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17篇)
1.《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一
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后,真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这次学习让我对“课堂”这一熟悉又陌生的词有了新的理解。它如一盏明灯,再次为我们明确方向,把握新课程理念,重构新课堂教学奠定了信心。同时也让我再次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反思,对自己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创新的教学设计很重要。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首先,要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观念,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其次,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第三、讲授新课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第四、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我做起,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具有自主摄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适应学生走向社会后再学习的需要,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2.《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二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化学学科理论基础之一, 也是高考必选模块。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关联性、研究层次的多样性和交错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难点。如何理解该模块的教学功能、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运用多元化的设计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体会。
一、从课程标准的研读中领悟《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功能价值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内容主要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三个方面来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认识化学变化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二是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所遵循的规律, 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如何应用。三是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 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四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反应原理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 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 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促进学生的化学素养。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怎样看待物质和物质变化、学会研究化学和化学变化的方法、学会怎么看待化学, 学化学可以干什么, 即化学研究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有志于从事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 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二、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 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总结得到的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 涉及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方向、限度、速率以及机理等方面的问题。与原教材有相似之处, 与《化学必修2》也有相似之处, 但同中有变。内容变化了, 增加了熵与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性、电离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要求变化了, 某些知识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 例如, 盖斯定律从“阅读”提高到“能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从“了解”提高到“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 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的转化率”等;内容组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增设了很多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比较、归纳, 更加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 突出化学的应用价值。该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抓住两条线:一个是模块线, 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模块的功能定位、教育价值、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是不一样的;第二条线就是要纵向地看到必修、选修和高考这三个层级在处理相关内容时的学习水平差异性。不可盲目拓宽原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找准内容的定位。注意与必修内容的衔接 (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 注意教材内部内容的衔接 (反应焓变→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 , 注意与大学内容的衔接 (焓变、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 原电池这部分内容在必修阶段就是为了建立“化学反应能够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这样一个观念, 以原电池作为模型来帮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观点, 所以它的重点不在于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认识, 也不在定量的计算。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要求是理性的认识水平, 要讨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原电池的本质, 包括原电池的各种变式金属腐蚀的问题也会涉及到。不能因为看到高考题出这样的题就认为必修教学讲原电池也要讲到这个水平, 这就违反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违背新课程“分阶段学习、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是不符合新课程的课程结构设置的。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设计策略,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明确知识脉络, 抓住认知脉络, 设置问题线索, 提供事实和证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对学习内容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是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来达到的, 而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播信息获得的。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学习, 或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同化新知识, 或通过“顺应”、改造、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 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教学环境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以上要求,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先分别进行以下线索的设计知识脉络→已知脉络→问题线索→解决问题的证据, 然后再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2. 重视运用逻辑推理, 凸现原理形成过程。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们通过对大量化学反应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的, 它的形成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要抓住这部分内容的基本特征———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采用归纳法、运用逻辑推理得到一般规律性结论, 达到深化对过程本质认识的目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实验、图像、表格、多媒体课件、录像等常见的直观教学手段, 将化学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例如, 在进行化学平衡状态的教学中, 可以采用正、逆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图进行直观教学;在电化学基础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观过程来直观演示原电池、电解池原理等。
3. 重视概念学习的层次性, 关注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体现概念的科学性。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化学基本概念的层次性。概念教学的处理要把握四个层次: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教学时所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即如何去研究概念, 如何获得概括性本质的认识;概念本身承载了认识的方法和认识问题的思路;不仅建立具体的概念, 还要形成基本观念, 要关注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根据教学经验或问卷调查探查学生的已有概念, 找到学生认识的生长点, 再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来完成对概念、原理的认识。例如, 在“焓”的教学中, 既不要引导学生从化学热力学的严格定义上了解“焓”的概念, 也不能避而不谈, 要让学生知道“焓”是科学家为了便于计算反应热而定义的一个物理量, 它的数值与物质具有的能量有关。
4. 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凸现概念原理的探究过程, 落实科学素养的培育。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渴求和欲望, 当他们面临某一情境时会自发地产生“为什么”、“其中蕴涵着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它”、“有没有新的问题”等一连串的想法, 并最终让发现和解决问题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一方面通过活动的程序性内容介绍, 让学生进行研究能够“研有所据”, 达到“研有所获”;另一方面通过“方法导引”和“资料在线”, 对于重点的探究活动给予化学问题解决策略和一般思路的提示, 或者为学生思考、分析有关问题, 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提供有关的理论依据和理化数据。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设计, 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 使用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等, 让学生在创造性获取新知识的同时, 强化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 以“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探究作为盐类水解原理及规律的研究的问题情境, 以资料“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作为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研究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5. 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将化学知识原理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结合, 学以致用。
