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 阅读答案(精选18篇)
1.唤醒生命 阅读答案 篇一
①火星是一颗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行星,有着许多令人向往的故事。然而,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在干燥的火星表面上,遍地都是红色的土壤和岩石。由于不断受到风沙的作用,火星表面随处可见沙丘和类似河床的地形。这种河床地形分布在南半球及赤道附近,表明了距今大约30亿年前火星上曾有像地球上一样的河川,有水流动。
②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2,体积还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大气远比地球稀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95%,氮占3%,还有数量极少的氧气与水分。
③由于火星大气稀薄而干燥,所以它的昼夜温差变化很大,远远大于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因火星表面温度低、压力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大致都是呈饱和状态,只要气温稍一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会凝结。火星大气中的水分极少,至多也只能在火星表面形成一个10m深的湖泊。与我们地球表面波涛茫茫的海洋相比,火星上的水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④火星上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无法形容。地球上的特大台风,风速约60m/s,而火星上的风速竟高达180m/s。1971年,当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时,就发现整个火星被一场大风暴所包围,火星表面70km—80km的高空被尘埃笼罩,白茫茫一片,根本无法观测。这场特大风暴竟连续不断地刮了半年时间才渐渐平息下来,火星才开始显露出它的真实面目。
⑤有一个问题总在困扰着人类:是否在一段时期内,火星上曾有生命出现,无论是动物、植物,甚至是病毒。在火星演化的早期阶段,红色星球上也有过山川、河流、云彩、雨雪、海岸和峡谷,但是后来都消失了。
⑥现在,人类希望征服这个冰冻的球体,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而且温度极低,沙暴猛烈。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想要把它变成一个像伊甸园那样的花果园。
⑦唤醒这个“冰冻星球”的`最基本办法是加热,在此之后,还要给它创造一个合适的大气环境,用水灌溉,让它远离酷热。研究人员认为,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00—5万年的时间。但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这个星球适合于生命的存在,乃至人类的生存。
(选自2009年《科学之友》,有删改)
7、火星上有哪些奇异特征?(2分)
昼夜温差变化很大;每年都要刮一次特大风暴。
8、本文题目是“唤醒火星”, 人类为什么想要“唤醒火星”?唤醒这个“冰冻的星球”可能采用哪些方法?(5分)
人类想要把火星变成一个像伊甸园那样的花果园,让这个星球适合于生命的存在,乃至人类的生存;可能采用的方法有:给火星加热;创造一个合适的大气环境;用水灌溉,让它远离酷热。
9、本文第②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2分)
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地说明了火星的特点。
10、第⑥段“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中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几乎”表明火星上也存在着氧气,只是数量极少而已。去掉后,就变成火星上一点氧气都没有了,与事实不相符。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唤醒生命 阅读答案 篇二
“打架这事儿我妈已经知道了, 还没和我爸说。我爸要是知道了, 我就得想最后事的——享年16岁。”这是带学生见习, 中午和学生聊天儿时学生说的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学生犯错, 后果再严重, 也不该有生命危险。怎么会从一个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么令人恐怖的话语?我们的生命教育是多么的脆弱与失败!
1968年,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 他所创立的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初次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是2012年冬季, 市举办骨干教师培训, 听了钱教授的课, 我懂了, 也明白了教育不仅是责任, 更是爱;假期在钱教授的指导下, 读了一些教育名著, 更深切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之后又找相关书籍提高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
于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我常常对师范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人, 是有生命的个体, 教育别人, 自己要对生命有一种敬畏, 有了敬畏, 便产生了庆幸;有了庆幸, 便有了感叹;有了感叹, 便有了相惜;有了相惜, 便有了感动;有了感动便是有了缘。有了缘, 就要珍惜缘, 从而产生一种爱, 这种爱便是教育的原点与本质, 这种“爱”更是教师的责任。
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生命教育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者不仅要承认孩子个性的差异, 而且要懂得欣赏差异。生命教育要有大自然般博大的胸怀。个性的完善同生命意识是有很大关联的。培养个性, 也是一个激发生命的过程, 让生命充满活力, 充满热情。个性成长的过程, 也是生命表现创造性、生动性的过程。生命是鲜活的, 窒息生命、压抑生命, 必定表现为对于个性的压抑和束缚。
热爱生命, 不只是欣赏生命、享受生命, 更应该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是数量和质量的结合, 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生命教育应告诉孩子, 人不仅要活着, 而且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活得精彩。要让孩子明白, 我们每一天都在支出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们热爱生命, 就应该使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意义, 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 尽可能多地创造生命的价值, 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在爱的呼唤下, 再冷漠的心也会融化;在爱的指引下, 再硬的石头也会唱歌。想起了多元智能化教育。对, 十个手指是不一样的,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和中指一样长, 和拇指一样粗的手指, 我们的教育就不能硬把小手指砸成大拇指, 教师就不会硬逼着每一个孩子都把每一门课程学好, 孩子们也不会硬着头皮听任何一个老师的喋喋不休和咄咄逼人。他们会有选择地听课、练功、练特长。只要能将基本的东西、基本的道理理解了, 剩下的可以由孩子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 努力的方向乃至生活的方式。
我们有了这样的理念, 还何苦为学习不好的学生担忧, 还何必为不及格的学生补课, 还何须为科落生犯难?作为将来的人民教师, 本应该是人类最优秀的人, 可现在沦为初中最末流的人来做基础教育, 我不放心, 你不放心, 国家更不安心。可面对的社会现状就是这样, 我改变不了, 你改变不了, 只能适应, 可国家能这样适应下去吗?祖国的未来能适应吗?有人说, 这些事是“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我不这样想, 但又改变不了招生的现状和社会的现状。只能从招来的学生入手, 尽力的让他们成为胜任的基础教育从业人员。在做人上, 他们能立得住;在做事上, 哪怕他们每一个人只能做一件事情, 做好了也行, 不至于让这些学生成为一无是处的基础教育的接班人。
放下包袱, 轻装前进。不用带着镣铐舞蹈, 教师们活得会轻松些, 尤其是挣扎在初三和高三的老师们。轻松下来的日子, 多读点儿书吧, 让教育著作为我们导航;多听听讲座吧, 让新的教育理念为我们引路;除了责任以外, 增加爱吧, 爱教育、爱生活、爱学生, 为教育与生活注入人文的关怀, 让每一个生命享受教育中爱的阳光。
有人说, 有爱才有责任。这句话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有了充分的体现。爱让教育可信, 可感, 可爱;责任让教育真实、朴实、踏实。
带着对生命的敬畏, 带着对学生的爱, 珍惜这些个缘分, 珍惜这份光荣的岗位, 带着对教育的责任工作, 让教育成为生命中最快乐的一部分, 让孩子们成为教育中快乐的主体, 将是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与追求。
参考文献
3.被唤醒的生命 篇三
热斯坦巷早晨
刘亮程
不是我——是他们,在热斯坦巷的早晨醒来。穿过麻扎的阳光斜照进巷子,照在那些踮起脚尖便能望见的低矮房顶。拉客的毛驴车摇着响铃走过。最早迎着暗红曙色开门的阿依大妈,看见巷子里多少年不变的土路上,站着一个陌生汉人。她扶着门框,探头朝外看一眼,又缩回身去把门关住。
一连两个早晨,天刚亮我便起身,跑到热斯坦街的那条小巷子里。我不知道我想看见什么,只是有一种隐隐的冲动,想赶在他们醒来之前,一个人静悄悄地走过那条巷子,一直走到麻扎那头,再回过身。
每次我都晚来一阵。我在路上听见清真寺的喊唤,那是在召唤人们做一天的早礼拜,巷子里突然变得安宁。出去的男人悄然回来,跪在一块方布上,朝西念拜。女人扫净院子,探身朝街上看一眼。那一刻,我清楚地感觉到,他们的生活,朝我不知道的一个方向推开窗户,他们享受着我看不见的阳光雨露。
热斯坦巷的早晨就这样开始。洒过水的地上尘土不起,男人做完一天的早礼拜,神情释然,着手忙尘间俗事:给毛驴添草、清扫驴圈、烧炉打铁、烤馕、戴帽子上街。
我没有可信仰的东西。已经好些年,我不知道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在什么时候结束。我有时睡到上午十点,有时躺到十二点起床。没有谁喊我醒来,醒来了也不知要做什么。这样的生活,我说不出它的不好。已经好些年,我仰起头,看见的仅仅是烈日、尘土和无精打采的闲云。偶然有一只鸟飞过,就让我十分高兴了。
热斯坦巷的男人们,高捧双手,仰目西天时看见的肯定比我更多。他们不告诉我。
告诉我了,我真会相信吗?
