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16篇)
1.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一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反思
张东彩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突出了思想教育,用2018年春节晚会的小品《回家》引入新课,并且发动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利用资料分析问题,整节课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主线,即: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学生自己动手搜集了大量了资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 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合作能力;最成功之处还是学生自己利用资料证明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以及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于深刻一点的问题发言的学生比较少,只会说:“我坚信祖国一定会统一”之类的话。
2.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二
一、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基本特点
1. 图像类型多样,数量多,图幅面积大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图像类型多样,上述图像分类均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笔者经简单统计,必修教材中图像总图幅数为462幅,必修1中共有170幅图像,其图像分布律大约为1.7,以关联图居多。必修2中156幅图像,其图像分布率大约为1.5,其中地图数量最多。必修3中共有136幅图像,关联图表较多,其图像分布比率大约为1.4,有33幅图像。
2. 图像质量较好,重点突出
“人教版”地理教材结合学生需要获取的地理知识,重点简化图像系统中的信息,突出关键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文字系统的解释,有利于学生快速从图像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为学生学习突破重、难点提供方便。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74页图4.11被侵蚀缺失的褶皱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层的不完整以及地层的分布概况,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可以从该图中判断背斜、向斜的分布,并解释甲地和乙地成为山岭、山谷的原因。
3. 类型组合形式多样,呈现方式灵活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其图像类型多样,图像组合方式灵活。图像组合方式有:地图与遥感影像的结合、地图与统计图表的结合、漫画与文字系统的匹配等。每种类型的图像均有其特点,而多种图像组合可以形象展示多种地理要素的关系,突出地理细节。
4. 图像类型科学分布在教材中,与课文系统相协调
高中地理教材是为满足高中生地理学习的需要而设置,每一册必修课本所阐述的重点知识不同,导致各类型图像在教材中的分布也不同。必修1阐述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规律,该部分内容借助关联图、景观图等可以辅助学生直观了解地理原理;必修2侧重人文地理,包括3个部分:“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该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但空间位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表示区位的地图多分布于必修2中。必修3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紧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介绍区域与人类的关系及区域的开发整治等,提供了将地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方法,该部分多关联图,其内容侧重各种地理关系,而关联图最适合表达事物间的关系,综上所述,图像系统科学分布在教材中。
5. 注重高层次地理技能培养
“人教版”地理教材各个栏目之中也分布有图像系统,而且个数较多,不同栏目下的图像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必修2中,读图思考栏目12个,共12幅图像;活动栏目有31个,共计31幅图像;案例栏目19个,图像数量40个,阅读栏目设置9个,图像数量13个;问题探究栏目6个,图像数量8幅。可以看出各个栏目下的图像数量已经超过了栏目的个数,足以见教材编写者对图像系统的重视。此外,各个栏目的设置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可以根据各栏目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讲课时也可以根据各栏目设置,灵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二、地理教学中图像系统的具体应用
1. 配合课文系统和作业系统使用
1984年,褚亚平提出,地理教材是由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图像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图像系统配合文字系统,是现有地理教材常见的设计形式,通过图像系统可以省去大量的文字讲解。假设在教学中以文字系统或作业系统为主单纯进行讲解,就难以满足新课标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要求,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3个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图像,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2. 不同图像类型区别对待
图像系统类型多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解不同的地理图像类型,而应该区别对待。
对于地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学生如何识别地图中的地理要素和图例,建议教师多采用“读图———分析———归纳”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地理景观图,教师应当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一边分析地理景观图、一边结合教材课文系统提取重要的地理信息,从而学会根据地理景观图分析具体的地理环境特征。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单纯讲解或者是对景观图的介绍,尽可能结合文字对地理景观图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地理示意图,要注重对示意图演绎过程的讲解,可以边画分解过程图,边讲解图像中所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地理统计图表对于学生而言,很难准确地从地理统计图表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所以教会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重要的信息,是当前提高学生地理技能的关键,因此,此类图像的教学适宜采用图文转换的方式进行;对于遥感影像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像,使学生学会对该类图像的初步解读即可。地理漫画形式新颖,诙谐有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设计与生活场景相近的情境,让学生自主、自愿参与进来,也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课堂游戏等方式进行。
3. 充分利用各类图像分析地理教材的特点
“人教版”地理教材中设有读图思考、活动、阅读等多个栏目,且每个栏目在学生的地理学习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读图思考借助图像的展示,提出具有实质性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图像背后深层次的地理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设置恰当的、有价值的地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活动阅读是对某一小节知识的拓展和补充,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实现深入、全面的了解,丰富课堂形式,使课本富有趣味性。教师针对活动阅读,可以根据活动要求设计情境,之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如教材必修1第1单元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在图1.2天体系统后设置一个读图思考,对于刚步入高一的高中生而言,学习思维尚未转化,在看到抽象的宇宙图时不会有太多的思考,接下来的读图思考会提示学生对所看到的图像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不仅充分剖析了图像系统,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有着一箭双雕的作用。
图像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地理教材的特色所在。地理图像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对于表现地理事物的特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剖析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特点是改善地理教学、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现行的地理教学中,应当重视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具体应用,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功效。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张胜前,李文田等.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高俊昌,王树声等.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褚亚平,林培英等.析现代学校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J].课程·教材·教法,1984:5-9.
