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颁获奖感言(11篇)
1.屠呦呦颁获奖感言 篇一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
篇一: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报道称,此次奖项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管乌尔班·兰达勒颁发的。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曾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据2010年报道显示,全球每年有3.5~5亿人感染疟疾,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疟疾,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染病死亡率很高,全球每3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今年9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尽管疟疾致死率自2000年以来已下降60%,但全球仍有32亿人面临罹患疟疾的风险,2015年预计新增病例2.14亿,死亡人数43.8万,死于疟疾的多为年幼的儿童。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 4000 多年历史。公元前 2700 年,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发热、寒颤、出汗退热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死。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聂为民介绍,疟疾,俗称打摆子、寒热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血液,而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也就是说,疟疾属于传染病,同城有两种情况会被传染:一种是被虐蚊叮咬后(这种专门的蚊子叫做按蚊,并不是所有蚊虫叮咬都会传染哦),疟原虫就进入体内了;还有一种是输入了带疟原虫的血液。其中,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的人群易感性较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东南亚、中南美洲等热带国家或地区,非洲国家最为严重。这里面就包括中国!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青蒿呦呦。情感呦呦。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谢谢大家!篇二:屠呦呦和莫言的获奖感言大异其趣
屠呦呦和莫言的获奖感言大异其趣
刘崇顺
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昨晚在家里接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科协等相关方面负责人的祝贺,也向外界表达了她的获奖感言。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是:“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此次再获诺贝尔奖,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把获奖的荣誉归于集体,归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传统中医药事业,态度谦逊而又诚恳。据悉,屠呦呦曾因亲自试药,得中毒性肝炎,却仍然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不禁让我们更加敬佩。
由屠呦呦联想到莫言,2012年12月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是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也可以称作获奖感言。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storyteller),在约40分钟的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他的讲述风趣幽默、富于哲理,打动了许多现场的听众及此后通过媒介获悉了演讲内容的人。
莫言的领奖演讲与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可以说是大异其趣。也许这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学(广而言之也可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文学家与科学家的巨大差异。
莫言在领奖演讲将文学和科学作了比较,他用俏皮的口吻称:“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当被问及缘何不谈论“政治问题”时,莫言的回答是:“政治问题由政治家回答。我的回答会误导,所以我不回答。但我的小说里有政治,你们可以在我的小说里发现非常丰富的政治。如果你是一个高明的读者,会发现文学远远要比政治美好。政治教人打架、勾心斗角。文学教人恋爱。很多不会恋爱的人读了文学会恋爱了。所以我建议多读教人恋爱的文学,少读教人打架的政治。”
科学的使命是求取真知,其本质是对客观世界作出事实判断。与科学相比,文学是意识形态,与政治有着更加密切的关联,文学更多地与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因素相勾连,见仁见智,很难有普遍认同的统一标准。诺贝尔文学奖的地位和价值,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历来存在许多争议。认识科学与文学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两种诺贝尔奖项的真正意义。
篇三:屠呦呦 获奖感言
屠呦呦诺奖报告演讲全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5-12-18 08:19 来源: 新华网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已经抵达瑞典并将于10日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北京时间7日晚),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做题为《青蒿素的发现 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由翻译进行同声传译。
屠呦呦在演讲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央视记者 王薇薇)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 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
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
2.屠呦呦获奖与论文考评 篇二
屠呦呦获奖或可反向证明发表论文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论文评价更适用于基础研究领域的评价实践。事实上,在应用研究领域,以论文的方式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其背后的科学理论进行总结交流也非常必要。
以此次屠呦呦研究员获奖为例,这么好的成果之所以时隔这么久才获奖,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由于缺乏论文特别是高声誉的期刊论文这种学术界的“硬通货”成果形式,使得国际学术界同行难以及时了解相关成果。而其最终获奖,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许多海外华人科学家的不懈奔走推广,在此过程中付出的是时间成本和相当高的交易成本。设想如果屠呦呦当初比较早地就把自己的研究发现在高质量的学术刊物(特别是当前占据国际学术界主导地位的英文刊物)上发表,或许这个奖项会来得更早、更容易些。
缘何以论文为考评依据
论文兼具交流展示和考核评价的双重功能,以论文为核心的考评机制是规模化科研模式下的产物
现代科学诞生之初,论文的主要功能在于“交流展示”。一方面,科研人员通过撰写和发表论文总结自己的工作成果,与学术同行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在科学奖励回报系统的核心——研究发现的“优先权”之争方面,论文始终是“优先权”展示的最有力工具。
随着科研活动逐步“建制化”,论文的考核评价功能变得日益突出。特别是二战以来,政府和商业对科研活动资助规模日益扩大,科研模式已从先前的个体作坊式转型为现代的规模化生产,科学共同体也逐渐转变成一个竞争日益加剧的学术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出资方更加重视对科研人员工作效率及产出的考核评价,科研人员也更加需要释放信号展示自己的价值,以获得雇主、同行和社会的认可。
