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2024-09-27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共19篇)(共19篇)

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一

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省教师培训中心:

根据省教师培训中心工作计划,现就落实分配我市的农村小学骨干教师(语文、数学)培训项目制订如下计划。

一、组织管理

1.我处负责对该项目实施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2.委托XX市广陵区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该项目。

二、培训时间

考虑到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我们计划将这两个项目的培训时间分别划分为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安排在五月份进行,第二时段安排在暑期进行。

具体日程安排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三、培训地点

XX大学附属小学多功能大教室。

四、培训对象

全市农村小学骨干教师语文、数学学科各80人。

五、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有效课堂教学”和“行动研究”。基本思路是:通过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名师课后说课和学员与名师现场对话,分不同课型来讨论、加深理解和研究如何构建有效课堂;通过专家讲座,进一步明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拓宽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路径,改进课堂组织教学的方法,提升教学设计的水平;通过专家讲座,引领学员掌握“行动研究”的内涵、程序、方式和方法。

具体培训内容安排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六、培训经费

1.培训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学员的伙食费、住宿费、资料费、场地费、专家讲课费、招待费、差旅费和结业考试考务费用以及管理费,绝不挪作他用。

2.所需费用一律造表列支,由我处统一管理,存据备查。

七、结业考试

按照省厅“有训必考”的要求,培训结束前,将举行结业考试。结业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命题将突出开放性和实践性。阅卷采用密封装订、流水阅卷的方式进行。结业考试成绩将被转换成相应的教师继续教育课时,作为奖励,合并记入培训总课时数。

以上方案当否,请审批为盼。

附件一:XX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日程安排表

附件二:XX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日程安排表

XX市教育局师范师资处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日

2.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 做好培养培训规划, 优化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 “国培计划”是《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 也是第一个落实出台的项目。为做好“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培养一批“种子”教师, 同时也为探索生物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 我们在相关的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进行培训方案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依据“国培计划”要求和学科特点, 确定研修目标

“国培计划”的目标要体现“骨干、引领、示范”的作用和培养“种子教师”的宗旨。研修目标在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中具有纲领性功能和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说, 教育目标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 具有主观性的根本特点, 它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3]。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 我们在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以《纲要》精神为依据, 确立了以新课标为学科基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 突出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立足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 引导、激励、帮助培训对象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 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与拓展能力, 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使其在当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理念和培训教师中发挥带头作用, 真正起到“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总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总目标以便能够顺利实施, 我们将其细化为如下七个目标:第一, 通过课程研修, 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扩大知识面, 更新知识结构, 了解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第二, 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能够正确使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 并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理清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思路。第三, 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校本研修中, 并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第四, 通过正规化的教育科研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 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质量。第五, 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的学习, 能够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生物课程改革及教学的最新动态, 认识差距, 主动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第六, 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线索的任务驱动式、互动交流式、经验共享式研修, 使受训教师积极参与到研修活动中。在研修中开发并形成一部分优质课程案例资源和优质教研课题案例资源。第七, 通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验和科研方面的培训, 使学员具备相当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 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能在当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骨干教师需求, 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 课程设置应当注重于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拓展实验技能和促进专业发展等方面;同时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 培训中要培养一批“种子”教师, 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素质。因此, 我们将研修课程分为六个模块, 这六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体, 相互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

1.注重更新知识, 强化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

“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完善高中生物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结构, 让学员了解生物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这样有利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促进中学生物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 “种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 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还要学习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课程, 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 切实加强对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努力提高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同时这也符合“国培计划”的“引领示范”的宗旨, 对促进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

3.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 进行创新性教育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学与创新教育”模块以受训教师为本, 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以受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 以教学案例为线索, 以受训教师的发展为目标,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教育教学的问题。

4.深入钻研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与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模块旨在引导受训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科研, 指导、引领受训教师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5.强化技能训练, 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的科学, 实验在中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块内容, 操作实践也是《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中学生物学实验技能与实验设计培训”模块的目的在于促进生物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学会因地制宜优化教材实验并设计新颖的课外实验, 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6.开展教学实践, 完善考察与交流机制

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必然有着不同的地方, 互相观摩、考察、学习和交流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深层次了解, 对提高本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生物教学实践、考察与交流”模块将以受训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需求、困惑为出发点, 视学员为资源, 让学员在亲身感受的基础上掌握“参与式”、“探究式”、“自主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 使其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三、创新研修方式, 完善培训机制, 建立“示范培训”规范

培训过程的研修方式和培训机制是培训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它直接关系着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建立良好的研修方式与完善的培训机制是保证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环境的研修方式可以给学员多方位的体验和感受, 在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中逐渐获得进步和发展。

1.创新多元研修方式, 改革培训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培训形式本身也是培训内容。高中生物课程倡导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使培训方式更具有示范性、互动性、实践性, 可以专题讲授为主, 辅以参与式和开放式为基础的合作讨论和交流互动环节, 融合学习科研网站载体和交流平台, 制定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实行培训途径的“全方位开放”, 包括教师队伍的开放、实验平台的开放、学习科研交流平台的开放, 以利于学员的学习实践, 也便于其开阔视野, 增进了解, 促进成长。

2.完善培训机制, 保证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

良好的培训机制是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这一内涵包含培训过程中的学习组织、生活保障、实验操作、参观考察活动等。对此, 我们从相关层面进行制度建设。

(1) 学员的意识形态:

清楚而明确的认知可以使一个人的活动变得有序而合理。学员对培训活动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对此, 在培训开始之前我们对参加的学员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辅导,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本次培训活动, 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计划的制订:

一方面, 师资队伍是关系培训活动效果的直接因素, 生物教育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是培训活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他们通晓高深理论、了解中学教学现状, 可以为整个培训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要成立专门的培训组织机构领导, 确定班级的管理人员和规章制度, 对学员的生活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 制定出有关的奖惩措施和条例。

(3) 基于“导师制”的“合作研究共同体”的建构和实施

所谓“导师制”, 指的是一种教育制度, 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目前, “导师制”在许多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更为普遍, 效果也非常良好[4][5]。“合作研究共同体”是适应教育改革趋势的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主张就是将不同群体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实践表明, 这一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

在培训中, 学员之间很可能有着一些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的研究方向, 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 实施“导师制”和“合作研究共同体”将会极大地促进教师的成长。通过导师指点、同伴交流, 真诚坦露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尝试和教学困惑, 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重构和扩展, 达到大学教师、学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目的, 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有效提高培训的效果。

四、培训效果评估的评估与分析

效果评价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培训效果则是考查培训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关于效果评价与估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柯克帕特里克所提出的四级评估模型 (4R模型) , 包括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效果层, 此外还有CIPP与CIRO模型以及Stufflebeam提出的评估思想和方法等。

“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调查表明:学员对培训普遍感到满意, 认为通过培训达到了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实验技能、专业发展的目的, 在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7]。本次“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为今后其他的培训活动提供了一些经验与借鉴, 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具有很好的示范性。

五、思考与展望

教师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专门的培训, 更需要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长期的实践和锻炼, 而教师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进步, 不断成长和发展。

综合而言, 本次的“国培计划”给我们提供了教师培训的新的思想、宗旨和机遇, 对于进行教师培训工作有着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教师培训工作中, 我们应该以“国培计划”为新的起点, 进一步深化培训工作, 改进研修课程、发展新思维新思路、努力构建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 不断总结经验, 优化培训方案, 为教师培训工作和今后“国培计划”的继续实施发挥积极的作用, 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摘要:“国培计划”是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专项培训活动。针对“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对培训方案的设计进行探索。通过项目的实施, 达到了帮助学员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与拓展实验技能的目的, 同时起到了示范培训模式的作用, 对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均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关键词:“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小娅.在“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国家级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9, (12) :3.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10.7.29)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高闰青.“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体系的构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8 (3) :69.

[4]吴洪亮, 孙小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探析[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9 (4) :66-69.

[5]王小萍, 黄春.专业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8 (1) :42-43.

[6]张海珠, 等.合作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J].教育科学论坛, 2010, (11) :62.