3.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三
一、突出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1.针对学科特点,突出应用价值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2)简述类:简述自然灾害及其主要特点;简述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简述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3)运用资料结合实例类: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地图指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四
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2.师:同学们,你们看,还记得这是什么?是啊,咱们的中国就像一只大公鸡挺立在世界的东方。你再仔细瞧瞧,这标着五角星的地方是哪里呢?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初读课文,读通读懂。2、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读词语:个别读 ——小老师带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
1.再读课文(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2)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好,请5位同学来试读课文,其他同学请思考:作者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课件出示)(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4)再请5名同学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仔细听一边认真想,你对北京总的印象是什么?(5)出示文章1自然段。个别读—齐读,理解“首都”一词的意思。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师:北京的确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曾经有我们的老祖先周口店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北京我们可以看到红墙、黄瓦,京剧、茶馆,还可以看到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落。徐老师先带你们到北京的中心――世界闻名的天安门广场去看一看。(1)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北京的中心
①师:看着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③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图片和第二自然段每句话文字,深入理解课文。)
朗读:个别读——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北京的天安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好吗?(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3)欣赏天安门视频看看北京的马路*师: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请先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和同桌讨论讨论。
(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学生汇报(重点理解词语:柏油马路、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朗读:个别读—男生读—齐读 *观看立交桥的视频
(3)教学第四自然段,拓展知识。*师:北京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呢。听我来读一读第4段。同学们边听边找出这个自然段中,北京还有哪很美呢? *分句读:个别读——齐读*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四、总结升华
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和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我们的首都太美了,它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让我带着对祖国首都的热爱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5.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五
本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首都北京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
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抒发了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中间2、3、4三段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对北京的景物展开了具体的描写。
由于文字的描述是抽象的,加之学生年龄比较小,去过北京的孩子又很少,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要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确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由此,我通过简单的导语,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课件,图、文、声三者结合的再次全文朗读,多层面、多角度地来感知全文,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真的到了北京参观—样。借此既让学生感知了全文,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奠定了整堂课的基调。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第二自然段,我在播放有关景物的课件后,又按方位顺序让学生依次介绍建筑物,让学生从图片中了解建筑物的外形,对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6.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六
刘坤华
本章的知识点多为理解性知识,侧重于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教学中我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课堂教学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归纳总结出地理观点,学生在读图分析、综合分析上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上的交流评价活动,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7.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七
1.认识15个生字。
2.积累本节课中的词语, 理解“焕然一新、犹如”等词义, 用“焕然一新”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并学会应用。
2.体会北京的美景,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焕然一新、犹如”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出自己的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交流:
(1) 课前观看《北京欢迎您》。
(2) 交流:
教师出示网络链接:
师:课前老师通过网络了解了一些北京的人文地理知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长安街……
王府井、西单大街……
天安门广场……
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上网的过程中对北京有了哪些了解呢?
教学过程:
一、学生“先学”, 多媒体初课文, 自学生字, 读通句子
1.师板书课题。
问:有读必有思, 读了课题, 你有什么问题吗?
2.教师课件范读。
3.请看边读边学提示。
(1) 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 读准字音,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同桌互相考生字, 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
(3) 同桌一起读课文, 你读一段我读一段。
二、教师“后教”, 师生共读文, 多媒体了解词语、识字
1.齐读第一段。
2.第二段:运用多媒体体会长安街的景象。
播放北京亮起来的视频, 学生看视频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女生接着读第二句, 男生接读第三句。
3.第三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看图片。
读过了知道了什么?
预设:
(1) (我知道了北京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那你知道“犹如”是什么意思吗?换词读。
(2) (我知道了北京立交桥好像道道彩虹) 课文里是怎样说的?换词读。
运用到其他句子里。
再次看图齐背。
4.第四段:
指名读, 出示课件。
出示过去的王府井、西单与现在的王府井、西单。你想到了哪个词 (焕然一新) ?
改变陈旧的面貌, 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鲜明光亮的王府井、西单, 真的是焕然一新。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什么事物也像王府井、西单一样焕然一新了呢?运用造句。
你还想来读一读这段吗? (接读、同课读、配乐读) 出图读, 背诵。
5.第五段:
男生读这段。
认识“宫”字。 (出图字)
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
教师小结:图中宫殿的入口大门和宫墙组成的形状酷似“宫”字的宝字盖, 后面的两个房子好像“宫”字的两个口, 透过这个“宫”字, 我们仿佛看到了雄伟的宫殿, 中国汉字的魅力就在于此。
女生再读。
6.第六段:
教师引读:华灯高照的长安街, 光彩夺目的天安门, 彩虹似的环形路, 焕然一新的商业街, 变得年轻的故宫, 各种色彩的灯光绚丽多彩, 璀璨夺目。
不禁让我们感叹北京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不禁让我们赞美北京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不禁让我们充满豪情祝福它读 (学生读最后一段)
三、多媒体检查巩固生字
(1) 再一次一起去欣赏亮起来了的北京, 看看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些词来形容它。 (看、说) 出词, 分组读。
(2) 字:游戏《连灯》。
(3) 换语境再认字。《哈尔滨亮起来了》。
四、结束:欣赏各地夜晚亮起来的图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课堂中的读书声
“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本节课的教学, 我和孩子们徜徉于语言文字中, 把一个个黑色的精灵般的文字读活了, 读出了趣味, 读出了乐趣。尤其是在和孩子们读的过程中, 自己也会对文字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那种收获带来的喜悦, 如同潺潺小溪, 涓涓滋润着心灵。本节课中我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首都北京灿烂迷人的夜景。整堂课上, 我让学生全方位地读书, 有个人读、引读、齐读、赛读、同桌读、男、女同学分别读、感悟后读、配乐读等, 让学生在读中自解、自悟。在“读”中领悟词句的意思;在“读”中升华了情感;在“读”中积累了优美的语言。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积累并运用词语
“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充分利用了多媒体,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这篇课文描写了北京的夜景, 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 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 展示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京绚丽多姿的夜景, 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的好教材。课文语言优美, 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和几个比喻句, 让课文增色不少, 是引导学生品读、积累的好材料。可是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 仅仅依文本很难感受到北京的美。因此我就通过多媒体技术, 联系生活场景, 在图片欣赏的过程中, 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 每一个优美的词都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脑海中, 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加深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从而享受审美的乐趣。如第三段有一句:“环形路上, 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我请学生给“犹如”换词, 学生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犹如”就是“好像”“就像”的意思。此外, 配合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过去的西单、王府井, 现在的西单、王府井, 引出了词语“焕然一新”。在课文中初步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是“改变陈旧的面貌, 西单、王府井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然后再让学生们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什么事物也像王府井、西单一样焕然一新了呢?最后让学生用上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在理解并运用的过程中积累了这个词语。
创设情境, 化动为静, 化虚为实, 吸引学生的注意, 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在师生共读课文之后, 我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作用播放北京美丽的夜景,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这里的夜色景, 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让学生说出本课中我们应该积累的词语,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
1.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同学们已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了, 但教师并没有做一个总结。
2.课堂上缺少教师的范读。
8.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八
一、“活动”板块的分析与类型
2013版新教材“活动”的设置与新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对比,具有以下特点:① 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学科性,并对实验版教材“活动” 进行适当增减;②格式更规范,每篇“活动”标有统一的图标色彩,字体醒目,引人注目。活动是教材结构的组成部分,占教材的30%左右。其围绕教材的教育主旨,紧扣教材知识,起到补充正文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弹性。教师对教材“活动”的特点及功能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运用。
1.“活动”板块的分布概况
