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习

2025-01-27

工程地质复习(精选8篇)

1.工程地质复习 篇一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地貌:地貌是指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而使地壳表面形成了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

2.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与化合物。3.断层:断层是指岩体受力断裂后,断裂面两侧岩体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4.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5.矿化度:矿化度又叫水的含盐量,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的数量。6.崩塌:在山区比较陡峭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母岩,突然而猛烈地由高处崩落下来,这种现象称为崩塌。7.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和方位称为岩层产状。8.泉:泉是地下水在地表出露的露头。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形受到侵蚀,使含水层暴露在地表;或是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挡,使地下水位升高而溢出地表。

9.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来划分的,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10.褶皱:组成地壳的岩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使岩层发生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完整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11.外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外部的能量引起的,且主要作用在岩石圈的地质作用,也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12.地质年代:整个地球历史可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地球发展的时间段落称为地质年代。

13.层理:层理是指一个岩层中大小、形状、成分和颜色不同的层交替时显示出来的纹理。

14.内能:产生地质作用的地质营力的能量来源有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

15.节理:节理也称裂隙,即岩体中的裂缝,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16.承压水: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具有静水压力的重力水。

17.容水性:岩土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土的容水性,在数量上以容水度来衡量。

18.围岩压力:指引起地下开挖空间周围岩体和支护 变形或破坏的作用力。

19.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出形式,是地下深处的岩层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破裂、崩塌及火山爆发等造成地应力突然释放而使地壳快速颤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递到地面的现象。

20.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沿着斜坡内部一定

10.岩石的(透水性)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11.(沉积岩)是由成层沉积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12.(陡峻的斜坡)是产生崩塌的基本条件,一般斜坡坡度大于55度、高度超过30米的地段容易发生崩塌。13.岩石的给水度通常与孔隙度(不等)。

14.主要由碎屑物质压紧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

三、判断题

1.承压水位是当揭露含水层时所见到的水位。(×)2.地下水的资源是完全可以补偿的。(×)3.地下水永远从高处流向低处。(×)4.地下水的实际流速大于渗透流速。(√)

5.矿物颜色是指在灯光下的颜色。(×)

6.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是潜水。(×)7.岩石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持水性。(×)

8.承压含水层在接受补给时,测压水位上升,含水层厚度不明显增加。(√)

9.岩石空隙中水存在的形式有:结合水,气态水,固态水,液态水。(√)

10.水垢很重的原因是水的矿化度很高。(√)

? 11.潜水水位是当揭露含水层时所见到的水位。(×)

28.边坡上的岩土体沿一组或多组结构面产生剪切破坏的现象称为崩塌。(×)

四、简答

1.根据断层两盘岩体相对移动性质可将断层分为哪几种?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

2.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气候b地形条件:地势的高度、地势的起伏程度、山坡的朝向c岩石的特征:岩石的成分、岩石的结构与构造、节理的发育状况。3.按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可将泥石流分为几种类型? a泥石流b泥流c水石流

4.内动力地质作用分为哪几种类型? a构造作用b岩浆作用c变质作用d地震 5.围岩变形破坏的特征有哪些?

主要是在二次重分布应力和地下水作用下发生的,主要类型有重力坍塌和塑流涌出。

6.勘察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a坑探b钻探c物探

7.按轴面和两翼岩层的产状褶皱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a直立褶皱b倾斜褶皱c倒转褶皱d平卧褶皱d翻转褶皱 8.什么叫潜水?

爆发,流动迅速,历时短暂。

防护措施:(1)水土保持(2)修建蓄水和引水工程(3)修筑防护和支挡工程(4)修建拦截工程(5)修筑排导工程

2.工程地质复习 篇二

基因工程, 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 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 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 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创造出了许多优良的品种或产品。该部分知识在历年生物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考纲解读

1.涵盖考点

(1) 了解层次:

基因工程的诞生、蛋白质工程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 理解运用层次: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应用。

2.能力要求

(1) 知道基因工程诞生过程的重要历史事件、蛋白质工程的内容, 能够在较简单的情境中识别与使用。

(2) 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操作的基本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 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3.试题形式

本专题在多数省市为选考内容, 考试时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少数省市为必考内容, 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二、疑难解读

1.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能够识别双链DNA 分子中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能够将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 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主要有E·coliDNA连接酶 (连接黏性末端) 和T4DNA连接酶 (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两种。

(3) “分子运输车”——载体

作用是将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要求能够自我复制、有切割位点、能与目的基因结合、能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生物细胞内复制与表达、有遗传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无害、比较容易得到等条件。常用载体为质粒, 还可用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特别提醒:

①“工具”不同于“工具酶”。一是内涵不同, 工具为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工具酶则仅为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二是工具酶与载体的本质不同:前者为蛋白质, 后者为DNA。

②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异同。相同之处是二者都与磷酸二酯键有关, 作用部位均在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 而不是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不同之处是内切酶是断开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则在DNA链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③末端不等于黏性末端。限制酶切割得到的末端有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 前者是指具有相同突出端的末端, 平末端则没有突出端。

2.基本步骤

(1) 目的基因的获取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基因组文库是通过提取某种生物的全部DNA得到, 其基因是从生物中直接获取;cDNA文库是利用mRNA反转录得到, 其基因通过人工合成得到。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目的:可以获取大量目的基因。

原理:DNA双链复制。

过程: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 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 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而来。

特点:指数式增加。

③人工合成:

一是用mRNA反转录得到, 如cDNA文库中基因的获得;二是用DNA合成仪合成, 即根据蛋白质的分子组成逆推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然后用DNA合成仪合成。两种方法获得的基因都只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没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 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

①目的: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 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并能遗传给下一代。

②组成 (如下图) :