化学反应原理理论性很强, 教学中容易忽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陷入到教学误区中, 从而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致使学习者逐渐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入手, 如“为什么自行车会生锈”、“如何防止自行车等零件腐蚀”等, 介绍金属腐蚀的原理及防腐措施;从生活中的电池入手, 认识三类电池, 并学会评价电池的优劣, 提高环保意识和生存意识。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中, 可以联系合成氨以及接触法制硫酸等化学工业生产条件的选择、酶催化剂催化特点的研究等内容来认识控制反应条件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意义;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中, 可以联系发酵粉发酵原理、人体体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来深化对化学平衡理论的学习;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教学中, 可以联系石灰岩洞中钟乳石、石笋等的形成这一自然现象, 也可以联系水垢中氢氧化镁是怎样形成的这一生活问题来学习有关溶解平衡的知识,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现学习“有用化学”的课程理念。笙编辑:张昀
3.《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学习方式;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27-01
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使实验教学走出困境。
一、学生实验学习目标的改变
实验学习目标是学生实验学习的灵魂。新课程方案将“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整合起来,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充分挖掘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研究制订高中阶段各个物理实验具体的学习目标,使之成为实现知识、能力、态度有机整合的载体,并进一步形成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的总体目标,为物理实验学习明确了方向。
二、探索有效的、多样化的实验学习方式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學习方式应该多样化。单一、被动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和示范者,特别关注学生亲身的感悟与体验。基于不同的学生对象和不同的实验环境,这些形式可以选择,各有侧重,又互不割断。各种形式举例如下:
自主活动:通过学生自觉地参与实验活动,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监控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活动过程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实验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高一年级学生开展“落体运动加速度的研究”。要求学生二人一组,运用频闪照相研究钢球下落的加速度。学生必须完成以下任务:方案设计(直接测什么?如何测?);装置调试;标尺制作;实地拍摄;照片分析;实验报告。教师提供的帮助:方案设计提示;频闪技术指导;参与讨论,提供器材,进行质疑,点拨思维。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扮演的是主角,以实践者、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参与,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高中物理实验学习能力的较高要求,是对学生操作技能和思维品质的综合检测,是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之一。实验设计的特点是情景新、方法活,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对实验器材有所取舍和组合,能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实验的方案,通过实验全过程的描述和具体步骤的实施,得出有关的结论并做出必要的说明。
实验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合理性;准确性;可行性;简洁性。
高一学生研究单摆及其规律之后,教材提供了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案。然而许多物理场景,如运动学中的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动力学中的超重、失重现象,斜面上的匀变速运动等都涉及到重力加速度。所以,当教师提出“能否自行设计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其他方案?”时,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学们提出了多种方案,并走进实验室,通过实验活动去体验真实,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分析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假设上。
实验报告:学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习惯,学会科学表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活动的必要形式。不赞成过去那种“填充式”的实验报告,主张学生自己撰写实验报告,设计数据表格。明确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仪器选用与步骤、数据测量与处理过程、实验结果与问题讨论,以及实验条件与干扰因素等。实验报告应力求准确可靠、完整简明、表达规范、有创意。
小课题作业:适当布置类似于课题研究的“小课题作业”,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一些探索的方法,对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走向生活: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会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周围的世界,并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关注、好奇和兴趣。
动手做:物理实验室的全天候开放,为学生实验学习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活动天地。学生实验学习中有解不开的疑惑,对某些现象有特别的兴趣,都可以在他们认为方便的时候,到实验室与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并动手做。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空间、实现学习的拓展和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4.英语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 篇四
一、课堂尽量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进门跟学生打招呼:“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我曾听一位老师在领读的时候是用:“One, two, three, go、”在教学的时候使用英语,尽量避免使用母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氛围。
二、教学做到情景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 40 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如:“Who’s on duty today?”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And you?”。建立如 Daily talk ,或 4 人一组的
“Pair work/Group work、”的 Make dialogues 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
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景。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课堂教学游戏,游戏会令他们动起来给学习带来快乐,是机械的句型操练起来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味。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学习心得陈岩 篇五
澄迈县永发初级中学陈岩
新课程倡导“重视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自己评价水平,在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教师不断进步。
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根据教学目标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技能形成的情况,以及课堂练习情况,给学生以及时的回馈评价。如对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回答问题,从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分偏重知识与技能,发展为一要评价知识与技能,二要评价、动手操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的评价及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是形成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它既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新的技能的形
成情况,又能让学生得到评价回馈,验证自己得出的信息和结果是否准确。
二、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孔乙己一课中,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的词“排、摸”,请同学们说说这两个词的表达效果?不但要说出结果,还要说出怎样想。这样学生的的理解就会很深刻。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三、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不受重视的一项评价。对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没有积极的情感就很难谈到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端正的态度也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关注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1、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教师用赏识的评语给学生以回馈,会诱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启动思维的细胞,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可采取描述性评价,也可采取会意性评价。描述性评价即是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的语言描述,如用激励性的语言,赏识性的语言,既肯定成绩又指出发展方向的语言等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会意性评价即是
教师用表情、眼神或某种表示赞许肯定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肯定的评价形式。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用点头,伸拇指等动作来表示对学生回答的响应等。
6.新课程中教师创新行为的变化 篇六
任桥小学 马国珍
(一)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
教师在教学时,态度必须和蔼可亲,保持幽默,这样学生上课如沫春风,必然勇于表达,相互激动,必可开出创新的花朵。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爱护和保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爱护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二是帮助和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已知1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自学:怎样画线段图?把谁看作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设谁为“x”?等给学生创设环境,让学生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三是开发和扶持。当学生在对一项数学活动感兴趣并非常高兴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反对猜测。教师要把记忆性教学变为思考性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探索转变。
(二)充分挖掘教材并合理灵活运用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意味唯教材,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如,在对“两位数除法笔算”的新授课时可以对教材作如下处理:“整十数笔算,接近整十数,中间数试商,商中间和末尾有零”,各一课时其中穿插适当的练习课加以巩固,这样为学生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充裕的时间。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深挖教材中孕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
