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航天精神

2024-09-07

弘扬航天精神(共14篇)

1.弘扬航天精神 篇一

说起太空,人们大概想到的都是“火箭”“宇航员”“星空”……一类的词语,却不知道载人航天背后的精神。

载人航天工程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被国家十分重视的方法,这关系到中国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科技方面的优越性等。所以这更要求人们在这个巨大的火箭背后的严谨程度,大到火箭外形的改造,小到飞船上的一个细小零件,如果达不到标准,哪怕是0.1微米,就会功亏于溃。

在《太空一日》文章中,杨利伟听到火箭外部传来的敲击声,沉闷而又富有规律。在后面,有关科技人员一直反复的让杨利伟听不同的声音。千万多种不同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他并没有草草了事,而是一丝不苟地寻找着那个独特的声音。直至现在,有关部门还未能探究出这个声音出现在哪。

我们都知道飞船在上升过程中会有许多突发状况。如果有前人告知还好,最起码有了心理准备。而杨利伟呢?是首次上载人航天的宇航员,别说有人告知了,后面的人都等着他告知呢。所以他面临的危险和恐惧比别人都要多的多,当船舱内出现“本未倒置”的情况时,后来的地板和天花板还都被改了,为了让他们更好的适应这种感觉,这一处小细节也无不体现出了科学家们的体贴以及替他人着想。

从《太空一日》中读出航天精神:一丝不苟,严谨、体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方面,像宇航员以及科学家们学习吧!

2.弘扬航天精神 篇二

中国精神,就是发生于中华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崛起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国族集聚、动员与影响效应的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展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进”[1]。”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面对世界各地不同的思想文化涌入国门,我们必须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让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指的就是个人或集体对自己国家的一种积极的、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对祖国的文化以及成就感到自豪,强烈的希望保留祖国的文化基础以及特色;对祖国中的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有利于加强各民族的友谊,有利于团结中华民族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大体包括:一、热爱祖国的壮美的大好河山;二、热爱自己的亲人同胞;三、热爱祖国的优秀的灿烂文化;四、热爱自己的国家。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与以往的爱国主义相比,新时期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涵。

1、将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制度统一起来。在当今时代的中国,爱国主义优先体现在对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的热爱上。要做到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要拥有的态度以及始终必须坚持的立场。

2、将爱国主义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统一起来。纵观中国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新中国。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人民摆脱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从而成为国家的主人。无论是中国的革命,还是中国的改革以及当前的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中国不会是当今这样的状况,也很难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

3、将爱国主义和经济的全球化统一起来。经济全球化,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商品销售的范围是整个世界,资本流动也不仅仅是在国内而是整个国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口流动也不拘泥在某个地区、某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范围。

4、将爱国主义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结合起来。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中大多数的成员都认同的价值取向,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个民族实现世代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力量。

5、将爱国主义和对时代精神的弘扬结合起来。时代精神,被看作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创建文明活动时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优秀品质,也是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不断涌出的时代,也是一个把改革创新当作特征的时代。

“中国精神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要加大对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的积极弘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生机勃勃。

1、勤劳勇敢。勤劳,即努力劳动,不惧怕辛苦。勤劳,历来都是被看作是一切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会勤劳。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想要永续发展,永葆青春活力,勤劳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重要品质

2、团结统一。这就是说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延续以及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时期,要发扬这种民族精神,加强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最终实现祖国大家庭的团结与统一。

3、爱好和平。中国人民是十分爱好和平的,对内十分注重道德教化,对外注重睦邻友好,和平共处。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和平与共同发展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政策。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长久以来就受到了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被视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5、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自尊的必然要求。民族自尊心是民族发展中的自强自信和渴望得到其他民族尊重,表现出的对本民族的民族荣誉、民族尊严的珍惜。“中华民族精神只要群众根基深厚、牢固,就一定能迸发出强大的精神活力和感召力,才能彰显它的独特的社会价值。”[3]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自2004年国家就加大对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视,并且抬高到了重要的地位。可见,国家已经发现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改革创新是多么的重要。将改革创新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使我们中华民族长久屹立于世界。中华民族之所以长久不衰,就是不断地历久弥新、不断地产生民族精神、不断地充实自身、完善自身。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瞩目的民族,成为伟大的民族。使得国人为自己的国家骄傲,国家因国人感到自豪。

从改革创新的角度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道路之争,是中华民族是否能够真正的实现改革创新的重要问题。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可以看作是中国发展史中的改革创新。

一是具有自主性,真正的改革创新一定是自主的,是超越自我的。

二是具有原创性,真正的改革创新是要具备“第一”、“首次”的特征的,虽然要学习借鉴别人,但是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三是具有先进性,真正的改革创新一定是顺应社会、时代发展的潮流,能够有深远影响。

二、培育中国精神的途径以及方法

第一,加强对制度方面的建设,越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使其更加完善,从而为中国精神的培育提供保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那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这样就能够为民族精神的弘扬提供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显然是把人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可见人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更加珍惜;自然不断为人类输送能够维持人类生存的养分。人与人的和谐,说的是人们之间以真诚相待,友爱他人,社会氛围变得和谐融洽。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团结和睦。

第二,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构想。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构想。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将生态文明建设同四位一体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加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的建设,从而为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保证。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我们积极地引进来、走出去,可以说有利有弊,这其中就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威胁。我们必须要坚守文化的独立性,既要尊重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又要坚守传统文化不被西化、欧化。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瑰宝中闪亮的一颗星,经过时间的沉淀,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传承下来,并且随时代不断更新,使得传统文化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韩凤霞.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精神的弘扬与培育[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

[2]颜晓峰.中国精神激励中国梦想[N].光明日报,2013-04-23.

