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精选10篇)
1.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 篇一
观《长征》有感 姓名:谢媛专业:财会2班学号:20102986 摘要: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由于“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中央领导权的旁落及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退却中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党和红军遭受到重大损失,红军由长征时的8.6万人锐减到 3万人。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后,红军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中红军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关键字:长征艰苦奋斗胜利
历史课带领我观看了电影《长征》。电影的开篇就向我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现在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又重温了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结束。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
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长征精神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一代最要学习的,而且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安逸和享乐的生活,会腐蚀我们的心灵,失去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不忘艰苦奋斗,不忘人民群众,不忘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永葆党的青春本色”。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艰苦奋斗就是要刻苦学习、开拓创新、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
2.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 篇二
一.把握“一个主题”、“四条主线”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遭遇了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从此, 救亡图存, 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大目标。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争取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前提。”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归根到底, 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中, 通过四条基本历史线索得以展开:
(一)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
对外来侵略, 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及扩大国际参与, 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也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所以, 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 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摆脱封闭状况, 逐步融入世界的开放史。鸦片战争后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近代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 与世界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当今, 中国以全面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的条件。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是要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的;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是要通过现代化, 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的, 离开了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以来, 通过现代化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梦想。但是, 新中国成立以前, 中国人民屡遇挫折, 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障碍,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中国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民主政治模式, 在中国都曾经讨论过或不同程度地实践过。但是,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方案以前, 没有一种民主政治的方案是符合中国情况, 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 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必然让位于人民民主主义,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形式,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
西方寻找真理, 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不断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都没有找到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推动着先进的中国人去思考救国的新路。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并成为中国革命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是通过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 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二.重点讲授“三个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要重点讲授“三个选择”, 即中国人民在思想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在制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 在政治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指明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 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他们赞成十月革命, 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此前, 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屡遭挫折和失败, 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没有一个先进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在思想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在制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 在政治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这“三个选择”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1921年到1949年, 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政治力量:一是地主和买办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 以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地主和买办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遭到了人民的唾弃, 他们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 也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 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 得到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指出:“就是这样,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 一齐破了产,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总结, 它表明在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中,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就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 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选择”密不可分, 它们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 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宋建设.“两课”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为个案[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 .
[2]黄修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与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4) .
[3]刘宗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0) .
[4]张雅凌、韩银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8 (1) .
[5]张振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析[J].在线聚焦新课程, 2008 (8) .
3.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感 篇三
但是,纵观近代中国,当权者坐井观天,固步自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依旧认为自己还是天朝上国,外国人离开了中国就无法生活。殊不知西方国家已经在19世界40年代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发明了蒸汽机车、火药等,科学技术已经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了。反观清朝政府,一味的追求享受,追求奢靡的生活,而不管不顾整个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死活。不变革新的制度,不发展新的科技,反倒把那些追求进步的人士当成了反动人员,抓进了监狱。导致了当时中国的落后,这就为后面列强的侵略提供了内因。
