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2024-10-27

目前企业发展状况(14篇)

1.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一

对目前煤矿企业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

当前,随着集团公司改制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职工的思想状况也在不断变化。总体而言,变化的主流已对社会企业和职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企业职工中,一些人的思想却发生了偏移,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值得引起思考和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改革心存困惑与忧虑,漠视企业兴衰 在职工的思想中,对改革的认识与评价最复杂最矛盾,许多职工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由于目前企业内部改制的深化及企业间资产重组的频繁发生,这部分职工对企业的发展缺乏信赖和依靠感。他们觉得现在有活干不一定以后还有活干,有的甚至有朝不保夕之忧。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眼前的现实利益。他们不关心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计划,不了解经常性企业生产运行指标,他们把发展企业、管理企业的责任归与管理层和管理者,认为工人就是为了领工资干活,把企业的振兴单纯的寄托于有一 名好矿长身上;他们对 于职代会和工会组织有一种不信任感,认为职代会是领导者的幌子,不起实际作用,工会要靠企业吃饭,要看企业行政领导的眼色行事,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也只能是空喊而已,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2、行业之间分配不公导致部分职工心理失衡 职工反映最强烈的是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公。两个同龄人由于从事不同行业,而在工资收入上都形成了极大的差别,目前企业里的职工收入同一些“热门”行业里(如电厂)的职工收入根本已无法比拟。有的职工反映说:“现在是挣钱的地方没钱,管钱的地方倒有钱”。导致企业职工不安心本职工作,总想“跳槽”,要求更换更好的岗位,有的对本职工作敷衍应付,却腾出大量精力在社会上搞第二职业,一但受到追究,就会牢骚满腹,说三道四。特别是不能正确对待企业采取的下岗、转岗等措施,一但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就认为是企业管理者与自己过不去。这部分职工不关心国企改革的大事,实用主义思想严重,这已成为弱化企业凝聚力、影响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消极因素。

3、工作能力有限,不愿学习技术

在企业,有一部分职工技术水平不高,工作能力较低,不能适应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要求,他们却不愿多花时间、多花精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他们认为,现在企业下岗频繁,说不定那天自己就会加入下岗的行列,还不如利用现有本事,多上几天班,多挣点钱,而专门去学习,不但要脱岗,工资奖金也受影响。

4、“一切向钱看”引发的信仰危机

社会上享受注主义思潮和个别人的腐败现象对职工的消极影响很大。调查中发现,现在职工们最关心的是工资、奖金、待遇问题,一谈到奉献人们只是相视一笑。“向钱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避免,特别是在职工基本生活需求尚未得到根本保障的条件下,有其必然性,易产生拜金主义,导致企业职工失去信仰。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职工向往及时行乐、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想办法从各种途径争取额外的经济利益,有的甚至利用职务、岗位之便大捞好处,致使大 3 量的国有资产流失,这种不良风气,使行贿受贿、贪污偷盗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有关的对策

不难看出,针对上述在职工中反映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影响着职工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这是目前急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1、要正确确立职工的主任翁地位,维护职工的政治权利和物质利益。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的领导人却没有将职工当作主人看待,职工的政治权利被淡化,民主权利被剥夺,物质利益得不到保障。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将职工的主任翁地位落到实处,最主要的是要维护职工的政治权利、保护职工的物质利益。即职工对企业的重大问题要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企业要切实履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各项权利义务,按时兑现劳动报酬,严格按法律办事,做到言而有信,取信于职工。

2、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培养职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企业经营者应该改变只注意获取经济效益,4 而不注意在提高职工文化素养方面下功夫、花力气、多投资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组织、支持、帮助和鼓励职工积极参加社会学习活动。在企业内部,应该多开办政治、文化轮训活动;注重突出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用职工身边的劳模、先进工作者的事迹,进行正确的苦乐观教育;积极发展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创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生活氛围,让职工在自娱自乐中,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激发与企业同荣辱、共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要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消除思想困惑。各级工会组织应把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臵,组织人力、投入财力、花上精力积极探索和实践做好此项工作的新途径。应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以勤政为民的事实教育职工。

4、要及时开展各种创建活动,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可以开展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诸如合理化建议、5 劳动竞赛、发明创造、技术革新、读书自学等等各方面的创建活动,并尽量使这种活动满足于职工的自尊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起来,与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让职工产生对企业的信赖感和归属感,以达到职工树立正确心态的目的。

2.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二

农药经营由过去的供销系统及农业系统统一经营的模式已经向个体户转化。经营品种系列化、配套化初显端倪。从原来的单卖种子、农药、肥料等已经转化成种子、农药、肥料统一出售的态势。网点多,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对于经营种子肥料的市场相当繁荣, 为了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现在厂家都在提高服务竞争力, 如送货上门, 给农民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条件。

2 农药经营存在的问题

2.1 经营规模小

经营规模偏小流通体制不健全、发展壮大难。农药的经营者大多没有足够的资金使自己经营的网店达到一定规模, 一般说来数量上足够, 单规模上不尽如人意。

2.2 经营不稳定

经营队伍不稳定、经营年限短、变更频繁。对于诸多的经营者来说, 没有长远的眼光, 本着赚点小钱的态度, 并不想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 如此经营的态度不端正, 带来的便是不稳定及年限短的特点;往往这些经营者抱着投机取巧的方式进行经营, 经常并更自己的投资方向。

2.3 无序竞争

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货源渠道混乱, 产品质量不容乐观。随着农资市场准入条件放宽后, 在很大程度上使市场的经营者增多, 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些无序的竞争。

2.4 专业性不强

专业性不强、经营品种多而杂, 不利于专业化经营。由于资金投入的少, 经营规模不大, 随之而来的便是经营的不彻底性、专业性不强的特点, 而且有的经营者还将农药经营管理附加上食品方面的经营, 这大大给公共安全带来威胁。

2.5 农药进货渠道混乱

农药进货渠道比较混乱。近年来农药的进货渠道大多以送货上门为主, 即供销商送货上门, 但是这给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 他们将假冒伪劣产品滥竽充数, 随之带来的便是伤害了用户的诚意。

2.6 违法农药屡禁不止

国家禁用、限用农药屡禁不止。当前形势下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已全面禁止销售使用, 此等药品在市场上已经断绝。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如蔬菜、水果、草药等方面还没有断绝此等药品的出现, 这给食用者带来诸多隐患。

2.7 不能科学使用农药

由于农村农民的知识水平不高, 欠缺用技术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根本不思考植保站的预测预报, 而以自己亘古不变的手段和方法来对付病、虫、草害, 往往在病虫害较严重的时候, 重复用药, 大规模用药的事例屡见不鲜, 带来了许多的不良后果, 如增强了病虫害的抗病性、使作物遭受到了大剂量药物的侵害等。

2.8 农药售后服务指导不力

现在的农药出售要本着3条原则来进行:将购买者所购买的农药亲自送货上门, 给购买者一个周到的服务;告诉购买者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农药, 以便购买者适时喷洒该农药;要对购买者的意见进行反馈, 看是否该种农药真正起到了其该有的作用。但是做到这3点的经营者寥寥无几。

2.9 经营行为不规范

现在许多经营者不能把所有的证件一一列出来供人参考, 经营方式不端正, 没有正规的储物室, 将农药凌乱的摆放。

3 管理对策

3.1 加强监管, 加大抽检力度

在重要的季节要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例如发生虫灾害的敏感时期, 要做到把能够给病虫害带来毁灭性的药物进入到用户手中;还要加大药物的抽检力度, 坚决杜绝一切伪劣产品。

3.2 重视岗前培训

没有章法的体制算不上真正的体制, 一定要重视岗位培训工作, 其具体分为以下3点内容: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 要达到所有的经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的目的;专业方面的培训工作, 使经营人员有一个良好的素养, 达到能够给用户一个合理的购物要求;规范经营行为, 使经营人员按照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授药, 必要的时候还要将各种经营制度用笔写在纸上病粘贴到醒目的位置, 达到时刻叫经营人员惊醒。

3.3 加大违法查处力度, 严惩违法行为

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监管力度, 需要全民的配合, 有关人员应该进行不定期抽检, 用户如若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 一旦发现流通到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要进行严厉打击, 使其远离药物市场。

3.4 开展诚信企业建设活动, 增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

3.浅析目前儿童美术研究状况及发展 篇三

如果对儿童美术教育不得法,可能会对儿童美术艺术心理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使用儿童在当前无法理解的知识进行强硬的灌输,对儿童进行强制的练习,当儿童无法接受时,就会产生比较大的排斥心理,使得儿童对儿童美术艺术产生反感的心理,影响儿童对儿童美术艺术的学习。本文就当前儿童美术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对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儿童美术;状况;发展