3.雷凡培:航天精神助推航天梦 篇三

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人不仅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就,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下统称“航天精神”)。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以国为重、诚信为本、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一个个奇迹。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挑衅,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决策。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以钱学森、任新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创建之初,国家科技基础薄弱、条件简陋,又面临西方的技术封锁、苏联中止援助等困难,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刻苦攻关。老一辈航天人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的口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相继实现了中近程地地导弹、“两弹结合”、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划时代的壮举,打破了美苏等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多次发射、回收成功;远程火箭向南太平洋发射成功;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静止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掌握了运载火箭捆绑技术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技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军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我国航天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生产体系。支撑并推动着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那就是航天人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的航天精神。上个世纪80年代,航天工业部党组把航天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1999年,中央在表彰为“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时,将研制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科技与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9月21日,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这是有史以来国家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最强、风险也最大的跨世纪工程。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首次发射成功,并于次日安全返回;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载人首飞。在这么短的时间,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靠的又是什么?靠的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可以看出,航天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和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实践性,反映了不同时期航天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党全社会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关系?简单地说,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统一、根本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

航天精神彰显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精神。对于航天人来说,祖国的需要就是人生的选择。航天人始终以献身航天、科技报国为己任,把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在他们当中,有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历经万难,辗转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有造了一辈子中国“星”,先后主持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在耄耋之年依然坚守航天第一线的孙家栋;有潜心钻研技术,夜以继日,埋头不息,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技术带头人罗健夫;有在火箭发射出现故障的危急关头,将生死置之度外,两次冲进残存剧毒燃料的火箭贮箱排除故障、最后壮烈牺牲的技术工人魏文举。正是这样一批人前赴后继,舍家为国,用生命诠释着爱国精神。如今,“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成为航天精神的价值核心,成为每一位航天人的行动标尺。

航天精神彰显了立足岗位、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敬业是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是因为航天人始终把履行职责作为崇高使命,扎扎实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信自强的精神追求。航天事业起步时,有人讥笑中国:“中国人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还搞导弹!”航天人“人穷志不短”,鼓足干劲,加班加点。针对技术瓶颈,大家找准定位,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分析问题、研究机理、吃透规律,通过优化设计、性能试车和仿真试验等方式,反复验证和改进,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导弹研制了出来。二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航天事业发展规划,在量力而行中努力奋斗,在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使中国航天真正做到了“少花钱、办大事”。三是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作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航天型号研制具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对航天人来说,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惟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惟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真正的失败是败而失志、一蹶不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次成功都来自从失败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四是超越进取的创新意识。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的因子渗透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航天精神彰显了严慎细实、以质取信的诚信精神。作为航天企业,诚实劳动、信守承诺、打造高品质的航天产品是我们履行神圣职责、赢得市场的安身立命之本。这种诚信精神体现了航天人尊重科学规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行为,是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航天产品高质量、高可靠的有力保证。经过多年实践,航天事业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它融合了航天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集团公司把诚信建设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相挂钩,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不仅追求最终产品的“零缺陷”,更追求第一次就达到“零缺陷”;坚持预防为主,确立了“三不带”原则(不带故障出厂、不带疑点转场、不带隐患上天),认真开展“双想”(质量回想、事故预想)活动,查漏补缺,消除隐患;推行以“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来追求产品高质量、管理高效率、发展高效益。

nlc202309040848

航天精神彰显了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友善精神。航天工程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科学领域广泛,参与单位和人员众多。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工程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参与其中。只有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才能将最优势的力量、最宝贵的资源凝聚在一起。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和重大转折关头,航天人都提倡讲大局、讲原则、讲风格、讲团结,提倡互谅互让、主动支援、主动担责,引导科研人员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培育形成了完备的系统工程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正是依靠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精神,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一代人干成了几代人的事”的壮举。

航天精神是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

在航天精神的推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航天强国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圆航天梦,我们仍然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文化,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坚定政治信念,强化责任担当。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航天梦是党和国家赋予航天人的历史责任。当前,我国航天事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天强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为己任,不断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努力构筑以洲际战略核导弹为标志的国家战略安全基石,圆满完成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切实提升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要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抢占航天和国防武器装备战略发展的制高点,推动航天技术及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密切跟踪世界航天发展的最前沿,加快航天装备建设和技术研发,通过搭建平台、加大投入、充实力量、制度激励等措施,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独立自主的发展实力,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坚持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在深空探测、载人登月、重型运载火箭等重大专项的后续立项论证中,突出项目部署对国家长远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培育航天文化,凝聚实现航天梦的精神动力。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动力源泉。实现航天梦,必须继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大力建设富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的航天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充分发挥航天文化的战略引领作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使航天文化融入战略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体现到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国际化发展、兼并重组等各项工作之中,真正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激情;必须推动航天文化建设与航天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积极推动质量、成本、创新等专项文化的建设与落地,形成既有顶层牵引又有行业特色的职能应用文化系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进一步筑牢航天事业发展的精神基础。