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迅猛,本国无法承受发展的科技,所以他们需急对外扩张,这时中国就成了他们眼中的一条肥鱼。于是,他们把目光对准了落后的旧中国,拉开了侵略中国,瓜分中国的序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痛和悲伤。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自古以来引以为傲的民族尊严和民族精神,在外来侵略者的脚下承受着无情的践踏与打击。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其后的100多年里,中国人一直都在民族耻辱中浮沉,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曾经在西方人眼里的极乐世界,都在这时变成一个冷漠的嘲笑。而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力,一味的抱着不抵抗政策,急于想要维护自己的封建利益,很多次的战争,都是我们国家占了主动地位,却被清政府的软弱打败了。清政府急忙召回将领,导致战争不战而败。并且,清政府还急于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的条约,将整个中国拉向了深渊。中国从此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首先,普通人民无法忍受列强的入侵给予他们的伤害,于是他们开始拿起自己的武器,抗击列强的侵略,比较有名的是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迫使侵略者们暂时放弃了他们的侵略想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还有比较有名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但这些运动都没有真正起到拯救旧中国的作用。因为他们的組织者是农民,农民阶级有着他们的局限性。他们的思想是老旧的,无法担负起拯救中国的重任。
然后,有一部分封建阶级发现了中国的弊端,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戊戌变法出现了。但是,这些人依旧无法摆脱封建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也无法挽救中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他们为了救中国,也为了资产阶级的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也站了出来,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是,依旧因为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拯救中国的任务他们也无法完成。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无数的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都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他担负起了拯救旧中国的任务。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不断地提高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站了起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 篇四
2008-2009
1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B)A.继续实行土地制度改革 B.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实现四个现代化
16.下列属于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取得的历史成就是(A)A.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C.制定新中国
C.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E.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三、判断题(25-34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误。“√”表示正确,“×”表示错误。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〇涂黑。)
25.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26.《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 27.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28.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29.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官僚资本主义。× 30.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五四运动一开始就参加了这场革命运动。× 31.中国共产党
实系毫无益处之举。
─《瓦德西拳乱笔记》(1901年2月3日)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2):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无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之故。„
“世人动辄相语,谓取此州略彼地,视外人统治其亿万众庶之事,若础嗟可立办者,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兹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林华国《历史的真相——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及其再认识》
“赫德、瓦德西关于义和团运动言论摘编”
回答问题:
(1)材料(1)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列强侵略中国的何种情形? 答:反映了西方殖民主义列前争先过分中国但又无相纠葛,无相矛盾,最后都没什么收获。答案在P79-85页之间 自己结合材料总结哦 因为我总结的答案不一定比你们的好(2)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没能实现的原因。
答:1中国人口总多,领土广阔,列强势力不够 2 中国人纷纷群其二反抗列强的瓜分 3列强之间的矛盾纠葛,美国的反对,俄国的旁观(3)简评约瑟夫的“列强矛盾阻止瓜分中国说”。
答:该说法不完全正确。
列强瓜分中国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列强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其中还有一些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2)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就一定程度制衡了各国的瓜分。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5.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 篇五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00分
作答条理清晰,文字端正。
1.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3.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5.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
6.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7.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8.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9.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局限性
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1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12.《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反对本本主义》
13.1930年代党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
14.中共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表现
15.延安文艺座谈会
16.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7.民主党派形成的社会基础
18.人民解放歼灭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的三大战役
19.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
20.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21.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2.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
23.中共八大 24.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5.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26.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评价
27.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28.邓小平南方谈话
29.党的十八大精神
30.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三种类型
1.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一、农民阶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二、无法制止和克制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
三、太平天国军事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四、拜上帝教教义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五、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
六、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勤劳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一、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二、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三、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5.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
6.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一、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二、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三、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7.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8.五四之前的新文化运动,重大的意义:
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发表的言论正是击中当时社会弊端的)的。
二、提倡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三、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9.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二、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三、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10.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李大钊、陈独秀。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毛泽东、广东的杨匏安、湖南的蔡和森、天津学生领袖周恩来。
