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2024-08-29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精选10篇)

1.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篇一

密度-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3)通过以上分析,概括出密度的定义.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探究的良好品质.

通过密度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均衡美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公式,密度的单位.

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从上节实验中学生已经看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等.

本节通过实验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以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性.

学生在数学中虽然学过比例的知识,但是用到物理中来,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仍是有困难的,所以课文中对此作了解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表示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考虑到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比较抽象,教材在说明比值的含义之后,仍用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定义密度,以便于学生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然后通过例题说明利用公式求密度的方法.并且在例题计算的基础上讲述密度的单位,使学生对密度的单位不致感到抽象,便于学习.

教法建议

建议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探究得出密度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一、重点、难点分析

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今后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必要基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现行教材一般都是通过实验引入密度的概念,再介绍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1.密度的概念

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的是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大小的差别,在一定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上节实验学生已测量出体积相等的铁块、铝块、木块的质量,利用测量的结果可引导学生认识铁块、铝块、木块在体积相同时质量上的差别,即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等.还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不相等.对每种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一定的,跟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系,因此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值的物理意义,可通过具体数字使学生认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2.密度的公式

为了加深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在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基础上,讨论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通过课本上的例题,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骤进行计算,特别是对单位的运算要加以强调. 对于公式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实验.

2.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论,得出密度的定义.

3.师生由密度公式讨论导出密度的单位.

2.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篇二

1.质量

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

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

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注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

工具: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

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⑵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⑴移动平衡螺母和游码都可使横梁平衡,但平衡螺母是在调节时使用,游码是称量时使用,不能混淆。

⑵调节平衡螺母时用反向调节法,即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调;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

⑶游码示数为游码左边缘对准的刻度值。

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公式:ρ=m/v

单位:kg/m^3,

有时也用g/cm^3, 1g/cm^3=1000kg/m^3;

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质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数值上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一碗水的密度和一桶水的密度是相同的。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注意:水的密度ρ=1000kg/m^3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一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kg。

3.密度的应用

求质量:利用m=ρV求质量(如质量大的纪念牌)。

求体积:利用v=m/ρ求体积(如不规则的石块)。

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

认识:量筒主要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在使用量筒之前,要观察它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使用: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底部或者凸面的顶部相平,测量不规则固体时要用排水法。

注意:量筒是玻璃器材,测在水中下觉的固体的体积时,要用细线系住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拓展:在水中不下沉的物体可用“沉锤法”和“针压法”;溶于水的物体可用配制饱和溶液法,或用不互溶液体(如油),或用面粉代替。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以盐水为例。

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m1;

⑵将烧杯中的盐水适量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质量m2;

⑷求得盐水的密度ρ=m/v=(m1-m2)/v;

测量固体:以蜡烛为例。

⑴用天平测量蜡烛的质量m;

⑵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⑶将蜡烛用针压法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量筒中水与蜡烛的总体积V2,测蜡烛的体积V=V2-V1;

⑷求得蜡烛的密度ρ=m/v=m/(V2-V1);

说明:在测液体密度时先不能测空烧杯的质量,因为最后向量筒子内倒液体时不能倒干净,这样会使体积测量值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听偏大。

拓展:如果只有天平没有量筒来测密度时,我们可用“溢出法”或“记号法”,通过计算水的体积获得物体的体积,从而求密度。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规律:大多数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体积收缩,密度变大。

特例:水的反常膨胀,0-4℃水热缩冷胀,即温度升高,体积缩小;4℃以上,恢复正常,热胀冷缩,所以4℃水的密度最大。

应用:气体受热膨胀后,因密度减小而上升,由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冬天,水结冰时体积变大,会胀裂自来水管。可以利用“结冰法”来破裂岩石,冻豆腐中间的小孔也是“结冰法”产生的。

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方法:先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m/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再查密度表可以知道物质的种类。

说明:利用密度鉴别物质不一不定期可靠,如一奖牌的密度和铜的密度相同,它也可能是由比铜密度大的物质和比铜密度小的物质混合而成。因此在鉴别时还要考虑其特征,如颜色、气味、硬度等。

应用:利用密度既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又可以鉴别物体是否空心。

3.新材料

应用:交通、航空常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复合材,产品包装常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

拓展:历史学家以人类对材料的利用作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把人类发展的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3.初二物理热学知识点 篇三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 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 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4.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篇四

一、选择题

1. 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以下有关瓶内氧气不变的是 (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内能

2.一般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 )

A.45lmg B.45g C.450kg D.4t

3.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这个物体可能是( )

