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进行德育(精选9篇)
1.核心素养下进行德育 篇一
【德育教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
【德育教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
【作者简介】
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实际上,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内涵和意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是显性的、逻辑的(系统的)、主线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的东西)。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
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
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脑力劳动(认识活动)的武器(媒介)(管“脑”的)。它是由思维方向、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构成的综合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教育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和能力的细节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功夫。
品格是一个人的行为(广义)表现和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内隐的,那么品格则是外显的。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三大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三根支柱,缺失会造成人的素养大厦的坍塌。
学校教育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价值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价值引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它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内核),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要对价值观有较全面的认识。从价值指向的范围来看,我们可将价值分为:
1.人类基本价值,即为全人类所普遍认可和提倡的价值,如人道关怀、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虽然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观念上有着较大差异,但在伦理价值、行为价值特别是善恶区分上却有基本的共识,有着一定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人类的基本价值。
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积极的、健康的并被全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原则,如爱国、孝亲、仁爱、勤奋、礼让谦逊、恪守诚信等。
3.现代社会价值,它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如个体独立与自主、社会公正与平等、经济市场化等。教师要充分理解各类价值的内涵和意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解、价值准则,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观照,缺乏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价值引领可能沦为一种盲从,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所以,教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价值并拥有价值判断能力。教师本人对做人、做事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外显或内隐地传递着价值,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引领从“正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引导,直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从“侧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澄清,即对学生不正确、片面的价值观进行澄清。
第三,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学校里的各门学科知识都是学生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不同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学科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文,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小学数学中讲时间,讲时、分、秒。我们通常会觉得时间是最无情、最客观的。但数学中讲的时间,不是时间本身,而是计时的单位和方式,是人类发明的一种计量方式。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讲 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要求孩子识记这样的换算公式,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只是在时间概念的表层开展的教学。如果进一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觉: 1分钟有多长,60秒可以做哪些事,如可以写几个字,可以读几行书,我们唱一首歌要用几分钟,上一层楼的台阶要几分钟,从家到学校要几分钟,那么,学生所学的时间概念,就会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尺度,可以用来计量他的生活,帮助他安排生活内容。如此,这个数学知识就成了他生活中的管理性要素,他不仅有了时间的数学知识,也有了时间的生活感甚至生命感,这会影响到他行动的迟缓与紧迫,生活的从容与匆忙。这样的数学教学,就起到了规范生活甚至生命意义的作用,因而具有了价值的意义。
(二)思维启迪(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类型)、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这是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
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当前,要从以下两个维度着力:第一,从客观性、科学性的角度讲,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以《论语》中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勿意”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勿必”是指对事物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要有辩证思维。“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第二是从主观性、主体性的角度讲,要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独立、独特、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从教学的角度讲,第一,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记—练—考”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教学几乎把思维都剪辑和阉割了,学生没有多少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要把原生态的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例如,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言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第二,要积极倡导有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符号知识(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识内涵(深层结构),获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循环的发展。思维水平的发展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和科学思维态度的养成。实施深度教学,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将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第三,要注重原生态的问题。一是根据提问概念的性质不同,提问可以分为“生活提问”和“逻辑提问”。前者主要是以现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后者则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我们知道,教科书知识本身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根本区别的。教科书的编写主要遵循学科知识体系逻辑,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加以概括的,更多偏向于“逻辑提问”。从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来看,需要将学科知识还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仅仅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知识内容。二是原始问题与课本习题。原始问题是指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科学现象和事实的描述。而课本习题则是把科学现象和事实经过一定程度抽象后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
(三)品格塑造(优秀、良好品格的培养)
有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答记者问告诉我们:一是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二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我认为,这两点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孩子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少儿时期,少儿时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给孩子留下隐患甚至危险。
有专家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受过教育的人”的根本标准,不在知识,而在美德,除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等。
从广义的角度讲,品格可分为:行为习惯、个性修养、道德品质(风范)三大组成部分。品格突出一个“品”字,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品质、有品位的人,这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说的话语;“诚信、宽容、感恩”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怀的意识。
