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2024-12-1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精选8篇)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篇一

新课改条件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积极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和创新,努力构建符合小学生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和逐步深入,如何用新的课改理念来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成为了课改实验的核心问题,这次的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又是一次严峻性的考验,教师必须孜孜不倦地探索,创造性地实践。

一、沟通师生的心灵

充分尊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沟通师生心灵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前提。坚持用“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这一理念信条指导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提升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微笑中生活,在微笑中学习,在微笑中合作探究。这样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严厉的老师,而是笑容可掬的朋友,合作学习的伙伴,使学生在微笑中得到了自尊,找到了自信,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友谊。

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给教师提提建议,说说心里话,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一个个难题。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中间,心贴心地交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交流对话的合作伙伴,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学生的发言,走进学生的心灵,敢于让学生给自己提出不同意见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如“老师,你今天读得真动情。”“老师,你的字真好!”“老师,你这个地方讲得不明白。”“老师,这个问题我有不同意见”。学生对老师的这些“评头论足”,真正拉近了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体现了师生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融洽关系,培养了学生敢于大胆直言的品质和有勇气面对学习的挑战精神,增强了足够的情绪安全感和愉悦自豪感。

平日里,老师用一声友好的问候,一句表扬的话,一朵小红花,一个赞赏的目光,一张简短的鼓励便条,简单的动作,摸摸头,拍拍肩,握握手等方法,增强师生间的亲情、友情,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起学生自信、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节学生的一句句祝福的话语,让你感到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无怨无悔。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就没有创造人才的呈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背景下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如学习《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怎样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同学选择了“当小小朗诵家”,通过有感情地读体味人物的内心变化,有的同学选择了“当小小表演家”,通过入情入境的表演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的同学选择了“小小讨论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理解课本内容。正是重视了学习性培养,学生潜在的才能和智慧被激活。“向老师挑战”,给教材“挑刺”,“让我去吧”,“我能行!”许多个性化的语言和思想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地结合自身爱好特点,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用不同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自己给自己设计特色作业。学生的创造空间有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自己本身的潜力也就发挥出来了。如学生自己设计的课内特色作业“生活中的乐趣”,“生活中的科学”,“智慧大舞台”等。学生给自己设计的课外特色作业更是丰富多彩“学习乐园”,“小课题研究”,“我的创造”等。这些富有个性的特色作业是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去精心设计的,这里闪烁着孩子的创造和智慧的火花。

三、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中选择并确定课题,到实践中调查取证走访相关人员,收集信息等,注重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身边科学,感受自我成功。自从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后,学生自豪地说:“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磨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我们在自主选题、自主研究、自主管理中获得了一种新的学习经验,了解了社会,体验了童趣,完美了人生。”

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改革实战中,要以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为实验突破口,教师应“放下手中的教鞭,面带微笑”与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活教材,学活教材,激活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活跃起来。如学习古诗时可以给古诗配画,配乐诵读,仿写研读古诗,表演古诗等不同的方式。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了表现自我的途径。再如学完《万能胶水发明记》后,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也设想发明一些东西。如教室的玻璃经常被风刮破,能不能制造一种刮不破的弹性玻璃呢?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会不断的长高,再用以前的课桌对身体不利,能不能设计一种自动增高的桌椅,让自己用得更加舒心呢?教师里学生较多,环境卫生很难搞好,能不能设计一种能自动吸灰尘的地板,让我们能健康地学习呢教师对这些想法要充分加以鼓励,教育学生从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把自己的愿望实现,真正体味一下当科学家的滋味。这不仅用活教材,而且学活了教材,真正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学习。

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篇二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切新鲜有趣的事物都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醒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仅有着不同的面孔,同时我们还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思想和逻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激发出来。

在学习《长城》这篇课文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长城是什么样的,将自己头脑中的长城描述出来。在学生讨论与交流完毕后,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长城的照片,学生看到蜿蜒盘旋、连绵不断的长城不禁目瞪口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使学生对长城充满了好奇感,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知识,于是我便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霎时就变得热烈而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学过了这篇课文后,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远远得不到满足,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课下作业,让学生再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等资料,以便下次课上再进行交流。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学习“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时,我就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热烈辩论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也使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更加透彻。不同教学方式的巧妙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在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下,课堂教学要注重“以生为本”。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主动探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来学习。首先,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故事复述下来,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然后,我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呢?根据课文的内容,与同学讨论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通过品读课文的重点语句,逐渐理解了课文的主旨,提高了分析能力;最后,我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并将其写出来,以期深化课文主旨。

学生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思考与探究,对语文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并能够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自主分析的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我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通过学生生动形象的表演,陶罐的谦逊、铁罐的傲慢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也十分轻松活跃。

在学习了张籍的《秋思》后,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我便让学生在课下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准备在下节语文课上进行知识竞赛。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找到了很多相关诗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提高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课文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探寻答案。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应用语文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与乐趣,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花影.浅议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4).

