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精选8篇)
1.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 篇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2013-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特征 17 第一节 医疗器械研究范围界定 17
一、医疗器械定义 17
二、研究范围界定 17 第二节 医疗器械产业特性 19
一、医疗器械产业成长性 19
二、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格局 20
三、医疗器械行业进入壁垒 21
四、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水平21
五、医疗器械业周期及区域性 22
六、医疗器械上下游关联性 22 第二章 2011-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背景 24 第一节 2002-2012年经济背景 24
一、2002-2012年GDP增长分析 24
二、2012-2015年经济前景预测 25 第二节 中国人口规模及结构 27
一、中国人口数量分析 27
二、中国人口结构分析 29 第三节 2006-2012年人民生活 30
一、2006-2011年恩格尔系数 30
二、2006-2012年居民收入分析 31 第四节 2007-2011年居民消费分析 32
一、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32
二、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33
(一)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33
(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35
三、中国城乡居民医疗支出比重 37 第五节 2007-2011年卫生机构数量 38
一、2007-2011年中国医院数量 38
二、2007-2011年综合医院数量 39
三、2007-2011年中医医院数量 40
四、2007-2011年中西医结合医院数 40
五、2007-2011年中国卫生院数量 41
六、2007-2011年中国疗养院数量 42
七、2007-2011年中国门诊部数量 43
八、2007-2011年妇幼保健院数量 43 第六节 2011年各省医院数量 44
一、2011年各省医院数量 44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2011年各省卫生院数量 45 第七节 2011年医院不同等级 46
一、2011年一级医院分析 46
二、2011年二级医院分析 47
三、2011年三级医院分析 48 第三章 201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分析 49 第一节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49
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容量 49
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 49
三、全球医疗器械区域结构 50
四、国际医疗器械监管现状 51 第二节 美国医疗器械市场 52
一、美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 52
二、主要医械企业研发投入 53
三、美国医疗器械市场并购 58
四、纳米医疗器械日渐兴起 58 第三节 英国医疗器械市场 60
一、英国医疗保健体系发展 60
二、英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 62
三、医疗器械技术设备进展 63
四、医疗器械研发投入分析 64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医疗器械运行分析 65
一、日本医疗器材市场发展分析 65
二、东盟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广阔 66
三、俄罗斯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现状 67
四、印度成国际医疗器械业后起之秀 69 第五节 全球领先医疗器械公司 69
一、强生 69
二、西门子 71
三、通用电气 73
四、美敦力 76
五、百特医疗 77
六、飞利浦医疗 78
七、雅培 79
八、波士顿科学 80
九、泰科医疗 81
十、碧迪 82 第四章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体系及政策 84 第一节 产业体系及政策 84
一、产业管理体制 84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85 第二节 行业政策动态 88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新医改政策要点解析 88
二、医疗器械“十二五”规划解析 93
三、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新标准实施 95 四、一类医疗器械审批将改由省级实施 96
五、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新标准及其特点 96
六、中国医疗器械GMP正式开始实施 98
七、国产医疗器械受益医保补助提升 99 第五章 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行分析 100 第一节 医疗器械市场运行 100
一、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100
二、医疗器械利润总额 100
三、医疗器械盈利分析 101
四、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101 第二节 医疗器械市场结构 102
一、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结构 102
二、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发展 103
三、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发展 106 第六章 2009-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分析 110 第一节 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 110
一、外资医疗器械国内市场份额 110
二、外资医疗器械市场布局 111 第二节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 112
一、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112
二、企业市场布局分析 114 第三节 医疗器械市场竞争 115
一、高低端市场格局 115
二、内外资竞争格局 115 第四节 医疗器械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116
一、X线机类 116
二、CT 116
三、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118
四、多道心电图机 119
五、封堵器 119
六、监护仪 120
七、心电图机 120
八、呼吸机 121
九、麻醉机 121
十、生化分析仪 123
十一、血糖分析仪 124
十二、手术器械 125
十三、体温计 126
十四、肿瘤微创设备 126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十五、手术床 127
十六、血球分析仪 127 第七章 2010-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分析 129 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分析 129
一、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统计分析 129
二、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概况 129
三、中国医疗器械东盟出口市场分析 131
四、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 131 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细分产品进出口分析 132
一、医院诊断与治疗类 132 二、一次性耗材类 132
三、口腔设备与材料类 133
四、保健康复用品类 133
五、医用敷料类 134 第八章 2009-2012年医疗器械细分市场---高端耗材 135 第一节 心脏药物支架系统 135
一、心脏支架系统市场规模 135
二、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35 第二节 骨科器械 136
一、骨科器械市场规模 136
二、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37 第三节 血液透析及其他一次性耗材 138
一、血液透析耗材 138
二、采血耗材 139 三、一次性医用耗材 139 第九章 2009-2012年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医院高端精密仪器 140 第一节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 140
一、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容量分析 140
二、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142 第二节 监护仪市场 142
一、监护仪市场规模 142
二、监护仪竞争格局 143 第三节 超声设备市场 144
一、超声设备市场规模 144
二、超声设备竞争格局 145 第十章 2009-2012年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医院基础设备 146 第一节 真空采血系统市场 146
一、真空采血系统市场规模 146
二、真空采血系统竞争格局 147 第二节 电子血压计市场 147
一、电子血压计市场规模 147
二、电子血压计竞争格局 148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其他产品市场分析 148
一、医用制氧机 148
二、消毒灭菌设备 149
三、体外检验诊断设备及试剂(IVD)151 第十一章 国内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竞争力 153 第一节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153
一、企业概况 153
二、产品系列 153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53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55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5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6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6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56 第二节 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57
一、企业概况 157
二、产品系列 158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58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59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60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60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61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61 第三节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162
一、企业概况 162
二、产品系列 162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62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64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65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65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65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66 第四节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67
一、企业概况 167
二、产品系列 167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67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69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69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70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70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70 第五节 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71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企业概况 171
二、产品系列 171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71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73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73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74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74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75 第六节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175
一、企业概况 175
二、产品系列 176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76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78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79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79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79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80 第七节 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180
一、企业概况 180
二、产品系列 181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81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82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83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83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84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84
九、企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185 第八节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86
一、企业概况 186
二、产品系列 186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87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88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88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89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89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89 第九节 创生控股有限公司 190
一、企业概况 190
二、产品系列 191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91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92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93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93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93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94 第十节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195
一、企业概况 195
二、产品系列 195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95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196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96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97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97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197 第十一节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8
一、企业概况 198
二、产品系列 199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99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01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01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02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202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202 第十二节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3
一、企业概况 203
二、产品系列 203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203 第十三节 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4
一、企业概况 204
二、产品系列 204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04
四、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06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07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07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207
八、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208 第十二章 国内医疗器械非上市企业分析 209 第一节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 209
一、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医学影象设备)209
二、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疗诊断、监护)209
三、力斯顿听力技术(苏州)(听力器)有限公司(医学影象设备)210
四、宇安医用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卫生材料)211
五、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医疗设备、B超)211
六、扬州中惠集团公司 212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七、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助听器)213
八、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核磁共振成像系统)213 第二节 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 214
一、福建梅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牙科机)214
二、咸阳西北医疗器械集团(牙科治疗机)215
三、佛山市雅博士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二类口腔设备)216
四、西诺德牙科设备(佛山)有限公司(牙科综合治疗椅)217
五、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超声洁牙机)218
六、上海胜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口腔科用医疗设备)219 第三节 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 220
一、青岛颐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纱布)220
二、广东科艺普实验室设备研制有限公司(实验室设备)221
三、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医疗设备)223
四、美迪希实验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223
五、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真空采血管)224
六、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消毒柜)224
