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精选15篇)
1.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一
一、我区的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对环境的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通过调查了解,我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这样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1.水资源总量年均趋少
降雨量偏少,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这是近半个世纪来全球气候演变的趋势,我区亦然。水资源量趋少可以通过两项指标来大概反映:一是河道径流量和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减少首先表现在河道径流量的变少。我区河流几乎都是澧水水系的源头,因而无过境水量。本行政区域内所产生的降水量,除去蒸发量和流出水资源量外,即为我区水资源总量。我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0亿立方米,现状水平年约为1.6亿立方米,下降了18.7%。经调查,索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2.88m3/S,而现在每到枯水季节,索溪水库一旦不放水,索溪河基本上是干河一条。
黄龙洞断面最枯流量仅为0.19 m3/S。其次,可用水资源量不足,尤其是环境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物体与环境两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综合体的总体系统中,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促进具环境属性水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生态保障体系的建立,并为不断满足广大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社会化高福利公共用水而协调自然生态平衡与发展所需用水,称为“环境生态用水”。
不容置疑,其中部分用水与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特种用水是相互交叉利用的。在我国长期供用水制度中,形成工业、农业、生活传统的供用水制度,唯独环境生态用水没有列入我国的用水制度。环境生态用水是保障人民生活与健康质量的不断提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用水。武陵源区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理论角度来说,生态用水至少要达到占总用水量的20%,但我区生态用水占不到10%。就拿索溪河来说,河道用于维系水生态环境的必需水量都不能得到基本的满足,干旱少雨季节,河道断流可以说是常见现象,更谈不上河道景观用水,由此造成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鱼虾等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更有甚者,近几年来,上游的金鞭溪径流量也逐渐减少,几近断流,令人揪心。
2.饮用水源地单一,缺乏饮水安全保障
城区饮用水源主要靠索溪水库保障,这种单一的供水水源模式为饮水安全埋下隐患,一旦发生不可预见的`水源安全事故,城区供水将完全中断,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考虑筹建后备水源建设问题。
3.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
根据已进行过的水质检测情况表明,我区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染,不仅地表水如此,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也是一样,如军地坪城区,通过水样分析,其大肠菌群数量至少要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00倍以上。水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河道生命健康,破坏水生态环境。具体反应到索溪河,造成的是河床中的石头变黑,藻类等水生生物滋长,严重影响河道的容貌。
二、形成原因
(一)水资源总量减少缘由
1.降雨量减少
降雨量减少是造成水资源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受全球大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区也出现了少见的持续性干旱天气。经调查,我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7mm,但自以来,降雨量分别为:24.9mm,为1530.3mm,为1264.3mm,为1291.8mm,以20为例,只占到正常年份的86%。
2.城镇用水多元化,用水量急剧上升
除传统的农业用水外,城市公共用水(含绿化、街道清洗、消防、城乡居民用水)、农村人畜饮水等用水呈大幅增长之势,仅索溪峪城镇每年约需水量为420万吨。1995年以前,我区城市公共用水每年的需水量为70万吨左右,至年为370万吨,用水量年均递增16%。2006年按人均每日180升来计算,仅外来人口用水总量就达216万吨,当年的净增用水量为32.4万吨。
3.水环境的维护未完全到位,水资源无序开发,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我区建区较晚,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未跟上,早期所建宾馆酒店基本上都是自辟水源,其中大部分是凿井取水。抽取地下水不仅取水方便(一般都在宾馆酒店院内),而且取水成本低廉,因而各大小宾馆竟相凿井取水,至仅办过证的就达52家。肆意取水不仅造成供用水秩序混乱、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也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直接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经调查,到20,部分水井因地下水超采已无法取到水。索溪河也因军地坪城区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径流量锐减。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地下水超采,可以说也是造成金鞭溪上游生态用水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地下取水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于同年出台了《禁止擅自取用地表地下水的通知》,区水务局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陆续封停了近40家取水单位。但受利益驱动,私采地下水屡禁不止,特别是年干旱以来,地下取水呈愈演愈烈之势。仅森林公园就有16家单位无证取水,其中地下水9家,地表水7家,总取水量近30万m3/年。可以想见,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有效保护水资源,核心景区特别是金鞭溪,一遇干旱性天气则无充足水源,则何以成景,以何赏景。
(二)水质变差缘由
索溪河是贯穿我区全境的母亲河,不仅担负着城区供水的重要任务,也是水域风景的重要资源,是城市建设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湖南省水功能区划的要求,索水最低应维持在二类水质水平。但索溪河水质总体维护在二类偏下,接近三类水质。造成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生活污染。索溪河生活污染不仅源头有,而且沿线都有。
按照索溪河流域来区分,索溪河的污染源主要有五处:一是上游的森林公园管理处;二是水绕四门旅游服务区;三是袁家界旅游服务区;四是天子山索道及未拆迁的居民点;五是军地坪城区至河口村沿线。虽然在森林公园管理处和岩门村分别设置了两个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限(森林公园全园日产生活污水约3000吨,锣鼓塔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为3000吨;武陵源区日产生活污水约2.2万吨,岩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为4000吨,超负荷处理能力为6000吨,即超6000吨以上基本为直排;所以在雨季基本上直排),加上排污管网未能完全收集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向河道内排污便形成了河道污染的主要来源。
生活污水中富含各种有机物、胶体和高分子物质等悬浮物和溶有氮、磷、氯、尿素的溶解质和其它有机物分解产物。这些物质直接造成水质的混浊和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使水体滋生水生生物和细菌,从而导致水质变差。
2.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二
南昌始建于西汉, 位于江西中部偏北, 长江以南, 赣江抚河下游, 西紧靠九岭山脉, 东北毗临鄱阳湖, 是京九线上惟一的省会城市。有2200多年的历史。全市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 人口460.79万人。1986年被列入国家历史名城, 2001年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南昌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其比较优势更为突出。红色旅游景点有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方志敏烈士陵园、小平小道、新四军军部旧址、八一起义旧址群等。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朱德军官教导团旧址、朱德旧居、贺龙指挥部、叶挺指挥部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军部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公布的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 经过江西的精品线路有4条, 其中的南昌——吉安——井冈山线就以南昌为起点;位于江西境内的经典景区有5个, 其中落在南昌的是南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点) , 即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和方志敏纪念馆。
为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南昌旅游部门已经推出的以“南昌精品一日游”、“名山名城名村文化游”为代表的8条精品线路和以“中国红色旅游概念线路”、“江西红色文化旅游金牌线路”为代表的6条红色旅游线路, 促进了南昌市旅游业发展。总之, 南昌作为红色旅游的目的地和集散地, 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南昌旅游业所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2 南昌红色旅游的现状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南昌红色旅游的现状, 对南昌红色旅游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发现南昌红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突出表现在:
(1) 旅游产品单一。以橱窗展示、静态观光内容居多, 缺少高科技的展览形式及宣传活动。文物的陈列与展示没有游客视角, 参与性活动较少, 缺乏新奇感受, 旅游的可观性较低, 形式过于单调, 缺乏吸引力。
(2) 红色旅游景区可游性差。由于景区的模式基本雷同, 创意及创新方面不到位, 导致整个景区缺少影响力和震撼力, 大多旅游景点一个小时就能全部参观完, 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3) 景区外围的“红色历史”环境氛围欠佳。现代化气息笼盖下的红色旅游景区周边缺乏必要的红色历史与背景的衬托, 因而与“红色旅游”的庄严格格不入。
(4) 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高及票价过高突出。在调查中, 有许多市民反映, 解说员甚至根据旅游淡旺季而提供服务, 从某一方面来说, 就直接影响了游客对红色资源的认识与品位。
(5) 红色旅游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游客对红色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 是拉动景区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一个有利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而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公共设施落后、服务质量较低则是制约一些红色旅游区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3 原因分析
面对红色旅游发展热潮中南昌红色旅游中出现的不利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管理体制方面来看, 南昌红色旅游景点管理不够完善。南昌红色旅游未能形成品牌文化, 主题不突出, 面对同类型的革命纪念旅游目的地的兴起, 处境尴尬, 使游客量增长缓慢, 旅游经济效益增长不快, 不利于扩大和提高南昌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2) 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 南昌红色旅游资源利用率不够高。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很多人甚至以为南昌红色旅游资源就只有八一起义纪念馆, 大量的游客只看少数几个景点, 大量旅游资源闲置, 据统计, 被调查者中大约有84%的游客会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等地, 但参观朱德故居、朱德军官教育军团和烈士陵园等地的游客则不到10%, 换句话说, 南昌每年游客总量不少, 但客源利用率低, 旅游业效益不高。
(3) 从未来发展方面来看, 南昌红色旅游进程比较缓慢。部分红色旅游留存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 在内容、场地、线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同时缺乏高科技产品展示方式, 许多著名的纪念景点只是作为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 与其他旅游景点相距甚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甚至有的红色旅游资源被占用, 对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没有更深层次挖掘、丰富、深化其内涵, 拓展其领域。
(4) 从舆论宣传方面来看, 受群众关注的主题不够鲜明。在调查的568名青年学生中只有34%是自发去红色旅游景点参观学习, 而63%以上是由于特殊节日学校组织才去的, 对生活在和平时代的青年学生吸引力不大, 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如江西省旅游局提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响亮口号较少, 受群众关注的主题不够鲜明, 在调查的群众中, 知晓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的贺龙指挥部旧址的人不到5%, 造成红色资源的极大浪费。