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好奇心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喜爱的情绪,它以人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就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全力以赴的去做事。杜威也曾说,“兴趣是生长中能的信号和象征”可见,学生的兴趣对他的学习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最应该做的。

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情景中学习

环境可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最好的支持,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还是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播放故事,但是孩子听故事效果最好的就是老师亲自讲故事,再讲故事时一定要创设为讲故事服务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听故事达到入情入境,学生能很快的进入角色,学生们总是专心致志地听,特别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最能吸引他们。在讲故事时适时出示字词,边讲边重复字词,当你讲小人书中的故事时,你会发现学生很想认识书上的字,这种学习就达到了主动学习的目的。学生听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些字。在语文中的字词的学习,让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愉快的情景中自然习得,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对这种事物产生兴趣,没有好奇心就没有了兴趣,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心代表喜爱接触新事物,当一个人对新事物接触的越多,他就会越想知道更多;想知道更多,正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在上《要下雨了》一课时,我带了一个自制的教具,是用泥巴做的兔子,表面上涂了颜色,学生们说这个兔子好漂亮,在下课时,我不小心把水杯弄翻了,水打倒在桌子上,小兔子的腿被弄湿了,有几个学生围了过来,有些帮我擦桌子,有一个学生对兔子特别感兴趣,他用手去挖被水弄湿了的部分,我装着没看见的样子,后来兔子的的腿被弄断了,其他的学生说“老师,他把兔子腿弄断了!”一般的想法可能会责备他,但我没有这样做,我走过去问他,你发现了什么?他不好意思的说:“这个是泥巴”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的语言表达条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我已经听懂了他的发现,他对兔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很好奇,在这个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了用手去弄的兴趣,最后发现了兔子是用泥巴做的。作为老师一定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不要把每一次孩子的“破坏”都定位为“坏习惯”,在学校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解决问题。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息息相关。老师应该和学生作朋友,建立融洽的生关系,注重语言表达,多表扬,少批评,更不要无理批评。俗话说“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善言易化敌为友,恶语易干戈相向。说明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非常重要,千万不要用语言去伤害他们,教育家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学校就有这种情况,有一个老师对学生极其严格,没有多少人情味,当你走进这个教师,学生的反应不是很好,没有生机;而另一位老师和学生之间相处的很好,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学生表现的很热情,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里面,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顺其自然的进行。如果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紧张,激发兴趣就成了无源之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不活跃,仅在传授知识,学生进行被动学习。对传统方法一定要进行改革,小学生阅历有限,体验性的经历比较缺乏。教师必须要采用最先进的方式比如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品味体验的快乐,由于多媒体动感性强的内容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当时的情境再现出来,营造出一种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课程改革提出要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老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即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性,把学习活动交给他们,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他们道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篇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自主学习形式多样,但都体现了做课堂的小主人。如在语文课上自学生字词,敢于提出问题等等方面,这也是我们教师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在方法上,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习惯于没有启发性的“满堂灌”,习惯于沿用语文教学的老方法。诚然,老方法有时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随着时代和孩子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自主学习形式多样,但都体现了做课堂的小主人。如在语文课上自学生字词,敢于提出问题等等方面,这也是我们教师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在方法上,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习惯于没有启发性的“满堂灌”,习惯于沿用语文教学的老方法。诚然,老方法有时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随着时代和孩子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否则落伍就要被淘汰的,因而,有必要分析当今社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寻找一条适时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

一、预习阶段: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自己解决生字词的障碍,主要形式可以是自己查字典,也可以小组合作查生字,资源共享。读课文,一起探讨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解答,不能答出的及时记下课堂讨论。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主要方法是可以运用后期展示中,激励学

生的原动力。即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的劳动给予重视和鼓励。对其自学成果给予肯定,激发他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形式可以是个人的汇报比赛,可以是小组内合作的汇报与比赛。

二、识字阶段:生字词不但要记住读音,更要记住字形和字义,并且能组词、造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去记住读音。用最快捷、准确的方法记住音、形、义是小组探讨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字音读准方法,字形记忆技巧,扩词的美好。方法是学习的捷径,也要注重实效性,也就是说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可以是短时记忆的考核,如当堂考核,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记忆方法的运用的效果,又可以巩固部分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便课下的运用。也可以第二课时的考核,看看学生课下运用的方法效果如何。

