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力量的议论文

2024-07-23

成长力量的议论文(精选4篇)

1.成长力量的议论文 篇一

这就是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让我们看看这所偏僻的学校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学生素质。

目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育人做法做法:一年六次家长会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7月20日, 辽中县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的家长会如期举行, 班主任老师给每位家长发放了“学生菜单”, 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 老师与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气氛非常热烈。其实, 对于这种与老师面对面的贴心交谈, 家长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因为这次家长会已经是半年来第三次家长会了。

一年六次家长会, 对于城里学校来说都有点“频”了, 于家房地区学生住宿分散, 开一次家长会也需要做很多动员工作, 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坚持呢?“我们就是要让学校承担一部分家庭教育的责任, 补齐农村娃家庭教育的短板, 从而提高农村娃的综合素养, 让他们不但要学好知识, 更要做个好人。”于家房学校的张树春校长一语道破“天机”。

张树春认为, 在一所学校中, 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决定着这所学校的服务方向。义务教育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力, 所以学校现有学生结构极为复杂, 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的学生占一定的比例, 家长的文化层次偏低, 家庭教育比照城里娃有缺失之处。根据这种现状, 学校经过慎重考虑, 最终确立“以德治校, 安全第一”的德育与安全教育理念, 坚持“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格成长并重”的育人目标, 通过对德育环境、德育队伍、德育制度、德育科研以及安全教育等制度的建设, 形成管理顺畅、队伍精良、方法创新、途径广泛、资源优化的德育与安全工作新格局。努力营造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 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 家庭教育水平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因此我们通过创办家长学校, 鼓励他们提建议, 适时组织开放周、评议日等活动, 邀请社区干部群众和学生家长到校参与学校管理, 较为集中和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心理学知识, 传播教育子女的方法、技巧和经验。通过家长接待日、家长进课堂、教师家访、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形成教育的合力, 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家长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积极参与, 为我们的育人事业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张树春欣慰地说。

目标:培养“仁义礼智信”树立正确人生观做法做法:开展国学和革命传统教育抓好习惯养成

每天早晨7时40分, 于家房学校教室的窗口里都会传出阵阵清朗的诵读声:“人之初, 性本善……”刹那间仿佛时光回溯到了古时候的私塾, 一群摇头晃脑的小孩子正在和长袍广袖的老先生笑谈。这就是于家房学校利用晨读、课间对学生开展国学教育的一部分。在课间, 老师还经常给同学们讲革命故事, 让国学和革命传统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里。

学校一直坚持“育人先育德, 成才先成人”的理念, 重点抓好以国学教育为切入点的养成教育, 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国学不是时髦, 也不是考试必需, 而是为健全农村娃的人格, 通过对“仁”、“义”、“礼”、“智”、“信”的弘扬, 帮助他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们觉得这个任务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考试成绩。”张树春介绍说。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 学校遵循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和谐发展, 以实践教育为载体,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思想, 逐步实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培养总目标。

德育需从小处做起, 坚持不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于家房学校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探索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以规范学生行为教育为准则, 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教育, 培养助人为乐精神, 强化养成教育;通过广播、宣传窗、班 (队) 会等多种途径,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营造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网络体系;建立学生干部检查组、教师督导、行政巡视等三级行为规范管理网络, 抓好规范养成评比活动;从每周班级评比活动, 从卫生和个人行为礼仪等生活习惯的细微处抓起, 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及养成等。学校还注重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法制教育, 同时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目标:教育农村娃热爱土地、亲近土地做法做法:建立农业基地从幼儿园开始实践

“豆苗!”“韭菜!”三月的上午, 从辽中县于家房中心幼儿园的中班教室里传出阵阵稚嫩的童音。教室里, 几十名不足5岁的孩子, 都饶有兴致地盯着老师手里拿的盆栽, 仔细地辨认着。别小看这些盆栽, 它们可是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亲手种下的。原来这是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大特色品牌——学生农业实践基地。

“农村娃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要热爱土地, 亲近土地, 会一点种植的技能, 懂一点农作的知识, 这恰恰是我们农村学校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可以抛弃。”张树春说。

在城里, 孩子一年到头踩不到土地, 不分“五谷”, 不辨四季的现实情况下, “学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髦, 家家都以能吃到“纯绿色”的自己种植的西红柿和黄瓜为荣, 在于家房学校, 学生们一直在享受阳光土地和绿叶。于家房是一所在学生实践方面有着优秀传统的学校:1994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 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1999年, 学校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中学生实践教育先进单位”。

多年来, 学校一直秉承着“课堂讲理论、校园搞实践、家庭搞应用”的原则, 让农村的孩子们从小就热爱土地, 亲自参与到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 享受到收获的快乐。校园里, 有一块4亩的农业基地和占地6亩的鱼池, 这里唱主角的都是学生, 插秧、除虫、收割, 农村的孩子要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 充分地了解土地, 爱上农村。“无论孩子们将来飞多远, 都要把这份对土地的爱和敬畏, 深深地种植在心里。这样一来, 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目标:全面拓展学生思维模式, 让学习更快乐做法做法:“二四八”新课改模式让学生参与讨论

