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小学衔接课

2024-06-22

英语中小学衔接课(8篇)

1.英语中小学衔接课 篇一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 号考生。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今天同样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各位老师的认可!

我说课的内容是《 》。以学习内容为源泉,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以联系生活实际为着眼点,我将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本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进行具体的阐述。

△《

》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教材是以“(异国风情)”为专题进行编排,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了

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

的精神,表达了的感情。

△根据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 的性格特点(或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训练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受到的教育。

“教学应该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甚至能知其必然”,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着重体会)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思想的启迪,通过圈画、质疑合作、评价,让学生自主积累语言,获得情感的升华;

其次将运用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标指出:“中段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的语言

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通过自读自悟,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最后,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有情有趣是教学。)课堂上,我将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形象生动的视频,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突破难点,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激趣导入——质疑定标——品读课文——总结延伸”这 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基于这一点,我以充满激情的导语,形象生动的视频播放,努力营造气氛,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迅速将学生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质疑定标,探究原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新课程标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板书课题后,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

然而,仅仅让孩子们提问,没有归纳是不行的。因为孩子们的问题可能是五花八门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把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归纳、提炼出来,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问题,把教学目标转化为了孩子们的内在需要。这样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又保证了课题高效、有序的进行。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而这种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必须通过学生充分地读,才能有所感悟,受到熏陶。因此,对于课文的品析,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读,范读、齐读等,抓住重点语句来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我先安排了一个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和全班交流,使学生对于文章的脉络有个清楚的认识。

(二)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学习共分为

个阶段:1,最后,我又让孩子们回归课本,再次通读全文,细细回味,相信这种感悟会积蓄得更浓更浓。

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三次读文的安排犹如三个台阶引领着学生步步登高,逼近文章的内核,走向人物的心灵。经历了“三次读文”的语言实践,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语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读中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使他们的赤子之心得到释放。

四、总结延伸,情感升华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情感熏陶。同时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所以在总结的过程我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自己总结,踊跃发言,再由老师概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让其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让学生懂得。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设计以突出重点、形象直观、简洁明快为原则,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我设计的是词语式(问题式)的板书:

总之,本节课我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为主线;以拓展想象为散发点、以感情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始终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创造性的练说中发展语言,在无拘无束的表演中形成个性,使课堂成为感悟与对话共舞、激情与智慧齐飞的舞台!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2.英语中小学衔接课 篇二

1. 针对心理,及时疏导

初中到高中是学生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高一正是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较大变化的阶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前提,也有助于顺利完成初中到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过渡。

1.1 培养自信心。

初中生到高中后,都有一种兴奋的心情。但在看到长长的课文以及每单元多达六、七十个生词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免会产生畏难的情绪。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讲明初高中英语教材的不同点。并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和测试难度。并告诉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学生们愿做英语学习的有心人,就一定能攻克高中英语这个堡垒。

1.2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学习的深入,生词难记、语法难用、课文难懂、练习难做等问题都会出现。如不及时引导,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减弱;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设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讲究趣味性,做到生动活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挂图、图片、图表、简笔画,以及投影仪、语音室等电教设备进行教学。

2. 查漏补缺,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一上学期,应从实际出发,先解决好初中英语教学“不到位”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高中学生尽早摆脱被动局面,防止恶性循环的发生。

2.1 加强语音训练,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下基础。

要使学生改变不适应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被动局面,必须从提高语言基本技能入手,加强语音训练,使那些还不能正确运用读音规则独立拼读单词和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学生摆脱处处依赖教师的被动局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

2.2 搞好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的衔接。

为了弥补高一英语基础知识的缺漏,教师应结合新课教学的需要,将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复习旧知识为新课打下基础。这样在学新课的过程中,旧知识又得到运用和巩固,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2.3 在抓阅读的同时,还要进行听说训练。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用英语组织教学,锻炼学生的听力,讲完课后,让学生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讲明教法,指导学法

初中教学是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方法。但高中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有所不同,高中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应采用听说领先、读写为主的教学方法。即在时间上读写课优先,强调进行精讲多练的语法课,进行大量精读和泛读训练的阅读课和题材多样、高标准、严要求的短文写作课。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给学生讲明教法之后,还要给学生指导学法,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让高一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

3.1 勤预习。

预习对于理解新课内容和达成师生在课堂上的默契是很重要的。课前的预习就是为了给自己寻疑,有了疑问才有一种探寻答案的迫切愿望,才能重视寻求答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新课前进行预习。

3.2 及时复习总结。

教师学生对每次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整理,把错误原因弄明白,以便对症下药。这样学习中的每一个问题就会及时得以解决,学习就会步步顺利。

3.3 大声朗读。

外语不光是文字,它首先是语言。语言是要讲要读的。而我们学外语又缺少环境,所以朗读是很必要的。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练口语,又可以帮助记忆。因此在英语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开口读,养成朗读的习惯。

3.4 坚持课外阅读与摘抄。

初中英语教学一般还只限于课本,到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随身携带,随时阅读,做好摘记。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通过泛读训练,培养阅读兴趣、习惯、技巧和能力。

3.5 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贵在平时坚持,没有捷径可走。一开始务必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多写,没时间少写。但随着词汇的增加,应鼓励学生朝着使用高级词汇、复杂句子结构和多使用关联词语的方向过渡。这样做对以后的写作很有好处。

