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学习心得(8篇)
1.社会学学习心得 篇一
社会学学习心得
社会学学习心得一:社会学学习体会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之间的交往互动、以人们的交往互动为基础的各种关系体系,以及在人们的交往互动和社会关系体系背后的规则的学科。《社会学概论》则是社会学的入门课,就社会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观念进行一般性介绍的一门课程。通过这学期对《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意义重大,具体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学习社会学,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我们更自觉的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学提供的不少有关社会的基础知识,实际上是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些不可缺少的知识。在过去传统的社会中,或者在现在比较不发达的农村或偏远地区,生活简单,靠传统的礼俗或习惯指导人们的生活,维持集体生活,个人在这方面进行的过问和思考的成分是不重要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人们在交通频繁、传播媒介畅通的情况下,社会生活复杂性增加了。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兴起,我们的社会行为必然引起变化。现代社会呈现的五彩缤纷,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多变化。人们再靠传统的社会生活知识已远远不适应了。因此必须积极学习、熟悉现代社会的有关知识,自觉地适应变动着的社会环境。社会学告诉我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使我能够做一个文明的、有文化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现代社会公民。
二、学习社会学能够增长社会管理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换句话说,只有在经济目标能够顺利地转变为具有社会效果的时候,这种经济目标才是有意义的。但是,由经济成果转变为社会效益并不是一个可以自然而然的过程,而要依靠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经济发展走在前面,财富有了很大增加,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其分配形式限制了经济成果转变为社会效益的合理性。可是社会主义为人民财富的分配的合理化提供了空前的可能性。转变社会效益的研究,使国家财富更合理地转变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更科学地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三、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感觉社会学各门分支学科的研究,社会学理论的说明,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成果,能够不断向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案。特别是有关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的研究成果,已经是许多国家决策的科学依据,国外大量出现的所谓智囊团、思想库、脑库,都是以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宗旨的。而社会学的科学调查、分析、预测为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论证资料。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工程,经济因素在其中起到基础和领先的作用,但决不是经济上去了,其他社会发展项目也自然而然地上去了。过去我国三十年经济发展的成绩和教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其中每一部门都与别的部门有不可分割、互相影响的关系。社会均衡地、协调地、健康地向前发展,也要求社会学能为它提供有益的论据。
四、社会学能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一两门学科可以单独解决的。原子能的利用,航天事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兴起,都向人类科学研究过去单打一地封闭性发展提出挑战。因此,原来是以社会整体与各部分之间联系的研究为重点的社会学,便可在发展边缘学科和综合性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力开展社会学的研究,在各门科学学科与社会学之间进行合作,将大大有利于促进我国整个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这已经为十年来社会学在国家发展建设所作的努力与成绩所证实。
最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这门学科,加强对学科内知识点的掌握,加快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好的融入社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学学习心得二:社会学学习心得>>(779字)
学习完这门课程,我觉得自己的思维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也许就像老师上课一直强调的,学完这门课程最基本的是要具备社会学想象力。在没学习这门课之前,我看待社会问题仅仅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的分析造成这件事的原因以及它的社会根源,单凭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来判断是非同时也很容易受别人的观点的影响。但学完社会学之后,我就会利用所学的社会学的一些观点去分析社会现象,更加理性的去看待事实。
学完这门课程之后,我深刻的感受到社会学就是一门为“人”服务的学科,它推崇人性,尊重人性。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件事情因为人的存在而赋予了它意义,也因为人的存在而更加的精彩美妙。很多事情的处理都是依附于个人的关系,不论是,人与社会,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某个国家的前任领导人访华,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道,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私人关系就是和邓小平的关系,出席宴会时还让邓小平之女坐在他的旁边。国家间的交往依附于领导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如果国家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足够强大,他完全有能力处理好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想这两个国家间的关系也不会差到哪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微妙,前一秒还和你和颜悦色的谈天说地,下一秒就可以翻脸不认人。时间,空间,性格,利益点等都是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把我好这其中的变化,人们之间的相处就会很愉快。
人从一出生就开始经历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伴随着人的一生。当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去适应这个陌生的社会的空气,光,声音。爸爸妈妈开始教我们学步,学说话,学吃饭等一切人类所必备的生存法则,初级社会化使人们逐渐的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当我们成为适龄儿童时,我们需要接受教育,学会读书,写字,这时我们就具备了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我们接触同学,老师等与爸爸妈妈完全不同的人,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适应别人。
>社会学学习心得三:社会学心得>>(901字)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能说对社会学有多大领悟,但通过一些初步了解增长了我对社会学的认识。从开始的无知不解到现在多少能说出几个社会学的专有名词,了解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的功能何在等等。当然也包括对一些名词云里雾里。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其他的收获。
在开课之始老师就说,社会学对弱者有天然的关怀。当时听到就觉得精神为之一振,这大概就是所谓年轻人比较热血,对正义的崇拜。不管怎么说更激起了我对学习社会学的兴趣。随之后来张老师对知识的讲解、案例的分析以及一些播放的视频让我越来越走近社会学,但也正如老师所言我们连门都没摸到。这一个学期的课程不是为了让我们学到什么社会的真正内好难,我想更多的是激发我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刚开学的时候不上任课老师就说大学里你不一定学到什么真正的理论知识真正要做的正是发掘我们自身的兴趣,并能以兴趣为自己的志业,在后续的人生中为之奋斗。
说到志业,我觉得这是社会学对我的另一种启发。社会学以宏观的视角观察整个社会,不是说社会学中没有微观的方面,正如郑先生评价的: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它不同于经济学,数学等具体科学。它是综合性学科,这意味着它的视角更为宽广。在学习社会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自己的志业在哪。看待职业方面不只局限于工资,辛苦程度,也开始关注它对于我自身的人生以及它能让我在这个社会上体现着什么样的价值。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凡是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从事的事,就人作为人来说,都是不值得的事。”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也要跟社会学说再见了,但我相信这只是我和社会学的暂时阔别,或者说只是和专门学习社会学的阔别。任何学科都来源于生活,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并在社会中不断学习,生活各处都有着社会学的身影。在此也非常感谢张老师一个学期的悉心教导,您的讲解非常生动,也很生活。真心的,不坑爹。我觉得您的思想真的开放化,像您常说的男女平等,我觉得不是一般说说而已,特别是您说若男人也能生孩子您愿意做第一个,体会做母亲的孕育之苦。一般男性是不敢的,但您作为一名老师依然敢在学生面前大方承认,我很佩服。这个学期的社会学有您做伴非常荣幸。
>社会学学习心得四:社会学学习心得与总结>>(1801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既可以增智,也可以长才。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里面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学完社会学这门课程让我发现,自己所知道的远远不够多,我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习完这门课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社会学就是一门服务于“人”的学科。人从一出生开始就经历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伴随着人的一生。这就正如上课时第一章所讲的那样:社会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是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作为纽带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而人口、自然环境、文化是社会的构成要素。这一章主要讲了社会学的含义和特点,以及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在中国的发展。从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第一次把社会学列入课程到五四运动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革新,使中国社会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再到文革时期社会学的停滞不前,到最后改革开放后的重建。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一路坎坷,大起大落。