一、当前儿童美术的研究

(一)儿童艺术是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认知,情感的一种天然产品,智能和生活经验。虽然孩子们的艺术形象,生动,有趣,喜欢成人的特点,但孩子们的艺术都是表征和产品的儿童发展过程后,所以它只能被视为一个“阶段”的结果。在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是小学高年级儿童才有的,这是儿童绘画发展的最高阶段,儿童开始注意到这个角度,阴影,结构和形成一定的审美追求能力,但儿童艺术的现实主义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绘画的“现实主义”,通常出现在小学,这一时期的绘画有两种倾向:一是质量好,训练儿童视觉和现实的技能发展,绘画的写实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其他学科或任务转移了儿童大部分精力,所描绘的图像仍然是初始水平。

(二)儿童美术艺术教育要以人为中心,根据客观实际组织儿童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正所谓因材施教。现代儿童美术艺术教育必须以主体地位和孩子的特点为基础,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从具体而言,儿童美术艺术教育的一个完整的描述是教育为手段,传授儿童美术知识和技能,以及文化艺术传播发展;艺术为媒介,通过儿童美术教学,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但今天的艺术教学,由于部分儿童美术教学目标的艺术老师片面的理解,认为艺术教学应注重儿童个性发展,如精湛的技巧会束缚儿童的认识。片面的认识培养目标,对于那些“无辜”的作品,不论年龄,都给予更多的赞赏,甚至在高等级仍然是在时间的过程中缺乏技能,在这个概念的指导下,儿童会逐渐淡化技术,它着重于类似和获奖的形式。儿童绘画,是印象开始,低年级儿童往往表现出儿童最关心的象征性意象。这意味着儿童创造形象的客观图像不与成人一致。如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来对一个特殊的符号代表房屋进行描述,使得房屋和其他的各种东西都难以再次的展现出来。这个时期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逐渐成熟,在绘画中,二年级儿童开始出现变化,逐渐改变,大胆,幼稚和天真的绘画,更接近现实的、具体的绘画方式。

(三)在儿童美术艺术教育现阶段,往往抓不住这个重要机遇,缺乏技能,将来进入高中会留下缺陷甚至空白,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过度沉迷于儿童的智力水平,不积极引导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错误的,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到一个更高的年龄阶段的过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教育的全面过程,促进儿童感知自然美,生活美,通过技能教学的艺术美感,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操。完整的内涵应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灵感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分别强调某一方面会影响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应大力促进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作灵感的培养,加强对儿童教育的写实技法,不矫枉过正,走我国教育界太片面强调旧方法的技术,而应该使挖掘的训练和艺术灵感、技能之间更加和谐。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儿童的实际水平,观察在画的第一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发展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观察和思考各种复杂的东西。

(四)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以借鉴和吸收为基础,儿童美术艺术的发展同样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复制是不可避免的,所有的儿童在美术艺术创作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对象的选择。孩子们通常会模仿自然,他们还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方法,并通过仿真方法为代表的自然和自己思想和感情作比较。正确理解和复制该教学法的应用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孩子不断变化,在人们不断的赞美中,能让儿童体验新鲜的喜悦,充满力量。变化频繁使用的工具,材料和绘画,会增加儿童的绘画兴趣。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可以实现图像的虚拟现实,艺术不再局限于现实的路径,媒体特别是多媒体开发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在大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儿童绘画的形式,评价标准一直拘泥于现实主义绘画。目前,在绘画层出不穷的表达方法下,显然不能成为现实的唯一标准。对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绘画发展观缺乏普遍性。从文化的假设,没有考虑到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的影响。因此,儿童的主张绘画类比发展的“地图”,反映了不同的目的,并以人画的行为需要,儿童绘画的发展不仅作为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在同一时期的儿童或青少年不同的绘画,往往表现出许多不同的风格。即使在同一阶段的儿童,绘画也不同,反映在绘画的不同目的和人的行为需求。儿童绘画的发展受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影响,即使属于同一文化传统,地域环境也会影响与儿童画的认识。文化因素的发展将决定绘画能力。儿童绘画的发展并不是从幼年开始,停止在后一阶段,成为成人以后将继续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是没有根据的模仿,而是观察图形符号由其他人创建的,在原有基础上的图形,图形语言自我吸收。儿童绘画资源是多方面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电视,漫画,绘画和其他媒体。尤其是大众传媒和同行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结束语

过去太多关注孩子的自发成长阶段理论,忽视了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对儿童来说,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不断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时代的变化。多样化环境对儿童绘画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所以应强调以更多样化的态度接受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中,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以便找到合适的教育鼓励孩子对环境更好的感知。如何进行儿童美术艺术教育的启示从关注个体发展到关注社会文化,在儿童的一个转折点,儿童美术艺术教育应紧跟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在绘画领域的研究中,变化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如何实施适当的儿童美术艺术教育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重点。从文化语境观的艺术教学来看,是一种新的出发点,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技能教學的概念。儿童美术老师,应该拓宽儿童的视野,形成儿童美术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社会文化学习融入儿童美术艺术教育对儿童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孩子学习使用不同的媒体艺术创作和情感的表达,通过不同的媒体学习扩大视觉感知体验,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如何正确识别图像的意义,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此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孩子多元文化,也有助于从文化背景让孩子了解艺术,了解社会。当然,儿童绘画发展理论是基于研究西方文化背景,这与我国的国情不相一致。因此,在借鉴国外新的理论时,应考虑到中国国内儿童绘画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相适应的儿童美术艺术教育。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重大任务[J],少儿儿童美术,2012,(5)

[2]李力加,对吴林“水墨思考”的分析[J],少儿儿童美术,2012(6)

[3]唐志,儿童美术研究的状况及展望[J],儿童美术教育研究,2012,(3)

[4]涂永录,黄金时期儿童美术行为过程的发展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2,(1)

4.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四

现阶段企业都执行哪些会计制度?这些会计制度都是哪年颁布实施的?答:

1、《企业会计准则》(2006)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于2006年2月25日颁布,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2、《小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2号)于2004年4月27日颁布,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3、《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0]25号)于2000年2月29日颁布,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16项具体准则不是在同一年发布的,由财政部分别发布。如《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于1998年6月24日发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于2001年11月9日公布,2002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于2001年1月18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5.社区医院—医患关系目前状况 篇五

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医患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医患矛盾时有发生。

因此,只有严格规范医疗行为,依法处理医患纠纷,才能保障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之本。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有效的医患沟通则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沟通技巧; 医患纠纷

当前阶段,医患关系正处于较为不利的环境,普遍认为医疗纠纷关系与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成正比,有医疗服务的地方就有医患关系。

目前较为不利的医患关系,让部分的临床医生不知所措,社区医院也不例外。

6.浅谈GIS行业目前发展形势 篇六

都说从事GIS的发展前景不可观,其实不仅仅是GIS才人难找工作,公司GIS招聘GIS人才也困难。这与大家对GIS的认识与发展都还没有足够的认知,要更多的了解GIS行业可从行业各大学术会,展览会等去了解,这样的机遇相信能给予广大GIS爱好者以信心。

一览测绘英才时刻为您提供最新相关会展与学术讨论会等行业新闻。今天带您了解中国测绘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综合学术年。

此次代表大会暨综合学术年会已于上月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业界多名知名院士参加了此次年会。

中国测绘学会李理事长指出: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发展势头良好,取得多项突破。数字城市建设、“天地图”网站建设、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作为近年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三大平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连续几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服务值年增长均超过25%,由国家局主导建设的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已具备地理信息创新基地、孵化基地和科技产业化基地的条件和能力。

国内领先的GIS平台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地数码集团也亮相本盛会,展示的MapGIS国土“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深受与会者的关注。

7.目前我国市级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篇七

“新兴媒体”就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无线通讯网络、卫星接收信息等途径, 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接收媒体, 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式。“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对应, 它是以数字压缩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 利用它的大容量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能够跨越地域限制的全球化的新媒

视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气象频道可根据“天气资讯获取目的”调查结果, 提炼预报信息的种类, 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如增加旅游天气、交通出行天气、户外活动天气、体育比赛天气等专项天气服务节目或专栏。

3.2依据受众心理, 合理分配节目时长。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媒介专项研究部2012年上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57.19%的观众认为气象节目时长控制在3-5分钟较为合适, 27.24%观众认为气象节目市场控制在3分钟以内较为合适;而认为气象节时长应超过7分钟的观众则很少 (见图8) 。而这样的受众需求也恰恰是由于气象信息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决定的。气象信息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资讯, 根据信息类型和受众需求的不同, 其信息具有一定的小众性。也就是说, 只有有需求的人才会收看气象预报类节目, 其目的也是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即可, 强调的是“看结果”而非一般新闻资讯的“看过程和结果”。而这一点, 美国气象频道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由于其“本地八分”出现在每小时的08分、18分、28分、38分、48分和58体。“新兴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中心的媒体, 同时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点是伴随着传播速度的越来越快速, 信息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接收终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传播成本逐渐减少;第二点是人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主动参与的热性越来越高涨, 信息的传播已经从传输者为核心领域的时期转换为接收者为核心的时代。

新世纪伊始, 我国迎来了崭新的互

分, 这样就人为将每一段的节目控制在8分钟之内。而在节目内, 每一种预报信息一般也不会超过5分钟, 一般在3分钟左右。另外, 其预报信息和新闻资讯交叉出现, 也可以起到缓解收视疲劳的作用。由此看来, 只有考虑受众心理承受, 合理安排气象节目的时长, 才能提高信息的到达率。