我只是一个过客,偶尔短暂地看见热斯坦巷的早晨,看见他们的一天,竟然这样开始。只是看看,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我依旧会在自己的早晨沉睡不起,睡过上午、中午。在我没彻底睡醒之前,我并不希望被谁唤醒,不论它是鸡鸣狗吠,还是真主的声音。
在另一个夜晚,我和小兰走进热斯坦巷的昏黄月光。我让出租车停在路边,车灯熄了,我独自走到那片大麻扎旁,静静伫立。已经过了凌晨一点,一天最后的晚礼拜也做过了。热斯坦巷沉睡在月色里,高低起伏的麻扎和旁边的低矮房屋连在一起。
我又来晚一步,没有看见这一巷子人怎样睡去。我没听见清真寺做晚礼拜的喊唤。那个时刻,他们被什么声音召唤,全部的,跪入黑暗,身影一起一伏,口中的默念声振荡着空气。月亮东升,照着那些永远看不清的黑色背影。然后,整条巷子,几乎挨着地的窗户,窗户里的灯光一个个熄灭掉。我站在他们留给我的黑暗中,静静站立。月光厚厚地铺在地上,涂在残缺的拱北(墓)上,一片昏黄。好像起风了,插满在麻扎上的树枝轻轻摇晃,或许是我的身体在摇晃,觉得脚下空空的,像要飘走似的。
回到新城宾馆时,街上、大院里,依旧灯火通明。月亮高挂在天空,像跟我们没关系的一件东西,它的辉光,已经照不到这块地上。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夜的梦,看见从没见过的人们,一群一群,围坐在那里,说着我听不明白的话。他们从不抬头看我,我也看不见自己。不知道看见这些的那双眼睛,藏在哪个黑暗角落。头顶是一弯银白新月,我在那样洁净的月光中,仍旧找不到“看见”新月的那个我——他不在那里。
或许,这就是我的库车之行。我并不在那里。一切都像一场风,一场梦。它们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
但是,在我依旧不会被谁唤醒的长梦中,我会反复经历我正短暂经过的一切。我会回到偶尔途经的那棵红桑树下,一年一年地,过我未曾过过的漫长日子。我会早早醒来,千百次地走进那座新月高悬的清真寺,跪在我不认识的人中间,一遍遍地默念我从未念想过的陌生真主。
我在那样的尘土中会有孩子,会有完整的属于身体和心灵的早晨夜晚,会有信仰和对神灵的虔诚敬畏。
如果我真的失去过什么——那就是我正看见却从未经历的一切。
(摘自刘亮程散文集《在新疆》)
【赏析】
刘亮程的散文我读过不只一篇,每一篇文章中那种足以洞穿一切的语言穿透力强烈地震撼着我。无论是对生命本源的追问,还是对人生过往的思索,乃至于对一棵树、一朵花、一条狗、一只虫的遐想……他的散文如哲学论文一样,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而传达这种哲学意味,不是借助抽象的说教,而是用鲜活的形象来传导。
《热斯坦巷早晨》是刘亮程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在新疆》中的一篇。《在新疆》的内容一如他早先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仍以“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为主题,风格也依然保持着深厚而凝重的特色,但题材更为广泛,文笔也更加大胆而凝练。《热斯坦巷早晨》是《在新疆》中较有代表性的篇章,作者通过叙写他在库车之行中对当地居民举行宗教仪式的见闻和感悟,表达了对宗教信仰以及人生信念的独到思考和见解。
文章从热斯坦巷的早晨写起。早晨最先醒来的是穿过麻扎(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照耀低矮房顶的阳光、拉客的毛驴车、迎着暗红曙色开门的阿依大妈……他们都先于“我”——“一个陌生汉人”而醒来。当地人早早醒来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更是为了做一天的早礼拜。当“我”看到那些男子朝西念拜、女人打扫院子时,顿生“他们的生活,朝我不知道的一个方向推开窗户,他们享受着我看不见的阳光雨露”的感悟。
而面对这“阳光雨露”,“我”却难以享受,因为它只属于那些有信仰的人们。而因为“没有可信仰的东西”,所以“我”不知晨昏,拿中午当清晨;只看见尘俗,没有看穿世俗的眼睛;浑浑噩噩,整日不知该做些什么……更可悲的是:“这样的生活,我说不出它的不好”!
但是,这一切被“我”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的所见和这个夜里的所梦所打破。这个夜里,“我”想象中的晚礼拜的情景让“我”觉出了“脚下空空”“身体摇晃”,只能落荒而逃,逃到那“月光照不到”的地方,逃进时尚的新城宾馆。但“梦”并未放过“我”,它让“我”看出了自己与“那群人”之间的距离,它让“我”明白:自己不在那群看见“新月”的人当中。
短暂的库车之行改变不了“我”的生活,但改变了我的“梦境”——“我”的精神生活因此而生动。由此,作者得出感悟:“如果我真的失去过什么——那就是我正看见却从未经历的一切。”这“一切”,就是一种信仰、一种虔诚的信念、一尊自己心中的神。
4.以生命呵护生命阅读答案 篇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生存的警示,这是危险的信号!
生态系统环环相扣,动植物种群唇齿相依。人类曾经滥砍滥伐过度渔猎,如今又在过度地开发使用石化能源,换来的结果就是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而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与砍伐热带雨林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失去了生命 维持系统就不会再有物种的多样性。因此,保护是前提,可持续利用是关键。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前,地球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的`产品和资源,还是与人类的消耗量基本平衡的。但1985年以后,随着人类的无度发展、疯狂发展,突破了这个平衡点,现在,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量是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给我们的资源量的120%,相当于每年20%的“本金”被消耗掉,吃老本导致生态系统整体状况每况愈下,而我们对此似乎浑然不知,消耗力度还在攀升。如果自然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如果我们自身发展超越了自 然的承载力,我们自己也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力气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呢?
