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2024-10-19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共12篇)

1.“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篇一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反思

基于项目的学习终于结束了,在一个月的学习中,我从最初对项目学习的一无所知到渐入其境,一路行来颇有收获颇有感触。

最初这个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复杂、可行性低下,太过理想化。因为这个项目毕竟引自国外,中国的教育制度使得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实施,尤其是在小学,他们的认知能力还很有限的时候。可是当我潜心地读完这个课程的时候,我却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它让我真正感觉到现代教育技术给当代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

通过这个培训,我对项目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懂得了许多新知识新名词,量规、头脑风暴、时间线等,刚开始我真的一头雾水,但随着讨论和一步步完成作业,我终于把这雾水化了。我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教师的角色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鼓励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建议或提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打破了原有的以老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虽然在实施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突破其中的困难对学生绝对是百利无一害的。

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学习,加强反思,评价是相当重要的。项目完成后的评价阶段一定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明确地评价既可以使学生自己的不足,又可以促使他对项目学习进行反思和调整。学生学会系统深入地反思,可以联系所学的知识、经验以及信念,可以思考学习的元认知过程,帮助设置目标和掌握进度,长期有效的反思造就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此外,这样的新式教学非常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这次培训虽然辛苦,却带给我很大的思想冲击。通过基于项目学习的培训,使我对新的教育技术和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上面所学到的知识努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扎扎实实地搞好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此,我衷心感谢这次培训之旅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的助学老师。

2.“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篇二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策略

一、研究背景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全球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 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和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从而促进21 世纪技能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开展。该项目采用“教师培训教师”的模式来开展培训和指导。通过培训, 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帮助教师制作出切合教育目标及课程标准并能够付诸实施的教学设计方案。截至2012年底,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已在我县培训4000 名教师, 是同类计划中规模最大且最为成功的培训项目。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 (教师[2013]13 号) 中提出,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 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 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 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 多万中小学 (含幼儿园) 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以评促学, 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 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截至2015 年底, 我县已完成1500 多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到2017 年, 完成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级水平的教师达到100%, 中级水平教师不低于60%, 高级水平教师不低于20%。

我县当前正在积极推进以“班班通”和“智慧校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连续十年举办包括教师、管理员和校长在内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有自编教材, 有培训团队, 有培训基地, 形成了常态化培训机制。与教师培训共同开展的还有相关课题研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 (央馆专项课题, 结题号:20110478) 经过四年的研究, 已圆满结题。

“十一五”期间,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研究成果丰硕, 仅从 “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专栏 (http://ktsb.e21.cn) 上以“教师”、“培训”、“培养”、“专业化”等关键词可以查阅到此类研究成果121 项, 其中, 培训类61 项, “农远工程”培训研究课题17 项, “校本培训”研究课题32 项, 教师专业化发展类39 项。“农远工程”类研究课题主要内容是培训策略的研究, 成果以举措为主, 加上一些经验性认识;绝大多数课题属于“校本培训”范畴, 课题研究多以开展若干次培训、公开课、观摩课为内容, 成果以物化为主。较为专职化、以县为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研究、尤其是将教师培训与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开展研究的课题比较少。

经过文献查阅、反思历年培训, 发现该领域仍有几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第一, 以往的培训多为大规模, 运动式, 班额大, 水平低, 不系统, 培训容易流于形式;

第二, 培训多为灌输式, 理念落后, 形式单一, 培训效果不理想;

第三, 培训过多强调技术, 而不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 没有将技术与课堂有效融合作为培训重点;

第四, 培训多是自上而下发动, 培训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和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 亟需从全球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中汲取“营养”, 来改善我们的培训, 从实践和理论上研究并解决上述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肥西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集中培训为研究对象, 该培训每年暑期在肥西师范学校举办, 每年1000 名教师, 20 个班, 分5 期, 每期6 天, 封闭式培训, 以计算机教室为主要培训场所, 由该县信息化教学培训团队实施教学;培训教材是该县自主编写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教程》 (1.0-10.0 版) , 培训方法以小组合作、任务驱动、交流分享、项目展示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有:信息化教学设计、素材处理、课件制作、资源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微信应用、课程整合、教学评价等。在本研究周期内, 该项培训共举办培训班54 个, 培训一线教师3000 多人次, 组织指导校本培训人数达5000 多人次。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围绕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展开, 培训与研究同步进行, 将培训策略作为研究重点, 以行动研究为主, 结合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 摸索出一套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的教师培训策略。

三、研究实践及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本研究历经三年, 从课题设计、实施到总结, 研究小组开展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工作, 期间伴随着高强度的教程编写、每年1000 人的培训实践, 初步探索出一套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的培训策略。

(一) 突突出出培培训训的的适适用用性性————设设定定主主题题, 整合内容容, 将培训延伸到教学课堂

本课题研究周期内, 我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共实施三年 (2013—2015) , 本轮培训打破以往按电子白板、课件制作、网络管理和课程整合等内容分班的培训模式, 将课程整合、课件制作、白板应用等内容整合到一起, 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主线, 课程整合、课件制作、白板应用等围绕这一主线实施培训, 培训第一课是让学员自选教学设计课题, 所有培训内容都围绕该课题进行。这样, 学员围绕自选的课题既能学习教学设计知识, 又能围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制作, 学习资源检索、微课制作、Flash、PPT、电子白板课件制作和课程整合理论, 并且将这些知识与技术应用到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信息化教学中去。在教学设计中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和技巧, 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 帮助他们设计真实的教学案例, 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信息化教学资源包, 以便回到课堂上使用。在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又突出了培训的应用性, 强调了真实场景, 以培促用, 学以致用。