4.传承航天精神,共筑航天梦想征文 篇四

周三上午七点半,我们整装待发,准备就绪。穿着清一色的校服和鲜艳的红领巾,坐上开往航天城的大巴车。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导游阿姨就带我们去挖红薯了。一路上,我们既兴奋又好奇。哪里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挖红薯呢?我会挖到几个红薯呢......各种问题在脑海中冒出。到了红薯地,只见绿浪翻滚,地上长满了杂乱的红薯秧,稍不注意就会被秧苗跘倒。走在绿叶中,我奇怪地左看看右看看,有些疑惑,哪里有红薯呢?来到指定地点,只见旁边的徐梦洁蹲下身子,顺着秧用力向下挖。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开始挖了。可是金挖了好长时间,什么都没有挖到。土壤里空空的。心想:糟了,照这个速度,到集合也挖不了几个呀!正在我不不知所措时,老师拽着一根红薯秧递到我面前。我高兴地接过来,顺着红薯秧,轻轻地挖了几下。一个小小的、红红的小白薯头露了出来。我兴奋极了,使劲一刨,土就散开了。在用力挖了几下,几个圆圆的红薯调皮的露了出来。虽然个儿小,但这是我的第一个战利品啊!有了好的开头,我信心十足地继续挖。集合时,我已收获了二十多个红薯啦!

带着这份开心,我们来到了吊桥旁。我们把红薯放到了一边。只见吊木桥上的软绳上挂着一块块木板,人踩上去一晃一晃的,真有意思!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走上吊木桥。轮到我了,我双手紧紧地握着第一根绳子,双脚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木板前后晃动着,我战战兢兢的踩在第一块木板上,始终不敢抬脚。心想:可千万别掉下去啊!想办法向第二块木板进发。于是,我接着两块木板接近之时,左右手迅速换到第二块木板的绳子上,脚也随之挪动了过去。不一会儿,我便走完了全程。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啊!

5.航天精神 篇五

“神舟六号”,一飞冲天,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欢天喜地,它的飘逸回旋,叫几代的航天人梦想渐渐变成现实,它的成功回归让中华儿女的信念坚定,再次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友爱、共进的民族。随着一艘艘的航天飞船的到来,无不是向世人展示着我们中国人的风采,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更是一个比一个精彩。“神五”发射成功,“神六”发射成功,它们标示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我国人民航天梦的实现。让我们感谢那些为了国家航天事业的人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全国人民要以航天人为榜样,爱岗敬业,把本职工作发挥到淋漓尽致。

我们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神州”飞船使我们的田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焕发出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深邃而博大,而它的继承人又是谁?是我们—青少年一代。所以,从今天起,从此刻起,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学会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自强自信……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学习航天精神,承载民族复兴的责任

一、引言

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飞天梦想,长大了中国人的志气,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正文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

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三、结论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意志。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时紧咬的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他们应当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那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或在你暂时还落后于别人时,请你想想这种“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困难踏在脚下,把胜利握在手中!

6.航天精神征文 篇六

当日15时左右,东风中学的中学生和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的群众手捧花束,连同航天科技人员和航天城的群众,陆陆续续向黑河之畔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附近聚集,来为即将要出征的3名航天员壮行。问天阁周围,处处悬挂着写着“向航天员致敬、向航天员学习”、“祝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等字样的横幅,字字扣人心扉。

与前两次航天员出征相比,此次为航天员出征送行的队伍规模明显要小得多,但送行的人们激情不减,圆梦园和周围马路上,聚集了数千名送行的人们。

烈日当空,许多人的额头和脸颊上渗出了汗珠,所有送行的人们脸上洋溢着豪情壮志。

15时30分,神舟九号飞船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问天阁大厅简约而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送行。

17时40分,景海鹏、刘旺、刘洋身穿乳白色的航天服从问天阁来到圆梦园大院。现场欢呼雷动,军乐队奏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乐曲。航天员向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记者们纷纷按下快门。

“报告总指挥,我们奉命执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翟志刚行标准军礼报告,刘旺、刘洋随后依次响亮地报出了自己的姓名。

“出发!”总指挥常万全果断下达命令,现场激情再次被点燃。

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群众和中学生载歌载舞,送行队伍一片欢腾,掌声如潮。在雄壮的军乐声和清脆的锣鼓声中,3名航天员向送行队伍挥手告别,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专用车辆。在他们的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微笑。由警用摩托车和军警车辆开道的车队绕过航天城南环路,向发射场进发。车身后,送行人群跟着涌动,忘情欢呼。

