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2024-10-29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精选12篇)

1.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

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库存高企、销售不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滞后等问题突出。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有效解决市场化形势下农民卖粮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着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的引擎作用,推动仓储、物流、加工等粮食流通各环节有机衔接,以相关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培育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围绕市场需求,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体制机制、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粮食产业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注重整体效能和可持续性。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民增收。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全国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2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粮食企业数量达到50个以上,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和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

(四)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需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济,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化经营能力和产业经济发展活力。以资本为纽带,构建跨区域、跨行业“产购储加销”协作机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延长产业链条,主动适应和引领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载体作用。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依托现有收储网点,主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合作。培育、发展和壮大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国家粮食局、国务院国资委等负责)

(五)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中,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优质粮食品种种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参与承担政策性粮食收储业务;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创新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粮食储备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中储粮总公司等负责)

(六)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多元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等。鼓励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成立粮食产业联盟,共同制订标准、创建品牌、开发市场、攻关技术、扩大融资等,实现优势互补。鼓励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三、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

(七)促进全产业链发展。粮食企业要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推动粮食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和协作,通过定向投入、专项服务、良种培育、订单收购、代储加工等方式,建设加工原料基地,探索开展绿色优质特色粮油种植、收购、储存、专用化加工试点;向下游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实现粮源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化、服务多样化,着力打造绿色、有机的优质粮食供应链。开展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加大供需信息发布力度,引导粮食产销平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等负责)

(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推动粮油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粮食主产区、特色粮油产区和关键粮食物流节点,推进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完善进口粮食临港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粮油食品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优势粮食产业集群,以全产业链为纽带,整合现有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等资源,支持建设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支持主销区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源基地和仓储物流设施,鼓励主产区企业到主销区建立营销网络,加强产销区产业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负责)

(九)发展粮食循环经济。鼓励支持粮食企业探索多途径实现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以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系统,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推广“仓顶阳光工程”、稻壳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大力开展米糠、碎米、麦麸、麦胚、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促进产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能源局等负责)

(十)积极发展新业态。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积极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广“网上粮店”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拓展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功能,发挥其服务种粮农民、购粮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支持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基地和粮食文化展示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粮食产业观光、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等负责)

(十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强粮食品牌建设顶层设计,通过质量提升、自主创新、品牌创建、特色产品认定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性粮食名牌产品。鼓励企业推行更高质量标准,建立粮食产业企业标准领跑者激励机制,提高品牌产品质量水平,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粮食产品,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加强绿色优质粮食品牌宣传、发布、人员培训、市场营销、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展示展销信息平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品牌创建和产销对接推介活动、品牌产品交易会等,挖掘区域性粮食文化元素,联合打造区域品牌,促进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鼓励企业获得有机、良好农业规范等通行认证,推动出口粮食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大粮食产品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四、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开展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培育、健康消费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建设及试点示范。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现内销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调优产品结构,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新产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促进优质粮食产品的营养升级扩版。推广大米、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加快发展杂粮、杂豆、木本油料等特色产品。适应养殖业发展新趋势,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I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等负责)

(十三)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支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薯类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认定一批放心主食示范单位,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作坊置换+联合发展”等新模式。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增加花色品种。加强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鼓励和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十四)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支持主产区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带动主产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着力开发粮食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医药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加快补齐短板,减少进口依赖。发展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在保障粮食供应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着力处置霉变、重金属超标、超期储存粮食等,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探索开展淀粉类生物基塑料和生物降解材料试点示范,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支持地方出台有利于粮食精深加工转化的政策,促进玉米深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促进粮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倒逼落后加工产能退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负责)

(十五)统筹利用粮食仓储设施资源。通过参股、控股、融资等多种形式,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扩展粮食仓储业服务范围。多渠道开发现有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用途,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粮食产后服务,为加工企业提供仓储保管服务,为期货市场提供交割服务,为“互联网+粮食”经营模式提供交割仓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粮食配送服务。(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负责)

五、强化粮食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六)加快推动粮食科技创新突破。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粮食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开展创新活动。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通过共同设立研发基金、实验室、成果推广工作站等方式,聚焦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加大对营养健康、质量安全、节粮减损、加工转化、现代物流、“智慧粮食”等领域相关基础研究和急需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进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粮食产业中的应用,加强国内外粮食质量检验技术标准比对及不合格粮食处理技术等研究,开展进出口粮食检验检疫技术性贸易措施及相关研究。(科技部、质检总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十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深入实施“科技兴粮工程”,建立粮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粮食科技成果,促进粮食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等与企业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粮食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成果推广示范作用,加大粮食科技成果集成示范基地、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力度,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部、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十八)促进粮油机械制造自主创新。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发展高效节粮节能成套粮油加工装备。提高关键粮油机械及仪器设备制造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粮食品质及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技术水平。引入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开展粮食智能工厂、智能仓储、智能烘干等应用示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部等负责)

(十九)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实施“人才兴粮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搭建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遴选和培养一批粮食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凝聚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粮食产业服务。发展粮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粮食产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快培养行业短缺的实用型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育“粮工巧匠”,提升粮食行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国家粮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负责)

六、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二十)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整合仓储设施资源,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粮食“五代”(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推进农户科学储粮行动,促进粮食提质减损和农民增收。(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十一)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完善物流通道。支持铁路班列运输,降低全产业链物流成本。鼓励产销区企业通过合资、重组等方式组成联合体,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水平。加快粮食物流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粮食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粮食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广原粮物流“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集装化、标准化,推动成品粮物流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器具的循环共用,带动粮食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及包装标准化水平提升。支持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及港口防疫能力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负责)

(二十二)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支持建设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形成以省级为骨干、以市级为支撑、以县级为基础的公益性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加快优质、特色粮油产品标准和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开展全国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加强进口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进口粮食疫情监测和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覆盖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平台,进一步健全质量安全监管衔接协作机制,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加工。加强口岸风险防控和实际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实施专项打击行动。(国家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海?P总署、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负责)

七、完善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和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利用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产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仓储、烘干设备,可按规定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落实粮食加工企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国家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二十四)健全金融保险支持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支持粮食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粮食企业上市融资或在新三板挂牌,以及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并购重组等。引导粮食企业合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管理价格风险。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企业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为粮食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保险服务。(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等负责)

(二十五)落实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计划中,对粮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用地予以统筹安排和重点支持。支持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依法依规将划拨用地转变为出让用地,增强企业融资功能。改制重组后的粮食企业,可依法处置土地资产,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粮食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推进本地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或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加大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绩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要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大力开展粮食产业扶贫。粮食部门负责协调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粮食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产业。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和部门协作机制,并发挥好粮食等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在标准、信息、人才、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合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各省级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负责)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9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政府网站内容整理)

