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投资价值分析

2024-07-30

五粮液投资价值分析(精选4篇)

1.五粮液投资价值分析 篇一

一、基本分析

(一)宏观分析

① 目前,我国按季度公布GDP数据。在没有月度GDP数据的情况下,判断整体经济走势可以参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在5月PMI数据出台前后,多数机构已经选择下调二季度中国GDP的预测值。如交通银行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7.8%,国泰君安则给出了7.5%的预测值,和今年政府确定的增长目标一致。

②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涨幅创近两年来新低。食品价格的下降及外部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减缓,使物价增速整体趋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实现年内CPI同比增长4%的目标成为大概率事件,这也将为宏观经济政策“稳增长”提供更多的空间。

③ 7日晚间,伴随央行一声降息令下的还有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这标志着利率市场化在渐进的改革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有分析人士认为,放宽利率浮动空间的意义甚至大于本次降息。央行表示,自2012年6月8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④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2012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和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二)行业分析

① 酿酒行业的行业地位稳定

在经济环境变化较大的背景下,我国酿酒行业虽然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价格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是在国内消费需求平稳增长的带动下,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酿酒行业的生产不断得到恢复。2011年1-11月,酿酒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313.69亿元,同比上升了20.053%,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

② 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从近3年酿酒行业的发展情况看,酿酒行业的扩张速度较快,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分析具体的数据,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从业人员也处于上升阶段,;行业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资产和负债在2011年的增速有所下滑,这主要受到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我国消费者对于酒类产品的刚性需求没有改变,以及部分酒类产品的价格略有提升,从而保证酿酒行业的利润总额快速增长。

(三)公司分析

1、公司基本素质分析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销售为主要产业,同时生产经营精密塑胶制品、大中小高精尖注射和冲压模具现代制造产业,以及生物工程为发展产业,药业工业、印刷业、电子器件产业、物流运输和相关的服务业的具有深厚企业文化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数年来“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中排位居前。在中国白酒行业,有资格挂上国字号招牌的企业并不多,作为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五粮液具备了这个资历,所以此次推出国字号产品后,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今天在现场品鉴环节中,首次亮相的国五液获得了国家级品酒大师沈怡芳的16字高度评价“芳香浓郁,溢香长久,醇甜谐调,尾怡净爽”。此前高端白酒市场带“国字号” 的有国酒茅台、国窖1573,而这次上市的52度浓香型“国五液”,是五粮液首次推出的“国字号”超高端白酒。它的上市,意味着国内高端白酒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相对于其他白酒,五粮液有其独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独有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独有的600多年明初古窖;独有的五种粮食配方;独有的酿造工艺;独有的和谐品质。

2、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① 偿债能力比率

公司流动比率在2012年为2.59,相对于2011年的2.22而言,略有上升,一般认为偿债保证程度有所提高,但并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偿债。再看2012年的速度比率,2012年也比2011年有所提高,达到2.12,总体相对平稳,另外,负债结构比率的下降和现金与总资产的比率的上升都说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在上升的基础上稳步发展。

② 经营管理能力比率

公司的存货周转率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下跌幅度大,从1.37落到0.45,说明2012年产品积压或采购过量,企业经营效率降低颇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促使产品销售顺畅。2012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1年的246.78到2012年的98.62,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的滞留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③ 盈利能力比率

2012年不论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总资产收益率都比2011年末均大幅度下降,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各项指标均低于去年年末水平,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这可能与运营成本的上升关系密切,成本费用利润率从2011年的0.83到2.12年的1.24。

二、技术分析

作为白酒行业龙头企业,该股从08年底以后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中,2010年11月以后,该股处于一个高位大箱体震荡过程中,箱体上下边线分别位于40元和30元附近,如果公司基本面未来不出现重大变化,该箱体仍将维持,同时51元作为该股历史高点,在未来的行情中也将构成重大阻力位

中短期来看,该股3月以来已经构成一个小双顶图形,5月24.25日,该股放巨量击穿双顶颈线位,近期的反弹可以看作是对破位有效性的确认,如果短期内不能迅速放量上攻,则后市将继续下行考验30元箱体底边,但是30元的支撑较强。上周五,收盘价为32.55元站在了五日均线和十日均线之上,有一股向上的趋势,倘若后期市场环境转好,加上五粮液良好的基本面,五粮液势必会进行填权。而且观其分红历史,五粮液历次分红后,股价都进行了填权,而且不断向上突破。因此我看好五粮液后期走势。

2.五粮液投资价值分析 篇二

中国石油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价值分析与投资操作建议

专业班级: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班 学号: 012103

31学生姓名: 刘家奇

完成时间:2011年05月24日

1、投资价值分析

首先我来谈谈对石油石化的投资价值分析,其一在于石油石化属于国家资源,属于国家财产,其企业的支撑和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宰形成垄断局势,其股票的发行及走势相对与其他股,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高回报性。其二在于国家政策对于石油石化的大力扶植以及其国家对于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其三在于其资源的可利用率和再生性的评价,使得其在物质方面展现出了独道的“物以稀为贵”。其四在于石油石化的储备以及对国外的进出口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很多国家很依赖中国的石油石化,如俄罗斯等地,作为投资价值来看,长远的增持是必要的。这是我总结的至关重要的四点,也正是这四点,才能充分的体会出其真正的投资价值所在。

2、投资建议

2011年石油消费增速虽然相比2010年将有所放缓,总体比2010年增长1.5%左右,但由于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实际增量仍很客观,特别是新兴发展国家,而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原油需求将是主力军,2011年预计将新增需求接近4成。2010年全球原油总体是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欧佩克决定将维持原油产额,使2011年全球原油供给趋稳;但欧佩克剩余产能10月份明显下降,11月份美国原油库存开始从高位下降、有望进入去高库存化阶段,也将助推原油价格上涨。而由于资源品价格的上涨也将推动下游石化产品的价格上涨,原料与产品之间价差扩大、毛利率提高的公司会为市场提供了可供炒作的题材。2011年需要关注产能相对较小,而需求增长较为强烈的石化产品。如果是短期持有,应该投资在石化产品的股票上;而相反如果是长期持有,相应的在一定的持有度上,遇到大幅度的跌价时,应该果断增持百分之三十。

