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重点(共11篇)
1.化学生物学重点 篇一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分析讲授重点总结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氨基酸的分类及结构 3.寡肽和多肽的定义
4.蛋白质的结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分别指什么?一级结构中存在的主要化学键是什么?二级结构主要有哪几种形式?依靠什么化学键来维持其稳定性?三级结构的形成和稳定主要依靠哪些键?四级结构中,各亚基间的结合力主要是什么?
5.肽单元、模体、结构域、分子伴侣的概念
6.分子病与蛋白质构象病的概念及各自的典型疾病代表
7.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在pH大于或小于pI的环境中,其所呈现的状态
8.何为蛋白质变性?可以造成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2.核苷酸的组成
3.碱基的分类及各个碱基的字母代表 4.DNA和RNA的区别
5.DNA和RNA的方向性指的是什么? 6.核酸的一级结构
7.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反向平行、右手螺旋;互补碱基对及所形成氢键数目;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作用力)8.DNA的遗传信息以什么形式存在?基因的概念 9.成熟mRNA的结构、构成;真核mRNA的结构特点 10.密码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开放阅读框的概念 11.mRNA、tRNA、rRNA的功能
12.DNA变性的概念及引起DNA变性的因素 13.DNA解链温度(Tm)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酶
1.酶的必需基团、酶的活性中心的定义 2.酶的活性中心内必需基团的种类 3.同工酶的定义
4.酶与一般催化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6.米氏方程式中Km、Vmax的含义 7.竞争性抑制作用中Km、Vmax的变化 8.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中Km、Vmax的变化 9.反竞争性抑制作用中Km、Vmax的变化
10.变构调节、正协同效应、负协同效应、变构激活剂、变构抑制剂 11.酶的化学修饰包括哪些?哪一个是最常见的? 12.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酶原激活的实质
第四章 糖代谢
1.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2.糖的无氧氧化过程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 3.关键酶的概念
4.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 5.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是? 6.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些反应过程? 7.三羧酸循环的概念
8.糖原的概念,糖原作为葡萄糖储备的生物学意义 9.糖原分解过程中两种重要的酶
10.糖原合酶和磷酸化酶的快速调节有哪两种方式? 11.血糖正常水平,低血糖、高血糖时血糖水平12.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以升高血糖的激素分别有哪些?
第五章 脂类代谢
1.脂类的消化过程中,胆汁酸盐的作用是? 2.脂肪动员的概念
3.脂酸通过什么方式供能? 4.磷脂的分类
5.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的概念 6.胆固醇的母体结构
7.胆固醇控制细胞膜的流动性 8.脂蛋白的概念
9.血浆脂蛋白按照超速离心法的分类 10.CM,VLDL,LDL,HDL的生理功能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氧化呼吸链的概念
2.氧化呼吸链中的4种具有传递电子能力的复合体(作用、是否有质子泵的功能)3.NAD+,FMN,Fe-S,细胞色素c等各为几电子传递体,是否可逆 4.根据电子传递方向,判断各成分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低 5.细胞内ADP磷酸化生产ATP的两种方式 6.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7.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8.3类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及其抑制机理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1.氮平衡(概念、摄入氮、排出氮、氮平衡测定意义、氮平衡的三种情况)2.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所包含的8种氨基酸 3.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两条重要途径 4.转氨酶的辅酶
5.哺乳动物组织中唯一能以相当高的速率进行氧化脱氨反应的氨基酸是? 6.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概念 7.氨在血液中的转运 8.氨的主要去路
9.一碳单位包括哪些?以什么作为运载体?一碳单位结合在运载体的哪个部位?
10.含硫氨基酸以及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及重要生理功能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1.体内嘌呤核苷酸的两条合成途径(原料、反应过程)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 3.体内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
4.体内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区别
2.化学生物学重点 篇二
在昆虫生物学界, 如果提起南阳师范学院的昆虫生物学实验室可能知道的人不多, 但是如若提起中英·南阳洛桑昆虫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则声名远播。从2005年6月中英联合实验室成立, 到2008年11月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批准组建, 实验室从一个国外联合项目的合伙单位到省级重点研究机构, 虽筚路蓝缕, 但颇有成绩。
我们所不知的昆虫生物学界
昆虫, 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一类生物, 和农林业生产、人类身体健康、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关系。据了解, 新中国成立前, 河南省昆虫种类记载几乎为零, 几十年来,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连续10余年的昆虫科学考察与分类研究, 获得显著成就: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0余篇, 其中SCI论文70篇, 共发现昆虫新种逾千种, 刷新中国新纪录和河南新纪录已达3 000种, 河南省昆虫种类总数接近9 000种, 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并且, 共计16卷的《河南昆虫志》也正在陆续出版中, 这些功劳, 河南省的各大农业院所和研究机构功不可没。
根据河南省各行政区域和生态区域的昆虫种类数量分布图的显示, 河南省11个重要分布地区, 南阳地区附近的山脉盆地所占数量接近半数。同时, 南阳是河南最大粮食主产区, 农林病虫害一直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开展对伏牛山区昆虫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 以及采用转基因抗虫、纳米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和手段控制重要农林害虫的综合防治研究, 对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非凡。所以说, 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南阳是有很重要的地理因素在内的。
早就听说巍巍八百里伏牛山脉, 地貌独特, 具有原始古老的自然性、南北过渡的典型性、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及物种的脆弱性等特点。特别是中段南麓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古树参天, 鸟兽群集, 风景独秀, 森林植物显示出多方交汇、南北兼容的特色, 有“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这些年依靠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凭借景区内丰富的生态、生物资源, 为实验室提供了大量生动、有效的研究数据, 为昆虫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负责接待我们的刘宗才老师, 一路带我们去了实验楼。据他介绍, 实验室面积有1 200m2, 全部采用全封闭万级净化空调系统, 实验环境国内领先, 实验室仪器设备固定资产366台套, 总价值1 300万元, 价值10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4台套, 均为国际领先水平, 可确保科研实验的高效率和准确性。我们还顺道去参观了精密仪器室、公共实验室和养蚕室, 由于错过了养蚕季节, 很遗憾并没有见到活体蚕, 但是我们依然对此充满了好奇。
据刘老师讲, 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昆虫与植物互作分子机制、昆虫资源开发利用及昆虫生物技术以及昆虫分子遗传学三个方向的研究。通过对伏牛山地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昆虫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以及农作物和害虫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探索农作物与昆虫间相互拮抗、相互依赖、协同演化的关系。发掘农作物自身的抗虫基因, 培育转基因的小麦、玉米或棉花品种, 达到不使用农药或大量减少农业使用的前提下防治和控制农业害虫, 保证农作物的大面积丰收的目的。同时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杀虫剂以达到逐步减少化学用量, 发展绿色农业的目的。
重点实验室的特色研究内容
看过了实验室的硬件装备, 我们对实验室的研究内容越发好奇:何为“昆虫与植物互作分子机制”, 什么是“生物反应器”, 克隆家蚕有何价值?……针对这些内容, 刘老师给我们一一做了解答。
为了我们能够更清楚什么是昆虫与植物互作分子机制, 刘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作“驱赶-引诱”模式, 他说实验室目前主要是以玉米和拟南芥为研究材料, 构建植物抗虫反应的研究技术平台。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经济作物的周围种上草, 然后利用生物化学技术令草散发出害虫喜欢的气味, 经济作物散发出害虫排斥的气味, 以达到防虫治虫的目的, 减少农药危害。目前实验室正在构建十字花科植物蚜虫报警素转基因植株, 为深入研究植物抗蚜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刘老师说, 实验室在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源地还建立了“驱赶-引诱”生态防治害虫试验地, 建立了一套可在全省进行大面积推广的生态防治虫害技术平台, 并且实验室已经克隆了家蚕13个嗅觉蛋白基因、伊蚊10个嗅觉蛋白基因, 特定的嗅觉蛋白与特定气味的气体分子产生构像和电生理变化, 为揭示昆虫专性取食、避趋性等行为奠定了分子基础。
但这种除虫方法还未得到普及。刘老师说是和农民的耕作习惯有关, 要想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 如果有政府力量推动会更好。实验还在继续, 希望有一天, 我们的农田都能利用自然生态的力量达到丰产。
实验室的另一位学术带头人姚伦广博士, 一直致力于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反应器平台的创制。他的实验团队在生物反应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生物反应器, 并且组织构建了昆虫次生代谢产物分离的共性技术、基因工程重组病毒型生物杀虫剂技术和高通量药物筛选共性技术等平台。
姚博士说, 伏牛山地域昆虫资源具有较大的潜在药用价值, 开发后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的昆虫资源。实验室研制出的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虫剂, 可迅速、高效、持久地杀死害虫, 代替或部分代替传统化学农药, 达到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实验室构建的非感染性病毒介导的简便高效转基因昆虫技术平台, 可使家蚕转化效率达到10%-15% (家蚕转化效率一般在5%左右) 。利用多基因表达昆虫生物反应器能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各种疾病检测试剂和疫苗原材料, 像艾滋病等一些疾病的检测检验, 利用平台技术在短时间内都可简单有效地得到验证。目前, 已经有合作企业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工业化生产。他们还与云阳蚕业试验场签订协议, 共同进行柞蚕资源开发利用。
至于实验室对昆虫分子遗传学的研究, 刘老师解释说, 主要是构建昆虫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系列共性技术平台, 如阐明家蚕的化学通讯机制;明晰家蚕体节分化分子机制;阐明埃及伊蚊嗅觉产生分子机制;研究非编码RNA在果蝇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等, 尤其是阐明昆虫发育的分子机制,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防控农田害虫、发展生物制药工业。
让人才作用发挥到最大
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所属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在采访中有幸遇到了院长黄思良。他不吝赞美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他说实验室有一批踏实肯干的研究人员, 除了上课之外, 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科研上, 学院也会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环境, 以期将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实验室目前拥有教授5名, 副教授7名, 讲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10人, 具有硕士学位4人。博士生导师2人, 硕士生导师4人。已经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 培养研究生20余人。实验室还拥有世界一流的外籍科学家作为实验室的访问教授, 长期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也有来自重点大学和中科院系统的国内访问学者, 密切了实验室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
重点实验室主任阚云超博士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 在昆虫生物学领域造诣颇深。实验室能够如此快速有序地发展, 他的作用很大。很遗憾, 由于他的国外之行, 我们错过了跟他的深入交流。不过从实验室这些年的成绩上, 我们对他的精干可窥一二。
实验室主办了第一届中国·南阳昆虫生物学国际研讨会, 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 让南阳这个小地方热闹异常。实验室还承办了“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等大型会议。目前实验室主持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和英国皇家学会国际项目两项。国际交流40余次, 承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2次, 在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做报告20余次。
几年来, 实验室和英国洛桑研究所的实质性合作研究顺利, 目前实验室有6人次前往英国和美国进行3-12个月的学术访问。英方有6人次的6-12个月的学术访问, 频繁的学习交流使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不断与国际接轨。
截至目前, 重点实验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被SCI或EI收录25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 863及973项目6项, 省部级项目25项,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 (已获申请受理) ;出版学术专著8部, 教材9部……
也许是受地域的限制, 躬耕在伏牛山深处的昆虫生物学家们多多少少带了一点低调谦和的归隐之气, 他们心中的昆虫世界比我们想象得多姿多彩。无论是该领域内的为人师者, 还是初出茅庐的学者, 言谈之中, 都一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气概, 虽然所属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有异, 但他们对待学术的态度都一样执著。尤其是提到SCI高引用率的文章时, 我们能感受到他们自然流露出的快乐情绪。