三、一部分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1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一、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之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科学世界观、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二、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1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一、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中国人民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
三、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13.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其表现在:
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二、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14.1928年,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主要内容:
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二、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主要内容: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15.在20c30n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16.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表现在:
一、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二、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革命根据地。
三、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17.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其内容是:全面总结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8.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决定因素。
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是关键。
三、全民族抗战是重要法宝。
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人民、国际组织、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与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一、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二、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三、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20.中国各民族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21.在毛泽东和中共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23.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一、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二、支援了朝鲜人民、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有力地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对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4.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
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成为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26.中共八大的内容:
一、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三、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四、在政治建设上,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五、在执政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
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27.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8.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29.从1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3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
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五、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六、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6.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有感 篇六
作为一个曾经是史政班的学生,起初知道要上中国近代史纲要时,是很不在意的。我心想着,无非就是那么些东西,从初中到高中背的都滚瓜烂熟了。但在真的上了这门课后,我发现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
真正的体验让我第一次深刻的懂得了学习习近平现代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学习习近平现代史。我更加细致的了解到中国在近现代所发生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这些历史所表达的历史意义,以及通过这些历史事实对今天的我们将有怎样的启示。对于许多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知道,而是真的了解。历史长河中的知名人物,不再是那样的远远不可触及,而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存在。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从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国民,“落后就要挨打”,敬告青年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部人民坚决的抗争史,它展示了一幅幅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画卷,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是一部艰辛勇敢的探索史,它告诉我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斗争、艰苦探索的历史。史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是顺应历史的选择。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的斗争,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继而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史就如同大雨倾盆的黑夜,无数的希望与热情被无情的浇灭,但漆黑中仍有坚强的火苗。它们在豆大的雨点的砸击下,明明暗暗,却始终顽强的不灭。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自觉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学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认清世情国情。我们要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后,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中和岗位上刻苦锤炼、顽强拼搏,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艰苦奋斗。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并弘扬符合社会主义的、为多数人喜欢的大众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四有”青年。上对苍天,下对自己,我行我志,不改初衷,为国效力。
7.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 篇七
关键词:《纲要》,第一课,态度,语言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6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如何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课程教学, 科学地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学习本课程, 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项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 总结自己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体会, 笔者觉得能不能搞好《纲要》第一次教学对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
一、为什么必须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
第一, 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 教学也是如此。第一次课上得成功与否, 对以后的教学影响很大。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可能会在思想深处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某种抵触情绪, 如果任这种状况蔓延和滋长下去, 今后的教学就难以顺利展开, 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第一课至关重要, 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第一次上课, 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情况, 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这门课。
第二, 这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决定的。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教社政[2005]5号) , 高校本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 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一般来说, 全国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由此可以说,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体系中, 大学生要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纲要》。因此, 能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讲什么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场白, 《纲要》第一次课不要急于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介绍, 而应该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强调。