A.一张课桌 B.一本书 C.一支铅笔 D.一个学生

4.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5.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

A.1.7510 千克/米 B.1.210 千克/米

C.1.1610 千克/米 D.1.010 千克/米

6.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7.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步骤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了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引完全静止下来

8.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C.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9.关于密度公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公式可知 与m成正比,m越大 越大

B.由公式可知 与m成反比,m越大 越小

C.对某种物质而言,当物质的体积一定时, 与m成正比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某种物质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10.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 铜 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克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克的下列哪种物质( )。

A.浓硫酸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13.金属锇的密度为 22.6103kg/m;中子星每 1cm3的物质有 1013g,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15g/cm3,超巨星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7万分之一.上述物质密度最大的是( )

A.超巨星 B.脉冲星核 C.中子星 D.金属锇

14.(04新疆建设兵团)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2∶1 C.2∶9 D.9∶2

15.欲称出约39g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的砝码是( )

A.30g、9g B.30g、5g、4g

C.20g、10g、5g、2g、2g D.20g、10g、5g、4g

16.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5:6 B.6:5 C.2:15 D.15:2

17.如图1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试判断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是 ( )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18.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 A、B、C和水密度 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 A C,且 A 水,

B. A C,且 A 水,

C. A C,且 A 水,

D. A C,且 A 水,

19.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 B.(2)或(4) C.(3) D.都不能省去

二、填空题

1.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________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不论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物质的多少是______的。

(a)冰块熔化成水 (b)泥团捏成泥人 (c)宇宙飞船飞向月球

图5

2.调好的天平两盘上各放一铝块和铁块,天平恰能保持平衡,则铝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m铝∶m铁=________,体积之比V铝∶V铁=________.( 铝=2.7103kg /m3, 铁=7.8103 kg /m3)

3.(1)4t=__________g ; 1500mg=_____ _______kg ;

(2)5mL= L= cm3= m3

(3)8.9g/cm3=____________kg/m3 4.2103J/(kg℃)=___________ J/(g℃)

4.水的密度是__ ______ 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桶水倒去一半,此时桶中水的质量___________,水的体积___________,密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小明同学有一副木质象棋,为了知道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他取来一只量筒,盛水后先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180mL,接着他将一枚棋子投入量筒中,稳定后棋子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192mL,最后他用一根细铁丝将棋子按入水中,使其被水完全浸没,稳定后再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200mL,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小明同学算出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你算出的密度值是= kg/m3。

6.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平衡标牌)的左侧,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填左或右).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7)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7.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测量金属块密度时的实验步骤记录。

A: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其结果是m1=79kg。

B: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为m2=180g。

C: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量筒的读数为V1=50.0ml。

D: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用天平称量筒水和金属块的质量为 m3=259g。

E: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量筒的读数为V2=60.0ml。

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序号),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ml,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步骤中适量的含义是:水最多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最少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

1.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正确。下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相关数据,请帮小华填写下表中空白测量和数据。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倒出适量油后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油的密度(g/M )

16.8 20

2.图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0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____右____(选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 3.2 _____kg。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l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器材:正方形小蜡块、量筒、天平及砝码、大头针、细线、小铁块、刻度尺、足量的水。

选取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种测蜡块密度的方法,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测的物理量;(2)写出蜡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4分)

蜡块密度

表达式(1分)

5.要测花生由密度。某同学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12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总质量(g) 花生油的质量 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 花生油的密度(g/cm3)

150 107.6

⑶图12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

6.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密度(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4 松木2 10 20 0.5

(1)上表空格处为_________.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3)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7.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

次数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9 10 5

2 20 18 20 10

3 30 27 30 15

4 40 36 40 20

(1)请你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如图7所示)。

(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写出两条)?在物理学上通常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8.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

(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

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已填入表2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

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下图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2中.

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表2中.

9.探究金属螺帽(直径小于2cm),可能是铜、铁或铝制成。请制定一个测定金属螺帽密度的实验计划。

⑴除被测的金属螺帽外,还需要选用的实验器材是:

⑵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是:(用适当的字母表示需要记录的物理量)

⑶金属螺帽密度的表达式:= 。

10.某同学学会了测量铁块的密度后,他问老师:能不能测量出冰糖块的密度呢?老师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探究出来!

于是老师给了小雄下列仪器和材料:①天平(配有砝码),②量简,③水,④细线,⑤面粉,⑥白纸,⑦保鲜薄膜,⑧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冰糖.

请你想想,如何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测量方案(只需简单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11.现有一架天平、两只完全相同的量筒及盛有待测液体的烧杯。如果只允许使用一次天平,如何测待测液体的密度?