复制原点、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发光基因或表达产物有特定颜色的基因等) 。

特别提醒:基因表达载体中, 启动子 (DNA片段) ≠起始密码 (在mRNA上) ;终止子 (DNA片段) ≠终止密码子 (mRNA) 。

(3) 将目的基因导入不同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

特别提醒:受体细胞中常用植物受精卵或体细胞 (经组织培养) 、动物受精卵 (一般不用体细胞) 、微生物 (大肠杆菌、酵母菌) 等。要合成糖蛋白、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则必须用真核生物酵母菌 (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分泌) ;一般不用支原体, 原因是它营寄生生活;一定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是它无细胞核, 不能合成蛋白质。

(4)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①分子水平的检测:

一是检测受体生物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分子杂交技术 (DNA探针+转基因生物DNA) 。

二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分子杂交技术 (DNA探针+转基因生物mRNA) 。

三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

②性状水平的鉴定:

通常应设置特定条件, 检测目标性状是否表现来判断。

3.应用

(1) 植物:

一是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 培育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干旱和抗盐碱作物;二是改良作物品质, 获得优良品种, 如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三是利用植物生产药物。

(2) 动物:

用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生产药物和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

(3) 生产药物:

利用转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如重组人胰岛素、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

(4) 基因治疗:

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 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

4.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比较

特别说明:蛋白质工程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为起点, 以改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为最终目的, 但改造蛋白质是通过设计和改造基因来实现的。因此, 蛋白质工程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基因工程, 与基因工程相比, 多了一个人工设计基因的过程。

三、典例剖析

例1.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

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解析:本题以转基因烟草的培育为话题, 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对象是DNA,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为RNA, A项错误。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 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并导入烟草原生质体, 以使其在烟草细胞中表达获得转基因烟草, B项、C项正确。在确定获得的烟草是否能够抗除草剂时, 可利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D项正确。

答案:A

例2.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 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深入理解蛋白质工程的概念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 因此, 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 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基因来完成, 而不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

答案:B

例3.下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 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

(1) 图中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 (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

(2) 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的切割, B过程是。

(3) 为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可用扩增的方法, 其原理是。

(4) 获取目的基因之后, 需要进行, 其组成必须有以及标记基因等, 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 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 常采用的方法是, 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可以用技术进行检测。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操作的基本过程。弄清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差别、基因表达载体的构成、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和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

(1) 基因组文库是指将某生物的全部基因组DNA切割成一定长度的DNA片段克隆到某种载体上形成的集合;而cDNA文库是由mRNA经逆转录形成的基因组成的,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所以cDNA文库小于基因组文库。

(2) 从供体细胞的DNA中获取目的基因, 首先应用限制酶将目的基因从其所在的DNA分子上切割下来;B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来合成DNA的, 应为反转录 (或逆转录) 过程。

(3)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方法, 其原理为DNA复制, 能将得到的目的基因在细胞外大量扩增。

(4) 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 其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 将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目的基因只有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才能在植物体内稳定遗传, 可通过DNA分子杂交的方法对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染色体上进行检测。

答案: (1) 小于 (2) 限制酶 反转录 (或逆转录) (3) PCR技术 DNA复制 (4)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 (5) 农杆菌转化法 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NA分子杂交

例4.下表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 图甲、图乙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一个图甲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 分别含有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 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 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 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__。

(3) 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 不能使用SmaⅠ切割, 原因是_______。

(4) 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 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

(5) 为了获取重组质粒, 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 并加入_______酶。

(6) 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标记基因在筛选中的作用。

(1) 由于质粒分子是一个环状DNA分子, 因此经SmaⅠ切割前含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切割后, 把骨架上的2个磷酸二酯键切断, 从而暴露出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 由于SmaⅠ所识别的序列由碱基C和G组成, 质粒内的这种酶切位点越多氢键越多, 质粒的热稳定性越高。

(3) 由于图中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的目的基因内具有SmaⅠ的切割位点, 因此, 不宜使用该酶进行切割。

(4) 如果只使用EcoRⅠ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由于黏性末端相同, 在利用DNA连接酶连接时, 可能出现质粒与质粒的自连体、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与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的自连体、质粒与外源DNA片段的连接体三种情况, 将增加筛选重组DNA的难度。如果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 则可防止出现上述情况, 重组质粒中将仅有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连接体。

(5) 为了获取重组质粒, 可在切割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混合中加入DNA连接酶, 在适宜条件下, DNA连接酶可催化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的连接。

(6) 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用于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答案: (1) 0、2 (2) 高 (3) 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4) 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5) DNA连接 (6) 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四、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2.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 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 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 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

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3.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 )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

C.在青霉菌内获取青霉素

D.在大肠杆菌内获取胰岛素

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基因治疗需要将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只能检测水体中的一种病毒

D.原核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5.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 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 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6.某种微生物合成的蛋白酶与人体消化液中的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很相似, 只有对热稳定性较差, 进入人体后容易失效。现要将此酶开发成一种片剂, 临床治疗食物的消化不良, 最佳方案是 ( )

A.对此酶中的少数氨基酸替换, 以改善其功能

B.将此酶与人蛋白酶进行拼接, 形成新的蛋白酶

C.重新设计与创造一种新的蛋白酶

D.减少此酶在片剂中的含量

7.苏云金杆菌 (Bt) 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I完全酶切后, 反应管中有__种DNA片段。

(2) 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I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 此过程可获得__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 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种重组质粒。

(3) 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 不能影响质粒的。

(4) 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 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 并防止植物细胞中对T-DNA的降解。

(5) 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 使细胞膜穿孔, 肠细胞裂解, 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 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

(6) 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 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8.请回答基因工程方面的有关问题:

(1)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 (如下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 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从理论上推测, 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②在第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2) 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 (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 都不合理 (如下图) , 请分别说明理由。