而作为已持有股来看,今天的趋势应该是持平,从早上到下午收盘股价的幅度变化来看,涨幅最高点为-0.1左右,而最低点为-1.08左右,最好的选择就是今日无动作以不变应万变。很多的股民只关心今天的股涨动幅度是红色还是绿色,却不仔细分析。石油行业一年之中的12月份进行设备维护,井队出勤也会有所减少,其利润多为中旬5、6、7三个月。所以现在的持有,到一定高度之后在9月到10月抛出才是明智之举。

3、参考资料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石油石化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形势,本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全力拓展市场,优化生产,强化管理,挖潜增效。特别是随着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国内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向好,石油石化产品需求和价格稳步回升,本公司积极应对危机的措施成效逐步显现,经营业绩逐月提高。上游板块油气当量产量实现稳中有升;炼油板块抓住境内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机遇,努力做大总量、降本增效,迅速扭转了巨额政策性亏损的局面,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化工板块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提高;成品油营销与分销板块经受住了严峻的市场考验,经营成效显著。2009年上半年,本公司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5340.25亿元,同比下降30.2%。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归属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1.90亿元,同比上升332.6%;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归属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332.46亿元,同比上升332.8%。综合考虑盈利水平、股东回报和未来发展需要,董事会决定派发2009年中期红利每股人民币0.07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外石油石化产品需求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中国政府出台的扩内需、保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必将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动石油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为本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新一届董事会根据未来发展环境和本公司实际,批准了公司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滚动发展纲要。本公司将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稳步增长,推进天然气产量大幅提高;进一步完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湾三个炼化一体化企业集群,力争成品油和石化产品的市场供应率稳中有升。争取到2011年,境内油气当量产量达到5500万吨(原油约4300万吨、天然气约17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达到2.02亿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930万吨/年,境内成品油经营量达到1.35亿吨。根据行业和自身业务的特点,本公司将继续实施“资源、市场、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资源战略,坚持资源获取多样化,以原油、天然气、成品油资源为基础,以替代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为补充,统筹国内国外两个来源和生产10贸易两种方式,不断巩固资源基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提高资源获取的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实施市场战略,坚持国内外两个市场有机统筹,完善石油和石化产品营销网络,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发挥差别化产品优势引领市场需求,培育提升中国石化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强化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施一体化战略,坚持上中下游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整体产业链的优化组合;加强板块、区域、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整合,推进炼化一体化,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海外油气投资、境内外炼化合作、国际贸易紧密结合的良性互动体系,推进海外业务快速发展,努力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同时,把加快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队伍素质的提高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以上目标和战略,本公司将采取以下重点措施:勘探开发板块,国内勘探开发继续贯彻“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突破海上”的方针,努力实现增储上产和资源战略接替。勘探方面,深入挖潜东部油区,加强新区、新层系、新领域的勘探,加快西部勘探,争取储量快速增长。开发方面,东部地区提高储量动用率、采收率和单井产量,力争实现稳产增产;西部新区加快产能建设,尽快实现战略接替;精心组织川气东送项目投产运行,实现天然气业务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开拓海外油气资源,提高海外油气产量和盈利能力。炼油板块,按照贴近市场、贴近资源的原则,调整优化炼油布局,保持炼油业务协调发展和高效运行。提高原油加工适应能力,提高加工深度和灵活性;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原油储运网络;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品质量升级;实现大型化、一体化和集约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稳妥推进海外炼化、仓储建设;采取原油进口多样化策略,保障原油安全稳定供应,大力发展第三方贸易。化工板块,发挥一体化优势,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增强化工业务竞争优势。合理安排乙烯和芳烃等产业链的发展;优化利用资源,实现化工原料多元化,降低成本;充分依托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内涵发展;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快完善营销网络,灵活运用营销策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品油营销与分销板块,大力

拓展市场,完善营销网络,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零售和直销,提高终端销售比例;合理调整油库布局,全力推进加油站和管道网络建设;大力发展非油业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塑造品牌形象。面向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相信,在各位股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11下,新一届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将共同努力,通过实施上述发展战略与规划,积极应对挑战,推动中国石化的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并以良好的业绩回报股东、员工、客户和社会。

2009年上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实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好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3.金地集团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篇三

一、公司概况

快速成长的房地产业后起之秀

金地集团是一家正在快速成长的房地产公司。自1993年进入房地产行业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金地已经从深圳福田区的一家区域性地产公司,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资产规模、跨区域发展、品牌影响力显著的全国性房地产公司。在1999-2003的四年间,公司的总资产和主营收入分别增长了6.4倍和4.1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64.8%和50.2%。到2003年底,金地集团的主营收入、净利润和总资产三项指标均位列房地产上市公司前10位。

金地的核心竞争力

与大多数资源性的房地产公司不同,金地并没有实力雄厚的股东背景,土地储备方面也没有天然的优势,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归因于其所拥有的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而具有竞争力的内部激励机制、前瞻性的战略、卓越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优秀的管理团队。

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金地集团是较早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圳本地企业。早在1994年5月,经深圳市体改办批准,公司就成为了“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企业,并于1996年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在历次改制过程中,公司先后吸收了多家外部企业成为战略性股东,并形成了相互制衡的股东结构。这可以从公司董事会成员的构成中得到证明:在总共15位董事中,来自股东单位的占6席,独立董事占5席,而公司内部的执行董事仅占4席。显然,这个结构能够全面地反映各方股东的利益,确保公司的发展不会偏离股东财富增值的目标。