七、青岛华青卫生材料(织布)226
八、上海华线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 226 第四节 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 227
一、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注射器)227
二、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电子血压计)228
三、双鸽集团(一次性注射器)229
四、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导管)229
五、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体温计)230
六、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输液器)231
七、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232
八、福建莆田仁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输液器)233
九、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麻醉机)233
十、上海市尼普洛有限公司(注射针)234 第五节 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 234
一、天津喜来键医疗器械(温热诊疗床)234
二、青岛丽可医疗器械(自动温热医疗器械)235
三、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医疗设备,轮椅、厕椅)236
四、佛山市南海良润医疗运动器材(医疗运动器材)237
五、上海顺隆康复器材(轮椅)238
六、长沙市华一医疗器械厂(一类病房护理设备)239
七、山东康诚医用设备工程(医用传呼机)240
八、伟康医疗产品(深圳)(吸塑罩)240
九、烟台宏远氧业(医用高压氧舱)241 第六节 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 242
一、楼氏电子(苏州)(传话机备件)242
二、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助听器)243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北京奥托博克假肢矫形器工业(各类假肢矫形器助行器)247
四、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骨水泥胶枪)248
五、浙江巴奥米特医药产品(第三类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生产)248
六、普鲁斯外科植入物(北京)(假肢人工器官及植入器械制造)250
七、北京纳通医疗技术(人工骨)250 第十三章 2013-2018年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 252 第一节 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趋势 252
一、医疗器械市场产品结构开始多元化 252
二、跨国公司进军国内市场步伐加快 252
三、国外资本将进一步进军中国市场 253 第二节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 253
一、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253
二、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255 第三节 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256 第四节 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趋势 257
一、行业企业发展方向 257
二、行业企业集中度趋势 258
图表目录
图表 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类 17 图表 2 2007-201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成长性分析 18 图表 3 医疗器械行业生命周期的判断 21 图表 4 2006-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变化趋势图 24 图表 5 2006-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 24 图表 6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6 图表 7 2011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其构成情况 27 图表 8 2004-201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 27 图表 9 2011年末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28 图表 10 2006-2011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情况 28 图表 11 2006-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趋势图 29 图表 12 2006-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趋势图 30 图表 13 2006-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趋势图 31 图表 14 2006-2012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及增长情况统计 31 图表 15 2007-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产品结构统计 34 图表 16 2007-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消费结构统计 36 图表 17 2006-201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 37 图表 18 2007-2011年中国医院数量统计 37 图表 19 2007-2011年中国医院数量变化趋势图 38 图表 20 2007-2011年中国综合医院数量统计 38 图表 21 2007-2011年中国综合医院数量变化趋势图 38 图表 22 2007-2011年中国中医医院数量统计 39 图表 23 2007-2011年中国中医医院数量变化趋势图 39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 24 2007-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院数量统计 40 图表 25 2007-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院数量变化趋势图 40 图表 26 2007-2011年中国卫生院数量统计 40 图表 27 2007-2011年中国卫生院数量变化趋势图 41 图表 28 2007-2011年中国疗养院数量统计 41 图表 29 中国疗养院数量变化趋势图 41 图表 30 2007-2011年中国门诊部数量统计 42 图表 31 2007-2011年中国门诊部数量变化趋势图 42 图表 32 2007-2011年中国妇幼保健院数量统计 42 图表 33 2007-2011年中国妇幼保健院数量变化趋势图 43 图表 34 2011年各省医院数量统计 43 图表 35 2011年各省卫生院数量统计 44 图表 36 2011年一级医院数量统计 45 图表 37 2011年一级医院数量统计图 46 图表 38 2011年二级医院数量统计 46 图表 39 2011年二级医院数量统计图 46 图表 40 2011年三级医院数量统计 47 图表 41 2011年三级医院数量统计图 47 图表 42 2007-2012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收入统计情况 48 图表 43 全球医疗器材产业分布情况 49 图表 44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 49 图表 45 2009-2016年英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统计 62 图表 46 俄罗斯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情况 67 图表 47 强生公司SWOT分析 69 图表 48 2007-2012财年西门子公司净利润变化趋势图 71 图表 49 2007-2012财年西门子公司总资产变化趋势图 71 图表 50 2010-2012财年Siemens总收入分行业统计 71 图表 51 GE公司SWOT分析 73 图表 52 美国美敦力公司主要产品 75 图表 53 2007-2011年雅培公司研发费用变化趋势图 79 图表 54 医疗器械行业主要监管法规 86 图表 55 2007-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图 99 图表 56 2007-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利润总额变化趋势图 100 图表 57 2007-2012年中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毛利率情况 100 图表 58 2011-2012年中国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行业经济指标统计 103 图表 59 2012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行业前五省区企业数量排名 104 图表 60 2012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行业前五省区资产总计排名 104 图表 61 2012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行业前五省区销售收入排名 104 图表 62 2012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行业前五省区利润总额排名 105 图表 63 2011-2012年中国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行业经济指标统计 106 图表 64 2012年中国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行业前五省区企业数量排名 107 图表 65 2012年中国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行业前五省区资产总计排名 107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 66 2012年中国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行业前五省区销售收入排名 107 图表 67 2012年中国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行业前五省区利润总额排名 108 图表 68 2007-2011年中国CT拥有量趋势图 116 图表 69 2011年中国CT品牌竞争格局 116 图表 70 2007-2011年中国每百万人口CT拥有量变化 117 图表 71 中国与部分国家(地区)CT配置水平比较 117 图表 72 2011年中国生化分析仪品牌格局 123 图表 73 2010-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统计 128 图表 74 2010-2012年中国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进出口统计 131 图表 75 2010-2012年中国医院一次性耗材类产品进出口统计 132 图表 76 2010-2012年中国医院口腔设备与材料类产品进出口统计 132 图表 77 2010-2012年中国医院保健康复用品类产品进出口统计 133 图表 78 2010-2012年中国医院医用敷料类产品进出口统计 133 图表 79 2008-2011年中国冠状动脉介入支架系统使用量统计 134 图表 80 2006-2015年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结构 135 图表 81 2011年中国骨科器械产业格局 136 图表 82 部分地区骨科医疗器械占有率分析 137 图表 83 2011年中国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产品结构 140 图表 84 2011年中国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细分产品增长率 140 图表 85 2007-2015年中国监护仪市场规模增长分析 142 图表 86 2011年中国监护仪品牌格局 143 图表 87 2005-2013年中国真空采血系统需求分析 145 图表 88 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53 图表 89 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53 图表 90 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153 图表 91 2009-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54 图表 92 2009-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54 图表 93 2009-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54 图表 94 2009-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55 图表 95 2009-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55 图表 96 2009-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55 图表 97 2012年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图 156 图表 98 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57 图表 99 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58 图表 100 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158 图表 101 2009-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58 图表 102 2009-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59 图表 103 2009-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59 图表 104 2009-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59 图表 105 2009-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60 图表 106 2009-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60 图表 107 2012年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图 160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 108 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62 图表 109 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63 图表 110 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163 图表 111 2009-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63 图表 112 2009-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63 图表 113 2009-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64 图表 114 2009-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64 图表 115 2009-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65 图表 116 2009-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65 图表 117 2012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图 165 图表 118 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67 图表 119 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67 图表 120 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167 图表 121 2009-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68 图表 122 2009-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68 图表 123 2009-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68 图表 124 2009-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69 图表 125 2009-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69 图表 126 2009-2012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69 图表 127 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71 图表 128 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71 图表 129 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172 图表 130 2009-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72 图表 131 2009-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72 图表 132 2009-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73 图表 133 2009-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73 图表 134 2009-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73 图表 135 2009-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74 图表 136 2012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图 174 图表 137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架构 175 图表 138 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76 图表 139 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76 图表 140 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177 图表 141 2009-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77 图表 142 2009-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77 图表 143 2009-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78 图表 144 2009-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78 图表 145 2009-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78 图表 146 2009-2012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79 图表 147 2010-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情况表 181 图表 148 2011-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81 图表 149 2008-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82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 150 2008-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82 图表 151 2008-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82 图表 152 2008-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83 图表 153 2009-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83 图表 154 2008-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83 图表 155 2011-2012财年金卫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图 184 图表 156 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86 图表 157 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86 图表 158 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186 图表 159 2008-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87 图表 160 2008-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87 图表 161 2008-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88 图表 162 2008-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88 图表 163 2008-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88 图表 164 2008-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89 图表 165 2012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图 189 图表 166 