①第1组: ;

②第2组: 。

(3)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 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 这是因为。

(4) 用限制酶EcoRV、MboⅠ单独或联合切割同一种质粒, 得到的DNA片段长度如下图 (1kb, 即1000个碱基对) , 请画出质粒上EcoRV、MboⅠ的切割位点。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C 6.A

7. (1) 4 (2) 2 1 (3) 复制 (4) DNA水解酶 (5) 表面具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6) 抗性

8. (1) ①15/16 ②三 (2) ①引物Ⅰ和引物Ⅱ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②引物Ⅰ′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3)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

(4) 见右图

3.工程地质复习 篇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1“基因工程”中,复习内容包括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基因工程的应用等内容。其中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基因工程专题的核心步骤,起着承上“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节,接下“基因工程的应用”作用。通过新课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通过创设新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整节课以设计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过程为主线,让学生来设计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形成完整认识。同时,采取各知识点系列化、各个击破的策略,通过问题串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乳腺生物反应器等重点知识。教学中可通过插入图片、PPT视频等新的情景资料突破难点,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三种基本工具在DNA重组技术中的作用;理解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尝试设计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资料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基因工程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体验科学设计细致严谨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利用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关于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的新闻报道: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具有很多优点:它设备简单,不耗能,无环境污染;生产的药物品种多,产量高,质量好;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师提问:本节课大家一起利用学习过的基因工程知识,设计转基因动物的研制过程及设计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同学们想一想、小组讨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可以分为哪四步?学生分组归纳总结答案。教师抽取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展示答案: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3.目的基因的获取。教师提问:要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转基因动物,该如何获得目的基因?学生针对书本中的资料分析,思考得出答案(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化学方法人工合成)。教师引导:科学家通过基因文库,从中筛选出目的基因。比如目的基因是人的干扰素基因,要建立人的基因文库,针对基因文库,设计探究问题串:⑴怎么构建基因文库?⑵原核细胞基因结构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有何不同?⑶两类基因文库有何不同?学生进行分组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完善答案。教师抽取、展示各个小组问题的答案,师生一起对错误答案进行分析。

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环节。教师解说:基因表达载体最终要表达出人类所需的蛋白质产物,从DNA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没有启动子,如果要实现将编码序列导入受体生物中并成功表达,基因表达载体该怎样构建?设计探究问题串:⑴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有哪几部分?⑵启动子和终止子是什么结构起怎样作用?⑶标记基因的作用及常用的标记基因是哪些?⑷表达载体的功能是什么?强调:构建表达载体时,需人工插入的元件视目的基因的结构、运载体本身的条件、受体细胞的种类、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不一而定。学生设计干扰素基因在动物乳腺中表达时基因表达载体需要哪些元件?学生进行分组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教师随意抽取、展示各个小组问题的答案,师生一起对错误答案进行分析解说。学生理解哺乳动物的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与干扰素基因结合,才有可能在雌性动物的乳腺中表达出干扰素。

5.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教师提问:构建了基因表达载体后,若要将其导入受体细胞,若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教材上说到哪些方法?学生讨论,得出答案(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最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若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受体细胞大多是受精卵,导入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请同学思考显微注射法的大致过程。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学生为代表展示答案:(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取卵→获得受精卵→显微注射→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发育成为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4.桥梁工程复习习题 篇四

1、桥梁可变作用

2、预拱度

3、合理拱轴线

4、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

5、圬工结构

二、选择题(20分)

1.桥梁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A.上部结构;B.路堤;C.支座;D.附属设施

2.对于简支梁桥,其净跨径、标准跨径、计算跨径之间的关系是()。A.净跨径<标准跨径<计算跨径;

B.净跨径<计算跨径<标准跨径;C.计算跨径<标准跨径<净跨径;

D.标准跨径<净跨径<计算跨径

3.车道荷载用于桥梁结构的()计算,车辆荷载用于桥梁结构的()计算。A.上部结构,下部结构;

B.局部加载,整体;C.整体,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等; D.上部结构,整体 对于跨河桥而言,流水压力属于()。A.永久作用; B.基本可变作用; C.其它可变作用; D.偶然作用

5.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跨中部分采用下马蹄形截面的目的是()。A.便于布置预应力筋;

B.增强梁的稳定性;C.承受梁跨中较大的正弯矩;

D.增强构件美观

6.装配式混凝土板桥的块件之间设置横向连接,其目的是()。A.减少车辆震动;

B.增加行车道的美观;C.增强板桥的整体性; D.避免块件之间横桥方向的水平位移

7.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肋内设置纵向防裂钢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产生的裂缝。A.压应变过大; B.拉应变过大; C.混凝土收缩; D.混凝土徐变

8.计算荷载位于靠近主梁支点时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一般采用()。A.杠杆原理法; B.偏心压力法; C.横向铰接板法; D.横向刚接梁法

9.梁式桥与同样跨径的其它结构体系相比,梁桥内产生的()最大。A.剪力; B.弯矩; C.扭矩; D.支座反力

10.在桥梁计算中计算梁的变形(通常指竖向挠度),以确保桥梁结构具有足够的()。A.强度; B.稳定性; C.耐久性; D.刚度

11.对于既承受正弯矩、又承受负弯矩的大跨径连续梁桥,其上部结构往往采用()。A.实心板; B.空心板; C.肋梁; D.箱梁

12.关于斜拉桥和悬索桥叙述错误的是:()A.都属超静定结构;

B.主梁都是偏心受压构件;C.斜拉桥可调整斜拉索拉力大小进行主梁内力调整,悬索桥则无法办到;D.两者结构刚度有较大的差别

13.下列不是连续梁桥特点的是:()。A.结构刚度大;

B.变形小;C.伸缩缝少和行车平稳舒适;

