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教案11

2024-07-24

埃及教案11(共10篇)

1.埃及教案11 篇一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 发放听写本和《补充习题》)

一、检查复习,谈话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好,拿出听写本,我们先来默写几个词语。

智慧 宏伟 精巧 摩天大厦 屹立 坟墓 轮廓 举世闻名(课件出示词语,对照自己批改)

2.你能用上

一、两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相机板书:举世闻名 宏伟 精巧 科学建造

3.小结过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他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课件出示句子,齐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它们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二、感受金字塔的特点,体会运用说明方法。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学。

2、我们先不忙交流,请打开补充习题P48,尝试完成第三大题的第3小题。

师巡视。

3、交流作业情况,相机品味词句:

A、(出示课件)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你知道40层高的摩天大厦——究竟有多高吗? 师:我们的童心楼有几层?(5层)

40层有几个童心楼这么高?(8个)8个这样的教学楼叠加在一起,多高呀!

请想象一下,你会怎么看?(生仰视)指导朗读。(读出它的高)齐读。

师:真高!同学们,请再看这句话,想想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有这样真切 1 的感受呢?(板书:列数字 作比较)

小结:是啊,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现出来,作者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摩天大厦作比较,使遥远而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了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感受这样写的妙处。(齐读)

(补充习题第三条横线交流即过,下面将重点体会。)

B、(课件出示:)为了建造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整用了整整30年时间。

生:通过“经常、10万人、整整30年”体会出工程需要的人多,时间长,工程的浩大,金字塔是奴隶们血汗的结晶。

(10万人相当于30多个二小的全体师生)

师:课前老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那时候修建金字塔三个月换一批人,一年就要有40万人参加劳动,30年就会有1200万人参加劳动,工程也太浩大了。

来,把我们的感受融进我们的朗读中去。(齐读)

C、文中还有一些数字,值得反复品味,找找看,说说自己的感受。(看《补充习题》来找)

60万个车皮(讲解:车皮,火车的货用车厢。)2.5吨 230万块

(从这些数字你们感受到什么呢? 石块多、石块重等)

小结:这组数字真令人惊叹!从这组数字感受到建造金字塔需要的石料非常的重,非常的多,从侧面体现了金字塔的宏伟。齐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惊叹。

总结提升:金字塔如此之高,底面如此之大,所用巨石如此之多,如此之重,全部工程所花人力之多,时间之长,实在罕见。这般宏伟的建筑,怎能不举世闻名呢?出示句子,齐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D、最后一条横线,怎么填的?(生说)如果将句子改成这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

(1)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2)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到现在,这些 2

石块的接缝处连刀片都插不进去。

对比读,女生读上句,男生读下句。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

小结:是啊,那样高大宏伟的金字塔,经作者这样一写,就形象地写出了埃及金字塔精巧的结构。这样的写法,就叫——形象描述。

齐读这句话。

总结提升:能做到高大宏伟实属不易,能同时做到宏伟而又精巧,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但是,金字塔做到了,这简直就是个奇迹,真不愧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出示句子,齐读(课件出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E、刚才我们一起研读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为什么作者只向我们介绍胡夫金字塔呢?

(因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

这种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介绍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举例子。(板书:举例子)来,捧起书,再去欣赏一下宏伟、精美的金字塔吧!

(全班读第三小节)

这些说明方法都能理解吗?来用用看。(做《补充习题》中的第4小题。做后就交流。)

(总结)我们在介绍事物的时候,如果能准确地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就能让事物的特点更加清楚。

三、品味金字塔建造的科学,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过渡:金字塔工程浩大,勤劳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从字里行间里寻找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同桌交流交流。

2、集体交流:

(1)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前面的课文还有那些地方也让你感受到了呢?

(第四节:运石头 第五节:垒石头)

(2)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自然段,有两个问句,找出来读一读。

你能从这两个问句中能获取哪些信息?(设问、提示下文的写作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一句还是一个过渡句)

(3)体会用词的准确:据说一词什么意思?去掉可以吗?(作者用词的严密)(4)同学们,就让我们穿越到遥远的古埃及,去看一看当时那震撼人心的场面吧!