据说, 他们很多的重要资料和文章都是纯英文书写的, 目的是希望这个带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实验室能够更快更好地被世界认知和了解, 能够早一点让学术成果惠及于人……
中国新纪录和河南新纪录已达3 000种, 河南省昆虫种类总数接近9 000种, 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3.紧扣重点环节,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物;重点环节;教学改革;分析研究
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面临着教学效率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教学空间等方面有关。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与新课程理念未能同步,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方面也停滞不前,先进的教学手段未能有效运用,教学空间较为狭隘,综合导致整个生物教学质量在低位徘徊。初中生物这样的教学现状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尤其是要紧扣重点环节进行突破,才能够有效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一、教学理念应当与时俱进,充分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相对于语数外学科的教学,生物教学在许多学生的眼中,重要性要稍逊一筹,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没有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将会受到明显制约。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将学生情感因素的兼顾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促进因素,因为进入青春期之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为敏感,教师如果不能够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教学,是难以有效开展生物教学的。笔者在教学中着重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生物学习的基础与能力、成绩如何,都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让他们在生物学习中感受到尊重。另一方面,笔者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以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笔者还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基础,对学生提出分层学习目标要求,使生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缓解学生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增强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教学模式应当不断创新,充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增强生物课堂教学活力、提高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地位未能有效体现,尤其是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满足,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发展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笔者在生物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思维与协作研究的良好平台,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从“等待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这一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效果,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入性与广泛性。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中,笔者没有进行直接的灌输,而是将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及重难点浓缩为启发学生思考的研究题,以这样的启发性问题为依托,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深入的分析研究活动。学生在这样逐层深入的研究活动中,能够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概念、相互之间关系具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脑海中建构起知识的系统网络,对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灌输模式困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知识的理解与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以及相互之间密切协作,学生在生物自主学习中不仅提高了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而且增强了综合学习能力。
三、教学手段应当适应潮流,充分发挥信息手段优势
教学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教学手段的变迁,从投影、小黑板、挂图“老三样”到现在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初中生物教学的辅助手段越来越先进。初中生物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地运用好这些先进教学手段,将其信息量大、演示方式灵活等方面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更好地服务于生物教学,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将信息化教学媒体的作用体现出来,与整个生物教学融为一体。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中,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实验进行演示,缺乏了直观的演示过程,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就会加大。笔者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媒体的作用,以模拟动画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再现了植物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辅助演示帮助下,对相关知识点以及生物规律的领悟就会得到加深,较好地完成了生物教学任务,离开了信息化媒体的帮助,整个教学活动就会陷入口头说教的尴尬境地,不仅学生理解难,教师的教学流程也无法实现流畅的效果。
四、教学空间应当注重拓展,充分延伸生物学习环节
生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消化课堂所学,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从课堂的45分钟拓展开去,鼓励学生在广阔的自然中探究生物现象与发掘生物规律,以及验证生物课堂所学的内容,自己尝试运用所学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拓展活动过程中提高理解效果,增强生物综合素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之后,笔者组织学生针对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活动,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形成机体调查研究报告。这样的调研活动让学生从单纯的生物理论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学以致用提高了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每一个重点环节的共同作用,广大教师应当紧扣重点进行改进与优化,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4.高一下期 生物重点 篇四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
5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也叫做癌细胞。
6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实质:等位基因随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配子里)。
7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即 源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质: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I后期,随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
8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时。性细胞分裂,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9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10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I末。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等于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DNA来自卵细胞中的多些,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卵细胞(线粒体中DNA)提供。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HIV病毒、SARS病毒)14 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三C,A二T)DNA分子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方式)、边解旋边复制,模板是两条母链、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ATP、解旋酶(氢键)和D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DNA有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和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直接控制(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和间接控制(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II计算:
⑴杂合子连续自交后纯合子数量会越来越多比例为1-1/2^n,而杂合子的比例则是1/2^n。
⑵DNA复制n次: ①产生子代DNA分子 2^n个
②子代DNA中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
⑶设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a个:①经n次复制,共需消耗a*2^n-1个该种脱氧核苷酸②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a*2^(n-1)个该种脱氧核苷酸 III学生实验:
⑴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①培养②制片1解离(盐酸和酒精1:1溶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盖玻片上再加载破片,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③观察(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紧密排列)
5.中药化学重点总结 篇五
水
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任意混溶(甲、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乙醚、氯仿、苯、石油醚)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石油醚—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苯丙素
二、提取分离
1.苯丙烯、苯丙醛、苯丙酸的酯类衍生物具有挥发性,是挥发油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可用水蒸气蒸馏。
2.苯丙酸衍生物可用有机酸的方法提取。
香豆素
二、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游离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大多具香味。
小分子的有挥发性和升华性。苷则无。
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蓝色或紫色荧光。
(二)溶解性
游离香豆素----难溶于冷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乙醇。
香豆素苷----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香豆素遇碱水解
与稀碱水作用可水解开环,形成水溶性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
酸化,又可立即环合形成脂溶性香豆素而析出。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将转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后不能环合。与浓碱共沸,往往得到的是裂解产物——酚类或酚酸。
(三)成色反映
1.异羟肟酸铁反应
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和成红色。
内酯[异羟肟酸铁反应、盐酸羟胺(碱性)、红色] 2.酚羟基反应
FeCl3溶液与具酚羟基物质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若酚羟基的邻、对位无取代,可与重氮化试剂反应而显红色至紫红色。 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三氯化铁反应、FeCl3、绿色] 3.Gibb‟s反应
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6位无取代的香豆素显阳性。
Ph-OH对位无取代[Gibb‟s反应,Gibb‟s试剂,蓝色] 4Emerson反应
Emerson试剂2%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8%的铁氰化钾。其余同Gibb‟s。
Ph-OH对位无取代[Emerson反应,Emerson试剂试剂,红色] 三.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游离香豆素一般可以用乙醚、氯仿、丙酮等提取(香豆素苷可用甲醇、乙醇或水提取)。
碱溶酸沉法提取。
1.溶剂提取法
常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提取。
乙醚是多数香豆素的良好溶剂。苷则在正丁醇、甲醇中被提出。
2.碱溶酸沉法
0.5%氢氧化钠水溶液稍加热提取,冷后用乙醚除杂质,加酸调PH到中性,适当浓缩,再酸化,则香豆素或苷即可析出,也可用乙醚萃取。
对酸碱敏感的香豆素不可用。3.水蒸气蒸馏法
小分子的香豆素具有挥发性,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和分离。如受热时间过长,则结构可变。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检识
(一)理化检识
1、荧光:紫外光下一般显蓝色或紫色。
7-羟基蓝色荧光较强
加碱后更强
羟基甲基化荧光减弱。
2、显色反应
常用异羟肟酸铁反应、三氯化铁、Gibb‟s反应 及Emerson。
(二)色谱检识
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
展开剂:
游离香豆素: 正(环)已烷:乙酸乙酯(5:1~1:1)
氯仿:丙酮(9:1)
苷类:
氯仿-甲醇不同比例
规律:
母核上羟基取代数目愈多(极性增大),则Rf值愈小
羟基变为甲氧基(极性减小),则Rf值增大。
显色:紫外光下观察荧光----蓝色或紫色
异羟肟酸铁试剂
木脂素
理化性质 1.物理性状
木脂素多为无色结晶
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 与糖成苷后,溶解性增大。
提取与分离
游离的木脂素----亲脂性的,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溶剂,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极小。具内酯结构可按碱溶酸沉法。
一般采用甲醇或丙酮提取后,浓缩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萃取,再用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
注意!
