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李萍

2024-10-16

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李萍(共9篇)

1.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李萍 篇一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人才标准,要求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而竞争意识的培养就是现代人才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主要针对职业教育中,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简要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职业教育竞争意识培养途径

一、体育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是各类院校均不可缺少的关键教学内容之一,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理论性的教学内容不同,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体育教学与竞争意识的内在联系

1.体育教学强化竞争意识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游戏、体育比赛以及团队练习等方式,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确立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全身心地投入到展现自我、提高自我的竞争当中,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还能够避免竞争意识的无序发展,有效地杜绝了盲目地竞争给学生心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将竞争意识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同时降低了竞争意识的负面作用,对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竞争意识能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培养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涵盖了日常的体能锻炼,也包括了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和紧张刺激的体育竞赛,这些活动大多是遵照一定的规则,以团体协同对抗的形式展开的,因而要求学生在进行团队内部合作的同时,与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通过体育教学中建立起来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当中为自身设定恰当的奋斗目标,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展现自我、挑战自我,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境界,从而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途径

1.培养正确处理对手和朋友的意识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之间既互为对手,又互为朋友。如何正确地处理好对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竞争意识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竞争意识对学生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便成为了体育教学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任何事物都存在有两面性,因此竞争和合作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优秀的竞争对手同样也可以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组织团体活动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到在竞技场上是对手,在生活当中是朋友,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手与朋友之间的心态转换,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通过与对手竞争和自我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所谓竞争不仅仅包括了对手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存在着自我的竞争与挑战。与对手的竞争过程,是以人为镜,不断提高自我的一种过程,与对手进行竞争时,可以根据对手的表现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调整自身的奋斗目标,达到转变自我、提高自我的目的。而与自我的竞争则是从更加深刻的角度审视自我,反省自我,了解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潜能,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恰当的奋斗目标,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身的进步。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的竞争精神,还需要激发学生自我竞争的意识,令学生在完成体育教学课堂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教学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体育教学内容多样的特点,将更多的内容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不断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竞争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模仿职业的体育竞技,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并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小组合作中承担相应的职责,从而在训练中全面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一步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立俭.探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J].才智,2009.[2]徐伟.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J].科技信息,2006.[3]李雪松.浅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李萍 篇二

关键词:语文课堂,竞争意识,培养,方法探究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它的工具功能和运用功能永远都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这也是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其实, 在不同时期, 对语文教学的目标还是有变化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 叶圣陶先生就冲破学习国文以求功名的观念束缚, 提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 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 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1]。如今, 在实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 按照高中、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还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审美能力等。这也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那么, 究竟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课堂阵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呢?下面,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从理论与实际操作层面予以探讨。

一、有意识地创设竞争氛围, 充分利用课堂阵地, 培养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意识

课堂是教师服务的平台, 是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 也是一个师生共同管理的小社会。在这个环境中, 教师是服务员, 能根据具体需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且,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2]。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锻炼学生, 尽可能刺激学生需要, 提供给他们富足而且最有价值的营养。

由于中学生思想非常活跃, 需求也特别广泛, 再加之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征、志趣爱好等有极大差异, 所以, 教师要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根据班级、年级学生的情况, 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但是, 部分学生还存在羞涩、怯懦心理, 教师要把他们看成不断完善的人, 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他们。

为了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位置, 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形式地开展语文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如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 组织了班级主题演讲、猜谜语 (歇后语) 赛、辩论赛、成语接龙竞赛、背诵诗词赛、诗会 (楹联) 大反串、中外经典故事会、名人传记阅读品鉴会、中华传统文化才艺展示、自编自导课本剧 (校园剧) 等形式多样的语文竞赛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 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语文竞赛活动,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阅读意识和发展意识, 在班级中营造起互比互学、赶帮超越的浓厚氛围。这样, 语文课堂就不会变得刻板、枯燥乏味, 而是精彩纷呈文艺大餐。

在各种形式的语文赛事中, 学生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 就能在竞赛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并大胆游离其中, 从而能品尝成功后的快感。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对前途的希望”[3]。久而久之, 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强者意识得到了强化, 就会敢于竞争, 善于竞争, 能够直面现实, 而且大胆参与的意识会大大增强, 恰如其分表现自己的心理也会萌生。这样, 学生便会为走向成功迈出艰难而宝贵的一步。