(二) 突出培训的前瞻性突出培训的前瞻性, 新技术, 新媒体, 翻转课堂, 追踪信息化应用新趋势

培训团队敏锐捕捉信息化教学前沿动态, 追踪新技术、新媒体, 紧跟时代变化, 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在培训中大胆尝试, 探索微课、翻转课堂的应用。培训团队将教学内容按知识点制作成微课, 并将视频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 布置学员提前自学。培训课堂上, 主讲教师围绕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合作解决。培训团队成员王峰老师将Flash培训的知识点做成5 至8 分钟的微课, 采用“课内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即前半节课看微课、做练习, 后半节课分组交流, 主讲教师巡视辅导。由于参训学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采用自学微课, 模仿操作的方式水平高的看一遍就能完成操作任务, 剩下时间可以做“进阶”练习;水平低的可以反复看视频, 可以暂停或快进视频, 直到看懂、学会为止。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 做到了以学员为中心, 个性化学习, 达到了学会、会学的目的, 培训效率大大提高。

团队成员李仁兵老师录制了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视频, 在培训前要求学员通过网络先自学, 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和学员一起交流分享软件使用的方法, 课堂变成了主讲和学员之间面对面互动的场所, 从而达到了理想的培训效果。

(三) 突出学员的主体性——参与式培训突出学员的主体性——参与式培训, 形成性评价性评价, 扶上马, 送一程

培训课堂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项目展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及“形成性评价”模式, 激发学员学习动力, 培训课堂学员参与度高, 目标达成度高。

11.培训调查

为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团队在“问卷星”网站上制作了《肥西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收集学员基本信息, 了解学校信息化设备配备情况、教师应用情况及教师培训需求等。

22.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方法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研究小组在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中, 又有新变化。一是围绕自选课题制作教学资源包, 培训期间, 学员始终围绕自选课题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 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在“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下, 学员带着任务预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学习微课, 并尝试课件制作, 回到培训课堂上, 已完成制作的学习“挑战任务”, 微课学习中遇到问题的, 由学习同伴或主讲教师指导解决。

33.小组合作

传统的教师培训很少分组, 带来的问题是学习枯燥, 形式单一, 学习氛围不浓, 主讲教师的单向传授是学员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采用分组合作学习, 一是通过集中培训这一方式把大家集中起来,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学习, 共同讨论, 许多问题不是通过主讲教师来解决, 而是在小组内相互学习、共同讨论得以解决的。“头脑风暴”能够让大家的灵思妙想产生激烈碰撞, 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从而创造性解决问题。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大家学习的主动性、竞争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需要在全班展示分享, 因此, 各小组接受任务后, 会有细致的分工, 相互协作, 高效完成任务, 从而在全班分享本组的成果。三是一些在小组内经过讨论仍无法解决的问题, 再在全班分享讨论, 最终依靠大家的智慧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44.每日反馈

培训的成败, 关键点在培训效果的认可度, 培训团队立足县情和一线参训教师的真实需求, 从课堂和教师反馈看培训效果。培训中, 团队注重收集教师的培训反馈, 通过每日一次的不记名“培训反馈”的整理和解读, 拉近培训者和受训者之间的距离, 及时改进培训方法。“每日反馈”的实施与坚持, 既是英特尔®未来教育“参与式”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面对成年人培训的一种民主思想体现。更为重要的是主讲教师通过这种带有“评课评教”意味的信息反馈来改善自己的培训, 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55.形成性评价

以往的培训, 我们把终结性评价放在第一位, 学员能否结业, 就看“最后一考”。因而常有学员在培训中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到了考核时, 想尽办法蒙混过关, 谋得一张结业证书。研究小组自2006 年开始, 从“一考定合格”转变为“出勤率+过程性作业+大项目活动”的“形成性评价”模式, 按30%、30%、40%的比例综合计分, 同时考勤不合格一票否决。形成性评价主要体现在重视考查学员的培训参与度、出勤率, 小组内交流、协作和发言等“表现值”, 以及大项目活动的质量, 并且把出勤率放在第一位。6 天的培训, 如果出勤率低于75%, 即使其他方面表现优秀也不予结业。在评价形式上, 学员既是评价客体又是评价主体, 有自评、他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全班投票以及培训者和管理者评价等多元评价手段, 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参与度。

66.培训跟踪

研究小组引入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式培训”和“成果实践”培训模式, 在培训期间, 每个学员都设计完成了一个信息化教学资源包, 里面有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等, 在新学期里, 他们将把这份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包拿到课堂上使用, 一是检验一下培训效果, 二是将培训成果转化成应用成果。研究小组为此设计开展了几项培训后期研修活动, 即通过全县教师信息化大赛、多媒体教学应用大练兵等活动收集学员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等实践性成果进行评比, 推动培训向课堂延伸, 与教学应用紧密结合, 引导学员学以致用, 在教学实践中巩固知识, 继续学习, 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 突突出出过过程程的的精精细细化化————分分学学科科、分学段, 双双导导师师“跑课”制, 精耕细作深挖掘