与大量树脂状物共存,在溶剂处理过程中容易树脂化。
碱溶酸沉:具有酚羟基或内酯。注意异构化。
四、木脂素的检识 Labat反应
具有亚甲二氧基—O—CH2—O—的木脂素加浓硫酸,再加没食子酸,可产生蓝绿色。
对象-亚甲二氧基[Labat反应、浓硫酸+没食子酸、蓝绿色] 以变色酸代替没食子酸,保温70~80度,产生蓝紫色-Ecgrien 对象-亚甲二氧基[Ecgrien 反应、浓硫酸+变色酸、蓝紫色]
黄酮
广义的---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6-C3-C6 狭义的: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一、性状
1、性状
苷元为结晶性固体,苷为无定形粉末。
2、颜色
与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羟基、甲氧基)等的数目、类型以及位置有关。
在4„-或7-位引入供电子基,因形成P-π共轭,具有推电子作用,促进电子转移,使化合物颜色加深。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灰黄~黄色
查尔酮---黄~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不显色
异黄酮----微黄色 花色苷及苷元
PH<7 红色
PH 8.5紫色
PH>8.5 蓝色
二、旋光性
苷元只有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有。
苷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三.溶解性
1、游离苷元易溶于甲,乙醇,醋酸乙酯,乙醚及稀碱液中,不溶或难溶于水。
其中在水中的溶解度
花色苷>二氢黄酮(醇)>黄酮(醇),查耳酮
原因:
平面型分子
包括黄酮醇、黄酮、查尔酮。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不易溶于水
非平面型分子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半椅式结构,排列不紧密,引力降低,利于水分子进入。
花色苷为离子型化合物。
2、黄酮苷类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难溶或不溶亲脂性有机溶剂中。
一般多糖苷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单糖苷。3-羟基苷水溶性大于7-羟基苷
四.酸碱性
1、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
酸性强弱顺序:7,4„-二羟基>7或4‟-羟基> 一般酚羟基 > 5-羟基
5%碳酸氢钠
5%碳酸钠
0.2%NaOH 4%NaOH
五.显色反应
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
1、还原反应
(1)HCl-Mg 方法:将样品的甲醇或乙醇液,加入少许镁粉振摇,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即可。
现象:泡沫处呈红色。
应用: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红——紫红。B环(1’—6’)上有-OH或OCH取代。颜色加深。
花青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浓盐酸下会发生色变,故预先需对照排除。(2)钠汞齐反应
乙醇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或数小时,过滤,用盐酸酸化,则……
试剂:钠汞齐
结果: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红色;二氢黄酮醇类---棕黄色(3)四氢硼钠反应
方法:样品的甲醇液,加等量2%NaBH4的甲醇液,加浓盐酸或硫酸,成紫色或紫红色。
应用:二氢黄酮类专属反应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分子中具有:3-羟基,4-羰基 或5-羟基,4-羰基 或 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1)三氯化铝显色
应用:定性及定量分析
方法:样品的乙醇液和1%三氯化铝乙醇液,通过纸斑反应观察。
现象:鲜黄色荧光
(4„-OH或7,4‟-OH显天蓝色荧光)
(2)锆盐-枸橼酸反应
应用:区分3-OH或5-OH黄酮
方法:加2%Zrocl2/MeOH +样品的甲醇液,产生:黄色锆络合物
加2%枸橼酸,仍呈鲜黄色(3-OH,或3,5-二OH)黄色溶液显著褪去(5-OH)(3)氨性氯化锶
检识---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
试剂----氯化锶的甲醇液和氨气饱和的甲醇液。
结果----产生绿~棕色~黑色沉淀。
3.硼酸显色
具有5-羟基黄酮和6„-羟基查耳酮结构。
试剂:草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枸橼酸-丙酮)现象:黄色并有绿色荧光。
(黄色无荧光)
4.与碱的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碱水中显黄色、橙色或红色,化合物类型不同,显色情况不同。
黄酮—黄-橙
查耳酮或橙酮—红-紫红
二氢黄酮类在冷碱性条件下—黄-橙
放置后开环变成查耳酮---红-紫红
黄酮醇类---黄-棕
三个OH相邻—暗绿-蓝绿 5.与五氯化锑
鉴别查耳酮,生成红或紫红色沉淀。
条件:无水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黄酮苷和极性较大的苷元:甲醇,乙醇,甲醇-水(1:1),丙酮,醋酸乙酯。
多糖苷:沸水
花色苷:0.1%盐酸进行提取。
苷元:氯仿,乙醚,醋酸乙酯。
注意:苷类提取防止酶解。
(一)乙醇或甲醇提取法
(二)热水提取
冷后
苷类 沉淀析出 除杂:石油醚除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水溶液中加入浓醇,除去蛋白质,多糖.(三)碱提酸沉法
常用碱水:石灰水,Na2CO3,稀NaOH,碱性稀醇。酸沉:盐酸
注意:酸碱浓度不宜过高。
碱性过强,破坏黄酮母核;酸性过强,生成烊盐,影响产率。
石灰水:可除去鞣质,果胶,粘液质,有利于纯化。但浸出效果不及NaOH,且有些黄酮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沉淀。稀NaOH:浸出效率高,但杂质多。
二、分离方法
分离的基本依据:极性差异、酸性强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
(一)溶剂萃取法:自浸膏中先用乙醚萃取苷元,再用醋酸乙酯反复萃取苷,最后用正丁醇萃取极性较大的苷。
(二)PH梯度法:用不同浓度的碱分离。
(三)硼酸络合法:具有邻二pH-OH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易溶于 水的化合物。
(四)柱色谱法
(1)聚酰胺柱色谱
适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规律:A:与酚羟基的数目有关,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
B:与酚羟基的位置有关,如果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C: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
查耳酮>二氢黄酮,黄酮>二氢黄酮
D: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
E:苷元相同,以含水移动相洗脱,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苷元>单糖苷>双糖苷>双糖链苷。注意:以含水移动相(甲醇-水)作洗脱剂,苷比苷元先洗脱。
用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作洗脱剂,苷元比苷先洗脱。
后一种是因为聚酰胺具有“双重色谱”性能之故,分子中既有非极性的脂肪键,又有极性的酰胺基团。
当用有机溶剂洗脱时,苷元比苷的极性小,在类似正相分配色谱柱上,苷元更易洗脱 F:与溶剂介质有关
由弱到强:水<甲醇或乙醇<丙酮<稀氢氧化钠或氨水<甲酰胺<二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注意:聚酰胺色谱常常存在流速慢及低分子杂质混入的问题。通常可通过预先过筛除去细粉或与硅藻土混合制粒,而低分子杂质的干扰,可在装柱时用5%甲醇或10%盐酸预洗除去。
(2)硅胶柱色谱法
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和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
分离苷元时: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分离苷时:氯仿-甲醇-水或醋酸乙酯-丙酮-水(3)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凝胶类型:Sephadex LH-20和Sephadex G两种类型的凝胶。
分离苷元时:利用吸附作用,游离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越难洗脱。分离苷时:主要靠分子筛,洗脱时按苷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被洗脱出柱体。第五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一、理化检识
HCl-Mg——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四氢硼钠——二氢黄酮(醇)五氯化锑——查尔酮
锆盐-枸橼酸——区别3-OH、5-OH黄酮 氨性氯化锶——邻二酚羟基黄酮
二、色谱检识
1、纸色谱:双向展开,少用。
2、硅胶薄层色谱:主要用于检识极性较小的黄酮。氯仿-甲醇或正丁醇-醋酸-水等系统展开。
3、聚酰胺薄层色谱:各种黄酮
6.生物制药复习重点 篇六
rhIFN 重组人干扰素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 rhGH 重组人生长激素
rhtPA 重组人组织纤溶蛋白酶源激活剂 INS 胰岛素 HBV 乙肝病毒
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IL 白细胞介素 CSF 集落刺激因子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PEG 聚乙二醇
Ag 抗原Ab 抗体 SCF 超临界流体 RCF 相对离心力 HPLC 高效液相色谱
SDS-PAGE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HIC 疏水作用层析 IEF 等点聚焦电泳
PCR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ELISA 酶联免疫反应
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LacZ β-半乳糖苷酶
IPTG 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 DTT 二硫苏糖醇 CM 羧甲基
DEAE 二乙氨基乙基 MVL 脂质体多囊颗粒 McAb 单克隆抗体 IFN干扰素
CSF集落刺激因子 HAMA人抗鼠抗体反应 GF生长因子 【名词解释】
1生物药物:来源于生物体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或用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集体康复、保健物质。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或原始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转基因动物: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和胚胎中,使导入基因与受精卵染色体整合,并将外源基因稳定的传给自带,使子代表现外源基因的性状。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手段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引入新基因等。反义药物(信息药物):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内合成的载有特殊生物信息的药物分子和特殊核酸酶。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有机体和其部分组成成分,形成新的技术手段来发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
细胞工程:通过细胞融合入,核质转移,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获得人们所需的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和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
酶工程:指通过化学方法,酶学方法和DNA重组技术改善自然酶的形成,结果和性质,提高酶的催化效率,降低成本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化中应用。
微生物工程:又称发酵工程,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制得的生化基本物质,以及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一类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产品的技术体主要是DNA重组技术研制的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利用重组DNA技术,将该基因导入可以大量产生的受体细胞中不断繁殖或表达,并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基因或蛋白质。
生物制品:引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疫苗: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的生物制品。亲和层析:利用生物分子与配基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
纸层析法:纸纤维上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当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样品中各组分电荷,亲和力等差异,各组分分配不同,以不同速度前进而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scf 利用超临界流体,即其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
4基因工程: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们的设计方案将DNA片段插入载体DNA分子,从而实现DNA分子体外重组,产生新的自然界从未有过的重组DNA,然后再将之引入特定的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和拼接以生产出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
重组DNA技术:在体外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DNA片段全部或部分构建成一个DNA分子的方法。
限制性内切酶:一类能识别并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异核苷酸序列的DNA水解酶。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指在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存在下,以寡聚糖核苷酸为引物,以单链DNA为模板,经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互补链达到基因扩增目的的过程。
原位杂交:直接用探针与菌落或组织细胞中核酸杂交,未改变核酸位置。
插入失活:抗四环素基因上插入一个外源基因后,导致抗四环素基因失活,变成只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
5初生氨基酸:微生物通过固氮作用,硝酸还原自然界吸收氨使酮酸氨基化成相应的氨基酸,或微生物通过转氨酶作用,将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种酮酸上,生成的新氨基酸。