(播放视频)

(5)总结提升: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也很难建成,但古埃及人民就做到了。所以作者要说:

(课件出示句子,齐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矗立在滚滚黄沙之中。他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站在这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面前,你想说什么?

生自由说。

师:是啊,它们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满怀深情地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本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了解了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了古埃及人民伟大的智慧。老师相信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及人民一定会深深地印在你们的心中。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体会会更深!课件出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六、布置作业。

如果你想对金字塔有更深的了解,仅靠这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后,大家可以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或是搜集金字塔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精巧

举世文明 科学建造 象征 结晶

列数字 形象描述

作比较 举例子

2014年4月15日

(盐都区督导 听课校长 袁华)

2.湘教版埃及教案 篇二

学习埃及地理特征的感性知识,需要用大量的直观材料,因此我采用了大量的地图、图片和相关资料如埃及金字塔的神秘故事,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埃及既遥远又神秘,学生对埃及的好奇心很强,兴趣也很浓,所以让同学们课前有目的的查找资料,并在课堂上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果然,在课上,同学们一个一个都要讲故事,非常地踊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第三章走进国家的学习中,教师已带领学生对日本这一国家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引导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主学习和利用板图,学生掌握了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农业和旅游业的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各国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我国可以从中借鉴,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教学中采用“导学—导疑—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重在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

3.埃及的金字塔 教案1稿 篇三

1、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学会本课生字、词,学习“廓”和“厦”字,理解相关词语。

3、懂得作者是怎么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并体会这么写的好处。(相关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给同学们看一些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的什么建筑物?(学生说)

对,这就是埃及的金字塔,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埃及和中国一样,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之一,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知道中国有万里长城,有秦兵马俑,而埃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就是金字塔。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你想从哪些方面了解埃及金字塔呢?(质疑)

(学生边说,老师简单总结

板书在白板上)

3、过渡:同学们都非常会提问题,带着疑问让我们打开书本,自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齐读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2)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金字塔?圈一圈自然段中突出金字塔特点的关键词。

(学生按提示自读课文)

2、同学们读完了,让我们先解决课文中的拦路虎吧!(出示词语)

4名同学个别读,教师指导(读错,哪些字你觉得要注意啊?):锥(翘舌)多音字埋 曝 厦(投影)厦的结构 要注意的地方 描红 再齐读。

三、理清脉络

1、过渡:同学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金字塔吧!刚才同学们找到了哪些描写金字塔的关键词呢?

(学生边说老师边总结边板书: 地理位置

外观

构造

象征和结晶)

(1、金字塔在哪?

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叫“金字塔“?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老师的提示,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请同学们试着分段。

3、学生汇报,教师出示。

四、精读课文

1、同学们通过读书就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会读书的孩子会课文越读越薄,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回来,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描述埃及金字塔的。我们知道,埃及的金字塔有70多座,作者重点描述了哪一座?(胡夫金字塔

板书)

对,作者重点描述了胡夫金字塔,通过对它的描述让我们了解埃及金字塔,对于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叫(举例子 板书)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描写胡夫金字塔的第三自然段,你从第三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学生读书并思考,汇报:(1)“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他找到了这句话,同学们齐读下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高 板书)这里面有个词:摩天大厦

这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

这座塔可真高啊,高得都穿到云里面去了。同学们,你还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2)“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 大 板书)

底座非常的大,绕着金字塔走一圈,要走差不多一公里那么长,相当于从我们学校50米跑道来回跑20圈啊。这得多长啊!请哪位同学读一读这句话?

总结: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淋,世界上很多文物都变得千仓百孔,而它却依然屹立在沙漠中,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大的建筑物,作者在写金字塔高时说它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还用了一系列的数字说它的大,这样让我们形象的了解到了金字塔外观的高大,这样写作方法在说明文中叫做 列数字 作比较(板书)(3)“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从这个句子你读到了什么?(数字

石块多、重 人们的不容易、宏伟壮观„„板书:宏伟)同学们齐读下句子。

(4)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建造金字塔的石块非常的多、非常的大、非常的重,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有变化吗?