第二章的学习内容占用的课时比较多,它主要从人口、环境、文化三大方面阐述了社会的基本构成。人口方面主要讲了中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基数大、文化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老师播放了大量的视频:壹周立波秀、建党90周年,浅谈计划生育问题以及中国的体育理念等等,样样发人深思,尤其是最后崔永元的一句话:“今天的中国,有的人很有权利,有的人很有财富,有的人很与知识,有的人很有名气。可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因此,当官的鱼肉百姓,有钱的为富不仁,有知识的助纣为虐,有名气的麻木不仁。活生生使这个社会堕落成非人的人间......”特别值得大家反思。自然环境方面则呼吁建立良性的生态环境机制,文化方面则对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展开了大讨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大家各抒己见,氛围很热烈。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去适应这个陌生社会的空气,光,声音。爸爸妈妈开始教我们学步,学说话,学吃饭等一切人类所必备的生存法则,初级社会化使人们逐渐的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当我们成为适龄儿童时,我们需要接受教育,学会读书,写字,这时我们就具备了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我们接触同学,老师等与爸爸妈妈完全不同的人,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适应别人。这便是第三章讲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使自己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过程。社会化就是自然人到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是社会按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同时社会角色也是第三章所讲到的,一个人可以有多种社会角色,每个人只有扮演好各自的社会角色才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中国自古代起便有了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说,可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等级制度却依然变相的存在在我们周围。根据收入、学历、权利、职业甚至声望的高低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第四章主要讲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首先分层体系本身是一个不平等的体系,它虽然一定程度上能激励人们奋发上进,却又阻碍了平等竞争。由于分层带来的不同资源分配,使不同社会层面上的人形成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导致社会冲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在中国,社会分层同样严重,贫富差距逼近容忍红线,基尼系数逐年攀升。这些必须要引起我们政府的注意,同时政府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应对,否则将会造成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
第五章讲了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造成社会变迁的因素很多,自然环境、人口、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都是,比如著名的玛雅文明昌盛了两千年,公元9世纪突然消失了就很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突然变迁。而社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制度与文化的综合变革。我国现代化的现状是:我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由于21世纪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的现代化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我觉得当下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腐败问题,其次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岗位,花大力气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政治手段调控房价,解决老龄化问题。
总之,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虽然在中国社会学仍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但就是这样的社会学,它赋予了我们开阔的视角、丰富的知识储备、注重实践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学理论往往都是从实际社会现象或是生活的细节中抽象出来的。我们一定要面向社会,不能一叶蔽目,麻木不仁。
2.社会学学习心得 篇二
一概念界定
所谓合作学习, 就是让学生分工合作, 共同学习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由学生组成的能够实现资源的交流和互动的组织, 由组长即小组组织者、主要参与者、一般参与者共同组成。为了更好地反映大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动性, 本文只探讨由学生自主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 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问卷245份, 其中有效问卷239份, 问卷有效率为97.55%。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完成, 在此基础上, 对4名本科生进行了深入访谈, 了解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和感受。
三研究结论
1. 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
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机的过程, 而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复杂过程,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过程是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合作学习小组由承担不同任务、扮演不同角色、处于不同地位的学生组成。大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及相应的地位与其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户口、学习成绩、性格、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承担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角色的学生, 78.2%的父亲职业为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84.4%的为城市户口;同时, 91.67%的小组组织者、82.7%的主要参与者很擅长或比较擅长人际交往。由此可以看出, 家庭背景越好、社会地位越高, 学习成绩越优异, 人际交往能力越强和性格外向, 为城镇户口的学生承担小组组织者、主要参与者角色的概率越大,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地位越高。因此, 在各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在合作学习的开始阶段, 特别要求小组长应该由成绩优、能力强、威信高、人缘好的学生担当”。
第二, 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在对其他学生各方面素质认识基础之上的相互选择过程。学生在选择其他组员的过程中, 更重视合作者的责任心、思维逻辑、性格组织领导能力, 选择比例分别为72.4%、58.6%、57.7%、49.8%。班级中的学生以彼此间的日常交往经验为依据, 对其他同学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考量, 在此基础之上, 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 选择成员与其建立起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人际关系较好的学生在小组形成前期就被优先选择;相反, 能力较弱、综合素质较低、人际关系较差的学生则在小组形成后期或已经形成时被分配或被“无奈”地选择。
第三, 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群体中的过程。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主要有积极组建、主动要求加入、被动要求加入、剩余后被分配四种。91.7%的小组组织者积极组建或主动要求加入合作学习小组;69%的主要参与者积极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或主动要求加入;61%的一般参与者被动要求加入或剩余后被分配;71.4%的剩余后被分配的学生为一般参与者。因此, 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承担的角色与其参与方式有关。积极组建或主动要求加入的学生一般为小组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 被动要求加入或剩余后被分配的学生更多为一般参与者或非实质参与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背后受着学生个体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学习成绩、性格、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个体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并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小组中来。
2. 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互动
小组成员互动是合作学习小组运行的核心环节, 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及其对小组成员的影响。探讨成员互动的目的、内容、形式、结果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合作学习小组的运行过程。
第一, 互动目的——目标与任务取向。“一切合作性学习开始于一个互相共享的小组目标。”合作学习小组的任务一般为老师安排, 其成果与小组和个人的成绩考核相挂钩, 而最终的合作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与小组成员设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学生为完成老师的任务, 顺利通过老师的评价, “不得不”从原来松散的个体状态结合成一个小组集体的形式, 设置彼此认同的学习目标而共同为之努力。合作学习小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这个目标为导向, 具体来说, 小组成员的互动内容以任务为中心、互动形式为实现目标的载体、互动成果体现和达成目标。