2.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二

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科教文卫社会事业等诸多行业和领域,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 世界各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 主要发达国家更是达到70%以上。但2007年, 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4%, 不仅低于发达国家, 与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差距, 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2.7个百分点。

我省服务业落后有多方面原因。一些地方过于看重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 造成服务业门类不全、地方发展不平衡;而行业门槛高、管制多、垄断现象严重等, 也是造成服务业落后的重要因素。

辽宁已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 在发展进程中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是必然趋势。加快服务业发展, 有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瓶颈,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 实现综合竞争力整体跃升。当前, 我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和升级, 对通讯、旅游、文化、休闲等服务行业加快发展要求迫切。加快发展服务业, 可以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 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这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辽宁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感。

加快发展服务业, 关键是继续推进服务领域的改革开放。通过改革, 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 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市场供给。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 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3.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三

一、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1、食用菌。2013年,全县共发展反季节高温香菇5000万袋,黑木耳2000万袋,白灵菇100万袋,鸡腿菇53万平方米,小姬菇200万袋,小平菇150万袋,平菇400万袋,毛木耳60万袋,金针菇50万袋,形成了以香菇为主,多品种发展的生产局面,总产值近13亿元。2、畜牧。2013年,全县牛存栏达37.44万头,其中“夏南牛”存栏28.05万头;生猪存栏42.89万头;山绵羊存栏27.71万只;禽存栏387.47万只;全县牛出栏20.34万头,生猪75万头,羊25万只,禽243.82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达9.5亿千克,实现畜牧业产值3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3、油料。2013年,全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6亿平方米,总产达到1.2亿千克。4、烟叶。2013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3666.7万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总产值达9670万元,实现税收2127万元,形成了以高店、泰山庙、王店、花园、双庙、赊湾等7个烟叶种植大乡。5、蔬菜。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860万平方米,总产量达2.4亿千克,总产值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84%。6、林果业。目前全县林地面积10.1亿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3%,全县林业年产值9.6亿元,林果产值2.5亿元,形成了以马谷田、王店、高邑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梨基地,以贾楼、付庄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桃及小杂果基地,以象河、春水等乡镇为主的大枣基地等10多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林果基地。 7、茶叶。全县已建茶园1178万平方米,改造老茶园206.7万平方米,种植茶苗2000万株,实现茶叶总产0.7万千克,其中绿茶0.2万千克、红茶0.5万千克,实现产值20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

近年来,我县为巩固现代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成立了七大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蔬菜生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夏南牛品牌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并抓好落实。截止2013年底,我县农业金融贷款34.5亿元,全县涉农资金总额46263万元,县本级投入6362万元,占涉农资金总额的13.75%。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特色农业发展

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了河南恒都食品、懿丰油脂、三明食品等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建成2-3个国家级大型龙头企业,并形成产业化集群。二是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加生产基地建设,走“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之路。目前泌阳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1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97家。

(三)实施品牌战略,扩大特色农业市场影响力

泌阳县高度重视品牌培育,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强力打造特色农业。目前培育的有“泌阳花菇”、“夏南牛”、“金铜山”烟叶、“白云毛峰”茶叶、“悦生和”食用油等一系列品牌,品牌战略的实施为规范标准化生产、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特色农业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存在问题

一是特色农业规模偏小。多数特色农业产业仍以个体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为主,批量小、集中度低。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品牌培育不够。目前培育的品牌少,大多数只限于地方性品牌,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品牌效益没有完全凸显。四是农产品销售市场狭窄。泌阳县生产的农产品,由于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绝大部分仅在县内及周边地区流通,少数进入省内外市场,除食用菌外,缺乏出口创汇的强势农产品。五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农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状态进入流通领域,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四、下步打算

1、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能力。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万亩人员包万村活动”等项目平台,组织农技人员分包乡镇,进村入户,开展特色农业技术培训。

2、加快结构调整,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品种改良和更新,形成主导产品,增加名、优、特新品种,发展特色产品,突出价格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3、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特色产业发展营造充分空间。一是通过农交会、展销会等平台,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

(作者单位:河南省泌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4.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根据国务院《意见》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农机系统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把农机服务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谋划,为推动我省服务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山东农机服务业的发展说明,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努力培育农机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即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能够吸纳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能够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农机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吸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兴产业

近几年来,我省农机管理部门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部门指导”的思路,坚持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改革和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机站、农机协会、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骨干,以农机户为主体的新的农机服务体系,推动了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农业田间作业、农产品运销到农机维修等,农机服务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特别是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方式,在加快农业生产进度,提高农机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引导农民实现了由买机自用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目前,我省以田间作业、农业物流和维修为主的农机服务市场已初具规模,农机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吸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兴产业。

农机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减轻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2006年,我省农机从业人员已达671万人,占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33.4%,从事农机田间作业服务、物流服务和维修服务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和个体农机户达515.2万户,约占乡村农户数的1/4。据测算,在农忙高峰季节,山东省从事农机服务的人员可达1100多万人,占山东省乡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强。据统计,农机服务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已达521亿元,户均资产1万元;全省农用拖拉机已达209万台,平均每10个农户拥有1台;全省2006年实现农机服务总产值350亿元、增加值222亿元。

随着农机服务业的发展,我省农作物耕地、播种、收获等机械化程度已超过了60%,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生产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机械化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我省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有1000多万人,但在夏秋农忙季节,看到的不是务工农民返乡的“民工潮”,而是浩浩荡荡的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

二、发展农机服务业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的重大决策。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而农机服务,则是农业机械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实践证明,通过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本增效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广泛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关调查显示,我省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为25%。农业机械化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农机服务业的主要装备是各种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的生产不仅直接与机械制造行业有关,而且与钢铁业、橡胶业、电器业、仪表业等若干行业有关,因此,农机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仅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且也拉动了农村消费,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尽管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居全国前列,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日本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联合收割机使用量为248.7台、韩国为49.4台,而我省只有1.6台。据测算,山东农业机械化目前的总体水平大体在70%左右,今后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需要净增15个亿的农业机械。到2020年我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将达到90%,仅净增的农业机械就需要300个亿,平均每年净增21.4亿。加上每年需要更新的52个亿,我省平均每年需要新增农业机械近75个亿,再加上每年40-50亿的维修配件,整个山东每年的农业机械销售额可达120个亿左右,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可观的大市场。据了解,我省主要农机产品大都在全国占据半壁江山,但中小型机械居多,而外省的农用拖拉机、谷物联合收获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在我省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首先满足本省农民对大型农业机械的需要,同时又积极发展省外乃至海外市场,有关方面应该认真加以研究。