科学而具有竞争力的内部激励机制

房地产公司基本上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运营的,因此员工的短期行为倾向比较突出,而这不利于企业建立长期的品牌和信誉。另一方面,近几年大量民营资本加入行业竞争,导致行业内互相挖角现象日益普遍,企业内有经验的核心人才流动频繁。金地充分意识到这点,在实践中探索建立起了以“延期支付计划”为核心的长期激励机制,不仅保证了团队的稳定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

所谓“延期支付计划”是指公司每年确定一个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被激励对象经过努力实现了预定的业绩目标,则根据业绩表现提取一定的激励基金对其进行奖励,但激励基金递延支付。金地的董事会是长期激励计划的管理机构,并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长期激励制度的实施。激励对象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不仅包括集团层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负责人,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核心骨干也能参与分享。因此,科学而富有竞争力的激励制度成为了金地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

前瞻性的战略

金地非常重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快人一步”是金地的指导思想和不懈追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大多数深圳房地产企业仍然致力于本地市场争夺的2000年,金地就迈出了跨区域扩张的脚步,先后进入北京和上海市场,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在这两个城市站稳了脚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这种战略性的安排不仅使金地避免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深圳土地市场上以高价拍地的尴尬,又充分握住了北京和上海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战略性机遇,从而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当前,在目前大多数地产商都在进行跨区域发展之际,金地的战略性思考已经深入到:如何在几个重点区域实现区域化发展、如何通过更科学合理的投资体系安排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卓越的产品开发能力

金地强调产品的人本、优质和创新。经过几年的摸索,金地已经形成了一套贯穿产品开

发全过程的科学的开发体系。公司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坚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集团制定了全流程管理制度,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客户服务等重要节点都实现了标准化,确保公司所有的工程优良率都达到了100%。与此同时,金地非常注重产品的创新,始终确保公司开发的项目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先进性和差异化。因此,公司开发的产品都能受到了客户和业内广泛的认可,项目的销售率都非常高。以公司2004年销售的几个项目为例:香蜜山一期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便取得了95%以上的销售率;武汉金地格林小城首期销售就出现了1500多人抢购400余套精品房的情况;上海格林春岸两度出现当天推出房源当天售罄的盛况。

远见卓识、凝聚力高、管理能力强的管理团队

金地的管理团队和管理风格非常具有个性,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公司的决策坚持理性主义原则,无论是对区域的选择,还是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层都秉持科学决策的理念,而不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和直觉决策。金地或许会因此失去一些机会,但绝不会出现大的决策失误,这也正是公司以往开发的项目都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第二、团队的凝聚力极强。金地将近60人的中高层管理团队在公司平均的服务年限超过5年,董事长凌克与总裁张华纲在公司服务的年限都在10年以上。第三、对战略和运营的研究非常重视。对战略的重视表明公司是一家有抱负有理想的企业,并不只是跟随行业发展而随波逐流;另一方面,金地又十分注重执行力,善于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提高运营效率,达成的途径包括向世界一流的专业顾问公司寻求支持,或直接从外部聘请专才。

二、发展战略

远景———“做中国最有价值的地产企业”

金地的远景是“做中国最有价值的地产企业”,其对价值的定义包括四个主要方面:第一、为正在形成和壮大的中产阶层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和增值服务;第二、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最大的价值;第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和发展机会;第四、为社会创造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万科注重规模扩张的“成为行业领跑者”的愿景相比,金地更加注重品质与价值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有序的规模扩张。这保证了公司项目开发极高的成功率,同时管理质量也不会降低。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和正在开发的10多个项目中没有一个失败的案例。

全国性扩张战略———多层次、高质量的有序扩张

从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开始,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另一方面,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总体上呈现此起彼伏的态势。为了充分把握行业的发展机会,金地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了全国性的扩张战略。与许多地产公司的扩张冲动不同,金地的扩张相当理性,区域与项目的选择经过慎重的筛选、实施的步骤有条不紊,管理质量始终如一。

金地的全国性扩张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区域性公司、城市性公司和项目公司。所谓区域性公司,是指金地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设立负责三大片区项目管理的区域性公司。金地希望通过区域性公司来运作更多的项目扩大整体开发规模,并籍此进一步提高集团的开发和营销能力,并且分散单个城市的投资风险。目前集团已经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建立了区域性管理中心并在当地开发项目,并且以此为基地向周边的城市渗透。目前,深圳公司已经将项目扩展到了珠海、东莞,并且正在广州寻找投资机会;金地在天津的项目拓展工作也进行的非常顺利,公司还在长三角周边城市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和合作伙伴。在第二个层次,公司计划在中、西部内陆地区挑选若干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设立分公司进行长期运作。公司已经巨资投入的武汉就属于这一类型,此外金地已经对重庆、成都、沈阳等区域中心城市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考查,并

且正在寻找合适的时机进入。最后,作为对前两个层次的补充,公司还会根据个别项目的收益情况,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选择一些个别项目投资,以提高集团的盈利水平,并使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更加平稳。

土地储备战略———优化结构、提高周转率

虽然目前金地的土地储备规模并不是非常大,但从结构上看一些项目的开发周期偏长。这样的土地储备结构是公司上一轮土地储备战略所形成的结果,并实现了很高的土地增值,公司这几年的高毛利率体现了这一战略的成功。不过,这种长周期的土地储备结构使得集团的资产周转率偏低,不利于规模扩张和分散风险,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的波动幅度也较大。