3.3加强本地信息的更新频次。

目前, 本地天气在中国气象频道全天节目中, 仅占据10%, 观众每30分钟才可以收看到一次, 每次3分钟。而美国气象频道的本地节目在全天节目中15%, 观众每10分钟可以收看到一次, 每次1.5分钟左右。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媒介专项研究部2012年上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天气预报内容方面, 观众首要关注“本地天气预报” (69.02%) 、其次为“本地天气实况” (35.2%) , 两者的联网新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网络版晋升为人民网, 新华社网站也变成了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网站也进行了全面的更新调整等。各个地方省市也开始了网络建立, 如湖南的芒果网等。

在此期间, 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发展在2001年也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呈现而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2003年颁布的《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和《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

比例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可见, 本地天气应该是中国气象频道不可缺少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从目前的播出频次来看, 显然不够密集。因此, 可以根据受众收视率时段的区分, 加强某些重点时段, 特别是早、午、晚时段的本地节目;同时, 在实时节目较少的下午时段和夜间时段也可以适当增加本地天气的播出频次。

应该说, 无论是美国气象频道还是中国气象频道, 其共同点都是提供其气象服务的媒体。这一点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 它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的性质体现的更加明确, 同时承担专业信息转化的功能也更加明确。因此, 无论在节目设置, 还是内容编排、表达形式上, 都应该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 将专业信息分解并转化为实用性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 从而提高频道的辨识度和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天气预报系列节目满意度调查报告 (2012年度上半年) .央视市场研究·媒介专项研究部, 2012

(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 北京100081)

时间表》分别确定了电视节目平台、传播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督平台的一系列完整体系和同步数字化的任务。2003年也被广电总局称为“网络发展年”和“广播发展年”。

2005年, 我国开始进入“博客时代”。“程怡举博客”、“小丫跑两会”、“柴静观察”等博客的陆续开通, 使得“博客”这个新产物逐渐称为大众的“新宠”。据统计, 下面这些比较热门的新兴媒体目前都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博客 (blog) , 播客, 微博, 搜索引擎, e-mail, 网站, 网络杂志, 手机报, 移动设备 (手机短信、平板电脑等) , 数字电视, 卫星电视, 网络电视, 无线上网, 网络虚拟社区等等。

“新兴媒体”以它独特的新载体、新形式、新资料源源不断的涌现, 尤其是今年来各种移动设备新媒体的发展日渐成熟, 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与此同时, 每一种“新兴媒体”又都能够同“传统媒体” (如电视广告、动画、新闻) 相互融合, 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推动这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繁荣。

2 我国市级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由于“新兴媒体”如此迅猛的发展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顺应大的潮流和趋势, 我国市级媒体的发展也将随着这个大的浪潮向前发展。根据目前“新兴媒体”发展速度之快, 影响层面之广, 涉及领域之全面, 使得我国很多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相对不完善。我国“新兴媒体”的发展与国际化新兴媒体的发展相比还比较缓慢, 也比较落后, 在“新兴媒体”的发展和探索方面, 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到:我国“新兴媒体”的发展还处在成长阶段, 给我们提供充分的学习和进步空间, 我们就可以从实践经验中, 对政治政策、法律法规不断的进行修正和完善。

2.1“制度优先”保证良好的发展氛围

在新媒体时期, 信息的传播在跨越地理限制的同时, 更是跨越了传统媒体的限制, 跨越了大众年龄差异等等。广大群众一方面拥有了自主发布、选择信息的权利, 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完全暴露在大量的信息中, 特别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 大量的信息一直充斥着他们的成长空间。所以, 必须主动地净化信息环境、规定传播途径, 为新兴媒体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也为大众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

当前看来, 国内首先在政策规范、合理监管方面, 距信心媒体的快速发展有着一定的差距, 这样也就出现了太多的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网络侵权、诈骗等等问题。

在怎样应付数字化信息发展的问题上, 西方国家都是采取制定主动应对的手段, 基本做到"制度优先"。在20世纪90年代, 在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进程中, 欧盟在1997年修改了《电视无国界指令》, 并同年出版了《电信、媒体、信息科技融合以及管制执行中的绿皮书》, 首先提出了规范新兴媒体的三种常规形式;2000年欧盟颁布《电子商务指令》, 主要用于监督管理互联网上的经济活动;为了适应发展要求, 2002年, 欧盟颁布《电子通信网络与服务的统一监管框架》, 根据技术中和的要求, 统一管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其他电子通讯网络, 施行公平公开透明化的网络传播。2007年, 欧盟在考虑到各个国家现行的模式下, 又颁布了《视听媒体服务指令》进行统一管理, 并要求"线性视听媒体服务"和"非线性视听媒体服务"都遵循有关信息提供的基本准则。在互联网信息传播初期, 互联网和移动媒体普遍处于发展阶段, 发展与规则的不相适应, 会影响媒体传播的发展进程, 但目前来看提早做好的规章政策还是有利于新型媒体的发展的。

2.2 资源整理, 多项结合, 规范有序, 快速发展

根据现有的管理机制, 我国现有的政策制度起源于各式的立法观念, 所以, 两个部门对政策法规理解和实施各不相同。随着目前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有必要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 实现新兴媒体的统一监督管理。

新兴媒体在政策规范保障其健康发展之后, 还需要更加有效的资源整理和创新思想来保障它的持久的发展源泉。详细的讲, 政府方面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介入和调整宏观调控, 在保障市场开放性和言论自由度的同时, 不仅要规范媒体行为也要规范缺失监督者的大众参与的公共空间;学术人才尤其是在经济、政治、社会、传播、文化等领域, 要善于引用专业知识, 一方面尽量减少新兴媒体资源配备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通过其敏感性的分析发现新兴媒体有关的领域的问题, 共同维护、共同调节新兴媒体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用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自主研发成果, 为新兴媒体的更快发展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传统媒体积极与新兴媒体相互结合发展;公共大众要学会自我约束, 遵守道德标准, 对自己的言行负好责任。

3 总结

我国市级媒体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新兴媒体的发展形势更显良好, 我们必须把握新兴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 使之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推动器。近期, 国家相关部门将加快启动新兴媒体研发的重大工程, 加大对新兴媒体发展关键技术方面的投入, 加快制定有关新兴媒体发展和管理的重大政策, 以投入、项目、技术、管理四个方面的重大举措, 推动我国新兴媒体的更快更长远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变得更为迅速。以互联网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也逐渐占据了媒体行业的主流舞台, 成为了媒体发展的主要传播手段,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媒体发展现状的研究, 分析出了我国市级媒体在大趋势的引导下未来所必然发生的趋势走向。

关键词: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未来,市级媒体,互联网

参考文献

[1]叶郎.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2]陆晔.WTO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市场重组.现代传播, 2010

[3]张亚勤.全球媒体产业现状、趋势与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宫承波.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

8.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八

关键词:企业职工培训 创新策略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力逐渐由传统的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变成了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显得非常的重要,也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首要问题。纵观现在国内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虽然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培训制度、质量、形式、方式方法等方面还是略显不足,针对性不是很强。只有培训制度、质量、形式、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培训质量、才可以让企业达到稳步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我国职工培训的现状

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企业的壮大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而企业的职工培训教育就是早(造)就高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实现的方法。无论是新老职工还是转职的职工,都需要在技能鉴定之前进行一定的教育培训,培训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通过简单的书本材料和寻找技能材料,通过粗略学习经过一张简单的试卷就可以完成了。对于培训工作结束之后,职工对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掌控情况又是另一码事。在企业看来,至少培训工作是做到了,但是这样的培训工作太注重于形式工作,和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合,并且部分的职工积极性并不高,最终导致企业就不再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通过对职工培训工作的调查发现,企业每年都会在年初的时候制定相应的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工作的实施和落实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就可以随便完成的,需要的是所有部门联合在一起的有效配合。但是很多情况都是上级领导安排好培训计划之后,下级部门的落实并不到位。大部分部门都会认为培训工作只关乎到培训部门,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就影响了培训工作受到一定的被动影响,那么培训的效果更是无法评估。

二、培训模式的创新

1.体验模式的创新。体验模式就是“我们能记住的知识只有20%,听完之后记住的知识有30%,但是通过亲身体验的知识我们可以记住85%。”这是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分析的。从这样的记忆效果来看,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于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体验模式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培训模式中的一个主流模式。所谓的体验模式就是“先行后知”。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和职工的积极参与,获取个人的知识收获,然后在培训教师的引导之下,团队就可以形成了一种共同交流和分享的过程,极大的提升了职工的认识。当前,体验模式教育培训工作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培训效果在众多培训模式中脱颖而出。在国际方面,体验模式教育培训工作被认可的活动有:沙盘模拟、教练法和行为学习法等。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走在世界的前沿。

2.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案例培训就是一种互动性非常强的教育方法,这种模式很好的克服了教育理论中的注重传授和轻视实务的不足,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好的激发出职工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寻找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通过案例的具体分析,可以让职工在讨论和思考的时候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对实际工作进行回味和反省,目的就是达到一种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案例的学习,让职工在表达的时候可以随意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此锻炼点了职工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好的打破了僵硬化的学习态度。职工通过对案例的深度阅读和分析,还有在团体中的探究和讨论,可以寻找出更多的解决方案,满足精益求精的要求。

3.网络模式的创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企业可以完全掌控内部信息数据的优势,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增加培训的手段,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用在教育培训工作中,为企业职工开设一条知识共享的途径。可以建立一个数字图书馆、在线解答平台、在线多媒体教育培训等,鼓励职工踊跃参与到教育培训工作当中。

当然,培训模式的创新一定会引起职工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说,在培训的时候,必须注意企业内部的培训模式不断创新的时候,还需要适当的聘请专业的专家到企业中组织和引导培训工作的进行。这样的话不但开阔了职工的视野,也提高了企业职业培训的质量。

三、总结

实践证明,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生产里的有力保障。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职工培训的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是我们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自身的需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创新培训的模式,不断的更新培训的内容,使得职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玉桐.浅谈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意义[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6):120-130.