三、发展农机服务业的制约因素

我省农机服务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现阶段除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文化水平低等因素外,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制约农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农机产品品种少,科技含量低,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技储备,农民所需要的机械和售后服务还不能得到满足。山东虽是农机生产大省,也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阶段,像福田这样的现代农机企业还数量太少。另外,山东农机制造工业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布局,据了解,仅潍坊市就有30多家小四轮拖拉机厂,仅兖州就有三家玉米联合收获机厂,这些企业在低层次上重复生产,恶性竞争,一直形不成较大的规模。

二是农机推广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基础薄弱,还制约着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省农机新技术推广步履艰辛、农机安全缺乏管理措施和手段,农机作业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任务繁重、农机修理配件市场秩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三是基层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还比较薄弱,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规模比较小,能力不强,效益不高,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配置农机资源,组织引导农机户进入市场和扩大经营规模,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机的共同利用和农民增收,是农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是农用柴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至使农机产品价格和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直接影响到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四、建议

根据我省农机服务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建议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机服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加大农机服务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农机服务业做为弱势产业,更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根据山东省农机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议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机创新示范工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机服务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2、加大对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目前我省的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扶持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教育培训、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农机修理配件市场秩序的监管等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农民和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建立农机合作组织扶持政策。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农机合作组织进行扶持,最大限度地把农机户组织起来走向市场,提高农机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4、对农机制造业和农机供销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原则,对山东农机制造业和农机供销企业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引导企业横向联合或重组,走现代化大生产的路子,增加山东农机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加大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储备。

5、针对柴油涨价,对农机作业实行直接补贴。因为在农机作业价格主要取决于农机市场供求关系的情况下,柴油涨价的负担主要由农机户承担,因此,国家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机作业的燃油补贴,一方面要把补给种地农民改为直接补给农机户,谁作业补给谁。

5.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五

民盟xxx市委

医疗和养老是老年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有关工作。“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目前,我国大连、青岛、珠海、温州等城市已经迈出医养结合的步伐,并取得初步成效。

xxx作为国家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应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疗养资源,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充当河北省“医养结合”排头兵。

一、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现状

我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有47.3万,占总人口15.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每年以近3%的速度递增,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我市养老机构有33家,床位近1万张。但多数养老机构“老无所医”,只有养老功能,没有医疗康复能力,收养失能老人“力不从心”。老人普遍面临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不能养老的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市只有海港老年病医院、秦冶医院、xxx风湿骨病医院三家民营医院设立养老机构完成申请注册,仅可提

供护理型养老床位200张,缺口显而易见。

二、我市发展“医养结合”工作的条件和优势

1、休疗养资源潜力巨大。我市共有疗养院所近200家,总床位超过5万张,承担着劳模、特定群体、离退休老干部、在职干部职工休养任务,已形成制度并拥有相应的医疗人员和完善的医疗休养设施设备。但受国家机构改革影响,大部分培训疗养机构转为自收自支单位,经营亏损,维持困难,转型迫在眉睫。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是休疗养院所转型的一条破解之路,可以充分利用休疗养院资源,对具有医疗资质的休疗养院所,发挥其闲置人员和设施作用,加快推进健康养老建设,拓展医养结合新模式,激发其内生动力。

2、我市占据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高地。2014年我市被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改革试点城市意味着可以在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财政补贴、投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制定上先行先试,为推动加快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提供强大政策支持。

3、生态环境造就异地养老强大吸引力。近几年异地养老逐渐占据老年养老市场。对外地老年人来说,被称为避暑胜地的xxx颇具吸引力。生态环境良好、医养结合的疗养机构健全将成为老年群体异地养老的首选。

三、对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的建议

1、加快推进全市休疗养院所机构改革,使具有医疗资

质疗养院向医养结合养老院转型跨越。借综合改革试点契机,进一步完善相关养老服务扶持政策,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对自愿进行医养结合模式的休疗养院所,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减免政策,在水、电、气等改造和使用上予以最大优惠。

2、建立医养结合工作体制,实现涉及健康养老的民政、卫生、社保三条主线联合,打破医养部门工作壁垒,实现政策协同。建立多方社会资源参与的市场化机制,鼓励福利机构、慈善组织、义工组织等积极介入。

3、出台和完善相关服务标准、设施标准和管理规范标准,制定“医养结合”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行为,形成宽建严管的监督机制,从而保障养老服务业有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6.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六

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孝感撤地设市,从此开启了一个由传统农业地区向新型现代化城市迈进的新征程,揭开了古老澴水大地跨越发展的新纪元。建市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孝感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带领500万孝感儿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农业大区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未来十年,更是孝感发展的“黄金十年”。面对武汉城市圈“两型”试验区建设、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两个国家级战略机遇和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两个省级战略,孝感市委、市政府以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指针,以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五个湖北”建设任务为引领,围绕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湖北的苏州”、建设“魅力孝感”战略目标,在理论研讨、实践探索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的孝感路径,得到全市上下广泛认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孝感将紧紧围绕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即推进产业跨越、建设经济强市,推进城镇跨越、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文化跨越、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推进动力跨越、建设创新城市,推进民生跨越、建设人民幸福城市,奋力开启孝感第三次创业新征程,确保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进产业跨越 建设经济强市

建市20年,孝感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呈现出跨越赶超的良好态势。

在10月17日的“魅力孝感20年中省媒体见面会”上,孝感市委书记陶宏欣喜地用6个“1”、3个“5”概括了2012年孝感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性跨越——

6个“1”,是指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05亿元,比1992年翻了四番,年均增长13.9%;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52家,居全省第四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0亿元,接近1000亿,年均增长24.2%;旅游接待人数1200万人次,综合收入70.6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163.5亿元。

3个“5”,是指规模工业增加值511亿元,年均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552.5亿元。另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增长均翻了六番多。孝感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汉川市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15个乡镇名列全省百强乡镇。

目前,孝感已由工业化初期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后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三次产业比重由46.3:31.0:22.7调整为20.4:47.8:31.8。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盐磷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纸制品、能源等11个重点产业。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485家,过10亿元企业21家。食品饮料、盐磷化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销规模突破100亿元。孝感高新区电子机械、孝南纸制品、汉川纺织服装、应城精细化工、云梦塑料包装等5个产业集群名列省级重点培育产业集群。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41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90亿元,居全省第四位。肖港小香葱、孝昌太子米、孝感糯米等13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推进产业跨越、建设经济强市,孝感将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焦发展区,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区,商贸物流和旅游特色发展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和位次不断提升。

为此,孝感将大力实施百家骨干企业提升、千家中小企业成长、万家创新型企业孵化的工业经济“三大工程”,做多做大做强工业市场主体;加快2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广享誉全国、被誉为“现代农业一面旗帜”的“春晖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板块农业和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加快“四个一批”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生态化。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实施好事关孝感发展全局的100个重大工程项目,实行市和县市区领导“双包保”责任制,倒排时间表,挂图作战。