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91 图表 167 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91 图表 168 2008-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91 图表 169 2008-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92 图表 170 2008-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92 图表 171 2008-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92 图表 172 2008-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93 图表 173 2008-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93 图表 174 2012年创生控股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图 193 图表 175 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分行业情况表 194 图表 176 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95 图表 177 2008-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195 图表 178 2008-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195 图表 179 2008-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196 图表 180 2008-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196 图表 181 2008-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196 图表 182 2008-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197 图表 183 2012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图 197 图表 184 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199 图表 185 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199 图表 186 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199 图表 187 2009-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200 图表 188 2009-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200 图表 189 2009-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200 图表 190 2009-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201 图表 191 2009-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201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 192 2009-2012年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201 图表 193 2007-2011年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利润资产统计 203 图表 194 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 204 图表 195 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 205 图表 196 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情况表 205 图表 197 2009-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与利润统计 205 图表 198 2009-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统计 205 图表 199 2009-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206 图表 200 2009-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206 图表 201 2009-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情况 207 图表 202 2009-2012年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统计 207 图表 203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08 图表 204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09 图表 205 宇安医用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0 图表 206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1 图表 207 扬州中惠集团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1 图表 208 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2 图表 209 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3 图表 210 福建梅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4 图表 211 咸阳西北医疗器械集团盈利能力一览表 215 图表 212 佛山市雅博士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6 图表 213 西诺德牙科设备(佛山)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7 图表 214 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8 图表 215 上海胜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19 图表 216 青岛颐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0 图表 217 广东科艺普实验室设备研制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1 图表 218 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2 图表 219 美迪希实验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2 图表 220 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盈有限公司赢利能力一览表 224 图表 221 青岛华青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5 图表 222 上海华线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6 图表 223 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6 图表 224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8 图表 225 双鸽集团盈利能力一览表 228 图表 226 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29 图表 227 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0 图表 228 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赢利能力一览表 231 图表 229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1 图表 230 福建莆田仁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2 图表 231 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3 图表 232 天津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4 图表 233 青岛丽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系列 234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 234 青岛丽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5 图表 235 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产品系列 236 图表 236 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6 图表 237 佛山市南海良润医疗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营销网络分布 237 图表 238 佛山市南海良润医疗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7 图表 239 上海顺隆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8 图表 240 山东康诚医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39 图表 241 伟康医疗产品(深圳)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40 图表 242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41 图表 243 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42 图表 244 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主要助听器 243 图表 245 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45 图表 246 北京奥托博克假肢矫形器工业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46 图表 247 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47 图表 248 浙江巴奥米特医药产品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一览表 249
网 址:
2.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 篇二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在医院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医院对医疗器械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在医疗费用的组成中,医疗器械的费用占到了较大的比例。其中,医疗器械流通过程中的不规范管理是导致医疗器械价格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1]。科学分析医疗器械在流通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保证医疗机构诊疗工作的品质与安全,提升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 医疗器械的流通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使用于人体的,包括所需软件在内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年增长率达到14%~15%[3],尽管在现有流通领域的医疗器械进口产品占有垄断地位,但国产品牌的比例正在不断提升且不乏高精尖产品[4]。
一般来说,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医疗器械作为特殊的商品,它的流通则是指医疗器械从生产部门向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转移的过程,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销售、医疗器械的运输管理、医疗机构的购买等环节[5]。
2 管理现状分析
2.1 医疗器械行业重要法律法规
2000年1月4日,国务院公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在当时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过程。但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迅猛发展,医疗器械的流通呈现诸多新的特点,该条例逐渐不能满足行业需要。因此,在2014年2月12日通过了对该条例的修订,并从2014年6月1日开始施行。经过一系列的修订,加强了该条例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使行业法律更加完善[6]。
我国于2007年颁布《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行为进行了规范,弥补流通领域监管法律的空白,此后各省市也出台地方性的管理规定,对流通领域监管法律进行完善。
2.2 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发展现状
(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多,但规模偏小。
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控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以及地方性保护政策的存在,大量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生并生存下来,但销售能力与大型企业相比,销售额相差甚远,且绝大部分企业为小规模的生产企业。
(2)医疗器械运营效率低,流通成本高。
由于大量小规模的医疗器械企业的存在,医疗器械领域“多、乱、杂”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小规模的企业难以做到流水线式的生产、科学的营销、快速便捷的运输以及信息化的管理等,造成各环节运营成本较高。
(3)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配置不尽合理。
市场上很多医疗器械尽管治疗效果一般,但由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使得医疗器械企业竞相研发生产。同时,部分医院为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盲目购买大型医疗设备、大量引进检查设备或者引进价格昂贵的高值耗材等。例如,一些中小医院也会购进CT,但其使用率极低甚至不足30%,或者导致CT检查的阳性率持续走高[7]。大型医疗设备长时间闲置会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2.3 医疗器械流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修订滞后,落实不够到位尽管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诸多法律法规以规范医疗器械的流通,但由于医疗器械具有涉及技术领域广、行业跨度大、专业性很强、门类繁多等特点,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医疗器械的发展相比仍然是相对滞后的[8]。目前在法规的落实过程中各级部门还没有形成前后衔接、紧密配合的格局,导致部分制度的落实不够到位
(2)医疗器械的不合格产品及违禁现象仍普遍存在。不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利用知名明星、专家、医生,杜撰国内外知名的医疗鉴定机构进行宣传,造成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从2014年CFDA最新发布的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来看,医疗器械的产品质量存在诸多问题,而我国医疗器械召回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医疗机构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还有一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发票、运输票据造假,增加了医疗器械流通过程的混乱程度。
(3)流通领域的环节多,导致价格过高。医疗器械在进入医院之前,在各企业内部就要进行数次“转手”,无形之中增加了医疗器械的流通成本,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
3 医疗机构在器械流通管理中的对策
医院作为医疗器械的使用部门并与最终的用户患者直接接触,对医疗器械流通的监管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价格的把控、质量的监管、违规企业行为曝光等来维护自身利益,也有义务保障广大患者的权益。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医务部门、医学工程科等应共同把好医疗器械入口关。医院在完善医院相关器械引进的制度和流程基础上,应加强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宣教,通过举办培训班、分类学习、知识考核等方式增强业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要求各部门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流入医院的医疗设备的质量、性能、票据等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不合格或虚假产品流入医院,争取做到把医疗器械领域“多、乱、杂”的现象杜绝在医院之外[9]。
(2)做好调研工作,科学合理选择供应商医院应选择信誉和质量良好的品牌。
同时,医院内部应制定供应商的考评标准并定期进行评价,还应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其他医院的情况,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
(3)加强医疗器械引进的论证,防止医疗资源的浪费。
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对拟引进的医疗器械从医院和患者的实际出发,全多位、多层次组织论证。
(4)医疗器械采购过程中应分类管理[10]。
通常可以分为ABC三类。A类医疗器械成本高、运输条件苛刻、经济效益好,对这类医疗器械及其耗材的管理重点要求工作人员把握市场动态,与大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建立良好、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运输由专业人员进行,避免医疗器械的损坏;B类医疗器械管理要求管理者熟悉医院的耗材使用量,定期进行购买,保证器械耗材的供应,只需要进行常规的管理;C类医疗器械成本低,管理可适当放宽,可以考虑一次性大批量购买以获得价格上的优惠,同时大批量购买可以方便运输,以减少运输成本。
(5)压缩流通环节,使流通渠道透明化。
医院在医疗器械购买时选择相对比较直接的供应商。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与医疗器械生产厂家或总代理公司进行合作。
(6)不良事件及时上报。
医院出现不良事件时,应坚持“非惩罚性,主动上报”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上报[11,12],例如,医疗机构在产品验收时发现该产品出现与原先描述的不符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应当在向商家申诉的同时向相关的质检部门举报,并在网站上进行公示,以实现信息互联共享。良好的上报制度有助于医疗器械行业规范化管理
4 总结
只有各级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流通管理工作更加重视,才能最终实现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升医疗诊疗品质、降低使用风险的目的。同时,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的费用支出,缓解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为缓和当前尖锐的医患关系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本文主要以医院为视角,从医疗器械流通的发展、流通领域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提升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疗器械,流通管理,运输管理,流通成本
参考文献
[1]胡卫平.建立区域性医疗器械物流中心的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5):83-86.
[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S].2000.
[3]张军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状况及加工技术需求[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13):8-10.
[4]柴振明,王非.由当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谈医院设备科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126-127.
[5]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办法[S].2007.
[6]常永亨.从法规的系统性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1):1-29.
[7]肖海汀,张鹭鹭,王向东,等.医院大型医用设备利用效率现况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2):716-717.
[8]张征.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9):27-29.
[9]吴荻,杨建彬,赵建英.医院设备科之设备的验收工作[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3):84.
[10]崔怡,崔亮,赵京霞,等.医疗器械分类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9):125-126.
[11]王子兰,李静莉,吴卫中.对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监管的思考[J].中国药事,2010,24(7):638-639.