八年级《地理》(上、下册)教材共有70个活动,各章活动在新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活动主要集中在第1、2、3、4、6、7章。每一节都安排了“活动”,而且多数还配有相关图像。
2.“活动”板块的类型
教材“活动”中对能力的要求分布如表2。根据地理学习能力要求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1)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指通过对资料的观察、对资料本身的理解和对有用信息的提取等方面表现出来。资料的形式有文字、数字、图表、地图等。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活动”有51个,约占总数的73%。教材中通过“认识”、“记住”、“了解”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读图认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等。
(2)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是指通过对学科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分辨和评价等活动表现出来。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的“活动”有11个,约占总数的15%。教材中通过“分析”、“理解”、“感受”、“比较”、“选择”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八年级下册的活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等。
(3)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学习方面主要是指对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作决策并执行的能力。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活动”有4个,约占总数的6%。教材中通过“提出计划”、“探讨”、“解释”、“模拟探讨”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开展一次用水调查活动,提出节水建议和计划”、“探讨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等。
(4)表述或表达想法的能力。表述或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让他人理解。在教材活动中就是把所要理解的地理问题用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撰写一小段文字或一篇短文,说出想法以阐述一个地理问题。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表述或表达想法的能力的“活动”有4个,约占总数的6%。教材中通过“说出”和“交流”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说出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特点”,八年级下册的活动“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等。
二、“活动”板块运用的原则与途径
“活动” 板块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的主要载体,每个活动的设计都有其目的性。教学时要根据活动的类型及特点,找准与正文内容的关系,依其意图来加以应用。依据活动类型和学生需要,对“活动”讲解应详略得当,有些可不讲,让学生自己思考。此外,“活动”的运用还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和简练性原则。
1.获取信息能力类——重视学法指导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其它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解答问题的第一步,能否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关键。所谓地理信息,就是材料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符号等。地理信息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其中,特别要重视地图,因为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它的信息承载量最多也最丰富。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基本方法:一是知道“要干什么”,即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取和解读信息。表现在“活动”中对行为动词进行正确判断和理解,如“阅读”、“寻找”等。二是清楚“要找什么”,即通过“阅读”、“寻找”等方式来获取哪些地理信息,这就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与问题关联的主要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中“防灾减灾”时,指导学生知道一是“要干什么”:阅读;二是“要找什么”:避灾的方法。通过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分析与判断问题能力类——强化思维锻炼
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提升,包括归纳信息和分析、判读地理问题。具体到地理学习能力的要求上,要求学生从已获取的地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地理思维活动,将分散、具体的地理事物,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分析、判断问题的基本方法:一是细化问题,把一个问题分为几个具体的小问题,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分析、判断问题提供一个易于达成的目标。二是合作分析,目的是将分散、具体的地理事物,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时,通过分组细化问题(把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降水、气温分开分析),合作分析判读问题(影响降水和气温也就影响了气候)。如可以分成两组:一组分析阿拉伯半岛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差异(主要是降水的差异),另一组分析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最后总结,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长江以南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大。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力类——优化情境创设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分析、判断问题能力的进阶目标。心理学的解释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通常分为四个过程:发现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分析、判断问题能力),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其中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的假设引导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不正确的假设则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向歧途。假设只是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不保证问题必定能解决,所以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对假设进行检验。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时,活动要求“开展一次用水调查活动,提出节水建议和计划”,可以利用活动,创设具体情境,如可以布置调查农业用水的灌溉方式,列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提出建议(假设),与其他同学一起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适当推广节水灌溉。通过具体化的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表述能力类——注意文字表达
9.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九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本条“标准”属情感、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是使他们“领悟”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落实在学生个人行为的变化上。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一)讲清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本节主要从人地关系这个传统问题入手,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质。归根结底,人与环境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不协调,则出现环境问题。教学内容编排将按照追溯人地关系的演变(过去)──环境问题的表现(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未来)这样一条主线展开,重点把握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及理解人地关系。
(二)教会学生判读联系框图和生产流程图。对于填充型的因果联系框图,要先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有关的因素归为若干组,再在组内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或提示,结合所学的知识,把它们的因果关系理顺,最后检查整个框图的关系是否合理。对于已经给出的完整的因果联系框图,要把握住主导因素,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对于生产流程图,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把握中心环节,系统地理解整个生产过程,用工农业区位等知识分析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
3.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联系框图和生产流程图提高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一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人地关系的实质。
七、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整体思路
导入新课
(以视频形式导入新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引出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
学习主题一:过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以动画形式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
学习主题二:现状(直面环境问题)
(以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说明人地关系实质;以因果联系框图培养学生判读方法,了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图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京都议定书》为引子说明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学习主题三:未来(可持续发展)
(展示“可持续发展示意图”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以材料分析形式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课堂反馈、小结
(以漫画来考查学生能否挖掘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后果及解决措施)
十、知识框架
十一、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世界环境问题”,思考视频的内容反映了什么事实?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地理问题?
【小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系列环境问题陆续产生,这些都是由于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引致的。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学习主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承转】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时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活动1】观看FLASH动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教师总结】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设计意图】以动画形式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学习主题二:直面环境问题
10.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十
班级
姓名
科目
地理
主备教师
韩欣欣
协作教师
高一地理组
组长审阅
霍王艳
课题——1.1
宇宙中的地球
(共2学时)
导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地球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导学难点: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什么存在的条件。
教学工具:PPT
操作卡
二度设计
第一学时
晋城三中236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操作卡
班级
小组
姓名
科目
主备
韩欣欣
协作
高一地理组
审阅
霍王艳
人教版地理必修1《1.1宇宙中的地球》
●导学卡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结合课本P5表1.1和图1.5阐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阅读课本P6,说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资源:
1.中国地理课程网(http://geo.cersp.com/)
2.中学地理图册
3.“海宁中学地理组”微信公众号
三、学习任务:
【聚集目标1】自主学习我最强
1.什么是天体?有哪些天体类型?
2.简述天体系统及其层次,完成p4图1.3。
3.概括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写出八大行星,准确说出小行星带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5.写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聚集目标2】合作探究我最棒
探究练习一: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结合课本p4图1.4和表1.1说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2.读课本p5图1.5,比较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完成课本p6表1.2。
探究练习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而稳定,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2.地球适合生命物质存在的自身条件,主要体现在三个适中,具体分析归纳。
3.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地球上形成生命的温度条件会发生变化吗?
【聚集目标3】学以致用我最牛
阅读课本p7材料:到哪里寻找外星人?