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年一班的课堂是这样的:学生们分成六组, 正在热烈讨论。老师站在一旁, 不时给予指点。10分钟后, 每组派出一名同学做代表, 为其他组的同学讲解老师布置的知识点, 同组的同学不时补充点, 课堂气氛好不活跃。最后, 老师来做总结, 并把当堂课的知识点全部拿出来, 搞个小测试, 每个小组还对总分进行评比, 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 调动所有的注意力来消化知识点, 改变了以往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讲、同学都坐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就是该校独创的“二四八”模式。

“二四八”的教改模式即完成两个目标 (教学目标、学生发展目标) 、遵循四个环节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指导点拨、反馈提高) 、实施八个步骤 (设疑激趣、独立解疑、分组合作、展示成果、点拨深化、训练达标、分层检测、反思评价)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结构改革, 该校提出打造高效课堂的工作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坚决打破传统的一问一答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通过“激发兴趣”、“大胆求异”、“发现新知”等教学环节, 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提高了创新意识, 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学校要求教师所教知识“堂堂清”、“月月清”。

“在教学中引入讨论是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课改中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且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合作、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问题的能力。”张树春说。

好的教学理念得有好的教师队伍来执行。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先后多次派教师赴外地学校观摩学习, 召开专门的研讨会, 并多次邀请市县教育专家来校对新模式予以指导、定型。学校领导还坚持听“推门课”。事先不到招呼, 随时进入课堂听课。发现好的典型, 再进行“开门课”, 组织任课教师观摩教学。学校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每学期都要开展教学研究开放日活动, 内容安排有听课、集备观摩、典型课研究、课后回顾、评课研讨、教研员点评及教学辅导讲座、教师质疑解难等, 此外, 还需要坚持每天挤出一小时看书学习, 每人每月要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

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现在的于家房学校, 老师们人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 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上一堂生动新颖的课。每学期举办的“教师基本功大赛”都有一批老师亮“绝活儿”, 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几年来, 学校有10余名教师的课分别被评为市、县优秀课, 有6名教师为县内教研活动做观摩课。

“确实很累, 但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历史科姜海军老师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目标:真正落实“减负增效”让学生幸福成长做法做法:提高设备投入, 改革学生评价方法

“减负增效”是当前的教育大主题, 于家房学校自然也不落人后, 为了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学校领导绞尽脑汁, 开展了一系列行动。

行动一: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效率。为了配合高效课堂, 学校投入40万元, 在教室安装了集高清电视、触摸屏、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灯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交互式一体机, 不仅实现超高清晰度数字信号的大屏幕显示, 还通过笔或手指操控电脑, 将屏幕转变为书写黑板, 任由师生在其上进行书写和批注, 方便了教师教学, 极大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 同时, 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行动二:分级分年侧重培养不同阶段的能力。学校初中采用三年一贯、分年实施策略, 七年级重培养学习习惯, 八年级重均衡发展, 九年级重抓两头促中间, 提高整体学业水平, 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小学低年级过好汉语拼音关和口算关, 中高年级侧重培养写作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 确保小学毕业生以良好的素质进入初中学习。

行动三:改革评价制度布置好作业。过去受“升学教育”的影响, 学生被埋在书海里, 陷入考卷中, 忽视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扭转这种局面, 于家房学校坚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不按考试成绩排队。那么课后如何使学生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的作业呢?学校是布置必做、做好必批、批完必讲评、讲评完必清, 也就是不轻易布置作业, 每次作业的布置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作业一旦布置了就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 作业效率得到较大提高。

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升素养做法做法:四大节日教授孩子琴棋书画

镜头1:在舞蹈教室, 20位正值豆蔻年华的学生正在排练藏族舞蹈《酥油飘香》。这可是该校的舞蹈老师自编自导的舞蹈, 曾经在沈阳市的比赛中获奖。其实, 表演的学生中有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正是在该校包容的环境里, 孩子找到了自信。

镜头2:课间10分钟, 《中国功夫》的乐曲响起。全校1000多名学生人手一把太极扇。而这套太极扇操是学校的体育老师自编自导的, 一共20式, 将太极与中国功夫巧妙融合, 刚中带柔, 让学生们学会控制情绪, 调节情绪, 有利孩子的身心发展。

城里娃都会琴棋书画, 农村娃也不落人后。于家房学校的领导们认为, 学生的特长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 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 学校创新传统的节日活动, 保证活动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 注重形式的创新、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发展,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形式精心组织, 并及时调整和反思。打造精品系列活动, 形成“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四大经典节。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再加工, 使其成为精品。收到了寓教于乐, 发展特长, 培养能力的效果。学校舞蹈队在沈阳市大型活动中登场亮相, 为县、校争光。

学校的一个实际困难就是学生中家庭贫困的较多。针对这些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学校采取了与家长共同帮教到人, 责任到人方式。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三联系”、“三示范”活动。据2012年的调查, 学校千名学生中有学困生112人, 贫困生116人, 单亲家庭子女85名, 双差生39名。为了帮助这些学生, 学校领导和全体党员带头帮教, 层层落实到人, 不但做到在学习上帮助学生, 还要在情感上关心学生。