3.农用车市场销售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三
关键词:农用车;市场销售;地域分布
农用汽车是对适合农业运输使用要求的载货汽车统称。包括专为农业运输设计的汽车,以及将普通载货汽车改装用于农业运输的各种专用车。
一、农用车市场根据地方土地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土地资源多种多样,人多地少,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耕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居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气候复杂多变,土地资源开发过度等多种原因使农用车市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而我们在无法改变外界条件扩大市场的条件下,更要做到了解农用车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制定农用车的销售策略,才能在现有条件下扩展我们的市场。
(一)中国土地资源对农用车市场的影响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山地多,平地少;地形错综复杂。在现有耕地中,中低产耕地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3。我国耕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所以这就决定了农用车市场主要集中在耕地相对广阔的东南部地区。然而据地形调查得出我国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大,大约5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仅约1.2亿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用车后备市场不足,只有利用现有市场进行扩展。
(二)根据农作物的不同提供不同类型的农用车产品
我国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亚麻和甜菜。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柿子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水稻、柑橘、油菜、蚕豆和淡水鱼,是“鱼米之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根据不同地形、土壤、作物等因素,我们可以要做到为农民提供更加适合他们劳作的农用车,为他们提供更适宜的农用车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市场。
二、随着农牧渔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也应该跟上当代农业的模式,对农用车进行整改与设计,生产出更加高效有用的农用车
最初农用车只是为了用于农作物的运输,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不再是单一的小面积人工种植,早已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种植。在粮食产出的时候也并不仅仅是满足家用和小规模出售,而是统一收割,运输销售至全国甚至是出口到国外。所以农用车从最初的农用运输车发展为耕地机、收割机、种植机等多种多样模式。所以我们要扩展市场就需要为农民提供更加高效、便利、成本更低的农用车。
(一)无人机在中国农牧业的发展
无人机是一种有动力、可控制、能携带多种任务设备,并能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机在农田中的应用近年来逐渐开始出现,主要集中在农田信息遥感、灾害预警、施肥喷药等领域。随着无人机在农牧业的发展,一定会或多或少的代替农用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但是农用车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当代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就目前情况而言,无人机还处于农业生产使用的初级阶段,只能应用于大规模操作,像大面积灌溉、喷洒农药等。并且无人机在农业中的使用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所以还不能普及到现代农业当中。所以我们更要发展农用车,为农民带来更高效的农用车辆。
(二)耕地、种植、收割、运输等多功能一体农用车
在我们的农业生产中,农用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农用车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使用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产量,更是为农民节省了大笔的成本。但是农用车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可以把农用车往耕地、种植、收割、灌溉等多功能农用车的方向发展。农用车的生产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农业大户的使用而存在,我们可以做到让农用车走进普通农民家。如果只是普通农家,不能够为了一季偏少数的农作物投入太多的农用生产资金,而如果我们有多功能一体农用车,普通农家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农用车,省去了每年在农作物种植收割的人力、物力。而且农用车不会轻易损坏,具有重复使用,物尽其用的特点,农民也不用担心成本过高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耕地面积超18亿亩。虽然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农业在我国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科技发达的当代,安全、节约、高效的精准农业是农业生产必须达到的。农用车已大规模投入当代农业,但是农用车仍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还需要投入资金进行更多的农用车研究项目当中。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更是重视农业的发展,只有发展了我国农业才能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国家拉近城乡差距,提高国家整体生活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彩玲.中国汽车贸易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2]王印华,高树霞.现阶段农用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农民致富之友,2008.
4.国内男装行业市场现状与分析 篇四
对于国内男装行业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男装行业已经成为服装业中最为成熟的一个子行业,在生产、管理、营销、品牌树立等各个环节上都是日趋合理和完善。
中国男装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以江浙沪地区的上海、宁波、温州为代表的“浙派”男装产业集群,主要以生产商务正装(西服80%+休闲装20%)为主,主要客群为白领及政府工作人员,但是缺点是穿着死板场合固定,款式单一。以闽东南的晋江、石狮为代表的“闽派”男装主要以生产时尚休闲(90%休闲装+10%西服)为主的产业集群,面向普通百姓大众这个消费群,款式时尚休闲,价位低廉。以及借助港、澳等海外优势而独立成长的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粤派”男装主要以商务休闲(85%商务休闲装+15%西服)为主的产业集群,他们的产品为国内高端人士而专项开发,款式简洁大方,即可在出席正式场合又可在公开场合穿着,不失身份,备受高端人士欢迎。
这些产业集群当中以“粤派”因接触国外最新信息的优势,一直以来影响着
中国男装的流行趋势,并获得了更多高端人士的认可。“浙派”为国外品牌代工所获得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商务正装赢得了有正装需求人士的首肯。“闽派”的时尚休闲风格低廉的价格更是得到了普通百姓大众的喜欢。
男装格局逐步形成了国际化的品类布局,商务正装,商务休闲,时尚休闲,户外休闲等概念正在中国男士的消费观念中有了更细的划分。高级白领政府官员的着装习惯也从原来的商务正装死板单一,逐步地向商务休闲装的能多场合穿着及舒适感好和户外休闲装贴近野外风格特殊等要求而转移。高端人士对待服装的需求更加品牌化国际化和户外化,休闲化。时尚休闲装因为品牌化新颖化更被普通百姓接受和喜爱。现代男士更讲究的是个性和品位,人们对穿着的要求有了新的改变,高品质,款式新,品牌好,国际知名等观念的正改变着高端客群的思维。休闲类户外类运动类等服饰备更受高端人士的推崇。人们流传着“穷穿貂,富穿棉,大款当官穿休闲”这句话,这正体现出现代人对服饰品位要求的提高。
“浙派”男装由于传统的正装风格多年不变,随着70后、80后的崛起,现代消费者对着装的要求越发的时尚和个性,已越来越显漏出力不从心;所以顺应市场的求变是摆在“浙派”男装面前的首要课题。
“粤派”代表的商务休闲装也同样在这种市场面临严重的危机,因为它即不
具备“浙派”男装所具有各自品牌风格属性的清晰定位和文化内涵打造;又不具备“闽派”的时尚休闲男装成熟的品牌运营管理能力和品牌形象推广拉动能力;品牌与品牌之间同致化相当严重,在商场里广东男装品牌就象一母所生的多胞胎兄弟,品牌相互间各自的风格属性不明显,但是商品却是你抄我来我抄你;这些都是制约了“粤派”男装发展的核心问题。
“闽派”的时尚休闲装因为档次价格定位比较低,面向百姓大众,所受的冲
击看似是最小的,而且款式变化快也是“闽派”服饰深受低端客群所接受的主要原因。但是“闽派”也有其软肋就是品牌之间在创新上也没有独自风格,各品牌营销模式上还停留在原有的靠广告拉动的旧模式思想上;同时,随着国外快速时尚品牌“ZARA”、“HM”、“GAP”的大举进入中国。将是对“闽派”男装市场最严峻的考验。
目前男装品牌消费市场正处于一个变化的过渡期和调整期,消费周期日益缩短,品牌淘汰快,品牌国际化,竞争相当激烈。同时,随着国外品牌的大量涌入,国产自有品牌的崛起和繁荣,国内男装市场的竞争将从低层次的价格竞
争上升到品牌综合实力的竞争。同时高端人士对品牌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百姓对国际品牌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更加衬托出品牌服装的竞争优势。
中国男装市场将在拉动内需政策的鼓舞下加速发展。未来两三年将成为中国男装品牌的整合之年,通过企业资本、品牌的实质性整合,形成联动上下游产业的纵横交错的产业集团,形成服装品牌集团、服装零售业集团,国际品牌代理集团等多种新的企业形式。
现在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商务男装尤其是广东成功男装品牌的现状:
华斯度-英文名(VASTO)广东商务类男装的楷模,品牌的文化包装和市场运作可谓是广东男装品牌行业中的佼佼者,风格独树一帜,坚持以游艇航海风格为主,商品的整合能力比较强,05年推出的大店营销效果市场反映很好,店装极其奢华,有国际大牌的风范。
迪柯尼-英文名(DIKENI)美国知名品牌“DKNY”的追随者和模仿者,生意可以牌子炒得红火但库存不少;善于拿最好的江苏市场来炒作,但在杭州大厦却是一般;不过此品牌包装策划做得比较有味道,某些产品做得比较成功,近几年品牌的风格特性越来越突出。
迪莱-英文名(V.E.DELURE)起源为广州教育路批发先驱的升级;公司是品牌贸易的代表,品牌市场线路划分挺好,代理意大利小狗男装,吸取和学习其中元素运用到V.E.DELURE衣服上,做法可嘉;营销做得很好。
爵士丹尼-英文名(A.Jesdani)爵士丹尼品牌比较老,品价也高.其LOGO仿英国制服品牌的皇家勋章,至今都注册不了;其销售对象多以政府官员为主体,其在国内品牌男装市场形象与业绩稳固不撼。
迪赛-英文名(DEICAE)出自温州三人组,产品以棉衣类评价比较高,其T恤的创意也挺强,整盘产品整合还有待提高,整体给人感觉裤子棉衣是老男人穿的T恤是小伙子穿的,风格定位不清晰。
卡奴迪路-英文名(CANODILO),西班牙品牌“CARAMELO”的檫边球,其品牌以面料好在业内著称,注重内在品质,但款式相对老土陈旧,市场比较饱和,低调走暗线的典型品牌,和仕东利类似。
比华利保罗-英文名(BEVERLY HILLS POLO),其公司比较有实力,以杭大销售业绩炒作带动品牌扩张,尤其在江、浙地区的团购业务很强;现以马球系列的时尚运动风格带动全盘,尤以春夏较强,销售T恤为主,价位从580~2000元之间,网络高中低消费群;其它产品比较一般,风格统一性还有待提高。
杰凡尼-英文名(JEVONI),老牌商务正装,服装代理商大都知道的牌子;南京金鹰的商务正装销售业绩代表,产品传统,但其形象打造和终端的营运管理方面尚可圈可点。
圣宝龙-英文名(SAISTPALLON),实为广州教育路批发的成功转型,此品牌是个品牌知识产权注册的悲哀典范,处于“有家不能回”的运营状态;不注重品牌无形资产的保护,现在还如此,市场运营属于中等,不浮也不沉,发展比较缓慢,休闲裤和棉衣类产品相对不错。