如果说在个体作坊时代,尚可以通过同行评议,以一人(事)一议的规模对科研人员的水平和绩效进行定性化考评,那么,在现代的规模化科研时代,巨大的考评工作量和过细的学科分工,已经使得这种理想化的评价模式变得不太现实。而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及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法(影响因子)的兴起,恰恰使得论文作为一种批量化的“同行评议”,能够成为规模化科研模式下对科研人员考核评价的“硬通货”。与理想的同行评议相比,以论文为核心的定量化评价的精细化和有效性显然更低。但其最大优点却是,作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反映科研人员价值、降低学术劳动力市场交易成本的“信号”机制,同时又便于大规模的实践应用,因而更适用于现代的规模化科研模式。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理想的同行评议类似于小规模自然经济交易中的“以物易物”(只适用于对少数科学精英的评价实践),论文评价却类似于大规模商品经济交易中的“货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论文为核心的定量化考核评价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扩散,成为驱使科研人员追求论文发表的重要动力。事实上,在欧美发达国家,青年科研人员也普遍面临为了追求“终身研究职位”(Tenure)而发表论文的压力;对获得了Tenure职位的科研人员,也有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从以往不加考评转向探索“适度”的考评机制。
正面作用
对以论文为核心的考评机制的一个批评是,过度重视定量化指标会使得科研活动重量不重质,影响科研水平提高。事实上,近十几年来,我国科研论文的产出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以SCI数据库收录论文为例,从数量上看,2013年我国内地共发表SCI论文23.14万篇,与2D02年(4.04万篇)相比,年均增长率高达17%,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占世界SCI论文总数的比重,从2D02年的4.2%提高到2013年的13.5%,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2位。
从质量上看,2D04~2014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SCI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4位,与1994~2D04年间的第18位相比,被引用次数的世界排名持续提升。从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看,我国为7.57次,与世界平均值(11.05次)还有不小差距,但比2013年提高了9.4%,提升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2013年,我国学者在CNS刊物(Ce]]、Nature、Scl ence及其子刊)发表的论文数居世界第6位,比2012年上升了3位;2014年发表的CNS论文数又比2013年增长了73.3%,远高于其他国家增速。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反映高质量论文发表的“自然指数”(NatureIndeX)显示,2014年我国高质量论文的WFC总分(加权分值计数)位居世界第二,比2013年提高了16%;美国WFC总分虽然仍远高于我国,但比2013年下降了3.5%。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从科研规律看,科研论文的影响有一个累积和滞后过程。我国正是在过去十几年科研论文数量的积累和大幅增长的基础上,才有了近年来论文被引用数量的明显上升和高质量论文的涌现。这既是多年来科研投入增加、科研条件改善和研究人员素质提高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对科研论文产出的考评和激励导向。
负面作用
论文考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我国当前的考评实践没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科研优先”的倾向,导致对部分科技人员的定位和考评出现错位。当前科技界处处体现出“科研优先”的倾向,使得各类科技组织不管自身的研究水平、服务领域和范围如何,都把从事科研作为考评科技人员的重要标准,使得许多本不应做科研的人也来做科研,本不需要发表论文的人也去发论文。
二是考评活动对考评对象缺乏有效分类,存在“泛化”倾向。许多科研单位对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不管其科研活动的性质是什么,都以科研论文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加以考核评价,忽视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重要贡献。
三是考评活动急功近利,存在“过度”倾向。譬如,考评周期过短,一般至少一年考评一次;考评活动过于频繁,评完职称还要定期岗位聘任;没有建立有效的Tenure制,使得即便是已经取得优秀成果的、资深的科研人员,也始终处于过度的考评压力之下。
这些问题造成了科研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无效配置,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学术风气,使得许多科研人员疲于应付考评,难以潜心研究,不敢做高风险、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研活动,从而影响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出。
改革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尽管存在种种问题,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考核评价仍是必要的。政策方向不应是取消或弱化论文评价,而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更精准和更有质量的评价。
一是相关部门应对所属科研机构的定位和评价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对相关机构考核评价和提供支持时,不宜仅以论文、项目等量化指标作为衡量机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主要标准,要按照其功能和职责定位重视其“履责”情况。例如,教育部门应把大学区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不应都以科研产出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只有主管部门率先改变急功近利、唯科研是举的导向,科研机构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机构定位,不至于一拥而上地把科研成果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主要标准。
二是在科研机构建立有差别的人才评价体系。科研机构应针对从事不同科研任务的科研人员,建立包括学术论文、专利、社会经济指标在内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给论文以不同的权重,避免“唯论文”论。在部分机构探索建立Tenure制,为少数经考核确实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员设立“终身研究”岗位,采取更为宽松的考评标准,提供相对自由的科研环境;同时,加强对普通科研人员的考核,设立更严格的淘汰机制,逐步引导不具备科研能力的人员退出科研领域。
3.2016年高考专题 屠呦呦获奖 篇三
【热点点击】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尤其是发现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与威廉〃C〃坎贝尔、聪大村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屠呦呦除了在条件艰苦,设备奇缺的实验室内“摇瓶子”外,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
屠呦呦在获奖演讲中说,“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她特意谈到中医药,说这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屠呦呦说,“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知识链接】