因为其价值。那为什么多样性就有价值?欧盟官员马竟能对此做过一个生动绝妙的比喻:如果一座图书馆,只有一种书,或几种书,尽管数量巨大,但失去了多样性,你会觉得这个图书馆还有价值吗?
恩泽鸟兽,荫及子孙,这就是保护的理由。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现存的,就是保护未来。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保存的是珍稀濒危物种,呵护的是子孙的利益。因为,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再难复生,(B)一个物种犹如一封精美的家书,家书尚在,你还可以复印,供大家传阅分享;家书(本底资源)若是遗失,纵有再高级的复印机,也无能为力。
我们需要找出一种更为明智的针对自然世界的管理方法,这不但能够极大增加我们的财富,而且可以改善人类在21世纪的健康状况。正如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所指出的那样,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物种的健康和福祉,就取决于地球上拥有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让我们以生命呵护生命,以众生惠及众生。
(摘自11月24日《 光明日报 》)
19、文章主要说明的目的是: 。(2分)
20、请分别指出划横线句子A、B两处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分)
A处:
B处:
21、“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前……还是与人类的消耗量基本平衡的”一句中的加点词“基本”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2、科学探究题 (3分)
材料一:加拉帕戈斯象龟,现存1只;山地大猩猩,现存不到700头;东北虎,野生约400只;大熊猫,现存约1500头;滇金丝猴,现存约只;白头海雕,现存约百只;蒙古野马,现存几百匹;中国朱鹮,现存近千只……
材料二:恐鸟,18灭绝;南加州猫狐,19灭绝;刚果北部白犀牛,19灭绝;白豚,灭绝于。
5.享受生命阅读答案 篇五
享受生命
梁衡
①“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的。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种理解未免狭窄。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短哲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
②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入流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先得有两个条件。
③一是勇气。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舍我其谁”,鲁迅所做的直面人生,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的风光;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④二是创造。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个新学说开辟了一片新领域、一个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滋味,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享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看到的。
⑤如此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达尔文、爱迪生等人完成伟大发现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都已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将赴死的勇士,如文天祥、林觉民等人,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做衣食之享时,他们将生命的炸弹做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凰涅磐,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享受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受历史之功和人格之尊。
⑥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或曰两个文明,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和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这幸福的结果。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和丰富,另一方面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
⑦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
(摘自《经典美文》2008年10期,有删改)
1.作者认为,全面地享受生命实际上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具备 和 两个条件。(3分)
2.在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5分)
3.第⑥自然段说:“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并略作分析来论证这个观点吗?(5分)
参考答案:
1.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勇气创造
2.因为享受生命离不开勇气和创造;要得到最大的享受,就要付出最大的劳动、斗争甚至牺牲;就要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6.《生命赋》阅读答案 篇六
2.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3.第⑧段中,对奇送怪柏、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应该敬仰它们”?(5分)
4.将画线的句子换成“世上再也没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了”,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5分)
7.唤醒生命 阅读答案 篇七
课桌上满桌的水渍, 瓶子里浑浊的水, 水面两条翻着白肚儿的小鱼, 缺胳膊短腿的小螃蟹, 地上被踩扁的小乌龟, 此情此景, 似曾相识: 在《新的生命》单元的教学中, 随处可见被孩子们扯得七零八落的各种花朵, 捞起的大片蛙卵;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 孩子们以科学观察之名折下树枝, 拔起小草, 捉来蚂蚁, 挖出蚯蚓, 然后扔弃……只是, 今天的景象更加的惨不忍睹。
面对孩子们对生命的麻木不仁, 我在思索, 这节课我究竟该教给孩子们什么? 是继续生态瓶研究的教学, 还是应该去唤醒孩子们沉睡的生命意识? 我想本节课要继续进行生态瓶的研究是不可能了, 因为研究的对象已没办法完成它们的任务, 更因为缺失了人文关怀的教学也是毫无价值的!
于是, 我决定暂且搁置今天的教学内容, 让孩子将塑料瓶放到讲桌上来, 将惨死的小乌龟, 缺胳膊短腿的螃蟹, 身体僵直的小鱼在讲桌上一字排开。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 有的孩子一脸茫然, 不知老师意欲何为, 有的孩子则嬉笑着指指点点, 有的则议论着“老师是不是要解剖它们呀?”而小动物的主人则嘟着小嘴, 一脸愤愤然, 眼睛狠狠地盯着那些始作俑者!
我深吸了一口气, 指着这些小动物, 正色道: “今天它们原本是肩负着与我们一起完成科学探究, 帮助我们增长科学知识的使命来的, 可现在它们什么也做不了了。”
听了这话, 教室里炸开了锅:
“是他踩死乌龟的!”
“不是我, 是他们推我的!”
“是他抓了小鱼。”
“他也抓了。”
“小动物已经死了, 我们再去追究谁做的也无济于事。但是我们不能让它们的生命白白逝去。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关生命的启迪。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生命是怎么来的吧。”说完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段鱼卵和小螃蟹的孵化和成长过程的网络视频。当看到晶莹剔透的鱼卵一天天变成小鱼的模样, 惊奇的表情浮现在孩子们的脸上, 嘴里禁不住地感叹“太奇妙了!”当看到沙地上刚孵出不久的小螃蟹, 在洞口探头探脑, 在沙地上成群结队奔爬的景象, 孩子们呵呵地笑了, 都觉得小螃蟹真是可爱极了!
趁着孩子们意犹未尽, 兴奋不已之际, 我指着讲台上踩扁的乌龟, 断腿的螃蟹, 直挺的小鱼, 说道: “他们曾经都是鲜活可爱的生命! 在水里同小伙伴尽情地游玩, 自由地生活, 快乐地成长! 就像你们每天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乐一样。为了帮助我们进行生态瓶的研究, 它们不得不被同学们从温暖的家中带到这里, 可是现在, 它们再也回不去了!”环顾教室四周, 我发现, 此时的孩子们, 有的羞愧地低下了头, 有的满脸愤怒, 有的陷入了深深的悲伤当中。“孩子们, 能说说你们心中现在的想法吗?”