卡尔丹顿-英文名(KALTENDIN),深圳品牌运做比较成功的典范,近几年新开一个年轻运动类品牌,正在运做;正装品牌提升已经达到瓶颈状态,香港设计师组的货,整体看还可以,款式单看就不怎么样啦。
梵思诺-英文名(VERSINO),深圳第二大品牌,此牌亦分两个系列,大有超赶KALTENDIN之势,陈列摆设概念极强,有色有声,陈列道具也花了不少功夫;LOGO绣花运用极好,有新鲜感,但品牌不具有大气感。
路卡迪龙-英文名(LOKADILONG)此牌以前响当当,前几年该品牌形象老化,产品也老化;市场曾快速萎缩,其形象市场只剩武汉坚守的还好一些,只是这两年该品牌又有了上升势头。
雷迪波尔-英文名(Raidy Boer),来自意大利,实为“川军进粤”;商务休闲男装界的一匹“黑马”,串红极快,江浙和东北市场卖得比较火爆,川渝和西南地区基本占领了,根基挺深;产品偏时尚,变化极快,业界评价偏低档,质量一般;T恤和毛衣、休闲裤设计比较有特色,产品整合力度比较差,也是大拼盘,款式超多。
雷驰-英文名(LEICI),来自意大利,实为“川军进粤”;此品牌是雷迪波尔的跟屁虫,产品跟踪雷迪波尔的影子,款式面料辅料市场企划等跟得形影不离,网站抄袭迪柯尼,毫无自己特色可言,也占领了部分西南地区的二线市场,活于别人的影子之下难以发展超越。
雷蒙坚尼-英文名(REMO· GIANNI),先“来自”法国,后忘祖宗"来自"意大利,实为“川军进粤”;主营重庆及西南市场,南京杭州北京等地也有,但业绩平平;欲走高端路线,但产品开发无力支持,风格区别于前二雷。
蔓哈顿-英文名(MENHARDUM)实为“杭派进粤”;杭州批发转型品牌,市场价位偏低,适合大众消费;前两年装修一直学迪柯尼风格;货品质量一般,也是
大拼盘品牌,但这两年发展速度很快,如果能够完善不足地方其后势很有前途。
凯迪东尼-英文名(CARDYDONY),来自德国,实为贴牌起家;此牌货品组合可以,毕竟内功修炼比较好,但偏北方风格,缺少南方味道,近两年发展势头也快。
沙驰:在上海也算较老占据了市场的一个品牌,货品整体较为完整,其管理模式也挺特别,风格清晰,形象考究,品牌的消费客群相对忠诚,属于国内男装品牌市场很难撼动的长青树。
堡尼:风格偏正装多些,完全是买手组货,商品不敢恭维,但是上海的男装企
业在营运管理方面要整体优于广东企业,在国内华东地区市场仍有不错的口碑。威斯康尼:属于年轻类的品牌,最早提出了"商务休闲男装"的口号风靡流传全国,但近两年业绩远不如从前了,品质真不怎么样,但品牌形象和营运管理方面可圈可点。
5.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 篇五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08.9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公顷,增长了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实行改制的“老字号”茶叶企业,改制后的股本为3000万,国有(企业)参股20%,10%社会法人股,主要是两家上游生产企业,其他70%职工股。改制后企业的机制变活了,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资金积累,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张一元的年销售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内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云南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云南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云南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云南澜沧江啤酒集团也把开发茶产品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个体私营茶叶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发展到46家连锁店。
3、新的资本注入。
竞争的加剧需要重新整合我国现有的茶叶资源,许多茶叶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引进资金,迅速扩张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北京老字号吴裕泰茶叶公司2005年组建吴裕泰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由八位股东发起设立,总资产达到1亿元。改制前由于公司资金不足,无法快速向外扩张,新股东注资给公司扩张提供了便利。新注入的资金一方面对原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加速开店速度。拥有国内最大茶叶基地的云南龙生集团目前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引进5500万元的风险资金,企业引进风险投资后,正在积极准备争取早日上市。2004年博闻投资集团以1.3亿元收购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厂,强大的资本注入让茶厂得以快速发展;而在引资时,博闻投资集团的目的就很明确——要让云南勐海茶厂尽快上市,成为“国内茶叶第一股”。新组建的老字号企业吴裕泰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的计划也是上市。
4、产业的变化
茶叶加工由手工转向机械化,大多数的名优绿茶加工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特别是小型名优茶加工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高名优茶加工的效率和茶叶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对加工工艺的改进,茶叶品质也在不断提高,适应了市场对高品质茶叶日益提高的的需要。例如乌龙茶通过采用空调做青,在夏季也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乌龙茶。此外茶叶的清洁化生产也有了很好的开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各企业都加大了对厂房和设备的改造,大型的精制企业大多数已经通过ISO9000系列、HACCP等质量认证。乌龙茶出口企业精制加工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封闭式生产,为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茶叶企业实行QS认证,进一步促进了茶叶初精制企业厂房和设备改造工作的开展。
5、市场的发展
茶叶消费热点转换很快,有机茶被消费者接受并迅速得到了认可,继绿茶、乌龙茶之后,普洱茶在国内市场兴起,有效带动茶叶消费市场不断升温。2003年以来,普洱茶发展迅猛,云南龙生集团过去是以生产绿茶为主企业,三年时间,普洱茶生产从少量到批量,2005普洱茶销量占到集团总销量的1/3,并且其利润率超越了其他品种。2006年计划把大部分原料加工成普洱茶。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我国茶叶市场变化需要,国内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茶业批发市场网络,为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构建十分有效的销售通路。目前,大约有60%的茶叶是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的。我国茶叶批发市场已经具备了产品的收集、整理,价格的形成,以及产品的批发等功能,而且市场通过不断投入和改造,为交易双方提供包括信息、仓储、运输在内的服务功能。
6、茶文化的宣传。
茶叶市场的发展与茶文化推广十分不开的。最近几年,各地广泛开展的各项茶文化活动,有效地普及茶文化,宣传茶知识,带动茶叶消费的增加。以安溪县铁观音发展为例,在1990年以前,安溪的乌龙茶主要还是供应出口,国内消费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广东两个省。到2002年,安溪乌龙茶内外销数量已平分秋色,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安溪县茶商和茶农的营销网络,而且乌龙茶内销价格也远高
于外销茶的价格。现在,安溪铁观音内销量和金额远远超过外销数量。安溪铁观音发展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是政府重视茶文化的推广,从1993年开始,安溪县政府组织当地的茶商和茶农,把当地传统的赛茶方式推向市场,先后在香港、澳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举办茶王赛,并且把当地乌龙茶的泡饮方式进行艺术提升,创造出一套完美的乌龙茶茶艺表演,让大家更加全面了解乌龙茶和乌龙茶文化。乌龙茶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所接受。安溪茶叶在成功地走出去后,又在2000年—2002年期间,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合作,在安溪县举办了三次以茶文化为主体的大型宣传活动,并且投资建成全国乌龙茶最大的交易市场—--安溪中国茶都,安溪从乌龙茶重点产茶县开始向全国的乌龙茶信息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茶叶在世界上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产茶强国。与世界各主要产茶国比,我国茶叶生产还存在以下问题:
茶叶单产低
我国茶叶单产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茶园面积占世界茶叶面积接近一半,但是产量只达到1/4。印度茶园面积为52万公顷,相当于我国的一半,但茶叶产量与我国基本持平。茶叶单产低,表明我国茶叶生产的效益低。造成单产低的原因主要是茶叶生产投入不足,良种化茶园所占的比重少,生产管理粗放引起的。劳动效率低
茶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茶叶的种植到采摘、加工和销售都需要大量人工。据统计,我国目前有8000万茶农,另外还有5000万以上人员从事茶叶销售、茶馆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茶叶生产劳动效率低问题。2004年,我国人均产茶只有10.4公斤,而印度为546公斤、斯里兰卡为402公斤、肯尼亚是为649公斤。在南方茶叶产区,很多农民并不是专业从事茶叶的生产,而是从事多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加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普遍存在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这与国外茶农有很大区别,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农受雇于农场主,大多数人只从事茶叶生产工作,并且经过良好的职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
组织化程度低
1984年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大多数茶园已经承包给农户,茶叶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他们大多以大型农场为主,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日本和台湾和我们一样,茶园的所有权也归农户所有,但是他们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并且组建合作社,实现合作生产,也较好解决茶叶生产分散问题。我们国家在把茶园承包给农户后,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是一家一户独立生产,没有形成联合,由于管理水平的不一致,导致茶叶生产和经营过度分散。
茶叶的标准化程度低
茶叶商品化程度越高,对茶叶的标准化水平和加工工艺要求也就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茶叶加工的机械化。目前,我国名优茶生产还不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加工,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制作,作坊式生产。大宗茶生产也是采用半
机械化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也不高。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叶加工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日本不论是茶园的管理,还是茶叶的加工,也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生产的产品一致性很高,为茶叶品牌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缺乏龙头企业