(5) 从服务意识方面来看, 景区精神文明创建缺乏力度。南昌市红色旅游景点大多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 而主管革命遗址、纪念场所等红色景点的文化部门与主管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部门存在职能上的分割, 导致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设施差强人意。68%的游客表示很少有相应的纪念品可买, 令旅游者难以尽兴。
4 思考与建议
面对当前红色旅游的热潮, 本文认为南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突出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 塑造南昌红色旅游的良好形象, 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1) 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树立南昌红色旅游新形象。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把推进红色旅游作为一项常规工作, 常做常新, 深刻挖掘南昌红色旅游资源内涵, 提升南昌红色旅游产品品位, 切实加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使更多的人乐于了解红色旅游, 积极支持红色旅游, 热情参与红色旅游;要注重投入红色旅游建设基金, 在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文献和资料方面加大力度, 为发展南昌红色旅游创造必要条件;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 或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出口营造与红色旅游区相融的气氛, 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红色旅游的社会影响;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讲解人员、导游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旅游沿线和景区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 使他们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要加强对旅游沿线和景区的综合治理, 通过严格整治, 保持旅游沿线和景区的清洁卫生, 改善参观环境。
(2) 坚持以游客需求为中心, 打造南昌红色旅游精品。游客观光欣赏的是风景, 领略的是文化, 作为一个观光型旅游目的地, 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就需要突出旅游地魅力的根本所在, 南昌红色旅游要通过征集宣传口号及“红色革命歌谣”、制作名片、设计图册等多种形式, 加强对旅游文化的建设;还可从南昌地域文化和“八一精神”文化特色上入手做文章, 深刻发掘和准确把握南昌文化的底蕴, 使游客感受到南昌红色文化的魅力。
(3) 加强对外交流, 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 可定位于朝觐“革命圣地”的专题旅游, 列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及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序列。各类教育基地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与学校、社会团体加强联系, 积极开辟“绿色通道”, 为红色旅游提供更多方便。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和节假日, 组织青少年开展活动, 营造庄重肃穆的教育氛围。
(4) 加强旅游文化的联动与协作开发, 促进红色旅游协调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政治工程, 也是一项经济工程, 南昌红色旅游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开发, 对红色旅游进行联合宣传促销, 共同开拓红色旅游客源市场, 形成“红色精品旅游路线”,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 全力提升南昌及整个江西红色旅游在全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伍艳玮.对江西红色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探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钟先丽.对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
3.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三
一、县域人力资源面对的挑战
(一)总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村人口素质偏低
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9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八分之一左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培训就业的意识和择业观念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自觉和主动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择业意识和就业观念亟待转变。
(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各类高层次人才紧缺
在对某县的调查发现,该县有70万人口,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中高级人才匮乏,特别是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断层,结构不合理,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在岗人才中,创新型人才少,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学术研究能力、懂得现代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
(三)教育资源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城乡教育发展仍不均衡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区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中小学班额普遍过大,招生压力大,且各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也存在一定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存在低水平竞争、结构性过剩和资源闲置的问题,职业教育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特色不浓,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深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二、面临的机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制定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加大对“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项目支持力度等,一系列的惠农支农政策为加快县域人力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中央关于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机遇
各级先后出台各类文件,坚持优先扶持、鼓励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和应用开发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致富带头人和乡村科技人员,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县域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初步形成。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渐趋合理,专业门类趋于齐全。同时,随着现代农业、工业和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但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而且也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流动。
三、加快人力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发展各类教育,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一是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建立扶贫助学长效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培养社会实用人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深化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结构。三是构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持续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要通过兴办多种形式的成人学校,形成一种结构合理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一是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作用,对劳动力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培训,特别是在对农村劳动力培训中要努力做到培训内容贴近市场、培训基地贴近基层、培训时间贴近实际。二是对劳动者进行法律法规、就业指导、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再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三是以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为切入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四是坚持专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常规培训与特殊培训相结合,使受培训者对所学专业学有所用。五是采取联合办班的形式,开展岗位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了解政策法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竞争力。
(三)营造良好环境,引进高层次人才
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建设人才软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有关人才流动争议仲裁的配套制度,切实依法保护引进的人才在使用、流动、晋升、福利、奖励、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权利,为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增强企事业单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比例,使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力争实现通过聘用一个优秀人才,带起一个重点学科,完成一个重大科技项目,促进一个产品开发的目标。
(四)建立人才流通机制,鼓励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4.家乡水资源调查 篇四
执教人授课时间
一、课题的提出:
水是人类生存的源泉,可是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逐年缺少,尤其是淡水资源缺少更为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加以高度重视,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节约水资源,实际上,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全人类,所以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培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颁情况和家乡水资源的状况。
2、让学生自觉地掌握一些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知识。
3、通过实际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地保护水资源,做节约用水的小主人。
二、活动的过程
1、准备阶段
我校六年级共有两个班,计102人,可分十六个小组,每小组十人,每小组有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情况,有调查家乡人用水情况,有了解家乡节约用水情况,最后提出节约用水的好办法或金点子,最后以“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进行演讲比赛。
2、实施过程
依据活动目的制定出小组活动计划,选出小组长。
3、活动形式
实行个人调查,小组汇报交流,全班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交流,填写活动材料,进行演讲比赛。
4、活动课时:18课时
三、活动总结:
5.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五
报告
这个暑假对我来说非常漫长,我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去打暑假工,我回到了我的家乡xx省永州市零陵区。上大学整整一年了,学习旅游方面的知识也一年了,我记得我们老师说过,学这门专业的人不管看什么事物都要学会以旅游者的眼光去看待,所以这个暑假我想用一个旅游者的眼光去好好观察一下我的家乡!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他的省份我不熟悉,但是这一年的学习中,对于湖南省的主要景区景点多少是有一点认识的。但是我一
直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家乡不被大家所认识?我也希望有一天向别人提起我的家乡湖南永州时别人会马上想起一些代表性的事物,比如提到张家界别人马上就会说“那里可是风景胜地呀!”;提到岳阳人们会想到岳阳楼;提到长沙人们会谈起岳麓山,马王堆。可是提到永州或者零陵,大部分人都说不太清楚。对此我很难过,难道永州真的没有可以被很好利用的旅游资源吗?当然不是。不信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