D.内力不受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14.采用变截面布置的连续梁桥适合()施工,施工阶段的主梁内力与运营阶段的主梁内力基本一致。A.落地支架法; B.移动模架法; C.节段悬臂法; D.顶推法

15.标准跨径为5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其活动支座一般采用()。A.垫层支座;

B.平面钢板支座; C.切线式钢板支座; D.盆式橡胶支座

16.实腹式拱桥在结构重力(不计弹性压缩影响)作用下,只有()拱的压力线可以与拱轴线相重合。A.圆弧; B.悬链线; C.二次抛物线; D.高次抛物线

17.在地基比较差的地区修建拱桥时,最好修建()。A.空腹式拱; B.无铰拱; C.两铰拱; D.三铰拱

18.Y形桥墩的优点之一是()。A.节省钢材; B.能就地取材; C.能增加上部结构的跨径; D.施工方便

19.重力式桥墩属于()。A.受弯构件;

B.受扭构件;

C.轴心受压构件; D.偏心受压构件

20.重力式(圬工)桥墩计算中不包括()。A.截面强度验算;

B.桥墩的稳定性验算;C.墩顶水平位移验算;

D.墩顶竖向位移验算

二、简答题(40分)

1.目前桥梁按受力体系分为哪些类型,其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桥梁支座的作用和布置原则是什么?

3.在桥梁计算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求解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4.简述按塔、梁、墩结合方式划分,斜拉桥可分为哪几种体系及其优缺点? 5.拱桥的基本组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5.道路工程总复习 篇五

1、公路主要组成部分

2、公路分类与分级

第二章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

2、直线最大和最小长度限制原理和规定

3、圆曲线最小半径、最小长度确定原理及规定:

考虑行车的横向倾覆性、行车的滑动稳定性、乘客舒适性和营运经济性(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

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4、缓和曲线的作用和性质、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5、路拱横坡、超高及加宽

6、曲线组合形式主要种类:基本型、S形、卵形等

7、路线平面图

8、视距种类和规定

第三章

1、纵坡度最大、最小限制原理

2、坡长最大、最小限制原理

3、竖曲线最小半径、最小长度限制

4、平、纵面线形组合合理性

5、纵断面图、缓和坡段、合成坡度、爬坡车道

第四章1.危险点:分流点(分岔点)、合流点(汇合点)、冲突点(交叉点)2.公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交叉口)和立体交叉(立交)两大类。3.立交分为:分离式立交、互通式立交

第五章1.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2.路基受力与路基工作区3.土基的强度指标4.公路自然区划(一级)5.土基的干湿类型(四类)6.路基最不利季节7.路基土的分类(四大类)

8.路基土的工程性质9.一般路基与特殊路基10.路基典型横断面(三种)11.路基的基本构造(三要素)12.路基的附属设施(3×2)13.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分类(3)14.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方法(3)15.路基设计汽车荷载考虑方法(路堤、当量高度)16.挡土墙的分类(4位置)及用途17.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18.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4)19.土方路堤施工要点(3)20.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4)21.压实度

第六章1.路面结构层组成(3)2.对路面的要求(7)3.路面的分级(4)与分类(2+1)

4.路面设计对汽车荷载的考虑(大小、作用次数)垂直力:BZZ-100,双圆均布,p=0.7MPa d=21.3cm

轴载换算-累计轴载作用次数5.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6.沥青路面设计内容7.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原则(4)8.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什么设置接缝?9.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种类(横纵向、缩胀施工缝)?10.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11.碎(砾)石基(垫)层材料种类(4)及其施工方法和工序12.半刚性基层材料种类(3)及其施工方法和工序13.沥青类路面施工方法(3)和工序1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3)和工序

第七章1.公路排水的重要性2.路基排水分类(2)及其设施(4+2)3.路表排水分类(2)及其设施(2+5)4.中央分隔带排水(2)5.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第八章1.路面管理系统层次(2)2.路面管理系统包含要素(4)3.路面使用性能(5)4.我国路面性能调查项目(4)5.路面破损调查方法和评价指标6.路面结构承载力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7.路面行使质量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

8、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

9.评价分级(5)10.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类型(2)11.路面使用性能预估需采集数据(5)

12.路面经济分析方法及费用分析内容13.方案比较经济分析方法(6)14.路面养护对策分类

6.桥梁工程复习题 篇六

一、填空题

1、桥梁的基本组成的五大部件、、、、。

2、国内桥梁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

3、桥梁按受力体系分,可分为:、、、、。

4、桥梁按桥梁全长和跨径的不同分为:、、、。

6、桥梁按桥跨结构的平面布置分,可分为:、、。

7、桥梁按上部结构行车道位置分,可分为:、、。

8、公路桥梁上承受的作用包括:、、。

9、桥梁的总跨径一般根据 确定。

10、梁桥墩台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即 和。

11、公路汽车荷载分为、两个等级。

12、公路汽车荷载由、组成,车道荷载由、组成。

13、桥梁上的偶然作用包括:、、。

14、公路桥涵设计中对于汽车荷载,用于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用于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