四、构建思维导图
初建
再建
五、个体学习疑点:(用红笔勾出)
六、小组合作交流及疑点收集
七、小组疑点展示、质疑、追问、点评并完善思维导图
第二学时
展示课
一、学习成果展示:
二、小组疑点展示:
1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6组评价、打分、质疑;教师点拨提升
2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组评价、打分、质疑;教师点拨提升
3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组评价、打分、质疑;教师点拨提升
三、完善思维导图:
●训练卡
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
1.下列对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运动没有规律可循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2.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
A.星空
B.恒星
C.行星
D.彗星
3.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总星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4.地球不同于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它的特殊性在于它()
A.与太阳的距离合适
B.体积大小适中
C.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D.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5.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A.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地球经过了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
D.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中
6.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待发射的人造卫星是天体
B.凡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都是天体
C.月亮能照亮大地,所以月球是恒星
D.太阳属于恒星,所以太阳不运动
7.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陨星
②恒星
③正常运行的人造卫星
④蟹状星云
⑤哈雷慧星
⑥狮子座流星雨
⑦总星系
A.①④⑥⑦
B.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读图1-27回答8~10题:
8.若图1-27表示的是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
B.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C.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
D.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9.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A.轮廓模糊的星云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太空中的航天飞机
D.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10.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火星
1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序列是()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D.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12.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毗邻的行星是()
A.水星,金星
B.木星,火星
C.金星,火星
D.水星,木星
13.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其宇宙环境稳定的原因有()
①太阳较稳定②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不同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④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地球上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的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
C.地球形成初期,就有了适合生物呼吸的O2
D.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重力收缩
1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刚刚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108
km,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104
km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1)图中所示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__。(4分)
(2)“北京奧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________小、________小的特点。(8分)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北京奧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颗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____上,其意义是
(7分)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________,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5分)
提升题(20分)
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完成1题。
1.“汶川星”应位于()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在九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3.我国“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2月15日凌晨4点35分稳稳落在虹湾着陆区,月球车进入月表漫步和探测阶段,这标志着“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则其可能观测不到的现象有()
①绚丽多彩的极光
②拖着长尾的彗星
③一闪即逝的流星
④轮廓模糊的星云
⑤黑子或耀斑活动
⑥明亮耀眼的恒星
A.
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⑤⑥
“勇气”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上登陆。读下表相关资料,完成4-5题。
4.两个火星车都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5.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拓展题(20分)
据下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表面,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
材料二 新华网西昌2007年10月24日电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经过1
473秒飞行后,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材料三 “嫦娥一号”变轨示意图。
(1)图中共有几个天体()
A.1
B.2
C.3
D.4
(2)月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______星,它与______组成当前可见宇宙中的最低的一级天体系统______。
(3)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B.晴朗的夜晚,我们有时能看到月球自身发出的明亮月光
C.月球公转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D.“嫦娥一号”卫星与月球可组成更低一级自然天体系统
(4)人类通过当前对月球的探测断定月球上并无生命存在,试分析其原因。
●反思卡(收获+不足+努力方向)
11.“巴西”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十一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此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在学习“巴西”时,本教学设计采用“层层递进、自主学习、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巴西”属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内容,既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国家地理的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它部分的知识有所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较强的整体性。“巴西”是西半球国家中重点介绍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拉丁美洲。新课程提出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学习“巴西”对于了解拉丁美洲有着很大的意义,可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学生可以运用“巴西”的学习经验走向整个拉丁美洲的学习。此外,巴西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于同处“金砖国家”的我国具有一定启发借鉴作用,它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因此通过对“巴西”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等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经济特点;举例说明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认识巴西人种、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运用地图和相关课文资料,分析巴西工农业发展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各民族、各人种一律平等的思想;理解罪恶的殖民统治对一国发展的严重制约,树立热爱和平发展的思想;通过对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人地关系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重点:巴西工农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雨林保护措施。
难点:利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影响;通过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危机,探讨亚马孙地区环境保护措施。
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本教学案例不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与技能,而且更加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整个教学案例设计中,充分利用图文资料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图文资料的过程中主动获取信息,自主构建知识。这种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地理问题、并依靠自己的思维来获取学习信息,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让学生主动获得信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教学环节中教师做了充分预设,精心设计问题,并就问题解决给出许多图文分析的指导。但是留给学生的仅仅是按照要求去阅读分析并回答问题,可能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如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不断提问,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江苏省常州市地理教研员 朱志刚)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此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在学习“巴西”时,本教学设计采用“层层递进、自主学习、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巴西”属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内容,既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国家地理的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它部分的知识有所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较强的整体性。“巴西”是西半球国家中重点介绍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拉丁美洲。新课程提出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学习“巴西”对于了解拉丁美洲有着很大的意义,可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学生可以运用“巴西”的学习经验走向整个拉丁美洲的学习。此外,巴西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于同处“金砖国家”的我国具有一定启发借鉴作用,它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因此通过对“巴西”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等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经济特点;举例说明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认识巴西人种、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运用地图和相关课文资料,分析巴西工农业发展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各民族、各人种一律平等的思想;理解罪恶的殖民统治对一国发展的严重制约,树立热爱和平发展的思想;通过对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人地关系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重点:巴西工农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雨林保护措施。
难点:利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影响;通过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危机,探讨亚马孙地区环境保护措施。