3.6 坚持使用工具书。

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被动等待老师解答,学会自己查字典求得答案。

4. 教师自身的改变

4.1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

教师不仅要研究初高中新课程标准,而且应了解初中的教材,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更好把握高中教学起点和难度做好铺垫。教学起点应是面对大部分学生,我们不能盲目增加课堂容量,特别在语言与教学中应把握好尺度、适度地引申。

4.2 教师应收集反馈信息,加强课后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只有经常不断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思考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得到了什么、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哪些有待于改进,这样才能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师生更好地配合。

4.3 教师应克服几种错误做法。

不要过分强调应试,而要注重基础知识掌握,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训练。不要太早瞄准高考,一步到位。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早点接触高考题,在平时的授课中,常用高考题做例子,随意加深教学难度。其实,应当先基础、后技能,最后与高考(模拟)题接触。

3.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设问衔接之探究 篇三

【关键词】问题衔接 转换和递进 引导和铺垫

目前,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采用“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即在阅读课时一般要设计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并且在三个环节中都能设计出很好的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原则的问题,但是在转换或递进教学内容时,我们很多英语教师不能流畅的连接。如果衔接不好,提问就会显得很生硬,给人以突兀的感觉,而且学生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如何使得问题与问题之间自然衔接,做到环环紧扣,将是我们在研究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中的又一个要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之后改进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阅读课中设问自然衔接的想法和探究。

一、第一次上课过程

人教新版模块2第4单元的主题为Wildlife protection。Reading的题目为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文中Daisy去了三个地方,对不受保护和受到保护的动物进行比较,以及了解到动物身上能获得宝贵的知识,从而暗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1.读前环节

在上pre-reading的时候,导入时我用的是:

Last class in the warming up,we learned that panda,milu deer and south China tiger are endangered wildlife in China.

然后直接用pre-reading里的3个问题:

(1) What other endangered animals do you know of?

(2) Why are they in danger of disappearing?

(3)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he title of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predict the content.Then read it quickly to see if you were right.

2.略读环节

接下来,我让学生快速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1)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It is about some protection of wildlife.

B:It is about a journey of a flying chair.

C:It is about Daisys wonderful experience with some animals.

(2) What three places did Daisy go? What three animals did she meet?

回答完第二个问题之后,我就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把课文分成3段。

3.细读环节

根据所分段落,让学生一段一段的细读下去,并回答问题:Part1( para.1)

Q1:Why has the antelope in Tibet become an endangered animals?

Q2:what is the result?

Q3: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t?

Part2 ( para.2 ):

Q1:Why are elephant numbers increasing in Zimbabwe?

Q2:How does the government of Zimbabwe help protect wild animals?

Q3.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t??

Part3 (para.3-4):

Q1:Why is it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rainforest?

Q2:What does Daisy plan to do?

Q3.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t?

4.读后环节

Fill in the blanks to retell the passage.

5.讨论和写作环节

What must be done if wildlife protection is to succeed?

Please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and one of the four write down your ideas.You can 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writing:

As we all know,everyone has the responsibility in protecting wildlife.What must be done if wildlife protection is to succeed?

First of a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ond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la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ts help wildlife and I am sure wildlife will survive with our help.

二、自我反思

在上课过程中,我总觉得有些地方有点生搬硬套,不是很流畅,课后我再对自己上课的教案进行了反思,自己觉得以下几个地方衔接不是很自然。

1.Pre-reading 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增加或更新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虽然该单元的阅读课文前面有Pre-reading的内容,但是因为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让学生说除熊猫、麋鹿和东北虎以外的濒临灭绝的动物,学生不是很能用英语表达。我强行地按照课文所设计的题目进行导入,学生无话可说,从而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需要设计一些让学生有表达欲望和可能的问题。

2.从pre-reading到略读,虽然做到了对课文的预测,但pre-reading里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感觉这里的衔接跳跃性比较大;

3.在略读环节中,问题先难后易,第一个问题学生不太能一下子就回答出来;

4.在细读中,虽然对课文comprehending的问题进行了整编,上课之前自己觉得自己设计的挺好的,但在回答问题时学生总是不能回答,特别是每段的中心思想,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把答案公布的;

5.在读后环节中,我也没有很好的进行引导,而是直接做填空题。

6.在进入讨论和写作环节时,没有进行铺垫,也是直接进行强行进入讨论,总觉得很生硬,感觉不是很舒服。

三、改进后上课过程

1.读前环节。虽然学生由于知识面狭小的原因,不能说出更多的濒临灭绝的动物,但他们对熊猫和东北虎非常感兴趣,所以后来我导入环节是这样来设计的:

(1)Yesterday we learned :What animals are endangered?

(2)Why is panda disappearing? Why is South China tiger very few?

这2个问题是对warming up 的回顾,同时也是对protect wildlife的引入。

(3)Do we need to protect wildlife?

(4)How do you learn to protect wildlife?

The students may answer:TV,Internet,Newspaper,books…

这个问题是对阅读文本的引入。

(5)Daisy longs to help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life as you do,do you know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in her dream of visiting three places and three animals.

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阅读环节。

2.略读环节。接下来,我让学生快速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1) What three places did Daisy go? What three animals did she meet?

(2)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It is about some protection of wildlife.

B:It is about a journey of a flying carpet.

C:It is about Daisys wonderful experience with some animals.