“老师, 我错了, 我对刚才自己的行为很自责……”那个伸手去抓螃蟹捉弄女生的小男孩。
“老师, 对不起。我们没有珍惜他们的生命……”
参与这次“伤害”事故的同学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 悔恨万分。而没有参与这次行动的孩子们也高举着手。我示意他们发表感言:
“其实, 今天同学们的行为只是一个不爱护小动物的缩影。生活中, 社会上, 不爱护小动物的行为很多。通过今天的视频观看, 我觉得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倡议大家都来爱护动物, 保护动物……”
她的话语赢得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真好, 同学的态度在转变! 对自然万物, 人类该采取何种态度? 人类和其他动物如何才能和谐共处? 生命, 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 可是, 只是嘴上喊几句空洞的口号吗? 如何从孩子内心深处出发, 去关爱、保护动物, 甚至倡导更多的人来参与行动呢? 我想很多孩子都曾有过饲养小动物的经历, 于是, 让他们来给大家讲讲自己在饲养过程中的一些喜怒哀乐。当讲到小动物或憨态可掬, 或机灵活泼的可爱模样, 孩子们都开心地哈哈大笑;当讲到小动物被送人或受到欺负时, 个个都义愤填膺; 当讲到小动物因照顾不当或生病死去时, 孩子们都无比的悲伤难过。他们有这些感受, 都源于他们与这些动物熟悉亲近, 深切地感受到了它们生命的鲜活与美丽, 所以能够感同身受, 快乐着它们的快乐, 悲伤着它们的悲伤。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换位思考, 想象如果你是讲桌上这些惨死的小动物的伙伴, 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孩子们纷纷起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他们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这些生命的重新认识, 他们对同学这种做法的谴责, 他们对不珍视这些小生命的行为的深切愧疚!
我相信孩子们此刻的感受和认识都是真实的, 但毋庸置疑这种认识的提高与今天课堂上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很大关系, 如果脱离了这一切, 加之时间的推移, 今天教育的效果难免打折。为了巩固课堂教育的成果, 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后续的跟进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我问孩子们:“你们愿意亲自体验一下动植物生命诞生、成长过程的美好吗? 让我们来栽种一种植物或养一种小动物, 并记录下它们的点滴变化或有趣现象吧!”大家都非常地踊跃, 于是剩下的课堂时间我请孩子们拟定自己栽种植物或养殖动物的具体计划。
第二天就有同学兴致勃勃地来到我跟前:“老师, 我昨天买了四条小金鱼。我想和他们做永远的朋友, 我还跟他们取了名字。老师你知道吗? 每天不要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 不然金鱼会胀死的!”陆陆续续地就有同学带着自家小动物的照片, 来到学校跟同学们分享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有趣的故事等。还有的捧着自己栽种的茉莉花来到学校, 告诉大家: “茉莉花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 因为茉莉花喜欢凉快一点的地方, 不能给它浇太多的水, 否则它会死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家长朋友跟我打电话, 说自己的儿子变了, 以前孩子根本不会爱护小动物, 要么踩死, 要么弄来玩耍。可有一天自己在倒车的时候, 轮胎压到了一个正在路上爬行的蚯蚓, “妈妈, 不要倒车了, 有一条蚯蚓!”儿子大喊。因为家长没有听到喊的内容, 最后蚯蚓还是惨死在了车胎下, 他儿子为此哭了好一阵, 并不断地责怪自己的妈妈, 不爱护小动物的生命!
看着孩子们的生命意识一天天被唤醒, 孩子们的成长让我感到欣慰!他们不仅能自己知道珍爱生命, 也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身边的人们要保护生命! 两周后我召开了一次《珍爱生命》的班队课, 在课上孩子们通过自己课前的亲身体验, 分享了很多自己对于新生命的新见解, 有几名同学自愿成立“动植物保护小队”, 他们想让全校师生跟他们一起行动起来, 保护这些小生命!
生命意识是指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是一个理性的范畴。所探究的就是有关生命的本质、意义。其实, 孩子们生命意识的缺失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无关系。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阶段, 教师应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育他们热爱大自然, 因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不仅在科学课堂上需要有对生命意识的启迪和探究, 在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同样需要。针对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 引导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不要随意伤害小生命, 从小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如结合语文教材中《一只小鸟》《大自然的秘密》《朱鹮飞回来了》等文章, 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意义, 教育他们学会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 从多角度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与美丽。所以我们应通过教学, 给孩子们补上生命意识教育一课, 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学会善待生命、尊重生命。
8.生命奇迹:歌声唤醒妈妈 篇八
家道中落:温馨家庭支离破碎
十几年前,王华的父亲王一民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凭着一股冲劲,王一民联合了几个朋友在天津开了一家公司,并在当时小有成就。小时候的王华,成了全村小孩最羡慕的对象,靓丽的新衣服、新奇的玩具、好吃的零食……“别人没有的我们都有,那时候全村就我们一家盖了新房子,妈妈什么活也不要干,只是呆在家里照顾我们起居。”王华说道。
可是这段日子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王华六年级的时候,王一民的公司被同行恶意竞争,不堪重负,最终宣告破产,公司倒闭。“那时候的情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王华说,当时家里一下子冲进来好多人,要拿东西抵债,家里所有值钱的都被他们拿去了。
“当时,家里被翻得一片狼藉,已经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东西了。”王华说,从天津回来后,爸爸就意志消沉,整天只有靠喝酒消磨时间。一家人没了经济来源,只好去亲戚那东凑西借。
灾难再降:坚强母亲成植物人
这次家庭的重大变故,让从未外出劳作过的母亲,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后来母亲到一家纺织厂上班,忙的时候连午饭都来不及给我们做,原本白白嫩嫩的手上长满了老茧。”王华说,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只是希望能够重新唤醒父亲。“母亲从未埋怨过任何人,只是默默承受一切,希望总有一天,家庭能恢复到以前的温馨。”王华说。然而,不幸依旧又降临到了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的家庭。王华13岁那年,母亲在纺织厂被高空坠落的布匹砸伤脊椎,被医生断定为植物人。“母亲当时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一个多月,家里人都急死了,医生让我们提前办出院,我们死活不肯。”王华说,因为她怕出院后母亲就不会再睁开双眼了。
“当时都不想念书了,感觉整个家都已经散了。”说起这些,王华的眼眶有些湿润,“父亲生意失败后,全家生活的所有信念,很大部分都来自母亲,但是她倒下的那一刻,我和弟弟都觉得未来一片茫然。”
生命奇迹:歌声唤醒妈妈
“当时的念头就是,不能让母亲就这样过完一生,”王华说,虽然医生一直都在告诉她和弟弟,说母亲不可能再醒过来了,但是她不信,“当时就想着,如果母亲真的就这样走了,我也不会再上学了。所以,就一直陪在她的身边。”
后来的日子,王华每天和弟弟上完学就骑车去医院,每天给母亲唱歌,希望她听到歌声后快点醒过来。“我也不知道,这样做究竟有没有效果,就是想着,如果什么都不做,母亲可能就真的不能醒过来了。”在那一个多月里,王华上完学后,就直奔医院,所有的作业也都在医院里完成。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上天似乎也被她的精神感动,母亲在儿女的呼唤中醒了过来,全家人喜极而泣。“连医生都说是一个奇迹,母亲醒来的那一瞬间,我觉得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能坚持下去。”
母亲醒来后,为了省钱,坚持不肯再留在医院了。“她动手做了拐杖,在田里的路上练习走路,腋窝被拐杖磨烂了。”王华说,医生原以为原本需要3年才能完全恢复健康的,可是在母亲自己努力下,她一年后就能下地干活了,其中所付出的艰辛,不言而喻。
“母亲恢复后,就忙着不停地工作、干活,从我初中起,家庭很大的支撑都来自母亲。”王华说,母亲一直都希望她能考上大学,在她此后的6年学习生活中,也都是依靠着母亲微薄的收入和不放弃的精神坚持着。
未来期望:立志学医做坚强人
经历了如此多的家庭变故,王华一下子懂事了许多。她明白,能够唤醒母亲,除了爱之外,医术很重要。
王华说,在她的家乡,有很多老人,他们行动不便,根本无法去医院,即使去了也没有那么多的钱去治疗,“我想去学医,去治疗那些老人,让所有和我一样贫困的家庭,享受到更好的医疗。”
王华说,“家道中落后,其实最难受的还是母亲,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向我证明,只有坚强地走下去才能成功。”
医学院老师介绍,王华已经在学校申请了勤工助学,她要靠双手打拼属于自己的未来。
9.生命奇观阅读答案 篇九
生命是在与各种严峻恶劣的环境顽强搏斗中延续、发展的,许多奇异生命现象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在零下252摄氏度的低温下,氨气已经变成液体,可是有的细菌还能活下来。
1936年,法国旅行家安让·李甫,在千岛群岛上,拣到几条冻硬的小鱼准备煮了吃。谁知当水要烧开时,这几条小鱼摆着尾巴游起来。原来这种鱼长期生活在附近一个火山口的`热水里。
有的动物能长期不吃不喝。《史记》记载,有人用乌龟支床腿,几十年后,人死床移,乌龟却还活着。英国博物馆有两只蜗牛被牢固地粘在木板上作标本,经过了四年,没吃一点东西,没喝一滴水,却安然无恙。
1952年,辽东半岛上的新金县从泥炭土层中,挖掘出在地层中已沉睡了1000多年的古莲子,经植物园园艺家精心培育,这些古莲子终于发芽展叶,开出清香丽质的荷花。无独有偶,日本大贺两千年前的莲花种,经人工种植,也开出美丽的花。两国古莲花的杂交亦绽出了新花蕾,被誉为“中日友谊莲”。
比这些还奇异生命现象还有:巴黎郊区采石工人从100万年前形成的石灰岩中劈出四只活蛤蟆。墨西哥的一个石油矿中还曾发现过一只蛙,竟然已休眠了200万年之久,挖出两天后才死。
考察、研究生命的奇异现象,对探索物种起源、种子处理、生物进化、人类的益寿延年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⒈文中列举了哪些生命奇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⒉文中列举的现象按,顺序说明的。
⒊这些现象有的详写,有的略写,请具体指出。
⒋从文中可知,考察、研究生命的奇异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
10.生命的力量阅读答案 篇十
生命的力量
刘庆邦
作为作家,我觉得作家本人应该有一种生命的力量。