3.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培养 篇三

骨干教师特色示范校教育教学理念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在教师队伍当中起着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名师兴校”——这是现今基层教育的主力军。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作脊梁,造就了一支具有高尚师德,良好教育理念、有科研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是迅速提高学校教育教研水平的迫切的需要。

作为教研人员,如何抓好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队伍,是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大家良好的分享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现如今,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法显得十分落伍,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分享给同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者领先的地位,我认为这是狭隘的教育思想,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缺失的是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课例、优秀的教学反思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存在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身上。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慢慢的靠实践去摸索,这样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只会影响高效的课堂。创建美术教师工作qq群,把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空间中,使有需要的教师随时可以查阅、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弱势教师的进步的步伐。

2.定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以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使理论变的实用。定期选择一些美术教育理论书籍,采用辅导与自学的方式,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美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向,百花齐放,开放课堂。

3.深入一线进行跟踪指导,真诚与教师交流、答疑解困。为全面培养骨干力量,开展“订单式”服务。对有需要的教师随时进行最真诚的“教学服务”。如有些美术教师在作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我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深入一线学校,亲自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如何对美术作业分类装订、批改、成绩单等工作与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力求高效管理、科学减轻教师的心理及工作负担,是工作变为一种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模式。从而减轻了学校与教师的双重负担,使教师们更科学的从作业整理中发现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高效课堂。

4.注重美术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及美术素养。

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是成为名师的关键。在培训中,一定要注意开拓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眼界、注意第一手的艺术教育的信息及方向,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进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到吉林省博物院、艺术学院等地方参观名人、名家画展,开拓美术教师的思维,形成创新型教师。请优秀的书法、国画教师进行软笔、硬笔及国画教学的培训,培养教师们动笔的习惯。

经常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技能、特色技能及创造技能的评比,开展能手、新秀展示课、名师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区域共享,培养骨干力量的业务素质。把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引入我区,通过现场培养教师的实战能力,给教师们一个强烈的练兵的讯号,注重自我的成长,在其中发现骨干力量。

5.搭建教师们展示的平台,为教师们创设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长春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师画展、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课例选拔赛、长春市教学设计大赛等,《美在课堂》《美在设计》等系列丛书的作品、论文、案例等投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去美术教师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市级、区级骨干教师,为我们区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6.发现、培养、推荐艺术特色示范校,抓典型、注重经典的艺术学校的推广。如我区西三小学是一个小型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却有一个良好的美术国画教学课堂。

20几年来,在学校几任校长的带领下,坚持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国画课,长期坚持下来,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学生的人文内涵及气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到学校的课堂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教师对国画的校本教材进行整理、装订、对学生作业进行了选拔等工作,对这位默默无闻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在全区做了推广,很多教师都感到了国画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我先后几次请省、市级领导对这所学校进行考察,举办了几次大型的经验交流活动及省市级现场会,西三小学成为了“吉林省百所艺术示范校”,他的校本课程也成为了我区的经典。

7.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力量,创设科研环境,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成长。

进行跨区交流,协作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南关区与二道区两大学区共同合作的吉林省十二五课题“长春市《美术学科资源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整合研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提升我区骨干教师美术教师的教育科学的研究水平。为骨干教师确立研究课题的方向,安排实验计划,监督实验过程,考核评估实验结果,组织课题的评选。如重点展示11所参加子课题研究学校的汇报材料,材料包括:子课题活动开展材料、对比数据材料、校本教材、汇报表、课程课例、学生作业等。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案例40多篇、我区4名教师还获得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项目获奖证书一等奖。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带动了基层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现在很多学校改变了对艺术教育并不重的观念,主动参与、申请参加到科研队伍当中来。

4.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四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精神,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理念超前的教师队伍,使我市市级骨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达到更高层次,真正成为一名学者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在我市基础教育中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幅射作用,市教师进修学校决定举办我市第二批市级骨干教师研修班。

二、培训对象

已获得长沙市第二批认定的市级初中、小学骨干教师。

三、培训安排

(一)集中培训与研修

时间:2012年3月21日—3月25日

培训学员于3月21日上午9:30报到

地点:市教师进修学校

研修课程:以专题讲座与论坛、汇报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骨干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与自我修炼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科研与骨干教师成长实用策略

3.校本研训与骨干教师的作用

4.高效课堂展示:全班学员分小学、初中科目各挑选两人上汇报课

5.专题论坛:校本研训与骨干教师的自我成长 6.建设教育强市或者习惯养成教育(局长、书记)

(二)岗位实践与研修

时间:2012年3月26日——2011年5月26日 地点:参培骨干教师所在学校

内容:根据在集中学习的新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新方法,每人确定一个教学改革研究的主题进行校本研修。通过引领、自修、反思、研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改革新途径,提高我市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落实示范带动和对口支援任务,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

(三)岗位实践跟踪指导

时间:2012年3月26日——2011年5月26日 地点:参培骨干教师所在学校

内容:根据每人选取的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主题,组成8—10个小组,定期进行教学改革的交流研讨。每个小组将指定一名专家全过程跟踪和指导。

(四)总结交流与结业 时间: 2012年5月27日 地点:市教师进修学校 内容:

1、每人交一份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总结或论文。

2、交《浏阳市市级骨干教师校本研修考核表》。

3、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研修、实践的情况与经验。

4、经考核合格者,由市教师进修学校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四、集中培训时间安排

五、具体事项

1、报名办法:请各乡镇(街道)初级中学于2012年3月10日前将不能参加培训的市级骨干教师名单分小学、初中报市教师进修学校(指因病和骨干教师相对集中在一校的特殊情况)联系人:梁小玲,电话:616649。

2、培训费用:免培训费、食宿费。

3、凡参加培训的市级骨干教师,每人准备好一堂汇报课。培训期间抽上四堂。

二○一二年元月十八日

经费预算:

1、集中培训阶段费用: 教师授课金:约10000元 参培教师住宿费用:约4000元 工作人员费用:2000元 客座教师食宿费:约3000元 其他开支:1000元

2、岗位实践跟踪指导阶段费用: 专家指导费:8000元 论文评审费:1000元

专家下校车辆安排及食宿费:3200元

3、结业阶段费用:

论文(案例)集编排结集费用:2000元 评优费用:2000元 其他开支:1000元

5.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方案 篇五

宋有章

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是我乡小学有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根据省级骨干教师考核要求,我有幸成为青年骨干教师指导老师,与青年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尽量使培养对象在一年内发展成为符合学校要求的合格的骨干教师。

一、指导思想

根据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镇沅县名校长、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办法的通知(镇教〔2010〕58号)文件精神,加强和规范全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县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特制此方案。

二、成立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小组: 组长:周灿森(振太乡中心小学校长)副组长:李文雄(振太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师尚文(振太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成员:宋有章(省级骨干教师)李其贤(振太乡小学语文教研员)

三、培养对象:石丙泽、铁坤、廖然兴、廖新昕。

四、培养具体措施:

1、由振太乡中心小学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本项工作。并以乡教研室数学学科为核心,集中数学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数学专业团队。

2、针对培养对象的实际,按需要针对设置培训内容:(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2)、提升教学技能,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新的教学方法;(3)、掌握小学数学常见的课型与教学模式;(4)、掌握基本的教科研方法,提升研究能力;(5)、试题的命制与讲评;

3、选定培养对象由宋有章老师进行日常跟踪培训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指导培训对象完成培训任务,努力达成培训目标,并在指导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成长,体现自己教学生命价值。

4、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更新培训对象的教育理念,同时,面对日常教育实践,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改进作用,不空谈理论、务求实际。

5、在开展以课例研讨为核心的常规教研活动的同时,注重科研引领,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农村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6、培养双方共同开展课例研讨、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探讨问题,改善教学,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享共进。

7、培养对象不仅重视培训知识更新、能力发展,也关注培训对象的师德提升,把师德修养培训放在教师素质提高的首位。

8、培养方法采用“一课两讲”成为课例研究的主要形式。“一课两讲”由结对教师双方,以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独立设计一节课,分别在两个班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学进行比较,能促使执教教师之间以及执教教师与听课者之间相互换位思考,开阔思维,交流和互通教学信息,彼此学习和借鉴教学经验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9、完善“培养——提高——重用”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内驱力”。

10、积极给予培养经费的支持,争取行政多给予创造条件外出学习。培养对象优秀学员首先给予省、市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培养骨干教师保障条件的创设,保证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1、积极创造骨干教师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培训对象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提供专业支持的过程。

12、培养对象要写出个人成长计划。制定事实求实地专业发展计划,增强对个人专业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找准优势,明确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五、完善骨干教师个人成长档案(1)一份成长工作计划(三年);(2)每学学期一份优秀教案;

(3)每学学期收集最得意的学生作业,加上自己最满意最有激励性的评语;(4)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一篇;(5)一份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或讲座材料;(6)每学期期一堂公开课课堂实录及说课材料;(7)每学期最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介绍;(10)一份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11)制作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光盘)(12)制定一个教学工作目标评价表;

(13)其他能展示自己专业发展的论文及获奖证书材料。

六、重点研究一个专题

努力争取省级立项课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七、骨干教师的成长考核要求:(100%)

(1)、具有很强的教育学生的能力,时刻注意研究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德育工作方面有显著效果和丰富经验,有典型事迹。(20%)(2)、在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中达优秀级水平。(10%)

(3)、积极配合培养团队承担省、市级以上课题的教学科研任务,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展教学实验研究。(10%)

(4)、组织和指导本校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为相关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辅导、培养本校教师成长。(10%)

(5)、承担乡级以上示范课、公开课教学。(10%)

6.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六

为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吉林省教育厅《2009—2013年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农安县中小学教师教育“十二五”规划》和《农安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骨干教师培、用一体化机制,提升骨干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意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2011,我县继续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具体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以骨干教师实际需求和专业化发展为主线,以校本研修为主渠道,通过培训,使其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此带动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培训对象

