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网格化管理制度

2025-01-09

乡镇网格化管理制度(精选8篇)

1.乡镇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一

为切实提升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辖区火灾隐患整治工作,11月17日上午,湖南省岳阳市汨罗消防大队在汨罗江会议室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业务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大队培训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现场讲解、提问的方式就单位如何完善组织机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具体实施方法,如何建立所辖单位基础台账、如何归类消防档案、如何开展消防检查及如何填写“网格化”管理相关表格等方面,为乡镇网格员进行了细致的.培训。

通过培训,使大家理解网格化管理的理念,明确网格监管要求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乡镇网格化消防管理的组织建设、工作职责和制度,安全检查范围、安全隐患整治必要性,使乡镇人员懂得了防火和灭火常识、消防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等,对如何做好乡镇消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乡镇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网格,城市管理

1 城市网格化管理概念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是指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 通过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创建新的城市管理体制, 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等新方法而形成的城市管理运行的新架构。它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 将管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 通过加强对单元格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 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2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成

2.1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思想, 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 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 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 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 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如图1所示:

2.2 城市部件管理法

城市部件管理法, 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 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 运用地理编码技术, 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 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 使城市部件有序、精确定位。

2.3 城市事件管理法

事件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环境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 需要市政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事件大类分类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事件管理法则是指将上述各类事件纳入管理范围, 并按照不同的事件明确责任单位和处置时限的管理方法。

2.4 无线数据采集

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装有“城管通”软件的手持终端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 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 同时接受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通过移动传输网络和LBS系统、短信网关、GRPS大客户平台相连接;手机终端用户通过移动GPRS网络以专用APN号接入GRPS大客户平台, 连接至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进行各类数据传输 (如:现场照片、地图数据浏览、录音信息、表单等) , 以及实现现场位置定位、短信收发、语音呼叫等功能。无线多媒体信息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高速传输至数字化城市管理后台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协同处理。

2.5“两个轴心”监督和管理的分离

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 需要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 建立城市管理监控中心和指挥中心, 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 将城市管理的“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的专门机构, 实现问题信息收集、问题处理结果监督及管理状况综合评价等功能。

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主管城市综合管理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部门, 负责指挥和协调各专业部门、派遣问题处理任务、反馈问题处理结果。

3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关键技术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不同,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空前紧密, 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共同奠定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 即使是处于模式最终端的“城管通”, 也凝结了现代数字技术的结晶。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框架内, 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地合为一体, 实现了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 并最终共同为管理实践服务。

3.1“3S”技术集成

“3S” (GIS、RS、GPS) 技术是现代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GIS是对多种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 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 并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技术支撑;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地或准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各种信息, 及时对GIS数据进行更新。“3S”技术集成是指将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这3种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实现空间数据的实时采集、管理和更新。“3S”技术及其集成是“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的关键。

3.2 构件与构件库技术

构件是被用来构造软件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分, 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构件库是把一组功能和结构有联系的一组构件组织在一起形成的有机地系统, 可以对组件进行查询、管理、编辑等, 类似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有许多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的子系统, 需要用到不同的数据库和软件系统, 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构件和构件库技术的使用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

3.3 中间件技术

所谓中间件就是位于平台与应用系统之间的具有标准的协议与接口的通用服务, 它是一个通用的软件层, 利用该软件层提供的API, 可以开发出具有良好通信能力和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 用于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协调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作业调度、实现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无障碍通信。

3.4 地理编码技术

地理编码是基于空间定位技术的一种编码方法, 它提供了一种把描述成地址的地理位置信息转换成可以被用于系统的地理坐标的方式。地理编码服务实现资源信息与地理位置坐标的关联, 建立起地理位置坐标与给定地址的一致性, 在空间信息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应用。通过对自然语言地址信息的语义分析、词法分析, 自动和标准地址库匹配, 确定出精确的地理坐标。在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中用到许多不同部门和类型的数据, 地理编码技术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的集成和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3.5 移动GIS技术

移动GIS系统主要由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信息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 简称LBS) 和移动终端4个部分组成。移动GIS作为一种服务系统, 当用户与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交互时,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这个模型会动态地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

4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2004年, 北京市东城区“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城市管理思想, 采用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依托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 结合东城区城市管理实际需要, 细化城市管理单元, 理顺工作机制, 全面提升了东城区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2005年7月, 建设部成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小组, 确立了上海、南京等10个城市为先期试点, 并于2006年3月, 将天津、重庆等17个城市作为第二期推广城市。为了更好地在全国推广城市管理新模式, 建设部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 制订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4个技术标准和规范, 并于2005年5月通过建设部审核并正式公布, 于2005年8月1日执行。

5 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明确定义, 并深入研究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基本构成和关键技术, 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该管理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Foster I., Kesselman C..The grid: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1998.