目前,国内市场处于竞争无序的混乱状态,市场分散,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对于某个地区来讲,有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或者知名品牌,但就全国市场而言,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占据2%的市场分额。这种状况,不能够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不利于品牌的树立。今后一段时期,整个茶产业将面临大的整合,竞争将日益激烈,大量的茶企业将被购并或者被淘汰出局,强者更强,弱者出局。
三、几点建议
不断变法和发展的中国茶叶市场给企业带来众多的机会,因此,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正确投资的关键。根据当前茶叶发展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把握市场热点转换。
从目前情况看,产量增加,市场热点不断,多茶类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市场主要特征。2004年非典时期引发的绿茶消费热,2005年铁观音消费热,2006年普洱茶消费热,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很好带动茶叶消费整体上升。尤其是普洱茶热的兴起,对我国现阶段茶叶市场将会产生较深远的影响。首先,其他的茶叶都是愈新愈好,而普洱茶越陈越值钱,这样普洱茶除了具有商品本身饮用价值外,还具有收藏价值。二是与其他茶叶品种相比,普洱茶生产能够形成规模生产。普洱茶只要是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都可以作为原料。发酵过程类似葡萄酒的生产,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来形成质量相对一致的品质;此外,其他茶叶品质最主要取决于原料,而普洱茶更多是在工艺,将不同等级的茶叶拼配在一起可以调出不同风格的口感,厂家可以采用自己独特的工艺形成独有的品质,有利于品牌的树立。
分析这几年茶叶市场热点,非典带动绿茶的消费热带有一定偶然性,是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但是,铁观音和普洱茶热的形成,是对茶叶品质特征准确把握和有效的宣传,成功创造出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对行业更具有影响力。我国是多茶类的国家,每个茶类都有不同的品质特征,个性化十分明显,如何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加工工艺和品饮方式的改进,形成市场卖点,促进需求的增加,使各个茶类都能够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我国多茶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铁观音热形成是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普洱茶热更具有创新的成份,绿茶热很好利用非典事件,下一个热点需要形成同样需要依靠创新和大家共同培育。
(二)发展名优茶,兼顾大宗茶。
我国名优茶的产量从2000年14.4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25万吨,增长了73.6%。名优茶的产值从5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10亿元。名优茶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在增加,到2005年,名优茶的产值已经占到茶叶总产值的71 %。名优茶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提高茶叶行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的要求已经提上日程,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开发出有机茶,打造名优茶品牌将是茶企业必经之路。但是,目前名优茶已经遇到了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不少地区已经出现采茶工不足的问题。名优茶的发展日益受到限制。由于在产品质量上过分注重外形,不仅给采摘带来困难,而且增加了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这也是名优茶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采摘和加工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名优茶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原因。如何引导茶叶消费由重外形向重内质转变,是名优茶今后能否继续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名优绿茶显得更为迫切。这几年,有机茶发展已经使部分消费者改变对茶叶品质的判别标准,从外型转向内质,而且逐渐把安全、好喝作为判断品质的标准。普洱茶市场兴起,可以说是对传统茶叶品质判断标准的颠覆,并且创造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QS制度的全面实行,茶叶销售逐渐要从散装茶销售转向包装茶的销售,这将会为众多品牌企业带来机会,应该通过包装和品饮方式的创新来促进饮茶方式的改变。另外,企业过分重视名优茶生产和经营,不愿意生产适合普通消费者的中低档茶叶,这也是制约当前茶叶企业规模扩张的问题。其实,大宗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茶叶市场需要象“猴王”“京华”等质量稳定“老百姓”品牌的茶叶。今后,茶叶还面临进入超市销售的问题,这也急需发展中低档品牌的包装茶叶。
(三)打造茶叶品牌。
茶叶品牌有两类,一类是产品品牌,以中茶、竹叶青、大益和龙生为代表;一类是通路品牌,以天福、吴裕泰、张一元位代表。从这几年情况看,由于茶叶市场发育不成熟,通路品牌发展较为成功,适应了目前茶叶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天福连锁经营在全国扩张很快,已经有600多家连锁店,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其他的大多数还是区域性品牌,但是,成长数度也十分惊人。北京市场上知名品牌吴裕泰已有122家店,张一元也有85家店。从市场发展看,茶叶销售今后必须走复合通路,除了传统营销模式外,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也将被应用到茶叶销售中来,这对企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来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延伸企业经营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具有个性化产品和品牌。因此,具有实力的茶叶企业除了要加强通路建设外,还要加大企业对茶叶资源的控制能力,包括建立生产基地。我国产茶面积分布很广,资源也很丰富,但是优质资源有限,而且茶叶品质受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国家加大对原产地产品保护后,这些资源今后会成为稀缺资源,更具有价值。
(四)发展茶产品深加工
我国茶叶产能很大,如果全部投入生产,我国茶叶产量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水平。因此,通过发展茶叶深加工,拓宽茶叶的应用领域,提高茶叶的消费量,也是我国茶叶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发展茶产品深加工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日本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花茶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销量已超过可乐等碳酸饮料,成为日本最常见的饮料。日本商店中的茶食品也琳琅满目,而应用茶叶提取物儿茶素等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茶叶有效成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在我国,茶饮料、茶食品也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只是应用领域
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五)关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6.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 篇六
一、目前电力设备市场的现状分析
1.电力设备出口持续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出口电力成套设备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电站设备制造国和出口国,向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送电力设备和服务。2007年,我国共有145项境外电力投标项目,总金额达219亿美元。投标项目和新签约项目的数量和金额同比2006年增长1倍多,其中上亿元的火电站项目占总项目的80%以上。据海关统计,2008年1-8月,我国电站设备出口总额达415.68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4.38%,增速比2007年同期的31.74%还高
2.64%。据有关媒体统计,我国电站设备企业在东南亚、南亚国家收到的电站设备订单已超过500万千瓦,合同金额达到数十亿美元;其中,仅上海电气集团一家,最近两年来的设备出口收入已达20亿美元,正在跟踪的EPC工程项目总金额超过60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电力设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规模和速度在大幅提升。
2.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
目前,受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影响,国际经济出现高通胀和低增长的趋势,加之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必将对我国电力设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主要的问题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影响较大。由于经济衰退对电力设备行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而从2008年电力设备行业完成的生产总量上还看不出来金融危机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但是到2009年末,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便有可能逐个显现。
二、如何科学制定电力设备企业营销策略
1.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
细致的调研时开展电力设备营销策略制定的基础,电力设备企业必须根据当地用电企业数量、用电量大小以及居民用电高峰等情况,制定营销策略,鼓励用电企业合理选择用电设备。另外还要在调查过程中,详细了解管区内线路情况,对于老化线路制定更换计划,以此选择最佳电网控制设备来降低由于线路损失分摊造成的电价上涨。县城及农村电力管理部门还要详细调研电网控制与管理上存在的不足,避免个人承包电费、偷窃点现象,减少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农电价格过高,影响农民用电积极性现象的出现。
2.细分市场制定策略。
现代市场经济为买方市场经济,因此在进行电力设备营销策略时,要针对不同的买方市场进行不同的策略制定。根据目前用电设备消费者用电需求的不同,可以将消费者分为,中等收入家庭消费者、高收入家庭消费者、低收入家庭消费者、生产企业用电消费者、中小型生产用电消费者以及公益性用电消费等几类。通过对不同消费者用电设备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收入家庭对用电设备售后服务要求较高,对电价不敏感。但是中等收入家庭对电价较为敏感,且对供电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力设备生产企业要求供电可靠性较高并用电负荷较大。中小型用电消费者主要关心用电价格。公益性单位、路灯处等公益性单位用电用电量较小,用电时间也较为集中。详细分析消费者用电特点及心理是制定营销策略的关键。针对高等住宅小区用电家庭情况,应以电稳定与用电服务质量提高为营销策略切入点,而对于大型用电企业应以提供较高用电负荷及错时用电优惠等方式为切入点进行。通过细分市场将不同消费者用电设备需求划分,制定相应营销策略,促进消费。
