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精选3篇)
1.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 篇一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小学(435005)梁红斌
在倡导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被赋予新的意义,成为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已被教师们重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呢?
一、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奏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也都很想发挥交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很多老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只是象征性的几秒钟,就匆匆忙忙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其结果由于思考的时间不够,多数学生说不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只好当陪客、做听众,或者学生会偏离主题而作漫无边际的闲扯,抛开重要话题仅作浅层次的交流。交流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需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思考时间和空间,自由往往能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份自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思考问题或向老师提出问题。创设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说一说,也可以同桌进行交流,或者在学习小组小范围内交流,最后学生就会有足够的胆量在全班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通过交流也能促进学生再次的独立思考,因为在展示中,学生对自身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过程,在交流中学生个体对自身的学习经历有一个回顾与反思的过程,在交流中思维的冲突与认同,正是对自我认知系统的一种整理和修正,从而对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达到思维的深入和提高。
二、善于倾听是交流的基础
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静心倾听别人发言的意向和行为。其一,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学生才愿意听。由此教师的语言要注意亲切、清楚,语态要随和、自然,面带微笑,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静静地倾听。其二,让学生掌握一些倾听的技巧,要求听的时候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三听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同,分析出其正确与错误、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以便进行修正和补充。教师可通过“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谁听清楚了他的方法?能再说一说吗?”等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平等对话是交流的展开
在倾听别人发言时,经过自己的思考后,还要学会对话和评价。要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要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通过对话,把交流引向深入。可以用这样一些方法进行对话提问:一是质疑型提问,如“你讲的我不太明白,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二是反驳型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三是补充型提问,如“前面我想的跟你差不多,但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通过对话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相互理解是交流的深入
良好的“学习共同体”要求师生、生生相互接纳、悦纳,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传统的课堂中,全体学生只是面向教师、独立地与教师交流,而不去思考同伴的想法,对每一个学生而言,交流的集合里只有一师一生两个元素,相互理解的对象少。然而有效的交流应该是多向交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基础和思维的个性,遇到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层面的困惑,也常常会有不同的解决策略。成员间的相互倾听、积极理解、悦纳对方,对于形成关系良好、思路开阔、互营互养的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效交流不仅要求交流的相互性,还要求每个学生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努力理解他人的想法,并把诸多思想联系起来进行对比,或主动反思质疑,要求学生听同学回答问题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即使持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也不随便给予否定,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方式参与交流,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倾听,又保持了理解的心态,交流效果就会好一些。
课堂中的有效交流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在独立思考、静心倾听、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真诚沟通中展开的。这种“过程”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课堂教学的面貌,改变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提高学生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篇二
一、潜心涵泳,培养倾听能力
对话首先是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应引导学生从“本文”着手,潜心涵泳,透过文章本身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当前一些阅读课堂满足于对语言文字浅尝辄止,而急于模仿表达,使阅读流于肤浅,甚至曲解文章,导致误读。
例如《伯牙绝弦》一课,以往有一种处理方式,即根据文中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设计仿写练习: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情景,子期又会怎样赞叹?于是,学生说:“伯牙鼓琴,志在炊烟,子期日:‘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考: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中寄寓着古人的志向和情怀,子期听出了高山和流水,是听懂了伯牙寄予在山水之中的这份情怀,听懂了伯牙的心声。正因如此,“高山流水”才被引为知音的象征,千古传颂,并非“炊烟”之类可以同日而语。忙着去仿写,看似丰富了孩子的感受,而实际上是让他们的理解狭隘化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聚焦关键词句“泰山”“江河”,除了要读懂字面的意思,还要引导他们反复诵读,联系相关诗文(如《望岳》《将进酒》等),领会“泰山”与“江河”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心中的象征意义。
潜心涵泳,需要充分阅读,要“知其然”,更要读出“所以然”——为什么作者写这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与文本对话之初,要先倾听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旨,感受文本表达的精妙。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倾听文本,而急于模仿表达,那是一种浮躁的态度,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二、个性表达,丰富阅读想象
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发挥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对话能力的个性发展。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要留出学生读书与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还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例如《梅花魂》一课对外公的一段语言描写,表达出他心目中的“梅花之魂”,由于语言比较概括,有的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大量的梅花图,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梅花的品性。在学生未对课文的文字进行充分揣摩的情况下,这种脱离文本语言的展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实际上,外公对梅花的赞美语言正是培养学生阅读想象能力的好材料。我在教学这一段时,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引导孩子们借助课文中的语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描绘各自心中独特的“墨梅图”:
师:再读读这段话,根据这段话想象: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出一幅怎样的梅花图?
