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案

2024-10-12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1.《千米的认识》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1米=()厘米

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3、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2.《千米的认识》教案 篇二

关键词:自主构建,体悟探索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4~4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 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 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千米=1000米,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充分经历感知“千米”的含义及建立1千米长度表象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进行合理的估计、推算;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 交流;体验“千米”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知道1千米=1000米, 学会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度的表象, 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活动:走100米, 数数大约有多少步, 要多长时间; (2) 米尺一把 (教师准备) ; (3) 每小组一张铁路交通图; (4) 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预设千米

1.播放百米赛跑的视频.

2.出示一百米跑道图片.

3.课前调查:步行100米, 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200步、1分半钟)

设计意图观看100米比赛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感官聚焦100米.通过课前活动, 既为学生课中研究1000米, 认识千米提供了想象、感受和思维的现实背景基础, 又解决了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而不便操作的实践体悟问题, 为千米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认知阶梯.

二、经历过程, 建构千米

(一) 认识千米的含义

观察思考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课件动态演示小明走10个100米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小明的运动轨迹, 在情境中直观感受10个100米是1000米, 数形结合, 丰富学生的感知.

(二) 揭示千米和米的关系

1. 同桌讨论:

(1) 你是怎样知道小明一共跑了1000米?

(2) 如果小明继续跑, 你觉得用“米”作单位方便吗?为什么?

(3) 你能创造出一个合适的单位来记录小明跑的路程吗?

2. 学生汇报.

3. 请学生读1千米=1000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 此时“千米”作为“生活概念”在学生的认知中已客观存在.通过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情境中根据需要创造合适的单位, 是把已有的“生活概念”进行数学化的过程, 促使学生自主构建“千米”概念, 掌握“千米”的含义.

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 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5. 百度介绍千米的知识. (运用课件链接百度)

师:其实要想了解千米的有关知识, 借助网络百度一下, 就行了!

课件出示:千米又称公里, 长度单位, 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 符号km, 这源自于kilometer这个英文, kilo是千, meter是米, 千米自然就是kilometer. (请一名学生读)

师:所以千米还可以用符号Km表示. (板书:Km)

设计意图有关“千米”的知识, 教师运用网络资源百度介绍“千米”, 不但形式鲜活, 内容详实, 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渗透了借助网络学习的方法.

(三) 建立1千米的表象

1. 猜一猜

(1) 请学生猜一猜1千米有多长?

(2) 提问:如果用米尺, 需要多少把米尺连起来? (出示米尺)

2. 指一指

(1) 出示学生熟悉的一块地图, 告知学生从希望小学走到鸭血粉丝店, 大约是1千米. (课件动态演示, 用红线标出)

(2) 学生在地图上指一指从希望小学走到哪里也大约是一千米.

(3) 学生自己制定起点和终点, 指一指从哪到哪也大约是1千米长.

3. 估一估

(1) 估一估步行1千米, 大约要走多少步?多长时间? (2000步、15分钟)

(2) 自行车行1千米, 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呢? (5分钟)

(3) 汽车行驶1千米, 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分钟)

(4) 提问:同样是1千米的路程, 为什么所用的时间会不一样呢?

尽管用的时间不同, 但什么是相同的? (路程相同)

4. 算一算

小明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 他上学选择哪种出行方式比较合适?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师小结:为了环保, 平时我们的出行尽量少开车, 倡导低碳生活.

设计意图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 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 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 是学习的难点.此环节的教学, 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分“四层”即:猜一猜、指一指、估一估、算一算, 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1. 观看生活中有关千米的图片. (略)

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 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2. 推算

(1) 甲跑道, 每圈是200米.如果跑1千米, 要跑几圈?

(2) 乙跑道, 每圈是250米.跑4圈是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3) 丙跑道, 每圈400米, 跑了两圈半, 你知道跑多少千米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千米”后, 教师让学生理性欣赏生活中有关千米的图片, 感受千米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继而推算三种不同跑道1千米的长度, 学生又一次的经历了“1千米”的创造与运用过程.

三、组织练习, 运用千米

1.整理长度单位.

提问:你能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整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吗?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填写旅游日记.

(1) 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乘车去上海, 路过了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是7 () .

(2) 很快, 我们的车驶上了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是274 () .

(3) 在上海我们乘上了船体长约是125 () 的游轮畅游浦江, 沿途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4) 在北京, 我终于看到了天安门城楼!导游介绍它高约35 () .

3.4千米= () 米3000米= () 千米

4.比较四大河流的长度.

黑龙江4370 km黄河5464 km

长江6300 km珠江2216 km

设计意图将已学的长度单位整理排序, 帮助学生构建新的长度单位认知系统.设计旅游日记,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择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既丰富了练习形式, 又体现了长度单位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通过单位换算巩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在比较四大河流的长度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比较方法.

四、实际操作, 拓展千米

小小设计师:设计旅游路线. (课件出示华东地区铁路运行图:图略)

小组活动:

1.研究问题:

(1) 在地图上用彩笔描出你的旅游路线.

(2) 推算出你设计的这条路线大约多少千米? (图中用课件先出示上海至南京铁路长约300千米, 用红线标出)

2.活动要求:

(1) 每4人为一个旅游小组, 组长分工.

(2) 可运用信封里的材料, 帮助你推算. (信封里装有几根线段)

(3) 写出算式表示你推想的过程.