固定化酶:借助物化方法,将酶限制或定位于特定空间仍具有催化活性。
次生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以初生氨基酸为前体转化成的其他氨基酸。
吸附法:通过载体表面和酶分子表面的次级键相互作用。物理吸附:通过氢键,疏水键和π-电子力等将酶固定于不溶性载体。
共价结合法:借助共价键将酶的活性非必需侧脸集团和载体的功能基因进行偶联。交联法: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CHO—戊二醛CHO在酶分子间,或酶分子与载体间。交联以共价键。
包埋法:将酶或细胞定位于凝胶网络或微胶囊内技术。
脂质体:是具有脂双层结构和一定包裹空间的微球体。
抗体药物:抗体是有机体在抗原性物质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能与细菌,病毒或毒素等异源性物质结合而发挥预防,治疗疾病作用。
细胞因子: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
多肽类药物:机体特定腺体合成并释放的一种物质,通过与远程敏感细胞表面的手提相互作用而使靶细胞发生变化。
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重组DNA及蛋白质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用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配,经转染适当的受体细胞所表达的抗体分子,第二代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杂交瘤细胞的细胞株(或克隆系)产生的抗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单克隆抗体技术:体外能无线增殖的骨髓瘤细胞和能分泌抗体的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杂种细胞,再通过筛选和克隆化培养生产某种预定性质的单克隆抗体,又可在体外无限增值。
质粒:独立于染色体外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双链DNA分子。
【填空题】 疫苗分类
1传统性疫苗:a灭火疫苗b减毒疫苗 2新型疫苗:a重组疫苗b核酸疫苗
3治疗(预防)性疫苗:a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Hp;b乙肝(HBV)治疗性疫苗;c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性疫苗;d心血管病疫苗;e肿瘤疫苗;f糖尿病疫苗 抗体药物结构分类
1诊断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多抗2鼠源和兔源3治疗性抗体:人源性或人源化抗体
抗体药物按结构分5类
1鼠或兔源抗体:用于各种诊断试剂,OKT-3,美国FDA批准的第一单抗,抗CD3,用于治疗和预防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
2嵌合抗体:人源序列2/3,鼠源1/3 3人源化抗体:人源序列90%,鼠源序列10%
4全人源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Humira,转基因小鼠技术Vectibix 5抗体片段:Fab、scFv.、dsFv、Diabody、Minibody
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d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酶:a可溶——间歇;b固定化——间歇(吸附、包埋);连续(交联、共价键结合)
基因药物种类
1基因治疗2反义核酸药物3小干扰RNA 生物制品分类疫苗 2 抗毒素及免疫血清 3血液制品 4 细胞因子及重组DNA产品 5 诊断制品
生物药物分类
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氨基酸类药物及其衍生物:a单一氨基酸制剂 b 复方氨基酸制剂 2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a多肽 b 蛋白质类药物 c 细胞生长因子酶类药物:a助消化的酶类 b消炎酶 c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酶 d 抗肿瘤类 e 其他酶类 f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a核酸类 b多聚核苷酸 c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5 多糖类药物 6 维生素与辅酶脂类药物:a磷脂类 b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前列腺素 c胆酸类d固醇类 f卟啉类 按原料来源分类:人体组织来源、动物组织来源、微生物来源、植物来源、海洋生物来源
按功能用途分类: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其他生物医药用品、常用提取方法 :1.酸、碱、盐水溶液提取方法2有机溶剂提取 3表面活性剂提取方法与反胶束萃取法 4双水相萃取法 5 超临界萃取法
测定蛋白质的浓度方法:凯氏定氮法、紫外吸收法、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兰法 蛋白质纯度的方法:色谱纯、电泳纯、结晶纯
层析分离方法: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疏水作用层析
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二级结构的比例:圆二色谱法
三维结构:a X射线晶体衍射法-蛋白质晶体b 核磁共振c电子显微镜
按分子大小分离方法:有超滤法、透析法(膜分离法)、凝胶过滤法、超速离心机法
按所带电荷差异分离方法:电泳、离子交换层析、等点聚焦
亲和层析方法:免疫亲和层析、生物亲和层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染料亲和层析、凝集素亲和层析
重组DNA技术必备的四个工具:工具酶、载体、目的基因(靶基因)、宿主细胞 主要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T4 DNA连接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反转录酶 质粒三种构型:cccDNA、LDNA、OCDNA PCR技术反应周期三个步骤: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
PCR技术的应用: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传染病的诊断(肝炎病毒)、癌基因监测、法医学(亲子鉴定)上的应用、DNA测序、基因克隆、引入基因点突变,基因融合等
DNA重组体筛选和鉴定方法:抗生素抗性基因分析法、X-gal显色反应筛选重组体、质粒小量快速提取加酶切鉴定 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分类
根据R基侧链的极性:a非极性AAb极性AA
最大吸收波长:Trp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 phe259nm, tyr278
α-氨基参加的反应:与亚硝酸反应(脯氨酸除外)、与酰化试剂反应、烃基化反应、Edman反应、脱氨基反应、α-氨基和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和作用:茚三酮反应、成肽反应、发酵法的基本过程:培养基与灭菌—菌种—菌种—灭菌接种发酵—产品提取及分离纯化
氨基酸分析主要方法: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质谱(MS)
氨基酸分离方法:溶解度法、特殊试剂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电点沉淀法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和特点:蛋白质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发酵法、酶法
固定化方法:a载体结合法:共价结合法、离子结合法、物理吸附法b交联法c包埋法:格子型、散胶囊型 多肽抗生素的作用:抗菌活性,免疫活性,抗氧化作用,结合矿物质,杀虫、抗病毒作用
多肽药物的种类:
1、多肽激素:促皮质激素、胃泌素、胸腺素
2、多肽类细胞生长调节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移因子等
3、其他生化药物:蜂毒、蛇毒、各种水解物
与蛋白质分离纯化相关的理化特性:分子大小,分子形状,带点特性,溶解特性,与配体特异性结合不同,吸附性质,变性和复性
蛋白质的粗分级方法:硫酸铵分级沉淀,有机溶剂分级沉淀,超速离心,等电点沉淀,透析、超过滤,蛋白质结晶
蛋白质溶液的浓缩方法:盐析浓缩,有机溶剂沉淀浓缩,葡聚糖凝胶浓缩,聚乙二醇透析浓缩,超滤浓缩,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
【简答题】
生物制药分类方法?能举二例。(填空题)生物制品的概念(名解)、特点、分类(填空)。其质量控制和质量检定是采用生物学分析方法,其效价或生物活性检定有其变异性生物制品原材料、中间品、成品、运输、贮存、甚至使用保持在“冷链”系统中 3 特别是预防制品使用对象不是病人,而是健康人群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实行生产全过程监控。
离子交换色谱的操作步骤 1 离子交换剂预处理离子交换剂转型(阳离子交换剂用NaOH处理,可转为Na+型,用HCl处理,则转为H+型;阴离子交换剂用NaOH处理转为OH-型,用HCl处理转为Cl-型等)3 装柱溶剂或缓冲液平衡 5 上柱(加样)洗脱和收集(洗脱液中应含有离子,样品离子交换,交换剂亲和力)7再生(再次转型)分离纯化原理根据分子形状与分子大小 2 根据电荷差异根据分子极性与溶解度大小 4 根据吸附特性根据生物配基特性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目的基因(靶基因)的制备能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几号的载体的选择与制备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链接将重组DNA分子转入适当的宿主细胞,并在其中进行复制、扩增 5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6 表达产物的鉴定工程菌(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8 表达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Ⅱ型限制酶的基本特性识别位点为4~8核苷酸序列 2 识别位点即为切割位点位点上核苷酸顺序通常呈双重旋转对称结构,即呈回文结构。理想质粒载体具备的条件其分子结构中带有多克隆位点(MCS),多个单一限制酶切位点构建后的重组质粒必须易于转化 3 带有一个以上强选择性标记分子量较小,属松弛型复制控制(拷贝数多,可大10~200个拷贝受宿主细胞的控制不严),便于操作 5 宿主范围小,无感染性具有复制起始点(origin,ori)表达载体具备的条件 1 一个强启动子Lac(乳糖启动子)或Trp(色氨酸启动子)、及其两侧的调控序列 2 有SD序列且该序列与起始密码ATG之间要有合适的距离在克隆基因与启动之间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外源基因下游有转录终止子等 目的基因获得的常用方法 1 基因分离的物理方法 2 基因的化学合成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4 cDNA文库的建立(逆转录法)5 基因组文库法鸟枪法,又成散弹法
AA在医药中的应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营养价值是氨基酸作用的反映(八必须);氨基酸制剂: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精氨酸组氨酸外界补充);治疗消化道疾病:谷氨酸甘氨酸及其衍生物;治疗肝病:精氨酸盐酸盐、谷氨酸钠、蛋氨酸、瓜氨酸;治疗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治疗;高氨血症、肝机能障碍:精氨酸;低钾症心脏病、肝病、糖尿病:天冬氨酸;秃发症:半胱氨酸;降压,心绞痛:组氨酸
固定化酶概念与特性:借助理化方法,将酶限制或定位与特定空间,仍具有催化活性,此即为固定化酶,又叫固着酶;优点:稳定性提高,半衰期延长;酶与底物易于分开,可长期反复使用;产品易纯化,质量高;可连续生产,自动控制;酶利用率高;“三废”少;缺点:要进行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条件的选择;活力有损失;酶需经纯化制备;投资大,成本高;对操作管理人员要求高。
发酵法的基本过程:培养基与灭菌;接种及发酵罐培养控制;取样及分离纯化。技术关键是选择合适工业化的高产氨基酸新菌种及其优化发酵条件。
固定化生产L-Asp:菌种培养(天冬氨酸酶);E-coli的固定(菌体明胶戊二醛凝固洗涤);转化反应(延胡索酸铵转化液);产品纯化与精致(过滤PH2.8结晶稀氨水溶解 活性炭脱色真空干燥)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制备过程:原材料的获取---预处理---细胞破碎(研磨、超声、渗透压、酶)---蛋白溶解(酸碱、醇、去垢剂、尿素)---粗提(沉淀、相分离、分子筛、透析)----精制(各种色谱、电泳分离、差速离心)---保存(浓缩、干燥 制剂、)
胸腺素(α1)制备工艺:
1、大肠杆菌惯用密码子将Tα1、28个氨基酸转化为核苷酸序列,pET-rhTα1基因的串联,得到Tα1的n(2-8)串体;
2、对基因工程菌进行诱导表达;(3)基因工程菌的培养和高密度发酵;(4)融合蛋白的粗提、纯化和裂解:(5)胸腺素α1的纯化。
简述胰岛素的结构特点:51个氨基酸,有A(21)、B(30)两条链,两个链之间由两个二硫键连接,在A链本身还有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提取制备方法的基本过程:1.提取2.碱化、酸化3减压浓缩4去脂、盐析5精制(1)除酸性蛋白(2)锌沉淀(3)结晶
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胰岛素的基本步骤:在实验室中将人胰岛素基因A、B链的人工合成基因分别组合到E.coli的不同质粒上,然后再移至菌体内,着种重组质粒在E.coli细胞内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使带有A、B链基因的工程菌株分别产生人胰岛素A、B链,然后再用人工的方法,在体外通过二硫键使这2条链连接成有活性的人胰岛素。
7.化学生物学重点 篇七
观察、探究、操作是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 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 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学习热情和实践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这种强烈的情感, 诱发了探索的欲望和创新动力。生物学科是新世纪的综合学科, 因此, 对学生培养观察方法, 实践操作思维和探究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一、科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
激发兴趣, 引导观察。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观察方法。
1. 验证观察法。
立足课本, 通过观察, 对科学现象、本质特征的理论进行观察对比验证。例如, 课本以蝗虫、虾为代表动物, 通过观察得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要把课本提到的河蟹、蜈蚣、蜘蛛等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验证, 强化学生的记忆。然后根据验证结果, 去认识更多的同种动物。验证要以课本的文本为学生验证的立足点, 让学生的观察灵性得到张扬。
2. 比较观察法。