①经济生活:娱乐明星与科技专家之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政府要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积极宣传,撑起全社会道德建设的信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
③文化生活: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文化。④哲学生活: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
【高考预测】
预测
一、屠呦呦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进行价值选择有什么启示?
思路点拨: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启示我们要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在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预测
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屠呦呦的事迹对我们成才的启示。
思路点拨:在我们成才的道路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预测
三、中医药,这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请结合青蒿素研制的过程,用辩证否定观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思路点拨: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屠呦呦从古籍中获得灵感的过程就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做到了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中医药的再认识和创新,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
【专题演练】
1:青蒿素没有被发现时,并不具有药用价值,后来屠呦呦发现了它对治疗疟疾有特别的作用,它才更具有药用价值。这说明: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屠呦呦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国家作贡献紧密结合起来。这说明()①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②自我设计非常重要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④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地位是平等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屠呦呦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应该()A、追求个人对社会的独特贡献 B、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C、在不平凡中实现人生价值 D、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领诺奖时,屠呦呦在演讲中再次强调“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体现了老人家善良、仁爱、乐观、奉献的精神,获得全国上下一片点赞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③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5.她特意谈到中医药,说这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医药更受全国人民重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屠呦呦传递正能量,对当前的文化环境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④老人家的事迹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6.疟疾,在古时,人们对它束手无策,称作“疾病之王”。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最早明确记载了植物常山有治疟的功效。在16世纪时发现金鸡纳树对治疟有疗效,但它并非根本良药,甚至可能带来比疟疾更致命的副作用。随后法国医生在1820年提纯出了树皮中的有效抗疟成分——奎宁。1888年,法国军医拉佛朗发现疟原虫。1897年,英国生物学家罗斯阐明了人体内与蚊体内疟原虫的发育史以及疟疾的传播方式,罗斯因此获得190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此次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则是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发。
从青蒿素的研制以及对疟疾治疗的过程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6分)7.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特效。因此有人认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只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主人翁精神就好。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屠呦呦时评作文 篇四
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四年前,她即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当时,舆论冠之“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四年匆匆而过,诺奖终究没有辜负这位勤恳而卓越的科学家。(概括时事,提出观点)
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振奋,是因为这是一次历史性跨越;振奋,还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振奋,更是因为它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阐释本质)
毋庸讳言,在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稍有遗憾,中国大陆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两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中国获得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其理由是,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全面接轨。诚所谓厚积薄发,中国科学奖有理由也有能力拿更多的诺奖。
一方面,中央早就意识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体现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高,还体现在制度安排不断完善。今天,“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科学的春天”依然在祖国的天空上播洒阳光,科教兴国战略依然给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着强大驱动。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科学家从不缺少才华。且不说先人们发明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以及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的成就,单就这几十年来的科研硕果,就让人信心百倍,比如“两弹一星”、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
于此而言,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联系现实)
屠呦呦获奖,其意义不只是局限于科研领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在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屠呦呦获奖提振了中国人的信心与勇气,她的科研经历,她的求索精神,以及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民众感佩,并从中受益。(形成影响)
5.屠呦呦作文 篇五
