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片断

2024-07-22

教学设计片断(精选17篇)

1.教学设计片断 篇一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中,学完“春”,学生开始仿照课文说话训练: 桃花(),他对()说:“我是春天”。生1:桃花红红,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这是我所准备的。)生2:桃花香香,他对小朋友说:“我是春天。”(这是一个小女孩,看,小女孩留心的就是和小男孩不一样。)生3:桃花多多,他对小蜜蜂说:“我是春天。”(这是一个喜爱看百科类书籍的男孩,你看,小蜜蜂和前面的桃花多多联系多么密切呀!)„„ 学完“夏”,问:青蛙跳上荷叶会说些什么呢? 生1:青蛙跳上荷叶会说:谢谢你,荷叶!(这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夸一下。)生2:青蛙跳上荷叶会说:谢谢你,荷叶!你这么大,这么圆,可以给我当家了。(小孩子想到家的时候就是多些。)生3:青蛙跳上荷叶会说:荷叶,你这么圆,可以给我遮太阳了!(这个孩子的思维比较缜密,他记得荷叶圆圆的时候是夏天,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生4:青蛙跳上荷叶说:这荷叶这么大这么圆,我可以在上面唱歌跳舞了。(教师提醒:给我们唱歌跳舞的地方,我们称它为——(生答)舞台。圆圆的荷叶成了青蛙的表演舞台了。)学完了《四季》,我不禁赞叹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那份童趣。但是,班级中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能举起手来,是担心回答错误,还是不会回答,需要我细细地去了解分析了。

2.教学设计片断 篇二

师:同学们, 请你再读一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 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云崖读出了金沙江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生:我从铁索读出红军过大渡河真不容易。

生:我读出了……为什么云崖会“暖”, 铁索会“寒”?

师:对呀, 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暖”呢?在金沙江边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课件出示《巧渡金沙江》的文字材料: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 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在渡口, 红军幸运地找到了一条敌人探子坐的船。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 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 用布把漏洞塞上。然后, 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 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 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 控制了两岸渡口。后来, 他们又找到了5条船, 在7天7夜的时间里, 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不用一枪一弹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 跳出了十多万敌人的包围圈。) 看了《巧渡金沙江》这个战斗故事, 你有何感受?

生:红军战士真机智。

生:红军战士真了不起, 太聪明了, 毛泽东指挥真如神!

生:太让人兴奋了, 红军不用一枪一弹就渡过金沙江。

师:同学们, 这就是“暖”, 这就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心情, 请把刚才的心情融入这句诗中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读) 。

师:那为什么“寒”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大渡河和泸定桥。 (课件出示图片) 你看了大渡河与泸定桥后有何感想?

生:大渡河水流得这么急, 让人感到非常可怕。

生:泸定桥只有铁索, 让人感到心惊胆寒。

师:面对让人心惊、让人胆寒的天险, 这里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的画面和文字材料:当红军赶到泸定桥桥头时,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 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 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红四团二连的X位英雄, 身挂冲锋枪, 背插马刀, 腰缠十来颗手榴弹, 冒着枪林弹雨, 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战斗异常惨烈, 最后英勇的红军战士夺下了泸定桥, 占领了泸定城。) 同学们, 你看了《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战士们真是太勇敢了。

生:战斗太激烈了, 22位英雄都牺牲了。

生: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惊心动魄, 场面好悲壮啊!

师:同学们, 这就是“寒”, 那么惊险悲壮, 请带着刚才的感受和对英雄的缅怀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生读) 。

师:面对痛快淋漓的“巧渡金沙江”, 红军战士的心情怎样?

我们情不自禁地赞颂道——— (学生齐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

师:面对水“寒”、桥“寒”、敌更“寒”的“飞夺泸定桥”的惊险与悲壮, 红军战士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我们禁不住感叹道——— (学生齐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

师:请把5、6两句对比着读一读, 读出“暖”和“寒”, 读出红军战士的心情, 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学生自由练读后, 女生和男生对读这两句诗)

师:无论是巧渡金沙江的勇敢机智还是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都源自于红军战士心中那不灭的信念——— (生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评析]:

一、反复朗读, 品味词句

第一遍让学生自读这两句诗, 是让学生对这两句诗有初步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读出了要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的艰难, 也读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是“把书读在口中”;在阅读了补充资料和谈感受后, 第二次让学生读读这两句诗, 学生带着喜悦的表情读了“金沙水拍云崖暖”, 带着惊讶的表情读了“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是“把书读到脸上”;在学生有所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 让学生走进红军战士的心中去体会红军战士当时的心情, 然后在教师创设的言语情境中, 第三次读这两句诗, 学生读诗时已完全把红军的心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之中, 这是“把书读到心中”。

二、创设情境, 对比体验

学生在读中发现了一“暖”一“寒”的疑问后, 如何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悟到这一“暖”一“寒”, 是这首诗中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 适时地补充了“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这两个故事:在补充“巧渡金沙江”这个故事时重点突出红军战士的聪明机智,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渡过金沙江后红军战士的喜悦心情;在补充“飞夺泸定桥”时穿插补充大渡河、泸定桥以及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图片, 让学生在故事中入情入境, 感受到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在令人心惊胆寒的天险处, 红军战士却有着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一“暖”一“寒”, 一“喜”一“壮”, 互相对比, 互相衬托, 在故事情境中感受, 在故事情境中体验, 从而使这一“暖”一“寒”, 走进学生的心间。

三、层层推进, 突出中心

3.《鲸》教学片断分析及反思 篇三

下面是我在教学六年制语文第九册《鲸》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鲸的资料,这节课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1: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抹香鲸体内产比黄金还贵重的龙涎香。主要是由于抹香鲸捕食乌贼、章鱼等头足类动物,肠道内受刺激分泌的。

生2:我在《百科全书》中了解到,美国人驯练虎鲸,在海底看管鱼群,像猎狗看羊群一样。

生3:我了解到鲸鱼会搁浅,会集体自杀。

生4:我了解到由于海洋和大气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捕杀,鲸在濒临灭绝。

(这时,一位男生在下面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灭绝不灭绝,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周围几位同学随声附和,令我十分震惊。我知道,这位男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无人能敌,读的书较多,一向深受老师的宠爱、同学的崇拜。)

师:很好!你们不仅认真搜集了,而且介绍得非常清楚。老师也去搜集资料了。在搜集资料时,老师还了解到另一个新闻,科学家想从恐龙化石中提取恐龙基因,从而再造恐龙。你们喜欢恐龙,看过恐龙的故事吗?

生:我看过《恐龙王国》。

生:我也看过,可好看了。

(这时,学生热情洋溢地议论起电视剧,我只笑着听,不言语。过了一会儿。)

师:你们都那么爱恐龙,想亲眼看看恐龙长得什么样吗?