15、公路桥涵设计体系规定了桥涵结构的两种极限状态:、。

16、桥梁桥面布置主要有、、几种。

17、桥梁横坡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18、公路桥涵常用伸缩缝类型:、、、、。

19、混凝土梁桥常用的横断面形式分为:、、。20、拱桥的矢跨比越大,水平推力越。

21、混凝土梁桥按受力特点分,可分为:、、。

22、拱桥按拱上建筑的型式可分为:、。

23、拱桥按主拱圈线型可分为:、、。

24、拱桥按桥面位置可分为:、、。

25、整体现浇混凝土T梁桥,当桥面板的两边长之比 时,可按单向板计算。

26、拱桥按结构受力图式可分为:、、。

27、拱桥按拱圈截面型式可分为:、、、、c.与桥面板混凝土的标号相同 d.随意确定

11、桥梁纵坡小于2%时,桥梁上应设置()泻水管 a.6~8m设置一个 b.6~8个 c.12~15m设置一个 d.12~15个

12、小型桥梁中常用的伸缩缝为()

a.钢梳齿板型伸缩缝 b.矩形橡胶条型伸缩缝 c.U形镀锌铁皮伸缩缝 d.模数支承式伸缩缝

13、下列属于刚性护栏的是()

a.金属制护栏 b.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 c.缆索护栏 d.波形梁护栏

14、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适用跨径()

a.6~13m b.6~8m c.10~16m d.4~10m

1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适用跨径()

a.6~13m b.8~20m c.10~16m d.10~18m

16、混凝土简支梁桥的块件划分方式常采用()

a.纵向竖缝划分 b.纵向水平缝划分 c.纵横向水平缝划分 d.纵横向竖缝划分

17、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适用跨径()

a.6~10m b.6~16m c.8~20m d.8~25m

18、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约为()

a.1/11~1/18 b.1/9~1/16 c.1/14~1/25 d.1/13~1/22

19、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约为()

a.1/11~1/18 b.1/9~1/16 c.1/14~1/25 d.1/13~1/22 20、周边支撑的板,当长宽比()时,称为单向板。

a.<2 b.> 2

a.恒载 b.活载

c.恒载加活载 d.恒载和一半静活载 30、梁桥施工过程中要求无体系转换问题,可采用()

a.悬臂法施工 b.逐孔施工法施工 c.顶推法施工 d.就地浇筑法施工

3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需要抽拔的制孔器为()

a.铁皮管 b.金属波纹管 c.橡胶管 d.都需要

32、桥面铺装的作用是可保护主梁部分行车道板不受车轮直接磨耗,防止主梁遭受雨水侵蚀,以及()。

a.使梁板联为整体 b.保持桥面刚性 c.扩散轮载压力 d.形成桥面横坡

3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桥的块件之间设置横向连接,其目的是()

a.减少车辆振动 b.增加板桥的整体性

c.增加行车道美观 d.避免块件间拱桥方向的水平位移

34、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梁按偏心受压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所用的力学模型为()

a.视主梁为强度极大的梁 b.视横梁为刚度极大的梁 c.视横梁为强度极大的梁 d.视主梁为刚度极大的梁

35、后张法预施工是利用()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

a.构件本身作为张拉台座 b.临时设置的张拉台座 c.摸板支架作为张拉台座 d.预制场永久性的张拉台座

36、空腹式拱桥腹拱圈上的铰常采用()铰

a.平铰 b.铅垫铰 c.弧形铰 d.不完全铰

37、公路圬工拱桥采用()作为拱轴线。

a.合理拱轴线 b.活载压力线

c.恒载压力线 d.恒载加一半活载压力线

38、空腹式悬链线拱的拱轴线方程是根据()条件推导出来的。

a.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重合 b.拱轴线与三铰拱恒载压力线五点重合 c.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相差为常数 d.拱轴线大于恒载压力线

4、合理拱轴线是当拱圈所选择的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吻合,合理拱轴线的拱桥在使用时拱圈任何截面都无弯矩作用。()

5、拱桥是一种有推力结构,拱圈传递给桥墩上的力,除了较大的竖向力外,还有较大的水平推力。()

6、选择桥梁标准跨径设计桥梁,可以套用桥梁标准图进行桥梁设计。()

四、名词解释

1、桥梁建筑高度

2、计算跨径

3、总跨径

4、桥梁全长

5、桥墩;

6、拱桥的矢跨比

7、桥梁上的作用

8、永久作用

9、可变作用

10、偶然作用

11、作用效应

12、设计水位

13、合理拱轴线

14、拱桥的联合作用

15、矢跨比

16、拱上建筑

17、拱桥净矢高

18、拱桥计算矢高

19、简单体系拱桥 20、组合体系拱桥

五、简答题

1、简述桥梁纵断面设计的内容。-7

空为7.0 m。

1)计算2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利用偏心压力法计算)。

2)计算公路-Ⅱ级荷载作用下2号梁的跨中弯矩。(不计冲击力。公路二级荷载的均布荷载的标准值qk7.875KN, 集中荷载的标准值Pk180KN)

2、一座四梁式装配式简支梁桥,计算跨径为20m,主梁间距为2.0 m,各梁截面尺寸相同,桥面净空为7.0 m。

1)计算3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利用偏心压力法计算)。

2)计算公路-Ⅱ级荷载作用下3号梁的跨中剪力。(不计冲击力。公路二级荷载的均布荷载的标准值qk7.875KN, 集中荷载的标准值Pk180KN)

3、一座四梁式装配式简支梁桥,计算跨径为20m,主梁间距为2.0 m,各梁截面尺寸相同,桥面净空为7.0 m。

1)计算2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利用偏心压力法计算)。

2)计算公路-Ⅱ级荷载作用下2号梁的支点剪力。(不计冲击力。公路二级荷载的均布荷载的标准值qk7.875KN, 集中荷载的标准值Pk180KN)

4、计算图示T梁翼板所构成单向板的设计内力。桥面铺装为2cm的沥青表面处治(重力密度23KN/m)和平均9cm厚混凝土垫层(重力密度24KN/m3),C30T梁翼板的重力密度为25 KN/m3。

23891418142

拱脚深度不超过拱圈矢高的(),拱顶底面应高于计算水位()m。0.5;2/3;1.0

6、公路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整个桥梁结构及其各部分构件在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和耐久性。强度、刚度、稳定性