三、教学阶段:这是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哈佛大学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

首先,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会问,问的既精又巧。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时机,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形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评价阶段: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只有恰当和有效的激励评价对学生才是有调动作用的,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认为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教师的包容与鼓励会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篇五

内容摘要: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抓好问题的尝试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求知欲,使学生更生动、活动、主动地学习,成为自主学习创新的学生。

关键词:激发兴趣、授之以渔、激励自主、“学困生”、学习评价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正如著名哲学家黄可剑先生所言:“自主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地去学习总比被动地去学效果来得更好。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农村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就我工作十多年来得出的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识字兴趣,使学生爱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愿意识字”,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必要条件。

1、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教师富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贯穿于识字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尽量避免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单纯的识字活动,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读书和识字紧密结合起来。如我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然后指名读,师生听后进行评价并订正字音。这些活动可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在语言环境中轻轻松松地认识了生字。然后,抽出词语,再抽出生字,进行形式多样地

反复练读,以加强识字的效果。这样,把读书和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识字效率。

3、把识字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低年级学生富于想象,他们喜欢阅读一些浅近的儿歌、童话故事。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利用自习课开展读书活动,欢迎学生把喜欢的课外读物带到课堂上自由阅读,鼓励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解决,或问老师、问同学。实践证明,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识字和阅读兴趣越来越浓,课外也能主动识字、主动阅读,识字量不断增加,从而不仅完成了课内规定的识字量,而且向课外延伸,从而做到了“下保底而上不封顶”。

二、授之以渔,注重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主要是自己学习,而自己学就应有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乐于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教师可先教读,学生仿读,注意纠正学生字音、停顿及朗读情感、语气,做到字正腔圆,轻重缓急得当。如遇生字词则引导学生应用工具书查阅字音、字义、词义,引导学生在逐字、逐句朗读中边读边思考,读懂课文,让学生养成边朗读边思考习惯。当学生掌握一定朗读方法后,教师由教读变为引读,着力于引导,设置一定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自己朗读与阅读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习在关键、重点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在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与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条件。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从而乐于去学,自主去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而且思维敏捷性也有一定局限,他们的感知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应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章可循”。直至最后让学生放手一“学”。

三、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四、抓好“学困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中之重

“学困生”的教育本是现代农村教育教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以,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差的一部分。因此,要培养小学生整体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抓好“学困生”这块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的教学问题。自己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注重情感教育,不放弃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多表扬与鼓励,只要他们接受老师,那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育。对他们展开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并且在本班发动“爱心帮扶对象”小组,让全班孩子也一起来关注、帮助他们,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五、客观新颖的学习评价是激发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俗话说:“小学生地心灵好比露珠,晶莹而透明。”在天真活泼的小学生眼里,老师的一句好的评语可能激励他们一生。可见评价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许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一句激励的语言都可能鼓励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新课程理念下地评语强调形势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尤其是针对我们农村的孩子相对知识面窄,不能更多地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因此,老师既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及时评价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训练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有效地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创新学习,扩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方面自己在带上四年级这班学生时无意中发现杨文龙同学在体育中奔跑积极、情绪高涨,但在自己的数学课中内涵、性格内向,通过自己对该同学的了解,在今年五年级时我主动要求该同学进入体育队,在训练中鼓励评价他,进而潜移默化在自己的数学课中鼓励评价,现在的他在数学课中表现积极,乐于回答问题。

在一个自己觉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从小事做起。自己在教学中给学生也说过:“自己如果要真正长大,必须要学会自立,自己来思考,自己来做事”。例如:我叫本班的张涛同学去拿自己的练习册布置作业,这位同学知道自己没拿,却还跑到教室再回来给我说:“他没拿”这样的同学永远长不大。而可以这样做:知道自己没拿到教室可以借其他同学的,或可以告诉老师诚实的回答:“我有其他办法。”然后再回教室借来。

六、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放”得彻底,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区分好“乱”与“气氛活跃”的关系。

有的老师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搞乱,影响课堂纪律。我认为只要学生围绕“学”而乱就不要怕,教师导之有法,这种由激烈的讨论辩驳引发的“乱”只会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他们无暇开小差。当然,对学习纪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确告诉学生——下课你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动,上课必须学习。

2、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

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

3、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6.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篇六

者竜乡峨毛完小 喻红兰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舒畅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索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这一理念得到实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自主精神。

一、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1、要转变教师角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共同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尊重与赞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意见不一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扬他们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微不足道的成绩和进步。

2、学生角色的转变。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宰,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变为自主的、开放的主人地位。通过师生对学生主体性的彻底认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去 1