二、开辟第二课堂, 开阔学生视野, 走大语文发展之路

第二课堂是开阔学生视野,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 自主选择爱好方向的有效阵地, 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一种方式。

通过语文教学的影响, 学生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才艺展示活动, 参加文学艺术培训、讲座等。学校应组织学生办手抄报, 组织写作竞赛, 组织雕刻、绘画、书法兴趣小组, 办好班刊、队刊、团刊等。这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培养学生志趣爱好的有效途径, 可以使学生成为多才多艺的爱好者, 找到发展自信。

另外,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还应积极探索大语文之路, 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融为一体, 让学生在语文教育中与社会接轨, 在万花筒般的社会环境中获取营养, 在社会中吸收群众智慧和文化, 从而受到教益。例如,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风景名胜的参观, 并撰写参观心得;与兄弟学校对应班级进行心连心、手拉手活动, 写作交流日记;组织个别学生进行名人访谈, 感受名人的力量, 制作访谈影视剧作;假期安排全体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充分接触社会, 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在社会中生存的不易, 增强学生上进心;撰写家庭日记, 感受家庭中的悲欢离合, 体验生活的艰难和父母的操劳, 从而发奋图强, 立志学习。

这些措施都是让学生逐渐接触社会, 丰富学生阅历, 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积淀, 强化学生的洞察力, 从而可让学生在感知社会、留意生活中养成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形式多样的办法和措施, 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和社会资源学习语文, 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形成大语文学习观念。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商务印书馆, 1942.

[2]班主任, 2001 (4) .

3.小议怎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篇三

一、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竞争的机遇环境

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每学期初,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竞争、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比如,在班级开展“卫生奖”、“雷锋奖”等。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认识竞争,学会竞争,勇敢面对竞争,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互动发展,同时获得良好的心理锻炼机会。我特别重视过程的经历,使学生在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过程中滋生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的品质,从而使学生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要保证学生积极地、持久地参与竞争活动,除了给予及时的指导外,适当的鼓励与赞赏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同时,我会明确告诉学生,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它永远属于那些积极进取的人。同时让他们明白,优异的成绩源于坚定的自信心和用之不竭的自信力,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教育学生要重视自己每一点一滴的进步,才会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竞争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品尝着艰辛与成功,竞争意识会逐步增强。

二、要善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1.教育学生要理性地对待竞争。首先,要消除竞争中的嫉妒心理。要使学生明白,竞争不是相互残杀,而是一种超越。要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努力,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嫉妒他人,甚至采取卑劣的伤害手段戕害他人,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应该彻底地消除。

2.教育学生要采取正确的手段竞争。竞争要凭借自己实实在在的苦干赢得成功。竞争的手段要正当,要光明,要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这些道理我都经常灌输给学生,并在活动中加以实施。

3.教育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新的课改观念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应在鼓励学生竞争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许多集体项目的比赛中,像拔河比赛等,都需要大家的真诚合作,没有合作,取得成功的机会就不大。即使一些个人之间的竞争,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合作。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师要进行教育与提醒,还要与教育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人格才会得到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三、要培养学生具有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

虽然竞争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但竞争的残酷性依然存在。优胜劣汰,这是竞争必然带来的结果。成功与失败,永远与竞争相伴。开展竞争活动,不仅仅在于活动能使竞争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也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还在于能使参与者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特别是在经历了失败的阵痛之后,心理承受力的锻炼与心理平衡的再调整,对参与者至关重要。一个志在必得、永不服输的竞争者,就必须具备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的顽强战斗精神,这种敢打敢拼、永不言败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较之竞争能力的培养有着更为重大、更为深远的意义。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使他们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感受中,心态趋于更加平稳和成熟。

培养学生不怕失败、敢打敢拼的心理品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每次竞赛中和竞赛后我都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注意把学生从对分数的竞争引向追求知识、提高能力的竞赛,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保证学生能始终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迎接各种挑战。