学期末, 学校对学生评优工作上进行了改革, 除评选优秀学生外, 我们还设立校园礼仪小标兵、守纪小模范、环保小卫士、科技小能手、体育小标兵、校园艺术家等奖项, 使全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奖, 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主体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和发挥。

2.成长的力量 篇二

全国两会刚刚结束,3月16日,IBM论坛2012拉开帷幕。

计算新纪元已经开启,通过新方式驾驭IT,企业将获得独特的成长机会,而软件领域的创新将成为实现成长的关键能力。企业如何获得这种关键能力?经历百年创新的IBM正在给出答案。

3月16日,全国两会结束两天后,IBM论坛2012在北京拉开帷幕。

在为时40分钟的主题演讲中,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16次提到“转型”、17次强调“成长”,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企业飞跃,这就是成长的力量。

计算新纪元已经开启,信息科技正在迎来新一轮创新大潮,通过新方式驾驭IT,企业将获得独特的市场优势和增长机会,将在全球经济的重新布局中加大致胜的筹码,而软件领域的创新将成为企业实现智慧成长的关键能力。

谁能帮助企业获取成长中的“智慧”?经历百年创新的IBM正在给出答案。

转型迫在眉睫

“未来10〜15年,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大命题,全球经济也将迎来重新布局。”刚一走上演讲台,钱大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判断。

事实上,就在IBM论坛2012开幕的前两天,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刚刚闭幕。在为期10天的全国两会上,业界的所有焦点都集中在一个数字——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是7.5%。这是8年来,我国首次将经济增速降到8%以下。

经济增速放缓,企业依靠规模取胜的时代正在终结,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转型”,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再回避的字眼。

首钢总公司总经济师毛武正深刻体会着这一点。从2011年4月起,我国钢铁就开始进入全行业亏损,特别是到今年1月,钢铁行业利润和利润率首度呈现“双负数”,产钢500万吨以上29家企业中有12家亏损,亏损面达41.38%。

“现在每吨钢铁的利润是50元,只有三分之一真正来自钢铁。”让毛武特别感慨的是,钱大群在演讲中谈到,在美国,创新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钢铁企业详细收集整条生产线的实时数据,15分钟内就能优化未来90天的生产计划,每吨钢可以产生32美元的附加值。“每吨钢产生接近200元的利润,这真的是难以想象。”

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关键是如何选择转型的路径?对于规模上百亿元的大型企业来,发展外延式增长极为重要。在谈到多元化的选择时,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提出了两个标准——一是即将进入的行业能带来超过本行业的高利润;其次,有产业烘托作用,能实现交叉销售。难怪今年3月,武钢砸下390亿元重金养猪种菜探索多元化,被业界称为部分国企大而不强的典型象征,也显示出国内重要钢铁企业无法经历完整经济周期的残酷事实。

2000〜2010年,我国钢铁产量从1亿吨爆发式增长到7亿吨,那是谁掌握资源谁就能控制产业的时代,现在,钢铁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毛武对于钢铁产业的转型提出了两条路径,一是提高集中度,即大者为王,发挥规模效应;二是提高集成度,产业链从上游的焦炭、矿石延伸至下游的客户,实现从材料提供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我们常说‘昨日钢花红似火’,未来,要实现‘明日铁水绿如蓝’,绿的是供应链和产品,蓝的是蓝海和蓝色管理。”

外延式产业链扩张注重的是供应链和企业管理,内涵式产业转型又有怎样的举措?以电缆电线为主营业务的远东集团拥有160多亿元资产,用副总裁卞华舵的话说,电缆是一个在上游和下游都难有作为的行业——上游同产同价,电缆企业只能做价格接受者;下游是国家电网、国家电力公司,谈判实力非常强大。

在这样一个向上向下都不太能发展的空间下,远东是如何保持连续21年实现复合增长率35%?除了在产品上实现创新外,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帮助远东赢得了很大的增长空间。2011年,远东成立了“买卖宝”电缆材料交易所,这是全球首个电缆材料交易平台,“买卖宝”结合了B2B与B2C两大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电缆产品、电缆附件以及生产设备等网上交易,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减少了行业浪费。电子商务在电缆行业的模式创新为远东创造了新增长点,也为其在5000多家同类企业的红海竞争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在经济转型的关口,中国企业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探索艰难的转型之路。无论是传统企业如首钢,还是新兴企业如携程、远东,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科技创新,即信息化在企业转型中的巨大力量,经济转变推动企业转型,科技创新引领企业拥抱变革。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中国企业在信息化所积累的财富正在释放无穷的力量。面对着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数据量,有效地利用它们将为企业转型赢得重要机会。

大数据来袭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IDC数据显示:全球数字信息在未来几年将呈现惊人增长,预计到2020年总量将增长44倍。另外一份数据显示,全球 90% 的数据都是在过去两年中生成的;每天,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传感器、移动设备、在线交易和社交网络生成上百万兆字节的数据;每个月,全球发布 10 亿条 Twitter 信息和300 亿条 Facebook 信息。