这样把2个问题的顺序换了之后,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要比以前的顺利的多。回答完这2个问题之后,再让学生对文本分段,为后面的细读环节做铺垫。

(3)So how many parts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3.细读环节。根据所分段落,让学生一段一段的细读下去,并回答问题

Part1( para.1)

Q1:Why has the antelope in Tibet become an endangered animals?

Q2:what is the result?

这次在回答第3个问题之前,我先会总结一下本段。From this part,we know that the antelope is not under protection,and they are dying out,so we need wildlife protection.用了总结提示后,能使学生得出本段的main idea指明了方向。

Q3: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t? ( Why we need wildlife protection )

Part2 ( para.2 ):

Q1:Why are elephant numbers increasing in Zimbabwe?

Q2:How does the government of Zimbabwe help protect wild animals?

同样的在回答第3个问题之前,我再次给出一些提示。The elephant is under protection,and its number is increasing.Compared with the bad example of the antelope,the example of the elephant is a ________ example of wildlife protection.so

Q3.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t?( A good exampl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这样一改动后,能使学生知道作者写这两段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比受保护和不受保护的结果,让学生强烈的要进行wildlife protection。

Part3 (para.3-4):

Q1:What did Daisy learn from the monkey?

Q2:What does Daisy plan to do?

Q3:Why is it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rainforest?

增加了第1个问题,并且把后面2个问题的顺序换了一下,第1个问题为第2个问题做铺垫,第1、2问题为第3个问题做铺垫。

So if we protect wildlife,we can learn more wonderful things from wildlife.用这句话为这一段的main idea做暗示。

Q4.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t?( What we can get from wildlife protection.)

4.读后环节

(1)Today we learn the passage: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Lets review this passage by filling in the blanks.这样的引导词比直接进入填空要好得多了。

在进入讨论时,我也相应的加入了一些引导的话语:

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that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wildlife,but without wildlife protection,wildlife will be dying out,so wildlife protection must succeed.

加入引导语后,进入讨论的环节就变的是顺势而为了。

5.讨论和写作环节

What must be done if wildlife protection is to succeed?

Please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and one of the four write down your ideas.You can 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writing:

As we all know,everyone has the responsibility in protecting wildlife.What must be done if wildlife protection is to succeed?

First of a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ond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la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ts help wildlife and I am sure wildlife will survive with our help.

四、结论

4.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 篇四

1、教学目标的衔接

为了使学生将来能更快地适应中学的英语学习,我们小学教师,尤其是五、六年级教师,可以结合中学教学要求,对部分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梳理和调整。

(1)过语音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习惯

我们现在使用的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对音标不作要求,学生只要听得懂、读得准、会辨音就行了。而学生进入初一后,就要求能认读、拼读音标,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语音难点。比如,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有多种不同的读音,不同的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音变等。小学高年级老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时间进行48个音素认读教学,同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自然拼读法(Phonics)开展生词教学,来进一步巩固语音。比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3新词 make、skate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a在开音节中还发/ei/音的规则,梳理出大量含有字母a的开音节单词,如name、same、cake、late、lake、made、date、face、game、Kate等,还可以拓展一些新词page、race、bake、cage。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字母读音与音标读音,防止混淆,譬如,许多学生常常会把音标/i/读成字母i,把/e/读成字母e,把/j/读成字母j等。教师在一开始介绍音标时就要处理好音标与字母、开闭音节与字母组合发音等之间的关系。

(2)过词汇关,培养学生可持续的词汇学习能力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不能表达任何东西。”有一些学生英语学习越来越落后,进了中学更是每况愈下,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汇掌握情况不佳。小学单词量相对较少,而中学每课时的容量就比较大了,这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这种大容量的学习,因而造成学习滞后。实践证明,课堂词汇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加强对学生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策略的训练,切实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词汇学习能力。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词块理论”来帮助学生记忆,或者指导学生按音节记单词,或者要求学生根据规律,掌握多义词、同义词,或者启发学生以旧带新,广泛联想,提炼若干单词链,扩大词汇量。比方,在《牛津小学英语6B》Unit 6中,出现了sunny这个单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词的联想:找出它的词根sun,再由sun想到它的同音词son,进而联想到daughter→cousin→uncl

e→aunt;或者从sun联想到moon→moon cake→eat moon cakes →watch the moon→the Mid-Autumn Festival;或者由sun的形状circle联想到square→rectangle→triangle→star→heart;或者对sunny进行相似单词的辨析如Sunday,sunglasses,sunlight等。

(3)过语法关,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句谋篇能力

在与中学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进入中学后语法的薄弱点主要是时态“一般现在时”(尤其是第三人称单数)以及词性。许多学生常常把“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与名词复数加“s”或“es”混淆,有时可数与不可数名词是否要复数也分不清;还有很多学生对词性的概念不清楚,甚至有的连人称代词中的“he,she,it”也经常混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语法知识的教学,对于这些语法难点要重点攻克。比如,教师可以用口诀法让学生熟记一些语法知识点,如:“单数is复数are,am跟在I后面”(Be动词用法);“一般现在时,请你要牢记:第一第二单复数外加第三人称复数,动词必须用原形;第三人称it、he、she外加其它名词单数,动词要加‘s’‘es’”;“I的宾格就是me,you的宾格还是you,it的宾格就是it,男他的宾格是him,女她的宾格就是her,我们是we与us,他们是they与them,分清主格与宾格,人称学习不用愁”。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语法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如:在学完5A中的 has、have、There be句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根据句意填空”的练习:①________ some doctors in the hospital.②Jim and I_______ some new storybooks.③Tom _______big blue eyes.④_________some rice in the bowl.⑤__________any boys beside the school bus?⑥A horse________ four feet.Three horses ________twelve feet.等。