四、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

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思想水平以及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竞争过程中,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启程,并取得同样的效果是不现实的。所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竞争对手,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告诉学生在竞争前选择好合适的对手。所谓“合适的对手”,是指竞争对手比自己的水平高,但差距不大。与合适的竞争对手竞争,成功的几率会倍增,避免了不必要的失败与挫折,学生的自信心会在不断的进步与成功中得以加强,这给竞争增添了许多积极因素,使班级的整体竞争能健康顺利地向前推进。二是指竞争可以选择某一方面相比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優势,为了让学生在竞争中尽情展现自身的优势,彰显自我风范,强化竞争意识,我会引导学生在竞赛中与竞争对手比较某一方面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把准衡量的标准,以激励为主,最大限度地扩大赞赏范围,加大赞赏力度,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4.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李萍 篇四

一、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励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 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 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体育活动是具有竞争性的行为, 或是合作与竞争交织的行为。

二、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是以自身为对象进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体育的竞赛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 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 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的, 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 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 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 又增强了集体观念。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培养竞争意识更重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基本能力, 合作性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提高合作中的竞争, 避免竞争中的消极影响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教育, 加强引导。要引导学生从广义上理解竞争, 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产生消极的心理, 展开组与组如何合作又如何竞争的讨论, 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胸怀大度的良好性格。

体育教学中要增进合作, 加强交流, 要注重促进团体之间、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强调真正有价值的竞争, 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补充, 促使每个学生都健康发展。

通过体育课教学, 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职责。

摘要:竞争之中有合作, 合作之中有竞争, 这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是学生成长与发展必需的基本素质。

5.培养竞争意识要教会学生预习 篇五

一、小试牛刀,初尝甜头

有些学生课堂上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要么做小动作,要么把语文书往后翻,而且并不都是些学得不好的学生,我很奇怪。爱玩不奇怪,为什么要把书往后翻呢?问过一些小朋友,才搞清楚。原来他们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太简单了,都已经会了,还在反复讲,没意思,要自己翻后面的新内容来看看。学生好奇心很强,喜欢新鲜事物。与其让他们在课上自己翻着看,不如就势引导,让他们利用课前的时间,自己顺着好奇心的引导,把这些简单的字词在课前就学会了,课上只要解决他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学习中的故事,不是更好?说干就干,当天我就准备布置预习作业,布置什么呢?他们可还什么都不会呀?而且低年级是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的呀!还是简单一点吧,就布置他们喜欢的,读字词,读课文。第二天课上我就让学生自己来读字词、课文,并比一比,看看哪位小朋友读得最好,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关键是好多小朋友都想当朗读大王、当小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处处争先、事事争优的竞争意识。

二、潜心设计,初见成效

一年级下学期,我不再只停留在读读、比比上了,我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也要能拿笔圈圈、画画了。为此,我把预习作业设计成这样的模式:1.用笔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即田字格中的字),说说是由哪些笔画组成的,读五遍,尽可能地记住。2.用三角形画出课文里的二类字(即绿线里的字),拼读三遍。3.用横线标出课文中的你认为应该掌握的生字词,尽可能记住他们。4.读课文五遍,标出自然段。有了预习作业的提示,学生能把预习作业完成得更好了。老师上课不再枯燥,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老师只起点拨、引领的作用,主要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交流、去纠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相比一比的竞争意识被大大地调动了起来,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三、再次摸索,成绩喜人

在字词重点强化教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其它的内容。比如查字典,上学期是音序查字法。因为查字典比较费时,所以教会了学生查字典之后,我又安排了学生预习完成该项作业。为了防止学生偷懒,我又把作业设计成表格形式。

简单的表格,只要学生填写几个简单的字符或数字,但学生完成这一作业却需要花费好一会儿时间,不动脑筋不行,偷懒更不行。因为第二天课上要交流,没完成,全班同学都知道,这个面子可丢大了,那多难为情呀!所以每位同学在家预习作业都力求最好。即使稍微有点错的,也没关系,当堂纠正,然后自己再把它多念几遍。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四、改进方法,培养习惯