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张扬个性的必要性,但决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公德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礼让仁和、合作共进的为人智慧。值得强调的是,品格只能由品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培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教师的劳动有特殊性,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分(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这是因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思想、品德、风貌、学识、才能、作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学生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倾向。所以,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谈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
总之,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2.核心素养下进行德育 篇二
一、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锻炼
思维能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的主动总结和概括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思维能力支配人脑的运作, 从而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系列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处理, 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加工和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复杂, 其实对于我们人脑而言只是一个瞬间。例如: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青年人身边站着一位老太太, 我们大脑就会出现“为什么青年人不能给老年人让座”这样一种道德拷问, 这就是思维的过程。而我们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锻炼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多一些细致的观察, 多一些思考和分析。同样还是上面的情况, 同学们再多观察一下也许会发现, 原来青年人腿部有残疾, 座位其实是老年人主动让给他的, 青年人下车时把座位还给了老年人, 同时还给予了诚挚的感谢。同样还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只因深入地观察和挖掘, 思维的角度变得截然不同, 这正是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多加留心观察的重要原因。
作文思维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 很多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 不少教师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简单地从试卷中或者从网上找来一些素材, 让学生看过之后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写作文。是的, 你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路, 也没有给他们拟定具体的题目, 这样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可是同样的, 你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 没有教会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升华, 所以学生作文不成功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引导不够。2016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话长话短”, 有的学生被这个题目绕晕了, 通篇就说话的长短句式大书特书, 读到最后也看不到一点主题或者个性的表达, 这样的作文无疑是失败的, 而失败的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吃透材料, 更没有对题目进行理性思维的剖析。在作文的审题上, 一个破折号, 规定了命题之意“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 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说还是不说”背后见到的或许是“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责任与担当……”整段材料的核心话题无疑是收尾句的“个性与创新”。
二、作文教学中学习能力的锻炼
学习能力, 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习能力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学生认字识词的能力, 学习能力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自我提升与促进的技能。阅读莫怀戚老师的散文《散步》, 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多么深刻的解读, 也不要求他们刻意地记诵某些话语, 但是后来在学生的习作之中, 我发现有个学生引用了一段文字非常巧妙。他在畅想未来的一个段落里引用了“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仿佛看到了灿烂的明天!虽然照搬了莫老师的文字, 但是这样一种温暖的表达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比起那些豪言壮语形容的明天要灿烂太多, 也温暖太多。
写作的学习, 不是简单的套路模仿, 参照作文大全我们可以套用很多写作句式, 却临摹不出一篇文章的精髓, 遇到新的题目我们又会再次失去目标。这个时候不要太着急下笔, 写作不是技术的较量而是从生活中学习的过程,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习惯于从观察和分析入手训练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课堂上, 我们可以多对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 对于课文的精彩段落进行模仿训练, 对于某个观点展开辩论训练, 对于某件时事新闻进行客观剖析, 等等。实践证明, 这些小的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作文教学中合作能力的训练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隔阂已逐步被打破, 对学生的培养也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出发, 更多地关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拓展, 如合作能力就是未来社会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科技术指导, 更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互助,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作文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在自主支配之下进行思考、交流、探索, 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鼓励他们各尽所能, 相互合作。
作文教学的合作重点应放在讨论环节, 由于教师不可能与全部学生都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因此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小组人数应不超过6人, 人数太多很难兼顾, 很多学生会难以参与其中。如果人数太少, 则会意见单调, 缺乏观点讨论分析过程。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打开思路, 男生与女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一般会有所差异, 因此小组合作有利于大家的交流。在学生探讨交流过程中, 教师不能静坐观赏, 要深入学生中间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 通过合作学习, 让组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通过讨论学习提高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 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四、作文教学中的品德培养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因此我们的教学追求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正义认同、理性精神、道德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奠定思想素质基础。高中语文课堂要着眼关注学生品德培养的教育,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探究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道德认同、自我提升的熏陶与教育。学校是一方净土, 培养出的人才首先应该是思想觉悟过关的人, 当他们走入社会之后才可以在自己的岗位恪尽职责。
作文学习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从“小悦悦”事件中我们可以正义凛然地对那些冷漠之人口诛笔伐, 而在行动中我们也应有真正的落实。教师的爱岗敬业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人格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和尊重、平等的理念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也是一种正能量。此外,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传递给学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虽然荒漠治理、退耕还林我们不能参与其中, 但是节约生活用水, 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不随地乱扔杂物, 废旧电池的分类处理, 避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很多生活细节我们都可以注意。有个学生写过一篇习文“筷子的自述”, 从小树成长开始说起, 浇灌了多少护林人的心血, 接着树木被伐, 加工成木筷, 大树流泪, 支离破裂的心情娓娓道来, 感情真挚, 成功博得同学们的喝彩。
五、结语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越来越重, 需要兼顾的也越来越具体。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 能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格局与发展, 教师应有意识地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品德修养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画凤.浅议对话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 (下) , 2013 (06) .