全县各中小学(含幼儿、职业技术学校)县级以上(含县级)骨干教师。

三、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岗位研习+成果交流”的方式。1.集中培训

11月中下旬,召开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启动大会。会上聘请有关领导、教育专家、教授围绕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教师综合发展等内容对入班学员进行专题辅导,参培骨干教师确定自己的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以自身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与自身承担的小课题进行整合。教研员要为骨干教师选择研修主题提供咨询服务。2.岗位研习

2011年11月—2012年3月,骨干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反思、归纳、研究、总结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学习、研究和实践。

具体要求:

(1)制定骨干教师个人高级研修计划。

(2)根据个人确定的研修主题,采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深入实验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

(3)骨干教师建立个人教研博客,每月至少发表两篇教育教学日志。

(4)参培骨干教师以学科研修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农安县各学科教研博客进行网上研修与交流。

(5)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开展师徒结对“531”工程(即:省级骨干带徒5名,市级骨干带徒3名,县级骨干带徒1名),师徒结对效果好;每学年书写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0字。

(6)撰写骨干研修札记,每位骨干教师每学年不少于8篇。(7)依据《长春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在骨干教师范围内开展微型课开发活动。要求每位骨干结合教学实践及岗位研习活动开发设计一节微型培训课程,9月29日前将微型培训课程打印稿2份、电子稿及教学片断、培训讲座录像光盘上报到教师教育办公室。教研室将以此作为骨干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优秀培训课程汇编成集,作为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优质资源上传到教研网站,供教师学习分享,同时优中选优上报到市教研室参加“长春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评选活动。

3.成果交流 骨干教师要结合自身研修内容及研究过程,撰写一份研修报告,并于2012年3月30日前将纸质文稿、电子文稿上报给相关学科教研员。教研室针对上报材料分学科进行认真筛选,综合评定。最后,中小学各评选出论坛金星奖10名、银星奖20名、优胜奖30名。

为了彰显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成果,实现优势资源专业引领,2012年4月份,组织召开“农安县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教育教学论坛活动”现场会。会上,20名论坛金星奖获得者作现场发言。

四、培训管理

1.进修学校教师教育办公室及各教研室负责培训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包括培训方案和考核办法的制定、证书发放等。

2.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将骨干教师培训纳入到学校教师岗位研修的整体规划中,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为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和组织保障。

7.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七

本文通过对参加贵州省中西部国培计划项目的200名贵州省毕节地区骨干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总结了影响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因素, 主要如下:

1. 高端学科培训

农村教师通过职后的培训、培养能迅速提升和拓展专业素养。其中省级以上的教师培训项目特别是国家培训项目, 是普通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方式。在调查统计中, 31%左右的农村教师把影响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归功于专业培训;40%左右的教师认为参与学术机构的年会和教学研讨会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2. 学术科研活动

学科学术年会, 如每年的贵州省数学学术年会、地理学术年会、语文教学年会等也带动和影响了很大一批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术年会中的专家讲座、小组讨论、合作研讨、案例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 有利于培养骨干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课题意识, 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研究成果。

3. 基础教育课题研究

农村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题研究, 是有效促进自己专业发展、提高自已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课题研究中的查阅资料、协同解决问题、科学研究方法等均有利于农村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

二、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 为骨干教师搭建平台, 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为现有特级教师搭建专业引领的平台, 成立名师工作室, 充分发挥现有特级教师的影响力, 带动骨干教师成长。只有充分发挥现有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建立骨干教师管理、培训、考评和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 才能带动更多的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注重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研修

由于农村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外界专家指导和专业培训的机会很少, 要大面积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是解决之道。校本教研指针对本校教师在教学和个人专业发展方面出现的具体进行教学研究、研讨的一系列活动, 包括校本教研活动、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教学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它立足农村学校实际, 针对本校教师教学实际, 对一线农村教师帮助作用最大, 影响最具体。

3. 政策支持、高端教师培训倾农村

参加高端培训是农村教师获得理论提升、更新理念、丰富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但现实情况是农村教师很少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培训机会, 而地方培训又由于资源困乏而质量不高。为促进农村教师的发展, 省级以上高端教师培训要更多地倾斜农村教师, 加大对农村年轻教师的培养, 是使更多的农村年轻教师有机会参加高质量的教师培训。

4. 完善教师考评和激励机制

当前的教师考核和评价制度还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和不规范的地方,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要调动年轻教师发展的积极性, 必须结合农村教学实际和学科教学特点实际, 不能一刀切。例如像不参加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师的考评和管理是否应单独进行。在目前的考评制度下, 只有教主干学科 (升学考试的科目, 即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 的教师得到认可, 很多教音乐、美术、小学英语、体育、地理等所谓边缘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上很难得到认可。

5. 拓展学术交流平台

参与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为特级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最能全面提高教师水平的就是精心准备优质课、公开课。与常态课相比, 公开课、优质课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 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 得到更多的锤炼, 达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农村学校也要重视多给教师搭建平台, 以校为本, 地区联合, 校级合作, 如开展校级优质课评比、校际间公开课交流、校际教研、课题研究等多种活动, 让年轻教师多历练、多学习, 快速成长。

6.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管理重教学

要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使教师从繁琐、低效的事物中解脱出来, 教师职业必须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职业。如果教师整日被低效的事务所困, 教师因此感觉身心疲惫, 感受不到教学的快乐, 进而丧失教学的兴趣, 产生职业倦怠, 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某种程度上, 拥有了多少自由, 就拥有了多少创造的可能性, 故学校及上级相关部门应把时间还给教师, 还教师以必要的自由, 减少或取消教师不必要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劳动, 使教师从日常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投入到学习中, 不断地提升自己。

7. 增加必备的图书和期刊杂志, 激励教师学习

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很迅速, 教师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 了解最新的学习理论和方法, 才能培养明天的栋梁之才。为保障教师的学习, 学校一方面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和创造良好的氛围, 增加必备的图书和学术期刊杂志;另一方面, 学校及相关部门应把教师的学习和教师的奖金、评先选优、晋级、工资加薪挂钩, 以加薪来刺激教师的学习, 以制度来保障教师的学习。

总体上看, 农村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不仅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学习, 更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聘用、考评机制, 吸引更多热爱教学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同时为现有的农村教师搭建教师发展的专业平台和酿造人才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吴艳茹.特级教师研究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10 (4) .

8.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八

关键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教学培训

一、研究对象

44名长春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现场发放问卷44份,回收43份,问卷回收率97.77%,有效问卷43份,有效率100%。

2.座谈调查法

对44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了关于“培训效果”的座谈。

三、培训效果调查与分析

1.本次培训中你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调查显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案例分析,学员们认为案例分析能够贴近一线教学实践,简单易懂易操作。专家讲座的形式喜欢度也较高,通过座谈了解到:专家精彩的讲解以及独到的见解能够让老师们了解最前沿的教学动态,以使自己能够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还有44.18%和27.91%的老师选择了共同体建设、教育沙龙。另外有18.60%教师选择了其他培训形式并附有文字说明:教学观摩、体育学科实践类培训。通过座谈了解到:选择教学观摩的教师们认为可以通过参观一些优质的体育课,学习到其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领悟设计思路和创新之处,突破校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封闭性,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质量。一节精彩纷呈的观摩课会带来一定的启示,能够直接指导教学。选择体育学科实践类培训的教师们认为,体育学科实践类知识是体育教师教学的基础和根本,通过体育实践类的培训可以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这一现象表明,此次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体育学科骨干教师的需求。

回顾此次的培训方式,主要采取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安排的理论课程内容过多,室外的实践类内容太少,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理论化过强,太枯燥,学员提不起兴趣。调查中了解到,教师们希望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让老师们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方式,大多数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

2.参加本次培训后,你感觉收获最大的三个方面是:

调查显示,骨干教师们收获最大的三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精神、对教育新理念的理解、教育科研能力。通过座谈了解到,在团队组建与素质拓展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团队活动给骨干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老师们在小组活动中真真切切、淋漓尽致地体会团结协作的力量和智慧,在拓展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专家精彩的讲解以及独到的见解,让老师们了解了前沿知识和教学动态;通过培训师的专业引领,让学员了解了科学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方向。

调查显示,收获最小的是建立社会关系。通过座谈了解到,5天的课程有3天半是所有学科的集中学习,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缺少体育学科教师们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3.您对本次培训的时间安排:

调查显示,有4.65%的教师觉得培训时间安排和工作严重冲突,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经过座谈了解到,有的老师在假期有训练任务;还有老师觉得平时很辛苦,好不容易放期,身心需要调整,假期不愿意被占用;还有寒假天气寒冷,培训不允许住宿,培训地点太远,交通不便等。教师们希望培训选择学期后半程(期末),在学期末的时候,体育基本结课,留给其他学科进行总复习,这时教师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参加培训。

4.您觉得今后自己最需要强化的三种能力是:

调查显示,最需要强化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其次是教学改进能力和引领教师的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更高、更深、更具内力的素质基本功,由于过去教师们对科研的不重视以及工作量、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科学研究,再加上自身文字组织能力差,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的“科研软肋”就比较明显。在骨干教师提交的15篇论文中,经过修改只有7篇通过审核并刊发在长春教育学院学报。虽然在本次培训中,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学员们觉得要想取得良好科研成果还远远不足,还需要专业教师的引领。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英,是教育教学的领头雁和排头兵,虽然在工作中正在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但他们也非常迫切需要借鉴更新、更好的教学经验,超越自己,不断提升教学改进能力和引领的能力。