生(齐):想。

师: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表情各异,有失落,有严肃):不能。

师:我们可以从影视、书报中认识恐龙,但我们无法亲睹他们真实的面目。利用基因再造恐龙,也只是幻想而已。由于环境的改变,人类的捕杀,每天都有许多物种像恐龙一样在灭绝,我们再也无法拥有它们。

师:大家请看我们窗台上的金鱼缸,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齐喊):有鱼的。

师(捡起早上死去的那条金鱼,放在空缸里):是吗?

生:喜欢金鱼活着的那个缸。

师: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儿,你们喜欢金鱼,因为它活着,它有生命,它给予我们很多很多。想一想,从金鱼来到我们身边,它们给予了我们什么呢?

生:它们长得漂亮,很可爱。

生:它们游来游去,有意思。

生:我学会了喂金鱼。

生:今天金鱼死了,我很难过。

……

师:这些小小的生命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欢乐。而那条金鱼的死又叫我们难过。金鱼使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有生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了。你们说金鱼与我们有关系吗?

生:有。

师:那么,想想,鲸鱼的灭绝与我们没关系吗?

生(坚决、肯定):有。

师:同学们,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有它的价值,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所以,我们应该热爱、珍惜地球上的生命,也应该感谢带来金鱼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到大海里或水族馆里亲眼看一看我们的朋友——鲸。(师鼓掌)

生(鼓掌):好。

师: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小练笔就是《鲸的自述》。大家自由交流你们搜集的资料。

反思: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播知识的任务,还要让学生感悟美,学会爱,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向往追求美好情感的品质。语文知识可以自学,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老师不能轻视,更不能任其发展,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美好的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感影响一个人积极追求的精神意志,也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基本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交流信息,然后完成小练笔。发现学生对鲸的淡漠时,我把这一教学任务留给他们合作完成,而把话题转入了谈论恐龙,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都很喜欢恐龙的故事,有关恐龙的影视他们也喜欢看。在其无限喜悦的时候,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恐龙的灭绝成为我们人类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身边的金鱼则生动、形象地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万物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个世界生命的存在而多姿多彩。从而完成了对他们思想情感的启发教育。

后来,我发现班里关注金鱼的学生更多了。在小练笔中,学生的想象飞向了蓝蓝的大海,文章不仅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而且被赋予了孩子般的性情,它们天真可爱,它们有着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渴望。

4.教学片断反思 篇四

问题

1、平静的海面、平整的桌面、光滑的黑板等这些物体的表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问题

2、类比平面内直线的基本特征,你认为空间中的平面可能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感受,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捕捉正确的信息,与学生一道归纳提炼,形成师生与平面基本性质的共同认识。新课程中把“感受”、“体会”作为数学课题教学的目标要求之一,其实就是提醒一线教师要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概念从现实生活中被抽象出来的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常常是简单的概念一带而过,繁难的概念强行灌输。缺少活生生的现实背景,数学成了抽象的演绎推理,学生觉得数学离生活很远很远,学习数学失去了现实意义,兴趣也就随之消散殆尽。学生没有了兴趣,课堂没有了生气。

片段

二、在“函数的周期性”一节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函数周期的概念以后,利用三角函数中正、余弦函数图象和诱导公式很快得到了正、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都是2,紧接着教师把难点放在了形如f(x)Asin(x)型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的探究上面。教师首先给出的如下例题:

1、函数f(x)sin(x

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教师提示让学生按照研究函数ysinx的周期性的思路,从函数图象先来观察函数的周期性,然后再从表达式来研究函数的周期性,同时注意函数ysin(x3)是否是周期函数?如果是,求出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3)与函数ysinx的周期的关系,特别强调了换元的思想:令tx

3,从而将函数ysin(x

3)转化为函数

ysint,与正弦函数的周期问题联系了起来。然后教师又往前迈了一步:

5.教学精彩片断 篇五

孟丽娟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数学课本第39页例1场景图。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出已知条件与问题,整理成下题。)

李叔叔正在看一本书,看了两天。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师: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列出算式吗?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反馈交流。)

生1: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我是这样算的:

234-66-34

=168-34

=134(页)

师:谁能解释一下吗?

生2: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了的66页,等于168页,再用168页减去今天看了的34页,就求出还剩134页没有看。

师:怎么知道昨天看了66页?

生2:“看到第66页”就说明看了66页。

师:理解得好!还有与他的算法一样的吗?

(许多学生举手示意算法相同。)

师:还有与他的算法不一样的吗?

生3:我是这样算的——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师:谁看懂了?能不能解释一下呢?

生4:这种算法是先算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也就是先算出66+34的和,再用总页数减两个数的和。因为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百数,这样计算简便。即,234-100=134(页)。

师:计算时认真观察,就能做到“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教师再次呈现学生的几种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继续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生5: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5:我是这样想的,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今天看了的页数,也就是先算234-34=200(页),这样相减正好得到一个整(几)百数。一个整(几)百数减一个两位数比较简单,容易口算。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6:我喜欢生1的算法。因为这样列式,计算过程清楚。

生7:我喜欢生3的算法。他是先求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用总页数减去两天所看的页数的和,而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几)百数,这样计算非常简便。

师:从上面的算法看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依次减去那两个数,或者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减去这个和,也可以先减去两个数中的一个数,再减去另一个数。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的数字特点恰当选用。生3的算法是今天新学的,生5的算法也很巧妙,能使繁杂的计算变得简捷。请同学们仔细比较辨别,何时用何种方法,要依据具体题目确定。

(独立完成“做一做”。4人小组讨论交流,突出生3的算法。)

反思:

“简便计算”是运算定律(或性质)的简单应用,是提高学生运算技能和增强数感的重要内容。本教学片段体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把简便计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通过计算,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3.尊重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提问、列式、计算等形式自主探索出计算“连减”的几种简便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定律(性质)的理解,展示了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6.教学片断反思 篇六

刚开始学习《24字教学模式》时看到这样两句话:“教师由台前走向台后,变讲为导,一改传统独霸讲台的局面。学生由后台走向前台,变听为讲,一改传统‘要我学’的被动接受者,成为‘我要学’的主动参与者。”当时只认识到课改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但具体怎样做课堂才能达到这种水平?心里感到很疑惑。

后来通过新课改的培训学习;听课、评课,向同事们学习;自我尝试;其中的答案在心中逐步清晰起来。

我认为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预习,学生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以后,才能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才能由后台走向前台,教师才能变讲为导。在教学语文百花园五的第一题“读读说说”时,让我有了这样的体会。

这道题实际上是让学生给下面的一组字分成两类:翠、随、钟、从、岁、谁、吹、宋、最

其中书上提示可以按声母来分,然后启发学生用别的方法,来分类。

在教学前,我布置让学生预习,首先给这些字加上拼音,然后把分法写在本子上。课堂上检查时,发现学生预习效果不太好,只有一半学生会按声母分类,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除了按声母分外,还会用其他的方法分类。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不会做。我并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而是先请了一个预习充分的学生给大家做了一个提示:

按声母分为:平舌音和翘舌音。

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具体的分法,进行分类。这下学生们整体做得很好。接着启发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这时经过提前预习的学生就知道,还可以根据韵母来分,有的同学补充道,还可以根据结构来分。我就让学生自主完成另外两种分法,然后同桌互相检查,最后,班级交流时,同学们都很踊跃,我请了一名3号和4号学生给大家讲解。这两名学生讲得也很清楚。

这让我想起去年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没有让学生预习,结果课堂上提问,学生们不会做,只能由我为学生讲做法。这样学生通过被动接受的知识,肯定没有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的知识记得牢固。

我觉得这次在教学这道题时,我真的做到了变讲为导。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道亮光,有了前进的方向。

7.教学设计片断 篇七

教材的设计是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根据统计表分类提示,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然后将两张统计表填写完整, 最后对两次统计进行分析比较。由于学生之前有过统计的经验, 对于根据统计表的提示进行统计, 他们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 轻松解决。学生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 并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只是在统计结束后的比较中感受到两次统计的不同。

怎样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关键是更具有挑战性? 我想:只出示一张主题图, 根据教师提出的疑问, 让学生主动产生统计的需要, 根据需要的不同, 对事物建立不同的分类标准, 得到多样性的统计结果。

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出示主题图后, 抛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本次运动会的裁判, 你想要了解些什么相关信息? 如果你是为这次运动会服务的厨师, 你又想要了解些什么相关信息呢?

在学生独自思考后, 我们开始交流。

生1:我是裁判的话, 我想要了解运动有些什么比赛项目。

生2:知道有些什么比赛项目还不够, 我觉得还要知道分别有几只动物来比赛。

生3:对, 我也这么想的, 这样才好确定设置几个第一名, 几个第二名, 我见过我爸爸当裁判就是这么安排的。 (这个孩子的爸爸是本校的体育老师。 )

师:其余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孩子们一致同意)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看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参加长跑、跳高的分别有几只小动物, 这样作为裁判才能做好充分准备。那如果你是一个厨师呢?

生4:应该准备萝卜、桃子和肉骨头。

生5:我觉得应该要知道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 这样才能知道究竟应该买多少菜, 不浪费也不会不够吃。

师:说得也很有道理。那就按照我们自己的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学生独立完成分类并统计,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 发现所有学生都能准确得到统计结果, 但是在分类标准这一栏里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表达。在全班交流过程中, 学生通过互相帮助, 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于是, 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比较这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相同呢? 学生说:“两次统计的合计数是一样的。”“一张表格统计两种东西, 另一张统计三种东西。”“一个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 另一个是按比赛项目统计的。”

师:“你们说得很对, 那为什么要进行两次统计, 而且是不同的统计呢? ”

学生等不及我说完, 就在座位上喊了起来:“因为一个是裁判想要知道的, 一个是厨师想要知道的。”

我笑着说:“对啊, 因为他们的需要不同, 所以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统计分类标准, 统计的结果自然不一样。”同学交流后, 小结:为了使统计表表达的信息更清楚, 要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一栏, 注明表中每个项目的意思 (课件演示修改统计表的过程) 。像这张表格, 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 第一行表示各种动物的名称, 就写上“动物种类”, 第二行是每种动物的只数, 就写上“只数”, 后面的每个数就不要再写单位了。这里的“一共”是指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习惯上放在数据的前面, 用“合计”表示。

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需要按不同的规范分类统计。教学中我没有把具体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 使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原有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新方法的过程中。本课的重难点就在这一刻得到了解决, 不仅如此, 在经历这次统计以后, 学生体会到了统计的价值和意义。在之后的自主练习中, 我还进行了一些变式练习。

我发现学生很少错, 而且说起思路来头头是道。这说明他们对于在经历了讨论交流基础上研究得出的方法, 用起来得心应手。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而是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从尝试失败到胜利的过程。学生在不时探索并完善统计方法的过程中, 更深刻地体会了分类统计的必要性和实际作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既能增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又能从整体上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规范下的多样性。

8.《蘑菇该奖给谁》教学片断赏析 篇八

[关键词]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 个性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69

一、创设情境:突出词语教学的体验性

重点词语:“嘱咐”

师:兔妈妈要去森林里采蘑菇了,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嘱咐”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1: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师:“口”字旁表示跟什么有关呢?

生2:“口”字旁的字大都跟嘴巴有关。

师:现在你们就是兔妈妈,你们临走时会嘱咐两个孩子什么事情呢?

生3:我会嘱咐他们要好好练习跑步,不要偷懒,不要贪玩。

师:在你们的生活中,妈妈或爸爸有没有嘱咐过你们什么呢?

生4:放假了,妈妈嘱咐我在家少看电视。

师:快开学了,妈妈又会嘱咐你们什么呢?

生5:妈妈嘱咐我,要好好学习,上课不能走神,要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师:过完年又大了一岁,妈妈会嘱咐你们什么?

生6:妈妈嘱咐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孝敬长辈,做懂事的好孩子。

评:教师在教学情境性比较强的童话故事的时候,可以抓住重点词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轻轻松松地理解课文。

二、角色扮演:突出词语教学的灵活性

重点词语:“得意、难为情、落在后面”

师:兔妈妈采蘑菇回来,要奖励大蘑菇给跑得最快的孩子。小黑兔,你跑得怎么样啊?

生(小黑兔):(竖起大拇指,昂着头,得意)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

师:难怪你这么得意!小白兔,你跑得怎么样啊?

生(小白兔):(害羞地低下了头,难为情)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了。

师:什么叫“落在后面”啊?我不要你们说,我要你们来表演,老师就是骏马,谁来做小白兔?(师生共同表演,“骏马”在前面跑,“小白兔”被“骏马”远远地甩在后面。)

师:像“小白兔”这样被“骏马”远远地甩在后面就叫“落在后面”。“小白兔”你落在后面,感觉怎么样啊?

生(小白兔):(低下头,声音低得听不见,羞红了脸)我觉得实在太难为情了。

评:语文老师要有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词语描绘的童话世界,借助角色扮演,用心感受词语表现的不同含义,这样词语教学才会一改呆板机械,充满灵性。

三、个性朗读:突出词语教学的独特性

重点词语:“所有的、都”

师:知道了比赛结果,兔妈妈还是问一句“你们都跟谁比赛啦”,小黑兔是怎么说的?

生1:“我跟乌龟赛跑,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我。”

师: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能让我们体会出小黑兔当时的心情吗?