(三)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创新行为在教学中以发散性问题为出发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创新思维和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课堂上,让学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例如:有一教师在六年级复习近平面知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练习:给学生一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认为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在猜测过程中,许多学生通过计算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圆的面积最大,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冲突,积极探索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激发学生质疑,促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展开多向思维,鼓励创新,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举一反
三、以一贯
十、逆向解题”等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发散与收敛、变式与求异等思维习惯。
(四)开展独立尝试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生主动参与探究才能有效实现建构。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在创新行为中充分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独立探索,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在独立探索基础上展开合作交流,既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拓宽了信息交流面。学生通过了解彼此的见解和反思,丰富自我,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在运用该策略时需注意运作的顺序和时间两个问题,合作交流有利于对问题思考的互补,使探究解决问题更全面。一般的当问题的思维力度不太大的按先独立后合作的流程进行;对于思维力度大的问题,可采用先合作后独立的方式进行。强调主体的自主学习就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方式,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较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探索。
7.《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七
一、教学行为
在课堂中, 教师的教学行为一直以来成为研究者重视的一个方面, 在“传授知识”的课程功能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的知识传授功能被过度的夸大, 具体表现在教学行为特征是“一言堂”“强制灌输型”教育。在现代课程理念中, 建构主义强调认识主体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因此, “获得知识”代替了过去“传授知识”的课程功能理念, 同时对课堂教师行为提出了改革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 语文教师教学行为主要分为导入、讲授、小组讨论、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几个环节。较之传统教学, 过去讲授行为的主导性和核心性地位彻底改变了, 这是新课程以来改革的鲜明表现;从这几个教学环节的开展流程来看, 改变了过去一问一答的简单交互或者答案呈现, 而是通过提炼、深入、再次引导、重新概括等环节开展深入的学习和建构意义的学习。当整个课堂被大大小小各个层面的问题笼罩的时候, 我们质疑问题的真正价值;当每个学生都能毫无困难地回答每个问题的时候, 该问题的质量值得质疑;当每个学生都毫无能力回答大部分提问的时候, 这些问题的设计同样遭到质疑。提问的意义在于能促进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 或者思维训练或者情感体验或者分享体会。现在的语文课堂流行在原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学习。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拓展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提取原来的知识储备, 融入新的学习内容, 并形成专题性的知识归纳。这也正是建构主义理论说积极倡导的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有意义的实践探索。课堂上, 对学生的发言、合作参与、讨论表现等要正面作出反馈。教师在课堂上的反馈评价行为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火花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还包括教学组织行为、教师启发引导行为、概括归纳行为、强调行为、合作行为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察, 都应致力于在不同时间、不同情景、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向, 用不同方式恰当地呈现教学内容和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 获取多种意义的建构, 实现有效的学习。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意义所在。
二、学习行为
在“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下,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给死板、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与倡导的学习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类学习方式的倡导, 使得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程改革以来, 过去学生被动地学被主动地学代替, 过去被迫地回答被主动地提问代替, 过去的一两个优生回答被大部分同学群策群力代替。当然, 我们不否认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这里重点从学生学习行为角度来考察其对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影响意义。语文学科的情感体验学习、专题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情感体验、文学修养的形成、文化知识的积淀,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 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表现各类学习方式的掌握和发展却优良差各有不等, 值得探讨。对老师的提问、对老师的启发、对老师的课堂组织, 根本就不理不睬。这类学生根本不关注老师的信息传递, 而是自己顾自己或者开小差浮想联翩或者自己做其他作业。主动式参与学习的学生往往都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课堂上, 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勇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并且敢于向老师的说法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是主动参与学习和获取知识为主的建构意义学习的表现。在课外, 主动从诗词名句积累, 成语熟语整理,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整理归纳,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写作表达能力的锻炼等多个层面主动加强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总之, 一些规律的总结和方法措施, 需要结合一定的课堂生成性特征来灵活处理。课堂教学效能的研究还具有教师个体性特征, 在以后的研究中建议开展定期的过程性研究专题。
摘要:本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研究, 大家都知道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还是师生的互动过程都具有生成性特征。课堂上会根据实际情况而生成的应对性的教和学的行为。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 基本描述新课程语文教育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 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8.《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八
一、教师教学行为
1.提问行为
当整个课堂被大大小小各个层面的问题笼罩的时候,当每个学生都能毫无困难地回答每个问题的时候,当每个学生都毫无能力回答大部分提问的时候,我们会质疑问题的真正价值。提问的意义在于能促进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或者思维训练或者获取情感体验等等。因此,我们反思:教师的提问是不是越多越好?教师的提问是不是越难越好?那么,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提问?
2.拓展引导行为
现在的语文课堂在原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都会进行一定的拓展学习。课堂拓展引导一般表现为三种类型:横向拓展、纵向深入、不同于专题性的“片段式”拓展延伸。比如,同一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欣赏,同一个主题其他选文的比较阅读,或补充课外资料来研究某一个社会现象等等。
3.时间管理行为
心理学研究里面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原理。所谓“首因效应”,就是指对最先接触的东西比较容易给予关注,很容易记住;所谓“近因效应”,就是最后接触的那些东西比较容易获得和保持。那么一节课的中间时间段是学生最没有学习状态的时候,因为受到前面和后面的双方的抑制,无论是上课注意力的保持,主动参与与投入的维持状况都不是最好的。然而这个心理理论并没有受到大部分老师重视,在课堂教学安排中往往违背了这个规律。
4.反馈行为
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合作参与、讨论表现等要正面作出回馈。教师在课堂上的反馈评价行为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火花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还包括情感投入行为、教学组织行为、教师启发引导行为、概括归纳行为、强调行为、合作行为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考查,都应致力于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恰当地呈现教学内容和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获取多种意义的建构,实现有效的学习,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意义所在。
二、学生学习行为
在“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死板、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清新的空气。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类学习方式的倡导,使得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由过去被动地学被主动地学代替,过去被迫地回答被主动地提问代替,过去的一两个优生回答被大部分学生群策群力代替。当然,我们不否认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里重点从学生学习行为角度来考查其对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影响意义。语文学科的情感体验学习、专题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情感体验、文学修养的形成、文化知识的积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对学习方式的掌握优良差各有不等,值得探讨。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是各有不同的。从学生参与投入的程度来看,分为主动式参与、被动式参与和消极参与。消极参与的类型,表现为对老师的提问、启发、课堂组织不理不睬。這类学生根本不关注老师的信息传递,而是自己做其他作业或者开小差浮想联翩。更有甚者对老师的教学开展起到反作用,故意制造课堂突发事件扰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被动式参与类型的学习状态是对老师的提问,不点名不主动回答;一些重要的问题,不提示不主动思考;对困惑或疑难也不主动咨询老师;老师要求做的课堂笔记、课外知识摘记等,不检查就不认真完成。在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氛围下,课堂发言往往表现为一潭死水,老师的启发“吹不起一点涟漪”。主动式参与的学生往往都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堂上,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敢于向老师的说法质疑,这是主动参与学习和以获取知识为主的建构意义学习的表现。
从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教师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内容和参与程度。老师根据消极参与、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等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进行教学设计,同时大量减少消极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学生数量。另一个方面,除了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行动起来,还要致力于研究如何让学生在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方面得到更大的收获。
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变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自觉调整、改变教育教学策略与行为,转变并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裴中良.关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1.