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山脉北麓,是全国唯一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的地区。全市面积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是我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和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的家住永州市零陵区,对于零陵我是非常的熟悉的,暑假的时候零陵的每个比较著名的地方我都亲自游览了一遍。所以我想好好的调查一下我家乡——零陵的旅游资源现状。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
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把舜陵称为零陵,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舜帝南巡死于九疑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九疑,想要找到舜帝的陵墓。她们一路寻找,一路伤心落泪,直到泪尽泣血。泪血洒到竹子上,留下泪斑,使竹子成为泪竹,又称为斑竹。毛泽东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用的就是这一典故。但是,娥皇、女英最终没有找到舜帝的陵墓,在返回中原的途中,双双投水自尽于洞庭湖。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在这里,零陵的“零”字,是“涕零”即落泪、掉眼泪的意思。这么美丽动人的典故让我对“零陵”一词有了更深的感触。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经感叹道“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这句不朽的名句可谓是对零陵最好的赞美了。
零陵境内现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城区风景名胜30多处,被列为我省十旅游区之一。零陵曾孕育了书法“草圣”怀素,文学家柳宗元,军事家蒋婉、黄盖,哲学家李达等杰出人物,历代名家欧阳修、陆游、元结、黄庭坚、何绍基等也在此留下许多墨宝。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遗址闻名遐迩,宋迪一幅“潇湘夜雨”扬名天下。风物宜人的历史八景便是位于今永州市零陵区内的蘋洲春涨、朝阳旭日、山寺晚钟、绿天蕉影、恩院风荷、回龙夕照、愚溪眺雪、香零烟雨。
柳子庙在零陵区潇水西岸的柳子街。公元814年,永州人们为纪念唐代进步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文学家、永州司马柳宗元而建。柳子庙的建筑非常古典,进柳子庙要经过一条非常古老的青石小道,现在那边还住着许多户人家。那里的房屋还保留着以前的建筑风格。永州八景的“愚溪眺雪”指的就是位于柳子街的愚溪桥,柳子街后有一条小溪,水流淙淙,汇入潇水,原名冉溪。因姓冉的人家住在这而得名,公元810年,柳宗元迁居于此,改名为愚溪。溪水和潇水的汇合口有一座两拱的石桥,名愚溪桥。“蘋洲春涨”指的就是蘋洲岛,每逢春夏水涨,立于岛上石矶,举目四望,黄叶古渡,迥龙宝塔,江天风月,远浦归帆,渔舟唱晚,画诗情,尽入眼底。岛如随水沉浮一叶扁舟,风韵万般。著名的“潇湘夜雨图”所绘之处也是这里的美丽风光。永州八景中我最熟悉的就是“恩院风荷”了,因为这一处景点就在我所读高中的校园里,这是清朝的一座寺院,佛殿前有一口池,名叫“碧云池”池呈“中”字形。池中种有荷花,亭亭玉立,夏日,荷花开放时,香气扑鼻,令人神清气爽。记得以前课余时间我们经常坐在碧云池的旁边休息,看书。现在想起来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永州八景中还有一处我们常去的地方就是“朝阳旭日”——朝阳岩了!这里岩石峭拔雄浑,岩洞幽邃深旷,怪异多姿.每当旭日
东升,红霞映照亭阁,雾霭笼罩苍林,飞舟南下,激流飞湍,景色变幻,绚丽旖旎,所以有“朝阳旭日”之称。据说,唐朝诗人元结任道州刺史时,系舟岩下,见岩石东向,洞口东开,遂命朝阳岩,并作诗赞其胜:“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独有先贤传,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留相劝。”朝阳风光,从此闻名。永州八景就不一一表述了。近几年零陵比较出风头的就是——周家大院了。周家大院位于零陵区何仙观镇境内,是一座古民居群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开发前景,自2000年来国家,省级旅游,文物部门多次来这里考察,xx年被湖南省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暑假期间经过我同学的带领我来到周家大院,当我看到那里的古建筑时我很激动,比之前去凤凰看古城时更激动。凤凰是一座古城,而周家大院却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豪宅”!虽然大院已有一些破损,但是它的风韵依然存在。周家大院的前面是一片稻田,当时正值
收割时期,看到农民伯伯忙碌的身影,我觉得很亲切,淡淡稻花香掺和着泥土的芬芳,增添了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6.关于家乡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六
一、调查目的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近年来,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全面、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我于2012年寒假到我的家乡四川省仁寿县四公乡做了此次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社会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要求,而当前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环境,“村容整洁”刚无从谈起。因此,调查以四公乡为个案,了解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和集市市场卫生以及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分析农村环境问题对于“村容整洁”的重要性。
2调查过程
2012年1月12日走访调查了四公乡深沟水库水资源情况;1月13日到四公乡集市调查市场卫生情况,并记录下相关数据;1月14日主要以蹲点记录的形式到四公红旗超市,便利店,万家鸿超市了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1月15日到四公乡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查阅环保相关资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深沟水库水资源情况
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人体的50%到60%的重量是水份,儿童体内水份多达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然而,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四公深沟水库污染较为严重。最为明显的就是周边有一些纸屑,果皮,塑料袋,水面上也漂浮着一些垃圾。当然水也不清澈,还散发着难闻的味道。由于四公深沟水库周围有煤厂,造纸厂,学校,人口密集,所以在水库的水污源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农业污染。水库周边工厂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米,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水库旁边人口密集的四公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以及周边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农业污染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对此情况,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严格监督工业废水的排入,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实施了彻底截污、污/雨分流的策略,正确排放污水处理污水。并且对大众加强保护水质的教育,沿河树立一些警示牌,呼吁人们注意保护水质。但是,水污染是人祸,是人引起的,治污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会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因此,水污染治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水污染治理工作繁重而艰巨,它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和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
(二)、四公乡集市卫生情况
近年来,乡镇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
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据调查,四公乡集市目前共有6条街道和1个农贸市场,总营业面积 92762㎡。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人。市场配有2个垃圾站,街道每隔50米有1个垃圾桶。垃圾站的垃圾由环卫部门代运。市场有公厕,清洁员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并且配有污水管与乡政污水管连接。农贸市场每一天都会有清洁员打扫,对于家禽宰杀场地和生鲜经营场地,清洁员都会进行冲洗。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并且多数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
但是,调查中也发现市场卫生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商家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不能自觉维持市场卫生;二是村民素质有待提高,常有乱扔果皮纸屑现象;三是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四是,也有少数熟食饮食工作人员没有办理健康证。此外,市场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各超市塑料袋使用情况 塑料袋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长久的危害。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埋入土中即使100年也难以腐烂降解,即使是现在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若焚烧处理也对环境不利。而如今中国众多人口在生活中所消耗的大量塑料袋对环境有很大压力。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
超市是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也是塑料袋大量使用的场所。于是我们来到红旗超市,在超市收银台后观察人们的购物习惯并列表统计。观察了目光可及的三个收银台状况,在下午9:15~8:45这30分钟内:
共有57个人付款,其中男性25人,女性32人,其中用塑料袋的有19人,占总数的33.3%。而使用塑料袋的19人中男性11人,女性8人,占各自性别总数的44%和25%,占总数的19.3%和14%。而买环保袋的一共有22人,占总数的38.6%,其中,男性占人,女性占14人,占各自性别总数的32%和43.75%,占总数的14%和24.6%。其中自带环保袋或塑料袋的有10人,占总数的17.5%,其中男性2人,女性8人,占各自性别总数的8%和25%,占总数的3.5%和14%。不用的有6人,占总数的10.6%,其中男性4人,女性2人,占各自性别总数的16%和6.25%,占总数的7%和3.5%。随后我又去了便利店和万家鸿超市,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由此可见,普通老百姓对塑料袋的依赖性非常高,很多人不很了解
塑料袋对环境的损害。国家“限塑令”推出后,通过收费,来促进塑料袋的重复利用,从而也减少了塑料袋的消费量,也受到了一些村民的支持。
四、讨论与建议
调查发现,家乡的环境卫生问题已得到明显的改善,但也存在一些细小的问题。结合15日在乡镇府查阅的相关资料,我对家乡环境问题有了一些想法和建议。一是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完善环境的监督机制。落实有关环保的各项法律和政策措施,严格环保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政府应该加强对工厂和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企业和单位;二是要加大对市场及街道环境卫生的改造和建设,如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炉、生态公厕、配置垃圾箱、购置垃圾运输车等。这些需要政府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
持,在环境保护方面重点投资。并且建立完善的拨款用途监督机制,确保做到专款专用,切实保障把资金真正投入到农村的环境分配制度上,切实用到改善农村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上。三是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由于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环保知识不多,因此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不能自觉地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是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学校、文艺、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而且还要强化广大群众环保意识,引导农民走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畜牧业之路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五、后记
7.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七
一、所做工作
(一)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树立“主动出击”和“主动服务”理念
首先该校认为职业学校要取得稳定和长足的发展,在苦练内功、办出特色的同时,还必须主动出击,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这其中主要是政府的支持。这方面该校做了许多工作。其次,该校全体员工通过学习,统一认识,树立了“主动服务企业”理念,主动走访企业,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努力寻找利益趋同点和合作结合点,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
(二)政校联合,各司其职,合力打造人力资源市场
1. 打造经过