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篇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核心素养的内涵:1个核心、3个维度、6大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作为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可在培养孩子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活动,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持续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必须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层次的探究任务,发挥出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和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经过完整的探究活动,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知道了证据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了自己的发现的问题。在批判自己的方法的和质疑同伴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强烈的好奇心,使得学生不断深入探究。
其次,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
学习内容相对抽象,不便于开展证实的探究活动,需要借助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让学生适当采用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乐学善学和勤于反思的习惯,并且形成信息意识。
桌后,在课内外科技活动中进行实践创新。
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周围的热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将创意转化为有形物品,并且以科学小论文、科学小动画、科学小发明等形式呈现。
4.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教学心得 篇四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什么是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又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如何形成?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书中三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给了我们很好的解读。
在第一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中细致阐述了什么是素养和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正如马丁·路德所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取决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而核心素养的内涵则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将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而接力奋斗的一代代优秀青年。所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书中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应围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英语这门学科,英语学科体现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育在实践中被异化为纯语言工具取向,师生往往都聚焦语言知识结构,而英语课程丰富的文化意蕴被无形地遮蔽。尤其是近年来“分数热”愈演愈烈,瞄准中高考成了中学英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对广大英语教师而言,最初的内心深处追寻教育本义的理想主义,被考试成绩这个残酷的现实所摧残,屈于考试压力,英语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以讲解语言知识结构为主,即使对文化有所涉及,也基本局限于文化知识和差异介绍,而不重视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枯燥乏味,而失去了英语语言文化的趣味性,文化弱化成了学生英语学习中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在不少学生看来,学习英语除了应试别无他用。其结果是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程晓堂教授戏称的“累且不快乐”状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要知晓英语学科对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有的作用,要知晓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认识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化性同样重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任务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有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书中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由此我想起我们的活动导学,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为原则的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以导促学,以活动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发展为创新型人才。活动导学的“五不”原则: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班上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点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学生自己必须会阅读也就是先学,然后再思考,这也就要拥有一定的思维方式,接下去讨论,和其他学生共享,擦出思维的火花,深化思考的问题,在讨论中还必须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例如:倾听、合作、竞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然后进行展示也就是表达。有小组集体展示,有推荐代表展示,有擂台展示……这样的一个活动导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做准备,所以学校所教的东西应该让学生“带得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他们带得走的礼物。
书中提出要先学后教,就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关系而言,变“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而言。变“先教后学、以学定教、多教少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就学与学、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变个体性学习为合作学习。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先学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前能做到先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从而使教学得到有效的落实。由此我想到我们英语课的预习设计,我努力做到预习内容“具体化”,预习过程“精思化”、“求异化”的原则。所谓“具体化”,指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所谓“精思化”,是指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预习时,可把自己不会的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听课时,如果通过老师、同学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能集中注意力寻求解答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求异化”,是指每位学生完成预习的效果是不同的,存在着差异性,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感受、体验和理解层次深浅不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样也就满足了先学后教的基本特性:超前性、独立性、差异性、针对性、参与性、发展性。
第三个主题“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重点阐述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情景化策略。情境=情+境。它赋予知识和认识以情和境,从而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情趣化、生动化、活泼化、背景化、问题化和思维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可以说,情境是学生认识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情境在我们英语课堂中尤为重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和英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完成事情。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版8BUnit3Onlinetours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了网络学习游戏的操作过程,同时将课文问题设计成游戏闯关形式,在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下整个课堂学生学习热情饱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精彩的情境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5.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 篇五
南城县上唐镇中心小学 邹淑婷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面临更多的是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理解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面对如今中国英语教育出现的问题,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成必然。那么什么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意见》指出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所以,在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下,衍生出了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上,都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面临更多的是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理解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中小学生学习的最大的外语语种。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
文化品格重点在于了解各国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比较所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尊重差异,汲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
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这一能力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现如今我国小学英语的现状不容忽视:学生口语能力不够,忽视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忽略英汉思维的差异。这样的教学与现实社会脱节,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的形成,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尤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就必须依靠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
英语新课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英语课程目标包括社会文化目标、语言交流目标和思维认知目标。社会文化目标包括:行为规范与伦理美德、社会知识与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与国际视野;语言交流目标包括语言运用知识、听说读写技能、语言交流能力;思维认知目标包括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这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同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到教学中,让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们对语言进行建构与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就是围绕核心,设计任务;围绕目标,逐步递进;围绕话题,整合内容。在科普版小学英语四年级Lesson9 Let′s go shopping, OK?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情景教学模式策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新课标目标和拓展目标。本课的主题是shopping,那么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购物情景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交际目的。我在借助超市收银单情况下描述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让学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出。同时在超市购物产生零钱之后该如何使用,引出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被不断激发,语言的输出得到更大强度的锻炼,积极思考如何合理消费,并且加强了学生按需购买的意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接触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由此体现了学科素养的价值型态,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