12.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砂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定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以用多少种方法可以测出?写出步骤及计算公式。

13.给你一架天平、一瓶没有装满的牛奶、一个滴管、一个相同的空奶瓶和足量的水,怎样测量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计算公式。

14.给你一托盘天平、适量的水、一只圆柱形玻璃杯、胶带纸、刻度尺,你能制作一个量筒吗?说说制作方法。用你制作的量筒以及题中所给的仪器和材料,能否测出一铁勺的密度?如果能,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

15.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绳、一些细沙及适量的水。(水的密度水已知)。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 (2)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16.张明和王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m2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

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

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张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王芳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

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

⑴王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步骤的第 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 (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⑵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张明和王芳的意见分析,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步骤是:

⑶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

1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①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l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l 5 9 1.80

甲 2 10 18 1.80

3 15 27 1.80

4 5 4 0.80

乙 5 10 8 O.80

6 15 12 0.80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

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18.小明星期天和同学到全球五百佳河横风景区游玩,看到一块刚设置的巨大的太湖石。小明惊叹:将如此巨大的石头运来河横多么困难!他想知道这块石头的质量大约是多少。于是他向景区负责人了解到每米3太湖石的价格为5000元,景区买来的这块太湖石共花费一万八千元钱。于是小明回到太湖石边找到一小块太湖石,然后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很快估算出了这块太湖石的大致质量。请你回答:

(1)小明还需要哪些器材?

(2)小明是怎样知道石头的大致质量的?请简述他的做法。

19.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测量瓷器的密度,他们所用的器材有:若干小碎瓷片,足够的水,一个质量为m0、容积为V0、有密封盖的瓶子,如图,问:

(1)他们还需要选择 ,才能测出小碎瓷片的密度。(只限选一件仪器)

(2)请简要写出测量过程,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所测量的物理量。

(3)小碎瓷片密度的表达式是: 。

20.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待侧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21.宁夏几个初中学生研究小组开展了黄河水密度和泥沙含量的研究。现在请你一起进行研究:

(一)今年5月,石嘴山研究小组在石嘴山与内蒙乌海市交界处的黄河浮桥上取回黄河水进行直接研究.

(1)(2分)他们取5L黄河水,测得它的质量为5.0lK,请你求出黄河水的密度.

(2)(3分)小组讨论认为黄河水中泥沙质量的多少与河水的.多少有关.他们把单位体积的黄河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叫做黄河水的含沙量,用字母x表示.

请你写出黄河水含沙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物理量是什么.

(3)研究小组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测得比较可靠的黄河水的含沙重为l.88K/m3.他们的经验是:实验所取的黄河水至少要有几升,水少了实验误差太大.

①你认为研究小组量取黄河水,最好选用 ( )

A.50mL量筒 B.100mL量筒 C.100mL量杯 D.500mL量杯

②研究小组从5L黄河水中分离出泥沙并进行了干燥.要测这些泥沙的质量,最好选用 ( )

A.量程5N的弹簧秤 B.量程lOOg的天平

C.量程1K的天平D.量程5K的案秤

(二)固原有一个女生研究小组,她们无法直接获取黄河水,因而设计并进行黄河水含沙量的模拟研究.

她们在一个量筒里放入50g干燥的黄土,先倒入250ml清水,接着每次加入50mL清水配制成不同的泥沙水,并分别测出不同泥沙水的体积.她们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序号 泥沙质量/g 水体积 /M3 泥沙水体积/M3 泥沙水质量/g x含沙量 /Km-3 泥沙水密度 / Km-3

1 50 250 276 300 181.16 1.087

2 50 300 324.0 350 154.32 1.080

3 50 350 375 400 133.33 1.067

4 50 400 425 450 117.65 1.059

(1)(2分)分析表中有关数据,你认为泥沙水的含沙量和泥沙水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2)(5分)研究小组发现,她们的实验可以测得黄土的密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黄土的密度。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校新安装了10套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6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9L则:

(1)1t水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 次;

(2)从理论上计算(设每套节水洁具平均每天使用l00次,每月以30天计),该校因使用节水洁具每月可节水 t;

(3)该校水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累计用水约 t.

四、综合计算题

1.有一种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1克.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把它放入一盛满水的量筒中,测得溢出的水重为1.810-2牛.

(1)求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

(2)说这种金属的名称;

(3)盛满水的量筒在放入纪念币的前后分别用天平去称量,计算示数的变化量。

2.我国约有4亿多人配带近视眼镜,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磨损 耐腐蚀

(1)求一块体积为410-6m3玻璃镜片的质量为多少?