生2:“所有的”读得不好,应该读重一些。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小黑兔看到乌龟比不过它,它很高兴。

师:对啊!得了冠军,谁不高兴?不是一两只乌龟跑不过它,而是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它,所以“所有的”应该加重语气。还有吗?

生4:“都”也应该加重语气。

师:说得不错。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小黑兔的心情,想想它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生齐读)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体会到了小黑兔的心情,大家能不能加上动作、表情来朗读这句话?(生表演朗读)

师:小黑兔的情况,兔妈妈已经了解了。(出示课件)那小白兔跟谁比赛?

生5:“我跟骏马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

师:读得不错,我体会出了小白兔难过的心情。谁再来读一读?(生再读小白兔的话)

师:你怎么低着头?声音为什么这么低啊?

生6:因为我得了倒数第一,很难为情。

师:你读得特别有感情。让我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重点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学生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释放内心的情感,个性在自由诵读中飞扬。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学生对词义的感悟、体验更加具体、深刻了。

词语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句、段、篇的教学都是在准确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从整体出发,抓住重点词语,让词语教学成为学生独特体验的过程,呈现出灵活多样的风貌。

9.行动描写片断练笔教学设计 篇九

本节课教学目的: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文章行动描写的方法,掌握行动描写的技巧,从而指导实践,学会行动描写。

教学难点:准确运用动词,描写要达到真实性、形象性。

1、课始5分钟交流。摘出文章中行动描写的词、句,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

2、分析描写的作用,总结方法和技巧。

3、迁移练笔,学以致用。首先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写的几篇练笔文,讲评其优劣,澄清一些错误认识,然后修改自己的文章;最后再讲评一篇融入了景物描写的行动描写的片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鉴赏水平。

一、课始5分钟交流,提供学习点,点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首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对象,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学有范本,有的放矢。

交流昨天的作业情况。(①摘录文中精彩行动描写的词、句;②以时间为序,把这些内容串连起来。)然后找同学讲评。最后教师点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习行动描写的方法,进行行动描写的片断练笔。

二、学生分析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总结方法。

分析出这些描写写得好的原因,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学。

分析几个动词。

①吴吉昌拄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

②当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家乡时……

分析总结写得好的原因:

第一,精选动词,准确运用。

第二,善于运用修饰、限制的词语。

三、迁移练笔,学以致用。

迁移训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培养能力。

1、教师出示练笔内容。

根据下列材料,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20分,97年全国高考题)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去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2000多个日子。

要求:①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②重点是行动描写,可适当加入景物描写;③200字左右。

2、学生根据今天上课所讲的内容修改昨天写的练笔。

3、找两们同学读自己的练笔。学生讲评分析其优劣。接着用投影仪打出好的习作。

我同往常一样,背着小牧上学。小牧撑着伞遮在我和他的头上。又到了小河边,河水已漫过小桥。我把脚伸出去试了试,让小牧把伞迎着风,我把他往上耸了耸,然后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摸索着向前走,快到桥中央时,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我几乎支持不住,身子向右倾斜,我赶紧站住,身子才慢慢恢复平衡。雨从伞边缘打在我脸上,这时,我脸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终于,摸索着平安的过了桥。前边就是学校,我背着小牧向学校走去。

师生分析点评,总结出:描写作为一种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的表达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写真性和形象性。行动描写就是要再现人物的行为动作,从而做到鲜明、生动。

4、再推荐一篇融入了景物描写的行动描写的例文。

附:看朔风起处,那雪下得正紧。小新踏着碎琼乱玉,背着两腿瘫痪的同学,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他两手紧紧地拢着小牧的双腿,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走在山间小路上。步子沉沉的,但很稳健。他扬头看着前方,口里呼着白气,呼吸形成的白霜挂在他的眉毛和睫毛上,挂在扇扇抖动的棉帽子的帽沿上,仿佛一个圣诞老人。他抿着嘴,微微翘着的嘴角,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背小牧上学整整六年了,他为战胜困难坚持帮助小牧学习而高兴。看那大雪覆盖了整个山野,一片洁白。小新纯洁的心灵,与皑皑白雪不正相映生辉吧?

10.我的精彩教学片断 篇十

兰霞

记得我在教一年级语文下册中《夏夜多美》这一课的时候,文中乖巧可爱的小蚂蚁让学生们颇感兴趣。本课讲的是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有趣且让人感动深思的事情。于是,我抓住机会,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刚闭上眼睛的睡莲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原来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了池塘,上不了岸。当学生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若有所思地让学生们停了下来,问道:“你们想一想,小蚂蚁为什么会掉进池塘?它可能去干什么呢?”小组交流交流。话音刚落,只见聪明的小朋友们骨碌碌地转着眼睛,认真的思考起来,然后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不一会,只见他们把胖乎乎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我也变得更投入了,让他们起身回答,有的说,小蚂蚁它可能去朋友家玩,玩得太晚了,回家的时候没有灯光,看不见路,不小心就掉进池塘了;有的说,小蚂蚁想天气太热了,去池塘洗洗澡,没想到池塘水太深了,就掉了下去;有的说,小蚂蚁口渴了,想到池塘边喝水,一不留神掉进去了。针对他们的各种回答,我表扬他们思维敏捷,善于动脑筋。趁机说到:“小蚂蚁呀,可能是到朋友家去玩了,你们瞧,太晚回家多可怕呀!一不小心就发生意外了,多危险啊!而且,你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很着急的。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像小蚂蚁一样哟。还有可能是小蚂蚁觉得天气太热,想要到池塘洗澡,你们看,事故发生了吧,差点被淹死,多恐怖呀!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小朋友觉得天气热,想图一时舒服,可是没想到,竟然永远离开了我们,多么惨痛的教训,大家一定要牢记。所以,宝贝们,千万不要下塘下河洗澡,一不留神被淹死。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虚构的童话人物,小蚂蚁运气很好,遇到了睡莲。可是,小朋友们,你们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而且睡莲也拉不动你呀!话一说完,小朋友们笑了,点点头,好像听懂了什么。

课堂仍在继续进行,我觉得这篇课文很接近小朋友们,有必要从童话中走出来,进入现实生活。当睡莲挽留小蚂蚁留宿在它家时,小蚂蚁果断拒绝了,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我顺便说到,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放学了,有小朋友告诉你,他家有好多好吃的东西,有好多好玩的玩具,你跟我回家玩吧,玩了再回家。这个时候,你会答应他吗?小朋友们齐声回到:“不!”我接着问,为什么呀?他们一个个懂事地说到,不回家,爸爸妈妈会着急的。我欣慰地点点头,你们真是懂事的乖孩子。我想,这样的课堂比直接告诉小朋友们,放学了,不要跑到同学家玩,更有意义吧。

课堂接近尾声,小蜻蜓决定送小蚂蚁回家,可是天黑了,小蜻蜓看不见路了,无法飞翔,这个时候,会发光的萤火虫出现了,在他们的共同帮助下,小蚂蚁被安全地送回了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从小树立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啊,多美的夏夜!是的,不仅夏夜的风景美,小动物们善于帮助他人的品德更美。