5.您对本次培训的满意程度:

调查显示,参培教师对项目的整体满意度、对项目管理团队服务态度与质量满意度最高、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的满意度都较高,说明此次培训的总体安排还是合理的。但还有34.89%对教学设施与条件、30.23%对用餐与服务质量、18.61%对研修(培训)方式、方法选择、16.28%对主讲和指导教师水平、13.95%对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安排、11.63%对研修(培训)成果与收获不满意。通过座谈了解到,参培教师认为教学设备陈旧,大屏幕看不清楚,教室太冷;用餐人多,当排队就餐时饭菜已经冰凉;理论课程安排太多,实践课太少,传统的室内讲授式教学模式,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给今后的培训提供了参考。

6.本次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调查显示,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最满意的是《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呼唤心灵追求特色》《团队组建与素质拓展》《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思考》;《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及应用》《中学骨干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方法》课程的设置比较满意,但是对集体集中形式的讲授形式不满意,如果这三门课程能够针对体育教学来讲,可以让学员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沟通和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不满意率较高的是《强化自身德才兼备—如何做好体育骨干教师》,教学内容浅显,教师讲课没有热情也没有激情。

四、调查与分析结果

通过对本次培训的培训方式、培训时间、本次培训最大收获、最需提高的能力、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等的调查与分析,以及与参培教师的座谈与交流,得出以下结果:

1.培训方式单调,不能满足体育学科骨干教师的需求。

2.理论课太多,体育实践课程太少,忽略了体育学科的特点。

3.集体集中形式的培训,缺少师生互动、缺少同伴交流的机会。

4.培训和结束时间安排不太合理。

5.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条件较差。

6.有的培训师教学和指导能力不高。

7.教师最需要强化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学改进能力、引领教师的能力。

8.缺少亲临优秀课堂借鉴更新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改进能力、引领能力的学习机会。

9.历年来的培训都缺少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五、对策

1.培训前要认真地进行需求调研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注重培训前的需求调研与分析,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根据教师的切实需要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

2.除教育学、心理学、师德教育等通识培训外,尽可能不进行多学科的集体集中形式的大课堂学习。

多学科集体集中形式的大课堂学习,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缺少体育学科同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所以要改进培训方式,尽可能以学科为班级,增加学员之间的交流环节,让学员在互助、互学、互帮中共同提高。

3.合理规划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包括培训开始的时间和培训结束的时间。培训的时间尽可能不安排在假期,特别是寒假;培训结束的时间尽可能不与学员的回程时间冲突。

4.增加一线名师授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线的名师,他们具有在课堂实践中升华出理念、理论与教学实际操作联系起来的经验,并且也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关注的、困惑的问题,通过实际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能够切实解决骨干教师存在的问题。

5.开展体育科研专题讲座,切实提高体育骨干教师的科研

水平。

体育学科的“论文写作以及体育科研”是体育教师的软肋,在培训中,不仅需要专家理论方面的引领,更需要结合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学特点聚焦案例的剖析,开展体育科学研究相关的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引领他们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研究阵地,从中挖掘研究点,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不断改进教学的同时切实提高体育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6.观摩学习式培训。

在培训中,组织学员到基层学校观摩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让教师亲临课堂,通过看课、听课可以捕捉到有用的东西,把别人的教学长处、别人的教学绝技、别人的精彩之处无声无息地“嫁接”到自己的课上去,切实提高骨干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改进能力、引领辐射的能力。

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培训。

当前的培训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过多,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训模式,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学员提不起兴趣,继续教育的质量自然得不到有效保障。应采用理论学习和术科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真正激发教师内心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8.改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为更好的培训提供保障。

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是培训学习中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为了更好地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长春市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加大投资,积极地筹建优质教师培训基地,为教师提供持续的支持服务。

9.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聘请和选择培训师时,要认真考察其培训能力,并要提前审阅讲课内容,避免因人设课,避免相关课程的重复。

10.开启培训后跟踪服务系统,增强培训效果。

依托网络资源定期布置作业、验收、评价,并开辟在线疑难问题解答、学员互动、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在师生之间和学员之间建立持久的联系,为培训的后续学习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玲玲,张海珠.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8).

[2]常会丽.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调查分析[J],农业考古,2011(3).

[3]周丽珍.体育师资培训策略调查分析[J].教育与管理,2010(1).

9.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九

一、活动目的1、继续落实“有效教学”的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使我校教师的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速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2、学习借鉴骨干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和长处。

3、增强教学研讨交流的学习意识。

二、活动要求

1、执教者:苏培(语文)袁周玉(数学)

2、听课者:全体学科教师

3、每位执教者按指定时间上一节课,教学内容自定。

4、听课者完成1节课的听课量,记好听课记录,撰写评课意见。

5、有关教研组把本次活动就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手段,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做好相应记录。

6、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在保证教学秩序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做好课务调整,及时参加活动。凡教研组人员开课,本教研组人员必须参加。听课者遵守听课纪律,手机打到关闭或静音状态,不得随意讲话或走动。

三、活动安排

1.2013年11月1日上午第一节课 语文第二节课数学

10.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十

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方案

根据参考《赤水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和2016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赤水市元厚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方案》如下:

一、评选对象

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三年评选一次。评选对象为赤水市元厚小学在职在编的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赤水市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赤水市学科带头人不再参与校级评选。

二、评选名额

评选时对照条件,坚持标准,确定名额。

三、评审程序和时间安排

1.个人申请。教师个人向学校办公室提交《赤水市元厚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申报表》和教育、教学、教科研业绩原始证明材料

2.群众测评。召开学科组教师会议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申报人选进行民主测评。

3.专家评审。学校建立专家评审小组,对照标准评出赤水市元厚小学首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推荐人选,推荐人选在校内公示三日。

4.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认。学校党政联席会议根据推荐人选民主测评的结果和公示后的反映研究确认,发文公布。

四、评选结果的运用

1、县级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候选人原则上在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中推荐产生。

2、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中,获得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教师优先推荐。

3、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先推荐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学员。

4、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先聘为中层干部或推荐为校际领导班子成员。

5、优先推荐参与教学竞赛或执教县级以上示范课。

6、优先安排跟岗学习或国培计划。附件1:赤水市元厚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条件 附件2:赤水市元厚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申报材料要求

附件1:

赤水市元厚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强的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师、家长、学生中反响较好,身心健康,无违反师德规范行为。

2.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3.教坛新秀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初级及以上职称;年龄30周岁以内;教龄3年以上。近五年来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教龄不足五年的必须每年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

教学能手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中级职称资格3年及以上;年龄45周岁以内。近五年来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至少有一次考核优秀或受市教育局及以上表彰奖励。

学科带头人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任中级及以上职称3年以上;男教师年龄在55周岁以内,女教师年龄在50周岁以内。近五年来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至少有一次考核优秀或受市教育局及以上表彰奖励,并在县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

4.近三年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或推荐。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②违反考试纪律,造成不良后果的; ③搞有偿家教或其他第二职业的; ④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的; ⑤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二、教坛新秀应具备的专业条件

1.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进行小学低、中、高年级段的循环教学,工作量不低于校均工作量的85%,教学效果好,教学实绩突出;能独自承担对外开课任务,对市直学校及以上范围上过公开课并获得好评;有3年以上班主任或团队工作经历,或长年带兴趣班3年以上,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班主任工作、兴趣班工作方面得到师生的认可和称赞.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

2.近3年来,在市(区)及以上论文获奖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交流或发表2篇(其中至少有1篇为市级)及其以上;负责或参与校级及其以上的教科研课题研究;在学校及以上范围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中获一、二等奖。

三、教学能手应具备的专业条件

1.对所教学科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好,教学实绩突出;能胜任小学低、中、高年级段的循环教学,经过2个以上循环的教学,或有毕业班教学经历三年以上;担任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或长年担任课外活动小组指导老师或其他教育教学管理岗位工作5年以上,取得较显著的成绩。

2.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勇于创新,在教学研究,校本教材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近3年来,在市级及其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其中必须有1篇为省级),或获地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以上论文1篇;参与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或参与校级课题研究;在学校以上范围开过公开课并获好评,在评优课等活动中获校一等奖或县级三等奖以上奖励;在校级及以上教师培训中担任过培训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实绩突出。

四、校级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条件

1.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熟练、艺术地驾驭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水平高;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县级以上开过2次公开课,或作过2次专业讲座,或在县级以上多次上过示范课、公开课获得好评,或获得过赤水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校级及以上教师培训中担任过培训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实绩突出。

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学科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取得显著成绩。近3年来,在市级及其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3篇(至少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过1篇以上本学科专业研究论文);主持或参于(作为主要参与者或主持子课题)市级及以上立项教科研课题研究或主持校级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3.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提高学科组、备课组教师的政治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较大贡献,有计划地指导培养1名以上青年教师,被培养的教师通过学校测评,成绩为合格等次。