比较观察法是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 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到差异, 以及从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和因果关系等必然的联系。例如, 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一是平行脉和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果: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一方面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是因为它们同属于绿色植物, 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有利于光合作用的缘故。
3. 循环观察法。
循环观察法是指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精心观察的方法。例如,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 直接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 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 根尖的结构, 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4. 动态观察法。
此法常用于生物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生物现象变化等方面的观察。例如, 在探讨鳍的功能时, 将一条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 把另一条的尾鳍剪掉, 让学生观察两条鲫鱼的游泳姿态和速度。通过观察, 学生能够总结出各个鳍的作用。
观察的方法是科学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效果好的话, 可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使科学知识建立在高度直观的基础上, 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科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活动,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发展认知能力, 形成个性特征, 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与发展的过程。自主探究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催化剂和调节剂, 如何充分培养学生在科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实践求知的精神与素养, 成为广大教师努力探索、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大力培养跨世纪一代人才的重要课题。
1. 创设情境, 启发探索。
在生物教学中, 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实验特点, 先进行理论教学, 在进行动手实验操作, 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 充分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使学生在探索中受到教育, 得到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 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有所发现, 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种种关系, 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的积极思考创造条件, 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充满诱惑力, 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例如, 在教授“蜗牛”一节时, 开始把自己准备好的蜗牛放在玻璃板上, 活生生的蜗牛在玻璃板上不停地爬动, 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 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不知不觉产生了思维与文本的对话。
在启发探索的背景下, 留有充足的时间,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尽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从而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 积极评价, 鼓励探索。
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生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细心爱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首创精神。对于学生的探索要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动一动, 你能够知道”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得出科学的结论, 得到因“会学”而“学会”的甜头,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比如, 讲到“人体的形态结构”一课, 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指出心脏、肺、胃、肝等器官的大致位置, 学生能够正确地指出后, 教师可以鼓励:“你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医生了。”
探索性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需要学生勤于观察, 善于思考。只有教师构建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真实性和现实性、开放性和准确性的问题, 才能使学生把认知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来, 从而驱使人们去发现、去创造。
三、科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
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特有功能, 让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感知体验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思维。
比如, 在做“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时, 有学生提出:“甲试管没有吹入任何气体, 所以没有变化;而乙试管吹入了二氧化碳气体, 肯定会变浑浊。”我们马上肯定这个学生的问题提得很好, 并说明在这个实验中, 甲试管是用来对照的, 但是没有对比性, 实验的器材和过程需要改进, 如何改进呢?让学生讨论, 最后得出可以用打气针或者注射器向甲试管反复注入空气。学生就会更好地掌握了。
在试验结束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实验, 找出试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完成实验报告, 使学生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认识。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从实验思维中真正领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又能提高实验兴趣, 从而主动地去追求知识。
8.化学生物学重点 篇八
一、加强实验预习环节,培养自学能力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要重视实验预习环节,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真正将所要学习的内容与知识储备等结合起来,让学生理清思路、分清主次,从而为后面的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抓好实验预习,是做好实验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强调学生做好实验课前预习,做到实验内容心中有数,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熟悉与实验有关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即实验由哪些步骤组成,每一步骤与实验目的的内在联系,知道需要用的试剂、仪器及其他用具,做到理论清楚,做法明白。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提问。让学生做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基本的实验步骤、验证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学生预习时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而不仅仅是照搬现成的实验方案。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观察、学会提炼、学会提问,只有经过认真思考与思维的认知活动,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与积极内化,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二、加强操作基本训练,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指实验的操作能力,安装实验装置的能力和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处理等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说起实验来头头是道,但是在动手操作时却不知所措,学生动手能力差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学生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向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加强基本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是提高教师实验操作能力。常言道:“师高弟子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是关键。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先要规范自己的操作,要做到示范操作动作敏捷、到位,步骤严谨、准确大方。
二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化学实验本身有很强的技艺性,技能的养成需要反复地练习,没有长时间认真的严格训练,单靠一两次化学基本操作训练课,大多数学生是无法达到熟练程度的,也就达不到这种技艺要求。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顾着讲,而是要为学生的动手操作预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亲自进行操作,在操作中不断规范操作行为。同时教师还要做好指导工作,要坚持一般讲述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兼顾学生间的差异,以真正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规范学生的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动手能力和熟练程度作为一个有目的、有意义的过程,追求规范,不等于束缚学生的手脚;追求熟练,不等于呆板机械地重复,最终促使学生由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向增强动手能力转化。
三、加强观察方法指导,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门户,观察在实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不只是简单地用眼看,而是通过手、口、鼻、耳等各种感觉器官感知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
观察要有目的性,没有目的的观看不是观察,不同的实验目的有着不同的重点观察对象。因此,教师对教学中每个实验的目的、意义十分明确,所做的实验是让学生形成新的化学概念或是验证某一规律,做到心中有数,要求学生观察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观察时学生要各种感官并用,不要放过任何能够捕捉到的现象,能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有选择地进行观察。
一般说来,观察主要分为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所谓全面观察即对化学实验中要观察的内容进行全面、细致、认真的观察和记录,这种观察对于化学初学者非常重要;重点观察则是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只对实验中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特别深入的观察,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进行实验观察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独立进行观察,绝不可包办代替。学生要如实记录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尤其要认真探讨教科书中记录的与实际中观察到的不一致的现象或不成功的实验,积极思考,找出原因,并在实验报告中如实反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加强探索性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始终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探索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实现了手脑的协调发展,这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现行教材中实验占有很大的比例,更加重视探索性实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做好教材上的实验,还要将化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设计更多的探索性实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化学思维能力。在进行探索性实验操作时,我完全放手,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的具体操作、实验现象的记录、结果的分析等等全部交由学生,让学生大胆猜测、积极论证、不断总结、深入探究,在独立思考、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中透过现象达到本质认识,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环节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经历了实验全过程,成为了知识的构建者,这样他们对所得到的知识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运用更灵活;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更利于学生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化学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与习惯。