11.教学设计片断 篇十一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属于概念性知识,又是几何教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是在已有的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还是今后学习垂线、平行线和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归纳出角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突出过程性,使学生亲身体验经历过程,再用语言描述概念。通过学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归纳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

2.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想像、归纳、概括等教学活动,形成对直线、射线和角的理性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是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几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官能力,空间能力的培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才能实现。比如射线的认识,只用语言描述,学生很难想像。如果在语言描述的同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线段的一端不动,另一端无限地延长下去,再加上计算机动态的演示,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无限延长,什么是射线。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计算机的直观演示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很清晰地掌握了这一教学重点。

学生已发现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本区别与联系后,为了把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看到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教师让学生继续观察,边演示边设问:“一条直线上,从上面找两个点,把两点间的这部分截取下来,截下来的这部分是什么?再看一遍,你发现线段与直线之间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演示,建立表象,自主发现线段与直线的联系。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清楚、直观地看到线段从直线上截去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很容易地突破该教学难点。

四、教学片断

1. 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教师电脑展示图山、树、房子等)图略

学生纷纷抢着回答:房子、树、山、太阳、云、烟囱、小河等。

师:从生活的角度,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儿童画。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换角度思考后回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直线、曲线等。

教师小结:这些美丽的图案其实都是老师用各种线画成的。

2. 线的认识

⑴复习线段

师:三角形就是由这三条线围成的,这到底是什么线呢?我把它拿下来看看(多媒体演示)

生:线段。

师:观察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跟随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的指示回忆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有两个端点;②线段长度是有限的,可以测量它的长短;③线段是直的。

教师提示:线段两端的点我们就叫它端点。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段,画完后标出它的长度。同小组的同学互相测量一下你们画的是否正确。

⑵认识射线

师:如果我们把线段的一端延长,这样无限地延长下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是什么线?

有学生抢先回答:射线。

师:你发现射线有什么特点了吗?

学生跟随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的指示尝试回答出射线的特点:①只有一个端点;②长度是无限的,不可以测量它的长短;③射线也是直的。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射线?

学生回答:手电筒、探照灯、太阳射出的光线等。

师:你能画出一条射线吗?(引导学生(下转62页)(上接60页)回答“不能”,因为射线长度无限)能否画出射线的一部分,用它来表示射线呢?请你画在纸上。

⑶认识直线。

师: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的,像这样直的线你还知道有哪些?

生:直线。

师: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什么样的线是直线吗?

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直线的理解:①画。②用语言或动作描述。③尝试说出直线的特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不可以度量直线的长短;直线也是直的。

教师用计算机在大屏幕上演示:线段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无限延长,想像一下就这样无限地延伸下去,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图文结合,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概念,形成知识网络。

⑸练习。

Ⅰ.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线段有两个端点,能测量它的长度。

②一条射线长3厘米。

③☆图是由5条线段围成的。

Ⅱ.回答:过一点能画出几条直线?以这点为端点你能画一条射线吗?还以这点为端点一共能画多少条射线?

五、教学评价

1. 这节课始终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注重计算机技术与数字

内容整合。教学伊始,教者将美术与数学进行整合,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再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数学,使学生对数学内容备感亲切,激发了爱学热情。进入新知识教学时,教者感到仅用语言描述射线,学生很难形成表象,因此采取计算机动态演示,加之学生联想手电筒、探照灯、太阳等所发生的光的实际表象,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射线特点。在由射线教学过渡到直线教学时,教者多种方法结合,引导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画出直线,引导罗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画出直线,又引导肢体语言丰富的学生使用自身形象的动作,把直线表现出来,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同一知识,这是值得肯定之处。

12.教学设计片断 篇十二

一、教学案例——《打电话》

接到学校紧急通知, 要合唱队的7人参加演出。怎样尽快地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 每分钟通知一个队员, 请帮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在探索打电话的方案时, 以小组为单位, 比赛哪个小组打电话用的时间最少。活动要求: (1) 每4人为一组, 1名组长代表老师, 组员代表队员; (2) 利用圆片、小黑板、粉笔、白纸等材料, 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学具提前分发, 教师组织集体交流。

师: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生1:一个一个通知, 这样一共要7分钟。

师:你怎么评价这种通知方法?

生:太慢了。

师:还可以怎样通知呢?

生2:我们小组要5分钟。 (如图)

师: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生:3:只要4分钟就可以, 前三分钟都一样, 第4分钟3个队员和教师可以同时通知, 这样第4分钟就可以通知4个队员了。

师:你们小组明白了吗?

生2:噢…… (恍然大悟的表情)

师: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案, 怎么节约了1分钟? (学生“静”下来思考)

生:寻求组员帮助, 让组员同时打电话, 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师:还有更快的方案吗?

生4:我们小组只要3分钟就通知完了。老师第1分钟通知1个队员;第2分钟知道通知的2个人同时通知2个队员;第3分钟知道通知的4个人同时通知4个队员。现在师生知道通知一共有8人, 即通知了7个队员。 (图略)

师:有没有比3分钟更少的呢?

生5:没有, 3分钟是最少的。 (自信的神情) 我们小组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 我们把第1分钟接到通知的队员放在第一行;第2分钟接到通知的队员放在第二行;第3分钟接到通知的队员放在第三行。 (图略)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6:我们小组是画图的。这样就能很快发现规律:前1分钟师生接到通知的总人数×2=后1分钟师生接到通知的总人数。

师:观察和比较4分钟和3分钟的方案, 怎么节约了1分钟? (学生“静”下来思考)

生1:老师和队员都在同时打电话。

生2:不浪费1分钟, 老师和队员没有人闲着。

……

二、案例反思

本节课提出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的数学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 发生认知冲突, 探讨出最优方案。这样的课堂是有效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学生很轻松获得知识, 而且教师教学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真切地感受到, 数学活动课要“动静相宜”, 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 将知识内化。

1.比赛“打电话”, 让学生“动”起来。

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 动手实践最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每个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这样, 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机会中, 通过动手操作, 能够更好地发现课堂乐趣, 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

本节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谁打电话用的时间最少, 用圆片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等多种操作活动。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设计不同的方案, 此时是让学生在“静”中“动”起来。打电话所用的时间先在组内优化, 再在全班优化。有些小组是摆圆片的, 还有小组直接在白纸上画图的。而此时的课堂虽然安静、有序, 但是学生自己内心以及学生之间是高效运动的, 这种“动”区别于躁动。学生的手在动, 眼在动, 口在动, 脑在动, 他们调动了多种感官, 去想、去看、去画、去摆。在比较、交流中, 学生畅所欲言, 有争有辩。在愉悦的环境中, 学生经历了最省时、最优化的探究过程, 充分体会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体验了逐步优化的数学思想。