11.以科分班

自本课题研究周期开始, 研究小组尝试由学员自主选择班级, 并在报名表上备注所教学科, 根据自选班级和备注的学科对学员进行分期分班, 基本做到同学科同期同班级培训。2013 年暑期, 我们举办了四期16 个班的集中培训, 每期6 天时间。2013 年的培训报名没有分学科, 导致分组教学难以有效开展, 培训针对性不强。2014 和2015 年暑期, 我们共举办了十期38 个班的集中培训, 每期6 天。从培训报名开始, 就要求学校按学科和分配的名额比例组织教师报名。在分期分班时, 研究小组将同学科、同学段的学员安排在同一期培训, 有利于实施分组合作教学。学员分组讨论时能对本学科同一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共同的话题使讨论更深入、观点碰撞更激烈, 达到了合作交流、共同提升的目的。

22.合作教学

纵观各级各类教师培训, 大多是讲座式或操作式培训, 一个授课教师面对几十甚至几百名学员。本课题研究的是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的培训模式, 吸纳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基础课程培训方法, 从一开始就采用了两名主讲共同授课的模式。两名主讲共同授课优点有:一是共同备课;二是相互协作。如分组教学时, 需要同伴协助分组、分发小组任务单、统计小组成绩;在讲解技术操作时, 另一名主讲可以及时给学员以技术辅导。

33.先分后合

在2013 年的培训中, 研究小组将培训班级分为“电子白板班”、“课件制作班”和“课程整合班”三个类别, 三种班级学员只能选其一, 学了电子白板应用方法, 但却不会课件制作, 不知道怎样整合, 等等。主讲教师也是“包班”上课。2014 年培训中, 研究小组探索实施“跑课”制, 即在每期每个班上都安排了电子白板应用、课件制作和课程整合内容, 其中, 电子白板和课程整合各2 天, 课件制作1.5 天, 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学到实施信息化教学所必备的知识, 而主讲教师则根据课程表安排, 在每期的4 个平行班级里穿插上课。2015 年培训中, 研究小组再求变化, 将电子白板、课件制作和课程整合三大块内容拆散并重新组合为“教学应用班”和“资源创作班”, 增加重点模块的教学时间, 培训趋于合理化。

44.专职专业

往年的培训, 主讲教师按“电子白板班”、“课件制作班”和“课程整合班”分班授课, 要讲授某种类型班教学课表上的全部教学内容, 如讲授电子白板应用的, 从白板构造、菜单操作、故障排除直至教学应用等知识都要讲授, 对主讲教师要求较高;2014 和2015 年的培训, 由于实施了“跑课”制, 研究小组将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做了精细分工, 有的专门讲授课件制作中的图片处理, 有的专门讲授电子白板中的学科工具, 有的专门讲授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设计, 等等, 做到“术业专攻”, 提高了培训专业性。

55.资源共享

采用“跑课”制, 做到了专职专业化, 但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 就是学员在6 天的培训中要面对不断变化:主讲在变、内容在变、方法在变……学员应接不暇, 一时难以适应。更为重要的是, 主讲教师各上各的课, 内容衔接上常常出问题。为此, 研究小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这些培训中的新问题。培训团队利用“云盘”建立资源共享中心, 将课程表、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堂练习和学员动态信息等及时分享到“云盘”里, 这些信息时时更新, 每位主讲都可以在教师机上登录查看, 实时掌握各班培训进度, 做到各人的授课内容“无缝衔接”, 不再让学员有“突兀”之感, 确保各个培训模块过渡自然。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如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实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 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也让教师应接不暇, 甚至产生“厌培”情绪, 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怎么培训?培训效果如何?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走进学校、走近教师, 了解需求, 以人为本, 按需培训, 真正把培训落到实处, 从而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 转变学习方式, 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的通知 (教技[2012]5号) [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2014-02-04.

[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的通知 (皖政[2014]25号) [DB/OL].http://www.ahedu.gov.cn/30/view/246129.shtml, 2014-04-25.

[3]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专栏[DB/OL].http://ktsb.e21.cn/.

[4]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 (教师[2013]13号) [DB/OL].http://www.moe.gov.cn/, 2013-10-25.

[5]英特尔基金会和英特尔公司.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M], 2008.

[6]英特尔基金会和英特尔公司.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M], 2007.

[7]杨建军, 焦中明.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的评估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01) .

[8]张建伟, 杨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方式与组织实施[DB/OL].http://www.pep.com.cn/200406/ca484084.htm.

[9]闫英琪, 黄兰芳, 景丽, 郏伯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16) .