推进城镇跨越 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20年弹指一挥间,孝感由中等城市悄然跨入大城市行列,主城区面积由17平方公里扩大到58平方公里,人口突破50万,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49.6%。以孝感主城区为龙头、各县市城区为骨干、各乡镇为支撑的“1531”城镇体系日臻完善。孝感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孝感市长滕刚说,孝感是连结湖北、河南两省重要的区域性交通节点城市。按城乡统筹、“四化”同步要求,孝感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加快城乡一体化,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中部地区重要交通节点,不断增强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首先坚持“全域孝感”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按“孝汉一体、市区一体、云孝一体、城乡一体”的思路,把全市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全面提升和打通规划。孝感中心城市建成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县级城区建成中等城市,建设好30个重点特色镇和100个农村新社区。加强区域发展统筹,明确每个县市区的发展定位,构建孝感“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和大别山试验区建设,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其次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加快城镇供排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市场等基础设施“六张网”和教育、卫生、文体、社保、安居、安全等公共服务“六张网”建设。推进城镇网格化管理和小区物业管理“两个全覆盖”,扎实开展“四城同创”、文明卫生村镇创建、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一线一点”建设“三项创建”活动,改变城乡文明卫生面貌。

推进文化跨越 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

孝感,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古代24孝中,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三个故事都发生在孝感。今年10月10日,孝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孝文化之乡”。

多年来,孝感大力弘扬中华孝文化,成立中华孝文化学院等多个研究机构,连续举办孝文化节和“孝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5次国际研讨会,举办孝文化高峰论坛,连续评选七届“十大孝子”和四届“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今年又将“孝感精神”表述为“至孝至诚,图强图新”。“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在孝感深入人心。

在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文化产业大繁荣的今天,孝感正加快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

以孝文化凝聚社会共识。传承和弘扬孝老爱亲优良传统,践行“至孝至诚、图强图新”的孝感精神,促进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群众生活深度融合,开展孝德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四进”活动,号召广大群众争做文明孝感人。

以孝文化扩大孝感影响力。突出孝文化特色,除已建或在建的董永公园、中华敬老园、中华黄香文化园、孟宗文化园外,还要建设一批孝文化标志性建筑,办好孝文化节。孝感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的孝文化活动从农历七月七办到九月九,加大群众参与力度,办“人民的节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以孝文化塑造孝感品牌。整合孝文化资源,推进孝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孝文化特色商品开发力度,壮大孝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如引进凤凰卫视母公司香港乐天投资80亿元建设凤凰天仙城。

推进动力跨越 建设创新城市

资源、人口红利总有用尽之时,唯有思想红利、体制机制红利、精神红利、科技红利源源不绝。

去年,孝感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纠风正纪促跨越”活动,完成了41个单位大科室制改革,实行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出台了全力支持“三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下放了113项市级权力,取得了很好效果。

推进动力跨越,建设创新城市,孝感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思路转换、体制转轨、职能转型、方法转变,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和动力。

今后,孝感将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纠风正纪促跨越”这两项活动常态化,着力清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陈旧观念,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更加自觉地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入推进“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三情”结合找路径,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吃透改革“红利”。

打造一流的开放平台,弘扬一流的开放文化,营造一流的开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规律、聚集规律和企业布点规律,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牢固树立“产业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着力打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把科技创新作为跨越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努力提升全民创新素质。继续以“十大融资办法”破解建设资金难题。采取“七大土地增容措施”破解项目用地难题。以招才引进和培养使用相结合破解人才难题,以三类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口破解拆迁安置难题。

推进民生跨越 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发展是硬道理,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年来,孝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倍,年均分别增长12.2%、13.4%。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49.1%、59.1%降至43.7%、43.6%。

目前,孝感义务教育普及率近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7%,青壮年识字率99.4%。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增加了29.8平方米和15.39平方米。2012年,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2903公里,是1992年的4倍多。京广高铁等五条铁路、京港澳等四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孝感进入高铁时代;汉孝城际铁路等建设进展顺利,百姓出行大为方便。

孝感市委认为,推进民生跨越,建设人民幸福城市,意味着百姓安居乐业、身心愉悦,稳定感明显增强;环境优美、生活便捷,舒适感明显增强;安定有序、公平正义,安全感明显增强;自尊自强、实现自我,成就感明显增强;崇文尚德、包容共济,归属感明显增强。

为此,孝感将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保障、现代化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五个全覆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群众居住、社会保障、户籍、培训就业、社会事业“五个一体化”,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孝感。

同时,标本兼治创新社会管理。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领导干部大接访、信访积案大化解等“六大行动”;健全完善预防社会矛盾产生、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公共安全保障等“十大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党的领导 为“两五”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归根结底需要加强党的领导作坚强的组织保障。

今后孝感将着力完善科学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好干部“五条标准”,切实解决唯年龄、唯学历、唯经历、唯结构、唯分数、唯票数等“六唯”问题;坚持上级要求与制度建设结合、平时考察和用时考察结合、干部使用和管理结合、储备和使用结合,使选人用人更加科学化。组织开展争当好干部、争创好班子“双争”活动、谈心谈话“双谈”活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快人才强市建设,组织实施好“槐荫人才计划”,继续实施人才奖励制度,评选表彰突出贡献人才。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社区建设进行全面梳理,老社区抓提升,新社区坚持标准,力争已确定的89个新社区年内全部开工。加强基层社区平台、组织、队伍三个“1+X”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在乡村两级开展“强化两项职能、争当五个书记”活动。切实加强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干部三支队伍建设,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去年底,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孝感结合实际出台了改进学风、会风、文风、话风、事风“五风”的75条具体规定。要继续严格抓好中央、省、市有关规定的落实,克服一阵风思想,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解决实际问题“三个同步”。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多到农村和企业去,多到建设工地去,多到困难多的地方去,真心实意为市场主体、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满意。

大政方针一明确,创造性落实是关键。孝感将继续组织开展调研式督查、拉练式检查、点评式督办,着力打造落实链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张时间表、一套推进方案、一抓到底“六个一”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效能办的作用,对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效能监察和廉政督查。对重大项目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年底结硬账。每年组织好四次大拉练检查活动,看各地发展新战场、新项目、新平台、新模式。今年已开展了三次,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7.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七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为中心,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大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省平原地区每两个乡镇建立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丘陵山区每个县建立8~1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运行机制更加灵活、管理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吸收农机大户,使之成为农机专业合作社骨干力量。二要坚持政府的指导、扶持和服务。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切忌强求一种模式和急于求成,防止压任务、下指标。四要坚持构建完善运行发展机制。