这些数据从哪里来?大多数人认为数据来自人,来源于智能终端,要知道全球的上网人数有20亿。IBM院士、IBM技术创新全球副总裁Bernard S.Meyerson博士却认为,大量的数据来自于事物——物联网。理由是过去5年上网人数和手机人数的增速是2〜5倍,而物联网上连接设备的数量在过去5年增加了2000倍,更多设备连到物联网上,这是大数据的来源。

大数据到底有多大?“一年当中产生的数据量是美国所有图书馆合计信息量的100万倍。” Bernard 打了一个比方。“我们可以收集这些数据,通过工具分析它们,这样企业就会变得强大起来,从被动到主动,从被动应对危机变为主动改变未来。这就是业务分析洞察技术,为企业提供新的决策模式。”

在新加坡,传感器遍布全国,能告诉驾车的司机在某一时间、某个路段有多少辆汽车、这个路段的平均车速是多少。当司机获得了这些数据,就可以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分析模型,预测到10分钟之后哪个路段会畅通,哪个路段会拥堵,从而避免堵车。

另外一个例子是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医院。早产儿相比正常生产的婴儿死亡率要高很多。更好地了解早产儿的状况,预知早产儿是否会发生危险,提前采取措施救治是非常重要的。IBM通过设备每秒钟超过3000次读取早产儿生命体征的数据,一个月收集上千个早产儿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发现:早产儿脉搏始终保持不变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个时候就要对早产儿采取监护、救治的措施,以避免早产儿发生危险。

光有大数据是不够的,要让这些数据发挥出业务价值才是关键。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估与优化,提供给经营者快速、精确与可预期结果的新战略性决策,才能将技术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

最近,花旗集团宣布将使用IBM Watson技术为客户提供服务。Watson 是以 IBM 创始人 Thomas J. Watson 名字命名的超级计算机。它和其他的产品相比,第一大独特之处在于具有分析大量非结构数据的能力,并且能够从大量的非结构数据中得出结论,并对未来做出预测。由于能够精确提取事实,迅速了解大量数据之间的关系,Watson技术有助于加快各行业的决策速度并提高决策水平。

据悉,花旗集团第一步会将Watson用于零售业务,帮助信贷员收集并处理客户的信用卡申请资料,从而分析得出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并帮助信贷员做出决策,以供信贷员参考。比如,美国的贷款利率是由各银行自主决策的,信贷员可操作的利率空间很大,信贷员最终要批给这位客户多高的利率?Watson会给出一个建议,供信贷员参考。

在国内,宁波市财政税务局正在借助业务分析洞察搭建其智慧财税系统,来实现信息融合、提高信息质量,实现纳税人统计信息管理及纳税人分类管理等;黄河水利委员会则借助分析技术首次实现元数据的可视化统一管理,在防汛减灾、水量调度、工程管理、办公自动化、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档案管理等方面显著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这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新纪元。”钱大群强调。随着移动设备和物联网的爆发性成长,企业能够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从现实世界中获取巨量的数据,将海量数据几乎实时地传输到任何地方,进行汇总、整合、存储和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信息科技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时代特征。

大数据对于企业转型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与以往的海量数据相比,结构化、非结构化以及半结构性的多样化数据形态大大增加了数据读取与分析的难度,它的规模或复杂程度超出了常用技术按照合理的成本和时限捕捉、管理及处理这些数据集的能力。大数据又蕴涵着无限的“智慧”,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估与优化等信息技术,能够为经营者提供一个快速、精确与可预期结果的新型战略决策模式。一旦大数据的智慧被发掘出来,数据将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也将成为在一切行业竞争中的成败关键。

IBM的“软实力”

转型升级是中国企业不能够再回避的话题,面对汹涌来袭的大数据,企业如何从爆发式增长的数据资源中创造价值,使之成为转型升级的动力;谁能帮助企业获取成长中的“智慧”?

IBM已经准备好了。

IBM论坛2012当天,钱大群在演讲中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公布了IBM2011财年业绩——IBM全年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69亿美元。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的境况下,全年营收保持了同比增长7%。“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软件和服务为IBM贡献了90%的利润。”至此,IBM已经完全具备了成就企业“智慧增长”的“软实力”。

化解企业大数据的危机,“软实力”非常重要。有数据显示,在企业每日新增的多达 15PB 的数据中,80% 都属于非结构化数据,这为了解和分析工作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压力,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智慧”,需要能够渗透到业务各个角落的软件。

事实上,从1993年郭士纳时代开始,IBM就一直努力尝试“大象跳舞”,完成向软件与服务的转型。近20年过去了,IBM“变软”的成效究竟怎样,数据说话——2011年,软件集团取得了249亿美元的收入,为IBM贡献了44%的利润,成为主要的利润贡献者。在过去的10年里,软件业务收入翻一番,利润增加了两倍;在2011年第四季度,得益于智慧商务(Smarter Commerce)、业务分析和存储解决方案等关键领域的强劲增长,IBM 软件集团取得了76亿美元的收入,实现了9%的增长,软件利润也上升了12%。主要的中间件品牌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随着IBM持续扩大在中间件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其市场份额也连续17个季度取得增长。