3.“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篇三

1.项目简介并建立项目文件夹。培训一开始由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包括项目精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在培训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计算机技术、要完成的单元作品集。可以用现有单元作品集作为案例加以说明。这样可以避免参训教师在培训开始阶段由于对“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陌生而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创建作品集文件夹,以后所做的演示文稿及网站、与单元有关的文档都将保存在该文件夹中的相应位置。

2.组成研究小组。根据学生自愿组合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2~4人为宜。按照同学科、同学段进行分组,并要求固定。在每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将在小组内进行作品共享,共同研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分注重团队合作,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发扬团结协作之精神。

3.确定教学的内容或主题,构建框架问题。首先,让参训教师从当前教的课程中选择一个可以通过技术整合来优化教学的内容或主题(可以是某一课或某一单元章节)。确定课题。其次,为参训教师讲解框架问题。即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的概念及设计方法。互联网上有许多探讨框架问题的文章。有些结合具体的例子写的很不错可以用来推荐给参训教师。最后,由小组研究、讨论形成框架问题。

4.初步填写单元计划,制作“介绍我的单元”演示文稿。首先,观看演示文稿范例。其次,根据所选课题和构建的框架问题,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单元计划。单元计划将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所有的单元计划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再次,参训教师制作“介绍我的单元”演示文稿。并在小组和全班内共享演示文稿。

5.收集资料。组内分工协作,根据本课题的要求,可通过光盘或网络进行寻找资源等各项工作。(1)向参训教师提供相应的学科网址和搜索引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搜索工具让其自己上网搜索。(2)根据内容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对搜寻材料分类管理建立诸如“图片”“文字”“声音”等文件夹,并把这些文件夹进行整理、取舍、分类别随时保存在相应的项目文件夹中,以备下一步制作网页(或演示文稿)调用。

6.创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及评价。如何制作呢?在找到一定数量的资料后,首先主讲教师向参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案例,并约定完成初稿和终稿的时间。然后参训教师开始着手制作学生演示文稿(软件平台Powerpoint)或网站(软件平台FrontPage)。“英特尔未来教育”主张用最简单的技术制作出最好的产品,这种技术应该是便于学习、应用和推广的。设计时主要应注意:在内容上能否表征学生对拟定的学习目标有良好理解,并能回答框架问题(特别是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在技术上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支持高级思维技能。在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制作过程中,基本上由参训教师在组内相互协作自主处理,主讲教师作为组织者只在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商讨有关事宜。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也使他们的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页面设计、色彩搭配、文字处理等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大致完成之后,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制作评价量规。向参训教师提供案例。并说明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7.其他有关文档的制作。包括:学生支持材料、教师支持材料、课堂管理文档、作品引用记录等。学生支持材料是由教师创建用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可以是考试卷、课外阅读的文章、学习情况自查表等;教师支持材料是帮助教师教学用的。可以是为学生提供资源的网页、课堂上的讲义、向学生介绍单元计划的演示文稿、有关课程背景的相关资料或录像等。

4.“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篇四

网络核心课程培训班的通知

各地州(市)县教育局、进修学校、师范院校:

2010年云南省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网络核心课程(TEO)省级培训班定于2010年3月18日至24日在昆明云南教育培训大厦举办。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网络核心课程简介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网络核心课程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系列项目中的一个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它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整合计算机技术改进学生学习的技能,帮助教师发现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吸引、激发和推动学生走向21世纪技能的远程学习形式。

云南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网络核心课程于2009年开始试点,从今年起将逐步向全省推广,我们首先要对所有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进行分期分批的网络核心课程的培训,通过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网络核心课程(TEO)的学习,提高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的培训水平,从而在对学科教师的培训中,能对学员进行助学辅导,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学员提交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工作,指导学员参与项目的各级各类大赛。

二、参加培训教师的条件:

(一)、各地要选拔本地区对教学和课程改革具有研究和探索精神,本人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自愿参加培训,学科教学能力强,一线教学经验丰富,今后每年必须在一线学校承担一定量的主科课程教学任务,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参加此次网络核心课程的培训。

(二)、参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流畅的汉字输入技能,本人所在单位和家中具有良好的上网条件,确保每周至少有6小时在线学习与交流的时间,并能坚持二个月以上的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

(三)、在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排的各种培训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参加统一的在线学习和培训。

(四)、每个培训机构选送1-3名教师。

三、本次培训旨在培养主讲教师应用能力并与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十周年大庆作品的筛选和打造相结合,以争取今年在国家级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四、培训的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前准备”,在网上远程学习;第二阶段3月17日报到,18日—24日参加面授和模拟远程的学习;第三阶段面授结束后回到单位在线继续学习和完成作业。

2.面授地点:昆明云南教育培训大厦(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8号)。

3.各执行机构于3月9日前发送回执(请用EXCEL表格,格式见附件)。

4.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参训学员,并将有关培训通知行文至各地培训机构和发至参训学员的电子邮箱中,参训的学员必须每天随时查看自己的电子邮箱,同时上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查询相关工作安排。

5.参训教师必须带着自己准备参赛的作品来参加学习,最后在学友和助学导师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的作品。

6.作品最好能选择我省少数民族特色题材,题目要新颖和有吸引力。

三、其它:

1、培训人员培训费、教材费由省英特尔项目办承担。交通费、食宿费回单位报销

(食宿统一安排在教育培训大厦)。

2、联系人: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杨红

回执发至邮箱: yninter@163.com

电话: 0871-5126943(办公室)***(手机)

云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2010年 3月4日

附件:

2010年云南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网络核心课程(TEO)省级培训班学员回执

注意:

1、为加强联系和管理,学员须加入杨红老师的飞信:回执中认真填写一个移动的手机号码(没有移动号码的老师请填写可为你转发的手机号码)。省项

目办和省执行机构确定培训学员后,杨红老师会发出邀请,培训学员务必回复“是”或“Y”即可。

5.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总结 篇五

今年在市教育局、教研院的统一部署下,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的关怀下,自5月16日以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6天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感触特别深。

