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教师核心素养

2024-10-19

(黄健)教师核心素养(精选11篇)

1.(黄健)教师核心素养 篇一

当下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最热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件大事: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解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既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

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我将它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②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③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④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⑤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育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这样一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全新的展现落实在学校教育上来了,需要每个教师去实践,落脚点就在于每个课堂。那么核心素养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呢?我想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学习目标需要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关键能力提高和必备品格形成。这是学生学习素养和关系素养的两个方面。

学习素养包括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其中学习兴趣即学习动机素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学习素养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关系素养主要涵盖人格与心理、生理以及品质与品德两大方面,前者主要指与自身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而后者主要指与他人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有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有沟通意识和交流能力,有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自觉关心生态与保护环境等。二、课堂教学方式要情境化、活动化,学会讲故事。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如果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境缺失,学生就不能在知识与现实生活间建立起联系。情境化教学是启发引导的必要条件,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式的教学方式。例如我校的大河源课程之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等,让学生将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这些活动体现了学科特点,可以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培养目标。

三、学生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型。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有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产生问题、自主或合作解决问题为主线去设计,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结构。而学生采用不同学习策略,自主以解决简单问题,合作以解决复杂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善所需的核心素养。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的重要方式。它要求学生必须活学活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在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入培养各项相关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养成。

2.(黄健)教师核心素养 篇二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具有教学优势,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更加需要从课程设计到文章解读等各方面对学生加以熏陶和教育。尊重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用语文的多种效能价值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书写、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内心,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较为纯粹,是语文德育实施的关键阶段,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新课程下的角色转变首先需要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

新课程体系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注重角色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新课程的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教师要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就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因而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界定自己的角色。

二、思想的转变与行动的改变需要相伴而行

(一)增强对课本文章的审美阅读

新课标下强调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以语文课程为例。小学阶段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像我们描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使我们足不出户就会对美景心驰神往,如痴如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课本语言美和意境美的传递和解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去体会祖国山河美和汉语的语言文字之美。增强学生的感悟还可以通过读后感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试着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加以记录,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大有帮助。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多向重复的,在多向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升华出新的感悟。

(二)增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互助

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多,很多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缺乏合作能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现在放开二胎政策跟这个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合作的能力的引导和提升。对于课本中涉及的一些想一想,做一做的问题,让孩子们动手去实践,相互去帮助,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对于以后成长过程中合作精神的养成大有裨益。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渗透给学生终身发展的开放性动态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团队合作必不可少。

(三)增强学生对父母以及长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都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越生活,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弱,帮助学生们从接受他人帮助的习惯中释放出来,开朗活泼,尊老爱幼,乐于帮助别人,理解别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叛逆思想也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注重引导他们用平和的心态与父母沟通和交流,防止在即将到来的青春期阶段出现偏激事件影响自身和他人。

三、小结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素养的渗透过程要缓慢而持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不厌其烦的运用多种方式,综合提升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像个师者,更像一个朋友,大家携手共同探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可以同步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教师深入持久的坚持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3.(黄健)教师核心素养 篇三

一、关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这一国家层面上新的教育动向。强调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这极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面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与个人兴趣。同时,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也为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我们倾向于采纳课程学者杨向东教授提出的的观点,即它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素养的英文的表述是“Attainment”,亦可以翻译为“造诣”或“能力的获得”。我们美术学科提出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即1、图像识读 2、美术表现 3、审美判断 4、创意实践 5、文化理解。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只针对美术专业人才而设定的,而是面向全体公民,而美术专业人士在五个核心素养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核心素养”的解读

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观念的变革。

1、“图像识读”是指以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为目的对图像的观看、识别和解读。我们如果承认,图像作为信息的载体,那么就存在有可能被识别和解读问题。

2、“美术表现”是运用一定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图像,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提“美术创作”素养。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是普通公民,而非专业人士,所以从最基本的意义表述更稳妥。美术表现是包括美术创作的,但其意义更“公民化”,一个不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同样可以运用传统或现代媒介通过造型活动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其间的道理就像语文学科不能将“文学创作”,而只能将“文字表达”当做公民的素养一样。

3、“审美判断”是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鉴别、评价、判断与表达,此中涵义和价值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赘述了。

4、“创意实践”指在创新意识的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其中的创新意识指做事有与众不同的愿望和意识,没有这一愿望和意识创造思维和行为就难以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创意实践”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历经多次修改而来。开始由“创想能力”改为了“创新实践”,后来考虑到创新实践要求太高,就进一步改为了“创意实践”。

5、“文化理解”主要是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和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如哲学的角度、历史的角度、社会的角度,等等。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度,有人称之为文化视野。从文化的角度看事物是整合的,因为文化是跨学科的,可以将很多方面和学科整合其中。

创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创意实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创新意识,是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在正面价值的引导下,追求创造和新意的自觉。创新也是艺术的生命源泉。美术更是一个没有唯一答案、能够包容个性的学科。从人类历史中不同地域文化和个性经验中吸收不同的创造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少儿就能逐步获得创意实践素养。

当代社会,不同的文化彼此交融,形成了多元、重叠的文化空间,生活在不同文化空间中的人,都需要思考自身所属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构成的相同、相似、相近或相异的关系,思考如何保留自己的优秀文化,如何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从而才能使自身素养得到优化、使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的名称基本上是“名动搭配”,即名词和动词搭配来命名。对于他们之间的联系,我觉得用奥运五环来表达就很形象——下面两环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东西;上面三环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是其他学科共有的,其他学科也会涉及的。比如历史学科也有文化理解,语文、音乐都会涉及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是所有学科都要考虑的。但是各个学科的角度和出发点是不同的,美术学科的文化理解是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出发,针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也是美术学科比较擅长的,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更是美术学科之所擅。因此,前面两个是基本素养,后面三个是衍生的素养,这五个素养共同基于的就是视觉形象。从这点来看,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立科之本,语文的立科之本是语言与文字,数学的立科之本是数字与符号,而美术的立科之本自然是“视觉形象”,美术学科所有的价值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三、美术课程发展的三个时期

整体来看,学校美术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这种划分是课程学者崔永漷提出来的,美术教育界比较认同这一划分。

第一个时期指2000年课程改革以前,被认为是“双基”时期,中国的课程非常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当时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各科老师都非常注重“双基”的培养。

第二个时期从2000年到2015年是被称为“三维”时期,“三维”具体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三维目标”之中,“知识与技能”是一个“达成目标”,即如果一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合理,学生通过学习是完全可以达到的。“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其实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制定不是为了掌握技法,而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学习的过程。我个人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称为“指向目标”,是带有方向性的目标,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达到,会有一个一步一步接近的过程。