9.《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九
联强小学:莫峰
一本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讨论教师教学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的培训教材。本书从课程实施这一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切入,进而分析了作为新课程实施基本途径的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即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教学对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的能动和作用;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实施途径;促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策略;通过知识技能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新课程实施“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这一核心问题,采取“理性诠释、案例剖析”的表述方式,阐释了教学活动中的几对基本关系——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技能与整体素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深入研究了新课程实施中应当怎样重新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变革教学的观念与方式。
我对单元5“通过知识技能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主题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部分内容感触最深。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21世纪对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而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协接受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和主体作用,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意识,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乐学精神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举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有利保障。
1、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古人说:“学志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兴趣。
2、以动促思,培养兴趣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在低年级是以具体象思维为主,到中高年级才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在摆一摆、拼一拉、画一画、折一拆、量一量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取措施,保持兴趣
小学生的学生兴趣,一般容易激发起来,但却很难于保持。针对学生兴趣不稳定、不持久的特点,我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力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兴趣的定向和动力作用贯穿于学生认知的全过程。
二、学生会学,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猜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猜想是一种有飞跃性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猜想的表现,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缔造性是非常有益的。
2、一题多解多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开拓性、创造性,教师就应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诱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激发求知欲,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
3、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教学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这知识去探索新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始,便以“小卖部”为基本活动情境,让学生上台买货,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了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需口头编应用题,并用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者必须根据顾客购买商的情况,正确填写发票。整堂课都融入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再口编并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再填写发票的思考中,不仅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创造。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的一点体会
通过对《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的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本书深刻地阐释了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实践,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的深化。通过学习使我对师生关系的交往、互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此,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点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各种新观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教与学,特别是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严重挑战。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知识的体系。另外,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别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在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你还想说点什么吗?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说:欢迎老师加入你们的行列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要地位平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古至今教师所扮演的单纯的教师角色。可观行《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的提出,大大改变了以往存在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被动学习局面,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
三、要以人为本
学生是人,更是处于发展、成长中的人,更是秉性各异、千姿百态的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当人看,更要承认学生的发展性,尤其是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阶段不平衡性和侧面不平衡性。只有承认这种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对学生的要求才有可能更切实际。虽然教育毕竟是有共同目标的,但对待每个学生却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这好比园丁对待花草树木,总体上肯定是要让它们都茁壮、茂盛,但绝不是要它们都参天,或者都芬芳,’而是个性化地要求、个性化地培育,最终才有了姹紫嫣红的丰富之美和勃勃生机。
四、思维要开放活跃
有了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对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会有活跃的氛围,才能实现从“用学生配教材”,到“用教材教学生”,再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和一切可能的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飞跃。让每位学生都能被认为是一株别有韵致的花草、一个他人不可比拟和替代的生命世界,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关爱和帮助,生命的姿彩都能得到展示,鲜活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创新的思维都能得到培养,使教育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更加生机盎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10.《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十
——朱家海
一、基本情况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中的核心问题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语文的实践能力。
二、学习内容
本阶段的学习内容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三、目的要求
1、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
2、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是要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因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
3、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
得到充分发展。
4、创造性重在创造,贵在引起创造动机,并能积极进行阅读实践。
四、重难点
1、通过学习,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
2、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住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3、创造性重在创造,贵在引起创造动机,并能积极进行阅读实践。
五、具体措施
1、坚持每天学习一个小时以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所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课程实施必然以教学为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只有教师把教学建立在已有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并寻求“能促使学生吸收课程内容的有效教学方法时,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
3、高效的教学本质是良好师生交往互动。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
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的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的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
11.《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 课堂 学生 实验 主体
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确立起来。它意味着新课程的教学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学观。从而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途径的理念。新时代的教师应放下架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学习,相互启发,才能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但是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如何体现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新课程下的化学教材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的特殊功能,倡导质疑讨论的学习方法,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树立化学教学不仅是为了化学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意识。教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路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助推剂和好伙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去思考如何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成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案进行大胆的改革。现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作法。
一、教学背景及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这一部分内容是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来自观察、实验和经验,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加深对Cl2性质的印象,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情背景:我所带的班级属于普通班,学生整体层次较弱,单纯的理论教学既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又无法使学生彻底弄明白Cl2性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可以获取最直观的感受,并上升为理论。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學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我想我们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具有有效性。