第一, 教师要从总体上介绍《纲要》课程的轮廓。首先要介绍课程的性质。很多大学生在《纲要》的性质问题上存在着不完全正确或者说是不准确的认识, 很多学生把它看作是一门单纯的历史学科。第一次教学必须澄清这个问题, 让大学生明白, 《纲要》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因此, 它既是历史课, 更是政治理论课。其功能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从而进一步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明确地告诉了大学生这一点, 就可以得到他们的理解, 从而减少他们对这门课的抵触和误解。其次要介绍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要让大学生明白, 《纲要》的主要内容就是:一条主线;二个了解;三 (四) 个选择。中国近现代史, 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 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紧紧抓住这一主线, 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前提。两个了解就是要了解国史、国情;四个选择就是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纲要》的体系是:三编十个专题 (章) , 每编由综述和若干专题 (章) 组成。综述讲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等, 综述为“纲”。专题是通过对某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问题、重要历史经验的叙述, 专题为“要”。这样, 就可以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一个总体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把握重点和要点。
第二, 教师要重点说明学习《纲要》的重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实践证明, 只要大学生觉得有趣的事情, 再苦再难他们也乐在其中。《纲要》第一讲, 教师要重点说明学习的重要性。首先, 教师要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的相关论断, 借这些学生比较崇拜的历史人物之口讲出教师自己的观点。如可以借用唐朝史学家刘知几的看法:“史之为用, 其利实博, 乃生人之急务, 为国家之要道。”也可以借用晚晴思想家龚自珍的说法:“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可见, 小到个人生活, 大到家国, 均可从中得到启示, 然后具体说明学习《纲要》的意义。
一是有资政的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即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伟大的政治家, 一个民族要不断发展, 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历史, 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的重要论断。毛泽东说:“我们要看前途, 一定要看历史。”江泽民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胡锦涛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净, 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浩瀚而宝贵的历史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 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习近平说: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 是前人的“百科全书”, 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李世民十分重视总结和吸取隋亡教训, 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 并据此调整统治政策, 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二是有警世的作用。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 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开始淡化。首先, 60多年时光, 沧桑巨变, 今天的中国已由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初步实现小康的国家, 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人们有了骄傲和自豪的理由, 也有了小富而安、自满自足的理由。特别是大多数人没有山河破碎、妻离子散的痛苦经历, 也没有终生不忘的历史记忆;其次, 和平年代, 市场经济建设, 人们关注经济发展, 关注物质利益, 自觉与不自觉地淡化了国家忧患、民族忧患意识。在不少人的意识里, 认为无患可忧。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指出:“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习近平2010年7月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就是从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打开缺口的。这是共产党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纲要》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大学生了解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经历的灾难和屈辱, 做到“牢记历史, 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三是有释疑、解惑的作用。即可以帮助大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涉及到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问题的一些观点和说法进行正确的辨别。如: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近代文明。如何看待这种“侵略有功”论?如何看待《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所提出的:“义和团反人类, 反文明……”这一说法?如何评价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等等。学习《纲要》就是要帮助学生知道解决这些开火的钥匙。
四是有育人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 他们应该也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要让大学生明白: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昨天”和“前天”的斗争历史和思想理念有深刻的了解, 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 才能担当起“明天”的重任。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和理论, 就会妨碍人们对当前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把握。我国东汉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 不闻古今, 不见事类, 不知然否, 犹目盲、耳聋、鼻痈也。毛泽东也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这都是在阐明一个道理:不懂得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的人, 是不成熟的、不健康的人;只有真正懂得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及理论的人, 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合格的有用之才。也就是说, 学习历史和理论, 能使人耳聪目明、高瞻远瞩, 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能够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学习《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 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就是一幅生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几近一个半多世纪的风云变幻, 有过多少潮起潮落, 悲欢成败!通过悉心学习, 我们从中可以洞悉人类生存的奥秘, 面对纷扰的人世生活时, 不因外物的递迁而烦忧, 更多几分淡定从容与积极应对。
第三, 要简要介绍学习《纲要》的基本方法。不少学生把学习《纲要》课程视为畏途:枯燥繁多。的确, 风云变幻的一个半多世纪, 事件多, 头绪杂, 要学好谈何容易!然而, 只要培养兴趣, 找出规律, 掌握起来并不像想像中困难。要明确告诉大学生, 学习和掌握《纲要》的基本方法就是联系。
一是联系本课程, 做到前后相互印证, 融会贯通。仔细阅读会发现, 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 不仅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即革命, 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而且各个历史事件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简单地说就是, 前者为因后者为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未能为多灾多难的中国寻到出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运而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 从而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还有, 对许多历史人物考查, 还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如很多有名的人物的一生几乎都充满曲折和变化, 甚至前后判若两人, 像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汪精卫、毛泽东, 等等。
二是联系相关课程, 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中国近现代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应用和诠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关联更多, 一个侧重理论, 一个侧重历史。
三是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要求。英国的著名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也曾说:“只有借助于现在, 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 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又说:“根据过去来了解现在, 就意味着也要根据现在了解过去。历史的任务就在于, 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促进对过去以及对于现在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 还要要求学生珍惜课堂每一分钟, 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质疑, 不但学懂学会, 还要掌握学习方法, 逐步做到会学。
三、怎么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