2.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英语新教材中蕴含着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内容,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素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具有独创性与批判性。如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提升了孩子们独创性的思维品质,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
3.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不尽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是同时产生并相互依存的。而中西文化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如科普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Lesson 3 It will be cold tomorrow.中,我先通过复习旧知,情感渗透,让学生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再围绕四种天气情况,利用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进行有效的交际,让学生在熟悉、特定、开放的语境中积累更多的语料,不仅体会四季的美好,还感受它的多姿多彩;最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选择喜欢的季节,在语境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真实生活的开放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进行交流。其中在教学中我不仅再构了Seasons in Jiangxi的情景,通过学生的感受进行讨论,并且对比他们家乡的四季的变化,表达不同区域间的区别,从而更进一步的延伸到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全球气候差异的不同等,从而引导学生做旅行计划时要关注天气等。以上种种,不仅让学生能聚焦个体,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了解季节不只是自然的场景,它在我们的生活和活动中也是充满色彩的,进而增强学生间文化素养的提高。
总之,英语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身体挖掘、文化挖掘、大脑挖掘、心灵挖掘等培养出sunny(阳光),happy(快乐),independent(独立),naive(天真)和excellent(优秀)的学生,做到“教书”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和其身边人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6.核心素养下进行德育 篇六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为调查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状况, 选取A市N初中的初中数学教师100名, 初中生200名, 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 利用spass20.0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探析。
(一) 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通过调查数据发现,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由于教学目标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大约有46%的初中数学教师, 认为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没有区分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大约有32%的教师, 表示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等能力;大约有22%的教师, 表示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认识模糊。
(二) 教学方法千篇一律
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是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而目前大多数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切合实际。经过调查发现, 大约有54%的初中生感觉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太单一、古板。大约有27%的学生对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基本还满意, 大约有19%的学生喜欢现在的教学方式。此外,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千篇一律地让学生简单数学数学课本、学习生词等。很多学生在数学教学中, 常常是比较被动的接受。因此, 数学教学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三) 教学模式陈旧落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延伸, 在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也逐渐注重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的应用。但是现实中, 部分数学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视频的制作和挑选上, 丰富了教学模式, 但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目前, 大约有45%的初中生认为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陈腐落伍, 表示不满意。大约有32%的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 表示基本满意。大约有23%的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 表示非常满意。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 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的核心素养。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中, 应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 要突破学科本位, 不能过分注重生汇知识、文章背诵等, 而忽视数学的应用。其次, 要注重数学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 加强数学学科内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数学真正融入生活中, 极大地激发初中学生的潜能, 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力。最后, 在数学教学课堂的模式设计上, 要体现时代性与应用性, 使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专注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以生活材料为载体,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着眼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 包括数学阅读材料的设计制作、多媒体平台数学问题的归纳总结、数学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等教学环节。自主快速数学材料的整体结构要合理, 条理要清晰, 互动性要强, 要有吸引力。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的材料, 传递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仅要组织好数学, 组织好课堂发言, 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 突出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 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时, 笔者利用这样一道例题引入。“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 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于购物, 剩下的1000元及应得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 若存款的利率不变, 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1320元, 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可以先让学生独立的尝试操作计算, 然后进行交流,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生说出答案。最后, 让学生总结解题思考的切入点、解题过程中的技巧等。
(三) 实行个性化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首先, 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个性化的指导, 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 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其次, 应结合精准数学的特征, 设计挑战性的任务。再次, 充分利用启发性提问策略, 设计合适的讨论话题, 并对学生实施有个性化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计有差别的发展目标, 使用差异化的教学措施, 实施个性化的指导, 使学生们形成缜密的思维品质, 使数学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四) 构建有效的评价策略, 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当前, 不仅要关注初中生的数学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其多方面素质, 帮助其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多元评价策略是指学习教学过程中, 通过激励、赞扬等方法, 让学生获得自信。所以, 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多维互评, 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语言表达技巧、学科成绩, 更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实现初中数学知识技能与人文修养的全面发展。
同时, 数学教师应该利用积极的策略, 激励学生对于新的问题, 发表个人的观点, 与周围的同学们进行合作交流, 共同探讨新的解决策略。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辩证的思维来对待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实现一种团结合作、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
(五)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互联网的作用下, 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教学的创意和想法, 便捷地创造出来, 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 提高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再现数学课本各章节的知识框架, 实现知识的直观化, 进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成知识结构图。同时, 也可以多媒体再现复杂的数学模型, 尤其是数学几何当中, 物体的立体结构等。这样,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微课, 更加快速的可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数学规律等, 实现数学课堂生动活泼。
(六) 设计实践活动探究, 塑造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下, 数学教师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更多的倾向于理论教学, 而没有关注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活动, 是课堂类型更多的是突出教师的地位。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要遵循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 突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设计相应的活动, 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 能够相互协作, 共同研究, 塑造初中生共同进步、深度探究的能力。
初中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内容其特殊性, 设计合适的讨论话题, 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 利用有效评价策略, 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问题讨论过程,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和教师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表意见, 促进问题的探讨。
三、结语
当前,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笔者作为初中数学教师, 在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深入探究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更多的学者和教师能够关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使更多的智慧投向初中数学教学中来, 相信学生的核心素养会得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和娜娜.初中数学探究式有效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5.