附件2:

赤水市元厚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申报材料要求报送材料要求 1.赤水市元厚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申报表一式两份。

2.推荐人选佐证材料。学历证书、获奖证书、任职资格证书及职务聘书、骨干教师等次证书复印件;近3年考核、课题研究、继续教育、公开课、示范课、讲座、参与命题的证明、培师等方面复印件;近3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论著,论文发表、论著出版、获奖时间等均以当年3月31日为截止时间,如著述较多,请编印目录并附刊物、著作的封面、标题、姓名等复印件。

1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十一

一、教师迅速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在新课改教育的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在新课改教育教学工作中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示范引领的作用,迅速提升专业教育教学素养尤为重要。这需学校决定,教师实施有计划地培养,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从根本上颠覆传统教师成长模式,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能知识应用能力,加强与课程整合实践研究,不断反思和发展自己,才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够更好的使偏远农牧区的教育现代化时代早日到来。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新理念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新课改教学技能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这是提高农牧区教师专业教学素养的较高层面。

三、农牧区小学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农牧区小学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专业教学意识不强。绝大多数的小学骨干教师在思想上基本能够认识到提升专业素养对于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往往自认为新课改教学技能知识底子薄,并且年龄越来越大,在接受和学习现代化教学技能知识时有畏难心理,缺乏自信心,主动提高现代化的专业素养的意识不强。

2、专业知识匮乏。绝大多数的农牧区骨干教师对于基本的新课改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和深入,相关必要知识并不能完全掌握。对于现代电子文献,网络等基本知识了解不多。

3、对现代化电媒教学能力有限。主要表现在不能熟练灵活的运用日常办公软件,获取新信息资源的手段差,不能快速准确的获取网络上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料,许多教师很少能把现代电媒教学技术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现代电媒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低下,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而缺乏对现代电媒教学技术的实践经验。

四、培养农牧区小学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

1、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专业意识。在新课改教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中,专业意识是先导,解决观念问题,是最重要的,也是首先应考虑的,只有意识到位了,才有可以谈其它的事;针对农牧区小学教师在接受和学习新课改理念技能知识时有畏难心理,缺乏自信心的情况下,尽快提高他们的新课改教学理念意识显得更为重要。

2、加强学习培训,丰富专业知识。如今新课改知识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因而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的学习和培训,来给自身充电,丰富自身现代化的教学技能知识,为农牧区已有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专业新理念应用做好理论铺垫。

3、搭建实践平台,提升专业知识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专业教学水平与现代电媒教学整合,农牧区学校要注重为教师搭建专业技能知识与电媒教学整合的实践平台,要让教师感受到专业教学技能与电媒教学整合不是应付几节公开课,应付评比,而是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才能提高专业知识与新时代教学整合的水平,打造出现代化教育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五、加大力度,制定应用能力的评价激励方法

学校在教师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健全教师专业技能知识应用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价和激励双向措施“迫使”老师不得不去使用现代化教学知识技能。开展一系列建立在现代化教学平台上的教学大比武等活动,提高教师使用设备的频率,指导、督促教师去用,并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规定凡是可以利用现代电媒体进行教学的活动,尽量都要运用现代电媒体教学,把合理运用电媒体辅助教学与教师量化工作考核、年度评优结合起来,强化教师运用现代电媒体辅助教学的意识及提高实际专业技能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方面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全教会”实质,深入开展关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机制。依法实行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并本着科学、民主、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从优秀教师中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和合作意识,建设一支勤奋、进取、团结、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奠定有力基础。

另外、加强科学管理,推进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有计划地组织干部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规范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有教学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作用,让他们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挑起教学科研的重任。同时,向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激励这些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总之,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培养农牧区小学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农牧区小学高素质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保障,教师良好专业素养是高素质教师应具备的重要技能,也是农牧区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成为现代型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

12.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十二

本项目以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自治区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和参训学员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依据, 为提高自治区各地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使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 并切实结合培训前的需求调研, 确定了对小学英语学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和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概况

1.目标和主题:本项目以“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的提升”为主题, 总目标是通过培训提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自治区各地小学培养一批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领头人, 发挥其教学名师、高端人才的辐射作用, 从而对所在地的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产生影响、提升新疆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围绕培训目标和主题制定的具体目标是: (1) 结合案例领会并掌握新课标要求, 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2) 领悟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前沿动态和教学理念, 并熟练掌握教学设计思路及授课方法。

2.实施过程。根据既定计划, 整个培训过程分3个阶段, 各阶段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

(1) 集中研修阶段: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内容, 集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案例引领、讲座释疑、参与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 内容涉及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学科教学基本技能, 重点是布置总结阶段的汇报展示任务;第二阶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方式, 具体任务有:小学英语微课制作及课堂展示, 规范汇报课教案和说课稿并上汇报课, 语音训练成果汇报, 小课题选题汇报等。

(2) “影子教师”实践阶段:本阶段研修采用导师“传帮带”的方式, 学员依据“任务驱动”模式完成培训计划, 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能力训练、班主任工作训练、校本课程开发及小课题研究方向等。

(3) 反思总结阶段:参加或观摩培训期间小学英语班组织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比赛”并撰写教学反思或评课记录, 撰写实习实践阶段学习心得并交流, 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或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 并做交流、总结和汇报。

以上三个阶段训练, 前期主要从案例分析入手指导学员进行教学设计, 经专家指导后走入课堂实践设计, 最终使教学训练走向课堂。同时, 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的确定及前期研究工作指导;“影子教师”实践阶段以“任务驱动”来指导参训学员完成培训, “影子学员”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影子教师”培训计划。该阶段结束时, 撰写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及培训总结。

3.培训成果和学员反馈。培训结束时, 参训学员以各种方式呈现了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汇报课教学设计及说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数字故事、微课作品及小课题研究选题等, 圆满地完成培训期间的目标任务, 使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来讲, 经过集中培训和影子培训培训, 参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有较大提升, 部分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意识逐步萌生、科研计划初步形成;通过赴内地参观学习, 参训教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活跃了思维, 更为重要的是, 对参观地文化名胜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最终升华为炽热浓厚的爱国之心和投身教育的报国情怀, 纷纷立志将为边疆教育事业振兴而尽一己绵薄之力。

培训结束时项目组对参训学员就本次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结果表明:

(1) 本次培训的优点及给学员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学科专业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 对今后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启发很大;赴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现场观摩并聆听专家点评, 课堂观察和评课、说课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学习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微课制作辅助英语教学, 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专业化技能有非常突出的效果;学员参加模拟小学英语词汇课实践教学及说课、评课, 班级举办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等实际教学技能训练活动, 切实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员互助合作, 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学员对该项目今后改进的建议:希望多组织这样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为目的、“接地气”的培训;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就学科教学方面的困惑、问题开展面对面研讨;建议多开设一些能提升学员开展小课题研究能力的课程及有关科研方法的课程。

二、项目培训效果测评

培训期间承训单位对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 对来自全疆各地州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和受训学员的培训需求及本次培训效果进行了调查。

测评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 本方案设计的培训目标结合一线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 针对性强, 能够切实帮助参训学员将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贯彻实施, 解决了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观察和评价、小课题研究选题等方面收获尤为突出。

对本次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100%的学员表示, 本次培训中的优秀教师现场观摩课、优质课比赛及专家点评、与一线教师教研员面对面研讨, 特别是班级全员参与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模拟课堂”授课和听评课活动以及班级自主举办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对其帮助很大, 认为本次培训活动对于提高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观课评课能力及教研能力非常实用, 能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极大地帮助他们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

大部分受训学员在问卷调查中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本次培训这样的活动, 承训单位能多安排组织自治区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进行授课、点评及面对面研讨, 并且最好能定期开展此类培训活动。

以上关于培训目标和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 学员也对本次培训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并纷纷表示将会在回到原单位后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对新疆各地州小学英语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三、分析与反思

本次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得益于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到位, 特别是培训方案经过专家论证、项目负责小组修订后, 培训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 并由项目小组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落实方案计划, 最终使学员在培训中更加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教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本次培训最大特色就是实效性。本次培训以“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等体验式培训活动为主, 力求所有的培训环节都做到“接地气”, 即所有培训活动的都力求搭建高校英语教育研究专家、一线教师教研员与参训学员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 具体体现在: (1) 学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有所提升, 集中培训期间的围绕小学英语词汇、阅读课等核心课组织的模拟课和优质课比赛使参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2) 所有的观摩课、优质课及学员汇报课后都有授课教师说课、专家点评以及与学员互动交流的环节, 使参训学员在观课现场与授课教师和点评专家思维碰撞、有效更新教学理念、快速学会并内化教学技能; (3) 所有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专家及教研员的讲座专题均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培训需求, 将案例分析、互动研讨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使参训学员当场解决诸如教学理念、教学技能、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困惑; (4) 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在过程评价和任务驱动的模式之下,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评价、微课制作、汇报课说课等培训考核任务, 最终达到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能力、教研能力有效提升的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成效显著,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部分参训教师表示逐步具备了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意识, 但对于课题申报、课题研究的方法等还是无从下手, 希望今后的培训能重点解决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的问题; (2) 小组合作协同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模式虽然极大地调动了部分学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不同智能模式学习者的创造性、想象力, 但也在高涨的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热情之下, 掩盖了个别学员敷衍了事、懒惰拖延的不良现象。