看到大众的第1个问题时,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哪怕你是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持,那也会成为成功的那一天,这就好比马云出生并不富有的,他如何能够成为中国首富,是他运气好吗?这当然不是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去埋怨运气,没有努力和坚持,就算你有运气那也不能成功,所以说屠呦呦,为什么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呢?那就是他的努力和坚持正所谓坚持就会有回报,坚持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看到第2个问题时,答案毫无疑问是归功于他所代理的团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再怎么强大也不足以抵抗一个强大的团队,就像古代的秦始皇,他没有自己的兵队,没有自己的得力干将,没有忠实的职员,能开创一个自己的时代吗?当然是不能的,再举一个例子,一条筷子容易断,可千千万万条筷子捆在一起呢,要想折断那就非常的难了,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所以在一个强大的团队上悠悠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这个奖应该颁给他。
在生活中你要做一件事,哪怕做不好的,你也要努力一下,坚持一下就算失败了,你也至少努力过,坚持过,到后来自己也不后悔,不再寻求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勇往直前,我相信老天不会虐待一个拼了命努力的人。
当你认为天下无敌的时候,也需要一个人,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强大,是抵抗不过一群人的,在生活中认识一些要好的朋友,要好的兄弟,这都是人际关系中足以体现出来的朋友不在多在于对你好不好?是不是看中你身上的某种利益而交的朋友,然而这种朋友是我们要远离的损友,在你好的时候他巴结你,但是在你堕落的时候,他就消失不见了,所以朋友不再多,在于对你好不好,这句话是非常真实的。
6.屠呦呦发言稿 篇六
屠呦呦发言稿
讲三点感想。一,屠老师获奖的工作是在40多年前完成的,在当年的环境下,科研条件一定是极其艰苦,科学家甚至亲身试药,具有极大的牺牲精神。今天的情况与当年大相径庭,在科技管理模式、经费分配、科技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埋头专业、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长期努力创新。二,听到这个消息,既激动,又担心。一方面由衷地高兴和激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大家过度解读获奖、走极端。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中国是个大国,应该实事求是地允许多种科技评价标准存在,不能一刀切,不能从一个单一模式走到另外一个单一模式。青蒿素这样的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课题是集体攻关,过去适合,也许到现在还适合,这和基础研究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领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响因子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就算在基础研究领域,也不该一味用SCI、影响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标去评价,这事实上是在束缚我们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中国今年获得了药物开发的诺贝尔奖,就立即出现论调认为中国的基础研究不重要了,如果是这样,就叫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这既是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是中国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呼吁一下,中国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并存,要实事求是,要根据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三,屠老师1930年出生,今年85岁高龄,您代表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现在,接力棒已经到了年轻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国今天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很好地把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不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厚望。尽管如此——我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即便到了那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们做得更好。感谢大家!
7.关于屠呦呦成功的作文 篇七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祝贺。屠呦呦获得诺奖,并不令国内舆论感到惊讶,因为早在2011年,她获得具有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就被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但是,她获得诺奖,还是给我国科技、学术界带来诸多启示和值得反思之处。
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她的身份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她的身份,就曾引起舆论关注,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经历以及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三无科学家”获得国外授予的学术最高奖,这表明,无论是克拉斯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看重学者的“身份”和头衔,而是看真实的学术贡献,这和我国近年来的学术界,在课题评审、项目设立时,特别看重申请者的身份,院士、长江学者等拥有一定学术特权,是很不相同的。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却不是院士,是耐人寻味的。据媒体报道,屠呦呦曾多次参评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具体理由不清楚,但知情者透露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蒿素的成果界定不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是,却存在成果归属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而,这一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而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也没有被得到公认。虽然在这一成果中,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但是,在中国医学界,不少人认为,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多人做了贡献,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而直到拉斯克奖颁给屠呦呦,这种争议还没有平息。很显然,既然有成果归属的争议,屠呦呦要在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评上院士,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人会反对,为何给她院士,功劳难道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二是屠的同事评价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这种“性格”在院士评审中,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类似屠呦呦这样,有重大学术贡献,却没有评上院士者,在国内并非个例。“吃香”的是那些善于搞人际关系,讨好领导者。这是一种不好的导向,会引导学者不安心学术研究,而去做一些追名逐利的事。诺奖奖给一直默默做事的屠呦呦,也告诉我国学术界,学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来。