通过阅读想象,学生将文章抽象概括的文字变得具体形象:
生1:我会画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夜,陡峭的悬崖绝壁之上,有一片雪白的梅花盛开着,风越大,它开得越灿烂,越迷人。
生2:我想画大雪纷飞的野外,有一株梅花,在风雪里傲然挺立。厚厚的积雪覆盖在树枝上,但梅花没有被压垮,粉红色的花瓣在雪地里特别地鲜艳。
生3:我想画一幅这样的画——空中鹅毛大雪片片飞落,百花都凋零了,在一块岩石的缝中伸出了一枝红艳的梅花,一朵朵都在寒风中笑得很灿烂。
我们看到,学生描绘的画面不是停留在梅花本身的美丽,而都在有意识地突出并赞美梅花的精神。他们通过想象,丰富了对课文相关文字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了外公心中的“梅花之魂”。
叶老说:“文学作品往往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必须靠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点燃学生对文本的热情,着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活阅读想象。过早的直观展示,只会干预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
三、披文入情,鉴赏语言魅力
阅读教学要重视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观照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叶老的话告诉我们:文章的语言文字是理解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唯一”桥梁和渡口,把握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始终离不开文本的语言文字。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阅读教学,在大致了解到文章的主旨之后,为了升华主题,弃置原文,急于引入同主题或同作家的大量阅读资料。随着其他文章的大量引入,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文本本身的感染力被冲淡。
比如《卡罗纳》一课,有的老师找来大量描写爱心的文章,大段朗读,以期掀起课堂情感高潮。其实课文中就有许多表达情感的精彩语句,与其另起炉灶,不如创造机会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欣赏与品味语言,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感受并习得表达情感的方法。在这个环节,我请学生再次静静地读课文,画出其中最能打动他们的词语或句子,反复品读,并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交流从中品味出了什么。
学生在自读、批注的基础上,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以及神态等描写来谈自己独特的心得。有的抓住文中老师的话,感受到老师用了两个“不许”,是人们最不忍心看到的两个情景,这等于在卡罗纳的伤口上撤盐;有的抓住同学们的眼神,体会到“默默地望”“屏息凝神地看”等是大家体会到卡罗纳的难过,一时想不到办法安慰他,都用眼神安慰他……
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同学们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故事:第二天,卡罗纳又来到班级,此时,老师、同学又会怎么做呢?可以用语言表达爱,也可以用动作、神态传递爱。
引导学生反复品味、鉴赏文本的语言,比走马观花地去读其他表达关爱的作品要更有收获。因此,在走进文本,感受作者“写什么”之后,要引导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将关注点转移到表达上,从阅读感悟到品味鉴赏甚至模仿练笔,从感性升华为理性。
3.如何有效引导初中学生读懂古诗词 篇三
平阴教研室 贾洪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诗文阅读“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对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评价要求为“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古诗词鉴赏是各地中考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个难点。近年来,随着广大师生对这一考点的重视,大家对这一考点涉及的各类题型及其答题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答题的规范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急功近利,过分地关注答题模式的选用和鉴赏术语的运用,导致许多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答题模式,生搬硬套答题格式,结果往往是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答不到点子上。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学生因为只是按照考题的形式来阅读古诗词,在他们眼中,古诗词的魅力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消失殆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古诗词,在读懂的基础上欣赏古诗词,在品赏的过程中真正从中得到熏陶,同时形成一种阅读古诗词的能力,而拥有了这种能力,也就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如何让初中生读懂古诗词,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读出画面
初中阶段所选古诗词一般都是比较短小浅易流传广泛的短小作品,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简单叙事的作品,帮助学生能够读出画面是读懂古诗词的第一步。
首先要有一种整体的画面感,能够感知到画面的特质。诗的语言具有跳跃性和张力。一首诗往往非常简短,但表达的内涵是丰富的,意境是深远的。一首优美的诗歌的含义往往是借助一个个不同的意象表达的。初读一首诗歌,要能够通过一些富有特点的意象感受到画面的大体内容和画面特质。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从诗歌的题目中的“春行”二字就能判断诗歌一定是写春天之景,春行之事。再通过诗歌中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意象,就能感受到整首诗所写景物是的活泼灵动的,画面的特质是明朗的。再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歌中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完全用生活化的语言,写出了老友相聚时的动作,通过简单的动作,就能感受到老友相聚时的亲切和身心自由,一股田园自由之风扑面而来。这种感受和感知是学生读诗歌的第一反应,或者说是语感的本能体现,是学生进一步勾勒描写诗歌具体画面的基础。
第二要在头脑中充分再现画面,并且能够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许多写景古诗词,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把头脑中的画面描绘出来,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描绘诗歌的画面要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具体步骤为:找全景物——为景物加修饰语——结合上下句展开联想和想象。
例如: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这两句诗所写的景物有“潮”“雨”“渡”“舟”,根据以上步骤可以这样描绘画面: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详,周围了无人踪,空空的渡船横斜在河中,自在浮沉。
另外很多景物描写所创设的画面色彩也十分鲜明,颜色搭配合理、鲜艳,十分美丽。如《次北固山下》一诗“海日生残夜”一句,可以让学生给画面添上颜色。“在残夜中升出的太阳是什么颜色呢?大海呢?等太阳完全升出以后,江
面又是什么颜色呢?”在对颜色的添画中,学生不难想象出红色与黑色,红色与金黄色,红色与绿色的搭配。