[3]郑士源, 徐辉.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 2005 (3) .

[4]张超, 吴丹.城市网格化管理[J].城建档案, 2006 (7) .

[5]龚键雅, 杜道生.当代地理信息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 篇三

一、网格化市管理模式及特点

网格化城市管理以更新城市管理理念入手,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采用单元网格管理和城市部件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信息采集器,建立监督、指挥相分离的管理机制,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了精确、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1]。

(一)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网格化城市管理是将城市管理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格单元之间的协调机制,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将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上报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再由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将问题派发给相应的政府部门或公共服务企业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监督中心则对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企业履责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网格化城市管理以单元网格为基础,将网格内各种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称为网格化部件,将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所发生的事情称为网格化事件。网格化城市管理中既包括部件,也包括事件和人的行为。

(二) 网格化城市管理特点

我国较早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城市是北京和上海,随后又有多批试点项目在多个城市(区)相继开展,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推行以来,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有:第一,明显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实现了传统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方向的转变,极大改善了城市面貌;第二,新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与科学的管理流程设计,有效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第三,新模式克服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制度缺陷和技术障碍,强化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做出了有益探索;第四,新模式实现了沟通渠道的双向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民主化水平;第五,通过新型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城市管理者的执法行为,促进了城市和谐[2-4]。

二、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信息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有绿地的网格划分、监督巡查方式和事部件梳理等。

(一)网格划分及监督巡查方式

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中,城镇绿地按照一定的原则被划分为一定大小的网格单元,形成不同层次的多级网格。依照管理对象的不同,不同属性的绿地的划分方法各不相同。如一般的公共绿地(如行道树、立体绿化等),应依据其行政属地、地理布局特征和易于管理等原则,以一定的范围为基本单元,形成单元网格,并根据单元网格中事部件的数量,将若干个单元网格组合成一个责任网格;对于大型公园,可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管理区域划为独立的责任网格;对于病虫害监测则是把每个监测点的监测范围作为一个责任网格。

绿地的巡查监督方式应依据单元网格中绿地部件的数量来确定。公共绿地一般采用人工巡查方式,部件少的网格可以不单独使用绿地巡查监督人员,而由城管监督员一概负责绿地问题的发现、上报。如行道树,其栽种密度小,间距大,范围广,若单独指派人员负责发现一个区域的绿化问题,则会造成人力的极大浪费;而像大型公园这种事部件极多的场所,则必须单独派遣巡查人员来发现绿地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上报。在人口较集中的公园,或巡查人员难以到达的场所,可采用视频监控方式对问题进行快速发现。在城镇有害生物的监测上,可运用PDA等技术开发专业的有害生物采集系统,实现有害生物数据的快速采集[5]。

(二)事部件梳理

城镇绿地作为部件纳入网格化城市管理范畴后,其事部件的确定就成为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公共绿地这一部件,应包括乔灌木、花草、附属设施、道路和水面等多种绿地要素,其发生的问题各不相同,采取的养护、处理方法和处置标准也不相同。如行道树这一管理对象,专业上可分为树木、树桩和树穴等管理实体,对于这3个实体其处置方法、处理时限都不一样。树桩或树穴盖板设施的更换一两天甚至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对于行道树的补种则只能在适宜的季节进行。因此,经过分析,在城镇绿地专业网格化管理中,把公共绿地、行道树、古树名木等管理对象深化为15个二级部件,54个网格化事件,为绿地管理工作的细化深入提供参考。实际运行时,所有部件还需赋予相应代码并设计相应的图例,按照实际位置把所有部件进行定位标图,建立属性信息数据库和地理编码数据库。表1列出了行道树、古树名木和公共绿地的二级部件划分和网格化事件。

三、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及作用

(一)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

基于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城镇绿地管理,其工作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1]。具体程序是:每个绿地网格由若干监督员负责(根据单元网格内部件数量来调配城管监督员和专门负责绿地巡查的监督员),对分管区域实行不间断巡视(城镇绿地根据其特性可确定每天巡视的时间,如6:00~18:00),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图文声信息向监督中心报告;同时监督中心可以开通群众监督热线电话接受来自社会公众和媒体的信息;监督中心得到这些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并将相关案卷批转到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性质,立即派绿地养护部门到现场进行处理;专业人员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上报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即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核查,并收取核查结果,通过对两方面信息核实一致后进行结案,至此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结束。同时,这一处理过程将作为评价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具体流程见图1。