生: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建造仔细、构造精巧、平整、紧密„„

板书:精巧)师:几千年过去了,金字塔不仅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而且构造还是那么的精巧,石块与石块之间还这么的紧密,古代埃及人民是多么的智慧啊!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这段话?(学生读)

(5)总结:同学们,看作者通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写作方法描写了金字塔的高大和紧密,突出了金字塔外观的宏伟和结构的精巧,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多么雄伟的金字塔啊!我们把第三自然段好好的齐读一遍,读出它的宏伟和精巧。(齐读第三自然段)

(6)过渡:通过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了金字塔的外观是多么的宏伟,构造是多么的精巧,它采用的石块是如此之多,耗时是如此之长,它是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让我们后来人写出了这样的文字:(出示开头、结尾)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学生齐读)你读了这两段话,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哪个部分? 总结:以相似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金字塔的赞叹,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叫首尾呼应。五:总结拓展

1、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金字塔,作者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让我们了解了金字塔的外观是多么的宏伟,结构是多么的精巧,现在,老师要来测一测同学们,看看同学们学到了多少。(出示题目)

4.埃及教案11 篇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世界七大奇观之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让大家不断揣度的不解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字塔,一睹它的风采。

2.板书课题:埃及金字塔。

3.齐读课题。

二、媒体导入,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感知:

1)瞧,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出示埃及金字塔背景图配埃及的古典音乐。

2)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初步感知金字塔的宏伟)

2.出示第一小节: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小节,走进文字我们会有更多的了解。

3.指名读文,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随机学习词语:矗立,巍然屹立,举世闻名,傲对碧空。重点理解“举”的意思,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

4.齐读第一小节。

5.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金字塔干什么的?角锥形是怎样的形状?为什么说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为什么金字塔举世闻名?)

三、存疑读文,初步了解金字塔

1.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课文,看看你们的问题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边读边想,边想边划。

2.交流。(利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理解“角锥形”的结构,知道金字塔的作用、形态、规模、建造等)

四、细读课文,体会金字塔的宏伟而精巧

1.看来,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宏伟气势和建造工艺的精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作者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请同学们细细阅读课文的第三小节,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2.生自由读书,写写划划。

3.交流:

1)媒体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

A 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

B 金字塔实在是太高了,需仰视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那么你该怎样读出这种感受呢?

C 请你再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呢?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2)媒体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师生合作朗读)

4.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又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关于这方面的传说有很多,据说它是这么建造的:

1)媒体演示古埃及人民垒石头的情景。

2)读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3)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五、回顾课文,质疑交流

1.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耗费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创造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让我们再读第一节。

2.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金字塔能举世闻名了吗?

3.对谜一样的金字塔,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大胆讲出来,邀请同学们和你一起去探秘。

作业布置:

1、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读课文片段填空:

片段再现: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尖,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一试身手:这段话先写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片段再现: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一试身手:这句话采用了______和______两种说明的方法,这种说明的方法使得我们读了以后,能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笔:

我们学校约有1000人。你想想看10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10万,估计一下30年要多少人?他们每天在烈日曝晒下、在奴隶主的皮鞭之下,度日如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板书设计:

塔高

宏伟 塔的周长

25埃及金字塔 建塔石块的数据

5.埃及教案11 篇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2,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3,了解课文列数据,做比较等说明方法,并体会这些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各种埃及金字塔的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2,读好这些词.“傲对碧空”是什么意思

过渡:是啊,埃及金字塔凭什么“傲对碧空”.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它,解决这个问题,有信心吗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找出过渡句, 并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

2,出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

学生自读这句话.

启发: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 (板书宏伟,精巧)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 (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海安建工大厦作比较感受它的高.

(4 )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 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 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学生交流.

(2 )指导朗读

4,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两种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结

6,过渡: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 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过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了,今天都带来了吗 赶快拿出来,告诉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1,指名说

2,明确要求:把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先读一读,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绍的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的来描述的

3,学生自读资料.