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写了一组意象:大漠、孤烟、长河和落日,这一组意象在色彩和线条的有机搭配下构成一幅壮阔、苍凉,孤寂的边塞风光图。“直”与“圆”两字看似平常,却极准确地勾勒出莽莽荒漠的意象。“直”显出峻拔、坚毅之美,“圆”则带上温暖而苍茫之感,诗人置身于广漠塞外的孤寂感也融于其中。这是通过分析线条美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很多古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见闻感受,还原古诗词的画面,让画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尽管有限,但人的很多情感在不同人生阶段却是共通的,比如亲情、友情,比如对童年欢乐生活的怀念等。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体会这些情感的生活基础,所以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历,生活见闻,对读懂诗歌是很有帮助的。比如下面这首小诗: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描写山野孩子垂钓的小诗,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的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很容易引起初中学生的共鸣。在诗中,学生们甚至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找一处池塘或溪流,尽管岸边生着长着潮湿的青苔,但仍旧随意地坐了上去,专心地等待鱼儿上钩,看到有人靠近,赶紧频频摇手,怕把鱼儿惊走了。小诗很简单,再加上童年切身的生活体验,应该能想象出当时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的情景。小孩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
再如下面这个小练习:
请描述《归园田居》中“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生活图景。
学生可以对熟悉的景物“月”和诗人的劳动工具“锄”进行合理的修饰补充,另外题目要求中的“生活图景”要紧扣劳动归来这个特定的状况。学生联系自己的某些生活体验或者生活见闻,还原诗句的场景,就可以进行如下的描述:“如水的月色里,劳动归来的诗人,肩扛还带着几星泥土、几根草叶的锄头,神情悠然地走在两侧被浓密的深草护卫的狭长的乡间小道上。”
当然,关于读出画面这一方面,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古诗词,让每一首作品都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独特的画面,独特的感受。
二、读出人物,读懂感情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象,是形式,意则是内容。这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古诗词中的形象包括人、景和物。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词阅读,初中学生往往忽视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和体会。而“无我”的阅读终归是隔靴搔痒,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有我在场”的阅读。我重点谈谈如何引导初中生读出古诗词中的人物,也就是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形象(抒情主人公)和作品中形象(塑造的形象)。读出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读懂古诗词中的感情要关注到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知人论世”的观念,这是学好古诗词的根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积累和掌握常见的诗人的创作风格、时代背景、生平际遇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阅读古诗词时就能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
例如关于著名词人李清照,初中学生就应该了解下面的基本常识:
李清照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生活优裕,受到很好的家庭文化熏陶,结婚后和丈夫琴瑟和谐,生活幸福。这一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此时的作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了解了以上有关信息后,学生很自然就能够从诗词的内容和意境上分辨出其属于李清照哪个时期的作品,当然也很容易就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热爱生活、卓尔不群、豪放潇洒、活泼开朗的少女形象很容易就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的“倦梳头”“泪先流”和“载不动”的“愁”等场景中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就走进了学生的心中。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任何一首诗,都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而诗人的情感,无不与诗人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既有诗人性格的烙痕,也有时代鲜明的足迹。比如了解了王维是一个亦官亦隐的诗人背景知识,就能更好地理解《竹里馆》中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写进这美妙无比的景色中的用意;了解了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经过和他在永州生活的境况,也就能更好地认识《江雪》中渔翁的形象,体会到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神世界。
其次是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正确分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怀古咏怀诗,学生要知道幽州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就能理解作者“独怆然而涕下”真正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是“断肠”的原因。如果引导学生想象“断肠人”的身份,作品的内容就大大的被扩展了:抒情主人公有可能是落魄的读书人,有可能是失意的生意人,有可能是受伤掉队的征人„„可以进行此类联想和想象的还有《蒹葭》中的“伊人”形象,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中友人失约的原因以及诗人“闲敲棋子落灯花”时的心理活动等。
古代诗词用最凝练又富于跳跃性的语言,创设出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是珍贵的文化宝藏。初中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应该以诗词本身为核心,拓展和丰富学生相关的文化知识、文学知识、历史知识以及审美享受,从而帮助学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推荐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读书10-3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10-24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11-23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体验数学06-13
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07-31
浅谈如何引导公民理性政治参与10-30
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学会做人06-20
幼儿有效学习的引导策略10-24
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11-19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论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