3、教学设计:
(1)、氯气物理性质的教学,主要以史料和实物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首先展示一瓶Cl2,瓶后衬白纸,以便清晰地观察到Cl2的颜色,并让学生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少量Cl2飘进鼻孔,学生会对Cl2的强刺激性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讲授Cl2的毒性及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方法,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氯水成分的探究”的教学,本人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学生眼、脑、手等的配合,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习习惯。
(3)、对Cl2与金属的反应,通过学生阅读图片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这些化学反应。
二、教学思想与教法分析
如何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上实实在在的教和学的内容,关键要看作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教师如何理解和实施,这就是一种教学理念问题。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
(1)、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新课程倡导的是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即“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本节课正围绕这一理念来进行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情景的引入能更好落实教学目标。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教学中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形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
(3)、整和核心知识、提高教学实效。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打破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核心内容进行整和,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寻找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改变原来只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抓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建构核心知识。
(4)、根据新教材编排,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我们要淡化过去教材中“族”概念,打破过去教学中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而推出产物。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这样一个教学指导思路,本节课主要采用通过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
通过对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我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与认识:
1、课前必须认真调查学情
教师在课前还要充分研究并熟悉学生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和了解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已经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探究实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本人发现,有些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探究实验时往往盲目,无所适从;还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薄弱,实验时畏畏缩缩,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速度太慢,也影响了教学进度。
2、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时,“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设置,显得格外重要,而且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要形成几个高潮,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不断的学习。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思求解”状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思维和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3、探究性实验——实验教学的主旋律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主阵地,新教材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教学方面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师生可以在那里大显身手的。就本节课而言,我想“氯水的成分”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教师应该好好挖掘教材。因此,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以探究过程为线索,以实验活动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形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精心设计实验过程,通过学生亲自探索新知、亲自实验,提高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启发性、思考性。
4、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法指导
为了落实新新课程的有关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化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化学,学会学习,具有一定的化学学科素养,在未来的工作中,能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当然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中作用主要在问题情境设置和学法指导两个方面。
12.《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十二
新体育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师带来的困惑,是由于他们把新体育课程看成是已有的体育教学,而不是建立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上的改革;新体育课程中出现的陌生的概念使他们忽略了体育课本身的性质;因此,虽然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逐渐浮现出来,但仍然找不到新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于是,体育教师对新体育课程产生的陌生感和传统体育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影响着体育教学,从而导致体育教师对新体育课程产生困惑且无所适从。正确认识传统体育教学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弊端,探寻一种能立足于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上的新体育课程教学,已成为我国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1. 传统体育教学行为的特征
1.1 注重言行规范
传统体育教学比较重视教师的教态和仪表,在课堂上讲究自身言行、规范和严密的组织教学精神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但是,体育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喜欢以发号施令的形式来统领课堂,他们往往为自己的体育课堂令行禁止、中规中矩而沾沾自喜、引以为豪。体育课堂场面往往给人纪律严明、严肃规整的感觉。
1.2 课堂教学组织严密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严谨的课堂组织和练习过程。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习惯于精心设计课的组织形式和分配时间进行授课,力求严密、较顺利地完成新体育课的各部分练习并充分实现课的教学目的。
1.3 重视在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本身规范、标准的动作示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兴趣,保证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模仿体育教师的动作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途径;设计课的主要思路也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出发点。因此,体育教师自身扎实的教学基础和技术与技能的运用能力被看得很重要,能较好地完成各种示范动作,并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被视为教学的重点。所以,我们要扬弃的是单纯的技术教学观,重视引导体育教师注意挖掘运动技能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和深层次的教育内涵。
1.4 过分注重主导式传授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主要方式,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被体育教师普遍使用,忽视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但体育教师能利用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程序学习等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一些难度较高的技术动作。
2. 传统体育教学行为的优势和弊端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在应用中显现出的种种弊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弊端的表现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了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客观分析和全面认识传统体育教学行为的利与弊,有利于我们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发展。
2.1 过分追求教师的威严
过分追求威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气氛僵化,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在传统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比较注重课堂纪律,这对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尤其是保证大班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教师过分讲究形式和整齐的外观效果,对发展学生个性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是对个体差异的一种忽略。但实际让我们又不能一味摒弃统一练习的方法和形式,在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的情况下,统一指挥仍然是一种有效的集体练习方式。现在体育观摩课上,随意站队集合是一种已被体育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但这是在小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不能认为这样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了师生关系。在大班级的体育教学中,没有严格的队形队列和组织纪律,就无法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当这种“散点式队形”成了观摩课上的花架子和形式时,对于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度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军事化的体育课不能提倡,但一盘散沙的体育课更不能提倡。寻求一种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教学局面,应该是体育教师的目标。
2.2 体育教师对言行规范过于讲究
讲究教师的言行规范并非坏事,但过于注重这一点,会给体育教师的教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呆板、拘谨等,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对体育课的组织形式的要求过于严密,会限制体育教师对时间的必要调整和灵活掌握,影响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失去教育时机。但讲究言行规范和严密组织教学的精神,却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吸取的文化素养。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和言行举止的规范要求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是有益的。
2.3 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动作示范能力
具有良好的动作示范能力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保证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基本要求。曾有人说:只要能调动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兴趣,在教学中就算不能做出完美的示范动作,他也算是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如果一个体育教师连基本的示范动作都完成不了,那他又如何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呢?在体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国体育课堂教学中还是需要体育教师用动作示范的方法来展示运动技能,模仿永远是学习运动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体育教师的示范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教与学的基础,不能忽略。