宜兴属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市各企业对人才尤其是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极其旺盛。尤其是2007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后,这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从服务地方经济的全局出发,主动走访企业,反复论证,写成调查报告,递交给有关政府部门,终于促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于2007年6月投资200多万成立了宜兴市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宜兴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该中心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诚信人力服务单位”。经多方努力,该校促成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失业救济金”中拿出2000多万元投资建设新的实训中心,经过两年多建设,在政府的关心、指导、协调下,新的实训中心于2012年投入使用,使其成为该校的一个新亮点。学校与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次沟通,达成共识,2013年6月起,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我市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宜兴市人力资源市场搬迁至该校实训中心,此举开创了将人力资源市场直接办在学校的新格局,既方便了该校学生求职,也加强了该校与各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 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
人力资源市场以“真心为企业招才铺路,诚意为英才摆渡”为宗旨,内引外联,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人才招聘会,真正起到了连接企业与人才的桥梁作用,很好地体现了政府把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为企业、为人才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的目的。
3. 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在政校合力打造人力资源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和学校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政府主要起设计、规划、协调、评估作用,负责出台有关政策、法规、筹措资金;学校主要起调研、出点子、执行、反馈作用,负责具体项目的落实、管理。
(三)校企融合,无缝对接,齐心贯通人才就业渠道
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为人才的需求与供给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而要真正贯通人才就业渠道,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还必须在校企合作上花工夫。为此,该校在就业处的牵头下,做了以下工作:
1. 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机构
2008年该校成立了校理事会,2012年成立了校企联谊会。两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决策重大事项,指导开展工作,使校企合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
2.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制定了《校理事会章程》《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作制度。(1)建立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制定落实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定期组织专题调研,解决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2)建立校企合作洽谈会制度。学校向企业通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人数等情况,企业向学校通报近期人才需求、职工培训等情况,并介绍各自工作中新的做法与想法。(3)建立校企不定期联系制度。学校与企业都事先商定,平时可不定期相互走访,或了解情况,或解决突发事件,或满足临时需求。
3. 创新校企合作新载体
(1)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共建机制
校企双方通过校理事会、校企联谊会两个平台,共同开发企业岗位素质标准、编写企业员工培训教材,联合建设行业技能鉴定题库,共同组织实施专业课程改革,共同建设实训中心。近几年来,教师到企业实践累计420多人次,“双师型”教师198人,钱文等36位老师被企业聘为兼职工程师;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特聘专家管理办法》等文件,聘请58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2)以冠名班培养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共育机制
2010年该校与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盛世桃园宜兴店等17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冠名班协议,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新载体。校企双方通过校理事会、校企联谊会两个平台,建立冠名班组建与教学工作流程,共同选拔学生组建冠名班,协商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与考核评价。自2010年以来,累计冠名培养学生1651名,在校冠名班有14个。
(3)以顶岗实习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共赢机制
首先与有关企业联系,落实顶岗实习企业;继而召开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会议,告知顶岗实习单位、期限、实习内容及其注意事项;第三,签订顶岗实习校、企、生三方协议,明确各自职责,规定顶岗实习管理流程;第四,该校尤其注重顶岗实习的安全教育,编写了《安全基础知识》,并组织学生学习,还为每位学生投了顶岗实习险。
(4)以共同研发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共研机制
该校依托我校实训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与企业共组科研团队,共攻技术难关,共同提升研发能力。2013年,该校教师朱辉星、何伟、史群良与盛世桃园宜兴店八位一级厨师组成了“宜兴地方特色菜”研发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宜兴地方特色菜,经过几年的研究,现已初见成效。2014年该校教师钱文、莫俊明、傅华与宜兴阳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开发“检测中心实验室”。2015年10月,检测中心实验室正式开张营业。
二、实际成效与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政府与职校之间的紧密联系,较好地发挥了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积极行动、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尤其与政府合力打造人力资源市场,让政府看到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由原来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形成了政府与职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很好地发挥了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2014年我市教育局出台政策,规定该校“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与四星级高中同一批次录取,大大提高了生源质量。
(二)构建了校企沟通新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校企的深度融合
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校企沟通新的平台,使学校与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促使校企合作向深处发展,共同建设、开办冠名班、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互兼互聘、共同研发等成为合作常态。
(三)锤炼了专业教师队伍
该校每年举办师生“技能比赛月”,下企业实践、带学生顶岗实习,尤其是与企业合作研发,有效地激发了教师钻研技术、发明创造的热情与动力,也极大地提升了该校专业教师的专业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近几年来该校获得15个专利,刘彬、周晓瑜、刘松辰等6位教师在全国“创新杯”说课比赛中获第一名,刘彬、郭群等7位教师在江苏省“两课”说课比赛中获示范课。
(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优秀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
会计、电子、数控、建筑、旅游等五大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制造类、工程类、信息技术类和商贸类等7个实训中心的建立,“技能竞赛月”的有序开展,冠名班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等创新有效地提高了该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近几年来学校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有76人次获奖,在无锡市技能大赛中,有251人次获奖。2015年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中获4金8银24铜共36块奖牌的历史性好成绩。
(五)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整体水平,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人力资源市场的打造、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有效地贯通了人才就业渠道,与该校合作企业由53家提高到现在的83家,冠名合作企业由17家增加到现在的31家。“出口旺”带来了“进口旺”,近几年该校招生情况始终在我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14年该校的“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录取分数线超出全市四星级高中7.5分,2015年第一批“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实现88人83人转段成功的好成绩。
三、体会与思考
通过更新观念,锐意创新,该校“政校联合”合力打造宜兴人力资源市场,既方便人才找工作,又方便企业招员工;该校“校企融合”,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无缝对接,贯通了人才就业渠道,真正做到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此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对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校企合作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1.校企合作是一项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统一认识、积极互动、共同参与,才能把校企合作引向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也才能切实提高职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
2.职业学校必须确立“主动出击”和“主动服务”的理念,主动出击,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促进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和引导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发展,并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
3.政府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的认识,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投入,完善其实施设备,并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拓宽人才就业渠道。
4.企业要从自己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出发,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引外联,多措并用,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努力为提高职校学生各方面素质创造条件、献计献策,为我国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8.利用家乡资源创设特色区域活动 篇八
关键词:家乡资源;特色;区域活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19-1
在实践中探索让家乡特色融入区域活动的策略,从环境的创设到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我们将符合幼儿认知和情感需要的家乡文化在不同区域中巧妙地融入,让它们发挥不同的教育功效,让区域活动常玩常新。
一、多种途径收集乡土材料,满足幼儿区域活动的需要
1.通过幼儿收集。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应该支持和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去。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带着孩子去苇塘欣赏芦苇,在芦苇丛边嬉戏,一起摘回芦叶、芦花,并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整理制作,创作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芦苇作品。
2.通过家长收集。
我们首先向家长宣传各种材料对孩子进行区域活动的价值,让他们了解各种物品的再造性功能与作用。稻草、麦秆、豆子、蟹壳……他们在生活中细心地收集、提供,是特色活动得以开展的保证。此外,我们通过开展“爱家乡”亲子手工制作比赛,充分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我们还会不定期地邀请有相关特长的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包粽子、编草鞋等制作活动,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