第三个时期2015年开始,中国的课程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这主要是基于从2014年11月由教育部开始推进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这一背景提出的一个关键概念,为未来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

四、“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我们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说法来形容就是“技进于道”——过去的“技”(即学科本体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每一门类美术内容都自成体系。但是其和外围却是分裂的。现在的“道”是指将各种知识技能融合在一起,用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洞察问题、解决问题。再延伸点来讲,我们通常讲“智慧”二字,其中人并不是有了知识技能就有了智慧。所谓的真正的“智慧”更多是人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一种应对性策略。

在美术教学层面,我们过去习惯于围绕“技”的层面进行教学,而我个人认为,我们今后的教学需要进入到“道”的层面,就是理解知识、运用智慧去综合性地发现一些问题并通过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它们。

再来看“核心素养”。可以说“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了一个新的架构。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则是实现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与学科具体教学实践过渡的中间层次。对此,教育部要求每个学科都要根据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出各自的学科核心素养。

五、“核心素养”引领课堂促进美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核心素养”对美术课堂教学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只有用新的观念、新的视点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带给学生21世纪的技能与知识。早在几年前江苏省教育厅就专门出台了"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文件"。各大市也相应出台比赛细则及要求,强化了技能学科的教学基本功,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例,美术学科基本功分为二大项八小项。1、通用技能项目(权重50%):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20%(10%+10%);课堂教学权重20%。2、专业技能项目(权重50%):卷面笔试权重10%;手工创作权重20%;水墨画创作权重20%。而我市的比赛试题更须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粉笔字试题:字体为楷体,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内容:“郭熙《林泉高致》中指出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宏观取大势,微观取实质”。手工创作试题为《吉祥2015》,要求用一整张卡纸根据主题完成立体纸工创作,限时160分钟。水墨画创作试题为《金秋岁月》,花鸟、山水和人物均可,创作时间为160分钟。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试题更为严格,在封闭无网络的计算机教室,统一安装powerpoint 2003、word2003、flash cs3、photoshop cs3、奇奕画王等软件,现场宣布课题,在三小时内完成教学设计与课件教学设计,文稿与教学课件电子稿须同时完成。只允许使用比赛统一提供的素材包,其他素材一律不准带入电脑房等。这些比赛项目都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所必备的基本功而设置的,具有较強的实践性、指导性。为青年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目标,效果不言而喻。基本功比赛的常态化必将推动美术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大家知道,美术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即技能性特别显著。每项技能是需要反复练习而达成熟练的,而技能熟练、基本功扎实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运用,才能带给学生21世纪的技能与知识,才能在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展现自己的魅力与风采。

4.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篇四

摘要: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我们仍要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时刻反思,用高尚的师德感染教育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教育 师德师风 素质修养

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十几年前我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自信的站在三尺讲台上讲课,在我的心目中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

现在,我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已有15个春秋了,我常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成为是什么样的教师呢?是不是应该像有人描述的那样:教师应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当然,谁渴望成为这样的教师,但教师也是普通人,现在教师队伍中也有种种不和谐的现象:

一、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使其精神空虚,欲念扩张。有的教师搞“第三产业”,而使精力无法放在教学上。

二、学校管理出现盲区,重智轻德。有的学校仍然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素质教育。忽视了师德师风管理工作。

三、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规行为,学校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和家长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有的学校学生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了,从而滋长了小部分师德败坏的教师。而有的学校明知个别教师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不及时批评教育或处罚,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违纪教师的一种放纵,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不负责任。

四、师德评议弄虚作假。个别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议时,不一针见血,不真枪实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这也严重打消了教师上进的积极性。

五、教师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反思、修身。有些教师以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十分了得,先进学不进,后进不改正,看不清教育发展形势,思想信仰开始动摇,甚至出现师德失范的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当然,我们大部分教师还是乐学上进的,在素质教育路线不甚明了的今天,我们更应积极探索改进。有人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所以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要尽快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和师德素养,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的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把握教育的真谛,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素质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的是一场 “消耗战”,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丝尽”方止,“泪干”才灭,很难显身扬名,但决不能由此而丧失上进心,我们要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锦上添花,学点理论,搞点试验,写点文章,攀登教学的一座座高峰,有追求有动力才能不断上进。

我们要经常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和教育理论书籍,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使自己始终能够拥有新鲜的血液。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引导者。作为教师应自己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都是很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做到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及时做好笔记,同时写好心得体会,领悟其中的精华,使理论在头脑中形成影象,并将其实践于课堂,促进新课程的发展,使其发

挥最大效力,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受益匪浅的。

二、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修养,小学教师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教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一直以来,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人品学习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我自己要先学会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处处为学生做出规范,这样,学生才会从教师学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还有,教师也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并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感悟、用爱感动学生。动情的教育才能打动人心,打开心灵沟通的渠道,爱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要使学生懂得主动给予爱,教师就首先要善于发现、利用、创设良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学会表达、善于表达。教师要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树立学生的信心、包容学生的过失,要知道“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21世纪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也能更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思考问题,要利用好这种教学手段,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师要充

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发挥在网上搜集有关的教育教学信息的优势,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学习信息技术,动手制作较复杂的课件,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时刻进行反思、反省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更应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知识在于积累,“厚积而薄发”是人民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做好读书笔记就能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这样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要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们要不懈努力,时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省、改进,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对话,超越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行动,在实践中增强才干。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我认为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小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作为文明传承的中介,一个教师不光要掌握全面的知识,更要具备优秀的教师道德品质,这样才能把祖国的希望、未来的主人培养得更加优秀。

作者简介

姓名:吴金坡 性别:女 年龄:31 职称:小学一级

工作简历:2000年毕业于唐山市玉田师范学校,通讯地址: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镇纪庄子小学 邮编:064302

5.核心素养年代,教师该如何应变? 篇五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知识核心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

教师的素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核心素养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在近日于浙江杭州召开的中国名师名校长论坛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小学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为方向的教学改革,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需要有较大的提升和转变。

从“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的课堂,这样的授课模式已是常态:

一门名为“动物的窝”的主题课上,数学、语文、英语(精品课)、科学老师齐上阵,同学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一组都从生物、地理、英语、写作、艺术等角度查找资料、深入探究、呈现结果。有的同学是利用美术和科学的知识,在展板上绘制了团队所选择的动物巢穴的思维导图,有的团队则现场写剧本排演了一个相关主题的舞台剧,并用英语表演出来。课堂上的交叉学科知识与内容的呈现,均是基于孩子们此前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小组内深入的分析讨论。