第一, 要以良好心态和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开学第一课, 老师见到的是新学生, 学生遇到的是陌生的老师, 对老师有后天的一种敬畏, 新生和教师的心里距离就更远了。因此, 老师应尽量避免在开学第一课就给学生一个冷面孔, 甚至怕以后课堂纪律不好, 而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学生都期待老师对自己是和蔼可亲、友好、平等地。动之以情, 把好开学第一课学生进门第一关尤为重要。否则和学生把距离拉远一次, 就得数十次友好的表示才能使学生重新和你友好相处。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 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本是教师职业的共性, 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更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在以理服人的同时, 必须做到以情动人。所以, 《纲要》课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耐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对学生平等相待, 民主行事;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其心理活动, 积极寻求师生心理的共振源;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疾苦, 并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帮助, 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可以进行真诚沟通和交流的人, 而不是给学生留下一副凶神恶煞的形象。只有如此, 教学才能感染学生, 使之在情感上与老师产生共鸣, 从而“爱屋及乌”, “亲其师而信其道”。笔者认为主讲教师应当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工作。有了这样的责任感, 我们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优美, 富于趣味性和幽默感, 不要把原本生动鲜活的历史讲得枯燥乏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 教师必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用得好, 学生就喜欢听, 教师的教学自然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里要注意, 讲课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并不是离开学科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的油腔滑调, 而是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还有就是,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不断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和学生, 跟上时代。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新的语言和词汇在不断产生。因此, 教师的语言跟上时代的节拍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其所好”。例如, 第一次上课给学生打招呼, 老师说:同学们, 大家好!就很一般, 引不起学生很高的兴致, 但如果换成是:亲, 你们好!效果就不一样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课堂气氛、效果均有可能成倍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
[2]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
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备课问题探讨 篇八
[摘 要]备课是教师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注重备课结果而忽视备课过程、注重备课标准而忽视备课个性、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对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备课技艺,首先要注重备课内涵。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教师 备课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04-03
教师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其要者有三,即德、才、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既有崇高的道德素质,又有丰富的知识素养,还有高超的教学技艺的灵魂工程师。在这德、才、艺的三维综合体中,“艺”深刻地影响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艺,以智慧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借助各种(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文字、符号、图像、模型、实物、标本等)教学手段,依据教学原理、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而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技艺。课堂教学艺术外延较广,主要包括备课艺术以及授课艺术两个方面。下面笔者就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备课艺术,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备课是教师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有预谋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一样:教师有预,就有高效或相对高效的课堂教学;不预,就只有低效或相对低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备课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备课等于写教案,或者认为备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形式、一种任务、一种累赘、一种苦差。这实质上是把备课当作一项异化劳动。
什么是备课?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备课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美设计,备课是学科知识的内化、教材内容的转化与教学课堂的美化,备课是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备课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与关怀,备课是教师自我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过程……
上述这些观点的差异,均是源自其立场、视角的差异。备课从内涵上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备课,特指针对某一次授课而言的备课;广义的备课,泛指针对教师自我提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而言的备课。可见,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之前进行的各项教学设计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的性质、特点,结合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从教学论上加工和处理教材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法,以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1]从外延上探讨备课,其涉及内容很广,有学者概括称:“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组织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发展水平等,同时还需参阅大量的有关资料,不断充实和更新授课内容”。[2]可见,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因而,提升教师的备课艺术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纲要》课程,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号)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开设的一门大学生必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教师必须思考“备课”这一影响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纲要》课教师备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
《纲要》课上限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下限是2014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其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因而,《纲要》课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巨大。曾有《纲要》课教师这样感叹:教师最累的工作是备课,教师最无效的工作是备课,教师最受折磨的工作还是备课。由于一些教师认为备课是一项沉重的工作负担,因而,备课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被异化为一些教师的“心病”,一些教师把备课蜕化成了一项机械、呆板的体力活。他们在备课时,更多地注重备课形式,因为这属于简单劳动,而对备课内涵这一复杂劳动关注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学校管理层的原因和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层,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只注重检查教师的教案完成度及其形式的完整度(如教案的数量是否达标、各个要素填写是否完善、书写是否工整、格式是否规范、PPT是否美观等),而对备课的艺术性、创造性、发展性等属性关注不够。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为写教案而备课,即有些教师对备课概念理解不够,认识不清,对备课环节的内涵关注不够,使得备课流于形式。这严重影响了《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备课结果而忽视备课过程
一些学校的教学职能部门对教师的备课要求,狭隘地定位在简单的教案检查。因而,少数教师只注重备课的结果而忽视备课的过程,导致备课能力和备课效益低下。如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备教材知识内容(简单抄写教材内容中的大纲),而对教学对象基本情况的了解、重点难点的引导、发展能力的训练、道德情感的培养等问题思考得很少;还有的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或机械照搬网上他人的教案资料。从结果上看,教师备课任务是完成了,但从过程看,教师的备课效益是低下的。这也就严重影响了《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备课标准而忽视备课个性
备课是有标准的,《纲要》课备课一样,也是有标准的。这种标准既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形式上的标准主要是指学校的模式化标准;内容上的标准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课程教学进度、课程教学课时等。这种备课标准必须坚持,但备课质量和水平更体现在备课个性上。如《纲要》课涉及的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安排;《纲要》课教师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纵向和横向教学经验的总结运用;板书及PPT的目的性(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针对性(针对教材、学生)、概括性(设计简明、醒目、凝练、集中)、条理性(逻辑、思维、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自学辅导法、互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的预设……然而,在备课时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课堂教学,迎合学校的教学检查、评比,比较注重备课形式的标准化、模式化,而忽视备课的个性化。因而备课的开放性、生成性、独创性不够,科学性、实用性、适应性不强。这严重削弱了备课为教学服务的功能,严重制约了《纲要》课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对象