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本教学案例不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与技能,而且更加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整个教学案例设计中,充分利用图文资料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图文资料的过程中主动获取信息,自主构建知识。这种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地理问题、并依靠自己的思维来获取学习信息,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让学生主动获得信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教学环节中教师做了充分预设,精心设计问题,并就问题解决给出许多图文分析的指导。但是留给学生的仅仅是按照要求去阅读分析并回答问题,可能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如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不断提问,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江苏省常州市地理教研员 朱志刚)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此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在学习“巴西”时,本教学设计采用“层层递进、自主学习、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巴西”属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内容,既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国家地理的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它部分的知识有所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较强的整体性。“巴西”是西半球国家中重点介绍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拉丁美洲。新课程提出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学习“巴西”对于了解拉丁美洲有着很大的意义,可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学生可以运用“巴西”的学习经验走向整个拉丁美洲的学习。此外,巴西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于同处“金砖国家”的我国具有一定启发借鉴作用,它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因此通过对“巴西”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等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经济特点;举例说明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认识巴西人种、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运用地图和相关课文资料,分析巴西工农业发展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各民族、各人种一律平等的思想;理解罪恶的殖民统治对一国发展的严重制约,树立热爱和平发展的思想;通过对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人地关系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重点:巴西工农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雨林保护措施。
难点:利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影响;通过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危机,探讨亚马孙地区环境保护措施。
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表1)
12.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十二
关键词:中学地理,新课程,比较教学法,教学效果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地理学因其具有综合性、地域性等显著特点, 内容丰富广泛, 类别复杂多样, 需要根据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照, 从而确定相同、相异、相反、相似之处, 所以,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学地理知识, 按认知层次来讲, 既有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这五类地理感性知识, 也有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这四类地理理性知识。比较法多运用于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
一、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类型
1. 类比法。
地理教学中的类比法, 指按地理知识的类别和属性进行比较的方法。类比法又可以细分为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异类共性比较法三种[3]。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同类异型比较法用得最多, 其次是同类同型比较法, 用得最少的是异类共性比较法。
(1) 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 因具有各自的差异性, 而具有较多相异或相反的特点, 故可进行相异性比较。例如, 八年级上册[4]第二章第三节“长江与黄河的比较”;高中必修1[5]第二章“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欧洲气候与非洲气候的比较”;八年级上册第二章“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的比较”等。它们因属同类, 也存在某些相同相似处, 但相异与相反点较明显。例如, 八年级下册[6]第五章:秦岭———淮河南北虽均在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征有共同点, 但在位置、地形、气温、降水、河流水文、植被、耕作制度、主要作物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2) 同类同型比较法。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 其对比各点常具有相同或相似性。例如, 高中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的“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温州乡镇企业”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就可以运用此类比较法;又如七年级下册的亚马孙河与刚果河, 两条河流均为外流河且均在热带赤道附近, 特征相同点多;再如高中必修1第二章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也属于同类同型的地理事物的对比。
(3) 异类共性比较法。不同类地理事物有时可比较其某一方面。例如, 高中必修1第二章《海洋与陆地》, 类别与性质不同, 但在形成季风方面有共性, 可比较其热力性质差异;高中必修3第三章“能源资源”, 各种能源资源属于不同类物质, 但它们因都具有能量这个共性, 就可以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纵比法。
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作前后对比, 或从发展过程中作各阶段的比较, 具有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纵向特点。其目的在于了解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比较“, 第二章”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特点“的比较等。
3. 横比法。
两个或几个同类地理事物的各方面的并列比较, 或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某些地理事物的比较, 目的在于掌握这些地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以加深理解。例如,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我国不同温度带在1月均温、7月均温、生长期、积温、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等方面的比较, “我国干湿地区在年降水量、自然植被”等方面的差异比较等。
4. 中心内容比较法。
以一个比较对象为中心, 分别与几个比较对象作某些内容的比较, 这是为突出中心内容而进行的比较方法。其特点是只有被突出的中心内容与其他对象有比较关系, 而其他对象之间不作比较。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教学中, 将我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上—些国家和世界平均耕地相比, 说明我国保护耕地、节约耕地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将我国某些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其他—些国家及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相比, 说明我国资源面临的严峻性和合理开发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的必要性。
5. 综合比较法。
是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都较多的—种方法。例如,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一节的教学, 就可以运用此类比较法: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主要地形、农耕制度、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多方面进行比较。又如, 七年级下册:“对澳大利亚和美国进行自然与人文地理多种要素的比较”, 内容全面, 角度复杂, 有助于形成全面完整的理解。综合比较法要在单项比较或专题比较的基础上进行, 而且比较项目要明确, 否则即无综合意义。
二、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比较法运用广泛, 很难确定某种具体的步骤与程序, 只能提出运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1. 根据教学需要, 确定比较目的。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许多方面均可应用, 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实践活动等许多内容, 只要具有可比因素, 都可进行比较。但其比较目的却可能不同:有的为了加深对地理事物的了解, 有的则可能为了说明某些地理事物的区别, 还有的可能为印证某些定性的结论。因比, 目的不同, 在比较对象、比较方法、比较步骤方面也有所不同。例如, 为了说明区别, 可在两个比较对象之间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为了印证某些结论, 则可与多个对象进行某一方面的比较。故进行比较时要明确目的, 服从教学需要。
2. 根据已知可比事物, 选择比较对象。
选择比较对象有如下要求:一是比较对象应是已知的地理事物, 如果学生对所比较的内容尚不了解, 则无法进行比较, 即使有从旧知识引到新知识的比较也是以已有知识作基础的, 而并不是毫无所知的知识;二是要选择同类地理事物或虽不同类但有共性或同理的事物进行比较;三是比较应重在事物本质特征的比较, 不要以表面的、暂时的或偶然巧合的现象作为比较内容。
3. 根据综合归纳, 列出比较项目。
当比较对象确定之后, 比什么就要看突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般要注意对比较对象进行综合归纳, 列出可比的项目, 即找出比较对象间的相同点、相似点或相异点。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教学中, 比较我国四大高原或比较三大平原, 则需列出位置、范围、平均海拔、面积、主要特点等;而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学中, 如果比较五种地形, 则只需列出海拔、地表起伏状况或特征即可。一般性的概念, 综合性强, 可比内容只能从大的方面概括;对较具体的概念, 反映特定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 可比内容较具体。因此, 列出比较项目是很重要的环节。
4. 根据分析概括, 找出比较内容。
当比较对象和比较项目确定后, —般可列表, 设置比较表的纵坐标和横坐标, 再对比较项目的内容逐项填表作出分析和概括。填表时文字要求简练, 内容要准确, 因为填注比较表不易将比较对象的情况详细叙述出来, 只能根据需要分析出本质特征。所以整个比较的过程都需要结合逻辑思维来进行。
三、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 突出本质特征,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的过程常常是对已知事物深入思考的过程。在比较中, 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要经过一番衡量、筛选, 因而就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使被比较的事物不易混淆。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学中对经、纬线的比较, 要抽出二者在形状、长度、所指示的方向及与赤道的关系等特性来进行比较, 这样就加深了对各自概念的理解。
2. 加强知识联系, 便于掌握新的知识。
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学生获得新的概念, 掌握新的知识。因为, 新知识的学习常常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 有些地理事物的学习和新概念的建立, 要通过与已知内容的联系对比来引入。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学习中可以根据天气的知识得出气候的相关概念等;又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学习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景观、成因、气温与降水指标等内容时, 只要列出表格, 在讲过一两个气候类型后, 可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就可以较容易地掌握其他气候类型。
3. 促进对知识的综合分析, 利于发展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 因为在比较之前需对所比较的对象进行一番综合分析。例如,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教学中, 对中国各区域特征的比较, 就需要先综合分析各分区的自然、人文要素, 方可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教学中, 进行秦岭———淮河南北的对比, 也要先考虑各自在多方面的基本情况;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温州乡镇企业的对比、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等, 也都要在比较前或比较过程中作一番紧张地综合分析的思维活动, 因此它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能力。
4. 深化对事物的科学认识, 有助于形成正确观点。
学生正确观点的形成, 常来自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与深刻理解。如果仅对某些知识进行一般阐述, 而缺乏正反、新旧、今昔等方面的对比, 则很难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形成正确观点。在地理教学中, 诸如对污染环境与保护环境的比较、对环境的破坏与治理的比较、对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比较等, 均能对正确观点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针对性和局限性, 因此, 要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新课程中学地理教学中, 比较法也毫不例外地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例如与其他地理逻辑方法和直观教学方法结合使用等[8]。
参考文献
[1]陈澄, 樊杰.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296.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0~71.