2.比较“打电话”, 让学生“静”下来。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的方法, 可以内化数学知识。而内化知识需要“静”下来。从感性到理性, 从具体到抽象是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因此, “静”是学生充分活动的前提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 每次提问后, 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在安静中独立思考的习惯。

本节课在探究“怎样打电话最省时间”的过程中作了较大的铺设, 教学中有意让学生不断经历试误的过程, 学生的答案有7分钟、5分钟、4分钟和3分钟。教师及时追问, 进行了两次比较。首先是7分钟和4分钟的比较, 为什么节约了3分钟呢, 学生发现了“不仅是老师一个人通知, 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通知;第二次是4分钟和3分钟的比较, 怎么又节约了1分钟呢, 学生发现了所有人都不闲着, 都在同时通知。在这关键环节, 千万不要因为“冷场”而让它匆匆走过, 学生智慧的火花多是在“静”中, 在所谓的“冷场”中闪现的, 这种“冷场”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此时的“静”不是静坐不动, 而是学生在“静”中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如, 小组汇报打电话设计方案时有圆片展示、有画图展示, 学生在“静”中有序思考, 把第1分钟接到通知的队员放在第一行, 第2分钟接到通知的队员放在第二行, 这样以此类推, 层层剥笋, 队员人数一目了然, 规律一步步明晰, 学生思考问题的层次也变得比较分明了。

13.《燕子》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十三

【教学片断】

师:这一节中还有两个字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

(生认真默读课文)

师:请读读第二句。

(生仔细读第二句。一会儿,有人举手)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我查了字典,“痕”表示颜色很淡。说明电线颜色很淡。

生:我有补充,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所以……

(生一时语塞)

师:体会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再用心读读课文,看看插图,你一定会说完整的。

(生看书沉思,其他同学也在思考,有的已经举起了手。但老师仍在等待他。过了一会儿,生终于举手了)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体会得真精彩,如果郑振铎先生在世,一定认你为知音。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精妙和韵味。

【教学反思】

14.《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反思 篇十四

【教学片段一・作者撒谎】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李罡举手回答了:“我对这篇课文没感觉。”哄的一下大家都笑了。“什么不说,偏说自己没感觉。”我心想。可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在说笑,也许这就是他的真实感受吧!于是,我笑问:“哦,为什么会没感觉呢?”“我也说不上来。”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趁机鼓励了一下:“虽然你现在没感觉,但我相信你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应该会有感觉的,不过你能实事求是这很好。”也许我这“实事求是”产生的效应吧,“朗读能手”林啊强发言了:“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有些地方语言好像不太连贯,读起来很拗口的。比方说文中的‘愿心’就很别扭。”是啊,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正是白话文语言阶段,难怪他有这种感觉。不过,我倒是很欣赏他的大胆和直率。这时,一贯以分析擅长的夏晨曦发言了:“老师,这篇文章我还是蛮喜欢的,只是文章的最后‘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作者没说实话,他在撒谎。”“撒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脸的疑惑。我也在心里纳闷:她怎么会想到这个呢?这时一旁的吴希超发问了:“你有什么证据呢?”只见晨曦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因为我看过鲁迅的小说《故乡》。这篇小说不但写了少年的闰土,还写了中年的闰土和老年的闰土。中年的闰土变得呆板,老年的闰土更可怜,他在帮鲁迅家干活期间还偷鲁迅家的东西。既然鲁迅都写了闰土少年以后的事,那怎么能说‘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呢?”一番头头是道的解释说得大家心服口服,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不失时机地表扬:“瞧,这就是多看课外书的好处!”再看夏晨曦,也是一脸的自豪。

【教学片段二・闰土也羡慕“我”】

在研读课文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环节,我先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然后发问:“这个句子有什么不懂的吗?”章晨宇问了:“‘他们’指谁?”郑梦娜回答:“就是和‘我’一样的少爷朋友呗!”“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意思呢?”梁歆单提出了疑问。思维敏捷的林榆昕举手了:“我知道。就是说‘我’和那些少爷朋友们整天生活在大院子里,像井底之蛙,眼光短浅。”理解的真到位,我暗暗心喜。“那你们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呢?”沉默了片刻,林榆昕又高高举起了手:“这句话反映了‘我’对闰土那种生活的向往,还有他对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的不满。因为闰土是那么的见多识广,所以‘我’非常羡慕他。”“其实我也羡慕闰土。”最后他又加了一句。瞧,学生自主感悟的就是不一样,也许林榆昕和“我”已经产生了共鸣吧!正当我为学生能自主领悟句子的含义感到欣喜时,一向思考独特的王超发言了:“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闰土也在羡慕作者。?”“是吗?可能吗?”因为这个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我按捺住心中的疑惑,问他:“那你怎么体会到的?”“我在这儿体会到的。”他随手拿起课本:“书上这句话‘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告诉我的。闰土生活在农村,他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说明城市里的东西闰土也有很多没有见过。如同‘我’羡慕闰土的见多识广一样,闰土同样也会羡慕‘我’的城市生活啊!”他层层深入的分析使我和其他学生不得不认同。“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在佩服学生独到的感受之余也在为自己感到汗颜。幸好我没有掐断这根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我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教后反思】

1、欲让学生超越文本,自己得先超越文本:

新课程倡导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要超越文本,可最不敢超越文本,越雷池一步的恰恰是我们教师自己。每回接触一篇没教的课文,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参考书,没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一切按着参考书上的教学提示和阅读点拨来备课,很少对文本进行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提出异议或质疑了。而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还不如学生,特别是那些对文本有独到感悟的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异议不假思索地予以驳斥或否定,我真有误人子弟之感。所幸现在我也算接受了教训:其实语文教学本身具有极大的弹性,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书本和原有教案的设计。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池活水,教师必须超越文本创造性地教,学生也才能超越文本创造性地学。

2、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尽情飞扬起来,我们就必须给他们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教《少年闰土》这一课,如果我一开始就否认学生“闰土也羡慕‘我’”的意见,也许就听不到学生那发自个性的呼唤了。

3、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本身,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不光在感知,而且也在描绘、在制作、在创造。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与成人的思维方式,那些看似幼稚可笑的问题常常蕴含着创造的灵感和伟大的构想,往往会成为他们今后成功的起跑线。因而当学生冒出一丁点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我们就应该给他们添薪加油,让它们熊熊地燃烧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更新、更深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去体验探索与创新的乐趣,实现思维质的飞跃,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尽情地飞扬起来。

15.教学设计片断 篇十五

课始:全体学生带学习用具在足球场草地上围坐一圈, 两名同学在圈内进行足球对抗。

师:小朋友们, 他们俩在干什么呀?

生: (齐) 踢足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足球吗?