二、重点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纳入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在各类农机化项目安排和先进单位评选中予以关注与考虑。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新动态、新亮点和新典型。要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2. 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按照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相关规定,补贴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实行优先补贴,多购多补。二是支持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农业、农机技术推广示范项目。三是协调落实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税费减免政策。四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实施政策性保险。五是积极争取合作社发展资金和政策。今年省厅已安排250万元支持2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明年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3. 加强指导服务

一要抓好宣传服务。大力宣传合作社法律政策,普及合作社专业知识,推广典型经验,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营造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抓好管理服务。指导、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搞好登记备案和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合作社服务章程和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增.强合作社服务活力。三要抓好人才培养服务。充分利用各类培训项目和农机现场会,通过实地考察、观摩学习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及业务骨干进行培训。

4. 加强示范带动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做到以示范促规范,抓规范促发展。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把握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性质和发展方向,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帮助建立健全成员 (代表) 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三会”制度,切实发挥“三会”功能;建立健全完善的成员账户、盈余分配、财务管理、社务公开、议事决策记录、档案管理等内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落到实处。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把财政补助、项目支持、工商登记等政策与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运用好各种渠道,宣传优秀规范化建设合作社及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省厅已出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意见,并启动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创建活动。各地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展建立好本地的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共同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

5. 加强创新服务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它社会力量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土地规模经营主体转变,向多种经营主体转变,向综合专业合作社转变。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之间开展横向联合,加强信息交流、技术交流、人才交流,实现合作共赢。鼓励符合政策规定的基层农机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到农机专业合作社任职、兼职或担任技术顾问,带动、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

6. 加强企社共建

8.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当前的热词,水运行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领域。

目前水运行业的现状是供给的同质化情况严重,总量上的动态供给大于动态需求,突出表现在船舶运力和港口供给能力过剩。在黄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经济区域,大港口群鼎立,竞争无序;在港口的规划与建设中,小攀中、中攀大、大攀国际航运中心,一窝蜂上项目,拼投资,罔顾投入产出的经济效应。在长江,长江港航企业“弱、小、散、软”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企业粗放型发展、运力结构不合理、港口同质化竞争现象也比较严重,长江航运管理存在政事企不分、责权利不清等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从供给端发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结构性问题。下好港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棋,要发挥好政府这只手的作用,抓好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此,各地港航管理部门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的重头戏,补齐水运发展短板,统一管理和协调,让港航企业更有活力,更有发展动力,实现各共同体利益共赢。

4月15日,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动员会在湖北武汉召开,长江航运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表示,在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是长江航运发展最有利的现实机遇,长航局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的重头戏,从解决市场“有没有”转移到解决供给“好不好”,注重补齐长江航运基础设施短板,注重提升长江航运运输服务品质,注重长江航运运输装备提档升级,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注重创造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利环境,特别是要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率上下功夫,增强航道、港口、船舶等航运要素有效供给能力,实现长江航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在新条件下的对接与平衡。

针对湖北水运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局长王阳红表示,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十三五”期,湖北港航主要从优化设施供给、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等方面人手,充分发挥长江、汉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和潜力,打好湖北水运转型升级战。

4月22日,宁波市出台了首个航运业扶持政策《关于加快推进宁波航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宁波长期存在“大港小航”局面,集装箱、LNG等专业化运输有影响力的企业较少,邮轮游艇、滚转汽车运输等新兴市场领域依然是空白,这些都是要补的短板。宁波市港航局局长葛更坚表示,加快推进宁波市航运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极为迫切,“去产能”任务重、“补短板”任务重、“调结构”任务重。

着眼“大交通”,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眼中交通运输行业破题供给侧改革的一种思路。他认为,要从综合角度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既要提供快速、更高品质的基础设施,也要更多考虑通道资源、枢纽资源的统筹规划衔接。

2.创新港口服务提升企业效益

港口的发展与航运息息相关。据统计,2015年全国港口吞吐量达到94亿吨,但吞吐量增速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滑。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表象上看是速度问题,实际上却是结构问题。在吞吐量增速下滑的同时,我国港口数量却不断增加,各类地方港口、中小港口、货主码头遍地开花。一些港口泊位的生产效率严重不足,码头“晒太阳”、“门可罗雀”的窘况屡见不鲜。

“未来如何更好地优化区域港口结构、统筹协调跨区域港口资源、创新港口服务模式、提升港口服务效率非常重要。”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室主任张永锋认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港口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但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回到计划经济,而是要在供给端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增加有效供给,切实释放企业自主自由创新供给的活力。

“港口的特点不一,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日照港集团董事长杜传志表示,日照港曾经因矿而生因煤而兴,如今因油而盛,未来将积极补齐集装箱短板,因此,日照港内部的结构调整也将围绕提供有效供给来进行。

港口在加快主业转型的同时,要推动港口从单一的吞吐量增长驱动,向复合型的多核驱动转变,打造港口新的增长极。港口的发展不仅需要全球领先的码头、航道条件,也需要国际一流的服务水平。厦门港着力供给侧改革,打造国际一流集装箱码头服务商。据悉,厦门港务控股集团近些年来积极实施“智慧港口”建设,集团在无纸化、信息化、电子化等诸多方面打造“智慧港口”,使厦门港的“单一窗口”建设水乎走在全国前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目前全球各港口在硬件条件上趋于同质化,因此,港口信息化成为提升运作效率的“软实力”体现,更是核心竞争力。随着厦门港类似创新举措的不断推出,将进一步提升厦门港集装箱业务的市场竞争优势、提升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能力。

港口间的整合近年来在一些省市内相继出现,如宁波舟山港、北部湾港务集团、河北港口集团、厦门港集装箱码头集团等。有效的港口资源整合可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低效行为,有利于地方港口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绩效的提升。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各大港口整合呈现加速之势。

9.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九

市运输管理处(2010年5月)

2009年初,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措施,着力推进交通运输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努力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努力实现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结合兴化市交通运输实际情况和运输管理行业自身职能,为了更好地做好我市交通运输“三个服务”,实现我市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三个转变”,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统筹发展势在必行。

一、我市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由“3+1”模式构成。即:覆盖城区及近郊6乡镇的城市公交,联系城区至乡镇的农公客运,通达镇村之间的乡镇公交和城市出租汽车。拥有各类客运车辆859辆,其中,城市公交96辆,农公客车282辆,乡镇公交73辆,出租汽车420辆。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有的城乡道路客运市场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集约化程度不高,经营主体分散,抗风险能力较差;二是农村道路基础条件不能完全达到客运班车通达标准,尚有部分行政村群众出行、换乘较为不便;三是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在农公客运市场和出租汽车行业尤为明显;四是城市公交和农公客运的经营区域不清晰,城郊结合部的行政村客运通达尚存在盲区;五是农公客运班车车型不能适应旅客运输的实际需求,且大部分城市公交车、农公班车和出租汽车已接近报废期,亟待更新;六是乡镇“五小”车辆非法载客、接送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我市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统筹发展的工作目标