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对“英特尔未来教育”基本没什么了解,以为就是一般的电脑技术方面的学习。甚至在参加培训的第一天不知道到底学的什么?头脑中没有清晰的思路,我是带着种种疑问在学习。直到通过第二天经过陈老师不断地讲解,我的认识才逐渐明朗。原来“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以教法革新为特色,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研究型学习、反思型学习、面向作品的评价等特点。它在通过对小学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获得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技能与方法。而我们的培训活动,正是围绕这些特点进行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培训教师如何实施研究性课程和问题导向式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革新的教学观念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力。现今的教育强调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强调学科和学科的整合,这是趋势,也是未来的需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让我们更好的审视我们的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师资培训观念和模式。

我利用培训时间,从进行自我介绍、合作学习,到制定为实施研究性课程使用的单元计划,以及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电子作品、制作网站等,都在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个培训过程,我体验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以后学习和教学的情境(“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情境),我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现代信息技术。“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开放性资源的,把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放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全新培训理念。当整个学习时间结束后,我们的任务也完成了,所有的应感受的东西也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这本身确实就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因为这里的每一个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模式在牵动着我们,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我们本着做得更好的心态去驱使着自己不断前进,虽然学习很累,但我们仍是快乐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反映出来的代表“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新理念,使我们受训者在接受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自我完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过程中更深层次的理念还在于让教师切实感受到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打破任何“绝对权威”,教师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者的灌输者,而是培训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英特尔®未来教育”吸收了当今最新的将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理念,旨在帮助教师学会如何把计算机技术的威力转化为教学工具,用于吸引学生、激励学生,最终把他们引向成功的境界。该项目以信息化设计教学设计为中心,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新课程改革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其中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培训理念紧扣国家新课程标准,突出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合作学习,对广大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信息素养起到积极作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最重要的是明确了未来教育的一种发展方向,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和广泛的普及,适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当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高的业务素养,更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改进教学,把计算机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与创造的工具。培训为教师的“备课”带来了一些崭新的理念。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到要备好课,撰写好教案,要有自己的学科资料库,要学会从互联网上或是从光盘上下载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备课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用于多媒体教学的图形、动画、影像,以及生动活泼的声音、音效等。在建立自己的资料库时,使自己能很快把握本学科发展的脉络,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过程中经常进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和“教”与“学”场景的交替。受训的教师不在仅仅是“老师”这一个角色,而是“老师”、“学生”的双重身份;不仅是“教学”的“评价者”,还是“学习”的“评价者”。让更多的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施教者变为指导者、服务者、激励者,由个体学习变为群体学习,促进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创造性学习。”

我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后,觉得现在的上课思路已明显不同于以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合作性已经大大增强。参加培训之后,我认为,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与研究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和补充。

通过学习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们深切地感受到如何科学的运用网上教育资源的迫切性。学科教师可以在网上查寻自己教学所需要的相关学科资料,也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通过搜索引擎便捷地收集自己的单元材料。网络既是巨大的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库,可以检索到大量信息资料,又是超越时空界限的教育教学研讨室,可以与有兴趣者共同交流教育心得体会。

六天的紧张而有序的培训结束了,回想这几天的培训生活能使教师们学到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新的理论,所有的辛苦和忙碌现在感觉起来的确很值。这就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的魅力所在。这次培训我感觉最有意义、最有价值。

6.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总结 篇六

回想起短暂的六天培训,我难忘学习过程中大家互助合作的精神、难忘大家结下的情意、难忘那久违的学习热情。培训中我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帮助过我的学员,尤其是三位培训老师的指点,在此衷心地祝他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作为一名老师,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因此要想让我们的下一代为未来作好准备,仅仅为他们的工作着想是不够的.随着技术日日益融入到生活的训个方面,学生们的也需要学习全新的生活技能,以编织美好的未来生活.

在培训的过程中体现了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培训中学员们遇到的种种问题,出现在操作上的难题,只要能帮上的谁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我得到学员们帮助最多的一个。也许我年纪大的原因,只要有不懂的我总是要弄明白、搞清楚。所以得到学员们和培训老师关照最多。最后,我才能和学员们一样顺利地完成这次培训学习。

这次“英特尔 未来教育”的培训,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作业的,我们每天在网上探索的时候,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挖掘甚至是下载一幅图片,一段文字,等等都为作业的完成做准备。也可以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我们要学的东西。当整个学习时间结束后,我们的任务也完成了,所有的应感受的东西也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这本身确实就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因为这里的每一个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模式,教学的任者在牵动着我们,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我们本着做得更好的心态去驱使着自己不断前进,虽然学习很累,但我们仍是快乐的,我身边的一位老师说得好:“累,但却享受着。”

英特尔未来教育以其优质的品质,积极的思维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它在技术方面,而且在教育人,启迪人等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对英特尔未来教育这样解释“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刚开始接触英特尔时并不太能理解这句话,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终于对这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