IBM的“软实力”正在逐步逼进全球软件巨头、也是IBM在软件领域针锋相对的老对手——甲骨文。甲骨文2011年财报显示,GAAP(公认会计准则)和非GAAP软件许可证更新和产品支持收入达到297亿美元。第四财季,几乎没有得到收购的帮助,甲骨文新软件许可证收入的增长率就达到了19%。

软件对于IBM来说意味着什么?IBM软件集团中间件业务全球高级副总裁Robert J. LeBlanc这样解释:“软件如同一条看不见的主线,在IBM智慧成长的过程中贯穿始终,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IBM的规划,到2015年,软件集团将为IBM贡献50%的利润。

Robert进而认为,在IBM持续推进的转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采取积极的收购策略——这与老对手、“收购狂”甲骨文如出一辙。自2000年以来,IBM已经收购了超过80家软件公司。积极的收购策略使IBM在保持有机增长的同时,不断将新的解决方案带给现有客户,并以新产品和新技术进军新兴业务和新兴市场。

在新兴业务的布局上,IBM锁定在业务分析、智慧商务和云计算三方面:业务分析和信息管理是当前信息产业的热点之一。客户需要利用海量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洞察,帮助业务发展。2011年,IBM在业务分析领域取得了16%的增长;2011年,“智慧的地球”为IBM带来了近50%的增长,其中智慧商务的增势尤为强劲。智慧商务能够帮助客户在业务各环节寻求更智慧的途径,整合运作流程、加强互动;去年也是IBM在云计算上发力的一年,为此,IBM特别打破了传统的业务格局,成立贯穿硬件、软件与服务的云计算事业部。2011年,IBM在云计算方面取得的收入是上一年的3倍有余,此外,在云计算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移动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云计算和移动应用正在发生交汇,这也在IBM的收购中可见一斑。IBM最近收购了Worklight公司,旨在扩大IBM在移动领域的业务,使移动服务扩展到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整合、安全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2011年,IBM度过了百年华诞。100年所取得的成绩是IBM多年来坚持转型的结果——不断将业务转向价值更高的领域、提升生产力,并投资驱动未来成长。钱大群表示,未来,软件将在IBM的转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这种转型也正契合了中国企业风起云涌的升级大潮。

链接

智慧商务:

实时捕捉 实时调整

一位客户刷卡订了机票,通过信息系统了解到这个信息,销售员马上给他推荐一个促销的旅游保险,成功销售的机会就会很高。相反,如果在客户没有任何外出计划的时候打电话推销保险,成功率会非常低。还有,一个客户刚刚申请提前还房贷,这时候如果给他推荐一个基金,预期收益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客户很有可能改变主意,先不还房贷,而是用这笔钱去买基金。实时了解客户动态,实时调整销售策略,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这是就智慧商务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

IBM的智慧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的采购、营销、运营、供应链管理、服务、销售等各个环节打通,从而帮助客户开拓新的市场,做更有针对性的销售,降低采购和运营成本,提升服务。

厦门七匹狼服装营销有限公司通过选择IBM的Commerce-as-a-Service电子商务平台,集中了客户后端系统及各式线上电子商务商店。顾客可以在不同的网上商店享受一致的购买体验,七匹狼还会根据顾客的购买记录及个人资料为购买者创建互动的在线产品目录和个性化店铺。

3.成长力量的议论文 篇三

中国第一家合作企业

1981年的一天, 一位香港年轻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跨过罗湖桥来到了深圳。出发的前一天晚上, 他激动了一整夜:某国际老牌汽水大王因谈判不顺利, 遗憾地撤出了深圳。这个消息, 让之前一直努力进入深圳市场的他看到了一线曙光。

这个香港年轻人叫李文富, 时任百事国际集团中国部经理。随着百事公司根据中国的开放政策做出了投资中国的决定后,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他始终以百事使者的身份, 频繁地与深圳特区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寻求进入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市场的机会。

此番深圳之行, 他与时任深圳市对外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的何耀谈得非常愉快, 在企业战略、品牌及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致。但是, 到了真正要落实项目, 建立合资企业时, 问题却出现了。当时, 中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合资合作方法, 只规定了中方要占总投资的51%, 外方占49%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 在百事项目上中方至少需要投入100万美金, 这对于刚刚成立的特区来说, 无异是一个天文数字。

面对这个难题, 双方反复磋商, 始终无果。最后, 终于在诚意合作的基础上, 突破性地提出了中方提供土地和人员、外方提供设备和资金的合作形式, 才使问题得以解决。“就是用这种合作企业的形式, 我们开创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全新模式, 这在当时的全中国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百事公司在当时能做出那样的决定, 应该说他们投资中国的态度是很坚决的, 对中国非常有信心。现在看来, 双方当初的选择真的是非常有远见。”已过古昔之年何耀在回忆起当初的创举时, 仍不无激动。“当年, 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百事可乐, 人们喝的只有汽水。我听说百事可乐要与我们合作, 非常兴奋。”何耀说, “这么多年过去了, 如今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品牌, 看到这个品牌带给人们生活以及整个行业的变化, 我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