7.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 篇七

人类早期的成文法常常铭刻在石柱或铜表上, 但铸鼎未必传世, 勒石未必长存, 真正流传下来的是“铭刻”在全体社会成员心中的法治精神。历史发展表明, 只有法律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规则,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法的意义、法的精神才能真正展现出来, 法治的理想才能最终落地。因此,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 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要达到“全民守法”的目标, 必须以法治政府的建立促进法治社会的发育, 以司法的严谨、执法的严格来培育公民守法的自觉性。这就要求我们, 一方面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司法公正对于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 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具体的司法案件中建立对法治的信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权威, 他们对法律的态度才能由认识到遵守, 由信任到信仰。

守法需要自觉, 自觉守法要靠各行业、各领域的自我管理来培育。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同时, 也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 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使各行业、各领域的从业者, 真正在实实在在的自律和自我管理中, 一点一滴培养起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精神。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建设, 离不开类型多样的宣传与教育。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 我国已经完成了以全体公民为教育对象的五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 “六五”普法规划正在进行中, 普法内涵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宽, 已经成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在全民教育基础上, 继续推进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法治教育, 不断创新宣讲和教育方式,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以精准滴灌和春风化雨的形式, 将法治教育送入街头巷尾、百姓人家。只有经过多管齐下的法治教育、培育, 遵法守法的意识才能蔚然成风,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 并为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夯实坚实的社会基础。

8.立足培养航天科学精神 篇八

3月29日上午,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创建全国航天科技活动特色学校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高慎斌等航天领域的著名专家一行9人出席了启动仪式。安阳实验中学的2700多名师生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瑞安市教育局局长叶耀国致欢迎词。他首先表达了对钟山院士一行的诚挚欢迎,并回顾了瑞安一千多年来的历史,历数瑞安文化名人,简述瑞安教育发展和安阳实验中学创建发展情况。最后,叶耀国局长勉励安阳实验中学的全体师生,要把握这次机会,推进教育发展,为更好地发挥瑞安教育窗口示范作用而奋斗。安阳实验中学校长黄发彩在讲话中对学校近五年来实施“一三五”系列工程的办学历程、提前完成五年发展目标——创建浙江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的丰硕成果等进行了小结,并陈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目标——创建全国特色学校构想,简要介绍创建航天科技活动特色学校、实施“三三特色工程”(三大活动中心、三大宣传阵地、三大特色活动)的远景规划。最后,瑞安市人民政府林济晚副市长简要总结了瑞安教育、科技领域的辉煌成绩,勉励广大同学要弘扬民族精神,以这些科学家为榜样,从小树立起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并恳请专家多关心我市教育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瑞安带来更大的帮助。启动仪式由安阳实验中学副校长金邦领主持。

随后,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主编田如森向安阳实验中学全国“少年宇航技师”认定中心授牌,钟山院士、高慎斌副主任向安阳实验中学航天爱好者活动中心授牌。接着,由黄春平、刘竹生两位专家分别指导、发令,安阳实验中学64名同学发射了自己制作的30多个火箭模型。火箭模型相继冲向云天,然后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下落,场面蔚为壮观,操场上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为整个启动仪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9.学习航天精神心得体会 篇九

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x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x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去学习,我们更应该把这种航天精神融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去。

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我们没有经历过苦难。相比那些航天英雄,他们都是通过严酷的训练和残酷的选拔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在太空中,身处那样恶劣的坏境也依然坚持奋斗,自强不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以他们为荣,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争做合格党员。

要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在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逃避,不退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就像航天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各个难关。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任务。

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航天精神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有了这种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航天精神,争做合格党员,把它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习航天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飞向九天,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号召与誓言终成现实。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的又一里程碑式壮举。50年来,航天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航天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东方红一号成为中国航天里程碑

东方红一号任务的完成,显著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提振了中华民族信心。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打破超级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进一步夯实国家安全发展基石。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大协作的成果,彰显了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太空奏响的悠扬的《东方红》成为激励一代人最振奋的音符,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奠定了中国航天根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艰辛起步,目标明确。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情况下,老一辈航天人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从元件、材料到单机、分系统以至整星,实现系统综合集成、工程整体优化,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成为航天工程管理的“传家宝”,自主创新的技术与能力成为攀登科技高峰的“压舱石”,不怕困难的豪情与斗志成为航天发展的“动力源”。中国航天出成果、出装备、出人才,造就一批科技大师、工程“两总”、大国工匠,打造了老中青三代梯次接续、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孕育了“两弹一星”精神。为了托举“中国第一星”,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事业的亲历者、参与者,有的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有的告别繁华喧嚣的城市,扎根深山、转战大漠,隐姓埋名、奉献青春,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以许党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永存史册的业绩功勋,诠释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积淀了独具特色的军工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永攀科技高峰的精神象征。

航天发展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代标志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从东方红一号到东方红五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航天奋发图强、砥砺奋进,不断刷新高度,助力国家发展。

引领国家科技进步的新高地。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接续实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三号落月探测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四号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完成全球组网服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陆续投入使用,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意味中国具备探索更远深空能力,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试验成功标志中国掌握两栖发射能力。从长征一号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起,长征系列火箭已完成330次发射任务,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用时7年零6个月,第三个100次仅用时4年零3个月。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显著带动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空间生物等重要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牵引着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我国形成“箭、弹、星、船、器”的完整体系,在轨卫星超过300颗。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在多领域广泛运用,培育了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航天、“互联网+卫星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航天科技成果大力转化,高分专项在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航天技术与产品服务助力脱贫攻坚,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孕育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种、太空制药等新业态,产业经济规模由百亿量级跃升至千亿量级。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高分、北斗组合精准化标绘、高精度定位,全网见证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国速度”,为战疫提供新“武器”,科技报国、科技惠民、科技抗疫辐射效应凸显。