2、教学方法的衔接

深入目前的中小学课堂我们会发现:小学英语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但有些活动仅限于浅层次的模仿,广度、深度还不够;而中学的英语课堂相对较平稳,学生听得较专注但参与活动的面不广,不过许多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语言解决问题,思维参与性较强。上述中小学英语课堂的不同氛围主要是由学生的年龄差异,身心发展状态不平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差距以及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针对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状态,教师除继续使用原来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如运用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实物、多媒体、简笔画和肢体语言等)、组

织丰富并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特点的活动(游戏、表演、对话、猜谜和竞赛等)之外,还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拓展练习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能够逐步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为以后的中学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练习活动设汁要螺旋上升

教师在设计练习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并整合教材资源,把握好练习设计的度;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的可能性,要创设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都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有机会锻炼和自我展示,从而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比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A》Unit 6“一般过去时态”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巩固该时态的练习活动“Look·Think·Talk”,该活动可分三个梯度展开:

·采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图的大概内容,可以只用1—2句话描述,主要是给英语学习弱势群体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如:Mr Green planted the tree on the farm yesterday./ Su Yang and Su Hai played games in the garden this afternoon.等。

·将几幅相关联的图组合在一起,用一段话描述,其中必须要用到一般过去时,主要让一些英语学习能力处于中等状态的学生群体有表现的机会。如:Today is the 2nd of June.Yesterday was Children’s Day.Ben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his parents.He had a good time.But Helen stayed at home because she was ill in bed.Her grandmother looked after her„

·自带照片,与同学合作编一个十五回合以上的对话,其中要用到包括一般过去时在内的两种以上时态,主要是给那些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2)交际活动设计要注重情景创设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情景中展开,突出某一主题,为将来真正的交际活动打好基础,这是衔接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的一环。比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 Asking the way时,由于教材上的地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因此教师可以摆脱教材束缚,把指路的英语预制语言框架先提供给学生,如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It’s near / next to / beside / behind / between„ Go along „Road / Street.Turn left / right at the„crossing.You can take bus…等。然后,设计一个请学生为老外指引如何去常州某名胜或某商店的场景,如Hongmei Park 或 Changzhou

Shopping Centre等。由于十分熟悉去这些地方的路线,所以学生很快就能用英语自如地表达了。

(3)合作学习要注重实效

合作学习(Group work)是学习者在小组内通过交流、沟通、分工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途径。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难度较大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很差,但是通过小组交流,学生有了更多思考、准备、练习和互助的时间,先讨论再归纳最后回答,可以比较轻松地解决难题,同时在此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可获得自信并充满责任感。当然,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强调小组每位成员都要参与,要尽量避免一些优秀学生的言语霸权现象在小组合作中滋生蔓延,以至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法指导的衔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如: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要学会自己查词典求得答案。同时,教师也要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预习习惯与听课习惯。教师要把预习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在小学中、高年段的英语教学中要逐步教会学生预习英语的方法,如英语工具书的使用、录音磁带的预听等,适当布置预习作业,逐步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比方,在教授6B Unit 6 Seasons时,教师可预先布置学生预习Part B单词,并让学生将Part A课文中与季节天气有关的实用短语及句子摘录下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学会捕捉信息,学会表达不同意见,学会做课堂笔记,能及时归纳、整理笔记内容,当堂消化、巩固知识要点。

·课外阅读与摘抄习惯。尽管现在小学十分重视阅读训练,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属于初级阶段。小学高年级教师要善

于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然后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

(2)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空间

教师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训练学生独自或合作完成一项语言任务,如每日一句、编对话、讲故事、给好朋友或老师打一个英文电话或写封e-mail、学唱一首英文歌曲、讲一则英文幽默故事、自制圣诞和新年贺卡、编英文小报、收集自己所崇拜名人的个人信息档案、给外国笔友写信、搜集各种外国节日文化知识等。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符合个人需求的自主学习,并能通过网络平台如校园网、On-line Chatting room等进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和提问答疑,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网络资源:有的同学想练习英语听力,可以提供网站;有的同学想学英文儿歌或阅读动画英语小故事,可以提供网站;有的同学想玩英语小游戏如“单词接龙”等,可以提供网站等等。网络拓宽了学习时空,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好这个资源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

总之,教师必须认真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从小学起始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扎实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生活,顺利完成中学英语学习任务。参考文献:

1.关于我国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研究课题组,对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思考,《外语界》2002年第1期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5.英语中小学衔接课 篇五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初教育部提出了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这种思想已具体地反映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之中。小学与初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两个阶段,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及成果颇多,但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却不多,已有的研究及成果也有局限性,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在我市还缺乏成功的经验。我市自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在衔接方面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均值得关注。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小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后,进入初中又从简单的问候语等基本问候重复学习的现象,特别是对在小学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且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而言,进入初中后,重复学习,势必浪费时间,机械重复,影响学习的,泯灭拔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波及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下降及教师工作的重复、低效,就会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因此,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是我们老师迫在眉睫,义不容辞的科研工作。