13.《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十三
为扎实引导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近日,市国资委党支部围绕“新时期共产党员思想行为规范”开展了第一次专题研讨。
为确保研出成效、讨出成果,专题研讨以党小组为单位,明确各党小组长为总负责和总牵头,确保小组成员一个不漏、一个不迟参加研讨。研讨中,各党小组首先指定一名党员分别围绕“对‘新时期共产党员思想行为规范’的认识”、“新时期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精神如何在国资工作中体现”和委党风廉政专题案例等内容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其他同志自由发言、畅谈感受,扎实做到专题研讨与党章要求相结合、与自身思想作风相结合、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等“三个结合”,通过深谈认识、深谈体会、深谈感受等“三个深谈”,对照党章查找差距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通过研讨,全体党员一致认为,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以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为基本要求,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基本到位、法人治理架构初步构建、企业内生动力有效激发的基础上,勇于面对企业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公益性项目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偿债压力大、盈利能力弱等存在问题,通过采取“规范企业决策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国资监管能力、加强风险防范,深化内外资源整合、积聚上市要素,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蓄发展后劲”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巩固改革重组成果,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在做大做强做优的征途上迈开大步、取得实效。
14.新课程学习心得 篇十四
发布者:许允 发布时间: 2012-10-22 17:15:29
“新课标”对于我们来说已不陌生,但真能理解透,把它渗入教学中又绝非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它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我想在课堂上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好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老师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在这一点上自己是要继续取经的。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班班通。虽然如此,但这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它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就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就如同我上《桂林山水》一课,做好了课件,备好了教材,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我想,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来设计教材,不应固定于一种模式。
再次认真钻研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特点,依据标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听说读写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现在四年级学生整体看就是阅读和写作差,经过这几年教学,我也发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应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读写不分家,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写作素材。关于作文批改,在学生写作完,每位老师都会对写后的作文进行详细的修改,因为这是各级领导都会查的作业,但有时我觉得这样对于学生提高没有多大意义,学生不会去看评语,关键是写作前的素材。作文的提高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积累好词好句,慢慢地加以运用。
最后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这一方面需要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自己虽然在三尺讲台已经四年,但课堂机智上还需要慢慢提高。
15.《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 篇十五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次调查的形式为问卷调查加访谈, 问卷的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 内容主要聚焦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师生关系、教学评价及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困难与障碍六个方面。
教师问卷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学校类别、学科、职称、教龄、职务、学术称号等;第二部分为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调查, 题型为选择题, 共28道题;第三部分为一道开放题, 旨在了解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和实施新课程中的主要困难。教师问卷全部通过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师干训网络平台进行网上问卷填写, 要求每校抽样30位教师、学科基本平衡, 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必答对象, 应该回收问卷480份,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54份, 占94.6%。涉及各年级、各学科教师, 分为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综合 (政治、历史、心理、音乐、体育、美术) 、理科综合 (地理、生物、科学、信息科技、劳技) 七大类。
学生问卷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 共24道选择题, 其结构与教师问卷基本相同。学生问卷由研究人员赴调查学校发放问卷, 组织学生填写并当场回收。本次调查每校发放学生问卷30份, 共计480份, 各班学习委员为必答对象, 回收有效问卷460份, 占95.8%。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教学目标
大多数教师非常清楚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平均有75.7%的老师注意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物理教师中更是达到了80%。但在注意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上物理教师做得不够, 比平均水平低了约一成。
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上, 约有46%的物理教师还是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主, 近五成的学生也认为上完课后最大的收获是学到新知识。可见, 尽管三维目标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 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仍旧把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即便非常注重思想方法的物理学习也仍然有近五成的教师没有扭转知识为上的做法。说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是认同的, 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有不少教师按惯性在运行。做交叉分析发现, 随着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 三维目标落实得越好。在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三个群体中, 关注学生需求、根据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的教师比例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分别为25%、33%、50%。
当学生的讨论或活动颇有意义但偏离预设的教学时, 有68%的物理老师能够及时调整目标, 指导讨论, 而非强行终止讨论, 把学习拉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 这个数据远高于语文、数学、化学学科。说明大部分物理教师已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转化为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 教学内容
有55%的物理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重要但与升学联系不大的教学内容, 教学中注重思维训练;有80.6%的物理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 约七成的学生认为大部分物理教师教学时会增加课本以外的知识, 超过1/3的学生认为教师除教材中规定的实验或实践外, 还补充做其他实验或开展相关实践;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会联系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教学。这说明大部分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已不局限于教材, 更不局限于高考内容, 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体验, 注重授之以“渔”, 而不仅是授之以“鱼”。说明中学物理教师非常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已经走出了“理论物理”之塔。此外, 学生问卷还显示, 六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经常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 这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了“以德育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理念。
(三) 教学方式
调查显示, 有90.3%的教师开设过探究型 (研究型) 课程, 其中有37.5%教师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自主选择课题开展研究 (见图1) 。在学生的反馈中, 约四成的学生反映教师会要求他们通过上网或上图书馆查找资料来预习或复习课程;七成的学生认为单元学习结束后的归纳总结是由学生总结教师修正的;八成的学生感觉大多数课堂都有讨论或小组活动;有近七成的学生在课堂上会主动向老师提问。反映出, 教师的教学方式正逐渐由讲授式教学为主向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 现在的课堂已呈现出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已开始积极主动学习, 正在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此外, 建构主义已得到物理教师的认同, 80%物理教师认为自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新授课。但学生的反馈结果与此倒挂, 近一半的学生不认可教师的说法, 只有近四成的学生认为教师是通过讲做实验、播放视频、制作虚拟动画等手段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入新课。这一题学生与教师问卷的结果差距如此之大, 说明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创设情境对教学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引发问题,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但教师创设的情境并未被学生所意识到或接受, 反映出教师在把握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特点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问题的情境能力不足。
对教学手段, 62%的物理教师选择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36%的物理教师会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选择教学手段。成效上, 42.3%的学生认为老师使用多媒体对学习帮助很大, 50.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 帮助不大的仅占5.8%。调查还显示, 有72%的物理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 但也有23%的物理教师目前还是满堂灌, 尽管采用满堂灌的物理教师比例比其他学科低许多, 但仍不可忽视, 特别值得警示的是在满堂灌的教师中,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比例也达到了10%和15%。在遭遇自己的课不受学生欢迎时, 有78.1%的物理教师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或内容;但调查也同样显示物理教师的知识权威的意识比较强, 遭遇自己的课不受学生欢迎时有13%的物理教师不作反思与调整, 仍按预先设计继续教学, 另有9%的物理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干脆暂停讲课、教训学生。在这种现象中, 发现各学科教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四) 师生关系
不少教师已开始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 有58%的物理教师认为自己应该是学生的朋友, 这种认知学科差异不大 (见图2) 。在学生的反馈中, 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提问面向大部分学生, 仅6%的学生认为教师多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当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时, 九成的学生选择老师一般是表扬鼓励而不是批评或置之不理;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 八成以上的学生选择老师是提示、启发、帮助他再思考;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能平等对待学生、态度和蔼可亲、表情生动、有感染力。因此, 多数学生会主动向教师提问, 而不敢向教师提问的学生只有3%左右。