那么,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为何就能把成果归为屠呦呦呢?这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规则有关,在团队和个体之间,团队的整体贡献很重要,但并不能否认个体,个体的学术贡献,如果在团队取得的成果中,起重要的启发性、决定性作用,应该把主要成果记给个体,而不是由团队平分成果——成果人人有份,并不能保护原创积极性,在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颁奖者看来,屠呦呦的贡献是最关键的,因此,可以把奖颁发给她个人,诺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屠呦呦获诺奖并非是是对中药的奖励,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而我国在评价学术贡献时,团队和个体的关系,并没有处理好,以往,十分强调团队贡献,而忽视个体,否则就是自私自利,而近年来,一些领导,不管是不是课题组的实际负责人,都动不动成为成果的第一作者,把团队的贡献作为个体的成果,并没有真正重视第一作者的原创贡献。屠呦呦取得的成果,属于几十年前的,为此,对其成果的评价,奉行的是团队原则,即使有关学术机构意识到屠呦呦的学术贡献最大,可也不愿意按照学术规则去界定,担心触碰了既得利益。
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包括院士评审在内,都存在被利益因素纠缠的问题,学术评价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的倾向,在院士评审中,存在跑要、公关现象,青蒿素的成果归属几十年没有定论,有学术贡献而缺人脉资源者,被边缘,反映出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健全,并没有坚持按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处理个体和团队的关系,真实评价学者个体的贡献。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应该反思学术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中,要对个体在团队中的贡献实行学术同行评价,这样,个体的原创价值和集体的贡献,都会得到客观评价,从而激励个体在追求学术理想的同时,与团队进行紧密合作,更重要的是,评价针对的是个体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不是看其身份和头衔,谁有能力,就把学术研究给谁做,谁取得的贡献大,谁就获得更大的肯定。
8.八年级屠呦呦日记500字 篇八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9.感动中国XX观后感屠呦呦 篇九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感动中国XX观后感屠呦呦,欢迎浏览借鉴,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当网络上炒作国人素质低下,缺乏精神传承,每年的感动人物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他们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不一定要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撑自己坚定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梦,这正是《感动中国》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
国家和人民始终会选择那些选择了国家和人民的人。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把美好代代延续。
今天,我观看了“XX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屠呦呦。
XX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翻开屠呦呦的履历,里面的“中国精神”如一缕缕春风扑面而来。在屠呦呦教授出版和发表的众多著作和论文中,早在1986年她就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从文章的题目就可看出,屠呦呦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直抒胸臆。正像其他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一样,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舍我其谁的情怀,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就没有科学创新的动力。在这一点上,屠呦呦不但默默无闻地做着研究,更是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毫无掩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科学家更值得赞美。
屠呦呦身上凸显的“中国精神”也体现在她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上。从表面上看,青蒿素的发现是中药学的成就,但从本质上说,这更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实验医学巧妙而有机的结合。这种大胆的改革创新,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考验,事后证明这种结合十分成功,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规律,也是当代医学界的精髓之一。因此,屠呦呦的这种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仅令中国精神生辉,更让这种精神闪耀全世界。
这次感动中国人物最让我感受深刻的就是她了!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10.屠呦呦获诺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篇十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为青蒿素的发现,获得2015年世界生理学或医学的诺贝尔奖,引爆了国人继莫言之后对诺贝尔奖这一至高荣誉的再一次狂欢。如果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奖励和弘扬的话,那么,此次屠呦呦的获奖,则是对中医这一国粹的认定和传承。
首先,追寻青蒿素的来历,早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而屠呦呦的研究正是藉于这一典籍,所以,对于中医这一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据此以正视听,不应再存质疑。
其次,关于青蒿素治疟疾这一项目的研究背景也应有所了解,以对新中国在生命科技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加以肯定。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下,着手研究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科研项目,虽然耗时漫长,但是终让颇具争议的中医学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再次,加强保护、弘扬中医刻不容缓。对于中医的理疗效果,各界仍然争论不一,但是,经过了几千年发展的中医,其中草药的种类成百上千,这是由国人通过一代一代发现、实验、总结、提炼出来的,青蒿素的治疗疟疾的成功,正是现代科技对传统中医的最好验证。所以,加强保护、开发利用中医刻不容缓。
美国《生命科学》杂志上发布了一项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研究赖亨利和助理研究教授纳伦德拉星在离体实验中证实,从中草药艾蒿中提炼的青蒿素具有神奇的杀死癌细胞的能力。药理研究证实:青蒿尚有调节免疫、抗血吸虫病、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及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投入到青蒿的抗肿瘤研究中,并称“它有可能成为无毒的抗癌药”,那么 能有一种价廉、高效、无毒、能使门诊病人接受的青蒿口服药这是我们制药人的责任,更是世界人民的期待。
11.屠呦呦作文素材 篇十一
1972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换作一般人,也许就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了。但是屠呦呦没有在喜悦中沉醉,而是向着更远的目标迈开了脚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研制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 倍的“升级版”。
认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