[2]林志城.浅谈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西部科技.2011,(26):101-103.

[3]应姿.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10,(14):99-100.

9.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九

我国汽车分销渠道在传统上一向采用总代模式,但是,随着国外品牌的涌入、家用轿车的普及,传统的分销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汽车厂商为加快渠道流通,提高品牌形象,完善售后服务,纷纷进行渠道转型。特别是国外汽车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在带来汽车产品和品牌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效的分销模式。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分销渠道改革总的趋势是扁平化,以加快产品和资金流动、加强对市场和终端的控制。其主要分销渠道有以下五种模式:

(一)直销。由汽车制造商及其下设的各地的销售机构,直接向最终用户销售汽车。

(二)总代理制。渠道模式可表述为制造商→总代理→区域代理→下级代理商→顾客。进口汽车主要采用这种模式。

(三)区域代理制。渠道模式可表述为制造商→区域总代理→下级代理商→顾客。这是汽车渠道最早采用的模式,目前使用这种模式的厂商已较少。

(四)特许经销制。渠道模式可表述为制造商→特许经销商→顾客。区域代理制实施一段时间后,汽车制造商逐渐发现很难对经销商的经销行为进行规范,市场价格体系混乱,1996年后,汽车渠道逐渐向特许经销制转变。

(五)品牌专卖制。渠道模式可表述为制造商→专卖店→最终用户。品牌专卖制是1999年发展起来的渠道模式。主要以三位一体(包括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专卖店和四位一体(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专卖店为表现形式。

特许经销制和品牌专卖制是汽车渠道的主流模式,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经销商的要求不同:特许经销制下,制造商一般只能就经销商的地理位置、销售能力等进行考察,不能对申请特许经销的代理商有过多的软硬件要求,比如店面的大小、装修水平、售后服务方面,而品牌专卖制下,制造商不仅注重专卖店的位置和销售,同时对专卖店的硬件有着严格的规定,有的甚至连装修材料的采购地点都有明确的规定,四位一体的专卖店还特别强调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功能。

(2)管理力度不同:制造商对特许经销商的销售管理和培训方面支持较少,而品牌专卖制下,制造商对专卖店有着严格的管理,在店面管理、销售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都有统一的管理措施。

(3)展示的形象不同:特许经销制下,经销商不能打制造商的品牌形象;而品牌专卖制下,专卖店可以打制造商的牌子,注重展示制造商的形象。(4)经营品牌的数量不同:特许经销商经营汽车的品牌数量不是惟一的,制造商也不能对此进行控制,而品牌专卖店则只能经营单一的汽车品牌。从面对客户的渠道终端来看,汽车销售渠道的表现形式体现为大型的汽车交易市场(如北京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广东汽车交易市场、三鹰汽车城、广州汽车博览中心、华南汽车贸易城、浙江的康桥汽车销售集团等)、汽车制造商设立的品牌专卖店、汽车交易市场外的非汽车厂商直营的专卖店(如授权销售服务中心、特约销售服务店等)、从事汽车单一服务的行业,如汽车维修厂、汽车俱乐部等。

其中我国汽车行业营销渠道存在的不足的地方:

我国在加入WTO以后,汽车行业方面的竞争加剧,原来的营销渠道的不足也被逐渐地暴露了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战略营销的理念与管理。尽管中国汽车业界已经认识到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并把规模经济看成是优先于财务的企业关键目标,但是以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为导向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上,至今还没有形成分析未来市场需求、判断产品定位走势、建立滚动开发设计的汽车需求战略管理与开发体系,这一问题将会导致一部分优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

(二)汽车营销渠道的管控体系不完善。渠道商务政策的完善性、返利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性,都会直接影响渠道的管控能力。目前,汽车厂家都是通过对产品的控制,特别是对产品利润的控制来实现对经销商的管理,厂家处于绝对控制地位。然而,一旦产品滞销,厂商关系就会出现恶化。经销商为了完成厂家的任务指标和获得利润,就降价、窜货、甚至低于进价销售,这不仅乱了厂家的价格体系,还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

(三)汽车营销渠道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普遍存在重营销、轻服务现象,营销渠道服务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备件供应不及时、备件供货率不能满足备件缺货;②对于一些高档车的进口部件,普遍缺货,且供应不及时;③维修技术,对于专营店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经销商迫切需要厂家提供支持,而目前一切厂家的技术支持还不能满足经销商的需要;④商家不仅需要产品的营销广告,也需要增加服务营销广告的投入。

(四)汽车营销渠道忠诚度降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车厂家的销售体系一般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对渠道的控制。以前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都是汽车厂家靠经销商获得高额利润来维持其忠诚度。目前,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延续,国外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销商的利润不断降低,导致经销商对厂家的忠诚度也降低。

最后,我们总结下对我国当前汽车市场分销渠道模式的建议:

(一)坚持品牌专营的主渠道地位。品牌专营,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种渠道模式。尤其是在消费者对汽车服务功能的延伸具有较高需求的时候,品牌专营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制造商在品牌经营上要着重提高软件水平,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二)虽然传统的汽车交易市场与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相去甚远,从某种程度而言已完成其历史使命。但由于其能够降低用户的购买和比较成本,依然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依然会存在,只是内容将有所改变。为了适应今后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及私人购车的需要,汽车交易市场要进行战略调整:引进各大汽车名牌专营店,使专卖店集群成为市场的主体形象;加大招商引资,完善“四位一体”功能;促进经营机制的改变,由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三)对汽车园区进行合理规划。汽车园区的建设大多位于城郊,因此应顺应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加强交通设施的规划,以功能化、规模化、园林化等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经营理念,加强园区周边设施的配套建设,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打消顾虑,增加投资力度,促进汽车园区建设和发展。

(四)汽车连锁经营,采用了世界第三次商业革命的成果-特许连锁经营作为手段,以低成本、低风险迅速发展销售网络。当前应完善连锁服务体系,将保险、维修、零部件供应和汽车救援等建立起全国连锁体系,真正实现汽车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优势效益。

(五)探索开拓电子商务等创新型渠道模式。通过电子商务提供的模块化服务网络系统,在满足顾客需求、降低流通成本、减少交易环节、便利沟通等方面具有

10.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十

一、人力资源在现时中的作用:

这几年来的工作与积累,深知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为前提,从而实现投资者远景目标的一门艺术性的项目。然而,国内一些较大的并逐步进入规范化的企业,其投资愿景及长远规划也无不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课题,然实际真正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企业中,能真正悟其性又愿为其行的为之多哉?这也是导致不少企业人才流失的关键之一。不能有效地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将会导致企业用人机制缺乏强有力的作用。也会由于人力资源缺乏规划而导致人力储备的不足,给发展中的企业带来诸多隐患。同时也造成企业内部一些有抱负、有理想、安居乐业的员工丧失了原有的工作热情。更致命的是整个体制中不能令员工看到企业未来与希望,因此人力资源要解决劳资双方付出与回报的平衡;要培育从业环境的宽松性;要进行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规划;要最大限度解决从业人员的需求问题等等,没有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没有企业发展前景可言。

二、有效与无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计划经济时期,人事管理仅限于人事招聘、薪资结算、档案管理、文件收发等事务性管理工作,早期的人事管理多以行政施压管制手段为主,这种忽略人的自发性因素的时代已经过去;工资均等、论资排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当时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更谈不上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因此它是无效的;随着改革开放浪潮伴随新进管理理念前进的步伐,国内相当民营企业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资源部门不再是古代的吏部,亦不再是现代政府的人事局,而是企业战略伙伴的部门,其涉及的不单纯只是早期人事部门工作,重点在于它随时为满足企业需要进行人员的选拨、开发、评估、培养能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它不但要参与公司战略规划提供具建设性的方案,而且还要更多地通过有效地与上下级沟通达成的共识,共同向目标前进,并且还要适时检讨、修订、规划企业新的战略设想、设计战略方案、推行目标管理以及对企业营运模式作有效的规划和评估。因此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中位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辨证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要使人力资源发挥其正常及有效的作用,一要看: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否具备知识化、专业化实务操作能力、是否具备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是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等条件;二要看:投资决策者对人力资源的认识暨授权情况如何;三要看:企业理念、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如何。人力资源管理不可能如销售部门能够看到销售业绩、市场份额等直观的东西。因此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有时不能在短期内或表观上令投资决策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投资者能正确理解人力资源的作用与管理的意义,这样,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

四、心态决定一切:

假如“一个人在福建或广东他只能把自已当着一头牛,如果心态不改变,即使他去了北京或是上海,他也只能是一头牛”。

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的竟争,企业要生存,必须废除旧观念,提昌新观念,推出新策略,让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真正上养从心态上改变;其次,重要的是企业最高决策管理层要从宏观角度做到实质性的创新,让心态从原始社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即人事管理时年代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今天),所以决策层(高层)应该明白自已扮演的是望远镜的角色,中间层(经营层)则是放大镜,基层(执行层)则是显微镜;站在不同的高度,清楚自已的位置,不要只认为:“心还在、梦就在”,怎样才能让美梦成真?