金地充分意识到这点,在新一轮土地储备中,公司将会更加强调优化土地储备结构,提高集团的资产周转率。在未来新增的土地储备中,短期项目将占55%左右,而中期项目将占到35%左右,长期项目仅占10%。结合现有的项目储备,未来将基本形成“长、中、短搭配”的土地储备结构。区域布局方面,公司的区域布局将更加分散化,三大经济圈之外的投资比重将有所提高。

产品竞争策略———注重产品品质和社区价值的提升

总体上,金地的产品竞争策略是:通过对客户需求和偏好的分析和理解,制定市场细分策略,并据此调整和安排公司的业务流程,集中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有效地为客户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最终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金地的市场细分策略是:为中国日益扩大的中产白领阶层(主流市场与潜力市场)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和房地产增值服务(居住价值与社区价值)。

针对目标客户的需求,公司将通过两方面的能力提升,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和增值服务:一方面,公司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客户的价值。首先,公司通过科学的社区规划和完善的社区运营,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将塑造社区文化的理念植入社区价值体系中,公司开发的北京格林小镇就是这样的成功典范;其次在产品开发方面,金地在坚持设计和工程质量的同时,注重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公司将通过项目系列化和产品标准化提升开发效能,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

三、业务及项目介绍

在建项目的概况

(1)北京金地国际花园

■ 北京金地国际花园是对公司2004年盈利贡献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金地集团在北京提升品牌形象的力作,公司在项目中拥有60%权益。该项目位于朝阳区建国路北侧,东西两侧为规划中的光辉里路,属于中央商务区(CBD板块),与知名楼盘现代城隔街相对。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33万平米,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北区5幢高层住宅已经达到90%以上的预售率,并大部分将在04年竣工结算。南区则由一幢甲级写字楼、一幢服务式公寓和一个三层的商业设施组成,预计将在07年产生利润贡献。

(2)上海格林春晓

■ 格林春晓是金地集团在上海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公司拥有90%的权益。该项目坐落于上海西北部的古镇南翔,紧临沪嘉高速公路和沪宜公路,且临近规划中的轨道交通R3线(该线将F1赛场所在地安亭镇与市区徐家汇相连)。南翔虽属于嘉定区,但距离市中心不足1小时的车程,为嘉定区最靠近市区的地块。因此,该楼盘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区域以外购买者的追捧。格林春晓的占地面积为13.5万平米,规划建筑面积为9.6万平米,容积率为0.7,共有联体、叠加及双拼别墅共436套,分为三期建设销售,目前仅存2套未售,而售价从开盘之初的5700元/平米,逐步提高到目前的8300元/平米以上。

(3)上海格林春岸

■ 格林春岸位于嘉定区的中心地带,为一旧城改造项目,公司拥有100%的权益。项目的占地面积为12.2万平米,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5.3万平米,容积率为1.2,共有总户数为974套住宅和4间商铺。项目分为两期开发,分别在04年和05年竣工结算。该项目贴合了当地政府对老城区“短期只拆不建、更新建筑以中、低密度、公共性、生态型为基本原则”的主导思想,以水景社区为卖点,推出低密度花园洋房、六层电梯公寓、亲水叠加别墅、河滨联体别墅、错层小高层等多种物业形态,以满足当地高端客户的不同需求。凭借超前的设计和极佳品质,该楼盘在当地的区域市场上独领风骚,销售势头非常不错,每次推盘的预售率都在95%以上,而售价从最初的4300元/平米提高到了目前的5500元/平米。

(4)上海格林世界

■ 格林世界项目也位于南翔,位于沪嘉高速公路的东侧,与格林春晓项目临近,公司拥有70%的权益。该项目的占地面积为136.66万平米,规划建筑面积90.2万平米,容积率为0.66,为一个以别墅为主的低密度大型社区。项目一期800亩已经开工,其中包括占地100亩的公园和建筑面积约为21万平米的住宅。按规划,将建成具有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风格的社区,住宅部分将分成小高层、联排别墅、独幢别墅等,该项目将是公司06年以后的主要利润来源。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的土地成本仅为37万/亩,在容积率相近的情况下,比格林春晓的56万/亩要低将近三分之一。另外,去年10月份,南翔镇临近的另一块土地拍出了130万/亩的价格(普通居住用地、容积率为1.2),因此这个项目的地价升值幅度相当可观。

(5)上海浦东未来域

■ 该项目是金地集团与上海的浦发集团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公司拥有49%的权益,并拥有经营管理权。该项目位于浦东三林路西侧,占地面积为10.5万平米,建筑面积为14.1万平米,容积率为1.3,由多层及小高层组成。2005年三月份一期将对外销售,预计售价将在8000元左右。该项目将在05年及06年为集团提供利润贡献。

(6)深圳香蜜山

■ 该项目地处深圳福田区香莲立交路口,属于当今深圳市地段极佳的中心地区,公司拥有100%的权益。该项目依山而建,并容纳了深圳的国际网球中心,是一个具有运动、健康特色的山体住宅项目,也是深圳首个获得国家住宅中心认证的健康住宅。项目对外推出之后,当即受到各界好评,成为业界学习的典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米,分成二期。其中,一期已经达成95%以上的预售率,并将在04年提供利润贡献。

(7)武汉格林小城

■ 武汉格林小城位于武汉武昌的南湖片区,是武汉市二环线内为数不多的可大规模开发的中心地块。该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东临南湖水域这一天然的水景社区。项目的左右两侧将是市政规划中的600亩超大规模水上公园。公司规划把格林小城打造成为德国风情的精品社区。项目的占地面积为43.8万平米,规划建筑面积为65.7万平米,将分成六期开发。该项目的一期A1组团在04年11月预售,首次推出的458套房源,当天就成交了442套,成交率高达96.5%,创造了武汉楼市的新记录。