学习过程紧张又轻松,使我们在学习中充分体会到intel未来教育的魅力。它提倡给学生一个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觉的通过各种途径去研究,探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完成任务。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任务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中我们不再仅仅是一位教师,我们还进行了多种角色的变换:自己选择不同的学科单元计划,以学生的身份完成《演示文稿》及《作品演示》等等,此时我们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除了传统的教材外,学科教师可以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上查寻本人所需要的相关学科资料,也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通过搜索引擎便捷地收集自己的单元材料此时我们又成为了资料的占有者;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我们进行交流,切磋和帮助,讨论中知道了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将要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此时我们又成为了地道的交流者。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我们不断的变换角色发挥了大家的创造力,使教师们知道摆脱课堂束缚,知道如何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他们所教的课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绩。

7.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心得 篇七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个大型的国际合作教师培训项目。其目标就是要帮助教师“扩展创造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们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束缚的目的”,就是“使教师们知道如何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他们所教的课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学习过程既紧张又轻松,我们充分体会到了Intel未来教育的魅力。该项目注重培养学员的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中,在任务的驱动下,我们自觉的通过各种途径去研究、探索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完成作业;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是教师身份,还进行了多种角色的转换:自己确定学科单元计划,以学生的身份完成《演示文稿》及《作品演示》等等,此时我们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除了传统的教材外,还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收集自己的单元材料,此时我们又成为了资料的占有者;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问题广泛进行交流、切磋和互助,了解教学实践中将要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此时我们又成为了地道的交流者和研究者。总之,这次培训中我们不断的变换角色,发挥了大家的创造力,使教师们摆脱课堂和教材的束缚,知道如何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绩。

当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高的业务素养,更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改进教学,把计算机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与创造的工具。这次培训让我们接触了一些崭新的理念,同时也学会从互联网上或是从光盘上下载与自己学科相关的课程资源。教师利用这些手段,能很快把握本学科发展的脉络,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建立自己的资料库,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这次培训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作业的,我们每天在网上探索的时候,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挖掘甚至是下载一幅图片,一段文字等等,都为作业的完成做准备。也可以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我们要学的东西。当整个学习时间结束后,我们的任务也完成了,所有的应感受的东西也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这本身确实就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因为这里每一个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任务都在牵动着我们,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我们本着做得更好的心态去驱使自己不断前进,虽然学习很累,但我们仍是快乐的,我身边的一位老师说得好:“累,并快乐着。”

8.“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篇八

执笔:刘福忠

2005年7月15日

一、英特尔未来教育简介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非商业目的的培训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对一线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懂得如何促进探究型学习,能够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密切结合,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成效。

该项目得到了中国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2000年7月在中国正式启动。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它的精髓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整合。这种教育模式已经西方发达国家流行多年。它具有以下特征:

1、教学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的高度整合。

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信息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也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

突出网络资源的利用,是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把网络作为课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

2、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模式

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中,不是以第几章第几节第几课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而是以“单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在这里,“单元”的范围是灵活的,它可以针对教材中的一节或一课,也可以包含教材中的几节或几课。关键在于提出一个鲜明的探究主题,突出教学的探究性和课题性。

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中,一个教案不再是几篇稿纸再加上个课件,而是由一系列计算机文件构成的作品集。一个教案(作品集)通常包含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文件。

3、提出了具有特色的“框架问题”概念

教师上课都会提问题,但平常很少考虑提出的问题的层次性。英特尔未来教育明确要求提出三个层次的问题,即低层次的“内容问题”,中层次的“单元问题”,高层次的“基本问题”,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就构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框架问题”。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步步深入,渐次推进,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探究。

框架问题的设计是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实质是怎样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而达到教学目的、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4、教学过程中突出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基本的教学过程是: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问题,学生上网查找或查书收集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和分析、归纳,讨论得出结论,将探究结果以幻灯片或学生网站的形式提交,各小组展示作品、互评,教师评价。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典型的素质教育模式。

将课堂作为教学的第一平台,网络作为教学的第二平台。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这个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大量学习活动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

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不再是以交作业本的形式完成,而是将学习探究成果制作成学生演示文稿和学生网站放在网络上。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电子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师生之间还可以通过论坛、聊天室等方式进行交流。

二、培训的过程

从7月5日到7月12日,共8天。在这个过程中,受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筹备过程中,局领导积极协调各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在培训过程中,局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同时,也得到了蒙自一中的领导和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从硬件设备上和软件技术上满足了培训的要求。

培训中,我们四个教师分头把关,坚守岗位。我和罗强夫老师负责一班的教学,杨楠老师和田伟老师负责二班的教学。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外,我们中午也没有午休,大部份时间在机房里辅导,下午放学过后很晚才离开,晚上还对学员进行晚自习辅导。

绝大多数的学员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好多学员中午不休息在机房制作作品,在晚上也主动地来机房上自习到很晚才回家。学员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令我非

常感动。我想,面对这么多勤奋的学员,如果我们不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我们就愧对自己的良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力体现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的特点,引导学员积极探索,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一是突出实践性。学完一部份内容,立即让学员按要求动手制作。一部份一部份地做,到全部培训完成的时候,就做成了一个完整的教案作品集。二是注重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指导学员广泛查阅网络资源,为每个学员自己设计的教案收集资料。

三是强调学员之间的交流。把全班学员分为几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和各小组的重要人物,经常组织小组内部讨论。还组织学员进行结对交流,两个学员之间互相察看作品,取长补短。还采用课堂讨论室的形式,组织学员展开讨论。提倡学员之间互相帮助。课堂活动中,小组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小组的重要人物也在讨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注重作品展示与评价。每学一部份内容,就让学员做出作品,先进行小组内展示交流,然后再由各组推举出好的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上,面向全班进行交流。并让其它学员进行评价。这样的展示与评价贯穿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三、培训的结果