11.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十一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97-01

我国高等教育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世情、国情的变化开始驶入新的发展时期,出现新的挑战以及机遇。党的18大报告就曾说明,要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它是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具体要求中的一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一定要选择的发展模式。

一、 从增长数量到提升质量

在二次世纪大战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的大学生数量都在每隔十年都会翻一番,见表一。

表1.1950-1997年世界大学生数(万)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

适当的加快数量增长以及扩大发展规模,更快地进入大众化时期在,这都是必要和正确的,因为是为了满足大众提高文化水品以及就业能力的期望,提高综合国力。高等教育增量过快导致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不能同步增长,这就使教育质量下降。可高等教育中的质量是人们他别关注以及关心的问题。所以,在中国的第三个三十年,最少是在二零二零年之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闻绕质量的提升以及保障所开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3大趋势

我们必须要认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现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势,只有这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做强大学的趋势。1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取得非凡的成绩。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扩招以来,多年间我国就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我国大学的大学生超过万人的只有数所,可是现在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他们的学生都超过万人以上,甚至超出5万的都有。由此可见,做大学校是二十一世纪前1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尽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拥有重数量轻质量、千校一面、管理跟不上等多种问題,但都只是支流;其主流还是不错的,它可以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基本上满足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形势下,在前10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奠定良好的的基础,还要做到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努力把高等教育做强。

2.与日俱增的激烈的竞争趋势。无论国外范围内,还是国内、省市、自治区范围内,每个高校对发展前景的愿望都是无限的,可是每种教育资源却是有限的。这就导致每个高校都会使尽全身力气去抢夺各种优质资源。国外大学也涌入中国,和我国争取高层次优秀的人才以及生源。又由于国内外大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快速大发展,导致地方高校压力巨大。竞争的白热化以及重新洗牌,导致别的高校乘势而上,越来越强,可是也有一些高校明显落伍。所以要不断加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力,要让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国际化趋势。许多高校在不断的借鉴世界最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成功经验,引进非常多的拥有国外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到国外进修;也让国内学生有机会走出去,让国外学生走进来,这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得到更加多的优势。现在,中国高校在评价诸多方面上,都会采用国际标准。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需要进一步鼓励以及支持老师和学生走出去,搭建更高更广阔的合作交流平台。

三、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3大发展机遇

1.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为了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绘出蓝图,并指明方向,我国相继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 家 中 长 期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纲 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拿山东省举例,由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两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两大经济区内的高校就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所以要抓住蓝黄战略这一机遇,抢占最高点。

3.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地方高校建设以及发展上的关注。在二零一一这一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教育部以及财政部为了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实施了“二零一一计划”。这是高等学校服务国家科技创新需求及“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都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在这三大机遇下,我们要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当我们抓住了这一机遇,就能飞速发展,甚至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不然就会让机遇溜走,留下历史性遗憾。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存在许多问题,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将长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袁韶莹.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0,(4).

[3]盂昭上.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刍议[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6):88.

作者简介:牛晓太(1971—),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决策支持系统,机器学习。

12.论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与建筑发展 篇十二

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高峰期, 然而面对能源危机, 我国的建筑能耗却居高不下, 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节能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 全国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建筑节能法律、法规逐步落实, 建筑节能设计质量明显提高,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更加严格, 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制度全面推行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 建筑节能质量责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但是, 当前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认真分析, 采取措施, 尽快解决。

2. 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 建筑及住宅产业发展迅速, 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大大改善了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 带来了建筑能耗的迅速递增, 已接近全社会总能耗的1/3, 相比工业能耗的减速, 建筑能耗在不断攀升。据统计,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所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l0%上升到25%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建筑能耗的比例将继续增加。而到2000年底, 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累计仅占全部城乡建筑总面积的0.5%, 绝大部分新建建筑仍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 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 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 才有一些建筑节能有关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陆续出台, 而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只有总的要求和使用的局限范围, 缺少技术细节和可操作的标准, 从而使各地执行不力, 建筑节能仍然进展缓慢。另外, 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节能意识有待提高、建筑节能缺乏全过程的监管等也是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重要问题。

3. 对策

针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除了政府应该“推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 建立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加强建筑节能相关的重点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 努力开发利用适合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技术和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体系以及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加快节能住宅产业化进程, 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制定《建筑能效测评管理办法》”外, 我国建筑界还应认识到建筑节能不能仅停留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阶段, 在建筑物使用, 直至报废拆除阶段均应受到重视。具体可如下发展:

3.1 加强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 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 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设计要有利于施工和维护, 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 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3.2 推广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 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我国以往用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 保温性能既不能满足设计标准, 又破坏土地资源。因此, 国家取消或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 并大力推广节能型墙体材料 (例如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PCB—II型改性混凝土砌块、淤泥烧结多孔砖等) 。近年来, 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 单一材料导热系数太大, 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20倍, 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 因此往往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 (如岩棉板或聚苯板等) 组成复合墙体。复合墙体很好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长处, 既不会使墙体过厚, 又能承重, 保温效果又好, 因此发达国家新建建筑已基本上采用了此种方式。我国若想达到节能50%的要求, 除一部分可采用加厚的加气混凝土单一墙体外, 使用复合墙体将是大势所趋。

3.3 合理节约能源, 降低建筑能耗

在不降低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 提高建筑物日常生活设施的能效比对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能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 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能源消耗方式, 依靠地热 (冷) 源作为热泵装置的热源, 对建筑进行供热或制冷。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已经取得良好效果。水是宝贵的资源, 如果将淘米、洗菜等生活用水集中起来用于冲洗卫生间, 不仅能够增强居民的节约意识, 而且将节约大量水源,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现在节能家电产品受到用户的欢迎, 为一些家电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3.4 积极利用新能源

目前, 人们正在探索把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应用到建筑中来。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主要有四种方式, 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目前太阳能利用最成熟和经济性最好的方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已成为一项新兴而热门的技术。它是实现建筑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太阳能应用领域扩展的需要。把太阳能同建筑结合起来, 把几千年来房屋只是人类居住、遮风挡雨、避寒暑的简单场所发展成具有独立能源、自我循环式的新型建筑, 这也是人类进步和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但是, 目前太阳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率还很少.即使常年日照多的地区大多也只是在屋顶上安装一些太阳能热水器来满足家庭热水的需要, 而利用太阳能源来照明、取暖、制冷就更少。所以, 太阳能应用技术应该作为一项专业技术进入到工程设计的范畴。这样就可以从一开始的设计规划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而进入并跟踪整个设计全过程, 在与相关专业的配合过程中, 完成自己的专业设计, 使太阳能就像其他建筑部件、构件一样, 最终也会成为建筑的一个部件, 真正体现出建筑与太阳能工程的一体化, 使建筑与太阳能的有机结合及能源的节约从建筑的最初设计开始做起。

此外, 在建筑中利用风能、热能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有安装在建筑上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在冬季从地下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等热源中提取热量为建筑供暖, 在夏季向其释放热量为建筑供冷的技术已经很成熟。

3.5 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一出现, 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 缘于绿色建筑体系遵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 赋予建筑物“绿色生命”, 注入科学理念。在使用中, 不但有舒适的活动空间, 高效率地利用能源, 并且做到“零排放, 低消耗”,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最低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不快, 这与缺乏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缺乏健全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有关。如, 绿色建筑补贴不到位或未给予以税收政策优惠。简单地从经济层面上看, 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费用所占比例较大, 而建成后的投资回报率会降低。对开发商而言, 就意味着投资回报缺乏保证。由于绿色建筑的新增效益为建筑物使用者或社会所得, 则会造成开发商、建筑企业有意识地避开承接绿色建筑项目;支持开发绿色建筑的信贷政策缺乏, 若建筑企业、开发商有技术、有创新、想开发绿色建筑, 但由于资金的短缺, 则会被迫放弃参与绿色建筑的开发、修建。