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开展国际交流,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意电磁卫星、中法海洋卫星相继成功发射。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启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多任务小卫星等多边合作项目,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为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实施50余次发射任务,提供近20次搭载服务,宇航产品成为我国高端装备“走出去”新名片。积极参与联合国外空委及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活动,发布《中国航天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声明》,向全球开放共享高分卫星16米数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重大自然灾害等人类共同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50年来,在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中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财富。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根本保障,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血脉基因,系统管理、狠抓质量是制胜法宝,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是不竭源泉。

以航天梦助力强国梦复兴梦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动员令,寄语航天战线和科技工作者“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中国航天向世界一流看齐,向强国目标聚焦,有决心、有能力再立新功。

始终抢抓机遇、自主创新。2020年,我国将实施探月三期、北斗导航、首次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国航天将围绕集中力量办大事,抓住重大科技工程、抓住急需尖端需求、抓住关系未来的根本和基础,充分发挥重大专项对技术、科学的牵引和“扳机”作用。强化底线思维,坚持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坚持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加大航天基础能力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影响制约发展的瓶颈短板问题。

始终集智攻关、协同创新。航天是大融合大联动的创新。要按照“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要求,更加注重有效统筹各类主体、工程总体及各大系统单位,协同各层科技力量,形成航天重大项目的战略布局和系统安排;有效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优势,崇尚首创、鼓励冒险、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激励科学大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矢志创新、专注创造;有效汇聚社会优势资源,完善航天创新体系,实现由大向强的行稳致远,带动整体实力攀升。

始终共享共赢、开放创新。世界航天进入大发展时代,同场竞技、联袂展示。要坚持共商共建原则,加强航天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推动大科学计划、工程与中心建设,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国际交流,扩大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坚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一贯宗旨,积极参与国际外空规则制定和全球防灾减灾等国际创新治理,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设置合作议题,使更多人享受航天新发展带来的福祉。

中国航天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赓续“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探月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不畏艰险挫折,继续追天揽月征程,共享和平美好太空。

学习航天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中国的太空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工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廉洁报国的行业风貌,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该像过去的x精神一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

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

当代大学生学习航天精神

1、学习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由于美国和欧洲颁布的禁令,我国很难从国外获得关键的航天技术,中国也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航天事业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风险面前,中国航天员表现出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顽强拼搏的斗志。航天员这次出舱面临着失压、缺氧、辐射和巨大温差等诸多困难。他们用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榜样。

2、学习航天人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神舟七号飞船零配件产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以百分之百的发射率和零失败率,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辉煌。各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为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准备工作。从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焊接缝,到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宇航员细致的检查安全系带的动作,认真地阅读飞行手册等,这一切都是高质量、高标准、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的。这种不允许失败、不准有丝毫瑕疵的严谨工作作风,保证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

3、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漫步太空,这个在当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神七”升天意味着将打破这种局面。当我们沉浸在“神七”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时,当我们为航天事业的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特别是要学习他们在航天事业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立足本职工作的精神。

神七的成功发射不仅为中国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代表航天事业的航天人更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它促使当代青年学生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更应该自觉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践行航天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航天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x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神舟十一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以后,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再一次激励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航天精神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党员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砥砺前行。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之际,更值得各位党员去学习,去践行。

党员要在“学”上下功夫。航天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航天人员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实现国家利益,个人可以随时牺牲一切;航天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航天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他们精于业务,善于钻研,乐于吃苦,勇于创新;航天精神是一种质朴的为民情怀,航天人员“特别能奉献”,他们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付出青春与热血,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镌刻在星辰大海。身为一名党员,要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航天人员的爱国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习航天人员的敬业精神,敬业乐群,忠于职守,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学习航天人员的为民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党员要在“做”上见真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领会了“航天精神”,就要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付诸实践。党员要秉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党性理念,爱党爱国。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工作上要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夙夜在公,一心为民,怀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信念,努力实践,勇于创新。生活中要懂得明辨是非,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坚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学习航天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航天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廉洁报国。

中国的太空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工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廉洁报国的行业风貌,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该像过去的x精神一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

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

当代大学生学习航天精神

1、学习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由于美国和欧洲颁布的禁令,我国很难从国外获得关键的航天技术,中国也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航天事业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风险面前,中国航天员表现出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顽强拼搏的斗志。航天员这次出舱面临着失压、缺氧、辐射和巨大温差等诸多困难。他们用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榜样。

2、学习航天人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神舟七号飞船零配件产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以百分之百的发射率和零失败率,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辉煌。各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为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准备工作。从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焊接缝,到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宇航员细致的检查安全系带的动作,认真地阅读飞行手册等,这一切都是高质量、高标准、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的。这种不允许失败、不准有丝毫瑕疵的严谨工作作风,保证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