四、结束语

13.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十三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良好的师德修养

2、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3、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4、能熟练运用现代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自制课件,能独立承担公开课、研究课等教学任务。

5、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其他教师起指导答疑作用

6、治学严谨、工作认真,为其他教师的表率

二、培训目标

1、进一步强化专业思想,掌握学科的教材教法

2、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3、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4、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培训内容

1、师德修养

学习中外教育家、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职业道德理论,现代教育家的理论艺术。

2、教育教学方法

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提高授课艺术和课堂效率

3、组织骨干教师说课、上课、评课,做到理论和教学实例相结合。

四、培训措施

1、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要加强教育教学理念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因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多读书、精读书,每月要写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要精读1-2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广泛地学习、吸收等。

2、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专业水平

要求做到课前要深入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后认真反思。每学期组织两节公开课,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地、市级教育教学培训,不断提升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

3、学校领导深入教研教改第一线,帮助骨干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对策及采取措施。

4、骨干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主持或参与校级科研课题并承担任务。

14.骨干教师考核方案 篇十四

一、考核对象

(一)市第一层次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名校长、市名教师(名班主任)。

(二)市第二层次骨干教师:市教坛新秀、市教坛中坚、市教坛宿将(简称“三坛”)。

(三)市第三层次骨干教师:市学科骨干教师。

下列对象不列入考核:

(一)本学年已调离校长岗位的名校长,离开学校教学第一线和市、县(市、区)教研、教师教育机构的名教师、“三坛”、学科骨干教师,没有担任班主任的名班主任。

(二)年龄35周岁及以上的教坛新秀、50周岁及以上的教坛中坚(到龄未享受三年待遇者,经考核合格可延续享受三年),已退休未留任的教坛宿将。

二、考核内容

(一)师德修养。权重15分。

(二)骨干团队建设及成效。权重20分。

(三)开设公开课、讲座。权重15分。

(四)课题研究或论文(著)撰写。权重15分。

(五)读教育专著。权重5分。

(六)自我发展及教育教学创新。权重10分。

(七)学校本职工作考核。权重20分。

三、考核办法

(一)市、县(市、区)教育局分别建立名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温州市名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聘请专家,组织相关人员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市教育局负责第一层次骨干教师和市直学校第二层次骨干教师考核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第二、三层次骨干教师考核工作,市直学校负责本校第三层次骨干教师考核工作。市教育局对县(市、区)第二层次骨干教师考核工作进行终审。

(二)采取专家考核(占70%)和学校民主测评考核(占30%)相结合办法。专家考核根据骨干教师学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和标准,逐项对照审核,量化评分。学校考核采取考评对象述职、全体教师或同学科教师参与、民意测评的办法,对骨干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示范作用四个方面进行测评。考核工作一般安排在学年末。

四、考核程序

考核工作要客观公正,严格按程序操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增加考核工作透明度。

(一)公布考核办法,布置考核要求。

(二)个人对照考核标准自评。符合标准的对象,由骨干教师本人在每年的4月30日前提出申请。第一层次和市直属第二层次骨干教师向温州市名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市、区)第二、三层次骨干教师向所在地教育局,市直属第三次骨干教师向所在学校提交书面申请报告,并填报《温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20xx学年度目标考核表》,上交考核材料。考核对象应在所在学校(单位或校区)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述职和民主测评。

(三)组织专家考核,审核材料。

(四)梳理考核结果,报考核领导小组,市、县(市、区)名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五)公布考核结果并进行公示。

五、考核奖惩

考核奖励按照温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八条执行。实行一学年一考核,一学年一奖励。不申请不考核。连续两次不申请考核者取消其荣誉称号。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不合格并取消骨干教师称号:

(一)专家考核(70%)、学校民主测评考核(30%)两者总分低于60分。或专家考核分数低于40分。或学校测评基本称职、不称职票数合计达到40%以上,其中不称职占20%及以上。

(二)热衷于第二职业、乱办班、有偿家教、带寄读生等,经查实,教育后仍不改正的。

(三)在考核工作中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

(四)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现责任事故被一票否决的。

(五)有其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考核时间安排

(一)3月至4月,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二)5月10日前,完成骨干教师考核报名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将第一层次骨干教师考核材料,市局直属学校、单位将第一、二层次骨干教师考核材料于5月30日前报送温州市名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108室)。

(三)7月,完成考核评审工作,发文公布考核结果。

15.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十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为河南省各地参加“初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150名教师和安阳市各县区参加“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的150名教师,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未完成或出现漏答等情况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其中女教师173人,男教师102人。

1.2 工具

1.2.1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6]

采用朱从书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该问卷有6个维度:学生因素、考试压力、家庭人际关系、职业期望、工作负荷、自我发展。有46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标准,即“无影响”计1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3分,“重度”计4分,“极重”计5分,总均分越高,说明职业压力越大。

1.2.2 心理弹性问卷[7,8]

采用由挪威心理学者Hjemdal等共同编制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该量表由 33个项目构成,包括自我知觉、将来计划、社会能力、工作计划、家庭凝聚、社会资源6个因素,采用7级计分制。

1.2.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9]

包含90个项目,是国际公认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由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吴文源引进修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1~5级评分,1~5分分别表示自觉症状“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总均分的分值表示该个体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测试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其测试数据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骨干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见,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职业压力的6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与考试压力、工作负荷、自我发展、职业期望均显著相关(P<0.05或P<0.01);心理弹性量表中的“将来计划”、“家庭凝集”、“社会资源”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

注:*P<0.05,**P<0.01。

2.2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中小学骨干教师SCL-90的总均分为因变量,以职业压力总分和心理弹性问卷的总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压力总分、心理弹性总分2个因素均进入回归方程,职业压力对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反向预测作用;以职业压力各因子均分为自变量,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考试压力”进入回归方程;以心理弹性各因子均分为自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资源”、“家庭凝聚”、“将来计划”进入回归方程,其中社会资源因子贡献最大。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各因子与 SCL-90各因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尤其是考试与评价压力与SCL-90各因子相关达到中等强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压力总分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回归效应。这一结果与现有的研究[10,11]一致。焦虑、抑郁、愤怒、沮丧等消极情绪是从业者长期暴露于应激工作环境而又无法对其有效应对时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反应,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是诱发心理疾病的根源。但是骨干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群体的精英,可能与他们对抗压力的能力有关。本研究发现,在SCL-90总均分与教师职业压力的各维度多元回归分析中,只有考试压力进入回归方程,骨干教师的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力低于普通教师[10,11]。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心理弹性总分对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反向预测作用,即心理弹性越好,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就越低。其中“社会资源”、“家庭凝聚”、“社会能力”、“将来计划”进入回归方程,社会资源因子贡献最大,即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心理弹性作为保护性因素,对个体从挫折及困难中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心理弹性高的个体抗挫折能力及康复能力强,能有效地消减心理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16.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十六

一、农村校本培训的简要回顾与反思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在职培训始终贯穿教师职业的终身,这也是《教师法》所规定的,因此学校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一直就开展着。例如,暑期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组织班主任交流德育经验,平时也有一些理论学习及课堂教学研讨。但对培训的认识还不到位,故目的性不强,活动零碎没有形成制度。2005年,我省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来,为迅速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学校从高校邀请专家教授前来就新课标进行解读。镇江市教育局也赠送每位教师一些教育专著(如袁振国《教育新理念》、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等),并组织学习和考核。新课程强调灵活与放开、强调因时因地制宜,于是立足于学校实际、以学校为主体、为了学校师生的各项教育活动得到了重视并逐步兴起,例如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师培训等。随着课改的推进,以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为重点的校本培训逐步强化并形成制度。这些培训迅速更新了教师观念,使教师的教育理论得到了革命式和爆发式的增长。课程改革也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教学中如何开发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方式、科学学业评价等具体操作方面,还是需要一线教师领会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实践。为此一线教师经历了艰难的调整与摸索,虽然取得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困惑。

近年来,校本培训立足课堂实践更加体现务实精神,并且还上升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终身性和一体化的高度。一线教师希望观摩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学成效显著的鲜活课堂教学案例,以便进行领悟总结、学习借鉴。心动还要行动,农村学校不少教师在教科研上还未起步,万事开头难,必须依靠学校的骨干教师对他们进行选题、方法、技巧等方面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二、校本培训中骨干教师带动作用的分析

当前,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教师职业的必然诉求,课程改革也进入总结阶段,提升课改实践能力,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更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热点。农村教师人员众多,基础薄弱,专家教授讲座报告的形式可能略显单一,他们不可能常来指导,更不可能进行手把手的帮扶,所以专家引领与骨干教师日常带动相结合就显得非常必要。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不少农村学校进行了重组合并,学校规模的扩大带动了骨干教师队伍的壮大。这些骨干教师在取得教育教学实绩的同时,专业化的道路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们大都在各方面均衡发展,有的甚至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上有一定的成绩和优势。因此,校本培训中注重骨干教师的作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但有了专家的指引,发展道路上也有了骨干教师切实的帮助。