3.通过社会收集。
我们充分利用芦苇荡风景区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参观、讲述对幼儿进行粗浅的爱国主义教育。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收集的丰富的游戏素材充实了区域活动的内容,让家乡特色进一步展现。
二、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家乡特色的环境氛围
我们巧妙利用活动室内、外、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纯朴自然或经过艺术改造的作品,有目的、有层次地悬挂、陈设。如走廊中,精心布置悬挂的蓝印花布制品、芦苇编织让人心神荡漾;墙上张贴着幼儿的印染作品、芦苇画、蟹壳画,秀美与稚拙,自然融合;芦苇荡实践活动掠影和有代表性的本土风光也吸引着幼儿的注意。走进教室,还可以看到利用树叶、稻草、蟹壳等材料进行装扮的主题环境。富有特色和情趣的区域环境给予幼儿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知,从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巧妙融入,开放有家乡特色的活动区域
沙家浜丰富的物产资源、旅游景观和古朴的民俗文化为我们的区域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由此创设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区域,包括特色区及学习性游戏区域(美工区、建构区、科学区等),下面笔者将对乡土资源在区域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简要阐述。
1.家乡资源在建构区的运用。
在原来的建构区中,我们只投放了少量的单元积木和插塑积木,幼儿玩过不久便兴味索然。后来我们增添了丰富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辅助材料,如芦苇杆、芦花、木片、竹棒、鹅卵石、贝壳、渔网、柴草等自然材料或废旧物。在大班主题建构“绿色老街”的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利用单元积木及辅助材料,搭建出一幢幢特色建筑。在孩子们手中,鹅卵石铺成了蜿蜒小道,芦苇杆架起成了独木桥,芦花点缀了房屋,小木片成了茶馆中的桌椅……合适的辅助材料不仅弥补了资源的不足,而且激发了幼儿利用建构物进行象征性游戏的兴趣,丰富了想象和建构的主题。
2.家乡资源在美工区的运用。
我们创设了丰富多样的美工区活动,有印染、芦苇制作、彩绘等。如印染区中,我们引导幼儿学习用蜡染法设计、渲染蓝印花布,感受水乡的文化特色;芦苇制作区中,孩子们或用芦苇进行简单的编织活动,或用芦苇叶包粽子,或用芦苇花扎制小扫帚,或制作芦苇拼贴画;彩绘区中,孩子们利用蟹壳、贝壳、石头甚至酒瓮等进行彩绘活动,让朴实无华的材料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3.家乡资源在科学区的运用。
绽于枝头的花朵、塘中嬉戏的鱼虾蟹……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物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在探索“沉浮”的活动中,我们事先收集了芦苇叶、石子、小木片、稻草等材料,进行游戏时让幼儿想办法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个个跃跃欲试,有的把小石子放在芦苇叶上,使小石子浮起来;有的在木片上放些石子,使木头沉下去……有趣的自然物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
乡土资源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价值还不仅停留在自然知识阶段,传统的农具和生活用具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比如我们将传统的小石磨搬进探索区,向孩子演示豆浆的制作过程,并请幼儿自己尝试操作小石磨,初步感知石墨的工作原理,感受古老而精妙的智慧。
4.彰显特色的民俗文化区。
我们将本地的民俗风情带入区域活动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发动家长一起收集了传统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陈列在区域中,如石墨、草鞋、筛子、芦席、茶具等,创设了“民俗文化认知区”。幼儿在欣赏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了这些用具的名称、作用以及使用方法,感受到了农家生活的乐趣。
我们还开辟了“我是家乡小导游”活动,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布置了魅力芦苇荡的照片,由孩子们自己担任图片讲解员,做旅游图片介绍,介绍芦苇荡风景区的美景甚至芦苇丛中军民抗战的故事。活动中,孩子们能把自己所知大胆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丰富家乡文化的同时,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9.关于家乡旅游景点的调查报告 篇九
一、前言
作为2008第29届奥运会的分会场,是青岛的骄傲,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亮相为“帆船之都”的青岛添加了更为精彩的一页。
奥帆中心是一个诞生了11枚金牌的荣誉殿堂;在这里举办了奥运史上的首次海上颁奖;在这里我们的奥运冠军殷剑和奥运铜牌获得者徐莉佳曾把国旗高高举起。
奥帆中心很好的诠释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绿色植物装扮、建筑材料的环保、新能源的利用、建筑物的艺术特色等都是这一理念的最佳体现。
二、调查概述
(一)调查时间
2015年2月9日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家乡各类旅游景点的发展
2.深入了解家乡的旅游特色、风土人情
(三)调查方法 1.方案调研法 2.网络搜集法
(四)调查对象 洲际酒店(奥运村)——旗阵广场——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陆域停船区——奥运纪念墙码头——测量大厅码头——浮码头——颁奖平台——媒体中心——主防波堤
三、调查结果 [奥运村——海尔洲际酒店] 作为北京奥运村的一个远距离分村,这里曾被奥委会官员称为历史上最好的帆船运动员村。奥运村总建筑面积约100000㎡,由两栋7层和两栋17层的高楼组成,客房468间。在奥帆赛期间,接待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0名帆船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服务。这几栋高楼还不同于一般的高楼大厦,它采用了先进的屋顶太阳能技术,根据屋顶的结构设立太阳能板,为楼内提供泳池供热和生活热水制备。
[旗阵广场] 各参赛国国旗悬挂在这里,象征着世界友好和平,也是在宣传“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在这里还有一个富有立体感的五环雕塑,象征着各国运动员在奥运精神的激励下,不断进取,勇夺佳绩。
[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
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位于赛区北侧,总建筑面积约16800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1层。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包括陆域和水域两部分。该中心赛时功能包括赛场管理办公区、餐厅、码头管理机构、安保机构办公区、比赛管理中心、贵宾接待(VIP)区等6个功能区。赛后用作国家帆船队海上训练基地。
[陆域停船区] 陆域停船区位于运动员中心与媒体中心之间,总面积约30500平方米,岸线为直立式岸壁,并设有下水坡道,主要功能是用作船只停放的场地。现在的陆域停船区正在紧张的建设中,全力打造一个集休闲、餐饮、娱乐、演出为一体的渔人码头。
[奥运纪念墙码头] 它位于裁判船停船区西侧,全长208米,宽度30米。主要功能是分隔不同船只停泊区域,满足水域的分类要求。在纪念墙码头的顶端设立了一个巨型的祥云火炬。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了鸟巢主火炬,第二天,采自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的圣火在专人的护送下抵达青岛,用于点燃2008奥帆赛火炬。
[测量大厅码头] 位于港区的两个港池之间,全长316米,宽度60米,主要功能是为满足比赛期间的帆船测量要求,赛时的测量大厅将为临时建筑。奥帆赛期间,所有参赛船只就在这里测量船高、船长等指标。现在比赛时期的临时建筑都已经拆除,全国首个全海景的海上实景演出中心已经建成。
[浮码头]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建起了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浮码头。浮码头不但能漂浮在海中,而且能根据需要,用拖船把它摆放在适中位置,以满足船只停靠的不同需要。浮码头主体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固定拉簧采用瑞典的专利技术,能使浮码头在4.5米潮差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相同的吃水深度。
[颁奖平台] 在这里,我们举办了奥运史上的首次海上颁奖;也是在这里我们的奥运冠军殷剑和奥运铜牌获得者徐莉佳把国旗高高举起。在比赛结束后,我们保留了颁奖平台和后面的背景板
[媒体中心] 在比赛时期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精英都汇聚在此,对赛事进行报道宣传。比赛结束后媒体中心一分为二,南区辟为了国际游艇俱乐部,而北区则建设成为奥运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宝贵的奥运文化遗产,比如说开幕式上的表演服装、打击道具缶、奥运冠军殷剑和铜牌获得者徐莉佳在比赛时使用的帆船帆板等等。此外,整个媒体中心采用了先进的海水源热泵技术,根据海水温度相对恒定的特点,利用海水作为冷热源,设计而成的“水空调”效果和实际空调没什么两样,节省了大量的能源。
[主防波堤]
主防波堤位于港区的南侧,全长534米,宽47米,结构形式外侧采用斜坡式结构,内侧采用沉箱重力式结构。
首先,它是一个“一堤两用”之堤。它不仅阻挡了海浪对整个港区的侵袭,而且斜坡台阶式的设计还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看帆船比赛的场所,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观众观看比赛这一难题。
其次它还是一个能源之堤。奥帆中心临海而建,充足的阳光、海水和风等天然能源在这里被广泛应用。除运动员中心外,后勤中心室内制冷、采暖等方面也利用了太阳能,整个奥帆中心安装着168盏太阳能景观灯,大家看这一排呼呼转动的小飞机,不仅构成了奥帆中心的一道亮丽风景,还很实用,这41盏风能灯,每盏灯每年可节电6570千瓦时,这在全世界所有的奥运场馆是首创。大家再看下面那两个小翅膀,是太阳能的发电,这是70盏灯,一年就可以节电7000度。
同时它还是一个景观之堤。大家跟着我一起沿着这条大堤走进去,闭上眼睛耳边萦绕的是观众的欢呼和呐喊;睁开眼睛又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比赛场景;抬起头来,64面参赛国国旗迎风招展;回望岸上,现代化建筑临海而立,错落有致,又为奥帆中心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
最后它还是一个祝福之堤。大家看防波堤顶端的白塔,灯塔采用传统的圆形塔身与白色的主题颜色,底部直径6米,上层灯笼直径4米,塔高20.08米,寓意着2008年的青岛奥帆赛。在灯塔灯笼里,有三只30瓦的灯泡,通过灯塔里棱镜的作用,将光束聚集在一起,对夜间进出的船只起到“导航”作用。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景区不仅可以利用 “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帆船运动设施举办大型国际赛事,而且还将依托海洋经典主题,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使休闲度假与游艇、邮轮、会展、大型海上实景演艺、海上旅游、大型会议、婚庆等有机结合,打造以“中国崛起”和“东方文化和神韵”为底蕴的东方休闲旅游品牌。
(二)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些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合理偏大众化,出行渠道多种多样、靠近海岸,最佳旅游季节又多集中在夏季。
10.关于家乡的调研报告 篇十
通过我国在十六大,十一五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斩落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而在我的家乡,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何呢?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我的家乡坐落在华北平原,曾经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庄,那时农民食不果腹、风餐露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变成了另外一种景象。对此,我利用暑假回家的时间,对我的家乡及其附近的几个村庄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进程能够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希望因感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而对我起到激励的作用。
时间: 2014.8.2——2014.8.8 地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朝城镇
方式:在同学的帮助下,对自己所在的村庄的村民进行系统的调查,对附近的村庄进行随机询问,还通过亲戚朋友进行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前后变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改进的建议
二、家乡如今的现实状况
朝城镇区位优势明显,处于莘县、阳谷、河南范县和南乐县的中心位置,东距京九铁路阳谷站20公里。两条省际公路临商路、齐南路在城内交汇,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更利,货畅其流,信息量大。朝城镇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化工产品、牛羊肉、建材、生资、农机、家电、百货、木材等八大专业市场,已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规模较大的商品集散地。
朝城镇1994年被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百新工程”项目,2000年又被省政府定为中心镇。
2003年度镇党委坚持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把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主抓手。被县 委、县政府授予“2003年民营经济先进乡镇”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3年度民营经济明星乡镇” 称号,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引导群众调优、调精、调好农村产业结构,新建冬暖式大棚580个,播种优质小麦34000亩、露地菜5000亩。优质杂果园2000亩、花卉700余亩、冬罩韭菜3000 余亩、中弓棚1000余亩。在城镇建设上,坚持发展经济和城镇建设相结合,用科学的发展观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小城镇,连续几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城镇化建设先进乡镇”称号。截止2003年底,全镇己实现村村通公路,共有公路里程126公里。镇党委、政府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综合实力提高很快。