3、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漫步太空,这个在当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神七”升天意味着将打破这种局面。当我们沉浸在“神七”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时,当我们为航天事业的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特别是要学习他们在航天事业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立足本职工作的精神。

结束词:

10.宣传航天精神的宣传语 篇十

2、霓虹噪音不是我的心,我的心是一种空间感

3、春华秋实致力于航天事业几十年

4、梦九州,强凌空;整个世界的命运,天空的灵魂。

5、东风长征破万里神州天宫星海

6、于航心不忘,求天空飞翔

7、你在我看不见的星空中实现了我的梦想

8、今天的努力,明天航天的辉煌

9、于航心不忘,求蒙恬飞

10、长征飞上青天,尘落千年

11、高精度,打造国际一流;诚信与爱,世纪航天的延续

12、飞神舟归来

13、星空浩瀚,银河航空航天,穷人不可动摇

14、舒凌云攀登航天高峰、建功立业、创造辉煌的志向

15、女人和男人一起打造空间梦想,努力解决关键问题,可见她们的强大

16、忆往昔东方红星,看今日五升天

17、风雨、戈壁新星、航天荣耀的勇敢创造

18、我们现在的奋斗只是为了你的未来回头看看外面的氛围

19、神舟飞来庆祝中国,嫦娥玉兔迎

11.守望航天人的精神家园 篇十一

从第一枚仿制导弹发射到《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从第一艘神舟飞船完美升空到航天员太空漫步……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航天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1958年,毛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时,距离新中国成立还不到10年时间。当时的中国,连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搞航天发射更是要设备没设备,要技术没技术。“朝鲜战场上,他们武器先进,还不是照样吃败仗?”时至今日,回想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的话,依然振聋发聩!是的,航天先辈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更有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懈进取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这是航天人在逐梦太空征程中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迎着热浪走进东方红卫星发射场,目睹锈迹斑斑的发射架和一件件简陋不堪的设备,东方红一号发射现场指挥刘庆贵将军的话犹在耳边回荡:“没有一年干几件事的决心和几年干一件事的恒心,是干不成事儿的!”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英明决策,一代代航天人牢记领袖期望嘱托,接续戮力奋斗,勇攀科技高峰,中国航天事业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盛景。

今年“七一”前夕,重庆江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副馆长肖荣,将“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生前穿过的大衣送到基地。睹物思人,让人不禁感慨万端。年仅35岁就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的钱老对航天事业鞠躬尽瘁,先后主持了航空工业建设规划、喷气和火箭技术建立规划,直接领导了两弹结合试验,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让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尽快走出了西方大国的核威慑、核垄断。不可否认,假若钱老当初没有选择回国,凭他的聪明才智及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其成就当远不止此。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钱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是使命担当。

遥想当年,第一代东风人“上不告父母、下不示妻儿”,从朝鲜战场直接转战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遍地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生命禁区”。他们怀着“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豪情壮志,住干打垒、吃青稞面,甚至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靠沙枣、骆驼刺充饥。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用端过枪的手拿起笔,用拼刺刀的精神学技术,边搞建设边搞试验,用忠诚、智慧和汗水在大漠戈壁干出了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伟大壮举。用老汽车兵陈朝忠的话说,“当时条件艰苦,但大家的想法也简单,就是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打破外国的核讹诈!”

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两弹结合”七勇士之一刘启泉,阔别数十年后再次踏上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热土,他言语中流露出的是对艰苦岁月的留恋,对航天事业的不舍。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抚摸昔日战友的墓碑,刘老激动不已:“能够在有生之年再次回到基地,了却了我的夙愿。”抚今追昔,我们怎能忘记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怎能忘记那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开拓者!

传统应当铭记,历史不容遗忘。面对南京大屠杀纪念碑上,令人触目惊心的“300000”这一数字,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深思长悟、念之系之。1937年12月,在滚滚硝烟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小鬼子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展开了杀人比赛,繁华的金陵古城顿时横尸遍地,处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我们应该清楚,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不仅没有像德国那样反思犯下的滔天罪行,反而故态复萌、变本加厉。他们竭力美化军国主义战争,甚至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当政者不顾亚洲人民的感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为甲级战犯扬幡招魂。特别是安倍政权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强行推宪,企图为再次发动战争清障。

我们应该清醒,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速度”令世界为之侧目更让某些国家深感不安,为了保住其霸主地位,不断煽风点火在我周边制造事端,企图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家门有骚扰,世界不太平,忘战必危啊,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章东磬先生在《父亲的战场》一书序言中写道:破败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抗日阵亡将士墓碑前的不远处,游客们谁也没有时间来墓碑前探一下头,来抚慰一下残碑压着的六千多位都在青春岁月变了鬼的异界英灵,他们都是为国捐躯为我们今天而死,今天的我们却不记得他们了……沧海横流,我们似乎淡漠了曾经的伤痛,当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意识有所退化,当和平官、和平兵的思想逐渐滋长。往往台上表态时信誓旦旦,面对利益调整时却顾虑重重,接受任务时挑肥拣瘦,生怕个人吃亏。如果说理想信念坍塌,是最大的溃败,那么精神家园失守,无疑是最危险的失守。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嘹亮的《强军战歌》唱出了全军将士的心声。当前,军队改革浪潮风起云涌,转隶转型任务空前繁重,我们既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小九九、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更不能心浮气躁、心不在焉,必须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政治定力,保持“心中有敌情、眼里有敌人、肩上有责任、胸中有激情”的使命担当,保持“直面挑战、从零开始、再创辉煌”的精神状态,视岗位如战位、把工作当事业,加强学习研究、苦练过硬本领、强化作风养成,用一流业绩书写合格答卷,在履行新职能新使命中书写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12.弘扬万宁精神,办好万宁教育 篇十二