3.针对潜在市场进行营销策略制定北方城市采暖用煤污染较重、且不能有效利用热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北方城市各级政府已经在积极筹划采用电采暖方式替代传统供暖。而如此巨大的用电需求市场对于电力设备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与电采暖研发生产企业的合作,积极推广电采暖设备,并通过电采暖费用与传统费用对比等方式宣传电采暖设备优势,为电采暖的实施打下基础。通过对潜在市场的营销策略制定,开发潜在市场,是电力设备营销策略制定的重要任务。
三、电力设备市场营销策略需要注意的事项
1.利用“卖方市场”机遇进行全球化整合。
虽然欧美经济下行,但是我国电力设备出口市场的重点是亚洲,新兴经济体也多在亚洲,其份额增长稳定,市场有做好、做大的坚实基础。在国内市场方面,我国经济总量和外汇储备仍居世界前列,在汇率、原材料价格等不确定因素有所趋缓的形势下,有足够的雄厚物质和技术储备帮助企业走出去。企业要利用内外有利的形势,抓住国际市场对燃煤电站的旺盛需求,有效地进行资金、资源全球化整合,长远考虑提升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电力装备产业才有可能跳过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跨国企业阶段,直接向全球化公司转型。
2.提高市场保护意识。
提高对电力设备市场的保护意识,利用市场发展缓冲期全力以赴地做好在建项目,谨慎上项目,减少市场风险。目前,争取签约量已不是各企业的着眼点,要在有限的项目上取得更多利润,做到理性限量,形成签约量降但利润不降的良性发展。在提价限量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在手项目,保证质量。特别是2009年,订单量大,投入大,要避免储备不足出现交货困难的风险。
目前,针对在建电站项目集中,可能出现工程拖期的情况,我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应组织企业研究如何联合自救的措施,如商讨联合向业主反映在建项目亏损情况,新签项目通过企业联盟形成价格共识,提高燃煤电站出口价格,以及探讨“限量保市”和预警机制等应对措施。
3.冷静分析国际市场风险。
对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电力设备出口企业要冷静分析国际市场,企业应在互信的基础上联合自强,共同联手分享市场发展的机遇,应对风险挑战。2009年,国内电力市场需求将会减少,这必将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可能会重新出现内部不规范竞争,甚至恶性竞争。
因此,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要冷静分析当前市场风险,万万不能用国内的经验去铤而走险国际市场。在加强政策导向和推动的同时,政府(包括经商处)、企业、我国机电进出口商会、金融机构要实现“四体联动”,做到有效避免内部不当竞争,积极寻求更宽更广的国际市场。
4.转变电力设备进出口增长方式。
在当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应呼吁国家制定政策推动电力设备制造业全球整合的进程,促进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和优势产业促进措施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在正是提升我国战略性电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培育全球化电力设备企业的大好时机。政府在政策上扶持,把电力设备国际市场规模做大,是电力设备企业度过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和原材料价格高等困境的有力保障。
5.多举措积极应对危机。
首先,防范风险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包括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项目排产计划,控制机组的生产节奏。同时控制产能扩张速度、现金流、汇率风险、出口结汇风险,进行合理的投资。其次,应该继续鼓励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项目,加快核电、水电、上大压小、改扩建水电等政府鼓励项目的核准,同时发展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产品,尤其是在常规火电领域,应当将注意力转向热电联产、空冷发电机组、循环硫化床锅炉等。
7.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市24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公立医院13家,民营医院11家;综合医院9家,专科医院15家。在未以医疗机构为单位投保的医院中选择调查当天在岗并愿意接受调查的718名医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投保情况及未投保的原因。
1.2 调查方法
实地走访收集被调查医疗机构的性质、级别以及是否参与医疗责任险等信息,并到保险公司核实和确认投保信息。自设调查问卷在未以医疗机构为单位投保的医院选择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各医院医务科人员协助在各个科室进行发放,由被调查医生如实填写。问卷内容包括医生是否进行了医疗责任险投保,以及医生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曾经被施暴、是否曾经发生过医疗纠纷,对没有投保的医生进一步调查没有参加医疗责任险的原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对不同医疗机构投保情况以及不同特征的医生投保情况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疗机构投保情况
24家医疗机构中9家机构集体参与了医疗责任险投保,投保率为37.5%。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分别有3家(23.1%)和6家(54.6%);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分别有2家(22.2%)和7家(46.7%);一、二、三级医院分别有1家(33.3%)、6家(54.6%)和2家(20.0%)投保。民营医院投保率高于公立医院,专科医院高于综合医院,二级医院的投保率高于一级和三级医院,不同医院之间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特征医务人员投保情况比较
718名医生中参加医疗责任险投保者21名,投保率为2.92%。其中年龄为35~45岁,工作5~20年,曾经遭受过暴力打击以及曾经有医疗纠纷的医生投保率高于其他医生。不同特征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未参险原因分布及构成比
在所有没有参加医疗责任险的697例医生中,以不知道有该险种者382人,占54.81%,明显多于其他原因;其次是认为没有必要203人,占29.12%;投保成本高38人,占5.45%;达不到希望的理赔效果31人,占4.45%;投保或理赔手续繁杂29人,占4.16%;保险公司选择性承保2人,占0.29%;其他12人,占1.72%。
3 讨论
随着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医疗行业除了是一项高技术行业之外也成为一种高风险职业。防范医疗风险,需要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共同合作,同时也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共同协助。医疗责任险的建立,可以有效分担医疗纠纷所产生的经济赔偿责任,在保障患者的赔偿请求的同时,又可以减少医院和医生的损失。虽然完善职业保险已经被纳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2,3,4]。
与个人投保相比,机构为单位进行投保相当于单位内所有医生进行了投保,覆盖面更广,保险公司也更方便承保。在本研究中,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投保率分别为23.1%和54.6%,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投保率分别为22.2%和46.7%,一、二、三级医院投保率分别为33.3%、54.6%和20.0%投保,即民营医院、专科医院以及二级医院投保率较高。这是因为这些类型的医院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而且民营医院的实际掌权人多出身商业,风险意识更强,因此更容易接受该保险。公立医院一般规模较大,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强,其投保意识相对较弱,但作为社会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依靠保险解决个人或者任何组织出现的风险事件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加强对公立医院决策层和管理层就责任保险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国家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增加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加医疗责任险,尽可能将医患纠纷的解决交由专业第三方处理,增加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同时充分保障医患各方利益。
在对没有投保的医生进行调查后发现,他们没有投保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有该保险存在,其次是认为没有必要,认为危险都是小概率事件,忽略了投保的真正意义,因此,加强对医生的宣传显得相当重要。而投保的医生主要集中在35~45岁、工作5~20年,原因是这个年龄段和工作经验的医生往往也是医院的中坚力量,接诊更多,承受压力较大,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加上他们朋友圈相对广泛,有机会了解到这个保险的存在和相关的情况。在投保的21名医生中曾经遭受过暴力打击以及曾经有医疗纠纷者占了大多数,因为有这些切身经历,他们更容易意识到医疗责任险的重要,从而选择投保。由于医疗风险的发生存在着不确定性,出险实际上是小概率事件,而对于很多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型综合公立医院每年多达几十亿的收入而言,每年几百万的医疗纠纷赔偿数额不会对运转产生严重的打击,因此很多机构认为可以自行承担风险,从而失去了投保的积极性;很多医生也认为谨慎行医可以将医疗风险的几率降至极低,一旦发生纠纷,有医院作为后盾,自行赔付数额并不巨大,可以承受[5,6]。医生年龄越大、工作时间越久,其投保意识越强,说明年资高的医生多年的从医经历使其充分认识到医疗过程所特有的不可预见性,投保医疗责任险可有效避免风险事件带给自己的不利影响;有被施暴经历的医生投保的积极性较高,说明亲身经历使他们意识到医疗责任险对保护医生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医疗责任险的宣传,通过保险公司组织的活动以及医疗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向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医疗从业人员宣传医疗责任险的相关知识[7]。保险公司的运作遵循商业模式,为了规避风险并保证利益,保险公司必然要对单次索赔的金额以及累及赔偿次数或者是金额进行限定,所能赔偿的金额越高,所需缴纳保费也必然要高,而一旦出险,也需要提供诸多材料才能完成理赔;医疗事故一旦出现,索赔额度往往较高,因此对于一些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以及一些年资较低的医生,保险公司很可能不愿意承保。因此,为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个人的投保积极性,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简化理赔程序,更方便被保险人完成理赔;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政府承担一部分投保费用,既不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又刺激医生的投保积极性[8]。
参考文献
[1]别晓东,毕磊,姜文.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不足和改进建议[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186.