[2]汝海成.初中数学“共生”式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孙丽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4.
7.核心素养下进行德育 篇七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出台,内容包括3个类别9个项目25点,这已成为指导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架构。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题中之意,是中国提高未来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步。本文旨在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在课程层面如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
● 信息素养的界定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的信息素养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认识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广,有技术和技能方面的,有信息情感?r值方面的,还有获取信息渠道途径方面的……
●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策略
随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出台,学科教学的培养方向从学科素养走向核心素养。如何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笔者通过学习“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等课程,结合自己近期教学和交流的经验及反思,认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要重点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信息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尽管一直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但一直教不得法。如果了解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师就能选择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方法。
当前,信息技术教师要特别加强提升学生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指导学生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引导他们关注具有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的信息。教师要设定恰当的核心问题,并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问题,鼓励他们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学习途径、探究方式等进行引导和支持。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归纳提升,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仅拥有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还得有有效运用知识的意识,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2.数字化学习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学习创新是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指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在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学习指导等资源,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下完成一个全新的图文混排作品,这就是数字化学习创新。可以说,每一节以作品为任务的教学都是在让学生创新,因为学生做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copy的除外),只是创新的水平有差异。而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就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形式。当然,新课程中提到的数字化学习还要更宽泛,如利用微信、在线学习系统、网络公开课等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依照核心问题的设计原则,设计并提出核心问题需要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还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鼓励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信息活动。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获得了与计算机互动的体验,及时获得了相关反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知识,修正知识,探索核心问题的最终解决。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体现为独立操作,其中包含对信息的独立获取、分析和处理。在独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比较完整地体验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感悟和操作能力的提升,促进自身学科素养的达成,并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当然,学生仅靠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还比较局限,还应该有足够的协作性学习。协作学习有分工合作、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看到问题解决的不同思路和途径,产生思想碰撞,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对知识产生新的领悟与理解。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如果预设到学生现有知识无法解决问题,或解决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难度,则要适时搭建脚手架,使学生的问题解决活动能顺利开展。
3.信息安全与责任
8.核心素养下进行德育 篇八
周一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的发展体系。它把我国的发展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关系到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此,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郑重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战略主题,其关键便在于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以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深度推进,靶向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是学生在面向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脚点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决胜环节在课堂。这是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过程和效益,最终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承载、实行,并落实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课堂”与“教室”是两个联系紧密但又截然不同的概念。确切地说,“教室”只是一个建筑空间,而“课堂”却是生命共同体同成长共发展的一个神奇圣坛,诸多大脑在这里产生了各种矛盾的冲突,引爆出多样奇妙的联想,闪烁着多少智慧的火花„„于是,教育质量从这里落实,办学效益在这里体现,未来人才从这里起步,名校名师在这里铸就,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发展的。“十三五”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方向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新格局,它必然昭示着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因此从“十三五”元年始,如何建立当下课堂教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体系,无疑是目前探索如何真正把提升儿童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必须予以认真研究、实践的重大命题。
一、课堂需要“创新”发展