(二)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城镇绿地过去的管理模式中,绿地养护单位由于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监督检查的职责于一身,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发现问题后要由本部门来处理,发现问题越多,自身的工作量越大,造成管理质量、管理效率低下。基于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城镇绿地管理新模式将监督职能剥离出来,将问题发现、监督和处理的主体一分为二,各负其责、互动促进,使城镇绿地管理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克服了突击式、运动式、被动、滞后等弊端,真正建立了城镇绿地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了绿地养护质量,更好地发挥城镇绿地的生态、休闲和景观功能,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应用实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规划、筹备、建设、配套的全过程中也应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而且世博会的生态、环境建设依托网格化管理的科技手段,贯穿于城区各个环境整治工作中,成效显著。此次世博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以改善公共绿化面貌为目标。结合网格化的推广应用,摸清绿化林业底数,完成了80公顷街道的绿地升级改造、内环线内10万株行道树及其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按网格化管理要求,完善了绿化管理的部件、事件的标准规范。进一步深化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依托信息化、网格化手段,建立全覆盖的绿化养护管理应急联动机制。例如,宝山区实施网格区域定点监测“绿、黄、橙、红、黑”五色环保预警模式。对各网格内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信访矛盾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测评。该网格化管理模式自推行以来,占宝山区总面积36.7%的网格区域的环境陆续得到了改善,大大提升了宝山区的环境质量[6]。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强化我国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城镇绿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网格化城市管理范畴,成为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内容之一。由于城镇绿地本身的属性,构建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必须依据相应的原则建立在与绿地管理相符的基础上。构建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系统,着重解决绿化专业管理的问题,既是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拓展应用,更是对城镇绿地专业化管理的深化,是绿地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1):142-148.

[2]陈先毅,施倩.对数字化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6(1):76-80.

[3]阎耀军.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2):76-79.

[4]姜爱琳,任志儒.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6):222-223.

[5]刘书华,杨晓红,蒋文科,等. 基于GIS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3 , 19 (4) : 147-150.

[6]城市网格化管理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J].中国城市经济,2008(9):47.

4.乡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总结 篇四

今年自安全生产网格化日常工作开展以来,我镇网格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市应急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发展理念,加强镇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三管三必须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我镇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加大宣传,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着力隐患整改,狠抓打非治违,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全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政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为切实做好2021的安全生产工作,文渠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确定了工作思路,充实了应急办,及时调整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在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文渠镇明确了主管领导和责任分工,与各村委会、社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及安全生产任务,把安全生产责任通过责任书的形式予以明确,使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有目标、有措施、人人有任务、有责任,使安全责任制在基层发挥作用,产生效果。

二、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安全责任

为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工作制度,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和部门,责任到人,达到各个安全生产领域有具体部门管,有具体人员抓,形成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局面。镇党委、政府与相关部门(单位)、村(社区)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做到逢会必讲,使每位干部、村社区负责人清楚自己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在责任制上落实到村,落实到点,落实到人,明确每位相关人员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

三、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

(一)细化网格,责任到人。

文渠镇进行网格化管理以来,根据我镇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地将本辖区划分为21个网格,由各村村支书为三级网格长、村委会委员(小组长)为四级网格长,包片干部、安全生产信息员为二级网格长,各网格长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服务。

(二)加强网格长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

为发挥好网格长的作用,镇加强对网格长的业务培训。并要求网格长每天巡查所负责的片区,查看是否有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等六个重点领域问题;查看各生产经营场所有无安全隐患。通过日巡查,每天都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文渠镇坚持每周一上午召开碰头会例会,由镇安全生产网格化日常管理主抓领导主持召开,并督促全镇各村完善各项工作台账,确保各项信息登记、真实、完善,各个网格长对发现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上报,大家共同商讨解决疑难问题。

(三)加强安全检查,提高整治力度。

今年,镇党委政府安全办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工商贸企业、防讯工作、公众场所消防、供电设施、易燃易爆及危化品行业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安全生产网格化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共关闭和整改2家超市、治理违规私接电线的“九小场所”32家,对违法出售烟花爆竹的四个店铺责任人移交派出所,由派出所分别给予罚款500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