(2) 如图12所示,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以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3.老板派小姚去订购酒精,合同上要求酒精的密度小于或者是等于0.82g/cm3就算达标,小姚在抽样检查时,取酒精的样本500ml,称得的质量是420g.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姚的结论是 (A 达标 B 不达标,含水太多) 你认为小姚该怎么办?

(酒=0.8103 kg/m3 水=1.0103 kg/m3)

4.郑小胖家的一只瓶子,买0.5kg酒刚好装满。小胖用这只瓶子去买0.5kg酱油,结果没有装满,小胖以为营业员弄错了。现在请你思考一下,到底是谁弄错了?(通过计算说明)

(酒=0.8103 kg/m3,酱油=1.13103 kg/m3)

5.为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取了10dm3的黄河水,称其质量是10.18kg.已知沙子的密度 沙=2.5103kg/m3,问黄河水的含沙量是多少?(即每立方米黄河水中含沙多少千克)

6.质量为9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1)求冰块的体积.

(2)若冰块吸热后,有3分米3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7.有一空瓶装满水后质量为64g,将全倒出装满酒精56g,求空瓶的质量和容积?

8.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块合金后,溢出一些水,这时总质量为500g,取出合金后杯和水总质量为300g,求合金的密度。

9.一个金属容器装满160g的煤油后,总质量为430g,如果制成该容器金属的体积恰好为装入的煤油的体积的一半,则该金属容器的密度是多少?(煤=0.8g/cm3)

10.体积是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m=178g,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m总=314g,问注入的是何种液体?

11.一个瓶子,装满水后,水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20g;装满酒精后,酒精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00g,(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请问瓶中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

12.体积是50cm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54g,问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铝=2.7103kg/m3)

13.某同学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一块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200g,放入石子后,将水溢出一部分以后称得总质量是215g,把石子从杯中取出,称得水和杯子的质量为190g,求石子的密度。

14.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铁=7.9103K/m3)

铁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水/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 60 75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测量器材?

测量器材:

(2)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15.将22g盐完全溶解在如图13甲所示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的密度为多少?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这样:

解:=m/v=22g10M3=2.2g/M3=2.2103kg/m3。

5.初二物理必考知识点上册 篇五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

-1, 换算关系:1m/s=3.6km/h。计算公式:v=ts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t——时间——秒(s);或小时(h)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v=ts,变形可得:s=vt,t=vs。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

6.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六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三种杠杆:

名称

结构特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L1>L2,F1< F2)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

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L1,F1>F2)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

理发剪刀、钓鱼杆、镊子、船桨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L1=L2,F1=F2)

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3、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G动)/2。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

4、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n。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G动)/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G+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7.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篇七

要知道每一个物理量的意义,定义的含义,公式的适应条件和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最后会灵活的去应用规律、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初二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1.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2.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4.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5.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6.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8.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如何提高解物理题的速度?   提高做物理题的速度,同学们都应该重视起来,这是在考场上获取高分必备条件。   不少学生同样会遇到您孩子类似的情况。在考试中,很多考题其实都会做,但是时间不够用,最后的解答题做不完,导致扣分很严重,显然,影响自己的成绩。   我们以后走到中考考场,也会发现,这种做不完的情况更严峻,毕竟是中考,中考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   有一部分同学在中考交卷时,不能全部完成,中考成绩一定也会受到影响的。   如何提高做物理题的速度?尤其提高考试时的做题速度呢?具体如何执行?王尚老师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执行:   首先,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要给自己规定时间。很多的同学,平时做题就慢,习惯这种做题的速度了,到了考场上,改不过来了。   如何提高解物理题的速度?初中物理学习  道理并不难理解,就好比是跑步,平时跑步的时候都会不紧不慢的。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看你以前跑过多远的距离了,比的是谁的速度跑的快。所以平时就应该注重提高做题速度。   在平时做作业时,同学们应该给自己限定做题时间,举个例子,现在要做物理作业啦,我们就应该先看一下,完成作业大概需要二十分钟。那么,我就要像考场上一样,严格自律,把完成作业限定在二十分钟内。   严格自律,认真执行,一直坚持下去,一个月下来,就会感觉做题的速度明显加快。   其次,要在考前的一段时间里,把平时作业中做错的题和需要费很多时间才能想到解题方法的题都找出来,仔细研究。错题说明,我们知识点或解题方法上是有漏洞的,是薄弱环节。   假如我们自己不去费心的分析这些错题,并且对这些题目进行分析和巩固,在考试的时候这些做错的题目又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必然会影响我们的解题思维和解题速度。很多时候,在考场上,会让一些本来应该会做的题目在我们脑中一片空白,找不到解题思路。   对于某些题目我们做起来很浪费时间,不论对错,都要在考前花费精力来整理一下解题思路,找到我们做题时浪费时间的原因?避免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再犯类似的错误,这对提高考场解题速度是非常有效的。总之,初中物理内容相对抽象,考题难度大,错题要引起重视,同学们要多下些功夫。我们的初中物理网,把所有的重要考点和解题方法,都为同学们总结梳理好了,建议同学们多去学习查看。   第三,要在平时下足够的功夫避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事故”发生。   不少同学在考试的时候做题很慢,是因为内容掌握得很不扎实,很不全面,更不用说熟练了。这必然导致考试时做题慢,只要一快起来,就处处犯错误。