二是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英语时,出现了学生英语学习严重不适应的情况。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小学英语教学主要通过视、听、说、读、写、玩、演等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渗透语法知识的讲解,通过听、说、读、写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中小学教师之间由于时间、空间、场所的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的现象,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相互脱节,极大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性难题。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中小学”是指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从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如何铺垫、衔接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研究我市现行初一和小学英语教材体系中的衔接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现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教育评价标准、方式对衔接的影响问题,探索中小学衔接阶段的英语教学法和教育实践的连续性。

3、研究现行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学习动机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切实有效地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二)研究目标

1、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探索学生知识与能力衔接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3、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与实施(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调查方式(综合性调查,专题调查,典型调查等),分析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展开研究。2.文献法。查阅国家有关中小学英语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相关信息,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策略,保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3.总结法。探索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最有实际效果的经验,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文字。

4.行动研究法。鼓励教师将教学行动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发现、筛选和研究来自实际的关于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仅提高教育科研的即时应用价值,而且以此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的技能。

(二)研究措施

1、组成课题研究的队伍

由学校英语组所有成员共同研究。课题负责人:刘玲江婷 课题成员:范小建翁丽季桂萍徐佳

2、提高参与课题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1)课题研究的先导是理论学习,研究者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才能开拓出全新的研究领域。据此,我们积极组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经典理论、新课程改革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和教学方法等。(2)组织钻研中小学两方面的教材以及衔接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目标及内容,提高所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3、开展形式研究的活动

(1)组织六、七年级的教师相互听课,了解中小学现状。

组织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课。听完后再评析。通过听课评析交流,小学教师了解了中学各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的评介方法以后,就能使自己的研究变得有的放矢;而中学教师了解了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就能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优势,充分挖掘的潜力,更好地进行中学阶段的学习,有的放矢地进行课题研究

(2)开展衔接教学观摩课、教学经验介绍与论文交流等教研活动。

我们定期开展了研究成果的汇报会,如阶段性的研讨课、经验介绍会,并定期形成我们的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一)主要成果

1、发现了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材内容与认知结构的脱节

相对而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听、说、读的训练较多,写的训练较少。不少学生到了初一后对字母、单词拼读还是模糊不清,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对单词、句子会读但不会写,甚至对学过的单词即不会读,也不会写;不能正确理解语法;有些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科学学习方法。

(2)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脱节

小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说、唱、看图、做游戏等;中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任务型教学,倡导教师对学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中学老师不太注意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生运用英语交际活动的能力不强。(3)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脱节

小学生步人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的面孔变生疏了,英语教师的面孔也变了,校园环境变了,英语教材的内容也变了而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也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衔接,更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

2、找出了衔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学生无法在知识上衔接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从2001年起,城市、乡村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但至今还有少数小学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即使开设了英语课程的小学,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小学,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没有真正达到《课标》要求的二级水平。来自不同地区的小学学生一起升入初中后,其整体水平显得参差不齐。初一英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存在的这种水平差异,按部就班,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因机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吻合,学生就适应不了理性思维的学习方法。英语的教与英语的学就会相脱离。(3)环境变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

小学生进人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和生生环境都感到陌生。例如,大部分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声音、言谈举止等。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图文并茂,讲究趣味性、直观性;而中学英语课文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又不理解,以至于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4)英语教学方式的差异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适应了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等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教师从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一旦教师不注意这种情绪变化,学生就容易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3、总结了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可经常去听小学英语课,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明确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教师可将初一教材和小学阶段教材中机械重复的部分进行整理编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强或跳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巩固基础,加强薄弱,突出新授”。(2)注意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初一教师应注意给学生设置过渡地带。在初一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宜采用丰富多样的教法,寓教于乐。教师可继续把唱歌、游戏、竞赛等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适应初一的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语言要生动,注重教学的重难点,要善于将机械得语言项目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能力。这样,既可以维持和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高质量地实施了目标教学。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应维护好学生在小学阶段原有部分好的学习的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喜欢做游戏;听录音、跟读及朗读等。教师还应同时让学生明白进入中学阶段有哪些习惯和方法应随学习的深入进一步发展。在初一起始阶段,教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在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主要环节——如何听课、如何做好预习及复习、作业、考试等习惯和方法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提醒、训练和培养。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学什么,并逐步做到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注重师生情感的衔接

教师要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教师还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讲究教学艺术,用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课堂上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多给学生表扬,少给学生指责和批评,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耐心诱导、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5)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一第一学期的考试要求不宜太高,既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避免过难、过偏的内容。考试形式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听力测试与口试;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4、增强和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四年的教学研究,教师们意识到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认识活动,同时又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全面、和谐、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发展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潜心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学法、策略,研究影响学生教育的因素等,使教与学有机融合,同步促进,使中小学教学具有连贯性、一致性和发展性。通过课题研究,所有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增强了衔接教学的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研究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课题组教师已写出了数篇有关于衔接教学研究的文章,并有多篇论文在市级或省级获奖。

(二)课题的价值

本课题从我市英语学科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了中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的衔接,使教师与学生能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有助于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能和初中教师达到师与生,教与学的双向适应,从而使英语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节约时间,达到大面积提高我市的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与英语学科优秀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教育教学理论具有发展和完善之价值。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虽然本课题已结题,但我们对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还在继续探索和深入。