总之,化学实验技能是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与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彻底摒弃讲实验、画实验的被动教学方式,加强实验预习、操作训练、方法指导、探索性实验这四个环节,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增加操作机会,以全面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9.高中生物知识重点归总 篇九
一、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
1、ATP合成反应方程式:ATP→ADP+Pi+能量
2、光合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分步反应:
①光反应:2H2O→4[H]+O2 ADP+Pi+能量→ATP NADP++2e+H+ →NADPH
②暗反应:CO2+C5→C3 2C3 →C6H12O6+C5
3、呼吸反应:
(1)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分步反应:
①C6H12O6→2 C3H4O3+4[H]+2ATP(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2 C3H4O3+6H2O→6CO2+20[H]+2ATP(场所:线粒体基质)
③24[H]+6 O2→12H2O+34ATP(场所:线粒体内膜)
(2)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C6H12O6 →2 C2H5OH+2CO2+2ATP
②C6H12O6→2C3H6O3+2ATP
4、氨基酸缩合反应:n 氨基酸→n肽+(n-1)H2O
5、固氮反应:N2+e+H++ATP→NH3+ADP+Pi
二、生物学中出现的人体常见疾病:
①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自身免疫病。免疫机制过高)
② 艾滋病(免疫缺陷病)胸腺素可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功低下患者。
三、人类几种遗传病及显隐性关系: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1.色素的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提取方法: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色素分离的原理: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分离方法:纸层析法。用毛细吸管在滤纸条的下端沿铅笔线划一条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划一两次,然后将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接触层析液)。分离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出现四条色素带:橙黄色(最窄,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最宽,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胡萝卜素与叶黄素之间距离最大,叶绿素a与叶绿素b之间距离最小。
二、实验注意事项
1.加SiO2为了研磨得更充分。
2.加CaCO3防止研磨时叶绿素受到破坏。因为叶绿素含镁,可被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产生的氢代替,形成去镁叶绿素,CaCO3可中和液泡破坏释放的有机酸,防止叶绿体被破坏。
3.加无水乙醇是因为叶绿体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
三、实验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答: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答: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叶片要新鲜、浓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一是滤液细线要细且直,而且要重复划几次;二是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
三、讨论
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答: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
(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
(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分散开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一、实验原理与步骤
原理: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步骤: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③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④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二、注意事项
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
1.诱变育种的意义?
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
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
(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
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
有机物和氧
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
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6.矿质元素是指?
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呼吸作用的意义是?
(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促进果实发育的生长素一般来自?
发育着的种子。
20.利用无性繁殖繁殖果树的优点是?
周期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21.有性生殖的特性是?
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具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2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
对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
23.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受精卵, 生殖生长的起点是?花芽的形成
24.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包括?
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幼体
25.羊膜和羊水的重要作用?
10.初三化学重点知识考点 篇十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22MgO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
4Al +3O22Al2O34Al +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2O2Fe3O42Cu+ O22CuO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 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MgMgSO4+ H2↑2HCl +MgMgCl2+ 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 2AlAl2(SO4)3+ 3H2↑6HCl + 2Al2AlCl3+ 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ZnZnSO4+ H2↑2HCl +ZnZn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FeFeSO4+ H2↑2HCl + FeFe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金属)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3CuSO4Al2(SO4)3+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11.化学生物学重点 篇十一
我国虽然为海洋大国,海洋生物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在海洋天然产物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方面的基础研究力量薄弱,从事相关研究、尤其是从事海洋天然产物发现和研究的科研机构相对偏少、人才匮乏,药物发现的活性评价模型不够全面、科学,未能提供足够的新型结构化合物用于生物活性和新药研发筛选,致使新药先导化合物发现的几率偏低。因此,建立合理、科学的药物发现和评价模型,加强对我国海洋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发现、鉴别得到大量的海洋天然产物以供新药研发筛选是我国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的关键。
海洋软体动物主要生活于海底,以海绵、海藻、水螅虫、苔藓虫、海葵和珊瑚为食,可以是肉食性的、也可以是草食性的,生命周期及生长特性与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其食物寿命的长短。这些软体动物色彩艳丽、行动缓慢,主要依赖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化学防御机制对抗天敌的捕食以求得生存。这种由生物进化形成的化学防御策略为我们从自然界寻找某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提供了一条简洁、有效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通量活性筛选无疑将更容易发现新的活性天然产物,大大提高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几率。
软体动物个体较小,且多生长在深海,导致样品采集非常不易,这给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以及随后的生物活性筛选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这一矛盾可以通过研究软体动物的食源生物得到解决:研究发现,很多软体动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同样可以从其食源生物中获得。这是因为除少数软体动物能够生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化学物质而建立其化学防御体系外,多数软体动物是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并将其中有用的代谢物质经过进一步的生物转化或直接积累到身体的特定部位以保护自己不受天敌捕食的。这样,对软体动物的食源生物的研究不但可以从化学角度确证它们的生态学关系(捕食-被捕食)、拓展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补充由于软体动物难以采集造成的因化合物得量太少所致对随后生物活性研究的制约。
对海洋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而且可以从化学角度阐明其食物链上的生态关系。因此,这一研究领域越来越得到世界海洋天然产物界的重视,成为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意大利的Cimino教授是国际同行公认的海洋软体动物研究权威,他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综述总结了其研究小组在此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1]。
我国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软体动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海洋中生活着2 500余种软体动物[2]。由于海洋软体动物标本的采集极为困难,加上生物样本不易富集,致使研究者们经常只能在极少样本量(有时只有1个个体)的情况下对样本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分离和结构解析技能,同时也对配套的仪器性能和分析方法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上述在海洋软体动物研究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我国虽然在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方面已有20多年历史,但对软体动物的研究报道却非常少。我们希望通过对我国南海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的深入研究获得大量有关我国软体动物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及药理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同时,通过课题的开展,还可以开辟一个提供新型结构海洋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大大提高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几率,并从中筛选出一批化学结构新型、生物活性显著的海洋新药先导化合物,提高我国新药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
1研究与结果
东南沿海是我国海洋生物种类最丰富的海域,我们经过多次采集得到了30余种海洋软体动物及其70余种食源生物(海绵、珊瑚各30余种,海藻10余种)。通过现代分子药理学(靶受体、靶基因)、高通量筛选技术、药效学、毒理学、海洋生态和分类学、海洋天然有机化学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综合应用,对其中40种海洋生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食物链关系;同时,对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抗肿瘤、抗艾滋病毒、降血糖、抗菌和抗真菌活性评价,并对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药理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打下了实验基础。
1.1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和生态食物链关系考察
1.1.1软体生物的化学及化学生态学研究