针对我市客运市场存在的问题,围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路,按照政府主导、以人为本、稳定和谐的原则,积极打造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品牌,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分工明确、衔接有序的城、镇、村三级客运网络,从而实现全市道路客运市场的统筹发展。

1.到2010年底,全市614个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80%以上,以后每年按10%的比例推进,到2012年底确保全市客运车辆行政村通达全覆盖。

2.到2012年底,城市公交车(含近郊)总量将达到150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6.8标台(2012年城区人口按22万人计算),城区(含近郊)公交线路达到20条,公交线路总长达到200公里,公交站点180个。到2015年底,城市公交车总量达到230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9标台(2015年城区人口按25万人计算)。

3.通过股份制合作的形式,组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出租汽车公司,逐步更新现有车辆,并适度调控出租汽车保有量。2012年底前,拟将出租汽车保有量增至500辆左右,并实行公司化经营。

三、加快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统筹发展的具体实施计划

(一)整合主体,实现城乡道路客运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今年6月底前先通过股份制合作的形式整合现有三家农公客运企业,形成由一个主体统一经营农公客运市场的模式。2012年底前按照全面公司化经营的道路客运发展方向,将农公客运和城市公交进行整合,统一经营我市的城乡客运市场,重点解决城区及城区至乡镇的一体化通达。

按照政府引导、兼顾原有出租汽车公司利益的原则,今年将完成对原有4家出租汽车公司股份制改造,实行公司化经营。2012年底前,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需求,科学测算我市出租汽车的实际需求量,逐级上报审批,适度调控现有的出租汽车保有量,努力打造与城市形象相匹配,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出租汽车行业新形象。

(二)明晰产权,全面实施城乡道路客运公司化改造。指导客运企业自行筹集资金购置车辆,将线路的经营权和车辆的所有权有机结合,实现城乡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可在初期由一个片区落实一个责任主体经营的集约化方式逐步向公司化模式转变。在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实行公司化管理、车辆承包经营、驾驶员员工化管理。

(三)优化结构,努力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道路的状况,合理增设线路、科学安排班次和运力,优化调整线路走向,适时开通贯穿盐靖公路、大兴金公路、陈张公路、大周公路的二纵二横区间农公班车,实现全市境内农公班线三纵三横网络化。达到城市(含近郊)公交、农公客运、镇村公交三级网络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和农村居民单次出行到乡镇,一次换乘到城区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目标。

(四)打造品牌,加快推进车辆更新改造步伐。据调查,我市现有的农公客运车辆90%以上已接近报废期。借此契机,科学选定1-2种符合我市农公客运市场需求的公交型品牌客车,作为本次车辆更新的指导车型,解决运输高峰期间运力不足而车辆实载率低下的市场矛盾。设计具有兴化水乡人文、生态特色的车辆外观形象,推进农公客运品牌培育,提升交通行业形象。

大幅度更新我市城市出租汽车,两年内总量将达到350辆左右。科学选定排量1600CC(含1600CC)以上的大众桑塔纳系列等1-2种品牌,全面实行出租汽车行业“五统一”管理(统一车身标色、统一顶灯标志、统一服务监督卡、统一使用计价器、统一GPS监控调度)。

(五)科技为先,不断加快城乡道路客运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进程。在道路客运行业全面使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组建城乡道路客运网络调度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行业的信息化监管,通过远程动态监控掌握车辆的运行动向和分布情况,建立起公司、班组、单车三级运营网络管理体系,促进客运企业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

(六)各司其职,尽快建立学生安全运输机制。客运企业在保证旅客运输正常的前提下,按照与乡镇人民政府和学校签订的协议积极调配运力解决相应地区的学生接送任务。鼓励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大对学生接送运输资金的投入,购置专门用于学生接送的校车。

四、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统筹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统筹发展仅仅靠交通部门力量远远不够,要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政府主导,多部门及乡镇参与,建立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组织网络和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促进城乡道路客运统筹发展的市、乡财政补偿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镇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对不符合安全通车条件的镇村道路进行扩建改造,设置相应车辆掉头场地,确保行政村班车通达的顺利实施;需要市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执法,强化城乡客运市场的监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坚决取缔农用车、摩托车、拖拉机等不符合条件的车辆非法载客的现象,消除城乡交通运输安全隐患,为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出行满意度。

10.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十

(2014年4月16日)

沪府发〔2014〕28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多年来,本市围绕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本市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总体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积极应对本市深度老龄化挑战,现就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上海深度老龄化的实际出发,坚持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政策创新,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本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完善市场机制,激发社会活力。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拓展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营造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各尽其能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氛围。

2.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实践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瓶颈,推动养老服务政策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向政府直接提供与政府购买服务并举转变,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向补需方与补供方相结合转变,实行政府定价的养老机构向综合考虑成本与保障对象承受能力相结合转变,逐步形成基本养老服务、其他公益性养老服务和市场化养老服务相结合的供给机制。

3.坚持保障基本,注重统筹发展。政府全面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统筹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养老形式,形成合理梯度;统筹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其他专业服务,实现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统筹各级政府各类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统筹城乡养老资源,促进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涵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需求评估体系、行业监管体系“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更加充分的满足。全面建成老年友好城市、全面建设老年宜居社区,使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设施齐全、服务完善、文明和谐五个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养老服务格局继续深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进一步健全。支持居家养老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服务设施、服务机构等全面发展,为城乡居家老人提供各类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文教体娱等服务。各类养老机构提供多层次机构养老服务,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户籍老人30张以上。

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以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产品用品、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娱乐、金融服务、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市场全面繁荣。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和社会组织,形成一批养老服务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

养老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养老法规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府购买服务、规划、土地、税收、财政、金融、投资、人才、就业、价格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意识显著增强,为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弘扬。

三、主要任务

(一)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1.统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落实《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编制本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全市养老设施布局的总体目标、规划总量、空间布局等基本要求,合理布局养老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充分发挥交通、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对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作用。各区县根据本市养老服务格局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本区县实际,编制区县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推进项目落地。新建居住区根据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不得将养老服务设施挪作他用。

2.完善公办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制度,政府投资举办的公办养老机构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无子女、失能、高龄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其中收住失能老年人数量占总入住老年人数量的70%以上。确保政府举办养老机构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机构实行能力提升计划,对一批不达标的养老机构特别是郊区、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加快改造。逐步增强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的护理功能,提高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能力。引导非营利性养老机构重点增强养护功能。

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整合和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用的社会资源,兴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允许社会力量和个人因地制宜兴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对新建养老机构,在土地供应、税费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现有住宅、工业、商业等设施改建养老机构的,在规划调整、财政补贴和公用事业收费价格等方面予以支持。