四、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镇对安全生产有时候重视不够。特别是工作冲突多的时候,主要表现在会议传达一下上级有关精神、拍拍照片,在材料上充实一下,很少到经营场所检查安全隐患工作。

(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不足。按现有乡镇安全监管配置,一个乡镇配备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主任、两名专职人员,但事实上,专职人员并不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专职人员还从事其他工作,因此难以全面监管我镇安全生产工作。

(三)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我镇经营实体较多,涉及各行各业,难以保证一个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啥都懂、啥都知道、啥都明白。现实又是许多人不愿意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安排的都是好说话的、年龄偏大的和学历低的。

五、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同岗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工作机制,强化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从现实工作运行来看,我镇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只有夯实镇主要领导的责任,才会推动我镇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二)扩大和充实镇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从当前工作运行来看,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编制太缺少。在实际中难以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增加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编制,这可以结合当前镇机构改革,调整人员充实到镇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中去,保证应急办能够顺利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三)加强镇和村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当前,我镇、村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大部分不专业,不了解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必须提高。这就要集中或分期分批对这些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业务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六、明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搞好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使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效益性。

(二)继续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网格化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全面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认真学习其他乡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得比较突出的工作,扬长避短,结合其他乡镇的成功之处认真查找分析我镇薄弱环节的问题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在202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我镇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消除了事故隐患,但离各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文渠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确责任,加大力度,把全镇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扎实、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抓特色,抓出成效,促进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创造和谐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文渠镇人民政府

5.乡镇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五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化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漳县人民政府发文部署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工作。

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公安局局长、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任副组长,县综治、民政、工商、安监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网格化管理的统筹、组织、指挥、协调等日常工作。二是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大网格”中的第一责任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主任为“中网格”中的第一责任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为“小网格”的基本组成单元。

三是要多途径全力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各乡镇要每季度组织基层综治办、公安派出所、民政站、工商所等部门,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假日期间和农业收获季节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每月对居民楼院(小区)、村组和沿街门店、家庭式作坊等小单位、小场所进行隐患排查;居民楼院(小区)、村组要每周进行防火检查;巡防队员、物业管理人员、保安、社会单位管理人员要结合岗位职责,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

6.网格化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案 篇六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按照区城管委关于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要求,现制定XXXX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以单元网格为载体,以标准化管理为目标,整合各种管理资源进社区,进网格,重心下移,靠前服务,实施全方位、全覆盖、精细化长效管理,形成职责清晰、管理长效、资源整合、协同治理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社会化管理水平。

二、基本思路

采取街道领导总体负责,社区主任全面管理,街道社区干部管片抓线,网格员落实点,实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定人、定时、定岗、定责。“网格责任人”负责处理网格内的各项问题,及时排查并上报处理结果,对无力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由上一级网格负责人协调执法、环卫、城建、市政及辖区单位等进行处理。

%1、组织领导

%1、网格化管理工作责任体系由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办公室、网格长、网格员组成。

1、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X街道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XXXX街道副书记、主任

成员:XXXX街道纪工委书记

XXXX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XXXX街道副主任

XXXX街道副主任

XXXX街道纪检委员

XXXX街道宣传委员

XXXX街道组织委员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全街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落实。

2、指挥协调办公室。网格化管理指挥协调办公室设在街道党政办公室。

主任:XX街道党政办公室主任

联络员:XXXXX

主要职责:接受上级派遣任务;受理、分类、处理本街网格化管理信息;向网格责任人分派任务、督办落实;对各网格的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和评价。

3、网格长、网格员。由XXXX城管大队队员、街道、社区及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担任。主要职责:通过对责任网格的巡查,及时发现责任网格内发生的事件并进行处理,做好巡查记录和信息传递。

四、网格划分

本着便于联系、便于组织、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把街道以社区为单位,划分成5个合理规模的网格。制定网格划分的网络图,各网格制作公示牌,公布网格责任人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内容和管理服务职责等信息,向每个住户发放网格责任人服务联系卡。

五、工作流程

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流程由信息采集、分类处置、任务转递、处理反馈、核实结案五个环节组成。

1、信息采集。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行:一是网格员通过巡查发现问题。二是设立举报专线和电子邮箱,接受群众投诉举报问题。三是承接110指挥中心批转的有关问题。

2、分类处置。对于发现的问题,网格责任人要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处置。一是网格责任人职责内的问题,立即自行处理。二是网格内其他管理人员职责内的问题,通知其他人员立即处理。三是网格内工作人员无权处理或者无力处理的问题,上报上一级协调处理。