这种力量体现在作家的人格方面,即作家应该有善良的天性,高贵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悲悯的情怀和坚强的意志。当然,说一个作家有没有生命力量,当然不是指他个人的体力,而是指其智力、感悟能力和思想水平。此外,一个人只有对世界有他独特的看法,独立思想的习惯,其生命才可能是有力量的。相反,如果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世界观,那就没有力量。
我们中国的作家,我首推鲁迅。鲁迅个子不高,瘦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是非常有力量的。他可称为思想的巨人。他对现实的看法,他的杂文,都体现出他伟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无论何时看鲁迅都是高山仰止,就是因为其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④ 那么,当代作家中还有谁称得上“生命有力量”?我觉得应该推史铁生,他曾是我的同事,我们同岁。我们交往比较多,我称他铁生兄,我对他一直怀有敬意。他去世后,我们给他开作品研讨会。大家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与表达,来追思史铁生。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可是从精神上,他比我们每个人都高大。我们的身体没有毛病,铁生受限制,哪里也不能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铁生向内挖掘,他的许多思想都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因此他的艺术光辉越来越灿烂。因此,作家要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力量,就得向鲁迅学习,也应该向史铁生学习。
⑤当然,这种力量和分量肯定不是先天就有的,一个作家如果没有阅历,没有经历,其生命肯定是没有分量的。沈从文说,司马迁之所以写出《史记》,在于他对生命的忧患不是仅靠积学成就的。学问大,可能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司马迁被处以宫刑——我们说士可杀不可辱,宫刑显然就是一个很大的侮辱。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发愤图强,通过《史记》为生命赢得了尊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很大因素取决于其不同寻常的生命分量。
⑥当代作家也一样,比如莫言,也是经过很多苦难,才写出优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凡是写出好作品的人,其生命的分量都是很重的,其生命的力量都是很强的。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生命力量的作家?(3分)
3.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
4.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5分)
(1)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铁生向内挖掘,他的许多思想都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因此他的艺术光辉越来越灿烂。(2分)
(2)学问大,可能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3分)
5.请你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5分)
参考答案
1.作家应有一种生命的力量。
2.有高尚的人格。有智力,感悟能力和思想水平。有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及独特的思考习惯。
3.举例论证,举出司马迁受宫刑而完成史记的实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没有经历,其生命肯定是没有分量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4.(1),双重否定,强调了正是铁生…(2),表不确定,未必之意。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1.唤醒生命力的爱 篇十一
爱是自由之子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当代文化以刺激购买欲和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
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自身实力(一目了然的以及潜在的),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观念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需要用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来尝试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们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完全由此引起。
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妙之处,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
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
成熟的爱情指得的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之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各自独立。
尊重是爱的重要因素,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她的独特个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本性成长和发展。我希望所爱的人以她自己的方式,为她自己而不是为着服务于我的目的而成长。很显然,只有实现了独立,只有我不需要拐杖就能站立和行走,不统治也不利用任何人,尊重才是可能的。爱是自由之子,而不在控制中产生。
爱情是一种行动,是人运用自身力量的行动,这种力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的产物。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给是创造性的原因和结果
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的双层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一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重商主义”的人也准备“给”,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而没有“得”对他来说就是欺骗。
那些具有非创造性人格的人会有一种被别人剥夺的感觉。因此大多数人拒绝给予别人东西。而有些人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认为,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这么做。给的美德就是准备牺牲,对他们来说,“给”比“得”好这一准则意味着忍受损失,而非体验快乐。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力量、富裕和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带来的欢乐。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出的生命力。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
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同时提高自己的和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也使接受者具有了给的可能,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内心的生命力而充满快乐。
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爱的实践,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开始。每一次对爱的背叛都会使人变得更加软弱,而加重的软弱又会导致新的背叛。当你意识到害怕自己没有被爱时,实际上,真正的担忧是对于去爱的恐惧,是害怕自己去爱而失败。爱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把自己承诺出去,把自己完全地给予出去,期望我们的爱将在所爱的人身上产生爱。
作者Email:philosophia1979@hotmail.com
12.唤醒生命 阅读答案 篇十二
关键词:新课程,构建,快乐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利于学生发展的“乐园”, 积极思维, 快乐互动, 自由合作, 不知不觉掌握文化知识, 自然而然发展文化素养, 无拘无束张扬自我个性。但现状却是:学生课间快乐如精灵, 课上却留下沉闷和呆板。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乐园里失去了快乐?我不禁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认为起码存在着以下弊端:
原因一:为了完成预设的教程, 不愿意学生在课堂上出错, 变相鼓励, 学生亦步亦趋, 紧跟其后, 使他们渐渐地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习惯。
四十分钟的时间极其宝贵, 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至上”的教学观念, 使自己身不由己地“越位”, 成为语文课堂的中心, 主宰课堂, 左右学生。虽然也常常竭力“烘托”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越俎代庖, 渐渐的, 导致学生失去了主动参与的机会, 丢失了主动参与的欲望。
原因二:为了追求答案的标准, 抑制了思维的广度;为了追求答案的完美, 长期的高要求遏制了大多数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 我常运用延迟评价策略, “耐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其实是在等待, 等待与标准答案相吻合, 与完美答案接近的发言。然后, 教师追问:在这些同学的发言中, 谁最精彩?事实上那些最精彩的往往只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生身上, 久而久之, 更多的学生索性只在一旁观望, 兴趣越来越淡了。
原因三:繁芜的、刻板的课堂教学, 麻木了学生的心灵, 让孩子们丧失了自己的独特感悟。
或是空洞地说教, 或是机械地训练, 繁芜的课堂不仅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更可怕的是消耗了他们对语文刻骨铭心的爱。只要一开始读书, 老师就会迫不及待地问:“懂得了什么, 体验到什么, 感悟到什么,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美其名曰, 为的是让孩子走进文本, 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对话, 怕的是孩子的阅读仅仅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当然, 采用这样的方式很有必要, 也少之不得。但若经常这样的追根究底, 学生只会恐惧, 只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何来快乐呢?