三、家乡新农村建设历程
1、在物质生活方面: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住的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很不结实,下雨天就漏水,冬天寒冷;农村人走亲访友要步行,很少有自行车的人家,更别说电车、摩托车了;那时这里土地贫瘠,种小麦、玉米产量很低,养不活人,农村人吃的是产量高但很难吃的干红薯片;那时穿的衣服色调单一,布料很粗,有很多补丁。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以后,农村人住上了钢筋水泥混凝土房屋;吃上了用小麦制作的可口佳肴;骑上了电车、摩托车甚至开上了轿车;穿上了漂亮好看并且结实耐用的舒适的衣服。在农村,家家都有电视机,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2、在文化教育方面:以前,在村里出现一个大学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因为那时文化教育落后,经济不发达,家里供不起孩子上学。现在好了,每村都有很多大学生,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了质的飞跃。
3、在经济来源方面:以前,农村的家庭收入主要是种庄稼,收入微薄、入不敷出,生活很是困难。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人摒弃了这种落后的思想,学会了外出打工或者自主创业的做法,如此以来,农村人的经济收入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4、在能源方面: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秸秆、煤等燃料,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5、在生活保障方面:以前,在农村生老病死是经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当时医术不发达,农民人没钱看不起病,导致很多人因没钱治病而死亡。现在好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有钱看病了,再加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贫困低保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更有保障。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很快,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农村人不再仅仅的依靠种地来过日子,有很多农村人学会了创业,比如说建立一个小型的染料厂、小型的棉厂、小型的电风扇组装厂等,给农村人带来了很多的财富。但是,由于农村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环境的认识不足,往往导致因追求利益而扩大生产,忽略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造成环境的破坏。比如说因卖木材而砍伐森林、因方便而把垃圾倒入河里、因方便而就地燃烧农作物秸秆等等,这些都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我家东边就有一条小河,曾经是那么的清澈,鱼儿在河里嬉戏,但是现在只是一个臭水沟了,看到这我很伤心。
2、浪费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的生活也显得阔绰了很多,奢侈之风开始盛行起来。比如说某一家有喜事,他就要大摆宴席,广招亲朋好友来分享他们的喜事,由于习俗的原因,亲戚在宴席上不能够多吃,但是主家也要摆很多食物,因此,亲戚走后,剩余一多半的食物,吃不了,只好倒掉,这就造成了浪费。浪费不仅仅体现在饮食上,还体现在其它的方面,积少成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3、攀比问题:那里有人在,哪里就有竞争,竞争有很多表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攀比。攀比现象在农村也很盛行,比如说赌博风的抬头,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很多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五元,但是这种风气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必须摒弃。除此之外,人们还攀比穿衣、出行、饮食等等,严重影响村民的素质建设。
4、基础设施不健全问题: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虽然都有县、乡道经过,公路通村率达百分之百,但是路面狭窄,路况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冬雪时节,有的村公路根本就不能正常行车,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三是安全饮水难保障。自来水连通率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还经常断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村民的正常生活,给村民带来不便。
五、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要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意识决定行动,现在农村人的文化水平和城市人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严重的影响到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也是造成城乡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村的文化教育程度,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2、要加强农村的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说在农村里修建一些娱乐设施,让一些中老年人能够活动活动筋骨,有益于身体健康。还可以在路旁放置一些垃圾桶,清洁一下道路垃圾,可以保护环境。
六、结语
11.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德育;少先队
我的家乡、工作的地方——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这里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为开展少先队活动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近年来,少先大队致力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队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对家乡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充分发挥“沙漠”优势,培育环保护绿小卫士
作为我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沙水一色”的自然生态,为了给家乡出点力,保护沙漠,植树造林成了当前的第一要务。首先,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树立少先队员保护绿色资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上,组织少先队员小组合作研究订立切实可行的“护绿公约”,动手自制宣传板,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宣传保护沙漠、植树造林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准备的过程中,少先大队不定期举行汇报交流活动,最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队员们收获非常大,保护沙漠、植树造林的决心和信念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树立和坚定。
二、充分发挥“水”乡优势,培育河套护河人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如果我们的母亲河得不到很好的保护,那么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就会遭受严重的破坏。
节日里组织少先队员,来到河套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开展“为同一条河,献同一份爱,争做河套环保人”青少年保护母亲河活动。在黄河边上,兴趣小组的学生在现场取样,测量黄河水的密度,并用显微镜观察黄河水中的浮游生物种类,分析黄河水质的污染情况。学校老师简單向队员介绍黄河水的发源与历史,并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知识有奖竞猜、请学生表演濒临灭绝的小动物、组织学生为小鸟安家、悬挂“我与小树共成长”寄语卡片、捡拾黄河边的白色垃圾等系列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母亲河略尽绵薄之力。同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发挥“药”乡优势,培育“小小李时珍”
乌拉特草原有“河套药王”的称号。绵延草原之中生长着许多珍稀药材,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十分适合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药材的生长。说起药材来队员们如数家珍,可是要说这些药材的用途、性能、生长习性和采集时间,队员们了解不多。专门聘请有威望的老药工、老中医担任校外辅导员,利用队会和少先队活动课组织队员学习中草药知识,开展懂药、种药、采药、卖药等系列活动,制作药物标本,学习中草药的使用方法和用中草药医治常见病的方法,培养队员从小热衷于中医,能够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四、充分发挥特产优势,培育特产小行家
众所周知,巴彦淖尔河套平原的特产很有名气,孩子们也很喜欢吃这些家乡特有的珍品,他们也很有兴趣采摘特产。组织队员开展“家乡特产知多少”活动。在不同季节精心安排酌情举行相应的活动,如:五、六月采头发菜、蘑菇;七、八月份摘华莱士、枸杞、甘草;深秋收油葵、玉米等。在采摘的过程中,让队员知道每种产品的生长习性、采集办法及保存的常识,通过“我是特产小行家”活动,队员们可以了解家乡特产的美味、营养价值等知识,抒发自己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五、充分发挥旅游优势,培育家乡小能人
美丽的河套平原巴彦淖尔的学习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只要用心去挖掘,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也是没有穷尽。近几年,巴彦淖尔不断发展转型,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旅游城市,开展的少先队活动也随着家乡腾飞而日新月异,少先队员在旅游旺季制作模型、旅游图,展出矿物和植物标本、举行家乡美景摄影展、历史传说图片展等,多方位展现河套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具特色的物产,给内蒙古旅游业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路漫漫,其修远兮,进一步挖掘家乡资源开展少先队活动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富有家乡特色的少先队活动,以活动长知识,以活动长志气,以活动见精神,以活动促行动,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人才而努力奋斗。
12.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十二
一、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情感教育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变化与优秀, 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泰宁历史悠久, 山川奇秀, 人文发达。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培养广大幼儿爱家乡的优质土壤。那如何让幼儿对家乡有进一步的了解, 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由此我们在大班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情感教育课程——“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内容。
情感教育课程——“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内容, 旨在为幼教工作者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提供主题活动内容。我们设计出的主题活动内容, 涵盖五大领域目标, 包含以下主题:
主题之一:家乡的景区
主题之二:家乡的小吃
主题之三: 家乡的民风民俗
主题之四: 家乡的名人
二、把情感教育渗透在幼儿各项活动中
(一) 凭借本土资源, 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地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地经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 我们收集有关家乡的风景名胜图片展现在墙上, 布置成各种旅游景点的缩影, 让孩子每当从这里经过, 都能仿佛置身在家乡的美丽风景区中, 感受家乡的美丽。有些班级幼儿还利用这个环境, 开展起“我是小导游”的角色游戏, 在游戏中, 幼儿分别扮演游客和小导游, 游客们在小导游边讲解边介绍下, 游遍泰宁的每一个景点。通过这个游戏, 不仅让幼儿对家乡的景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也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家乡的美丽, 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又如, 我们设立了艺术表演区“古城剧场”, 这里可以让幼儿欣赏到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 (梅林戏、傩舞、桥灯、花灯、龙灯等表演) , 可以让幼儿上台通过自身表演, 表现民间艺术特色, 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的美。再如, 我们设立了角色表演区——小吃一条街, 可以让幼儿品尝和动手制作各种特色小吃, 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二) 依据情感课程, 合理安排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强调:“幼儿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 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可见, 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 又是教育的途径。首先, 我们把“可爱的家乡”的主题活动内容, 不仅通过健康、科学、社会、语言、 艺术五大领域活动进行教学, 还通过区域活动、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完成活动内容。如, “家乡的小吃”主题活动, 我们通过科学活动介绍《什锦油饼、暖菇苞、状元糍》 , 了解它们的制作材料及粗略的制作过程, 及它们的形状口味, 通过语言活动创编儿歌《家乡的小吃》, 通过艺术活动创编歌曲《状元糍》, 通过亲自活动制作家乡的小吃《碧玉卷、擂茶》, 通过角色活动, 开展“小吃一条街”角色游戏。