1、我们的已有研究成果应该及时更大范围地向学校推广,使成果服务于小学和初中一线教学,得益于广大学校,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从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中发现,我们的研究不单停留在初一和六年级这两个层面,必须扩展到整个中小学阶段,这样的研究才是完整的。

6.再谈小学初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 篇六

八十中学附属小学绪永红

一、问题的背景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所以,如何使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自然地延伸过渡是防止两极分化、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探讨中小学衔接问题对我们有更现实、更直接的意义,我校组织了多次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讨,交流中发现刚上初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现问题

1.学生英语水平的良莠不齐

具体表现:

1)、语音不标准

2)、书写不规范、不准确

3)、听力不过关

4)、词汇量少

2.学生兴趣差别大——不爱发言,学习兴趣不高。

3.自信心差别大

4.学习方法不同——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5.学习态度差别大

二、寻求原因

1、教学内容的差异

学生到了初一后,教学节奏迅速加快,内容迅速加深,单词量骤然狂增,要求也迅速提高。

2、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比较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对学生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3、心理特点的差异

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心理障碍小,不怕羞,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正好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害羞感加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害羞感加强,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也基本没有了,“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光是好玩,而是负有一种责任。

三、具体措施

1.教学任务衔接

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始终围绕《英语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分层推进展开。

我们在教学中,有梯度地循序渐进地作着与初中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尤其在保证持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做好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换言之,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视角正在从以前“听说>读写 ”的教学中适度适量地进行以听说为主训练的同时兼顾读写训练,这也是考虑初中的教材中所提倡的从听说运用为主,逐步向听说读写并重发展的过渡期做一些教学准备。

就词汇教学而言小学生应该掌握最常见的200个左右的单词短语,学习认读的单词短语近700个。学习运用一些常见简单的目标语句和一些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2.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

英语学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自信心、策略和习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要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这项工作体现在每堂课甚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生的兴趣来自于该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浓厚的兴趣加上有效的方法则如虎添翼,无疑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高效。初步的成功感的价值不止是成功本身,而在于帮助学生产生了自信,而自信,则是成功的开端。至于策略,我们都知道,点金术比金子更重要。一旦好的学习方法(如不同单词的不同记忆方法,语法的学习方法,阅读方法等)在学生的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形成好的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心、习惯和学习策略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就小学生中学习“潜力股”现存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问题都会影响其自身持续纵深的发展。到中学之后,大容量的课堂教学和繁重的课业压力往往致使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兴趣递减。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习惯。

1)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达到良好学习效果的第一步。预习一般是在接受新知识的头一天进行,包括预读新课课文,回答有关问题,熟悉生单词,找出难点并做上记号,听录音、模仿跟读等。教师应布置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预习三步曲”即“浏览——标注——听读”。预习的方法很重要,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a.总体浏览课文 b.读课文,在过程中划出生词,通过查阅书后46页和50页的单词表把查到的音标写在单词的上面,汉语写在单词的下面,书上查不到的通过电子词典和英汉词典来标注生词。接着试读单词两遍,再把单词所在的句子试读两遍。c、听录音带模仿读。操纵录音机暂停键,分句跟读一遍,最后自己读两遍

预习对抗赛 普通同学只要标注出必会的底线单词即可,更深入的预习是由选出的男、女小先生来承担的。在新授课之前,这两名学生的预习内容要比其他同学更深入一些,除了基本的单词的意思、课文的朗读之外,还有本课的词组、重点的语音知识、主

要的语法等拓展性的知识提前自学。上课时讲给大家听,进行男女生之间的对抗赛,每月结算成绩,给获胜的团队发小奖品,这激发了全体同学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开始的时候每天要检查督促落实,对表现好的要及时的给以表扬,对不认真完成任务者要及时的进行批评教育,并要重点跟踪培养一段时间,直到这些学生基本能自觉的完成任务为止。持续一到二个月,慢慢的大多数同学们就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自觉的预习的习惯。

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在学会学习的前提下,课前自学应改变仍停留在单词识记及课文阅读的程度上,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自己记例句,自己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在充分利用课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英语,保证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2)每节课前两分钟,学生做的Duty report能得到了同学们的欣赏的掌声。每节课学生按学号轮流做值日报告。值日生报告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当天的日期、天气情况,二是学生把通过课外阅读找到的小故事背给大家听,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请同学回答,下课之后把学生准备的资料收集起来张贴在黑板的一角,供给学生再细细品味,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收获成功的感受。

课本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因此,学生听课的效率成了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课时做到:紧跟各个教学环节,如复习、引入呈现、练习和巩固等;集中注意力听懂老师的讲解;并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回答问题、对话、角色扮演和复述等。

勤记笔记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四五六年级学生课堂上做完笔记之后,两人交换,按数量和准确度进行打分,评价课堂笔记的质量。

根据规则见词读音 英语学习,词汇为本。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表达。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阅读理解水平才有可能随之提高。教师对各个年级同学适当介绍拼读规则,六年级对小学阶段学过的单词按照读音规则进行分类,对于一些不认识的单词,不必急于知道意思,先按照拼读规则读出来,做到“见词读音、听音写词”;在能读会写的基础上,对单词进行中英文对照,这个过程同学们可能会感觉枯燥,不妨结合小对话或句子来学习;同时,应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短文背单词,一个单词有很多意思,要经常翻词典了解它所有的意义。