尝试、学习和探索,去谋求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对自己的主体角色有了高度的认同感,才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展示自主、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学生学习中,等、靠和无所谓的现象才能得到根本转变。当然,学生角色的转变首先是以教师角色转变为前提的,没有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便没有机会和可能。

二、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

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思考、讨论。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六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四、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此外,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资料: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http://blog.tom.com/xpj2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7.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篇七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 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成天像做苦工一样学习, 可想而知, 是不会有什么好的学习效果的。但是, 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 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培养。那么, 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

古人云:“亲其师, 则信其道, 隐起学, 则疾其师。”要让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不隐其学, 关键之处就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发展,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说, 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喜欢某位教师, 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该教师所教授的科目, 遇到问题, 会积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 从而攻克学习中的一道道难关。反之, 如果学生不喜欢, 甚至讨厌某位教师, 就会从心理上对该教师所教授的课产生厌烦, 想办法逃避, 学习成绩很快就会下降的。

二、创设多种有利的教学情境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注意创设多种有利的教学情境, 从多方面做起,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要做好“导演”。

在新课标下, 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侧重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领路人。教师教学工作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教学条件,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例如, 在教学《翠鸟》一课时, 针对文章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 教师可提问题:“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可能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 而对于一些较深层次表达该意思的句子不一定能理解, 比如,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 水波还在荡漾”等句子。教师可以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学生马上会感到翠鸟活了、飞了, 动作轻快、敏捷。在此情况之下, 如果教师再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得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就会茅塞顿开, 进一步深刻理解句子的含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就可以好好品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2. 关注个体差异, 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学生, 不要只是偏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 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平等对待, 一视同仁, 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 在教学时, 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用期待、信任的目光看待他们;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 要引导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在学生回答错误时, 不要不加理睬, 更不要挖苦、讽刺, 而是用理解和鼓励的眼神, 用循循善诱的语言耐心引导, 一直到学生回答正确, 再给予学生表扬。这样,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增强学习的信心, 而且也可以让其他学生看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 从而更加喜欢教师, 喜欢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让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进步。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注意创造条件, 营造严谨活泼的良好课堂氛围。教师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 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在课堂上创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理解的良好气氛,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是他们最值得亲近的人。比如, 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续半个小时左右, 超过半个小时, 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如果教师继续进行教学, 教学效率会很低下。此时, 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改进教学方法。我通常的做法就是停止教学, 让学生全体站起, 一起来模仿一个动作, 齐诵一句口号, 分组背诵一首诗等。有时会遇到个别不认真学习的学生, 我会边讲课边走到他身边, 轻轻拍拍他的肩膀, 学生马上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而认真学习。这样做, 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又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可谓是一举两得。虽然是不动声色的动作, 却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 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可以集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于一体, 可以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直观性, 最能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学习兴趣浓厚, 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学习到大量的知识。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欣赏和鼓励, 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就要尊重并有效利用这个规律。我们班上有位女生, 平时经常不能够认真做完练习册上的题目, 而只是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有一次, 她正在专心地造句, 我就轻轻地走过去, 抽走了她的练习册。我发现她惶恐不安。看到练习册上大面积的空白, 我并没责备她。当我看到她造的句子“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我就夸赞道:“非常好, 很有想象力!”随后我问她:“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这位女生受到夸奖之后, 立刻兴奋起来, 胆子也大多了, “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 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在以后的日子里, 这位女生的句子经常被我当作讲造句题的范本。我的欣赏和鼓励让这位女生体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也带给了那位女生无尽的动力。后来, 她学习非常努力, 很快成为我们班的尖子生。我深深地认识到, 多次的说教不如一次表扬, 多次表扬不如一次成功。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带给他们的乐趣, 他们就会奋勇向前, 无坚不摧, 取得好成绩。

8.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论文 篇八

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要创设出集趣味性、知识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教学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意愿浅谈一二。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很快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相联系,创设出学生熟悉、富有趣味性与生活性的教学情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将学习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内在行为,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教师只有经常性地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掌握与控制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状况,应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模式,精心设计,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获取与形成过程。所以说,课堂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语文素养。

三、启迪学生思维与想象,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定位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愿望,为学生提供主动思维的机会与积极探索的空间,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既学到知识,又能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

四、以表扬为主,适度批评,保护学生学习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肯定学生的能力并适度赞扬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秘诀之一。一味地批评会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久而久之会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衡量的尺子,把握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切忌将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以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主动进取精神。

上一篇:乡党委书记履职报告与乡党委书记述职报告下一篇:给朋友的中秋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