[3]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224~225.
[4]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七年级上下册, 八年级上册)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2、3 (必修)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6]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八年级下册)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7]刁传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121~122.
13.初中人教版地理教案 篇十三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 国家有11个。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巴基斯坦、俄罗斯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的是非洲,人口增 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的火山是 富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图7.2 p18,活动p19)
14.高一人教版地理复习提纲 篇十四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15.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 篇十五
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 也是教育界通过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每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在不断地调整, 教材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适时更新, 七年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已完全投入使用。为研究七年级人教版地理新教材的改进情况, 本文从教材的章节组成、内容设置、活动安排、图文结构、材料分析等方面对新旧教材的差异做对比分析。
二、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新旧教材差异分析
(一) 教材章节组成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新教材的章节内容有一定改动, 新旧教材都由十章组成, 每章的标题和排列顺序没有变动, 只是部分单元的某一节内容做了调整 (如附表1) 。
如第一章的“地球和地图”部分, 新教材的第三节由旧教材的“地图”改为“地图的阅读”, 把“地形图的阅读”作为一节单独列出;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有一些变动, 第二节由“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调整为“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由“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调整为“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其他章节内容没有变动。
(二) 新教材内容的调整
新教材在章节变动的基础上, 内容构成及表现形式也做了适当的调整, 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增多, 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1. 新教材序言的调整
中学课本中的序言主要介绍这门课程学习什么, 怎么学的问题, 好的序言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新教材中序言的编写方式进行了很大的改进, 如在阐述学习地理的用途方面, 旧教材采用直接陈述的方式说明了学习地理的好处, 而新教材则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地理课学习什么?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怎样学习地理?”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 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同时点明了本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另外, 在序言中阐述学习地理用途的篇幅增加,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地理要素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着重说明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在学习地理的方法上重点强调了学习地理不仅仅是在教室的课堂中学习, 更重要的是利用大自然这个有效课堂, 侧重强调课外实践对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序言编写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更明确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 为学生学习地理做了很好的铺垫。
2. 教学内容的调整
新教材内容的阐述方式更简单, 通俗易懂, 如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描述, 去掉赘述, 直接切入主题“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新教材阅读材料的选取与旧教材相比更能直观地说明问题,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对部分材料的顺序做了适当调整, 删掉一些抽象的、难度大的教学内容, 新教材阅读材料侧重于更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 而不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目的而大量地罗列课外资料。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 所以教材不需要在这部分用太多的篇幅。阅读材料的改动为中学地理教师处理教学内容留下一定空间, 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正文内容的设置更合理。首先教材中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增多。如“天气与气候”这部分教学内容, 编者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天气预报做切入点, 通过人们关注天气的方式以及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说明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同时又表明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其次, 教材剔除难懂低效的教学内容, 如类似于“东西半球的划分方式”这样的知识点已被删除。东西半球的划分是历年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也是很多教师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 内容难度大, 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时通常要占用很多课时。再如“人口与人种”这一节, 新教材去掉了“图4.2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图”, 我们知道, 在旧教材中这是一幅说明人口增长原因的示意图, 以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结构特点及现有的知识水平, 仅仅根据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就可以分析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 而类似于“天平”这样的简单的图示来演示出生率、死亡率及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似乎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新教材中增加了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总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 这些数据更便于学生认识世界人口数量大、增长过快、问题严峻等人口现状。再次, 新教材中一些重要教学内容回归教材正文, 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内容中高低纬度的划分标准, 反映天气信息的重要载体—卫星云图等。最后, 新教材内容衔接更合理, 知识点准确到位。如“地球的运动”这部分教学内容, 为了增强学生对温度带的直观认识, 教材增加了有关“回归线”和“极圈”的相关介绍, 并说明了“极昼”和“极夜现象”, 为学习温度带的相关内容做铺垫。
新教材中更新了一些插图的内容, 如“经纬网的定位”教学内容中的关于“确定某一点经纬度”的插图资料, 其时间由2001年更新至2011年;再如, 地球公转示意图也做了适当的调整, 注释中明确指出此图是“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图, 并且在地球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箭头的指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分日时, 太阳直射点的箭头清楚地指示赤道的位置, 立体感很强, 使学生能更清楚认识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及变化特征。
新教材中活动的设置有大幅度的更新, 新教材活动主要有两种类型:问题型活动和操作型活动, 在两种活动中, 小组合作方式贯穿于始终。
第一, 操作型活动增多, 活动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增强, 如“演示地球自转”活动的设置, 在旧教材中, 活动中只提供了手电筒和地球仪两种教具, 让学生通过这两种教具演示并证明地球存在昼夜现象, 并没有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更深入地挖掘地球存在昼夜交替及其原因。而新教材中这个活动设计做了很大的调整, 活动设计如下:“通过手电筒模拟太阳, 地球仪模拟地球, 演示地球的自转, 观察昼夜的存在、昼夜的变化。”前者的实验设置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而后者则可以说明一系列问题。此外, 新教材的活动设计简化, 更贴近生活, 实用性更强。如“多变的天气”这部分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收看天气预报, 通过测量学校一周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来了解学校的天气特征, 这个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 关注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事物。新教材还增加了其他形式的操作型活动, 如“人口与人种”这一节, 教材以“人口多好, 还是人口少好”为辩题在班内组织一次辩论会, 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 搜集资料, 选择自己的立场, 展示自己的途径,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提高学习地理兴趣的同时,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二, 问题型活动。问题型活动与旧教材相比更简单实用, 如在“阅读和绘制地图部分”, 旧教材选了两个题, 一个题的前半部分主要回忆知识点, 后半部分用来考察地图三要素中的“方向”, 而“比例尺”等相关知识另设一题。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相对简单, 剔除了知识点的回忆, 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小题就完成了对三要素知识点的反馈。此外, 教材中问题型活动的设计更贴近于生活, 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部分教学内容活动中的第二个问题:“用你所熟悉的事物作比较, 感受地球的大小。”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身边的事物对地球的大小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在“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内容中的第二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媒体查阅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 利用经纬网的相关知识确定事件发生的地点。教材通过这种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活动来反馈印证学生所学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材, 无论是在章节构成、内容结构、材料安排还是活动设置都在旧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 尤其是在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方面更为突出。但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新教材在编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 教材的编写理念相对保守