3、任务转递。街道指挥协调办公室将各网格上报的问题立卷、分类。根据问题性质,确定归口处理部门和人员。街道能够解决的问题,组织力量快速解决;街道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办公室,由区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转递到相关管理责任部门及时处置。

4、处理反馈。管理责任部门对问题处理完毕后,应将处理结果和意见反馈给街道指挥协调办公室。

5、核实结案。街道指挥协调办公室通知网格员对处理结果进行确认,情况属实的,做结案处理,如不属实的,交由管理责任部门重新处理。

六、管理责任。

本着着力基层、理顺关系、统筹协调的原则,形成以街道领导成员分工负责、各社区书记具体负责、街道社区干部对口联络、网格责任人实地负责的组织体系,确保责任网格“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从而形成资源共享、实事共办、服务共做、管理共担、责任共负的良好局面。

各网格责任人要准确、快速地采集和反馈居民群众各类需求信息和责任区内的突发事件,把握群众脉搏,记好“工作日记”,使社区居民群众能够就近、便捷地获得更精准的服务,使社区突发事件能够快速、果断地得到妥善处理。

七、重点工作任务

各网格长、及网格员主要预防、治理以下工作:

1.新增违法建筑

2.街面堆放销售建筑原料

3.私设临时市场

4.露天烧烤

5.乱排乱放建筑垃圾

6.物流配货扰民

7.新增违法设施

8.乱停乱放非机动车

9.洗车修车占用公共空间

10.夜间工地施工扰民

11.未经审批户外宣传广告

12.私设废旧品回收固定场点

13.居住区积存垃圾

14.露天公共场所动物宰杀加工

15.乱牧滥牧

16.畜力车进城

17.城市“牛皮癣”

7.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研究 篇七

1 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

1.1 网格化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最早出现于公安系统的网格巡逻,但真正提出网格化管理模式却是在2004年。当时,北京市东城区针对城市管理空间不精细、管理对象不具体、信息获取不及时、考核评价不科学、责任监督不到位的问题,首创了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1],并迅速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全国推广[2]。截止到2009年10月,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90多个城市(区)采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3]。除了城市管理方面,网格化管理还在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访、社区管理、气象管理、水域管理、工商管理、教育培训和社会服务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网格化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7个环节,即问题发现、案卷建立、问题派发、问题处置、处置反馈、核查结案和考核评价(见图1)。

1.2 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

运用网格化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单元精细划分为网格,梳理各项林业事项,重新构造封闭的业务流程反馈环,能够大大提高林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北京园林绿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另一种是上海绿化林业专业网格化模式[4]。

2 当前评价体系

当前,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绩效评估体系包括美国基于联邦企业架构FEA(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模型的PRM(Performance Reference model)评价体系[5,6];加拿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7];基于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体系的绩效评价体系;印度基于EAF(E-governance Assessment Frameworks)模型的评价体系[8];Gartner公司基于公民服务水平、运行效益、政治回报等评估要素的评价体系[9]。国内也有很多绩效评估的方法,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定量监测与评价[10]、基于RS和GIS的城市郊区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研究[11]、县级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12]和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系统(CJ/T 292-2008)更具有参考性。

3 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的建立

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针对原有管理体制缺乏日常监督评价机制、缺乏公众广泛参与的弊端,建立了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

3.1 评价对象

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运行主线有两条,一条是以网格为基本单位,并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来扩展到更高层次的管理范围;另一条是以问题发现、立案、派遣、处理和结案为主要环节的闭环管理流程。因此,林业网格化管理的评价对象是管理区域、专业部门和管护员。

3.2 评价周期

林业工程一般每个月要给管护员发工资,而且树木、草地生长变化慢,较适宜的评价周期是自然月。

3.3 评价指标

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可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根据计算方法不同,通常可分为基本指标、比率指标和综合指标三大类。

3.3.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是林业网格化管理系统运行记录的案件数据汇总生成的评价指标。根据林业网格化管理的不同环节,可将基本指标分为各阶段指标。上报阶段指标有管护员上报数、公众举报数、应核实数、按时核实数和超时核实数;立案阶段指标有立案数、按时立案数;派遣阶段指标有应派遣数、派遣数、按时派遣数和准确派遣数;处置阶段指标有应处置数、按期处置数、超期处置数和返工次数;核查阶段指标有应核查数、按时核查数;结案阶段指标有应结案数、按期结案数、超期结案数、上期跨期数和本期跨期数。