软体生物与其食源生物之间的生态学关系是国际上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但因其研究难度大(个体小、生物量少、采集难、化学成分研究更难),国内相关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国际上也只有欧美少数几个国家在从事相关研究。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先后完成了15种软体动物的化学及化学生态学研究。这15种软体动物包括后鳃亚纲裸鳃目海神鳃科(Glaucidae)软体动物Phyllodesmium magnum和Phidiana militaris[3],车轮海牛科(Actinocyclidae)软体动物日本车轮海牛(Actinocyclus papillatus)[4],杜五海牛科(Tritoniidae)软体动物Tritoniopsis elegans[5],六鳃科(Hexabranchidae)软体动物血红六腮(Hexabranchus sanguinus)[6],片鳃科(Arminidae)软体动物美丽拟皮片鳃(Dermatobranchus ornatus)[7],舌尾海牛科(Glossodorididae)3种软体动物双色玻缘海牛(Glossodoris cincta)、地母多彩海牛(Chromodoris geometrica)和Chromodoris reticulate,刺海牛科(Kentrodorididae)软体动物烟囱壶形海牛(Jorunna Funerbris),叶海牛科(Phyllididae)2种软体动物丘凹叶海牛(Phyllidia pustulosa)及未定名叶海牛(Phyllidia sp.),肺螺亚纲石璜科(Onchidiidae)软体动物瘤背石璜(Onchidium verruculatum)[8],前腮亚纲腹足目海兔螺科(Ovulidae)软体动物海兔螺(Ovula ovum)以及鲍科软体动物耳鲍(Halotis asinine)。我们从中发现了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如二聚四氢异喹啉生物碱(图1中的化合物1)以及新骨架吲哚生物碱菲地鳃甲素(图1中的化合物2)和菲地鳃乙素(图1中的化合物3)等,其中化合物1正是ecteinascidin系列化合物中ecteinascidin-637(ET637)的去乙酰化物,而菲地鳃甲素和菲地鳃乙素为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具有1, 2, 4-oxadiazole结构片段的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显示有强烈的抑制活性(表1)[3],为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对上述软体动物的捕食生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或与文献中相关生物化学成分进行比对,我们发现美丽拟皮片鳃和软体动物P. Magnum与柳珊瑚,血红六腮、Glossodoris属和Phyllidia属软体动物与海绵以及Halotis属软体动物与Cladophora属绿藻间可能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生态学关系,部分实验结果仍在整理之中。
上述软体动物多为后鳃亚纲软体动物,这是因为该种群动物基本失去了物理外壳的保护,它们的化学防御体系更加重要和完善,具有可有效地将活性物质积累到身体中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以抵御天敌捕食的特点,使我们更容易通过化学成分的研究获得具有强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物质基础[9]。
1.1.2海绵的化学及化学生态学研究
海绵是肉食性软体动物的重要食源生物,也是新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我们先后对10种海绵及两株海绵内生菌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它们分别是4种Dysidea属海绵[10-15]、2种Axinyssa属海绵[16-19]、蜂海绵Haliclona sp.[20]、海绵Acanthella sp.[21]、海绵Hyrtios erectus[22]和海绵Neopetrosia exigua[23]以及海绵内生菌Streptomyces sp.和Bacillus vallismortis[24],获得了倍半萜、倍半萜二倍体、二萜、二倍半萜、噻唑生物碱、大环二胺生物碱和二酮哌嗪等许多结构新型的活性化合物,并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可能的生物防御作用及生物来源,证实了Dysidea属海绵与丘凸叶海牛属和Doriopsilla属软体动物间[12,19]以及海绵Acanthella与Hexabranchus属和Phyllidiella软体动物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化学生态学关系[21]。体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来自海绵Dysidea villosa的dysidine(图2中的化合物4)[11]和来自海绵Hyrtios erectus的hyrtiosal(图2中的化合物5)[22]分别显示具有良好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及抗艾滋病毒活性,IC50分别为1.50和9.60 µM,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1.1.3珊瑚的化学及化学生态学研究
珊瑚是肉食性软体动物的另一类重要食源生物,全球约有7 000多种,主要分为八放珊瑚和六放珊瑚两个亚纲。化学成分研究集中在八方珊瑚、包括软珊瑚和柳珊瑚上,萜类和甾醇化合物是它们的特征性化学成分。
我们对采自中国南海的10种软珊瑚和3种柳珊瑚的化学物质进行了系统研究。软珊瑚包括3种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 S. depressa, S. parv)[25-27]、3种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glaucum, S. latum, S. tortuosum)[28-31]、2种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 L. Crassum)[32-34]、多棘软珊瑚(Spongodes sp.)[35-37]和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38];柳珊瑚包括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39]、小月柳珊瑚Menella sp.和弯曲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flexuosa[40,41]。化学物质的类型主要涉及倍半萜、二萜、二萜二聚体和甾体等。软珊瑚中富含cembrane型二萜,其二聚体是肉芝软珊瑚的典型次生代谢产物。这类大环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的鉴定是天然产物结构鉴定的难点之一,我们首次将固体圆二色谱/含时密度泛函方法应用到此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34]。从多棘软珊瑚中得到的新甾体化合物多棘酸酯(图2中的化合物6,methyl spongoate)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显示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0.14 µg/ml,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35]。从中华小尖柳珊瑚中分离得到的二萜化合物与软体动物美丽拟皮片腮中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相似,但含量不到后者的1/20,故推测中华小尖柳珊瑚可能是美丽拟皮片腮的食源动物,且美丽拟皮片腮具有极强的从食物中选择并富集次生代谢产物并将这些化学物质转移到身体的特定部位以形成自身化学防御体系的能力[39]。
1.1.4海藻的化学成分研究
海藻是许多素食性软体动物的食源生物。我们从我国东海海域采集到了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和绿藻杉叶厥藻(Caulerpa taxifolia)。从红藻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得到20余种laurane型倍半萜及其结构重排物,这些化合物在抗真菌以及环氧化酶-2和PTP1B抑制活性测试中均显示阴性結果。但它们在结构上与Aplysia属海兔中分离鉴定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相似,提示Aplysia属海兔与Laurencia属红藻间可能存在捕食-被捕食的化学生态学关系[42]。从绿藻杉叶厥藻中也分离并鉴定出了11种化合物、包括芳香化valerenane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和吲哚生物碱caulerpin,其中caulerpin具有显著的PTP1B抑制活性,IC50为3.77 µM[43]。
1.2活性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对在前期活性测试中分别显示具有PTP1B抑制活性、抗艾滋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3个不同类型化合物dysidine[10]、hyrtiosal[21]和多棘酸酯[35]进行活性的重新评价及合成研究,以初步探讨它们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实验依据。
利用分子水平的PTP1B抑制剂筛选技术发现,dysidine能够显著抑制PTP1B的活性(IC50为1.5 µM),且其主要选择性地作用于PTP1B,对PTP家族其它成员的影响则较小。在细胞水平上,dysidine能够显著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2个关键因子I受体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对胰岛素通路的下游效应因子糖原合酶激酶-3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同样也有激活作用。dysidine还可显著增加3T3-L1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20 µM浓度的激动能力与胰岛素相当。
抗艾滋病毒系统研究显示,hyrtiosal能够竞争性地抑制艾滋病毒整合酶与艾滋病毒的结合。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进行活性测试证实,hyrtiosal作用于艾滋病毒整合酶的N端域。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发现,hyrtiosal能与艾滋病毒整合酶N端域结合位点中3个影响活性的重要氨基酸残基Ser17、Trp19和Lys34发生相互作用。hyrtiosal也具有PTP1B抑制作用,能在细胞水平上对胰岛素信号通路进行调控、包括促进AKT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激活。
多棘酸酯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良好抑制活性促使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活性考察。研究发现,多棘酸酯对多种非多药耐药人肿瘤细胞株和正常细胞株都具有抑制活性,平均IC50为5.72 μM。多棘酸酯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最强,对白血病、结肠癌、生殖系统肿瘤、胃癌和肺癌细胞的作用次之,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相对较差。应用多种凋亡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棘酸酯有很强的凋亡诱导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多棘酸酯作用24 h后对肿瘤细胞周期基本没有影响,这与很多抗肿瘤化合物、尤其是细胞毒药物都会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不同。进一步的细胞凋亡通路研究表明,多棘酸酯会引起caspase-8激活以及Bid蛋白的切割,表明有外源性死亡受体凋亡途径的参与。同时,多棘酸酯也可激活caspase-9、降低Bcl-2/Bax比率并引致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进入胞浆,表明内源性线粒体途径亦参与了多棘酸酯的凋亡诱导作用。此外,Rh123和JC-1染色试验结果也表明,多棘酸酯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BEL-7402的线粒体膜电位,从而进一步表明了有内源性线粒体途径的参与[44]。
為进一步研究多棘酸酯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对其进行了化学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经以孕烯醇酮醋酸酯为起始原料,经10余步反应(图3)合成得到了多棘酸酯,其为+57º,与天然产物的+64°十分接近,说明合成产物与天然产物一致,且此结论也通过1H NMR和13C NMR分析得到了确认[45]。
对多棘酸酯的进一步的结构衍生及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其结构中A环上的α,β-不饱和酮功能基是活性中心;侧链对抗肿瘤活性有显著影响,不同侧链可选择性地抑制不同肿瘤细胞株;不同的肿瘤细胞模型对不同衍生物的活性应答也有区别[46]。
2讨论和结语
本研究是我国国内首次开展的对海洋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间化学生态学关系的研究,标志着海洋天然产物研究从以活性成分为主导的传统研究模式到海洋生物化学生态学研究的转变。这是我国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方向和理念的重要转变,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海洋软体动物并不懂得化学知识,但它们却能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并从中汲取有用的化学物质而有效地保护自己。考察后鳃亚纲软体动物及其食源动物的化学防御性物质可为我们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学物质提供另一条可能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通量活性筛选无疑将更容易发现新的活性天然产物,从而进一步提高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几率。
通过开展本研究课题,从学术的角度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海洋生物资源、分布化学和生态学特征以及它们在海洋生物系统食物链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加深我们对海洋生命现象、进而对人类自身的了解,为促进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海洋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从药用角度看,从海洋软体动物中提取分离并发现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进而将其开发成为新药或新药先导化合物必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对我国南海软体动物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Cimino G. “Mollusca (Gastropoda)” subseries of progress in molecular and subcellular biology [M]. Germany: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6.
[2] 黄宗国. 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 [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8: 416-520.
[3] Carbone M, Li Y, Irace C, et al. Structure and cytotoxicity of phidianidines A and B: first finding of 1, 2, 4-oxadiazole system in a marine natural product [J]. Org Lett, 2011, 13(10): 2516-2519.