第二, 互动内容——合作任务与闲谈。在互动过程中, 组员主要围绕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活动, 合作的任务成为小组互动的主体部分, 也对小组成员的互动起到维系作用。合作任务往往是促成小组成员合作互动的直接压力, 其完成进度与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互动、解散等状态相一致。合作任务是小组互动中应然的主题, 但也存在游离于合作主题之外的闲谈。以面对面直接讨论为例, 观察发现, 这些闲谈主要是合作主题中某个“兴奋点”的延伸。在闲谈时, 整个气氛都比较活跃和轻松, 而小组成员似乎更享受这种闲谈。闲谈持续一段时间后, 一般是组长为了完成讨论的任务, 提高讨论的效率, 会把小组成员从闲谈中“拖”回到现实的讨论主题中来。
第三, 互动形式——对话与话语权的体现。“首先, 我们必须认识到, 对话是与权利紧密相连的。对话这一形式本身就存在着对交往双方的限制, 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不平等。”“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往往只是一部分学生在积极地参与整个过程, 有少数小组成员则完全成了听众。他们都直接地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完成学习任务的信息, 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 更不要说发表自己的意见。渐渐的, 这部分学生……成了小组中的‘沉默者’。经过分析发现, 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在学习有困难或者是在性格上很内向。”观察得出,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承担不同角色, 处于不同地位的成员具有不同的话语权, 并体现出不同的话语特征。组长在与组员进行对话时处于一种“话语权威”的位置, 他统筹安排着所有的事务, 有权力去要求其他组员必须完成某事, 其话语通常是指令式的。其他组员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接受组长安排的任务并按要求完成, 其话语通常体现出服从式的特征。
第四, 互动结果——分工与成果的产生。合作学习初期, 小组成员互动的直接结果是分工, 确定每个组员应该负责的任务。不管是组长直接分配还是组员自主选择, 任务分工都体现着“能力匹配”的原则。组长会把任务交给适合它的组员做, 而组员会选“感觉跟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任务。合作学习中期, 每个小组成员与自己任务相近的组员进行沟通, 做好自己负责的部分。合作学习后期, 组长汇总所有组员完成的内容, 总结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文本或PPT, 作为合作学习的最终成果。因此, 合作学习成果的产生, 是一个从组长分配到组员加工, 再到组长整合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 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为了完成合作任务而进行互动, 彼此交换着资源, 却拥有不同的权力。合作成果的产生是小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由于承担任务、扮演角色的不同, 学生个体对整个合作学习的成果有着不同的贡献。
3. 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运行特征及其影响
合作学习小组的整个运行过程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并对其成员的态度、情感、知识与能力发展等方面产生特定的影响。
第一, 模式化。合作学习小组的运行过程及学生个体在小组中的角色与责任都体现出模式化的倾向, 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和小组成员的发展。
首先, 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就是确定目标—任务分工—汇总整合—展示汇报的过程。这一点似乎无可非议, 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一过程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约翰逊兄弟认为, 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 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等要素不可缺少。然而大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体现以上要素, 并不能真正实现“合作”。被访者说道:
“我觉得合作学习小组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 首先是老师下达任务, 然后组长分工, 汇总分工后的内容, 汇总后汇报, 而不存在合作的意义了。合作被机械的分工取代了, 分工后就没有合作了, 就这种感觉。
“可以看出, 合作学习小组已成为一种形式, 成员之间缺乏积极的互赖, 而只是被迫承担了个人责任。社会互赖理论认为, 在缺乏互赖的情况下, 个人之间彼此便不会有互动, 个人都是独立工作而不受干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合作学习小组已经丧失了其原有的通过组员之间的密切交流、充分互动而达到思想碰撞的载体功能, 而成为合作意义缺失、学生个体机械集合的组织。这既不利于合作学习应有效果的达成, 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其次,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个体由于其背景、能力、个性差异, 其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任务都显示出一种固定的格局。关于这一点, 被访者深有感触, 说道:
“虽然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负责的工作, 但活跃的还是那么几个人, 不活跃的还是那些, 基本上有一个固定的格局。
“由于之前在大一大二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 大三再组建小组的时候, 大家就默认我为组长了。”
每个人因其已有的知识、能力等在不同的合作学习机会中有着相同的位置, 即总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几乎没有机会去尝试新鲜的任务。长此以往, 学生虽然在某个方面能力比较突出, 但却不能很好地均衡发展。而成员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固定的模式和格局, 对它所带来的影响习以为常或不以为然。
第二, 关系化。关系影响着合作学习小组从形成到互动的全过程。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一个固定的关系圈为核心, 就大学生而言, “首先从自己身边开始, 以与自身的空间距离远近来定位和建构其关系网络”。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本质上是一个以组长为核心, 一圈圈向外扩散的圈子。圈子内是与组长关系好的舍友、同性朋友或少许异性朋友, 圈子外则是与核心成员关系较弱, 只存在工具性关系的普通同学。小组中的圈子内部成员形成一种固定的合作关系, 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则与核心圈子保持着一种不稳定的合作关系, 处于一种边缘地位。被访者在谈到合作小组形成时说道:“就是一起关系好的, 很顺其自然就在一起了。再叫几个人, 就形成了一个小组。”
我们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碍于人情和面子会选择我们内部的人员, 在小组外你就会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 所以我们经常就会固定的那几个人, 再会加几个人。
关于关系对于合作学习的影响, 被访者说道:
“关系好可能合作的效果会更好一点。因为关系好的话会好说话一点, 有意见、建议、想法都可以很随意地说出来。如果说和不太熟悉的人合作的话, 有时候你只是对要做的任务有啥意见, 但你害怕会对人家负责的工作或者任务有干扰。会有点遮掩或提防的感觉, 没有跟关系好一点的在一起舒服。”
从中可以看出, 圈子内的成员对整个合作小组更有归属感, 在互动过程中游刃有余, 而圈子之外的成员基本上处于一种游离、被排斥的状态, 对小组很难形成归属感和亲密感。
第三, 层级化。合作学习对在合作小组中承担不同角色, 处于不同地位的成员具有不同的影响。组长负责组织、统筹所有的工作, 积极参与者承担大部分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他们“垄断”着合作学习的重要资源, 包括知识的搜集与整理、讨论过程中的发言、合作成果的汇报等机会, 这都有利于他们知识的扩展, 表达与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的提升。对于一般参与者而言, 他们只能是一小部分任务的承担者, “默默地”为合作学习成果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那些不付出而只享受合作学习成果的小组成员而言, 他们几乎不承担任何任务, 只是名义上的参与, 实质上却没有任何收获。由于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和态度等的差异, 合作学习对在小组中处于不同层级的成员发展产生着层级化的影响, 其结果必然使差异更大化。
总之, 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运行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模式化、关系化、层级化特征对小组中扮演不同角色、处于不同地位的成员的意识、情感、知识、能力各个方面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 表现出一定的不平等性。
四讨论
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作为大学生群体活动形态之一, 虽然表面上体现了自主参与、共同发展的原则, 然而其背后却呈现出结构化的特征, 表现出强烈的层次性、差异性与不平等性。
首先, 大学生个体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生存状态是大学生在合作学习场景中自觉运用并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本的结果。学生个体的先赋性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生存状态, 合作学习小组的运行又使学生个体的先赋性条件得以体现, 并使由先赋性条件衍生的诸如能力、知识等自致性条件得以优化。进一步来说, 家庭背景越好的学生也相应地具有越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绩等, 这使由先赋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在“能者任之”的表面下获得合理性的存在。它强化了优势群体的认可标准, 并促进了小组组织者等学生精英的产生。因此, 合作学习小组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着深刻的不平等的结构化组织。当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小组的结构习以为常, 主动认可或被动接受其运行规则, 合作学习小组就会保持着结构化地运行。