生: (齐) 喜欢。

师:你们看老师手上有两个球, 它们长得不一样, 你能告诉我哪个是足球, 哪个是篮球吗?

小朋友纷纷举手回答。

生1:足球是用脚踢的, 而篮球是用手拍的。

生2:足球上有黑白相间的图形, 篮球是橘黄色的。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足球呀?

生1:我经常看见高年级的大哥哥在这儿踢足球, 他们每次玩得都很高兴。

生2:我在电视上看过足球比赛, 我很喜欢看。

生3:我觉得足球比赛很精彩, 每次看的时候我爸爸都会大喊大叫。

……

教学反思1

1. 教无定法, 学无定法, 提高效率

首先,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摆脱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 把课堂搬出了教室, 搬进了球场, 走进了生活, 创设了情境, 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 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球场上, 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学习, 参与学习。这样的教学环境更能让学生认识足球、了解足球, 加深了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体验。其次, 在教学形式上能更贴近生活, 并还原生活。这样不仅给了学生感官上的强烈刺激,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习潜能也被充分挖掘出来, 而且让他们更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 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2. 创设材料, 丰富积累, 发展思维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创设了直观、真实的教学材料, 再通过讨论并比较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能直观形象地认识学习对象, 并能够对学习对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 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生活知识的积累, 而且还通过比较、判断,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更直观、更正确、更准确和更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这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

教学片断2

课中, 小助手身穿足球模型衣服, 蹦蹦跳跳进入圈内。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足球娃娃, 看他多可爱, 你们想和他交朋友吗?

生: (异口同声) 想。

师:不过足球娃娃有个条件, 他想和了解他的同学做朋友, 所以你们现在就要赶快去认真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熟就能了解他了, 然后就能和他做朋友了。

学生兴致勃勃地自由读课文, 小组内互读课文。

师: (指名读课文) 小朋友们听完课文之后, 你们知道了哪些有关足球娃娃的情况呢?

生1:足球是圆圆的。

生2:有一大把年纪。

师:“一大把年纪”是什么意思?

生2:“一大把年纪”是年龄很大的意思。

师:你家里谁有一大把年纪?

生2:我家里爷爷、奶奶年纪一大把。

师:哦, 爷爷奶奶年龄很大, 那书上为什么说足球有一大把年纪呢?

生2:因为足球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

……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击鼓传球的游戏, 记住一定要用脚传球, 谁要是丢了球或犯了规, 就要把他知道的足球知识告诉我们大家, 好不好?

游戏进行中, 一学生因手触球犯规, 却很高兴地站了起来。

学生相互介绍足球的一些知识。

……

师:那小朋友们想知道更多的足球知识吗?

生: (兴奋地) 想。

师:下面我们就请足球娃娃来到我们中间, 让他自己介绍一下吧。

(足球娃娃表演介绍自己。)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回足球娃娃呢?

生: (情绪高涨) 想。

生1:……

师:现在足球娃娃已经成了我们的朋友了, 为了表示对他的诚意, 我们为他画张像好吗?

教师组织学生动手画画。

生:好。

学生迫不及待地动手画画。

师:现在足球娃娃已经是你们最要好的朋友了, 你肯定有一些心里话要对它说吧?那就请你把你的心里话写在画的旁边吧。

学生练习完成后, 并说一说自己所写的。

师:把你们每个人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让大家来做一次小评委, 看看谁的作品最棒, 你们说好不好?

生: (大声) 好。

……

教学反思2

1. 创设情境, 进入角色, 激活体验

“教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解个中滋味。如何让学生入境, 这是需要教师颇费思量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更加有趣, 更能吸引人的生活情境, 如球场、足球、模型、对抗、击鼓传球等。巧妙引导学生转变了角色定位, 完成了角色转换。由说足球到玩足球、画足球、进而到“我就是足球”。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走进课文, 以文中的“我”的视角去学习, 去感受, 去体验, 从而使学生体验更深。这样, 让学生由“局外人”转变为“文中人”, 大大激活和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2. 以人为主, 以学为本, 快乐学习

教师的“以学为本”是新课改的新理念和体现。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探索者, 他们始终处于一个学习的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围绕课文内容组织多种教学材料并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 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能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氛围, 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能轻松自如地获得知识, 丰富积累, 使学生始终享受着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3. 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诱导和激励

本节课教者通过足球娃娃来引导学生:说足球—玩足球—演足球—画足球等一系列活动, 充分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多方面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使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情趣, 更富于生活化。

4. 创设体验, 拓展内容, 学会运用

16.教学设计片断 篇十六

关键词:质疑;合作;探究;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86-2

那天,按语文教学一般过程,集体朗读《小石潭记》。其中,读“青树翠蔓”一句时,对“蔓”字的读音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学生读成“màn”,而另外一些学生却读成“wàn”。书上没有明确的读音。对出现的问题是置之不理还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教师的职责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疑问,一步一步地进入知识的殿堂,直至疑难解决,让学生分享获得成功的快乐。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我认为这是一次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在探究中自主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

首先,我在黑板上写出“蔓“字,分别叫两个读得不同的学生代表上黑板标注读音。一个写成“màn”,一个写成了“wàn”。我问:你们对这个字的读音怎么得来的?黄虹同学说:这个字是常用字,如“蔓延”,“蔓”不是读成“màn”吗?看来她是根据平时读音判定的。另一位李小成说:我查了字典,这个字也能读成“wàn”。听完了两位同学的回答后,我总结道:这个字是多音字,到底哪个音准确呢?这个问题抛下后,课堂就像炸开了锅,双方坚持各自的读音,互相不让。碰撞才能产生火花。

课堂气氛是热烈的,但如果只讲究表面的热热闹闹而不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为使问题得到解决,我寻思对策。

汉字是音义的结合体,我决定由字义推导读音。分别叫两派学生查出“蔓”读“man”和“wan”时的意思。学生纷纷翻开字典,查找解释。用工具书寻根求源,方法对头,我心头一喜: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方法。

过了一会儿,学生已将两种不同读音的解释做好,我将学生答案投影如下:

蔓wàn:〔大蔓儿〕

(1)细长能缠绕的茎:瓜蔓儿。)方言,指有较高表演技艺,有广泛影响的演艺明星。亦作“大腕儿”。

(2)蔓生植物的细长不能直立的枝茎。如:这棵黄瓜爬蔓了;瓜蔓;压蔓。

蔓màn:【名词】 (形声。从艸,曼声。本义:藤蔓,草本蔓生植物的枝茎)同本义(1)丹藤翠蔓。——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2)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杜甫《新婚别》