(8)东莞格林小城

■ 该项目毗邻东莞市中心区,西靠东莞大道,与新建的市政府、歌剧院和会展中心相望,地理位置优越。该项目占地面积为13.6万,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24.5万平米,共分为7个组团。第一组团在04年下半年推出,销售情况良好。该项目从05年起将持续为集团提供利润贡献。

储备项目的概况

(9)北京格林小城

■ 北京格林小城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格林小镇的后继项目。该项目占地

面积约为60万平米。由于用地手续尚在办理中,尚未开工。

(10)深圳龙华项目

■ 该项目位于深圳龙华地区,占地面积约为18万平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42万平米。目前该项目正在前期设计中,预计可在06年提供利润贡献。

与房地产相关的其他业务

金地在长期专注于住宅开发领域的同时,也一直在审慎地尝试新业务的拓展。这种拓展的目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增加公司的利润来源;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在住宅开发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向价值链上下游的一种拓展。实际上,香港、新加坡的大型地产公司往往采取了类似的经营模式,其业务范围涉及到:地产开发、投资物业、房地产信托管理等与房地产相关的多个领域,并具有逐步向房地产金融领域渗透的趋势。金地也看到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从培养人才、积累经验的角度出发,开始逐步涉足这些领域。

房地产信托

美国、香港等地大型地产公司的案例已经证明: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能很好地为住宅开发业务提供互补的协同效应。金地与金信信托、浙江绿城等公司合作的金信双龙计划是主要针对房地产项目公司权益投资的一个信托计划。公司希望通过参与项目的筛选、谈判、投资的全过程,增长房地产投资的专业经验,为将来参与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管理(REIT)业务做准备。

房地产不良资产处置

公司还与摩根斯坦利、上海盛融合作共同涉足房地产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三方通过设立合资公司,以折扣价购买了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变现获得收益。所谓的不良资产实际是一些由于各种原因停工的“烂尾楼”,处置过程中需要涉及到项目筛选、结构融资、处置变现等多个环节,而三个合资方在这些方面又各有所长。除了获取丰厚的收益以外,金地希望借此为未来进入商业地产等新的领域积累经验和人才。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则是金地早期为树立品牌而进入的领域。目前,金地的物业管理已经覆盖全国30个大中城市,管理和顾问的项目总数达到118个,总面积超过1600多万平方米,在全国位居前三位。虽然,这项业务本身对集团的盈利贡献并不大,但公司在此领域的经营却是和自身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物业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公司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公司的跨区域发展尤为有利,同时物业管理也是差异化竞争策略中的重要一环,公司通过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提高自身产品的价值和差异化,并以此构筑公司的竞争优势。

四、行业背景及区域分析

中国住宅产业————— 一个长期增长的故事

我们认为,1998年下半年开始的住房制度改革是中国住宅产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开端。虽然,受到宏观经济因素和政策变化的影响,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调整,但基于以下的理由,我们认为增长是行业发展的主导趋势:第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趋势仍将继续得以维持,而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也是可以预期的;第二、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加速的阶段,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子弟具有强烈的愿望在大城市找到他们生活和发展的空间;第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未被充分满足,而把毕生的储蓄转化为不动产是东方国家普遍的文化传统。第四,从居住质量的角度,中国住宅产业仍处在较低的水平,而旧城改造等重建计划也将推动多次置业需求的产生。

短期即使出现调整,长期仍然可以看好

不可否认的是,从2003年起全国房价出现了上涨加速的趋势。2004年1-11月份,全国住宅价格同比大约上涨了12%。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城市,过去三年房价的累

计涨幅超过了一倍。除了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合理因素以外,投资性购房比重过高和买房者的看涨预期也对房价的上涨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从今年开始,政府采取了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来抑制房价的上涨。我们认为,在未来一至两年内,政府有可能继续提高利率,而当累积加息幅度超过100个基点之后,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出现短暂的调整。但是,基于以下两个的判断,我们认为调整的幅度和时间都不会太大:第一、由于土地和信贷的控制,使得未来的住房供应量增速放慢;第二、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将使得购房者的对房价的承受力加强。

主要区域住宅市场分析

上海 ——— 土地供应放慢,房价居高不下

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大幅超越了北京和深圳,无论采取何种数据计算,上海住宅价格累计涨幅都超过一倍以上。对此,我们认为2002年以前上海房价的上涨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具有合理的成份,主要理由如下:第一、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确立和加强;第二、由于看好上海的投资环境,近几年国内外的资金大量涌入,外来人口的持续增长产生了源源不断的需求;第三、过去几年,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动拆迁投资巨大,提升了环境和地段价值;第四、自内外销并轨之后,海外人士购房需求被大大激发,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海外资金纷纷投资于上海的房地产。

房价涨幅过大,房价收入比创新高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投资者的比重增加过快,而购房者对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也得到加强。因此,从2003年起,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成份。从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倍数已经达到了16倍左右,不仅超过了97年的高点,从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也远远超出了平均水平。

土地供应已放慢,在建规模并不大

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起,土地的供应速度出现了明显的放慢。一方面,上海市动拆迁政策改变后,动拆迁量已经大幅下降,而自实行招标以后,土地供应的节奏明显放慢;另一方面,受银行信贷紧缩的影响,新开工量增速也在放缓。2003年,上海市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仅同比增长13.1%,预计04年将进一步放慢到10%左右,而明年可能会更低。从当前在建的规模来看,在建住宅面积大约相当于03年预售面积的1.7倍,这个比例虽比02年有所提高,但仍旧低于1998年房地产低谷时的水平,这表明当前的在建规模并不大。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虽然上海的房价高企,但由于供应的放缓,两至三年内未必会出现大幅下跌。

政府高度关注,房价有望软着陆

房价的上涨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从2003年下半年起,上海市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加大对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放慢动拆迁、限制期房转让、增加中低价住宅用地供应,实施房地产交易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我们认为,政府的一系列调控措施终会起到成效,上海房价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有望实现软着陆。