1.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教师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培训包括两个方面:专业理论的增长和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也就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培训。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教师都参加了省、市级的新课程培训或校级培训,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整体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当前农村校本教师培训的重点应该是课改背景下实践技能的提升。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实践方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他们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夯实了教学基本功,磨练了教学技巧,且大都经过省、市、区教学竞赛的检验,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他们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且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对传统教学的利弊有深刻的认识,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后往往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实践能力。课改以来,很多骨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创新经验和做法发表在各学科的权威刊物上。所以,他们能够也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能力,成为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重要一环。为此,区教育局围绕“高效课堂”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在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堂改革我先行”和“课堂改革我能行”活动基础上,统一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区级集中展示,提炼课改实践经验。区骨干教师讲师团的讲座主要也是针对实践技能方面的内容,如高效课堂、有效备课、课堂决策、语文(外语)阅读教学、各科问题教学等。

2.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能够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产生直接影响,对教师培训也具有指导意义。教师队伍庞大,其专业发展水平也有类似于金字塔式的高低之分,教师培训也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分层实施。因此,各级骨干培训的对象都是在各方面取得实绩,通过培训很可能成为各级骨干的教师。农村校本培训主要是整体提升,另外还涉及某方面补短,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发展先行者的角色参与培训符合培训的层次需求。骨干教师与群众亲密接触,周围教师和他们并没用距离感,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成绩能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激发身边教师敢学敢超的勇气并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骨干教师专业化的追求精神和努力过程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带动身边教师。骨干教师了解当地特别是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便于实施有效引领,有针对性地补齐教师发展上的短板,帮助周围教师穿越专业发展上的“最近发展区”实现更好更快成长,实现专业发展上的跳一跳够得着。

3.易于形式多样地常态开展

农村学校远离高校和科研院所,教授和特级教师难得的培训主要是把脉和指引方向,虽然弥足珍贵但难以实现常态形成持续推动力。而骨干教师参与的校本培训注重实践,形式多样,能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堂教学方面,骨干教师不但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分享教育教学上的经验与得失;也可以通过区级或校级示范课、研讨课的形式就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予以解答或点拨,总结教学经验;还可以带领身边的教师围绕有效课堂教学组织相关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提升教师们的实践能力,探寻教育规律;在论文的写作方面本校的骨干教师可以随时为周围教师提供选题帮助、文字修改提炼、推荐成熟媒体(杂志)投稿等实实在在的帮助,将更多教师推上教科研的幸福之路。所以,骨干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能够做到与日常教研活动有机结合,目的性、针对性更强并使培训常态化,做到了贴身服务,形成持续的专业发展推动力。事实也是如此,骨干教师在各个学校大都为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担任师徒结对的指导教师,帮带着身边的教师。而区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讲师团和系列“高效课堂”系列活动更是将骨干教师推向常态的校本培训的广阔舞台。另外,当地的骨干教师是一个队伍,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和教研组,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以点带面、多点联动,形成了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上的燎原之势,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促进骨干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制度建设

农村学校条件相对艰苦,各种待遇也不高。所以一些教师评上骨干后有的“孔雀东南飞”调到了条件好的学校,有的骨干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也逐步失去动力而消沉下去。学校让骨干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委以重任,能起到事业留人的效果,有效唤醒他们的使命感、归宿感及进取心,促使他们对已有的经验和做法重新审视验证,不断激发灵感,创新实践,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有力地推动骨干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激发他们专业发展上的持续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个人发展、团队建设都离不开环境(学校文化氛围及相关制度等)的“哺育”,骨干教师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些环境因素有着较为深刻的切身体会。他们参与了校本培训便会激起主人翁意识,就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教科研制度、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人性化的建议,供学校管理者参考决策,有效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相关制度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如教科研需要俯下身、静下心地实实在在进行实践、反思、改进,非常清苦。学校原先没有激励制度,广大教师没有积极性。在骨干教师的建议下学校制定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教师公费订阅杂志,论文发表获奖有奖励,并折合成继续教育课时数计入业务档案,调动了教师教科研积极性,教科研成果也指导了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学质量,实现了良性循环。

17.骨干教师评选方案(参考) 篇十七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我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教学骨干,充分发挥其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培养青年教师、教育管理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校骨干教师评选活动。

二、评选条件

1、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本专业本科学历(含本科在读)、中级职称,从事班主任(副班主任)工作或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的我校在编在岗教师。

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3、工作量满负荷,能胜任循环教学,教育教学实绩在本教研组名列前茅。

4、取得市、教育局以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测试合格证书,近两年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5、近两年内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三条:

①在学校教学基本功竞赛(或评优课、说课)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 ②在市属中学及以上评优课、教学基本功竞赛、说课中获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

③在市属中学以上范围内上公开课或作教材分析,或作专题讲座,或学校组织的对外公开课开设两次以上,教学水平和效果得到同行一致好评;

④教学成绩明显高于平行班均分,毕业班工作成绩显著;

⑤参与教改和课题研究,担任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试验、或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或为其中骨干;

⑥所带班级连续两年获文明班级称号或本人连续两次班主任(副班主任)考核优秀。

6、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含市级)刊物发表,或在市级以上(含市级)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

7、师德表现和教学效果学生(或家长)测评满意率不低于80﹪。

三、评选及管理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由个人申报,教研组(备课组)推荐,教务处、教科室

组织材料初审,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评审小组评审,校长室认定并公布结果。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考核一次,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重新任命。特殊情况下可随时增补。如在两年任期内不能履行职责,有悖师德行为、工作失职、考核不合格者随时取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

被评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者须在任期内最后一学期重新申报。

四、职责和待遇

1、中青年骨干教师在任期内除应继续达到上述条件,还必须履行下列职责: ①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模范执行教育法规,钻研教学业务,不断进取,发挥表率作用。

②承担本学科的教改示范课任务,每学期至少在学校范围内上一节观摩课; ③每年参加校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评比活动不少于两次; ④主持校级及以上课题或是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要承担面向本校教师或学生的专题报告、讲座或学科沙龙,每年至少一次;

⑤按要求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活动或相关竞赛。

2、待遇(暂定):

①学校颁发《镇江市实验初中中青年骨干教师证书》;

②任期内每年享受资料津贴费200元;

③参加进修、评先、晋级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④校级骨干教师方有资格参加市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和推荐。

五、评选程序

1、填写《镇江实验初中中青年骨干教师申报表》

2、申报时间:12月1日——12月10日

3、评审时间:12月11日——12月20日

4、学校将组织参评人员对评审材料进行严格核实。

5、评审小组名单:组长:于健

组员:我校市级骨干教师、相关专家

6、请参加评审的各位老师将有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主要是资格证书、获奖证书、论文发表期刊等)有序整理、装订,交教科室李国平老师处。

18.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十八

为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激励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持续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开展2013年度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补助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鄂教师[2013]8号)文件和《实施省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补助制度的指导意见》(鄂教师〔2013〕10号)文件以及县教育局有关精神,现将我校工作实施如下安排:望各位教师遵照落实。

一、加强组织管理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江文玉

副组长:柯贤霞

成员:刘长宁许玉兰欧阳亚陵

领导小组在研训中心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二)、考核小组

组长:江文玉

副组长:柯贤霞

成员:刘长宁许玉兰 欧阳亚陵孙运珍黄朝秀何高琴

二、选拔原则

1、公开原则:所有对象名额、正式认定名额向全校公开。选拔认定程序和过程全部公开。选拔认定结果必须经过公示后才正式公布。

2、公平原则:选拔认定严格按照量化打分并按分数高低排序从高到低认定。

3、公正原则:以申报人按规定比例折算计总后排序认定。

三、推荐范围、对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一线工作10年以上且在编在教学岗位的专任教师。(教龄计算截止2012年12月31日)

四、选拔条件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补助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鄂教师[2013]8号)文件和《实施省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补助制度的指导意见》(鄂教师〔2013〕10号)文件以及县教育局有关精神,现将我校工作实施如下安排:望各位教师遵照落实。

省市级骨干教师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热爱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一线工作10年以上且在编在教学岗位的专任教师。(教龄计算截止2012年12月31日)

3承担班主任工作,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在“比教学.访万家”工作中成绩突出。

4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熟悉学科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效果好,教学成绩显著,在教学质量检测中成绩优良。

5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

6工作量饱满,近三年内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量符合有关规定,并较为突出的完成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任务。