3.3.2 比率指标

比率指标是由多个相关基本指标计算生成的反映比率关系的评价指标,其值常采用百分数表示,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比率指标也可以根据各个环节分为各阶段指标。上报阶段指标有管护员上报率、按时核实率、核实率、公众举报率;立案阶段指标有按时立案率;派遣阶段指标有按时派遣率、准确派遣率;处置阶段指标有按期处置率、超期处置率、返工率、挂账率;核查阶段指标有按时核查率;结案阶段指标有按期结案率、超期结案率、结案率、延误率。

3.3.3 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是从基本指标和比率指标中选取部分指标通过加权运算生成的评价指标,如评价区域的得分状态、评价管护员的工作状态等指标。它是综合反映整体情况的指标,通常以百分制形式或等级形式来表示。

综合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e为综合指标值,e∈[0,100];Si为在综合指标中选取的基本指标或比率指标的得分值,Si∈[0,100];Pi为选取的Si在综合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值,undefined。

3.4 评价方法

3.4.1 管理区域评价

管理区域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包括发生情况和处置情况两类考察指标。发生情况用立案数来表示,立案越多,说明区域的管理水平越低,因此采用倒扣分的形式计算。处置情况包含结案率、按期结案率和返工率3个指标,结案率反映的是完成任务的数量,按期结案率强调的是完成任务的及时性,返工率反映的是完成任务的质量。外部评价包括公众满意度调查、媒体曝光等得出的评价结果。公众满意度调查一般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可设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项,满意率用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来计算(见表1)。

外部评价一般每半年进行1次。当没有外部评价时,区域评价将以内部评价换算为100分来计算。即:

区域评价

undefined

3.4.2 专业部门评价

部门评价主要是对专门从事工程管理部件、事件问题实际处理的专业管理部门进行评价。对专业部门的评价涉及到工作量、及时性和处置质量三个方面(见表2)。工作量用应处置数指标来衡量,对办理案卷量较多的部门应给予加分,具体规则是:实际接受案卷量前十名的分别给予加1~10分的加分,第一名加10分,第二名加9分,依此类推。及时性用结案率、按期结案率、延误率、挂账率来进行度量。处置质量用返工率来表示,返工率高,得分就低,反之则高。

注:若以网格为例,每公顷立案数是指该网格的立案数除以该网格的面积(hm2),Max是指所有参评网格中的最大每公顷立案数,Min是指所有参评网格中的最小每公顷立案数。

3.4.3 管护员评价

管护员的职责就是在指定的网格内巡查发现问题后上报到监控中心,或是接受监控中心的指令到现场核实公众举报问题和专业部门处理完问题后到现场进行核查。

对管护员的评价包括工作量指标、及时性指标和公众评价指标(见表3)。

注:公众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指标及分值来源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国家重点公益林护林员量化考核细则;无公众评价时,将工作量指标和及时性指标翻倍即可变成百分制。

3.5 评价展现

根据上述评价方式,可以得出各种评价的百分制结果。为更清晰地表明评价结果的好坏,可以将百分制的结果转换为A、B、C、D、E 5个等级,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见表4)。

为了能直观地展现评价结果,一般可采用统计表、专题地图和统计图等方式。其中统计表是基础,管理区域评价、专业部门评价和管护员评价均应形成统计表,专题地图和统计图均可依据统计表来自动生成。

4 结论

提出了网格化管理的业务流程,为确定评价对象提供了依据。

综述了当前的一些评价体系,为网格化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建立了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评价体系。体系以管理区域、专业部门、管护员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周期一般为自然月。将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比率指标和综合指标三大类,并提出了22项基本指标和16项比率指标。评价方法采用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提出了管理区域评价三级6项评价指标体系、专业部门评价二级6项评价指标体系、管护员岗位评价二级10项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价结果,分别采用统计表、专题图和统计图等方式加以展现,使结果变得一目了然。

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通过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系统自动生成的方式得出评价结果,彻底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化;二是评价的结果用图表形式加以展现,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使得区域管理水平更加直观;三是评价结果定期公布,有利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专业部门自我评价、缺乏监督的局面。

摘要:为科学地评价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绩效,在概述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当前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以管理区域、专业部门和管护员为对象,以月为周期,提出了22项基本指标和16项比率指标,采用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管理区域评价三级6项评价指标体系、专业部门评价二级6项评价指标体系、管护员岗位评价二级10项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分别采用统计表、专题图和统计图等方式展现评价结果,使得结果变得一目了然。