8.初二物理的中考知识点提纲 篇八

①声的传播(以波的形式)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

④超声波、次声波

⑤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光】重点知识

一①光线是假想的线并不实际存在

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③小孔成像是实像

④真空中的光速300000000m/s

二⑤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⑦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⑧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

三①折射:光射入某些介质(如:水、玻璃)时,在反射的同时也会射向介质内部,即折射(初中阶段只记:光从空气射向其它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反射角)

②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① 光的色散

②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光决定的

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④紫外线、红外线

【透镜】重点知识

一凸透镜

①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

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测焦距小实验

④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远视镜

❀⑤◤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f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v=2f

f2f

uu

二凹透镜

①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成虚像

④应用:近视镜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物态变化】重点知识

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汽化:液态变气态。汽化吸热。分两种:蒸发和沸腾。

④液化:气态变液态。条件:遇冷

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樟脑片

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雾凇

【电】重点知识

一①摩擦起电,吸引轻巧物体

②同重点和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二①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②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③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④电路图

⑥电流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能超过所接量程、串联

⑦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⑧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电压 电阻】重点知识

一①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通路

②干电池1.5V;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③电压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超过量程、并联

二①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

②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U=U1=U2

三①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温度有关

②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欧姆定律】重点知识

一①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①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I=U/R

③电阻的串联R=R1+R2

电阻的并联R=1/R1+1/R2

④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⑤安全用电

【电功率】重点知识

①电能表、能量转换

②电功率定义式P=W/t

③ W=UIt

④ 电功率计算式 P=UI;P=I²R;P=U²/R

⑤ 焦耳定律Q=I²Rt

⑥生活用电常识

【电与磁】重点知识

一①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物质

②磁极:南极、北极。磁性最强

③磁化:在磁铁和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

坏处:手表磁化后不准、电视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

二①磁场真实存在

②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假想的线

③地磁场——动物罗盘

三①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

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③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 螺线管的N极。

④电磁铁。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材料、大小

⑤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四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②电动机的构造:转子和定子

五①磁生电(电磁感应)——法拉第

②闭合电流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③发电机(直流、交流)

④磁记录(录音-电磁感应;放音-电流磁效应)

中考物理十大考点

一、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简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二、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简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三、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简析】

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

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锯条温度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四、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简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五、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简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该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

【简析】

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根据公式W=F·S得: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所谓的劳而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推而未动”;有距离无力,不做功,所谓的不劳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物体因惯性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时。

七、小磁针靠近钢棒相互吸引,钢棒“不一定”有磁性

【简析】

磁现象中的吸引有两种情况: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所以和磁体靠近相互吸引的可能是铁、钴、镍等物质,也可能是磁体。

八、“PZ220V40W”的电灯,实际功率“不一定”是40W

【简析】

1、当U实=U额=220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40W,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2、而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光较暗,不能正常工作;

3、当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出强光,寿命缩短易烧毁。

九、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简析】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因为下表面浸入液体较深,受到的压力始终大于上表面,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

当物体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无缝隙时(即相当于粘在了一起),物体不受向上的液体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

例如:陷入河底淤泥中的大石头,三分之一的露出泥外即浸在水中,但石头不受浮力作用。

十、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简析】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积决定的。

即: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F=ρghs。然而只有柱形容器G液=mg=ρvg=ρghs=F。而容器的形状有很多种,只要不是柱形容器其内部液体的体积v≠hs,所以F≠G液。

9.初二物理知识总结 篇九

1)固态: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2)液态: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态:很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即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4)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了解,重在强调应用)

上面对物理中物质的三种状态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0.初二物理知识点辅导:透镜 篇十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u>2fu=2ff

像距vf2f

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放大镜应用照相机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③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上一篇:十二月你好的说说下一篇:市级三好学生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