教材,是教学要素的核心内容,绝大部分教师备课都能够较好地关注教材内容。如《纲要》课的理论体系,《纲要》课整体知识结构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各章节具体史实、历史人物、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各章节知识在整个《纲要》课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各章节的教学建议、问题解答和教学参考资料等都能较好地设计。但是对教学对象(大学生)怎样学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思考和谋划不够。如对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和对知识的兴趣、需求了解不够;对教学对象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角色差异了解不够;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了解不够。这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三、注重备课内涵,提升《纲要》课备课技艺
《纲要》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纲要》课教师职业道德的修炼、《纲要》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纲要》课教学经验的交流,都取决于《纲要》课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上述《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中,“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改革这一“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要求《纲要》课教师必须“注重备课内涵”。
(一)准确把握和理解《纲要》课课程定位
准确把握《纲要》课课程定位,是上好这门课的前提和基础。《纲要》课备课首先要准确理解并把握《纲要》课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理念。
第一,准确把握《纲要》课的学科性质。首先,要明确《纲要》课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它是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条主线 / 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展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探索与救亡、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增进“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和国情),懂得“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坚定“四个共信”(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共同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共同信任)。因而,《纲要》课具有更强烈、更突出、更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性质。其次,要了解历史属性是《纲要》课的基本属性,即《纲要》课要按照历史学教学与研究的逻辑与方法来教学,既要忠于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又要注重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并在二者的相互交融中达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历史说服力和历史感染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再次,要明确《纲要》课和中共党史课与中国革命史课的区别和联系。因为《纲要》课与中共党史课和中国革命史课不仅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同,而且在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方面也有差异,决不能将二者混淆。
第二,准确把握《纲要》课的教学目标。[3]由于《纲要》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突出的思想性、系统的理论性、丰富的知识性、强烈的实践性等特点,《纲要》课教学目标体系设计既要注重知识目标的辩证设计,又要关注能力目标的系统设计,还要立足情感目标的体验升华。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让大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从中汲取智慧,在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激荡、交融中体验情感、升华思想、发展和完善自己。
第三,准确把握《纲要》课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主体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理性认知,也是教学主体对教学活动的基本看法、基本态度和基本观念,是教学主体在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等不同层面积淀而成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方案,笔者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纲要》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即三位一体(人本、人文、人师)的教学理念——教育的“人本理念”、教学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师风范”。
(二)科学组织和处理《纲要》课教学内容
首先,要求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即设计《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着重讲清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与顽强抗争的历史;二是中华民族英勇奋斗与艰辛探索的历史;三是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与繁荣富强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和“两条主线/两大历史任务”,增进“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和坚定“四个共信”。其次,要求立足教材体系处理教学内容。《纲要》课备课的蓝本是国家的统编教材。但要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目标,教师备课时还必须立足教材,以内化知识体系、转化教材体系、美化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是需要围绕“教材地位、内在逻辑、重点内容、教学目的”四个视角审视教材内容。
总之,备课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需要教师用热情与真诚去备课、用公平与民主去备课、用思想与魅力去备课,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在传播思想、激荡情感、张扬个性、展示风格、升华魅力的过程中处于非常“自由灵性”的状态。同时备课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夫,需要教师脑中有课、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培养情感备课的习惯、树立快乐备课的心态、创设轻松备课的环境、发现幸福备课的乐趣。如果教师备课能将自身的心灵、情感、生命、人格与他所准备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那么备课就能达到促进教师实现教育教学“人本理念”、“人文精神”、“人师风范”的理想境界。
[ 参 考 文 献 ]
[1] 尹杰钦.课堂教学艺术探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3):66.
[2] 武艳红,李建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目标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7):59-61.
[3] 刘文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的思考[J].德育,2009(2):53.
9.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 篇九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收获颇多。
首先。我明白了学习历史最大的意义。记得第一节课上,黄世坤老师给我们讲到,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一个人认同哪个国家的历史,他就是哪个国家的人。历史,不仅仅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待本民族历史的态度。我想到日军在占领区实行奴化教育,为小孩灌输日本的历史认同感。这种方式是多么恐怖,在这样的教育下培养的孩子,一定会成为日本的走狗。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并且正确对待中国的历史,担当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
其次。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中国近代为了民族解放的仁人志士有了更深的崇敬之心。最早接触中国近代史是在初中,只记得一场场屈辱的战争,一条条泣血的条约。我总是不愿面对这段屈辱的岁月。后来,在学习了黄世坤老师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后,我感觉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词不是屈辱,而是抗争。所有的屈辱就是为了那一场抗争,所有的抗争就是为了那一次新生。鸦片战争后,有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便有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甲午中日战争后,便有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后,便有国父孙中山推翻清廷。我们的民族不是麻木不仁的,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民族。每一次的鞭打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每一次的屈辱都是为了更强的抗争。纵使抗争的路上,有很多坎坷,我们只能不断摸索,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最终找到了适合我们的社会主义。我认为,现代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与近代的不断抗争是紧密相连的。中国人的抗争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我记得陈天华的浓眉英气显出的不屈傲骨,我记得秋瑾的坚定眼神显出的大义凛然,我记得顾维钧据理力争却显出的力不从心,我记得谭嗣同的有心杀贼却只能喊出的无力回天。他们,纵使失败,都是值得敬仰的英雄。因为没有他们的牺牲小我,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的使命,经世济民,孜孜以求。
10.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篇十
论文题目:反思近代中国人们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学生姓名:何孟凡
学
号:12514010
所在院系:医药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所在年级:2012级
任课老师:李忠萍
完成时间:2012、11、12
反思近代中国人们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内容提要:鸦片战争无情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日益受到人们的反抗!面对严重的国家危机,从平民到有为青年甚至是政府大臣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探索!但是,古老的国家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侵略依旧进行,百姓的生活仍是水深火热!我们不得不对此有所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我们当代社会的一些变革,以及我们个人在处理事情上提供借鉴之处!