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又增加了部首查字法,我把表格进行了改进。经过二年级一学年的强化练习,学生对查字典的方法可谓已经深入骨髓,而且查字典的速度也很快,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做了很好的准备,同时,由于将生字进行了部首的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构成,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便不再需要我花时间去讲解字词,只是将难记的、易错的地方强调一下就行了,将大量讲解字词的时间省下来去进行文章的理解和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眼界。认真的学生还会把多种答案都写下来,以便上课再请教老师。孙某某同学在查“希”字的时候,可花了不少的时间。因为不能确定部首,她先查了“〤”,没查到。又改查“布”,还是没查到。最后和爸爸一起研究查“巾”,才查到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细心、耐心和恒心。第二天课上交流,我让学生自己汇报答案,我只判断对、错,特别的部首注一下着重号,便于平时读书时观察,及时复习。如此做法,更增强了学生回家认真预习的信心,汇报时的正确率更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就更强了。

6.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李萍 篇六

关键词:体育教学;竞争;教学比赛。

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校的条件及教学要求安排的课内外比赛,无形中渐渐的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了学生积极向上、好胜、勇往直前的品质,也增进了他们灵活机智、快速反应等优良品质。

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和残酷性,就在于冠军只有一个,在激烈的对抗中胜了要保持,要有清醒的思维,要有自信心和不懈努力。败了也要拼搏,要有不服输的劲头,只有进行多次的比赛,在胜败之间取舍,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端正他们的人生观,这是当今社会每个成员应具有的品质。因此在竞争中发展学生个性,在竟取中提高竟争意识,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独有的魅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课内外的比赛、对抗刺激,使学生较快的适应社会上的各类竞争。

体育课的安排一般在户外进行,常伴随着各类突发事件或棘手的问题,如何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也是对对学生应变能力的一种考验,若是能正确合理对待一次次的磨练,无疑是充实了学生的生活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了他们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能力。为学生确立了奋斗目标,在人生的抉择、价值取向问题上奠定基础,这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为争取人生的“冠军”宝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运动总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始终充满着变数和不确定性,就好像篮球比赛中,对任何一位运动员,每场比赛都不可能让一个队员去完全控制,但是他们在场上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发挥个人技术和身体优势,团结协作,一次次的寻找进攻的机会。这实际上是对运动员自我的挑战,也是对他们人体极限的挑战,需要具备超越自我的信心。而在学生以后的职业岗位上要达到成功也需要不断进取,任何成功人士都不可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功,也不可能为一时的失败而失去发展的信心。新东方学校创始人,著名企业家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因此,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永不服输,不断进取的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通过教学比赛,学生能够发现自我,为实现人生价值打开通道。

人生的路上,有人指出正确的路固然好,但,自我探索、早作准备、看准方向,然后一步一步向着自己选择的目标前进,则更有乐趣、也更可靠。比赛的过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能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去分析、解决问题。我们知道,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了解对方的个人和整体实力,战术战略,然后考虑如何取长补短,对自己提出要求,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例如某一足球队,在几次比赛中虽然赢了,但每次比赛后,队员教练还要根据场上的情况和自己的感知进行总结。队员们相互总结经验,指出不足,比如,在这场比赛中我们要大胆进攻,那么战术要求全队提高防线,边卫大胆向前参与进攻,中场控制好球,前锋多跑动拉扯空档。战术也是平时训练的体现,比如说,平时我们总是练一个防守反击的套路,谁套边,谁负责扯动引开对手后卫的注意,谁负责掌控球…….总之从整队到每个队员在进攻、配合、素质等一系列环节上还不够完善,有不断改进的余地。体育竞赛是如此,对于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是如此,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研究,总结改进,不断提高,才能是自己不断完善,取得相应的成绩。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因加强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加以锻炼提高。

三、体育比赛是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最佳场所。

体育运动坚守平等意识,保证每一主体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平等权利,才为遵守相同的游戏规则垫定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体育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奥林匹克运动会”强调:反对损害奥林匹克运动的任何形式的歧视,以保障每个人从事体育运动的权利,尤其要保障女子和残疾人在体育方面的权利。体育精神所倡导的“费厄泼赖”公平竞争的社会伦理,成为人类社会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现代体育竞争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形成了新的英雄观,在竞技场上不讲门第、不论资历,最讲效率,它不承认任何除了身体条件和心理以外的不平等。我们学校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场所,对待学生也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学生前后纵向比较,自己与自己比赛,给他们的提高给予肯定、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