一开始报名参加的培训学员人数是105人,最后有100人完成培训。每人提交了一份教案作品,共100份作品。

每个班各评选出5名优秀学员以及各评选出两份优秀教案作品。优秀学员的产生,首先是由各组推举出候选人,然后再由授课教师每个班选出5名优秀学员。评选的依据,一地完成的作品的质量好,二是在培训过程中刻苦学习,积极参预讨论交流,热情帮助其他学员。

优秀作品的产生,先是由各组互相交流评议,各组推举出一份好的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上,对全班进行展示。同时,由全班学员对展示的作品进行打分。授课教师再根据打分的情况讨论选定出最后的两个优秀作品。

四、存在的问题

1、培训的学员大部分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其它学科很少,这就不利于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的广泛推广。

2、学员中,中学来的少,小学来的多,城区来的少,农村来的多,不利于有目的有重点的实施。

3、培训过程中,我们在培训班的管理方面有所不足,出现有学员乱扔垃圾和烟头的现象。

附表1: 优秀教案作品记录表

9.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反思 篇九

——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反思

我有幸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回顾那十天的培训历程,虽然有些紧张,有些辛苦,但我觉得“值”,它让我的观念起了实质性的改变。

在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之前曾经听说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这次的学习,让我对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英特尔未来教育” 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它要求每一位教师和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交流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总结、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和研究能力。同时我也深切体会到现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从中强烈的感受到“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正是新课程改革的完美诠释。它所藴涵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是素质教育所迫切需求的。可以说——“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真正诠释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致力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是对课程资源的全面开发与高效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从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学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课程资源,这类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它是丰富的开放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

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培训学习就是使教师知道如何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他们所教的课程中去,引导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活动服务。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体现。

“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强调学科整合和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加强课程纵横联系,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课程结构改革应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花地开展着,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如何进行学科之间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成熟与网络教学逐渐被重视的今天,“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例。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的培训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框架问题”,教师以创设“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为核心,“内容问题”为基础。而“框架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仅靠教师、学生某一学科、某一方面的知识是难以实现的,它要求教师必须有知识综合的思想和学科整合的思想,从而要求学生必须有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用问题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探究、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

“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全面贯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制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强调,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是一种“基于任务的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讲,这里是用“任务”为中心。促使他们主动地吸纳、调整、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去搜集、整理资料,主动地去合作、主动地去交流,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所以说“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10.“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篇十

(说明:本内容是培训讨论回帖,仅供参考,杜绝抄袭)

【模块1讨论】:结合结业作业第1步所选单元内容,您在评价过程中存在什么困惑?

我选择的是中学一年级《离太阳最近的树》 结合工作实践和教学内容,我在课堂评价中存在以下困惑:

1、学生层次不同,如何在课堂上做到评价针对性,而不是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评价方法,才能有好的的效果?

2、在课堂尝试用分组讨论,激励学生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如何才能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应该如何形成新型有效的评价系统来对学生来进行评价?

【模块2讨论】:评价目标有哪五类?在您为结业作业第1步所选教学单元的进行评价方案设计时,为什么五类评价目标都应该得到满足?

评价目标包括:1.分析学生需求;2.鼓励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3.监控学习过程;4.检 查理解程度和鼓励元认知;5.展示理解状况。

在我选择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离太阳最近的树》,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这五类评价目标都应该得到满足:

1.分析学生需求: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学生以及学生不同的需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方案,准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2.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我所选的这节课涉及到保护环境和一定的历史时代问题,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这些都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合作探究,让学生评价深层次的内容,教师进行引导。

3.监控学习过程:我校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掌控非常辛苦,所以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过程中,必须按照分组进行并强化巡视提醒,针对小组成员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纠正。

4.检查理解程度和鼓励元认知:学习效果好不好,必须通过课堂检查来验证,检查理解程度和鼓励元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力。我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点评并采用课堂学习小组打分的办法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展示理解状况:学生展示理解状况与教师互动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对学生学

5个学习模块讨论回帖习过程的一个反馈。这些我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以及师生交流来完成的。

【模块3讨论】:您将如何在结业作业中所选教学单元当中使用“观察表”这种评价工具?

观察表是教学过程中常用到的评价的工具和评价方法,教师利用观察表能有效客观地检查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21世纪的学习技能。

我选择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离太阳最近的树》,在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三个“观察表”,并进行实施:

首先,在授课之前,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观察表I”,让学生们通过任何渠道查找相关的“环境保护”的资料,做好课前准备。这样就有效地检查学生收集信息的技能和自学能力。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分析课文和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制定了“观察表II”。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测评,让学生主动性交流自己对于环境保护和砍伐树木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评自己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最后,授课结束后,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的疑问,又制定了“观察表III”,通过学生课堂的反映,合作学习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还存有什么问题,需要再解决什么问题,及时对教学内容作出修改。

【模块4讨论】请反复浏览模块4第3节的内容,结合您在结业作业第3步,如何修改评价量规中的指标和描述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学习完模块四后,结合结业作业的具体情况和老师的批改,针对我选择的教学主题《离太阳最近的树》中的评价量规,我觉得修改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指标的修改