关 键 词:农民运动 洋务运动 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 教训经验 一、一炮轰开了国门,惊醒了熟睡的雄狮!
古代中国的文明,让世界人所敬仰,也让中国人感到骄傲!也许正是这种敬仰让西方人不断的追逐更远的目标,让他们变得更强。而这种与生俱来的自豪让我们的王朝统治者沉浸在满足中而不能突破!于是在历史变迁中世界的格局正悄然的改变着!16世纪至19世纪初,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发展,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向外扩张!当工业文明来到大清王朝时,人们只是将他当做玩具一般,也许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东西会给这个王朝带来的灾难!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的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鸦片战争使得封建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地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面对英国的长炮洋枪,清政府表现软出弱无力,事实上清政府的反抗也是无力的!日益腐朽的制度,封建王朝在西方工业文明的面前显得无力!在抵抗英国的入侵中,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在抵抗英国的鸦片走私中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年水深火热的日子!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名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明显此时的中国已近陷入泥淖中!被世界所敬仰的古国文明已被西方工业文明背后的经济利益所掩埋!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让这个沉浸在自我的民族从美梦中惊醒!但是,面对强大的内忧外患这个民族能否冲破阻碍再次杨帆破浪!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在一系列的变革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我们的路该怎么走?让我们翻开历史的下一页。
二、平民们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在封建社会,长期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其贫困和不
自由的生活。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10的地主、官僚占有全国绝大多数的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需要把全年收成的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负担更为加重。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狼虎。”,“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的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向反抗的道路。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建立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从广东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位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太平天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但是,太平天国运动与历朝历代有的农民运动是否不同?它是否给这个国家带来了真正的希望?为何它犹如昙花只是一瞬间的绽放?
太平天国的主要人员大多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阶级。从他们的受教育的程度上来看,他们的文化教育基本上为零,不能对整个运动提出很好的思路引领着运动的一步一步上升!从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来看,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已经跟不上历史的发展。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他也无法从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再从太平天国的领导们来看,他们所信仰的拜上帝教教义并不是的思想理论,它不能正确的指导斗争,甚至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当太平天国稳定下来时,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开始滋长逐渐向封建地主的生活方式看齐,而当初所要贯彻的理论并未真正的实行!并且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在出理政务上有所欠缺处理方法具有片面性。在对待儒学时,刚开始把,儒学经书笼统的斥之为“妖书”后来他们对儒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主张将“四书”、“五经”删改后加以利用。然而,删去的部分却是与太平天国宗教不相同的地方,把儒学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居安思危饭饱思淫欲古今世人都懂得道理,然而一代一代的人总是在前人犯下错的基础上继续犯错下去!太平天国的这些领导人,在稳固政权后思考的不是该如何稳定壮大自己的政权,相反他们在为争权夺势暗斗着,最终导致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多数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眼前的短小利益而放弃整这个事件的永久利益!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其实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无所差别!在已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中国单纯的农民运动是不能改变命运!要想改变中国的命运还地另探道路!
三、没落地主的自救——洋务运动
就在太平天国运动越来越壮大时,清政府的一些大臣们开始着急了!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淅、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我们从这些洋务大臣的改进活动也许看到一些自强、奋进的希望。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这种希望是很渺茫的。第一,中国长期的小农经济下一直都是封建性质的王朝,体质并未改变科学技术也只是停留在为农业发展的这一面。封建制度的腐朽跟不上历史的发展,它留下的诟病并不是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
及武器装备既可以解决的!第二,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技术的落后。然而,这些封建的地主大臣他们的思想依旧是保守的,他们的这些活动是为日益衰落的清王朝而服务的,因此尽管这些活动被实践了但是并不能正真的突破体制的弊端,从而实现自强!这些洋务大臣们他们兴办洋务运动大建近代企业,他们的首要目的却是以此来壮大政府的武装力量镇压农民的起义,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洋务运动所带来的好处!例如,兴办近代企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建设新式海路军增强了国防力量,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大量的新新人才。可是究其本质,洋务运动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中国向着更先进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向去发展的。不能从根本的体制上解决问题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因素。
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我们可以吸取以下就教训:
第一、解决问题从问题的根本出发,而不是对已经更不上历史潮流的事件进行修补!如果洋务运动可以像日本的明治维新那样朝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放弃落后的封建制度,那么洋务运动可能成功!