深圳———空置率见底,未来房价看涨

前几年,深圳的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处于调整吸纳存量的过程中。深圳住宅价格从1999年开始就走出底部开始回升,由于收入的增长略高于房价的涨幅,因此,房价收入比总体上是处于逐年下降的。

特区外城市化带来发展契机

2003年深圳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861亿元,增长17.3%,达到八年新高,在全国居第四位。人均GDP为54560元/人,居全国首位。2003年6月CEPA的签署、2003年底,深圳特区外城市化进程全面启动,以及地铁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将使深圳房地产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政府控制土地供应,市场消化吸纳存量

从2001年起,深圳市政府实施了“三年内控制土地供应”的措施,因此过高的投资增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将历年的新开工面积减去当年的竣工面积后的数值,来衡量供应量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到,供应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动,而从2003年开始市场已经进入了供应减少、吸纳存量的周期。

销售率回升,房价收入比下降

销售方面,我们将历年的竣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差定义为空置量的变化,而销售面积与竣工面积的商定义为销售率。由于市场的整体规模的逐步提高,近三年空置量的绝对值比较高,但销售率从2001年起已经逐步开始回升,这意味着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得到遏制。价格方面,深圳住宅价格从1999年开始就走出底部开始回升,由于收入的增长略高于房价的涨幅,因此,房价收入比总体上是处于逐年下降的,这点与全国的情况相似。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与95年前后的房地产热相比,当前深圳的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政府控制供应的措施将使未来三年内市场的空置量显著下降,而房价将稳中有升。

北京———奥运带动基建,房价稳中趋升

前几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同样处于调整消化存量的过程中。与写字楼市场的整体供大于求相比,住宅市场正在逐步回复到供求平衡的状态。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起北京房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升。展望未来,奥运工程带动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土地供应日趋规范,对当地房地产的市场都是正面的,我们对北京住宅市场持乐观的看法。

房地产投资回归理性

2001年以前,北京市的房地产投资出现了过快的增长,远远超出本地经济的增长速度。其后几年,房地产投资增速逐年回落,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并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数据,北京的房地产投资额增长幅度为GDP增长幅度的1.81倍,已经回到2000年以前的低位,这表明市场正朝着更为平衡、健康的方向发展。

供求关系有所缓和

从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数据情况来看,供过于求局面已有控制。最近4年,北京的施工与销售面积之比基本稳定在4-5倍区间;而销售面积与竣工面积之比维持在70%以上,并逐年提高,这表明市场在逐步消化存量之后,供求关系已经大为缓和。

居民对房价承受能力有所增强

最近几年,北京的房价整体上呈现稳中略降的态势。相反,居民的收入却持续增加。因此,从房价收入比的情况来看,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已经从1997年的23倍降到了2003年的11倍,这意味着北京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在加强。

武汉 —————中部重镇,潜力无穷

武汉历来是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由于各种原因武汉的发展潜力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最近几年,武汉出现了明显的正面变化: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明显增强,已有多条地铁和过江隧道项目通过国家审批。同时,位于汉阳的沌口经济开发区已经吸引到了神龙富康、海尔和美的空调等大企业的入驻。我们认为,未来三至五年内,武汉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将有相当大的发展机会,这一点与当前的天津和三年前上海的情况很类似。

高档商品住宅市场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武汉市的房地政策的主基调是:土地出让以协议为主且价格相当低廉、政府积极鼓励兴建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社区。在这种背景之下,武汉的房价在全国省会级城市中属于偏低水平。2003年的住宅平均售价仍旧在2400元/平米以下,另一方面,由于商品化程度低,当地住宅的总体品质较低。因此,武汉的高档商品住宅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旧改力度加大,推动住宅消费

从2003年开始,为了改善城市形象,武汉市的旧城改造力度相当大。根据武汉房产局

的数据,2003年全年武汉完成了29块片区、总占地面积为8267亩的旧城改造,比02年同比增长了292.7%,全市的拆迁面积达到260万平米,同比增长34.7%,拆迁户数为24433户,比02年增加了11413户。我们认为,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将减少市场的存量,并带动住宅消费,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助推器”。

需求旺盛,房价加速上扬

2003年,武汉市商品房销、预售面积为961.32万平方米,增长26.60%,总销预售金额为191.72亿元,增长44.74%,增幅巨大。进入2004年,在销售淡季的一季度,即实现销预售商品房262.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11%,商品房销预售收入为33.52亿元,同比增长62.56%,增幅均创历年之最。价格方面,从2003年9月份以来,武汉市商品房销售均价连续三个季度加速上扬(涨幅分别为1.5%、3.6%、5.1%),其中2004年一季度5.1%的单季涨幅为近年之最。

从历史数据来看,武汉的住宅消费起步于2001年,但2000-2002年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一直维持在10%—15%之间的温和增长,在过去的四年间,销售面积始终大于当年的竣工面积。因此,我们认为武汉住宅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至少还会维持两至三年,而房价正处于起飞的初期。

五、盈利预测和财务分析

基本假设

■ 未来三年内,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7-8% 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可维持在10%以上

■ 利率的上调幅度和频率是温和的,三年内累积加息幅度不超过2%

■ 全国房地产的销售速度与供给增长速度基本相当,房价的涨幅保持在5%左右

■ 金地集团的项目开工、建设和销售均能按计划进行,各项目竣工时的销售率仍维持在95%以上

■ 以下的项目预测均以目前公司已经拥有的项目为基础,尚未考虑公司未来新增项目或收购股权可能带来的盈利增长

六、房地产上市公司比较

区域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大至可以分为三类:全国性、区域性和以项目为主的公司。我们对比了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并结合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特征后认为: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内,全国性布局的房地产公司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主要理由包括:第一、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正进入一个持续的高速增长阶段,这为行业内的领先者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全国性开发商的扩张能力更强;第二、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化水平都比较低,因此全国性开发商可以通过经验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专业化水平;第三、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比较弱,全国性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未来行业的竞争将由项目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这一方面全国性的开发商又可以占得先机。