把创新纳入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理念体系,并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创新。过去我们对于课堂教学的建设,更多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和效率。然而今天,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未来社会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创新的意识去培养创新的人才,又如何在未来的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创新”是它的第一动力。课改的不断深化,带来了教育的诸多新常态:教育发展提速,课堂结构升级,必然带来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改变。“以生为本”“以学为重”正在不断颠覆传统课堂片面强调教师掌控一切、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课堂的时代转型能获得成功必然要呼唤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这不只是理念要创新,课堂教学的资源开拓、教材选配必须同步创新。更不容忽视的是在实践层面上至关重要的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导学方式等,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方能使创新发展真正落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实处。特级教师季科平的一课“《窗边的小豆豆》家校共读交流会”,比较充分地显示了语文课堂全方位创新的特色,颇值得关注。《窗边的小豆豆》这是一本小朋友爱读的书,淘气的小豆豆被迫退学后,来到小林校长主持的“巴学园”上学。在那里,小豆豆无拘无束地发展了阳光般灿烂的天性,成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课前,季老师已把这本书推荐给孩子和家长,展开了“亲子共读”的活动。同时又把孩子的课外阅读、家庭的“亲子共读”引入到课堂作为阅读的交流指导课。在课堂上,不仅有学生,还有部分家长和听课老师。大家一起快乐地聊读书感受。孩子聊的自然会更关注小豆豆在巴学园里那阳光灿烂的童年,家长更关注是豆妈的那份耐心,听课老师则更关注小林校长的学生观、教育观。大家一起回忆内容,链接内外,都有自己的获得感。从中,教师引导大家重点聚焦之后,让学生当堂写了“好书推荐语”,家长写“心愿卡”,并继续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家庭的“亲子共读”。显然这是一堂很有创新特色的语文阅读指导课,把家校连动、亲子共读引进课堂,深度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狭隘、单调、僵化的局面,学生、家长、执导老师和听课老师都成了充满活力的课程资源。
二、课堂需要“协调”发展
“协调”在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课堂教学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时空、同发展的综合体。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存在,如师与生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人与物的矛盾、讲与练的矛盾、思与行的矛盾、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课内与课外的矛盾等。这是因为课堂教学关乎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也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诸多的矛盾并不是坏事,正是课堂教学存在价值的本质呈现。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我们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存此去彼,甚至也不能过分的厚此薄彼,而是要亦此亦彼,在“对立”中看到其中的“统一”,在“共生”中求得融通的“互惠”。这种课堂哲学的灵动视角,应当成为当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公共理性。这其中得以融合的关键便是“协调”。《现代汉语词典》对“协调”的解释是“配合得很好”,可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矛盾,不是两者之中选其一,而是要讲矛盾双方的“配合艺术”,求得平衡点,从而达到课堂的“协调发展”。
《特别的作业》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说的是于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把找到的春天带到教室里来。于是同学们带来了有紫丁香的花瓣、有杨花、有柳枝、有青草、有画下的画„„“为什么课题叫‘特别的作业’,它指的是谁的作业?”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让小朋友去读、思、议。不料,同学们争论十分激烈。有的认为当然是小丽的作业,她不摘花,用画来代替,体现了她对大自然的爱护;有的说是小龙的作业,他带来了一只装在纸盒子里的蜜蜂,准备展示后放回大自然„„不料,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听课老师的争论。执教老师在众说纷纭的当口,找到了一个争论的原点:老师布置的“特别作业”(课题)是什么?学生齐答“找春天”。现在我们不妨仔细读课文,深入思考一下,同学们的作业有不是“春天”的吗?对呀,既然找来的都是“春天”,就都是“特别的作业”,为什么只能是其中的一个呢?小丽的作业固然完成得很特别,小龙的作业也与众不同,但其他的作业难道就不特别吗?何况课文中老师还说“你们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大家都找到了春天”。由此看来,语文课堂的协调发展,关键还得牢牢抓住语文课程之本,即语言和思维,对课文的语言做深入的合乎逻辑的思考,这不仅是抓住了语文之本,也是获得了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课堂需要“绿色”发展
如果说自然界或社会是个“大生态环境”,那么课堂就是一个“小生态环境”。有人说课堂是由三个“四十几”构成的“圣坛”,即四十几个个体(师生)、四十几分钟(一节课时)、四十几平方的空间面积,但这三个四十几构成的特殊环境,却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兴衰。因为那是未来人才的成长之地,称其为“圣坛”,自有它的意蕴。课堂的绿色发展乃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所以不能以为强调课堂的绿色发展理念,就只是要加强生态教育,美化课堂环境。当然,这也是应有之义,但不能仅仅于此。绿色发展的实质应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应突出育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成长和发展,真正让教学回归本质,让儿童站在正中央。教学的以生为本,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充分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在自主、真实表达见解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认知度和思考力。这样适合学生生命发展需要的课堂才真正是“绿色”的。教学《珍珠鸟》一课(人教版),学生对冯骥才写于文尾的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提出了不少异见。有的说,小珍珠鸟不是因为作者的呵护而对他产生了信赖,原因是小珍珠鸟根本不知道人类会伤害他,当然就不会害怕。有的说,为什么笼里的大珍珠鸟一定要召唤小珍珠鸟回笼子,难道它和作者之间没有信赖吗?还有的说,既然作者这么信赖珍珠鸟,喜欢珍珠鸟,为什么不把珍珠鸟放了,还他们自由呢?把珍珠鸟关在笼子里,这也叫信赖吗?„„当然,这些问题很复杂,关系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人类关养宠物的价值考量等,教师一时也回答不了,就说:“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很深刻,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外做深入的探讨,之后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说到底,学习就是学生的质疑,学生的探究,学生的成长。教师一时答不上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和学生一起再探究,直到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课堂才有了“绿色”的生命意蕴。
四、课堂需要“开放”发展
开放是大国崛起和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发展、课堂教学品位提升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践证明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根本点。现代课堂教学的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中华传统教育的诸多精华,不应妄自菲薄,要让华夏文化的血脉,在现世继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此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则要拓宽国际视野,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类教育资源于课堂教学,把全球优质的、前沿的课堂教学理念、策略、模式、方法引进来,为我所用。在课堂教育的理念研究和实践探索双层面,引入先进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当然,在开放发展的大格局里,有时会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去有选择地吸收,有创新地运用,寻求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让课堂教学获得健康发展。
《北京晚报》2015年10月13日有孙乐琪同志的一篇文章《这是什么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京革新里小学六(4)班的教室里传来了邓丽君的歌声,家长们以为这是音乐课,猜错了。曲罢,老师问:“孩子们,让你想起了哪个传统节日?”大家异口同声:“中秋节。”“那你们有哪些词语和诗句可以描写中秋节呢?”„„听到这里,家长们断定今天上的是语文课,结果又猜错了。老师又问:“不错,从月亮你会想起了什么平面图形?”学生齐声回答:“圆!”老师接着说:“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所有的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最美的‘圆’。”老师说到这里,大家仿佛才明白,原来这是数学课!可这时老师打开大屏幕说:“美丽的圆也是美术家们的最爱。大家来欣赏这幅梵高的名作《星夜》,大家数一数有多少圆形在里边?”