其次, 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基于“关系化”圈子形成的生生互动, 不仅导致小组之间对资源的拥有产生差异, 形成优势资源聚集的可能, 而且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亲疏也使小组内部成员角色扮演产生巨大的差异。这进一步加剧了由于小组成员对资源的掌控与驾驭能力不同而导致的“模式化合作”, 使合作学习形成一种“成员扮演固定角色, 承担固定职责”的“固定格局”, 使合作学习演变为只是在固定格局下“演练、巩固”式地发展自身已有的能力。格局的形成即意味着合作的瓦解, 那么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一种不可能, 对不同层级成员影响的“层级化”的出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同时, 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可能为大学生“抱团”的不良现象提供生存空间, 并导致“圈内人”意识的滋生。这种圈内外的边界不利于大学生之间的良性交往, 也会影响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被普遍认可和应用的教育模式, 应促进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 不因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等先赋性因素有所差异。虽然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先赋性因素无法改变, 也无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平等与公平, 但仍然可以通过努力改善既有的现状。为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应主动干预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方式和互动过程, 并审视、反思基于合作学习成果对学生评价的合理性, 探索更加合理、有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与考核方式。在小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学生也应消除对于“既有现实”的习以为常的状态, 认识到合作学习小组应有的功能, 主动参与、积极互动, 在完成合作任务的同时努力促进自身各种能力的提升, 发挥合作学习真正的意义。
摘要: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是在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在此过程中, 学生个体之间进行相互选择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小组中的成员互动以合作任务的实现为目标, 通过分工、负责、整合等产生合作学习的成果。小组运行过程具有模式化、关系化、层级化三个特征, 对成员的态度、情感、发展产生特定的影响, 表现出强烈的层次性、差异性与不平等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运行过程,大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逊.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 (刘春红、孙海法编译)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郑保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低效现象及解决策略[J].教育评论, 2005 (3) :35~36
[4]蒋波.谈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J].教学与管理, 2009 (35)
[5]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1)
[6]何绍辉.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及其特征[J].青少年研究 (山东省团校学报) , 2007 (2)
3.社会学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同情型交往;道德学习;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4-0024-03
相对于学校和家庭交往,同伴交往是青少年独立社会化的开端,可以更好地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体现主体性。个体独立自主交往、学习社会规范的行为体现了个体社会化的个体功能。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个体道德的社会化,而道德的社会化又是依赖个体的道德学习而实现的。本文试图从同伴交往行为入手,探讨道德学习和同伴交往的关系,以及在同伴交往中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
一、同情型交往与道德学习
(一)同情型交往释义
同情型交往,是指以满足青少年对同伴群体的情感归属和自主平等需要为主要特征,对青少年道德学习具有建构性、内聚性作用的一种交往类型。就交往内容来看,青少年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同伴群体中寻得共情式理解和自我认同,同时,这种认同和接受也为青少年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轻松的交往空间,在这里,他们更乐于分享经验、模仿学习,不仅获得了情感归属的需要也满足了其自主平的愿望。就作用机制来看,同情型交往对青少年道德学习具有建构性、内聚性的作用。交往群体是青少年自主选择、自发组成的,成员的变动性较大,呈现出动态变化状态,因此,这种建构在自发的、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实现。内聚性即高密度的聚合性,由青少年自发建构组成的同伴群体,对内有保护性、对外有排斥性,这种“护内排外”的作用产生了群体规则,成员们自觉遵守并维护,进而形成群体亚文化,将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高度的凝聚力。
(二)同伴交往的需要与道德学习
学会交往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共处,其友好共处的载体是道德。然而道德不是人天然具备的,需要在日常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习得,可见,道德学习与交往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道德学习在交往实践中展开
个体在道德上获得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学习的结果,而学习是在交往实践中实现的。自人类产生伊始就有了交往实践活动,也就开始了道德学习的过程。个体道德学习的过程,是人类道德发展过程的缩影。涂尔干认为人类道德起源于原始的习俗和礼仪,其本质是社会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类为抵御野兽和恶劣自然环境需要群集生活,共同协作生存。为了长久地有效共处,就形成了群体秩序和行为规范,即习俗或礼仪。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交往程度和交往范围不同程度地扩展,出现了不同于神圣性道德的伦理道德,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交往实践活动。到了近代,人们的交往实践活动越来越理性化,道德自律性也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个人的道德品格。在交往互动过程中,个体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逐步过渡,完成了道德学习。也就是说,个体道德发展和人类的道德发展一样,都是在交往实践活动中展开的。
个体道德学习的发展史不仅是人类交往实践活动史,也是个体的交往实践史。道德学习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实践中进行的,通过利益、知识、情感、价值、信息、语言等各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在彼此的碰撞和激发中不断地学习道德。生活中的道德学习就其过程而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历经生活实践,从行中知,在做中学,将行为逻辑内化为思维逻辑,直接抽象出道德上的“亲知”;另一方面,通过生活的体悟和实践,修正道德的“闻知”和“说知”,将思维逻辑外显为行为逻辑,不断地将已学、已知表现与外部行为从抽象再到具体。无数次内化和外显的交替、抽象和具体转换,都是以交往实践为媒介,在交往中发展完善个人的道德品格。个体有意识地能动地将交往实践的感性经验自觉地上升到理性知识,进而指导交往实践,实现了思想上的两次飞跃,完成了道德发展。
2. 同伴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
社会学意义上的同伴交往亦即同辈群体间的交往,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基于共同的旨趣自发结成群体组织进行交往。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成人群体,但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它几乎完全被用来指称儿童及青少年的非正式小群体。[1]这种交往是青少年相对独立的社会交往的开始,也是其道德社会化的开始。从道德发展过程来看,青少年先在家庭交往中,潜移默化地习得家庭的道德价值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交往中,所展示出来的道德要求都是学生无从选择的。学生始终处于被要求、被纠正、被监视的地位,机械地学习空洞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行为规则,因而效果不佳。而同伴交往是青少年自主选择、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其对平等的追求,满足了自主学习道德的需要。在同伴交往中,青少年更乐于接受同伴群体内部的一些道德准则与规范,彼此分享知识经验,相互模仿。这种具有“高参照性”的同伴群体成为青少年道德成长的重要因素,以交互主体为前提的交往行为成为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同情型交往中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
交往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可以说是道德学习的结果。同情型交往所具有的建构性和内聚性作用发生在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自主选择交往群体,而后融入群体并遵守群体规则,长期的群体交往内化了群体规范,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群体文化,进而影响群体交往;这一过程伴随着选择道德学习目标,在交往中学习道德规范,做出道德行为,积累交往实践经验,形成个人道德品格,强化交往实践等活动。虽然同伴群体制定的规则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道德正当性,但在交往中,青少年逐渐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包容同伴、遵守群体规则进而影响规则。指导个人行为就是一定意义上的道德学习。乔治·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指出,个体在社会交往互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主我”和“客我”交互作用的结果。同伴交往也是社会交往互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交往的具体化。因此,我们可以在符号互动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同情型交往中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
nlc202309031028
(一)“同情式”理解:道德学习的基础条件
米德认为,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取决于符号互动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机制。[2]通过角色扮演,个体由没有意识到他人和社会观点的存在到领会他人的观点和社会的规则,进而意识到普遍价值或规则的存在。青少年作为道德主体,在与其他道德主体交互活动中,领会规则,了解价值规范,形成交往的初级道德意识。这种初级道德意识在交往和理解中通过角色扮演而扩展深化。在同伴交往中,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学会了同情式理解,找到了情感共鸣的归属感。“同情”是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感受,是移情式地理解他人行为。而形成同情式理解的重要途径是角色扮演,个体只有通过角色扮演,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才能理解他人、包容他人,这也是道德的表现。没有角色扮演就没有移情理解,也就没有道德共识的达成。青少年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自主性,他们渴望独立、向往自由平等,但是无论是家庭交往还是面对学校、社会群体交往,都将青少年当作未成熟的需要保护的小孩,恰恰忽视了其内心对平等自主的需要,他们需要平等的对话、需要知心理解、需要自己的秘密空间,而同伴交往恰恰提供了一个满足其对自主平等和理解性情感归属需要的社会环境。它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同情式理解、平等对话交流的道德空间。在这里,作为道德主体的青少年学习尊重、包容,理解的道德意识逐渐增强,同伴间道德情感逐渐加深。