目前,在上市公司中,除了万科是公认的全国性开发商以外,金地已经初步确定了全国性的布局,并从2004年起进入收获期。招商地产从去年开始也开始了跨区域的发展,但仍处于转型过程中。

产品定位

金地的目标客户群锁定为国内正在迅速成长的中产阶层,其产品档次明显高于普通住宅,因此其盈利能力也略高于行业平均。公司将中产阶层更进一步划分为25-30岁首次置业的年轻白领,产品类型为高品质中、小户型公寓;30-40岁的一二次置业的社会中坚,产品类型为城区高尚公寓小区(小高层、高层)、城郊高尚社区(多层、花园洋房、经济性别墅等);35-45岁二次或多次置业的中产精英产品类型为城市中心黄金地段高档公寓、城郊景

观别墅。金地的策略是将重心放在社会中坚(占70%)层次上,同时兼顾年轻白领和中产精英的需求,为中产阶层各个主要层次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和增值服务,从而建立清晰的客户梯度,提高客户忠诚度,实现金地品牌价值最大化。

在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对自身所开发产品具有明确定位的实属少数,大多数的公司还停留在根据个别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客户定位,尚不具备从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角度去寻找项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产品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大多数的地产商只能提供同质化的产品和获得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而无法享受到客户支付的溢价。在这方面,金地又表现出了“快人一步”的意识。

财务比较

我们比较了10家以住宅开发为主业的房地产上市的财务指标。从毛利率和净利润来看,金地不仅高于万科、招商地产,比包含了小型公司在内的行业平均值也高了2-4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较高的客户定位和产品品质。从资产回报率的角度来看,金地也处于领先的地位。1999-2000年间,金地的净资产收益率曾高达18.3%,远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平。2001年,公司发行新股后,虽然净资产增长了210%,但其净资产收益率仍属于中等以上的水平。从表面上看,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似乎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新增的土地储备较多而且在建项目的结算大多要到2004年以后。如果剔除这些特殊因素,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应该也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资产周转方面,金地的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略低于行业平均值,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土地储备较多。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周转率偏低未必是经营效率低下的反映,相反在房价和地价持续上涨的过程中,反而是公司决策能力高超的体现。唯一略有欠缺的是,金地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年公司的积极扩张所导致。幸好,完成增发以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大幅下降到50%左右的安全水平。

七、估值

绝对估值—现金流折现法和重置成本法

房地产公司是以项目为基础的特殊企业,理论上其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价值(NAV)=有形资产价值 + 无形资产价值-债务的价值,保守起见,一般的评估中都忽略无形资产的价值(品牌及商誉)。对于有形资产的评估,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第一、现金流折现法,即将公司未来可以从所开发项目中获得的现金收入现值,减去未来必须支付的投资、费用、税收和利息等各项成本的现值,即可得到各个项目的净现值,最后将这些项目的价值与公司其他资产价值相加之后即得到有形资产的总价值。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比较完善,但需要做多项假定,客观性较差。第二、重置成本法,即参照当前的市场价格,对公司土地储备的重置成本进行评估,作为其评估价值。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有时限于缺乏可参照的市场成交价或当成交价显失公允时,将给评估带来困难。

我们以2004年6月30日以评估基准日,对金地集团的净资产价值进行评估。需要说明的是,截止6月底公司已售未结算的楼盘销售面积约为16.2万平米(这部分面积并未包含在6月底的项目及土地储备中),这部分未结算面积可为公司带来的净利润约为2.69亿元。因此,我们在评估前先对公司的净资产值做了相应的调整。对于金地集团的未售项目及土地储备,我们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评估。我们得出的评估结果是:公司的未售项目及土地储备的的重估增值(扣除少数股东的权益后)分别为14.55亿元和14.29亿元。以增发前股本计算,金地的每股净资产重估价值应该在11.82-11.91元之间,目前股价大约折让20%。

相对估值—市盈率及市净率

我们选择了10家以住宅开发为主业的房地产公司,进行相对估值的比较。从市盈率的角度,金地集团的05年的预测市盈率是最低的。从市净率来看,金地的市净率也属于偏低的水平,招商地产的市净率虽低于金地,但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房屋租赁业务和供水供电业务的增长相当平缓。此外,中远发展和银基发展的市净率虽低,但这两家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和