8.新密市网格化管理的实证研究 篇八

[关键词]乡镇网格化;社会管理;实证研究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Grid Management of Ximi

Li Linwe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Liaoning 116024,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any social problems continue to occur, It is thus advisable to bring a modern management methods to the demand of moder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2012, Zhengzhou Municipal Council and Government proposed the long-effective mechanism of relying on the people to propel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This mechanism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grid-based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also raised an urgent need to blaze new trails on work mechanism and to strengthen founda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o help the new urbanization, Xinmi carry out the grid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Xinmi implementation of grid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operation, and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I hope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to improve grid management.

Key words:Township Grid; Social Management ; Empirical Study.

一、引言

网格化管理模式始于北京,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建成启用了全国首例“网格化”管理系统。此后浙江、上海、湖南、山东等地以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打造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是指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郑州市于2012年开始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新密市作为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紧随郑州市步伐,在郑州市总体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行网格化管理。在近两年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了诸如工作机制不规范、条块融合度差、工作人员能力不足、公共服务相对较低、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将对上述困境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便更好的完善网格化管理,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新密市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背景分析

(一)新密市实施网格化的原因

2012年2月24日,河南省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全市转变领导方式创新党务工作大会上提出,要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并在金水区经八路办事处、惠济区老鸦陈办事处和新郑州市梨河镇进行试点。4月27日,郑州市召开了“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观摩推进大会,会议主题就是要在全市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并把此作为郑州市三大主体工作(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网格化)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基础,促进城乡各项基层工作任务的落实,新密市抓住此次契机,按照《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郑发〔2012〕8号)要求,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

(二)新密市的基本情况

新密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嵩山东麓,隶属省会郑州,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797200(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密市是全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

三、新密市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设置机构人员。新密市成立了落实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为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内设综合协调、网格管理、督查考核、信息宣传、技术保障等5个科室,配备了20个编制,全额预算管理。按照全员定格的原则,全市共划分一级网格18个、二级网格347个、三级网格3372个,共下沉群众工作队员1025人、乡(镇)办工作人员1331人、市直职能部门人员6329人,实现了“四个全覆盖”(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乡联村全覆盖,群众工作队驻村全覆盖,公职人员担任三级网格长全覆盖,职能部门人员下沉全覆盖)。

nlc202309051158

(二)配备硬件设施。按照一级网格“八有五上墙”,二级网格“七有四上墙”,三级网格“两有三显示一建立”的统一规范,进行了硬件建设。高标准建好市、乡、村三级信息平台,统一为乡镇办、各村(社区)和基层网格长配备了电脑、手机终端等必要设备。在广播电视台、《新密时讯》分别设置了专题专栏,城乡共设置大型固定宣传牌20个、张贴标语8300多条,向群众发放明白卡、公开信近百万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为网格化管理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明确职责权限。按照“市级统筹、乡镇办管理、委局保障”的要求,在由乡(镇)办统一管理、协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块”上侧重排查问题、“条”上侧重处理问题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促进条块融合。乡(镇)办、村(社区)网格人员对本网格内各项工作负总责,主要职责是“排查问题、协调人员、配合执法”。市直职能部门下沉人员对本网格本部门业务工作负责,主要职责是查处和解决对口业务问题,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群众工作队员对所驻村(社区)整体工作负连带责任,主要职责是督促、配合、帮扶村(社区)各项工作,并下沉到三级网格,履行本级网格长的职责。同时把50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汇编成册,增强针对性和指导性。

四、新密市网格化管理的问题及困境

(一)网格化工作机制缺乏规范性。因为处于初期阶段比较注重物理形态上的组织架构的搭建,党组织主导下网格化运作的化学机制尚未正式形成,[1]只能探索与运行并行,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新密市下派7000多人,分布在全市1001平方公里数的土地上,管理难度前所未有,管理成本迅猛增长。起初为应付检查,一哄而上,后来是逃避工作,考核期慌忙补漏。

(二)行政色彩浓厚,条块融合度较差。在制度设计上,虽然充分赋予了一级网格,也就是乡镇办对下沉工作人员的调配权、使用权和评价权,但受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影响,部分乡镇办对下沉的工作人员不敢用、不会用,加之市直部门人员的观念转变不足、配合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致使一级网格的区域统筹和综合协调力度不够、条块融合较差。且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拖延无作为等现象。