教给孩子知识是课堂追求的目标, 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传授知识却颇有讲究, 是让孩子乐学还是苦学?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 人应该“按自己的本性去生存。”孩子的本性是什么?那就是向往快乐, 追求快乐。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年龄特征的视角去关注和审视语文课堂, 在一个学生能接纳的、和谐的、支持性、开放性的空间里发展他们的语言, 语文课焉能不生机勃勃、充满快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我给自己的课堂开了几剂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 发现疗效不错, 他们又慢慢地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了。
一、营造快乐, 建设一个体验的平台
语文课堂的快乐, 旨在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良好软环境, 让学生的人性在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体验美,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预设精彩, 握手快乐。
语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关注的焦点, 也是当下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之一, 为了让预设更好地为构建快乐课堂服务, 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组歌》中的《浪之歌》是一篇自读课文, 语言并不深奥, 我觉得这篇文章应注重诵读指导, 感受文章在用词和音韵上的美感, 此外为了加强学生的乐趣, 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首散文诗中的“海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_______的浪”的方式给课文中的浪加一个修饰语。学生经过思考纷纷举手回答, 有的说是热情洋溢的浪;有的说是一往情深的浪;有的说是任性的浪;有的说是无比忠诚的浪;有的说是缠绵的浪;有的说是多情浪漫的浪;有的说是温柔善良的浪;也有的说是痴情的浪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许多, 也给学生们在诵读文本中带来无穷的快乐, 这就是课堂预设的功效。
所以我认为要建设快乐的生命课堂必须从课前预设开始的。教师进入文本层面越深, 越能营造快乐课堂。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只有学会了善于通过预设构建快乐, 才能逐渐走向日趋完美的、自然生发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一生准备一节课。如果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能备一切与课堂有关的主客观因素, 那么有什么样的快乐课堂不可以预设呢?
2、对话评价, 激发快乐。
课堂上, 师生平等对话, 交流互动, 在与文本的切磋对话中逐步走向深层的精神交流。这就要求教师用即时的评价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 有感受随时发表。同时运用因势利导的评价, 使学生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 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 让快乐充斥着整个课堂。
教师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 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运用艺术性的言语和热情、温和的神情、亲密无间的动作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指正和点拨, 使学生感受老师评价的真诚, 产生学习的兴趣、乐趣。教师鼓励多元、尊重个性、赏识性的评价, 创设出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自由氛围, 学生有了安全感与自由感, 才能真正沐浴在充满快乐的课堂之中。
3、艺术渲染, 体验快乐。
艺术与学科之间本是融会贯通的。把美术、音乐、舞蹈、朗诵、赏读、摄影、表演等形式有机、适时地融入语文课堂, 对营造快乐的语文教学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绘画渲染:一个富有美术情趣的客观课堂环境, 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 全方位地熏陶感染学生, 从而使学生的审美心理得到更完整的培养。教师应依据课文内容, 大胆创设情景, 唤起孩子潜在的想象力, 一旦孩子们兴趣盎然, 就会“情动而辞发”。例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我们说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 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诗的意境, 才会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快乐, 体验语文的真正乐趣。
(2) 音乐烘托:恰当、适时的音乐出现有助于学生调动内心的情绪, 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描绘的情境产生共鸣, 得到精神的洗礼。用音乐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对语言美、情感美的体验能力。
此外, 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段通过适机适时地与教学结合, 使学生如临其境, 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感悟人文, 在艺术的氛围中体验, 在艺术的体验中学习。
二、放飞快乐, 打造一个诗意的课堂
语文老师不是诗人, 但必须有诗情, 才能放飞学生的快乐。诗心自备, 睿智自生的快乐课堂, 它必将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感悟课堂。语文教学的目的, 应该要让学生实践情趣——构建一个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开启一个个诗意的心扉。
1、营造诗意, 课堂因充满诗情而快乐。
情感是诗文的灵魂, 也是教育的灵魂。诗意的课堂应追寻文本、作者、教者、学者之间的多向情感交流。要实现这个交流, 老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 用一颗童心去感悟, 去思考、去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诗文整合, “诗”是“文”的浓缩, “文”是“诗”的诠释, 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 诗文有效整合, 定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 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语言信息量, 同时有助于学生产生深切的感悟从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让诗语变成白话文, 让快乐融入课堂;让白话文变成诗, 让快乐邂逅课堂。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激情, 要想通过文本感动学生, 首先必须感动自己。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注入激情, 需要艺术, 需要师生共同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在这样的智力背景下, 才能将学生自然地引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之中, 进入激情学习的状态, 让语文课堂充满开放性、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的生成性, 让学生充分地、个性化地感悟文本, 理解文本, 体验情感, 提升生命, 这样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语文课堂才会因充满诗情画意而更加快乐起来。
2、创设情韵, 课堂因华美而快乐。
语文的课堂是集聚了学识、智慧、创造、诗意于一体的缤纷花园。新编初中语文教材, 入选篇目包罗万象, 人文色彩极重。从内容看, 有诗家三百汉魏散文, 有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有百家争鸣元曲戏剧, 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有外国文豪的精粹文选。所有这些, 为我们在滚滚红尘、喧嚣闹世保留了一块洁净的绿色家园。
读一读作品字里行间的美趣, 塞北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是那样的凄美壮观;江南的江花胜火、江水如蓝, 又是这样的如诗如画。有“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夸张, 有“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隐喻, 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拟人, 有“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双关等等, 美轮美奂的文字, 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感动于其中每一词的精妙, 每一句的精彩, 每一作者的诚挚, 每一文本的动人。
我们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里, 流连在外来文化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让他们在语言上多些品味, 在情感上多些感动, 在形象上多些向往, 在思想上多些思考,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 理想的课堂。
3、贴近生活, 课堂因情境再现而快乐。
“生活处处皆语文”, 从生活入手, 唤起学生的快乐体验, 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作者用精妙的文笔, 描绘了云南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如按常规的教学方式, 很难真正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云南的歌会》的很多教学先例是让学生体会云南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等特点, 感受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我在教学时, 希望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解读, 引导学生不断探究:“沈从文为什么能把这样平常的事写得这么有意思”, 我抓住突破口:“意思”, 以“意思”为主线, 以“生命”为重心, 最后把文本的教学定位在“我们该如何活?”上, 让“语文”走进“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 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趣味。
生活本精彩, 快乐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了快乐, 那就是语文本色的迷失, 那就是语文教学的缺憾。追寻语文课的快乐, 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 更有魅力;让我们的教者享受语文教学的快乐, 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感悟生命的真谛、生活的美丽。
三、畅想快乐, 归还一个真实的世界
尊重学生的文化, 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生态地创设适合他们文化发展的环境, 倾心营造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情景。
1、珍视内心, 感悟快乐。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就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生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 他们渴望走向原野, 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语文课堂应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放飞自我, 大胆表达自我。
例如, 我在执教《土地的誓言》时, 在激情导入课文后, 让学生跟着我的时而激昂时而深沉的朗读走进文本, 通过我不断地指导与引领,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渐渐感受到了“土地”的内涵。有的学生说, 这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有的学生说, 这是一块富有生机的土地;有的说, 这是一块热情神秘的土地等等。
总之, 学生通过朗读, 触摸了文本, 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了独特的感悟, 产生了丰富的个性体验, 虽然这些说法有些片面, 可能也不大正确, 但他们有自己的眼光, 用自己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 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课堂……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中, 课堂教学就应该充满带有独特个性的、有独到精彩的感悟。
2、选择话题, 激起快乐。
文化本身没有趣味, 因人而有趣或无趣。那么该选择怎样的话题, 激起学生求知的兴味呢?