在指标确定方面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描述具体和到位,概括面要准确。所以在量规中的指标学生的“课堂情况”修改为“学习态度”,并且将“参与能力”也纳入到“学习态度”的指标中,其他三个指标基本不变。

2.评价等级的修改

评价等级是区分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和结论,在之前选用的登记中,我采用的是10分制。这种评价机制还不够具体准确,可能无法评价的更为仔细,因此我把指标的等级改为:优秀(86-100)、良好(70-85)、合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3.描述语的修改

描述语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的描述,描述语要具体、简单易懂、具有可操作,具体化,尽量以学生作为第一人称来描述,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之前的描述语在这些方面做的都不够到位,特别是在人称选择上面,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生僻感,因此描述语方面要进行修改,采用第一人称,让描述语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模块5讨论】经过本课程学习,针对您结业作业所选教学单元,您如何评定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成绩?

经过这次21世纪课堂评价的学习,我觉得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不能只局限于终结性评价,更不能只看分数,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与成长,即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状态,还要参考学生学习的效果。要把学生在课堂中和课堂外对于学习的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起来进行评判。结合我所选的主题《致橡树》,我是按照以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的。

一、形成性评价(60%)

1、学习态度(20%):在课程开始前积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预习新课,利用观察检查表评价学生的课前预习,了解学生能否切实进行课前自学,在参加小组讨论时积极踊跃,学习态度认真。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20%):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量规评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探究和讨论中,借助量规表让学生进行评价。

3、学习展示(20%):学生通过这单元的学习后,通过小组活动讨论交流等方式品读赏析。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建立合作学习评价量规,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合作学习的行为表现。

二、终结性评价(40%)

1、学习测试(30%):针对学习内容作出一个测试结果。这个是针对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测试,包括: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单元测验成绩。

11.今天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篇十一

今天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感觉收获有:知道未来教育的方向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一线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知道在当今形势下,熟悉并熟练掌握几种教学必备软件是多么的重要;知道了好的课堂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例如当计算机一进入课堂的时候,我们就强调要将它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割裂开来,这是否与英特尔未来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新课改提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用多种手段来学习一个项目,是否也是英特尔未来教育所推崇的?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新课改要求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有机的统筹,并根据知识之间的关系划分出相应的学习单元,围绕几个核心问题进行学习,这是否也与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思想异曲同工?如果有区别,那又是什么?

12.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总结 篇十二

10月14日――10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十一五”继续教育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通过六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学习,在进修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英特尔未来教育”不是学技能、学模式,而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是学一种思想,一种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的思想。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这次培训激发了我继续教育的热情,找到了打开“未来教育”的金钥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对“英特尔未来教育”基本没什么了解,以为就是匙。

一般的电脑技术方面的学习。甚至在参加培训的第一天不知道到底学的什么?头脑中没有清晰的思路,我是带着种种疑问在学习。直到通过第二天经过主讲老师不断地讲解,我的认识才逐渐明朗。原来“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以教法革新为特色,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研究型学习、反思型学习、面向作品的评价等特点。它在通过对小学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获得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技能与方法。而我们的培训活动,正是围绕这些特点进行的。

现将几天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1、从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材中可以看出,单元计划设计是贯穿在培训过程始终的最重要的一条主线,它包括了比较规范的格式、内容、支持材料到实施策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系统。同时,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是基于美国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套件下进行,用到的软件主要有word(字处理软件)、ie(因特网浏览器)、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软件)和frontpage(网页设计软件),此外,资料光盘和互联网给学员提供了大量制作素材和资料。在六天的培训时间内,我在计算机上完成自己单元计划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会经常处于“教师―自己的学生―培训班的学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在培训班里,是一个学员,认真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去精心设计自己的单元计划,把自己所理解的教育思想和所掌握的教育方法融入自己的单元计划中去;作为一名学生,带着老师给自己安排的任务,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找出问题的.答案,制作出演示文稿或网站展示出来,与大家交流共享。这样有利于教师去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好地来修改自己的单元计划,使它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2、从教育理念上看,英特尔未来教育大大改变了我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以前我们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机械的接授,学生的学习过程很被动。而因特尔未来教育却真正体现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更自主的学习!中国教育的命运如何,关键看我们教师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转变,而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操作方式、教法研讨、合作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等各方面的教学设计,都给了我们中国教师很大的启示,如果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的在我们的中国教育中加以运用和融合,将会很大程度的推动我们教育的发展。这几天的培训,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学技能,学模式,而是学一种思想,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的思想以及促进教师原创性的思考。

3、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看,“英特尔未来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革命”。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改变了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特色之一。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合作性学习转变。 “英特尔未来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重视过程、体现从做中学。整个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是体验、领悟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体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调查、搜索、收集、处理信息后获得的成果时品味到成功的愉悦,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和情感基础。

通过学习英特尔未来教育,我深切地感受到如何科学的运用网上教育资源的迫切性。我们学科教师可以在网上查寻自己教学所需要的相关学科资料,也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通过搜索引擎便捷地收集自己的单元材料。网络既是巨大的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库,可以检索到大量信息资料,又是超越时空界限的教育教学研讨室,可以与有兴趣者共同交流教育心得体会。

上一篇:反邪教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简报(李彦鹏)下一篇:逝去的青春的作文评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