这样的课堂,很难将其定义为语文课、科技课、物理课或是其他某一门单独的课程,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有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对于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提炼观点、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团结协作、合理利用时间、清楚表达观点等多种能力的锻炼。采访过程中,中关村三小的老师们对记者说,“当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多学科联合教学逐渐成为常态,不远的一天,你的语文课是数学老师教的,数学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将不再是笑谈。”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滕梅芳介绍,学校开设了“Hangzhou at a glance(杭州一瞥)”主题课程,这是国际理解课程板块一门拓展性课程,力求让孩子们在后G20时代,掌握如何向国外的朋友介绍杭州,从而成为家乡的国际旅游代言人和公共外交小使者。“该课程是一门融英语人文、历史与社会,艺术与公共表达、礼品、礼仪为一体的综合类的课程,以国际化的视角,地道的英语,西湖的诗情画意,展示一个充满魅力又不失文化气息的杭州。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英语学习文化表达、公共表达,成为胸怀世界心系家乡的气质少年,用世界理解的语言传播中国声音。”滕梅芳介绍,这门课程的改革就经历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两个阶段,不是限制在英语的词汇和语法中,而是以英语为手段,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但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基于单个的学科为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教授分析,“我们必须看到,未来,真正对学生产生最核心影响的,是老师的综合素养,而不是被一个个学科分割开来的东西。

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合作,同时具备批判和创新思维……均至关重要。而这些素质,无一例外,都是跨越学科的综合素养。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需要有超越学科教育的‘大教育’的观念。需要教师从‘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中方校长张洪亮认为。

当老师不再具有“知识霸权”,“教是为了不教”就变得至关重要

论坛上,许多学者指出,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对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知识正在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的身份出现。

对此,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认为,在当今知识更新换代频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样快捷的时代,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是需要在中小学教师中根植的理念。

如何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给每一位学生装上自主发展的发动机,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做了有益的探索。

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为例,走班制打破旧有的行政班的概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自主制定课表,都是将学习的权利主动交还给学生的大胆尝试。“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生最不一样的是,我们的一些孩子像一台没有动力的机器。”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虽然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这个看似最私人化、最关系自己未来的事情,学生却总是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而究其根源,课程不够个性化、兴趣驱动不足,自主选择的空间小,是原因所在。

记者了解到,上海和杭州的学校也做了类似的尝试。不少中小学提出了“设计思维”的理念,让学生承担学校和课堂的设计师,还可以大胆设计学校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把校园布置成他们喜欢的模样。

“我们常说‘师者匠心’,把学生的土雕琢成我们的玉,这就要求我们要做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如果把主体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就应该成为教育现场的设计者。”论坛上,不少校长指出。

19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正在使得老师们重新关注课程的价值,即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真正转向学生“如何学”和“学到了什么”。

让教师回归真实本性,让课堂更有温度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曾说:“只会统一化、标准化教学的老师,不远的未来可能会被互联网取代而‘下岗’,只有有独特魅力的老师才符合未来教师的标准。”这句话在推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有着特别的意义。

当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当能力、素养、情感成为课堂上教师着重关注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质疑和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学生,只有这样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出现的最本真的教师,才会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滕梅芳谈到。

论坛上,来自德国帕邵大学的布朗博士也提及,在德国,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15%—30%左右与教师的知识传授有关,其余大部分都取决于非知识层面的因素。如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6.高中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论文 篇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和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核心素养建设来,语文备受社会关注。语文不仅仅是一个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更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语文的需求更加深入,更加迫切。语文教师要能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让学生内外兼修,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使命感,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的职业情操,真正的将语文教学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们有所收益,依靠语文氤氲出的各种素养健康成长。

一、高中阶段语文学习情况分析

学校方面。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又是学生的母语,在分数上不容易拉开较大的差距,所以部分学校领导和家长对于孩子的语文学习并不很重视,常常重理轻文,语文学科常常被边缘化。以致社会上有段子,把数学成为皇后,英语是华妃,而语文就成了可怜的宫女了。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过分关注高考,而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将学生培养成了一个答题机器,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学生方面。由于语文是学生的母语,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显得随意轻视,觉得学不学都差不了多少。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知识积累,学习能力也已基本形成,所以,教师要明确在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教学,也要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事物和各种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但是这种认知相对来说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挖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优质高效的学好语文。提高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高中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师来说,需要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才能够有效优质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1.教师需要具备敬业精神

教育事业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事业,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真正的愿意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去,才能够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1)真正的热爱教育事业。作为高中的教育工作者,就要真正的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了教育事业完善自我,改善自我,真正的愿意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不怕吃苦,不怕流泪,充分的尊重学生,以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健康快乐成长为己任。(2)真正的忠诚教育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真正的忠诚于教育事业,做好教师的榜样,用忠诚打动学生,用学识征服学生,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从而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性。(3)用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准则。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就要发挥出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作用,真正的用“四有”好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2.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成熟,对于一些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判断,加上他们正处于人生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需要教师善于分析学生的情感心理变化,注意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和教学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因材施教。

三、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积累

1.专业基础知识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例如,在讲解现代文的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对现代文本等有解读能力,对各种表达方式,语言运用技巧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够具体的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挖掘文字背后的内在含义。在讲解古诗文的时候,教师就要具备古诗文等知识储备。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素材积累量和写作指导的技巧方法等,指导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文章。

2.具体的教学方法

7.核心素养与国民素质 篇七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不是中国本土率先提出的。我们已经有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三维目标等提法,再提“核心素养”有无必要?是否洋人有了新提法,我们就要赶“洋时髦”,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尤其是,“素养”这个新说法与“素质”这个老说法有何区别?

我国教育界泡沫很多,赶“洋时髦”也不鲜见,造的新词也不少,许多新词在实质上并无新意,本人也特别反感这种做法。同时,我也认为核心素养与核心素质并没有本质区别,把核心素养叫做核心素质也无不可。而且,如果现在用“核心素质”一词,则可以更好地与我们经常使用的“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等话语更好地对接,争议和迷惑就会少很多。甚至把“素养”“素质”通俗地叫做“本领”“本事”也无不可。

但我们依然要提出核心素养,这不是为了赶“洋时髦”,不是为了走形式,的确出于内在的需要。因为即便国外没有提出核心素养,即便我们不使用核心素养这个提法,我们依然非常有必要深刻反思: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中,面向21世纪,在林林总总的诸多素质中,到底哪些“关键”素质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最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最为重要?