4,指名上台交流.

5,小结 .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实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埃及的金字塔》说课稿

徐州市光荣巷小学 伍雪梅

说教材内容:

《埃及的金字塔》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宏伟,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本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第三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金字塔的特点和古埃及劳动人民的不朽智慧.这段文字语言精确,说明方法多样.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五年级学生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有悟.

2,懂得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说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埃及金字塔了解不多,对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时,要注意适度地引导学生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工作的艰辛.所以,我的教学重点是:用读,议等方式,实现师生间的对话,我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说教学理念:

让学生充分经历自读自悟,主动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去咀嚼文本的精华,在师生对话中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回忆词语,听写的形式,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同时用所写的词语概述课文内容,回顾上节课所学.

二,话题导读

1,由话题:金字塔是什么 展开交流,实现师生对话.教师适时板书,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2,体会金字塔的特点.

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探究意义

1,默读课文,要求:勾画出说明“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的句子.

继续培养默读能力,勾画出重点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组交流(巡视,指导)

培养合作,表达能力.

3,集体交流

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聪明.

四,巩固拓展

1,回答相关题目.

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是训练快速答题的能力.

2,书面练习:你想对建造金字塔的古代埃及人们说些什么

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五,作业

6.埃及教案11 篇六

检查情况反馈

六一班:三级备课齐全,有计划、有进度、平时成绩填7次、期中1次,计划详实可行,能按进度备课,体现出了新课程、新理念。应备34课时,实备34课时。教学反思19次。作业32次。封面书写齐全、作业书写规范。上交33本,有成绩统计,作业每做必批。存在问题:教案加强学发指导、无学生座位编号、没有标出教案的总节数和教学反思的总次数、注意作业的保护。

六二班:三级备课齐全,有计划、有进度、座位编号有、平时成绩填5次、期中1次,计划详实可行,能按进度备,体现出了新课程、新理念。应备34课时,实备32课时。教学反思16次。作业32次。封面书写齐全、作业书写规范。上交31本,有成绩统计,作业每做必批、第一本保护较差、第二本保护较好、除等级以外对书写干净、正确率高的作业奖励小红花激励学生。存在问题:教案加强学发指导、注意作业的保护。

六三班:三级备课齐全,有计划、有进度、平时成绩填6次、期中1次,计划详实可行,能按进度备课,体现出了新课程、新理念。应备34课时,实备32课时。教学反思19次。作业32次。封面书写齐全、作业书写规范。上交34本,有成绩统计,作业每做必批。存在问题:教案加强学发指导.五年级:三级备课齐全,有计划、有进度、平时成绩填6次、期中1次,能按进度备课。应备36课时,实备36课时。教学反思15次。作业32次。封面书写齐全。作业上交一班53本,二班53本,有成绩统计,作业每做必批。存在问题:打印教案22、23、24课时后印有教学反思四个字但没有些教学反思,打印教案25课时以后的教案备课本中以备写,打印的部分要去掉。教学反思次数多,但要认真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反思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四年级:三级备课齐全,有计划、有进度、三级备课齐全,计划详实,措施得当。平时成绩填4次、期中1次,能按进度备课。全部是手写教案。应备36课时,实备36课时。教学反思20次。教学反思能反思出教学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值得数学组的教师学习。作业31次。封面书写齐全。作业上交一班33本,二班32本,有成绩统计,作业每做必批。存在问题:要加强求学生的养成教育,习惯教育。

三一班:三级备课齐全,能按进度备课,书写认真规范,对学生有指导性,学生座位编号有,平时成绩有,应备36课时,实备34课时。教学反思26次。反思次数多,对教学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作业32次。书写认真规范格式正确,教师批阅认真、及时,封面保持干净整洁。存在问题:教学进度、单元计划、课时教案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不相符。作业量过大。

三二班:三级备课齐全,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吻合,书写认真规范,对学生有指导性,学生座位编号有,平时成绩有,应备34课时,实备32课时。教学反思13次。作业33次。教师批阅认真、及时。存在问题:课时教案与进度不相符。