“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呈现出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教育普及度大幅增长,教育投入增速大于GDP增速;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加大教学场馆、周转房、薄弱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力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中考成绩稳步提升;教育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面向全国招聘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应届毕业生;完善奖教奖学制度,落实各类学生资助工作,成立教育基金会,做到没有学生因贫困上不起学;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竞相盛开,硕果累累,人民群众对万宁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整体提升。

成绩值得肯定,挑战依然严峻。客观审视我市教育工作现状,我们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还有不少的困难和差距。

1. 学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校长思想境界不高,缺乏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校管理不严、不实、不细、不精。2.办品牌、特色教育的能力不够。3.城乡教育发展均衡性不高,乡小设施和师资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4.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百姓需求。5.少数教师师德师风不刚、作风不实。

教育是国情,更是民生。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没有教育工作的卓越,就没有万宁的跨越性发展。万宁各项事业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赶超突破、爬坡克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依然严峻。希望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员工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拓的视野,抢抓机遇,顺势而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努力开创教育工作事业的新局面!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用真心真情做好万宁教育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部署全面改薄专项行动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规划纲要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成“文化万宁”建设的首要任务,当成“科教兴市”的动力中心。全市上下必须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刘赐贵省长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确保“十三五”万宁教育事业开好局、接好步。

1.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必须弘扬万宁精神。

解决万宁很多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关键在于我们的精气神。我们万宁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浓缩提炼:浓厚的重教氛围、张扬的个性意识、不竭的进取之心、坚韧的成事精神。

办好教育离不开万宁精神,万宁人民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想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万宁人民大展四方的个体意识极强,始终以改变个人命运、家族命运为追求目标,进取之心源源不竭,并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定能成大事。我们将这些精神用于教育,将无事不成。

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德气雄厚,成绩显著;德气浅薄,再小的事业也难成。人的成功重在品德,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向善精神的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更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人有“圣人、贤人、伟人、能人、常人、庸人、小人、罪人”等,我们不希望培养出的学生被称为庸人、小人,更不希望是罪人,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品德教育,做好学生品德的培养。

3.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抓好两个队伍建设。

一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二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坚持原则、真抓实干的校长队伍。把这两支队伍建设好,万宁的教育将会更好。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知识渊博、行为端正,做好典范;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宽厚的仁爱之心。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勤勉踏实、甘于奉献的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专题活动。做合格党员,充分发挥党员教师队伍骨干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教、德教相长”,在全体教师队伍中形成一种向上向善的正气,鼓励教师“走出去、开眼界、提素质”,鼓励教师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经验,真心实意、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身上肩负着振兴万宁的重任,肩负着对国家、民族的担当。如何当好校长,要从三方面下功夫:

1.从“学”上下工夫,做好学不倦的好校长。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头人,是引领教师成长的师中之师。校长要树立勤学善学、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自己的学习带动教师不断学习前进。

2.从“新”上下工夫,做革故鼎新的好校长。校长故步自封、坐井观天、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不研究新观点,必然导致学校没落。作为一个好校长,应该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更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深层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从“管”上下工夫,做能治善治的好校长。教师言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的很多问题都出在教师师德师风上,所以更要注重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校长们不仅要善学善悟,更要以身作则,为教师们做好典范。称职的校长必须用自身修养、作风建设、品德情操影响、感染教师,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强化三个作用。

一是强化教育教研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教研的作用,做到教学相长。要让老教师、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达成帮扶组,利用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丰富经验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多请教,交换思想、充分沟通、创新理念。

二是强化学校管理作用。学校更要强化各项管理,不断思考食堂、教师、学生、教学设施、课堂秩序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努力将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努力打造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的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学习成长的学园、乐园。

三是强化督导均衡的作用。要不断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形成督学、督改、评估三位一体的督导体系。近日,市人民政府专门设立“教育总督学”一职,就是为了更好地抓好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要组织学校间交流,通过听课、评比、优秀教师现场教学观摩等教研活动,把综合督导、专项督查、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有机结合,全面考核学校的日常工作,引导全市所有学校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5.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狠抓四个环节。

(1)狠抓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全面改造薄弱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为手段,在资金分配、师资力量配置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向乡村学校对口帮扶。实现教师轮岗交流常态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间师资差距。加快残疾人教育资金落实,加快残疾青少年义务教育普及,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保证留守儿童都能够接受教育。

(2)打造普通高中教育品牌,注重学前和职业教育。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坚持感情、待遇、事业、环境留人的政策机制,引进名师、名校长,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落实中职免学费和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让穷人的孩子接受教育。实施雨露计划,资助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解决方案,推动入学机会均等公平,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长效机制常态化,扩大助学资金、助学贷款覆盖面。积极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大对乡村教师支持力度,国培、省培计划等教师培训向乡村倾斜,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师培养计划及交流计划,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