盈利的持续性远不如金地。综合来看,金地的估值相对于其他房地产公司而言,也被明显低估。

4.五粮液投资价值分析 篇四

2005-12-31

2004-12-31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2000-12-31

主营业务收入

641,875.14

629,758.36

633,309.06

570,651.74

474,209.53

395,364.00

主营业务成本

320,954.77

321,930.88

348,551.29

320,054.41

264,392.79

193,079.00

净利润

79,134.88

82,799.71

70,297.44

61,323.46

81,140.78

76,811.00

营业费用

86,401.05

80,587.30

69,313.30

49,055.79

34,546.53

58,757.00

管理费用

38,020.43

40,729.96

41,515.17

40,100.40 40,019.72

23,238.00

财务费用

-2,522.6

-2,645.66

-2,835.87

-2,669.38

-2,542.09

-1,435.00

每股收益(元)0.29 0.31 0.52 0.54 0.93 1.60

每股净资产(元)2.71 2.42 4.43 4.70 5.40 6.64

净资产收益率%

10.75

12.16

11.70

11.56

17.29

24.09

会计年度

05-12-31

04-12-31

03-12-31

02-12-31

01-12-31

00-12-31

货币资金

197,106.80

88,262.46

100,508.49 133,572.59

152,757.57

170,879.00

应收帐款

348.59

215.13

2,552.21

292.70

41,655.74

3,844.00

存货

144,946.14

137,551.48

109,252.27

95,870.93

130,872.74

97,215.00

流动资产

411,277.03

296954.09

267,522.28

274,095.85

312,933.45

293,510.00

固定资产原值

745,267.92

724,462.13

610,001.31

453,614.89

375,476.95

150,726.87

总资产

961,409.33

881,053.39

826,277.96

726,173.50

668,786.82

460,092.00

流动负债

222,562.41

222,107.16 223,438.69

191,713.50

196,312.50

138,620.00

长期负债

250.00

250.00

250.00

2,250.00

2,250.00

2,350.00

股东权益

735,823.56

656,688.64

601,002.99

530,705.55

469,374.97

318,861.00

资料二:2001年配股资料 配股年度

每10股配股 配股价(元)

公告日期

股权登记日

配股缴款起始日

配股缴款终止日

配股上市流通日

公告类型

2000 2.00

25.00

2001-01-19

2001-02-16

2001-02-20

2001-03-05

2001-03-23

实施方案

2001 2.00

25.00

2001-01-18

董事会预案

2001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分析

序号 项目

单位

2001年度

2000年度 增减比例

1总资产

万元

668,787

460,09

245.36%

长期负债

万元

2,250

2,350

4.26%

3股东权益

万元

469,37318,861

47.20%

主营业务利润 万元

164,120

180,831 -9.24%

净利润

万元

81,141

76,811

5.64%

增减变动原因:

1、总资产:本年度实施配股增加资产7.8亿元及当年盈利8.11亿元等引起总 资产增加。

2、长期负债:资产置换后宜宾塑胶瓶盖厂原长期负债置出减少100万元。

3、股东权益:本年度实施配股及当年盈利引起大幅增加。

4、主营业务利润:酒类产品消费税从量计征使公司税负水平大幅度增加,致使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5、净利润:本年度公司税负水平较上年增幅较大,但本公司不断强化内部 管理,控制营业费用中的广告宣传费及市场促销费用的开支,使其较上年同期降 低41.20%,同时所得税返还款较上年同期增长60.70%,从而确保净利润较上年 同期仍然增长。2001年度投资情况

(一)配股募集资金及其使用情况

1、募集资金情况

2001年3月实施完成的2000年度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为78,000万元,其中:货 币资金62,655万元,资产认配15,34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342万元后,实际募 集资金为76,657万元。配股资金于2001年3月8日全部到位。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 所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此次配股募集资金出具了《验资报告》君和验[2001]第 2003号确认。

2、国家股东认配情况

根据五粮液2000年度配股方案:国家股股东可配7,200万股,以评估确认后 的第七包装中心资产(含土地)认购720万股(占其应配数的10%),不足部份用现 金认购,其余6,480万股配股权予以放弃。按此计算,国家股股东认购720万股,每股价格25.00元,认购金额为18,000万元。

根据中国证监会证监公司字(2001)6号、国家财政部财管字(2000)90号、财 评字(2000)67号文批复,国家股股东以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第七 包装中心(含土地)经评估后的净资产值153,442,078.80元和货币资金认购本次配 股。

3、配股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配股所募资金于2001年3月8日到位后,公司及时投入配股说明书承诺的九个 工程项目。

序号

投资项目

计划投资 实际投资 工程进度江北片区供水网络工程

2,500

2,37

595%酿酒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环保工程

3,500

3,350

96%酿酒工业废糟综合利用环保工程 19,500

18,550

95%青梅果酒技改工程

3,000

2,850

95%弥猴桃果酒技改工程

2,985

2,836

95%苹果果酒技改工程

2,950

2,80

295%广柑果酒技改工程

2,980

2,8

3195%精美丝网印刷技改工程

2,985

3,497 全面完工一万吨/年复糟酒技改工程

12,000

11,900

99%

合 计

52,400

50,991

注:(1)精美丝网印刷技改工程项目已全面完工并办理竣工结算。

(2)上述工程项目的建设,本公司均委托集团公司技改部组织实施。五粮液 技改部共代垫工程款项11,494万元尚未结算。

(3)根据配股募集资金的实际运用情况,本公司均已按配股说明书中承诺的 资金运用项目进行实施,无配股节余资金,因此,原2001年7月14日召开的二届 二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投资建造第八、第九包装中心工程项目不再使用配股募集资 金实施,而使用公司自有资金建设。

4、国有股东资产认配的过户情况

本次配股,国有股东“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以五粮液集团公司“第七包 装中心资产(含土地)”认配,该包装中心资产(含土地)的产权过户手续已于2001 年8月25日办理完成。

(二)投资设立“环保产业公司”事项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四川 省宜宾五粮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万元,其中:

本公司占51%股权;集团公司占49%股权。此事项已于2001年7月18日在二届二 次董事会决议公告中披露。

(三)下属子公司四川省宜宾精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事宜

1、将四川省宜宾精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精美印刷公司”)的3%股权 转让给本公司控股的“四川省宜宾五粮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下称“环保公司”)持有,共同组建新的“四川宜宾五粮液精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2、转让价格的确定及金额

本公司转让“精美印刷公司”3%股权给“环保公司”,其转让价格以“精

美印刷公司”2001年9月30日的每股净资产值计算。2001年9月30日精美印刷公司 的净资产值为147,173,293.63元(未经审计)。本次转让金额为4,415,198.80元.3、新组建公司基本情况

新组建设立的“四川省宜宾五粮液精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400 万元,其中:本公司出资1358万元,占97%的股份,环保公司出资42万元,占3% 的股份。思考:

上一篇:企业选择知识管理系统的注意事项下一篇:难忘的第一次350字作文