有一段时间, 充满青春幻想和逆反情结的学生们像一阵风似地迷上了韩版小说金贤正写的《惹我你就死定了》, 下课看、回家看, 有几个孩子, 上课时也不忘偷偷地瞄上几眼, 甚至边看边“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于是, 我干脆以风靡全班的人物——金贤正为话题, 进行探讨交流。因为:首先《惹我你就死定了》是孩子们自己从书店里挑来的, 没有人逼迫, 没有任何压力, 是全身心放松地阅读;再则, 金贤正是本真的、纯粹的孩子, 她有缺点、不完美, 但也是学习的榜样, 可以轻轻松松地没有压力地喜欢他;第三, 所选的话题来源于学生喜欢的熟知的书籍, 在聊天中, 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很轻松;还有, 可能内容来源于课外吧, 教师的心中没有“底牌”, 学生的回答不需要猜测老师的“底牌”, 也不需要老师最后的一锤定音。孩子们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说得愉快, 谈得自如。当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了自己, 在“聊天”中产生了共鸣, 这样的学习还会无趣吗?
通俗的说, 我们的语文教学, 就应当蹲下身来看孩子, 应当尊重孩子的阅读情感, 只有选择具有“童真”的话题, 才会有童年的“童话”。
四、结束语
陶行知老先生曾这样说过:“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 小孩的问题, 小孩的困难, 小孩的愿望, 小孩的脾气, 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那就让我们改变教学的机械、沉闷、程序化, 在儿童文化的背景下, 把快乐引进课堂, 让每一节语文课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参考文献
[1]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3.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 篇十三
①倔强②静谧
③蹑手蹑脚④麦茬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义:(3分)
①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倔强:
②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第一个“鞠躬”:
第二个“鞠躬”:
3、作者两次将蚂蚱捉住,穿在草秆上,其前后感情是否一样?概括叙述作者对蚂蚱的感情变化。(2分)
4、第四段“蚂蚱的嘴里……那是它的血”,第十段“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两次提到“流血”这件事有何作用?(2分)
5、蚂蚱会尽力向生命挑战,你还能举出哪些有这种精神的人或事物吗?(至少举出两个事例)(2分)
14.生命需要平衡 阅读答案 篇十四
⑴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短促或漫长的人生中都需要平衡,并且都会在最终得到平衡的。眼睛瞎了,意大利的安德烈·切波里却成为了著名的盲人歌唱家; 。个子高的,如姚明,自然成就了他的事业,他可以到美国的NBA去打篮球,风光无限;个子矮的,如拿破仑,按现在的标准大概得是二等残废了,但却不妨碍他成为盖世的英雄。
⑵这就像《红楼梦》里所说的: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这也就像伊索寓言里所讲的:高高的长颈鹿可以吃得着高高树上的叶子,却没办法走进院子矮小的.门;矮矮的山羊吃不着高高树枝上的叶子,却轻而易举地走进了矮小的门。
⑶ 懂得了生命中的这一点意义,不仅是让我们不必为我们自身的长处而骄傲,不必为我们自身的短处而悲观;也不仅是让我们知道拥有再多,总会有失去的时候,失去的再多,总会有得到补偿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充分去体味到生命其实是一条流淌的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生命中的一种情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是生命的一种情景。一条河在流淌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前一种风景,也不可能总是后一种风景,它要在总体流量的平衡中才会向前流淌,一直流入大江大海。因此,我们不必去顾此失彼,我们不必去刻意追求某一点,从而在这样生命的平衡中,让我们的心态更加从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平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舒展。
⑷当今土耳其首富萨班哲先生,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命运似乎和他开着残酷的玩笑,他的两个儿女都是残疾弱智。但他却以为这其实就是生命给予他的一种平衡,而不去怨天尤人。他想开了,不幸与幸运之间沟通的桥需要的就是生命的平衡。他用自己富裕的钱,在伊斯坦布尔修建了一座残疾人公园。他希望以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来平衡更多残疾人不如意的生活,从而使自己不如意的生活达到新的平衡。就这样,他在富有和贫穷、健全和残疾、得到与失去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平衡。
⑸人的一生,并非“不是天堂就是地狱”的选择,而总是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平衡力量的显示。这样,我们的生命处于一种能量守衡状态中,而对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极端才不会或得意忘形或惊慌失措。生命就是在这样的阴阳契合、内外互补、得失兼备和相辅相成中达到平衡。寻找这样的平衡,便寻找到了生活的艺术,寻找到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生命平衡的力量,其实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的定力,是我们琐碎人生的定海神针。
(选文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在第⑴段画线处,请你补充一个典型事例。(2分)
3.第⑵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第⑶段引用诗词有什么作用?(4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的结构是:总—分。
B.文章引用《红楼梦》的故事论证了中心论点。
C.萨班哲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他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
D.第⑸段画线句中的“总”字,强调了“生命平衡的力量”贯穿人的一生。
5.当你生活不如意时,你是如何平衡心理的?请举一个事例说明。(60字以内)(2分)
参考答案:
1.(2分)生命需要平衡。
2.(2分)示例:耳朵聋了,德国的贝多芬却成为世界闻名的音乐家。(事例典型1分,表述1分)
3.(4分)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
作用:引用诗词,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文采,又增强文章气势;(1分)比喻生命的两种情景,形成对比,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1分)
4.(2分)D
15.绽放诗意情怀 唤醒生命意识 篇十五
首先,让学生养成朗读的好习惯。从读准字音、字形,读准句读,读懂意思,到读出情感,读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可以默读,小声读,放生朗读,声情并茂地读,带有表演性质的读……多种形式的读,读着,感悟着,触动着,一路走来,便走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走到了一个诗意的国度,走进了自己的诗意情怀。
其次,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要擅长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并能展开想象,从而诞生诗意情怀。失意时因联想到沧海扬帆方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亲人友人离别时因遥想明月朗照天涯共此时,方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因为有丰富的联想想象才会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迈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
第三、要有生命的平等意识。在诗人的眼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皆有生命,于是便生出情趣和理趣,从而诞生诗意。因为有了生命的平等意识,所以看到花开会想到满满的笑意,看到叶落而感知生命的凋零,微风拂面而觉如母亲的手抚摸,秋雨潇潇而感云梦深深;因为有了生命的平等意识而常感风含情、水含笑,而觉明月千里寄相思,而知鱼、鸟皆有灵性---早莺争暖,新燕啄泥……“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有生命的平等意识才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才会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美丽情怀;因为有了生命的平等意识,才会在受到他人冒犯时虽感理不可恕却能推己及人觉得情有可原,才会在国家受到侵犯时为天下苍生愤然而起,才会因人与万物平等生生灭灭而催生生命意识,才会在家人友人的关爱中心生感激而感慨离别遥生怀想……有了生命的平等意识,才能种下诗意情怀的种子,这颗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最终结出灿烂的诗意人生之果。