(3)狠抓教育,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学校办学改革、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配置,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评价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积极性,善于发现、培养教师人才,有计划实施好校长、好教师培养计划,建设一支重教善教的校长、教师队伍。

(4)狠抓教育项目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保障三个优先:一是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设施使用优先;二是资金保障优先,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健全公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用好教育项目资金,把教育经费投入到最需要领域、最关键环节、最薄弱学校,要拓宽教育投资渠道;三是资源配置优先,优化中心城区教育资源配置,保证公共资源优先向教育配置,切实解决大班额和乡村生源不足问题,抓好附小、三小、青少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抓好市职校品牌特色办学。可以考虑整合兴隆宾馆,合办职业教育学院。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形成教育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市政府要认真落实教育工作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热点问题。镇委、镇政府要将抓好教育、办好教育、管好教育作为事业来抓。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要尽职履责、密切合作,在学校建设、社会实践、帮困助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好职能作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宣传部门要广泛宣传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新成果、新经验和重教支教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教育系统也要反腐倡廉。坚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班子和党员干部、教职工队伍的党风廉政教育,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小五公开,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监管;持续推进教育系统行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净化育人沃土。

13.赞航天精神高二作文素材参考 篇十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岁月。但是帝国主义却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首先在朝鲜挑起事端,伺机进犯中国,在遇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迎头痛击后,曾想用核武器对付中国;在国共两党的台海争端中,美国以用核武器威胁新中国。这使中国人民深刻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没有自己的航天科技,就不会有国家的安宁,中国人民就不可能过上和平日子。因此,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首的老一辈航天人肩负党的国家领导人的期盼以及全国人民的梦想,按照周恩来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质量工作指导原则,在大漠深处掀起了航天建设热潮。没有机械建设工程设备,航天人就用肩挑背扛,建设一座现代航天城;苏联专家撤走后,没有经验和数据,航天人就自己分析计算,边摸索边试验,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就成功引爆了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引爆原子弹的国家,就连法国总统戴高乐都十分震惊,中国会比法国先掌握核武器。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中国航天人再接再厉,又成功引爆了氢弹和发射卫星,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航天科技技术。先后建成了酒泉、西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多家集科技、生产一体的导弹研制基地,为国家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巩固了新中国国防,使帝国主义不敢通情再用核武器威胁中国,而是与中国谈判,与中国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一百多颗国产卫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建成了天宫一号太空工作站并投入科研使用。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建成运行,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首先覆盖亚太地区,到,可以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每当我回想起这我国的航天发展历程、看到今天的科技成就,心里无比的骄傲自豪,我那颗想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梦想在心里跳跃着,这些一个个伟大的成就,从小就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里。当我看到中国一次次成功发射卫星,增强国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一批又一批航天员送入太空,取得一项项太空科研成果,不久将有航天员登上月球时,我心里就无比激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骄傲,向我国的几代航天人致敬,正是一代代航天人遵循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树立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才使我国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了东方的巨人。从此,我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用中国的航天精神激励自己,用航天人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在实验室里为人们带来更多神奇的东西。我会发明一种神奇的药,使人类不会失去亲人而痛苦。我又发明一种“保护伞”,使人类不在为火灾、水灾和天灾所担忧;使人类不在为生病而感到发慌;而我们不但要为先人们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还要自己奋发图强,不畏艰苦,创造中国的美好未来。做一名老师,把自己的所有知识传授给新一代的花朵;做一名建筑师,设计世界上最抗震的房屋;做一名清洁工,把大街小巷打扫干净……无论什么工作,都有它的伟大之处。待我们长大后,无论什么工作,无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无论这个工作是否能使自己闪耀,只要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中国奉献出自己微小的一份力就好。

14.千里求学展风姿、航天精神永不朽 篇十四

——机械系B0911专业赴沈飞生产实习

3月10日机械系B0911专业127名同学在王秋林和李飞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北行的列车来到沈阳中航工业沈飞集团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为确保实习任务顺利,系领导先后两次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强调安全和保密工作,并根据以往经验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些思考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经过17个小时的车程,同学们短暂休息后带着疲惫和热情开始了第一天的实习,沈飞公司对同学进行了入厂保密和安全教育,当天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飞博览园由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7个馆组成,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展现了新时期国防科技的尖端技术。同学们一面聚精会神地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一面交口称赞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神速,当得知沈飞创造了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十个第一后,同学们感到非常骄傲,为中国的腾飞骄傲,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就骄傲,这也更坚定了同学们为加速祖国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带着信心和决心同学们正式进入了工厂,开始了实习。本次实习共将127名同学分为分为7个大组分别到6个厂进行实习。工厂里,同学们接触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以及课本中的典型实物,使同学们的理论学习不再那么抽象。实习中,负责实习的指导师傅满怀热情,同学们看的仔细,听的认真,在各工厂里,同学们学习了从机械零件加工到模具工装制造,从刀量具生产到钣金加工的生产过程,了解了工件的工艺流程,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监理工作报告范文下一篇:母爱的力量 神奇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