何耀在后来的工作生涯中有了一份让他深感荣耀的职业——百事 (中国) 第一任董事长。2006年, 被誉为“百事之父”的百事公司前任董事长简道尔 (Don Kendall) 来到中国时, 特地到深圳故地重游。当他与这位百事 (中国) 第一任董事长的手再次握在一起时, 两人已是鬓发斑白, 25年的光阴也早已弹指而过。回忆起最初的相识与共事, 两位老人泪光闪烁, 简道尔动情地说:“我非常高兴看到深圳、看到中国有这样大的变化, 这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 这真是一个奇迹……”

“中国的百事可乐比美国的好喝”

年过五旬的梁国富是深圳百事的销售经理, 他在这里工作已有26年了, 深圳罗湖的旧厂区是他年轻时战斗过的热土。

“当时工厂一共安装了两条生产线, 一条是玻璃瓶和PET的两用线, 一条是灌装生产线。百事可乐进入中国以后, 由于价格适宜、口味新颖, 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销量就翻倍地增长, 深圳厂当时的规模非常大, 生产非常繁忙。”踩着脚下红色的土地, 梁国富兴奋地为我们描述着这里30年前的盛况。

1982年的8月4日, 老员工梁国富就在这个旧厂址上, 见证了百事深圳工厂隆重的开厂庆典仪式。“八月的广东常常会有雷阵雨或台风天气, 所以当时我们就搭了临时性的顶棚, 在两边挂起很多印有百事可乐标识的彩旗, 非常鲜艳醒目, 那天邀请的中美各方嘉宾和各界媒体大概有四五百人, 就云集在这个地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剪彩仪式。当时我们的面前是崭新的工厂, 敞亮而又先进, 想像着它马上就要源源不断地输出我们的产品给众多的消费者, 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梁国富说:“简道尔先生第一次来中国时是我接的, 他是乘巴士从陆路, 在沙头角边防检查站的口岸进来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到中国时, 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新奇, 同时又神采飞扬, 对中国充满了信心, 他相信百事在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有非常大、非常好的发展。当然, 今天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最使梁国富津津乐道的, 是1985年, 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布什到访深圳百事时发生的一幕。当时, 布什携夫人巴巴拉到达深圳百事后, 进入了生产车间参观。在生产线旁, 布什拿起一罐刚刚生产出来的百事可乐喝了两口, 风趣地说道:“我在深圳喝的百事可乐比在美国喝的味道还要好……”说到这里, 梁国富的眼里满是笑意, 脸上写满作为百事人抑制不住的自豪。

共同成长的岁月

百事进入中国的28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星火而燎原的过程。在这28年里, 随着百事在中国的成长, 公司里的许多中国员工也经历了从懵懂少年到业务砥柱的职业成长过程。

“我的青春是在百事公司度过的, 我成家、生活、工作, 每一步都与百事息息相关, 百事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和血液。”负责深圳百事运营管理的陈坤华在接受采访时说, “改革开放30年了, 我的经历,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外资企业里中国员工的成长历程。”

1982年8月14日, 作为当时专门为特区培养出来技术人员, 刚刚毕业的陈坤华加入了当时员工总数仅有105人的深圳百事。“当时, 整个深圳都还处于一个开发初期的大范围建设中, 道路、水、电等各项市政设施都不齐全。我第一天来报到时, 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工厂, 都是山路, 颠簸得不行。百事工厂是当地的第一个地区项目, 建设规模非常大, 在当时环境的对比下, 让人记忆非常深刻。”

陈坤华来到深圳百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生产线操作, 他和另外12个同样刚刚毕业的新人的工作任务, 就是在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饮料生产线前保证生产。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对引进的饮料业有政策性的限制, 深圳百事作为一个合资企业, 它的产量80%要按规定出口, 只允许20%的产量在深圳特区里面销售。“当时生产的产品真是供不应求, 由于员工比较少, 所以基本上大家都在连轴转, 工作的重心也都是在考虑如何保证生产的同时提高产量。当时我们美方的总经理提出来, 说如果一个班一天的产量超出五千箱, 就可以奖励庆祝一下。于是我们12个人就一起切磋、努力, 只用一个月的时间, 就从4000箱增产到了5000箱。”在一个新的工厂, 一个刚刚接触现代化设备的团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么高的效率, 这一成绩得到了当时美方的交口称赞与认可。此后, 陈坤华从生产线操作开始, 历任了生产线的线长、维修部经理、生产及维修部经理, 一直到现在担任厂长。近30年的时间, 当初的小伙子已经成长为一名百事公司的优秀厂长, 这让他在面对自己在百事的职业生涯时, 感到这里是一个“只要你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地方。