(二)泛化的他人:道德行为的持续动力
泛化的他人是米德用于分析交往行为的重要概念。当个体能够在有组织的共同体或社会群体中采取该共同体的态度时,就可以使个体的自我获得统一。正是以这种泛化的他人的形式,社会过程影响了卷入该过程、坚持该过程的个体的行为,即共同体对其个体成员的行为加以控制。[3]同伴交往群体是青少年自发组织、自主构建的情感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互行为都受到这个共同体态度的制约和影响。从交往同伴的选择到加入交往群体进而凝聚成情感共同体的过程都渗透着“泛化的他人”态度的影响。同情型交往首先面临的道德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同伴群体。因为道德是群体的,群体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性质,一个人选择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有道德的群体,就选择了道德交往。这是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学习的前提,只有保证交往群体的健康性,才能确保道德行为的正确性。其次,泛化的他人态度在同伴交往类型中即同伴共同体的态度。青少年只有在接受共同体态度,按照共同体的规则表现时才能加入该群体,在该群体中开展交往活动。同伴群体是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自发组织、人为建构的环境,为了实现成员间的有效交往和和谐共处,产生了群体准则和规范,这种道德准则符合情感共同体成员的意愿,可作为伙伴间交往的有效保障。最后,对于青少年来说,情感共同体的规则不仅是一张“入场券”,还是同伴交往维持下去的动力。由于是青少年自己构建的群体,满足了其自主愿望,实现了其主体性,因此他们会格外“呵护”自己的交往成果。另外,一旦形成共同体,其内部就会产生高密度的内聚性,出于以上两种因素考虑,青少年会自觉地遵守维护共同体的规则和秩序。青少年在自主自发建构的共同体场域中,透过频繁交往,逐渐形成个人的道德习惯,指导个人的道德行为。因此,这种共同体的规则是道德行为的持续动力。
(三)“主我”:道德品格形成的关键因素
“主我”是相对于“客我”而言的,“客我”指个人以他人的态度和要求做出行为反应,“主我”是指依照个人态度和观念表现自我。同情型交往中的青少年行为受到同伴群体的态度的影响,似乎仅仅是“客我”态度的反映,其实“主我”对一个人的道德品格形成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随着交往实践的深入,青少年达到这样一种认识水平,即没有规则的世界是无法协作运转的,同伴群体的形成和存在依赖于每个人对“游戏”规则的遵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是人为共同构建的,其界限是可以突破的。这种认识上的提升是“主我”起作用的结果。在同伴群体交往中,青少年逐渐以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为指导进行交往,其行为的动机不是出于对群体舆论的顺从和对同伴良好行为的模仿,也不是出于个人利害得失的权衡,而是出于对群体道德规范本身的认可和尊重。即把群体道德规范当成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内化为个人应尽的某种义务。正如陈桂生先生所说,“道德学习是把蕴含在道德规范中的伦理转换成个人亲自体验的伦理”。[4]个人的行为从“客我”的强制伦理提升到“主我”的主动伦理层次,从而形成了个人的道德品格。
三、同情型交往中道德学习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引导青少年建立健康向上的交往群体,营造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同情型交往中形成的道德学习环境存在两种可能性,既可以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正确的环境氛围,从而促使学生道德健康发展;也会导致违规破坏的不良团伙群体产生。青少年还处于道德发展的雏形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未成熟,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密切配合,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型的同伴群体,并监督和保护其良性发展。成人应指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真诚地与同伴交往;同时还应培养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促成其有效地交往,养成有道德的行为习惯。成人世界的规则和要求对于青少年来说,容易形成逆反和对抗心理,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充分信任和尊重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其健康交往和正确成长。
(二)辩证地看待同伴群体的保护功能
同情型交往为青少年提供了特殊的保护功能。一方面,同伴群体是青少年相对独立地进行社会交往的开始,有其独特的社会化意义。同伴群体的认可和接受,给予青少年道德上的自我认同,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获得健康的道德成长环境。另一方面,从极端意义上来说,这种保护功能也可能成为青少年道德学习的障碍。同伴群体为其成员提供了一种不畏成人世界规则和权威,同时具有对抗性与叛逆性的成长氛围。这种挑战权威、不畏纪律的群体性影响青少年对公众道德规范及合理成人规则的接受程度,也影响其遵从合理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效果,从而阻碍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同伴群体交往给青少年道德学习带来的影响,既要看到其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积极支持作用,又要注意到此种高密度聚合带来的盲目排外和反抗挑战正式道德规范的潜在危害。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28-229.
[2][3]米得.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2.
[4]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4.《品德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四
六五 班 聂泽轩
指导老师 秦红琳
我们在这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了“漫游世界”这一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我知道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矿产丰富的国家,我国周边有许多邻国,它们就好像我们的左邻右舍。
国家的名字或别称也有内在含义。有的与地域特点、位置有关,有的于该国人的信仰有关,还有的国家与自己的历史有关。例如:印度又被称为“牛首之国”。是因为牛是印度教的神物,而且印度国土的形状像牛首,因此而得名。而蒙古则是以本民族的名称而得名,蒙古是游牧民族。
不同的国家的饮食文化也不同。日本人爱吃鱼,其中“生鱼片”是日本特有的佳肴。而在印度,因为牛被奉为神物,所以印度人不吃牛肉。泰国人喜欢吃富有刺激性的调味品,泰国民间就有“没有辣椒不算菜”的俗语。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建筑。如埃及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在这些金字塔中最有名的。它现高137米,据说,修筑这座塔时动用了数十万人。巴黎一直有着艺术之都称号,拥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历史遗迹和宏伟壮丽的现代建筑,埃菲尔铁塔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维也纳有着音乐之都的美称,曾经有无数音乐家在此生活创造,如莫扎特、贝多芬等等。
不同的国家,文化风采也不一样。感恩节是美国早期移民独创的古老节日,它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而最负盛名的是巴西,巴西被誉为“狂欢节之乡”。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多么有趣的课呀!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让我们知道一些新奇的知识;还增加我们的历史和地理及人文知识;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各国的地域风俗;还能让我们足不出户的去各国观光风景名胜。“品德与社会”,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充满趣味。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要勤学积累文化,用更美好的话语去描绘未来缤纷的世界。
学习《品德与社会》----“环球旅行去”心得体会
六五 班 王姝丛
指导老师秦红琳
一学期的学习快要结束了,我也收获了很多,在所学知识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四单元“环球旅行去”。
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很多世界各地的国名的由来、各国流传的美丽传说、各国乡土风情以及许多建筑物的艺术美和神奇。在对认识埃及金字塔中,使我大开眼界,真不愧是世界奇迹,在这些巨型坟墓中胡夫金字塔是所有塔中最有名的,也是最大的,现高137米,据说建造这座塔动用了数十万人,历史30年。若以现代的技术运送这些巨石,需要7000列每列载重1000吨的火车。看到这些数字你是不是也感到很了不起呢!还有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代表威严,人面代表权利。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都向人们展示了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国家的文明。
我还知道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与海神波塞冬欲争夺一座城市保护神的位置,最后二神决定每人给市民一份礼物,然后有市民选择谁来做保护神,最后市民选择了献出橄榄树的雅典娜,于是这座城市就叫作雅典。这个神话让我感到希腊是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和平是美好的、幸福的,每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都是让人尊重的。
我还知道法国的首都巴黎,艺术之都,那里有许多世界的历史遗迹、艺术品和宏伟壮丽的现代建筑。比如卢浮宫,胜利女神像,米洛斯的维纳斯,埃菲尔铁塔、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稀世名画《蒙娜丽莎》等。这些西方的艺术瑰宝深深吸引着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
还有很多奥妙藏在《品德与社会》知识里,让我们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共同去认识、学习和探究那些奥妙吧!
《品德与社会》学习心得
六七 班 潘凯迪
指导老师 秦红琳
不屈的中国人。人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中华民族更是这样。从1840年开始,我们中国被迫发动了鸦片战争,随后我们又签订了许许多多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1860年10月。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掠夺。可以抢的就全部夺走,抢不走的就用大火烧掉,圆明园从金碧辉煌变成一片废墟。几件珍品,在2000年时,被我们用重金从外国买回。这原本是中国的东西。现在却用重金买回。日本人用中国人当小白鼠,灭绝人性的向牺牲者身体里注射疾病的血清,这才是真正的惨绝人性。还有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长达六周,有30万军民先后被杀害,事后,日本人甚至失口否认日本军队侵占南京后进行了大屠杀。这不正是日本的掩盖事实吗!