4.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统筹社会服务资源,设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机构,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培育发展老年人互助组织,建立养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和平台,继续推行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的“老伙伴”计划项目。推广社区“睦邻点”建设,倡导邻里相助、结对帮扶。推进老年大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发挥群众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鼓励老年人组织各类文化团体,丰富晚年生活。

5.支撑家庭照料服务开展。实施家庭照料者培训项目,依托专业医疗机构、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社等专业社会组织,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或家政人员提供培训,提高其专业照护能力。鼓励部分床位供给充裕的养老机构提供老年人短期入住床位,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喘息式服务”。稳步推进老年人集聚的居住区开展适老性环境改造。

6.促进养老服务信息化的发展。加快实施养老服务“信息惠民行动计划”,构建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养老服务数据库及其分析决策功能,推进养老服务网上办事和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向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有序开放政府信息资源。鼓励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有利于集成市场和社会资源、促进供需对接的科技助老平台,研发各类适合于养老机构和老年家庭的信息产品,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援助、家政、医疗保健、电子商务、服务缴费等一站式服务。

7.积极推动老年产品用品开发和推广。相关部门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支持企业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健康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开发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鼓励开展老年福祉产品设计大赛和老年用品展示等活动。

(二)逐步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8.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养老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统筹各类与养老有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强化医保支付导向,扩大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范围,在老年护理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形成相衔接的评估标准和有梯度的医保支付政策。在评估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范围和受益人群,不断完善政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市实际、覆盖城乡全体老年居民的老年护理保障制度。

9.大力促进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发展,制定实施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服务规范,适当增加诊疗护理服务许可项目和用药类别。加强规划引导,统筹设置医疗设施与养老设施,推动老年人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的有机衔接。在建立激励补偿机制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与所在地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为养老机构收住的老年人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0.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提高社区为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慢性病管理等社区卫生服务。鼓励和支持社区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的有机整合,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社区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在内的一站式专业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做好健康延伸服务。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院,二级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护理床位,并开设安宁舒缓疗护病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护理机构。

11.加强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以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家政公司等为载体,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在城乡之间、养老机构之间、地区之间,建立养老服务协作与对口支援机制。将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纳入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加强养老学科建设,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列入上海重点领域导向专业目录,鼓励学生选择养老服务专业,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加快培养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逐步健全养老服务行业相对合理的薪酬体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增加养老服务行业和工作岗位的吸引力,鼓励本地劳动者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来沪从业人员开展灵活就业登记,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给予相关补贴。研究养老服务专业入学补贴和行业入职补贴政策。

(三)逐步形成发挥市场作用的政策支撑体系

12.争取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的先行先试。根据国家总体部署,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各种瓶颈问题,动员各种资源和力量,促进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发展。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鼓励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进行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实践。

13.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财政补贴政策。完善政府购买为老服务目录和办法等相关制度,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管理。加大财政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老人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补贴力度。福利彩票公益金的60%以上应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探索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补需方的财政补贴政策和机制。鼓励老人选择适宜、经济的养老方式,促进服务机构间公平竞争,提高不同区域机构养老床位利用效率。

14.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税费政策。落实国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照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捐赠,符合相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比例扣除。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使用水、电、燃气、电话,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收费;养老机构使用有线电视,按照本市有关规定,享受付费优惠。落实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15.制定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各级政府将养老机构等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在符合规划、确保安全等前提下,可将闲置的公益性设施用地优先调整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民间资本兴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兴办的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建设用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对经营性用地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的规定,优先保障新增供应,鼓励利用存量自有土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对符合土地协议出让规定的,可采用协议出让方式供地。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应养老用地,降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本。严禁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改变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用于房地产开发。

16.拓展养老行业的融资渠道。积极利用现有财政扶持政策以及不断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信贷投入力度。探索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各类保险工具,增强老年人的支付能力。鼓励发展各类养老服务业保险产品,探索针对老年护理需求的商业保障计划。支持养老机构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引入投资基金及开展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不断丰富养老服务业的融资渠道。

(四)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估体系

17.建立统一的需求评估体系。对老年人开展养老需求评估,并以此为标准,匹配老年人养老需求和养老专业服务项目。整合现有相关评估标准,建立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多种服务需求的评估标准。依托现有的需求评估力量,逐步形成统一的需求评估队伍,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机制。组建统一的需求管理和服务平台,由其负责区域内养老资源的统筹,组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制订完善老年护理院出入院标准,在医保配套政策、出院执行保障措施等政策基础上推广实施,形成机构护理与机构养老、居家养护等合理分工,有序衔接。

18.建立统一的经济状况审核体系。依据家庭资产、收入等经济状况,确定享受政府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的标准和条件,利用居民经济收入核对系统等手段,探索逐步对申请享受政府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老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开展审核。制定享受财政养老服务补贴的标准,对符合标准的老人,依据享受财政养老服务补贴标准,由政府对其入住养老机构、购买助老服务社服务、购买紧急救援服务等给予适当补贴。

(五)建立科学的养老服务行业监管体系

19.完善养老服务队伍资质管理。根据国家关于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做好护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工种)的职业培训和鉴定,明确老年护理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根据老年群体对于医疗服务的特殊需求,搞好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专项能力的培训和鉴定,提升从业人员的为老服务能力。

20.加强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定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办法,根据法人性质、运营模式、服务对象等对养老机构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的定位,以及相应的服务标准、医疗服务资质,配套制定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扶持优惠政策,推动养老设施、服务管理、照护等级评估等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养老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区分保基本范畴、其他养老机构的定价形式,制定养老机构服务收费办法。养老机构收费实行市、区县两级管理。区县养老机构的服务收费实行属地化管理。对养老领域内服务的资质、范围和质量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发各类行业标准,提升全行业的服务水平。

21.加强养老领域的监管。加强对各类养老机构日常运行的管理,建立养老机构监管信息披露制度,对机构服务质量和运营情况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机构,完善管理规范、改善服务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机构,取消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资格。加强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监管,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要求,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存在侵占、私分、挪用其资产或所接收的捐赠和资助的,依法予以处罚。加大对财政补贴监管力度,通过联网、公示、收入系统核对等方式,加强对政府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对接受财政补贴的个人和机构通过瞒报、造假等方式骗取财政性资金的,依法予以处罚。强化对政府投资举办或者接受政府补助的养老机构财务状况的审计监督,并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四、具体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养老事业财政投入力度。各区县政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主动性,发挥区域优势,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对本区域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规划、协调推进、创新实践的属地责任。成立市、区县两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分析养老服务业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推进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任务要求。