师生的生命有限,教与学的时间有限,学校资源有限,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确需要突出重点素质的培养。关于核心素养,我们最该关心的不应是“素养”的叫法和译法,而应是何为“核心”。现在的讨论和争议有些走偏了。

从国际上看,提出核心素养不是搞概念游戏,而是严肃认真地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1996年经合组织首次使用了“知识经济”概念,1997年发起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欧盟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以及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相关报告等,都体现出社会变革对于新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的呼唤。

因此,核心素养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而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简单界定为“21世纪关键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是这些提法的“聚焦版”,随意滥用核心素养一词是不严肃的。这些关键少数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综合各类国际组织与诸多国家的看法,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其中,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被高度强调,充分反映了知识经济对创新的强烈要求。

可见,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应试教育”所培养的“低级素养”,如死记硬背(记忆)的素养、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素养等。核心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如身体素质可以视为基础素养,但因为“太基础”了,国外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都没有将之列入。

目前,我国教育部正在面向社会征求对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见,该文本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九大素养,具体表现为25个素养。这里所建构的更像是学生“综合”素质或者素养,所列的素养在数量上偏多,没有充分反映“核心”素质的要旨,建议在修改完善时进一步聚焦于“关键素养”和“核心素养”。如果核心素养清单是不分轻重、面面俱到的,那么,其实质上所提出的就不是“核心素养”了。

提出核心素养,不是只针对学生的,也是针对全民的。核心素养在很多国家也是“最新版”的国民素质清单。这个清单,对于改造国民性也很有借鉴价值。

8.(黄健)教师核心素养 篇八

从语文独立设科到新中国的成立的近半个世纪中,先后出版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及专著近十余本,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王森然著《中学国文教学概要》(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袁哲编《国语读法教学原论》(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阮真著《中学国文教学法》(1936年正中书局出版),蒋伯潜著《中学国文教学法》(1941年中华书局出版),朱自清、叶绍钧著《国文教学》(1945年开明书店出版)等。这些教育大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与语文学科课程论的开创者,他们在前所未有的文化嬗变中,既葆有旧时代的文化传统,学问周正,根底深厚,又兼有新时代的精神,开拓创新,视野开阔,为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开创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上语文课程教学论大著着眼点各不相同,有的是从语文教学法研究对象建构课程结构体系,有的是以某教学内容为研究中心去建构体系。应该说不管是哪一种建构模式,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是语文单独设科以来,民国时期第一本从提高教师素养去构建语文课程教学论体系的论著。该书匠心独运,特色鲜明,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

一、建构了以提高语文教师素养为主线的结构体系

蒋伯潜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毕业后历任中学、师范学校的国文教员、教务主任及上海大厦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上海市立师范专科中文系教授兼主任等职。1940年,他在上海大厦中学担任中学国文教学法一科的教学时,把自己近20年来的国文教学经验,作了系统的整理。《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正是他以授课讲义为基础编写而成。在本书的自序里,他明确了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参阅时贤所著国文教学法,大抵偏重于教学原理,陈义甚高”,“虽卑之无甚高论,但力求其切合于实际情形,冀稍有助于同学诸君将来之应用”。①针对实际,强调实用,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是贯串本书的主线。

所谓针对实际就是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国文的实际与教师教国文的实际状况。1936年,阮真先生曾经就中学生国文程度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初中毕业,白话文通顺者约占13.73%,尚有86.27%的未通。高中毕业,大约文言能通者(白话亦通)占10%;能作文言而未通者(白话有通有不通)占20%;作白话文大致通顺者50%;作白话仍未通顺者20%。很明显,这离国文教学的要求相差甚远。蒋伯潜也认为:“现在中学生国文程度之一般的低落,几已成为大众公认的无可讳饰的事实。”②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于1941年出版,时距语文独立设科已近30年,五四运动之后,读经废止,中学教材里开始有语体文,教材由原来需熟读整部古书,开始成为零碎文章的选集。从小学开始就重讲授和造句、作文,中学竟完全不再使用熟读成诵的教学方式,完全重讲,不重读了。他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客观辩证的去分析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学教学水平低下的原因。他认为:“科举时期不求甚解的死读,即使完全成诵,于国文也没有多大的好处”,“科举时期,也有许多白首而不通文理的老童生”。③因此他认为:“中学生国文程度的低落,其原因,不在乎上述种种,而在于国文教育自身。”“教学的目的,教师的素养,课内讲读的教材和教法,习作的指导和批改,各种课外工作的指导,教师的进修,都应平心静气地逐一加以检讨,以求改进。”④

该书分五个部分:国文教学的目的与国文教师的素养、课内讲读、习作批改、课外指导、国文教师的进修。绪论主要论述了国文教学的目的与国文教师的素养,这是本书的纲,第二、第三、第四部分涵盖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各个方面。每一部分再根据内容需要,逐层按教学要点和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条分缕析地加以说明。不但解释应当如何教学,授人以渔,还兼及为什么这样教学的原因,让人知其所以然。这几部分实际上也是作为国文教师教学素养的具体的实施。在这几部分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现身说法,展现出一位国文教师的丰富经验与极高素养。余论部分主要谈到国文教师的进修,照应绪论的相关内容,紧扣国文教师素养这一主线。

二、明确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内容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学的现象和规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何教,二是教什么,三是怎样教,四是什么人教。其目的是达到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掌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语文效率。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素养,而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目标是要培养教师的语文素养,只有高素养的语文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它们的目标都是指向人的培养。这是语文教育的宗旨,也是语文课程教学论的核心价值。

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就是从“什么人教”这一问题入手,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叶圣陶先生在1941年写的《中学国文教师》一文中,就针对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指出:“他们所以如此,大概由于对国文教学的认识差一点,可是国文教学并不是一件深奥难知的事情,只要不存成见,不忘实际,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文这一层仔细想想,就是不看什么课程标准,也自然会想出种种的实施方法来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提升素养,首先必须搞清楚“为何教学”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蒋氏《中学国文教学法》开宗明义,首先就论述了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正、副目的说。

蒋伯潜认为国文教学的目的有二:

(一)正目的——国文一科所特具的教学目的是:

使学生对于生活所需的工具——国文——能运用,能了解,且能欣赏。

(二)副目的——国文科与其他学科同具的教学目的,又可分为两项:

(甲)使学生了解我国固有文化之一部分——学术和文学的流变。

(乙)使学生明了我国固有道德观念及修养的方法,并培养或训练其思辨的能力。

在70年前,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能达到如此高度,其表达之精准,见解之深刻,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蒋伯潜认为“国文教学是文字语言的运用之训练”,是国文教学的目的与宗旨,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之所在。能将“能运用,能了解”放在第一位,紧扣“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宗旨,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

在世纪之交有关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中,有许多文章在论述语文课程性质中往往从自己的学术专业的角度提出很多不同的观点,应该说大都没有达到蒋伯潜先生这种认识的高度。2011版《全日制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中明确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与蒋氏观点达到了高度吻合。

文学作品欣赏是语文教学目的重要的内容,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蒋伯潜认为:“用文字记录表达所闻见、所经历、所感想的言语、事物、情感、思想,而能艺术化,便有供人欣赏的价值,这就是‘文学的技巧。教中学生国文,不能希望他们的作品都有文学的技巧,有供人欣赏的价值;可是欣赏别人作品的能力,是应当养成的。”⑤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又提出了与“素养”相关的“养成”这一概念。“养成”如果从字面来看具有“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之意,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欣赏力,不能靠“传授”,不能靠“训练”,也不能仅靠“培养”,而需要逐渐的“养成”。这既包括外在的教育,同时还须内在的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历、心理与理解力。

针对当时颁布的课程标准把“了解我国固有文化”列为国文教学目的之一,蒋伯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了解我国固有的文化是教学本国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的正目的;在国文科,只能作为一种副目的。而且‘文化一词,所包甚广,国文科所能使学生了解者,不过其一部分,关于学术文学流变的一部分而已”。⑥这种辩证的观点,很值得玩味,扬语言抑文化或扬文化抑语言都是片面的,文化学习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的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心灵的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这与道德教育同样是一个道理。教育不能空讲大道理,要言传身教,注重践行。他认为:“道德重在笃行实践,修养须从身体力行中下功夫。”⑦朱自清先生在《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反对将“人的教育”的全副重担都放到国文教师的两肩上,他提出语文学科的双重目的: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技能;发展思想,涵养情感。朱自清认为:“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在分科原则上,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分轻重,但在理论上,我们须以前者为重要的。”这种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离性以及它们的主次关系,与蒋氏的正副目的说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在国文教学副目的中,蒋伯潜提出了“培养或训练其思辨的能力”,这应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要害,蒋伯潜认为:“国文教学的任务,在怎样培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这在教学论辨文时,固然可以收到相当的效果;其实,即是文字的校勘训诂,名物事实的考证,习作的指导批改等,都可藉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如果能辨认是非、长短,并且推而广之,对于一切事理都能慎思明辨,审别其曲直、邪正、轻重,就不致盲从曲解,而误入歧途了。”⑧长期以来,多部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接提思辨能力的培养,虽然也有些高素质的教师在这方面作过一些探索,但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的教育过多强调统一要求,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一个缺乏思辨能力的人,很容易人云亦云,失去思想的独立性,缺乏思想的独立性,也就不可能有思想的创造力,这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这是语文教育的一个软肋,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门按照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教学目标有具体要求,但一个时期教学目标有它的特定性、时代性,而且教学目标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作为语文课程教学论既有阐释课程标准的义务,同时,它也有对课程标准语焉不祥或不准确的表述有补充、完善的责任。这也是优秀的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的历史价值所在。蒋伯潜的主副目的说也是借鉴前人的相关表述形式,但在内容上又极具创新性。

语文教学的要求如此之高,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素养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蒋伯潜先生提出语文教师素养要求是:第一,须有相当的学力。语文是一门专业课程,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位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是从事学科教学的必备的基础。这就包括文字学,语言学、文章学、文学史、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第二,须有熟练的技能。这就包括教师的听、说、读、写的教学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如朗读吟诵技能,汉字书写技能,作文批改技能,讲演、交流、论辨技能等。第三,须有清灵的头脑。能了解时代思潮,了解现代青年的心理,尤其是学习心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第四,须有弘毅的愿力。主要包括对专业热诚、坚守、毅力,“人不知而不愠”的“诲人不倦”的精神。第五,须有中和的态度。对学生温和而严厉,公正而不偏颇,是为“中”。对同事能保持和而不同,恭敬安处,是为“和”。

蒋伯潜在这里对“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了具体的阐释,既包括教师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情意态度,思想品质方面的要求,也有知识素养,教学技能,实践经验方面的要求,堪称语文教师素养的“三维目标”。这种素养目标要求具体体现在《中学国文教学法》本论,课内讲读,习作批改,课外指导的内容之中。

课内讲课亦即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占课时最多的教学板块,蒋伯潜先生在阐发阅读教学的理论观点时,引用大量的例证详加申述。这些例证多半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其中颇有独到的、精辟的学术见解,不仅有宏观的视野,还有具体细微的教学实例,这些内容都能对提高语文教师语言文学的修养方面给以教益与启示。怎样看待学生,怎样认识学生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之所在。蒋伯潜认为:“‘教授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处于被动地位,只须‘受教,不必‘自学,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不但须使学生有自学的机会,而且须加以督促,辅导和鼓励;就是教师方面的‘教,也得顾到学生的需要、能力和兴趣。”⑨这是从教育理论上去把握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宏观的视角。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鉴别也是一种思辨。蒋伯潜十分重视对学生比较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温习这一教学过程中,他谈运用比较,就举出大量可以比较的教材:“朱自清的《背影》、归有光的《先妣事略》,虽然一写活着的父亲,一写已故的母亲,其以‘亲子之爱为中心则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虽然一祭亡侄,一祭亡妹,其以散文做祭文,抒发其真挚情感则同。……写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时,有陈鸿的《长恨歌传》,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题材虽同,文体各异。”⑩这些材料的比较既体现教师自身的修养,同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提升极有帮助。