二一班:三级备课齐全,能按进度备,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吻合,书写干净整齐,对学生有指导性,学生座位编号有,平时成绩有,应备36课时,实备36课时。教学反思18次。反思较多有针对性,态度认真。作业30次。书写认真、规范,能及时批阅,作业量适中。建议:课时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

二一班:三级备课齐全,能按进度备,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吻合,书写干净整齐,对学生有指导性,学生座位编号有,平时成绩有,应备36课时,实备37课时。教学反思20次。反思较多有针对性,态度认真。作业32次。书写认真、规范,能及时批阅,作业量适中。建议:课时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

一一班:三级备课齐全,超进度备课,学生座位编号有,平时成绩有,应备37课时,实备38课时。教学反思18次。教学反思较多。作业:32次,作业量适中,学生书写认真,教师能每做必批。

一二班:三级备课齐全,超进度备课,学生座位编号有,平时成绩有,应备37课时,实备37课时。教学反思19次。教学反思较多。作业:33次,学生书写认真,教师能每做必批。存在问题:课时教案与进度不符,教案中有些课时过于简单。教学反思与作业次数相对偏少。

三、要求

所有的教师下去(进一步)对照进度、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不要抱上教案书傻抄,要根据进度调整课时分配,)对于进度与课时教案不相符的该补的补、该删的删使课时教案和进度要相一致。(年终检查前任然出现类似的问题记一次教学事故、教研组要加大督察力度)教学反思虽然达到教案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但反思要有质量、不要把教学设计说明当作叫教学反思、反思要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师生的双边活动去写、对以后的教学要有指导意义。

7.教案11 篇七

1、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2、品位并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3、投入“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文学,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生字词,理解课文;

2、能正确朗读并书写文中字词;

二、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课文,并对照注释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在文中相对位置。(用圈点读书法)

学生自己解决字词教师补充:

阅世:经历世事。

浏览:大略地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洞开:(门窗)大开。

诠释: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人文:

憧憬;向往。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广袤:

崇山峻岭:

肃穆:严肃安静。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热泪: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泪。

沾襟:浸湿衣襟。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斑斓:

写照:

跌宕:这里只起伏、上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追名逐利:追求名利。

(二)分组朗读自己体会课文。

初步体会什么是文学?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一个三遍。

2、准备材料,办手抄报。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把我了解文学的意义、作用。

2、能够对文学产生兴趣。

3、积累优美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够对文学产生兴趣。

三、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全体朗读

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们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其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

(二)、请同学朗读1、2段。请同学弄清“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指的有哪些们?题目中的“门”具体指什么门?(学生讨论完成)

文学之门――也就是老师今天要为你们打开的门。

(三)请同学读3-4段;

思考:

1、什么是文学?

2、如何理解文学这个概念?

3、文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4、如何才能打开文学这扇门?

学生讨论完成思考题。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四)全体朗读第4段,并背诵。

(五)作业:造句

徘徊、千姿百态、憧憬、危言耸听、广袤、帷幕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

3、朗读比赛

二、教学重点:

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全班集体背诵。个别抽查。

(二)文学可以把我们引进辽阔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我们已年了6年的书,也已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那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讲你了解到的文学作品。

(同学自由发展)

(三)六个小组分组朗读《致文学》

评出最优秀的一组,教师适当点评。

要求:

1、声音洪亮。

2、字正腔圆。

3、抑扬顿挫。

(四)作业:

8.11郑和远航 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字音,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派遣、罗盘、炫耀”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采用详略得当写作方法,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3、凭借课文语言文字,初步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远航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脉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清楚叙事类作品的一般方法。初步感知郑和的人物形象和远航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搜集有关郑和的资料。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板书课题。读题。

3、投影郑和图片,说说你了解的郑和?(学生交流资料)期间指导学生要将资料变为自己的话拣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地方说一两处。

补充资料,自读:

郑和(1371年——1435年)。我国明代的航海家,本姓马,名三保,在宫内做过太监。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郑和船队的七次远航,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总称“郑和下西洋”。

