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的教案(精选8篇)
1.文言文虚词的教案 篇一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12.【以】 难点例释: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 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13.【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4.【于】yú“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ū”。 (一)介词。 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超过,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8.给。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9.按照,根据。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15.【与】注意读音。⑴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⑵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ブ战》;⑶其它都读上声。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2.文言文虚词的教案 篇二
那么,如何判断“虽”在文言文中的意义呢?下面笔者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判断的方法。
“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至于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虽”是表示转折,还是表示假设,这就要通过看“虽”字后面的内容所反映的情况是不是确实存在的来进行判断。如果情况确实存在,那么就是表示转折,译为“虽然”;如果情况不是确实存在,而是尚未实现的事情或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那么就是表示一种假设,译为“即使”。例如:
“马之千里者……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韩愈《马说》)。此句“虽”字后面的内容是“有千里之能”,根据文中语境可知,“有千里之能”的是“是马也”,而“是马也”指的是“马之千里者”,“马之千里者”也确实是“有千里之能”的,由此可知,“虽”后面的内容“有千里之能”所反映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所以“虽”译为“虽然”。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他植者”已经“窥伺效慕”了,但结果还是“莫能如也”,这句话突出了郭橐驼是一个种树行家。由此可知这个句子中的虽后面的内容窥伺效慕是确实存在的情况,所以“虽”应该译为“虽然”。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此句中的“虽”后面的内容是“乘奔御风”,根据语境可知,“乘奔”不是确实存在的情况,“御风”在当时的条件下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作者为了说明三峡夏天江水湍急而作的一种假设,所以“虽”译为“即使”。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句中“虽”后面的内容是“无四方之忧”,根据语境可知,这是大夫文种为提出“英明的君主应重视储备人才”的观点而作的假设,而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不可能“无四方之忧”的,所以“无四方之忧”不是确实存在的,而是尚未实现的事情或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这里的“虽”应该译为“即使”。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虽”后面的内容是“欲言”,根据语境可知,齐王广开言路,“期年之后”,国家强盛,政治清明,臣民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自然也就没有“欲言”的情况了,所以“欲言”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确实存在的,“虽”在这里应该译为“即使”。
3.18个文言虚词的掌握 篇三
一、背口诀记词性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这18个虚词所涉及的词类大多不止一类,有的还身兼虚词和实词。对于文言虚词的这种不确定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起来很是困难,在以往的教学中以及各类教辅材料,对这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是采用分别讲解的方法来处理的。比如:“而”(1)作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但是、却”等;(2)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代词;(3)复音虚词“而已”、“而况”、“既而”等。这种讲解方法虽然全面、详细,但对于学生来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以至于有的学生干脆就采取放弃的态度,解题时凭感觉碰运气。为解决这一难点,可将这18虚词作一个整合,编成口诀,先了解它们所能充当的词性。为了顺口,我编成了这样的形式。
焉之(代助)若(代连)
何乃其而(代)前三作(副)后二(连)其(助)
以(连)(介助)乎为于
所者也(助),则且(连副)
因与(介连)前(副)后(语助)
(说明:括号里的词性,表示可作前面虚词的词性用。比如:“焉、之”可作“代词、助词”,“若”可作“代词、连词”,“以”可作“连词、介词、助词”,“乎、为、于”可作“介词、助”——考虑到音韵节奏感, “以、乎、为、于”四个虚词采用了这种编排形式)。
通过这个口诀,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记住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以及它们所涉及到的词性。同时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
二、理解掌握五类词性的语法特点
通过以上这个口诀,我们可以看出,这18个虚词所涉及到的词性有五类:代词、助词、副词、连词、介词。这五类词是高考中会涉及到的文言虚词词类,要给学生讲清楚它们的语法特点。
代词: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
介词是用来介绍名词、代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者句子与句子的词。
助词是依附在别的词、词组或句子上,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以及表达某种语气或音节的虚词。
学生只要记住了以上的口诀和五类词性的语法特点,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章可遁,有据可依。
三、用词性界定法判定不同语境中的虚词的用法
由于文言虚词的用法灵活,有的又兼有虚实(比如“之”可作“代词,动词”)两种性质,有的即使同为虚词,在不同语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根据上下文语义的联系,只要能确定其词性,其意义和用法也就能确定了。
比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两句中的“乃”字。首先根据口诀“何乃其而(代)前三作(副)后二(连)其(助)”,我们马上就能知道“乃”字可作“代词、副词”两类词性,接下来根据代词和副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语法特点来分析,《黔之驴》句中的“乃”字是用在动词谓语前,是前面某种情况出现后,承接出现的某种动作或行为,对该动作或行为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乃”字在此处作副词用。而《〈伶官传〉序》中的“乃”字是用在名词“父”的前面,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因此这一句中的“乃”字只能用作代词。
记住了口诀和五类词的语法特点,也就掌握了学习文言虚词的基本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记忆方法来说,用这种背口诀记词性运用词性界定法的方法要方便省时得多,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有的虚词在词性相同而用法上的有所不同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在练习中逐渐得到掌握。
4.文言虚词(教案)(共) 篇四
一、之的用法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八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八则》)④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动词,译为“到”、“去”、“往”。①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而”的用法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妇拍而呜之。(《口技》)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②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敏而好学。(《<论语>八则》)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三、“以”的用法
(一)、介词。
1、译为“用”、“拿”、“把”等。以刀劈狼首(《狼》)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译为“凭”。
何以战?(《曹刿论战》)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3、译为“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4、译为“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5、译为:“认为”。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二)、连词。
1、表并列、目的、修饰等关系:“来”、“用来”、“以致”等。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相当于“而”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八则》)
四、“其”的用法
(一)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他(的)”、“她(的)”、“它(的)”、“那(些)”、“这(些)”、自己等
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欲穷其林。(《桃花源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常蹲其身。(《幼时记趣》)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三)与数词连用,可译为“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狼》)
五、“于”的用法
(一)介词