在教师讲读教学这一环节时,蒋伯潜就提出“题解”、“作者”、“本文”几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如讲“本文”时,又具体提出从以下细微的方面入手:注意单字的音义、注意复词、注意虚数、虚字的变化、文法、修辞技巧、作法与风格、引用的语句典实、读法技巧,每项注意内容又用大量的实例进行解说。如谈到全篇的结构作法与风格时说:“可就全篇的主旨、脉胳、层次来看,各段的意思,何者是止,何者是反,何者是旁敲侧击,何者是陪衬烘托,何者是引证,何者是取譬,何者是断定,何者是题前的文章,何者是题后的余波,以及或分、或合、或承、或转、或顺叙、或补述,种种插穿裁剪,错综变化,都和结构有关。关于作法,则议论、说明、论叙、描写和抒情,各有各的作法,每一类中,其作法各不相同。而且文章的气象有刚有柔;旨趣有隐有显;词句有繁有简,有整齐、有错落;色味有浓淡,有甜、苦、酸、辣;声调有高低、缓急;态度有严肃与轻松,有现实与超脱;因此,它们的风格便不同了。”{11}他认为讲的内容不应抽象、玄妙,教师须用具体、浅易的说法,使学生能了然于胸。例如在讲到“注意修辞技巧”,就举例说:“欧阳修的《书锦堂记》,做好之后,已送去了,又着快马追回,在首二句上各加一‘而字,改成‘仕宦而至将相,高贵而归故乡。不加这两个‘而字,也未尝不通,不过声调上却生硬得多了。”这里不仅涉及文章学知识,语言学知识,还涉及到“语感”等问题,而且这种要求都与国文教学的目的“能运用、能了解、能欣赏”直接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示范性。

三、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现代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如何提高教师质量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尽管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与70年前相比有许多变化,但教师的专业素养却有不少稳定的、不变的因素。研究过去是借鉴于今天,蒋伯潜关于语文教师素养的论述中有很多合理、深刻甚至超前的见解,这对于解决目前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都有很好的启示。

第一是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问题基本看法。它包括教育观、教材观、学生观,还包括对于职业的信念,对于学科的信念等。蒋伯潜在教学实践经验中逐渐积累形成并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教学理念,在书中都有完整、清晰的表述,如对语文教学目的辩证认识,对语文教材的深入思考,对阅读教学的深刻剖析,对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探索,对课外学习的精确指导,对教师职业素养的严格要求,都不乏精辟之见。他还身体力行编制了《蒋氏高中新国文》(六册),供高年级中学国文精读的教科书,编撰了供初、高中使用的《中学国文自学辅导丛书》:《字与词》、《章与句》、《体裁与风格》、《诗》、《经与经学》、《诸子与理学》、《词曲》、《小说与戏剧》、《骈文与散文》等。在课外阅读上,作者将阅读的范围扩大到几乎涵盖了语言、文字、文体、学术、文学等所有的与国文教学相关的知识。这种体系庞大的普及读本在中学国文教育中是十分罕见的。由此可见,蒋伯潜为语文教育所付出的巨大的心力。如果没有对语文教育的执着追求,没有对语文学科的热爱,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正是在进行大量的实践研究基础上提出许多教育理念,如,“国文教学是文字语言的运用之训练”,“素养”、“养成”等,都与2013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几个核心概念,达到高度一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第二是专业知识。蒋伯潜先生在绪论中对国文教师应有的素养作了阐释,他认为:“教师不但当有教不倦的精神,也须有学不厌的精神,努力进修。”{12}在本书的余论部分,他对国文教师的进修所涉及到的学科门类以及如何学习谈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我国的学术文艺,浩如烟海;国文教师如果有志进修,自己的园地,已很广阔了;何况世界的学术思想、文艺潮流,也得虚心接受”。{13}他认为文法和修辞、文字学、文学史、学术史这几门与国文教学关系密切,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实际,强调运用。如他在谈到“文法与修辞”就指出:“国文的词性分类竟可以和西文不谋而合地大同小异吗?以他民族的言语文字作比较研究的材料,原是很好;若囫囵吞枣地把它们的文法引用到国文上来,能没有削趾适履的弊病吗?”{14}他还提出建议,认为研究文法和修辞,应把古人论文法修辞的话收集起来,再与西文作比较研究,根据完形心理学,作整体的观察、研究,不能肢解了全篇,在研究其中的一词、一字上去花气力。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对语法修辞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淡化语法教学,甚至删掉了相关教学内容。对此,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与质疑。蒋伯潜先生关于这方面的思考能为我们提供积极地借鉴意义。对文字学的进修,蒋伯潜先生认为“有些文字知识不一定都让学生了解,但教师自己进修,却当在声韵方面下些功夫”,文字学的进修学习“决不可忘了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5}对文学史的进修,蒋伯潜强调注重文学流变的历史,“既名之为文学史,则骈散文、诗、词、曲、小说、戏剧及一切儿童文学、俗文学,都应包括在内了。而且我国文学往往受外来文学的影响,远之如佛教经论及其他作品,近之如东西洋各国的文艺和其他作品;所以翻译文学也当包括在内。”{16}蒋伯潜认为“进修学术史,可以了解我国固有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但在读书时“不可为某一家的注释所束缚,方能自己悟出一番新见解来”。{17}他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与研究经验对进修教师提出了要有思辨的意识、批判的精神的要求,提出教育行政机构与培训机构要认识到,“学问的进修,不是他律的,是自律的;不是形式的,是实际的。”{18}这些很值得我们目前各类培训机构及教师去认真思考的。现在各类培训五花八门,各目繁多,但很多只重形式,根本没有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受到许多诟病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是能力素养。语文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首先必须要有更高的听、说、读、写能力。“如讲的方面,须有清晰流利的口才;作的方面,不论语体文言,须有明白流畅的文笔;写的方面,不论在纸上,在黑板上,须能写行书楷书,而且写得敏捷,写得清爽,写得正确;尤其是批改方面,须能看出学生习作中的疵病,予以增删改润,而且指示其所以然,批改得好,并且批改得快。”{19}语文基本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础,扎实的语文能力是上好课的前提。蒋氏的高标准的能力要求即使是现在的有些优秀教师都很难达到,这对于我们制定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标准具有启示作用。

第四是反思意识。现代教育强调教师的反思意识。具有反思意识,就能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蒋伯潜在书中不同的章节中都反复强调这个问题。“老师当反省自己,教材是否选择得当?教学是否得法?指导督促已否尽心?所出试题果合学生程度否?此后应当如何改进方能补出缺憾?教师学生各能自己反省,必可收教学相长之效”。{20}蒋伯潜是一位颇具功力的文字学家、经学家、文献学家,对于许多方面都有独具特色的研究,因此,他把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工作中的体悟,上升到对教师素养要求上来,强调语文教师要具有批判的精神与反思的意识上来,这对现代教育来说,很具有借鉴的意义。

蒋伯潜对于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不仅全面、深刻,而且具有前瞻性,体现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注释

①—{20}均见蒋伯潜著《中学国文教学法》,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9.(黄健)教师核心素养 篇九