3.6 加大建筑节能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设

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的鼓励建筑节能的文件, 但多为指导性文件, 没有针对性很强的行业规范, 当然这也和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不够成熟有关。很多节能标准仅仅以部门的条例出现, 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由于缺少法律约束和强有力的执行机制, 从可行性上看比较弱, 远远不能满足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有些规章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可操作性较差, 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正在加紧对有关标准规范的制定, 完善相应的检查验收标准。节能技术与传统工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施工技术要求更高, 要求施工人员要尽快提高施工素质, 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的交底, 编制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能够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施工工艺文件。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培训,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 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

3.7 政府积极引导加强节能监控

近年来, 在国家有关建筑节能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推动下, 建筑节能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每年新建房屋建筑节能项目发展极不平衡, 建筑节能改造举步维艰。为此, 要从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两个方面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 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要素的相互作用, 来建立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筑节能市场。

建筑节能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 建设主管部门不但要在政策上为各地提供指导, 更要在技术上为各地提供支撑。首先, 政府应提供必要的启动经费支持建筑节能项目的推广;对高能耗的建筑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包括新建筑不准开工, 已有建筑分段能耗收费 (高出行业标准一定范围后的能耗采用高收费) 等;对节能建筑采取奖励措施, 包括可再生能源使用中的优惠政策、转移高峰用电的优惠政策, 节能建筑星级标准 (对能耗少的节能建筑发放星级标识) 等。设立建筑节能监察办公室, 对新建建筑和已有建筑进行能耗评估, 对于高能耗建筑不予审批或限期整改。其次是建立住宅建筑能耗标准星级制度, 积极推动供热收费体制改革试点, 用市场方式催生更多的节能住宅建筑。根据对住宅建筑能耗的评估结果, 用能耗星级标准将建筑节能的效果直观地告诉住宅消费者, 引导大众消费节能的住宅建筑, 从而推动节能住宅建筑的市场化运作。建立不同类型商业建筑能耗标准星级制度, 积极推广各种节能技术, 降低商业建筑的能耗。

4. 结语

13.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十三

摘 要:从测绘技术的基本概念着手,分析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目前状况,并论述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为工程建设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字化;工程建设;测绘技术;应用

测绘技术主要借助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相结合,对地面接线与特征点进行测量,并通过数据或者是图形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测绘技术为许多领域都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在工程建设中,有着有着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测绘将地面周围环境、位置信息、高程等三维图像、地形图以及信息数据在互动终端上输出,进而为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与规划人员提供参考。

一、测绘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趋势

1.可视化。在现代的工程建设中,可视化技术与GIS技术有效结合,使得数据与图像更加高效与直观,进而为工程基础设施的设计、规划、决策以及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能有效提升准确性与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在工程测绘领域中应用三维GIS可视化技术,能推动工程测绘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同行业中已经开始采用智能机器人进行危险系数高与高精度的作业,所以将无人机与机器人等引入到现代的测绘工程中,能推动测绘技术智能化发展,不仅能避开人工测量所导致的误差,确保测绘的精准度,而且能使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得到有效降低。

3.自动化。随着遥感技术以及GPS全球定位技术等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定会推动工程测绘的发展,GPS定位技术能对制约区域的各个角落进行全天候监测,能够实现对制约区的高密度定位,同时能满足动态图与静态图的传输以及获取需求,通过烟感技术能遥控操作卫星,进而完成对某区域的监控任务与测量任务。

二、测绘技术在工程建设的应用

(一)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即摄影测量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的综合,利用模拟识别、影像匹配、影像数字处理、计算机技术等不同策略和理论,将所摄对象提取,并且通过数字化策略将物理信息与几何信息表现出来的一门技术。其中图像信息采集过程同传统测量摄影技术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利用摄影技术对地面影响进行采集,并且在室内将地形三维模型重建,能在模型上测绘。两者之间的区别为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采集、处理以及存储,直至产品形式均采取数字化策略,所以具有较好的便携性、精度高,数据的处理、存储以及采集大量较大。

(二)数字化绘图技术

传统的手工绘图策略,工作量比较大,在进行绘图以前,需要做好大比例尺地形图与工程图测绘工作,外业工作量比较大,作业条件比较辛苦,程序复杂,容易发生错误;在业内数据的处理量比较大,并且都采取手工绘图策略,所以成图所需时间长。随着工程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可以利用数字化绘图代替传统绘图,数字化绘图主要包含电子平板与外业一体化两种方式,其中较为常用模式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化绘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不同比例尺需求都能满足。如果对于地形图有着不同比例的需要,传统绘图方式需要进行多次的绘制与测量,但是数字化绘图方式可以按照工程对于比例尺的具体要求完成缩放,这样能使绘图时间大大缩短,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2.工作效率比较高。在外业中,由于分工明确,工作人员都能各司其职,所以便于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为后期的成图奠定基础。

3.精度较高。在外业数据采集中,所使用的仪器通常为全站仪,能对地物点三维坐标数据进行自动采集与存储,人工记录、读数以及观测等工作环节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人工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大大提升绘图精度,同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二)原图数字化处理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对原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后才能建立对应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但是在实际工作时可以利用测绘仪器,比如,可以使用数字化仪器对原图进行数字化处理。目前,数据输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扫描矢量化输入技术。也就是应用扫描仪对图像进行扫描,并且利用矢量跟踪技术对地物空间位置加以确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矢量化软件与扫描仪均在不断进步与升级。在矢量化输入过程中,MAPCAD软件具有采集图像清晰、容易转换与编辑等优点,在矢量化输入中是较为常用的数字化处理软件。在工作中,跟踪扫描一般为人工完成,所以人是对地图精密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了能获得高精度与高质量的地形图,使其符合我国数字化测土规范的`相关要求,就需要加强作业人员整体素质,包含基本操作技巧、工作态度以及道德品质等。

2.手扶跟踪数字化输入技术。主要是通过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明确多边形边界、 线地物以及点地物坐标,或者是对矢量数据进行直接截取,也可以使用跟踪数字化仪对纸质地形图中的线、点等信息进行跟踪,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图形的信息做进一步数字化处理。在目前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策略为手扶跟踪数字化输入技术,但是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劳动强度比较大,并且在输入速度方面比较慢,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自动跟踪数字化仪替代传统手动操作,输入速度明显提高。

3.GPS输入技术。主要是通过GPS技术对地面的相关地物信息进行采集,并对地物三维空间坐标加以明确,数据无需转换就可以直接在数据库中输入,进而对图形进行数字化的转换。GPS输入技术采用了GPS卫星完成数据的采集与观测工作,所以对于数据能够实现实时跟踪,高效,自动化程度高。

三、结论

14.目前企业发展状况 篇十四

评估师人数:28000多 机构数:不到3000家

收入状况

立法:积极推进,上届全国人大就开始组织立法调研,开了多次的协调会,正在紧锣密鼓地

进行。

准则建设:由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积极推动,准则制定步伐加快,现已初步形成准则体系框架,现在制定出18部准则,准则分四个层次,分别是: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指南、指

导意见。学科建设

组织建设: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

考试:每年一次,考五张卷,可滚动3年

办所条件:合伙所有五个评估师,有限责任公司需八名评估师,有办公处所,充值金额,有章程、协议、相应的工作制度,经书面申请即可批准设立。

社会地位: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有评估师的身影。

影响力不断提高,在财政部门、国资委、法院、司法部门聘为专家。职称;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都有,可评聘到正高。

收入 复合型人才 知识产权 企业价值评估

咨询 鉴证

(三)发展目标

推动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要立足于进一步增强评估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评估行业社会公信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做大”是指评估机构在业务收入、人员数量等方面达到较大规模;“做强”是指评估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优”是指评估机构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和执业水平。

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培育出3到5家年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评估师人数达到200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旗舰型”评估机构;30家左右年收入超过3千万元,评估师人数达到50人,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胜任国内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100家左右年收入超过500万元,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地区竞争力的评估机构。

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造就具有行业先进文化理念、引领评估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擅于培养评估人才、广受社会尊重的“评估大师”10名;培养职业道德过硬、评估理论水平较高、技术功底扎实、享有较高诚信声誉的“评估名师”100名;打造一支忠于评估事业、恪守职业道德、胜任评估专业的优秀评估师队伍。

三、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方式和要求

(一)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做优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评估机构要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平等自愿原则,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做优的方式。鼓励评估机构实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跨区域发展。在兼并联合重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股权变化、人员安排、业务衔接、档案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要切实整合执业资源、执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实现优势互补。

(二)坚持评估技术创新,积极拓宽评估业务领域

评估机构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建立研发部门,积极开展新评估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大型评估机构研发费用应当不少于年业务收入的3%;要建立信息数据库,积

极参与行业课题研究。

评估机构要关注市场需求,研究政策动态,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一是实现服务对象多元化,要从单纯为国有企业服务延伸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具有一定财产的个人服务;二是实现评估业务多元化,要从传统的法定评估业务扩展到企业价值、知识产权等其他评估业务和相关的咨询业务;三是实现服务地域多元化,要从区域化服务拓展到跨地区服务,并抓住机遇走出国门从事国际评估业务。