第四,常常提醒学生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如果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他永远活在考试的世界里,而忽视了生活,丢了自己。就像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姚明所说,自从他们号召人类不吃鱼翅,呼吁“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以后,人类对鲸鱼的猎杀减少了一半。姚明说人类不是没有良心,只是有时需要一个声音去提醒而已。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提醒学生把所学的诗歌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比如学习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提醒学生刮风下雨时会不会想到其他同学有没有伞,或者坐在舒服的沙发里为那些没有雨伞的路人担心甚至祈祷他们平安到家,培养学生的推已及人的意识;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提醒学生在忙忙碌碌的学习中有没有去领悟四季之美,甚至有没有在妈妈做的青菜里吃到阳光的味道;培养学生拥抱自然的情怀;学习了杜甫的《望岳》,想想自己在学习时是且行且应付,还是有壮志凌云的宏伟抱负……常在学生耳边提醒,将所学的诗人的情怀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以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的习惯。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员,从来就不乏诗意的情怀,只是在行走时往往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丢了,作为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提醒、唤醒。提醒学生停下来听听自己心灵的声音。
诗意的情怀关乎学生一生的幸福,作为语文老师,培养诗意情怀、唤醒生命意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愿每位语文老师除了交给孩子们如何应对考试,更能唤醒孩子的生命意识,给孩子一个诗意的人生!
16.《生命的声音》阅读答案 篇十六
答:两层含义,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
18、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心理变化:
孤独绝望 悚然一惊 (宁静极了) (充满希望 ) 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因听到蚊子的声音(或:因蚊子的出现)(意近即可)。
19、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①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在死寂环境中的细小声音对矿工心灵的震撼。②“惊天动地”一词写出了矿工在绝望中听到声音后“悚然一惊”的心理状态。③从对比的角度来看,“声音很小”与“如巨雷”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这细小的声音对矿工的震撼力之大。
20、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答:本文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坚持信念,互相支撑,相互扶持等。(意对即可)学生的人生态度:可从“学会珍惜”、“居安思危”等方面来谈。
拓展阅读:煤矿透水介绍
煤矿透水,是指在坑道里采煤矿的时候,挖穿洞壁接通地下水或者积水的废弃坑道,引发的事故。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矸石和木料撞伤。
(3)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如系老空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害气体伤害。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共渡难关,安全脱险。要作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3)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4)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17.《感悟生命》阅读答案 篇十七
②也许,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却能拓宽它。
③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哀叹着活着也识且。释圆如入定般地静听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一语不发。稍顷便吩咐小和尚沏两杯茶,一杯用温水泡,一杯用开水冲。年轻人嗅到后杯袅袅清香,而前者却毫无香味。他捧着那绿绿的一杯津津生香的茶水,似有所悟,随即下山去了……
④用温水沏的茶,茶叶就轻轻浮在水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而用沸水冲的茶,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便释发出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们,他们在坎坷不幸的日子中沉沉浮浮,于是像沸水一次次让茶叶溢出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弥漫出他们生命和勇气的内蕴。浮生若茶。
18.让情趣教学唤醒灵动的生命 篇十八
一、借助音乐激趣
音乐会使人心情愉快,陶醉其中。因而,人们说音乐是流淌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如,在教学《忆江南》一课时,在导入部分课件出示江南风景,配以小提琴曲《茉莉花》,学生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陶醉于优美的音乐之中,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就会很快融入学习情境中。
二、借助活动激趣
我们写文章要注重动静结合,我想一节好的语文课也是如此,这才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活动包括游戏、实验表演等。如,在教学《寄给青蛙的信》一课时,在巩固识字部分我设计了一个“猜词”游戏,把本词的词语打成卡片装在信封里,露出一个字,让学生猜词,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创造了本节课的高潮。在这一课中我还设计了让学生带上小青蛙和小松鼠的头饰表演,学生表演得入情入境。
三、读写结合诉真情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教师要抓住阅读教学中任何一处可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点发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往往我们口头无法表达清楚的语言,却可以通过书面一书感怀。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抓住父爱这一切入点,设计写作:“看着衣衫褴褛、双手血肉模糊的父亲时,儿子内心最深处的表达,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用你的笔写下你的感言。”在感动的音乐里,学生写下了他们内心最真挚的表达,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作文字字纯美,句句真挚,感动了所有的师生。许多文章里都有这样的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只要教师有心,善于挖掘,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给那些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机会,可谓一举双收。
四、评价语言激情趣
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这个说法我赞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名教师掌握了评价的艺术才能更好地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然评价不是无原则、无目的的评价,而是发自内心的肯定。在《寄给青蛙的信》一课中我注重了语言的评价,使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有精彩的表现,对朗读好的学生我会评价她:你的声音就像百灵鸟,真好听。对回答精彩的学生我会评价他:你真是博学多才。发言最多的学生我会说:你是天上最闪亮的星星,让我们看到了你的光彩……真诚的沟通是最简洁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有情有趣才是教学,让情趣教学唤醒灵动的生命。
【唤醒生命 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周一老师正能量传播唤醒生命能量的神奇体验10-19
生命生命阅读题及答案10-25
生命的药方阅读答案08-26
生命与气候阅读答案10-23
生命的价值阅读题答案10-22
《中国式生命》阅读及答案08-21
给生命配乐阅读题及答案09-28
热爱生命节选杰克伦敦阅读答案10-28
唤醒正能量07-30
唤醒海淀作文范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