7曾获得过县级及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

8县(市.区.中心校)教育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评选办法及日程安排

1、个人申报(2013年8月至9月):凡符合条件的教师均可申报并呈报相应的证件、材料,同时填写《红塔镇骨干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2、学校组织推荐(2013年10月):学校组建校级评委会(建议由校领导、骨干教师代表组成),对个人申报的教师,根据名额分配表,按照评选条件和《红塔镇推荐评选县级名师和骨干教师考核量化评分标准》进行认真评议,决定推荐人选,在学校范围内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教师的相关材料和证件的复印件装订成册上报红塔镇中心校。规范操作,严明纪律。学校要按照评选范围、评选条件所规定的内容组织教师准备参评材料,内容要详实、具体,有事实、有数据,防止空洞,每位教师的参评材料均要装订成册,同时要遵守时间规定,逾期没有上交相关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各学校要加强评选过程管理,严明纪律,防止弄虚作假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查证属实后,撤销其荣誉称号。

(1)在评选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称号。

(2)违法乱纪、有损教师形象的。

(3)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

(4)不安心教育教学工作,未经组织批准,外出应聘的。

19.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篇十九

一、为什么要构建教师培训效果 评价指标体系

1.教师培训走向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3个维度和14个领域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提供路线图和风向标。要想使教师专业标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教师培训来实现。因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呼唤教师培训的专业化。从专业化的一般理论来分析,教师培训专业化应当包含培训目标专业、培训机构专业、培训队伍专业、培训内容专业和培训评价专业等几个层面, 缺一不可[1]。但从我国当前开展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来看,对培训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往往是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教师培训走向专业化, 科学地开发培训检测工具,加强对培训效果的量化研究,成为教师培训走向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2. 对教师培训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 手段

一项培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者的提高和发展,是检验这项培训是否具有现实价值的重要标尺。而在现实中,对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多为定性评价的方式,“通常是以培训学员的描述语言、心得体会、研修成果文本为例说明的”,鲜见定量评价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很少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测,更缺少定量检测的专业化的工具[2]。因此,亟待加强对教师培训效果评价的量化研究,提高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科学性,对教师培训的现实价值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判断和甄别。

同时,这也是对未来培训开展定位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地检测教师培训效果,可以对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和诊断,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为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提供依据”[3]。

二、如何构建教师培训效果评价 指标体系

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以下简称“265工程”)是天津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精心谋划并启动实施的一项教育均衡工程,旨在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够在农村引领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4],带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中,天津市坚持任务驱动、方法多样,将专题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导师引领和自我反思相结合、主体实践与合作研讨相结合,初步形成“专业引领—自主研修—实践跟进—交流提升” 的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

本研究所要构建的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围绕“265工程”的预期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对初步形成的培训模式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分解,并按其在培训学习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布各级指标及权重所获得的指标群体,用以检测在这种培训模式操作下进行培训的效果。

1.指标确定的基本依据

“265工程”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为教育学、成人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估等相关理论成果。政策依据为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天津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及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有关通知》(津教委人 〔2008〕27号)文件等。

2.指标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

主导思想是指标体系构建的行动指南。 本研究采用征求意见法,与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育行政机构中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专家、一线资深骨干教师及部分学员进行座谈,提出基本观点,确定构建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导思想。

一要体现培训目标的要求,具有导向性。教育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功能,因而,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一定要突出开展培训的目标指向。此外,评价指标的确立要紧密围绕既定的培训目标,坚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教育专业化发展服务的方向,通过评价使学员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引领学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向更高的专业层次迈进。

二要体现学员通过培训获得的专业发展增量,具有发展性。成人学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要基于经验。开展教师培训不是从零开始,要在教师原有的专业水平基础上,促进学员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培训效果评价要检测学员在培训中取得哪些实实在在的收获,在哪些地方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同时,由于教育成果显现的后发性, 指标体系在考查学员的学术成果和专业成就的基础上,要注重挖掘潜质,从动态发展的视角全面考查学员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素质和潜能。

三要体现培训的过程,具有多元性。 “265工程”是一个历时三年、整合多种资源、吸引多方参与、组合多种形式的系统工程,因而,指标体系必须关注培训的过程,注重过程的监测,突出多元评价理念。 在评价主体上,将自主与他评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运用多种手断获取准确信息; 在评价内容上,既要对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鉴,又要注重对师德修养、学习表现、 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查。

3.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主导思想,按照教育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进一步确定制定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指标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目标一致原则。教育评价是按照某一特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行为和教育对象所进行的价值上的判断[5]。要想提高教师培训评价的效度,评价指标必须以教师培训目标为根本依据,准确、有效地反映出培训目标的要求及内涵。由于评价本身具有价值判断取向,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因而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权重要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且指标与指标的设计相互一致,没有矛盾。

二是量化可测原则。教师培训工作的目标通常是有原则的和概括的,无法对它们进行直接评价、判断,为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要尽量使指标易于测评、易于量化,通过逐级分解,使它们具体化,直至可以直接测试为止。对指标的描述要简短精练,不宜过于冗长,否则会失去针对性,导致评估人员找不到评估的重点。

三是同质可比原则。指标必须反映评估对象的共同本质和属性,规定相应的尺度,否则无法判断所有评估客体的价值。 只有有了确定的、客观的尺度,才能在各个评估对象之间和在评估对象与客观尺度之间,形成科学、客观的比较[6]。

4.指标体系的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指标操作。由于评价指标系统的构建是指标体系设计的核心内容,本文会对这一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本研究主要采用主观经验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研制。本文运用主观经验法,依据系统科学原理,初步确定一级指标并进行分解。 在此基础上,选取10名从事教师培训工作10年以上,在教师培训培养方面有研究成果的资深教师和专家,作为咨询对象,编制咨询问卷,广泛征求意见,科学综合咨询意见,最终确立“265工程”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265工程”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选取5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作为一级指标。 分别是:

(1)品德修养。师德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对教师职业的根本要求。 一名教师如果不具备高尚的师德,专业水平再高也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因而,指标体系把教师的品德修养作为第一指标, 要求学员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模范遵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高尚, 讲究学术诚信,具有大局意识,能够团结协作。

(2)学习表现。学习表现是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现实表现。要求学习态度端正,自我发展需求强烈,勤奋刻苦,积极参加各项学习实践活动,遵守学习纪律, 出勤良好,认真开展自主研修,按时完成各项研修作业。

(3)研修成果。研修成果是学员在参加培训获得的最直接的收获,反映学员专业水平提高和发展等具体方面和实际程度。 主要内容是通过研修升华教学经验,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特色, 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主要形式包括个人专著、论文、案例、课题、 个人发展规划等。

(4)专业影响。专业影响是对骨干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是骨干教师专业地位的根本显现,提倡学员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本市及外省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及专业影响力。

(5)作用发挥。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种子”作用,是带动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变“输血”为“造血”的重要途径,是实施“265工程”的根本目标。

经过对一级指标进行分解,确定了14个二级指标,形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三、如何实施教师培训效果评价

本研究在2013年对即将结业的“265工程”一期学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在评估实施的过程中,不但遵循教育评估的一般规律,还在评价形式和程度上进行探索。 第一,学员自评。引导学员认真回顾参加培训以来的收获,对照考核评价标准,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撰写自评报告。第二,区县评议。 各区县参照评价标准,对学员在工作中的师德表现、实践业绩、专业影响、引领作用及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写出评价意见。第三,日常考核。组织力量对学员在培训学习中的出勤、作业提交、 博客交流、自主研修等情况及在各项学习、 交流、研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 综合评议学员在日常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和进取精神。第四,成果评审。组织专家对学员提交的开题结题报告、学术论文、教育考察报告、教育教学案例等研修成果的水平和质量及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教育实践情况进行评审。第五,影响评估。聘请专家对学员在培训中产生的专业影响进行综合评议,包括研修成果的推广交流情况、 参加本市及外省市专业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参加教育科研攻关合作项目情况及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情况等。第六,研修答辩。聘请本市及外地教育教学实践专家、教育理论研究专家组成研修答辩专家组,结合学员个人取得的研修成果,现场提问进行答辩,对学员理论认知水平、教育实践能力、专业积淀、发展潜力、综合能力等进行面对面的考查和直观的评议。

此次评估结果验证了“265工程”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了“265工程”的培训模式可以取得良好成效,会有效地促进学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学员也可通过培养效果评价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综合分析评价的全过程,听取专家、 区县和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发现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第一,应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的检测。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对学员结业成绩的测评,先期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但这一指标体系为 “265工程”设计研制,因而其并没有条件提前选取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测。第二,评价过程难免出现评分标准的出入。 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本研究比较注重发挥本市专家及资深教师的作用,通过咨询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 鉴于评估的公正性,参与指标体系构建的专家和教师进行回避,并未参与培训效果评价的实施。由于专家资源的有限,聘请的评价人员对“265工程”的了解程度不同,对指标内涵的理解也因个体经验而有异,难免会出现评分标准存在出入的情况。 因此,应加强评估前的培训,使每位评估人员深入理解和掌握评估指标的内涵评估方法及标准。第三,本研究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涉及“265工程”培训的各个方面,但由于评估工作中人力有限、时间有限,每个单项都不能深入地进行。在今后的评估中,可在每个要素下选择与教师专业发展取向密切相关的1~2个核心指标进行深入评估。

上一篇:踏入初中作文下一篇:巡视整改进展2021年情况综述、巡察办干部2021年现实表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