(三) 捕捉教育契机, 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 幼儿园的教师应在幼儿游戏、 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中, 借助一日活动、传统节日等契机, 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如:利用餐前活动和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乡所在的省、市、县名称。请爸爸、妈妈利用休息时间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 一起收集、观看有关家乡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优秀人物的图片、电视节目和画报; 让幼儿在观看和欣赏过程中, 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让每个幼儿都为自己是一个泰宁人而自豪和骄傲。
经过一学年的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显提升。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 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 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在收集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 逐渐了解、熟悉了家乡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 历史文化, 进一步强化了家乡的概念, 并在对家乡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产生一定的自豪感。最终促使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得到升华。
13.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十三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东北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xx年1月26日
地点:东北地区某农村
调查对象: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
调查范围:关于农村地区新春正月期间的禁忌以及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东北,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东北地区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东北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14.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十四
活动形式:上网查阅文献、实地考察
活动内容:利用寒假时间,实地调研、走访、考察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以及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情况、了解当地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
实践活动成果:
淮南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淮南,淮南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依舜耕山与合肥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属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属颍上县,亳州市属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市境最东端位于上窑镇泉源村朱家大山与凤阳山交界处施家洼,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东西长78公里;最南端位于唐山镇施家湖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南北宽51公里。全市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含毛集)。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之所以被称为“淮南”,是有历史渊源的:汉代开始在这里设置了淮南国,从汉代到两晋再到宋朝,这片土地先后经历了淮南郡、淮南道、淮南路等以“淮南”命名的建置。清末民初,这片土地上发现并开始采掘煤矿。1930年,国民政府在九龙岗设淮南煤矿局,发展成为淮南矿区,标志着现代“淮南”的开始。1949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解放,1950年设县级淮南市,1952年6月改设为省边辖区。1977年1月,凤台县划属淮南市。至此,全市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五区和凤台县。
我生活在淮南市凤台县,凤台县是安徽省淮南市唯一的辖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地处北纬32度至33度,东经116度至117度之间,古称州来,又谓下蔡。《清一统志》有这样的记载:“县有凤凰台,相传曾有凤凰至,因名凤台。”。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置县,沿革至今。人口62.5万,其中乡村约人口50万。全县辖城关镇、河东经济开发区、新集镇、岳张集镇、朱马店镇、顾桥镇、刘集乡、杨村乡、桂集乡、xx乡(现更名为凤凰镇)、尚塘乡、李冲回族乡、关店乡、古店乡、丁集乡、大兴集乡、钱庙乡,共17个乡镇,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居民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土家、羌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7300余人。
凤台
改革开放以来,凤台县社会和经济面貌均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水利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等荣誉;是全国中部百强县、安徽经济“十强县”和安徽财政收入“第一县”,被誉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凤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煤、磷矿石、石灰石、紫砂土、耐火土等多种矿藏,尤以煤的储量为最,可开采量达120亿吨;磷矿储藏量为180万吨;紫砂石境内储藏量为70万吨;高岭土境内储藏量为3000万吨。境内已建成新集、张集、丁集、顾桥等煤矿,“亚洲第一大深井煤矿”——顾桥大型煤矿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开采;凤台电厂建设如火如荼。凤台已成为安徽“火力三峡”的重要基地和全国深井采煤第一大县。凤台县交通便捷,淮河水上交通发达,淮阜铁路横贯境内东西,凤台、桂集、张集三站镶嵌其间,距京九线上重站阜阳站仅百公里。四条省道穿境而过,且有合徐高速公路、合阜高速公路可利用。距合肥骆岗机场百余公里,蚌埠机场几十公里。
凤台县坚持文化与经济比翼起飞,诠释出县城发展的新内涵。凤台是全国花鼓灯艺术之乡,花鼓灯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基地与“安徽省陈氏花鼓灯流派生态村”也已落户凤台。粗犷而细腻凤台花鼓灯的艺术,被誉为“东方芭蕾”,不仅跳红大江南北,而且多次出国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由花鼓灯衍生出来的全国稀有剧种一一推剧,同样深受沿淮人民的喜爱。凤台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安徽花鼓灯会暨首届淮河花鼓灯文化节,凤台花鼓灯专场作为安徽省“庆元旦文艺专场演出”在省城隆重推出,首开安徽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整场调演一个县节目之先河。
景区:茅仙洞风景区、焦岗湖景区、焦岗湖、地质公园等
茅仙洞 风景区位于凤台城南3公里处,三面环水,淮河绕境而过,素以“淮上胜境”著称。山中林壑优美,佳树葱茏,山下淮水如练,牵来绕去,山石倒长,南仰北倾,斜指南天。自古为佛道两教传习胜地,更是游览佳境。其景点有茅仙古洞、古寿唐观、淮河第一硖、古香山寺、灵龟听禅、淝水之战古战场等诸多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焦岗湖 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淮南市西南部,北距毛集镇1公里,102省道沿境而过,交通便利。焦岗湖以“水”闻名,东与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南与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构成独特的山、水、城旅游金三角。该景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有芦苇荡(鸟的天堂)、荷花淀、仙侣湖、渔业观光园、水上人家等水上景观,又有湖畔垂钓、芦荡探幽、荡舟采菱、湖中戏鸟、渔家寻乐、浪遏飞舟等休闲项目,兼有焦湖红心鸭蛋、醇香酒糟鱼、活鱼干吃、水晶贡圆、五香狗肉等特色产品,还有“仙侣下凡”、“黑龙遭难”、“神猴探宝”、“赵匡胤困南唐”等美丽传说,堪称“养在深闺八未识”的生态旅游处女地。2004年7月,毛集实验区获得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2005年2月,焦岗湖旅游区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 是地球之上的生命圣地。1978年,淮南八公山脉发现古生代寒武系的须宛类、环节类、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测定其生命形态在8.4亿年以前,国外权威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将他们命名为“淮南虫”化石。2000年,中科院考古队在八公山又发现了古猿牙齿化石,距今300多万年,石现最早的古猿化石。八公山已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淝水之战 这里是古代战争中理想的屯兵之地。五代南唐时,南唐兵马据寿州,被后周军队围困,南唐元帅李景达驰兵救援,据此一隅,并在四周的山头上设置十八连珠寨,与后周军队作战。《宋史·张永德传》载:“世宗亲征寿州,领军前至,紫金山唐人列十八寨,战备严整。”而周世宗则在石山口筑寿唐关,前拒唐兵,后与下蔡呼应。所以便留下了军事要塞寿唐关。寿唐关在东、西楼山两山口之间,是凤台通往寿春的交通要道。西距双峰山一公里,西边是烟顶山峰,古时有烽火台,寿唐关全是青砖砌成,关口拱形,可行车马。两侧据岗峦之山势,“南绾寿州,北控下蔡”,东边层峦叠嶂,紧衔古南唐,关前为险坡陡道,两侧青山对峙,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过关而下,可见“女儿泉”。寿唐关又称“梳妆台”,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定而建造,当年刘金定南唐救驾,首先攻占了寿唐关,在此安营扎寨。南唐兵将寿唐关团团围住,而刘金定毫无惧色,依然在关上梳妆打扮,然后再催动战马,手舞金刀杀入敌阵,杀得南唐军四散而逃。后来,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女英雄,于是寿唐关也称“梳妆台”和“过驾楼”。
凤台一中 银杏是三国时东吴大将周泰花园的观赏植物,树龄1800多年,树高28米,冠径26米,树干直径2米多。老枝盘曲,遒劲苍老,但扇形树叶却郁郁葱葱,缀满枝头,根部向周围突出地面30--40厘米,形成形态各异的湖石状。占地约200平方米,他傲然屹立在凤台xx,气势雄伟,古时形成接近凤台城的标志。这棵古树历尽了世态沧桑,经历了坎坷的折磨,三国争雄、吴楚争霸、逐鹿中原、两晋纷争,历代王朝的更替,记述了近两千年的史实。古时群众寄予多少神话传说,白果老爷,巨蟒大虫,医病免灾,又传说怀远林姓旅客,拴马在树下休息,马鞭拴在树上,因赶路匆忙,忘记了马鞭子,回到家中洗脸时,盆中现一白果树影,树枝上挂着马鞭子。这些神话了的老树成了群众崇拜的对象,于是祈福的,求药的,经常不断,南面空地上树立了七、八对旗杆,树旁香烟缭绕。1938年7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凤台,拆掉了文昌宫,又在树上搭起瞭望哨。一天夜里,倾盆大雨,雷电交加,老树西南从顶到根约两尺多宽的树皮被雷击掉,日军在遭到“人怨”的同时又看到如此惊人的“天怒”,于是就撤去瞭望哨,龟缩在碉堡中了。1945年这里办了学校,老树被围在校园内,凤台解放了,创办凤台中学,清晨早读,白果树下书声琅琅,老树“得其所哉”又焕发了青春。现在为市一级古树名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劫后余生,枯木逢春。正是:
劫后春又生,银杏强不阿。
青春枝叶茂,默默抚沉疴。
落红洒园圃,爱苗护花棵。
生机天难老,何惧苦难多。
凤台县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截至2009年4月底,县内有公办中学4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民办普通高中达3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5所、幼儿园23所,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增加到4所。民办教育为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增添了活力。境内的凤台一中始建于1945年,是一所安徽省示范高中。多年来,学校以科学的管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在本地区享有较高声望,成为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茅仙古洞 凤台历史上人才辈出,战国时少年上卿甘罗、三国大将等历史名人即生于此地。淮南王刘安在这里招八公炼灵丹、聚贤才著书立说,一部《淮南子》留传千古,一笺豆腐方惠及后人。境内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茅仙古洞,西汉道家古刹清天观与现代碑刻交相辉映;硖山口,两峰相峙,一水中流,被誉为长淮第一峡,壁立千仞、渊深百丈的黑龙潭与之带水相连;植物活化石千年银杏树、战国名将廉颇墓闻名遐迩;这里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八公山下,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就产于此;有着“华东白洋淀”之称的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个不错的去处,该生态区2005年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009年又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此外境内还有清代慰农亭、赵匡胤的马扒泉、刘金定的梳妆台等名胜。