师提醒要会归纳搜集的资料。

说说郑和给你的印象:()的郑和

你对郑和产生了什么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敬佩)再次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汇报前置任务)互动探究

情景设置:接受考验来过关

1、第一关——读书关:

(1)出示

码头

瓷器

派遣

拳头

撕裂

赠送

范围

桅杆

鬓发

魁梧

珊瑚

炫耀

罗盘

化险为夷

(2)

四组词语全出示

读,想象画面

狂风呼啸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

严阵以待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读词想画面

联想其他词。读相应第五自然段,评价。再读这组词。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奋勇前行

这几个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呢?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了郑和的宝船船队?指名读,说说第一印象,感知列举数字说明方法。读出气势。再读这组词。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名扬海外

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自豪感,正音。

再四组词语全出示,读。

指名读第6、7自然段,概括段意,体会艰辛和意义。

2、第二关——写字关。

指名读生字。结合课前了解的情况投影订正易错字。板书 “看准字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 在空白格中再写一个。

表扬预习单完成情况好的同学。强调姿势。

3、第三关——词意关。

说说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知道了哪些词语意思?(重点桅杆

鬓发

魁梧

珊瑚

炫耀

罗盘)

你知道下面几个词的意思吗?先解释加点字。指名答,说说解词方法。

扶老携幼

严阵以待

惊叹不已

【“化险为夷”1,平坦,平安;2,破坏建筑物(使之成为平地)例:夷为平地;3,灭掉,杀尽,例:夷族。选择】

4、第四关——段落关

(1)浏览课文,思考:郑和七次下西洋,作者重点写了哪一次远航? 随学生回答,板书 详

概括段落大意

(2)默读课文1-5自然段,你能根据这三个小标题,把第一段分分层吗?

(板书: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三、检验目标达成

快速默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思考,再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有困难时点拨方法:题目扩展法

(老师有个小诀窍,想听吗?有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题目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的题目《郑和远航》,稍加扩展,如:郑和什么时间,从哪出发开始远航的?远航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远航取得了什么结果?这样我们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交流反馈:本文记叙了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沿途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到达了亚非各国,受到各国欢迎,并进行货物交换。就这样先后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四、整理回顾提升:

根据板书小结课文内容。

故事讲到这儿,相信你们对郑和的第一次远航以及远航所产生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吗?(自由说)

作业 :

1、推荐阅读《上下五千年》。

2、完成新课堂的练功房部分。

附板书设计:

11、郑和远航

(1-3)扬帆启航

(1-5)第一次远航(详)(4)友好交往

(5)战胜凶险

9.乞巧教案11 篇九

白云矿区蒙古族学校

赵昱彤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六册29课《乞巧》

【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年来,老师与你们共同诵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名句。那在你的“古诗积累本”中,积累了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2、那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古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吧!

3、过渡:那就带着这些好方法,再来学习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

牵牛织女渡河桥。”你能读好这两行诗吗?

3、是啊,在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又在做什么呢?读读三、四行。

可以看看课后资料袋里是怎么说的?(学生再次回答)原来她们是在向织女乞巧啊!同学们,你们对织女了解多少啊? 那古人在过乞巧节又会是怎么样的节日景象呢?再读读三、四行。闭上眼睛想想,再和同桌说说,争取说得更好!5、反馈:

⑴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

⑵她们穿了多少条呢?(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什么多?(红丝多)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穿尽)

⑶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指名读,齐读)

四、体验升华,熟读成诵

1、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学们,诗中的疑问,你们都解决了吗?那你们能读好这首诗吗?

(指名读、齐读、合作读)

2、看见有的同学都已经闭上眼睛,仿佛沉醉于诗中。我想,他一定是背出来了?你们能背吗?一起背吧!

10.五年级语文埃及的金字塔教案精选 篇十

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4、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6、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7、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二、『教学重点』

1、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2、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三、『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浏览专题学习网页“简介埃及”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专题学习网页“金字塔王国”部分)

2、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3、“举世闻名”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下一篇:怀孕初期肚子胀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