(三)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执业质量控制

评估机构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股东及合伙人进退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内部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不断改善和改进机构内部治理。

评估机构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规范执业标准、规范内部培训体系、规范业务承揽方式、规范质量控制,规范执业流程。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按规定建立执业风险保障制度,防范财务风险,健全会计核算体系,严格报备业务收入。

评估机构要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建立首席评估师制度。首席评估师为评估机构当然的权益合伙人或股东,统一负责评估报告审核及内部质量控制。

(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注重机构文化建设

评估机构要重视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为做大做强做优奠定人才基础。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按照评估机构工资总额2.5%的比例从业务成本中提取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培养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和国际化需要的各类人才。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人才考核评价

机制。

评估机构要始终注重文化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坚持诚信执业的理念,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形成有利于评估机构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注重诚信建设、具有专业精神、重视社会责任的和谐评估机构。

四、完善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政策措施

(一)改革评估市场准入制度

适时修订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规范评估机构的组织形式,允许评估机构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等组织形式。规范评估机构名称,打破多种专业资格对评估机构名称的限制。规范评估机构出资人条件,扩大出资人范围。改革分支机构管理,完善分支机构运行方式,选择有条件的评估机构按照母子公司体制实行集团化试点。明确评估机构法律责任,实行评估机构动态管理,完善评估机构退出机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评估行业的发展。对评估协会组织的评估师境外培训、高等院校建立评估学科基地等给予必要的支持。评估机构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开拓海外评估市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评估业务按有关规定可申请财政资金支持。要争取在国际交流、人才落

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拓展评估服务领域。鼓励有规模、有实力、有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机构更多地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金融资产管理、以企业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知识产权评估、税基评估、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政府采购评价等新兴市场提供专业服务,更多地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境外机构来华投资提供专业服务,着力推动上市公司资产和权益价值的动态评估。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鼓励政府部门购买评估专业服务。

(三)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要切实打破制约评估机构发展的行政壁垒、行业限制和地方保护,加强与发展改革、审计、工商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金融监管、国有资产监管、证券监管等有关部门、机构的沟通协调,有效治理行政干预、商业贿赂、变相实行二次准入等行为。规范评估项目的招投标管理。深化评估收费制度的改革,加强对评估收费的监督检查,为评估执业创造公

平竞争的环境。

(四)加大行业服务力度

行业协会要继续以“服务于会员”为宗旨,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新兴市场的研究,加快基础数据和信息化建设,完善行业人才队伍培养的制度体系,完善会员奖励、表彰机制,加强新型评估成果的推广和行业管理与建设的宣传。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国际间评估组织的会员互认,引进国外相关评估资质,培养选拔一批能够从事国际业务的高端人才,为评估机构走向国际创造条件。要充分利用同各监管方、委托方、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平台,及时反映评估行业诉求,有效解决评估机构共同的执业难题。

五、改进和加强评估机构的监管

(一)规范行政许可,完善行政监管

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严格审批评估机构的设立和变更,加强评估机构后续监管,防止出现“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建立健全财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完善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和评估机构报备制度,严肃惩处违规行为,及时撤回不符合设立条件的评估机构的行政许可,对严重违规的评估机构依法吊销资格,对涉嫌违法的评估机构和个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自律管理

健全各级协会自律管理职能,实行团体会员分层管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直接承担证券业评估机构的自律管理,地方协会重点对服务于当地经济的中小评估机构和分支机构进行自

律管理。

行业协会要进一步提升自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完善评估准则体系,完善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完善重大项目报备制度,完善评估师注册制度和会员管理制度。要健全会员诚信档案制度,建立会员诚信公示制度和诚信档案动态发布制度。要开展评估机构综合评价,加强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指引。要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师违规执业、低价竞标问责制,加大自律惩

戒力度。

(三)加强行业党建,提供政治保障

行业协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评估行业党建工作。加大评估机构党组织建设力度,具备条件的评估机构都要建立党组织。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创新评估机构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将党建与评估机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

六、推动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组织领导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要加强协调,积极落实,具体推动,确保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取得实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及地方协会要充分认识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推动本地区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促进评估行业科学发展。

一、认清形势,应对挑战,推动评估行业科学发展

去年以来,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政策措施,同时又提出“六个更加注重”,这给资产评估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行业都应当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挖掘自身优势,推动评估行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评估行业的机遇,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和国家对评估等中介行业高度重视

专业性中介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资产评估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发现资产价值、规范交易秩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进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扶持资产评估等中介行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规范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领导多次对评估行业和评估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监管,加快评估立法。国家出台的许多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都有关于资产评估的规定。目前,全国人大又将《评估法》列入立法计划,并深入讨论多次,评估行业未来的发展有望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所有这些都必然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财政部对资产评估工作也很重视,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资产评估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前不久,谢旭人部长在有关讲话中明确提出,会计、资产评估等都是财政工作的延伸,清楚地阐述了资产评估等在财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财政工作的实践中,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会计工作、国有金融资产管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都越来越多地对资产评估

提出需求,这也是行业发展可喜的一面。

(二)经济发展和改革为评估行业带来广阔的空间

过去30年间,我国经济通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成为国际资本关注的巨大市场。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决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增加财政投入,大范围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大幅度完善社保体系,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从目前情况来看,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从未来看,推动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政府有效监管的市场体系等依然存在,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格局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经济规模将不断扩大,经济改革将不断深化。四万亿投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业板的推出、中小企业上市、产权交易、全球化的战略重组都可以成为资产评估行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都将为资产评估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不断创造新的资产评估需求,使资产评估从更多的方面服务于社会。一是资产评估服务对象日趋多元化,从单纯的为国有企业服务发展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政府部门和具有一定财产的个人服务;二是评估对象多元化,包括动产、不动产、企业价值、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都需要进行评估;三是评估机构业务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法定评估业务,还衍生出相关的其他评估业务和咨询服务;四是大型评估机构服务地域出现跨地区及国际化趋势。所以,对评估行业的未来,大家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充分的信心,并在这个基础上去规划、谋求未来的发展。

(三)评估行业自身取得的成绩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资产评估行业以服务于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而诞生并成长壮大,2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专业服务行业。这个行业之所以重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离不开资产评估,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确定价值的需求,可以说,缺少资产评估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二是评估成为许多经济及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成为企业经济活动、政府重大项目决策的重要技术依据,如企业改制、上市重组、金融改革、绩效评价等重大改革项目,都有评估机构参与;三是评估成为协调各方利益、保障改革顺利、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力量,比如涉诉评估是法官办理案件,裁定各方利益和责任的重要依据;四是在社会政治活动中,评估师代表新的社会阶层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目前,评估行业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近200人,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反映评估行业的诉求,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五是在防治腐败中具有重要作用。评估行业从产生开始,就担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任,随着资产评估介入经济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防治腐败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加突出,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监督者,还为纪检监察机关防治腐败提供专业服务。这些方面表明:资产评估行业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现实作用和较多的潜在优势,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充分挖掘与发挥。

20年来,在服务经济、服务改革、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评估行业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为资产评估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资产评估人员和机构队伍;建立了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制定了比较系统有效的评估行业管理制度和比较完整的评估准则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评估理论成果和管理实践经验,行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凝聚力不断增加,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已成为世界资产评估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中评协及其理事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为评估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资产评估行业未来发展面临许多有利的条件,但是,也应当看到,影响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今年上半年,中纪委在会计、评估中介行业开展了“加强行业自律和执业监管”调研活动,中评协和财政部机关党委开展了行业党建调研,中评协组织了评估准则实施情况调研,各地方协会、证券业机构都参加了这些调研,调研中大家反映的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评估行业仍然缺乏专门的法律,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评估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些问题尚未在法律层面予以规范。二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评估行业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分别管理,并缺乏有效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机构做大做强。三是压价竞争、迎合委托方需求高估或低估、同行互相诋毁等现象依然存在,行业的公信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四是部分评估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评估机构内部治理和自我约束有待加强,这些因素影响评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管理、专业理论研究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有的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有的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有的是行业自身的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评估行业再上台阶、再上水平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下大力气,着力加以解决。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资产评估介入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影响将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包括政府、市场、公众在内的社会各方面都将对资产评估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这是评估行

业必须长期面对的严峻挑战。

由于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规范管理。评估行业作为专业服务行业,既是新兴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力量。但从20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评估行业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而且在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力度不断加大的关键时期,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规范发展,以适应政府监管部门在准入条件、执业质量、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对评估机构提出的要求。

由于客户对评估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执业质量。过去,评估机构开展业务,主要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对特定的资产进行价值量的评估,客户更多的是关注一纸评估文件,作为批准相关经济行为的依据,而对评估的质量重视不够。随着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以及企业自主评估意愿的增强,评估成为企业内在的有效需求。评估行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更加关注评估的执业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为客户决策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依据。