鸦片在中国影响着中国人的健康和意志,是林则徐上书皇帝,在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亲自指挥监督,在虎门销烟,摧毁鸦片这一行动进行了20多天。真是大快人心呀!在这之后,中华人民渐渐地站起来了,从三元里抗英到台儿庄战役,无不说明中国的爱国人士们站起来反抗了。当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之时。年轻人肩负起屈辱的重任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这便是有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从“五四爱国运动”后,很多青年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希望通过革命行动使国家富强起来。让中国富强起来。通过努力,在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们把每年的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在这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54个民族,分别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正是有杨靖宇、董存瑞、秋瑾、江姐、方志敏等这样的革命战士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缔造者们的努力奋斗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中国。感谢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烈士们,向你们鞠躬致敬!
课前老师让我们提前搜集了本课相关资料,在班上开展了“小小演讲者活动”和“观红色经典电影”活动,让我们在课上分小组交流汇报,我们各个争先恐后的踊跃回答着,都向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享给大家。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气氛,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提升了我的胆量,还锻炼了我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观红色经典电影”---《地雷战》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日军的胆颤心惊和奸诈猥琐。我们连连叫好,真过瘾。我很佩服当时的民兵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表现出的机智勇敢,足智多谋。大家团结一致,一心抗日保卫家乡和百姓。
《品德与社会》学习心得
六三 班 朱慧楠
指导老师秦红琳
如今,我们的祖国宛如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你可曾了解那段充满着血泪的历史。中国曾经经历的战火硝烟。
南京大屠杀那白白葬送的三十余万同胞生命;上海日租界那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告示牌;那些被注射病菌血清的中国人。残忍的侵略者,用中华儿女的鲜血染红了这片神州大地,恐惧的乌云遮去了光芒。昔日遍地是牛羊,幸福安康的大地。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在这无边的黑暗中一缕阳光悄然出现,那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满载光明驶来。久违的光明,重新照耀在了这片黑暗了太久太久的神州大地。是谁拨开了层层乌云。是谁用身躯筑成了成功的丰碑。是谁用胸膛挡住了子弹,是太多太多的革命烈士们。多到我们叫不上来他们的名字,他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不知道他们是否看得见如今祖国的繁荣与富强。我坚信现在的幸福的生活也是这些革命者曾经的向往。感谢无数革命先烈们!感谢您们!
5.社会情感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社会情感学习(sel)培训心得体会
野鹤小学 江志国
经过为期三天的(sel)项目培训学习,我对社会情感学习(sel)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国内同行与英国专家给我们展示的同课异构精彩课堂更是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震撼。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深受启发。
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不完全是一个新事物,它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是一脉相传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身体,心智与情感的共同进步,而情感更是人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社会情感是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时代与教育的需要。科技的进步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的认识、管理个人情感,理解个人价值,关爱他人,强化责任意识,构建与维持个人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适当关系,善于沟通,能面对挑战等。都需要通过(sel)项目的实施来实现。
社会情感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学校教育管理,(sel)环境的建设,在学校内外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氛围,使学生获得对自我、他人、集体的正确认知和管理能力,培养自信心、责任感等,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人格与道德品质。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sel)项目在学校课程中正处于发展阶段,每个教师对(sel)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实施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这次培训专家的授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直观的印象,对我们今后的(sel)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新的启发。在过去我对(sel)课程的理解就是思想品德课之类的道德品质教育,语文学科中渗透的人文情感,数学课程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类的,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学习成绩的提高等。
对(sel)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开展方式也不对。通过学习才知道,(sel)课程的实施,主要根据七个主题(新开始、争吵与和好、想欺凌说不、向目标迈进、喜欢我自己、人际关系、改变),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把握好六个维度(自我认识、自我管理、他人认知、他人管理、集体认知、集体管理),通过教育管理,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达到实现人性的完满发展的目的。
如何才能实现(sel)项目在学校得到良好的实施呢?这就要求学校要充分认识到(sel)项目实施的重要性,要构建适合(sel)学习的大环境,一切从学生为本,从儿童的视角来建设和美化校园,创办爱生学校。对教师进行(sel)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个人的(sel)思想理念和教学技能。运用结构化的课程给学生传授(sel)学习技能。并对学生获得的社会情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强化,形成长期的影响。在(sel)活动中教师应彻底贯彻全纳、公平、和谐的理念,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公平,安全的环境,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获得社会情感学习技能,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除了进行单独的(sel)活动课之外,在其他的课程中必须渗透(sel)课程的核心观念:全纳、公平、和谐,采用多种方式开展(sel)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
当然,我的学习和认识或许都还不够,(sel)项目的实施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教育的明天,我愿意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努力推进(sel)项目的实施。
2014.9.28篇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杜晓蓉 黄森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9期
我们近几年一直在研讨并把儿基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课堂教育教学中去。儿基会的理念我们是在学校的老师和自己自学中有一些模糊的思想理念,因为我们先前一直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正规的系统化的培训。所以,我们主动申请参加了这次培训,我们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们很幸运,这次能目睹英国的专家和学者及中国的专家的讲座和示范课。虽然只有几天的培训,但是让我们的思想观和人生价值观有很大的触动,真是受益匪浅,大开眼界啊!外国的老师和中国的老师在教育风格和教育思想上是有所差别的。为什么我们在听英国茱丽老师的课几个小时下来是一种享受,一种轻松?她为什么那么有魅力?为什么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呢?为什么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连续听下来,不觉得烦躁不安。我们对此次学习谈一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情感在人类个体的生存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及他们的自尊,更为重要的一面,则超越学生个体以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效果,因此,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被认为是情感教育的核心。”茱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发糖和赏识教育,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她和孩子们乐在一起,畅所欲言。赞美声在课堂中频繁出现,有老师对学生的赞美,有同学间的赞美。“良言一句三冬暖”,衷心赞美别人,会使对方心情愉快,自己也会从中感到快乐幸福。教育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也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让学生学习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并大胆的表述出来,既是心灵的表白,也是自信心的提升,更是与他人友好交往的台阶。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所以培养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离不开人际交往就象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人和”最重要。常言道: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具备交际能力就会迅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互帮互助,共度难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在交往中就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会得到尊重和友谊,在集体中享受友情,使基本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二、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是成功的关键。教育学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多鼓励孩子的成长。鼓励学生去想,去做,敢于表达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
因此,自己的正确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赞美,老师的赏识教育,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一剂良药。茱老师在教学《自信》这个课题中,为什么能把喜怒哀乐用情景表演出来?为什么活动结束后,都要让每个同学谈谈学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原来,自信可以通过表情、眼神、动作、肢体语言、语调等表现出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与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托起培养孩子自信的明天。
三、活动体验贯穿课堂教学
为什么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有圆圈游戏这个环节?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圆圈游戏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发言的机会,使用圆圈游戏来激励学生,确保孩子们与不同的人们一起学习,使孩子们冷静,让不爱说话的孩子发言,收集孩子的想法。
培训学习回来后,我也模仿茱老师在课前做不同的分组游戏,孩子们心情愉快,对语文课越来越感兴趣了,发言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它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发展,也是儿童和同伴交际的手段。儿童可以凭借游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锻炼他们的智力。当教育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可以更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获得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游戏能让孩子们觉得学习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而是一种喜悦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及克服困难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一定要设计好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同学间需要这种精神,而且我们教师间也需要这种力量。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为什么儿基会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我们每个班级和班级、学校和学校要开展评比活动?怎样才能在小团体大团体中脱颖而出?在茱老师上《喜欢我自己》专题的《自信》的有个教学环节中,她给学生一个组发一张很大很大的白纸,让组里的每个成员共同完成,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有哪些征兆?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后展示作品,并评比评价。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简直超过我们的想象,把生气时的心跳,肌肉,面部表情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想,团队是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我们老师也太需要这种团队合作的力量和精神,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永盛不衰!篇三:社会情感学习(sel)培训总结3 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总结