[2]王启辉,汤建平,王晓东.医疗机构不应就患者的医疗意外伤害投保责任险[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11):71-73.
[3]金正勋,张雪,尹梅,等.医生视角医疗风险管理完善对策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3,34(11B):53-55.
[4]李华,王振维.医疗责任保险调处医疗纠纷的现状和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9):670-671,676.
[5]杨勰,黎佳平,肖娟.浅析我国医疗责任保险之困境[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1):41-45.
[6]汤金洲,侯晓丽.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27):324-327.
[7]殷炳华,易敏,王瑛.试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伦理困境与法律对策——以法定医疗伦理损害责任为背景[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12):39-44.
8.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 篇八
关键词:重庆市 婚庆市场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232-01
1 重庆市婚庆市场发展的现状
婚庆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有巨大的商机。
据2010年春季婚博会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共有1145.8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因结婚产生的直接消费总额已超6000亿元人民币。婚庆行业怎么样?由于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在这一时期的人群即将于2007-2012年前后进入婚龄。
来自重庆市民政局的消息称,2012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29.3万对,打破历史纪录。根据以上的数据充分说明重庆婚庆市场的前景很看好。
另外,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消费观念上也得到的很大的改变,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基础上,已经向精神方面的需求发展,也促进了婚庆市场的火爆。婚庆经济已成为消费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
2 重庆市婚庆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婚庆市场发展迅速,婚庆市场还不成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缺乏“一条龙”婚庆服务
目前重庆很多婚庆公司都是做着“一站式婚礼服务,让新人轻松去结婚”之类的宣传,但是所谓的“一站式”服务,仅局限在筹备婚礼过程的某一方面。这条甜蜜产业链上的几大核心消费:婚纱摄影、婚宴酒店、交通旅游、首饰礼品、婚纱礼服等各个环节都呈现着单打独斗的状态。即便有些婚庆公司提供这些服务,也只是做简单的推荐,还需要新人自己咨询寻找适合自己的。无论是行业中的企业还是消费者,都要分头应付和衔接众多环节,市场高度分散。这样给新人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所以说目前重庆市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条龙”服务市场。
2.2 产品同质化,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现代的人追求个性,婚庆要求往往十分个性,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重庆市很多的婚庆公司服务产品同质化,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很多新人对婚庆消费充满了不信任,频频出现“红色投诉”的现象。甚至有些婚纱影楼用低价吸引客户,随后再变相层层加价,推出各种名目的“套餐”,让消费者陷入价格圈套;有些婚庆公司则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甚至是皮包公司拿了钱就走人,或者无照经营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这些公司与消费者签订相关的合同没有明确责任,或者只有口头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从而导致问题丛生纠纷不断。
2.3 行业缺乏专业人才,服务人员职业素养低
由于婚慶市场发展迅速,因此婚庆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婚庆行业人才总体看来是短缺的,并且婚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虽然有很多从事婚庆培训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有一些的专业技能,但是其本身的文化素质还是比较欠缺。如一些婚礼主持,对婚礼婚俗了解不深,又缺乏经验,在婚礼现场除了用一些诸如天赐良缘、良辰美景、百年好合之类的套词之外,很难根据新人自身的特点设计主持词。一些婚庆公司对婚礼文化缺乏认识,只知道找一些浪漫的音乐来烘托气氛,而没考虑到音乐的内涵,比如就曾有在婚礼上用“泰坦尼克号”“梁祝”这样的音乐。另外由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服务意识,对新人不能做到专业、细致、周到、耐心。这些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和发展。
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3.1 加强“一条龙”式的专业服务
企业最好实行一条龙服务,从婚纱的选择、宴席的地点、司仪的选择、婚纱照的拍摄、婚车、喜糖、婚礼形式的策划、婚礼后的服务等,这些都是婚庆公司包含的内容。企业还要做到服务的延续和拓展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美国一些网站的做法延续和拓展服务,例如婚礼前的一些事物处理和婚礼后的一些后续工作等。员工要负责对自己带的顾客的拜访,做到每年过节和顾客的婚礼日子的当天给顾客发一个祝福短信等,这样给顾客留下深刻的映象就会给公司介绍顾客,老顾客还会来拍纪念照。这样的服务即留住老顾客也创造了新的顾客。还可以提供一些咨询服务,诸如,建议选购何种喜烟、喜糖,根据婚礼规模推荐举办婚宴的酒店,帮助制订婚宴菜单,提供新房布置方案等等。这样避免了新人一家家公司的跑,真正做到“一站式婚礼服务,让新人轻松去结婚。”
3.2 婚礼彰显个性,注重婚礼的内涵
80后这一代人有个性,因此婚礼就要充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建议新人根据自己的独特经历和实际情况策划出与众不同的婚礼。多一些创意,少一些重复,从婚礼的形式、内容和主题上都要体现自己的特色,真正有创意、有意义的婚礼是只属于这对新人的独一无二的仪式,而不是把新人的名字换一下而已。
婚礼是一个过程,一场完美的婚礼是饱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仪式,以及新人和宾客享受这个仪式的过程。注重婚礼的内涵,享受文化意蕴和仪式感,这是最近几年80后婚礼的流行趋势,也是倡导的新型婚尚。从前新人把太多的精力用在婚礼的外在形式上,追求接亲车队、婚礼道具和服装、婚宴等,现在的80后新人越来越注重婚礼本身的内涵,新型的婚宴方式逐渐被采纳,婚礼的主题和环节都蕴含深刻意义,都市新人经历了重新认识婚姻的过程。婚庆公司在为新人操办婚礼是要深度挖掘婚礼的意义,并充分享受这个仪式的幸福感。
3.3 加强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
对于婚庆公司的服务人员,首先在招聘时要考虑文化素质这个问题,在具体进行上岗后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在婚庆服务过程的技能技巧。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你不及时的给自己充电,那么,你就会落到时尚潮流的后面。所以,一定要定期给自己冲电,这对于一名合格的婚礼服务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快速发展的婚庆产业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重庆市婚庆市场还有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重庆婚庆行业要把握好市场脉搏,提升文化内涵,开发出符合重庆市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打造有品牌效应的婚庆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凤.1.8亿单身男女的生意[J].中国经济周刊,2011(Z1).
[2]马振民.纳斯达克迎娶网络“红娘”婚恋网站迈开上市大步[J].上海信息化,2011(6).
[3]张惠.婚恋交友网站盈利模式如何突围[J].传媒,2010(6).
【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推荐阅读:
中国医疗市场现状08-23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分析09-03
医疗器材市场报告07-15
医疗器械市场计划10-24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前景08-21
互联网医疗市场调研10-06
中国市场现状分析08-17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现状与实践06-18
湛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现状及其分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