3.分组活动.

4.学生汇报.

5.比较两组旅游路线, 哪一组长, 哪一组短?

设计意图小小设计师, 让学生动手自己设计旅游路线, 将静态的知识通过操作转化为动态的展现.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画出不同的旅游线路.先设计, 再估算写算式, 并比较旅游线路的长短, 在运用中拓展了千米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五、回顾课堂, 总结千米

1.通过学习, 你对千米这位新朋友有什么认识?

2.课后写一篇数学日记《我认识的千米》, 来感受千米带给我们的数学美!

设计意图结合所学的新知, 课后写一篇数学日记《我认识的千米》,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3.千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测试走10米大约要多少步,100米大约要多少步,并记录。

2、学生绕操场走1000米测试需要的时间,并记录;记录自己从家里都学校大约要走多长时间。

3、拍摄乘车行驶1000米的录象。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千米的实际长度,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使学生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观念,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2、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本课是系统学习长度单位在小学阶段的结束,学生能在已有知识对米的认识上,通过学习,找到米与千米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策略的选择:

1、汇报课前实践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如走、跑、看等),经历想象、推测等思维过程,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通过录象、照片,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比较长的长度引出千米。接着,再次展示录象中1000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直接感受1千米。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距离大约是1千米,怎么估计或是计算的,从而在学习4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新的千米的长度单位,使学生在旧知的回顾中找到新理知识的连结点。

3、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图片出示,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单位间的换算。

4.《千米的认识》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49、50页 教学背景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内容。

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一年级:认识了米(m)、厘米(cm)、毫米(mm)3个长度单位。联系实际,认识米尺,通过测量常见物体等活动建立1米、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初步会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和画线段(限整厘米)。初步会用目测或不同器具,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大约几厘米或几米。

二年级:认识千克(kg)、克(g)2个质量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初步建立1千克、1克的量感。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 根据前测分析:约有75%的学生对于“千米”这个新知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曾听到或看到过这个长度单位,并约有35%的学生知道“公里”就是“千米”。

2、学生学习存在的困难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会看到或听到到用千米(公里)表示较长的路程,但学生缺乏对1千米长度的体验,因此建立“千米“的量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联系生活实际,建立“千米”的量感,并知道可以用步测等方法对长度进行估测。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观察、比较、猜想与验证等数学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千米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建立“千米”的量感。

2、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千米”的量感。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自制多媒体课件。包括教材插图,校园内的操场图,校门外至车站的图片等和1千米的视嘉定区普通小学 2 频录像等。

2、小练习纸、小实践记录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校操场的直道长大约为110( ); 小胖身高142( ); 一块橡皮的厚约12( ); 嘉定到上海人民广场的`距离为36( )。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并引发认知冲突,初步感知千米产生的必要性。】

3、 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建立“千米”的量感

(1)出示高速公路上的路程指示牌

从这些路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B A 化学工业区

用数射线表示:

(2)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千米=1000米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通过观察路牌标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通过“数射线”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揭示千米与米的进率关系。】

2、体验1千米的长度

(1)算一算:①运动场的标准环形跑道,通常一圈是400m,1km是几圈? ②普通小学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1km要几圈? ③从普小校门出去右转一直到前方的车站,这一段距离大约是100米。 1千米有这样的几段?

(2)估一估: ①猜想:10个100米的长度。 ②验证:播放视频。 ③估测:从家出发后1千米的路程。

A、交流 B、认识步测、计时的方法 C、实践验证(见后面作业:课后小实践)

(3)想一想: 纵向感知1千米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校园、路段为例提供动态化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维度感知“1千米”的长度。在猜想、估测、验证中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从而比较清晰地建立1千米的量感。】

3、千米与米的换算

(1)交流读法

(2)单位换算

【设计意图:在读法中感悟千米与米的进率;在换算中通过“千克与克”换算方法的迁移,体会换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千米与米的互换。】

三、巩固练习

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嘉定到上海人民广场的距离为36千米。

1、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一步巩固对千米的量感。通过对3千米长度单位的选用进行辨析,进一步体会千米产生的必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较的数学方法。】

四、全课总结

完善长度单位的认知结构。

五、拓展应用

你打算选择哪一种出行方式去南翔古漪园,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公里)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千米 km

km 米 m

1千米就是10个100米。 厘米 cm

毫米 mm

作业设计:

实践作业

同学们:请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体验1千米”的实践活动。

(1)走一走 我走100米,时间大约用了________分钟, 步数大约为________步; (2)算一算 我走1千米,时间大约需要________分钟, 步数大约需要________步; (3)体验1千米 从我家出发一直走到_________,这段路大约长1千米。

5.《千米的认识》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能力目标: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3.情感目标:

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厘米、1分米、1米。2.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

问:为什么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的概念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2)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把你看到的记下来。

3)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2.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算一算,课前我们已经量出了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50米,想一想几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到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吗?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深化“千米”的知识 1.想想做做1,多媒体出示

(1)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到哪是1千米,其余学生参与评价。2.想想做做2,多媒体出示

(1)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同桌互查预习作业。3.想想做做3(1)学生独立检查预习作业。

(2)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4.想想做做4,多媒体出示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5.想想做做5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6.想想做做6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四、拓展“千米”的知识

上一篇:职业形象和商务礼仪下一篇:定性化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