在百事, 陈坤华不仅耕耘了事业, 也收获了幸福的家庭。他在百事公司结识了自己的太太, 现在他们的儿子已经在上大学了。坐在自己窗明几净的家里, 与携手二十多年的妻子共同接受采访时, 陈坤华不无感慨地对比起改革开放之初他刚刚加入百事时的生活状态和现在情形来:“随着特区和百事的发展, 我们家庭生活水平也在逐步地提高。我们原来住在厂里分配给我的一套80多平方米房子里, 是1985年建的那种老格局的旧房子。经过几年的努力, 现在, 终于有能力买了这套150多平方的新房。对于工薪阶层来说, 房子是我们记挂的最大的福祉了, 这么多年来生活水平一直都是在提高当中, 这就是我们最平实的幸福了。”

象陈坤华一样在深圳百事里成长了20多年的员工还有20多人, 在百事中国, 还有很多员工的工作年龄超过了15年, 甚至超过20年。他们以自己的青春岁月见证了公司的成长, 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下, 在外资企业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新阶层的代表。

百事精神与中国力量

在百事, 员工们戏称深圳百事为公司的“黄埔军校”。到目前为止, 深圳百事已为百事公司输送了几十名管理人员, 其中, 有不少员工目前在中国区总部的关键岗位上任要职。

林碧宝目前是百事中国南区副总裁、深圳百事的总经理, 问及她在百事一做就是14年的缘由时, 她说:“我觉得‘百事人’是让我在14年里离不开的主要原因。百事是很有特性的, 它总是能聚集一群充满激情与活力, 喜欢挑战人。在接受一浪接一浪的挑战过程中, 你可以不停地证明自己, 证明公司的实力, 十几年的时间就这样很快地就过去了。我也相信很多同事的感受应该都一样, 都是因为离不开这样的一个很有激情团队。”

而在百事中国集团事务副总裁邰祥梅的眼里, 除了激情, 她还看到了这个团队对人才的渴求与信任。“百事的原则就是找人就找最好的人。对人才的重视与信任, 是百事一个特别突出的地方。”正是有了这样一批谙合“百事精神”的人们热情地加入百事团队, 给百事注入鲜活的中国力量, 才使百事在进入中国后, “在中国扎根更深”。

从习惯于品牌经营管理的角色, 全面转型为投资者和全方位生产、销售管理的角色, 这场长达数年的转型挑战中, 百事应对得相对顺利。在林碧宝看来, 这主要在于百事本地化策略的成功。“这几十年, 我们看到很多基础性的建设在百事、在这个市场、在这个行业中发生。不论是工厂的运作、销售系统的建立还是品牌建设, 都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 这种工作是建立在了解中国国情理念的一个系统上, 而不是对国外一些成功案例的照搬。百事在移植国际市场的一些成功做法的时候, 会根据中国国情进行调整。百事在品牌建设上是行业里面的佼佼者, 能够把百事做到家喻户晓, 在年轻人心目中最喜爱的品牌, 我觉得这是百事的实力, 而这种实力, 与百事背后的中国力量是分不开的。”

在营销本地化方面, 百事从中国的市场和文化出发, 以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公司的视角和战略眼光来发展这个市场, 从最初的播发美国的广告脚本, 到现在以"百事我创"为代表的中国式传播, 其创意、制作、设计到选择传播工具的组合, 完全由中国区自己来做。在原料采购和制造本地化方面, 1982年至今, 百事公司在华销售产品的99%原材料, 包括食用糖、瓶、易拉罐、瓶盖等都实现了采购、生产和制造的本地化。“中国力量是百事极为重视和珍惜的”, 目前, 百事公司的中国员工已达1.6万人, 为服务商、供应商和分销商等提供了15万多的就业机会。

百事进入中国的28年, 也是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发生巨变的28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1982年中国饮料产能仅为40万吨, 2007年这一数据已超过了5110万吨, 中国饮料业基本上保持4年翻一番的发展速度, 28年间中国饮料产量翻了166倍。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估计, 中国饮料业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年增长率将不低于15%。中国的饮料行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第一家到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 百事公司是随着深圳的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的。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秘书长赵亚利女士看来, “中国饮料行业二十多年的巨变, 百事公司既是见证者, 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今天中国饮料行业的空前繁荣, 客观地讲, 百事公司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 我国饮料设备的生产能力已达到2500万吨以上, 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在某些方面还达到了国际领先的地位。百事进入中国, 在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饮料生产线、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如人员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等先进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理念, 这些经验随着业内专业人员的流动而广泛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饮料行业整体水平的进步与提高, 为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4.成长中的力量 篇四

——出自沙克奥尼尔:霍华德在中锋位置上已经没有对手了

ESPN的专栏记者大卫赫伯特也指出:用不了十年,5号位或许就会完全从我们的眼前消失。这句话放在21世纪之前,肯定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之前的每一个伟大的年代几乎都是由中锋创造的。无论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乔治迈肯一统江湖,还是五六十年代,张伯伦和拉塞尔之间的巨人之争,或者七八十年代贾巴尔的一枝独秀,以及九十年代的群星闪耀,即使是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也有姚明和奥尼尔。但这句话放在现在,似乎和奥尼尔开篇的论断不谋而合。