凤台县在大地构造上届淮河台彻,长期受下降运动控制,地面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仅淮河南岸大山和凤台林场以及县城西部刘集一带,出露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层。构造形迹则以断裂构造为主,且多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自然比降为1/7000至1/10000。凤台县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地区,地质状况良好,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5米以下。县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在南和东南鄙,距县城7至25公里处,是剥蚀构造带,主要在大山镇的淮磷、后胡、芦塘、局沈、投子集等行政村以及李冲回族乡和刘集乡境内,犹如岛形突出地面。
凤台道教只有茅仙洞“清大观”一处,属全真派。茅仙洞位于县城南3.5公里的三峰山南坡,在茅仙洞风景区内。据清《凤台县志》记载,汉宣帝地节中(前69—66年)茅仙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茅盈曾在洞口处建草庵一座,居此修炼,该洞遂名为茅仙洞。随后历代均有宗教活动,并相继易名为硖石寺、兴福寺、兴复寺、清天观等,道、佛交替居守,较为频繁。清光绪年间,由全真派二十世道长葛明兴与其师弟金大椿、谢春胜率徒李至高、童至方、谢宝胜共同住守。茅仙洞道教活动再次复兴。清光绪十七年(1892 年)道长葛明兴、金大椿化缘募捐修建地藏王殿。光绪二十年又铸八卦钟一口,重达千斤,现置院中。尔后,道长李至高、童至方,通过原为本观道士以后弃道从军升任怀庆府总兵的谢宝胜,化缘募捐,于茅仙洞口上方兴建三仙楼,供奉三茅真君神像,井修通山路和桥梁多处。这时茅仙洞的宫观殿宇,楼台亭阁,复具规模,香火旺盛。民国23年(1934年),道长苏理纯率徒化缘,把三仙楼、山门、中殿、客厅、地藏王殿全部修葺,使茅仙洞焕然一新。民国 24年改名为“清天观”。苏理纯又派徒弟苏宗善到上海化缘,“辟谷”(不进饮食)七天七夜,感动施主,化得巨资,又在大殿后修建五间楼房。苏宗善虔心修行,不吃烟火食,赢得周围信徒叹服,其后信教人员日益增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和七月三十的两次庙会,都是盛况空前。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台后,社会混乱,民不聊生,香火减退,茅仙洞开始衰落。1950年后,茅仙洞道长苏理纯在帮助县人民政府兴建公房时触电身亡。苏宗善、崔宗轩主持教务。道长苏完善 1956年列席了安徽省政协会议,1957年和 1958年出席了全国宗教会议。在 1957年全国道教协会上,被选为全国道教协会理事。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茅仙洞丈物珍藏,毁坏殆尽,宫观亭台,断壁残垣,道教活动,几近湮灭。道长苏宗善于1978年去世。现在由道长崔宗轩主持教务,并有纪诚修、李诚意两个徒弟。1984年在党和政府及省道教协会关注和积极倡导下,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茅仙洞(清天观)为省级重点开放的三、座道观之一,与皖南齐云山,怀远禹王宫同为道教圣地。1985年,市、县设置茅仙洞风景开发区工程指挥部,发起募捐修复茅仙洞活动,印发募捐倡议书,邀请xx、上海、合肥的学者专家帮助策划,聘请xx、扬州一带能工巧匠,参加施工。建起地藏王大殿一座,三清殿一座,凉亭五个以及清天观、石阶、围墙、公路等。原有宫字几乎全部恢复,而且增添了园林和接待
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寺庙殿宇蔚为壮观,成了淮河流域旅游胜地。
“十二五”时期是凤台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根据国内外形势特点和凤台县情编制本规划纲要,旨在阐明凤台县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扩大开放合作,动员全县人民抓住和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编制其他专项规划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责提供重要依据。
1、加快凤台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2、大力推进工业化,积极培育潜力产业
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4、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5、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7、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8、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9、着力保障民生,加快构建和谐凤台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5.关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分析 篇十五
关键词: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循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发展各项经济建设的基础保障。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水资源无节制的使用, 导致水资源日益短缺, 在有些地区已经出现贫乏的现象, 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 需要加强对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研究, 提高利用效率, 同时还要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减少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1 水资源及其可再生性
所谓水资源是指某一流域或区域水环境, 在现有或近期技术经济能力支撑下, 为满足人类某种使用功能所能提供的, 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资源。之所以称之为水资源, 是因为其使用功能与经济价值。从广义上讲, 它包括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水量资源, 以及可供发展航运、水产和游憩之用的水域与水体所含的位能资源等。狭义的水资源则专指满足某种使用功能, 具有一定质量的水量资源, 通常以每年可更新 (或称可再生) 的满足最低水资源功能需求的水资源量衡量。
水资源在被利用的过程中, 通过蒸发、降水以及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的循环,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 得以更新, 可以重新被人们所利用, 这个循环的过程是水资源再生的过程, 从而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水资源的循环性特征还表现在人们在自然界中获取水资源后, 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工业等方面, 在利用之后水资源的质量有所下降, 无法被再次使用, 对于这部分水资源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对其进行可再生后重新利用, 还可以通过返回自然环境以自然循环的方式进行再生。水资源这种循环再生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可以周而复始的利用, 是永不枯竭的能源, 但是这种可再生性是有条件限制的。水资源在使用后, 质量的下降程度与再生的过程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超出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 就会延长再生的周期, 所以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会受到条件的限制, 在某种意义上, 正在向可耗竭的资源转变。所以应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加快再生进程,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2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及其基本特征
2.1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
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是其特有的一种属性, 通过自然循环或者社会循环, 可以重新利用。其再生能力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 自然再生是指通过自然循环的流程, 在循环的过程中, 增加水资源的量和提高水资源的质, 其间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形式提高可再生的效率。社会再生是指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 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重复利用等方式促进水资源再生的进程。
2.2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基本特征
2.2.1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相对性特征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是水资源特有的一种属性, 是客观存在的, 在水环境系统中, 通过可再生能力, 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这种特征又是相对的,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所以其再生性是相对值。在水资源再生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人类的行为加以控制, 利用水循环的变化规律, 根据实际需求, 对水资源进行改造和合理利用, 提高水资源再生的能力。
2.2.2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波动性特征
水资源既是可再生的, 但其再生过程又呈波动性, 即指一种起伏不定的动荡状态, 是不稳定、不均匀、不可完全预见、不规则的变化。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波动性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自然的波动性表现在水资源再生过程空间分布和时程降水上。人为波动是指人作用于水资源循环的行为后果, 包括负面影响了水资源正常再生规律与正面影响水资源正常再生规律。
2.2.3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时空分布变异性特征
决定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各种因素 (诸如降水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 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 在各年之间和年内各月之间以及各区域之间都不均等, 且经常变动, 变化规律各地差异很大;同时, 在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同时, 各单个因素在时空上也是相互关联的;由此构成具有一定内在规律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时空变异性特征。
3 水资源的自然可再生能力
水资源的自然可再生能力取决于水资源的自然循环。水资源通过蒸发、降水与径流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运动, 一方面在“量”上得到不断补充, 另一方面, 在“质”上也得到自净。因此, 水资源的自然再生能力又包括“量”的再生与“质”的再生。严格地讲, 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质”的再生确保了“量”的再生, 而量的再生离不开“质”的再生。最终, 水资源的自然再生能力集中体现在水资源的“量”的再生能力上, “质”的再生只是一种“量”的再生的一种手段。
4 水资源的社会可再生能力
从水资源社会循环角度, 由于人类不断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使之“质量”不断下降, 失去其作为资源的使用价值。失去使用价值的水, 一方面通过自然再生 (自净) , 恢复其资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 还可通过人为处理, 废水资源化, 而恢复其使用价值, 这一废水资源化与回用过程即为水资源的社会可再生能力 (或称之为水资源的人为可再生能力) 。
水资源的社会可再生能力与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过程有很大关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包括开发与利用两部分, 开发水资源旨在通过提高水资源再生能力, 有利于水资源再生;而利用水资源过程是不断使水资源失去其使用价值 (从量与质两方面) , 则是不利于水资源再生的过程。
结束语
水资源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 是维持人们生存的主要能源。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对水循环系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降低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 在短期内, 水资源无法得到再生, 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用水。所以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水资源再生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人为控制减少浪费, 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 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闫法森.水资源再生能力的影响因素与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8, 1.
[2]李卓, 孙开智.浅议污水资源再生利用与循环经济[J].科技视界, 2013, 3, 5.
【关于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报告10-03
关于“家乡农村新变化”的调查报告12-05
关于家乡的作文:我爱家乡10-29
关于家乡习俗的文章:家乡谚语知多少07-25
关于写家乡景色的作文:我美丽的家乡11-26
关于爱家乡的诗歌10-13
关于家乡景色的作文11-11
关于家乡的秋天的范文09-14
关于家乡变了作文12-04
关于家乡作文:依依故乡情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