总之,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体育教育将会延续到社会,学生步人社会后将从事各种职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形成的优良品质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中良.体育与人的竞争心理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

[2]刘军.论体育的竞争精神[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7.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李萍 篇七

1 加强护士生慎独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慎独”源自儒家经典 《中庸》《大学》两书。书中说 “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见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的。所以“君子”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有违道德的事情。由此可见,在古代儒家就把 “慎独”视为 “君子”所为,视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大多数都是从事护理工作,首先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生命的人,它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给护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使护理工作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了身心健康的护理,护理对象由患者拓展到所有的人,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最后护理工作量大、内容复杂、范围广泛,而且单独工作机会多,很多工作是在患者无法知晓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的正确与否、是否尽职尽责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护士能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谨慎处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及慎独意识。[2,3]因此慎独意识的培养对于护士来说尤为重要,护士应具备超过普通人的慎独功夫,不但要在公众场合及法律道德规范下管好自己,更要在独处时管好自己。护士生作为 “明日的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之初就培养慎独意识是极为重要的。

2 护士生慎独意识的培养方法

2. 1 学习护理前辈,树立职业目标

南丁格尔是护理专业的鼻祖和奠基人,为推动世界各国护理工作和发展护士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以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她的名字作为世界护理界最高奖的命名。在专业课学习时,向护士生介绍南丁格尔及护理前辈的先进事迹以及她们为了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鼓励护士生以她们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护士生学习她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做出不平凡事业的精神。引导护士生热爱护理专业,增加事业心和责任感。当护士生心中有了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时,就会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

2. 2 从实验课入手培养慎独意识

护理专业实践性强,护士生在校期间实验操作多,从实验操作的点滴入手,培养慎独意识。实验课中要想用慎独的标准来要求护士生,首先必须制定护理操作规范及实验室规章制度,能让其有规程可依,并要求护士生严格遵守。护士生进入实验室应穿戴好护士服、护士帽,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窗轻、操作轻。不擅自离岗外出、不闲聊。在操作练习中保持良好的姿态。把站、坐、走、下蹲、持治疗盘的正确姿势贯彻到操作全过程中,学习结束后整理操作盘,分组轮流打扫卫生。教导学生老师在与不在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从细节处入手,从身边事做起,培养护士生的慎独意识。

2. 3 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慎独意识的培养,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也十分重要。老师是护士生上课时所有行为的参照对象,老师工作中的任何相关的处置方式都影响着护士生慎独意识的形成。因此带教老师要能够树立良好的示范榜样作用,工作中事无大小、简易烦琐都按照程序操作,不简化推诿。通过这样的长期熏陶有助于护士生形成良好的慎独意识,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有无人员监督都能做到按程序办事,一丝不苟。对护士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 4 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加强引导

众所周知,任何好的形为习惯的形成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引导、督促和强化。在 “三查七对”和 “无菌操作”实验课中,强调进入实验室如同进入病房,我们所进行的每一项操作均是对人而不是对物。为使护士生做到 “三查七对”,床头牌随时更换。特别强调操作考试中若查对错误,成绩将视为不及格。在示教及操作练习时为牢固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可创设问题情景,让护士生轮流进行角色扮演,把动手能力强、反应敏捷、责任心强的护士生培养成小教师,指导护士生反复多次练习,还可有意设置一些悬念和困难,培养护士生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指导护士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疏导,提高对挫折的超越力,从而贯彻慎独精神。通过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反复训练、不断强化、及时督促和引导,以此培养护士生在任何情况下坚持操作原则,做到慎独律己。

2. 5 以反面教材为例,增强慎独意识

护理职业是高风险职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护士工作在医院,是病人集中、病原体聚集的地方,若不增强慎独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极容易给自己或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某医院新进的护理人员由于从业时间短、护理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或安全意识不够等原因,在临床工作中易发生各种护理缺陷,其中慎独精神缺乏排在各种护理缺陷中的第二位。通过临床实例的讲解,帮助护士生提高综合素质,告诫护士生应引以为戒,尽早树立慎独意识将有利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3 提高慎独意识有助于提高职业竞争力

