

答案:A 11.(2017·湖北荆州模拟)“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贵族世卿世禄,有很大的自主权,形成周王和地方贵族共治局面,称为贵族政治;而秦朝实行皇帝制,地方郡守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这被称为封建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地方贵族和周王共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政治体制的变化而非由分裂到统一的变化,故C错误;西周世卿世禄制不能理解为地方分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12.(2017·滨州模拟)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特点的认识,可用排除法。秦以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而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错误;秦以前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故B项错误;先秦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7·青岛高三统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诸侯在受封领地上,可以对卿大夫、士进行再分封,卿大夫和士同样对上负有纳贡、服役、作战等义务。

诸侯在受封领地上,可以设置官员、征派赋税、建立武装等。材料四 周王曾派人向鲁国“告饥”“求金”“求车”。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1)齐国和鲁国分别是姜尚和周公长子伯禽接受周王分封而建。周王分封诸侯的目的是什么?姜尚和伯禽受封的理由又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作为受封的诸侯,你要为周王尽哪些义务?(6分)(3)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你是否一切都要听命于周王?(8分)(4)上述史料中周王和诸侯之间关系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4分)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历史沿革变迁情况。第(1)问,考查分封制的目的和对象。第(2)问,根据材料回答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第(3)问,从材料中提取诸侯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力。第(4)问,考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走向瓦解这一现象。

答案:(1)目的:巩固统治。理由:姜尚是功臣;伯禽是王族。(2)朝觐述职、交纳贡赋、镇守疆土、提供力役。

(3)不是。诸侯代表周王行使地方统治权,是诸侯国内的最高统治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4)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走向瓦解。14.(2017·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做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佐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12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王夫之评价秦制的观点。(8分)解析:第(1)问可以从材料一中概括,如“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治国”等。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说法:“封建制度早已推翻”,说明废除了分封制,结束了血缘政治;第二小问可结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来说,也可结合皇位继承来说。第(3)问需要结合材料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答案:(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2)进步:推翻封建制(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肯定:是。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

否定:不是。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由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

(3)王夫之:废分封行郡县,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郡县制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义。郡县制使王朝国祚缩短,非天子之利;避免分封导致战乱,为百姓之福。评价秦制的标准应该是天下之公义而非一姓国祚之长短。

2.寒假二轮复习历史知识点:多民族大一统秦汉 篇二

考向二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年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高三检测)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命题者常通过文献资料和社会现象等方式考查秦汉以来儒学的发展历程,复习备考时注意把握汉代儒学的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汉代“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念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实现统一后的秦朝,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大统一,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2)历经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西汉,面临着生产遭破坏、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3)汉武帝时,国家稳定,步入正轨,不能再实行严刑酷法,而以比较温和的儒家思想为宜。汉武帝一方 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另一方面“崇儒尚法”,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2.发展

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存在时间较长的汉、唐、明、清等封建统一王朝。3.影响

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作用。

二、全面认识理学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2.对理学的基本认识

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3.程朱理学

(1)主要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2)思想主张 ①程颢、程颐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②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地位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特点

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儒学走向成熟。

4.陆王心学

(1)主要代表及主张、王阳明

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吸取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2)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了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促进了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体现了务实和自强的精神。

⑤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消极方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和重理轻法观念等属于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抛弃。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非孝者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 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 A.使士人开始步入政治舞台 B.使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风尚 C.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性 D.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郁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

(2)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

(3)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D【解析】“孝”是儒家所提倡的,而以“孝廉”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会起到加快儒学政治化进程的作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春秋战国时士人就已经步入了政治舞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察举制是注重孝廉但并不能保证官员廉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答案】(1)原因: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路径: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2)不同点 传播对象:朱熹,士大夫阶层;王阳明,发展到普通民众。认识论:朱熹,格物致知;王阳明,致良知(反省内心)。社会意义: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3)主要趋势:世俗化、社会化。

认识: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所学,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第二小问,由材料“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和“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可见朱熹传播理学的路径有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上一篇:党员个人心得体会_党员学习心得体会202下一篇:春的季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