7、为了桥面排水的需要,桥面应设置从桥面中央倾向两侧的()%至()%的横坡,人行道宜设置向行车道倾斜()%的横坡。1.5、3、1

8、一个自行车道的宽度为()米。

二、选择题

1、在初步设计的技术文件中,下列哪一个资料不需要提供。()C A、图表资料B、设计和施工方案C、施工预算D、工程数量

2、对大、中桥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桥头引道上的纵坡不宜大于()。B A、3%4%B、4%5%C、3%5%D、4%4%

3、对于设计车速为60km/h的桥梁上,其车道宽度一般为()。B A、3.75mB、3.5mC、3.25D、3

4、经济因素是进行桥型选择时必须考虑的()。B A、独立因素B、主要因素C、限制因素D、特殊因素

5、当通航跨径小于经济跨径时,应按()布置桥孔。D A、通航跨径B、标准跨径C、计算跨径D、经济跨径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时,采用的各种作用的基本代表值,我们称之为()。作用标准值

2、作用效应是指(),如弯矩、扭矩、位移等。结构对所受作用的反应

3、公路桥涵设计采用的作用分为()、()和()三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4、公路桥涵设计时,汽车荷载分为()和()两个等级。

公路—Ⅰ级、公路—Ⅱ级

5、汽车荷载对桥梁产生的影响力主要有()、()、()和汽车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汽车荷载冲击力、汽车荷载离心力、汽车荷载制动力

6、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应满布于()上,集中荷载只作用于()处。使结构产生最不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相应影响线中一个最大影响线峰值

7、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及在T梁、箱梁悬臂板上的冲击系数(1+μ)采用()。

1.3

8、一个设计车道上由汽车荷载产生的制动力标准值按车道荷载标准值在加载长度上计算的总重力的()计算,但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KN,公路—Ⅱ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KN。10%、165、90

二、选择题

14、设置和选择桥面伸缩装置应注意些什么?

答:伸缩装置的构造应使施工和安装方便,其本身要有足够的强度,还应与桥面铺装部分牢固连接。对于敞露式的伸缩装置要便于检查和清除缝下沟槽的污物。

5、桥面横坡的设置方式有哪几种?

答:

1、将横坡直接设在墩台顶部而做成倾斜的桥面板。

2、通过在行车道板上铺设不等厚的铺装层以构成桥面横坡。

3、直接将行车道板做成倾斜面而形成横坡。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梁桥按承重结构的横截面形式可分为()、()和()三种形式。板桥、肋板式梁桥、箱形梁桥

2、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的跨径一般只适用于()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桥的跨径一般只适用于()米。

5~13;8~16

3、按施工方法划分,梁桥可分为()、()和()三种。整体浇筑式梁桥、装配式梁桥、组合式梁桥

4、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简支梁桥,既能充分利用主梁截面中扩展的()的抗压能力,又能充分发挥梁肋下部()的抗拉作用。混凝土桥面板、受力钢筋

5、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板桥最突出的优点是()、()和()。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建筑高度小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简支梁桥,其特点是什么?

答:简支梁桥:是指各孔单独受力的梁桥。特点是:桥墩顶面需设置两排支座,梁与梁之间被伸缩缝断开,行车性能差,属于静力体系,可采用装配式施工。

2、什么叫连续梁桥,其特点是什么?

答:连续梁桥:是指承重结构不间断地连续跨越几个桥孔而形成超静定的结构。特点是:桥墩顶面需设置一排支座,梁与梁之间未被伸缩缝断开,行车性能好,但只能采用悬臂方法施工。

3、什么叫连续梁桥,其特点是什么?

答:悬臂梁桥:这种桥梁的主体是长度超出跨径的悬臂结构。特点是:静定结构,但行车性能差。

4、支座的作用是什么?

答:支座:按照梁式桥受力的要求,在桥跨结构和墩台之间常需设置支座,其主要作用是将上部结构支承反力传到桥梁墩台,同时保证结构在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作用下能自由变形,以使上、下部结构的实际情况符合静力图式。

三、思考题

1、试述钢筋混凝土梁桥的一般特点。

答:优点:能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好、可模性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且美观。

缺点:结构自重大,跨越能力差,就地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桥施工工期长,支架和模板要耗损很多木料,抗裂性能较差,修补也比较困难,冬季和雨季建造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梁桥时,施工比较困难,且增加造价。

2、试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一般特点。

答:优点:能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好、可模性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且美观。能最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高强材料,减小构件截面尺寸,显著降低自重所占全部作用效应设计值的3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装配式梁桥常用的块件划分方式有()、()和()三种。纵向竖缝划分;纵向水平缝划分;纵、横向竖缝划分

2、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横向联结措施有()、()、()和()四种。

钢板连接;螺栓连接;扣环连接;翼缘板处的企口铰接

3、从主梁的横截面形式划分,可将装配式简支梁桥分为()、()和()三种基本类型。∏形梁桥;T形梁桥;箱形梁桥

4、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在吊装允许时,主梁间距采用()m为宜。

1.8~2.2

5、斜筋可由纵向受力主筋(满足弯矩后的部份)弯起,如不够,可增设与主筋和架立钢筋相焊的()。斜筋一般与纵梁轴线成()角。

短斜筋;45°

6、架立钢筋的作用是把主要的受力钢筋()和()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与主钢筋连成钢筋骨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受力特性。主钢筋;箍筋

7、装配式T形梁桥的钢筋可分为()、()、()、()和分布钢筋等。纵向受力钢筋(主钢筋);箍筋;架立钢筋;斜钢筋

8、T形梁截面效率指标应大于(),()能有效的提高截面的效率指标。0.5,加大翼板宽度

9、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内的配筋,除主要的()钢筋外,还有架立钢筋、箍筋、()、()钢筋和其他构造钢筋等。

纵向预应力;水平分布钢筋;承受局部应力的

10、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组合式梁桥有()、()、()和()等几种。

钢筋混凝土工字梁;少筋微弯板与现浇桥面组成的的T形组合梁;预应力混凝土T形组合梁;箱形组合梁

二、名词解释

1、横隔梁:

是装配式T型桥梁的一部分,起保证主梁相互连接整体的作用。它的刚度愈大,桥梁的整体性就越好。

2、梁式桥:

用梁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而梁作为承重结构是以它的抗弯能力来承受荷载的。

3、简支梁桥:

由一根两端分别支撑在一个活动支座和一个铰支座上的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梁桥。

二、简答题

2、横隔梁的作用与布置要求有哪些?