[4] Manzo E, Carbone M, Mollo E, et al. Structure and synthesis of a unique isonitrile lipid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mollusk Actinocyclus papillatus [J]. Org Lett, 2011, 13(8): 1897-1899.
[5] Ciavatta ML, Manzo E, Mollo E, et al. Tritoniopsins A-D, cladiellane-based diterpen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nudibranch Tritoniopsis elegans and its prey Cladiella krempfi [J]. J Nat Prod, 2011, 74(9): 1902-1907.
[6] Zhang W, Gavagnin M, Guo YW, et al. Terpenoid metabolites of the nudibranch Hexabranchus sanguineu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J]. Tetrahedron, 2007, 63(22): 4725-4729.
[7] 张文, Gavagnin M, 郭跃伟, 等. 中国南海裸鳃目软体动物美丽拟皮片鳃(Dermatobranchus ornatus)及其可能的食源动物柳珊瑚Muricell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J]. 有机化学, 2006, 26(12): 1667-1672.
[8] Carbone M, Gavagnin M, Mattia CA, et al. Structure of onchidione, a bis-g-pyrone polypropionate from a marine pulmonate mollusk [J]. Tetrahedron, 2009, 65(22): 4404-4409.
[9] 张文, 郭跃伟. 后鳃亚纲软体动物化学防御物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7, 27(3): 1192-1205.
[10] Li Y, Zhang Y, Shen X, et al. A novel sesquiterpene quinone from Hainan sponge Dysidea villosa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9, 19(2): 390-392.
[11] Zhang Y, Li Y, Guo YW, et al. A sesquiterpene quinone, dysidine, from the sponge Dysidea villosa, activates the insulin pathway through inhibition of PTPases [J]. Acta Pharmacol Sin, 2009, 30(3): 333–345.
[12] Yu ZG, Li J, Li ZY, et al. Two new unprecedented acetonyl-bearing sesquiterpenes from the Hainan sponge Dysidea fragilis [J]. Chem Biodiv, 2009, 6(6): 858-863.
[13] Huang XC, Li J, Li ZY, et al. Sesquiterpenes from the Hainan sponge Dysidea septosa [J]. J Nat Prod, 2008, 71(8): 1399-1403.
[14] Qin S, Shi L, Li J, et al. Bispuupehenone from the South Chinese Sea sponge Dysidea sp. [J]. Acta Cryst, 2008, E64(5): o946-o947.
[15] Yu LL, Li ZY, Peng CS, et al. Neobacillamide A, a novel thiazole-containing alkaloid from the marine bacterium Bacillus vallismortis C89, associated with South China Sea sponge Dysidea avara [J]. Helv Chim Acta, 2009, 92(3): 607-612.
[16] Mao SC, Manzo E, Guo YW, et al. New diastereomeric bis-sesquiterpenes from Hainan marine sponges Axinyssa variabilis and Lipastrotethya ana [J]. Tetrahedron, 2007, 63(45): 11108-11113.
[17] Mao SC, Guo YW, Soest RV, et al. New nitrogenous bisabolene-type sesquiterpens from a Hainan sponge Axinyssa aff. Variabilis [J]. Helv Chim Acta, 2007, 90(3): 588-593.
[18] Xue DQ, Mollo E, Cimino G, et al. Lingshui, an unexpected passerini product from the Hainan sponge Axinyssa variabilis [J]. Helv Chim Acta, 2009, 92(7): 1428-1433.
[19] Sun JZ, Chen KS, Liu HL, et al. New epoxy-substituted nitrogenous bisabolene-type sesquiterpenes from a Hainan sponge Axinyssa sp. [J]. Helv Chim Acta, 2010, 93(3): 517-521.
[20] Sun JZ, Yao LG, Chen KS, et al. New polyunsaturated amino ketones from a Guangxi sponge Haliclona sp. [J]. Helv Chim Acta, 2010, 93(6): 1199-1203.
[21] Sun JZ, Chen KS, Yao LG, et al. A new kalihinol diterpene from the Hainan sponge Acanthella sp. [J]. Arch Pharm Res, 2009, 32(11): 1581-1584.
[22] Du L, Shen LL, Yu ZG, et al. Hyrtiosal, from the marine sponge Hyrtios erectus, inhibits HIV-1 integrase binding to viral DNA by a new inhibitor binding site [J]. Chem Med Chem, 2008, 3(1): 173-180.
[23] Li Y, Qin S, Guo YW, et al. 9’-Epi-3β, 3’β-dimethylxestospongin C, a new macrocyclic diamine alkaloid from the Hainan sponge Neopetrosia exigua [J]. Planta Med, 2011, 77(2): 179-181.
[24] Gao Y, Yu LL, Peng CS, et al. Diketopiperazines from two strains of South China Sea sponge-associated microorganisms [J]. Biochem Syst Ecol, 2010, 38(5): 931-934.
[25] Li Y, Carbone M, Vitale RM, et al. Rare casbane diterpenoid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inularia depressa [J]. J Nat Prod, 2010, 73(2): 133-138.
[26] Li Y, Gao AH, Li J, et al. Diterpenoid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inularia parva [J]. Helv Chim Acta, 2009, 92(7): 1341-1348.
[27] Jia R, Guo YW, Mollo E, et al. Two new polyhydroxylated steroid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inularia sp. [J]. Helv Chim Acta, 2006, 89(7): 1330-1336.
[28] Yao LG, Liu HL, Guo YW, et al. New cembranolide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arcophyton glaucum [J]. Helv Chim Acta, 2009, 92(6): 1085-1091.
[29] Yan XH, Gavagnin M, Cimino G, et al. Two new biscembranes with unprecedented carbon skeleton and their probable biogenetic precursor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arcophyton latum [J]. Tetrahedron Lett, 2007, 48(30): 5313-5316.
[30] Jia R, Guo YW, Mollo E, et al. Sarcophytonolides E-H, cembranolide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arcophyton latum [J]. J Nat Prod, 2006, 69(5): 819-822.
[31] Jia R, Guo YW, Chen P, et al. Biscembranoids and their probable biogenetic precursor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arcophyton tortuosum [J]. J Nat Prod, 2007, 70(7): 1158-1166.
[32] Chen SH, Guo YW, Huang H, et al. Six new cembranolide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Lobophytum sp. [J]. Helv Chim Acta, 2008, 91(5): 873-880.
[33] Chen SH, Huang H, Guo YW. Four new cembrane diterpene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Lobophytum sp. [J]. Chin J Chem, 2008, 26(12): 2223-2227.
[34] Zhang W, Krohn K, Ding J, et al. Structural and stereochemical studies of α-methylene-γ-lactone-bearing cembrane diterpenoids from a South China Sea soft coral Lobophytum crassum [J]. J Nat Prod, 2008, 71(6): 961-966.
[35] Yan XH, Lin LP, Ding J, et al. Methyl spongoate, a cytotoxic steroid from the Sanya soft coral Spongodes sp.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7, 17(9): 2661-2663.
[36] Yan XH, Jia R, Shen X, et al. A new dolabellane diterpenoid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pongodes sp [J]. Nat Prod Res, 2007, 21(10): 897-902.
[37] Yan XH, Liu HL, Huang H, et al. Steroids with aromatic a-ring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Dendronephthya studeri Ridley [J]. J Nat Prod, 2011, 74(2): 175-180.
[38] Yan XH, Liu HL, Guo YW. Ximaosteroids A-D, new steroid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cleronephthya sp. [J]. Steroids, 2009, 74(13-14): 1061-1065.
[39] 嚴小红, 李震宇, 郭跃伟. 南海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化学成分的研究[J]. 有机化学, 2008, 28(7): 1264-1267.
[40] Zhang W, Huang H, Ding Y, et al. Three new polyoxygenated steroids from two species of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Muricella flexuosa and Menella verrucosa Brundin [J]. Helv Chim Acta, 2006, 89(4): 813-820.
[41] Liang L, Wang CY, Huang H, et al. Further highly oxygenated guaiane lacton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Menella sp. [J]. Helv Chim Acta, 2008, 91 (1): 111-117.
[42] Mao SC, Guo YW. A laurane sesquiterpene and rearranged derivatives from the Chinese red alga Laurencia okamurai Yamada [J]. J Nat Prod, 2006, 69(8): 1209-1211.
[43] Mao SC, Guo YW, Shen X. Two novel aromatic valerenane-type sesquiterpenes from the Chinese green alga Caulerpa taxifolia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 16(11): 2947-2950.
[44] Jiang Y, Miao ZH, Xu L, et al. Drug transporter-independent liver cancer cell killing by a marine steroid methyl spongoate via apoptosis induction [J]. J Biolog Chem, 2011, 286(30): 26461-26469.
[45] Gong JX, Miao ZH, Yao LG, et al.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methyl spongoate, a new steroid with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ies [J]. Syn lett, 2010, (3): 480-482.
[46] Jiang CS, Huang CG, Feng B, et al.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evaluation of methyl spongoate analogs [J]. Steroids, 2010, 75(13-14): 1153-1163.
(收稿日期:2012-03-20)
【化学生物学重点】推荐阅读:
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10-08
生物危险化学品07-11
生物化学总结全07-18
生物化学读书笔记10-06
华南理工874生物化学07-12
动物生物化学电子教案08-23
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化学07-07
生物化学工程学简历07-14
生物化学山东农业大学08-17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化学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