护士被称作天使的职业,需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以及耐心。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但需要了解诊疗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强的亲和力、沟通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慎独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这些能力都需要靠慎独意识的指引,并经过不断地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完善而获得。这些能力使护士在职场中具有竞争力,工作中得心应手,并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培养慎独意识是护士生在职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由之路。具有慎独意识会帮助护士生在职场中充满竞争力。

慎独是一种情操; 慎独是一种修养; 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慎独是护士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护士自我完善的过程,它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始终,对护理职业有着非凡的意义与价值。慎独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因此坚持尽早从护士生抓起,使之潜移默化,自然形成,在其正式成为护理工作者前,就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真正达到慎独这一最高境界,使护士生在职场中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庆新.论护士专业精神及其内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299-302.

[2]周光锋.“慎独”与临床决策[J].医学与哲学,2013,34(8):1-3.

8.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培养 篇八

关键词体育教学 竞争意识 个性品质 载体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教育在二十一世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适应学生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所要体现的时代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学生自身的优越感日益增强,父母对孩子意识品质的培养有所忽略,导致学生出现依赖心理的出现,学习没有激情,任性,独立性差,缺少拼搏精神。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现代社会,而竞争意识的培养、形成,再没有比利用体育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接了。因此,面对现代教育的更高要求,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这个重任,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意识是竞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支配人行为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把体育教学活动转变为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让体育竞争的思想根植于学生头脑中,以便不久将来适应社会化大竞争的需要,鼓励学生渴望与追求胜利,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方面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特殊作用。

一、激发学生“我能我行”

在体育课上,把竞争寓于教学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每一个时机,通过引导、鼓励学生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如“跳山羊”教学中,有些学生表现出犹豫、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的分析原因,掌握情况,及时激励、鼓气,多示范几次,同时纠正错误的单脚踏板的起跳方法,且加强帮助保护,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我能我行”的信心和意识。在进行投掷练习时,画几条标志线表示成绩及格、良好、优秀、校记录等,使学生的投掷成绩及时得到反馈,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诱引学生积极投身于竞争之中。

现代体育竞争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形成新的英雄观、荣誉观,在竞技场上不讲门第,不论资历,最讲的是胜负,它不承认任何除了身体条件和心理以外的不平等。谁的成绩优异,谁就是冠军、优胜者。当然我们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对身体条件差的同学就要特殊对待,可以通过自身前后比较,自已与自己比赛。如果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提高了就给予鼓励和肯定,树立起自信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适时培养学生应有自信,塑造其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培养学生个性品质

体育教学中,教师安排各类竞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了学生积极向上、好胜、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

由于体育运动有它的竞争性和残酷性(冠军只有一个),在激烈的比赛中胜了要保持成绩,败了也要拼搏、努力,要有不服输的劲头,因而通过竞赛可提高学生对失败的承受能力。胜不骄,败不馁,奋发向上不仅仅当然是运动员所独有时品质,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具备。因此在体育竞争中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个性、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障碍,鼓其斗志。例如负重搬运,耐久跑等运动项目,有意识锤炼学生的意识品质。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宠爱,娇生惯养,造成他们意志薄弱、任性、独立性差,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针对这种状况,教师更要注重通过体育锻炼,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通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的体育动机,唾弃怕输、服输的消极竞争,同时引导学生在比赛上争胜利,在学习上争先进,在生活上争强者;在劳动中争贡献。因此,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永不服输,不断进取的品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树立学生公平观念

有公平又能合理竞争,才能保证参与竞争者的心理平衡和不断进取的决心。创造公平环境是培养竞争意识的前提条件。

这里讲的“公平”是指实力力量的均衡,比赛规则的平等。双方在相同的时间,场地器材,气象等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参与者无一例外,在游戏规则、比赛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竞争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成功与失败,机会与风险对所有的人是均等的,“公平竞争”不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也是一种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观念。

四、拓展体育竞争载体

在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应体现在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和各种形式的游戏、比赛之中。