答:保证各根主梁相互连接成整体,其刚度愈大,桥梁整体性愈好,在荷载作用下各根主梁就能更好的共同工作;同时,端横隔梁有利于制造、运输和安装阶段构件的稳定性,而中横隔梁可以使荷载横向分布比较均匀,且减轻了翼板接缝处的纵向开裂现象。布置要求间距以5~6米为宜,不应大于10米。第十二章

一、填空题

1、坦拱是矢跨比小于()的拱。1/5

55、简述布置伸缩缝、变形缝、防水层的位置及做法。答:伸缩缝:位置:两拱脚的上方,并在横桥向贯通。材料:锯末沥青或沥青砂

变形缝:位置:两拱铰的上方,并在横桥向贯通。

材料:干砌或用油毛毡隔开或用强度等级低的砂浆砌筑。防水层位置:在拱背护拱、侧墙铺设防水层。

材料:粘帖式防水层由2~3层油毛毡与沥青胶交替贴铺。涂抹式防水层用沥青或柏油涂抹于砌体表面。

6、拱铰的型式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拱铰? 答:拱铰型式:弧形铰 铅垫铰平铰 不完全铰 钢铰

设拱情况:主拱圈按两铰拱或三铰拱设计时需要设置拱铰 空腹式拱上建筑,其腹拱圈按构造要求设两铰或三铰拱 施工时在拱脚或拱顶设临时铰

主拱圈转体施工时,需要设置拱铰

7、拱桥中,箱形拱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截面挖空率大。

(2)能很好的满足主拱圈各截面承受正负弯矩的需要。(3)抗弯抗扭刚度大,拱圈整体性好,应力分布均匀。

(4)单条拱肋刚度大,稳定性好,能单箱肋成拱,便于无支架吊装。(5)精度高,吊装设备多,适于大跨径桥。

第十三章

一、填空题

1、连续拱桥最好采用等跨分孔的方案,对于不等跨连续拱桥为了尽量减少因结构重力引起推力不平衡对桥墩和基础的偏心作用而应做相应处理,其处理方法()、()和()三种。采用不同的矢跨比;采用不同的拱脚标高;调整拱上建筑的质量

2、拱桥常用的拱轴线形有()、()和()三种。圆弧线;悬链线;抛物线

3、拱桥的矢跨比一般在()范围内。

1/2~1/12

4、公路拱桥主拱圈宽度一般均大于跨径的(),若小于之,则应验算拱的横向稳定性。1/20

二、名词解释

1、压力线:

是指拱圈各截面压力作用点的连线。

2、合理拱轴线:

是指与结构作用下的压力线相重合的拱轴线。

3、矢跨比

拱的矢高f与跨径L之比f/L称为矢跨比,又称矢度。

三、简答题

71、试述桥梁墩台的组成及作用。

答:它有墩台帽、墩台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支承着桥梁上部结构传递来的作用效应,并将作用效应传递给地基。

2、梁式桥桥墩按其构造可分为哪几类?其各自的特点如何? 答:可分为:实体桥墩、空心桥墩、柱式桥墩、排架墩、框架墩

实体桥墩:刚度大,防撞力强;但阻水面积大,圬工数量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空心桥墩:减少了圬工体积和墩身自重,减小了地基负荷。

柱式桥墩:减轻了墩身自重,节约圬工材料,施工方便,外形轻巧又美观。

排架墩:上部结构传来的水平力按各桥墩台的刚度分配到各墩台,作用在每个柔性墩上的水平力很小,而作用在刚性墩台上的水平力很大,故柔性桩墩截面尺寸得以减小。

框架墩:轻巧美观,提高了跨越能力,缩短了主梁的跨径,降低了梁高,但其结构复杂,施工比较麻烦。

3、简述桥梁重力式桥墩与拱桥重力式桥墩的区别。

答:拱桥的桥墩的宽度尺寸要比梁桥桥墩大,且拱桥墩帽顶部做成斜坡,尽量考虑设置成与拱轴线正交的拱座。

4、简述U型桥台的组成及特点。答:组成:台帽、台身、基础

特点:构造简单,基底承压面大,靠自身重力和台内填土重力来保持稳定,但圬工体积大,并由于自身重力大而增加对地基的压力。

5、梁桥桥台可分为哪些?

答:重力式桥台,埋置式桥台,轻型桥台,框架式桥台,组合式桥台。

6、如何排除U形桥台前墙后面积水?