的确,现在的联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有统治力的中锋越来越少,简单来说,无非就是攻防转换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中锋们的缺陷被放大了;外线球员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出色,削弱了中锋们的身体优势;一专多能的后卫们更容易绽放光芒,中锋更多只能充当背景;各种各样规则的改变以及外界的各种导向等等。但中锋的培养周期同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与锋线位置相比,培养一个中锋融入球队的战术体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于NBA来说,培养一名中锋显然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培养周期。这在客观上,让一些希望围绕中锋建立战术体系的球队望而却步。曾有许多人做过类似的调查研究,NBA优秀中锋职业生涯最佳竞技能力开始年龄为22—25岁,取得最佳成绩的年龄在25—29岁之间,有的甚至在31岁左右才达到我们说的最佳状态,而他们达到并保持最佳状态的持续时间为7—11年。而给我们造成中锋消失这种假象的原因就是现在联盟的中锋们都太年轻了,他们才刚开启职业生涯的最佳竞技状态,他们还在成长的路上。

本赛季常规赛期间实际上一共有34名中锋至少出场10次,平均每场有20分钟以上的上场时间。数据统计表明,这些中锋的平均PER值(效率值)达到17.07,高于上赛季的15.99,是近五年的峰值。其中只有11名中锋的PER值低于15.00(联盟的平均值),这其中还有六位(德里克费沃斯,布兰登海伍德、马库斯坎比、乔尔安东尼、杰梅因奥尼尔和帕金斯)主要从事低位防守和协防轮转补位上,这些贡献是不会计入PER值的。

由上面数据可知,中锋PER值在2008—09赛季达到一个峰值后,上升的趋势终止,转而进八连续两年的下降。在2008—09赛季,中锋位置上包括奥尼尔、姚明、拉希德华莱士、奥登、布拉德米勒、阿玛尔斯塔德迈尔、马库斯坎比还有邓肯都还在高水准。而之后的三年里,这些人退役的退役(奥尼尔、姚明、华莱士),伤停的伤停(奥登),要不就改了位置(小斯现在是全职大前锋了),要不就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和岁月、和上场时间的对抗上了(米勒、坎比、邓肯)。

而现在从中锋位置崛起的,是一群年轻的、天赋异秉的低位人才。之前提到的这34位中锋的平均年龄是26.9岁。其中只有6人——海伍德、坎比、小奥、戴勒姆波特、泰森钱德勒和邓肯——的年龄超过30岁。

有13人应该能在联盟里再打至少十年——如果没有伤病的话。霍华德、费沃斯、格雷格门罗、伊安马辛米、提亚戈斯普利特、贾维尔麦基、德安德鲁乔丹、乔金诺阿、斯潘塞霍伊斯、马克加索尔、埃尔霍福德、拜纳姆、罗伊希伯特都只有26岁以下,但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在过去的一两个赛季或本赛季的季后赛中绽放过光彩。

他们并不是只有年轻这一个优点,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向顶级球员迈进的。在PER值排名前十的中锋里,只有戴勒姆波特(第八位)超过30岁,其余九位——霍华德、门罗、霍伊斯、拜纳姆、希伯特、小加索尔、安德烈巴格亚尼、阿尔杰弗森以及马尔辛戈塔特都在27岁以下。

不过显然,霍华德依旧是其中的王者。在总篮板率(总的篮板数被某一位球员得到的比例)上,霍华德以24.3%领跑全联盟,只有坎比、拜纳姆和戴勒姆波特和他的差距在6个百分点以内,在胜利贡献值(Win Shares,显示个人在球队获胜中起到的作用)上只有钱德勒和他的差距在2.5以内,场均得分(中锋)上,虽然霍华德只排在第二(受伤的巴尼亚尼排第一),但最接近霍华德(19.9分)的阿尔杰弗森(17.9)也要比他少了整整两分。同时他也是联盟最好的,也是最具威慑力的防守球员。但遗憾的是,他还没有获得过总冠军。

至此延伸出一个话题:有很多NBA名宿仍然认为如果在中锋这个关键位置上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球员的话,球队是不可能赢得总冠军的。就像詹姆斯和韦德领衔的热火一样。他们是今年季后赛的大热之一,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低位球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先发中锋,但是有一些比较传统的三、四流的轮换大个子——比如乔尔安东尼——他们通常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替补上场打上一会儿。季后赛第二轮,如果他们没有主场优势,他们甚至都迈不过步行者这道关。或者可以这样说,如果步行者队的主力中锋罗伊希伯特再成熟一点——尽管入选了全明星,但只有25岁——进军东部决赛的可能就是他们了。那么现在,迈阿密热火能成为第一支尽管缺少一个优秀中锋但是仍能赢得总冠军的球队吗?“我不认为他们可以赢。”杰里韦斯特说,“他们拥有可能是全联盟最出色的球员中的两个。他们有不可思议的天赋。迈阿密赢球的方式是用超强的防守和变态的进攻去压迫对方,这在常规赛中可以奏效,但是在东部决赛或者总决赛中还可以奏效吗?我不能肯定。”贾巴尔也同意这种说法,“一个优质的中锋是一支冠军球队的取胜之匙。如果没有一个至少能在防守方面做出贡献的中锋的话,你很难赢得总冠军。”

上一篇:机房与办公平台运维服务下一篇:鸡毛信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