2016年8月初,我有幸入选新密市骨干教师团队,在河南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培训。我们此次培训的主题是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在这十天,我们跟随刘小先一起开启轻松愉悦的“破冰之旅”;跟随李帅军教授探索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更有宋晔教授带着女儿和我们一起分享中外基础教育的不同;和全老师一起品尝了“世界咖啡”,发挥团队力量探索21世纪教师核心素养体系与构建;和熊建萍博士一起品味“心灵鸡汤”,探讨教师健康心理的维护和发展;使我们获得心灵的洗礼,在品味中得到智慧与快乐!社会压力、职业压力让我们的教师生存不易,需要学会自我调节,需要乐观的工作生活。

一、核心素养---社会发展迫切需要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脚踏实地做教育的同时也应仰望星空看发展。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 “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今年的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培训中各位教授、博士都会提到核心素养,脑海中时时刻刻闪现这四个字的影子,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二、不断的读书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作为老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多多的读书,书香浸润人生。博览群书,广泛的阅读经典。教师的学识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教师的视野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宽度;教师的志向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维度;教师的卓越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厚度。教师的角色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坚持而持续的读书,经典与前沿相结合,博观与约取相结合。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层次,更可以服务我们的教育教学。读书就想存盘,而写作就是读取。我所在的学校教科研力量比较薄弱,除了学校小人少这个客观因素之外,老师读书少这也是很大影响教科研发展的因素。每天给读写留出时间,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相信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会因为读书而得到提高。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成为这堂课成功的重要元素。所以我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课堂设计上,打造激情课堂,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力争早日成为名教师。一个教师要有四个轮子:教学,科研,读书,写作。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想、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营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李冲锋教授也用行动告诉我们今后给读写留时间,他的立达书院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我每天都在欣赏阅读,他的所作深深触动了我,这么多年之所以成不了优秀教师,就是自己太懒惰、读书少、总结少、反思少。刘新选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成功经验,并与与会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聆听吸收了娄武卫、张建涛同仁优秀教学经验,又参与了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心灵的碰撞与洗涤,使我对教学管理有了自己更明确的方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更有信心,三、用心育人感受职业幸福

一支粉笔一张嘴,两袖清风两卷书,三尺讲台三十年,四季耕耘四海春。作为老师是幸福的。育人的幸福,读书的幸福,创作的幸福!用王教授的话叫: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一个好老师!工作中,当我们有所疲惫时,当我们有所犹豫时,当我们有所迷茫时,当我们有所抱怨时,那就想着这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河南师范大学王新年教授给大家做了“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他在讲解过程中神采飞扬,语言铿锵有力,陈词激昂表现出他对教育的热爱,对专业的敬畏与钻研,极大的鼓舞了我,让我明白原来当老师也可以这么快乐,这么乐在其中。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第一次感觉到危机及身,职业倦怠让我没有一点活力,看来还需要用心尽职尽责的去做,才能体会做教师的乐趣。

通过这次培训,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同窗的骨干教师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教学实力,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今后要不断学习充电,进行学科知识和理念的更新,积极调整心态。多读书、读好书,从自身发展开始,提高专业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以“爱”为永恒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要想不被时代淘汰,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冯二红

10.(黄健)教师核心素养 篇十

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要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教师是关键所在,可以说,教师的素养影响学生的素养,有怎样的教师才能培养怎样的学生。所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更需要教师有素养,可以说,只有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教师,才能在工作中言传身教,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换句话说,就是教师须以自己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就必须多方面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一个懂教学、擅管理、会研究、有高度的教师。

一、教师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教师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能再单纯地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教育,而必须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教育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历史专业本身,更需要面对许多活生生的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来讲,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三大核心任务。因此,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提升与自身成长已经成为了教师内在的需求。

二、教师自身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要求:

1、精神素养: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上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远远超过一般行业的从业人员,核心为坚定的教育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而师德的根本是师爱,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用足够的耐心来促使每一位学生特长与个性发展,创造出彩的人生,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灌注着教师无限的心血与才智,自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师德的魅力源自一种淡定的心态。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形成的社会浮躁情绪,一定要“守静无妄”,对自己的心灵一定要 “时时勤拂拭,不让惹尘埃”,淡泊名利,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去教书育人,也就是说要有一种“处陋巷”而“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与追求。当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职业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既要抗拒外在社会的诱惑,又要扛起自身专业成长的压力。因此,教师要用宁静的心去面对生活,要用对教育炽热的爱去面对工作,要能坦然面对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在外在浮躁和功利的氛围中,能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和生活中的酸楚转化为抗压的正能量,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正能量。

2、能力素养:教师要能够吃透新课标、吃透新课程、吃透学情,把自身的学科知识转化为高超的学科教学技能,同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并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知识是培育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途径。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历史教师终究要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最终贯彻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所以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组织好教学活动。

11.“面试官”黄健翔 篇十一

8月4日一期,张绍刚告别主持了两年多的《非你莫属》舞台,决心相妻教子,专心做一名好老师、好父亲;8月5日,黄健翔成为接棒张绍刚的《非你莫属》“面试官”,协助应聘者和12位Boss团成员“过招”。与之前的节目相比,黄健翔接手的《非你莫属》全新改版,不仅引入了黄健翔、涂磊“双核”主创,在规则和环节上也有改动。节目制片人刘爽给出一份8月19日统计的csm33城卫视排名,显示《非你莫属》节目收视率0.725%,当天排名全国第一,以数据说明“黄是接棒的第一人选”,他表示,“黄健翔有很多职场经验,有很丰富的工作和人生阅历,既是公司老板,也是最大的职业招聘网站代言人,符合这些条件的主持人很少。”

坐等“争议”

在很多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跟绍刚‘接通’了。”

对黄健翔来说,主持职场真人秀类节目并不陌生。《非你莫属》在改版前两周才找到他,可谓速战速决,以至于黄健翔忍不住在节目中调侃:“张绍刚你把我带进了坑里了。”

《非你莫属》是天津卫视一档很有影响力的节目,在张绍刚主持的两年多时间里,从无到有,慢慢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品牌栏目,张的形象和主持风格已经深入人心,做他的接班人并不容易。“从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手里‘接棒’,在这个行业里来说,是一件很冒险的事。”黄健翔分析道,“因为大家有一个定式,再加上绍刚本身就是非常有经验的资深主持人,他的经验和敬业都是毋庸置疑的,这个节目已经留下了他很深的烙印和影响,好在我这个人承受力比较强,脸皮也比较厚,所以就无所谓了。”