7.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篇七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我们在复习中要改变把巩固已学知识防止遗忘作为复习方式,也不能对各个知识点泛泛而谈,走到哪里黑,就打哪儿歇,漫无目的,更不能认为复习就是做题而采取题海战术,以大量的练习代替复习。

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总复习计划。包括复习内容,时间安排,采用什么方式。我把复习分成三个阶段:夯实基础知识阶段,包括理清教材线索,对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技能训练阶段,包括联系整合运用基础知识,交给学生解题方法,形成技能;能力提高阶段,精选套题,进行模拟训练,查缺补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其次,要透切理解《考试说明》,把握考点,确定复习内容。语文学科知识点繁多、复杂,人们常说语文是“铁打千层皮”。在中考前复习什么呢?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所以,考点就是我们复习的要点。要认真解读《考试说明》,着重研究本年度考试的具体特点,理解精神要求,包括范围、重点、题型、题量、分值,还要研究试卷的结构,形式,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课内外分布情况,考卷评分标准,等等,在复习过程中遵循“抓住稳定的、关注变化的、研究发展的”的原则,做到考点、热点、考题了然于胸,明确复习教学的正确方向。

二、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语文中考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必然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要依据。因为“课标”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语文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本是联系教、学、考的纽带,是训练并形成各种能力的重要凭借。如果我们在复习时抛开课本,让学生做一本本的练习,完成一张张的试卷,忽视语文知能体系的系统复习,这无疑是舍本求未。尽管每年中考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要回归到课本的知识点上,也就是“题在课外、理在书中”。

为了取得高质高效的复习效果,我们要用好、用活、用足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复习词语、句子的理解和运用时,我将教材七—九年级课文中有关词语、句子理解运用的练习罗列出来,梳理归类,作为例子讲解,学生熟悉文本,易于接受、理解。在文体知识及文体阅读复习时,用教材中的课文做范文,既能勾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又从中获取了新知,效果很好。

三、归类梳理,培养技能

复习要事半功倍,必须教会学生复习。学生是认知、发展的主体,是临场应考的实践者,复习课就是他们练兵的场地。老师必须把自主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从掌握方法上下功夫。学生掌握的掌握方法越多,复习效果就越好,应试能力也就越强。

首先,将知识点归类。根据《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可以将试题分成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大板块。把四个板块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按考点归类,分类复习。复习时把语文知识体系分成若干小类;然后,把这些小体系视作相对独立的“整体”,据其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地对一个个小“整体”进行系统有序的复习,最后,把它们“串联”起来,融汇贯通,构建出整个语文知识体系。

其次,传授技能。将考点的命题形式、解题思路、答题方法交给学生,“授之以渔”。通过列表、比较、图解等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整体印象。如解答理解句子的作用题型试题,先罗列出句子有哪些作用。内容上:抒发感情,总结全文,点明、突出主题或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结构上:承接上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照应前文(前后照应)等;再看句子的位置,分析句子的语境,选择答案;最后,用规范的语言回答问题。

最后,总结方法。“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复习也无定法,但是要有法。教师要善于分析每一知识板块的考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最佳思路途径,总结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指导给学生。譬如“如何概括文章主旨”。可教给学生解题思路:从文章标题入手;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从概括段意和人物事件入手;分析文章背景入手。又如“如何理解文中“这”的含义”,“这”是指示代词,一般在前面找相关内容。再选择提炼最准确的一句。掌握了种种思路方法,学生答起题来就有章可循,如同轻车熟路,答题不再是难事。实践证明,解答语文试题,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而是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传授技巧,形成规律

技巧就是巧妙的技能,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掌握知识规律上下功夫,要善于总结和发现解答的技巧,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技巧,形成了规律性的东西后,解答考题就会准确规范,复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将平时收集整理的一些典型题例和答题格式罗列板书出来,供学生复习使用。

体会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我交给学生这样答题: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即,解释词义+明确作用+表达情感,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句子的赏析,即语言品味题。这类题是中考常见题型,学生虽能理解感悟其间一些妙处,却无从下笔答题。我教给学生从这几个方面思考回答,表现手法:从修辞、描写方法、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角度思考;句子的浅层含义:该句描述的对象、特点;句子的深层含义,也就是文章的主题情感。答题模式:表现手法+浅层意思+深层含义。即运用了__表现手法,写出了__,表现出__。

8.讲究复习方法 提高复习效率 篇八

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例如在复习函数概念时,不应只对其表达式、定义域和值域的讨论,而应选取具体实例,使学生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开展如下的活动:①描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②判断:判断各点的位置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用直尺去试,或顺次连接各点,观察所有的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③求解:在判断出这些点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选择两个点的坐标,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④验证:验证其余的点的坐标是否满足所求的一次函数表达式。这样的问题中包含了函数图象的画法、表达式的求法以及相关的知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描点观察点的分布情况,建立满足上述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二、教会复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1概念课:要重视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习题课: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培养学生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在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对综合题这样的大题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为“进”,也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即退中求进了。

3复习课: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要反思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有没有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像等),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数学学习“改错本”,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通过你的努力,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并且数学复习应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个人的良好心理素质,全面系统地进行心理训练,让学生做到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更要有一颗平常心。

三、控制课堂容量,提高复习效率

1以点见面。这一办法大多用在一些寻找规律的问题中。如“已知以线段AB=a为直径的圆的周长为C1=πa和面积为S1=πa2时,求分别以AB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n分之一为直径的圆周长分别为C2=?C3=?……Cn=?以及面积分别为S2=?S3=?……Sn=?”就可以用此法解之。

2以少总多。此招可以运用于关于切线证明的论述:有切点,连圆心,证垂直;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而且,在整个总复习中,从始至终要求学生要把“厚”书“读”薄,其实,这也是贯彻“以少总多”战术的具体表现之一。

3以失求得。教师讲课,总要“失”掉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从而由表及里,由繁到简,发掘到更主要的、反映本质的东西,这就是讲课艺术中的抓重点、求本质,即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做法。经验告诉我们,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文理、数理基础外,还要熟悉一些事理,否则学习起来,困难颇多。如浓度问题要熟悉溶液、溶质、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行程问题中常见的有两类问题,即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解决这两类问题都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题意,也就是要具备前面提到的“文理”知识;其次要清楚时间、速度、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要具备前面提到的“数理”知识;最后,借助事理加以解决。

上一篇:人教版二上《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下一篇:初中写人作文:我是一只小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