由于评估业务的不断发展变化,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评估业务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目前,企业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评估、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等新兴业务正在蓬勃兴起。与此同时,评估准则进一步完善,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也在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对行业监管、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理论和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评估行业不断适应评估业务的发展变

化,更加注重自身建设,提升综合能力。

由于社会公众的关注度提高,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执业公平与公正。执业公平与公正是评估行业的生命线,既是政府监管部门对评估行业的要求,也是利益攸关方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公众的产权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社会各方面对资产评估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特别是涉及资本市场的评估,涉及法律诉讼的评估及其他涉及个人财产的评估等,更加为社会公众所关注。评估行业必须通过自身的执业活动,为社会各方提供更加公平、公正、优质的专业服务,切实发挥资产评估在维护财产权益方面的保障作用。

由于评估自身的要求,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是评估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20年来,评估行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正在由初创阶段朝着上规模、上水平的阶段迈进。行业监管逐步加强,评估机构逐步壮大,评估行为逐步规范。但从评估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规范执业行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评估行业如何创新体制机制,评估机构如何做大做强做优,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执业水平和风险防范水平,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提升行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让评估师享有职业尊严,让评估行业深受社会尊重,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评估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评估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产评估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搭建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理论和方法标准体系,有了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发展思路,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务实求真,落实已有发展目标,明确新阶段的行业发展的方向,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目标是:通过10至20年的努力,把资产评估行业建设成为一个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业,培育一批与我国企业和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评估机构,培养一批知名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形成具有评估专业特色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优质专业服务,成为市场经济中具有影响

力和竞争力的专业服务行业。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把评估行业办成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行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评估行业的国际地位也逐步上升,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如果我们以国际评估业,特别是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评估业为参照系,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要经历三个时期,即跟行时期、并行时期和领行时期。过去20 年是我们主要通过学习和引进国际评估业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评估行业,这是跟行时期。我们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国外100年的发展道路。未来20年,将是我国评估业与国际评估业并行时期。我国评估业将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资产评估体系,在理论研究水平、行业队伍整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将有望达到国际同行水平,在某些方面,我国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的经验,而在有些方面,我国将居于国际的领先地位;再过20 年后,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务方面,我国评估行业都有望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在引领世界评估业的发展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要扶持一批与企业一起成长壮大的资产评估机构。中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企业,三十年前中国没有世界500强企业,2009年在世界500强中,中国有43家企业榜上有名,比上年增加9家,像中国石化、工商银行等企业名次大大提高。我国目前有近3000家评估机构,其中年收入亿元以上的只有2家。评估机构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评估机构也要相应成长,与中国企业一起成长。中国企业到海外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的评估机构要加快发展步伐,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服务。中国加入WTO后,评估行业还没有完全开放,国外评估机构还不能直接到中国从事评估业务,但评估行业开放是时间问题,我们要争取用五年、十年时间培养出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中国评估行业要有这个雄心壮志。要培养一批知名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评估行业是智力型专业服务行业,人才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的资源。目前,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行业及在相关领域内知名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要进一步提升行业的专业水平和公信力,扩大行业的影响力,增强在国内经济活动以及在国际评估事务中的话语权,还需要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中国评估机构走向海外,更需要一批既精通评估业务,又通晓国际惯例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要建立具有评估专业特色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行业文化是指该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资产评估作为智力型专业服务行业,也有自身独特的行业文化。一个行业的文化对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建设、政策取向都有深刻影响,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行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要通过总结、提炼、归纳、培育,形成符合行业特色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为实现行业的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为使评估行业成为市场经济中具有影响力

和竞争力的专业服务行业奠定基础。

三、明确要求,扎实推进评估行业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协会的自律管理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的领导作用

资产评估协会作为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组织,担当反映行业诉求,凝聚行业力量,引领和服务行业发展的重任,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资产评估协会应进一步完善自律管理体制和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形势要求。一是以促进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为中心,谋划行业发展蓝图。今年是中评协三届理事会任期的最后一年,中评协要针对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资产评估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规划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行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提出推动行业科学发展的方法步骤和实施措施,指导未来五年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要全面研究行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总体方案,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既符合大机构做大做强做优又符合小机构做精做专做优的方案,推动行业科学发展。

二是以强化协会自律管理功能为基点,积极筹备召开中评协四代会。明年,中评协将召开四代会,这对中评协和资产评估行业都非常重要,要予以高度重视。各级财政部门和评估协会要按照中央关于行业协会改革的精神,抓紧研究和完善自律管理体制和机制,发挥好协会的沟通、协调、服务、管理功能。按照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政府监督的思路,进一步发挥理事会的领导和决策作用,发挥各专门、专业委员会的积极作用,使协会沟通政府和会员的桥梁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服务会员和市场的平台搭得更实,管理和引导会员规范执业的核心理念树立更牢。三是重视和加强地方资产评估协会建设,构筑好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的框架。地方资产评估协会是资产评估行业的地方组织,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指导和支持地方协会的行业自律管理工作,要在职能、人、财、物等方面为地方协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资产评估人才队伍建设,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奠定基础

人才队伍建设是行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保持和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升评估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水

平和业务创新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目前,资产评估行业的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今后,还要进一步增强实力,特别是要加强高端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创造条件,通过完善考试制度、评估师以及会员管理的制度,让品德过硬、业务熟练、具有创新能力、忠于评估事业的优秀评估师脱颖而出。要根据人才培养规划,注重发挥好中评协、地方协会、评估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是把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贯穿于整个自律管理工作的始终,营造诚信执业的氛围。职业道德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对资产评估行业来讲职业道德更加重要,是立业之本,在任何情况下,资产评估行业都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要进一步细化职业道德准则,完善约束机制。继续加强评估职业道德的理念、案例的宣传和培训,并将职业道德培训贯穿、渗透到整个业务培训之中,提升评估师职业道德意识和执业水平。中评协应成立专门负责执业人员道德评价的专门委员会,对监管者、市场主体对于行业执业人员提出的质疑进行回应和调查,切实落实道德准则规定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褒奖和惩戒。三是进一步强化职业素养和后续教育,营造评估师全面发展的环境。评估师一定要养成伴随职业生涯的终身学习习惯。资产评估协会要引导评估师准确看待自己的职业,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职业看作商人,我们是有专业的专门职业者,我们职业是崇高的。要进一步充实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强化基础,拓展视野,更新知识,修养内涵,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达到能力的提升和心灵的升华的统一。

(三)以资产评估行业建设为中心,继续着力推动解决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加强资产评估行业建设,是行业自律管理永恒的主题,中评协一直积极采取措施,有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有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继续深

入研究,大力推动解决。

一是继续做好评估立法工作,尽快确立评估行业的法律地位。资产评估行业协会是政府和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反映会员诉求,规范会员行为,维护会员权益和公众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估行业的立法工作是当前行业协会的主要任务之一,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发挥好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积极研究和反映行业意见,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做好评估立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推动评估立法工作进程。二是要引导评估机构加强内部治理,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资产评估行业的微观主体是评估机构,它们是评估行业活力的源泉。评估机构从行业发展之初的挂靠体制,经过脱钩改制成为独立承担责任的法律主体,又经过兼营转为专营的改革,其自主发展的专业化地位进一步确立。要针对企业发展的需求,继续研究评估机构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提出引导评估机构做大做强、促进中小评估机构共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提升行业整体服

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是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和执业监管,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行业自律和执业监管是行业的长期任务和主题,市场经济存在多久,评估业务就需要存在多久,评估业务存在多久,行业自律和执业监管就需要坚持多久。各级财政部门要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评估行业党组织建设,要指导和支持行业自律,为强化行业监管创造良好的环境。对评估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各级财政部门、各级协会、广大评估机构和评估师,都要按照中央的精神,从自身做起,进一步加强约束和监管,强化道德规范和行业文化建设,使资产评估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发挥资产评估行业在维护社会公正、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是继续探索新的评估业务增长点,完善资产评估市场体系。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要素市场的变化,当前的资产评估市场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评协要和地方协会、广大会员一起,紧紧围绕资本市场及其他要素市场,以及政府管理的需求,继续把拓展评估领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关注法定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企业咨询等非法定业务,在着力巩固已有的业务领域的同时,探索资产评估新的业务增长点。要着眼于未来,研究经济走出危机后新的评估市场趋势,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注重开辟高端业务、前沿业务和潜在业务领域,努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资产评估的市场体系。

五是继续加强评估行业专业基础建设,夯实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基础。随着评估实践的深入,资产评估行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加强专业基础建设,为评估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要继续跟踪国内外评估理论热点问题、前沿问题,这是资产评估实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应当进一步加强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组织行业专家进行重大课题攻关,解决评估行业长期未解决但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筑牢行业发展的理论根基。继续完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建设,指导和规范会员执业行为,增进委托方和报告使用者、监管部门对准则的理解和认可,推进准则的有效实施。中评协要在抓好自身业务的同时,关注和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从专业角度向政府和社会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同时

上一篇:学校秋季开学工作汇报下一篇:西游记课前三分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