2015年12月10--13日,我参加了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县级培训,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培训,但是我收获颇多。通过聆听了各位老师对“sel”框架和校本教材的解读。我知道了为什么需要“sel”、“sel” 是什么等等一些社会情感的知识。社会情感就是要通过学习管理、教育教学、家校合作等环境的建设,结合儿童发展的需要,在校内外形成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的 人际关系与积极氛围,帮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认知与管理意识以及知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出有自信心、责任意识的学生,并且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获得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最后对教师分组,进行相关活动,从中我又看出了“sel”项目的学习有必要性,它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占着它的特殊地位,是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思想。在活动中,教师们以社会情感教育的六个维度展开了自己的教学,使我受益匪浅。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 篇六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各级部门要扎扎实实地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做到四个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宣传教育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作,每个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通过社会公民来实现。一是各级部门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掀起宣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通过开展学习宣传,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教育为中心。在大、中、小学校加强对学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增强学生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融入教材,进入学校,进入学生头脑,使学生走向社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实施者。三是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改掉放任自流,过分溺爱。改掉拳脚加棍棒的教育方式,学会以平等的态度与子女沟通,增进互相了解,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下一代。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识。同时,家长要强化对子女预防意识的教育。经常掌握子女的思想动态、去向,留意子女结交的朋友,警惕子女的谎言。对出现的苗头,及早加以纠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责任落实到位
各级部门一班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件大事,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加强领导力度。所谓大事,就是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加强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责任制的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入手,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把各部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三、政法综治工作到位
一是政法综治工作要围绕有利于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社会腐败和不良风气不但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直接诱发各种犯罪。政法机关要对社会环境整治到位,持续不断地进行反腐、打黑、扫黄、禁毒、禁赌、反邪教等工作。从根本上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的整治力度,使公民遵纪守法。
二是对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打击要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在一个地方搞示范等待验收合格,而是要经过漫长的不懈努力,巩固好创造成果,做到管理不松、力度不减,全力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案件,实现社会稳定,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环境。
四、执政为民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执政为民”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提高各级部门一把手执政为民的能力,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位。
一是提高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协调社会利益,推进社会主义管理体制创新,形成各族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执政能力的表现就是有能力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坚决纠正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要求,用民主与法制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和纠纷的能力。
二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保政府履行各项职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就是提高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知识结构的更新,学习法律、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树立“行政就是服务”的理念,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的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提高行政能力水平。实现总体目标,使社会更加稳定,治安更加良好,群众更加满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7.论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七
一、语文学习者和社会环境
(一) 语文和语文学习者
语文一名, 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彼时同人之意, 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2) 因此语文也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因为文章都是运用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文字来表达, 进行交流的语言就是口头语。
语文学习者就是学习语文的人。
(二)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 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 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 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社会环境是人创造的, 人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在人的改变下更新并且反作用于人本身。
二、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综观我国古代教育, 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上古时期, 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 因此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是原始社会的课程内容确实存在, 并且渗透在社会活动中, 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内容也是如此。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 (唱歌、舞蹈、绘饰、雕刻等) 、原始记事 (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 和伦理道德观念教育, 就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因此人们在劳动、仪式、祭祀等社会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通过耳闻目睹、口耳相传、口头创作等方式来进行语文学习。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 因此通过想象和口头创作了古代神话故事,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这些篇目一直是我们语文教材的传统教学内容, 它们留传至今与语文学习者的代代相传莫不相关。
奴隶社会, 生产力水平提高了, 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教育也就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方式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事业。教育发展出现质的飞跃,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育内容以“六艺”为基础。“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知识, 语文学习者能够在专门的地方学习专门的知识。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政治、经济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封建专制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实行专制, 这凸现了政治对语文的控制关系, 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体, 统治阶级为语文学习者限定了学习内容。封建统治者推行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文学习的发展, 然而到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又抑制了语文学习者的发展。
近代的语文课程和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就语文教育而言, 最为突出的是语文单独设科, 国文名称出现, 白话文进入语文教学。语文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离出来, 语文的单独设科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更专业的教学方法。
立足我国语文教育史,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语文学习者进行语文学习是一种行为, 他的学习行为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美国心理学家鲍尔和希尔加德在《学习理论》一书中提出联想主义学习理论, 它重视环境和经验的作用, 对学习的解释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认为学习是一系列刺激与反应的积累” (3) 。所以社会环境中一些与语文学习者利益相关的因素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刺激。如“学而优则仕”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环境刺激, 当一些读书人通过努力读书取得功名以后, 这种学习活动的成功对其他人也产生了一种社会刺激, 进而提高了语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三、社会环境对语文学习者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政治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语文学科教育的内容要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之服务, 因此语文学习者与社会政治体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很多时候政治体制直接决定语文学习者受教育的权利。古代学在官府, 只有少数贵族才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 语文学习者的数量和范围受到限制。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销毁了语文学习者赖以学习的书籍, 就是对语文学习者的专横独裁, 这对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汉朝的“独尊儒术”又是影响语文学习内容的典型代表。把语文学习者的内容限制在儒家范围内, 对语文学习者宣扬儒家思想。唐朝统治者的开放使唐朝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广泛学习的契机。宋朝倡导理学, 规定一般的语文学习者必须学习四书五经, 蒙童读物有《千字文》、《千家诗》、《三字经》等。明清的文字狱对语文学习者的语言运用是一个残酷的控制。清朝末期统治者宣布取消科举制度之后, 自民国时期语文单独设课对语文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文革期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抹煞了语文的人文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语文的工具性, 人们使用的语言以毛主席语录为标准, 可见当时的语文学习者受压抑的程度。改革开放后, 语文学科强调知识性, 是为了弥补大众语文常识的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二十世纪末语文的知识性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过分强调知识性会导致人文性的失落, 因此语文课程的设置增强了人文性, 并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的本质日益明确, 对语文学习者真正学好语文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经济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优劣对语文学习者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不同的经济状况对其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原始社会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言、文”, 那只能算是前语文教育, 语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只能通过简单的口耳相传及简单的文字和符号来实现, 大大限制了语文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降低了学习效率, 不利于更快掌握好语文知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是‘古文教育’” (4) 。这种前语文教育, 主要是学习书面文, 这时的“古文”与近代的“文言文”不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竹简、纸张、印刷术的发明, 使语文学习的内容有了载体并且可以流传。近代工业化社会,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学校、书籍和教师, 为语文学习者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字著述开拓了新的视野。尤其是小说、学术专著等空前繁荣, 使语文学习者的人文修养提高, 丰富了语文知识体系, 经济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当代语文学习者更能享受经济和科技发达的语文教育, 收音机、电视、电脑等媒体的出现, 特别是网络和远程教育的综合运用使语文学习效果突飞猛进。语文是基础的应用学科, 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也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这又为语文学习者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途径。手机的普及, 文字信息的出现也是一个很好的运用日常用语和口头语的途径, 语文学习者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语文学习者能很快学以致用, 让学和用更紧密地结合, 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运用的准确率, 例如在文档中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可以自动提示, 使语文学习者在应用过程中就可以立即得到更正, 可见经济的发展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方法。