74%的物理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气氛活跃而秩序井然, 有10%的教师感觉自己的课堂活跃, 但秩序易乱, 这种现象集中反映在0~3年的新教师身上, 显然这与新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欠缺相关。在问及学生“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时, 54%的学生选择了讲课幽默、上课轻松的老师, 约有25%的学生选择了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和能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的老师, 而选择年轻有朝气, 漂亮帅气的老师仅占1%。说明学生更看重老师的内涵, 特别是能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的老师。
调查也显示出教师教学行为转变还不够深入。如仅有1%的教师在教学质量即时监控中碰到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正确时, 会启发学生展开讨论, 直至全班学生都清楚;仍有高达1/3的的教师主要的提问方式是师问生答;编排教学内容, 仍有1/4以上的教师选择了与教材保持一致;在让学生当“小老师”方面, 有四成以上的教师会经常这样做, 但12%的教师仅让能力强的学生参与。说明教师在观念上已认可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并在自己的教学方式上有所体现, 如已有意识地将讲台交给学生, 让学生尝试更多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机会。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这种教学方式还属于浅层次上的转变, 没有形成根本的突破。
进一步交叉分析发现, 学科带头人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面明显高于骨干教师、普通教师 (见图3) , 而骨干教师图形与普通教师图形非常相似, 仅略高于普通教师图像, 反映了学科带头人在新课程教学中较好地实现了角色转换, 真正把自己摆在了“组织者、引领者、伙伴”的位置, 将课堂由教师的“独白”转化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而骨干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普通教师差距不大。
通过对小学的补充调查发现不同学段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等5个选项上中学教师比例明显低于小学教师 (见图4) , 按理说中学生的研究能力更强、要求更高, 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究竟是中学面对更大的应试压力迫使教师仍然固守知识传授, 还是中学生研究能力提升后教师能力储备不足、无法应对研究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 故而用传统教学应对?对此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五) 困难与障碍
教师对开放性问题:“您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和传统教学有哪些区别?您在教学中碰到的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时遇到的障碍主要是什么?”的回答,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新教材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普通中学的教师们普遍反映, 物理新教材内容丰富, 对能力要求高, 感觉教学时间不够用。而重点中学又感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够, 如果尊重教材则学生吃不饱, 如果补充教材又存在教师扩展知识时的随意性, 希望有一套完整版的教材供重点中学选用。
2. 信息化教学资源不足。
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调查中发现教师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缺乏, 特别是按教材结构适度组织的视频、虚拟实验和附有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的案例类资源比较缺乏。另外, 对与教学相关的软件如DIS实验系统使用不熟悉, 课件制作需花大量时间等亦是造成教学困难的原因之一。
3. 素质教育面临应试的压力。
新课程倡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 中、高考仍然是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主要方式, 中、高考分数依然是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依据。虽然考试研究部门也在研究新课程标准, 但在解读上与教学研究部门还存在偏差, 反映在试卷上就会带来一线教师的困惑。在问及教师“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时遇到的障碍主要是什么”时, 近七成的教师选择了“应试的压力”。
调查反映出来的困难还有:由于学校教学任务繁重, 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听一些高水平、高层次的课, 缺乏优秀教学实践经验的分享;专业知识不够丰富, 不能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 跨学科知识增多, 而教师的学科视野狭窄;教师驾驭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不足等等。
三、问题与思考
从调查统计分析上来看, 绝大多数教师能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来实施课堂教学, 初步呈现出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新景象, 但有三大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1.三维目标的把握问题。从数据上看, 虽然有81%的物理教师注意在日常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知道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 但还有近20%的物理教师不清楚如何准确地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近46%的物理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还是更看重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
2.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按照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的过程, 而是师生共同演绎生命精彩的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课堂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和契机对教学作出调整, 虽然目前已有68%的物理老师当学生活动颇有意义但偏离了预设目标时会调整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继续有意义讨论, 但仍有28%的老师或强制或引导, 硬是把学生拉回到教师预设的轨道上来, 教师仍然是课堂的唯一主宰。
3.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问题。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 传授学科知识的效率方面也有其优点。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正在由接受性学习为主向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并重的方向转化, 这是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后所带来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但是, 在实施研究型课程中, 有52%的物理教师不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课题, 而是由教师提出课题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这是有悖研究型课程设置的初衷的, 爱因斯坦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 不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的过程, 不让学生研究真实的问题应该是当前研究型课程实施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应建立开放的校本研修制度, 整合各方资源, 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务实性的校本研修活动, 在分享区域内优秀教师实践经验的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使教师在实践反思、经验分享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此过程中, 区域性教育学院应该担负起校本研修指导、支持和经验推广的作用。
摘要:本研究对上海浦东地区部分中学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抽样调查, 内容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师生关系、教学评价及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困难与障碍六个方面, 并从不同的教师和学校类型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16.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行为管理的优化 篇十六
关键词 新课程 课堂行为管理 社会学习理论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等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1]。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定义的“课堂行为管理”和普遍认为的课堂行为管理有所不同,后者认为维持纪律就是课堂行为管理,即教师采取某些方法来防止和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以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使学生的行为有适当的度,完成指向性的任务。不可否认,课堂行为管理作为课堂管理的一部分,包括为创造和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而进行的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做法,但是笔者认为课堂行为管理的内涵要比维持纪律更广一些。尤其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行为管理不能单单只为秩序服务,为教学服务,也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课堂行为管理包括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和积极行为的反馈。
教学、评价与管理共同组成了课堂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逐渐显示出其改革的方向,但是课堂管理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探索却相对滞后。然而要实践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显然离不开课堂行为管理的优化。鉴于此,本文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针对课堂行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优化课堂行为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行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为秩序而管理,为管理而管理
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常常被认为是被施教、被管理的群体,他们的存在只是配合老师,保证课堂纪律,完成教学任务而已。
本文并不否认课堂秩序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过于注重课堂纪律,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可取的,这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课堂行为管理是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是为教学服务,但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服务的,把这种形式当成目的,只会越走越偏。
2.控制的课堂行为管理功能
有研究者对中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课堂管理有多重任务,你认为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超过50%的教师回答是维护教师权威,保持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课堂管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其功能都倾向于对教师权威的维护和对课堂秩序的控制[2]。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是一种习惯做法,方式上明显带有强制性特征。这是因为受传统的强权式课堂管理方式的影响,课堂行为管理仍然偏向专制型、控制型的管理,“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课堂行为管理的常用说词,似乎课堂管理就好比交通管理,看条文而后守规矩。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不容冒犯,如果有学生对教师的话语产生了疑问,甚至对教师的行为不满,以至于提出抗议,教师作为权威的代表,其自我保护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会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攻击,以保持对课堂的掌控权。
3.单一的课堂行为管理方式
观察中小学课堂发现,教师主要通过训斥、命令禁止、罚站、讥讽、宣布纪律、体罚、停止上课、赶出教室等方式实施课堂控制,维持课堂纪律,保持课堂活动的正常性[3]。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或者农村,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对问题行为管理的方式就是打手板、举手罚站、不许上课等,新闻中也时常出现教师将学生打伤的报道。我们应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到,体罚现象在乡镇和城市学校都大为减少,说明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受到教师的理念和地区经济条件水平的影响。