蔓màn:【动词】蔓延;滋长。(1)野有蔓草。——《诗·郑风·野有蔓草》。传:“延也。”(2)不蔓不枝。——宋·周敦颐《爱莲说》又如:蔓生(蔓延生长);蔓衍(扩展延伸);蔓草(蔓延滋生的草);蔓连(延伸串联);蔓蔓(滋长延伸的样子)。(3)攀引,缠绕。如:蔓引(如瓜蔓相互的牵连);蔓蔓(纠缠难察的样子)。

蔓màn:【形容词】杂乱。如:蔓说(杂乱没有系统的言论);蔓悴(衰颓杂乱);蔓辞(杂乱繁琐的文字)。

另外:(1)蔓草màncǎo:爬蔓的草荒烟蔓草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蔓生mànshēng:蔓延;指植物伸展开。春天最早的杨梅树在那里蔓生,满墙都是蔓生的植物.(3)蔓生植物:mànshēngzhíwù,具有攀援茎或缠绕茎的植物.(4蔓延:mànyán,向四周扩展延伸。常青藤向上蔓延。

我提出要求:认真观看投影,揣摩意思,选取“清树翠蔓”中“蔓的读音。

一会儿,学生议论纷纷。我要求读“màn”或“wàn”的同学分别举手,并说明理由。一读“màn”的同学说:我根据另外解释的第三条“蔓生植物”中的读音,应当读“màn”。另一读“wàn”的同学说: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读“wàn”。理由是“青树翠蔓”中“树”和“蔓”在这里都是名词,根据词条解释,它对应读音应为“wàn”。

我心头一亮,这位学生能根据原句的词性进行分析,方法正确。我赞许道:你从判断词性来推敲它的读音方法正确,值得借鉴。为使问题引入深处,我说,刚才第一位同学对“蔓”的解释不也是当做名词来解释的吗?如“蔓草”。看来对“蔓”都看做为“名词”是不存在异议的。正确理解一个词的音义还要看具体的语境。请同学们仔细对照课文语境和注释,小组探究讨论,把握“蔓”的正确读音。

课堂再次热闹起来。有的坚持读“màn”,有的强调读“wan”,各不相让。

小组代表发言。第三小组周同学首先发言,她说,“蔓“在这里是名词,毫无疑问。对于名词时读“wàn”,我不同意。理由是读“wàn”时,它的两种解释指细长不能直立的茎,从举例来看多指瓜类的茎。而从课文具体的语境来看,应当指草木林树,再从课文“蒙络摇缀”的解释“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来看,这里的“蔓”应当解释为“树枝藤蔓”,而不是瓜类的茎,这也和读“màn”中的词条解释相吻合。正因为读常读的音“màn”,所以课文对“蔓“未标音,否则就会标注为“wàn”。

周同学分析的头头是道,疑问解除,教学目的已达到。我总结道:周同学善于思辨,大胆质疑,而且根据具体语境具体分析,方法正确,值得我们学习。我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疑难,学会质疑探究,就会学到真知识。

这节课下来,我静下沉思,深有感触。

一、探究要让细节产生智慧的火花

我们在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细小之处,有的教师认为,这些细小对教学无关大碍,不值得花精力解决,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音义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决定着一篇课文后来学习的效果。在朗读中,发现“蔓”的读音有不同,如果教师疏忽,任之过去,就没有后来的讨论和探究,也就没有两种意见的统一,也就没有对“蔓”的音义真正的落实。更重的是,学生在交流中,不断讨论、分析、质疑,在探究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质疑中思辨,在思辨中提升,而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教是为了不教”。

二、探究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这节课,针对“蔓”的正确读音,我并没有把答案告诉给学生。在发现问题后,我立即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步骤是:解释词义——辨析词性、选取解释——根据解释辨音——根据语境、确定词义——根据词义、确定读音。在以上五个步骤中,逐步深入,把学生带进知识的迷宫,让他们从迷宫中走出来。整个过程至始至终完全由学生自主参与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是什么”和“为什么”,培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

活动过程中,学生或查字典,或小组讨论,或双方思辨质疑,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真正体现一个“动”字。这个“动”,实际上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师的主导性,并不是教师越俎代庖,而是切切实实的落实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具体的细节中。现实教学中,我发现不少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教师教的多,学生说的少,活动的少。“讲授型”的课堂居多,很少关注学生的方法、态度和情感。这样,新课程理念何时能贯彻到位呢?

三、探究要让互动成为有效

17.《白杨》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篇十七

[2003年3月29日,阅读人数117人 ]

《白杨》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疑

1.《青松》这首诗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红梅》、《秋菊》这两首诗歌颂了红梅和秋菊的什么精神?

〔从一组教材整体着眼,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抓课题引疑

1.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该写些什么?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的重点内容是不是单纯写白杨?表现手法与《冬夜杂咏》有哪些相似之处?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暗示文章借物喻人的手法。〕

三、抓过渡句引疑

1.(出示小黑板)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切入引疑激趣,接触中心。〕

2.“表白”是什么意思?

3.把这个设问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换一种说法。

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略)

〔认识白杨的特征、品格,为理解爸爸的“心”,理解象征意义作了铺垫。〕

5.爸爸的“心”是什么?孩子们知道吗?

师:爸爸介绍白杨,表达自己的心,知道比较深奥,孩子还不能理解,但他们知道什么? 生: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知道从小是跟着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生:孩子们可能很少见到爸爸、妈妈,是奶奶带大的。

生:也可能是保姆带大的。

生: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这回要接自己到新疆去读书,不再跟着奶奶在内地住了。

生:他们可能知道新疆离奶奶家很远,因为在戈壁滩上坐了几天火车了。

生:孩子们坐在火车上看到火车两旁的景色与内地不一样,知道新疆离内地很远了。

〔除开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学生还想到很多,也想得合乎情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师:同学们都推想得很好,课文里是怎样写的?

生:(读第16自然段)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孩子们知道的是他们看得见的爸爸的——

生(齐):行动。

〔概括中肯。没有这一概括,以下的讨论就会无度无规,不着边际。〕

师:一个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是有一定目的的,而孩子们不知道的正是爸爸为什么有这样的行动,如果后面接着写:不知道„„应该怎样写?

〔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的“空白”,激疑引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生: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

生: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

师: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

〔点拨得恰到好处,学生的思维又推进了一层。〕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开发新疆大油田。

生:新疆在西北,很远很远,那里有哈密瓜。

生:读二年级时学过《葡萄沟》一课,里面讲了那里出产葡萄、沙梨、杏„„很多水果。生: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是想孩子们长大了也建设新疆。

师:现在你们知道爸爸的“心”是什么了吗?

生(齐):知道了——是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水到渠成。层层“推导”,完成了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师: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像他一样,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

师指导朗读第16自然段

四、抓重点词句引疑

1.找出描写爸爸神态的词语

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2.爸爸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神态?

〔重点词语的理解,中心思想的领会,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3.爸爸的殷切期望能否实现?

上一篇:董家马教研工作制度下一篇:新修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