(二)部门各司其职。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民政部门要牵头履行业务监管职能,加强宏观引导、行业规范、规划编制、业务指导、信息发布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卫生计生和医保部门要研究和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财政部门要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给予财力保障。规划土地、住房保障和建设部门要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土地供应。税务部门要及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价格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价格管理机制,厘清政府和市场管理的界限,做好养老服务收费的监管工作。老龄工作机构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督促指导工作。教育、公安、消防、商务、金融、文化、体育、旅游、质量技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创新制度和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及监管力度。

(三)加强督促检查。各区县、有关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工作绩效考核,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和市老龄办要加强对本实施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适时组织专项督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对各区县、有关部门养老服务工作的考核,考核结果报送市绩效考核办公室,作为区县政府工作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完善老龄委成员单位老龄工作评估制度。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业统计制度,完善“上海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发展评价和监测指标体系,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养老服务发展状况,跟踪掌握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模、行业结构、经济效益等基础数据。

(四)强化宣传动员。通过宣传主渠道,大力宣传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社区宣传、新闻媒体、文艺作品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泛宣传敬老、养老、爱老、助老、孝老传统美德和养老服务先进典型,强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观念和思想准备,形成敬老、为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上海市人民政府

11.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十一

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创建森林城市已经成为改善全国生态状况,推进全国国土绿化的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和新途径,它必将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创建森林城市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战略重点相适应,城乡生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础,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城乡生态一体化。森林城市不仅要扩大主城区的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而且要大力推动城市郊区、村镇、山区、平原、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增长,从整体上提高市域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要对城乡生态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形成城乡生态和谐发展的局面。

第二,在尊重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特别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认识、把握、遵循自然规律。

首先要把城乡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来统筹,要把森林为主的各生态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统筹,把点、线、面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城市和乡村、山区和平原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林水很好地结合起来,科学布局、整体推进,力求生态系统供给和经济社会系统需求的平衡,使城乡自然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服务。

其次,要尊重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力求城乡森林体系的生态群落结构合理,形成近自然状态,使生態系统也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着眼于促进农村和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创建森林城市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森林覆盖率,要求山区和平原林业有大的发展,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倡导生态经济型、农林复合型发展模式,要加快村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荒山绿化步伐,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要因地制宜地促进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木浆造纸等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渠道。要加大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积极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价值观、道德观、政绩观、消费观,提高消费和城市生态文化的水平,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12.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 篇十二

蔗糖业是崇左市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我市探索并创新实施了甘蔗生产机械化、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小块并大块”土地整合等,大力推动蔗糖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2013年,依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农机与农艺集成配套创新,突破甘蔗机械化收获瓶颈,有力地促进了甘蔗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共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42个,完成甘蔗生产机械化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建设面积0.74万hm2,甘蔗深耕深松面积8.8万hm2,组织投入甘蔗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1061个。截至2013年12月底,投入甘蔗种植机129台,完成机种面积0.51万hm2,引进甘蔗联合收割机22台,完成机收面积373hm2。

二、主要做法

(一) 抓规划制订,促目标到位。2013年初,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印发崇左市2013年甘蔗机械化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全市实施十万亩全程机械化、百万亩深耕深松、千个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完善乡镇农机推广体系,计划到2015年末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60%以上。召开了全市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市四家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及各县 (市、区) 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对甘蔗生产机械化、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等工作 进行了全面部署。会后,市政府与各县 (市、区) 政府、各制糖企业分别签订2013年甘蔗机械化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各县 (市、区)、制糖企业积极抓好落实,实施土地流转整合、高效节水灌溉和机械化同步发展,广泛推广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动了崇左市现代农业发展。

(二) 抓宽行种植,促技术到位。要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农机和农艺相配套是突破口, 更是难点所在。为此,我市蔗糖生产指挥部下发了《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示范片按照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种植,并加强督查指导。以使用机械种植1.2m以上行距为起点,大力推广宽窄行(双行) 种植,做到农机农艺融合,为提高甘蔗产量和效益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甘蔗生产农机化示范区、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节水灌 溉基地、扶贫开发基地、良种示范基地等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三) 抓示范带动,促推广到位。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抓好示范引导是重点,更是有效措施。为此,我市农机部门加大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力度,建设了崇左市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推进大型机械普及应用,重点突破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市直各部门也分别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与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合并实施),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点村开展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工作,通过发挥示范基地的技术优势和示范效应,带动农民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

(四) 抓企业引进,促机收到位。为了突破甘蔗机收难题, 我市农机部门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协商,成功引进了广西收获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中鑫公司、云马机收公司、恒丰机械厂等农机企业,共同开展甘蔗机收作业服务。广西收获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拥有10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和6台配套机具,实行“政银企校”相结合,与金融部门建立了融资平台,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开办了“凯斯机手培训班”,与甘蔗种植大户达成机收协议面积1333.3hm2,与中国石化崇左分公司签订了燃油供给协议。计划建立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面积66.67hm2,作为培养甘蔗收割机机手和维护人员的实训基地。截至2013年12月底,该公司已在崇左市投入8台甘蔗联合收获机,收割甘蔗面积90.26hm2、6355t。

(五) 抓机制创新,促服务到位。围绕提升甘蔗收获机械利用率和整体运行效益,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扶持农机合作社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机大户、甘蔗大户、普通农机专业户和农户,采取机具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并通过财政补贴一点、企业出一点、农机户出一点等办法,扶持农机合作社、大户等购买甘蔗种植机、联合收割机等。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多形式服务,为农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程化、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通过建设标准的合作社,把农机合作社培养成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发展的龙头,带动甘蔗联合收割机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三、主要经验

(一) 政策扶持是抓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基础。崇左市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崇左市“四大建设”、“五个打造”和“两加”工作来抓,从2011年起,连续3年制定《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工程机械化工作实施方案》,从2013年起,把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内容。要求各县 (市、区)、市直各部门、各制糖企业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深入挂点村开展帮扶机械、帮扶生产、帮扶农资等“三帮扶”活动。要求16家糖厂购置或补贴当地农民购置甘蔗生产机械,建立甘蔗生产农机服务队,带动当地农民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并由糖厂实施甘蔗机械深耕、种植作业补贴,为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领导重视是抓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推手。2013年,市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开展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并多次参加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和高效节水灌溉、土地整合流转规模化经营工作推进会,在现场会上亲自操作机械种植、收割甘蔗。同时,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挂点联系各县 (市、区) 建设33.33hm2 以上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市、县 (市、区) 政府向农机合作社赠送大马力拖拉机、甘蔗种植机等农业机械共99台 (套),总价值501.22万元,增强了农机服务组织实力,提高了服务功能。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不断加深、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部门积 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屯开展土地整合、流转工作,扶持甘蔗种植大户和经营公司连片承包土地,实施甘蔗生产机械化。为了加快推进甘蔗机械化收获工作, 2013 / 2014年榨季期间,各县 (市、区) 均组织举办了甘蔗机收现场演示会,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

上一篇:国际代理协议下一篇: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