在对学生积极行为的反馈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鼓励有很多误解,对学生的表现一律给以表扬,滥用表扬,使得课堂上充斥着“好”、“你真棒”、“真厉害”等鼓励性的话语。这实际上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因为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然而回答的质量却不佳,他们不顾自己是否真的理解这个知识点,只是为了赢得表扬。时间久了,当学生的新鲜感过后,便不再对老师的表扬抱有期待,因为无论如何表现都会得到表扬。管理方式单一还体现在对个人的评价和行为管理明显多过通过集体进行的管理,并没有发挥好榜样的作用、集体的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行为管理的优化
1.明确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课堂管理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理应追求的理想价值目标,也是课程理应体现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能力发展的速率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有的学生运动细胞发达、有的学生组织能力强,然而为了成绩,我们在课堂评价中总是揪住学生的短处说事,要求他们在发展非常缓慢的领域(记忆、获取知识)中取得显著的进步,要求该学生付出多于常人几倍的努力,这不仅消除了他们本身的优势,也无益于学生的发展。
班杜拉在倒转设计的研究中发现,一个畏惧交流的孩子在幼儿园中80%的时间处于孤独状态,当他单独一个人时,老师就会关注他,安慰他,鼓励他多与同伴玩耍,当看到他与同伴一起玩耍时则不予特别注意,而这也在无意中强化了他的畏惧行为,他的畏惧行为频次并没有减少。在第二阶段,当他单独相处时,不予关注的强化,而当他与同伴一起玩耍时,则给予新一组的强化训练,不久后这个孩子的畏缩行为明显减少。在得到所期待的变化后,为了验证强化是否真的影响了他的行为,重新进行了最初的强化训练,再次以当初第一阶段的方式操作,结果又导致了其畏缩行为的增加。最后阶段,有益的强化再次被导入,不正常的行为随之减少,新的适应方式在受本身自然结果维持后,强化才停止。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逐渐发现与同伴在一起玩耍是很有意思、很快乐的事情。随后追踪发现他一直欢快地与其他同伴交往,最初的畏惧交流的行为明显改变。因此班杜拉说:“评价社会实践应该依据接受者方面所受的影响而不是行动者的人道主义意图。”[4]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管理作为一种强化,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内在动机。随着学生的认知逐渐发展完善,不能一直让其停留在外界的奖励或者为别人努力的状态中,而是应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反思的能力,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导学生去肯定精神上的满足,让学生学会自我肯定,追求自身的成就感,逐渐往更成熟的心态发展。
2.保持通畅的课堂交流
行为操作的减弱也可能表现了对诱因呈现方式的反应而不是对诱因本身的反应[4]。低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尚未培养完全,会因为偷懒和拖延等种种原因无法完成任务,本应该在校内完成的作业,迟迟没有上交。这时教师的强化方式是:“不做完作业就别想回家,留下来完成!”这样强制的关联性往往引发相反的行为,使学生的内心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老师是在体罚他,于是完全不认同老师的方式。但是如果以援助的方式(在校内完成作业对你有好处),或者以传递评价的方式(我们认为你可以在校内完成作业),再加以适当的强化(惩罚),最后给予诱导说教,便可以改正学生的行为。这样的方式便是朋友间的劝诫和帮助,有利于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但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单纯的劝诫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要辅以适当的惩罚。这是一种以交流的方式呈现的课堂管理。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对于课堂行为管理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纪律理念提倡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形成内在的纪律,反对外在的压制和强迫。老师以学习者构建知识的合作伙伴和朋友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更应该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教师要从角色定位上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朋友,而不是专制的君王,要通过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或者合作交流等方式对知识进行构建和理解,教师可以充当交流对象,让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理解,进而构建知识。在呈现评价时,尽量保持积极的语气,当为了保证教学的秩序,对学生的不合适行为进行制止时,更多地表现出坚定性,而不是攻击性。
3.优化课堂行为管理方式
(1)解除课堂行为管理中对惩罚的困惑
徐文彬、高维梳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纪律研究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在处于科学研究的发展阶段,发现一些研究课堂管理和课堂纪律的文章往往有淡化课堂纪律的倾向[5]。有些老师对于惩罚全盘否定,唯恐被扣上体罚学生的帽子。我们同意对学生多鼓励、少惩罚,提倡多用负强化让其趋向于表现好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使用惩罚来使不良的行为减少。然而当一个学生违反了已通过民主协商定下的课堂规定,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时,教师必须果断地进行制止。对该生的进行适度的惩罚是对课堂中其他学生的负责,而在课后可以了解该生行为的诱因,并为其提供帮助。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实行集体管理
一线教学的老师在被问及怎么对有问题行为学生进行管理时,有的说给予表扬和鼓励,即“戴高帽”,让其自惭形秽。这就是发挥集体监督、集体管理的作用。在表扬学生时,也可以进行集体宣传,比如在学习方面多鼓励成绩进步的学生;在品德方面,奖励品德表现优秀者;在才艺方面,评出文艺之星,使其在集体中发挥各自的影响力。
在某些常规活动中,基于代表集团的一般标准被用于决定个人的相对价值。然而最为常见的则是人们被与同一环境中特定的同伴相比较,因此对行为的判断实质上是受被用于比较的他人的能力水平影响的。在学校里学生的学习一般会受到处于同一环境中的同伴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受榜样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不是所有的榜样都能有效地引发榜样本身所示范的那种类型的行为[4]。学生的表现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借助他人的帮助,建构自己的积极学习习惯等。这也是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遵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1]。在课堂管理时,为了激发整体的学习动力,多表扬集体,从多数人着手,让多数人自然发挥他们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模仿,让中间学生发挥改善全班学习氛围的作用。
(3)根据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或者强化方式。班级里有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和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讲,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则不是。奖赏的强化不应该落在优异成绩学生能轻松完成的事情上,应该“大题小做”,“多题合作”,也就是当优等生单项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的时候,才给予奖励和强化,当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了,才进行表扬[6]。对学困生,应该抓住突破点,让他们有机会表现,然后再进行表扬。惩罚作为一种强化,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学生的性格来定,如对性格敏感、内向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当众惩罚,以免挫伤其自尊心,对学生不同性质的错误要选择不同的场合来实施惩罚。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朱金卫.中学课堂管理问题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0(9).
[3] 陈时见.课堂管理与学生发展——当前中小学课堂管理状况的案例研究[J].教育实验研究,2000(1).
[4] 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5] 徐文彬,高维.我国中小学课堂纪律研究三十年[J].当代教育科学,2009(5).
[6] 魏书生主编.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陈惠惠(1991-),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17.《走进新课程》学习心得 篇十七
定边五中 冯于玲
通过学习《走进新课程》我深深体会到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改变了学生们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及很多年,但是长期以来在“人民满意的教育”被曲解成“考高分”的状况下,我们教师已经被动的变为加工“标准件”的工人。对学生‘车,铣,刨,磨’,使我一度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关注学生心灵导向和人格塑造的教师。自责中看到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使我更加认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更加确信教育改变家庭和世界的未来。下面谈一谈我在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心得。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等自主合作学习,但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例如:在最初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布置任务后,立刻让同桌之间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各组之间都在热热闹闹的讨论,气氛高涨。不再是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发现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习效率也不高。甚至有学生会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有的学生趁机偷懒。为了找到症结所在,我认真的总结反思,觉得要想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主动的合作探究并不只是简单的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简单的同桌交流、小组合作。那么怎么才能真正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
率呢?为此我再一次仔细的研读《走进新课程》,这使我懂得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并不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简单地分组、自然地合作并不能使学生相互协作,而只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也不能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成功。
若要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分组。一是人数要合理,一般以前后四人为一组,课堂上合作时,只要前面两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讨论。二是尽量使小组内有不同层次的组员,这样便于取长补短。另外,层次不同分工也不同,这样可以使每一个组员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智慧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其次,必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让学生敢思敢想、敢说敢做,乐于沟通和表达。达到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第三,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鼓励性的评价,可以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增强优等生的成功感,使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当然,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引导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新课改中我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但我相信:课改不一定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下我想我们教师会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学习
心定
得
边
五
中
冯
2015.6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心得06-09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 的学习心得08-10
新课程,新课堂09-09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09-02
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课堂08-24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创新12-06
新课程高中语文小说课堂教学的探索08-16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08-10
创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06-25
《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课后思考题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