教材中有一些内容的处理比较保守, 如序言中的“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的设置, 教材中采用这两幅图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重要性, 在中学阶段必须学会运用地图。这两幅图的注释以陈述的形式说明这两幅图所体现的教学内容, 实际上这是两幅比较简单常见的图表, 只要教师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 学生可以很轻松地从图表中提取文字材料蕴含的信息, 教材在编写时没有必要用大量的文字阐述这样两个事实。同理, 在“世界的气候”这部分内容中的“图3.25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说明其展示的气候类型特征”, 教师只要根据图中的信息适当启发引导, 学生就会很轻松地得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并概括出气候的特征, 但教材中并没有采用任何方式渗透这些信息, 而是直接给出知识点, 这样使很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从而影响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 教材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相对保守。
(二) 教材编写的细节上存在一些问题
仔细阅读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 教材编写的细节上存在一些问题。在“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存在箭头指向不明确的问题, 如“图1.19地球的五带”这幅图中南温带和北温带具有相同的气候特征, 而图中在标注温度带的气候特征时, 箭头仅指向北温带, 而忽略了南温带。再如, 这部分内容中关于生活在不同温度带气候特征的描述, 居住在温带地区的居民应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这里四季气候的特征, 而不是把寒带和热带的气候拿来对比, 因为居民不一定有机会体验寒带或热带的气候, 尤其是四季的气候变化, 所以这样描述温带的气候特征有些牵强。同样, 在“世界的气候”部分, 阅读材料中“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 这段材料的选取不合适, 这段材料说明了柯本以气温和降水为指标将气候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 成为以后许多气候分类的基础, 但这不能说明没有其他的气候分类法, 材料中也没有明确说明目前我们学习的气候类型是以气温和降水为指标进行分类的。选择这段材料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说明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的两个基本指标, 这段材料阐述不到位;如果为了说明柯本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材料中又没有介绍其证实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指标的伟大历程。这部分内容应调整为重点阐述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的两项基本指标比较合适。教材中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 如图幅的大小不一致等。
四、解决措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 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 如在条件相对好的城镇地区, 教师可以利用当地有利的条件, 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准, 通过有效方式, 寻找适时合理的教学材料, 如可以利用世界经常发生的重大事件、网络图片、谷歌地图等资源来弥补教材材料和信息的不足。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堂操作型活动, 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 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条件相对较差的乡村地区,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外实践活动,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弥补课堂教学资源和信息的不足, 提高学生课外实践能力, 如学生可以根据雨量筒的设计原理, 利用身边的资源自制雨量筒, 测量自家附近或校园里的降水量。
16.“活动”教学应用建议(人教版) 篇十六
一、活动教学的理论指导
活动教学法,即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方法。
体验学习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他认为,行动是获取真知的惟一途径,只有当学生主动从事活动,积极去“做”,才能注意周围世界,探索世间万物之间的联系,才能去思维。人们最不容易忘的知识就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智力活动内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将观察、操作和语言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外部操作活动,促进内部心理活动,才能有效实现智力活动的内化。对于刚从小学走上初中的学生,他们的直接经验少,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中要通过活动将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观察转化为抽象概念。另外,西南大学苏迎春教授也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效率最高。
二、活动教学的形式设计
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亲身体验参与,从而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地理课堂的常见活动有游戏、演示实验、角色扮演、模型制作、知识竞赛、课文朗诵、辩论活动、视听欣赏活动、拼图等。
1.设计活动,激发兴趣
针对初一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可将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地理的乐趣,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例1: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P35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活动形式:学生快速抢答、拼图游戏。
活动过程:第一环节:按照6人一小组进行组内比赛。由组长根据空白的世界轮廓图轮流提问大洲和大洋位置及名称(教师可做提问方式的示范),组员抢答,答对一个问题加一分,时间5分钟。第二环节:将全班按照座位分成3个大组进行快速抢答,每个大组派代表抢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快又多又准,坚持到最后的小组全体成员加1分,时间2分钟。第三环节:每大组派代表在电脑上进行拼图游戏活动,顺利完成活动,加1分,时间2分钟。第四环节:引导学生创作七大洲、四大洋的记忆口诀,时间3分钟。
总结反思:“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轮廓记忆,采用游戏活动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实践操作,在动中学
学生自己进行活动操作,既增强体验性,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实践性。
例2:“地球的运动”一课中P15的“活动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活动形式:操作体验、板图展示、角色扮演。
活动过程:第一步,采用flash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运动的旋转中心和方向是什么”,思考“地球公转运动可能产生怎样的地理现象”。第二步,教师结合地球仪进一步讲解示范,同时请一位学生扮演“太阳”角色,提醒全体学生仔细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有何特点”。第三步,请2位学生参与示范,一个扮演太阳,一个操作地球仪,其他学生观察点评。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常弄错地轴的空间指向。可以多请几组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直到所有学生发现错误的根源,教师再总结演示一遍。第四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公转演示图”,让学生结合教材P13图1.18用箭头标出“公转方向、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总结反思:这种让学生示范的活动式教学,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动”起来,得到一种真实的体验,使教学更加有效。
3.模型展示,体验参与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融入,给地理课堂注入了新的思维和血液。在利用高科技的同时,地理课堂活动式教学的开展,还可有效利用实物模型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画面和实物感官的刺激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习中,增强体验感,从中收获知识。
例3:“地形图的判读”一课,教材“活动”建议让学生参照图1.37和1.38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模型,在模型中找到陡坡、缓坡、山峰、山脊、山谷,并对照图1.37观察其等高线特征。而对于本堂课的活动设计,笔者结合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和实际情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活动形式:体验参与、板图展示。
活动过程:第一步,展示预先搜集的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山体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弄清楚“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的含义。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到不会陌生。第二步,实物模型展示“肉松蛋糕”。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实物模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实物模型在上课前应该藏好,到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更能达到刺激感官的效果,学习欲望也更强烈。第三步,教师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充分扮演好“导”的角色。把蛋糕置于手掌平放,假设手掌是海平面,蛋糕是某一山体。观察整个实物模型的形状、正面、侧面和底部。教师手持实物模型引导:“假如在侧面垂直咬一口,黑板上的等高线应该怎样变形?”请一位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画出变形后的山体部位是陡崖。当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效果出来后,引导学生总结等高线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教材P25图1.36掌握几个山体部位。flash动画展示等高线地形的三维立体图。完成P26活动1,引导学生比较得出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第四步,让全体学生以“手背”为实物模型,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完成形象直观的等高线地形图(图1)。
■
另外,在讲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可准备一条长绳,请12位学生体验参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体会气温年变化。
总结反思:体验参与的活动式教学,需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展,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和学校教学条件,笔者准备的实物模型,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体验。