(三)网格人员管理存在缺陷,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由于乡镇办部分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不高,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缓慢,配备的社管通手机虽然多次培训,仍不能熟练操作,尤其是多数二级网格缺乏电脑操作人员,信息平台不能正常使用,影响工作的快速开展和推进。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一二级网格长怕问题、怕麻烦,不愿意也不善于利用平台处置解决问题,造成信息平台对矛盾问题的统筹协调和评判裁决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而网格化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为每一户居民建立非常详细的档案,建立低保、退管等工作台账,这些都要求工作人员认真、细致、效率高,且负有责任心。[2]

(四)公共设施及服务有待加强。与大城市网格化管理相比,基层网格管理在人员和设施配备上都不尽完善。乡镇的建设资金多来自政府财政投资,而之前政府对乡镇的投入相对较少,公共设施缺乏,对乡镇留守老人和儿童更是关照不足。在工作中,由于有些乡镇地域复杂、工作范围大,特别是有些二、三级网格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且缺乏工作、用餐、休息等必要设施,造成“下的去、沉不住”现象。

(五)居民综合素质较低,社会参与不足。作为乡镇(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举措,网格化管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居民参与乡镇(社区)居民参与效率低,认同感不强的矛盾。但事实上,乡镇(社区)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在二、三级网格之中,居民并未积极参与到乡镇(社区)建设当中来。[3]乡镇居民多是老人及留守儿童,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事物缓慢,乡镇村社的工作者的技术能力不足,多是靠威望获选,对于新型网格化管理也当做是上级的命令,参与度较低。

五、推进和完善新密市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推进社会创新。按照“集中采集、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原则,全面收集村(社区)内人口、自然、区划、建筑、驻区单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信息,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录入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管理队伍坚持日走访、日巡查制度,及时排查、协调解决辖区内各类问题;超出职责范围的事项,逐级向上级报告。村(社区)每日召开民情分析会,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梳理分类,落实责任人办理,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

(二)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实现条块深度融合。市直各单位要研究和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的网格化体系建设,努力使自身的“小网格”与全市的“大网格”相融合、相促进。1、以制度机制保障融合。制定网格化管理、信息报送、人员奖惩等制度,为促进条块融合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规定村组(社区)干部负责每天动态巡查每周针对排查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研究解决。2、以督查考核推动融合。一是观摩督查,组织乡镇办党委书记和分管的负责人开展巡回观摩汇报。二是专项督查。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集中治理。三是绩效考评。把网格化管理列入绩效考核的重点,定期评比通报。三是跟踪督查。成立由市直单位正科级干部任组长的督查组,对全市18个一级网格开展“一对一”的跟踪督查,查找差距,落实整改,提升工作水平。

(三)健全网格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奖惩责任。考核以法定事项和职责界定事项履职情况为基本依据,以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反映数据为基本参照,每周对各单位加减分情况进行梳理统计,每月进行排序通报;乡(镇)、街道办事处每天对所属单位加减分情况进行梳理统计,每周进行排序通报。加大暗访督查、随机抽查、电话抽查、走访网格群众、3G手机定位督查、跟踪督查、联合督查和推磨式互查力度。设立网格干部考勤业绩奖,对于能够认真履行职责的下沉人员由财政年底一次性兑现,予以通报表彰,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认真、排查不细致、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彻底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给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免职等处理。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开展各级网格软硬件建设达标创建活动,将现有的巡防队员、协管员、民调员、计生专干、片医、大学生村官、环卫工人等基层力量整合进入网格,发挥巡查发现问题、协助执法等工作职责。加大社会服务投入,拓展服务领域,延伸工作触角,将社区服务、民生保障特别是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重点开展下岗失业、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开展特困人员慰问、帮扶,提供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及时发现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就医、上学及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养护问题,督促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五)深化群众自治管理,扩大群众参与。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乡镇(社区)居民参与到网格化建设中。要借助大力宣传网格化管理的契机逐步培养群众的社区意识。转变群众观念,积极参与到网格化建设中来,协助网格管理员及时发现社区问题,处理问题。在村(社区)网格管理中,每户选出一名家庭代表,然后从若干家庭中选出一名联户代表,参与基层管理和服务。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下派的网格工作人员要加强与联户代表的联系,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席秀卿.花园路街道网格化管理实证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牛海霞.郑州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3(12):250—251.

[3]任婧.郑州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作者简介

李林蔚(1990—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上一篇:免费个人履历下一篇:平安高校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