经济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增加、学习途径的扩大、语文学习者语文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语文学习者享受到经济发展的诸多益处, 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文化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心理、学习习惯、语文思维等方面。“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因为教育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都源于文化的精神层面, 其整个制度化的体系也是受其制约和支配的, 所以一般说来, 文化的精神层面对其制约最深。” (5) 我国古代教育中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和学习的内容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学科的教育等融为一体, 造成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界限模糊, 语文学习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儒家文化一直是我国的文化主体, 语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周朝末年, 礼崩乐坏, 社会阶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直至春秋私学的兴起, 文化下移, 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派林立。这种大好的形式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儒、道、墨、法等各个学术流派争奇斗艳, 反映在教育领域里是自由竞争。从语文的教育角度看, 他们的学术思想和语言文字影响着后世, 对语文学习者来说, 他们创造了无比瑰丽的财富, 也给学习语文的人创造了一个丰富的文化精神宝库。孔子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是深远的。汉朝推崇儒家文化, 奠定了儒家文化在我国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唐朝韩愈和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 这一时期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效果最为显著。唐朝佛教的传入, 对唐文化的影响很大, 对语文学习者也有较大的影响, 经书里面很多故事对语文学习者的启示有目共睹。融儒、道、佛等于一体的宋代理学, 曾经深深影响着语文学习者的学习理念。书院制度对我国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也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大量平民子弟获得学习机会。明清时期资本主义文化和思想的传入, 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西学东渐, 新文化观念的传入, 使语文学习者耳目一新, 为语文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
教育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的时代性等方面。教育对语文学习者的制约会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者的课程与教学。教育目的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是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标准, 是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而语文学习者是受教育的一员, 因此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到语文学习者。教育方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教育的性质及服务方向、教育的总目标、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语文学习者在受教育期间会受到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约束。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语文学习者的灯塔。语文学习者了解教育目的和方针就会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使自己的学习目的更明确, 效率也更高。因此语文学习者了解当前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就会配合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来获取更好的学习方法, 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全面发展是我们当今社会的四项素质标准, 作为语文学习者, 掌握目前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教育的时代性对语文学习者也产生影响。例如, 目前的教学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语文学习者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语文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 它是“文道统一”的载体, 是传情达意的手段, 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较强的人文意识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精神。过去教师的一言堂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积极性, 没有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 也不能较好地让语文学习者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互动的课堂使语文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感悟语文的文学美、人性美、生活美等。时代性的另一个体现就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 图文并茂的课件使语文学习者在课堂上感受到文字的意蕴美和意境美, 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互动可以使语文学习者深刻感受到文字流动的美感, 对语文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 对语文学习者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由此可见, 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 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和影响着语文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内容和学习目的等重要方面。同时, 语文学习者学习好语文学科也是为了在社会实践中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些影响在语文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不同层面体现出来, 这是由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性质决定的。21世纪的教育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语文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 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 学习者要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以便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传播中华优良文化。
参考文献
①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②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③朱学清.‘大语文’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④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8.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卢梭;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B56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29-01
制度设计是政治治理活动中一个很重要问题,一个有着良好制度的政府才会产生出良好的公民。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人民,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其致力于更好的建设政府,对我国当前的体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写作背景
18世纪的法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再枷锁之中”,卢梭意识到政府存在的缺陷,意图通过社会契约论来形成一个更好的政府,使人意识到的自己是国家的主权者,人民的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二、主要内容
(一)第一卷 从原始社会引出社会契约。
在原始社会中,人人处于独立的状态,是自由而平等的。当个人的力量(是一定的,无法增大)无法抵抗外界的危险,则需要通过人们的联合来壮大力量共同抵抗危险,这时候人们通过公约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契约便作为特殊的公约而产生。
通过这一点,卢梭否定了强力说,因为强力不构成权利,且不是持久的。
(二)第二卷 主权和法律问题。
主权既不可分割也不可转让,而法律是公意的公开宣示。人们通过结合形成社会契约,这样每个成员便具有了双重身份:“对个人来说,他是主权的一个成员;而对主权者来说,他又是国家的一个成员。” ①卢梭将全体的意志定义为秩序,抽象为人格化的法规,通过法律来运行主权表达公意,因此法律就成了公意的公开宣示。
(三)第三卷 政府的形式问题。
政府是在属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间体。他的目的是使这两者相适应,并负责法律的执行和保障公民的社会自由和政治自由。
政府形式的形成受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剩余财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形式有三种,即民主制政府、贵族制政府和专制政府。这里的民主制是全民的统治,贵族制是少数人的统治,而专制政府指一个人的统治。
卢梭最欣赏的是贵族政府,国土面积不大不小,且剩余财富适中。
(四)第四卷 从罗马政府和宗教论国家良好体制建设。
罗马政府是历史上存在过的最好的政府。
在投票制度上,假定公意的一切特征始终是存在多数之中的,卢梭指出不同性质的事项需要不同的投票计算方法来决定投票结果。若是重大的事项就需要票数接近全体一致;而事情需要迅速解决,则规定的票数之差就要尽量缩小;若是必须立刻作出决定的讨论,甚至只需超过一票即可。
在选举制度上有选定和抽签两种方法。在卢梭看来选定是相当适宜于贵族制,而抽签适宜民主制国家。若是投票选举和抽签两个办法都用的话,则投票选举适宜用于挑选有专门才能才可担任职务的人,比如说指挥官;而只需要头脑健全并怀有公正之心的人就可担任的职务可以通过抽签来确定人选。
其他的一些制度。风尚舆论是活的法律应当注重对风尚和舆论的引领;保民官制度是法律和立法的保护者,是行政权力的调节者,保持政府和人民的平衡;另外在国家存亡难定的时候,可以设立独裁者,独裁者可以做除立法以外的其他事情,但独裁者只是临时机构,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
宗教是早期各国建立的基础,有着和政治统一或分离的事实。卢梭指出,宗教和法律都是神圣的,它们都引领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宗教不仅能够而且应当做为一个合法的部分纳入政治共同体。
三、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我明白贵族制政府它不单单只是世袭它还可以是选举的,选举的贵族制政府是接近民主的政府,因为真正完全民主的政府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主权者所应当享有的主权,政府只是进行主权行为的机构,它的权利是来源与人民的等等。
尤其是法律的制定,法律的目的总是向着自由和平等的,因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结果,因而是维护共同利益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它的语言应当是通俗易懂的。
(一)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因为它肯定了人作为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与自由,使人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保护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社会契约中的公意即是法律,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法律的控制之下,人民才是真正的主权者,政府只不过是传达公意进行主权行为的人,政府的成员和行为是不应该过多的,过多了反倒会减损它的力量。并且立法是尤其重要的一项权利,立法权是万万不可和行政权一起交到少数的几个人手中的,它们应该分开,以免个人利益使他们从中耍花招,这样人们的自由才是可以的到保障的。
在国家政治体制的建设中,采用投票选举还是使用抽签要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区别对待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宗教的神圣性若是能够与法律的社会性相结合融入到国家的体制建设中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二)存在的不足。
卢梭曾指出一旦有了代表,人民便没有自由可言了。然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为保障人民的自由而设立的,其宗旨就是为所代表的人民利益发声。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国情下,全面直选没有可操作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对选民负责的机制是可以很好地维护人民的意愿体现公意。当然制度的实施是一定需要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来保证实施的。
社会契约论假定人人都是善良的,可以得出公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多数人投票体现的公意往往是会出错的,有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注释:
①卢梭著李平沤译《社会契约论》第21页。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014.9重印).
[2]李一晓.卢梭《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J].理论前沿,2014,(9).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黄晓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4]郁建兴.黑格尔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9(5).
[5]黄晓明.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法律思想[D].安徽大学,2007.
【社会学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学习社会公德心得体会11-02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07-12
学习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心得体会07-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06-3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依法治国学习心得09-2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学习班学习心得体会07-2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再教育心得体会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