1.可译为“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可译为“比”。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3.可译为“到”。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4.可译为“向”。告之于帝。(《愚公移山》)5.可译为“从”。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6.可译为“对、对于”。泥于掌故。(《治水必躬亲》)
六、乃的用法
1、译为“于是,就”。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2、译为“才”。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3、译为“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可译为“是”(表判断的副词)。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七、且的用法
1、译为“尚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2、译为“况且”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3、译为“将近,将要”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以为且噬已
《黔之驴》
八、焉的用法
1、译为“哪里”。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相当于“它”。
时而献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3、相当于“于之”
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4、译为“在那里”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八则》
5、语气助词。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九、则的用法
1、可译为“却”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至则无可用《黔之驴》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2、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3、可译为“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十、若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二)用作连词。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四)相当于“好像”。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五)可译为“如果”。万钟若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十一、也的用法。
1.表示判断语气的。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与
① 给予,授予。与斗卮酒 ② 结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十三、为
㈠动词wéi
⒈“做” 例:①并自为其名
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③为我为云梯之械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行拂乱其所为 ⑥好为《梁父吟》
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以丛草为林 ④武陵人捕鱼为业 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天下为公
④中轩敞者为舱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⑥此为何若人 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为楚造云梯 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⑤士卒多为用者 ⑥贤能为之用
十四、者
㈠指代人、物,“的人、的东西”
①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卜者知其指意 ④或异二者之为 ⑤得道者多助 ⑥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⑦往来而不绝者
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⑨肉食者谋之 ⑩若有作 犯科及为忠善者
⒒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㈡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③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
㈢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
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
⑤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文言虚词包括
一代词: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谦辞、敬辞、人称复数 指示代词近指、无指、旁指、虚指代词 疑问代词 代人、代事物、代处所
二副词:程度副词:轻微度、加深度、极高度 范围副词:表总括、仅限、共同 时间副词:过去将来时、正在变化时
语气副词:肯定确认、否定禁止、推测估量、反诘 频率副词: 谦敬副词:
三介词:于、以
四连词:并列、层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假设、修饰 五助词: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陈述语气:也、矣、耳、焉 疑问语气:乎、与、耶 感叹语气:哉、夫
句首语气:唯、夫、盖 六叹词
5.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00 篇五
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以于其为焉则乃然”的常见用法。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虚词“之而以于其为焉则乃然”使用频率高,是随州考纲要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但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二、考点阐述:
1.考点设置:常见虚词“之而以于其为焉则乃然”的意义和用法
2.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3.题料来源: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
4.考查难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
三、复习方法:
①掌握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根据语境推断虚词的意义和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四、复习常用虚词“之而以于其为焉则乃然”
之
教师讲析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3.公将鼓之
()
4.辍耕之垄上
()
5.环而攻之而不胜
()6.专诸之刺王僚
()
7.何陋之有
()
而
教师讲析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溪深而鱼肥()
(3)环而攻之而不胜()()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拔山倒树而来()
以
教师讲析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三)、动词
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如:臣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认为)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意义
1、扶苏以数谏故
()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4、以塞忠谏之路也
()
5、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6、策之不以其道
()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于
教师讲析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4.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意义(1)告之于帝
()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4)贤于材人远矣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6)达于汉阴
()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其教师讲析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 1.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扶苏 2.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它)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代它的)
4.专其利三世也(代词,这种)
5.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为
教师讲析
㈠动词wéi(1)“做”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3)“说”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4)“是”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 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⒉“被” 例: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生练习
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动词,雕刻)2.行拂乱其所为(动词,做)3.项燕为楚将(判断动词,是)4.愿为市鞍马(介词,为了)
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介词,向、对)
五、小结
6.文言文虚词的教案 篇六
www.dachengjiaoyu.net
文言虚词“者”的用法及其练习
编辑 大成语文
9.【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而记游者甚众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4、用实者成实时采
5、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6、此三者,吾遗恨也
7、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8、陈涉者,阳城人也
9、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10、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集大成者