竞争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竞争激励法。

(一)增加单项技术比赛内容。如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不仅比谁跳得远,还要比一比谁助跑节奏好,助跑与起跳衔接好,起跳又准又有力,起跳后的腾空好,更要比比谁牢记老师所教的动作要领,谁在哪方面突出就给予奖励……这种明细的竞争要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相互学习。

(二)按能力分组竞赛。如快速跑教学中,将学生按体质和能力分成优秀组、良好组、达标组,分组进行比赛和表扬,使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竞争。将学生的考核成绩记录下来,每考核一次,进行一次对比,只要成绩提高,哪怕你是班里最后一名,也是成功的,同样可以得到表扬。

(四)引用“不公平竞争法”。如在400米跑的教学中,运用让距跑的办法,提高竞争的激烈性。

(五)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赛活动。例如拔河比赛:20名女生与10名男生拔河;男女生跳绳比赛等,这样可在竞争中培养兴趣。

9.竞争意识不需要从小培养 篇九

童年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却最重要的手段。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看不到这些简单教育要素中深藏的力量,却更愿意把精力花在一些眼前的竞争事务上。其理由是,社会需要竞争,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不说,这看似长远的想法,实际上是短视。

有这样心理的家长,往往自己的攀比心比较重,喜欢给孩子灌输一些弱肉强食的道理,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外部得失,如会背的唐诗比别人多几首,是否上了重点校,成绩排名如何,获得了多少种证书……等等,不仅引导孩子和他人比,更推动孩子和自己较劲,较少关心孩子内在的感受。表面看来这些家长站得高,其实不过是揠苗助长而已。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上面提及的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还有以下几方面损害。

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正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合作能力的内涵是友善、诚实、宽容等,所以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好品行,打下合作的基础。可现在的情况是,当孩子开始上学时,他们对竞争的准备远比对合作的准备充足。有位家长忧心忡忡地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儿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每天给作业、考试、纪律等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发放小红花,定期评比谁的小红花多,多的人受表扬,少的人挨批评。最近老师找他告状,说他儿子居然偷同学的小红花,还数次向老师打同学的小报告,尤其是小红花比他多的同学,明显嫉妒这些同学。

各种各样的评价一会儿把孩子抬到天上,一会儿把他贬到地下。在这样的评价中,孩子的内心能不乱吗,他的道德能不被损坏吗?有的孩子学会了表演,有的自我认知被搞乱,有的变得满不在乎……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没有机会发展诚实、友善和宽容,成年后,如何能要求他具有合作的品行?没有合作能力的人,竞争力又有几何呢?

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有些孩子确实能被训练得很有“竞争意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它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孩子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会不假思索地放弃内在的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例如有位小学生,他每节课都坐得笔挺,蚊子落到胳膊上,都不肯去打一下,生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宁可让蚊子叮一个大包。这个孩子可能会得到老师的赏识,但这种反天性的行为肯定会在生命中留下硬伤,病灶不一定在什么地方暴露出来。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自我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努力自我控制的人(强迫或压抑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随后在遇到无解的难题时,会更快放弃。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懒惰与过度的勤奋并不对立,它们是人的全面功能受到干扰的两种症状。的确,过度勤奋不是懒惰的对立面,而是它的补充,它们都是人内在的和谐遭到破坏的后果。

会损害身体健康

长久的、超过承受力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和生活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太多了,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当中,太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也会影响到生理发育。研究发现,压力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身高,也有可能表现在机体其它方面,比如皮肤病。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已察觉到社会竞争心理对孩子的伤害,希望还孩子一个童年,希望孩子愉快轻松地成长。但不少人只能在孩子尚小,尤其还没上学时会这样想。一旦孩子上了学,面对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及排名,尤其是老师经常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给家长们的信息——几乎都是各种评价的通报——很多人开始无法淡定了,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开始一边抱怨孩子的压力太大,一边又配合学校给孩子施压。理由是,现在教育就这样,不能不竞争,我们也没办法。

其实,我们不要一味地去抱怨大环境,我们可以先解决小环境的问题。成人自己要反思竞争的尺度和意义,成人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

设想一个孩子体质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自信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过“竞争”这回事,在未来的人生中,有什么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放下竞争意识,才是拿起竞争能力。这正是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尹建莉 家庭教育研究专家,著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上一篇:2022年是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下一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