学习新单词 coconut一词时,给学生扩展了walnut, hazelnut, peanut等常见的坚果,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的部分和这些单词的构成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新单词和初步了解相似的词。扩展词汇时我通常对同类词进行归纳,如帮助学生梳理出名词中的文具类、衣帽类、交通工具等单词,帮助学生总结一词多义,旧词新意,同音异义的词,能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和阅读理解水平

新单词的学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能从听和说上辨别一些易混淆的音素,特别是发音比较相近的词,如cup-cap, bag-bike, cat-kite等。重视字母、音标和读音规则的教学,在预习环节中就要求学生在单词上记音标,单词下记汉语意思,课堂教学中把字母——音标——单词同时教,利用各种卡片,使学生从字母的读音中识读

音标,又借助音标去接受字母和单词,让每个学生懂得简单的读音规则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帮助学生总结ee, ea, er, ar, ay, air, ear, ch, sh, th, ow等字母组合的发音,使学生看见会读,听到会写。

熟练背诵脱口而出 背诵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连课文都背不熟的学生,英语水平肯定不高。我们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要坚持每天背点英语文章,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对话、短文,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学到的课文要背诵,经常复习,增强熟练程度,以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

看图造句在Module 3 Unit 2的教学课件中出示了黄山、五指山和泰山的图片及它们所在的省份和本课重要内容This is a picture of…引导学生看图造句,造句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练习形式之一。我在让学生造句时常常提供一个结合实际生活的情景,避免注重语言形式,忽视内容,脱离一定的情景与主题。用图片创设情景是很有效的,接下来,用课件出示了姚明、菲尔普斯、贝克汉姆等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人物图片和语言训练点a picture of,…from…同学们眼前一亮,纷纷举手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说的过程中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先听说后练笔

在Module 3 Unit 2的巩固环节中,我设计了 “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thing.”的活动,我先给同学们作了个示范,出示一枚硬币向同学们介绍说“This is my favourite coin.It’s a picture of a mouse.Mouse is my birth sign.It’s from 1984.I love it very much.” 让学生模仿在组内交流,选出的代表在班级里交流汇报。

接着给学生们布置真实的任务——给好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物品。为了让学生们具有明确的写信动机,对写信有强烈的愿望,真正做到有感而发,而不是仅为练习格式而写信,安排的写信内容完全结合学生实际。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对写信的格式、语言风格、正式与非正式程度便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3)课后复习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反复练习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如:在课堂上、在课后、在英语角、在各种英语俱乐部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

零打细敲保证时间 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是一门比较耗时的具有学科特点的课程。语言学家经过测算提出,要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大致需要4000小时。如果每天坚持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少于1-1.5小时,而且将时间化整为零,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能形式多样地接触英语(如听、说、读、写、译、背、诵等),效果会出奇地的好。

作业。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督促学生独立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养成根据自己学习中的弱项自觉补充课外作业的习惯。

复习与总结。学过的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每天复习当日所学,每周、每月进行单元复习的习惯。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总结、整理笔记,归纳重点和难点,通过归纳分析和对比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7.英语中小学衔接课 篇七

一、案例分析

1. 联系实际, 创设情境。

情境1:实物演示:教师自带一架天平, 天平左盘放有1个20g的砝码, 右盘中放有2个10g的砝码, 让学生观察此时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情境2:课件显示:天平左盘中放有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和1个1g的小球, 右盘中放有1个5g的砝码, 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请学生求出一个小球的质量。

教师用等号表示天平两边砝码质量的相等关系 (等号用红笔标示) 。

2. 互动探索, 揭示新知。

(想一想) 例题1:小颖种了一株树苗, 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 栽种后每月升高约15厘米, 大约几个月后树苗长高到100厘米?

学生发言很踊跃, 两种方法处理, 既可以用算术方法, 又可以列方程解决。

(说一说) 请学生思考、比较、体会这两种方法的特点, 你比较喜欢哪种解法?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点评。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 不同之处在于: (1) 思维方式的不同。算术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逆向思维, 方程方法是顺向思维, 较容易思考; (2) 处理方法的不同。算术方法只有已知量参与运算, 而方程方法是已知量与未知量均参与运算, 方程还将已知与未知建立了联系。

(试一试) 例题2:军军今年5岁, 爸爸今年32岁, 那么几年以后军军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你能解决吗?说说你的理由。

点评: (1) 当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存在相等关系时, 可以用方程方法解决。

(2) 用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必要, 在某些实际问题中方程解法比较容易思考。

(做一做) 例题3:某排球队参加排球联赛, 胜一场得2分, 负一场得1分, 该队赛了12场, 共得20分。该队胜了多少场?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实际问题到方程的一般过程。

3. 掌握知识, 应用巩固。

用方程描述下列实际问题中数量的相等关系:

(1) 一头半岁的蓝鲸体重22吨, 90天后体重为30.1吨, 如果设蓝鲸体重平均每天增加x吨, 那么可得方程%%%%%%。

(2) 把50千克大米分装在3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 装满后还剩余5千克, 如果设每个袋子可装大米x千克, 那么可得方程___________。

(3) 据资料, 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0.6℃。现测得某山脚下的气温15.2℃, 山顶的气温为12.8℃。若设这座山高为x米, 可得方程_________。