有大智慧 010-51626123
大成语文
www.dachengjiaoyu.net
答案:
1—4代指人、物、事、时间、地点,可译作“的、的人、的事情”等;5—6用在数词之后,“个、样”;7用在“今、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8—10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11—12主语之后,引出原因;13—14定语后置的标志。
集大成者
7.文言文虚词的教案 篇七
一、前后同则同。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如:
1.者
(1)求者肩背相望。
(2)惟有饮者留其名。
“者”的前面分别是“求”和“饮”,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就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者”的用法是相同的。如果你对此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者”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者”的后面是“肩背相望”和“留其名”这两个动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1)(2)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2.于
(3)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
(4)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于”的前面分别是“隐”和“追”,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也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于”的用法是相同的。同样,也可以再看看“于”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于”的后面是“九里山”和“宇下”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可以确定(3)(4)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从上面两例我们可以得知,在高考文言虚词解题过程中,就某种程度而言,只要虚词前后相应的词或短语的属性相同,其用法一般来说是相同的。这样,在答题过程中就没有必要知道这两个虚词的具体用法。当然,如果你的虚词语法知识掌握得很好,完全可以将各个虚词的用法写出来加以比较,这是最好不过的了。譬如第一组当中的两个“者”字都是表示“……的人”,以此就完全可以判定其用法是相同的。
二、前后异则异。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如:
3.于
(5)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6)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的前面分别是动词“礼”和形容词“贤”,其词性不相同,而虚词“于”的后面是“其嫂”和“弟子”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那么,该如何判定其用法是否相同呢?此时,我们就要联想到“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教材上的句子,这一“于”是属于一词多义,在这里解释为“比”,而“若季子不礼于其嫂”若解释为“比”就句意不通了。因此,可以确定(5)(6)两句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4.以
(7)以阿附魏忠贤论诚旦。
(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这一组虚词“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据此,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以”的后面是动词“阿附”和名词属性短语“大中丞抚吴者”,其属性不一致。我们可以确定(7)(8)中两个虚词的用法是不相同的。
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要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这就需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不要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式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譬如:
5.以
(9)竟绐以他事辞去。
(10)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这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了,虚词“以”的后面分别是“他事”和“小”。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来其属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性短语,一个是形容词,但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小”在这一句中活用为名词。因此,我们可以确定(9)(10)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8.备考文言虚词 篇八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齐人伐燕,胜之
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②以弱天下之民
C.①取之而燕民不悦
②吾从而师之
D.①人力不至于此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本题考查了 “之”、“以”、“而”、“于”四个虚词,提供四组句子来进行辨析。这四组句子中,每组中有一句选自所给材料,另一句选自所学课文。
由此可知,文言虚词所考的应是我们从课本所习得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我们备考必须要有的放矢,寻找恰当的方法。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如上题中A组句子,前一个“之”,在句中是“动词+之”式,是代词,它,指燕国,是实词;后一个“之”在句中是“名词+之+动词”式,应是虚词,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两个“之”的用法自然不同。
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A组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
3.代入验证法
一是直接代入法。即将每个虚词的各种用法分别代入句子里去理解,从而判断正误。如前面题C项中的“而”,“而”字的常见义项有:①表并列,一般不译,也可译为“又”。②表顺承,可译为“就”“接着”,可不译。③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④表转折,译为“但是”“却”。⑤表修饰,连接状语,可不译。⑥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表因果,⑧表目的。将其分别代入,结合语境推断出其用法即可。“取之而燕民不悦”中的“而”应表假设,“吾从而师之”中的“而”应表顺承。两个“而”的用法不同。
二是换位代入法。每组句子中有一个来自课本,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可以将同组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理解,看是否讲得通,依此来推断正误。如上题中的D项“月出于东山之上”很容易推断出“于”的义项是介词“从”,把“于”的这种意义和用法代入“人力不至于此”中理解讲不通,依此推断出两组的“于”字意义用法不相同。
4.结构推断法
一是对称法。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里讲究整齐对称,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由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另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的“以”和“而”用法和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修饰的连词。
二是成分法。就是依据虚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进行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
例如: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④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⑤其一犬坐于前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⑧则齐国其庶几乎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⑩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A.①⑨/②③/⑤⑥/⑦⑧/④⑩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⑧⑩
D.①⑨/②③/⑤⑥/④⑦/⑧⑩
①⑨代自己;②③代词,可译作“他(们)的”;⑤⑥用于数词前,可译为“其中的”;⑦⑧,都用在疑问句中,都是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④⑩代词,可译作“那个”。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上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6.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在学习和考试中常用。如“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中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聽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作者简介】
曹玉兰,高级教师,执教于安徽省无为县第二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文言文虚词的教案】推荐阅读:
文言虚词教案11-20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06-22
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11-04
文言文常用虚词的用法09-01
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11-13
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07-02
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08-13
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11-01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11-16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