第二、我们做事情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好方法,但不是过多的依赖别人技术方法要有所创新,最终达到不受制于人。洋务运动中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依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虎皮。
四、艰难的一百天——维新运动的发展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90年代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同时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要求的知识分子。至此,中国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终于出场在历史的舞台上!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新一轮的打击,改革迫在眉睫。这些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该如何拯救这个没落王朝!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在这场维新变法中,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在之前的洋务运动在中,只是学习技术而不改变制度实难有所突破。但是,在这场运动中受到了封建守旧派的强烈抵抗!如何突破这层的障碍,是这些维新派人士必须解决的!因为这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历史的时间最终证明在突破这层障碍中,维新人士的解决的办法是欠缺的,导致了变革的最终失败!
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革措施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进步的一面。维新派在民族危机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他们的政治实践和理论思想,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上制度,在一定上程度冲击了封建制度。维新派在思想体制方面的突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现代的一些社会体制改革中,许多措施都只是改点形式并不能从体制上突破,因此要有所作为我们必须创新,改变思想再换种观念!
虽然维新运动这么多的进步方面,然而它还是失败了!我们不得不对其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
在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刚开始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维新变法的社会环境并不理想。当然,这只是个大的背景环境,在此环境下维新派本身也具有局限性。首先,不敢与封建决主义裂。他们企图通过依靠光绪帝“以君权雷厉风行”,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在思想上,需要借着孔子的旗号。其次,他们对帝国主义持有幻想。改革变法中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环境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出路,却希望得到日、英的支持。最后,维新派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一些改良活动大多是在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中,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这最有力量的一份子。康有为在每次的上书中,都要反复的提醒光绪帝不要忘记人民群众反抗的危害,而不是好好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
所以,维新变法事件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就是:第一、审时度势。了解好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为我们办好事情提供一个好的方向,从而借助有利的社会因素避免不利的一面。第二、着手提升自己的实力。只有自己的实力提升了,才不会在整个事件中处于不利的局面。取消一切对别人的依赖,不对别人保佑幻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解决事情上全力以赴。
五、终结封建制度的运动——辛亥革命的爆发
中华民族的自救运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提升。从农民的自救运动到洋务运动的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从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中国人民都在为自强为摆脱西方列强的侵入的努力奋斗着。
面对强大的封建顽固派,维新人士的改革以失败告终!民族危机却继续加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中外反动派的势力的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较大规模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些斗争说明,随着晚晴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因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得到了初步发展,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阶级基础。维新变法运动以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些列活动为辛亥革命提供了中坚力量。孙中山等人发起救国社团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足了资产阶级思想宣传。最后辛亥革命爆发之时,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成功建立起新的临时政府推翻了清政府。从辛亥革命的环境背景,以及它的准备实力来看它足够成功的使当时的中国实现转型。可是,它最终结果只是有所建树还是逃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好好总结下他失败的原因了!
在我们的历史大纲上就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做了如下总结:
从客观上来说,是在帝国资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式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国家是不允许的!
从主观上来说: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这些原因大多数是人为造成的,假设一下如果是我们处于当时的环境所有的决策要有我们来确定,我们又会怎么去思考!会不会在手忙脚乱中失败,会不会让我们的成果也让别人窃取?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我们可以汲取很多有用的经验。改革一定要得民心,再由人民群众去执行,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方案出来了往往收到很多人的抵触,最大的原因就是人们并未参加到方案的策划中人们不清楚不了解自然就不习惯突然出来的方案。
失败往往就在离成功最接近的地方。准备的越充分就要越小心,越要反思自己是否有欠缺的地方。像辛亥革命准备如此充分的革命依旧失败了,我们不得的引以为戒。
六、吸取历史的教训完善现实的生活
近代中国受到的屈辱是我们国人必须谨记的。近代的人们为自强为民族的尊严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谨记爱国!同时,先辈们在探索国家出路时出现的经验教训我们也应当借鉴。
就当今中日关系来说,日本购岛事件是对中国国家主权又一次侵犯。从二战结束以来,新中国的成立我们不允许再有破坏国家主权的事情发生,所以对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我们强烈的谴责日本乃至后来出现一些打砸日系车的不理性的爱国行为。从历史发展的经验中我们应当非常清楚的了解在对外关系中,只有国家实力决定一切。所以对日本的行为,我们应当冷静相信政府的努力,而我们人民大众要做就是为振兴中华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面对历史,总结历史,吸取教训,学得经验,才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不断奋斗吧!
参考文献:
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北京大学出版社
2、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篇(1840-191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推荐阅读: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摘要08-11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自评10-04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及答案10-19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 完整版09-23
2011.4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07-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08-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10-19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解放战争讲解及真题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