4. 拓展延伸, 提炼升华。

请学生设计一道实际问题, 使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满足方程:2x+3 (x-1) =27, 并和大家交流设计方案。

5. 课堂小结。

(略)

二、设计思路

1. 设计思想和理念。

1.1把准学习水平的发展基点。

方程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内容之一, 学生能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但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学习能力还未具备。因此本章就是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整章的第一节《从问题到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就定位成起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让学生感悟、经历、体验从实际问题为什么要到方程 (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为什么能到方程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条件) 、如何到方程的过程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并在学习内容上形成就近发展区。

1.2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情境引入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天平开始让学生感知相等, 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例题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使他们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技能和方法, 以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学生通过交流学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2. 教材纵横关系的处理。

2.1现实情境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部分情境引入借用了本章篇头的天平图, 让学生直观感受天平是表示现实世界数量间相等关系的工具, 而数学中用等号来表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感受“=”的作用和小学中“=”作用的不同;同时问题情境2中出现的相等关系涉及到未知量, 为方程的出现作好了铺垫。本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渲染了课堂气氛, 实现了师生互动。

2.2展开教学层次分明, 逐层推进。

第二部分例题教学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丰富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经历模型化的过程、加深对建立方程这个数学模型意义的理解和体会,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但目的各不相同。例1在于让学生同时用算术法、方程法处理, 并比较、体会这两种方法的特点, 各有优势。例2在于感受方程解法的优越性, 感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例3在于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实际问题到方程的一般过程。三个例题呈递进关系。

2.3巩固练习把准关键, 承前启后。

第三部分巩固练习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练习用文字语言描述相等关系, 并列出方程, 承前启后, 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4拓展延伸深化内涵, 突出本质。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本质和内涵。学生思考积极, 发言热烈, 观点各不相同。但学生可以初步感悟方程的本质含义就是反映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进一步升华方程的内涵。

3. 预设和生成的调整处理。

整节课教学流畅, 层次分明, 逐步递进, 承前启后。美中不足的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调整可在例2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讨论, 由于学生对年龄问题充满探究的童趣, 教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在讨论中发散学生思维, 调节课堂气氛。

本课在大市评优课评比获二等奖, 回顾磨课的整个过程, 虽然有些许不如意, 但在反复思考、斟酌之后有一种峰回路转、破茧而出的感觉, 让人回味。

摘要:本文通过对评优课《从问题到方程》进行教学案例分析, 揭示本课教学设计思路, 以点带面地对中小学数学概念衔接教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8.英语中小学衔接课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 思维 差异 双赢

为了促进新课程的深入开展,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的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解决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在诸多方面出现的困惑,我们有必要对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差异等方面加以研究,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进入初中后得到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加强。

数学一门探究自然科学且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人类锻炼思维展现智慧的平台,要想在数学方面有所收获,思维是核心所在,新课程标准对思维尤其强调,体现在对“问题的解决”上,实现知识问题化和问题知识化,通过对提问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富有创新的问题意识,所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解决问题方面,应在以学生自主性为主体的开放性学习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在做中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表达,交流反思中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取数学知识。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的研究与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由于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要创制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益。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把握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前后知识贯穿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即时巩固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多上一些实践课 把所学理论迅速的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彻底的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教师在努力按照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在优化课堂教学时,特别是七年级的教学,还经常遇到学生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致使兴趣不浓、成绩下降、甚至厌学,因此对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研究是我们在搞好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小学数学难以衔接的原因:(1)心里和环境的原因:学习的环境和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发生了变化,没有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2)教学内容的原因: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初中的教学内容比小学的内容多了很多,而且难度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提高,小学的内容浅少易,中学数学在抽象性,复杂性,严密性都是一个飞跃,且中学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感觉学习太累。(3)教学方法的原因:小学数学知识点少,内容单一,题型单一,因此课堂教学实践充裕,课堂容量小,进度慢,对重点难点内容有充分的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有时间反复的练习,是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4)农村中学,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对学习停留在口头上的提醒,自己也没过多注意。上述几点就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严重脱节造成的,如果作我们不采取有利措施,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个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关爱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七年级的新生的心理是细腻的,他们情感丰富。在课堂上,我们要以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为前提,说理深入浅出,表达形象鲜明,讲话幽默风趣,使教学始终处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课外交流,虚心听取学生对你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辅导,在辅导中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等等.通过师生间的真情交流,既呼唤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又给教师力量和智慧,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合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爱上数学,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疑问,解疑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三、找准所授知识的切入点,巧妙铺设降低难度

如数与代数的衔接是从算术数到有理数,实数从算术运算到实数运算,前者的衔接点是负数的认识,后者的衔接点是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时紧扣实际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为负数铺设实际意义的背景。用字母表示数是从特殊的,具体的过度到一般的代数式。

四、注重教法与学法的衔接、改进、更新与完善,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当增加课堂练习的次数,严格统一书写格式.对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方法,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鋪路搭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教法进行有效地衔接与改进。

在学法方面,我们老师应花时间在学法方面对学生进行重要指导,并花大力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等等.在数学教学中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并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变“我学会”为“我会学”,从而实现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要让学生在亲身探索的实践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启迪思维,提高能力,正视中小学数学的脱节问题,充分的调查研究,以最大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投入到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中,为以后初中数学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双赢”!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张彦数学教育学报

[3]《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方法与思想》 陈立群,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大学生形势政策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