其实这是革新里小学“构建课程文化,师生乐学科学”课改推进的研讨会。开展学科间的有效联动,可以让学生在统整中超越传统课程间过度僵化的边界,从而在更加灵动、鲜活的情境中学习,学会整体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学需要开放,课堂才能在开放中发展前行,为未来造就新型人才。
五、课堂需要“共享”发展
“共享”既是新发展课堂的基本目的,也是课堂教学发展过程的必然展现。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课堂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之任务担当。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共享”已是现代课堂“以生为本”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是教育发展的公平、民主、均衡的主要象征。课堂应当“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每一只鸟儿都歌唱”,让每一位学生在这里都可以自由、自主地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课堂教学的共享发展,实质上体现了课堂教学必须有高位的学生参与度和话语权,实现真正的“民主”“对话”与“合作”“共享”。这也只有在学生拥有了充分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方能实现。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当代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人教版),课文记叙了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的一件事:一位年轻的父亲安置好受伤的妻子后,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坚持不懈地对倒塌的房屋进行挖掘,一个人经历了38个小时的奋斗,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在一起的13位同学。教师的讲析解读,自然把主题集中在“亲情无价”“父爱伟大”,但学生不是这样想的,一位学生问:“怎么其他13位小朋友的父亲都没有父爱呢?只有一个父亲有父爱?”“课文中的警察是无情的,救火队长也是无情的,他们为什么劝父亲不要再挖了?课文中说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这些人也是无情的吗?”„„老师觉得孩子们说得有道理,便说:“好,那就让我们再仔细读课文,找一找原因。”不一会,大家发现了决定父亲坚持挖下去应该是课文中的这一处“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有的说,“前面还有一句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还有的认为:儿子之所以坚信能被救出,他没有忘记“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老师很开心,同学们学得真好,便说:“大家说得对,这种父子亲情正集中表现在他们的相互承诺上‘永远在一起’!”谁说学生只能听老师的,老师也可以听学生。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才是共享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是构成21世纪面向未来的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靶向的语文课堂的本质特征。五个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理念,也体现了我们在“改革课堂教学”方面当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瓶颈问题和短板问题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新发展的靶向,瞄准的正是学生面向未来世界挑战和社会生存需求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定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综合表现为6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显然,我们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五大发展,会更符合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人文特征,究其根本是关乎学生的发展;精神家园的建设。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课堂新发展理念具有长期的意义,也是改课的方法论指导,是今后一个时期课堂教学发展的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时代在前进,课改在深入,语文课堂育人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
9.核心素养下进行德育 篇九
一、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1.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现在, 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 以期让学生更适应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和竞争。从美国、芬兰到韩国、日本等, 各个国家几乎同时在进行着教育改革, 改革方向趋同, 课程标准中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推动了核心素养模型的制定, 以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2.知识与信息爆炸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是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 终身学习已成为常态, 精选学习内容, 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本位的教育, 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多变和复杂的工作环境, 学生需要具有面向未来生活和工作的素养。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知识更新换代不断加速, 人们需要习得一些可受用终身且超越特定工作职位的必备关键性素养。
3.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当今中国经济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转型, 而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主要的是人才。传统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重视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学习的规范性, 忽视学习的广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尤其是从小学开始的精细化分科课程, 导致学生在面临真实的整体性世界时, 显得无能为力。在新的知识经济模式面前, 我们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高级创新人才, 已有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是真正困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 也是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所在。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
核心素养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态度、知识与能力, 即最关键的素养。相较于以往的知识取向和能力取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具有以下特征。
1.解决育人目标的问题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与课程标准都是为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而存在的。课程标准从具体学科出发, 按照学科教学规律, 规定关于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 解决的是“如何教”的教育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 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 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 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强调的是“学什么”的问题, 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 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
基于这一目的, 核心素养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 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2.依据人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逻辑
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 按照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规律, 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从学科逻辑转变为人终身发展的逻辑, 以“人”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因此,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 建议在目标、内容设计、教学安排上, 依据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素养表现和标准。