4.“看听说唱演”,活跃课堂
对于11~13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还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有效的资料进行播放展示,如图片、视频、动画、flash等。
例4:七年级下册P6“亚洲的自然环境”中插入歌曲《亚洲雄风》的部分歌词,课上播放《亚洲雄风》的音乐视频并邀请学生一起大声唱出来,学生对亚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地理课堂更加好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让他们简单地看或听更有趣、有效。
例5:讲授八年级上册P15“民族”一节时,播放56个民族的服饰图片和歌曲《爱我中华》,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请班上擅长舞蹈的学生示范表演少数民族舞蹈,如新疆舞、傣族舞等。
总结反思:“看、听、说、唱、演”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只是单方面的独角戏,通过此类型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充分绽放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活动教学的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各个学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等。而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有效”的教学其实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活动式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形式多样且灵活。
1.提高引导艺术,让学习有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发挥好“导”的艺术,才能让学生对教学充满好奇、感兴趣。可使用一些调动式语言,如“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大家猜一猜”、“我们试一试”、“比一比,谁最快”等。调动语言最好以第一人称为主,因为学生刚进入初中,初次接触地理学科。若能使其对地理感兴趣,学生便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
2.增强预设能力,重因材施教
活动式课堂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活”而“乱”, “活”而“无效”。要防止类似情况出现,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其次,针对各班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材”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材。相同教学内容的活动方式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班级,因此,需考虑到各班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差异、纪律情况等,做好课前预设,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走进满堂课活动的误区,教师可以只针对某一个问题预设几分钟的活动。这种“预设”的能力,即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同课异构。
活动式课堂教学既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从做中学,在活动参与中得到体验、感悟,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
另外,在讲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可准备一条长绳,请12位学生体验参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体会气温年变化。
总结反思:体验参与的活动式教学,需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展,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和学校教学条件,笔者准备的实物模型,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体验。
4.“看听说唱演”,活跃课堂
对于11~13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还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有效的资料进行播放展示,如图片、视频、动画、flash等。
例4:七年级下册P6“亚洲的自然环境”中插入歌曲《亚洲雄风》的部分歌词,课上播放《亚洲雄风》的音乐视频并邀请学生一起大声唱出来,学生对亚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地理课堂更加好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让他们简单地看或听更有趣、有效。
例5:讲授八年级上册P15“民族”一节时,播放56个民族的服饰图片和歌曲《爱我中华》,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请班上擅长舞蹈的学生示范表演少数民族舞蹈,如新疆舞、傣族舞等。
总结反思:“看、听、说、唱、演”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只是单方面的独角戏,通过此类型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充分绽放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活动教学的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各个学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等。而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有效”的教学其实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活动式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形式多样且灵活。
1.提高引导艺术,让学习有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发挥好“导”的艺术,才能让学生对教学充满好奇、感兴趣。可使用一些调动式语言,如“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大家猜一猜”、“我们试一试”、“比一比,谁最快”等。调动语言最好以第一人称为主,因为学生刚进入初中,初次接触地理学科。若能使其对地理感兴趣,学生便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
2.增强预设能力,重因材施教
活动式课堂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活”而“乱”, “活”而“无效”。要防止类似情况出现,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其次,针对各班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材”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材。相同教学内容的活动方式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班级,因此,需考虑到各班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差异、纪律情况等,做好课前预设,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走进满堂课活动的误区,教师可以只针对某一个问题预设几分钟的活动。这种“预设”的能力,即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同课异构。
活动式课堂教学既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从做中学,在活动参与中得到体验、感悟,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
另外,在讲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可准备一条长绳,请12位学生体验参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体会气温年变化。
总结反思:体验参与的活动式教学,需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展,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和学校教学条件,笔者准备的实物模型,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体验。
4.“看听说唱演”,活跃课堂
对于11~13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还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有效的资料进行播放展示,如图片、视频、动画、flash等。
例4:七年级下册P6“亚洲的自然环境”中插入歌曲《亚洲雄风》的部分歌词,课上播放《亚洲雄风》的音乐视频并邀请学生一起大声唱出来,学生对亚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地理课堂更加好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让他们简单地看或听更有趣、有效。
例5:讲授八年级上册P15“民族”一节时,播放56个民族的服饰图片和歌曲《爱我中华》,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请班上擅长舞蹈的学生示范表演少数民族舞蹈,如新疆舞、傣族舞等。
总结反思:“看、听、说、唱、演”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只是单方面的独角戏,通过此类型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充分绽放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活动教学的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各个学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等。而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有效”的教学其实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活动式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形式多样且灵活。
1.提高引导艺术,让学习有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发挥好“导”的艺术,才能让学生对教学充满好奇、感兴趣。可使用一些调动式语言,如“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大家猜一猜”、“我们试一试”、“比一比,谁最快”等。调动语言最好以第一人称为主,因为学生刚进入初中,初次接触地理学科。若能使其对地理感兴趣,学生便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
2.增强预设能力,重因材施教
活动式课堂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活”而“乱”, “活”而“无效”。要防止类似情况出现,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其次,针对各班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材”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材。相同教学内容的活动方式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班级,因此,需考虑到各班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差异、纪律情况等,做好课前预设,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走进满堂课活动的误区,教师可以只针对某一个问题预设几分钟的活动。这种“预设”的能力,即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同课异构。
【人教版地理北京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中地理总结11-23
人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06-12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06-2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提纲12-0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06-14
高考人教版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