黄健翔的担心并非谦虚,果不其然,他接手的节目刚播出不久,百度贴吧里有关节目和对他本人的议论、质疑纷至沓来,认为黄健翔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从现场把控能力来说,都没有起到张绍刚的“主心骨”作用。黄健翔却将此视为“甜蜜的烦恼”,在他看来,有比较和反对很正常,也证明这个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说明张绍刚主持工作的优秀,“我认为在一个好的平台上,我的起点就会比较高,可以马上得到很多关注,但我深知这些关注不是我挣来的,而是前人留下的。”

在第一次录像前,黄健翔没有看一眼以往的节目视频,因为怕受到张绍刚的影响。黄健翔认为,主持人跟歌手有很多共通之处,那就是不论在前期、在后台练习了多久,头脑里有多少素材和知识积累,关键还要看临场发挥,以最真实的状态示人;所谓的主持风格,实际上呈现的无非是自我,由于人与人在性格、语言习惯、思维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才形成了不一样的风格。“我跟绍刚是两个不同的人,我不可能把大家喜欢的关于他的一切都复制过来,所以我不可能做‘张绍刚第二’。”只是在节目真正运作起来,尤其是遇到一些另类求职者的时候,那些激动的反应和即将冲口而出的话也会让黄健翔抓狂,同时也让他更加理解前任主持工作的不,“如果用比较严肃的态度去对待,求职者可能会认为电视台太强势,但稍微娱乐化一点,希望软处理的时候,又会有人说面试官没立场、不够严肃。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在很多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跟绍刚‘接通’了。”

“黄转转”

七年来,黄健翔未曾停歇,辗转于各电视台和新媒体。

加盟《非你莫属》,一直被外界视为黄健翔的又一次转型,也许更多人依旧认为黄健翔更适合体育节目,他属于各种赛事,尤其属于足球、世界杯。对此,黄健翔也开起了自己的玩笑,“我从离开央视就一直面临这个问题,已经转了七年,我可以改名叫‘黄转转’了!”

实际上,与其说是黄健翔的转型,不如说是他又一次新的尝试。除了解说体育赛事和主持职场节目,黄健翔“触角”发达:自2006年离开央视后,在许多综艺节目、访谈节目、娱乐节目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出书、做电子杂志、拍电影、唱歌、代言广告、开公司??

近些年,不断有名嘴、主持人从央视“出走”,谋求新的发展,他们似乎也寻求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平台,价值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在观众眼中,他们变得更“鲜活”、更“接地气”了。于是,外界往往会将这个人与之前“体制内”的那个人割裂开来,认为他们经历了由“拘”到“放”的过程,工作和生活也从“单一化”变得“多维度”。

黄健翔的事业轨迹也被外界分成了“央视时代”与“后央视时代”,但他认为自己一直没变,“我在央视的时候照样是个多维度的人,只是很多人总喜欢把央视视为‘奇葩’。”他认为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人和事,就如同来到《非你莫属》面试的应聘者,每期总有一两个被称为“奇葩”,遭受网友非议。“我们不搞道德审判,既不俯视,也不仰视。”黄健翔说,“所谓‘另类’‘奇葩’,也只是大家用世俗的、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来评判,我倒是觉得,现在对人的约束、世俗的框架太多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他以怎样的套路和方式存在,只要他不犯法,都应该包容。”

做了几期职场节目,黄健翔更加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回想自己这一代人的工作经历,几乎是有什么活儿就埋头干,干完了也不好意思问薪水和待遇,更别说提要求了。“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都比较个性,也比较勇敢,契约精神也比较强,更接近和遵循市场规则,敢于先提要求,敢于把丑话说到前头,敢于争取自我权益,敢于选择,这些都是和我们那一代最大的区别,是一个进步,应该鼓励。”

“跳并快乐着”是黄健翔曾代言的招聘网站为他写的广告语,七年来,黄健翔未曾停歇,辗转于各电视台和卫视,积攒了大量人脉。如今的工作重心,除了在电视节目《非你莫属》节目中担纲主持,他的另一只脚已迈进了新媒体。

8月12日,乐视网推出一档体育自媒体节目《黄·段子》,黄健翔以体育评论员身份出现,大聊“德甲凭什么成世界第一联赛”,上线首日总播放量达数十万。也许对他来说,这才是一次真正的回归——他曾直播解说超过2000场体育赛事,涉及足球、田径、游泳、跳水、篮球、射击等多种项目,在他的身上,或许惟一不变的就是“铁杆意大利球迷”的身份。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从一个单纯靠讲话吃饭的人,逐漸演变成“被消费”的娱乐人物。

“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句话出自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用来形容黄健翔七年来的心境,再合适不过。

黄健翔是个性情中人,经常不按常理出牌,被他的粉丝亲切地称为“黄老邪”。如果不是如此,当年的他便不会为意大利队呐喊高呼,那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会被奉为“神句”。离开央视后,凤凰卫视中文台向黄健翔伸出橄榄枝,为其打造《天天运动会》节目,只是一年之后,双方和平分手,一方将矛头指向低迷的收视率,而熟悉黄健翔的朋友则透露,该节目并不是凤凰卫视所长,播出时段又被安排在主妇看剧的时间,而黄却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什么。

此外,加盟和退出CSPN(电视体育联播平台),也成为黄健翔职业生涯中总被提起的一段往事。2008年10月,黄健翔对媒体宣布加盟CSPN,出任CSPN总运营商神州天地体育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2010年2月5日,黄健翔在新浪微博中写道:“你知道我也在讨薪队伍里吗?呵呵。这年月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啊。”《综艺报》曾在2010年就有关“讨薪”的事采访过黄健翔。

之后的黄健翔,如同一只荆棘鸟,不停地飞,在此期间,他被无数次推到各网站、杂志、报纸的娱乐版头条,从一个单纯靠讲话吃饭的人,逐渐演变成“被消费”的娱乐人物。只是在风口浪尖走一遭后,黄健翔依然能够做回自己,依然“我行我素,口无遮拦”,却也在不经意间增加了一丝敏感和警觉——不能被触及的话题和底线,于他,未免多了一些,反之,谁也不想被推进舆论的漩涡,与其如此,倒不如做个旁观者来得痛快。

也许,黄健翔应该借鉴范冰冰“范爷”的那句话来面对世人,“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只是在这条看似没有尽头的人生路上,一个人的战斗,确实不容易。

上一篇:金寨县农村居民建房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下一篇:快乐口语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