3.突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一个人即使再有能力, 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 不能称之为具备“素养”。核心素养较之能力, 强调了很多非认知技能, 融入了对价值观和态度的要求, 强调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素养是学习的结果, 同时也是教育的成果, 强调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世界各国均将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将本民族文化和价值作为育人的核心。
可以说, 价值观在21世纪核心素养中占有核心地位, 起到“引擎”的作用, 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提供最初的原动力, 具备强大的本土能力, 特别是强烈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4.注重跨学科的可迁移的综合能力
素养的获得, 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是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 但素养的功能不仅包括升学和就业, 其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 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核心素养由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构成。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使得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都更为复杂, 须调度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能力及非常规的人际互动能力和可迁移技能, 这将是确保人们有效合作并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区域课程建设策略
1.明晰育人目标, 开展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基于知识本位而构建的分科教学体系, 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课堂教学, 但忽视了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强调将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 建立以人的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才能消除当前分科教学体系的弊端和应试教育倾向。
因此, 应重视整体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 鼓励学校基于核心素养自主探索新型课程体系, 加强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1) 学校课程目标要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的最大化发展作为育人目标, 结合办学特色, 提出具体的课程目标。 (2) 依据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 统整学习领域, 构建学校课程结构。同时, 注重课程结构的层次性, 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满足不同学生的最大化发展需求。 (3) 按照学生素养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领域, 完善学校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强调学习方式的体验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4) 明晰不同学段学生形成某个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构建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可测评的课程评价标准。
2.加强学段的衔接和整合,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应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 从小学到高中一而贯之, 才能达到整体育人的目的和效果。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 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国家课程的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的整合研究, 加强学段衔接和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小初高一体化的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从而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的全面提高及素质的综合发展。
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应在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使核心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小学和中学各段的学习中, 具体内容包括: (1) 学生能力体系。基于高中学段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和21世纪人才素养要求, 构建整体的小学和中学段的学生培养能力体系。基于学科特点, 开发不同学段各学科的能力目标体系。 (2)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材内容的衔接与整合。梳理同一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 对学科内的国家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国家课程各学科间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 形成基于国家课程的整合课程;开发不同学段的衔接课程。 (3) 学习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征, 探究与学习内容相配套、最有效的以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方式。例如, 探索学生在不同学段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差异。 (4) 评价体系。中小学教育评价中普遍缺少“扶上马, 送一程”的衔接评价体系。所以要探索中小学培养总目标的“一贯性”, 建立核心素养等级标准, 明确各段学生在态度、知识、技能上的具体表现。 (5) 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学生能力素养手册及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手册》, 针对各学科的教学要求, 建设精品课程资源。
3.研究学科素养表现, 建立课堂教学改进指导系统
只有将核心素养很好地渗透、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中, 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相关的理论也才能得到必要检验及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对接, 构建学科素养指标体系和学科内容标准, 才能使核心素养有效地落实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真正转化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课程及教学实践。
因此, 应针对中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及表现进行研究, 建立课堂教学改进指导系统, 具体包括: (1) 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构成系统:具体化素养能力内涵、素养活动表现;定制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发展进阶系统;建立各学科的核心教学主题和重点教学单元关键素养模型。 (2) 基于学科素养表现测评指标和测试工具诊断和评估学生素养发展现状, 进行前测。 (3) 确定本学科的关键和重要教学主题, 系统分析在该主题下的学生素养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功能价值和教学要求, 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发展的学科教学有效策略。 (4) 基于诊断结果明确教学改进点和具体改进目标, 进行主题整体教学设计的指导, 整体规划主题—单元—课时教学目标, 精细且有梯度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任务。根据能力水平和进阶, 尤其是高阶思维水平, 合理选取和使用原型、变式及综合复杂陌生的任务情境素材。 (5) 运用多元评价方式, 对学生素养达成情况进行后测, 与前测做差异性比较, 进一步提出教学改进指导意见。
4.重视教师的参与, 开展课程建设力培训
校长和广大的一线教师是核心素养落实的具体实施者, 应该把教师作为课程建设的主动参与者, 而不应试图通过行政的方式推进改革。因此,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教师应作为建设者全程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教师参与研制的过程, 就是核心素养价值认同的过程, 是主动接受新理念的过程。
【核心素养下进行德育】推荐阅读:
核心素养下教育教学09-20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08-06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分析08-24
核心发展素养08-06
核心素养感想08-25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07-2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07-25
语文核心素养教学08-19
学生核心素养的08-19
语文核心素养提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